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批判及其意义-《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意识形态批判思想

时间:2022-12-30 07:29:39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批判及其意义-《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意识形态批判思想(共9篇)由网友“zzf”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批判及其意义-《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意识形态批判思想,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批判及其意义-《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意识形态批判思想

篇1: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批判及其意义-《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意识形态批判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批判及其意义-《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意识形态批判思想

摘要:“从天上降到人间”是德意志意识形态虚假性的根源,正确理解意识形态产生发展过程及其实践意义的思考路径是“从人间到天国”;意识形态具有阶级性和历史性,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批判是消灭旧世界、发现新世界的重要理论支点.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德意志意识形态批判的`论述和思想,对当前我国意识形态的维护与发展以及文化建设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 王莉莉 Author: 作者单位: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思政教学部,北京,101101 期 刊: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PKUCSSCI Journal: Journal of Beijing Administrative College 年,卷(期): , (6) 分类号: A12 关键词: 德意志意识形态    市民社会    意识形态维护    文化建设    软实力    机标分类号: F71 I10 机标关键词: 马克思恩格斯    意识形态批判    《德意志意识形态》    维护与发展    指导意义    文化建设    实践意义    理论支点    发展过程    虚假性    新世界    历史性    旧世界    阶级性    天国    思想    路径 基金项目: 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批判及其意义――《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意识形态批判思想[期刊论文]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11, (6)王莉莉“从天上降到人间”是德意志意识形态虚假性的根源,正确理解意识形态产生发展过程及其实践意义的思考路径是“从人间到天国”;意识形态具有阶级性和历史性,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批判是消灭旧世界、发现新世界的重要理论支点.马...

篇2:文化与意识形态的批判

文化与意识形态的批判 --法兰克福学派文化批判理论简析

在一定意义上说,对于文化的批判是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的核心.法兰克福学派是通过对科学技术和大众文化的意识形态功能的批判,来进行对整个资本主义工业社会的批判的`.而对于科学技术或工具理性的批判始自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合著的<启蒙辩证法>,在阿多诺的<美学理论>中更是具体展开了对文化工业的批判,因此这两部著作是法兰克福学派文化批判理论的代表作.对其文化批判理论做简要的分析,其思想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借鉴意义.

作 者:刘柯薇 LIU Ke-wei  作者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广东,广州,510053 刊 名: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XIANGFA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年,卷(期): 4(5) 分类号:G02 关键词:文化批判   启蒙   大众文化   文化建设  

篇3: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的基本方法

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的基本方法

马克思对意识形态的'批判是一个思想革命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马克思通过对资产阶级政治理论、经济学、哲学等理论体系和大众意识的批判,形成了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的基本方法.

作 者:周宏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哲学系,江苏,南京,210093 刊 名: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HENAN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年,卷(期): 41(3) 分类号:B026 关键词: 

篇4: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的实践原则

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的实践原则

马克思认为,唯物史观“和唯心主义历史观不同,它不是在每个时代寻找某种范畴,而是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形成,由此还可以得出下述结论:意识的一切形式和产物不是可以通过精神的批判来消灭的'……只有通过实际地推翻这一切唯心主义谬论所由产生的现实的社会关系,才能把它们消灭;历史的动力以及宗教、哲学和任何理论的动力是革命,而不是批判.”[1](p.92)由此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实践原则在马克思哲学理论中的地位.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之超越以往一切批判理论,就在于在他的批判中始终贯穿着实践的原则.

作 者:周宏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哲学系,上海,33 刊 名:常熟高专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ANGSHU COLLEGE 年,卷(期): 17(3) 分类号:A8 关键词: 

篇5:意识形态批判话语的历史考察

意识形态批判话语的历史考察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指出,意识形态实质上只是一定阶级意志的体现。在保全阶级利益的显性或隐性目的下,这些观念体系颠倒地表现为社会一般。因此,这些意识形态必然是以虚幻的'观念关系掩盖真实社会关系的幻象。由此,马克思第一次在思想史上明确确立了批判性的意识形态意义域。然而,根据阿尔都塞的研究,斯宾诺莎才是……

作 者:庞晓明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 哲学系,江苏 南京 210093 刊 名: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HENAN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年,卷(期): 42(2) 分类号:B036 关键词: 

篇6: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的彻底革命性

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的彻底革命性

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批判并不是马克思的首创,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和小资产阶级经济学家西斯蒙第、蒲鲁东等人都曾经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过批判。马克思超出他们的地方,在于他的批判体现了革命的、彻底的'辩证哲学批判本性,即用批判和反思的方式,追问现存事物存在的合理性,是在对现存……

