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思想与营销实践的互动(共9篇)由网友“今天灯很亮”投稿提供,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营销思想与营销实践的互动,希望您能喜欢!
篇1:营销思想与营销实践的互动
营销思想与营销实践的互动
内容提要:营销思想与营销实践作为营销的两个方面,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本文以为周期,将营销发展史划分为5个阶段,通过对营销思想史与营销实践史的回顾分析,指出营销具有适应性、开放性、灵活性和国际性的发展规律。
一、引言
营销,这种以“交换”为核心概念的理论体系及其实践,是伴随着人类社会商业活动的产生发展应运而生的。它的范畴可以清晰地分为两类:一类把营销作为经营的哲学,或者思维的方式,即营销作为一种成熟学科的理论体系;另一类则把营销与生产、财务或人力资源管理等相提并论,指针对某些特定活动的一类管理职能,即营销的实践过程。营销是商业交换过程的内在因素,但其重要性却是随着供求关系这个杠杆的变动而发生变化的。
对营销的历史研究,不仅包括营销思想(包括观点、理论、学派等)的历史,也包括营销在现实商业活动中实践的历史。这两者既相互独立,彼此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营销思想常常为营销实践所驱动,同时营销实践也不可能是毫无思想指导的率性行为。本文试图通过对营销思想发展史与营销实践发展史的回顾与分析,找出二者之间是如何互动的规律性的内涵。
回顾营销学的发展历史,可以发现这样一个规律:营销理论体系每经过10年左右的时间,就会产生出一批新的概念和观点,反映或促进实践,引起争论,并因此把整个理论体系向前推进一大步。因此,在下面的理论回顾中就以10年作为阶段的划分。
二、营销思想的发展过程及其实践背景
1.崭露头角的50年代
供求杠杆,在二战结束后因日益显著的供不应求而向有利于消费者的力量转移,迫使企业将他们的注意力由制造转为销售,从而促使了营销的萌芽和发展。在10年的时间里,营销学发展作为一种帮助企业家建立和保护市场的思想体系,并且迅速地在商学院里得到普及。但是,这时的市场上虽然产品开始丰富,但品种还远远没实现多样化。初期的生产过剩只是在满足消费者同质化需求水平上的过剩,表现为激烈的无差异的同质竞争。很快,企业迫于这种恶性竞争的压力而转向在树立品牌和寻求与众不同的细分市场上下工夫。在此期间,使营销由零散的思想火花发展为系统的思想体系的力量,是下面这四个里程碑式的概念。
20世纪50年代初,通用电气公司的约翰・麦克金特立克阐述了所谓“市场营销概念”的哲学,指出它是公司效率和长期盈利的关键。他认为,当一个组织脚踏实地从发现顾客需要,然后给予各种有针对性的服务,到最后使顾客得到满足,它便是以最佳的方式满足了自身的目标。他的这种思想清楚地表明了营销概念的重点已从“以产定销”转变为“以销定产”,这是营销史上一次质的飞跃,标志着营销思想正从幼稚走向成熟。
在同一时间,齐尔・迪安在他的一篇关于有效定价策略的文章中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的概念,阐述了市场萌芽期、发展期、成熟期和衰退期等不同的市场发展阶段和相应的产品命运。其后,西奥多・莱维特在其著名的论文“利用产品生命周期”中对此概念加以高度肯定。从那以后,产品生命周期的概念在企业进行行业分析、制定发展战略时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955年,西德尼・莱维提出“品牌”形象的概念,这实际上标志着差异化竞争时代的来临。从此,广告、促销、公关等职能或行业蓬勃发展。并且,随着经济的发展、时代的进步,这个概念的重要性也日渐凸显。以至于到了今天,所有产品的竞争已经集中体现在品牌的竞争上。这个概念的真知灼见已被时间所充分证明。
1956年,温德尔・史密斯提出了“市场细分”的概念,将营销实践在企业运作的过程中提升到战略的高度。每个市场的顾客需求都是有差异的,如果公司能够对市场进行成功的细分,精确地对顾客未被满足的具有可行性的需求加以界定,并率先占领这个细分市场,而不是简单地停留在产品差异上,那么,企业就可以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自己的生存空间。市场细分的概念和思想在实践中是如此的有效,以至如今它已成为市场营销理论的基础,复杂多样的营销理论大多可以在这里找到它的根基。
2.快速发展的60年代
20世纪60年代是经济学的理论开始应用于营销,并促进后者发展的时代。经济学强调资源配置如何决定生产和消费,而营销所关注的是在特定的资源分配条件下交换的过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可以自由选择从何处购买或卖往哪里,对于这样一个现实存在的交换,市场营销是一个基本的渠道,它强调消费者的欲望和需求。这时,又不可避免地从社会学或心理学等人文学科汲取营销发展可用的营养。如下面将提到的用于实践的4P营销组合就是从30年代罗宾逊和张伯伦的微观经济学中不完全竞争理论直接延伸而来的。而对“生活方式”的研究兴趣,使营销者能更加灵活深入地探知消费者需要的细微差别,准确地选取细分市场。经过20世纪50年代市场细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进入60年代后,问题的重心已经彻底地从企业(产品)转到消费者(需要)上来。因此,这个阶段的理论发展紧紧围绕着对消费者需求的把握:既有战术层面上对消费者需求的满足(4Ps营销组合),也有战略层面上对消费者需求的把握(生活方式等),更在此基础上,强调了以企业的长期发展目标取代企业的近期生存问题(营销近视症)。这一时期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发展和变化也促使营销开始超越商业领域,向非盈利的政治或社会团体等范围渗透。营销逐渐扩大它的影响。< /P>
20世纪60年代初,杰罗姆・麦卡锡提出了著名的“市场营销组合”4Ps,以产品、价格、促销和渠道构成营销过程控制的职能要素。尽管后来随着实践的发展和营销内容的多样化,营销组合也由最初的4P发展到6P,甚至12P(如增加包装packaging、报酬payoffs、零卖peddlinh、政治politics、公共关系public relations等),但其内在的.本质并没有变化,都为营销实践指明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操作方式。
