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实录

时间:2023-02-25 07:34:38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实录(共15篇)由网友“小歪牙”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实录,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实录

篇1: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实录

一条长河,历经蜿蜒曲折,以无比宽阔的形态展现在我的眼前。它的尽头正如它的源头一样无法窥尽。天空笼罩着一层似有非有的薄雾,如同是在清晨的浅蓝色幕布上随意涂抹的白色。稍后,一轮红日跳出了地平线,此时的江水成为了一条金黄的绸缎,滚滚的江水犹如复活了一般,发出了滚滚之声……

化零为整悟教法

课堂上,我正对着四年级(4)班的孩子们上课。一双双清澈求知的眼睛正望着我。这是我在前两天修改完教案之后进行的又一次教学活动。坐在教室后面的,是这次负责我校参加区级赛课活动的老师们。从接到参赛任务之后,老师们为了更好地帮助我进行准备,都付出了艰辛。有的老师带病坚持来听我的课,有的老师专门调课找时间来指导我,有的老师陪伴我从第一稿修改到第四稿,还有的老师甚至在为我准备参赛的服装、课件和道具。对于这么多老师的辛勤付出,我怎么能不感激,怎么能不把感激化作课堂上的激情呢?

师:诗中的第一句已经交代了离别发生的时间、地点。同学们,看看这一句诗中的“故人”指的是谁?

生:孟浩然。

师:“黄鹤楼”是这场送别发生的――

生:地点。

师:那“烟花三月”是这场送别发生的――

生:时间。

师:“烟花”的意思到底是什么呢?

生:繁花似锦。

师:那就让咱们再读一遍古诗,将古诗中的时间和地点有节奏地读出来吧!

当孩子们在齐读古诗的时候,我仔细听着,孩子们读得不错,我所强调的部分都用重音来突出了。但当我把目光投向教导主任李老师的时候,却发现了她不太满意的眼神。作为这次参赛的`主要指导者,她的目光是我最为关注的。“莫非有问题?”一丝不安掠过我的心头。

下课后,就在教学楼的走廊里,老师们针对这堂课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其中,李主任讲道:“你要注意,你现在教授的是一首古诗。古诗的意蕴需要整体去感知,让学生们去体验,而不是把它当成枯燥的反复问答。不要刻意地将几个问题接连提出,这样会造成提问的琐碎化,挫伤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你有没有注意到你提的问题太细太碎,部分学生觉得无聊都开始打起哈欠来了?”李主任的话让我无地自容,曾以为自己设计的这几个提问是难度适宜、切中要害的,却没想到已经背离了“古诗”这一文体形式的特征,因而挫伤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真可谓是弄巧成拙。李主任接着说:“任何教学环节的设计都要围绕学生,都是为了学生有真的收获而非为了教师教学技巧的炫耀。要想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古诗这一文体的美,就一定要从‘整体入手’,切忌‘零碎化’。从这一点来说,你的这几个问题都可以糅合成一个总的问题拿给学生,让他们组成学习小组自己寻找答案,这样既避免枯燥,又能让学生有真

收获。”

李主任的一番话使我茅塞顿开,原来如此。从那天开始,我就养成了一个习惯,凡是有不明白之处就尽可能地多问、多学,向有经验的老师询问自己的不足,向教学优秀的老师学习教古诗的方法。通过学习我明白了,对于古诗教学来说,“整体感悟”是关键。

咀词细读入真境

还是那一条江水,它变得比以前更加宽阔了。在滚滚波涛之中,我看到了一叶扁舟。的确是一叶扁舟,在滚滚东去的波涛中它显得那么渺小,似乎只要一眨眼就再也找寻不到它的踪迹似的。扁舟之上依稀站立着一个单薄的人影,那个人影默默地向着扁舟离开的方向望去。在他对面的岸边,有一座高大宏伟的木楼,楼前的河岸上同样站立着一个孤单的白衣身影……整个画面寂然无声,而我却从这无声之中听出了一个“孤”字……

从梦中醒来时,我发现自己口中仍念着这个“孤”字。突然之间,灵感的喷泉冲破了缠绕我许久的迷思。“为何不将这个‘孤’字作为解读这首古诗的一个切入点呢?”带着兴奋,我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合作小组的老师们。老师们充分地肯定了我的想法,并且告诉我,古诗的学习本来就需要从重点的词句入手进行反复品味,这样才能走入诗人隐藏在字里行间的诗境。原来是这样啊!我一边嘲笑自己因为缺少古诗教学经验而自以为的“重大发现”,一边又开始反复品味起这个“孤”字来。

渐渐地,我有了一丝异样的感受,似乎这个“孤”字并没有那么简单。带着疑惑,我询问了学校的几位老教师,大家在反复思索后证实了我的想法:“孤”这个字在诗句中不仅仅是表面上所指的“孤单(单独)的一条小船”,也是在指故人西辞东去之后“独在异乡”的孤独,更是指作者李白眼中注意的“这一条小船”,因为“故人”远去之后,李白的内心也是“孤独”的。而当“孤帆”和“碧空”这两个词放在一起,也就是将极小和极大的这两个事物“摆放”在一起时,视觉上就产生了强烈的反差,这种视觉上的反差最终就会造成情感上的巨大张力,而这种张力就是本诗能够吸引读者、千古流传的关键因素之一。

篇2: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实录

这首送别诗有它特殊的感情色调。它不同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那种少年刚肠的离别,也不同于王维《渭城曲》那种深情体贴的离别。这首诗,表现的是一种充满诗意的离别。其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是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的离别,还因为这次离别跟一个繁华的时代、繁华的季节、繁华的地区相联系,在愉快的分手中还带着诗人李白的向往,这就使得这次离别有着无比的诗意。

李白与孟浩然的交往,是在他刚出四川不久,正当年轻快意的时候,他眼里的世界,还几乎像黄金一般美好。比李白大十多岁的孟浩然,这时已经诗名满天下。他给李白的印象是陶醉在山水之间,自由而愉快,所以李白在《赠孟浩然》诗中说:“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这次离别正是开元盛世,太平而又繁荣,季节是烟花三月、春意最浓的时候,从黄鹤楼顺着长江而下,这一路都是繁花似锦。李白是那样一个浪漫、爱好游览的人,所以这次离别完全是在很浓郁的畅想曲和抒情诗的气氛里进行的。李白心里没有什么忧伤和不愉快,相反地认为孟浩然这趟旅行快乐得很,他向往扬州地区,又向往孟浩然,所以一边送别,一边心也就跟着飞翔,胸中有无穷的诗意随着江水荡漾。在一片美景之中送别友人,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美景令人悦目,送别却令人伤怀,以景见情,含蓄深厚,有如弦外之音,达到使人神往,低徊遐想的艺术效果。

“故人西辞黄鹤楼”,这一句不光是为了点题,更因为黄鹤楼是天下名胜,可能是两位诗人经常流连聚会之所。因此一提到黄鹤楼,就带出种种与此处有关的富于诗意的生活内容。而黄鹤楼本身,又是传说仙人飞上天空去的地方,这和李白心目中这次孟浩然愉快地去广陵,又构成一种联想,增加了那种愉快的、畅想曲的气氛。

“烟花三月下扬州”,在“三月”上加“烟花”二字,把送别环境中那种诗的气氛涂抹得尤为浓郁。烟花,指烟雾迷蒙,繁花似锦。给读者的感觉绝不是一片地、一朵花,而是看不尽、看不透的大片阳春烟景。三月是烟花之时,而开元时代繁华的长江下游,又正是烟花之地。“烟花三月”,不仅再现了那暮春时节、繁华之地的迷人景色,而且也透露了时代气氛。此句意境优美,文字绮丽,清人孙洙誉为“千古丽句”。 李白渴望去扬州之情溢于言表。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诗的后两句看起来似乎是写景,但在写景中包含着一个充满诗意的细节。“孤帆远影碧空尽”李白一直把朋友送上船,船已经扬帆而去,而他还在江边目送远去的风帆。李白的目光望着帆影,一直看到帆影逐渐模糊,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可见目送时间之长。帆影已经消逝了,然而李白还在翘首凝望,这才注意到一江春水,在浩浩荡荡地流向远远的水天交接之处。

“唯见长江天际流”,是眼前景象,又不单纯是写景。李白对朋友的一片深情,李白的向往,正体现在这富有诗意的神驰目注之中。诗人的心潮起伏,正像滚滚东去的一江春水。总之,这一场极富诗意的、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的离别,对李白来说,又是带着一片向往之情的离别,被诗人用绚烂的阳春三月的景色,将放舟长江的宽阔画面,将目送孤帆远影的细节,极为传神地表现出来。

篇3:《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实录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实录

一、导入

师:上课前,老师想和大家聊聊:歌星、演员、运动员,你喜欢那些人?诗人、作家、科学家,你对谁的印象最深刻?你们想知道老师崇拜的名人是谁吗?(引出诗人李白)

师:说说看,李白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学生交流收集的资料,并小结:如果说唐代诗人多如天上的星星,那么李白就是星星中最亮的那一颗,他在文学上的辉煌成就,令后人望尘莫及。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李白的一首诗。

(板书课题)请同学们齐读课题。(师提示注意读准题目中的生字)

二、新课

(一)、引导自学

师:很好,都读正确了。诗的题目中出现了一个“送”字,我们就知道这是一首送别诗了。那围绕这个“送”字你们可以提出哪些问题呢?

