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数学第五单元知识点

时间:2022-11-21 08:20:16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小学六年级数学第五单元知识点(合集6篇)由网友“钟小钟幺八零”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小学六年级数学第五单元知识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六年级数学第五单元知识点

篇1:小学六年级数学第五单元知识点

小学六年级数学第五单元知识点

1、数据填写在一定格式的表格内,用来反映情况、说明问题,这样的表格就叫做统计表。

2、统计种类:单式统计表:只含有一个项目的统计表。复式统计表: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统计项目的统计表。百分数统计表不仅表明各统计项目的具体数量,而且表明比较量相当于标准量的百分比的统计表。

3、统计图:用点线面积等来表示相关的量之间的数量关系的图形叫做统计图。

4、条形统计图优点:很容易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注意:画条形统计图时,直条的宽窄必须相同。复式条形统计图中表示不同项目的直条,要用不同的线条或颜色区别开,并在制图日期下面注明图例。

5、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注意:折线统计图的横轴表示不同的年份、月份等时间时,不同时间之间的距离要根据年份或月份的间隔来确定。按照数据的大小描出各点,再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并注明数量。

6、扇形统计图

(1)用整个圆的面积表示总数,用扇形面积表示各部分所占总数的百分数,

2)优点:很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同总数之间的关系。

3)制扇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

a)先算出各部分数量占总量的百分之几。

b)再算出表示各部分数量的扇形的圆心角度数。

c)取适当的半径画一个圆,并按照上面算出的圆心角的度数,在圆里画出各个扇形。

d)在每个扇形中标明所表示的各部分数量名称和所占的百分数,并用不同颜色或条纹把各个扇形区别开。

小学数学等式的性质

1等式性质

性质1: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整式,等式仍然成立。

若a=b,那么a+c=b+c

性质2: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整式,等式仍然成立。

若a=b,那么有a·c=b·c或a÷c=b÷c(c≠0)

性质3:等式具有传递性。

若a1=a2,a2=a3,a3=a4那么a1=a2=a3=a4

2等式性质意义

等式的性质是解方程的基础,很多解方程的方法都要运用到等式的性质。如移项,运用了等式的性质1;去分母,运用了等式的性质2。运用等式的性质,涉及除法时,要注意转换后,除数不能为0,否则无意义。

数学角的度量知识点

1、直线、射线、角

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这种线叫直线。

只有一个端点,向一端无限延伸,这种线叫射线。

直线、射线与线段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①、直线和射线都可以无限延伸,因此无法量出长短。

②、线段可以量出长度。

③、线段有两个端点,直线没有端点,射线只有一个端点。

2、角的计量单位是“度”,用符号“°”表示。把半圆平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是l度。记做1°

3、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画出的长短没关系。角的`大小要看两条边叉开的大小,叉开得越大,角越大。

4、小于90°的角叫做锐角

直角=90°,

大于90而小于180°的角叫做钝角,

平角=180°=2个直角,周角=360°=2个平角=4个平角

特别注意:因为直线射线都无法度量,所以在判断题中,与直线射线比较长短的都是错误的。

平行四边形对角相等,邻角和等于180°,只需要量一个角的度数,就可以知道其他几个角的度数,

5、角的个数=n×(n-1)÷2

n为边的条数。数线段的方法也如此。

6、75度=45度+30度

15度=60度-45度=45度-30度

120度=30度+90度

150度=60度+90度

135度=90度+45度

篇2:数学人教版小学六年级第五单元知识点

数学人教版小学六年级第五单元知识点

1、抽屉原理〔一〕:把多于n个旳物体放到n个抽屉里,那么至少有一个抽屉里旳东西许多于两件。例如:

把八个苹果任意地放进七个抽屉里,不论如何样放,至少有一个抽屉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旳苹果。这种现象叫着抽屉原理。抽屉原理也被称为鸽巢原理。