作 者:吕世荣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 政治系,河南 开封 475001 刊 名: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HENAN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年,卷(期):2002 42(2) 分类号:B036 关键词: 

篇7:异化的终结思想的腾飞--论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异化观

异化的终结思想的腾飞--论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异化观

异化观是马克思早期思想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它是马克思考察资本主义社会现象的一把钥匙.随着马克思思想的进一步升华,他逐步放弃了这一提法.<德意志意识形态>可以称得上是他的.异化观的收官之举.在他以后的著作中就很少再提及异化概念.在<形态>中他为这一观点作了最为科学,最为详细的解答.他在这篇文章中对有关异化的产生、前提、根源等问题的解答作了一定的分析,并以此来考察当代社会中的现实问题

作 者:余波 李勇军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江苏,苏州,215021 刊 名: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 28(4) 分类号:B0-0 关键词:异化   马克思   前提   共产主义   资本主义  

篇8:全球政治中的普遍主义和意识形态批判

全球政治中的普遍主义和意识形态批判

主导当前美国政治(尤其是对外政策)的新保守主义理论,与主导当代美国政治学界的以罗尔斯(John Rawls)为主要代表的自由主义理论,两者之间存在着重要分歧。但是,在德国哲学家尤根・哈贝马斯(Jürgen Habermas)对前者的批评和对后者的批评中,却存在着重要的相似之处。另一方面,北约的科索沃战争和美英的伊拉克战争,虽然都是美国领头的,都是在没有联合国授权的情况下针对一个主权国家发动的,但哈贝马斯对前者作了辩护,对后者做出了批评。本文设法对上述看似矛盾的现象进行分析,从中揭示出当代国际政治中“普遍主义”和“意识形态批判”各自的不同含义。

与萨缪尔・亨廷顿(Samuel Huntington)在的一篇题为“西方:独特的而非普遍的”一文中所提出的“大西洋主义”相反,上台的布什政府目前执行的恰恰是亨廷顿明确反对的“全球主义”加“单边主义”的外交政策。其“全球主义”的核心,是要在全球推行被认为具有普遍意义的“美国价值”;而其“单边主义”的理由,则是既然在全球推行这些价值得不到其它国家(包括其主要的北大西洋盟国)的支持,那就只能由美国单方面来进行。亨廷顿指望的“大西洋主义”,在布什政府的国家安全战略中被一种特别类型的“美国主义”所代替。这种美国主义的特点在于,它的要害并不在于要在全世界扩张和维护美国的民族利益(这一点确实也是当今美国外交政策的组成部分),而是要在全世界扩张和维护美国的民族价值―在美国外交政策的制定者们看来,像自由、民主、法治这样的美国价值,是具有全球范围的普遍效力的。

在近年来发表的一些文章和访谈中,哈贝马斯对这种类型的普遍主义进行了尖锐批评,指出它的根源是一种将“自身和周围世界都客观化、以便将一切都置于控制之下的主体”的视角。从这种单个主体的视角出发,价值―哪怕是确实有可能赢得全球范围普遍承认的价值―被当作可以由私人来拥有、并在全世界分配和出口的物品;这种观点没有看到,这些价值在全球范围内的意义和有效性,是取决于所有人从自己的视角出发所进行的理解和同意的。哈贝马斯称这种观点为“老牌帝国的‘普遍主义’”,其特征是“仅仅从它自己的世界观的中心化的视角出发来感受超越其边界的遥远视域的世界。” 与此相反是现代的“平等主义的普遍主义”,它“要求我们将自己的观点根据享有平等地位和权利的.他者们的意义视角而加以相对化。”但这里所说的平等,并不是文化相对主义所说的那种对当下任何文化的实质性内容的有效性或正当性做不加区别的承认,而是指行动者―包括超越民族国家边界的行动者―就涉及他们的规范和价值的意义和有效性进行讨论、对话或商谈时的地位平等。这样,哈贝马斯的“商谈理论”所主张的普遍主义也可以称作是“对话的普遍主义”,而与美国新保守主义所主张的“独白的普遍主义”相对立。这种对话既包括每个行动者在选择涉及他人的行动方案的时候对他人的角色和视角的虚拟的采纳,也包括各方及其代表之间进行的实际的讨论和磋商。