生:谁送谁?

师:真聪明,我把这个问题记下来(板书)。谁接着提?

生:在什么地方送?

师:好的,也记下你的问题。板书:在哪送

生:在什么时候送?

师:也不错,也记下。板书:何时送

生:怎么送?

师:太好了。这是个最棒的问题。板书:怎么送

生:送到哪?

师:很好。板书:送到哪?

生:为什么送?

师:不错。板书:为什么送?

师:同学们真不简单,围绕一个词提了这么多问题。这些问题的答案就在诗文中。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同学们认真读读古诗,把答案找出来了,诗的意思也就明白了。现在,老师给同学们两个友情提示,谁给大家读一读:

(教师课件出示)

(1)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要读出古诗的节奏感,

(2)结合注释插图,读懂诗意,想象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如果有什么收获和困惑了都可以和学习小组的同学交流,有解决不了的问题一会儿我们大家共同讨论解决。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二)、引导汇报

1、检测朗读

师:刚才老师看有的同学边读边把重要的内容画出来,我非常欣赏这些让自己的思考留下记号的同学。那我先来看看你们读得怎么样了。谁先读?其他同学注意倾听,只有认真听,你才能发现别人读的闪光点和不足,你才能进步得飞快。

生:读诗

师:大家发现字音读错没有?谁来读一读?(帆读成了二声,没有一个同学发现)

师:孤帆远影碧空尽,帆应读第一声。领读

谁还愿意读?

生:读诗

师:你不仅注意了停顿,而且很有板有眼,节奏感鲜明,可以当小老师了。(放课件)

很多同学都想读,那我们大家一起来读。

(生齐读)

2、理解前两句

师:同学们已经读得很好了,那你从中读懂这些问题了么?

(指板书上的问题)谁第一个汇报?

生:我弄明白了“谁送谁”这个问题是李白送孟浩然。(引导学生把话说完整)

师:其他同学同意吧?(生同意。)等会儿坐下,说说你从哪儿读明白的,好吗?

生:我是从题目中知道是送孟浩然。

师:诗是李白写的,说明是李白送孟浩然。

师:很会读书,做到了边读边想。说得也清楚极了。谁接着来?

生:我读明白了在哪送,是在黄鹤楼。

师:请同学们看,这就是黄鹤楼(课件出示图片)

巍峨耸立于武昌蛇山的黄鹤楼,享有“天下绝景”的盛誉,历代文人墨客到此游览,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使黄鹤楼名声大噪。与湖南岳阳楼,江西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谁能接着汇报?

生:我读明白了“送到哪”这个问题,李白送孟浩然去扬州的。

师:你从哪里读懂的呢?

生:我从第二句“下扬州”中知道的。

师:那你知道作者为什么用到了“下”这个字么?

生:不知道。

师:课件出示黄鹤楼和扬州的地理位置示意图,古人有诗云:滚滚长江东逝水,可见长江水是自西向东流的。黄鹤楼在扬州的西面,也就是上游,从江上走想必一定是顺流而下了,所以用了这个字,也因此在第一句中用到了“西辞”。

生:我读懂了“何时送”这个问题,李白是在三月送孟浩然去扬州的。我是从第二句的中知道的。

师:很好,诗中作者写的是什么样的三月呢?

生: 是烟花三月。

师;什么样的三月叫烟花三月呢?你们想知道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扬州三月的图片,你们看看还可以用什么样的词描绘这扬州的烟花三月?

(出示课件)

生:是百花盛开的三月。

师:百花盛开用得好。谢谢你,我明白了。还可以说是什么样的三月?读明白这个问题的同学可以继续告诉我。

生:我来,是细雨如烟,繁花似锦的三月。

生:是百花齐放的三月。

生:是细雨蒙蒙,花红柳绿的三月。

生:阳光明媚的三月。

生:是细雨绵绵,柳暗花明的三月。

生;是百花争艳,鸟语花香的三月。

(板书:烟花三月)

师:烟花三月的景美,你们的语言也很美。那你们能不能把这两句诗读得也很美呢?

(出示前两句课件)(指导朗读,指名读)

3、理解后两句

师:正如同学们所读所感, 三月的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是最有诗情画意的季节,也是最该携友同游的季节。可是诗人陶醉于这样的景色当中了么?

生:没有

师: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生:我是从诗的后两句当中知道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出示后两句课件)

师:诗人的眼中没有美景,那有什么?看见什么了呢?

生:孤帆 远影 碧空

生:长江

师:三月的江南美景如画,长江的江面船只如云,那为何作者看见的是孤帆呢?

生1:因为他心里只有好朋友李白

师:正如同学们所说,李白看见了好朋友孟浩然乘坐的小船越走越远,越走越远….

最后---

生:看不见了

师:朋友的船再也看不见时,他只看见了-----

生:长江水在往天边奔流。

师:你独特的感受力令老师吃惊!那李白为什么如此久久伫立江边送孟浩然呢?

生:不知道。

师:李白与孟浩然第一次相见就是李白生活的安陆的时候,那年李白大概20多岁,而孟浩然40岁左右。李白当时诗名尚小,而孟浩然名声在外。李白专程前往鹿门山拜见孟浩然,两人习性相投,一见如故,孟浩然大加赞赏李白的诗,而且盛情招待他,建立了深厚的友情。他们是志同道合,情谊深厚,是忘年之交。几年以后,两人互相思念,于是相约来到江夏(今武昌),共同游山玩水,赏月看花半个多月。最后,孟浩然要去广陵,于是二人在黄鹤楼相别。李白就在那个时候写下了这首诗。

师:那同学们想象一下,这么亲密的友人马上就要离开了,当时的李白心情怎么样?

生:伤心

生: 难过

生:依依不舍

师:如果那一时候,站在江边送别的人是你:朋友登上了孤独的小船,风鼓白帆,由近渐远,最后消失在水天之间。你不忍离去,久久伫立岸边,目送千里。深情地凝视着水天一色的地方。那滚滚的东流江水不正象征着你们的友谊么?那时那地,你将会怎样吟咏出这两句诗呢?(出示后两句的课件)

生:指名诵。

师:是啊!你们读出了李白对孟浩然的敬佩和感情的深厚。这真是过尽千帆皆不见,一心只送孟浩然啊!

4、指导朗读

师:人们常说落花有意,流水无情,而李白目送“孤帆远影碧空尽”有青山为据,流水为证,茫茫的长江水已为李白的真情所动容。如此的深情厚意李白用仅仅28个字就表达得淋漓尽致,可谓字有数而意无穷啊。其实朗读也是一种表达感情的好方法,你们能把自己从诗中感悟到的情感用读的形式表达出来么?

(师放课件 生在乐曲声中练读,再指名读,评价)

师:刚才我看见好多同学已经熟读能诵了,还没有做到的同学加把油!

(指名背诵)

三、理解诗意

1、下面谁能把黑板上的六个问题的答案连起来说说?注意要先想好怎么说,要说得美一点。每个同学在下面先说给同座位的听听。

生互说

师:谁第一个来?

生:在美丽的.阳春三月,李白在黄鹤楼送孟浩然去扬州,孟浩然的小船已经走远了 ,看不见了,李白还呆呆地站在那儿看着长江流个不停。

师:这就样说,建议把第一个“在”去掉,就说美丽的阳三月。谁再说?

生:花红柳绿、鸟语花香的阳春三月——

师:太好了,用了三个好词,继续说下去。

生:花红柳绿、鸟语花香的阳春三月,李白在黄鹤楼送老朋友孟浩然到美丽的扬州去。孟浩然乘坐的小船已经走远了,最后连影子也看不见了,只能看见长江的水不停地流淌,李白还站在那目送着。

师:说的好,更说出了浓浓的惜别之情,老师为你们成为李白的知音而高兴。

四、拓展

1、交流积累

师:由于古代交通的不便,许多好朋友一别就是几个月,甚至是几年在见一面,所以古代送别诗有很多,同学们平时是不是也收集积累了一些送别诗呢?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吧!

