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

时间:2022-11-08 08:27:09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如何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精选10篇)由网友“宇宙碎片”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如何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如何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

篇1:如何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有的人说起话来,总是拖拖拉拉,含糊不清。究其原因,是因为思绪混乱,缺乏逻辑。因此,我们在叙说事理的时候,最重要的是层次清晰,条理合乎逻辑。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如何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如何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一、学习使用“PREP+A”的逻辑

P (Point,观点), R (Reason,原因), E(Example,实例), P(Point),A(Action,行动)。

在一个正式的对话、讲演或文案中,通常可以遵循以下逻辑步骤:

P:首先,简明扼要地陈述你的观点。

R:其次,给出支持你的结论的证据。

E:再者,使用实际的例子来加强你的结论或观点。

P:最后,重复结论,确保你想传达的信息被传达了。

A:行动就是你希望别人做什么。

简单来说,这个模式就是从结论开始,再解释结论的原因和依据,然后举出具体的例子来支持,最后再次强调结论。

二、练习逻辑思维的方法

1. 练习日常对话

除了正式场合,还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使用PREP+A逻辑模式来增强我们的逻辑性。

无论你是在和别人说话还是在听别人说话,你都可以有意识地思考“这段话”:要表达的观点是什么,原因是什么,情况如何,这个巧妙的练习将帮助优化你的逻辑思维。

2. 练习提问

在你的日常生活中,无论你看到、听到或读到一些重要的或触动你的东西,你都可以通过问自己深思熟虑的问题来锻炼你的思维。

3. 电影梳理练习

大多数人都喜欢看电影,所以为什么不在电影结束后花点时间回顾一下电影的情节和情节线(悬疑、科幻、犯罪电影或书籍最适合,因为它们考验你的逻辑)。

在你整理好自己之后,还可以在网上搜索其他人的意见,并与他们进行比较,看看你遗漏了什么。经常这样做,你的逻辑思维和记忆力会得到提高。

4. 通过“有条理的笔记”来练习

每本书都有自己的逻辑结构,目录是作者的基本逻辑。所以我们可以通过记笔记来锻炼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这可以一举两得。

(1)初步阅读的一本书,我们基本上站在作者的角度去看问题,为了检验自己的基本掌握情况,可以通过“默写书的目录”的方式来测试,写完然后比较这本书的目录。

(2)从自己开始思考,“如果你是作者,你会怎么写这本书?”然后写出你的写作大纲(逻辑结构)。

(3)读完书后,你或多或少会多加注意一些重点内容,这些内容在理解、思考时,可以把这些知识点作为主题来写文章。

5. 通过写作练习

写作是一种自我思考的整理。花点时间写一篇别人能读懂的文章是训练你的逻辑思维和组织能力的一种方式。

因为写作是一个设定主题,然后寻找答案的过程,首先要确定正确的问题,然后确定问题的角度,再分析各个角度的利弊,最后形成自己的结论。完成整个过程,写出一篇文章,相当于一种逻辑思维的练习。

无论思考,还是思维,都取决于你的各种基础知识,没有这些基础知识,你的大部分思考只能是肤浅的。

只有通过不断地阅读,学习,积累各种知识,然后像写作一样组织你的思维,加强理解,整合各种知识,才能真正地提升你的思维。

训练逻辑思维的十种方法

1.颜色视觉训练

黄—红—绿—蓝—紫—橙,混合色一定要给予明确命名。正确认识颜色的指标有三个:配对—指认—命名。

2.整体知觉和部分知觉训练

先训练认识客体的个别部分,然后训练认识客体的整体部分,最后训练既认识客体的个别部分又认识客体的整体。

3.色、形两维的感知训练

先训练形状抽象,然后训练颜色抽象,最后训练同一抽象。

4.形状和知觉训练

先训练认识圆形、方形、三角形,然后训练把两个三角形拼成一个三角形,把两个半圆拼成一个圆形,接着训练认识椭圆形、菱形、五角形、六角形、圆柱形,再训练把长方形纸片折成正方形,把正方形纸片折成三角形,最后训练对字的认识。

5.大小知觉训练

先训练判断圆形、正方形、等边三角形的大小,再训练判断椭圆形、菱形、五角形。让孩子多寻找规律图形题锻炼。

6.方位和知觉训练

先训练辨别上下,再训练辨别前后,最后训练辨别自己身体部位的左右。

7.记忆训练

短时记忆的容量是5~9个项目,为了夸大短时记忆的容量,可采用组块的方法,即将小的记忆单位组合为大的记忆单位(如将单个的汉字变成双字的词来记,记忆的容量便扩大了一倍)。然后把短时记忆的信息经过复述,转入长时记忆系统。训练要把熟识的内容和生疏的内容混在一起,并且要重复(每次训练开始都要把先前的内容重温一遍),直到转入长时记忆系统。卡片(事物)记忆训练和生活事件记忆训练都是一样。

8.生活记忆训练

先训练前几天的事,接着训练前几个星期的事,再训练前几个月的事,最后训练一年前的事。

9.思维拓展训练

首先训练直觉行动思维,接着训练具体形象思维,最后训练抽象概念思维。思维训练包括概念、判断、推理、理解、分类等。很多训练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概念思维是联系在一起的,训练时要按部就班进行。如概念中的数的概念首先训练能口说10以下的数词,能点数5以下的实物,但说不出实物的总数;再训练点数后能说出总数;能进行少量实物加减运算;能按数取物(5~15个);能认识第几和前后顺序;借助实物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最后训练20以内的加减法(直觉行动思维:是与对物体的感知,跟孩子自身的行动分不开。思维在动作中进行,只能在动作中思考感受自己所接触的事物,只是一种行动的思维)。

10.认知理解通常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具体的、客观的内容,可以分解成动词、名词、形容词、状语、定语,这是听懂指令、执行指令、对付日常生活的必需。

第二层次是逻辑思维能力,最主要的是因果关系,“今天为什么不能出去玩了?因为今天天气不好。”

第三层次是情感方面的,从易到难,是高兴、生气、难过、伤心、恼怒、后悔、尴尬、害羞...

选取故事的时候,难易程度可以大概根据这个层次划分来。最简单的故事是单纯描述性的,再是有逻辑关系的,难的是情感体现。除了生活中贯彻随时教的原则之外,讲解动画片、讲故事绘本、看卡片等等,都是提高认知理解的办法。

说话逻辑思维

类比法

这是一种根据两类事物某些属性的相同或相似,推断出它们其他属性也可能相同或相似的逻辑方法。运用这种方法说理,有助于听话人触类旁通地明白事理。例如老作家秦牧《试谈积累知识和描绘事物》中的一段话:“最后谈谈基本功的问题。基本功对于拿笔杆子的人很重要。不练是不行的。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绘画的人常画,唱歌的人常唱,而搞文字的人怎么可以几个月不写东西呢?”把写作和绘画、唱歌类比,它们都属于文艺创作的范围,具有相同的基本属性,且通俗易懂,有说服力。但是要注意不要机械类比,就是把事物间的偶然相同或相似作为论据,或者是把表面上有些相似,而实质上完全不同的事物进行类比,从而推出一个荒谬的或毫不相干的结论。

反证法

中国成语中有一个“自相矛盾”的故事。有一个人同时贩卖矛与盾,他向买家吹嘘他的矛是“无坚不摧”的;盾呢,是刀枪不入的。于是,有人马上提议他“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来验证一下他的宣传是否可靠,这人当场哑口无言。这就是反证法的具体运用。有时对某个道理或问题,不容易从正面解释或反驳,不妨就换个说理方法,通过论证与此相反的论题的正确与否,来反面说明问题的是非曲直。

篇2:如何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

日常如何训练思维能力

现在的社会环境迫切要求具有良好思维素质人才。良好的思维素品质对于掌握高深的知识和精湛的技术有着重要的作用。

所以,现在很多人都希望学习拥有思维能力,以适应现在社会的需要。只是找不到相应的老师,自学找书看,由于思维是抽象的东西,容易被书本上的名词概念都把我们搞的晕头转向。自己也找不到切入点。

我个人觉得,要提高思维能力不妨从我们身边的事做起。事实上我们在工作中、生活中或多或少地进行着思维训练。只是我们没有认真对待过。

比如对自己成长的认识方面的问题进行研究。我们刚来到这个世界时,我们的眼中的世界是一片混乱的。俗话说,经一事长一智。我们成长的过程实际上是在做一样工作:把那些从感官得来的缺乏意义的、杂乱无章的信息在人脑中进行分类、整理、集合,使之成为对外部世界系统的看法。而帮助我们在自己的心中把现实世界整理出一个头绪来的是各种形式的思维活动的结果。这些思维活动的形式是概念、判断、推理;还有分析和综合,比较和分类,抽象和概括等等。

由于思维能力受遗传,环境,教育的影响,每个人思维能力的不同,对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处理方式的不同,所得到的结论不同,也就形成了不同的人生。如何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可以让自己尽快地成长呢?