2、抽屉原理〔二〕:把多于mn(m乘以n)个旳物体放到n个抽屉里,那么至少有一个抽屉里有许多于m+1旳物体。

3、应用抽屉原理解题旳步骤:

第一步:分析题意:正确地推断什么是“东西”,什么是“抽屉”,也确实是什么作“东西”,什么可作“抽屉”。

第二步:制造抽屉:那个是关键旳一步,这一步确实是如何设计抽屉。依照题目条件和结论,结合有关旳数学知识,抓住最差不多旳数量关系,设计和确定解决问题所需旳抽屉及其个数,为使用抽屉铺平道路。

例如:从2、4、6、…、30这15个偶数中,任取9个数,证明其中一定有两个数之和是34。

分析与解答我们用题目中旳15个偶数制造8个抽屉:

此抽屉特点:凡是抽屉中有两个数旳,都具有一个共同旳特点:这两个数旳和是34。现从题目中旳15个偶数中任取9个数,由抽屉原理〔因为抽屉只有8个〕,必有两个数能够在同一个抽屉中〔符合上述特点〕。由制造旳抽屉旳特点,这两个数旳和是34。

第三步:运用抽屉原理:观看题意设条件,结合第二步,恰当应用各个原那么或综合运用几个原那么,以求问题之解决。

4、抽屉原理旳计算公式:物体数÷抽屉数=商……余数

至少数=商+1

5、摸2个同色球计算方法。

〔1〕要保证摸出两个同色旳球,摸出旳球旳数量至少要比颜色数多1。

物体数=颜色数×〔至少数-1〕+1

〔2〕极端思想:

用最不利旳摸法先摸出两个不同颜色旳球,再不管摸出一个什么颜色旳球,都能保证一定有两个球是同色旳。

〔3〕公式:

①两种颜色:2+1=3〔个〕

②三种颜色:3+1=4〔个〕

③四种颜色:4+1=5〔个〕

小学数学加法心算技巧

1、分裂再凑整数加法;

比如;8+5=13,先把“5”分裂成“2”和“3”;那么就是8+2+3=10;

2、比如;77+8=85,先把“8”分裂成“3”和“5”;那么就是77+3+5=85;

3、变整数再减去

比如,26+18=44,把“18”变成“20-2”,那么就是26+20-2=44;

4、比如;387+983=1370,把“983”变成“1000-17”,那么就是387+1000-17=1370;

5、错位数相加

比如,个位加十位得数是个位的;

51+15=66;这样算:5+1得6;1+5得6;两6合拼

72+27=99;这样算:7+2得9;2+7得9;两9合拼

63+36=99;这样算:6+3得9;3+6得9;两9合拼

52+25=77;这样算:5+2得7;2+5得7;两7合拼

6、比如,个位加十位得数是十位的;

78+87=165;这样算:7+8=15,再把“15”两个数字“1”和“5”相加得6,把这个“6”放在“15”的中间,得出“165”;

67+76=143,这样算:6+7=13,再把“13”两个数字“1”和“3”相加得4,把这个“4”放在“13”的中间,得出“143”;

数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知识点

速度×时间=路程

单价×数量=总价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路程÷时间=速度

总价÷单价=数量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路程÷速度=时间

总价÷数量=单价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积也乘或除以几(零除外)

一个因数乘几,另一个因数除以几,积不变(零除外)。

两位数乘三位数,积最多五位数,最少四位数

估算原则:便于口算、接近准确数、能解决实际问题(估大或估小)

篇3: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知识点

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知识点

知识点一、正比例的意义及应用

理解掌握:(1)正比例的定义: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相对应的两个数

的比值(在除法中是叫做商)一定,那么这两个量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成正比例关系。

(2)如果用字母x和y分别表示两种相关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比值(一定),正比例关系式可用x/y=k。

(3)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的应用方法:1、判断两个是否相关联;

2、判断这两个量的比值是否一定,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关系;

