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硕士培养模式的研究论文

时间:2023-05-02 07:27:38 论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基于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硕士培养模式的研究论文(精选15篇)由网友“二七不八”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基于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硕士培养模式的研究论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基于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硕士培养模式的研究论文

篇1:基于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硕士培养模式的研究论文

底国家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要求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年初教育部将《教育部工作要点》印发给全国各高等院校,指出要紧紧围绕提高教育质量这一战略主题,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我国自1991 年设立专业学位教育制度以来,经过二十几年的努力和建设,其中专业硕士学位教育得到飞速发展。专业学位以专业实践为出发点,强调社会实践和应用创新,在专业技术上培养出受到系统训练的高层次人才。但是,由于我国开展专业学位硕士教育的历史不长,还没有充分把握专业学位硕士的培养模式,依然存在许多制约专业学位硕士教育快速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如考核形式固定、培养过程各环节存在缺陷、评价指标单一等。

我校作为教育部直属、国家“211 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国家教师教育“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确立了“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建设目标,以加强工科及应用学科发展的指导思想。材料科学与工程作为重点发展学科,确定了以“高起点开局、高标准要求、高水平运作、高速度发展”的研究型学院目标,以精细材料的制备、结构与性能研究为主要特色的材料学科发展战略。本学院根据教育部的指导方针政策以及国内外科研院所和大型企事业单位的基本需求,大力开展专业硕士创新实践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方面的改革创新,不断深入探索优化专业硕士的培养模式。本文总结我院与各企事业单位联合培养专业硕士的具体实施细节,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培养模式,为提高专业硕士培养质量和探索新型培养模式提供了借鉴经验。

一 课程设置的灵活性

课程设置在专业硕士培养环节处于核心位置,是整个培养过程中的基础。各高校专业硕士学制设置年限不尽相同,一般为2~3 年。在课程安排上,专业硕士要与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基本需求相结合,反映本行业的发展动态,形成适应于行业发展的课程框架。专业硕士理论教学授课少而内容多,同时所开设的课程内容既有联系又有交叉。为了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各门专业知识,授课教师们分别有针对性传授教学内容,让学生对知识形成感官印象,并了解到所学知识的应用方面。在课程讲授过程中,决不能照本宣科,要紧跟科技发展的步伐,把本学科领域发展的新动态、新技术、新理念传授给学生。条件允许下,邀请同领域专家学者和企事业单位资深技术人员进行前沿知识讲授、现场答疑互动等,以丰富专业硕士的课程内容。

二 导师队伍的多元性

师资队伍是保障人才培养水平的关键,也是提升学科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的重要因素。我院所有教师均具有博士学位,其中在国外获得博士学位或进行过博士后研究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50% 以上,形成了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和学缘结构比较合理的学术研究队伍。学院根据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为了满足其教育发展需要,建立了完善的导师遴选制度。在双导师制制指导下,导师们具有侧重点培养专业硕士,其中要求主导师不仅具有深厚的专业理论基础和完善的知识结构,也要求具有丰富的企业工作经验和工程应用背景。此外,学院有计划地遴选经验丰富的企业工程师担任校外导师,使学生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工程实践能力,使科学问题研究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专业硕士进行课题研究时,校内导师主要从理论基础学术角度进行指导,校外企业导师运用专业技能水平和组织管理能力从实际应用角度进行辅助指导。由此可见,高水平的科研平台和多元化的师资队伍是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硕士培养的根本保证。

三 管理模式的创新性

随着专业硕士招生人数和要求的放宽,在管理模式中的缺陷和弊端逐步凸显出来,比如管理队伍不合理,导师教书育人意识变弱,学生态度不端正等。我院针对现有的管理模式进行调整和完善,采取学生集中管理和导师责任制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学院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充分发挥导师教书育人、学生严谨治学的理念。在规范和严格的管理制度下,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引导,从而扭转专业硕士学习意识淡薄、创新能力弱、整体质量下降的局面。导师采取管教相结合的办法,加强对专业硕士的跟踪管理,建立起企业化的打卡签到管理模式。通过这种方式,让导师快速及时地掌握学生工作信息。要求学生对自己和同学负责,在实验室和教研室充分利用学习时间,确保专业硕士学习的自觉性和高效性。同时,建立系统的奖惩制度,这不仅适用于导师,也适用于专业硕士。我院对教书育人表现突出的导师给予鼓舞和奖励。按照学院业绩考核标准进行评估,让导师得到应有的回报,彰显其教育价值。

四 创新培养的系统性

针对我院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和社会需求,学院以抓学习实践过程就是提高专业硕士质量为出发点,从学生步入实验室的第一天起,就对学生的学习生活进行系统性地规划。为了使学生尽快融入导师的团队,让学生从安全角度了解实验室的规章制度并进行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方面的培训。由具有丰富经验的前辈针对新进学生讲解所需设备的使用要求和操作方法,使学生有种从书本到实际的直观印象。新进学生通过借鉴模仿前辈的学习方法和思想,结合自身的特长设计实验并进行组内发表。既让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又促进其科学问题的解决能力和表述能力。学院每年在年末举办一次全院大会,教职员工分别汇报一年工作总结,要求专业硕士以墙报形式发表研究内容,通过与同学、老师们之间的交流,总结并升华科研内容。通过以上系统化的锻炼学习,鼓励学生走出学校参加国内外专业学术活动,提高专业硕士的'专业技能。

五 评价体系的合理性

基于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的不同,学术硕士和专业硕士的评估体系在论文要求和科研能力方面具有不同的侧重点。学术硕士注重理论和研究能力的考查,而专业硕士的培养明显侧重分析、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的考查。我院具有适合专业硕士的人性化评价系统,例如,学生参与导师团队的横向、纵向项目研究,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取得一定的成绩,但由于这些科研成果涉及到国家、企业核心技术而不能公开,无法体现学生的工作成绩和能力,学院会按照导师提供的专利、实验产品、学生的实验报告等材料对学生进行系统评估,致使学生的毕业就业均不受影响。根据不同的培养过程执行与之相对应的评价体系,以此充分调动专业硕士的学习科研积极性,培养多层次的科研人才。

总之学院针对专业硕士在多培养模式环境下,明确培养目标,通过灵活性的课程设置、多元性的导师队伍、创新性的管理模式、系统性的创新培养、合理性的评价体系,充分发挥高校教书育人的办学理念,为国家培养高质量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篇2:艺术硕士专业教学培养模式论文

艺术硕士专业教学培养模式论文

艺术硕士专业教学培养模式论文【1】

【摘 要】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的设立在高等教育领域以培养专业人才为己任,为从事艺术实践的艺术家们获得相应的文化认同搭建了一座桥梁。

作为艺术硕士实验教学的任课教师,深刻体会到艺术硕士的培养模式不能囿于现状,特别是广播电视领域。

本文意在以笔者的主讲课程《广播电视节目制作——音频制作》为例,探索艺术硕士在教学模式上所具有的问题以及应有的创新与改革。

【关键词】艺术硕士 培养模式 音频制作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这门课程在教学方式上为了突出全面性,分为灯光、摄像、剪辑、音频后期制作等几个方向,每个方向均由一名专业教师进行12课时的讲授。

作为音频后期制作部分的主讲老师,为了突出艺术硕士以实践为基础的学习特征,笔者围绕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六要素,专门为其量身定制了一套适用的教学模式。

现将此课程的教学模式总结如下,一方面希望在艺术硕士教学模式的改革方面发挥余力,另一方面也希望能够找到有效的手段,解决当下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一、课程设置紧扣“实践”二字

对于音频制作这门课程而言,实验重点在于录音、配音、混音以及音频特效制作技术。

但作为一门庞大的学科,所有的操作实践都需要有强大而系统的理论基础作为依据。

可是就大部分学生而言,他们在本科阶段都没有接触到相关的专业知识。

因此,虽然艺术硕士注重的是精湛的艺术创作实践,侧重于应用性,但了解与后期配音相关的室内声学、声音的物理特征等基础性知识还是必要的。

笔者在第一年的教学实践中,把声音的基础知识、室内声学等作为第一课的讲授内容,以期实现理论指导实践。

但实际上,这种理论性讲授变成了纸上谈兵的空把式,学生对于大部分的知识点表现出费解。

在后三节课的教学实验操作中,还要再一次强调这些已经讲过的知识点,所以第一节课相当于做的都是无用功。

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在第二年的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创新,不单独设置理论课程的讲授,所有的理论性知识和实践归结到一起,让学生进入录音棚等实验场地,一边进行操作实践,一边了解相关的基础知识。

除此之外,笔者还设置了若干实验课题,这些实验课题都是学生在日后实践操作过程中所能接触到的现实问题,比如脚步声的夸张处理、模拟电话声音等。

这样的课程设置极大地提高了教学质量,同学们对操作更加游刃有余。

二、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

作为广播电视编导方向的艺术硕士,只需掌握电视节目制作所需要的音频后期相关操作即可,所以笔者在进行课程安排的时候,将一些较难理解与操作的知识面略过,仅仅保留容易理解、便于操作、实用性强的知识点,从而举一反三,启迪学生由浅入深地学习。

这种教学方法在第一节软件操作课上就有所体现。

这门课程的操作软件选择的是德国Steinberg公司出品Nuendo,这是当今最流行的音频制作软件之一。

由于此软件为专业的音频制作软件,所以有一些强大的功能是针对专业的MIDI编曲而言,而这些都不是广播电节目制作所需要接触的领域,因此在第一节——“Nuendo的基本操作和使用”这门课程中,实验目的就清晰了,首先要求同学掌握音频制作环节的基本操作。

然后围绕老师讲授的知识点进行扩散。

不仅不会使教学课程呈现缺失的状态,反而有利于学生巩固基本操作。

三、多样化的成绩指标

1、摒弃期末考试制度

当下的研究生教育,往往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一张考卷或者一份作业就成为期末成绩的主要依据。

这样的考核体系就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忽视平时的操作实践,而把精力放在期末复习上。

为了避免这种应试教育的现象,笔者这门课程不设置任何考试,期末成绩综合了学生的课后作业以及课堂表现等因素,作业的完成情况就成为了决定分数的关键。

同时,学生们上一节课的作业将成为下一节课实验的素材,这个很好的促进了学生创作的积极性。

比如第二节课的教学任务是:让学生进入录音棚学习后期录音与配音的相关技术,与此相适应的课后作业为:为自己喜欢的影视片段进行后期配音。

这时,这个后期配音的干声文件就成为下节课学生进行音频混音、后期特技等实践操作的素材,甚至可以说,此后大部分的操作实践均依赖于这个课后作业之上,也避免了学生偷懒的现象。

作为研究生而言,本应有更多的时间进行研究,而与期末成绩息息相关的课后作业则能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这种模式是应试教育的一种创新。

2、变被动为主动

为了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完成作业,笔者给学生布置的课后作业均为开放性的实践活动,比如“为你喜欢的一部影视作品片段进行后期配音”、“为以下的视频片段添加适当的音乐音效”等,这些作业要求学生根据给定题目,随意寻找素材,创造性的展示自己的兴趣爱好,给予学生很大的自主权。

这种方法将被动的教育转变为主动的学习,极大地调动起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3、几个方向成绩关联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这门课程的几个方向,在期末成绩上是互相关联的,摄像、灯光、音频制作等不论是哪一部分出现了不及格的情况,那么整个这门课程都将要进行重修,这种成绩相关联的做法在某种程度上也加强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与时俱进的教学眼光

对于艺术硕士教学而言,其目标是培养应用性人才,因此与时俱进的教学眼光是必不可少的。

毫无疑问,如果每年讲课的内容都相差无几,对于教师而言会减轻备课的负担,但对于学生而言,却失去了接触新鲜事物的机会。

广播电视艺术的最终目标是吸引受众,而受众的眼光是发展的,所以电视节目本身也要不断的进行改革与创新。

那么,广播电视教育教学就需要学生在艺术生产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突破与自我突破。

因此,教师在进行实验课讲授的时候,也要将当下最先进的技术引渡到课堂教学中来,保证学生在实践伊始就接触最新鲜的艺术形态,然后有效地应用到未来的艺术生产环节。

五、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很大的。

那么在高校教育中,特别是应用性非常高的艺术硕士教育,也要谨记这一点。

在音频后期制作这门课程中,学校以及笔者也致力于为学生营造积极向上、相互促进的学习氛围,具体体现如下:

1、硬件支撑——全天开放的录音棚

配音的目的就是获取纯净的干声,以备后期制作而用。

但是,获取干声的必备条件就是需要在录音棚录制。

因此,学院的录音棚随时向学生开放,只要他们在实践上有此需要,就可以进棚录制,一方面保证学生使用公共设施的安全性,另一方面也在技术上进行相应的指导。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如果课堂上的实践教学起到的是1+1=2的效果,那么课后实践所产生的价值将会是1+1>2,实践过程中现场指导所产生的价值将远远大于课堂上的教学活动。

