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建莉:家长没脾气才会有教育

时间:2023-01-15 07:53:09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尹建莉:家长没脾气才会有教育(精选3篇)由网友“Amiens”投稿提供,这次小编在这里给大家整理过的尹建莉:家长没脾气才会有教育,供大家阅读参考。

尹建莉:家长没脾气才会有教育

篇1:尹建莉:家长没脾气才会有教育

尹建莉:家长没脾气才会有教育

很多家长在和孩子相处中总是喜欢发脾气,习惯于把每次发脾气归咎为孩子不听话,或孩子某种行为太不像话,认为自己发脾气是不得已而为之,是为了教育孩子。事实是,脾气不但没有教育功能,却是反教育的。脾气越大,教育效果越差。坏脾气不仅像一把乱挥的锤子,破坏当下的一时一事,甚至造成不必要的人生悲剧;更像弥散的有毒气体,形成深远而广泛的损害。

坏脾气造成的后果是什么,我们大约可以这样描述:轻度后果,孩子逆反、消沉、多疑;中度后果,孩子成年后脾气暴躁,爱抱怨或抬杠,为人苛刻;重度后果,严重抑郁症,性变态,神经病人格。家长发三分脾气,会对孩子形成七分损害。说坏脾气是教育的死敌、人生的陷阱,并不为过。

脾气的坏处其实大多数人都明白,只是做不到不发脾气。不少家长经常下决心要改掉坏脾气,每每事到临头,火气一上来,就什么都忘了。所以,本文想着重谈谈如何克制坏脾气。

克制脾气不能光靠一个“忍”字。古话说得好,“忍”字心头一把刀。一位家长给我的邮件标题是“我忍,我忍,我忍忍忍”,且不说邮件内容如何,标题已够惊人。刀锋之下,如何能躲开伤害?一个人心上这么多带血的刀子,若不去掉,迟早是要割伤自己或他人的。

这就说到一个问题,脾气大的人为什么心中常有怒气?他们的“火”到底从何而来?知道病因,对预防和治疗都非常重要,所以有必要在这里对坏脾气先追根溯源一下。

脾气很差的人,童年经历往往有两个特征:一是身边有个爱发脾气的人,二是内心常常有委屈感。正是童年时代的这两种遭遇,埋下了坏脾气的隐患。

因为儿童的性情是向成人习得的,家长的行为示范作用要远大于口头训诫作用。坏脾气家长动不动向他人、配偶或孩子发火,这首先是做了反面示范,无意中教会孩子用破坏性方式表达不同观点。同时坏脾气的人让家庭生活经常充满火药味,让孩子的心理总是充满负面情绪,积淀越来越多的`负能量,成年后,习惯以伤害性的方式表达分歧,尤其容易冲着配偶和孩子嚷嚷,甚至动手,因为这两者离自己最近,对自己威胁最小――于是我们看到,坏脾气代代相传,老子火气大,儿子脾气就差,到了孙子也不怎么样――家族轮回链条就这样形成,正如蒙台梭利所言,“每一种性格缺陷都是由童年的不幸造成”。

脾气的本质是恨意,恨意和思考力呈反比,恨意越深,思考力越浅。一些爱发脾气的人经常说的一句话是:我这脾气就这样,天生的,改不了。把坏脾气等同于双眼皮一样的生物遗传,这反映了很多人对自己坏脾气的无可奈何,以及对自我改变的逃避。追溯脾气的成因不是为了指责谁,而是为了看清楚自己的缺点从何而来,将要何往。看清事情的来龙去脉,才能避免把坏脾气合理化,才有力量斩断这轮回的链条,并且容易对原生家庭的缺陷给出原谅。

如何改变坏脾气?关键一步是立即行动。即从今天、从这件事开始,不发脾气。

脾气这个东西,不发就不发了,你不纵容它,它就不会张牙舞爪。反之,如果不加约束,脾气可以被喂养得越来越大。这不仅在心理学上被观察到,生物学也证明,惯于摆出暴力姿势的人,只会增加自己的愤怒。