生:生背诵

(指名背收集的送别诗)

师 :看来同学们平时有积累的习惯,非常好。有的诗意同学们可能还不太懂,你们可以运用我们这节课学习古诗的方法来学习古诗,如果没有注释,你们可以自己运用字典或者到课外搜集资料,自己做必要的注释,这样就能读懂了。

2、补充一首李白诗,课件出示《金陵酒肆留别》

看看这首诗的后两句对你有什么启发?(让学生自由说)

五、作业超市,自由选择(出示课件)

1、读诗

2、背诗

3、画诗

4、收集积累李白的诗

教后反思:这堂课是我在棋盘乡中心小学援教时所教的一堂课,教后感觉教学目标基本完成,课堂气氛较轻松、活跃,学生读得较多,基本上会背诵,学生由不会读渐渐在我得引导下变得会读,且达到了吟诵的水平,课堂上我没能让大部分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还有少数学生对诗意的理解不够透,对诗境、诗情的体会不够深。

反思一:读诗,古诗教学的主旋律。俗话说“书读百遍,其意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此话都在告诉我们读诗是学习古诗的最重要方法。读诗应与多形式、多层次相结合,它的魅力可能才会更大。如我在课堂上,在理解诗意前采用了预习自由读、检查正音读、老师范读、欣赏体会读等形式,学生读的变化感觉很大,由唱读随着老师的引导逐渐读得有板有眼,节奏感鲜明,在知诗意、理解诗意后、体会诗情后大多数学生都能做到自由吟诵。好多学生读诗的兴趣也很高,连下课放学后也能听到孩子们自由吟诵。我引导学生读诗时做到了循序渐进:读正确—→读通顺—→欣赏诗—→感情朗读—→自由吟诵,若想让学生一步到位是很难做到的。

反思二:深钻教材很重要。因为这是一首送别诗,我便紧扣一个送字引导学生提问题,设计看似俗套,实际藏巧,这些问题的答案就在诗文中,学生认真读诗,把答案找出来了,诗的意思就明白了。当我引导学生体会感悟李白和孟浩然之间的深情吟诵后,让学生将黑板上的几个问题连起来说说诗意时,他们一点也不觉得难,并能很好地表达出浓浓的惜别之情。

反思三: 全堂课上学生的个体朗读仍旧太少,应继续加大面积,让个体朗读落到实处。

篇4: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教学实录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教学实录

师:上课前,老师先请同学们欣赏一段乐曲,看你们从中能联想到什么?

(教师播放《送别》曲)

生倾听

师:谁愿意跟大家交流一下你想到了什么?

生:悲伤、难过......

师:“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分离与相聚切割又弥合着漫漫人生。从古到今,离别往往是最让人感慨万端的一件事。不仅有歌唱离别,更有很多诗咏离别。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堪称送别诗极品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请同学们齐读课题。读出刚刚听了歌曲时的感受。

指名读题

师:这首诗的题目告诉我们些什么呢?

生:李白送孟浩然。

在黄鹤楼送。

师:出示黄鹤楼图片,你对黄鹤楼又有哪些了解呢?

出示崔颢诗《黄鹤楼》。

生:送往广陵,即扬州。

师:题目告诉我们的这些,远远不能让我们理解诗人的情感。要想真正走进作者的内心,我们必须先走近文本。我想大家一定迫不及待地想读一读这首诗了。下面就请同学们先自由放声朗读几遍,读的时候,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生自由读诗。

指名读。

师:读通诗句是学好古诗的第一步,接下来,我们就要去理解诗句的意思,进而去体会作者的情感。这就是我们学习古诗的三部曲。

板书:读诗句——明诗意——悟诗情

师: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老师想请同学们用这样的方法自己来明诗意,你们对自己有信心吗?

生:有!

师:开始学习之前,老师要给大家两个友情提示,谁给大家读一读?

生读友情提示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师:谁能说说对前两句的理解?

生:讲诗句意思。

师:“故人”指谁?为什么李白称孟浩然为“故人”?谁了解李白和孟浩然之间的故事?

生:故人指孟浩然,孟浩然是李白的好朋友,也是老师,是兄长。

师:出示李白诗《赠孟浩然》,本诗大致写在李白寓居湖北安陆时期。此时他常往来于襄汉一带,与比他长十二岁的孟浩然结下了深厚友谊。诗的风格自然飘逸,描绘了孟浩然风流儒雅的形象,同时也抒发了李白与他思想感情上的共鸣。

师:为什么说是“西辞”?什么叫“下扬州”呢?

师画出地理位置图,帮助学生理解

古人有诗云:滚滚长江东逝水,可见长江水是自西向东流的。黄鹤楼在扬州的西面,也就是上游,从江上走想必一定是顺流而下了,所以用了这个字,也因此在第一句中用到了“西辞”。

师:这两句还告诉我们什么?

生:送别的时间:烟花三月

师:什么样的三月叫烟花三月呢?

出示课件(江南三月的图片)这是怎样的烟花三月?你能用什么词语来形容呢?

生:鸟语花香、花红柳绿、引人入胜、美不胜收......

古人又是怎样用诗句描绘这烟花三月的呢?

生:苏轼说:“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高鼎说:“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杜牧说:“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

师: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烟花三月吗?

生:三月的江南,花红柳绿,鸟语花香,到处都是美丽的景色。

师:为什么叫烟花三月呢?烟指什么?

生:水面上淡淡的雾,还有蒙蒙的细雨。

师:烟花三月的景美,你们的语言也很美。那你们能不能把这两句诗读得也很美呢?

生:有感情地朗读。

师:是啊,正如同学们所读所感,江南的三月,是最有诗情画意的季节,在样美好的季节,本该携友同游。可诗人面对的.,却是与老友的离别。黄鹤楼上,李白紧紧拉着孟浩然的手,久久不愿松开。他会对孟浩然说些什么呢?

生:孟兄啊,你一路多保重。

孟浩然,你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啊?

孟兄,到了扬州,你要照顾好自己。

......

师:一对好友执手相看泪眼,万千话语,道不尽依依惜别之情。不忍别,终须别,孟浩然终于踏上了船,只留下李白一人独倚高楼,望断天涯。站在黄鹤楼上,李白看到了什么呢?

生:那只船越走越远,逐渐消失在蓝天的尽头,只看见浩浩荡荡的长江水,滚滚向天边流去。

师:黄鹤楼号称天下第一名楼,加上此时正值烟花三月,长江上应当是船只如云,游人如织,为何李白看见的只是一叶孤帆呢?

生:因为李白到这里是送孟浩然的,他心里只想着孟浩然,不想让孟浩然走。

师:这真是“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黄鹤楼”啊。诗人眼中所望,心中所想,只有那载着他的好朋友远去的一叶孤舟。此时此地,此情此景,李白的内心,会翻腾着怎样的情感呢?

生:难过、不舍、悲伤......

师:你能用朗读表现李白的心情吗?

生:有感情地朗读诗句。

师:好朋友的船渐行渐远,最终消失在天边,可李白依旧久久地伫立在江边不肯离去,往事一幕幕涌上心头……

课件出示:

说话练习:李白站在江边,往事历历在目。他们曾经一同( );他们曾经一同( );他们曾经一同( ),这是多么欢乐的时光!可如今,白帆远去,江水东流,他们再也不能一同( );再也不能一同( );再也不能一同( )。

生:他们曾经一同吃饭,一同睡觉,一同读书,一同聊天,一同饮酒,一同学习,一同写诗......

师:谁说“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李白与孟浩然依依惜别的深情,有黄鹤楼为证,长江水为凭。谁能用朗读来表达李白对孟浩然的深情厚谊?

让我们和李白一起去“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吧!

生:齐读。

全体女生起立,让我们用女孩子的温柔来送送孟浩然。

女生:齐读。

全体男生起立,让我们用男孩子的豪情来送送孟浩然。

男生:齐读。

师:同学们,送别是文学中永恒的主题。即使一样的送别,也有着不一样的情怀。无论送别的方式如何,表达的都是朋友间的情谊。对古人而言,友情是花间一壶酒,友情是江上一叶舟,友情是月夜独登楼,友情是庭深小径幽。而对于我们,友情是什么呢?这要靠我们用一生品味,用一生去守侯。

师:下节课,我们来交流搜集到的送别诗。下课!

篇5:《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2、理解“西辞”、“烟花三月”、“孤帆”、“唯”的意思。

3、有感情地诵读古诗,理解诗意,在创设的意境中想像诗歌所描绘的情境,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

4、拓展练习,激发学生积累诗歌的兴趣。

教学重点:

1、创设意境走进诗歌,理解诗歌,想像诗中所描绘的情景;

2、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

教学难点:

体会诗中所蕴涵的感情。

教学准备:

1、学生充分预习,查找诗人的资料;

2、课件。

教学实录:

师:同学们,你们听过由诗谱写的歌曲吗?

