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基雅维利的权力政治观(共5篇)由网友“你的饭大强”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汇总后的马基雅维利的权力政治观,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马基雅维利的权力政治观
马基雅维利的权力政治观
尼可罗·马基亚维利(1469~1527),意大利政治思想家和历史学家,出生于佛罗伦萨。在中世纪后期政治思想家中,他第一个明显地摆脱了神学和伦理学的束缚,为政治学和法学开辟了走向独立学科的道路。他主张国家至上,将国家权力作为法的基础。代表作《君主论》主要论述为君之道、君主应具备哪些条件和本领、应该如何夺取和巩固政权等。他是名符其实的近代政治思想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聊聊它的政治观吧!
摘 要:马基雅维利是历史上的一位巨人,它是政治学的先驱,《君主论》是他的代表作,他第一次把权力作为政治学的基础,赋予了政治学新的面孔,使政治学和伦理学彻底分离。他揭开了近代西方政治学研究的新篇章,将政治学带入到一种新的理论状态中,揭示了政治和权力的关系。
关键词:马基雅维利;《君主论》;君主;权力
马基雅维利是近代资产阶级政治学的奠基人之一,同时他还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历史学家。许多人称他为“国家学说之父”,受人文主义影响深刻[1]。《君主论》是他著名的作品,在《君主论》中,他从人和人的经验出发,摆脱了神学和道德的束缚,总结了国家权力得失的理由,他将法律、军队和权术等治国要策视为权力的工具,是最早看清政治的实质是权力理由,在近代政治思想史上占据很高的地位[2]。它打破了开始一直围绕着城邦国家而展开的对政治的理解,开始论述有关权术的思想,让人们看到了权力对于政治的重大作用,将政治的理解由国家扩展到权利的领域,从此翻开了政治哲学的新的一页。
一、权力政治观提出的背景
1.历史背景
马基雅维利权力政治观的提出有着复杂的历史背景和当时特定的社会背景。当时欧洲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普遍萌芽,生产力也进一步的发展[3],中世纪晚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西欧的封建国家内部渐渐出现了权力集中的现象,原有的封建权力结构被打破,英法两国在和教会的斗争中不断地巩固以国王为首的国家权力。从世界的大范围看,君主专制的国家已经相继出现,并且中世纪的结构体制也在瓦解。因此,怎样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并且很快结束当时分裂混乱的局面,是很多思想家们都关注的理由,马基雅维利的权力政治观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2.理论背景—人性恶
马基雅维利的权力政治观是以“人性恶”为理论出发点的,它是对意大利当时的社会现实的一种反映,他认为人与人之间其实就是赤裸裸的利益关系,相互利用。说到人类,他认为可以这样说:“人都是忘恩负义的,自私自利的,是伪装者、是容易变化的,往往都会逃避危难去追逐利益。当你对他们有用的时候,他们仿佛是属于你的。但是,当你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却背弃你了。” [4]基于这个理论的基础,君主要善于运用权力来统治“恶民”,君主也要“洁身自好”塑造良好的个人品质。马基雅维利洞悉到事态的炎凉,站在时代浪尖,揭露了人性的阴暗。
二、马基雅维利的权力政治观