每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困难、挫折。我们要善于处理这些问题。让思维能力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渗透。

怎样才能在这方面学习思考呢?

首先我们可以从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来理解思维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如:表达形式是“什么是什么”等这类思维是概念;表达形式是“想想看那个合算” 这类的思维是判断;表达形式是“ 考虑怎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这类思维是分析;表达形式“是今后会怎样” 这类的思维是推理;表达形式“我将怎样对他说”这类思维是构思;弄清楚这些概念,才能有效地进行思考。

其次,提出具体的问题。比如工作中,我如何做得更好?更好的标准是什么?我原来是什么样子的?差距在哪里?为达到好的标准我该怎么做?然后一个一个作回答。在这个过程中要做到的就是把想到的问题,和回答作正确清晰地表达。如果表达地不清楚,会影响到你的判断和分析。以致影响你的结论。

与此同时,要养成自己做笔记写的习惯,而不能想想就算了。对遇到的问题和思维过程要清晰地记录,可以使你不得不把细节说清楚,从而也就拥有了清楚的认识。也便于你以后的分析评论。再有,笔记会有助于我们做到有条理地思考、有序地呈现结果、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第三,要多读书,增加知识积累。因为知识和思维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思维活动的基础是知识,人们进行思维活动时总以自己已有的知识为出发点的。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发展要借助于知识而进行。

如何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

1、学会运用“PREP+A”的逻辑产出模式:

P(Point,观点/论点),R(Reason,原因/理由/根据),E(Example,实例/例证),P(Point),A(Action,行动)。

在正式的谈话、讲演、文案中,一般可以遵循下面的逻辑/步骤:

P:首先,简洁明了的表明自己的观点/论点/主张,也就是你在说什么、你想要表达什么。

R:其次,说出支持你结论的“依据”,也就是回答 你凭什么这样认为,是基于哪种事实和解释?

E:再者,用实际的例证(资料、数据、个人例子等)来提高你结论或观点的说服力。

P:最后重复结论,确保自己想传达的信息,已确实传递。

A:行动就是你希望对方怎么做(根据实际需要,一把可以省略)。

小结:简单来讲,这个模式就是先从结论说起,再说明得出结论的理由及根据,然后举出具体事例佐证,最后再强调一次结论 。

日常生活中,培养和锻炼逻辑思维的方法技巧:

2、日常谈话练习

除了正式场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借鉴“PREP+A”逻辑产出模式来增强自己的逻辑性。无论是你讲给别人听,还是听别人讲,都可以刻意的去思考一下“这篇稿子”中:要表达的观点是什么、理由是什么,案例是什么?这种潜移默化的练习,可以不断优化你的逻辑思维。

3、自我提问练习

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看到、听到或读到一些:重要信息或者让你有触动的信息时,都可以通过一些刻意的自我提问来锻炼自己的思维。比如读到一个观点时,就可以这样问自己:作者为什么会从这个角度切入?作者是如何形成这个结论?这个结论有什么缺点?如果我来写如何可以更好?

4、电影梳理练习法

大部分人都比较喜欢看电影,既然如此,我们不妨就在看完电影后,花上一点时间,梳理一下电影的情节、主线吧(悬疑、科幻、罪案类的影视或书籍效果较好,因为它们都比较考验你的逻辑思维)。自己梳理完之后,还可以去网上搜搜别人的一些见解,做做比较,看看自己有哪些疏漏。经常这样做,你的逻辑思维,以及记忆力都会得到一定的提升。

5、通过“做结构式的读书笔记”来训练逻辑思维

每一本书都有自己的逻辑架构,其中目录就是作者写这本书的基础逻辑。所以我们可以借着做笔记来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这样一举多得。

①初步阅读一本书,我们基本是站在作者的角度上看待问题的,为了检验自己的基本掌握情况,就可以通过“默写一本书的目录”的方式来检验,默写完之后再与这本书的目录对比。

②从自身出发,思考“如果你是作者,你会怎么写这本书?”然后把你的写作大纲(逻辑架构)写出来。

③读完书之后,多多少少会有一些你比较关注的重点内容,这些内容在理解、思考之后,你又可以以这些知识点作为主题来写写文章。

6、通过写作练习来锻炼逻辑思维

写作是一种自我思考的整理,花时间架构出一篇让别人能读懂得文章,其实就是训练自己的逻辑思考能力和组织能力。因为写作是一个设定主题,然后寻找答案的过程,你先要定义对的问题,然后决定切入问题的角度,再分析各种角度的优缺点,最后形成自己的结论。完成这整个过程,写完一篇文章,就等于进行了一遍逻辑思考的练习。

至于写什么,这就很广泛了,比如写一个原创故事,写一篇读书或学习心得,或者生活感悟。等写作能力有所提升之后,你就可以随便找一个关键词,然后以这个关键词来搭建逻辑架构,写一篇文章。

最后,再说一点:无论是思考,还是思维,都依赖于你的各种基础知识,没有底层知识,你的思考大多只能篇浮以表面。我们只有持续的阅读、学习,积累不同的知识,然后借助如写作的方式来整理思维(我自己是这样做的,找到适合你自己的方法就好),强化理解,让各种知识融会贯通,这样才能真正的升级你的思维。

篇3:怎样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遇到生活中的各种问题,要从问题的本质和根源出发,彻底地了解问题本身,把问题看透。运用开阔的思维,去考虑各个细小的环节,找到最优的方法。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怎样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怎样提升逻辑思维能力

博览群书,增大自己思维的宽广度。见多识广让你的思维跨度更全面。

学会推理,增强自己思维的逻辑性,一切事物都有其相应的关系,善于从逻辑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有利于形成正确而坚实的思维。

学会敏捷,灵活运用。善于将自己的经验总结形成自己的思维后,灵活变通,把思维转化到生活中另一些类似的问题上,为自己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带来方便。

懂得批判,有自己的立场。切不可对任何思想都来者不拒,全盘接受,应进行判断后再形成自己的思想。

与他人讨论,是自己的思维得到锻炼,通过和别人讨论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不断完善自己的思维。

写随笔或日记,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想,让自己的思维不断地清晰,成为别人拿不走的财富。

如何锻炼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1.不可约束孩子的行为

孩子的行为来自大脑的支配,孩子所行所做都是思维反应出来的,如果不是太顽皮的行为,大人就不约束孩子的行为,给孩子足够的空间,孩子就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就可以激发更多更丰富的想象力,这对提升小孩子的思维能力是很有帮助的。

2.发挥想象力的讲故事

很多故事书都是一个模式,按部就班的教学,小孩子在读的时候,只是按照上面的内容重复,不会去开动脑筋发挥想象力。所以大人尽可能的随口编些故事讲给小孩听,尽量把编的内容丰富化,让小孩子更感兴趣。更要鼓励小孩子自己编故事讲,这样小孩子的想象力才会更加丰富。

3.可以多读些科幻故事

在选择故事的书的时候,尽量多方花,不要局限一种类型的故事。可以把科幻类的故事书,做为重点,因为这类书的思维都非常跳跃,想象力超丰富,而小孩子又正好是处在好奇的年龄,多看这类书会让思维更加开阔,让孩子的头脑产生无限的遐想。

4.电视节目不可以多看

电视其实是傻瓜机器,因为在看电视的时候,不用过多的去思考,只要跟着剧情走就行了。小孩子在看电视的时候,就不会思考和判断,只是被眼前的画面所吸引。对小孩子的思维能力是非常不好的,而且看电视对眼睛也不好,家长们要少让孩子们看电视。

5.锻炼逻辑性思维习惯

可以多给小孩子讲些侦探类的故事,和多让孩子做些数学题,尤其是几何等。这些都可以帮助孩子训练逻辑思维,这个过程可能有些枯燥,特别是不喜欢数学的孩子,但是只要坚持下来了,对孩子是非常有益的,慢慢的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就会很棒了。

6.要让孩子的大脑放松

学习是很枯燥,费精力的事。尤其小孩子精力和体力都有限,所以不能只顾学习,还是适当的放松,让大脑得休息。学习累了的时候,就带孩子去户外玩下,看看绿树,对眼睛好,大脑放松了,思考问题的时候,思维能力更灵活了。