生(齐答):听过。

师:都听过哪些诗曲?

生1:我听过《锄禾》的诗曲,非常好听。

生2:在一次少儿节目上,我听过《鹅》、《望庐山瀑布》等由诗谱写的歌曲,非常有韵味。

生3:老师,我们班上的很多同学都会吟唱《春晓》,好听极了!

师:好的,就让我们一起来吟唱一首《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师生一起吟唱《春晓》,学生意犹未尽。)

师:老师也非常喜欢吟唱诗曲,现在,老师唱一首歌,你们帮老师听一听,看看这首歌在哪种场合唱较合适?

师(吟唱):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崖,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师入情地哼唱,学生入迷地听着。)

师:(歌曲完毕,故作迟疑状)谁能帮老师这个忙呢?

生1:好像可以在欢快热闹的场合唱。

生2:不,我倒觉得应该是在平静柔和的时候唱。

生3:我想这首歌曲应该是表达一种依依惜别的感情。

师:是吗?你怎么知道的?

生3:老师的表情、老师吟唱的曲调告诉了我。

师:你是个心思细腻的孩子,感情也很丰富,谢谢你!其实不仅歌曲能表达难分难舍的离别情意,古诗也有许多是表达与友人送别情意的。今天老师就向同学们推荐一首诗歌。

(师转身板书课题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学生齐读课题。)

评析:由诗谱曲师生吟唱是本课开场的一个亮点,在师生、生生轻柔、平缓富有韵味的曲调声中,诗韵、诗情已弥漫整间教室,并悄无声息地融进学生的心田。

师:你能理解题目的意思吗?

生1:这首诗写的是李白送孟浩然去广陵。

生2:更具体的,应该是李白在黄鹤楼上为孟浩然饯行,送其去广陵。

师:是更为具体了。题目中哪个字的意思表示去呢?

生(齐答):“之”字。

师:你知道李白和孟浩然各是什么人吗?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生1:李白和孟浩然都是唐朝的诗人。

生2;李白和孟浩然是非常要好的朋友。

师(补充):李白和孟浩然不仅唐朝著名的诗人,还是好朋友,而且是——师生关系。孟浩然是李白的老师。平日里,他们无话不谈而且兴趣爱好相同,都喜欢把酒吟诗作对。可以说李白和孟浩然是知己,是忘年之交,彼此之间的感情是难分难舍的。

师:题目中有两个词表示地点,你知道他们的地理位置吗?

生:我只知道广陵就是今天的扬州。(其他学生满脸疑惑)

(师一边在黑板画出黄鹤楼和广陵的示意图,一边介绍他们的地理位置。学生频频点头,脸上露出会意的笑容。)

评析:适当的时候,教师“该出手时就出手”,不要错误地以为“讲”多了导多了就是违反新课程理念。本环节,在学生“满脸疑惑”的情况下,教师板画了黄鹤楼至广陵的示意图,学生便能一目了然。

师:你准备怎样读懂这首古诗呢?

生1:先读熟,再背诵。

生2:通过查找资料加深对古诗的了解。

(全班努力思索着。)

生3:我觉得还应该看着插图想像一下当时的情景,这样有助于我们对诗意的理解,进而体会诗歌要表达的感情。

师:是的,我们读懂一首古诗,首先要读通古诗,再理解诗句的意思,接着借助画面想像当时的情景,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最后把诗歌背下来。这是一种学习古诗的好方法。

(师板书:读通——理解-——想像——体会——背诵。)

评析:“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同理,“学无定法,贵在得法”。中年级学习古诗应有别于低或高年级,中年级学习古诗应有所侧重,重在抓重点字词引发想像,重在感悟诗境、体验情感。本环节,教师的“你想怎样读懂这首古诗”一问犹如抛出一条红细绳,把学生个人独特的学习方法这一颗颗珠子串起来,形成一法,并引导学生顺着红绳上的这一颗颗闪亮的珠子美美的学文。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遇到生字多读几遍,再读给同桌听一听。

(学生纷纷朗读起诗歌,同桌互相检查朗读,师下去巡视指导。)

师:比一比谁读得又通顺又流利。

(指定2名同学朗读,师生共同正音。)

师:大家一齐试着读一读。

(全班齐读一遍。)

师:请各学习小组,根据自学要求自学,比一比哪个小组的学习成果最丰硕?

(师用幻灯出示学习要求:1、借助注释理解字词意思;2、联系词义理解诗句的意思;3、在古诗旁画出不理解的地方或提出不理解的问题。)

(学生自学5分钟左右,师巡视各小组学习情况。)

师:现在是展示你们小组学习成果的时候了,既然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上来汇报的时候,老师建议用“我们小组认为”等来汇报较为合适。哪个小组先来说呢?

生1:我们认为“孤帆”的意思是只有一只帆船。

生2:从文中注释,我们了解到“唯”的意思是“单单”、“仅仅”。

生3:小组一致认为“尽”的意思是“没有了”、“消失了”。

师:关于诗句的意思,你们能理解吗?

生1:我们理解第一、二行诗句的意思了。“好友孟浩然在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由黄鹤楼出发,乘船东行到扬州去。”

(师板书:下扬州)

生2:第三、四行诗句的意思是“我伫立江边,目送友人的小舟越行越远,渐渐消失在水天相接的地方,只看见浩浩荡荡的江水流向天际。

师:集体的力量是伟大,看来通过自学,大家学到的内容还挺丰富的。好,再自己读一读诗句,看看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生1:“西辞“是什么意思呢?

师:(一边引导学生看黑板上的地理示意图,一边讲解)因为黄鹤楼在广陵的西边,孟浩然正要离开黄鹤楼远去广陵,所以说成是“西辞”。

(师板书:西辞)

生2:为什么孟浩然要离开李白呢?

生3:为什么孟浩然要去广陵呢?

师:同学们都是爱动脑筋的同学,提出的问题都非常重要。

(正当老师表扬同学的时候,一向较调皮的一个男孩举起了小手。)

生:老师,为什么题目不用“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呢?我感觉挺恰当的。

师:(又惊讶又兴奋)你真是个非常细心而且大胆的同学,敢于向诗人提出挑战。我想,这些问题还是由同学来解答吧。同桌间可以议一议。

评析:教育智慧是良好教育的一种品质,有智慧的教师具有深刻的洞察力和敏锐的观察力,能系统地感受和准确地判断教育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细微变化。本环节中,教师关注学情,善于捕捉学生问题的亮点,并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展开探究进行有效的对话。

生1:没有点出是谁送孟浩然到广陵,更能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生2:我仔细地品味了一下,还是原题目好,为什么呢?比较有味道,改正的题目太直白了。

师:是的,或许黄鹤楼是李白与孟浩然两人友谊的见证地,或许李白过份难过,不想直接用自己的名字作题目。老师和同学的解答,你们能满意吗?

(生纷纷点头示意。)

师:你们知道李白在什么时候送别好友孟浩然吗?

众生:“烟花三月”

师:你能想像“烟花三月”是一种什么样的画面吗?

生1:繁花似锦。

生2:春花烂漫。

生3:百花齐放。

师:呵,全是一个个那么美好的词语。能用具体的语句来描述吗?

生:在草如荫花似锦的阳春三月里,微风轻拂着大地,彩碟在花丛中翩翩起舞,一群群扎着小辫子的小孩儿在青草地上放着风筝……真的很美!

师:是呀!那是个花枝招展,如烟如雾的三月,仿佛每逢过节夜空烟花璀璨的美丽画面。想继续想像画面吗?

生1:我仿佛看到了各色细细的碎碎的野花遍布野外,就如给大地披上了一件碎布花衣,太迷人了!

生2:我想用词汇来描述,那是个像烟花一样撩人眼、扰人心的美好三月,人们的生活是那么快乐!

(师点示课件,出示“烟花三月”的美丽画面,学生“呀”地兴奋地叫起来。)

师:让我们把从美丽的画面中获得的美好情感带入古诗中,一起再次美读古诗吧!

(生微眯着双眼吟诵,陶醉在诗意中。)

评析:表面上看,好像是牵引,似乎学生处在被动状态,但实际上并非是搀扶着学生在走路,而是教师指点给学生一个个前进的路标。诗中的一个个意象,就是一个个明亮的路标,寻着它们,引发丰富的联想,学生就可以轻松地走进意境,感悟诗境了。

师:请听一段涛声,并说说你的'感受。

(播放浪涛激打海岸的声音,声势浩大。)

师:说说你此时的感受。

生1:我仿佛看到了江面上波涛汹涌,船只犹如一叶叶扁舟在江面上起起伏伏。

生2:江面上风大浪大,我真为那些出行的人担心。

生3:江面上波涛汹涌,景色壮观!

师:此时,李白正在欣赏美景吗?为什么?