1961年西奥多・莱维特发表了著名的“营销近视”说。他指出有些行业在困难期间衰退的原因在于它们重视的是“产品”,而不是“顾客需要”。任何产品都只是满足一个持久需要的现有手段,一旦有更好的产品出现,就会取代现有产品。这一理论在当时最具代表性的例证就是计算尺与计算器的不同命运。
1963年,威廉・莱泽提
出了“生活方式”这样一个早已为社会学家所熟悉的概念,指出它对营销领域可能发生的深刻影响。各种生活方式是洞察形形色色消费方式的切入点。看到一对衣着入时的夫妇,我们可能猜出他们喜欢吃些什么或怎样度过休闲时光。厂商们越来越多地按照某种特定的生活方式来设计产品,锁定一个消费群体。
在20世纪60年代末,西德尼・莱维和菲利普・科特勒提出“扩大的营销概念”,认为营销学不仅适用于产品和服务,也适用于非盈利性组织、个人和意识形态等等。并于70年代以后在这种概念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社会大营销”的完善理论。当然,最初并非所有学者都欣然接受这种观念,戴维・洛克教授就攻击了这种观念,认为营销学正在将它的势力恶性膨胀,无孔不入地侵犯着所有领域。但是,这样的反面意见并没能阻止“大营销”概念的日益被普遍接受,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也为这一理论的成熟和完善铺平道路。
3.运荡不定的70年代
进入20世纪70年代,社会问题对经济领域的影响日益加大,使得60年代开始萌芽的社会营销观念在这个时期得到迅速发展。同时,能源危机成为这个时代突出的问题,能源的短缺迫使人们重新审视商业发展的目标,醒悟到不能一味地以销售和利润最大化作为企业的惟一目标。配合社会营销的发展,旨在抑制过度消费的低营销开始出现。值得一提的是,与低营销相似的反营销也开始与日益严峻的犯罪率上升等社会问题针锋相对。这一时期,伴随着产品的极大丰富,服务业也得到迅速发展,反映在营销理论上便是服务营销发展成营销理论体系中成熟且相对独立的一支。70年代的经济危机促使企业为了在近期竞争中取胜必须对长期的战略规划做出通盘考虑,使战略营销计划必须先于战术性营销组合的制订,因为只有在对市场进行研究、细分和定位的战略计划的基础上,战术性的营销组合才能顺利实施。
1971年,杰拉尔德・泽尔曼和菲利普・科特勒提出了“社会营销”的概念,促使人们注意营销学在传播意义重大的社会目标方面可能产生的作用,如环境保护、计划生育等。在经济和社会变化迅速的20世纪70年代,这一概念很快得到广泛应用,许多国际组织,如世界卫生组织、世界银行、美国的国际开发署等,都开始认同这一概念作为传播意义重大的社会目标的最佳方式。
对短缺的预言,导致了西德尼・莱维和菲利普・科特勒在1971年提出“低营销”的概念:在某种环境中,必须有选择地或全面地减少需求的水平,而不是一味地鼓励和刺激需求。这多半是与特定的社会目标联系在一起的。营销学者们并没有把这个理论停留在仅提出概念的水平上,而是进行了深入的探索,研究出如何把不同的营销组合工具用于降低市场需求的具体实用的操作方法。这些在菲利普・科特勒的著作里有详细的阐述。
20世纪70年代早期的经济危机,导致了“战略计划”概念的产生,在这方面成绩卓著的是波士顿咨询公司。它说服企业不能对所有的业务一视同仁,而应该根据各种业务的市场份额成长的情况,决定取舍。这就是建立在波士顿矩阵之上的著名的“业务经营组合法”。对营销者而言,营销并不仅仅意味着增加销售额,而是要通盘考虑“战略营销”的概念。自此,战略性营销和战术性营销的界限日趋明朗。在实践方面,通用汽车公司已经按这两个概念分设了不同的营销部门。在教育界,也开始专设战略营销课程。
到了20世纪70年代后期,美国的服务业得到迅速发展,随即林恩・休斯塔克在1977年的营销学杂志上阐述了她对服务营销的独到见解。她认为,因为服务性商品和实物性商品在生产和消费的过程中存在着显著差异,对服务性商品的营销应该从实物产品营销思路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从此掀起对服务营销学的研究热潮,使其逐渐发展成营销理论体系中成熟的一支。
4.全球化的80年代
20世纪80年代经济领域最显著的趋势,是跨国公司在全球的迅猛发展,使得竞争在不同层次上展开。在产品方面,异质产品之间的替代度大大提高,竞争在同质和异质产品等不同层次展开。在地域方面,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使地方企业同样不能逃脱国际化的竞争,而跨国公司则面临着地区适应性和全球标准化的矛盾选择。一方面,规模经济的规律要求忽略地方市场的差异,提供尽可能全球统一的标准产品;另一方面,当地的零售连锁组织日益增长的势力要求更多的促销费用和某些特殊的促销活动。在广告方面,大规模受众的传媒效果下降,因而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兴起和大量数据的出现,大块市场又陆续被分割成一个个当地市场。此外,规模庞大、机构复杂的国际性大公司对组织管理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培育企业文化方面,兴起了在全员中实行营销导向的内部营销。在社会营销方面也遇到了地域壁垒的问题。
1981年,瑞典的克里斯琴・格罗路斯发表了论述“内部营销”的论文。倡导在公司里创造一种营销的氛围,从经理到普通职员全部在本职工作中贯彻营销观念,营销工作已不再仅仅是营销部门的职责,而是公司全员都必须身体力行的责任,奉行顾客导向的营销观念。
1983年,西奥多・莱维特提出另一个堪称里程碑的概念“全球营销”。他呼吁跨国公司向全世界提供一种统一的产品,采用统一的沟通手段。他的学说可以在经济学中找到强力的支撑:过于强调对各个当地市场的适应性,将导致生产、分销和广告等方面规模经济的损失,使成本增加,而增加的成本最终由消费者承担,并削弱企业的竞争力。这一观点在营销学界如一石激起千层浪,被尊为现代营销之父的菲利普・科特勒也对其发难。但事实证明,莱维特的观点在实业界引起了极大的兴趣,在个别全球化商品中也树立起成功的案例,如可口可乐。随即,学术界就有对此观点加以修正的意见提出,如“双枝营销”,倡导本土化营销与全球标准化营销的并用,巧妙地回避了彻底肯定或否定的激烈争论。
“直接营销”也在这10年中进入人们的视野,它是指在零售商店外向顾客销售的一种新方式。它从最初的上门推销和邮售,发展到现在的电话推销、电视直销和网上销售等。同一时期,查里斯・古德曼又提出“关系营销”的概念,指出“公司不是在创造购买,而是要建立各种关系。”对营销的认识更接近本质。
1986年,菲利普・科特勒提出了“大营销”的概念,即公司如何打进地方保护市场的问题。指出当代的营销者越来越需要借助政治技巧和公共关系技巧,克服各种地方保护主义、政治壁垒和公众舆论方面的障碍等,以便在全球市场有效地开展工作。
5.深刻变革的90年代以来