反之不成正比例关系。(简说:用除法,商一定,成正比)

知识点二、正比例的图像

理解掌握:正比例图像是一条直线。从图像中,可以直观看到两种量的'变化情况,由一个量的值可以直接找到对应的

另一个量的值。

知识点三:反比例的意义及应用

理解掌握:(1)反比例的定义: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相对应的两个数

的积一定,那么这两个量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成反比例关系。

(2)如果用字母x和y分别表示两种相关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比值(一定),反比例关系式可用x×y=k。

(3)判断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的应用方法:1、判断两个是否相关联;

2、判断这两个量的积是否一定,积一定就成反比例关系;反之

不成反比例关系。(简说:用乘法,积一定,成反比)

数学大数的认识知识点

1. 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 ,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特别注意:计数单位与数位的区别。

2、在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这些计数单位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3、位数:一个数含有几个数位,就是几位数,如652100是个六位数。

4、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

6、亿以上数的读法:

① 先分级,从高位开始读起。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

② 亿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

③ 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

7、亿以上数的写法:

① 从最高位写起,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

② 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8、比较数的大小:

① 位数不同的两个数,位数多的数比较大。

② 位数相同的两个数,从最高位开始比较。

9、求近似数:

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位上的数;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万位上的数。

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四舍五入法”,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的尾数最高位上的数是小于5 还是等于或大于5 。小于5就舍去尾数,等于或大于5就向前一位进1,再舍去尾数。

10、表示物体个数:1,2 ,3, 4, 5 ,6 ,7 ,8 ,9 ,10, ……. 都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来表示, 0也是自然数。所有的自然数都是整数。

小学数学倒数求法

1、真、假分数的倒数。很简单,将分子分母交换位置,就是真、假分数的倒数了。

2、整数的倒数。整数做分母,1做分子。即为整数的倒数。

3、小数的倒数。对于可以除尽的数的倒数,可以用1除以这个数求倒数,对于除不尽的数,转换为分数,再按照真、假分数求倒数的方法来进行即可。

4、带分数的倒数。先把分数化为假分数,然后将分子分母调换位置,即为该数的倒数。

篇4: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知识点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知识点

一、认识圆形

1、圆的定义:圆是由曲线围成的一种平面图形。

2、圆心:将一张圆形纸片对折两次,折痕相交于圆中心的一点,这一点叫做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3、半径:连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一般用字母r表示。把圆规两脚分开,两脚之间的距离就是圆的半径。

4、直径: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一般用字母d表示。直径是一个圆内最长的线段。

5、圆心确定圆的位置,半径确定圆的大小。

6、在同一个圆内或等圆内,有无数条半径,有无数条直径。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7.在同圆或等圆内,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1/2。用字母表示为:d=2r或r=d/2

8、轴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9、长方形、正方形和圆都是对称图形,都有对称轴。这些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10、只有1条对称轴的图形有: 角、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扇形、半圆。只有2条对称轴的图形是: 长方形;只有3条对称轴的图形是: 等边三角形;只有4条对称轴的图形是: 正方形;有无数条对称轴的图形是: 圆、圆环。

11、画对称轴要用铅笔画,同时要用尺子(三角板)画出虚线,这条虚线两端要超出图形一点。

二、圆的周长

1、圆的周长: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度叫做圆的周长。用字母C表示。

2、圆周率实验:(滚动法)在圆形纸片上做个记号,与直尺0刻度对齐,在直尺上滚动一周,得到圆的周长。或者用线围绕圆形纸片一周量出线的长度就是圆的周长(测绳法)。

发现,圆周长与它直径的比值(圆周长除以直径)是一个固定数即3倍多一点,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

3、圆周率:任意一个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pai) 表示。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算出来的人是我国的数学家祖冲之。

(1)、一个圆的周长总是它直径的3倍多一些,这个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圆周率π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在计算时,一般取π ≈ 3.14。