因此,教师不仅仅要在课堂上讲清楚各项实践操作的相关要领,还要促进学生课后的积极实践,最重要的是要为学生提供相关场所,这样学生没有了场地、设备等关于硬件设施的顾虑,才会愿意投入到艺术生产中来。

2、搭建平台——带领学生进行课题研究

笔者在当下进行的关于手机音频制作的横向课题中,带领了几个学生一起参与。

所有的理论都只有应用到实践中才会得到印证,同理所有的`实践也要经过千百万次的练习才能达到如火纯青的地步。

这样的项目研究,可以使同学们的操作水平得到锻炼与提高。

因此,作为实践教学的老师,应该多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参加一些重要的科研项目,让课堂上讲授到的知识充分的应用到实践中来。

六、鼓励个性化的艺术生产

“个性是艺术作品的生命,没有个性的艺术品是没有感染力的。所以,追求作品的创造性成为每个艺术家梦寐以求的目标。”①所以,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主张编导要有自己独特的想法与创造力。

“因此,艺术院校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艺术硕士教育的核心与源泉;把崇尚学术、勤于实践,大胆质疑、敢于批判,突出个性、勇于求新,作为新时期艺术家追求的目标。”②

90后这群学生作为新时期的弄潮儿,确实在方方面面都有着自己独到的想法,有些法虽然不成熟,但是在理念上却颇具特色与创新性。

每每遇见这种情况,笔者都会进行积极地引导,将这些不成熟的想法变为真正可以登入厅堂的具体操作。

如果老师一味的按照自己的审美要求学生,很大程度上将会扼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教学囿于无法改革创新的死胡同中。

对于笔者来说,这种教学模式的实行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作为以培养专业性人才为己任的研究生教育而言,艺术硕士的教学模式确实应该受到重视。

总而言之,广播电视编导方向的艺术硕士需要的是强大的、多样化的技能培训,因此教育教学要注重学生的探索精神,更应该紧紧围绕“动手实践”这几个字来进行。

但是,纵观现状,笔者深感在教育教学方面还存在若干无法解决的问题,具体体现为:

其一,艺术硕士需要的是持之以恒的艺术创造才能造就成熟的创作风格,因此对于学生来说,课后实践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当今艺术硕士教育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学生往往做不到在课后进行大量的操作实践,拒绝温故而知新。

教学的目的在于引导,那究竟怎样的教学方式方法才能完全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其二,就广播电视制作的音频实践而言,录音和配音需要很强的专业技能,这些技能是课堂上可以学习到的。

而在后期混音的过程中则需要敏锐的听力,敏锐的听力必须要有持之以恒的训练才可实现。

如何才能促进学生进行这种持之以恒的听音训练也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第三,音频的后期特效制作还需要丰富的联想力和创造力,这种能力是要在大量赏析的基础之上才会迸发出来的。

那么,怎样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在学习之余多欣赏不同类型的音乐音效,夯实自己的艺术底蕴?这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①②嵇亚林,《艺术硕士教育需要把握的几个问题》[J].《艺术百家》,(8):289

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的突出问题【2】

【论文关键词】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 培养模式

【论文摘要】高职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应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

篇3:管理工程专业硕士培养研究项目管理论文

管理工程专业硕士培养研究项目管理论文

建设工程领域项目管理工程硕士教育是为了培养懂经济、懂管理、懂工程、懂法律的复合型人才,能在国内外工程建设领域从事项目决策、项目全过程管理、工程咨询与建设监理、技术经济分析和工程管理科学研究等工作。建设工程领域项目管理工程硕士培养过程主要集中在高校和科研企事业单位,基本上不脱离企业,提高学生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有优势。通过我们的研究和实践,实现学校、企业双导师制,弥补单一学校导师在指导学生实践方面缺乏经验的缺点,利用学校与企业不同的教育资源与教育环境,发挥各自优势,把课堂传授间接知识为主的学校教学与直接获取实践经验和岗位能力的生产现场相结合。在培养方式、管理体制、学位论文相关信息试论情感语言节目主持人万峰、钟晓的语言特点基于园本课程开发背景下研究教师教育理念的形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护理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试析价值多元化背景下学生价值观的引导试论高等职业院校高等数学课程改革争议试论中职《外科护理学》的情境式教学试析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问题研究经济学和经济法基础课程融通教学小针刀治疗颈椎病疗效观察手术侧卧位适宜度的研究标准等方面也已经建立较完善的规章制度。

专业学位是相对于学术学位而言的学位类型,其目的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突出特点是学术性与职业性紧密结合,获得专业学位的人,并不从事学术研究,而是主要从事具有明显职业背景的工作,如工程师、医师、教师、律师、会计师等。

一、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概况

西方很多国家在专业学位教育上起步较早,发展迅速。美国是目前世界上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最发达的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规模不断扩大,种类不断增加,已经成为美国研究生教育的主体。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层次与学术型研究生学位层次对应,分为专业硕士和专业博士两个层次。20世纪90年代,美国专业硕士学位获得者人数已占整个硕士学位获得者总人数的55以上。哈佛大学~授予学位总数 6791个,其中学术性学位2438个,占学位总数的36%,专业性学位4353个,占学位总数的64%。从美国社会来看,很多行业把硕士专业学位看做进入行业、个人发展提升的重要依据,尤其在工商、教育、工程和护理等领域。在英国,硕士和博士层次也都按研究型和专业型两个导向来培养,根据英国教育统计机构数据显示,至期间,英国每年授予的课程型研究生学位(专业研究生学位)数占授予研究生学位总数的比重平均为75%左右。

二、我校建设工程领域项目管理工程专业硕士培养方式及管理体制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由大连理工大学和企业联合培养。学部选择一批知名的、有高素质工程技术人员的相关企业作为硕士研究生培养基地及生源单位。先后在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中建设计集团有限公司直营总部;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建立企业实训基地7个。实践基地的运行由学部与企业双方共同管理。双方协商成立基地管理委员会,全面负责基地的运行,协调双方的合作。双方分别指定一名实践基地联系人在协议有效期内负责具体联络工作,项目联系人负责定期交换信息,沟通和协调双方关系。硕士研究生培养实行双导师制,一位来自学校,另一位导师为企业与本领域相关的高级工程师。通过半年的研究和实践,目前已经建立企业导师队伍16人,其中全部为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其中4人为博士学历,10人为硕士学历,2人为学士学历。在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充分发挥本学科点以导师(组)为主体的学术群体的整体优势,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硕士研究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学术氛围;同时,通过硕士研究生到企业参加工程实践,结合导师的科研课题、科技项目以及企业的研发课题开展学位论文研究工作等,培养硕士研究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导师(组)负责工程硕士的日常管理、学风和学术道德教育、制订和调整硕士生培养计划、组织安排开题、指导科学研究、工程实践和学位论文研究工作等。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行研究生院、学部、企业三级管理体制。研究生院全面负责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培养、管理以及学位等各项工作。项目管理专业所在的建设工程学部建立以研究生教务工作办公室为主。三级管理贯穿整个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为了规范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学部、学校及联合培养企业签订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点的三方协议书,用以约束和规范工程硕士的培养,并为其提供法律保障。同时,学校、学部及校内导师(组)应积极同培养企业、企业指导教师进行多种形式的沟通和联系,加强对工程硕士培养过程的`动态管理,形成学校—学部—企业—工程硕士的完整信息管理网络,保证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教学和实践活动高质量、顺利地进行。

三、我校建设工程领域项目管理工程专业硕士学位论文相关信息发挥电教媒体优势,优化幼儿美术教育手段的方如何更好地为多媒体课堂教学服务——学生电教发挥电教媒体优势,优化幼儿美术教育手段巧妙利用电教媒体 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浅谈中学数学教学中电教手段的运用高校电教设备的综合管理的技术分析小学电教设备的管理、使用和维护谈中职机电教学改革措施的创新生物教学中滥用电教手段之弊运用电教媒体创设乐学氛围标准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以应用研究为主,侧重其解决工程中关键技术难题及技术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培养高端实践性工程“精英”人才为目标,根据培养方案要求、学位论文工作需要依据硕士研究生的工程实践背景,以拓宽其专业基础、培养其全方位的工程能力。学部一直根据企业对于工程硕士专业需求完善培养计划,各环节严格把关。专业学位研究生在申请答辩前需完成不少于两万字的学位论文,并按照学部要求对论文进行查重,重合率大于等于20%的学位论文,填写《建设工程学部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查重审定意见表》,经导师审定签字后,须在规定时间内对学位论文进行修改,修改后进行二次查重、审定,重合率满足硕士学位论文查重要求后方可参加答辩。经过二次查重后仍不满足查重要求的学位论文,不能参加本次学位论文答辩;半年内完成论文修改,经过查重、审定、符合查重要求后,方可再次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学位论文答辩时,答辩委员会首先对查重审定意见表进行审核,确认学位论文无查重问题后方可进行学位论文答辩。学部学位评定分委员在评定学位论文时,首先对学位论文查重审定意见表进行审核,确认学位论文无查重问题后方可进行学位论文评定讨论等。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选题应直接来源于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实践,与解决相关领域重大工程技术问题、实现企业进步和推动产业升级紧密结合。选题既可以是应用基础研究中的实际问题,也可以是高新技术和重大工程技术的开发研究。论文选题需经导师(组)和联合培养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及技术部门确认,认定为实际项目课题方可开题进入论文研究工作,以保证课题的实用性等。

篇4:幼儿教师培养模式研究论文

幼儿教师培养模式研究论文

一、U-K共生性合作幼儿教师培养模式的理论建构

(一)U-K共生性合作幼儿教师培养模式的理论基础: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强调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对认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具有决定作用。幼儿教师职业是一份实践性很强的工作,所以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在真实的教育情境中通过实践来进行。高师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大学的学习过程中能够掌握比较系统的专业知识,但这些知识怎样应用于实践,怎样从“是什么”过渡到“怎么办”,需要通过更多地与幼儿接触,以及在具体的幼儿教育情境中发现和解决具体的教育问题来实现。同时,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指出,认识过程包括由实践到认识、又由认识到实践的两次飞跃,所以认识的深入也需要在实践之中不断地反复才能实现。U-K共生性合作幼儿教师培养模式改变以往幼儿教师培养中理论和实践二元分立的思维模式,为幼儿教师的发展提供知行统一的平台,让幼儿教师在理论与实践的无缝链接中不断深化个人的专业认识,提高个人的专业能力。

(二)U-K共生性合作幼儿教师培养模式的价值追求:发展、融合与共生

U-K共生性合作幼儿教师的培养模式是建立在双方协同发展、文化融合、美美与共的主体间性关系基础上的一种合作与双赢的模式。首先是合作中人的发展。高师院校的教师、学生参与到幼儿园的教学和生活实践,幼儿园的教师、幼儿、幼儿家长与高师院校的文化、理念进行接轨与交流,在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相互间的平等对话,在协同创新中促进合作共同体内各个成员的共同发展。其次是组织的发展。高师院校只有与幼儿园紧密合作,才能及时把握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脉动,幼儿教师的培养工作才能成为一种为了幼儿身心发展需要的教育和培养活动。高师院校与幼儿园紧密合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开辟实习基地,保证其有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到幼儿园进行教育实践,使高师院校培养出来的幼儿教师不仅理论功底深厚,而且实践能力强,上手快、适应期短,能够很好地满足幼儿教育岗位需求,提高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美誉度。幼儿园在与高师院校合作的过程中,也可以及时更新办园理念,提升办园质量和层次,为幼儿园的可持续发展不断积聚力量。第三是文化的发展与整合。在共同发展这一目标的指引下,高师院校与幼儿园不断地调解相互之间存在的文化差异和冲突,和而不同成为共同发展的文化基础,跨文化理解成为解决冲突的有效途径,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实现高师和幼儿园文化的融合与共生。