20世纪90年代至今,人类在沟通领域经历了一场革命。大规模沟通工具的效率和利用率越来越低。交互式的、个性化的沟通方式为营销提供了新的工具和新的思维方式。伴随着制造业(柔性制造,CAM,CAD)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与4Ps观点相适应的大宗消费市场终于可以实现极限的细分,呼吁更具灵活性和适应性的营销观点。在战略领域,兼并、收购、剥离等浪潮为全球大企业的分分合合推波助澜。世界范围内的企业战略联盟使营销网络超出单纯的“营销渠道”范畴,寻找战略伙伴或同盟者已成趋势。这种营销网络使得一家公司在北美、欧洲和东亚这样的三地市场同时推出一种新产品成为可能,减少了因为产品进入市场的时间滞后而被富有进攻性的模仿者夺走市场的风险。
信息技术在20世纪90年代的蓬勃兴起将营销带进了“定制营销”的时代。基于信息技术的“营销决策支持系统”使一个公司不仅可以锁定一个细分市场,还可以为每一个特定的顾客定制产品,以满足其个性化的需求。随着技术的进步,这种营销方式已不仅仅是展示未来趋势的美好愿望,而是能够在现实中成功地付诸实践。如DELL电脑的个性化服务使其成长为世界电脑制造领域的领先者。理论界也由斯坦莱・戴维斯率先出版了主题为“大规模定制化”的专著,近来这方面的论著日见其丰。
全球性的竞争催生了“战略营销关系网络”。在营销网络中,公司可以找到战略性的合作伙伴,以求获得更广泛、更有效的市场占有。这种发起于营销领域的战略联盟近来逐渐上升到公司整体战略层面,使得竞争和合作在全球范围内表现得越来越错综复杂。
世纪之交互联网的发展给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带来革命性的变化,营销工作也不例外。互联网的交互式、动态性、即时性和全球无障碍等特性使其作为一种全新的沟通方式成为一个最高效的营销工具。“网络营销”方兴未艾,可以预期它还将在更深层次上影响着营销实践的方式和方法。
正如战略学家魏斯曼所说:一个问题的解决总是依赖与问题相临的更高的一级,即问题不可能在它出现的那一层面得到解决。在新的竞争环境下,公司如何建立基于现实、面向未来的营销战略和模式,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仅靠传统的营销模式能力是有限的,只有突破以往的思维定势,深刻认识现代竞争的本质,确立基于整体竞争的营销理念,在企业战略的层次上规划核心能力,重整营销资源,重建营销模式,构建稳定高效的营销网络,进而掌握市场,赢得竞争的主动,才能获得企业的持久竞争优势。这就是基于整体竞争战略的营销观“深度营销”,也是营销领域最新的研究和实践趋势。
三、结语
通过以上对营销思想发展过程及相应的经济背景和营销实践的回顾,可以看出营销理论与营销实践之间彼此独立、又相互促进的关系。但到底是经济的发展和营销活动的进步推动了营销理论的发展?还是预见性的先进营销理论超前于营销活动的实践,因而为后者指明了可尝试的方向?对这两个问题无法给出断然肯定或否定的解答。具体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内容的变化促使相应的营销思想萌发,反之,不断发展完善的营销思想又指导着实践,加速了实践进步的进程。正如技术和全球化这两个构成世界的变量,前者有助于人们偏好的确定,而后者则决定经济现实。技术使全球化成为可能,全球化又推动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并使其更加必要。两者的交融互动使得区分谁因谁果既无必要,也不可行。但是营销实践与营销思想发展的历史清晰地揭示了这样一个规律:营销本身应具有适应性、灵活性、国际性和开放性。对这一规律的认识有助于我们从更深层次上把握营销在未来的发展。
篇2:营销思想与营销实践的互动
营销思想与营销实践的互动
内容提要:营销思想与营销实践作为营销的两个方面,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本文以10年为周期,将营销发展史划分为5个阶段,通过对营销思想史与营销实践史的回顾分析,指出营销具有适应性、开放性、灵活性和国际性的发展规律。一、引言
营销,这种以“交换”为核心概念的理论体系及其实践,是伴随着人类社会商业活动的产生发展应运而生的。它的范畴可以清晰地分为两类:一类把营销作为经营的哲学,或者思维的方式,即营销作为一种成熟学科的理论体系;另一类则把营销与生产、财务或人力资源管理等相提并论,指针对某些特定活动的一类管理职能,即营销的实践过程。营销是商业交换过程的内在因素,但其重要性却是随着供求关系这个杠杆的变动而发生变化的。
对营销的'历史研究,不仅包括营销思想(包括观点、理论、学派等)的历史,也包括营销在现实商业活动中实践的历史。这两者既相互独立,彼此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营销思想常常为营销实践所驱动,同时营销实践也不可能是毫无思想指导的率性行为。本文试图通过对营销思想发展史与营销实践发展史的回顾与分析,找出二者之间是如何互动的规律性的内涵。
回顾营销学的发展历史,可以发现这样一个规律:营销理论体系每经过10年左右的时间,就会产生出一批新的概念和观点,反映或促进实践,引起争论,并因此把整个理论体系向前推进一大步。因此,在下面的理论回顾中就以10年作为阶段的划分。
二、营销思想的发展过程及其实践背景
1.崭露头角的50年代
供求杠杆,在二战结束后因日益显著的供不应求而向有利于消费者的力量转移,迫使企业将他们的注意力由制造转为销售,从而促使了营销的萌芽和发展。在10年的时间里,营销学发展作为一种帮助企业家建立和保护市场的思想体系,并且迅速地在商学院里得到普及。但是,这时的市场上虽然产品开始丰富,但品种还远远没实现多样化。初期的生产过剩只是在满足消费者同质化需求水平上的过剩,表现为激烈的无差异的同质竞争。很快,企业迫于这种恶性竞争的压力而转向在树立品牌和寻求与众不同的细分市场上下工夫。在此期间,使营销由零散的思想火花发展为系统的思想体系的力量,是下面这四个里程碑式的概念。
20世纪50年代初,通用电气公司的约翰・麦克金特立克阐述了所谓“市场营销概念”的哲学,指出它是公司效率和长期盈利的关键。他认为,当一个组织脚踏实地从发现顾客需要,然后给予各种有针对性的服务,到最后使顾客得到满足,它便是以最佳的方式满足了自身的目标。他的这种思想清楚地表明了营销概念的重点已从“以产定销
[1] [2] [3] [4] [5]
篇3:互动营销与Agency变脸
我在上一期的专栏文章中提到,在搜索引擎广告模式的进攻下,门户网站原有的“卖位置”式的广告模式受到了极大冲击,这种脱胎于报纸靠发行量卖广告的做法,已经不得不发生改变。商业因素,促使所有人考虑这样一个问题:从营业收入角度而言,新媒体究竟是什么?