(2)、在判断时,圆周长与它直径的比值是π倍,而不是3.14倍。

4、圆的周长公式: 圆的周长等于圆周率乘直径用字母表示C= πd

(1)、已知圆的周长求直径用圆的周长除以圆周率,用字母表示

d = C ÷π或圆的周长等于2乘圆周率乘半径,用字母表示C=2πr

(2)、已知圆的周长求半径用圆的周长除以圆周率的2倍,

用字母表示 r = C ÷ 2π(r = C / 2π)

5、在一个正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直径等于正方形的边长。在一个长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直径等于长方形的宽。

6、区分周长的一半和半圆的周长:

(1)、周长的一半:等于圆的周长÷2

计算方法:2π r ÷ 2 即C半= π r

(2)半圆的周长:等于圆的周长的一半加直径。 计算方法:半圆的周长=5.14 r (推导过程C半=2π r ÷ 2+d=πr+d=πr+2r =5.14 r)

三、圆的面积

1、圆的面积:圆所占平面的大小叫做圆的面积。 用字母S表示。

2、圆面积公式的推导:(1)把一个圆等分(偶数份)成的扇形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像越接近长方形。 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的周长的一半,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圆的半径。

(2)拼出的图形与圆的周长和半径的关系。

圆的半径 = 长方形的宽

圆的周长的一半 = 长方形的长

3、圆面积的计算方法:因为:长方形面积 = 长 ×宽

所以:圆的面积 = 圆周长的一半 × 圆的半径

即S圆 = C÷2× r=πr × r=πr

圆的面积公式:S圆 =πr → r = S 圆÷ π

4、环形的面积:一个环形,外圆的半径用字母R表示,内圆的半径用字母r表示。(R=r+环的宽度.)

S环 = πR -πr 或环形的面积公式:S环 = π(R -r )(建议用这个公式)。

5、一个圆,半径扩大或缩小多少倍,直径和周长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而面积扩大或缩小的倍数是这倍数的平方倍。

例如:在同一个圆里,半径扩大3倍,那么直径和周长就都扩大3倍,而面积扩大3的平方倍得到9倍。

6、两个圆: 半径比 = 直径比 = 周长比;而面积比等于这比的平方。

例如:两个圆的半径比是2∶3,那么这两个圆的直径比和周长比都是2∶3,而面积比是4∶9

7、任意一个正方形与它内切圆的面积之比都是一个固定值,即:4∶π

8、当长方形,正方形,圆的周长相等时,圆面积最大,正方形居中,长方形面积最小。反之,面积相同时,长方形的周长最长,正方形居中,圆的周长最短。

9、常用各π值结果:π = 3.14;2π = 6.28 ;5π=15.7

10、外方内圆(内切圆)公式S=0.86r 推导过程:S=S正-S圆=d -πr =2r×2r-πr =4r -πr =r ×(4-π)=0.86r

11、外圆内方(外切圆)公式S=1.14r 推导过程:S=S圆-S正=πr -dr/2×2=2r×r/2×r=πr -2r =r ×(π-2)=1.14r (把正方形看成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三角形的底就是直径,高是半径)