7.良好学习氛围很重要

小孩子在学习的时候,是需要一安静轻松的氛围下进行。良好的学习气氛是要父母和孩子一起营造的。孩子在学习的时候,大人要保持安静,不要发出声响吵到孩子了,平时和孩子相处的时候,不要老玩手机,可以多看书,孩子看到父母爱看书,自然就喜欢拿着书看了。

逻辑思维的重要性

从心理发展的角度看,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参加的社会实践与接受的教育越来越广泛深入,人的思维从儿童时期动作思维为主发展到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到中学时期即发展为抽象逻辑思维占主导地位。初中学生的思维,在很大程度上还属于经验型,高中学生的理论型思维已占优势。

林崇德教授通过实践研究指出:小学四年级是思维发展的转变期,即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初中二年级是中学阶段思维发展的质变期,从经验型向理论型思维过渡;高二是思维活动的初步成熟期。在初二,学生的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想象能力也随着迅速发展。到高二学生的智力基本趋向定型,达到初步成熟和稳定状态。同样形象思维也有一个从初级具体形象思维向高级形象思维发展转化的问题。因为高级的形象思维并不低于科学中的抽象思维,这一点也不容忽视。

心理发展成熟意味着什么呢?一是心理成熟后其可塑性小,较难训练培养;二是心理一旦成熟定型,其年龄差异的显著性变小,而个体的差异显著性越来越大。应该重视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针对不同年龄阶段,采取相应教育措施,促进中小学生心理发展,高质量地完成心理由低层次向高水平的转化,不要错过时机。

篇4:如何提高孩子逻辑思维能力

不少父母都有这样的困惑:

做了很多课后练习,但题目稍做改变,孩子又不会了;

想和孩子沟通清楚问题,却发现很困难,不知道他想说什么,也难以让他接受自己的观点;

看图写文,看图动手等根据说明操作的能力较差,无法独立完成简单的题目。

如果你家的孩子也有这样的问题,那么很可能是缺乏了一些——逻辑思维能力。

逻辑思维能力有多重要?

上世纪 70 年代,美国哈佛大学曾明文规定:无论文科、理科的学生,都要把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放在首位。

尽管逻辑思维不能代替具体的课程知识,任何课程的学习,其实都离不开逻辑思维能力在其中的作用。

我们常常听到的学科能力,和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密不可分。

逻辑思维能力强,有哪些表现?

逻辑思维能力较强的孩子,往往具有较强的:

思维敏捷性,通过学习课堂教学的例题,很快就能抓住问题的实质;

思维创造性,对知识点有自己独到的理解,善于联想、发散;

思维批判性,能辩证地分析问题,及时调整和修改思路;

思维灵活性,善于变换思路,能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

思维深刻性,能全面细致地考虑并解决难度较大的综合问题;

为什么要从小培养?

逻辑思维能力,既受益于先天的天赋,又来自后天的教育和培养。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

3~7 岁左右的孩子,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又称前运算思维阶段。

7~12 岁左右为具体运算阶段,将发展出抽象逻辑思维能力。

12~15 岁左右为形式运算阶段,孩子开始出现接近成人水平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

在这些关键时期,如果家长能利用科学的方法促进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发展,会对孩子学习能力的提高产生巨大的帮助。

如何正确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➊ 抓住孩子的好奇心,积极解答孩子的「为什么」

思维是基于问题产生的,当孩子开始问「十万个为什么」的时候,他的思维能力也在逐步提升。

这时,家长需要积极解答孩子的问题,帮助孩子建立丰富的知识库。

要注意的是,家长不要拘泥于某一个固定的答案,而要鼓励孩子探索多种答案,这正是对他们发散性思维的锻炼。

➋ 家长可以反问孩子「为什么」,促进交流

家长「反问」为什么,能让孩子多开口说话,在交流中提升自己的思辨能力。

选择有趣且难度适中的问题来发问,让孩子通过已有的旧知识来探究新知识。

即使回答错误,家长也不要立刻打断或是急于说出答案,而是要留给孩子自己思考和努力的空间。

➌ 用游戏的形式促进孩子思考

对孩子来说,「玩」和「学」是密不可分的,以游戏的形式促进孩子思考,显得尤为重要。

例如:

抢糖游戏。家长选几个糖果放在桌面上,开始后立即和孩子互相抢夺糖果,并根据自己手中的糖果,判断对方手中有几个糖果,并写出相应的算式。

凑24 游戏。这个游戏很经典。拿出一副扑克牌,随意抽取 4 张,通过加减乘除的办法凑24,

还有经典的棋盘游戏、对战游戏,甚至是扫雷游戏等,都是很好的训练方式。

与传统的补课相比,游戏的形式更加有趣,也更容易抓住孩子的好奇心和注意力,让孩子充满兴趣,边玩边学,不知不觉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

篇5:如何提高宝宝逻辑思维能力

一、思维能力的定义

人们在工作、学习、生活中每逢遇到问题,总要“想一想”,这种“想”,就是思维。它是通过分析、综合、概括、抽象、比较、具体化和系统化等一系列过程,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并转化为理性认识及解决问题的。我们常说的概念、判断和推理是思维的基本形式。无论是学生的学习活动,还是人类的一切发明创造活动,都离不开思维,思维能力是学习能力的核心。

思维能力是人的一种精神活动能力,是智力的核心。培养孩子广阔、灵活、敏捷的思维能力,对开拓孩子的智慧极为重要。

二、儿童思维发展的阶段

儿童思维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动作思维阶段、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和抽象逻辑思维阶段。

1、动作思维阶段

桌上放着一个苹果,宝宝矮小够不着,怎么办呢?这时候宝宝发现他旁边有凳子,于是把凳子搬过来,自己爬上去,成功地把苹果拿到手。孩子学会借助别的东西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是从不断的操作过程中理解的。 不到三岁的孩子以动作思维为主,思维在动作中进行。孩子最初的动作往往是杂乱无章、漫无目的的,以后在不断的操作过程中了解了动作与结果之间的关系。

2、具体形象思维阶段

三到六岁的孩子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他们缺少立体感和空间感。这也是为什么用数字加减,孩子反应不过来,但是用实物举例子,就容易理解。在这个阶段,家长要注意增加孩子的经验,丰富孩子的词汇,多给孩子动手的机会。在孩子拆装玩具或积木时,帮助他们理解平面与立体的关系,和孩子玩图片分类和比较游戏,让孩子从具体中学会归纳和抽象,利用孩子的好奇心,经常向他们提出各种问题,引导他们去观察事物和现象等。有些家长和老师片面地、刻板地教孩子多识字、写字、计算等,对孩子的思维发展并没有好处。

3、抽象逻辑思维能力

六到十一岁是培养孩子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要培养孩子正确的思维程序和科学的思维方法。一只狗有4条腿,两只狗有8条腿,三只狗有多少条腿?像这些问题,就是属于抽象逻辑思维能力题。家长要注意让孩子学会独立思考,不要给孩子现成的答案

三、提高宝宝思维能力的方法

1、推陈出新训练法

拿出一支铅笔,问宝宝:“铅笔可以用来做什么啊?”除了写字、画画,铅笔还有什么用途呢?推陈出新法就是看到、听到或者接触到一件事情、一种事物时,应当尽可能赋予它们的新的性质,摆脱旧有方法束缚,运用新观点、新方法、新结论,反映出独创性。家长们会惊奇地发现,虽然宝宝的答案千奇百怪,但是他的发散思维能力是一般大人比不上的。

2、聚合抽象训练法

扑克牌有4个类型的牌,点数4有黑桃,红桃,梅花和方块。让宝宝从四张不同花色的牌中找出他们的共同点。这就是对宝宝聚合抽象的简单训练。

跟宝宝一起玩拼图。将一堆十分混乱、毫无头绪的图块,拼组成固定的、一块都不能错的美丽图案,确实是一项需要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相当的耐心才能完成的工作。在相互无关的画片中,寻找能够连接的结合点,对培养宝宝的思维能力是非常好的锻炼活动。

把所有感知到的对象依据一定的标准“聚合”起来,显示出它们的共性和本质,这能增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活动。这个训练方法首先要对感知材料形成总体轮廓认识,从感觉上发现十分突出的特点;其次要从感觉到共性问题中肢解分析,形成若干分析群,进而抽象出本质特征;再次,要对抽象出来的事物本质进行概括性描述,最后形成具有指导意义的理性成果。