包括我在内的不少互联网观察者认为,新媒体不再是媒体。这句看上去十分古怪的话的本质是:新媒体不能把它的信息接受者看成毫无反应的受众。换句话说,包括广告在内的市场营销行为,不能再仅仅考虑如何“宣传”(Propaganda),而更要考虑如何“传播”(Communication),或者更直白地说,如何“对话”(Conversation)。
关于这段话,可以从三个角度理解。
第一个角度更多地出现在学术理论界。海外已经有不少大学取消了“广告”这门课,而升级为“整合营销传播”(IMC)课程或者专业。从传播理论的立场上,以单向传播为核心的宣传早已是过时的东西,更何况,在英语语境中,Propaganda是一个带有贬义的词汇(比如说德国纳粹时期的传播研究就称为宣传研究)。不过,这一次,实务似乎远远落在了理论的后头,一直到今天,我们还可以看到太多太多的单向宣传模式广告。
第二个角度则是所谓的“互动营销”,这被称为整合营销传播的六大工具之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时代,互动是最核心的一环,也的确被广泛应用在业界。新媒体被赋予了增加互动的光荣使命,而不再是进行简单的信息宣传,
它不仅仅是组织面向受众的传播渠道,同时也是消费者向组织反馈的渠道。从这个角度出发,新媒体和传统媒体依然没有太大的区别:还是一种媒介,一种让组织和消费者得以互通有无的媒体(平台)。然而,业内人士明白,这里面已经出现了微妙的变化。
让消费者互动是需要一些技巧的。
先要定一个策略(Strategy),究竟需要互动些什么并不是一个互动方案的主要问题,组织更希望通过一次互动来完成一次有目的的传播。事实上,互动只是工具,目的还是宣传,无非就是想让宣传更容易为受众接受,更容易让更多的受众注意。于是,这个目的为何,成为策略上的首要问题。由于各个新媒体的特性不同(也许是Blog,也许是SNS,也许是视频网站),策略部分可能会要求新媒体做一些有限的参与。
然后要做一个策划(Campaign),通俗地讲,就是新媒体用PPT写出一个方案。这个策划包括如何搞这个互动,如何让这个互动更有趣,如何让新媒体的用户有效地参与以及让他们发挥特长。这个策划的主体工作是由新媒体完成的,广告主会参与其中并提出修改意见。通常来说,策划案能否为广告主接受并买单,是整个活动的关键所在。由于新媒体本身的互动性太强,各家的用户又不尽相同,作为中介的Agency(广告公司或公关公司),很难在这里面起到关键的作用。
这个策划案环节已经彰显了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不同。在传统的广告公关模式中,Agency一般会单独向广告商提案,做一个所谓的“媒体拼盘”,并提供这些媒体的基本数据(比如发行量、收视率或者访问量)。但新媒体在介入策划案时,提案已经不像过去那样媒体无需参与,而是要求新媒体更深入地进入操作环节:做演示讲解。广告商对某项策划案的疑问和修正,也会直接面对新媒体,而不是通过Agency来传达。
篇4:药厂与经销商互动营销
药厂与医药公司之间其实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在医药产业链中分属产业链的上游和中游、有着各自不同的行业分工和职能,这种行业的分工和职能不同并不能阻碍彼此双方追求产品销售利润的目标。药厂通过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而获得上游工业的产品利润;商业通过总代理或分销药厂产品获得商业的合理产品销售利润。药厂通过代理商或自建办事处,借助医药公司来分销药厂产品、建立医院销售渠道、OTC药店销售渠道、第三终端销售渠道。分属医药产业链中间的商业在药厂市场前期的开发,中后期的维护和管理上占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药厂如何来与商业互动配合,如何在厂商间架立互动的营销平台、发挥各自在产业链中的分工和职能作用、发挥各自在产业链中的优势和地位。互动共同来开发、维护和管理下游渠道(医院渠道,OTC药店渠和第三终端渠道)呢?笔者认为这是业内同行高层管理人员所关注和经常探讨的课题。
互动即厂商整合各自优势,发挥各自产业链中的分工和职能优势、相互协作、相互配合、共同来开发、维护和管理下游终端渠道;针对下游终端渠道开展一系列终端宣传,推广和促销、获得产品销售利润的过程,
厂商互动基础“双方都感兴趣”
从药厂来说。药厂要有较强的资金实力进行渠道的建设,维护和管理;要有较强的资金实力来实施一系列的终端宣传,推广和促销活动。有长远的能打动商业的战略性营销策略和战术性销售计划和方案,这包括了药厂在X区域市场上的产品销售策略、产品销售渠道建设计划、产品进入下游终端后的维护和管理;特别是渠道建立后的下游终端如何进行产品宣传,推广和促销。是否有较好的主打产品和丰富的产品群和产品结构来吸引商业对药厂感兴趣。这几大要素构成了商业是否感兴趣,是否愿意协同配合药厂来实现其销售目标和任务。
从医药公司来说。在当地市场上要有对下游终端客户充足的覆盖能力,较好的资金实力、较强的终端销售队伍。能帮助药厂实现在X区域内的战略目标和任务,能够协助药厂在产品销售渠道上的构建,维护和管理。
厂商互动开发销售渠道
厂商互动开发销售渠道是药厂发挥自己办事处的资金投入优势,办事处专业销售医药营销人员优势、对自己产品熟悉优势。以办事处自己为主,商业国辅。商业发挥对下游终端熟悉的优势共同来开发医院渠道,OTC渠道、第三终端渠道。
篇5:经销商互动盈利营销之路
消费是在不同的企业或行业中流水消费的,消费不是独立的,所消费的产业上下业务链之间有不同的控制能力,在这几种行业中间设计一种信用工具降低客户每次消费的使用成本(如某酒商会员),还可以整合企业进入经销商的控制体系,减少中间交易环节,提升竞争优势,同样做到盈利。
这种盈利模式,一般是具有相同消费需求和能力的人,促使其在不同的服务项目或者服务平台上消费。此外,发起人或者参与者基本是在投入不变的情况下,收入增加。其建立的共同基础便是不同业务之间存在一致的交换价值。
产业互动盈利模式,是指在原来业务陷入困境或者难以提升的时候,跳出原来的一般性思路,找到新的盈利点。通过把一些与经营范围相关的业务拉到自己的经营流程中来,以结盟的方式达成客户共享、资源共赢的目的。这种方式可以达到保值和增值的目的,结盟成员之间的利益协商与分配会一定程度上避免业务贬值!
值得注意的是,产业互动区别于企业多元化发展路径。两者看似目的相同,但其过程却是截然相反。企业多元化讲究的是企业自主实质控制或投资业务。产业互动则是具有利益共享的其他企业或资源。
案例分享:临沂顺和酒行资源整合
1、神奇的“顺和万卡通”
有6年的历史的顺和酒行是山东酒行业第一家成功上市企业,在如今的行业环境下,敢于逆势扩张的酒类连锁企业并不多,因为他们大多面临着盈利模式的问题。在前几年,这些酒类连锁门店的作用更多地在于形象展示,利润主要来自看不见的团购。限制“三公消费”的政策一落地,团购销量便应声下跌。没了团购,哪里去寻找销量?
于是顺和酒业董事长马龙刚开始寻找团购,商超、烟酒店、餐厅店等传统渠道以外的资源。这些资源看似和酒行业关系不大,如健身会馆、汽车4S店、高尔夫俱乐部等会员制的服务机构。马龙刚认为,“这些正是我的目标消费群体聚集的地方。”,并将这些场所视为白酒目标消费群体的“生活圈”,
一次偶然的机会,马龙刚发现可以通过资源交换的方式切入这个生活圈。当时他受朋友邀请到一家健身会馆打球,结识了会馆的老板。得知这个会馆只向会员开放后,他向这个老板提出一项诱人的建议:“我给你带来100个新会员怎么样?”