值得注意的是,哈贝马斯对自由民族主义的两个批评―把独白者的视角当作出发点,把普遍价值(规范)混同于物品 ―与他对约翰・罗尔斯的正义论的基本理论设计的批评,有很明显的相似之处。罗尔斯的“正义论”的出发点是所谓“原初状态”:“合理的” (reasonable)代表性个人在过滤掉有关其特殊地位的“无知之幕”背后对社会基本结构进行“理性的”(rational)选择。哈贝马斯对这个理论设计提出了三个问题,其中前两个基本上对应于哈贝马斯对自由民族主义提出来的这两个批评。

关于第一点,哈贝马斯认为“原初状态”的理性设计赋予各方的只是一种理性利己主义这样一种第一人称视角,而不是一种“道德的眼光”,也就是考虑道德问题―什么是同等地对所有人好的―所必需的对于他人或对方的视角的接受:“不管怎么样,处在其理性利己主义限制之内的各方,是无法彼此采纳对方的视角的,而他们所代表的公民,如果他们要正义地取向于同等地对所有人好的东西的话,本身就是要进行这样

[1] [2] [3] [4]

篇9:《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唯物史观的经典表述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唯物史观的经典表述

我国理论界有一个公认的观点,即认为马克思在1859年1  月为他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所写的序言中第一次对唯物史观作了经典表述。其实,这一观点是不准确的。笔者以为,早在1845――1846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就有对唯物史观所作的经典表述。这一表述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的确立及其基本原理的规定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众所周知,《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为《形态》)是马、恩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的一部巨著。在这部巨著中,马、恩对费尔巴哈、鲍威尔和施蒂纳为代表的各式各样唯心史观的思想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批判,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这部巨著标志着唯物史观的创立。作为唯物史观创立标志的这部巨著,其第一卷“对费尔巴哈、鲍威尔和施蒂纳所代表的现代德国哲学的批判”第一章“费尔巴哈・唯物主义观点和唯心主义观点的对立”中,在论述第一个问题,即“A,一般意识形态,德意志意识形态”时,  对唯物史观作了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真正是“第一次”的经典表述。

为了分析研究之便,这里先把《形态》中对唯物史观所作的近1000字的表述抄引如下:

“这种历史观就在于: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来考察现实的生产过程,并把与该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然后必须在国家生活的范围内描述市民社会的活动,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来阐明各种不同的理论产物和意识形态,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并在这个基础上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这样做当然就能够完整地描述全部过程(因而也就能够描述这个过程的各个不同方面之间的相互作用)了。这种历史观和唯心主义历史观不同,它不是在每个时代中寻找某种范畴,而是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东西,由此还可得出下述结论:意识的一切形式和产物不是可以用精神的批判来消灭的,也不是可以通过把它们消融在‘自我意识’中或化为‘幽灵’、‘怪影’、‘怪想’等等来消灭的,而只有实际地推翻这一切唯心主义谬论所由产生的现实的社会关系,才能把它们消灭;历史的动力以及宗教、哲学和任何其他理论的动力是革命,而不是批判。这种观点表明:历史并不是作为‘产生于精神的精神’消融在‘自我意识’中,历史的每一阶段都遇到有一定的物质结果、一定数量的生产力总和,人和自然以及人与之间在历史上形成的关系,都遇到有前一代传给后一代的大量生产力、资金和环境,尽管一方面这些生产力、资金和环境为新的一代所改变,但另一方面,它们也预先规定新的一代的生活条件,使它得到一定的发展和具有特殊的性质。由此可见,这种观点表明: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每个个人和每一代当作现成的东西承受下来的生产力、资金和社会交往形式的总和,是哲学家们想象为‘实体’和‘人的本质’的东西的现实基础,是他们神化了的并与之作斗争的东西的现实基础,这种基础尽管遭到以‘自我意识’和‘唯一者’的身份出现的哲学家们的反抗,但它对人们的发展所起的作用和影响却丝毫也不因此而有所削弱。各代所面临的生活条件还决定着这样一些情况:历史上周期性地重演着的革命震荡是否强大到足以摧毁现存一切的基础:如果还没有具备这些实行全面变革的物质因素,就是说,一方面还没有一定的生产力,另一方面还没有形成不仅反抗旧社会的某种个别方面,而且反抗旧的‘生活生产’本身、反抗旧社会所依据的‘总和活动’的革命群众,那末,正如共产主义的历史所证明的.,尽管这种变革的思想已经表述过千百次,但这一点对于实际发展没有任何意义。”〔1〕

