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扩招只将就业难问题延后 究其根源何在?

时间:2022-11-02 08:15:54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硕士扩招只将就业难问题延后 究其根源何在?(共7篇)由网友“zcwang”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整理过的硕士扩招只将就业难问题延后 究其根源何在?,欢迎阅读与收藏。

硕士扩招只将就业难问题延后 究其根源何在?

篇1:硕士扩招只将就业难问题延后 究其根源何在?

硕士扩招只将就业难问题延后 究其根源何在?

近日,一则报道引发热议:河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级硕士研究生苗卫芳毕业后,没能找到理想中的“铁饭碗”工作,最终回到村里种地。其父苗风山气得服毒自尽,幸而被抢救。曾经全村的骄傲如今却成为村民教育孩子的“反面教材”。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大学和研究生的双重扩招,大学生甚至是研究生就业难问题屡见不鲜,甚至出现了毕业即失业的尴尬境地。研究生就业难到底根源何在?

研究生就业难,在于当前教育制度的缺陷。从开始,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造成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我国开始扩大研究生的招生规模。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共招收58.4万名研究生,与的44.9万人相比,5年间研究生招生规模增长了30%,比翻了一番。今年,教育部叫停了本科扩招,但研究生扩招却愈演愈烈。

从长远来说,研究生扩招只是将就业难的问题延后,没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在招生规模扩大的同时,高校的教育资源没有同步增长、提高。与普通本科教育不同,研究生实行的是导师制,一名导师带数十名研究生的实例屡见不鲜,论文抄袭、科研能力下降等问题层出。这样培养出来的.研究生到底有多少含金量,是否真正称得上是科研型人才?许多用人单位都打上问号。

研究生就业难,更多还在于自身定位不准,好高鹜远,而实际操作能力又不能适合用人单位的需求。在大部分研究生心目中,有了一个硕士文凭如同贴上金字招牌,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他们要工作稳定,又要轻松、待遇高,还要工作环境条件优良。然而,伴随着扩招,硕士研究生在人们心中的份量已大不如前。比如,有些用人单位经过实践发现,一些研究生根本不是他们需要的人才,论动手能力甚至赶不上高职生。

()

篇2:硕士扩招后首批毕业生面临就业

硕士扩招后首批毕业生面临就业

关注双选会

今年,届硕士研究生面临就业,他们是三年前研究生扩招后的首批毕业生。今年,他们将一同涌入人才市场求职,就业压力增大。

16日,西南财经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分别举办了2013届毕业生双选会,来自全省各高校的学生排上长达百米的队伍徐徐进场,“搞定工作”是他们的唯一目标。

镜头1

研三妈妈有了孩子再应聘

“孩子,能安心工作的最好证明”

一身利落的白衬衫黑西装,25岁的龙颖同其他求职的大学生没有任何分别,可她已经是个1岁男孩的妈妈了。

龙颖是某大学金融专业的研究生,明年面临毕业。去年年初,还在读书的她和恋人结婚,婚后不久就怀孕,去年12月,她生下一个可爱的宝宝。现在,孩子近1岁了,在广汉由龙颖的爸爸妈妈照顾。这段时间,龙颖每周都要回去看望孩子,其他时间则在成都找工作。

25岁就已结婚生子,龙颖说,她以前担心毕业求职时,用人单位会认为她到了生育年龄而有招聘顾虑。与其这样,不如趁着读书,先生孩子再找工作。

之前在一家银行面试时,龙颖坦白地说了自己已结婚生子。面试官说,银行正在组建一个营销团队,需要经常出差,问她能不能应对。“没有孩子,用人单位会担心生孩子影响工作,现在有孩子了,他们会担心要分心照顾孩子,我工作精力不够。”

不过,也有用人单位觉得她这种高学历的年轻妈妈情况比较稳定,能安心工作。

镜头2

技术型男随时出差没问题

“技术控心态好,不怕找不到工作”

在成都理工大学的招聘现场,400多家企业的招聘摊位占据了体育馆的两层楼,求职者人头攒动。就读该校地球环境学院的大四学生皇兴没有和其他学生一起挤到招聘台前,而是站在二楼的楼梯间俯视会场,非常淡定。