生:不。此时,李白心情非常难受,因为好友即将与自己离别了。

师:你哪里看出来?

生1:“孤帆”

生2:“唯见”

生3:“尽”

师:哦,懂得从古诗中的字词感觉出,了不起!思考一个问题:这时候的江面上是不是只有孟浩然的船只呢?

众生:不是的。

师:为什么李白看见的是“孤帆”呢?

生1:好友孟浩然已渐渐远去了,李白依依不舍。

生2:李白的目光追随着好友孟浩然,别的什么都没有在李白眼中停留。

师:你独特的感受力令老师吃惊!

评析:语文教学要做到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以学生为本,就要充分调动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教师在引发学生情感之前的铺设无疑是成功的。由一段浪涛激打海岸的声音勾起学生无限想像,无边的离别愁绪,因此才有了“李白的目光追随着好友孟浩然,别的都没有在李白眼中停留”的绝妙体验。

师(点击课件,出示课文插图),想像一下,李白和孟浩然在离别时可能会说些什么?同桌两人分别扮演李白和孟浩然演一演、说一说。

(学生兴致很浓,有的深情地告别,有的“挥泪”作别,有的拱手相送——老师认真地巡视全班,不住地点头)

师:谁能来扮演一下呢?

生1:(拱手)今日相别,何日再见!

生2:(略带悲伤)朋友,一路走好!

生3:(深情地)天下哪有不散的筵席啊!

生4:(自信地)后会有期!

师:(拱手)是呀,今日相别,后会有期!可是,相见的日子遥遥无期呀!

(播放音乐《送别》)

评析:走进诗境,融入诗人的内心世界,感受此时诗人李白和孟浩然的离愁别绪是执教者设计本环节的意图。当江涛声声击打在孩子的心坎上时,他们的眼前仿佛浮现出当时诗人与好友的离别情景,于是,情不自禁地拱手互道珍重,真诚地道声:“朋友,一路走好!”在《送别》的乐曲声中,浓浓地不舍、深深地伤感之情悄然浸湿了孩子的眼睛。

师(伤感地):帆影已远逝了,诗人李白仍翘首东望,此时他的心情如何呢?

众生:非常难过。

师:你试着读一读,看看怎样才能读懂诗人此时的心情?(音乐继续播放)

师:谁来读一读?请同学们听一听谁的读最能打动你心?

(师指定3名同学朗读诗歌,并组织点评。)

生1:我欣赏丙同学的读,甲同学读得太快了,好像要将孟浩然快快送走似的。

生2:乙同学读得较慢,能体现李白舍不得孟浩然,但情感的投入不够浓。

生3:丙同学在重点处读出重音,还能延长,依依不舍之情在其表情上也能体现出来,深深地打动了我。

师:老师觉得这几个同学都读得不错,尤其是丙同学。老师还发现了我们班的同学都是点评专家,评得非常准确、到位。老师也禁不住想参加你们的朗诵会。

众生:(兴奋地)太好了!

(师配乐朗诵完毕,学生不约而同地热烈鼓掌。)

(师扬起双手,做个指挥状,全班深情地朗诵。)

师:这一节课,同学们学得非常认真、投入。现在该是收获的时候了。请从“课堂大闯关”中,任选一个过关,有信心吗?

生(兴奋地):有!

(师以幻灯出示“课堂大闯关”要求:

1、我能有感情地吟诵这首诗;

2、我能理解每句诗的意思;

3、我能吟唱这首诗;

4、我还知道李白写的其它诗歌;

5、我也知道其它有关友人送别的诗歌。

6、我能为这首歌谱曲吟唱。)

(顿时四个小组展开过关斩将的激烈场面。学生个个充满自信。)

师:过关斩将开始,谁来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呢?

生1:我想有感情地吟诵这首诗。

(这个学生是班里朗读较差的同学,读得断断续续,还读错几个生字,但老师仍然充满微笑地鼓励着。)

师:如果把每个生字都读对了,相信你会读得更好!

(学生微笑着点点头。)

(紧接着一个又一个学生举手过完后面的几关。)

师:许多同学还想挑战自我,挑战同学。那么,你可以利用课外时间选择没过完的关卡继续过关。

师:今天,老师也带来几首表达友人送别的古诗,这些古诗可以说千古传唱,脍炙人口。请同学们选择其中一首背下来。

(师幻灯出示古诗内容:)

《山中送别》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山中相送罢,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日暮掩柴扉。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春草年年绿,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孙归不归?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师:(此时,下课铃声响起)好,同学们课后再背给同桌听,比一比,谁最快记下来。

评析:

教师能以课堂为主阵地,提供打开学生阅读视野大门的钥匙,给学生创造良好的课外阅读环境,让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做好语文课堂学习的“延伸”,引导学生在课外这个大天地里无止境的学习,是新课程语文教师的另一角色功能。

篇6: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名篇之一。这是一首送别诗,寓离情于写景。诗作以绚丽斑驳的烟花春色和浩瀚无边的长江为背景,极尽渲染之能事,绘出了一幅意境开阔、情丝不绝、色彩明快、风流倜傥的诗人送别画。此诗虽为惜别之作,却写得飘逸灵动,情深而不滞,意永而不悲,辞美而不浮,韵远而不虚。全诗没一个“离别”,但又句句写着离别;没有直接抒情,但却处处透着深情。“言有尽而意无穷”、“不著一字尽得风流”……明方孝孺《吊李白诗》云:“诗成不管鬼神泣,笔下自有烟云飞。”以此来括总《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送别诗的神韵,也是很合适的。

注释

黄鹤楼:中国著名的名胜古迹,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传说三国时期的费祎在此登仙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原楼已毁,最新一次修葺黄鹤楼,峻工于1985年。孟浩然:李白的好朋友。之:到达。广陵:即扬州。

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其年龄比李白大,在诗坛上享有盛名。李白对他很敬佩,彼此感情深厚,因此称之为“故人”。

烟花: 形容柳絮如烟,鲜花似锦的春天景物。下:顺流向下而行。

碧空尽:在碧蓝的天际消失。尽:没了,消失了。

碧空:一作“碧山”。陆游的《 入蜀记》云:“八月二十八日访黄鹤楼故址,太白登此楼送孟浩然诗云:‘孤帆远映碧山尽,惟见长江天际流。’盖帆樯映远,山尤可观,非江行久不能知也。”

唯见:只看见。天际流:流向天边。天际:天边。

辞:辞别。

译文

老朋友在黄鹤楼与我辞别,在鲜花烂漫的三月去往扬州。孤帆的影子远去,在碧空中消逝,只看见浩浩荡荡的长江向天边流去。

赏析

这首送别诗有它特殊的情味。它不同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那种少年刚肠的离别,也不同于王维《渭城曲》那种深情体贴的离别。这首诗,表现的是一种充满诗意的离别。其所以如此,是因为这是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的离别,还因为这次离别跟一个繁华的时代、繁华的季节、繁华的地区相联系,在愉快的分手中还带着诗人李白的向往,这就使得这次离别有着无比的诗意。

李白与孟浩然的交往,是在他刚出四川不久,正当年轻快意的时候,他眼里的世界,还几乎像黄金一般美好。比李白大十多岁的孟浩然,这时已经诗名满天下。他给李白的印象是陶醉在山水之间,自由而愉快,所以李白在《赠孟浩然》诗中说:“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这次离别正是开元盛世,太平而又繁荣,季节是烟花三月、春意最浓的`时候,从黄鹤楼到扬州,这一路都是繁花似锦。而扬州,更是当时整个东南地区最繁华的都会。李白是那样一个浪漫、爱好游览的人,所以这次离别完全是在很浓郁的畅想曲和抒情诗的气氛里进行的。李白心里没有什么忧伤和不愉快,相反地认为孟浩然这趟旅行快乐得很,他向往扬州,又向往孟浩然,所以一边送别,一边心也就跟着飞翔,胸中有无穷的诗意随着江水荡漾。在一片美景之中送别友人,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美景令人悦目,送别却令人伤怀,以景见情,含蓄深厚,有如弦外之音,达到使人神往,低徊遐想的艺术效果。

“故人西辞黄鹤楼”,这一句不光是为了点题,更因为黄鹤楼是天下名胜,可能是两位诗人经常流连聚会之所。因此一提到黄鹤楼,就带出种种与此处有关的富于诗意的生活内容。而黄鹤楼本身,又是传说仙人飞上天空去的地方,这和李白心目中这次孟浩然愉快地去扬州,又构成一种联想,增加了那种愉快的、畅想曲的气氛。