在马基雅维利看来,权力是政治思想的核心,但是这种以权力为核心的理论和中世纪的神学政治家和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家不同。他的权力政治观指的是当权者在执政的过程中所使用的统治手段,即统治者在防御外敌和治理国家内部事务所采用的'策略和策略。《君主论》这本书是当时马基雅维利写给佛罗伦萨的统治者小洛伦佐的,他的目的是想借这本书教给统治者怎样巩固统治,从而统一意大利[2]。马基雅维利认为,一个国家如果想维护自己的统治,就必须有一个英明的君主来引导和统治。以便建立一个秩序稳定的国家[5]。这样一来,君主的个人统治对一个国家来说非常重要。对于君主来说,夺取权力就是目的,怎样获得权力,如何很好地保持权力是马基雅维利政治学说的主要内容。他认为统治者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可以不顾忌很多,可以不择手段,它贯穿于马基雅维利权力政治观的始终,其具体内容如下。
1.重视军队和法律对国家政权的作用
军队是国家权力坚固的基石。马基雅维利阐述了军队对国家的重要性。“所有的君主国,不论它是新君主国、旧君主国,还是混合君主国,其执政之基在于良好的军队和法律。”[6]“任何一个君主国如果没有自己的军队,它就是不稳固的。”[7]然而,并非所有的军队都是稳固的基石,马基雅维利强调的是一支由本国的臣民、市民或属民组成的军队,雇佣军和援军是不可靠的,它们之所以从军,只不过是为了军饷,那微薄的军饷不足以让他们为君主真心实意的卖命,反而对君主构成威胁塔西佗说:“世界上最弱和最不可靠的东西就是不依靠自己的力量为基础的权力的声誉了。”[8]一个国家如果要治保持统一并且治理的井然有序,就必须制定出色的法律。“一个国家,其主要的基础是良好的法律和良好的军队”[7]。
2.君主必须懂得巧妙运用人性
马基雅维利强调,君主为了巩固统治得到权力,可以不择手段,甚至背信弃义。君主要学会像狐狸和狮子那样,狐狸生性狡猾,可以识别陷阱,而狮子则凶猛残暴,使人人都感觉害怕。为了国家的利益。当权者采取的手段人们总是可以接受的并且认为是光荣的还受到人们的赞扬。”[7]马基雅维利认为君主为了巩固统治,保持权力可以不择手段。他说:“我们必须理解,一位君主,他承担着保护国家的重任,不可能做好人应做的所有事,有时候他常常不得不背信弃义,不顾及神道。
3.君主可以采用冷酷无情的暴力手段巩固统治
谈到残酷与仁慈的理由时,马基雅维利指出君主在指挥作战时,有必要将残酷之名置之度外,否则军队就无法保持团结。汉尼拔之所以率领一支众多民族组成的大军在异国作战获胜,正是因为他的残酷无情使士兵对他敬畏。人们认为英明的统治者,就应该坚持正义和仁慈,把两者结合起来,就有可能建立一个很好的国家。但马基雅维利却不赞同这样的观点,他认为,一位君主既要使人民爱戴他又要使人民畏惧这固然有利于统治。但是两者不可兼得,马基雅维利认为,“被人畏惧要比被人爱则要安全得多”,因为“人们往往爱戴君主,是基于自己的意志,但是人民畏惧君主则是基于君主的意志我们知道君主总是会立足于自己的意志但不是别人的意志。”[4]
篇2:浅析马基雅维利的政治哲学
浅析马基雅维利的政治哲学
马基雅维利是现代政治哲学的奠基人,因为他正是使政治哲学转向世俗化,以世俗政治的眼光去审察政治生活的第一人,正是在这个最重要的意义上,施特劳斯称他为“现代政治哲学的奠基人”。马基雅维利给西方近现代政治哲学奠定的基础表现在三个方面:1、用人性的眼光考察国家和君主权力,为权力的正当性理论莫定了人性基础。2、确立政治与伦理的真正分离,以科学的世俗的眼光看待政治和权力的正当性。3、确立了政治的正当性基础是功利原则,开创了近现代政治哲学一个分支——功利主义的政治哲学。在马基雅维利地的政治哲学中,人性是恶的,是自私自利的;由于人的利益冲突而产生了国家;权力是一种统治之术,我们可以为了目的而不择手段;而君主则可以为了自己的权利和利益而采取双重道德标准。马基雅维利的政治哲学为统治阶级推荐了一种不道德的实践,他本人也成为很多政治理论家和政治家的仿效并顶礼膜拜的偶像。
一、马基雅维利的人性论
在马基雅维利看来,人的本质是恶的,是自私自利的。人天生就追求于己有利的东西,人生就是一个不断追求满足自己欲望的`过程,一旦人停止了这种追求,也就停止了自己的生命。他尖刻地挖苦道,人们可以泰然宽恕谋杀他的父亲的凶手,却不会饶恕剥夺他的继承权的人。人不会在蒙受你恩泽的时候忘记你曾经给他的怨屈,一旦有可能就会对你实行报复;也不会在你需要的时候,实现你恩施于他们时他们所许下的诺言。人们所追求的就是自己在任何情况下的安全,保住自己的财产和获得更多的东西。他说人类最初和动植物没有区别,但由于人们无穷无尽地去追求财产和欲望,使人变得贪婪、狡诈、相互争斗,从而处于一种残杀的状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在他所处的社会中,个人高于一切,除了他的极端个人主义的目的利益之外,其它一切都毫无意义。”马基雅维利对一切政治思想的阐释和对一切政治决策的议论都基于他的人性恶、人性自私的前提。