他是测绘专业最早找到工作的学生,系上近90名毕业生,80%以上都在大型双选会开始前就敲定了工作。

“这个专业注重技术,工资都是3000元―4000元,不会太高也不会太低。”他说,自己心态较好,对工资要求不会太高,也应付得了随时出差。

现在已经被录用的他,招聘会是陪同学一起来的,看看热闹。皇兴说,进大学时选的专业较有针对性,所以比较吃香,同样,“不少地质、建筑专业的根本不担心不好找”。

除了专业本身,随着国家城乡发展战略的全面铺开,近两年园林和资源管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用人需求量有明显增加。

镜头3

本科生咬定5000元月薪不松口

“实践经验丰富,要对得起投入”

,硕士研究生扩招了5%,今年,这批学生毕业,大量的研究生涌入市场,本科生竞争力变弱,这是某大学金融专业大四学生周城(化名)最担心的一个问题。

在之前一个房地产公司的第二轮面试中,有三分之二都是硕士研究生学历,而在最后面试的10人中,8人都是硕士。

昨日,周城在乐山某银行的招聘摊位前排队,他说,去应聘大型企业,自己本科生的身份没有竞争力,但是因为自己的家在乐山,所以家乡的企业还是要应聘一下试试看。“如果在成都,我想薪资在5000元左右,如果是乐山,我的薪资期望在4000元左右。”

为了找到好工作,周城制作了30多份简历到处撒网。简历将自己得到的多个奖项、擅长技能写得很明确。目前还没有找到中意的单位。对于自己的薪资要求,他也不想松口,“我参加过很多学校组织的活动和社会实践,不能浪费了自己的投入。”

镜头4

外地求职者放低身价工作不难

“为爱走天涯”

在西南财经大学的双选会现场,人显得特别多。这其中有不少外校学生,张万超就是其中一员。

张万超是湖南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研三学生,因女朋友在成都找到了工作,半个月前,他“为爱走天涯”,只身来到成都奔走在各个双选会和人才市场。

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求职,张万超坦言自己并不具竞争优势,“文化差异是一方面,同时,成都有知名的财经类大学西南财经大学,我跟他们比,肯定不具备优势。”

鉴于自己的这种情况,张万超把自己的薪资要求放得比较低:3000元就行。张万超觉得自己的策略很明智,毕竟用人单位也要考虑用人成本。同样的工作岗位,肯定是薪水要求低的求职者更容易成功。张万超说,“虽然我刚工作的薪资不会太高,以后肯定还有提升的空间,重要的是先找到工作,再慢慢提升吧。”

篇3:硕士就业四大问题

在各种各样的招聘会上,许多顶着高学历光环的硕士生们,在开开心心多享受了两三年校园时光后,蓦然发现外面的世界比本科毕业时又变化了不少,现在,硕士生找工作也不是那么容易了。目前,一份研究生就业现状调查显示了以下四个问题:

职业规划非常重要

调查显示:60%以上的人选择读研,觉得高学历可以让他们脱颖而出,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所以不少学生当初读研跟着感觉走,现在很多人后悔当初选择读研,如果直接参加工作也许还多点工作经验。

专家认为:其实考研前就应该对整体职业生涯有个明确规划。学生在规划职业生涯时,可多找老师或人才市场、猎头公司的专家沟通咨询,也可找一些职业测评机构或软件对自己的性格、今后适宜的发展方向作一个预测,作为职业规划的参考。

就业期望有所下降

调查显示,有75%以上的人认为,现在的就业难度比两年前更大,就业形势一年比一年困难。为了顺利就业,不少研究生正在悄悄调整就业期望。以前只盯牢知名高校的研究生,现在开始大量涌到职业学校、专科学校去寻觅机会,

以前非大城市不去的研究生,现在也开始考虑去小地方,而且把薪水期望值大幅往下降。

专家认为:研究生数量的急剧增加,是吊高用人单位胃口的一个原因。随着研究生的逐年扩招,现在研究生的概念已经越来越向当年的本科生靠近,不再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因此在求职上如果仍然摆出高姿态,身份反而会成为就业的绊脚石。

