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的写作思维是可以激活的(网友来稿)(集锦7篇)由网友“yangyi”投稿提供,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过的学生的写作思维是可以激活的(网友来稿),供大家阅读参考。
篇1:学生的写作思维是可以激活的(网友来稿)
学生的写作思维是可以激活的(网友来稿)
湖南省株洲市第二中学 唐际平
有的老师认为,学生的优秀作文不是靠老师指导出来的,老师的指导往往会给学生的写作思维以种种限制,或者说学生只会按老师的指导,或者是为迎合老师的旨意而写作,束缚了学生的写作思维,扼杀了学生的写作个性风格。看似也颇有些道理,不然,大学里就可能有诗歌创作、小说创作、散文创作等专业。但中学生的写作训练,是基础教育阶段的必修课,如果以激活学生思维为目的的指导,应该是必要的。下面就以我的一堂作文指导课的课堂实录予以佐证说明。
对象:初中一年二期的学生。
题目:力量。
师生互致问候。
师:我首先问同学们一个简单的问题:拳击手主要靠什么来击倒对手?
生:靠技巧!
师:主要靠什么?如果是靠技巧,为什么要按体重分各种级别?
生:主要靠力量。
师:对!(板书:力量。)如果现在就要求大家以“力量”为题来写一篇作文,你准备写什么?怎样写?
(片刻的沉默,学生的表情有点茫然,不知所措。)
师:拳击运动员击倒对手的“力量”,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
生:力气。
师:对!那么“咱们工人有力量”的'“力量”可以理解成什么?
生:能力。
师:也就是说:“力量”含有“力气”、“完成某项工作的能力”和“作用;效力”等几层含义。那么你准备写什么?
生1:写一个大力士。(有些同学窃笑)
师:很好!这位同学准备写一个大力士。也就是说可以写一个人。除了写大力士,那么在我们的生活中,在我们的周围,还可以写谁?比方说在你的家里,谁是力量的代表?
生:爸爸。
师:那么有哪些事可以体现你爸爸的力量?
生:我们家的重活都是爸爸干,如扛煤气罐;还有,我们家的重大事情都是爸爸做主;还有,我跟爸爸外出旅游、游泳就不害怕,有安全感。
师:很好!你爸爸确实是你们家的支柱,是力量的代表。那么还可不可以写妈妈呢?
生:可以!我爸就在外地工作,家里全靠妈妈支撑。她要工作,还要作家务,还要照顾爷爷奶奶,还要关心我的学习。
师:对!你妈妈很辛苦也很伟大!她很高大吗?
生:不,她比较瘦小。
师:哦,那么你妈妈是用她柔弱的身体,挑起了一家的重担。是吗?
生:是!妈妈的力量是一种爱的力量!
(其他同学以掌声表示同意、肯定!)
师:这篇作文,除了写人,还能不能记事呢?
生:(不假思索地)能!
师:写什么事会与“力量”有关?
生:写一次拔河比赛,表现“团结就是力量”。
生:写一个后进生在同学的帮助下转变成好学生的事,表现“友情的力量”。
师:很好!这样看来,这篇文章不仅可以写人,还可以叙事。那么还能不能写物来抒情呢?
生:能!
师:写什么?
生:写种子发芽的力量。
生:写蚂蚁啃骨头、搬运食物。
师:看来是可以写物的,还可以写大山、大河、大海的力量。还有别的写法吗?
生:还可以写我们现在如何积蓄力量,将来为祖国做贡献。
师:那就是写成议论文了。
师:现在我再向同学们提一个问题:《愚公移山》中那两座大山,最终是怎样搬走的?
生:是天帝派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的。
师: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能背走这么大的山,那他们的“力量”是一种什么力量?
生:那不是真实的,那是迷信。
师:不是迷信,而是神话,是古代劳动人民征服自然的美好愿望。所以夸娥氏二子的力量,是一种神奇的力量。你还知道那些人具有这种神奇的力量?
生:哈利波特。
生:孙悟空。
师:不管是中国的孙悟空还是外国的哈利波特,都具有这种神奇的力量。孙悟空凭着这种力量降伏妖魔鬼怪,护送唐僧西天取经。如果你也有了这种“神奇的力量”,你打算用它来干点什么?
生1:帮助残疾人解除痛苦。
师:很好!你真是一个善良的女孩!
