西师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复习资料

时间:2022-10-28 10:17:24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西师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复习资料(共3篇)由网友“NemophLait”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西师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复习资料,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西师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复习资料

篇1:西师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复习资料

一、常见图形的周长、面积及体积计算公式:

1、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2、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长方形的长=面积÷宽            长方形的宽=面积÷长

3、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平行四边形的底(高)=面积÷高(底)

4、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三角形的底(高)=面积×2÷高(底)

5、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梯形的(上底+下底)=面积×2÷高

梯形的高=面积×2÷(上底+下底)

6、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棱长×12      正方体的棱长=棱长总和÷12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底面积×高)

7、长方体的棱长总和=(长+宽+高)×4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底面积×高)      长方体的高=体积÷底面积

二、常见的数量关系:

1、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2、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数量=单价             总价÷单价=数量

3、工效×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时间=工效      工作总量÷工效=时间

4、单产量×数量=总产量   总产量÷数量=单产量      总产量÷单产量=数量

三、常用单位间的换算:   换算方法:高乘低除

1、人民币单位(元、角、分):    1角=10分    1元=10角     1元=100分

2、重量单位(毫克mg、克g、千克kg、吨T):

1克=1000毫克    1千克=1000克   1吨=1000千克

3、时间单位(秒、分、时、日、月、年、世纪):

1分=60秒  1时=60分  1日=24时  1年=12个月1世纪=1

月大:1.3.5.7.8.10.12    月小:4.6.9.11     2月(平年28天   闰年29天)

4、长度单位(毫米mm、厘米cm、分米dm、米m、千米km):

1厘米=10毫米  1分米=10厘米   1米=10分米=100厘米  1千米=1000米

5、面积单位(平方毫米m㎡ 、平方厘米c㎡ 、平方分米d㎡ 、平方米㎡、

公顷h㎡  、平方千米k㎡  ):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米=10000平方厘米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

6、体积(容积)单位(立方毫米mm3、立方厘米cm3(毫升mL)、立方分米dm3(升L)、立方米m3):     1立方厘米=1000立方毫米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升=1000毫升

四、加法、减法、乘法、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1、加数 + 加数 = 和        一个加数 =和  -另一个加数

2、因数 × 因数 = 积       一个因数 =积  ÷另一个因数

3、被减数-减数 = 差     减数= 被减数 - 差      被减数=减数 + 差

4、被除数 ÷ 除数 = 商    除数=被除数 ÷ 商   被除数=除数 × 商

五、常用的简便运算定律:

1、加法:交换律 a+b=b+a         结合律 (a+b)+c= a+(b+c)

2、乘法:交换律ab=ba   结合律(a×b)×c=a×(b×c )   分配律(a+b)×c=a×c+b×c            3、减法:a-b-c=a-(b+c)   4、除法:a÷b÷c=a÷(b×c)

六、常见的性质或规律:

1、商不变规律:在一个除法算式里,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2、小数的基本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3、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七、常见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1/2=0.5   1/4=0.25    3/4=0.75   1/5=0.2    2/5=0.4   3/5=0.6    4/5=0.8  1/8=0.125    3/8=0.375 5/8=0.625  7/8=0.875  1/20=0.05     1/3≈0.33   2/3≈0.67     1/6≈0.17

八、100以内的质数表(25个):

2   3   5   7  11  13  17  19  23  29   31   37   41  43  47  53  59 61  67  71  73  79  83  89  97

九、应该熟记的知识:

1、能被2整除的数(2的倍数、有约数2)的特征:个位上是0、2、4、6、8、的数;能被5整除的数(5的倍数、有约数5)的特征:个位上是0、5的数;能被3整除的数(3的倍数、有约数3)的特征:各位上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

篇2:五年级下册数学复习资料

▼《因数与倍数》

1、如果a×b=c,(a、b、c都是不为0的整数),那么a,b就是c的因数,c就是a,b的倍数。 例如:3×6=18,那么3和6就是18的因数,18就是3和6的倍数。

24÷6=4, 那么4和6就是24的因数,24就是4和6的倍数。

2、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不能说一个数是因数,一个数是倍数,必须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 例如:⑴ 5是因数,15是倍数。( × )

⑵ 5是15的因数,15是5的倍数。( √ )

3、求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1)列乘法算式找;(看哪两个数相乘的积是要求的数,这两个数就是这个数的因数。要从自然数1开始,一对一对去找不要遗漏。) (2)列除法算式找。(这个数除以那些整数,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那么商和除数就是这个数的因数。) 例: 18的因数有哪几个?

4、求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1)列乘法算式找;(用这个数乘以不是0的自然数得到的积就是这个数的倍数,要从自然数1开始。) (2)列除法算式找。(哪个数除以这个数,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那么那个数就是这个数的倍数。)

例: 4的倍数有哪些?50以内8的倍数有哪些?