最终的结果是,健身会馆给马龙刚100张价值1000元的印上“顺和酒行”的会员卡,并在健身会馆提供场地作为顺和酒行的形象展示柜台;马龙刚则给健身会馆100箱价值1200元的酒水,供他们作为会员礼品或招待使用。
这次的合作让马龙刚尝到了甜头:健身会馆的会员卡可以拿来回馈顺和酒业行会员,馆内的展示柜还能带动一些酒水销售。会馆也得到实惠:100个新会员以及他们转介绍来的朋友正好也都是会馆的目标人群,而用酒水作为礼品招揽其他新会员效果也不错。
用类似的方式,马龙刚还植入汽车4S店的车友会活动、房地产公司的客户答谢会、高尔夫俱乐部……在一次次的地面活动中,顺和酒行获得了与目标消费者直接交流沟通的机会,自己的会员数量也随之增长。
如果说生活圈是被其他酒商忽略的资源,“顺和万通卡”则是顺和酒行做的一件其他酒商即使想到,也未必能做的事。借用顺和酒行母公司其他产业的资源,马龙刚将万通卡在临沂落地的同时,挂上“顺和”之名,并打通山东高速ETC支持功能,使“顺和万通卡”成为一张集店面支付、顺和酒行会员及山东高速ETC功能于一身的多功能金融卡。
2、打造同城酒水配送
作为酒类连锁的后起之秀,想要后来居上,顺和酒行希望在变化中寻找突破之道。
在近一两年白酒行业开始下行的趋势中,马龙刚认为需求本身发生了一些变化:消费者从以前的拼酒量,慢慢转变为重质不重量;同时,消费者变得更加理性,希望性价比更高的产品,而不像以前一样,“越贵越有面子”。
篇6:A食品消费者互动营销方案
一、方案目标
通过“抽奖+积分+推荐”的营销方式,刺激消费者对A食品的购买,并产生重复消费和推荐购买,培养忠实客户,逐步形成品牌美誉度,
二、目标客户分析
A食品的消费客户群体多为年轻群体、家庭消费和流动消费(如差旅)群体。目标群体,特别年轻群体对时尚奖品(手机、MP3、情侣旅游等)非常有兴趣,因此,在食品的宣传推广中,设立吸引眼球的时尚奖品“大奖”,集中刺激目标群体的眼球,以奖品利益吸引其选择A食品。
目标群体基本都有手机,短信操作简单,并且动感地带每月300条短信,发送短信不产生额外费用,采用手机积分方式比较现实可行。
三、“抽奖+积分+推荐”营销
⑴ 抽奖
消费者收集放置于食品里的抽奖积分卡,按照卡内说明发送短信到12114(中国移动、联通、电信三网合一)的5位免费短信号码,参与活动抽奖并积分。
每一次短信,即可获得一次抽奖,抽取各类奖品;通过在店铺外“抽大奖”的宣传横幅,视觉刺激消费者选择购买A食品。
⑵ 积分
如果未中奖,参与者可获相应的消费积分,积分越高,再次抽奖中奖几率越大,积满一定积分还可兑精致礼品,通过积分方式刺激消费者对A食品的重复购买,积分越高,消费者越难放弃A品牌的食品,去选择其他品牌食品,成为A食品的“铁杆”忠实消费者。
⑶ 推荐
同时采用病毒推荐方式,在手机积分系统中输入推荐朋友的手机,双方均可获赠推荐积分,激励消费者互相推荐,口口相传,产生推荐购买和口碑传播,让消费者成为A食品免费推广员。
四、方案实施
⑴ 拟定奖励
A集团核算营销成本,拟定对消费者能够形成有效激励的奖励总额和各类奖品数量。拟定兑奖规则、积分规则、推荐规则。
⑵ 系统开发
集团集中开发手机互动营销系统,对互动营销提供技术和平台支持。
可选在该领域具有5年经验,并积累有成功案例的成都手索科技有限公司(www.isou.com.cn)为集团提供平台支持。它的成功案例参见的《中国调味品》杂志和中国营销传播网文章(某调味品病毒式营销案例分析)。
⑶ 生产实施
设计并印制“抽奖积分卡”,正面是活动和奖品介绍(买A食品,中XX大奖,总额X百万大奖等您拿!),背面是参与说明及抽奖密码,抽奖积分卡在产品封装时,置入包装内。
消费者购买后,打开包装,取出抽奖积分卡,按照说明,将抽奖密码发送至互动营销平台,即可参与抽奖和积分。
五、投入分析
实施互动营销方案需要增加三方面的投入:
⑴ 生产投入
每袋食品中需放入1张抽奖积分卡(含奖品介绍和活动说明)。大量印制卡成本可以控制在每个0.5分钱以内。
⑵ 奖品投入
奖品可以设置时尚手机为高端奖品、以旅游门票作为中端奖品,以集团的其他商品为大众奖品,
①高端奖品采购
集团可以与手机厂商市场部门合作,以促进该手机销售为交换,获得厂商免费赠送的部分手机,再以厂价采购一批手机,作为高端的奖品,实际的投入并不大。
②中端奖品合作
同样的操作思路,集团可以与景点旅游部门营销合作,获得大量的旅游赠票,作为中端奖品。
③内部普通奖品
由集团提供其他商品作为大众奖品,交叉营销,内部消化,促进消费者对集团其他产品的体验。
综上可知,所有的针对消费者的奖品投入,仅为部分高端奖品的采购,中端和大众奖品都可以合作交换和内部提供的方式提供,实际的现金投入并不多,并且成本可控,却制造了“时尚手机、情侣旅游、X百万奖品等您拿”的宣传“靓点”,吸引消费者眼球,对目标群体具有极大的冲击力和杀伤力。
⑶ 技术投入
A集团作为一现代企业,建立以手机为终端的互动营销系统是发展的必然,以提供全面的数据营销综合支持。
需与开发企业谈判确定需求确定投入,投入控制在XX万以内,互动营销平台的一次性投入,可以在逐年的销售增长中摊销。成功后可以在集团其他产品的营销中使用。
六、产出分析
采用手机互动营销方案,将能够产生以下明显的经济效益:
⑴ 获得营销“靓点”
在销售终端,以店面横幅宣传“时尚手机、情侣旅游、X百万奖品等您拿”获得营销“靓点”,吸引消费者眼球。
⑵ 降低营销成本
通过有力的营销“靓点”,并放大食品“卖点”,制造消费者关注的“事件”,有力支持渠道和终端销售商对A食品的销售,降低营销成本。
⑶ 消费数据挖掘
通过互动营销系统能够采集,并挖掘到忠实消费者手机信息,信息如能合理利用,将能产生巨大价值。比如新品上市,最新促销活动,可以短信告知忠实客户,相比于巨大的广告成本,通过互动营销平台发送106开头具有公信力的通知短信,成本仅为5分钱,即可达到讯息有效传达目的,大幅节约宣传推广成本。
⑷ 提升集团品牌
“大奖”刺激消费者,口口相传,互相推荐A食品,能够大幅提升集团食品品牌。
概而言之,建立这一套科学的互动营销系统,能够降低营销难度和成本,直接刺激销售,转化为可见的销售收入增长和不可见的集团品牌的提升。
关于方案作者:刘君,女,33岁,英国威尔士班戈大学银行与金融学硕士,国际特许会计师公会(ACCA)正式会员。刘女士是国内从事积分研究和实际应用为数不多的专家之一,系统学习并研究了国外和国内成功的积分经验。刘女士历任四川省交通厅主办会计、新加坡电信咨询顾问、法国拉法基集团高级顾问。担任成都手索科技互动营销顾问。电子邮件>>: 34873478@qq.com
篇7:整合互动营销的力量
在市场非常低迷的情况下,不断增长的市场,就是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广告支出市场。在整个市场已经崩溃的形势下,互联网广告还在继续高速发展。