后悔当初选择读研

调查显示:有30%以上的研究生对两年前选择读研表示后悔。他们说,如果可以再来一遍,我不会读研。还有55%的人认为应该选择先工作,看情况再决定要不要读研。金钱的成本是其次的,心疼的是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上不能和博士生比拼学历,下和本科生比优势又不突出,处在中间的研究生似乎遭遇着一个比较尴尬的局面。

专家认为:近年来,浙江企业单位用人观念越来越务实,单单一个高学历的文凭不能吸引企业的兴趣。但研究生也不要萎靡不振,一味后悔。只要摆正心态,踏踏实实工作,学历高绝对有利于今后的发展。而且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就业高峰期有所不同,10月至12月份一般是本科生的就业高潮,过年后研究生的签约率会比较高。

硕士后劲仍然很足

不重学历重能力,是目前大部分企业单位的用人思想,所以研究生不可避免地和本科生站到了同样的起跑线上。还有不少的企业出于人才成本的考虑甚至会向本科生做一定的倾斜。一个岗位本科生能胜任就不要研究生,能用大专生就不要本科生,过去为了追求高学历人才,浪费了不少人力成本,现在趋向实用。

专家认为:事实上,高素质人才虽然开始待遇、岗位并不显眼,但是将来的升值潜力和别人相比会大得很多。而且在工作以后,评职称和工资以外的其他奖励上,研究生还是有一定优势的。(宗砭)

来源:

篇4: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摘要: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社会的和谐与人的发展水平息息相关,大学生就业难对于社会稳定具有较大的不利影响。

关键词:和谐社会;大学生就业;职业发展规划

在人类思想史上,“和谐”的构想由来已久。从孔子的“和为贵”到墨子的“兼相爱”、“爱无差等”,都表达了社会和谐的主张。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则赋予了和谐社会新的时代内涵,并使之成为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主题。

一个社会和谐与否,是与人的发展水平息息相关的。孟子曾说:“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而如今的社会,民生问题相当多的集中在“就业”进而“乐业”的层面上。对于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来说,如果没有一个合适的职业安身立命,那和谐社会就缺失了应有之义。

一、大学生就业困难之因

1.人才政策不健全

社会普遍存在的狭隘的人才观阻碍了大学生的合理流动,减少了他们的就业机会。一些地方为了留住人才,对大学生到本地以外的地方就业进行限制。而另一方面,一些用人单位盲目提高用人门槛,不从自身的实际需要出发,盲目要求高学历、高职称。尤其近两年受经济危机影响严重,高学历毕业生就业难,有的单位更是不顾实际的喊出这是引进高学历人才的最佳时机。高校扩招,毕业学生总量增多,社会却没有提供相应的就业岗位,造成了人才闲置现象。

2.高校易进而出口不畅

普遍的就业压力与相对“和谐”的招生工作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即一方面高校扩招,高等教育实现了向大众化的转变;另一方面高校毕业生普遍遭遇“就业难”问题。现在很多大学的管理模式,还是延续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管理体制,大学只管学制内的教育过程,不考虑毕业生以后怎么办。学校管理部门主要时间精力还是集中在三年或四年教育过程当中,对就业环节相对轻视。在对百余名大学生进行采访的过程中,发现近79%的同学对所谓的“职业规划”概念比较模糊,这体现出高校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不到位。不少高校不根据社会需求办学,忽视市场走向。高校设置的专业和社会需求之间有一定程度的脱节,专业教育的周期性和惯性调节比较滞后。

3.学生心理失衡

由于传统“精英化”择业观的影响,目前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值普遍过高,都希望做“金领”、“白领”,不愿做“蓝领”、“灰领”,脱离实际的追求造成了“高不成,低不就”现象。在现实中“养尊处优”的大学生基本上没有经历过“坎坷”,想法单纯,只希望能够一蹴而就,顺利就业,却常常无法面对失败。整天游走在宿舍、教室、食堂三点之间的莘莘学子不善于适应社会变化,对身边的压力不知所措,似乎离开了校园便完全陷入了迷茫,无法正确完成自己的人生定位。