从上面抄引的表述中,我们不难理解,尽管在这段文字中有的用词借用了当时德国流行的哲学术语,但对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则阐明得非常清楚。在这里,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生产力、生产关系(交往形式)、生产方式、经济基础(市民社会)及社会革命、人民群众等唯物史观的基本范畴,并运用这些范畴系统阐释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形态》中的上述对唯物史观的表述,可以得出其阐释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

第一,人类的物质生产是整个历史发展的出发点。人类社会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有机体,其历史发展的出发点在哪里呢?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看法是绝然不同的。唯心史观把从头脑中产生出来的范畴、观念做为历史发展的出发点,唯物史观则把人类的物质生产做为历史发展出发点。如何确定历史发展的出发点,直接影响能否正确认识极其复杂的人类社会有机体,能否客观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及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我们说,唯心史观是一种对社会历史的错误想象,对人类社会及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根本错误的,而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观,是社会有机体普遍本质的理论再现,其原因,就在于对历史发展的出发点的理解不同。由此,马、恩特别重视并在对唯物史观的表述中首先明确指出考察社会历史要“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

第二,人们在生产中结成的物质关系是整个社会历史的基础,它决定了整个社会的基本结构和基本矛盾的形成。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理论告诉我们,社会现象是复杂的,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所结成的关系是多种多样的,而人们在生产中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生产关系,则是人类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它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的一切社会关系,决定了整个社会历史的发展,决定了历史发展的各个不同阶段的性质。只有以这样一种物质关系、经济关系作为整个历史的基础,作为一种历史观,才能再现社会有机体的普遍本质,才能揭示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才能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对这一内容,马、恩在上述表述中是阐述得非常清楚的。马、恩在指出整个历史的基础的同时,还把“与该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和“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同等意义的概念,这不仅说明了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这两个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范畴之间的联系,而且还揭示了唯物史观关于社会的基本结构和基本矛盾的原理。

第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物质实践是社会历史发展及社会意识诸形式产生、发展的动力。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如何回答这个问题,是划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唯一标准。在上述表述中,马、恩以“从市民社会出发来阐明各种不同的理论产物和意识形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并在这个基础上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回答了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马、恩还明确指出,只有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原理,才能够完整地描述其全部过程及这个过程的各个不同方面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具体说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中,马、恩向我们指出了物质实践是社会历史发展及社会意识诸形式产生、发展的动力,不能从范畴、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要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从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东西。这也就是说,任何一种观念的东西,只要把它放在社会实践中加以考察,就能弄清楚它的来龙去脉和真实面目;错误的观念及一切唯心史观的谬论,都有其产生的社会基础,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推翻这一社会基础,以致消灭由之产生的错误的观念和唯心史观的谬论。这里,马、恩科学地解决了

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辩证关系,说明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关系,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性作用。

第四,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历史的每一阶段发展和特殊的性质。在上述表述中,马、恩明确指出,人类的物质生产是历史发展的出发点,生产关系是整个历史的基础,而这一切,都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相联系。同时,马、恩还指出,生产方式规定了历史的每一阶段的生活条件,决定了其发展和特殊的性质。“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这里的环境指“一定的物质结果,一定数量的生产力总和,人和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在历史上形成的关系”,即生产方式。一定的历史阶段的生产方式都是由前一代传给后一代的,当然它也为新的一代所改变,但是,它“也预先规定新的一代的生活条件,使它得到一定的发展和具有特殊的性质”。生产方式是社会生存的基础和发展的源泉,决定并制约着人的全部活动以及全部社会生活的领域和过程。作为社会实践主体的人,只有在一定的生产方式中才能发挥作用,才有自身的发展。马、恩明确指出,生产方式作为“人的本质”的现实基础,决不因为遭到历史唯心主义者的反抗,而对人们的发展所起的作用和影响有丝毫削弱。

第五,一定的生产力和积极参与反抗旧社会活动的革命群众是社会革命的物质因素。作为唯物史观,在说明历史发展的规律中,必然要论及社会革命。在这里,马、恩从生产力和革命群众两方面阐明了社会革命发生的不可缺少的物质因素。一方面,生产力的发展,致使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的激化,导致社会革命的爆发。因此,一定的生产力是社会革命的物质前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社会革命的根源。另一方面,革命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作为社会革命的主体,革命群众起着任何其他因素所无法取代的作用。没有革命群众的积极参与,任何变革的思想都没有意义,因为革命群众“不仅反抗旧社会的某种个别方面,而且反抗旧的‘生活生产’本身、反抗旧社会所依据的‘总和活动’”,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很显然,历史唯物主义的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基本原理在上述表述中是阐释得非常明确和清楚的。