二、U-K共生性合作幼儿教师培养模式的形成机制

U-K共生性合作幼儿教师培养模式的宗旨和意义在于提高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质量,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提供在时间上连续、在空间上拓展、在内容上融合的真实的实习和实践训练场。虽然我国大多数高师院校都有自己的实习和实践教学基地,但“目前我国多数相关院校与实践基地幼儿园之间的关系,大多只停留在院校派学生到实践基地进行见习和实习,实践基地教师为学生的专业技能发展提供指导和服务,很多院校尚未真正把实践基地作为‘教学、科研、管理实习基地’来建设,为实践基地提供的指导和服务还很不充分,两者之间还没有真正形成良性互动,共赢关系尚未真正建立起来”。U-K共生性合作幼儿教师培养模式不同于以往高师院校在幼儿园建立教学和科研基地的形式,仅仅单方面满足于大学学前教育专业见习和实习的需要,而是基于双方共同的利益需求,高师院校和幼儿园携手共同发展,互通有无、相互依存的合作伙伴关系。在这种培养模式中,高师院校和幼儿园存在共同的利益交集,在满足各自需要的同时可以为对方提供更好的帮助和服务。这种互通有无、美美与共的关系为双方的合作奠定了稳固的基础,也为这种合作关系的可持续发展增添了存在的理由。

(一)幼儿园: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最佳实践场

U-K共生性合作关系的建立,能够保证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和教师深入到真实的幼儿教育场景,参加和观摩幼儿教育实践,从而提高幼儿教师培养质量,促进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

1.陶冶情感与增强智慧:幼儿园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实践训练场

高师学前教育专业是以培养幼儿园教育一线的幼儿教师为主要目标,所以在大学期间应强调学生作为幼儿教师职业能力的获得与提高。但是,当前学前教育专业的教育教学中仍然以知识的灌输为主要教育手段,相当一部分还是采取黑板+PPT课件的形式完成的,学生对幼儿教育的专业情感,对教学智慧的运用,对游戏和幼儿生活的洞察及灵活把握均缺乏一定的环境熏陶,“不少学生毕业后,或不喜欢自己的职业,或不能适应,在有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方面均面临各种难题。她们通常缺乏对幼儿人格及思维发展的敏感性,与幼儿的沟通能力、协同游戏能力欠佳”。这种只在大学里培养教师的工具理性主义教师教育范式,培养出来的幼儿教师缺乏实践能力,也不具有专业性。教育工作需要在师生互动中完成,也就是要以交往理性为基本范式进行幼儿教师的培养工作,“交往理性强调知识的生成性,注重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交融,突出教师实践的重要性”。所以,要提高大学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和增强未来学前教育教师的职业情感、职业技能和实践智慧,必须充分利用好幼儿园这一非常宝贵的实践教学和学习场,把大学的理论课堂与幼儿园的实践课堂有机结合,让大学生在理论和实践的反复体验和相互融合中深化专业认识,提高专业能力。

2.耳濡目染与言传身教:幼儿教师可以成为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榜样和示范

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与幼儿园的充分接触与互动中,不仅对幼儿教育的真实情境有了比较全面深入的了解,而且也可以向现职幼儿教师学习关于幼儿保育和教育的实践经验,将大学老师所教的理论与幼儿教师在游戏和教学中所运用的实践结合并对照起来,形成比较直观和深刻的认识。在与幼儿园和幼儿教师接触的过程中,可以增强学生的比较、反思和甄别能力,激发大学生强烈的责任意识和为未来的幼儿教育事业做出贡献的信心。同时,在幼儿教育一线,有许多办园经验丰富,教育教学水平较高的幼儿教育工作者,他们可以成为大学生在幼儿园里的学习对象和效仿榜样。大学生在与这些幼儿教师接触的过程中,不断地得到感染和熏陶,从而提高了个人理论结合于实践的能力,并能为自己的未来职业发展确立目标和方向。另外,幼儿园里的精英教师,也可以成为大学里的校外兼职教师。在一些实践性、操作性较强的课堂,如五大领域的教学法课堂中,聘请幼教领域的杰出教师来给大学生讲授。优秀幼儿园教师在课堂中援引幼儿园教学一线的直观生动的案例,更能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教学相长与终身学习:幼儿园能够帮助大学教师丰富专业实践背景

幼儿园不仅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实践场,也可以成为学前教育专业教师改进教学和进行科学研究的基地。教师教育大学化以来,大学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中一部分具有学前教育的专业背景,也有相当一部分是由具有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专业背景的教师、博士或硕士毕业生来担当。这些老师专业理论功底深厚,科研能力强,但是缺乏幼儿教育的实践经验,所以在教学中更多的是就理论讲理论,不能很好地理论联系实际。学术研究也多以深邃、抽象、难以实施而陷入与学前教育实际需要相脱节的困境。所以,深入幼儿园教育一线,不仅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需要,也是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的需要。通过幼儿园教育实践和体验,熟悉幼儿教育领域的工作现场,掌握其实践知识和管理规范,这样才能将本行业的知识、能力、情意融合于专业的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之中,从而提高个人的执教水平和科学研究的适切性。同时,高师的师生在幼儿园现场所听所见到的教育案例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在课堂教学中有利于增加师生探讨和交流的话题,更容易产生共鸣,生成创造的火花,使大学的教学活动更生动而富有智慧。

(二)高师院校:可以为幼儿园的改进和提升提供指导和帮助

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需要幼儿园的`支持,同时高师院校也可以为幼儿园的改进和提升提供支持和帮助。幼儿园的改进和提升也就是改变幼儿园的办学理念、办学条件,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提高幼儿园的办园声誉,使幼儿园更好地促进幼儿发展和成长的过程,这些关键环节都需要大学给予支持和帮助。

1.智力支持和咨询服务:幼儿园的发展与更新需要大学的指导和帮助

在我国,幼儿园一般可以分为公办园、民办园,以及近年来新出现的民办公助的办园形式。这些幼儿园都可以成为大学的合作对象,让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不同形式的幼儿园里体验和实践。在这些幼儿园的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遭遇各种发展的瓶颈,特别是对于一些政策性和方向性发展问题的把握缺乏敏锐的嗅觉。大学不仅具有专业理论的发展优势,而且对于专业及其相关领域的发展趋向具有比较准确的预见性和前瞻性,可以为幼儿园的改进和更新提供智力支持和咨询服务,帮助幼儿园诊断其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发展障碍,为幼儿园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目标和改进方案,提高幼儿园的改进效率,提升幼儿园的办园质量和办园层次。“一切组织都需要不断更新。根据力―场原理,任何组织现状都是两股相反力量之间均势所造成的平衡状态,促进变革的力称为推动力,与之相对的维持不变的力叫作抑制力”。大学的介入就是促进幼儿园进行变革的推动力,使幼儿园的发展与更新实现质性飞跃的突破口。

2.专业引领与素质提升:幼儿教师的发展和提高需要大学教师的指导和帮助

在终身教育思潮的影响下,学前教育越来越引起社会和家长的关注,幼儿教师也替代小学教师成为除父母外幼儿的启蒙教师,是幼儿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他人。幼儿教师的理念、态度、行为等均对幼儿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是家长关注的焦点,也是幼儿园发展和提升的重要维度。然而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现在幼儿园内执教的幼儿教师素质参差不齐,特别是一些民办幼儿园教师的素质偏低,表现为学历层次低、持有教师资格证及拥有职称的人员较少等。所以提高现职幼儿教师的水平和层次不仅是幼儿教师个人的需要,也是幼儿园亟待解决的问题。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虽然在实践上缺乏一定经验和经历,但在理论和理念上始终站在学科的前沿,幼儿园与师范大学合作、幼儿教师与大学教师牵手,在对话和交流中实现专业引领,会对幼儿教师破旧立新、实现自身的变革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可以使幼儿教师改变以往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将自己的实践经验与先进理论相结合,重构自己的经验体系,提高幼儿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决心和信心,有效地减免在自身变革中不断失误的过程。另外,在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接触过程中,在职幼儿教师也会感受到一股清新的学院之风,具有较好学历背景的大学生在给幼儿园教师带来压力的同时也会带来动力,从而产生进一步发展和提升个人层次和水平的愿望,这时师范大学又成为幼儿教师短期或长期进修的最佳选择。

3.发挥优势与建立信任:大学教师可以为幼儿家长提供家庭教育指导

幼儿园和家庭是幼儿的两个主要生活场所,所以幼儿教育不仅仅是幼儿园教育,也包括家庭教育。随着我国经济和文化突飞猛进的发展,智力和文化的竞争日益激烈,特别是一些独生子女家庭的父母对孩子寄予了更高的期望,也对家庭教育日益重视。但是,由于初为父母,对于怎么教育孩子仍处于混沌状态。对于不同时期孩子具有哪些不同的特点,怎样引领孩子科学认知不同的社会生活领域,怎么实现家园协作共同促进孩子的发展等问题,都不能很好地把握。虽然幼儿园在家园合作方面做出了一些努力,很多幼儿园老师也试图给幼儿家庭一些家庭教育方面的指导,但幼儿园与家庭的关系其实是一种主雇关系,幼儿园和家庭之间的信任关系很难一下子建立起来。特别是幼儿教师的学历和水平在某种程度上也难以让家长对其所做出的指导和忠告完全信服。高师院校的教授和博士在学术上都各有所长,在幼儿教育的某个领域有很深的研究,如果幼儿园能与大学建立起来联系,邀请大学教师到幼儿园给幼儿家长做家庭教育讲座和指导,家长会感觉到具有一定的层次和水平,会欣然接受这种“免费的午餐”。这种指导和帮助在解决家长教育困境的同时,也会使家长对幼儿园产生信任和教育依赖,扩大幼儿园的影响力和社会满意度,进一步增加幼儿园的生源,扩大办园规模,提高办园效益。总之,如何培养高质量的幼儿教师是高师院校专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根本命题。随着幼儿教育事业对幼儿教师实践能力的强烈需求,学前教育专业的师生急需深入到幼儿园,急需与幼儿园的实际教育情境、天真可爱的儿童以及实践经验丰富的幼儿教师进行深度接触和交流,因此高师院校谋求幼儿园的支持成为其培养高质量幼儿教师的必然选择。与此同时,幼儿园在发展的过程中,其理念的更新、路径的选择、教师的提升、与家长信任关系的建立等方面,也需要高师院校给予理论指导和智力支持。因此,高师院校与幼儿园存在着共同的利益交集,高师院校应该把握好这一契机,与幼儿园建立起基于共同发展的合作关系,充分利用双方的优势资源,形成U-K共生性合作的幼儿教师培养模式。

三、U-K共生性合作幼儿教师培养模式的实践探讨

(一)U-K一体共同建立幼儿教师实践教学基地

以高师院校为主导,高师院校与幼儿园携手,形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幼儿教师培养模式。对于幼儿教师的培养来说,高师院校要精心选择有意合作的幼儿园,根据学生专业技能发展需要,深入分析和考察各个幼儿园的办园特点,建设成各具特色、功能齐备和互补的专业实习基地幼儿园体系。在每学期开学初,师范大学可根据不同幼儿园的不同办园特点,调整学生的实践园所,满足学生不断变化的实践训练需要,巩固学生知识,增强学生智慧。

(二)U-K一体共同开展幼儿教师的实践教学活动

在每学期开学初,要根据大学的课程开设情况和幼儿园的活动安排,双方共同协商,初步形成学生到幼儿园见习、实习的计划安排。学生具体的见习和实习活动由大学教师和幼儿园教师共同指导,双方教师共同设计与理论教学同步的实训项目,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与幼儿相处,观察、记录和评价儿童的日常活动、幼儿教师的保教行为、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和环境创设等活动。除了见习之外,还可以安排学生参与幼儿园的大型节日活动和日常教学活动的组织,参与幼儿园的环境创设等,让学生进幼儿园从一种偶然行为转变为一种必然的行动。在学生与幼儿园的充分接触和互动中,双方教师要以现场研讨、案例分析、观察报告、教育笔记等形式收集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让学生在具有实践性、交互性、协作性、动态性的真实情境中实现能力的提升。

(三)大学教师与幼儿教师结对实现专业发展

在带领学生深入幼儿园调研、观摩、评课的同时,大学教师也获得了与幼儿园一线充分接触的机会,这也是大学教师实现教学相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好机会。同时,幼儿园的老师也可以借此向大学的老师和学生学习借鉴幼儿教育的新理念和新理论,借以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一种比较好的方式是大学教师与幼儿园教师结对子,共同开展教学和科研协作,及时实现专业互补。幼儿园的理论提升由大学教师指导,大学的一些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聘请幼儿园的教师教学,充分利用双方的专业优势,在理论和实践中遇到问题随时沟通和交流。同时,双方也可以形成提出问题来自幼儿教育一线,解决问题服务幼儿教育一线的课题研究方式,在大学教师的指导下,双方合作开展幼儿教育课题研究。(四)高师院校为幼儿园提供优质的人力和物力资源高师院校可以向幼儿园开放校内学前教育专业实训室、专业资料室等专业发展资源,帮助幼儿教师实现专业理论的发展和提升,同时为幼儿教师的学历提高提供指导和帮助。为加强各合作幼儿园之间的联系和沟通,高师院校可以每学期定期召开园长联谊会、开展园长论坛,了解各合作幼儿园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的需求,在讨论和交流中帮助幼儿园提高办学水平。为了满足幼儿家长提高家庭教育方法的需要,高师院校可以结合当前幼儿教育的热点问题和不同时期家长所关注的育儿话题,派优秀大学教师到合作幼儿园为幼儿家长做幼儿教育专题讲座,普及和宣传最新的幼儿教育理念和幼儿教育方法。