二、马基雅维利的国家观
马基雅维利的国家观是建立在他的人性恶这一根基之上的,是他政治哲学的工具。他指出,世界上的财富是极其有限的;但是人的欲望却是无穷无尽的,如果听凭人性的膨胀和扩张,势必造成一种互相残杀的状态和局面,从而影响人类的发展。所以为了避免人类陷入永久的毁灭性的残杀,为了更好地保护自己,人类就自愿联合起来,并且从自己的同伴中选举出有能力的人作为自己的领袖,颁布法律,于是国家就产生了。他认为,明智的统治阶级必须从人性的特点出发,制定保障财产和人身安全的政策和法律来谋求幸福和安宁,为世俗谋幸福,否则就会导致人民的痛恨反抗最终导致国家的灭亡。他以人性论摆脱了奥古斯丁和阿奎那等人的神权政治的樊篱,把神学权威逐驱出了政治领域,从理性和经验中引出了国家的自然规律。马基雅维利从资产阶级人性论出发,呼吁国家应该保护人的财产和安全,把私有财产和自私自利看作人类的普遍愿望和本性,这是资产阶级唯心主义的政治哲学。
三、马基雅维利的权力观
马基雅维利以严格的政治学上的权力作为其政治哲学的核心内容。他指出,政治就是权力,没有权力,社会就会没有稳定和安全,国家就没有统一和秩序。权力产生于基本的政治需要,它自身就是终极的目的,体现最高的善。谁掌握权力谁就应具有夺取和掌握权力的必要手段和力量。认为统治者不应以传统的道德来约束自己的行动,而应该以目的证明手段正确。他还指出,政治是一门艺术,是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不能用超自然的神学来支配。政治与基督教格格不入,教会不能干涉政治权力。他认为,要实现意大利的统一,维护稳定,必须善于统治,善于运用权术来对付邪恶的人们。他说,政治上不存在什么道德与否的问题,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可以不择手段。一个聪明的统治者,首先听从必然的命令和指导:“为了保持他的地位”,他必须“非善良地去获取权力”。
四、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观
马基雅维利认为,君主在道德上不存在善不善的问题,为了达到统治目的可以不择手段,必须锻造双重道德标准即表面上的善和实际上的恶。君主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必须知道怎样做恶。每一位君主应该让人们看成是仁慈的,而不是残暴,但是对那些无力反抗的人要施以爱抚,使他们感激他,为他所统治;对那些有可能起来反抗的人则要处置于死地。君主只有不顾虑被谴责为残暴,以严刑峻法来对付主极少数人,才能维护自己的统治。认为一个理想的君主,应该既为人所爱又为人所惧,然而在两者不可兼得的情况下,为人所惧更加安全,因为惧却是由对惩罚害怕而维持,它永远不会失去功效。“一位君主,尤其是一位新君主,不能够实践那些被认为是好人应该做的所有事情,因为他要保持国家,常常不得不背信弃义、不讲仁慈、悖于人道、违反神道。”
要“使那些看见君主和听到君主谈话的人都觉得君主是慈悲为、笃守信义、讲究人道、敬教信神的人。”君主为了保持他的地位、权力、利益时常采取一些背信弃义的不仁不慈不人道的行为是益的,而且也是有效的。只要有利于自己的都可以不择手段地去实施。
因此,君主可以采取一切卑劣的手段全然不必以品行取信于民,他既要像狮子又要像狐狸,像狮子那样有力,像狐狸那样狡猾,君主要善于伪装,真真假假,假假真真,不要为说假话而羞愧,也不要为做错事而内疚。君主不应当希望人爱他,而应希望人怕他,因为爱主动性在别人而怕主动性却在自己。