“烟花三月下扬州” ,在“三月”上加“烟花”二字,把送别环境中那种诗的气氛涂抹得尤为浓郁。烟花,指烟雾迷蒙,繁花似锦。给读者的感觉绝不是一片地、一朵花,而是看不尽、看不透的大片阳春烟景。三月是烟花之时,而开元时代繁华的长江下游,又正是烟花之地。“烟花三月”,不仅再现了那暮春时节、繁华之地的迷人景色,而且也透露了时代气氛。此句意境优美,文字绮丽,清人孙洙誉为“千古丽句”。

总之,这一场极富诗意的、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的离别,对李白来说,又是带着一片向往之情的离别,被诗人用绚烂的阳春三月的景色,将放舟长江的宽阔画面,将目送孤帆远影的细节,极为传神地表现出来了。

篇7: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惟见长江天际流。

赏析: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大诗人自然很舍不得与

孟夫子分手;孟浩然前往广陵,李太白依依惜别之情在心头。

江水滔滔不舍昼夜,友情如水浩荡东流。

篇8: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注释

黄鹤楼:中国著名的名胜古迹,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传说三国时期的`费祎在此登仙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原楼已毁,最新一次修葺黄鹤楼,峻工于1985年。孟浩然:李白的好朋友。之:到达。广陵:即扬州。

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其年龄比李白大,在诗坛上享有盛名。李白对他很敬佩,彼此感情深厚,因此称之为“故人”。

烟花: 形容柳絮如烟,鲜花似锦的春天景物。下:顺流向下而行。

碧空尽:在碧蓝的天际消失。尽:没了,消失了。

碧空:一作“碧山”。陆游的《 入蜀记》云:“八月二十八日访黄鹤楼故址,太白登此楼送孟浩然诗云:‘孤帆远映碧山尽,惟见长江天际流。’盖帆樯映远,山尤可观,非江行久不能知也。”

唯见:只看见。天际流:流向天边。天际:天边。

辞:辞别。

译文

老朋友在黄鹤楼与我辞别,在鲜花烂漫的三月去往扬州。孤帆的影子远去,在碧空中消逝,只看见浩浩荡荡的长江向天边流去。

篇9: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注释】

⑴黄鹤楼:中国著名的名胜古迹,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属于长江下游地带,传说三国时期的费祎于此登仙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原楼已毁,现存楼为1985年修葺。孟浩然:李白的朋友。之:往、到达。广陵:即扬州。

⑵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其年龄比李白大,在诗坛上享有盛名。李白对他很敬佩,彼此感情深厚,因此称之为“故人”。辞:辞别。

⑶烟花:形容柳絮如烟、鲜花似锦的春天景物,指艳丽的春景。下:顺流向下而行。

⑷碧空尽:消失在碧蓝的天际。尽:尽头,消失了。碧空:一作“碧山”。

【译文】

老朋友向我频频挥手,告别了黄鹤楼,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

友人的孤船帆影渐渐地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一线长江,向邈远的天际奔流。

【赏析】

诗的起句“故人西辞黄鹤楼”紧扣题旨,点明送行的地点及自己与被送者的关系。“故人”一词说明了两位诗人的深厚情谊。“黄鹤楼”是天下名胜,是诗人墨客流连聚会之所,又是传说中仙人乘鹤升天之处。而今两位潇洒飘逸的诗人在此道别,更带有诗意和浪漫色彩。第二句“烟花三月下扬州”,紧承首句,写送行的时令与被送者要去的地方。“扬州”是东南都会,自古繁华,而“三月”又正是春光明媚,百花争艳的季节。诗人用“烟花”修饰“三月”,不仅传神地写出烟雾迷蒙、繁花似锦的阳春特色,也使人联想到处在开元盛世的扬州,那花团锦簇、绣户珠帘,繁荣而又太平的景象。孟浩然要去的地方真是好地方,时间也选择得恰当。李白对友人的这次旅游自然十分欣羡。“烟花三月下扬州”这清丽明快的诗句,正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愉快与向往。但李白又是富于感情的诗人,当友人扬帆远去的时候,惜别之情油然而生。从《李太白集》里,我们可以看到李白、孟浩然之间有着不少赠答诗。在《赠孟浩然》中,李白写道:“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可见李白对孟浩然是多么敬佩,两人的情谊是多么深厚。

诗的第三、四句正是写李白送别诗友时的惜别深情。“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表面看来这两句诗全是写景,其实却有着诗人鲜明的形象。“孤帆”绝不是说浩瀚的长江上只有一只帆船,而是写诗人的全部注意力和感情只集中在友人乘坐的`那一只帆船上。诗人在黄鹤楼边送行,看着友人乘坐的船挂起风帆,渐去渐远,越去越小,越去越模糊了,只剩下一点影子了,最后终于消失在水天相接之处,而诗人仍然久久伫立,目送流向天际的江水,似乎要把自己的一片情意托付江水,陪随行舟,将友人送到目的地。这两句诗表达了多么深挚的友情,然而在诗句中却找不到“友情”这个字眼。诗人巧妙地将依依惜别的深情寄托在对自然景物的动态描写之中,将情与景完全交融在一起了,真正做到了含吐不露而余味无穷。

总之,这一场极富诗意的、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的离别,对李白来说,又是带着一片向往之情的离别,被诗人用绚烂的阳春三月的景色,用放舟长江的宽阔画面,用目送孤帆远影的细节,极为传神地表现出来

篇10: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mm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孟浩然是李白非常称赏的诗界名士,曾有“吾爱孟夫子,风流天

下闻”的赠诗称誉之。漫游天下名山名城,本是性格开放的盛唐文人

的风尚,寓居湖北安陆的青年李白,早就有一番“仗剑去国,辞亲远

游,南穷苍梧,东涉溟海”的旅游经历。因此他在武昌名楼--黄鹤

楼,送别诗界名士--孟浩然,去游历江左名城--扬州(古时称为

广陵),面对着把名楼、名士、名城联系在一起的“三名兼备”的旅

游盛事,他诗情勃发,对世界的感觉是色彩明丽的,浑无丝毫感伤。

开头两句本是交待送别的时间、地点、目的地,但这种交待被“烟花

三月”这个鲜丽的意象感觉化了。李白不是有过一个“梦笔生花”的

故事吗?想不到作为他的天才之象征的做梦中笔头生花,竟生成了送

别时的三月烟花,赢得前人称此句为“千古丽句”。天空也被明丽的

世界感觉所感动了,它变得一碧如洗的空明,在它底下顺流行进的

“孤帆远影”,何尝有一丝孤独感和苍凉感?它牵引着的是海阔天空

的生命向往。生命如流水,别情如流水,无限关注依恋的眼光追随着

消失在视野之外的孤帆远影,也就化作水天与共,千古长存的长江巨

流了。名楼送名士赴名城的一瞬而永恒的情景,便成了盛唐诗人的旅

游豪兴的诗化象征。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篇11: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参考翻译:

老朋友孟浩然向我频频挥手,一起在那告别了黄鹤楼,他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将去扬州远游。

友人的孤船帆影渐渐地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长江浩浩荡荡地向着天边奔流。

创作背景: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李白出蜀壮游期间的作品。李白是一位热爱自然、喜欢交友的诗人,他“一生好入名山游”,在漫游和飘泊中走完了自己的一生,足迹遍布中原内外,留下了许多歌咏自然美、歌颂友情的作品。 公元727年(唐玄宗开元十五年),李白东游归来,至湖北安陆,年已二十七岁。他在安陆住了有十年之久,不过很多时候都是以诗酒会友,在外游历,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酒隐安陆,蹉跎十年”。也就是寓居安陆期间,李白结识了长他十二岁的孟浩然。孟浩然对李白非常赞赏,两人很快成了挚友。公元730年(开元十八年)阳春三月,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广陵(今江苏扬州),便托人带信,约孟浩然在江夏(今武汉市武昌区)相会。几天后,孟浩然乘船东下,李白亲自送到江边。送别时写下了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中心思想:

这首诗写出了诗人送别友人时无限依恋的感情,也写出祖国河山的壮丽美好。表达了深挚的友情,然而在诗句中却找不到“友情”这个字眼。诗人巧妙地将依依惜别的深情寄托在对自然景物的动态描写之中,将情与景完全交融在一起了,真正做到了含吐不露而余味无穷。

篇12: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实录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

1、感悟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2、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对联导入,揭示课题

师吟诵一副《红楼梦》的对联,并写下来:

“黄金万两容易得,人间知己最难寻。”

导语揭题:

“人生苦短,在漫漫人生路上,除了亲情之外,还有一种情感也是必不可少的,那就是友情。有人说,友情是真挚而宝贵的。的确,正如对联中所说的,真挚的友情是人生路上值得珍藏的一段记录。今天我们所要学习内容便与友情有关。”

二、小组交流,搜集资料

1、李白和孟浩然是什么人?

2、他俩是什么关系?