生2:振兴中国足球。
生3:制止世界上的战争。
生4:打击犯罪分子,保护人民,维护社会稳定。
生5:我要用这种力量来统一台湾!
(全班同学热烈鼓掌!)
师:同学们的掌声代表了对你这一美好愿望的支持和肯定!我们有理由相信:有两岸中国人民和全球所有爱国华人的共同努力这种神奇的力量,祖国的统一一定能够实现!
(到此时,事先并没有设计的板书如下:)
力量
写人:大力士
爸爸的力量
爱的力量
记事:团结就是力量 写实
友情的力量
写物:种子的力量
高山、大河、大海的力量
议论:如何积蓄力量
神奇的力量:帮助残疾人解除痛苦 写虚
振兴中国足球
制止世界上的战争
打击犯罪分子,保护人民,维护社会稳定
统一台湾
结合以上板书,讲解“写实”和“写虚”的要求和写法。
这一堂作文指导课获得了很大的成功。
作者邮箱: t090@zz2z.com
篇2:如何激活学生的思维
我从教三十三年,一直任小学高年级的语数教学,对如何激活学生的思维,提高学习成绩有深刻的体会。
课堂上学生的思维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课堂教学气氛的影响。学生的思维有快有慢,并不象闹钟一样节奏永不变更地运转着,它常常会受到心情和环境的影响。确实,呆板、单调的课堂气氛象安眠剂,使学生思维受阻、凝滞,而活泼有趣的课堂气氛则象兴奋剂一样刺激学生的思维,使之灵感骤生。
怎样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在一节课的开始就要创造有利于思维的课堂气氛。要在吸引学生的兴趣上下功夫,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有经验的老师会煞费苦心地设计好这一环,走好第一步棋。具体作法是:
一,以“情”入境
在教学课文时,可根据学生想象丰富的特点,设置意境。如教六年级语文《卜算子。咏梅》,这是毛泽东主席读了陆游的词后“反其意而用之”写下的词。老师先告诉学生毛泽东主席和陆游写这首词时所处的时代背景,因为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不同,所以表达的思想感情也不同,要求学生带着感情仔细读一读,看看毛泽东主席和陆游通过咏梅各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并要求学生想像一下两幅不同的梅花图。这样阅读课文效果很好。
二,以“奇”入境。
好奇心是少年儿童的特点,心理学称之为学习的内部动机。教师在教授知识时应根据这一特点,先不要把结论告诉学生,而是要利用好奇心让他们自已去探索,去发现。
如教第十册语文《草原》,可先提出问题“同学们想不想知道草原的景色是什么样的?草原上人们的生活习惯又是怎样的呢?”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学生怀着好奇心通过仔细阅读,很快就知道了:草原很美,一碧千里,翠色欲流;草原很大,走了一百五十里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还是草原;草原人民很好客,骑着马跑几十里路来迎接客人;草原人民住的是蒙古包,吃的是奶制品。这样阅读的效果很好,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以“疑”入境
人的思维是从疑问开始的,一番疑问一番长进。新课开始就让学生产生悬念,把注意力引导到开动脑筋,思考问题上来,这样对学习新知有很好的效果。如教六年级语文“三克镭”,教师可事先提问:“居里夫人那样伟大的科学家为什么买不起一克镭?她需要三克镭干什么?”学生带着悬念阅读课文,很快就体会到居里夫人是一个怎样的人。
四,以“趣”入境
兴趣是一块“吸铁石”有了它,常使愉快感和求知欲成为学习,思维的伙伴。如本学期我教五年级数学“粉刷围墙”时,先让学生把学校新做的宣传墙用量绳量一量,算出需要粉刷的面积;再要求学生按每平方米以6元的工价计算需付多少工钱。学生的兴趣很浓,轻松愉快的掌握了所学知识。
课堂上还要注意的三点:
一,不能影响学生的情绪,从某种程度上说,老师是课堂气氛的控制者,因此教师不要一上课就轻易地批评学生,因为这样会使学生的情绪一落千丈,课堂上笼罩沉闷的气氛,思维就难以活跃起来。相反教师应态度温和,语言慈善,会结学生带来亲切感,能控制学生的情绪。
二不能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新课开始前,最好不用过多的时间复习检查与新课无关的旧知识,讲授新课应放在一堂课的最佳记忆时刻--一课时的前部分,此时干扰少。
三不能抑制学生的思维兴趣,毫无新意的开端引不起新奇感,千篇 一律的阅读要求激不起学习兴趣。这样课堂上一开始就会“散”,“死”成为学生思维和新课进展的障碍,要尽量避免这种局面的出现。
在教学中应怎样发展学生的思维呢?