二、解决措施

1.社会开放,兼容并包

将大学生就业纳入社会就业体系,提供更多就业工作平台,如增加社会职业中介机构,专门从事大学生就业方面的工作。争取使职业中介机构达到分布广、数量多、信息渠道通畅、就业优势明显的有利状态,打破大学生就业招聘会挑大梁的局面。同时,在工作过程中给大学生提供更多再学习、再深造的机会。

2.高校联系社会,加强就业指导

高校在设置专业时应充分做好社会调查,按社会需求设置专业,还要做好就业指导。可以必修或选修的方式开设“就业指导课”,在内容上,可以是“就业政策宣传”、“择业技巧指导”、“就业信息发布”等等。面向的对象也不必拘泥于毕业生或者是高年级学生,鼓励更多低年级新生参与,尽早规划未来人生,才能有动力。

3.毕业生要找准自己的职业坐标

以前的大学生就业非要到国家机关,到外资机构,这种好高骛远的观念应该转变,还要彻底改变那种不愿从事“专业不对口”工作的旧思想。生活中,实实在在的加强“心理能力”锻炼,学会自我调节,遇到困难,主动与他人沟通,克服可能出现的“心理障碍”。另外一方面,积极进行个人“职业发展规划”设计。

大学生毕业后踏入的社会,一个合适的就业岗位便是最基础也是最可靠的保障。而只有在社会与学校之间搭起坚实而沉稳的支柱,天之骄子们才能凭借他们的聪明才智,在这条道路上走得更远、更好。

篇5: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一直都是一个较为严重的社会现状,很多的人认为,自己在毕业之后根本就难以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也有很多的人会觉得,自己对于事业和未来的期望值,根本就和我们的预期相互背离的。大学生对于职业的要求高,很多人都会表现出好高骛远的心态,这种心态反而会让我们难以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的确,其实找工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才应该要懂得摆正自己的心态,只有在将心态摆正之后,才能够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

我们在摆正了心态之后,就不会一味的去追求那些高薪而又轻松的工作了,毕竟这种工作并不是人人都可以找到的,很多企业并不喜欢聘用那种毕业之后没有工作经验的人,所以作为大学生的你,首先应该要找一个地方先干着,积累一些工作经验,本文信息来源于wWW.yjSJl.ORg大学生个人简历网。请注明。这样做可以帮助你改变那种浮躁的精神状态,其实作为一个真正找工作的大学生,最大的禁忌应该就是浮躁了。

求职也会涉及到个人简历制作的问题,现在的人都喜欢在网络上找工作,因为这种找工作的方式比较的方便,你只是需要在求职网站上注册一个账号,再为自己制作一份简单的求职简历就可以了,让后你就可以选择批量投递简历的方式,如果你觉得这个工作好,就投递一份自己的简历,很快就能够看到回应了。

篇6: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在我国总体人力资本水平不高的背景下,大学生就业本应不成问题。然而,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却日趋严峻。一方面,政府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的重要位置,另一方面,多数大学生的求职心态已相当务实,认同先就业后择业的价值观,薪酬预期一降再降。那么,为何大学生就业还这么难呢?

金融危机加重大学生就业难度近年来,我国大学毕业生人数连续上升。

20xx年我国大学毕业生数量为115万,20xx年为145万,20xx年为212万,20xx年为280万,20xx年达到338万,20xx年为413万,20xx年为495万,20xx年为558万,20xx年为610万。据教育部统计,20xx年大学本科毕业生待业人数为34万人,20xx年增至79万人,20xx年与20xx年毕业的大学生分别还有100万人和150万人没有找到工作。如果20xx年与20xx年的未就业学生与20xx年610万应届高校毕业生一起竞争工作,这个数字将高达860万。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仍然严峻。