美国经济进入了放缓的阶段,这个经济发展非常低迷的情况里面有很多背景。比如广告业,低迷的情况下,整个的广告也受到很大的冲击。再比如说道琼斯也是如此,就是《华尔街日报》的发行商比前一年整体的收入也下跌了65%,而且这个公司主要是依靠广告收入的。
在这种市场非常低迷的情况下,不断增长的市场,就是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广告支出市场。在整个市场已经崩溃的形势下,互联网广告还在继续高速发展。还有我们看到另外的一块,就是通过互联网或者网上进行的市场交易,这么一个特殊的行业,它根本没有受到市场影响,而在快速地向上发展。
对互联网的误解
我们感觉到,人们对互联网本身有一个很大的误解,下面我们会讨论一下6个非常普遍的对互联网的误解,同时,我也会讲如何正确地对待互联网这样一个新的技术形式。
第一个误解:人们认为电子商务就是把公司的产品放到网站上去推广,这是很错误的。举个例子,最近美国有一家医药公司,把他们公司生产的600多种产品,每一个产品每一个牌子都建立起一个自己的网站,然后放到网站上去推广,这是一个非常愚蠢的决策,根本不是这么运用互联网来帮我们做营销的。
第二个误解:很多以前的企业,包括中国的企业也有这种情况,他们把互联网电子商务部门作为一种新的增值服务,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单独成立这么一个部门,希望有一天能够把这个部门剥离开来,然后放到市场上去上市。这种模式在中国和其它国家都很普遍,希望通过这种办法创造出很多的无形的资产来,这也是一种错误地利用互联网来追求财富的方式。
第三个误解:很多人认为要在电子商务,互联网上发展,一定要进行大规模的投资,动辄就是几十亿美元的投资,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崭新的电子商务模式,这是错误的。
第四个误解:在互联网高潮的时候,有一些演讲什么的,都说你一定要占有市场先机,你一定要第一个去做这种东西,模仿别人就来不及了。有一点必须注意,你去占领市场先机,或者说是第一个去行动的话,必须是在建立在一定的基础上。也就是说你的整个商业战略,跟你的执行能力都能够正确的情况下,市场先机是很有用的。而如果其它那些方面都是错误的话,你先去都是没有任何优势的。比如说我们看到的国际上比较成功的企业,比如YAHOO和亚马逊,在这个行业里,其实他们并不是第一个去做的,也许是第二十个或者第三十个,但是最后由于他们的模式是正确的,所以成功了。
第五个误解:很多企业认为电子商务互联网这块业务和我们传统的市场的业务完全是两个分开的业务,电子商务是一个单独的部门。就是企业里面成立电子商务部,这也是一个误解。整个互联网互动营销和我们传统的营销全部整合起来,才能真正起到带来价值的作用。
第六个误解:就是在宣传营销产品的时候,很多企业只会很狭窄地看到跟他类似的网站和竞争对手。他们觉得人家也是在同样的网上提供产品,那么,这些才是竞争对手。其实他们根本没有了解消费者的一些基本行为,很多消费者做事很聪明,他会根据你的不同的竞争网站搜集信息,比较价格,然后他们会综合整合性地决定他的购买的程序,所以,这和我们的很多网站营运商的思维方式是完全不一样的。
篇8:整合互动营销的力量
刚才提到了6个误解或者是错误的理解,这是很多企业里面都经常发生的。那么下面我们就讨论一下最好在什么时机开始思考或者运用这种互动式的营销手段。
我们先从用户的角度去考虑,有一批用户,或者客户,他们是根本不能考虑这种互动营销范畴的,他们缺乏最基础的一个东西,就是他们根本不上网,或者根本没有连在网络上。
这里举个例子,这是个很荒唐的'事情,在旧金山,有一次我在街上走过,看到一个很大的公共汽车上面做着一个很大的广告,上面写着:学会用互联网,学会到网上冲浪,你学会以后呢,访问我们这个网站:www.xuechonglang.com/。所以说一个企业有一个战略咨询家还是很必要的。
要真正做到互动营销,应该满足什么条件呢。
第一,我们的产品或者服务是要数字化的,通过互联网这样一个数字平台,与我们最终的客户进行交往,能够得到数字化的平台是很重要的。举个例子,这些产品很多都是有很强品牌效应的产品。比如说你要买一个路易皮包的话,你不用去看这个皮包是什么样子,你就能知道这个皮包大概是什么质量。类似的产品还有劳力士手表等等。另外一种有品牌的商品就是日常的消费品,比如说肥皂,比如说洗发香波或者是化妆品。这些东西你要经常购买,对这类产品,我们提倡数字支持这种战略。这种产品是不需要你去看或者检查产品质量的。
第二,我们称为数字内部的一种举措。针对一些比较复杂的产品,消费者需要在网上收集大量的信息。类似的产品有个人电脑、汽车、还有大量的金融的产品。
第三,我们认为可以利用数字技术为先导来做市场营销。这类产品传统上就是直销手段比较成功的产品,打电话直接给消费者,或者是通过邮寄目录的方式来营销。所有这些直接向消费者直销的产品在利用数字作为先导的营销都是比较成功的。
有很多关于互联网成功人士的故事,这些比较成功的人士,像倍索思和易趣网的邵逸波,他们在选择互联网营销上都是在很长的一个名单中挑选一个比较适合在互联网上销售的产品,比如说倍索思在开始这个业务之前,大概是从25种产品中选择了书,因为书是通过直销比较容易成功的一种产品。那么邵逸波呢,在开始易趣网之前,也是审视了几种不同的商业模式,后来认为必备的在网上拍卖的模式在中国是一种比较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
某些消费产品,比如可口可乐,他是一种瓶装的饮料,通常消费者不会对这个本身发生对话。消费者只会对这个产品本身作出反应。
对另外一种产品,消费者本身跟产品本身有很大的互动,比如说自行车,从设计上就可以看出,消费者要和这个自行车发生很多的实际的互动,对这类产品,我们认为公司与消费者互动式的对话,应该是比较合适。对一些比较新的产品,或者有争议的产品,与其公司采取一个主动的位置,反而会导致一个负面的效果,不如说让消费者采取一种主动的行动来开始你的营销活动。
这里面比较有意思的,微软公司出了一款新的游戏机,微软公司在进行营销战略的时候,他们就采用了一种让热衷于游戏机的人来主导的这种模式。比如说以前用索尼,任天堂的游戏机的消费者,他们因为喜欢游戏机本身,所以,他们会采取一个比较主动的态度来购买这个产品。而不是靠微软本身在市场上去推销这个产品。
令人感到非常惊讶的是,微软推销这个微机的时候,采取了一种与在北京街头大做广告的方式完全不同的办法,他们在网上提供产品的信息,产品的品牌等等,是由消费者通过相互的信息,来达到互动传播的作用。