篇5:专业硕士如何走出学术硕士的培养模式

专业硕士如何走出学术硕士的培养模式

今年的硕士研究生招录工作已经结束,从报考人数和录取人数来看,都有较大幅度的增加,而增量主要来自于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以下简称“专硕”)的扩招计划。

根据国务院学位办和教育部的规划要求,未来几年,专硕招生规模还将继续扩大。有业内人士对此表示担忧,认为如果继续依赖过去传统学术硕士的师资和培养方式,不从根本上改变高校毕业生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那么扩招后的专硕培养质量和就业前景就不容乐观。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理念、培养模式、质量标准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与学术型研究生有所不同,要突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特色。”这是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对专业硕士培养提出的要求。与学术型研究生以学术研究为导向、着重培养教学科研人才不同,专业学位研究生定位于面向产业需求,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主,更注重职业技能的掌握。

我国的专硕人才培养起步较晚。在扩招以前,专硕主要面向在职人员招录,而且只有学位没有学历,以致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无论是考生还是用人单位,对专硕都不太感兴趣。

事实上,一些高校开设的专业硕士课程和学术硕士的课程没有本质区别。被调剂到厦门某高校控制工程专业的小吴同学告诉记者,入学一年多来,发现“工程专业硕士和工学硕士在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上几乎一样”。而该校新闻传播学院的教师也证实,首届专业硕士的培养方式和学术硕士同步,院方称是“为了方便教学管理”。

教育部要求专业硕士培养要实行“双导师”制,这对高校和企业都是挑战。据福建师大研究生处的一位教师介绍,目前高校聘请的.企业兼职教师精力有限,而且既有实践经验,又有相当理论水准的兼职导师很少,学校派教师去企业锻炼积累经验需要一个比较长的过程。

“社会需要科学家、理论家,也需要大量工程技术和服务产业一线的技能型人才,高校同质化带来的问题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名誉院长潘懋元教授认为,高等职业教育评价体系如果参照精英教育、研究型大学的标准来设定,招生渠道、培养模式、管理方式不变,那么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如专硕)的培养方向肯定会“走偏”。

“专业硕士研究生除了达到研究生培养的基本要求,更重要的是凸显其‘专业化’要求,只有根据不同的职业背景和行业需求来进行专业教育才能达到专业化要求。”沈阳师范大学研究生处赵研教授强调,培养具有实践性操作技能的专业人才是专业学位教育发展的未来趋势。

“伴随学历提升,学科门类、专业方向不断细化、深化,如果研究方向设置不合理将直接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就业路子变窄。”厦门理工学院校长黄红武教授认为,学校不能只根据现有师资力量和导师研究方向来设置专硕培养方向,要根据职业需要来设置培养方向和聘任老师,课程教案也要根据行业最新变化和产业需求来及时调整,“发展专业学位硕士必须着眼于国情、校情,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以及趋势,所培养的人才最好能对接地方产业发展需求”。

为了体现专业硕士和学术硕士培养的差异,厦门理工学院尝试让专业硕士一进校门就具有在校生和企业员工的“双重身份”。

按照厦门理工学院的要求,全日制专业硕士学制中至少要在企事业单位呆一年,并实行弹性学制;课程设置与职业资格认证相衔接;考核形式主要看学生在读期间参与产品研发、工程设计、调研报告、工程项目管理等情况。

据悉,今年厦门理工学院首届录取的50名准研究生当中,已有半数以上拿到了当地27家知名企业提供的“预就业”岗位。

篇6:东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硕士招生书目

东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硕士招生书目

科目代码科目名称参考书目935计算机专业基础考试内容以国家统考大纲为准。1、操作系统概念(第7版)(翻译版) 西尔伯查茨(Abraham Silberschatz)、高尔文(Peter Baer Galvin)、加根(Greg Gagne)、郑扣根 高等教育出版社 (-01出版)2、数据结构(C语言版) 作者:严蔚敏//吴伟民 出版社:清华大学 出版时间:-07-013、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袁春风,ISBN 978-7-302-21905,2010.4553C/C++程序设计《c++程序设计教程》(第六版)(美)H.M.Deitel,P.J.Deitel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篇7:东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硕士招生书目

东南大学2013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硕士招生书目

科目代码科目名称参考书目928电子技术基础(数、模)《电子技术基础》(数字、模拟)康华光 高等教育出版社(第5版)、《计算机结构与逻辑设计》黄正谨 高等教育出版社、《电子电路基础》刘京南 电子工业出版社929半导体物理《电子工程物理基础》第2版 唐洁影 宋竞 电子工业出版社、《半导体物理》第六版或第七版(前6章)刘恩科 电子工业出版社930电磁场理论《电磁场理论及其应用》雷威 张晓兵 王保平朱卓娅 东大出版社932光学《光学教程》(前五章)姚启均 高等教育出版社955物理化学(化)《物理化学》,天津大学编,高教出版社542电子技术基础(数、模)《电子技术基础》(数字、模拟)康华光 高等教育出版社(第5版)、《计算机结构与逻辑设计》黄正谨 高等教育出版社、《电子电路基础》刘京南 电子工业出版社543微机系统与接口技术《微型计算机系统原理及应用》杨素行 清华大学出版社 (第3版)549显示技术《平板显示技术》应根裕 胡文波 邱勇 人民邮电出版社,578有机化学《有机化学》徐寿昌,高等教育出版社595物理学基础《物理学》(5-11章) 马文蔚 解希顺 周雨青改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第5版)5g5电子器件《固体电子器件》斯特里特曼著 何小威等译 人民邮电出版社,(第6版)。

篇8:大学生能力培养模式研究论文

大学生能力培养模式研究论文

一、社会质量理论的含义

1997年的阿姆斯特丹欧盟会议上学者们正式提出了“社会质量”一词,并签署了《欧洲社会质量阿姆斯特丹宣言》,随后成立了欧洲社会质量基金会(EFSQ),以推动社会质量的相关研究。1999年,基金会创办了《欧洲社会质量期刊》,随后有关社会质量理论的第一部专著―――《欧洲的社会质量》的问世,标志着社会质量理论的确立。社会质量是指民众在提升他们的福祉和个人潜能的条件下,能够参与社区的社会、经济与文化生活的程度。社会质量与传统依赖经济标准测量生活质量的理论与方法不同,其是以社会为导向,认为社会质量是社会关系的产物,反映了社会的特征,强调人们在团体、社区和社会中的相互依存关系,强调社会关系的质量提升与个人发展的关系(Beck et al,2001)。该理论的核心价值强调人的尊严、公民权、民主、社会公平和社会团结(欧洲社会质量基金会,1998)。通俗地说,社会质量理论是强调个人与群体之间关系的理论,是在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之间找到平衡点。而当今的高等理工科教育,越来越强调社会的参与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这在本质上和社会质量理论的要求一致,这样社会质量理论可以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提供有益的借鉴。

二、社会质量理论对大学生能力培养模式的启示

(一)关注学生的心灵

高等教育的核心是“人”的教育,即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适应社会发展、满足社会需求、承担社会责任、善于融入社会的人,或者说是一个合格的“公民”。其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心灵能力,一是技术能力,心灵能力是基础,是第一位的,技术能力是附属,是第二位的,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只有这两种能力兼备,我们才能说培养的“人”是合格的,否则我们的高等教育对人才的培养则是不成功的。心灵能力一般包括四个层面的能力,即健康的心理素质、正确的思想观念(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高尚的道德品质、正确的思维方式;技术能力一般包括普通知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相关领域拓展知识与技能、社会知识与技能等。如果我们将高等教育对“人”的教育进一步拓展成为“人才”教育,则心灵能力教育就是“人”的教育,技术能力教育就是“才”的教育。从现有的高等理工院校的人才培养来看,我们更多的关注于技术能力的培养,而忽略了学生心灵能力的培养。而从社会质量理论来看,社会发展不能仅仅以经济发展作为衡量标准,而应该以人能够多大程度上参与这个社会,并在参与中分享社会发展成果,提高自身潜能和福祉。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对人才的培养不要仅仅盯在学生学了多少知识和技能上,而应该关注学生在学习中潜能的发挥和福祉的提高,关注学生心灵能力的培养。

(二)关注学生的参与

正如上面我们所谈,社会质量理论强调个体融入社区、社会的能力,对于社会来说,高校是一种特殊的社区,学生只是这种特殊社区的一员,按照特殊社区的组织规则生活与学习。这个社区的主体是学生,离开了学生则这个社区就不会存在,因此在这个社区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来维持社区的高效运转。这就要求高校要高度关注学生的参与性,无论是在课堂学习、课后辅导、社团活动、学生管理等各个方面,都要让学生主动参与进来。如果学生融入不到其所在的社区当中,则其必然会有疏离感,很难有效地参与到社区的各项活动当中,则高校开展的各项教育与日常活动都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三)关注学生的理想

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人生理想,每个学生都想在其所生活的社区、社会中寻找到实现其理想的人生舞台,每个学生也都希望其理想能够得到关注和重视。对于高校这个特殊社区而言,它也是实现学生人生理想的'舞台,所以高校应该关注学生的理想,为学生人生理想的实现提供平台,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这个社区中感受到自己的人生理想受到重视。虽然现在很多高校强调学生要树立远大理想,但在实际的人才培养中却往往忽略了对学生理想的关注,也不能为学生提供实现人生的理想平台,甚至扼杀学生的人生理想,从而让学生产生挫折感,自尊心受到伤害。

(四)关注学生融入社会的能力

由于现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很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其从小生活在一个相对狭小的家庭环境之中,而在这个家庭中从小到大都是以其为中心运转的,在潜移默化中养成了以“我”为中心的思维方式和处理人际关系的方式,很少会考虑其他人的感受。一旦完全脱离家庭,进入社会,自己成为社会中普通的一员,不再是社会关系的中心,就会产生强烈的不适应,很难融入到社会当中。而高校是学生完全脱离原先的家庭环境,即将踏入社会的第一站,所以应该高度关注学生融入社会的能力。社会质量理论也强调人融入社区、社会的能力,这也要求高校要重视对学生融入社会能力的培养。

(五)关注知识、技能的社会性

从社会质量理论来看,人要融入到社区、社会,而其在高校所学的知识、技能是其融入到社区、社会的资本,是其在社区、社会生活的基本依赖,而其所学的知识、技能要和社会需要的知识、技能能够顺利对接,即其所学的知识与技能是社会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当然我们也不能仅仅把是否在社会中有用作为衡量所学知识和技能是否有用的唯一标准,高校所教授的知识与技能是学生进入社会和长远发展的基础。一部分知识与技能现在虽然看来没有用处,但对学生的长远发展和基本素质的形成却非常有用,这些知识也是需要学生学习的。除了这些知识与技能之外,高校还要高度关注知识、技能的社会性,除了基本的知识与技能外,对于和社会紧密相联的知识、技能要定期进行调整,从而使得学生所学和社会紧密接轨,能够很快适应岗位工作。

三、社会质量理论视角下大学生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

(一)构建多层次、系统性、全员参与的心灵能力培养体系

首先,高校要高度重视学生心灵能力的培养,把学生心灵能力培养放在学校人才培养的第一位,将心灵能力培养的好坏作为衡量人才培养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衡量学校教职员工工作业绩的重要指标之一。其次,要制定学生心灵能力培养目标:即健康的心理素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高尚的道德品质,正确的思维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只有在这四个方面达标了,才能说明学生心灵能力的培养是合格的,否则则是不全面的,有缺陷的。其三,要实施多层次的培养方式。通过编制相关教材,开展相关活动,提供相关咨询、实施相关奖惩、进行相关考核等方式,使得学生心灵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编制相关教材,如“心理学通识”、“思想与观念”、“道德情操”、“思维逻辑”等课程,将学生存在的一些心理不良现象与调适方法,现存的不良思想观念与改正,道德的人格魅力,如何正确思考问题等内容编进相关教材,并传授给学生。开展相关活动,通过相关知识竞赛、征文、选举身边感动的人和事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心灵能力。提供相关咨询,高校要设立相应的咨询室,为学生提供相关的咨询服务和跟踪回访,保证学生相关问题的解决。实施相关奖惩,通过奖惩使得学生认识到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从而提高学生的心灵能力的养成。进行相关考核,通过自我评价、学生互评、教师考评等各种方式对学生的心灵能力进行考核,对学生心灵能力培养形成有效监督。其四,建立全员参与制度。高校教职工本身要以身作则,用自己日常的言行举止来影响学生,并有意识地在平常的教学、管理等方方面面渗透对学生心灵能力的培养。