3、循序渐进训练法

准备一次野炊,让宝宝参与到野炊的准备活动中来。问宝宝:“明天去哪里野炊?”“某某公园”“怎么去?”“爸爸开车去。”“要带什么东西?”……

这个训练法对宝宝的思维很有裨益,能增强宝宝的分析思维能力和预见能力,能够保证宝宝事先对某个设想进行严密的思考,在思维上借助于逻辑推理的形式,把结果推导出来。

4、生疑提问训练法

鼓励宝宝多问为什么。“什么蝴蝶会飞?”“因为有翅膀。”“为什么鸡有翅膀,它不会飞?”每当观察到一件事物或现象时,无论是初次还是多次接触,都要问“为什么”,并且养成习惯;其次,每当遇到工作中的问题时,尽可能地寻求自身运动的规律性,或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变换观察同一问题,以免被知觉假象所迷惑。

四、提高宝宝逻辑思维能力

1、理解数字的概念

爸爸妈妈在教孩子数数时,不能操之过急,应多点耐心。让孩子一边口中念念有词,一边用手摸物品,这些物品可以是木珠、碗、豆子等。因为孩子能够用手触摸到物品更加能够引起孩子数数的兴趣。

2、学习分类的方法

引导孩子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东西,归为一类,可根据物体的颜色、形状、用途等不同的标准来分类。爸爸妈妈要注意引导孩子寻找归类的标准,即事物的相同点。这样也能够使孩子注意观察事物的细节,增强孩子的观察能力。

3、了解顺序的概念

顺序练习有助于培养孩子今后的阅读能力,这也是训练孩子逻辑思维的重要途径。这些顺序可以是从大到小,可以是从硬到软、从甜到淡,同样也可以反过来排序。例如爸爸妈妈可以拿来几个大小不同的苹果,让孩子动手把苹果按大到小排列起来:或者拿来软硬不同的东西让孩子按照软硬度来排列。

4、认识大群体和小群体

首先,应教给孩子一些有关群体的名称,例如家具、运动、食品等,使孩子明白,每一个群体都有一定的组成部分。同时,还应让孩子了解,大群体包含了许多小群体,小群体组合成了大群体。

5、建立时间的概念

孩子的时间观念很模糊,掌握一些表示时间的词语,理解其含义,对孩子来说,是十分必要的。当孩子真正清楚了“在……之前”“立即”或“马上”等词语的含义后,孩子做事也许会更规矩些。

6、掌握一些空间概念

大人们往往以为孩子天生就知道“上下左右,里外前后”等空间概念,实际并非如此。父母可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机会引导孩子,比如:“请把勺子放在碗里”。对于孩子来说,掌握“左右”概念要难些。

五、提高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七个小窍门

1、考验推理

准备和宝宝一起享受早餐,在他不知道的情况下让他猜猜今天吃什么,希望今天吃牛奶还是豆浆?这种方法可以提高宝宝的数学逻辑能力。

2、上下楼梯

上下楼梯会让宝宝觉得疲劳索然无味。但是在这个时候,爸妈用一些有趣的方式,不仅能让宝宝智能有所提升,而且宝宝不愿自己上楼的情况会大大的减少。爸妈可以拉着宝宝一级一级台阶的数,一层一层楼数,在攀爬的过程中宝宝的数学逻辑能力也会提升。

3、数门牌号

家长带孩子外出,可以利用回家的一小段时间,因为在回家的路上,宝宝会觉得放松,这个时候,面对纵横交错的马路,让孩子分辨并记住那些路的特点和不同,学会用参照物认识路,这样能够提升宝宝的观察能力。路过一排排房子的时候,还可以指着门牌号码让宝宝分清哪个门牌是奇数,哪个门牌是偶数。加强了孩子的数学概念,对提高数学逻辑能力也是有帮助的。

4、看时间表

晚上孩子看电视的时候,可以关注宝宝爱看的节目是几点播放的,可以让宝宝在电视报上找出播放的时间。教宝宝认识时间,这样也培养了数学能力,宝宝在不经意中也学会了一些汉字。

5、一起数玩具

宝宝玩好玩具后,要让他把自己的玩具整理放好,养成自己的事自己做的好习惯。不过爸妈可以在一边协助,借着这个机会可以帮助宝宝学到新的知识,刚开始时,爸妈可以和孩子一起数玩具,数一件放好一件。通过数玩具,宝宝便会知道数的顺序了,以后就可以让他自己数和整理了。这也陪养了宝宝的数学智能。

6、看商品价格

带着宝宝去超市,爸妈可以和宝宝一起看看商品的标价,让宝宝知道每一种商品都有它的价格,然后买两样东西需要多少钱,爸爸只有二十元够买几样等等。这样可以使宝宝对金钱有最初的概念,也提高了宝宝的数学智能。

7、增减衣物

天气变化增减衣服学数学天气热,要减衣,冷了要增加,在这个过程中,爸妈可以和孩子一起数一共穿多少件衣服。夏天热就穿一件单衣,春天温度适宜穿一件内衣和外套一共两件,冬天冷,羽绒服加毛衣加内衣一共三件,天气的变化和衣物的增减变化。宝宝可以从具体的生活经验中提升自我调节意识,认识自然。宝宝穿有带纽扣的衣服时,可以让他自己系,从上往下系,从下往上系,可以提升宝宝的方位意识,也能提高宝宝的数学逻辑能力。

篇6:如何提高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一、如何提高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社会中社交是不可避免的,那我们该怎么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来更好的与人进行社交呢?

首先,我们要坚持“多读书多看报”的原则,多读些书籍,用来提高自己的词汇量,多看报,多了解一些现在的新闻资讯,以至于和他人聊天的时候不至于那么尴尬,有话题聊。

其次,你需要提高自己的自信心,有了自信才能在他人面前说话流畅,不会出现舌头打结的现象,也可以把想说的话用更好的表达方式说出来。

再次,你需要多写文章,短篇的长篇的都可以,这是在锻炼你的写作能力,也是在锻炼逻辑思维能力。写的越多,逻辑思维越清晰。

我建议再和他人交流之前做个草稿,把自己想表达的意思在自己的脑海里整理成一个树状型文档,以至于能够更好的、更清楚的编辑完善,虽然这个很耗时间,整理好了就会节省很多时间的。不过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不会给你有打草稿的时间,不可能说话都是在你预料之中的事。那你应该在说话的时候放慢语速,边思考边说话,这样练习时间长了思考的时间会越来越短,最后会达到出口成章的效果。

多看一些破案的书籍,里面都是用文字记载,不仅锻炼了你的记忆能力,也锻炼了你的逻辑思维能力,这样一举两得,多好。

学会这几点之后,我相信你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有个飞一般的跳跃的。

二、逻辑思维能力的技巧

方法/步骤1:

1.对事物产生好奇,提高想象能力。从小开始树立一个好习惯,对事物产生好奇,从而使大脑处以思考状态,思维能力也有所改进,有所增强,慢慢的提高逻辑思维能力,使思维能力逐步提高。

方法/步骤2:

2.训练心算能力,激发大脑活力。遇到比较简单或一般的题目,训练心算能力,使大脑处于活跃状态,从而激发逻辑思维能力,锻炼出一份能够快速转变的方法。提高逻辑思维能力,从小事做起。

方法/步骤3:

3.多参加辩论赛。辩论赛不仅是锻炼逻辑思维能力,同时还是培养和锻炼口才的地方,相当于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都能得到提高,多多参加辩论赛,善于发现或想象论据是否充足,这样慢慢的提高能力。

方法/步骤4:

4.多看一些推理电视剧,培养推理能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一些关于推理的电视剧或者小说,都对于逻辑思维的锻炼,都有一定的作用,从事物的一点小细节去推断事情的发展,这样慢慢锻炼自己的能力。

三、表达能力的技巧

方法/步骤1:

1.多看新闻与报纸,锻炼阅读能力,进而锻炼表达能力。多看一些关于口才或表达方面的书籍,试着说说,每天进行锻炼,总有一天会成功的。多看一些新闻、报纸,关注大事,为以后与人交流找到合适的话题做准备。

方法/步骤2:

2.善于运用诉说来完善表达能力。表达表达,不说怎么表达,每天都说一些话,锻炼自己的口,提高表达能力。运用多重方法来诉说,也可以用肢体语言来判断和完善自己的表达能力。

方法/步骤3:

3.多与人交流,提高表达能力。在一些社交场合,多与人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认知。在社交场合中,主动搭讪,寻找话题,来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多参加这样的社交活动,与人为善,锻炼表达能力。

篇7:提高逻辑思维能力的题目

提高逻辑思维的题目1.青蛙跳井。

有一口深4米的井,井壁非常光滑。井底有只青蛙总是往井外跳,但是,这只青蛙每次最多能跳3米,你觉得这只青蛙几次能跳到井外去吗?为什么?

提高逻辑思维的题目2.分桃子。

幼儿园的老师给三组小孩分桃子,如只分给第一组,则每个孩子可得7个;如只分给第二组,则每个孩子可得8个;如只分给第三组,则每个孩子可得9个。

老师现在想把这些苹果平均分别三组的孩子,你能告诉她要每个孩子分几个吗?