3、本诗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

三、整体入手,潜心会文

1、自由读诗歌,理解诗意

解决疑难:请理解的学生上台当老师,在内填上正确的意思。

之广陵(去广陵)

故人(老朋友)

西辞(在西边告别)

烟花(花开得繁茂,像浮动的'烟雾,即花开如雾)

孤帆远影(孤独的一只船帆,远去的影子)

天际流(在天边流)

4、串讲诗意,师归纳:

在黄鹤楼送孟浩然去广陵

李白

老朋友在西边告辞了我,离开了黄鹤楼,

在花开如烟雾的三月,去了扬州。

一片孤帆远去,影子消失在天空的尽头,

只看见长江之水在天边滔滔流淌。

5、体会情感:

师过渡:老友就要去他方,诗人的心情是怎样的?用你们的语言描绘一番。

生1:依依不舍

生2:恋恋不舍

生3:难舍难分

生4:情深意长

生5:依依惜别

师:这情景体现在哪两句诗中,读出来

生: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师过渡:大家说得好,说得对,正是这两句写出诗人伫立江岸,望断春水,不舍君(友)去,心中默念什么?

学生发挥想象或运用积累的语言进行表达。

生1: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引用平时积累诗句)

生2: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引用平时积累诗句)

生3:放心吧,我会想念你。

生4:江水啊,你平安地送友远去吧!

生5:朋友啊,早日归来,我们再相聚。

生6:这一别,何时能想见。

生7:唱歌曲:“朋友啊朋友……”

[反思一]:“带着朋友的句句叮咛,孟浩然毅然乘船东去,只留下李白一人独自站在江边远望,远望……他望到些什么?”以一个问题为发散点,给学生们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学生可以根据对诗文的理解,从各个方面去思考,感悟,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当学生提到“孤帆”一词时,我马上设疑:“这时长江里是不是只有孟浩然的一只船?为什么只见“孤帆”?站在岸边看好友孟浩然的船只由近而远心里会想些什么?”这样用三个带有层次性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目的是开启学生思维,实现学生与文本对话,与诗人对话。学生用自己的心去感受,去理解,去领悟,用自己的语言去沟通,去表达。最后让学生通过朗读把李白的恋恋不舍传递给远方的孟浩然,让他们的友情天长地久,引领学生达到声如耳闻,形如目睹,景如亲临,情同身受的意境,与文章达到共鸣.

6、诗人在诗中点明了分别的时间与地点是三月、黄鹤楼。目的是广陵。在哪两句中体现?

生: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反思二]:烟花三月下扬州——三月的扬州烟雾迷蒙、繁花似锦。在这春光明媚的阳春三月,是大家相聚的大好时光,可好友即将远行,分别时的恋恋不舍使人感到忧伤。阳春三月的美景与故人离别时的忧伤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为后面学生的想象做好铺垫。在交流过程中,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抓住“烟花三月”的传神,来引发学生对春天美景的遐想,联想长江两岸的一片春意,“形真”而“意远”。借着一喜一忧让学生说说、演演临行前,李白的心情如何?又会对孟浩然说些什么?让学生通过感受、理解,再用言语、行动表达内心情感,融理解、感受、运用于一体。

7、朗读诗歌:

师引导:在这样美好的春光里,在这优美的黄鹤楼,故人归去,依依惜别,这情比江水长,比江水深,比江水远,该怎样读,才能让两位诗人满意?

学生齐读、个别读、小组读。

[课堂反思三]:古诗教学应以读为本,让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体会诗中的意境,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促进学生对古诗优美语言的感受、积累、内化。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让孩子们用自己想到的方法来进行自主学习,进行心与心的交流,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性、主动性和积极性,更注重了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把“爱的教育”深深扎根于学生的心灵深处。

四、引入资料,拓展延伸

读《黄鹤楼》:

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反思四]:文本中的人物和描写的情景时空跨度大,加之学生对人物以及古诗的背景了解又浅,学生就很难与文中人物心同此情,意同此理。如何让学生正确理解,让诗歌中的景象在学生心中丰盈起来,让学生在情感上与李白产生共鸣。我适度地把课外资料引入课堂,尽力拉近文中人物与学生的心灵距离。既帮助学生感悟课文内容,又使诗歌中的所表现的情景、所抒发的情感在学生心中变得“充实”“厚实”起来,对调动激发学生情感起到了很好的推波助澜的作用。此外通过诵读经典古诗,激发学生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篇13:《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实录赏析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实录赏析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历来传颂的名篇,这首诗是李白出蜀壮游期间的作品,写诗人送别友人时无限依恋的感情,也写出祖国河山的壮丽美好。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实录

课前对话

师:我知道同学们背诵过许多诗,我想问问大家,喜不喜欢古诗?

生(齐):喜欢。

师:那能说说为什么喜欢吗?古诗的什么地方吸引你?

生:古诗押韵,读起来很好听。

师:哦,押韵的地方吸引你,有了韵,诗就有了声韵的美感。他说的是声音带给他的感受。还有吗?

生:我觉得古诗的平仄规律很有趣。

师:你说的是作诗的方法感觉有意思。

生:古诗很奇妙,诗人能用短短几句话表达出当时的感情。

师:短短几十个字,诗人就能把自己的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让我们感受到非常贴切。

生:有些古诗蕴含着哲理。

师:是啊,有些诗抒情,也有些诗明理。西晋的文学家陆机也喜欢诗,他是怎么说的呢?我们来看,(课件出示)陆机在《文赋》中说“诗缘情”,他认为诗感人的地方是“情感”。是不是因为诗歌仅仅有了情感才吸引人的呢?我们来听听孙绍振先生是怎么说的,我请一个同学来读。

(师课件出示:这大致不错,但这还不完全,还要加以补充。如果把情感直接说出来是不能感人的,诗要通过特殊的感觉来传达感情。)

师:诗,不仅表达情感,这种情感还要通过特殊的感觉来传达。(板书:特殊的感觉)我们怎么去寻找这“特殊的感觉”?用什么方法来找?我们今天尝试的方法就是——吟诵。(板书:吟诵)

一、导入新课,联系生活

师:今天,我们用吟诵的方法来学一首新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板书课题)这首诗属于送别诗,自古以来有很多诗人都写过送别诗,为什么有这么多诗人喜欢写送别诗呢?知道吗?

(生沉默片刻)

生:应该是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一种挂念和离别的惆怅。

师:的确是这样,但我的脑海却浮现了一个疑问:为什么古人送别时要写诗呢?我们现代人在生活中和亲人朋友离别时却很少写一首诗或一篇文章来表达情感。你觉得是什么原因呢?

(生沉默)

师:你有没有在生活中和自己父母离别的时候?

生(齐):有。他们有时会出差,一走好多天。

师:对啊,那他们和你分离的时候,你有没有写一篇文章,写一首诗,或者说一番话来抒发你的离别之情?

生:没有。

师:那为什么在古时候有那么多的人喜欢写离别诗呢?你要联系当时的时代来思考。请看我出示的古时候的地图,你想一想当时的交通情况,你能想到什么?

生:我知道了。在古代,交通很不方便,人们出一次门不容易,所以朋友们分开再相聚要很长时间。那时候也没电话,没网络,写封信也要很久才寄到,所以我想是因为人们分别之后相见太难,所以才不舍得分开。

师:是啊,古时候交通不便,亲人、朋友一旦分离,有的时候时隔数年、数十年难以相见,所以这人和人之间的情感就显得特别真挚,离别的时候心中就会特别难过、失落。所以,千百年来,许多人都会在离别的时候或设酒饯别,或折柳相送,或吟诗作对,来表达这份离别之情。

二、诵中理解,体会诗情

1.回忆规则,标出平仄。

师:我们现在就来学习这首送别诗,我先请一位同学把诗读给大家听,注意读准字音,请你来。

(生读诗)

师:字正腔圆,很好。不过,你这是朗读,古人是怎么读的呢?

生:古人是吟诵。

师:对,我们学过吟诵的一些基本规则,该怎么吟诵呢?谁来说说?

生:平声字拖长音读,仄声字要读短,押韵的字也要拖长

音读。

师:真好,记得很清楚,还有没有要补充的?

生:每句诗中二、四、六位置的平声字拖长音,不是每个平声字都要拖长音读。

生:还有入声字要读短促。

师:对。那我们就按这样的方法来读读这首诗。老师先把入声字告诉大家,请看大屏幕。(多媒体出示入声字:鹤 月 碧)我们可以用学过的符号来标注平仄,开始。

(生在古诗上标平仄,平声字标“—”,仄声字标“丨”,入声字标“·”。)

师:我看同学们都标出平仄来了,标出这样的符号也是为了我们能更好地去诵读。我先请一个同学来读一读。

生: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生根据平长仄短的规则读诗)

师:真好,来,大家一起读一遍,看着老师的手势,预备,起。

(生齐读)

2.提出疑问,关注“变格”。

师:刚才在画平仄的时候有同学们发现什么问题吗?