(二)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日常服务模式,让学生参与到学校的教学与管理中

高校要改变以管理学生为中心的日常运作模式,将管理变成服务,学校要对学生充分放权,要把学生从管理的对象变成服务的对象,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在高校这个社区中由被管理者成为管理者中的一员,能够自己管理自己,学校只是为学生提供各种服务,并适时提供引导。对于一些小的问题,学生能够自己解决的,学校不要过多干预,要把相关的权限下放给学生,让学生形成自我管理。

(三)构建灵活的人才培养方式,为学生人生理想的实现提供舞台

高校是学生实现人生理想的舞台,高校要充分发挥这个大舞台的作用,改变以往相对死板的人才培养方式,为学生人生理想的实现搭建平台。现在很多高校已经在这个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如学生入校之后可以调换专业,学生可以到其他同级别的国内高校或者国外的高校相同的专业进行学习,相互承认学分,准许学生提前或者延后毕业等。但从整体上来看,我们的步伐迈得并不大,这些措施只在一些高校中实施,并且有很多附加的前提条件,从而限制了学生的选择权利,学生选择的自由度大大降低,其实现人生理想的通道也相应的狭窄。为此,高等院校应该步子迈得更大一些,措施更灵活一些,提高学生自由选择权,从而为学生搭建更为优越的实现人生理想的平台。

(四)构建让学生融入社会能力的培养体系,提高学生融入社会的能力

融入社会既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技巧。高校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教育:一是加快对学生角色转换的教育,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并不是社会关系的中心,只是其中普通的一员,其进入社会后,既有可能是某个团队的中心或核心人员,也有可能是外层人员,这都是正常的。二是加强对学生融入社会技巧的教育,让学生了解社交的礼仪和技巧,从而让学生掌握进入一个新的社会环境之后,如何快速地融入到这个团体当中。三是利用学生社团及学生自我管理的团队,加强学生融入社会能力的实践教育,从而使得学生在学校当中就学会如何融入社会。

(五)紧跟社会需求,构建灵活的知识、技能微调体系

高校要紧紧跟随社会对知识、技能的需求,对学校的相关教材中的知识、技能进行相应的微调,从而保证学生所学的知识、技能能够满足社会的需求。首先每个专业都要成立一个专业知识、技能社会需求调研组,定期对社会需求进行调研,并将调研结果及时反馈到该专业的专家委员会。其次由该专业专家委员会根据调研的结果决定是否对原有教材的知识、技能进行微调。在保证基本知识、技能不变的情况下,增加哪些知识、技能,删除哪些知识和技能都由专家委员会根据社会需求调研的结果进行决定。其三对毕业进入岗位的学生进行跟踪调查,了解所调整的知识、技能是否符合岗位需求。其四要保证该专业基本知识、技能的稳固性,从而保证学生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得到培养,为学生的长远发展打下基础。

篇9:大数据时代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模式研究论文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对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带来了巨大的改变,人们在使用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大量的数据,从而推动人们进入了大数据时代。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但是随之而来还有挑战,在大数据背景下,企业对信息管理人才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需求。高校作为培养推动社会发展的人才的重要基地,只有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实现更好地培养,才能使专业人才更好的投入到社会建设之中,为企业创造出更多的社会价值。对此该文就大数据相关内容进行简要的论述,并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进行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作出分析,最后提出一定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期对相关人士有所借鉴作用。

篇10:大数据时代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模式研究论文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02-0115-02

随着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等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对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造成了极大的改变,但是也是数据量呈现爆炸式的增长,现代企业要想实现良好的发展,便要求大数据实现充分的利用,大数据背景下,数据分析、数据安全、数据仓库、数据挖掘等技术同样得到了普遍的重视。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要想使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需求,便要对传统的教育模式加以转变,不断提高学生信息处理水平,从而更高的适应企业对信息人才实际的需求,这对社会发展与学校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大数据时代有关内容概述

1)大数据的概念与特征

大数据作为数据分析最为先进的技术,大数据能够分为大数据技术、大数据科学以及大数据工程等诸多的领域[1]。其中大数据技术便是指对各类型数据进行深入的挖掘,将数据中存在的有价值信息进行获取的能力。而大数据科学主要是注重对大数据网络运营与发展中进行大数据规律的发现与验证,同时对大数据网络和自然与社会活动间的联系进行研究。至于大数据工程一般是大数据进行规划建设与运营管理方面的系统性工程。

对大数据时代来说,当前一般公认其具有如下四个主要的特征,其一,数据量大,目前大数据具有的数据量级已经由以往的TB上升到PB甚至是ZB,能够看出大数据时代具有的数据量巨大的。其二,数据类型多,数据信息越来越多是视频、图片、位置以及图像等半结构化信息甚至是非结构化信息。其三,价值密度虽低,但商业价值却高,如果以视频信息为例,持续不断的视频监控数据之中,其中具有价值的信息通常只有1~2s,甚至可能更短[2]。其四,处理快速且工具发展快,数据流常常具有高速与实时的特点,并且对其进行作出快速且连续的数据处理。

2)大数据管理有关技术

大数据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和其相关的诸多技术领域也受到了人们的重视。目前应用最多的技术主要有数据分析、数据挖掘以及模型预测等。其中数据分析是通过相关的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大数据的分析与判断,将其中的具有高价值的信息加以提出出来,并在此基础上得出相应的结论,最后利用其进行数据的概括与评价,这个过程中便成为数据分析。而数据挖掘主要是将大数据利用相关的算法进行计算,将大数据中隐含的价值信息实现充分挖掘的过程。至于模拟预测是指利用计算机创建相应的数据模型,利用这个模型对数据实现分析与处理[3]。上述三个技术之中,和大数据联系最为紧密的是数据分析与数据挖掘,能够将大数据处理说成是数据分析与数据挖掘不断发展出来的一个技术分支。依照大数据处理研究内容的不同,将其细化成大数据技术、大数据科学以及大数据工程等相应的领域。

3)大数据的价值

信息使用者对海量的数据进行相应的收集,并对数据实现加工与处理,建立出各个数据间的发生与发展规律,并利用计算分析将数据中的有用信息进行挖掘,以此来对顾客喜好、企业发展以及潮流趋势等相关内容进行预测,并将其最为企业决策过程中的重要的依据。当今时期,大数据已经实现在互联网企业、电子商务、医疗卫生、零售、交通运输、金融等诸多的行业内得到应用,而且在政府部门的数据中心中同样发挥出了极大的价值[4]。通过上述分析能够发现,信息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资产,对该类型资产而言,只有对其实现深入的加工与精炼才能使其实现不断地增值。

4)大数据时代对人才的需求

当今时期,从相关的文献资料中的能够看出,通过对职业发展趋势实现大数据分析和研究,根据大数据概念与行业状况加以分析,最终得到大数据已经存在一个国际化的问题,即人才荒。企业需求的新兴技术预测与大数据分析等方面的人才远远地超过了以往仅仅进行智能信息管理方面的人才。随着人们进入大数据时代,各行各业对于大数据方面的人才有着相同的要求,也就是在具有数据收集与整合前提下,通过科学手段与先进工具实现数据深入的分析,并以此为企业发展提供高效的决策数据[5]。换句话说便是在当前大数据背景下,企业要求行业信管院一定要对信管知识加以深刻的掌握,并能够对大数据处理信息技术实现及时的更新与应用,而且还要拥有着良好的市场洞察能力与数据分析与判断等众多的能力。

2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专业定位不清

对于现今这个经济发展非常迅猛的时代,使信息数据呈现出更快地发展趋势,但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教学模式却没有显著的变化,即便有所变革,却没有取得显著的效果,导致专业定位极为模糊,在制定相应的學科知识目标过程中也不是很明了。比方说,理工科学生更愿意进行计算机知识的学习,主要对计算机软件方面的研究较为深入,而对于经济学与管理学专业的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主要选择经济管理方向,上述定位便导致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生不能实现更好的发展,最终造成该专业显得可有可无[6]。

2)人才培养模式单一

在大数据背景下,社会企业对专业人才培养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不但要保证专业人才拥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并且还能将理论知识应用在实际工作中,保证人才具有很好的实践能力。这边对学校进行专业规划过程中提出了高要求,既要注重对学生专业理论知识的培养,使学生具备高超的理论分析能力,还应该有效的组织学生积极进行社会实践,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充分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培育出满足社会发展与企业需要的实用性与综合性人才。但是,在我国当前时期人才培养过程中多数还是采取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教学,开展社会实践的院校相对较少。即便部分高校建设了实验基地,可是却并未加以充分的利用,依旧采用分数作为评定成绩的手段,并没有取得应有的教学效果。

篇11:大数据时代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模式研究论文

1)明确培养目标

各个高校应该依照当地市场需求进行培养目标的制定,确保人尽其才,保证高校能够和企业实现最佳的衔接。当前时期,社会中可以对复杂数据类型与大量数据的专业型人才,诸如数据架构人才、可视化人才、监管人员以及科研人员等。数据科学家作为大数据的领导人员,多数是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数据架构师能够非结构化数据实现有效的处理,并且能够对统计软件能够实现熟练运用;数据管理人员可以根据数据生命周期实现数据的分析与管理,同时拥有着极高的专业技能与沟通能力。人们已经进入大数据时代,这对信息专业人员而言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所有,高校一定能够要对培养目标加以重新的定位,为学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各级院校以及教育部门要及时对课程体系与培养方案进行完善,并努力地提高师资力量,确保学生得到良好的发展[7]。

2)制定科学的培养方案

大数据时代既然要保证学生具有较好的实践能力、综合分析水平、敏捷反应能力以及敏锐的洞察力,因此,高校在进行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尽可能和市场需求相符合,灵活的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制定,不但对理论知识方面充分的重视,也要对学生实践能力实现有效的培养,努力为学生创造出更多的实践机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要重视和企业与科研机构的合作交流,实现产、学、研一体化的目标。为了能够给学生提供大量的实践机会,高校要和企业实现充分沟通,有学校教师带领学生进行项目的开发,并且有企业人员对学生作出相应的指导。通过上面的措施不仅能对学生实践能力实现充分的培养,而且对学生创新能力与科研能力实现有效的培养。

3)课程体系建设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在进行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应该将管理学、计算机学、经济学、统计学等内容作为主要学科,并对电子商务、人工智能、程序设计、数据挖掘、数据仓库等相关内容作为次级学科[8]。通过全方位的课程设置,才能保证学生在对大数据时代进行新型数据处理技术学习的基础上,并对智能化决策与数据分析等相关能力进行培养。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前提下,设置一定数量的实践课程,诸如IM应用实践、软件实习以及工程实训等。这样才能培养出综合性的人才,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

4结语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作为近年来新兴的专业,其中包含有大量学科知识,诸如经济学、网络技术、管理学、数理统计学、计算机以及社会学等,而且该专业发展速度非常的快速。随着大数据时代快速的发展,对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而言,既有着非常好的发展机遇,也带来了极大的挑战,采取科学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意识,在对自身经验不断积累过程中实现能力的提高,使学生能够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大数据时代。

参考文献:

[1] 陶皖,杨磊.大数据时代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以信息系统专业为例[J].电脑知识与技术,,9(28):6340-6342+6347.

[2] 吴青,李婧.分析“大数据”时代信息系统与信息管理专业建设的影响[J].电脑知识与技术,,9(28):14-15+21.

[3] 赵彩霞,吴杜,雷国琼.大数据时代会计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思考与对策[J].中国管理信息化,,5(5):34-36.

[4] 查先进,杨海娟.大数据背景下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影响因素研究——以湖北高校为例[J].图书情报知识,2016,2(2):21-29.

[5] 王宇翔.大数据时代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J].江苏科技信息,2016(19):20-21.

[6] 張新香.能力结构模型驱动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基于10余所高校的调研分析[J].图书馆学研究,,6(6):6-11.

[7] 钱洁,宋萍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面向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中国管理信息化,,7(7):106-109.

[8] 李海军.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建研究——以德州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为例[J].计算机时代,,9(9):51-54.

[9] 万辉,魏华.民办高校“3+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以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为例[J].赤子(上中旬),2014,9(19):164+122.