提高逻辑思维的题目3.运大米。

有100石大米,需要用牛车运到米行,米行恰巧找来了100辆牛车,牛车有大小之分,大牛车一次可以运三石,中型的牛车可以运两石,而小牛车却需要用两辆才能运一石。请问如果既要把大米运完又要把100辆车用够,该如何分配牛车?

提高逻辑思维的题目4.弹珠有多少?

天天跟甜甜一块到草地上玩弹珠,天天说:“把你的弹珠给我2个吧,这样我的弹珠就是你的3倍了。”甜甜对天天说:“还是把你的弹珠给我2个吧,这样我们的弹珠就一样多了。”分析一下,天天跟甜甜原来各有多少个弹珠?

提高逻辑思维能力的题目答案:

1.此题易混淆人的做题思路。多数人认为青蛙一次跳3m,两次就可以跳6米,超过了井的深度,两次就可以跳出井。这是错误的。因为题中说“井壁非常光滑”,说明青蛙在跳到3米高度时,会因为触到井壁而重新落回井底,所以无论这只青蛙跳多少次,它都跳不到井外去,除非它一次跳的高度超过井的深度。

2.设有N个桃子,一组X个孩子,二组Y个孩子,三组Z个孩子,则有N/X=7,N/Y=8,N/Z=9。由上式知道桃子数量是7、8、9的公倍数;然后算出最小公倍数504,分别除以7、8、9,得出小组的数量比:72:63:56;最后用504除以7、8、9的和,得出每个孩子分到的桃是21个。

3.首先可以设大牛车用x辆,中型牛车y辆,小型牛车z辆,依题意知x+y+z=100,3*x+2*y+z/2=100,然后分情况讨论即可得出答案。

4.第一步:先假设天天有弹珠x个,甜甜有弹珠y个;

第二步:由天天的话可以得到x+2=3y;

第三步:由甜甜的话可以得到x2=y;

第四步:解两个式子得x=4,y=2即为答案。​逻辑思维题

篇8:如何提高逻辑思维能力的方法

文 / 吴遇安 | 知乎

(对于这个问题)我自己也做了研究,也有了成型的结果,抽象出了几条原则。

篇9:如何提高逻辑思维能力的方法

首先我要告诉大家一件事,根据我的生活经验,一个逻辑思维清晰的人(简而言之,就是知道自己在想什么的人),只要稍加些写作技巧的训练,表达能力一般都不会差,因此,我的这篇回答,将会把重点放在“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上。

1

为了解答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明确的就是一个概念。

当我们在说某人or某文章有逻辑or没有逻辑的时候,我们究竟是在说什么。

简而言之,是哪一个(或者哪一些)要素决定了一篇文章有没有“逻辑”?

为了探究这一点,我们首先需要明白,“逻辑”是个什么东西。

我总结出来的定义是:逻辑,就是“因果”。

结构化思维中有一些不同的关系,例如并列,例如从属等等,而在“逻辑思维”里,只存在一种关系。

原因,结果:因为XXX,所以XXX or 所以我认为XXX。出现了XX现象,(中间经过了一段推理过程),我认为原因应该是XXX。逻辑思维这把武器适用的战场,大致就在这两类问题之内。

漏洞越多,逻辑越是严谨。

这话看似耸人听闻,但是,确实是我研究了案例+亲身实践后得出的,最有概括性的结论了。

如果换成科研界的说法,那就是“可证伪”,判断标准就是,可证伪的程度越高,越是严谨。

2

所谓的可证伪,它的意思是这样的。

我们可以通过推理,实验,等等手段得出结论,但是我们需要假设一个前提,即如果出现了某现象,那么就证明我们的结论是错的,这是区别于科学与非科学的重要标准。

举个例子,我今天通过长期观察,得出了一个结论:天鹅都是白色的。

如何才能让这个结论变的可证伪呢?我只需要假设一个前提,如果出现了黑色的天鹅,就证明我的结论是不对的。这就叫做“可证伪”。

3

接下来我再说说实操。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经典案例。

许多乙方,尤其是consultant,为什么总是会被人说是大忽悠呢(要么就是被人指责为纸上谈兵,不懂企业内情就瞎扯犊子)?

这是有原因的,而原因,大多都是因为他们的论证过程不可证伪。

我们的产品具有XXX优点,or比起原有的(或者竞争对手的)具有XX优势,所以你们要买,这种就是典型的强盗逻辑。女神,我很会修电脑,比那些高富帅都要更快更好,所以你做我女朋友吧。

仔细看看,其实这两者的逻辑,没啥区别。

4

一条够严谨的逻辑链条是这样走的。

第一步:通过数据,实验,展示,证明我们的产品具有XX优点or优势。

第二步:证明企业存在对这些要素的需求(这一点太重要了)。

第三步:证明我们产品的优势契合了需要,或者比起竞争对手,能够更低成本or更好的契合需要。

第四步:得出结论,你们应该买我的产品。

在这个过程里,可证伪的点(我称之为”漏洞“)就很多。

“如果我们的产品不具有XX优势,如果企业其实没有XX需求,如果我们的产品不能更好的满足需求……”

那么,即可证明,企业是不应该购买我们的产品的。

5

我的好兄弟 @纽约老李 曾经提过一个案例,他在某一年成了全行业的topsale之一,我记得成就他的是个一千六百台电脑的单子,在其中,他提到了这样一个细节:

我帮助甲方引进了融资,使得他们能够顺利购进我们的产品,到最后竞争对手比我们每台便宜了五百块钱,还是没有拿下单子,放到这个地方,就是个很好的演示:

有些乙方们的逻辑是这样的:我的电脑又好又便宜,所以你应该买我的,这就错了,因为他们没有走第二步。

企业的需求不止是又好又便宜,或者说,对又好又便宜的需求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旺盛。

甚至,有时候,甲方的需求会是采购方的“足够的回扣”,或者种种其他奇怪的需求。

再引用 @刘念 的一个回答吧,希望大家看看什么叫做“逻辑”。

“人渣”是怎么找到女朋友的?或者说为什么女孩子会喜欢上“人渣”?

6

上面是商业案例,接下来我们再来说一个人文类的吧。

我随手从我的TL上截取了一个 香港电影没落的根本原因是香港回归吗?

为了证明“香港电影没落的根本原因是香港回归”这个结论为真,我们至少要走这么几步:

第一步:拿出数据,证明“香港的电影市场” 确实是 “没落” 了;

第二步:通过历史数据,其他地区电影市场的案例分析,归纳出数个要素,即“只有当满足了几个条件,某地区的电影市场才会繁荣,否则就会没落‘;

第三步:证明这几个条件的缺失是由于香港回归而产生的;

第四步:得出结论,香港电影的没落是由于香港回归导致的。

这个逻辑链条里,也存在大量的“漏洞”:

如果香港的电影市场没有明显的“没落”(有可能只是市场的周期性震荡);

如果这几个要素的归纳出现了问题;

如果这几个要素的缺失不是由于香港回归导致的;

那么,“香港电影的没落是由于回归造成的”这个结论就不能被认为是正确的,当我们在说一个人没有逻辑的时候,其实也就是在说他的结论不可证伪。

比如那些最爱搞一句话总结的鸡汤学家和菜鸟们。

他们总是喜欢用一副看似高深莫测实则脑残至极的模样谈论一些他们根本不明白的玩意儿。

例如 只要XXX就会成功 、爱拼才会赢、真正有智慧的人是不会XXXX(fuck,我发誓我恨死“真正的’这个前置词了) 真正有能力的人是不会XXXX……

这些一句话答案之所以被人诟病,究其原因,也就是他们的“不可证伪”。

他们不会告诉你,如果出现了某个状况,那么就证明字其实和人品没啥关系,胆子大和成功率其实也没有那么大关联(至少不是在所有领域内都适用),有智慧的人也是会XXX的……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0:如何提高逻辑思维能力的方法

经常看到很多朋友说逻辑思维能力很重要,老板在招聘的时候也说需要罗斯思维能力强的人,我们经常觉得某些人办事情不利落也会说他做事情没逻辑,在今天几乎逻辑思维已经成了一个职场人士的标配了,任何情任何场景都可以套用上逻辑这个概念,市面上的各种商业的书籍里面也都是各种的谈论逻辑思维的重要性,但是究竟什么是逻辑思维,除了官方定义貌似也没有人真的去把这个说清楚。

在百度百科里面对逻辑思维的解释是:

逻辑思维能力是指正确、合理思考的能力。即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的能力,采用科学的逻辑方法,准确而有条理地表达自己思维过程的能力。它与形象思维能力截然不同.