12、一条弧和经过这条弧两端的两条半径所围成的图形叫做扇形。顶点在圆心的角叫做圆心角。扇形的面积与圆心角大小和半径长短有关。

13、S扇=S圆×n/360;S扇环=S环×n/360

14、扇形也是轴对称图形,有一条对称轴。

15、常见半径与直径的周长和面积的结果。

世界最大的数和最小的数

最大的数,从数学意义上讲是不存在的。但是有一个数,宇宙间任何一个量都未能超过它,这个数就是10的100次方,也叫“古戈尔”(gogul的译音)。

目前世界上每秒运算10亿(10的9次方)次的最快速的电子计算机,假定它从宇宙形成时(距今约200亿年)就开始运算,到今天,其运算总次数也不够10的100次方次。

没有最小的数字,但有最小的自然数,就是“0”。

数学《多边形面积》知识点

1、长方形面积=长×宽 字母公式:s=ab

长方形周长=(长+宽)×2 字母公式:c=(a+b)×2

2、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 字母公式:s= 或者s=a×a

正方形周长=边长×4 字母公式:c=4a 或者c= a×4

3、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字母公式:s=ah

4、三角形面积=底× 高÷2 字母公式:s=ah÷2

5、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 字母公式:s=(a+b)×h÷2

6、计算圆木、钢管等的根数: (顶层根数+底层根数)×层数÷2

7、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

等底等高的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面积关系: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三角形面积的2倍。

8、组合图形:转化成已学的简单图形,通过加、减进行计算。

篇5: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知识点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知识

1、圆的认识

(1)圆的各部分名称:①圆心——圆中心的一点叫做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②半径——连接圆心与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一般用字母r表示。③直径——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一般用字母d表示。④一个圆只有一个圆心,有无数条半径和无数条直径。(2)圆的特征:注:(1)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或直径)决定圆的大小。

(2)直径是圆内最长的线段。

(3)直径所在的直线就是圆的对称轴。(3)用圆规画圆:①把圆规的两脚分开,定好两脚之间的距离作为半径。②把带有针尖的脚固定在一点上作为圆心。③把装有铅笔芯的脚旋转一周,即可画出一个圆。(4)用圆可以设计出很多漂亮的图案。例:小朋友可以练习一下,用圆规画出一个半径为3厘米的圆。

2、圆的周长

(1)圆的周长的定义: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度叫做圆的周长,一般用字母C表示。

(2)圆周率: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的比值为一定值,这个定值就是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一般在计算时π取3.14。

(3)圆的周长计算公式:C=2πr或C=πd(4)半圆的周长:半圆的周长为圆周长的一半加上2条半径或1条直径的长度。例:求下面这个半圆的周长。

3、圆的面积

(1)圆的面积的定义:圆所占平面的大小叫做圆的面积,一般用字母S表示。

(4)两个典型问题:①在正方形内画一个最大的圆——正方形的边长即为这个最大的圆的直径。②在圆内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对角线的长度即为圆的直径。

小学数学三个有效的学习方法

一、建立错题集

孩子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经常会做错题,这时候就要让孩子建立错题集,将错题进行集中会汇总。当然,错题集并不是错题的简单汇总,而是要注明题目考察的知识点,对错误原因进行分析,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从而避免再次犯错。

此外,复习的时候也可以针对错题集进行复习,错题集是自己薄弱环节的集合,针对错题集复习,可以快速提高自身的短板,从而减少失分项。

二、五步思考法

很多家长都信奉题海战术,总是会给孩子布置很多题目,但这样的效率是很低的。做题也是要有技巧地做,按照五步思考法进行做题,可以让孩子掌握类似的题型,做到举一反三。

孩子在做题的时候,要学会从这五个方面进行思考:1、题目考察的知识点是什么;2、为什么要这样做;3、我是如何想到的;4、有没有其他做法;5、看看有几种变化的形式。

这样,每遇到一种题型,就会重新学习相关的知识,思考解题技巧,并且变被动为主动,熟练掌握相关的题型。

三、三步纠错法

很多孩子在做错题的时候,都只是简单改正,没有去思考背后的原因。因此,如果孩子做错题,要引导他们进行三步纠错法,从而从根源上解决错题。

当孩子做错题的时候,要引导他们从这三个方面进行思考:1、错在哪里;2、错的原因是什么;3、当符合什么条件时,错误才能变成正确。

这样,每当孩子遇到错题,就能对涉及到的知识进行重新学习,从而分析出题型的解题技巧,真正掌握解题方法。

小学数学各类题型的解题方法

一、填空题

1.认真读题,弄清题意

2.回想与本题有关概念、性质、法则、定律、公式、进率、方法

3.单位要统一,结果是否要带上单位

4.认真仔细分析题目要求(画图、写等量关系等),并计算

5.结果是否最简(最简分数、最简比)