克制脾气可以从每一个想要发火的事件中开始练习,哪怕觉得自己在“演戏”,也要演下去,情绪没到位的情况下,努力让行动先到位。心理学研究发现,“任意表露情绪,可以强化情绪。相反,尽可能地抑制情绪,则会削弱情绪”。并且人的情绪有互动性,投射出去的情绪往往会反弹回来,每一次反弹都是强化。好情绪有好强化,坏情绪有坏强化。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我们由于行使正义而变得正义,由于练习自我控制而变得自我控制,由于做出勇敢行为而变得勇敢。”所以,如果我们想要变成“好脾气”,就要让“好脾气”不断和我们相逢,尽量不让坏脾气出来露脸。

大部分情况下,人只要体验过一次克制脾气带来的愉悦,后面就会更容易控制情绪。

有位家长说她一直对儿子要求严格,但还在读小学五年级的儿子脾气不好,因为一点小事就大发雷霆,大喊大叫,而且从不认错,经常气得她简直要发疯,只是因为知道打孩子不好,才强行忍着不动手,但和孩子吵架却是频繁发生。有一次她实在黔驴技穷了,愤怒地对孩子大喊一声:你就不能让妈妈高兴点吗?儿子大声回敬说:“我不知如何让你高兴,就知道如何让你不高兴。”她当时感觉内脏都要气得出血了。

有一天,儿子从学校打来电话,说一个作业本丢在家里了,必须要今天交,要妈妈送一趟。这不是第一次了,这孩子整天丢三落四的,动不动就把什么东西丢在某个地方,所以当她黑着脸把作业本送到孩子手上,刚说了句“每天叮嘱你多少次……”儿子立即呛她一句“好了好了,你快走吧!”扭头就离开,没有一点认错的意思,也没有对妈妈的辛苦表示一点感谢。可能只是因为在学校里,才没大喊大叫。晚上她很想批评儿子几句,只是害怕他发脾气,才硬忍住了,心想等你下次再忘了带东西,逮着了一定好好教训一顿。

没想到第二天儿子又从学校打来电话,说他把今天要交给老师的一张表格丢在家里了,要妈妈再送一趟。她一听,火气腾一下就上来了,没好气地说,妈妈今天忙,没时间,你明天再交吧,生气地把电话挂断。过了一小会儿,老师打来电话,说这个表格必须今天交来,现在班里就缺她儿子这一张,希望家长配合老师的工作,否则孩子没法放学回家,老师也没法下班。老师口气强硬,不容商量,她只好放下手头的事,开车往儿子学校赶去,内心简直可以用怒火万丈来形容,恨不得当下抓住儿子痛骂一顿。

快要到儿子学校时,她想到有可能遇到儿子的老师,突然有一点点胆怯,感觉没有勇气面对,害怕被老师给脸色看。然后又想到,自己还这么害怕见到老师,儿子此时不知有多难堪。老师显然很生气,应该已是狠狠地训了儿子。全班那么多孩子,就他一个人忘了带表格,这让儿子多么尴尬啊。想到这里,她忽然有点开始心疼儿子了,心里的怒气一下消解了不少,然后,不知怎么突然生出一个想法,今天连提醒也免了,反正提醒也没用,还让他呛自己两句,这次什么也不说,看看他以后会怎样。

到了学校见到儿子,她一反常态地没有生气,把表格交给儿子时,顺便把水壶递到孩子手上,和颜悦色地说,水壶也忘了带了,是不是一上午没喝水,渴吗?妈妈的表现让孩子大吃一惊,有些不相信地看看妈妈,一时不知该说什么,眼睛里流露出感动。要知道,以前如果忘了带水壶,也是一个过错,回家后总会受到一顿责骂。