生:我发现有不对的地方。

师:你说说看,哪里不对了。

生:老师以前教过,古人为了让诗读起来朗朗上口,有声韵的美感,所以写诗的时候平仄是交替的,但这首诗的第一句好像不对。

师:你真厉害,记得这么清楚。其实这种平仄交替,主要指每句诗的二、四、六位置的字要平仄交替,那你发现的问题是什么呢?

生:第一句的第二个字应该是仄声,而“人”字是平声,这样写来,二、四、六位置的字就是“平平仄”,格律是不对的。

师:是啊,应当写成“仄平仄”,这才符合格律嘛。你瞧,我们这些小学生现在也都知道作诗的规则。看来,李白不太会写诗啊,把第二个字写成平声,是不是李白不太懂作诗的格律?

生:肯定不是,他可是被称为诗仙啊。

师:我也赞同你的观点,李白肯定不是不懂格律,一定有别的原因。我们能不能按照格律来试着改改这句诗?谁能把这句不合格律的第二个字换成一个仄声字,也能表示同样的意思。

生:我觉得好像“友”字应该可以,“故友”和“故人”的意思差不多,“友”是仄声字。

师:对。你们看“故友西辞黄鹤楼”,这不就是仄平仄吗?(指着此生说)你也能当诗人了,而且比李白还厉害。(生笑)我想问问同学们,李白当初写诗的时候是不是没想到用“友”这个字呢?是不是他不如我们聪明呢?

生(齐):不是。

师:对,其实李白这么写是有原因的,这种情况叫——“变格”,也就是改变格律。看大屏幕,请你读给大家听。(课件出示:“从格律的角度看,标准的`平仄格式虽然完美,但它也会束缚诗人的手脚,因而在实际创作中,又允许诗人出于表情达意的需要,在基本遵守标准平仄格式规范的前提下,又有一定的灵活性,即允许改变某些标准格式的平仄……此即所谓‘变格’。”)

(生读)

师:读了这段话,是不是格律诗都要按照一成不变的方式来写呢?这是必需的吗?

生(齐):不是。

师:根据诗人表达的需要,是可以发生一些变化的。我记得在红楼梦里有一个章节,写了林黛玉教香菱写诗,说得更清晰,更明白,为什么有些诗人会把既定的格式变掉,书中是这么写的。(课件出示:黛玉道:“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副对子,平声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那是出于什么原因,林黛玉说“平仄虚实不对”都没关系?

生(齐):有了奇句。

师:那李白要在第一句中进行变格,奇在哪里呢?我们要靠着什么方法找原因呢?(手指黑板)

篇14:《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教学实录

☆情景说明: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李白为孟浩然所作的一首送别诗,但它却不同于“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样一种深情体贴的送别。从李白、孟浩然两人关系来看,虽带有一丝依恋,几许惆怅,更多的是李白表达自己的敬仰与向往,是一种富有诗意的送别。也正是基于这一点,文章充满了诗情画意。诗的前两行叙事,后两行写景。巧妙地将对好友的一片深情意托付江水,陪伴行舟,将友人送到目的地,将情与景自然地交融在一起,含吐不露而余味无穷。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感悟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2、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对联导入,揭示课题

师吟诵一副《红楼梦》的对联,并写下来:

“黄金万两容易得,人间知己最难寻。”

导语揭题。

“人生苦短,在漫漫人生路上,除了亲情之外,还有一种情感也是必不可少的,那就是友情。有人说,友情是真挚而宝贵的。的确,正如对联中所说的,真挚的友情是人生路上值得珍藏的一段记录。今天我们所要学习内容便与友情有关。”

二、小组交流,搜集资料

1、李白和孟浩然是什么人?

2、他俩是什么关系?

3、本诗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

三、整体入手,潜心会文

1、自由读诗歌,理解诗意

解决疑难:请理解的学生上台当老师,在内填上正确的意思。

之广陵(去广陵)

故人(老朋友)

西辞(在西边告别)

烟花(花开得繁茂,像浮动的烟雾,即花开如雾)

孤帆远影(孤独的一只船帆,远去的影子)

天际流(在天边流)

4、串讲诗意,师归纳:

篇15:《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教学实录

李白

老朋友在西边告辞了我,离开了黄鹤楼,

在花开如烟雾的三月,去了扬州。

一片孤帆远去,影子消失在天空的尽头,

只看见长江之水在天边滔滔流淌。

5、体会情感:

师过渡:老友就要去他方,诗人的心情是怎样的?用你们的语言描绘一番。

生1:依依不舍

生2:恋恋不舍

生3:难舍难分

生4:情深意长

生5:依依惜别

师:这情景体现在哪两句诗中,读出来

生: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师过渡:大家说得好,说得对,正是这两句写出诗人伫立江岸,望断春水,不舍君(友)去,心中默念什么?

学生发挥想象或运用积累的语言进行表达。

生1: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引用平时积累诗句)

生2: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引用平时积累诗句)

生3:放心吧,我会想念你。

生4:江水啊,你平安地送友远去吧!

生5:朋友啊,早日归来,我们再相聚。

生6:这一别,何时能想见。

生7:唱歌曲:“朋友啊朋友……”

☆[反思一]:“带着朋友的句句叮咛,孟浩然毅然乘船东去,只留下李白一人独自站在江边远望,远望……他望到些什么?”以一个问题为发散点,给学生们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学生可以根据对诗文的理解,从各个方面去思考,感悟,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当学生提到“孤帆”一词时,我马上设疑:“这时长江里是不是只有孟浩然的一只船?为什么只见“孤帆”?站在岸边看好友孟浩然的船只由近而远心里会想些什么?”这样用三个带有层次性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目的是开启学生思维,实现学生与文本对话,与诗人对话。学生用自己的心去感受,去理解,去领悟,用自己的语言去沟通,去表达。最后让学生通过朗读把李白的恋恋不舍传递给远方的孟浩然,让他们的友情天长地久,引领学生达到声如耳闻,形如目睹,景如亲临,情同身受的意境,与文章达到共鸣.

6、诗人在诗中点明了分别的时间与地点是三月、黄鹤楼。目的是广陵。在哪两句中体现?

生: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反思二]:烟花三月下扬州——三月的扬州烟雾迷蒙、繁花似锦。在这春光明媚的阳春三月,是大家相聚的大好时光,可好友即将远行,分别时的恋恋不舍使人感到忧伤。阳春三月的美景与故人离别时的忧伤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为后面学生的想象做好铺垫。在交流过程中,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抓住“烟花三月”的传神,来引发学生对春天美景的遐想,联想长江两岸的.一片春意,“形真”而“意远”。借着一喜一忧让学生说说、演演临行前,李白的心情如何?又会对孟浩然说些什么?让学生通过感受、理解,再用言语、行动表达内心情感,融理解、感受、运用于一体。

7、朗读诗歌:

师引导:在这样美好的春光里,在这优美的黄鹤楼,故人归去,依依惜别,这情比江水长,比江水深,比江水远,该怎样读,才能让两位诗人满意?

学生齐读、个别读、小组读。

☆[课堂反思三]:古诗教学应以读为本,让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体会诗中的意境,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促进学生对古诗优美语言的感受、积累、内化。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让孩子们用自己想到的方法来进行自主学习,进行心与心的交流,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性、主动性和积极性,更注重了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把“爱的教育”深深扎根于学生的心灵深处。

四、引入资料,拓展延伸

读《黄鹤楼》:

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反思四]:文本中的人物和描写的情景时空跨度大,加之学生对人物以及古诗的背景了解又浅,学生就很难与文中人物心同此情,意同此理。如何让学生正确理解,让诗歌中的景象在学生心中丰盈起来,让学生在情感上与李白产生共鸣。我适度地把课外资料引入课堂,尽力拉近文中人物与学生的心灵距离。既帮助学生感悟课文内容,又使诗歌中的所表现的情景、所抒发的情感在学生心中变得“充实”“厚实”起来,对调动激发学生情感起到了很好的推波助澜的作用。此外通过诵读经典古诗,激发学生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课堂实录及反思

《黄鹤楼》教学实录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实录及反思(西师版二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古诗》课堂实录附总评

《黄鹤楼送别》教学实录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方案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教案设计

古诗《赠汪伦》的教学实录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二

二年级下册语文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实录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实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实录(共15篇)】相关文章: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教学设计2022-05-07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课堂教学笔记2024-05-15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2023-07-18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意及赏析2022-05-06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语文教学反思2022-12-17

《赠汪伦》教学目标2022-04-30

鲁教版《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2022-12-23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2023-05-05

小学四年级《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2023-01-22

黄鹤楼送别教学设计2023-07-16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