6.是否有特殊方法。

二、选择题

1.认真读题,弄清题意

2.回想与本题有关概念、性质、法则、定律、公式、进率、方法

3.从选项中排除不可能的情况(排除法),有时也可根据分析或计算直接选择答案

4.计算对照(推理)选项

5.将选择的答案代入题目中检验是否合理。

三、判断题

1.认真读题,弄清题意

2.回想与本题有关概念、性质、法则、定律、公式、进率、方法

3.把问题特殊化(把问题具体化)

4.能否拿出数据、举例推翻给定的结论

5.考虑是否超越限制条件

说明:做填空、选择、判断题时,有时需要像计算题、应用题一样去分析解答,打草稿计算。但有些同学认为不需要打草稿,这是很多同学犯错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四、图形操作

1.认真读题,弄清要求

2.回忆有关作图要求

3.按做法要求认真作图

4.标上相关数据、名称

五、几何题的做法

1.读题画出草图,并在图上标出条件和问题(用铅笔)

2.统一单位

3.回忆相关公式、方法(割、补、平移、旋转等)

六、应用题

1.认真读题、明确题意。找出条件和问题,可使用列表法、画图法(线段图、事物草图等)

2.分析题目数量关系,找数学等量关系式

(1)找条件与条件之间的关系、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系

(2)分析方法:顺推法(由条件推问题)和逆推法(由问题找条件)

(3)找等量关系式,可利用公式、定律

3.列式计算(或列方程计算),注意带单位

4.写出答语

5.检查

(1)是否符合条件与问题

(2)是否满足等量关系

(3)计算是否正确

(4)单位是否统一

(5)结果的合理性

篇6: 六年级数学第五单元教案

教学内容:教材第68—69页含有圆的组合图形的面积。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认识组合图形的特征,掌握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的方法,并能准确掌握和计算简单组合图形的面积。

2、通过自主合作,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意识。

3、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图形和生活的联系,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提高数学学习的举和学习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组合图形的认识及面积计算、图形分析。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各种基本图形纸片。

教学设计:

⊙创设情境,认识圆环

1.师:我们来欣赏一组美丽的图片。

课件出示圆形花坛、圆形水池外的圆形甬路、奥运五环标志、光盘……

2.同学们,你们从图中发现了什么?(它们都是环形的)

3.教师拿出环形光盘说明:像这样的图形,我们称它为圆环或环形。

你还知道生活中有哪些环形的物体?它们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怎样的变化?

(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已经知道的环形物体以及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乐趣)

4.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环形的知识。(板书课题:圆环的面积)

设计意图:从学生掌握的常识和熟悉的事物入手,使其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学生从直观上也感受到了环形的特点,为后面学习环形的面积奠定基础。

⊙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画一画,剪一剪,发现环形特点。

(1)画一画。

让学生在硬纸板上用同一个圆心分别画一个半径为10厘米和5厘米的圆。

(学生按照要求画圆)

(2)剪一剪。

指导学生先剪下所画的大圆,再剪下所画的小圆。

问:剩下的部分是什么图形?(环形)

师:我们也称它为圆环。

(3)教师手拿学生剪的圆环提问:这个圆环是怎样得到的?

生明确:圆环是从外圆中去掉一个内圆得到的。

(4)借助图示认识圆环的各部分名称。

你知道圆环各部分的名称吗?(出示图示引导学生明确相关内容并板书)

①外圆:又名大圆,它的半径用R表示。

②内圆:又名小圆,它的半径用r表示。

③环宽:指外圆半径和内圆半径相差的宽度。

2.探究圆环面积的计算方法。

(1)小组讨论,怎样求圆环的面积?