5、倍数和倍的区别:倍可以运用于整数、小数、分数,而倍数只能运用于整数。

例:15是3的5倍,可以说15是3的倍数。1.5是0.3的5倍,不能说1.5是0.3的倍数。

6、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 1 ,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例如:12的最小因数是( 1 ),最大的因数是( 12 )。

7、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它本身, 没有最大的倍数,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例如:18的最小倍数是( 18 )。

8、一个不为0的自然数,既是它本身的最小倍数,又是它本身的最大因数。

例:⑴一个数的最大因数等于它的最小倍数。( × )

⑵一个数(0除外)的最大因数等于它的最小倍数。( √ )

⑶一个数的最大的因数和最小倍数都是18,这个数是( 18 )。

9、如果两个数都是一个数的倍数,那么这两个数的和(差)也是这个数的倍数。

例如:14是7的倍数,21是7的倍数。14和21的和也是7的倍数。

64是8的倍数,32是8的倍数。64和32的差也是8的倍数。

10、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自然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0也是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

例:按2的倍数的特征,自然数分成( 奇数 )和( 偶数 )。最小的偶数是(0 ),最小的奇数是( 1 )。

所有的自然数,不是奇数就是偶数。( √ )

11、个位上是 0 或 5 的数,是5的倍数。

12、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 和 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13、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个位上只能是0。同时是2、3、5的倍数,个位上的数只能是0,并且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

例如:(1)同时2、3和5的倍数最小的两位数是 30 ,最大的两位数是 90 , 最小的三位数是 120 ,最大的三位数是 990 。

(2)从4、3、0、5四个数字中取出三个数字,按要求组成三位数。

奇数( ) 偶数( ) 2的倍数( )

3的倍数( ) 5的倍数( ) 既是2倍数又是3的倍数( )

14、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偶数=奇数

15、⑴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质数只有( 2 )个因数。

⑵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合数至少有( 3 )个因数。

⑶1只有一个因数,所以1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16、按因数的个数,把非零的自然数分成 1、质数和合数 。

最小的质数是(2),2是唯一的偶质数。最小的合数是( 4 ),

20以内的质数有2、3、5、7、9、11、13、17、19.

20以内合数有:4、6、8、9、10、12、14、15、16、18、20.

17、质数和合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没有最大的质数和合数。

18、100以内质数表。

例:①10以内既是奇数,又是合数的数是( 9 )。

②在7、17、27、37、47、57、67、77、87、97这10个数中,

质数有: 7、17、37、47、67、97。合数有27、57、77、87。

③判断:所有的质数都是奇数,所有的合数都是偶数。( × )

两个质数的和是偶数。( × )

两个质数相乘,积是合数。( √ )

19、把一个合数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就是分解质因数。例如:把30分解质因数。

方法一:树状图式分解法。(先把30分解成两个数(1除外)相乘的形式,30分解成2×15, 2是质数,不需要再分解,15是合数,需再进行分解,15可以分解成3×5.直到所有因数都是质数为止。

方法二:短除法。除数和商都不能是1,因为1不是质数。把除数和商写成相乘的形式。

1、树状图式分解法。 2、短除法。

2 30

3 15

5

30=2×3×5

例:⑴三个不同质数的积是385,这三个质数的和是多少?

385=5 × 7 × 11

5 + 7 + 11 = 23

⑵小明和弟弟的年龄都是质数,积是65.小明和弟弟的年龄分别是多少岁?

65 = 5 ×13

小明:13岁 弟弟:5岁

▼《空间与图形》

图形的变换

(一)轴对称

1、轴对称: 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对折,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 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沿对称轴对折,对应点重合,对应线段重合,对应角重合。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2、学过的轴对称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腰梯形……

3、圆有无数条对称轴。长方形有2条,正方形有4条,等边三角形有3条。等腰梯形有1条,五角星有5条,正六边形有6条。

(二)旋转

1、旋转:物体绕某一个点或轴运动,这种现象就是旋转。

旋转三要素: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度。

2、生活中的旋转:电风扇、车轮、纸风车、开或关门。拧开水龙头。

生活中的平移:电梯升降。拉开抽屉。

3、长方形绕中点旋转180度与原来重合,正方形绕中点旋转90度与原来重合。等边三角形绕中点旋转120度与原来重合。

4、旋转的性质:图形的旋转是图形上的每一点在平面上绕某个固定点旋转固定角度的位置移动;其中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旋转前后图形的大小和形状没有改变,只是位置变了;旋转中心是唯一不动的点。

▼《分数加减法》

1、复习三年级下册知识:

同分母分数的加减运算的方法: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或相减。

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分母不同的分数相加减,要先通分,化成相同的分母,再加减。