20xx年9月以来,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乃至世界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它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冲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海外市场业务的缩减,二是国内市场需求受影响。这使劳动力市场的供求数量矛盾更加突出。金融危机导致出现的失业属于周期性失业。一般而言,经济增长一个百分点,可以创造一百万个就业岗位。20xx年,我国的经济增长目标是保八,也就是说,20xx年我国可依靠经济增长为社会创造800万个就业岗位,这是相当不容易的。但是,相对2400万劳动供给数量而言,劳动力市场仍然要面对严重供大于求的现象。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造成的不利影响还存在一个滞后期。这体现在劳动力市场上,可能会表现为由沿海地区转向中西部地区、由外向型企业转向各类企业、由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转向规模以上企业、由农民工转向城镇劳动力特别是高校毕业生等,劳动供给数量与劳动需求数量上不平衡可能进一步扩大。在此背景下,大学生作为职场新人显然更易受冲击,从而使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凸显出来。

重视总量失衡背后的结构性因素

时下有一种看法,将大学生就业压力推责于大学扩招。其实不然,扩招虽然带来大学生就业压力,但扩招后的大学生即使不读大学,一样要就业。目前,我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超过270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3%。与我国13亿的人口总量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比,我国大学生数量远远没有过剩。西欧国家适龄青年高校入学率都在35%以上,而且没有出现大范围的就业难问题。那么,为什么我国那么多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大学生到底是多了还是少了?

与大学生就业难相对应的,是技校生职场的走俏。但技校、职校不可能替代大学教育,当大学毕业生纷纷回潮读技校寻找就业出路时,拷问的则不是教育体制,更深层次折射出的是当前经济结构的问题。目前,我国一些重要产业仍停留在资本与劳动双密集阶段,世界加工厂吸纳的劳动力是蓝领工人,对大学生的需求有限。相应的是,社会上需要大学毕业生从事的白领岗位需求不足。这个不足,主要是因为我国的产业结构不完善,特别是第三产业不够发达造成的。有关数据显示,我国第三产业只占到全部GDP的36%-38%,而一般市场经济发达国家该比例达到60%甚至70%。我国很多企业处于产业链的低端,需要的只是生产工人和技术工人,且这些企业本身抗风险能力不强,所以,金融危机给今年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带来了很大压力。从长远来看,只有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才能解决更多大学生就业,当生产和消费达到了均衡,从生产到消费的各个环节便都能提供就业机会。当我国产业不再高度依赖于外向型,而形成自己完整的产业链时,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就可能得到缓解。

就业市场中还有一种怪现象,就是经常是一方面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又抱怨招不到满意的人才。用经济学的观点来看,就业难说明在人力资源市场上大学毕业生供过于求。但在我国,事实并非如此简单。从制度层面分析,大学生就业难既是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矛盾的体现,也是高等教育市场上供求双方的行为所致。目前,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着这样的矛盾:一方面,我国高等教育还较为落后,社会对高等教育有强烈需求,大学生占适龄人口比例不高;另一方面,由于配置不合理,本来不足的高等教育供给又出现了大量资源被浪费。现在,大学生就业的供求矛盾主要表现在,毕业生的专业结构、知识结构、综合素质、学历层次,甚至就读院校等不适应市场需求;毕业生的择业倾向与技能不适应市场需要;毕业生的择业期望值与用人单位要求不一致。这些矛盾的存在,导致了非自愿的摩擦性和结构性失业。

关注就业难派生的新问题大学生就业难,会派生出不少新问题,值得引起注意。

首先,容易形成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转变,是大学毕业生就业分配制度改革将大学毕业生推向了市场。大学毕业生成为了一种资源―――人力资源,在就业市场上也要受价值规律的作用和影响,要通过使用价值和价值来判断,与供求关系紧密相连。就业状况的变化,对培养大学生、实施高等教育的高等学府提出了新要求,也对社会应对措施提出了新考验。

当前,即使将大学生失业率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在绝对数量上依然会有相当多的大学毕业生流入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根据达伦多夫的社会冲突理论,社会冲突是随着准群体转化为显群体而最终爆发的。原来的失业大学生可以说是社会冲突形成过程中的准群体,他们把失业主要认为是自己的原因,没有共同的利益认知,整个群体处于一个松散的聚合状态;而现在,大学毕业生已经开始把失业的原因集中认知为社会因素,并且开始有了共同利益的认识。大学生教育程度普遍较高,具有明确的利益要求,年龄又不大,容易冲动。因此,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的保障问题,是值得高度关注和认真思考的。