我们不妨来看一下
,有关互动式营销一个比较精确的定义,以及一个公司在互动营销的环境中,将会遇到什么样的有关消费者的问题。最后是这家公司应该用什么样的方案来解决问题。
我想请大家注意的是,我们对互动营销的定义,根本没有用到跟互联网有关的术语,比如说点击,比如说访问量等等。我们认为,关于这个问题的定义,应该完全运用商业语言,而不是跟任何的技术有关的词汇。
我们认为整合互动营销有两个主要目标:第一就是增加营业收入,第二就是增加在营销中投资的回报。我们认为这个可以通过了解消费者的行为,影响或者改变消费者的行为来达到这个目标。
互联网可以作为一种媒体,可以向消费者传递强有力的信息,来改变消费者的行为。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就是,怎么能够使互联网中现有的营销活动一致起来,或者是说我们怎么改变现有的营销活动的特点。
对这两个问题的解决办法,主要是解决营销的效果和效率。效果就是能够使营销活动最大限度地影响消费者行为,效率就是花最少的钱办最多的事情,最终还是要整合不同的营销渠道。
实施这样一个营销活动的关键就是了解消费者的行为,了解不同行业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比如说电信业,或者金融服务业,或者医药业,消费者要经过几个阶段。我们定义为从他开始有购买意愿一直到他对这个产品使用的经验的评估。在他整个购买行为过程中,各个不同阶段的体验是非常重要的。
根据不同行业不同产品的主打程度,消费者实际的购买过程应该是有所不同的。所以,在购买手机的时候,他会听朋友介绍,或者是在互联网上寻找信息,或者是通过其他媒体寻找信息。最重要的是充分了解或者正确了解消费者购买您公司产品的时候是个什么样子。
这里面与传统的媒体技术最为不同的是,互动式营销现在可以进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并且能够适应人们在各个方面的不同的需求。比如说从消费者上班的路上到夜晚回家,互动营销的技术都可以适应不同的环境,来使互动式营销来影响消费者。
让我们回头看一下消费者购买的过程,互动式营销的关键在于消费者购买的不同阶段,应该采取一个什么样的方式,来最大限度地影响消费者的行为,从而达到我们提高收入,得到我们提到的营销回报率。
快餐业的顾客流失是非常快的,你在大学的时候可能会去吃快餐,但是等你有一些生活经验之后会发现一个星期吃十次快餐并不是一个十分有益健康的选择。这就是麦当劳为什么时时刻刻地需要增加新的消费者,因为它已有的消费者在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就逐渐地流失,所以要不断地大量补充消费者,并且消费一段时间,以保住他们的收入。麦当劳在中国有一个非常有创意的举动,他利用手机短信,并结合了世界杯的最新消息,来吸引消费者,不仅仅是吃快餐,而且是吃麦当劳的快餐。
麦当劳在今年四月的上海,总共发出了十五万的手机短信,由于他的短信是非常有针对性的,他只针对他的目标客户。并且是在正确的地方,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场合,把这个手机短信送到消费者手中,那么他收获的效果非常好,对他这种短信的促销的回应率有12%,这比用传统的直接促销手段只有1~3%,3~5%有很大的提高。这是麦当劳做过的最为有效、最为成功的一个营销活动之一,为麦当劳获得了新的消费者。
与快餐食品完全不同的行业,比如说化妆品行业,欧莱雅在中国,在收集和整理信息的过程中与麦当劳遇到的挑战不同。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他们在几个月前和《中国妇女》杂志联合新浪网开办了一个网站,叫“伊人风采”,针对他们的目标消费者,同时也是《中国妇女》杂志的目标读者,这是一致的。
大家可能注意到了,他们这个欧莱雅的品牌实际上是放在他这个网站的品牌之后的,这样做的目的是,他们并不想强迫消费者直接进入到购买产品这个阶段,而是向消费者提供消费者所需要的信息,从而吸引消费者,以增加对品牌的了解。事实上,这个网站开办一周内就吸引了1800万人。如果购买的频率不在于购买信息,而在于购买本身的话。那么举个例子。在中国e龙和携程网就是想帮助消费者,解决在他们购买机票以及预定的饭店或者其他方面遇到的麻烦。
未来发展趋势
实际上互动式的在营销不一定在网上,而可能在网下。就拿携程网的例子来说。他们收购了几家在国内很有名的饭店以及企业,在消费者没有网上预定付款的条件下,比较灵活的业务,而且与互动式营销完全整合起来的网下业务,被证明是比较有效的。
所以携程网在解决消费者在实际购买阶段的问题时。他们是非常成功的。所以它不仅仅成为一个最大的网上的旅行网站,同时也是最大的全国商务旅行服务公司。
最重要的并不是你要在网上还是在网下来实施这种互动式营销,而是要针对购买过程中的一个具体阶段,在这个阶段,这种互动式的营销能够最大限度地影响消费者。
我们再来看一下香港的汇丰银行,汇丰银行是一家最大的银行,他们遇到的难题不是使消费者产生购买欲望,不是向消费者提供信息,他们的问题是如何让消费者购买产品后留住消费者。
汇丰银行就是向已经跟他们有业务的消费者提供非常方便的网上交易平台,消费者可以通过网上更方便与汇丰银行开展业务信息,从而激发他们购买更多的产品,或者说产生更多的交易的欲望。一个显著的例子就是,原来开始的时候,大约有20%的外汇交易是由汇丰银行的网站发生的。后来由20%提高到50%以上。
具体讲一下,就是这个银行的网站可以增加一些新的功能。比如说开新账户或者是一些介绍等,汇丰银行就是把现有的消费者与银行可能发生的所有关系都集合在一起,通过一个简捷明快的可以迅速下载的页面来向消费者提供大量的信息。
我们回过头来总结一下我们所提出的四个案例,这四个案例中的四个公司都面临不同的战略挑战,而且存在于消费者购买过程的不同阶段。比如说麦当劳他们激发消费者购买意愿,比如欧莱雅面临向消费者提供一个与他品牌无关的品牌,从而让消费者做出一个选择这样一个挑战。在携程网和e龙上他们面临购买过程中的两个问题:一方面是商务运行的的客户他们的要求比较严格,他们要求机票酒店都一步到位。这个实验起来非常困难。第二方面他们面临着支付手段的缺乏、在中国支付手段缺乏这样的一个问题。因此他们选择了一个网上和网下结合的模式来解决这一问题。而汇丰银行的这个例子,又清楚地告诉我们,专门针对消费者的一个网站,和针对与购买过程各个阶段向消费者提供信息的网站是完全不同的。因为汇丰银行意识到他自己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留住消费者,留住顾客。所以,他的网站就是针对这一想法设计的。而很多的其他的银行就是想针对购买的所有阶段,所以没有成功。