注意: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和小数的加减混合运算顺序相同。

计算加减混合运算时,方法要灵活处理,可以:

(1)先全部通分,再进行计算;

(2)也可先计算三个数中的两个数后,再进行通分的;

(3)也有先部分进行通分,算出部分的结果后,再第二次通分的。

注意:具体的题型具体分析,尽量使计算过程更加简便。

补充知识点:整数加减法运算定律在分数加减法中同样适用,见下图:

4、把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通常是利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用分子除以分母来得到。

注意:对于某些分数也可以将它化为分母是10、100、1000之类的分数,然后再直接写成小数形式。例如:

5、常见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长方体(一)》

1、长方体、正方体各自的特点:

 

顶点

个数

个数

形   状

大小关系

条数

长度关系

长方体

8

6

都是长方形,特殊的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其余四个面是完全一样的长方形。

相对的面是完全一样的长方形。

12

可以分为三组,相对的棱平行且相等。

正方体

8

6

都是正方形。

每个面都是正方形。

12

长度都相等。

注意: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2、长方体的棱长总和=(长+宽+高)×4 或者 长×4+宽×4+高×4

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棱长×12

灵活运用公式,能求出长方体的长、宽、高或是正方体的棱长:

长方体:长+宽+高=长方体的棱长总和÷4 长=长方体的棱长总和÷4-宽-高

正方体:棱长=正方体的棱长总和÷12

3、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了解正方体平面展开图的几种形式,并以此来判断。

正方体展开规律(四类)

第一类,中间四连方,两侧各一个,共六种:

第二类,中间三连方,两侧各有一、二个,共三种:

第三类,中间二连方,两侧各有二个,只有一种:

第四类,两排各三个,只有一种:

4、长方体的表面积是指六个面的面积之和。

长方体表面积=(长×宽+宽×高+长×高)×2

正方体表面积=边长×边长×6

5、露在外面的面的个数:有两种常见的观察方法。

法一:看每个纸箱露在外面的面,再加到一起;

法二:分别从正面、上面、侧面进行不同角度的观察,看每个角度都能看到多少个面,再加到一起。

例如:如图,4个棱长都是10厘米的正方体堆放在墙角处,露在外面的面积是多少?

解:首先应找出有多少个面露在外面:

如果用法一的方法来找:3+1+2+3=9(个);

如果用法二的方法来找:从上面看有3个面,从右侧面看有2个面,从正面看有4个面,共有3+2+4=9(个)。

因为每个面都是面积相等的正方形,所以露在外面的面积=10×10×9=900(厘米2)

答:露在外面的面积一共是900平方厘米。

6、发现并找出堆放的正方体的个数与露在外面的面数的变化规律,采用列表法来找规律,

▼《分数乘法》

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比起整数乘整数的意义,它有了进一步的扩展,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包括两种情况:

(1)同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即求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是求一个整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2、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1)分母不变,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2)能约分的最好先约分。

3、打折的含义,例如:九折,是指现价是原价的 。

4、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分子相乘做分子,分母相乘做分母,能约分的最好先约分。计算结果必是最简分数。

5、比较分数相乘的积与每一个乘数的大小:

(1)真分数相乘:积小于每个乘数;

(2)真分数与假分数相乘:积大于真分数,小于假分数。

6、认识单位“1”: 也称整体“1”, 把一个完整的量(比如一段路程、一项工程、一筐苹果、一本书、一段时间等)或一个数(正数)视为一个整体或一个单位,可记为“1”。

例如:教室里男生人数是总数的:把教室里的总人数当作单位“1”;

教室里男生人数占女生人数的:把教室里的女生人数当作单位“1”;

注意:要找出被当作单位“1”的量,必须首先找到“关键句”,就是有“分率(后面没带有单位的几分之几)”的句子。这样的句子结构往往是:谁“占”(或“是”、“相当于”、“正好”等)谁的几分之几,其中“的几分之几”左边的“谁”就是单位“1”。因此,这个方法可以简单概括为:找单位“1”就是看“的”字左边的量。

7、一个数乘以小于1的分数,所得乘积小于原数(简称:小小)

一个数乘以大于1的分数,所得乘积大于原数(简称:大大)

篇3:五年级下册数学复习资料

▼《长方体和正方体》

1、由6个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叫做长方体。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长方体特点:

(1)有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相对的棱的长度相等。

(2)一个长方体最多有6个面是长方形,最少有4个面是长方形,最多有2个面是正方形。

2、由6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叫做正方体(也叫做立方体)。

正方体特点:

(1)正方体有12条棱,它们的长度都相等。

(2)正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每个面的面积都相等。

(3)正方体可以说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它是一种特殊的长方体。

面棱

长方体都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6个面都是长方形。

(有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棱的长度都相等

正方体6个面都是正方形。12条棱都相等。

3、长方体、正方体有关棱长计算公式:

长方体的棱长总和=(长+宽+高)×4=长×4+宽×4+高×4

L=(a+b+h)×4

长=棱长总和÷4-宽 -高

a=L÷4-b-h

宽=棱长总和÷4-长 -高

b=L÷4-a-h

高=棱长总和÷4-长 -宽

h=L÷4-a-b

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棱长×12

L=a×12

正方体的棱长=棱长总和÷12

a=L÷12

4、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和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无底(或无盖)

长方体表面积= 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ab

S=2(ah+bh)+ab

无底又无盖长方体表面积=(长×高+宽×高)×2

S=2(ah+bh)

贴墙纸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S=a×a×6 用字母表示:S= 6a2

生活实际:

油箱、罐头盒等都是6个面

游泳池、鱼缸等都只有5个面

水管、烟囱等都只有4个面。

注意1:用刀分开物体时,每分一次增加两个面。(表面积相应增加)

注意2:长方体或正方体的长、宽、高同时扩大几倍,表面积会扩大倍数的平方倍。

(如长、宽、高各扩大2倍,表面积就会扩大到原来的4倍)。

5、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V=abh

长=体积÷宽÷高 a=V÷b÷h

宽=体积÷长÷高 b=V÷a÷h

高=体积÷长÷宽 h= V÷a÷b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 = a3

读作“a的立方”表示3个a相乘,(即a·a·a)

长方体或正方体底面的面积叫做底面积。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用字母表示:V=S h(横截面积相当于底面积,长相当于高)。

注意: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相等,但体积不一定相等。

6、箱子、油桶、仓库等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通常叫做他们的容积。

固体一般就用体积单位,计量液体的体积,如水、油等。

常用的容积单位有升和毫升也可以写成L和ml。

1升=1立方分米

1毫升=1立方厘米

1升=1000毫升

(1L = 1dm3 1ml = 1cm3)

长方体或正方体容器容积的计算方法,跟体积的计算方法相同。

但要从容器里面量长、宽、高。(所以,对于同一个物体,体积大于容积。)

注意:长方体或正方体的长、宽、高同时扩大几倍,体积就会扩大倍数的立方倍。

(如长、宽、高各扩大2倍,体积就会扩大到原来的8倍)。

_形状不规则的物体可以用排水法求体积,形状规则的物体可以用公式直接求体积。

排水法的公式:

V物体 =V现在-V原来

也可以 V物体 =S×(h现在- h原来)

V物体 =S×h升高

8、【体积单位换算】

大单位×进率=小单位

小单位÷进率=大单位

进率: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000000立方厘米(立方相邻单位进率1000)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升=1000毫升

1立方厘米=1毫升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0000平方厘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1000000平方米

注意:长方体与正方体关系

把长方体或正方体截成若干个小长方体(或正方体)后,表面积增加了,体积不变。

重量单位进率,时间单位进率,长度单位进率

大单位×进率=小单位

小单位÷进率=大单位

长度单位:

1千米 =1000 米 1 分米=10 厘米

1厘米=10毫米 1分米=100毫米

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

(相邻单位进率10)

面积单位: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公顷=10000平方米(平方相邻单位进率100)

质量单位:

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人民币:

1元=10角 1角=10分 1元=100分

西师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教学设计

华山的险 教案教学设计(西师版四年级下册)

实践活动:考察素质教育基地/解决问题 教案教学设计(西师版三年级下册)

我们爱祖国 教案教学设计(西师版四年级下册)

《三位数的不连续进位加法》教学反思 (西师版二年级下册)

千米的认识 教案教学设计(西师版二年级下册)

激动人心的时刻 教案教学设计(西师版四年级下册)

《借镜子》教学设计 (西师版二年级下册)

《等我也长了胡子》教学设计 (西师版二年级下册)

《村居》教学的新模式(西师版二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西师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复习资料
《西师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复习资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西师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复习资料(共3篇)】相关文章:

《夏日绝句》教学设计(西师版二年级下册教学设计)2023-03-17

《村居》教学两得(西师版二年级下册)2023-01-25

《有故事的成语》教学设计之一(西师版二年级下册教学设计)2022-10-02

天鹅的故事 导学案(西师版四年级下册)2022-04-29

21 珍珠鸟(西师版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2023-03-17

迟到的奖赏 导学案(西师版五年级下册)2022-09-20

课题二统计(二) 学案(西师版一年级下册)2023-10-27

第六单元课题七与复习学案(西师版一年级下册)2023-01-21

课题四数的顺序大腥较(一) 学案(西师版一年级下册)2022-09-11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学反思(西师版二年级下册)2023-02-13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