看着孩子的表情,妈妈忽然觉得孩子那么可怜,自己没发火,居然让他那么意外,可见自己对孩子发了多少火。妈妈一下感觉有些心酸,忍不住温柔地拍拍孩子后背。当孩子确信这次妈妈真的没生气时,眼中突然泛起泪光,有些不知所措地低下头,嗫嚅着低声说一句“妈妈,又让你又跑一趟……”孩子虽然没把话说完整,但能听得出他的歉疚,几乎可以确信,孩子在强忍着眼泪,或已流下眼泪。妈妈一瞬间也眼眶一热,又轻轻摸摸孩子脑袋说,没事,反正妈妈今天也不忙。嗯,没别的事了吧,那妈妈走了。孩子轻轻地嗯一声,还是没抬头,妈妈能感觉到她和孩子间有某种温暖的东西在交流着。

回家的路上,竟是从未有过的幸福感,原来宽容竟有这么大力量,可以让一个从来不肯低头认错的孩子主动说出对不起。晚上孩子回家后,居然也一反常态地变得非常温顺,妈妈让他干什么,他总是情绪愉快地去做了,完全没有以往的故意顶牛。

这次经历让她看到克制脾气的成果,给她带来信心和鼓舞。后来这位家长开始不断地约束自己,发脾气确实是越来越少,脾气也越来越小。很多事情如果放在以前,一定会觉得不可容忍,非得暴怒一场不可,后来却发现所有的事情都没什么大不了的,不发火并没有那么难,而孩子也变得越来越懂事。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像这个孩子一样,家长一改变脾气,马上就懂得“领情”,很多孩子对家长初期态度的转变并没有积极的反馈,似乎无动于衷。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也不要气馁,哪怕是遇到孩子主动挑衅也不要发火,让他“拳头打在空气中”。双方的负面情绪都得不到释放和回应,时间久了,自己的脾气、孩子的脾气都会在不知不觉中变好。

有位爸爸说他下决心不再跟还在上幼儿园大班的儿子发脾气,但小家伙蹬鼻子上脸,给三分颜色就想开染坊,弄得家长越来越没信心,担心把他溺爱坏了。但有一天傍晚,这种印象改变了。当时,孩子妈妈把一盘刚炒好的土豆丝端到桌上,又进厨房炒第二个菜。孩子马上爬到椅子上要吃,爸爸说菜刚炒出来太烫,再说妈妈还没过来呢,等一会儿吧。孩子一脸不愉快,手里的筷子不肯放下,啪啪敲击桌子,趁爸爸不注意,突然往菜盘里吐一口口水。

这实在太过分了,爸爸几乎把持不住地想发火。也许是小家伙自己也知道这动作太出格,看着爸爸,目光既挑衅,又有些怯怯的。爸爸看他一眼,强压怒火,镇静地看孩子一眼,没吱声,低下头继续看手机,努力平息心里的火气,然后思考对策。

片刻后,妈妈端着另一个菜出来,不知道刚才发生了什么,爸爸也没说什么,一家人开始吃饭。爸爸心里憋屈得都有些吃不下饭。小家伙也许确实觉得自己理亏,也许是因为又没等到爸爸的火气,心里有些忐忑不安,在饭桌上表现得出奇地乖巧,一直老老实实地坐着吃饭,不像平时吃两口就跑了,还把碗里的饭吃得干干净净的。

篇2: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读书心得:没脾气才会有教育

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读书心得:没脾气才会有教育

七年级1班 傅靖淇家长

很荣幸站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分享尹建莉老师的《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这本书,今天我主要和大家一起分享这本书的第五章,完善家长自身。书中传达的有心无痕的教育理念,让我感受很深,字里行间流露出教育的美丽和质朴,再次让我接受了心灵的洗礼。在孩子的教育上只有我们不断加强自我教育能力,才能为孩子提供更宽松、愉快、深入的教育方式。结合我的实际,浅谈一下我读完这本书的几点感受。

第一,没脾气才会有教育。尹老师提到家长脾气大造成的后果是什么。轻度后果,孩子逆反、消沉、多疑。中度后果,孩子成年后脾气暴躁,爱抱怨或抬杠、为人苛刻。重度后果,严重抑郁症、性变态、神经病人格。大部分家长都会对自己的脾气克制,可遇到对孩子的期望不能满足时,脾气自然就控制不住。