逻辑思维能力不仅是学好数学必须具备的能力,也是学好其他学科,处理日常生活问题所必须的能力。数学是用数量关系(包括空间形式)反映客观世界的一门学科,逻辑性很强、很严密.

对于这个回答,我是看了好久都没看明白,就解释本身来看,这个貌似是在讲逻辑思维能力是需要一堆能力来辅助的一个综合性的能力的集合,如果你想要提升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化,首先你需要有很好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等一系列的能,而这些能力本身那就是非常复杂的一项能力。从后面一段解释来看,逻辑思维能力是一切能力的基础,是学习数学的基础能力,也是处理问题的基本能力,他的逻辑性很强,很严密,这个基本上是废话一句了,对于我们去了解逻辑思维能力,提升逻辑思维能力没有任何的帮助。

根据这么多年来对思考提升的孜孜不倦的学习和实践之后慢慢的发现逻辑思维很多时候真的不是一项知识,也不是一项能力,而应该是一项技能,因为技能是需要长期训练才能提升的,而知识是可以学习获得的。对于市面上大多数的关于逻辑思考的书基本上对于提升逻辑思维能力是没有任何帮助的,各种的思考模型,什么三段论,什么归纳法演绎法等等这些基本上对于提升逻辑思维是帮助不大,甚至是很多人推崇备至的系统思维、思考快与慢这类书对于前期想要快速的提升逻辑思维能力来说,都没有多大意义的。

第二点就是逻辑思维的能力应该是来自于生活中的各种问题的思考和分析,而不应该是来自于各种的练习题和各种的考试,甚至是在考公务员和MBA中的逻辑学,个人觉得从本质上来讲都不能够起到提升逻辑思维能力的效果。一个逻辑思维能力好的人在解决这类问题的时候可能比那些逻辑思维能力差的人要好,但是通过做这些题目并不能够让一个逻辑思维能力差的人的逻辑思维能力变好。

第三就是逻辑思维能力并不会因为你用了某个思考工具而提升,就跟我在思维导图的教学中一直强调的那样,思维导图本身并不具备思维能力,他只是一项工具而已,真正的还是需要你具有思维然后才能够画出结构清晰的图。这些工具的作用只能够是帮助在思考的过程中建立思考框架,把大脑中那些散碎的想法变的有逻辑,当然这个对于那些逻辑思维本身并不好的人而言,也是一项非常有效而且是成本极低的操作手法了。

** 对于逻辑思维能力而言,最底层核心知识无外乎就是分类、归纳和演绎,这些知识随便找到一本讲思维的书里面都会提到,理解起来也相当的简单,但是要想建立这样的思维模式,却是难上加难的事情,需要在日常生活中进行长期的练习才能慢慢的提升,而工作中的很多事情其实就是逻辑思维能力的最好体现,也是最佳的训练途径。**

首先对于分类而言,是我们遇到的最多的问题,也是解决起来巨难的问题,比如我们最近再做企业文化的时候就有一个很重要的模块,就是企业文化的宣传,这个时候有一个最基本的要素就是要搞清楚我们可以使用哪些宣传手段,这里面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多的找出企业内部企业文化的宣传渠道,在刚刚开始我们讨论的时候你一言我一语,基本上就是想到哪讲到哪,最后的结果就是各种含混不清。

这个时候就需要采用分类的思维来处理了,先按照大的模块来分类,然后在分类的基础上对各种宣传的渠道进行列举,比如传统,线上、新媒体、其它资源等,在传统里面可能会有卡片、手册、漫画、标语、文化墙、吉祥物、桌面装饰品等,其它资源里面可以有ppt模版、电脑桌面、电脑屏保、定制手机壳、文化衫等,这样持续分解下去,很快就能很清晰的找到每一种宣传的方式。如果不分类,要么列举得很慢而且容易很杂乱,要么就是列举不完整,要么就是列举出很多重复的内容。在这个过程中仅仅只需要遵循的就是传说中的MECE法则:Mutually Exclusive, Collectively Exhaustive. 做到这一点,分类基本上就算是小有所成,对于整个逻辑这一块也能够达到够用的境界了。

第二类最常见的思维方法就是演绎,演绎主要是用在我们对于某一个问题处理之前的假设和推理,帮助我们在做事情做好相应的规划和预算,同样以工作中的一个案例来说明,我们再做吉祥物征集的时候,有一个投票抽奖环节,当参与者完成投票之后就可以参加抽奖活动了,作为活动的组织者需要设定抽奖的基数和抽奖的奖品数,对于没有规划意识的人来讲可能就是公司有多少人就算多少基数,多少分奖品就作为奖品数的话,就会出现人为的降低了中奖概率,因为不一定是所有人都会参与。

因此这个时候就需要进行一个预估这个步骤是在第一步分类的基础上进行的,首先需要考虑到目前整个公司的人员分布情况,在这里我是按照年龄来进行划分的,因为每个年龄的人对于这些活动的参与度会不一样,特别是涉及到一些智能设备和比较复杂的操作的时候,比如我在这里的分类是:20—25,25—30,30—40,40—50,50+,根据以往的数据来看大概20—25的参与度可能是在70%左右,后面的以此降低,然后我只需要在系统里面拉出每个年龄段的人数,然后在用这些人数乘以每个年龄段的百分比,大概就能够算出来一共有多少人会参加这个活动了。

当然种算法还是比较简单粗暴的,如果活动次数比较多的话,还可以统计到每个区域每次活动的平均参与度,然后按照各个区域的情况来进行划分计算,这类思维一半用的比较多的地方就是对于很多未知的结果的探索,过去很多面试官喜欢考察这类问题,比如计算一下公司这栋楼大楼的星巴克每天要卖出去多少杯咖啡?某个小餐馆一天的收入等等,我们可以通过某一段时间的就餐客流量、食物的价格等计算出每天的收益。

第三类形式就是归纳思维,归纳思维会稍稍高端一点,是在前两个思维的基础上进行的,比如我们之前某一次在线活动的效果并不理想,活动开始之后参与度没有预想中的高,要解决这个问题的第一步就是分析活动参与度不高的原因有哪些,然后针对原因给出对策,首先对于原因就可以进行分类分析了,可以从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两个层面入手,主管层面比如活动规则设置的是否合理?活动参加是否有难度?活动的奖品是否给力?活动的宣传是否到位?各个区域是否认真组织了等等,客观层面比如是否赶上了交房期,大家都在赶业绩,没有时间参与活动?是否赶上起了其它的活动把这次活动给掩盖了?这个活动是否是大家感兴趣的等等,通过这些分析完了之后就可以针对每一个子问题来进行分析,找出解决方案了,通过这样的逐层分解之后,就很容易找出来问题的答案了,而且能够有针对性的选择最优解。

通过这三个方面的训练之后,基本上就能够满足日常的很多需求了,面对问题的时候不会出现给人脑子很乱或者是做事情每章法的感觉,其实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有逻辑了。这些技能的训练也不需要专门的知识和书籍,也不需要专业的老师来讲解,需要的是大量的观察和思考,在生活中随时都可以进行这类问题,在吃饭的时候预估饭店的收益,出去陪妹子逛商场的时候预估下商场的客流量,预估下iphone6在国内的销量会是多少?偶尔在看新闻联播的时候也分析下国家大事,比如油价、房价神马的,时间久了以后这种意识就会成为习惯,遇到问题之后也能够跟人家条理清晰的侃侃而谈了。

** 最后还是回到主题,逻辑是一种技能是需要训练的,不是通过看几本书或者是用某款软件就能够解决的,多让自己在日常的生活中练习,而且这些练习基本上是没有任何门槛的,在地铁上无聊的时候,在等人的时候都可以去做。**

怎样在学习的过程不断地发展思维能力

(一)把自己置身于问题之中

要使自己的思维积极活动起来,最有效的办法是把自己置身于问题之中。当有了问题和需要解决问题时,思维才能活动起来,思维能力才可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起来。

问题可以分为科研问题和学习问题两类。

科研问题是为了解决社会需要的未知而提出的课题。例如,怎样检查癌症?癌症的原因是什么?怎样预防癌症?这些问题正是人类没有解决或没有很好解决的问题,也是人类急需解决的问题。

学习问题是为了解决个人未知而提出的课题。例如在地上滚动的小球,为什么越滚越慢?为什么水壶里会有水垢?为什么饭后不要从事激烈的活动?