篇12:经济学专业本科生培养模式的中外比较研究论文

一、发达国家经济学专业本科生培养模式的特点

1、教育理念和培养目标

随着高等教育环境的深刻变化,许多教育发达国家都在思考经济类专业为新的世纪培养什么样类型的经济学人才的问题。法国高等教育机构改革委员会主席阿达利先生在《构建欧洲高等教育模式》的报告中提出了法国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的改革思路,即“为法国迎接21世纪的挑战”。他认为,高等学校经济类专业教育的第一个使命“已不是培养国家经济管理人员,而是服务于大学生,因为管理人员已经不是工业和经济生活的中心。不论大学生的社会出身如何,都要给与他们每个人获得自身发展、准备未来职业和深入学习的全部机遇”。

英国成立了以政府教育顾问为首的高等教育考察委员会,以期针对整个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拟定出更合适的经济类专业本科教育方针,将英国经济类专业在内的高等教育带入21世纪。报告特别为英国经济类专业本科教育目标作了诠释,它认为,经济类专业本科教育就是要“激励每个人,使他们能够终身发挥其最大潜能,在经济学学识方面不断进取,对未来工作做好充分准备并能够实现自己的抱负;为学习者创造条件增加知识、提高能力和增强素质,以便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贡献他们的力量,为建立在知识基础之上的经济需要服务。”

美国高等教育已经由精英教育过渡到了大众化普及教育阶段,当今美国高等教育经济类专业本科教育最成功之处就是经济分析能力的培养。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把本科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上予以加强和提高。经济类专业在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一般是以“适应社会需求,毕业生能够顺利找到工作”为宗旨,以培养广泛的文化意识与修养的人才为目的。施教方式注重学生知识的积累、能力和素质的提高以及个性的培养,使学生具有较宽的知识面、较强的工作和适应能力。

2、培养内容和课程设置

(1)注重文理学科相互渗透和融合。现代科学技术快速进步和加速发展促使高校学科改革呈现出高度的综合化的态势,现有的依托狭窄专业教学的高等教育已经不适应信息时代大规模横断科学发展的客观需要;也不适应各门学科协同合作解决社会复杂问题的实际需要。经济类专业本科教育应该致力于既要使学生认识到科学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是以社会文明建设需要为依托的,又要使学生肩负起自己的社会责任、承担起自己的历史使命,还要使学生增进对自然知识的了解,以适应社会经济建设的需要。因此,文理学科的相互渗透和融合逐渐成为国外经济类专业本科教育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的基本特点。

(2)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内容安排弹性大。封闭和僵化和课程体系显然是难以适应科技迅速发展的现实,各国高校先后建立了开放课程体系和动态的教学内容,并尽量使其弹性化。1978年,日本“临时教育审议会议”的咨询报告对大学课程设置标准提出了两条基本原则,一是应宜粗不宜细,二是应以定性规定为主。其目的就在于使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更加灵活,具有很大的弹性。美国高等院校每年都要淘汰5%左右的旧课程,增加约9%左右的新课程,这一举措的核心在于集中解决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与社会需要的矛盾,以弹性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3)实验课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开拓精神。经济类专业本科教育阶段是基础性阶段,目的是使学生能够掌握一定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以及经济学基本的思维方式、分析方法和专业技能,为将来要从事的工作奠定基础。美国高校的实验室都全天向学生开放,学生们常常有机会自己去预备实验,并且还可以随意去做自己想做的实验。教师们也积极地鼓励学生去做不同的实验,使用不同的实验方法,得出不同的答案和结论,目的就是为了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去发现远离课本的理论和结果。

3、培养方式和教学特点

(1)以学生为中心的启发式教学,注重思维教育。与我国以教师为中心的注入式教学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外经济专业教育发达国家则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师生之间平等的启发式教学,这一点对实践性很强的经济类专业教学尤其重要。

(2)以实践为中心的开放式教学,强调教学实践。这种开放式教学主要体现在采用案例教学、模拟教学和项目教学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所谓案例教学法,一般是取材于真实的'经营环境,采用相似的组织结构、人员关系与时间,运用同样的资源约束、竞争压力、数据和信息,以训练学生的战略观点、政策观点和实际处理问题的能力。模拟教学法是采用计算机虚拟现实技术,应用所学知识对现实企业所面临的复杂信息流和市场环境进行模拟,并做出相应营销决策,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项目教学法由学校和企业共同组成小组,深入实际,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学习应用已有的知识,在实践第一线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此相适应,英国等大学,经济类专业几乎没有统一的教材,学生也没有统一的课本。教师总是千方百计地选择最新的、最有发展前景的、就业率最好的内容来组织教学。无疑,不局限于教材、注重实践的开放式教学更易培养出适合社会需要的人才。

(3)大力推行创造性教学。与我国课堂教学不同,国外经济类专业采用创造性教学,以压缩授课时间、提高课堂效率为显著特征。国外经济类专业的授课常常是每天仅一节的一个小时专题演讲课。一方面,由于时间短,教师必须提高上课效率,在极短时间内集中介绍学术观点,以便让学生讨论;另一方面,由于授课效率提高,教师还可以用其它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进行创造性的教学,如辅导课、讨论会、独立研究以及小组研究等方式。

4、发展趋势

(1)经济类专业本科教育国际化发展趋势。经济全球化促使高等教育全方位开放和全球性教育资源共享,知识经济对高等教育的依存和需求程度,将大大地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也就是说,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的大背景赋予高等教育国际化更加深刻的丰富的内涵,而且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国外经济类专业本科教育的国际化趋势愈发明显。

(2)信息技术与经济类专业本科教育联系越来越密切。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网上通讯、虚拟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被迅速应用到社会经济与工商业实践中,这对世界各国的经济类专业本科教育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经济类专业本科教育必须适应社会的发展,将信息技术引入到教育领域,加强财经专业知识与信息技术的融合。

(3)经济类专业学科建设呈现复合化方向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在高度分化的基础上又走向高度综合化,学科综合化的趋向加剧,经济类专业本科教育领域出现了专业复合化的趋势。也就是说,复合型财经专业大量涌现。专业的复合化既有传统经济类学科内部专业之间的整合,也有传统经济类学科与其他相关学科领域的复合,如经济类专业与数学、信息技术、统计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复合。

(4)数理方法在经济类专业本科教育领域的应用将更加广泛。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财经教育领域的渗透与融合,经济类专业学科建设不断成熟、完善与发展,数理方法在财经教育领域的应用将更加广泛与深入,经济类专业教育的发展将更离不开数学。在欧美等教育发达国家,用数学方法将工商业务特别是经济学理论模型化已经成为主流,定量分析方法在高等财经教育课程设置以及教学内容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学科知识数量化特征越来越明显。

二、中国经济学专业本科生教育存在的问题

1、培养目标定位偏窄

目前,各高校在课程体系设计和教学内容方面投入大量财力和精力,但是很少关注、研究和制定科学合理的经济类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一直以来,各高校经济类专业培养目标不仅基本相同,而且长期不变,与不断变化的人才市场需求不协调,与社会发展对经济管理类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逐渐错位。这种错位具体表现为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偏窄。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才需求不再拘泥于某狭窄的专业范畴,经济类本科生就业更多面向公司、企事业单位,在政府部门工作的比例逐年减少。

2、缺乏个性化培养

不少高校制订经济类专业培养计划时,将重点放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安排上,缺乏对人才培养目标的深入分析和切实研究,片面地理解和依照教育部“教学计划的统一性体现在国家对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上,反映国家对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要求”的原则,制定本校经济类专业培养计划。因而,从总体上看,各高校经济类本科专业方向大致相同,培养目标基本一致,课程设置基本相同,人才培养缺少个性化,没有层次性。

3、教学方法古板僵化

中美两国经济类本科教育教学方法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美国教育是“Pull System”,学生因自身需要知识而主动学习,而中国教育是一个“Push System”,学生因为老师们说这些知识对自己会有用而被动接受。这种差异性尤其体现在美国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等方面。

4、配套设施建设与本科生扩招不同步

自,中国本科开始扩招,但是高校教学的相关配套设施,如教室、学生宿舍、食堂以及教师资源等已远远不能与学生人数相适应。一般院校,特别是地方性一般院校的经济学类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严重滞后于招生规模扩张,存在总体数量不足、学历层次较低、知识更新缓慢、学术带头人匮乏、骨干队伍不稳以及整体素质偏低等问题。特别是19以后,连续大规模扩招造成一般院校的生师比已经超过了教育部规定的17∶1的“警戒线”,有的甚至高达二十几比一。

三、中国经济学专业本科生培养的发展趋势

1、高质量的经济类本科人才培养

目前国内很多重点大学都深入研究经济类本科教育的素质教育问题,引导教师学生们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明确素质教育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专业结构和课程结构的调整和改革,搞好校园文化建设,使素质教育真正成为专业教育的基础,并在专业教育过程中全面贯彻素质教育内容。

2、多层次的经济类本科人才培养

在培养目标上,虽然各大学经济类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趋同状况没有根本性改变,但是各大学依据学校特点和就业市场细分制定符合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已经成为未来经济类本科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经济类本科教育的迅速发展基本改变了此类人才紧缺的局面。大学是否能找准人才目标市场,培养人才的就业状况好坏,直接影响学校和办学院系的声誉,关系到未来的发展。依据学校特点、学科优势、所在区域特点和就业市场需求,确定具有特色的培养目标,已经成为各大学经济类本科教育的共识。

3、宽口径的经济类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经济类本科教育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是实行宽口径的人才培养。经济学科下分两个一级学科和若干二级学科,各本科专业有自己的特点,但在基础理论和研究领域上有共同之处和相互交叉。一些经济学科较强的重点大学在课程设置上为不同的经济类本科专业开设相同的必修课,同时允许不同专业的学生互选课程作为选修课。启发式教育是经济类本科教育的另一个主要趋势。启发式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语言和知识的组织综合能力都很有好处。经济类专业的培养目标要求毕业生有一定创造力、较强的思辨能力和实践能力,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输者,更应该是组织者,启发学生发现、思考和解决问题。

四、对我国经济类人才培养的启示

1、创新教育体系,建立培养新模式

一是要优化课程内容。课程内容要少而精,要及时将学科前沿知识引进课堂,不断充实反映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最新成果,注意把体现当代学科发展特征的、多学科间的知识交叉与渗透反映到教学内容中来。同时,教学内容要突出拓宽学生知识基础,既包括自然科学基础,也包括人文科学基础;既包括本专业学科基础,也包括相邻专业学科基础,经济与管理就是懂得企业的专业知识,培养学生复合型知识。二是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如走向社会进行实地调研,就专业中的某些难题进行创新设计,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让学生真题真做,同时搞好教学实践基地建设。

2、建立多元化人才培养目标

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必须构建多元化培养目标理念,探索个性化的培养方式,突出特色人才培养,对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应当具有不同的要求。在不同层次的大学培养人才的目标定位上应当体现特色,重点大学要突出理论特色,一般院校要突出应用性特色,树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注重多样性、开放性、应用性、创新性和复合性”的人才培养理念,增强学生把握全球经济发展动态和剖析现实经济现象的素质和能力。同时,在基础性经济类人才培养方面,围绕经济发展所要求的知识准备,加大数理课程和计量课程训练,强化学生在构造经济理论模型、实证分析、实际应用等方面的技能和技巧训练,组织学生参与科研实践,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3、构建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氛围

一要突出个性。教师要把自己的角色定位在引导者上,在教育教学中因材施教,依据学习过程的客观规律,帮助学生主动、积极、自觉地掌握知识,而不是硬牵着学生走,代替学生得出现成的结论。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和多样性,激发学生在学习实践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二要突出自主性。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一种民主、平等的关系。三要突出探索性。为学生积极创设探索情境,提出探索性问题,启发学生在亲自动手操作中,在亲身体验中,探求科学的结论,养成探索的精神。四是突出开放性。引入国外最新的教育理论和成功的教育经验,所有的教育教学活动向广大师生开放,使教育资源达到最优化的配置,从而使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4、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创新人才

教师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业务水平和创新能力,对人才培养的质量有决定性的影响。从校外选聘教授,使大学能不断吸入新鲜学术空气,促进各学术流派的交流,使学校的教学科研始终充满勃勃生机。高校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提高教师自身的业务水平。学校应尽力创造条件,采取多种方式,提高各方面水平。要通过教学、科研、实习、技术开发等形式,培养造就创造型教师。

篇13:物流专业研究生订单式培养模式研究论文

物流专业研究生订单式培养模式研究论文

所谓订单式培养,就是通过校企合作,并按照企业岗位需求来进行定制培养。由企业根据业务发展需要和人力资源规划,率先提出人才需求计划并向学校下达订单。学校根据需求,引导学生选择相应的研究方向及培养方案和校内外导师。学生达到学校要求的学位条件和企业要求的基本技能后准予毕业,直接到预选的岗位就职。这种培养模式能很好地克服传统培养模式的弊病,如难以进行个性化培养、难以充分发挥导师的研究专长、难以保证学生能力和岗位设置有效匹配、难以在短短3年时间让学生真正深入了解和掌握某个行业非常详细具体的发展情况和企业实际运作情况,等等。目前,订单培养在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得到了大量研究,成功案例不断被报道[1-3],但是这种培养模式用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不论理论探讨还是实践应用均未见报道。