应该指出,《形态》的上述对唯物史观的表述是为了清算马、恩以前的哲学信仰,达到自己弄清问题的目的而概括出来的。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的“1888年单行本序言”中曾说,《形态》中对唯物主义历史观的解释,“表明当时我们在经济史方面的知识还多么不够”。〔2〕正是为了克服这一不足,马克思以后一直潜心于政治经济学研究,并为此而付出了极其艰苦的劳动,经过15年的研究,终于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又一次对唯物史观作了表述。(这一表述也就是理论界称为的“经典性表述”)比较《形态》和《序言》中对唯物史观的两次表述,其差异还是存在的:前者的出发点是批判旧哲学,清算以往的哲学信仰,后者则是研究政治经济学的成果总结;前者侧重于对历史的现实基础的阐述,后者则侧重于对物质生产关系的解剖。但二者的共同性更是明显:都揭示出唯物史观的实质性内容,强调了人类全部历史的现实基础及发展的基本规律,得出了要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来认识历史及历史发展的结论;都体现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社会革命发生的根源及物质因素等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内容。从二者之间的联系而言,我们以为,《形态》对唯物史观的表述是规定其基本内容,搭框架,而《序言》对唯物史观的表述是在前者的基础上作深刻剖析,为其提供充实的论据。因而,二者都可谓“经典”。二者的结合,构成了马克思、恩格斯对唯物史观的最完整、最准确,也是最完善的表述。

还需指出,《形态》的上述对唯物史观的表述尽管没能把唯物史观的所有内容都概述出来,对一些基本原理、基本范畴也未作详尽的解释,但它仍不失为“经典”。列宁曾指出:“发现唯物主义历史观,或更确切地说,彻底发挥唯物主义,即把唯物主义运用于社会现象,就消除了以往的历史理论的两个主要缺点。第一,以往的历史理论,至多是考察了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考究产生这些动机的原因,没有摸到社会关系体系发展的客观规律性,没有看出物质生产发展程度是这种关系的根源;第二,过去的历史理论恰恰没有说明人民群众的活动,只有历史唯物主义才第一次使我们能以自然史的精确性去考察群众生活的社会条件以及这些条件的变更。”〔3  〕从前面本文对《形态》中的唯物史观表述所分析得出的五个方面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我们不难看出,以往历史理论的两个主要缺点,即:只停留在思想动机上而没能从物质生活方面去考察历史发展和没有说明人民群众的活动,在这里已完全被消除。马、恩从历史发展的出发点、历史的现实基础、社会生活的本质、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决定因素、社会革命的物质因素等方面,彻底发挥了唯物主义,揭示出产生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的物质原因,指出了社会关系体系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和物质根源,说明了人民群众的推动历史发展、进行社会革命的决定作用。这一切,足以标示唯物史观的形成。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42―44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08

〔3〕列宁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86

〔作者简介:吴晓东,1956年生,上饶师专政法系副教授、党总支副书记。发表论文30余篇,主编《西方哲学概要》、副主编《毛泽东思想体系研究》。〕

(责任编辑 谢维营 校对 刘孝学)*

收稿日期:3996―03―07

技术批判与马克思--一种实践哲学视野下的重新思考

费尔巴哈提纲读后感

分工与人类解放-浅析《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分工思想

《费尔巴哈提纲》读后感

马克思论文

马克思的社会化的人类与当代哲学问题的建构

人在哲学中的地位和意义问题:西方人本主义与马克思的回答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心得体会

实践思维模式下马克思哲学理论的试析论文

论马克思唯物史观形成的历史逻辑

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批判及其意义-《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意识形态批判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批判及其意义-《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意识形态批判思想.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批判及其意义-《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意识形态批判思想(共9篇)】相关文章:

论唯物史观的价值内涵2022-06-21

试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现代西方哲学异同2022-10-11

略论唯物史观的创立2023-06-15

读后感提纲2022-10-18

马克思理论的缺陷反思2022-12-13

西方公平观的历史追溯哲学论文2023-04-07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读书笔记2023-02-23

读后感的序言2024-03-06

马克思主义读后感2022-12-08

永恒循环及其道德内涵恩格斯和尼采论文2022-05-08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