可以这么说,由未知向已知的转化,就意味着问题的解决。科研问题的解决意味着发明创造的到来;学习问题的解决意味着知识由社会向个人的转移,即知识的继承。可见,真理的发现和继承,是在不断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正是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导致了科研的进展和学习的深入。

正因为问题在学习和科研中十分重要,所以古今中外的学者都十分重视它。

巴尔扎克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问是问号,我们的大部分的伟大发现都应当归功于如何,而生活的智慧就在于逢事问个为什么。”爱因斯坦由于对人们经常谈论而从未推敲过的时间和空间提出了疑问,经过不懈地努力,建立了相对论,用爱因斯坦的话说:“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刨底地追究问题罢了”。华罗庚教授在青年时期,不迷信权威,经过独立思考,对苏家驹教授的论文提出了疑问,写了《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一文,震动了数学界。

可见,要想推动思维的发展,就要自觉地使自己进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中去。如果认识到这个问题是社会或个人所急需解决的,即认识到问题的意义以后,会大大提高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怎样才能把自己置身于问题之中呢?

(1)要善于自己发现问题

善于自己发现问题很重要。从1978年发表的一份科研成果报告中可以看出,美国论文的数量占了第一,占世界论文总数的 41.91%。形成这个结果的原因很多,其中有一条是美国学校鼓励学生独立地提出问题,这对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起了很好的作用。据吴健雄教授讲,在中国,家长往往这样问孩子:“你今天得了几个A(即5分)?”在美国,家长往往是问孩子:“你今天向老师提了几个有意义的问题?”有一个中国留学生到了美国,参加了数学竞赛,获得了好成绩,信心大增。在美国的课堂气氛下,他讲话大胆,喜欢指出老师讲课中的问题,他一再指出老师的问题,老师不但不生气,反而承认自己的错误,并表示感谢,还带领全班同学一起鼓掌,因为老师认为培养出一个能创新的学生是他的光荣。

作为一个中学生,在学习的全过程中,都要通过思维给自己提出问题。就是在预习、上课、复习、作业、总结、课外活动时,甚至对考题的合理性,都要通过思考给自己提出问题,进行钻研,这样,学业才能大大长进。明代陈献章说得好:“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

在学习过程中,只要肯动脑,有些问题会自然产生。例如,因为旧知识没有掌握好而出现问题;因为突然出现一些新概念或现成的结论,使人容易产生问题;因为出现了相近的概念,混淆不清而出现问题;当旧知识不够用时,会出现问题;当从另一个角度重新理解同一事物时,会出现问题;当老师讲的或书上写的与自已掌握的知识发生矛盾时,也会出现问题等等。

经过思维自己发现问题,经过思维自己解决问题,这才是高级的、具有创造性的学习活动。会不会给自己提出问题,是学习有没有进入高级阶段的重要标志,正像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所说:“最重要的是自己会不会提出正确的问题。”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说:“提出正确的问题,往往等于解决了问题的大半。”爱因斯坦也有精辟的见解:“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可以这么说,学习上提不出问题,意味着学习的停止;科学上提不出问题,意味着科学的止步。

(2)上课要积极考虑老师提出的问题

一个善于启发学生思考的老师,在课上总是引出颇有趣味的问题开展教学活动。有时从旧知识中引出新问题;有时从实验现象中引出问题;有时从生活实践中引出问题等等。面对老师创设的问题情景,不要身在教室,心在课外,也不要采取等待的态度,消极地去听同学的解答或老师的说明,而要主动参与讨论并力求想得迅速,想得正确。由于是上课,自己想得对或错都可以及时得到老师的肯定或纠正,这对于不断提高思维能力是大有好处的。

不少学生学习水平低,突出表现在课堂学习效率低,课外的负担重。原因之一是上课时自己退出了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成为思维活动的旁观者。

当然,有的学生也想回答问题,但缺乏信心,害怕答得不对让同学笑话,其实大可不必,作为一个中学生,在学习中答错问题本是正常现象。答得不对,引起争论也有利于对问题的深入探讨,再说在全班同学面前回答问题,正是培养自己口头表达能力的难得机会,不应轻易放过。

(3)敢提问,会提问

自己发现问题以后,经过独立思考,问题仍然得不到解决时怎么办?只有请教别人,向老师、同学、家长请教,向一切在这个问题上比自己强的人请教。在学习过程中,有的学生明明有问题,却不敢问人,原因是虚荣心在作怪。他们怕老师和同学看不起自己,这种现象在一些学习较好的学生中比较多。在他们看来,似乎在学习中从来不提问的人,才是好学生;就是下了决心问同学和老师时,也是别人一讲就懂,其实并没真懂,只是怕别人说自己脑筋反应太慢。当然他们也就不会深入地追问,更不敢与人辩论了。

其实,一个经过深思熟虑的学生,提出的问题本身就会有一定的深度,在请教别人时,别人不仅不会看不起自己,反而会另眼相待。从老师角度来讲,学生有问题不敢问,就不知学生在学习中存在什么问题,因此,也很难给以针对性的帮助。

可以这么说:敢于提出问题,敢于暴露自己的问题,并能虚心向别人学习的人,才有可能成为真正的学习上的强者。

什么叫会问呢

首先,要在独立钻研的基础上发问。敢问不等于依赖。有一位优秀生给自己规定了“五不问”:已学过的基础知识未经复习不问,教科书或主要的参考书没有看过不问,老师留的问题未经深入思考不问,找不到自己问题的关键不问,提不出自己的思路和看法不问。

有时,有的学生去找老师请教问题,刚一问,就被老师“顶”了回来。原因很简单,老师从他提出的问题就可以迅速地做出判断:他一没有认真看书,二没有认真思考。因此老师先不回答,而是让他自己先看书,自己去思考。可以说,没有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是没有资格提问的。

其次,在提问过程中,也要坚持独立思考,自己提问只是要求别人稍加启发,或点拨一下。卢嘉锡说:“学习中总难免有些问题自己搞不懂,就要请教别人,有什么疑难大家一起讨论,各抒己见,互相启发,也是一件乐事。不过还要提倡独立思考。请教时不要把问题问透,请人在关键的地方点一下,然后自己思考,这样费力些但收获会大得多。”懂得了上述的道理,当再请教老师,老师没有直接告诉你答案,却让你回去看书的某一部分内容时,你就不会反感或自卑了。直接告诉现成答案的老师,不见得是高明的老师,而能给你指出门路,让你经过自己的思考求得答案的老师才是高明的。

第三,要认真分析自己发生问题的原因,分析自己不能独立解决问题的原因,还要分析别人在解决这个问题时的高明之处。这样做,可以使自己学习的自觉性逐步提高,使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加强,从而使得以后提出的问题越来越有深度,有价值。

(二)要坚持独立思考

有人谈到学习的独立性时说,小学阶段是老师扶着走,中学阶段是老师牵着走,大学阶段是老师领着走。

这个看法说明了一点,在校学习期间,学习的独立性是逐步加强的。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学习和工作就基本上要靠“自己走了”,也就是要靠自己独立地去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独立地去解决问题了。因此,在校学习期间,特别要注意克服依赖性,坚持独立思考,要在老师的引导下,经过独立思考,经过自己付出的脑力劳动,获得真知;也只有在独立思考的过程中,自己的思维能力才能迅速地发展起来。在学校学习期间,有老师的指导,同学的帮助,更应当大胆地进行独立思考,因为想得不对的话,也比较容易得到及时纠正,如果长期依赖别人,只能使自己的思维能力一天天退化。

坚持独立思考,才可以使思维能力发展到创造的水平。所谓创造或创造性的活动,指的是提供新的、首创的、具有社会意义的产物。科学就是在继承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地创造而发展起来的,我们今天学习的知识就是前人的创造。

创造或创造性活动主要依靠创造性的思维活动,这种思维的特点是新颖性和独创性。创造性思维只有在独立思考的过程中才能形成。而接受人家思考的成果只能叫学习或模仿。思维达不到创造的水平,那就只能永远跟在人家后头跑。

中学生将来要肩负起把祖国建设成为世界强国的重担,因此必须从小坚持独立思考,将来才有可能从事创造或创造性的劳动。

独立思考在学习中的表现应当是:善于独立地发现问题,独立地分析问题,独立地解决问题,还能独立地检查判断学习结果的正误。

如果能独立地解决人家已经解决了的问题,虽然对社会没有什么创造性的意义,但这本身却孕育着创造思维的才能,这种创造思维能力的发展,有可能促使真正的发明创造的实现。

独立思考在学习中的另一种表现应当是不盲从、不轻信、不依赖,凡事都问个为什么,都经过自己头脑思考明白以后再接受。在自己没有独立想通之前,决不轻易死记死套现成的结果。爱因斯坦的老师海因里希·韦贝尔对爱因斯坦说:“你是一个十分聪明的小伙子,可是你有一个毛病,就是你什么都不愿让任何人告诉。”在这里海因里希·韦贝尔老师说的“毛病”,正是爱因斯坦可贵的优点--独立思考,正是这个优点,才使得爱因斯坦取得了划时代的发明创造。