在这里我与大家分享一下孩子在期中考试前的那次挑衅。在期中考试前地理老师布置了一套地理试题,晚上10点多钟老师把答案发到了家长群里,这时我已经陪女儿睡下,看到答案我还是不放心,不知道儿子作业写完了吗?我悄悄的起来想去看一下,到儿子门口时发现他屋里有亮光,我就进去看一下。可推门进去儿子已经睡下,亮光也不见了,我下意识的感觉到儿子在玩手机,这时我快速的找手机,发现他的手机没在桌子上放,这时我问孩子的爸爸拿儿子手机了吗?他说没有,我又一次返回儿子房间,开始在他学习桌上找手机。他如果是刚才在玩手机,不用说他一定等不到我问他他就会问我。这时儿子装做刚睡醒的样子问我怎么了,我说找手机,他就要从床上起来帮我找,我立刻阻止,你躺下不许起来,这时我继续在学习桌上找,看儿子准备怎么办。不出我所料,这小子立马把手机蹬到了他脚头,装着一脸无辜的样子,我到他床边拿起手机就坐到了他的学习桌前,检查今天的作业。我相信所有的家长和我一样,还有两天就要考试了,是绝对不会让孩子半夜玩手机的。可这时我要大发脾气会达到什么效果呢?考前绝对不能影响学习的情绪,要让儿子心服口服的认识到错误。我利用没发脾气才会有教育的方法让自己静下心来,一项一项检查作业。这时孩子的爸爸也起来了,坐到我的旁边。看我在给儿子改作业。孩子的爸爸立刻替儿子解释“作业写完了,他太瞌睡了,说好明天早上起来对改”.我没有说话,继续改着儿子的每一道题。更可气的事情发生了,地理试题选择21道,只对第一道,后面全错,填空没写,图题没写。这时孩子爸爸脸色已经变了,恨不得把儿子从床上揪起来,我把错题看了一遍,又可气又可笑。这小子不是不会是耍小聪明了,题都没看直接胡写的。拿第三题来说,非洲居住的什么人口最多。白种、黑种、黄种,他选白种人。孩子有他的目的,作业写不完没法玩手机,父亲检查还要应付,这是最快的方法。我换一种方式考虑这件事情,证明儿子比他爸聪明,不要发脾气。我回头看了一下躺在床上装睡的儿子,对着儿子和他爸说了一句“明天早上5点半起来重学,现在睡觉”.我拿着儿子的手机回到我的房间查看手机记录,发现儿子已经看小说上瘾了,看网络小说已经看了一千多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早上五点半全家准时起床,儿子认真的学习,孩子爸爸有效的陪伴,()在期中考试前进行了有效的复习,期中考试考了527分,年级第12名。这次经历让我看到克制脾气的成果,现在无论遇到任何自己不满意的事情,我努力的约束自己,发脾气越来越少,脾气越来越小,很多事情如果放在以前,一定会觉得不可容忍,非得暴怒一场不可,现在却发现所有的事情都没什么大不了的,不发火并没有那么难,而孩子也变得越来越懂事。

二、母爱是个逐渐分离的过程

最美的往往是最简单的,爱是一门艺术,让我们拥有一颗平常心,信任孩子,修炼自己,强烈的母爱不是对孩子恒久的占有,而是一场得体的退出,母爱的第一个任务是和孩子亲密,呵护孩子成长,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扮演孩子的律师,而不是法官。有自尊的父母不会刻意去抓孩子的什么把柄,他要呵护孩子的面子,营造合理的距离,开始得体的分离。所谓“分离”并不是慢慢放弃对孩子的关爱,而是慢慢调整关爱的方式。