总的来说,马基雅维利的政治哲学中提出了的君主的权术,权力的取得,以及取消对政治行为的道德评价,突出了政治行为的阴暗面,会使得人们对政治行为产生误解,是有一定消极意义的。但是马基雅维利的政治理论摆脱了神学理论的束缚,在当时是有力的反对神学的思想武器,具有积极进步的意义。他是第一个使政治学独立,同伦理家彻底分家的人。他的政治思想中萌芽的国家观,民族国家,国家利益也给后来的政治思想家以启示,是后来现代国家学说的源头。他的政治思想中也体现了他强烈的希望国家统一的热情。马基雅维利将政治学说建立在权力这一基础上,是一种创新,为后人思考政治问题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使政治学说从中世纪向现代化进行了转型,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篇3:马基雅维利的德性观微探论文
马基雅维利的德性观微探论文
摘要:马基雅维利是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政治学家,是现代政治哲学的创始人之一。马基雅维利对现实世界的德性进行了适当的区分,悄悄上演了一场道德革命,前所未有地将政治置于道德之上,试图改变传统政治评价中道德的过分僭越。也正是由于这个,他被后世冠以“非道德主义”的称号。
关键词:德性;道德德行;非道德主义;人性观
尼可罗·马基亚维利(公元1469-1527年),是意大利著名的政治思想家,他的代表作《君主论》历来是备受争议的著作之一。同样的,马基雅维利的德性观,历来也是学界争论较多的地方。马基雅维利主张道德应该与政治分离开来,政治的合理性不应该由世俗世界的个人道德标准加以评价,对现实道德的认识开启了马基雅维利政治哲学的篇章。也正是由于这种主张,马基雅维利被冠以“非道德主义”的称谓。然而,非道德并非不道德,放弃道德或者是否认道德,而是将道德的干预排除于政治活动之外,赋予政治哲学一种全新的非道德主义的风格。
一、人性世界的`非道德性
在马基雅维利看来,现实世界中,处处体现了人性是恶的,他这样说道:“关于人类一般可以这样说,他们是忘恩负义、容易变心的,是伪装者、冒牌货,是逃避危难、追逐利益的。当你对他们有好处的时候,他们足整个属于你的;
正如我前面说的,当需要还很遥远的时候他们表示愿意为你流血,奉献自己的财产,性命和自己的子女,可是到了这种需要来临的时候,他们就背叛你了。”“人们对自己父亲的死的忘记比遗产的丧失还要快。”“人们心中的贪欲如此顽强,无论他们的地位升到多么高也摆脱不了;自然把人造成想得到一切而又无法做到;这样,欲望总足大于获得的能力。于是他们对自己获得的总觉得不够,结果对自己不满意。因为有些人想要得到更多一些,而另外一些人害怕失去他们现有的东西,随之便是敌对和战争。”以上论断充分说明了马基雅维利的人性恶观点。人性恶是马基雅维利德性观的前提,正是因为现实世界中人性充满了恶与纷争,马基雅维利才确立了他的非道德主义的德性观。
二、公共德性与私人德性的划分
由于人性是恶的,个人德性运用在公共政治领域中有可能引致毁灭性后果。那怎样才能将道德与政治划分开来呢?不同于中国的韩非子直接将道德加以否认,马基雅维利将道德分为公共道德与私人道德。在古典政治哲学中,私人生活与政治生活中的善于恶是并行不悖的,我们都知道政治生活是有别于私人生活的,一个好人未必是一个好的政治家。然而在传统道德评价中,却每每加以混淆。基于此,马基雅维利将德性分为公共德性与私人德性,公共德性强调的是一种公共善,出于国家目的与国家理性,马基雅维利认为统治者可以用各种手段来实现国家目的。由此马基雅维利为恶在公共德性中留出了空间。如果一个人为了国家利益,公共目的而做出恶行,这个人仍然具有公共美德。对于统治者或政治家而言尤其如此。“为了使臣民团结与忠诚,他应当不介意背负残忍之恶名”,“为了维护国家,他必须背信弃义、不讲仁慈、悖离人道、违反神道”。可见在马基雅维利那里,公共善可以由恶得以实现。两种道德德性的划分并不是意味着马基雅维利强调公共德性而简单的否认私人德性。他同样认为私人德性在其应该存在的范围有重要作用,比如改造人的心灵,养成良好的品质等等。公共德性与私人德性的划分凸显了马基雅维利德性观的内涵与实质,为其政治思想提供了理论根基。
三、马基雅维利德性观的意义