整体上来看,实施互动营销的一个过程,与广告代理商来设计一个消费品广告是差不多的。就是能够找到一个方式,能够以一个吸引人的方式,利用媒体的方式来向消费者传达一个信息。
与消费者互动的一个界面,需要有一个能够吸引消费者的一个像故事似的东西,同时又符合战略逻辑。那么,我们来实施战略营销规划的时候,我们把这么一个最后
的故事交给广告创意或者是代理商、广告商的时候,我们能够告诉他们如何利用不同的媒体的特点,来把故事的内在的逻辑清楚地告诉消费者。
这个过程,是从确定目标市场在哪里开始,看你要确定目标市场有多大。下一步就是仔细了解顾客的行为模式,这可能是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同时,要了解不同的媒体渠道或者数字渠道的状况,要看看这些渠道是如何和消费者的行为互相联系起来的。这样,我们来设计出来的最终的互动营销方案就只有一个检验的原则――是不是能够最大限度地影响消费者的行为,同时能够产生更大的销售收入和更好的投资回报。
最后作为总结的时候,我想提供几个简单的信息。第一,那些将互动式营销与品牌经营脱节的公司,他们应该把这两个活动重新整合在一起。第二,正确的做法就是互动式营销的一些举措和传统营销的整合融为一体,放到一起去,作为一个整体去实施。
一个企业的互动营销和传统营销结合在一起,这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我们把这种营销叫做整合营销。我们认为这个整合营销将是把营销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将是所有企业将来所要发展的未来的方向。(本文根据杰弗.瑞波特演讲录音整理)
篇9:会议营销的互动战术
在会议营销模式并不太容易操作的这几年里,笔者在操作天远今通抗栓胶囊的产品过程中,积累了一些心得体会,愿与大家分享,
会议营销的互动战术
。
什么是互动
“互动”这个词本身的意义是:互相交叉联动,互相影响,盘活资源。我在CCTV《赢在中国》栏目看到史玉柱先生点评一个操作离子水机项目时也说道:“我觉得你应该互动……”可见这个词用在销售中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然而会议营销中的互动更好理解,简单的讲,就是把会议营销运作的活起来,动起来。
为什么要互动
笔者前几年专注的是把每一种具体的模式做好就行,比如小型联谊会,会前、会中、会后每个环节都做到万无一失,确保每一场会都能成功。但后来渐渐发现,即使你把一种模式做得越来越好,销量却并不一定节节提升。后来才发现,只做一种模式,做着做着,员工和经理就没激情了;一些典型顾客总是不能被有效地利用,请着请着,老顾客就不来了;或者有些老顾客吃得效果很好,就是没有机会把这些事迹传播出去。
如何去互动
(一)模式的互动
笔者操作的天远今通抗栓胶囊主要以三种模式在做:社区义诊、专科合作、联谊会。
下面先简单地将每种模式的操作思路明示一下。
1、社区义诊――核心思路:请医生说话,让专家与患者面对面,解决看病的便利性。模式:传单+海报+大喇叭+医生+义诊台+社区(农村)。优势:现金收款,利润空间较大,进入门槛低,
2、专科合作――核心思路:承包或租用县级以上医院的科室,以医院名义宣传,用车从农村、乡镇接送患者,提高可信度,归避外联风险。模式:把联谊会的销售现场由宾馆变为医院科室(传单+海报+邀请函+免费体检+专家讲座+医生+仪器)。优势:把小型会议的讲座变为医院候诊室的健康教育。提升了可信度,淡化了药品销售。
3、联谊会――核心思路:请知名专家,以公益活动来吸引消费者到宾馆会议室、礼堂、剧院等,通过营造会场气氛,最终达到一对一沟通现场或后期产生购买。模式:会前收单+邀请函+节目表演+专家讲座+康复明星+仪器检测+现场订货(销售)。优势:容易形成产品销售动势,销量大。
模式互动的一个重要的前提是:能把每种模式单独做好。模式互动的思路:让顾客感觉新鲜,让销量递增。那么这三种模式到底怎么互动呢?
首先,对于社区义诊来说,技术上的东西并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坚定信念。(我们有个理念就是“经久不衰小义诊”)。现在绝大多数的高手们早已淡忘了这种“小儿科”式的方法,他们认为这种模式太落伍了,不值一提。但实际上,社区义诊做好了也有很大的生产力,即使没有太大的销量不说,至少它可以是收集名单的有效途径之一。与此同时,它将为你下来的专科合作、联谊会操作,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所以说,社区义诊是基础,也是其它模式的补充。对于专科合作而言,它是一种改进,但专科会为“我们是医院”的这个名头所累,不能销售太大的量。但以医院的名义去做,可信度却有了大大的提高。后来我们就以医院的名义下社区、农村去做义诊,等于是把这两种模式有机地互动起来了。联谊会虽然最有销售力,但需要大量的顾客资源与市场基础,同时也要考虑一个可信度的问题。所以再把联谊会的会议现场放在医院的会议室里,可信度会高一些。另外,员工经过义诊与专科合作的磨练,操作起联谊会才能会得心应手。
综上所述,模式的互动可以采取两种:一是社区义诊+专科合作+联谊会三位一体的模式同时操作;另一种是社区义诊→专科合作→联谊会分阶段操作的模式。如天津市场,过完春节时先做社区义诊,在农忙时则做联谊会。
★ 经典职场理论
★ 媒体策划方案
★ 微博营销的范文
【营销思想与营销实践的互动(共9篇)】相关文章:
初中数学互动教学模式研究的论文2023-06-21
“网络互动”教学模式在政治教学中的运用2022-05-06
选修心理学论文2023-01-23
为提高教学质量开展的高分子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论文2022-05-06
新媒体环境下企业营销策略探讨论文2024-03-30
微信营销个人年终总结2023-07-19
网络销售工作总结2023-04-02
下一座营销金矿:移动营销网络营销2022-09-28
手机新媒体环境下受众习惯的特点分析论文2022-08-24
排球教学研究的论文2023-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