(2)汇报讨论结果。

(3)小结:环形的面积=外圆面积-内圆面积。

设计意图:以学生的亲身实践贯穿始终,同时在这一过程中渗透一些方法,如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观察、分析等,使学生在学习中运用、在运用中掌握,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把环形从一般图形中分离出来,快速地抓住了环形的本质特征,形成环形的概念,并顺利推导出圆环面积的计算公式,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3.课件出示例2。

光盘的银色部分是一个圆环,内圆半径是2cm,外圆半径是6cm。圆环的面积是多少?

(1)学生读题。

观察:哪里是内圆和内圆半径?你能指一指吗?外圆是哪几部分组成的?哪里是环形面积?你打算怎样求出环形的面积?

(2)学生试做,指生板演。

(3)交流算法,学生将列式板书:

解法一

外圆的面积:πR2=3。14×62

=3。14×36

=113。04(cm2)

内圆的面积:πr2=3。14×22

=3。14×4

=12。56(cm2)

圆环的面积:πR2-πr2=113。04-12。56

=100。48(cm2)

解法二

π×(R2-r2)=3。14×(62-22)=100。48(cm2)

答:圆环的面积是100。48cm2。

(4)比较两种算法的不同。

(5)小结:圆环的面积计算公式:S=πR2-πr2或

S=π×(R2-r2)(板书公式)

(6)讨论。

知道什么条件可以计算圆环的面积?怎样计算?(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引导学生结合图示多角度解答)

①知道内、外圆的面积,可以计算圆环的面积。

S环=S外圆-S内圆

②知道内、外圆的半径,可以计算圆环的面积。

S环=πR2-πr2或S环=π×(R2-r2)

③知道内、外圆的直径,可以计算圆环的面积。

④知道内、外圆的周长,也可以计算圆环的面积。

S环=π×(C外÷π÷2)2-π×(C内÷π÷2)2

或S环=π×[(C外÷π÷2)2-(C内÷π÷2)2]

⑤知道内、外圆的直径或半径及环宽,也可以计算圆环的面积。

S环=π×[(r+环宽)2-r2]

或S环=π×[R2-(R-环宽)2]

……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进一步认识圆环;结合图示理解圆环面积的计算公式。例题主要由学生自己完成,最后老师引导学生列出综合算式,使学生领会两种方法间的区别,好中选优,展现学生的创新精神。在合作讨论中进一步弄清求圆环面积所需要的条件,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的习惯。

⊙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1.完成教材68页1题。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在班内说一说解题思路。

2.一个环形铁片,外圆直径是20dm,内圆半径是7dm,这个环形铁片的面积是多少?

3.已知阴影部分的面积是75cm2,求圆环的面积。

[引导学生理解阴影部分的面积为R2-r2=75(cm2),圆环的面积=π(R2-r2)=3。14×75=235。5(cm2)]

设计意图:练习设计突出重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通过练习不仅巩固了所学知识,又让学生把获得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提高了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反思体验,总结提高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布置作业,巩固应用

1.完成教材72页8题。

2.找一些关于环形的资料读一读。

板书设计

圆环的面积

圆环面积=外圆面积-内圆面积

S环=πR2-πr2或S环=π×(R2-r2)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圆的面积》教学反思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试题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测量的教学反思

小学信息技术第五册教学计划

六年级数学上第五单元教学计划

北师大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试题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到八单元教学反思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案

七年级上册教学教学工作计划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1~6年级简介

小学六年级数学第五单元知识点
《小学六年级数学第五单元知识点.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小学六年级数学第五单元知识点(合集6篇)】相关文章: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的试题2024-01-07

七年级英语上册教学工作计划2023-02-22

数学第7册教学计划2022-12-06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目录2022-07-22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数学广角测试题2024-02-08

人教版五年级教学计划2022-12-25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案2022-12-11

新人教版五年级英语教学计划2022-06-14

小学三年级上学期数学第五单元试题2022-06-16

初一政治科教学计划2023-01-15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