马基雅维利提出了现在政治哲学中道德的基本问题,就是如何将传统的基督教中所提倡的道德,转化成世俗化的,服务于现实政治的道德。马基雅维利把道德加以现实化、世俗化,使之脱离了理想性的古典道德和超越性的基督教道德。后世的霍布斯,孟德斯鸠等都是在马基雅维利的基础上,对道德进行深入分析,自觉从现实出发构建现实所需要的道德。透视马基雅维利的德性观,可见他的确发动了一场道德观念的变革。在古典政治哲学中,做一个有德行的人是关注自身灵魂的完善与超越,是自我与上帝的沟通。这样的德性是自给自足的,是以自身的灵魂净化为目的的,不需要对外寻求价值的实现。
从这样的私人道德推导出来的国家公共德性,也是带有强烈的私人道德色彩,比如要求一个国家的统治者需要具有个人美德,国家行为的目的与手段要符合道德等等,这样的政治是道德性的政治。而马基雅维利做的就是打破了这种传统政治道德观,通过对现实人性的认识,将道德分为公德与私德,个人可以追求自身道德的完善,而以国家目的和集体利益为前提的行为却用公德来衡量。这样,马基雅维利就打破了古典政治哲学中道德与政治同构的传统,改变了两者的关系。不是政治符合道德,而是将道德分成司职与不同领域的公德与私德,而这种对道德的分解一定程度上就是让道德去符合政治。马基雅维利的德性观是其政治思想的基石,从这样的非道德德性论出发,就能为君主的恶性开脱,君主为了共和国的利益可以不择手段,甚至放弃道德。这样马基雅维利就使得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合理性与合法性。从马基雅维利开始到霍布斯,孟德斯鸠,亚当斯密,这种从现实世界的人性出发,来认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方式,一直沿用至今,影响深远。西方政治哲学正是从马基雅维利这里开始,开启了现代政治哲学的新篇章。
参考文献:
[1]马基雅维利.君主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2]斯金纳,马基雅维里[M].北京:工人出版社,1985.
[3]阿尔都寒.哲学与政治[M].吉林:人民出版杜,.
篇4:手段与目的-点评马基雅维里主义
手段与目的-点评马基雅维里主义
马基雅维里主义主张为了达到目的可以不挥手段,目的'会证明手段的正当性.事实上,它既是一种个性特征,又是一种价值观.本文通过两个案例阐释了马基雅维里主义,并略作点评.
作 者:何如烟 作者单位:青岛恒星职业技术学院,山东青岛,266100 刊 名:人力资源管理(学术版) 英文刊名: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年,卷(期): “”(12) 分类号:G631 关键词:马基雅维里主义 手段 目的篇5:韩非与马基雅弗利的非道德权力观
韩非与马基雅弗利的非道德权力观
韩非与马基雅弗利在政治倾向上相似又相异;人性生来是恶的,好利恶害是人所共性;君主应该以霸术巩固统治.
作 者:王留喜 作者单位:驻马店教育学院,历史系,河南,驻马店,463000 刊 名:零陵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LINGLING UNIVERSITY 年,卷(期):2003 24(5) 分类号:A8 关键词:韩非 马基雅弗利 君主 权力*★ 马雅文明作文
★ 君主论读后感
★ 《富国论》读后感
★ 权力童话作文
★ 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 杨威利语录
【马基雅维利的权力政治观(共5篇)】相关文章: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读后感2023-09-12
很有影响力的经典书籍推荐2022-05-06
柳宗元政治哲学思想2023-10-05
《商君书》读后感2023-07-30
《007空降危机》观后感2022-09-06
试论《理想国》中伦理思想与政治思想的张力2022-08-02
日本电影《千与千寻》观后感2023-05-31
《微信危机》观后感2022-12-29
观《千与千寻》日本电影观后感800字2023-08-31
保守主义的意思, 保守主义的解释2022-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