作为母亲的我,总是想教孩子这个,指导那个,殊不知孩子有无限的可能。如果操作不当,孩子终生在我划定的圈圈里打转,无法发展。在这里我非常感谢班主任杨老师,进入初中,七一班的规矩,每天抄作业本写感想,孩子的感想,家长的感想,老师的评语。说起来简单,坚持下来不容易。这样坚持下来,我放开了约束孩子自由的手,建立了与孩子老师沟通的桥梁,从感想本建立的那天起,我会利用提问的方式和孩子一步步的沟通,用正面思维给孩子正面暗示,从老师的评语中发现孩子的不足,正确引导。做为一位强势的母亲,我习惯把自己的功能扩大化,不习惯听到一些不服从我决定的行为和语言,从母爱是个逐渐分离的过程中,我发现了自己的问题,我是一位越界的母亲,对儿子极度的关心反而让儿子有了负担,在学习,生活中,事无巨细地关心,儿子无论什么事我总是冲在他前面,那些他该做的,该学着做的我全部包办,而这种行为没让他更自信,有一天在和儿子的沟通中,儿子含着泪告诉我,妈,我想靠我自己,不想让别的同学朋友谈论起来就是你还不是靠你妈,才会怎么样,我想靠我自己的努力。我才认识到成长和分离是对同一件事情的主次描述,成长说的是孩子的变化,分离说的是围绕这种变化父母所做的角色重要性的调整,对孩子生活的参与程度逐步递减,角色范围一点点缩小,这样才能给孩子的生活腾挪出空间。而做为母亲,我有太多的不放心,今天儿子作业写完了吗?水喝够了吗?该背会的知识点背会了吗?总想全部给他过一遍,我调整了自己,放手让父亲陪他,我慢慢退出对儿子的掌握,心里总还是没底,这时我最大的安慰就是看感想本,了解儿子的想法,了解儿子在学校的情况,学会逐渐放手。

最美的往往是最简单的,我们只需要拥有一颗平常心信任孩子,修炼自己,孩子有无限的人生可能,祝福每个孩子都生活在爱和自由之中。

篇3:尹建莉: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读后感I读书笔记I读书心得I简介】

《最美的教育最简单》最大的特点是紧贴当下教育现实,还原教育真相,让大家看到美好的教育并不复杂,有效的教育往往是朴素而简单的。作者依据经典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以学者的严谨和妈妈的亲和,对大家面临的种种教育问题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解读,并指出教育面临的种种误区,同时为读者提供出许多可操作的方法。

【《最美的教育最简单》内容简介】

《最美的教育最简单》是尹建莉老师出版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姊妹篇。在内容方面和《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并列。本书仍采用案例写作的手法,案例主角扩展为更多的孩子,展示了前一本书尚未涉及的另一部分儿童教育生活。

教育家杜威说过,“一切教育的最高目的是形成性格。”在每个人的生命成长中,没有比家长更重要的老师。不过,教育的匪夷所思之处,或者说和其它事情最大的区别,就是目的和结果的背离。很多家长的愿望和努力,不但没转化成生产力,反而变成了破坏力,这样令人心痛的例子比比皆是。一位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曾说过,“物理是最简单的科学”。教育学亦是如此,最美的教育最简单。教育不是一堆技术指标、专业术语和硬邦邦的言行,教育有其精美的内在秩序,即教育原理。把握到原理,就是把握到教育的万能钥匙,可以打开无数症结之锁。这对每个家长来说,其实都不是难事。家长和家长的差别,经常不是身份、地位或文化程度的差别,而是教育理念决定的手段的差别。

尹建莉经典语录语句

读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有感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

一年级家长《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书笔记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体会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二

好家长颁奖词

《世上最划算的教育》读书笔记

老师读书指导心得体会

尹建莉:家长没脾气才会有教育
《尹建莉:家长没脾气才会有教育.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尹建莉:家长没脾气才会有教育(精选3篇)】相关文章:

读《最坚固的门》有感作文2023-03-05

家庭习惯决定孩子的学习成绩2023-08-09

学校表彰晚会主持词2022-06-04

好习惯好老师之学习方法指导2023-05-17

党风廉政建没对照检查材料2023-09-02

如何做一个好老师心得体会2022-10-10

《成功无捷径――让孩子变成爱学习的天使》读书笔记2023-01-16

生活中要输得起励志美文2022-09-21

第56号教室的奇迹阅读心得2023-08-03

即评范文2023-02-26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