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56万,较扩招2.1万,其中专硕扩招增幅9%,远远超过学硕的0.3%.面对专硕招生规模的快速扩张,如何保证培养质量与就业是每个培养单位面临的共同问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对专硕和学硕的目标定位非常明确,其中专硕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重视实践和应用。”何谓特定行业?行业的概念可大可小。例如服务行业包含生产性制造服务业、物流服务业、餐饮服务业、金融服务业等等。就专硕来讲,目标是应用而不是理论研究,人才供应链要保持竞争力,必须快速响应市场,按需培养。市场定位的模糊已经在专硕培养方向、导师队伍建设,课程设置和考核体系制定等出现了系列问题。笔者认为,“特定行业”的内涵就是学科优势与区域经济联姻的一个虚拟空间。在这个空间里,通过量身定制特定的、全面的学科知识、技能,以及企业文化、发展动态和言论述评,使得学生接受“更接地气”的系统训练。基于这样一种设想[4],本文提出物流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订单式培养模式,着重对其实践应用需要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和实施方案进行探讨。

1订单培养需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

1.1培养目标

如果把现有的物流工程专硕培养模式比作为推式供应链的话,那么订单式培养就必须要求培养模式由推式供应链转向拉式供应链。人才培养必须由需求拉动,而不是学校将主观设计出“理想”人才推向市场。首先,培养目标必须紧紧围绕岗位职责来制定,至少满足3个条件,即具体化、可量化和可匹配。查阅几所重点高校的物流工程专硕培养目标,发现几乎雷同,即“培养应用型、复合型的物流技术和物流管理高级人才。学位获得者应具有物流工程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掌握物流设施应用、系统规划设计与评价以及物流管理的先进理论、技术与方法,并具有独立担负物流技术和运作管理工作的能力”.这种宽泛、模糊的目标定位是企业难以接受的。以重庆为例,位于长江上游,拥有汽摩、机电等支柱产业,民生集团、中集等物流巨头驻扎,拥有两路寸滩港、江北机场空港、团结村铁路口岸和巴南公路物流基地的公铁水空物流枢纽。因此,结合学校一贯的交通办学特色和路桥学科优势,物流工程专硕的培养目标大致可描述为“掌握公铁水空多式联运系统规划、设计、评价,港口物流设施应用以及运输、配送和仓储先进理论、技术与方法,具有独立担负相关技术指导和运作管理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细化后的培养目标不仅没有偏离物流高层次人才的基本定位,而且满足了重庆本地运输主导型物流企业的人才定位。

1.2课程体系

目前,缘于师资不够或者教学管理方便,多数学校对物流管理学硕和物流工程专硕开设的课程基本相同,并且物流工程专硕的专业选修课可选性不高,很多学生选课都是哪门课容易拿到学分就选哪门。

例如笔者所在学院的物流工程专硕的学位选修课一共不超过10门,包括现代管理分析技术、物流外包与第三方物流、物流节点仿真技术、物流系统规划方法及应用、高级物流学等。就这些课程看,总体上是普适型的课程居多,无法和物流企业某个岗位或者岗位系列直接对应起来。因此,在订单式培养模式下,课程体系需要整合。按照少而精的课程设置原则,根据物流企业岗位设置,形成3~5个必修课程包,如运输课程包、仓储课程包、配送课程包、港口口岸课程包、供应链管理课程包,每个课程包设置2~3门核心课程。学生入学后,一旦选择了感兴趣或者有志于从事的岗位,随之就决定了他必须选择岗位对应的课程包。其它普适性课程只需要学生根据本科阶段的知识结构或者导师指定进行选修,本身没有跨专业的学生可以直接申请免修。

1.3培养方法

人才培养不像生产产品能够实现标准化,仅需按照详细的产品规格参数,遵循一定生产工艺和流程生产出产品交付即可。物流工程专硕强调的应用性是将学到的知识技能,结合不同环境和问题,经过创新性加工再应用的能力,它大大高于职业技校生的技能初级应用。简言之,技校生是授人以鱼,而硕士生是授人以渔。具体的培养方法就是学中做,做中学。从现有的培养模式看,物流工程专硕的学制一般为3年,其中第5个学期为实习期。由于校企合作存在的种种具体问题,这个实习期等同虚设。笔者认为,采用订单式培养模式,最大的调整是如何保障学生真正地接受实践的锤炼。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是一个多频次的、持续的和反复的过程,而不是一个割裂的阶段性的过程;实践应用应该自始至终伴随知识技能传授,而不能将知识技能传授和实践应用分开进行。具体的,校内导师传授的重点转向“工具性”的知识技能传授和在假想场景中的思维能力训练,而校外导师的重点是把校内的假想环境变成实战场景,并结合一些细节,指导学生如何把学到的结构性知识技能进行适应性调整并应用。以物流运营部的市场专员为例,岗位胜任特征是具备物流市场营销、物流设施选址规划可行性评估的知识、能力和经验。如果某个学生选择了这个岗位,那么他在研究生期间的研究方向就是物流系统规划。在校内导师指导下,在校学习理论上的先进规划与评价方法、规划重点要素等知识以及规范的规划报告撰写等技能。同时,企业正在开展一个规划项目。学生学到一点知识技能后,如内外部环境分析,随后马上参与到实际规划项目中并完成校外导师布置的“研究任务”,并以公司员工最终形成的分析报告作为参照,让学生完成“自我审查报告”,一方面发现差距,及时纠偏,另一方面促使学生寻求新的理论方法或者改进现有理论方法。在这个反复的过程中,学生不断犯错,不断得到指导。待全程参与完一个项目后,我们没有理由不相信学生能够达到专硕的培养标准,并且较好地胜任这个职位。

2订单培养实施方案

2.1学生选拔

学生在复试之前,提交订单培养申请表,获得批准后,在复试时接受校内导师的面试,重点考察思维能力和具备读研究生的基本素质,然后接受企业人力资源部专员组织的面试(事实上是把学生的就业面试提前进行,以选拔出被企业认可的培养对象),重点考察个人特质、价值观等。两次面试成绩加权汇总得出最终复试成绩,按照高分到低分依次录取,直到满足订单规定的培养数量。这部分学生在入学时与学校、企业签订三方协议合同。落选的`学生和没有参加订单培养计划的学生,则根据校内的面试成绩按高分到低分依次录取。

2.2导师团队建设

导师团队是提高订单培养质量的关键。目前,大多数校内导师都有2~3个研究方向,作为订单培养必须要求每个导师凝练研究方向,并选择一个主攻方向或者最擅长的研究方向作为订单培养的研究方向。学院根据导师提交的订单培养方向,按照企业岗位类别进行归类,形成3~5个订单培养导师团队。每一个导师团队至少和2名以上对应的企业部门经理合作,形成订单培养团队。

2.3过程管理与考核

全面执行导师负责制。在校期间,由校内导师负责管理,在企业则由校外导师负责管理。学生在修满课程学分后,可机动地选择在校学习或是到订单企业短期实习。在校期间,除了学习课程外还需接受企业组织的专题培训,如企业文化、特殊技能。管理和考核严格执行打分制(首先需制定评分细则和标准),每个学期和每个学年由除导师之外的第三方(校内学位分委会和企业高层主管组成)组织一次综合评估,做出不合格、基本合格、合格和优秀的评估结果。对不合格和基本合格的学生或者导师,给予警告,对二次评估不合格的学生或者导师,解除三方培养协议并取消订单培养导师资格。

3订单培养的风险控制

履约是物流工程专硕订单式培养的最大风险。学生、导师和企业都存在违约或者不严格执行合同条款的可能性。例如,学生在中期觉得学习有压力,执意要推出订单培养计划,由于订单培养是学校和企业的一种合作机制,国家学位办和教育部不一定认同,因此对这种情况学校便不能采取强制措施,只能准予学生推出。这势必打乱企业的用工计划,影响合作意图。在这个问题上,有必要在事先向有关部门报批和备案,做到有法可依。反过来,企业如果认为培养效果不尽理想也可能终止合约,继而影响学生的培养计划和学校的声誉。在这个问题上,必须在签订合同时附加强制条款和赔偿条款,至少保证一个培养周期的全部完成。如果导师不负责或者校内校外导师不能密切配合,可以通过设立激励机制来加以解决。

4结语

专业学位研究生该如何培养没有一个定式,更没有标准。根据3年多的物流工程专硕的指导经历和思考,本文提出了采用订单式培养的观点。以现有培养模式为基准,讨论了订单式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整合和培养方法改进策略,并且给出了学生选拔、导师团队建设和过程管理与考核三个关键实施环节的方法设想,最后简要指出了订单培养的风险及控制策略。希望引起同仁对专硕订单式培养模式的共鸣以及更深入和全面的讨论。

参考文献:

[1]何海军。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订单培养模式实践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32(2):128-130.

[2]汤国生。独立院校物流管理专业订单生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35(5):249-251.

[3]崔国成。以行业为依托构建“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8):20-22.

[4]姜恩桥。谈研究生的高层次“订单式”培养[J].科技导报,27(24):103.

篇14:社会保障专业培养模式探索论文

社会保障专业培养模式探索论文

[摘要]社会保障专业是顺应社会发展需要而建立起来的,十几年来,其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也面临着严峻挑战。如何培养满足市场需求的人才,促进社会保障专业可持续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人才市场需求为视角,分析社会保障专业的发展机遇与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社会保障专业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路径。

[关键词]人才市场;社会保障专业;培养模式

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培养出专业的社会保障人才,我国于xx年开始设立社会保障专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开设社会保障专业的院校由最初的8所发展到170多所,办学规模还有不断扩大的趋势。社会保障专业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即社会保障专业做大后如何做强、做精、做出特色。而能否做强、做精、做出专业特色,人才市场是试金石。毕业学生能够适应人才市场需要,得到人才市场的认可和接纳,那么专业的办学无疑是成功的,否则专业发展将面临严峻困境。因此,以人才市场为视角,对社会保障专业培养模式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人才市场视角下社会保障专业的发展机遇

中国社会服务事业发展长期滞后于经济的发展,导致社会与经济发展严重不协调,影响着社会的长治久安。21世纪初,国家意识到社会服务业的重要性,加大了对其支持力度,使社会服务事业有了长足进步。社会保障专业的建立正是基于这一背景产生的,对我国社会服务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社会保障专业相对其他专业更具时代性,也更具有生命力。

(一)国家支持社会保障发展,重视社会保障专业办学

为使公民更加公平地分享社会经济发展成果,维护社会稳定,我国正在积极构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要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离不开专业的技术人才。几年来,国家为社会保障专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支持。我国社会保障专业发展虽起步较晚,但如果把握好发展机遇,利用好国家对专业发展的支持,社会保障专业一定能够很快成长起来,形成完善的学科体系。

(二)社会转型需要为社会保障专业发展创造很大的空间

中国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时期,个人、家庭等风险逐渐转变成社会风险,当社会风险积累到一定程度,社会将出现动荡或混乱,损害社会持续发展。“艰难和复杂的社会转型,使中国社会面临更大的压力和更多的不确定性因素,并造成广泛、复杂和突出的种种社会风险。”[1]处在急剧转型期的中国需要建立制度化的风险化解机制,而社会保障制度通常被认为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然而,我国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尚且不足,导致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滞后,日益凸显的劳资、医疗、失业、工伤等社会风险得不到及时化解,劳动者合法权益没有得到保护,积累了大量的'社会矛盾。因此,社会保障制度虽面临人才困境的制约,却也为专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在就业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广阔的就业空间成为吸引优秀生源的重要条件,成为社会保障专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

(三)社会保障成为现代公民的基本权利,专业发展受到广泛关注

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不仅关系到国家稳定,而且关系到每个公民的生存安全及切身利益,从而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一方面,社会保障制度能够有效地保护公民生存权利,为公民提供基本的养老、医疗、生育等服务,保证劳动者在劳动时期和退出劳动领域后获得基本收入。另一方面,社会保障制度能够为公民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优质的社会服务,把公民生命中遇到的个人风险转移给社会,解除了公民养老、医疗、失业等后顾之忧。因此,社会保障专业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这为其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四)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为社会保障专业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西方发达国家为了培养专业的技术人才,更好地开展社会保障工作,在社会保障专业的办学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值得我们参考。我们可以通过文献收集和阅读,精准把握西方发达国家社会保障专业研究的先进理论,系统地考察发达国家社会保障专业办学的具体思路、方法等,总结、分析其经验与教训,得出规律性的结论,为我国社会保障专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二、人才市场视角下社会保障专业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虽然社会保障专业在我国发展比较迅速,专业办学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传统优势学科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发展还面临较多阻碍。