其次,扩大教育差距甚至社会差距。在我国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后,大学毕业生从事一般性工作的几率开始增加,这与传统的就业观相背离。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对于家庭特别是贫困家庭绝对是高投资。一些家长认为,好不容易把孩子供出来,就是为了将来能找到好的工作,有好的待遇,这才对得起多年的苦读和家庭的投入。对于贫困大学生来说,并不是因为原来经济条件不好,就更容易接受或暂时接受不理想的工作,相反,一定程度上他们会更多地考虑到读书的高成本要求必然的高回报。因此,他们面对的社会压力与心理压力更大。根据科尔曼的理性选择理论,一个行动的发生,是行动者通过交换的方式对资源进行调配,最终去实现利益最大化的结果。因此,如果投资没有产生回报,势必影响人们对教育的投入,一些青少年将不能接受高等教育甚至基础教育。这不仅对我国社会的总体发展产生不利影响,也会拉大社会差距。

总的来说,要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必须更多地依托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社会政策来加以实现。一是,不断推进科技创新,发展高端产业和第三产业;二是,提高高等教育的有效供给,使劳动力供求双方在市场上通过价格机制求得平衡。此外,要强调的是,进一步减小对社会成员流动性的限制,不仅会促进大学毕业生择业的自主性、能动性,而且会使就业的空间变得更加广阔。

篇7: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一、研究背景

究竟是哪些大学生就业难?“民工荒“又荒在哪?孙静静和彭平平(20xx)指出:大学生就业难仅指一般地方综合高校的知识型大学生并不包括成人教育及职业大学的专科生,也不包括著名一流高校的'大学生;在一些劳动条件差、工资待遇低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和低端服务业以及有一些有专业技术含量的职业存在着民工荒的问题。

二、大学生就业难与民工荒并存的原因分析

(三)人口层面。人口年龄结构的老龄化加大了劳动力市场的不均衡。在生育率不断下降和人口寿命不断延长的双重作用下,我国自1999年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人口老龄化速度仍不断加快。而我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国家,人口年龄结构的老化使得劳动人口数量的减少,加上教育事业的发展,从事脑力劳动的人口数量越来越多、从事密集型生产事业的人数越来越少,这也是导致大学生就业难与民工荒并存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个人层面。一方面,价值观、择业观的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大学生更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更追求幸福感,单调、乏味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不在是他们所追求的工作岗位。此外,目前的大学生中仍存在自我定位不准确等错误价值观念,就业岗位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仍普遍存在。另一方面,在现代社会下,大学阶段的学习很大程度取决于自身的自我约束和学习能力,相对而言专业所学质量有所下降,很难完全满足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三、建议与不足

(二)不足。本文由于篇幅等原因没有对大学生就业难与民工荒并存问题的原因做深入全面的探讨。另外,数据等方面也存在着不足,有待进一步完善。

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调查报告

大学生就业意愿调研报告

大学生就业问题调查报告

就业实习调查报告

大学生就业难论文

高校教育如何面对艰难就业市场论文

毕业生就业心理分析作文

大学生就业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护士就业的调查报告

考察材料研究生学历

硕士扩招只将就业难问题延后 究其根源何在?
《硕士扩招只将就业难问题延后 究其根源何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硕士扩招只将就业难问题延后 究其根源何在?(共7篇)】相关文章:

社会实践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2024-03-19

关于大学生就业难的调查报告2023-08-13

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调研报告2022-08-05

教育乱收费的风险成本与预期收益分析论文2023-10-21

毕业意味着失业 大学生“就业难”2022-08-05

大学声调研报告范文2022-05-07

女大学生就业难在哪2022-08-31

大学生就业难:是谁造成了内需不足?2022-05-04

女大学生 就业路在何方?续2022-04-30

毕业生就业难 难在“没工作经验”?2023-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