不少学生上课时懒于思考,只等着老师讲解,自己抄抄现成的结论;看书时,不善于发现问题,有时即使发现了问题,也不愿意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去解决,而喜欢依赖别人的帮助;做作业时,遇困难就问同学,甚至抄同学的作业成果。这种缺乏独立思考的学习态度,使他们陷入了学习落后的境地。

数学家赵访熊教授说,有些学生学习效率所以不高,主要原因是缺乏思考。古语说得好:“学而不思则罔。”我们看书时要养成边看书边思考的习惯,有时用来思考的时间往往比看的时间还要长些。譬如说,书上常常是先有定理,然后再从头推演出来。我们看的时候,就应当倒过来想一想:为了得出定理,先需要解决哪个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又需要解决哪个问题?依此类推,步步追根,最后引出证明这个定理的方法,这样就能更好地理解定理的关键所在。

坚持独立思考,一旦学习上获得了成功,就会进一步增强独立思考的信心,使思维能力发展到一个新高度。

(三)要学点思维科学

人类在长期的实践中,通过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对思维形式、规律和方法已经有了一些科学的总结,由于思维的复杂性,这种总结尽管还只是初步的,但它是人类社会极其宝贵的财富。继承下这份财富,就可以使自己的思维早日纳入科学的轨道,这会使中学生的学习发生质的飞跃,进入一个更高的境界。

应当学习哪些内容呢

(1)思维的基本形式

对于一个中学生来讲,应当了解什么是概念,概念是怎么形成的,概念的外延和内涵指的是什么,怎样区分相近的概念,怎样给概念下定义,概念和语言、符号的关系是什么等等;还应当了解什么叫判断,判断的分类是什么,如何应用等等;还应当了解什么叫推理,什么叫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不同类别的推理之间有什么异同,怎样使推理科学严密等等。

(2)思维的规律

所谓思维规律指的是思维的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等。此外还有辩证逻辑及辩证逻辑的思维规律,如对立统一思维规律、量变质变思维规律、否定之否定思维规律等。思维规律实质上是客观规律在人脑中的反映,应当自觉地掌握它。

(3)思维的方法

主要指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分类、系统化、具体化、归纳、演绎等基本思维方法。

应用正确的思维方法,对于知识的掌握和知识的运用,往往能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因为思维方法指导着学习方法,学习方法是思维方法在学习中的具体表现。

思维形式、思维规律、思维方法,都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一个人只要在思维着,就离不开一定的思维形式、规律和方法,只是自己没有自觉地意识到而已。因此,学点思维科学是很有必要的。

(四)要研究具体的思维过程

思维的形式、规律和方法总是在具体的思维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因此,也只有在具体的思维活动中才能把握它,使它成为有血有肉的具体的东西,而不是几条抽象的规律或定义。

研究思维过程的途径有三条:

(1)通过学习科学史来研究前人的思维过程,从中汲取营养,掌握思维的科学

在我们的课本中,前人寻找真理的曲折的思维过程被略去了,看到的只是通向成功的简捷的思维过程,这对学习思维科学和发展思维能力有不利的一面,因为这不符合科学发展历史的本来面貌。

通过科学史的学习来了解形成科学成果的思维过程,有三点好处:可以学习如何科学地思维,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还可以学习科学家百折不挠地探索和创造的精神。例如,学习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的过程,可以充分看到科学的思维方法在研究中的重大作用,也可以学到孟德尔坚持 8年搞豌豆杂交实验的顽强精神。当然,由于时间有限,不可能研究课本上涉及的每一项科学成果的历史,但要力求了解科学史上某些重大发现的探索过程,这对学习会有所帮助。

(2)通过上课研究思维的过程

上课时,要有意识地研究老师或同学的思维过程,具体分析他们的思维方法。

听完课以后,可以回味一下老师是怎么提出问题的,怎么分析问题的,又是怎么解决问题的,复习课时,老师的比较表是怎样设计的,又是怎么把知识整理成有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的。总之,认真学习老师在课堂上成功的启发、引导和讲解,有助于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至于上课时同学回答问题,有的论证得头头是道,有的回答得非常简捷,有的解题方法非常高明,有的反驳非常有力……面对这些科学思维的精彩之作,千万不要轻易放过,要认真地回味一下,想想同学在思维过程中的高明之处在什么地方,从中学习思维科学。

(3)回忆自己的思维过程,从中寻找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

每个学生每天都在思维着。例如上课思考问题、讨论发言、课后复习、解题、作文、考试答卷、考前复习、做实验等等。但一般学生只满足于完成学习任务,至于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的思维形式、规律和方法,往往很少顾及。

有的学生答题简要、清楚、无懈可击,老师表扬一下,给个好成绩也就完了。如果自己不满足这一点,再从思维的方法上分析一下自己的思维过程,也许会意识到这次答题成功的原因在于采用了严密的归纳推理或演绎推理,或是运用了比较的思维方法,经过这样认真地分析,使自己能够更加自觉地运用逻辑知识。

(五)不断丰富知识,提高所掌握知识的质量

知识和能力是互相促进的关系,丰富而深刻的知识,无疑会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人们常说,概念是思维的细胞。如果不掌握概念,不掌握原理,那么头脑中就会因为缺少思维所必须的“原材料”而使思维无法进行下去。例如学习物理时,如果不掌握原理、公式、解题的思维活动,就无法进行。试想一个不掌握三角形全等判定公理知识的人,面对有关三角形全等的证明题,怎么能开展思维活动呢?不少学生思维能力低的原因就是基础知识太差。澳大利亚有一位科学家说得好:“科学上成年人思维程度的发展只能达到青年时期所打基础能够支持的高度。”这里说的基础,当然包括基础知识在内。

但是也有这种情况,有的人知道的也不少,记忆力也不差,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却很弱。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头脑中贮存的知识质量太差。所谓太差,一是不理解,二是不系统。因此在进行思维活动时,就无法“取用”,这必然会影响到思维能力的提高。

(六)要提高语言能力

当认识到一类事物的本质特性而形成概念时,用什么来确定和表示呢?用词语来表示。而用词语所表达的概念则是“思维的细胞”。词按照一定的方式组合起来并表示一定的意思,就成了句子,句子再进一步组成句群、段落和文章。人们就是依靠语言文字将获取的各类知识保存下来。而学生又是依靠语言文字把这些保存下来的知识继承下来的,从而使社会知识转化为个人知识。人与人之间交流思想、经验也要依靠语言和文字,并且经常借助它进行记忆、思维和想象,从而使智力活动成为可能。

语言直接影响到知识的贮存、流传和继承,关系到思想的交流和思维的进行。语言和思维密切相关。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语言是思维的直接现实。”爱因斯坦说:“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和他形成概念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语言的。”上海复旦大学著名数学家苏步青在上海举行的语文教学研究会上讲话时说:“如果允许复旦大学单独招生的话,我的意见是第一堂先考语文,考后就判卷子。不合格的,以下功课就不要考了。语文你都不行,别的是学不通的。”这位著名数学家讲的话很有道理。

当前值得重视的问题是不少中学生轻视语文,忽视语言能力的提高,听说读写水平很低,这阻碍了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例如审题时看错题目,阅读和听讲效率低,解答问题时表达不清,实验报告表达不准,不能确切表达自己的思想等等。因此,努力提高语言能力不可忽视。

总之,要想积极发展思维能力,从思想上要认识到发展思维能力的重要性,从行动上要注意做到:把自己置身于问题之中,坚持独立思考,要学点思维科学,注意研究具体的思维过程,不断丰富知识,提高所掌握知识的质量,以及提高语言能力等等。思想上有了认识就能提高行动的自觉性,行动跟上了,提高思维能力的愿望才有可能变成现实。

地理教学如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论文

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论文

初中语文教学思维能力培养论文

初中数学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论文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教育论文

数学教学如何拓展学生思维

探求语文教学中学生的思维论文

小学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探析论文

高三数学备战:如何提高学习能力

[作文教学论文]注重思维训练,提高作文水平

如何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
《如何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如何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精选10篇)】相关文章:

如何在中职教学中突出对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论文2022-11-28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2023-11-28

如何对教学学习困难学生进行教学原则论文2022-10-30

英美文学教学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2022-07-27

《医学伦理学》教学中医学生道德思维能力的培养论文2024-01-28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2024-01-14

优化美术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美术能力论文2022-04-29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2023-10-07

如何提高初中生的作文水平2023-08-08

如何提高员工的思维能力2023-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