(一)社会保障专业对传统优势学科依赖较深,专业特色尚未完全形成

目前,大部分高校在社会保障专业培养方面还处于探索阶段。多数高校的社会保障专业是在传统优势学科基础上建立的,师资也多是从相关学科抽调而来,在办学理念和思路上对传统优势学科产生了深深的依赖。在专业建立之初,通过借助优势学科资源快速促进专业的发展是必要的,但如果不能进行有效的转型,过度地依赖传统优势学科,将会导致专业发展缺乏独立性、系统性,使专业人才培养失去自身特色。因此,社会保障专业要发展成一个有特色的学科,必须打破对传统优势学科的依赖,以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构建专业发展理念和培养模式。

(二)社会保障专业的社会认可度不够,专业生源稳定性较差

社会保障专业的学生普遍对专业学习缺乏兴趣,学习效果较差。用人单位在做用人计划时,也经常把社会保障专业排除在外,导致该专业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上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在这些因素影响下,学生往往会选择其他专业,造成社会保障专业优质生源不足。

(三)社会保障专业培养方案与人才市场要求存在差距,学生就业存在障碍

社会保障专业涵盖管理学、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等多学科知识,这对专业培养方案制定提出了较高要求。“在我国高校专业的发展中,特别是新兴学科普遍存在着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发展需求脱节的问题。”[2]因此,社会保障专业培养方案应结合人才市场需求,突出专业特色,尝试在优势学科基础上制定出特色的培养方案。

(四)社会保障专业师资团队建设相对滞后,培养理念还较落后

合理的师资队伍是实现专业稳定发展的关键,也是培养专业人才的基础。目前我国社会保障专业师资队伍实力还比较弱,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专业教学团队的学历层次偏低。专业发展起步晚,专业博士点较少,社会保障专业博士生相对稀缺,造成了专业教学团队师资学历层次较其他学科偏低。其次,专业教学团队知识结构体系不合理。一些高校在招聘会保障专业师资的过程中,往往招聘相近学科的博士毕业生组成师资团队,团队成员大多来自其他专业,知识结构很难满足专业发展需要。最后,师资队伍职称结构偏低。师资队伍基本由青年教师组成,职称一般较低,在校内外的影响力不足。在社会保障专业的培养理念方面,许多高校还不能结合人才市场的需求来进行培养,培养理念与人才市场脱节。

三、人才市场视角下社会保障专业培养模式探索

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专业发展正处于黄金时期。高校应抓住这一历史机遇,以人才市场需要为视角,不断创新发展思路,开拓发展空间,加快专业建设步伐,办出专业应有的特色。

(一)打破对传统优势学科专业的过度依赖,形成自己的特色

社会保障专业应尽快打破对传统优势学科的依赖,结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制定出合理的发展战略,形成自己的专业特色。首先,专业建设者应担当起专业创新责任,进行积极探索,超越传统优势学科办学思维,强化专业本身应有特色。其次,认真思考国家建立社会保障专业目的,调查人才市场对专业人才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最后,借助传统学科优势,加快专业发展。打破对传统优势学科依赖,不是放弃本来具有的优势,而是在传统优势基础上进行创新,形成社会保障专业独有的、新的专业优势,培养出合格的专门人才。(二)加大社会保障专业的宣传,提升社会认可度社会保障专业社会认同高低关系到专业生源是否稳定。因此,学校要注重社会保障专业认可度宣传。如在新生入学时主动、认真向学生和家长介绍专业性质、办学理念、办学优势、发展方向等,让学生和家长能够认识到专业发展潜力。

(三)结合人才市场制定新的培养方案,明确专业发展方向

专业培养方案应结合人才市场需求,尝试在优势学科的基础上制定出方向明确的方案,找到专业发展的突破口。“高等教育只有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才能获得持续发展的生命力,脱离社会而固守‘象牙塔’,必然要被社会所抛弃。”[3]培养方案既要重视专业课程的理论教学,充分体现出专业性;又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力。高校在社会保障新培养方案制定中,应重视专业核心课程的开设,把握好专业发展的方向,克服脱离实际的现象。

(四)加强社会保障专业师资队伍资建设,转变培养理念

合理的师资团队和先进的培养理念,是专业培养优秀人才的前提,也是未来专业持续发展的动力。显然,目前社会保障专业的师资团队构成和培养理念还不能满足专业发展的需要,需要进一步完善。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要加强优秀人才的引进,通过优秀人才引领学科发展。同时加大师资队伍的投入,通过进修、交流等方式提升师资队伍的素质。在培养理念上,要打破传统优势学科培养理念束缚,以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来进行课程设置,把学生培养成适合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吴忠民.走向公正的中国社会[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228.

[2]李波.按培养模式重构地方高校课程体系[J].教育研究,(8):59.

[3]胡赤弟.双重压力下服务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重构[J].高等教育研究,2009(2):80.

篇15:中国心理学硕士的培养研究论文

一、引言

应用心理硕士与应用心理学硕士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学位,前者是职业性学位,在我国称为专业性学位,后者是学术性学位。2011年我国招生院校首次招收应用心理硕士,应用心理硕士作为新开设的专业性硕士学位,与学术性学位中的应用心理学硕士有相似之处,但从专业学位视角人们更关注的是与学术性人才培养的区别与特点。由于应用心理硕士开设不久,目前关于它的研究尚未发现,本文将对西南大学应用心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与其应用心理学硕士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进行比较,剖析二者在研究方向、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培养模式上的异同,以此起到抛砖引玉之作用。

二、应用

心理硕士与应用心理学硕士培养方案的比较应用心理硕士与应用心理学硕士作为专业硕士与学术硕士的代表,为科学理解专业硕士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充分认清专业硕士作为应用型研究人才在创新人才中的特色,比较分析两者的研究方向、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培养模式,成为我们以点带面理性而全面认识专业硕士的有效途径。

(一)应用心理硕士与应用心理学硕士研究方向的比较我国进行应用心理硕士和应用心理学硕士培养的学校主要有西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各高校都有细化的研究方向。例如西南大学的培养方案为:应用心理硕士有4大研究方向,分别是司法与犯罪心理、管理心理与人力资源管理、健康与临床心理、学校心理学。⑴而应用心理学硕士主要有8大研究方向,分别为现场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组织文化与管理心理学、美学与服装设计心理学、运动心理学、组织行为和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应用社会心理学、教学策略。⑴以司法与犯罪心理和现场心理学为例进行比较,司法与犯罪心理研究方向主要围绕罪犯心理与行为矫治、罪犯人格重塑以及犯罪现场心理痕迹识别等方面开展实践研究,并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罪犯心理分析、现场心理识别等专业技能,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而现场心理学主要研究犯罪现场心理痕迹的再现及利用问题,它涉及到犯罪学、刑事侦查学与心理学、法学等学科,是一门交叉学科。笔者发现,这两个研究方向都涉及到了犯罪现场心理等内容,所不同的是,司法与犯罪心理注重培养学生开展应用实践研究的能力,并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提高学生创新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它更加关注的是专业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而现场心理学则更关注学生的科研能力。

再以专业硕士中的管理心理与人力资源管理方向和学术硕士中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向为例,管理心理与人力资源管理方向主要围绕企事业单位的人才测评、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文化建设以及企业EAP的实际问题等进行研究,在实践中培养学生人力资源测评和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技能,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人力资源管理主要是研究如何通过招聘、任用、考核、培训等形式来有效调配相关人力资源。

该方向是以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为基础,同时它也涉及到了经济学的`相关理论。

通过对这两者的比较,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无论专业硕士还是学术硕士在人才培养中都有明确的研究方向,但两者研究的重点不同,应用心理硕士直指实践,研究特色是偏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即研究着重于应用研究,而应用心理学硕士的研究特色则是立足于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及相关学科的思想,偏重于前沿性和应用性的研究,研究着重于学术或理论的研究。通过研究方向的内涵还可以发现,应用心理硕士的职业指向性比较明显究方向立足于实践领域分类,着重培养学生对实践问题的研究,培养他们的专业技能,而应用心理学硕士则直指学科各分支,主要立足于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等学科体系,偏重于对学科体系的学术研究。

(二)应用心理硕士与应用心理学硕士培养目标的比较应用心理硕士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各职业领域要求、具备从事某一特定职业所必需的心理学技能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要求规定学生要全面协调发展,同时要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专业精神,要能够在上述四大研究领域开展应用工作。应用心理学硕士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和谐发展,具有系统的心理学基本理论修养,具有坚实的心理学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通晓心理学的应用知识与技术,能在各级科研、教育等部门,以及企业、咨询机构等从事心理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的专门人才。比较二者的培养目标,我们可以发现,应用心理硕士是为社会各职业领域培养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满足社会职业领域对心理学应用工作的高层次人才的需求。而应用心理学硕士主要是为各级科研和教育等部门,以及企业、咨询机构等培养从事心理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的专门人才。这些在对二者的具体要求中都有体现。应用心理硕士要求掌握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具备将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应用于某一领域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应用心理学硕士则要求具有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创新精神,具有良好的从事心理学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综观二者的培养目标和具体要求,我们发现,应用心理硕士着眼于为社会各职业领域培养实践型、应用型人才,而应用心理学硕士着眼于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层次科研型人才。

(三)应用心理硕士与应用心理学硕士培养模式的比较在培养模式上,应用心理硕士的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采取课程学习、论文与实践并重的原则,用于学位论文试论情感语言节目主持人万峰、钟晓的语言特点基于园本课程开发背景下研究教师教育理念的形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护理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试析价值多元化背景下学生价值观的引导试论高等职业院校高等数学课程改革争议试论中职《外科护理学》的情境式教学试析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问题研究经济学和经济法基础课程融通教学小针刀治疗颈椎病疗效观察手术侧卧位适宜度的研究

和专业实践的时间不得少于1年。其专业实践课安排在第二学期进行,学位论文安排在第四学期进行。[2]其具体的培养方式要求加强实践教学,重视实务能力的培养,成立导师组,并吸收企事业单位的相关管理人员等加入导师组,采取集体培养和中期考核的结果将作为硕博连读或提前攻博的重要依据。中期考核合格者方能进入硕士论文撰写阶段。

在研究生期间必须达到科研能力与水平及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通过论文答辩方能毕业。

通过比较二者的培养模式,我们发现,应用心理硕士的学习年限少于应用心理学硕士,应用心理硕士突出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的实务能力的培养,而应用心理学硕士着重科研能力与水平的培养。应用心理硕士的培养成立导师组,采用集体培养与个人负责相结合的指导方式,并聘请企业、公共管理部门的高级管理人员和相关专家参与教学、培养工作,而应用心理学硕士往往是一个导师专门指导自己的研究生。专业硕士着重培养实干家,为特定职业领域的高层次技术与管理工作提供所需人才,学术硕士则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着力为科研机构提供博士生生源。这一点在二者的培养模式中都有体现。

三、结语

本文以西南大学应用心理硕士与应用心理学硕士培养方案为例,比较了二者在研究方向、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培养模式上的异同。笔者发现,二者在研究方向和课程设置的某些方面虽有相似之处,但两者一个着重应用研究、一个着重理论研究,一个着力于应用创新、一个着力于理论创新,一个重在实践,一个偏重理论。同样,二者在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上的侧重点特色鲜明,应用心理学硕士更加趋向理论性,而应用心理硕士则趋向实践性和职业性。

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论文

物流专业研究生订单式培养模式研究论文

硕士毕业论文改革实践研究论文

基于“产学研”结合的海洋类理科硕士毕业论文的改革与实践论文

提高控制学科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认识

软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及训练论文

硕士毕业论文标准格式

印发《授予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和中医硕士专业学位

广东药学院自我鉴定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育综合改革的探索和创新论文

基于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硕士培养模式的研究论文
《基于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硕士培养模式的研究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基于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硕士培养模式的研究论文(精选15篇)】相关文章:

微电子焊接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论文2023-06-30

硕士毕业论文感谢信2023-10-14

天津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22-11-16

硕士毕业论文写作技巧2023-04-06

临床医学科学学位型研究生培养论文2023-08-24

人力资源在职研究生论文题目2023-11-29

农业推广论文2022-09-25

新疆首批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基地名单2022-08-23

河南省19所高校联盟实施共同培养研究生新模式2022-11-13

优秀硕士论文范文2022-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