当学生思维受阻,处于抑制时,教师要善于洞察学生心理,及时变通调节,激发学生敏于思维的热情。
课堂上教师是一个善于应变者,随时接受从学生情绪上发出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的内容,节奏和方法。此时教师改变讲述的角度帮学生解难,或变老师的自讲为教师诱导下的全班议论,或避免全班发言引起的僵持而改变自由灵活的小组讨论,或设置矛盾,让学生辩论等等。
更多的学生在语文课上走神,是因为学得乏味,治疗方法也是多种多种样的:或加快教学的节奏,或根据学生好胜的心理,开展比速度带竞赛的阅读,或提出思考要求,剌激他们敏于思考的热情。
活跃的课堂气氛不仅会促进求知欲的增长激发发表不同见解的强烈兴趣,还会剌激新思路的开拓。
[如何激活学生的思维]
篇3:激活学生思维要做到“三好”
激活学生思维要做到“三好”
常说: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这固然没错,但教师的功能重要地不是将拥有的知识简单地传授给学生,而是要通过引导将学生的问题暴露出来,激发他们自主思考,从而提高探索
新知的能力,开掘出甚至连教师本人也未曾涉足的源头活水。一堂课是否成功,关键也不在于知识
容量、形式多样,而在于学生思维是否被激活,有所思、有所悟。本文就教师应如何激活学生思维
这一问题谈一谈个人的粗浅认识。
一、护好学生思维的“园”。
一粒饱满的种子孕育着希望,但如没有适宜土壤将会被活活地窒息。学生的思维如同一粒脆
弱的.种子,需要精心护理。努力营造和呵护能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智慧之园是激活思维、培养学生
创造力的前提。首先,思维评价须全面,重结果更应重过程。教师的评价,既要对学生思维进行正
确导向,又要表现出对学生劳动成果的尊重。过于随意或武断的评价将严重挫伤学生思考的积极
性,熄灭智慧之火。不能用现成的答案去圈定学生的思维,而应让学生敞开心胸大胆说出自己的独
到见解,并耐心听其解释,吸收合理成分修正、完善原有答案。对其思维过程中的闪光点及积极思
考的态度应给予充分地表扬。这对培养学生不怕犯错、敢于自主思维大有裨益。其次,留足思维的
时间和空间。这就需要改变由教师主宰课堂,“一言堂”、“满堂灌”的教法。从教学任务看,要
突出学生能力的培养,大胆精简教学内容,突出重难点,否则就会因教学任务多而赶进度不给或少
给思维时间。从教学方式看,要大胆尝试研究性学习,放手让学生以教材为平台,自主地探究,注
意思维“布白”。否则教师就会为讲解求全求透而越俎代庖,占用学生思维空间。闷课成为必然。
第三,创设乐思的教学氛围。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只有创设一个有吸引力的课堂氛围,学生才
会去积极思维。这就要求教师选用材料力求新颖、通俗且蕴意丰富;设问力求巧妙、新奇且清楚明
了;语言力求精炼、风趣、有感染力;声音须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富于变化;形式力求多样:口头
作答、书面练习、活动竞赛等交替进行,时刻给学生予新鲜感,吸引其注意力。
二、立好学生思维的“靶”。
思维的“靶”,即学生思维的总方向及教学要实现的知识、能力、觉悟目标。是否立好
“靶”是激活学生思维、提高思维有效度的关键。首先,“靶”要明。即思维的方向和目标要用精
当的语言让学生明明白白,不可模棱两可、含糊不清。否则,学生一头雾水,无从着手。其次,
“靶”要正。即思维的方向和目标一定要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相吻合,不能漫无边际地随意发
问,否则将会导致课堂效率低下,不能充分完成教学任务。第三,“靶”要实。即思维的标高要难
易适中,让学生“跳一跳,摘得到”。过难,学生怎么努力也达不到,思维难以启动,并将加重受
挫感,影响其积极性;过易,学生伸手可得,答案脱口而出,思维质量不高。
三、搭好学生思维的“桥”。
为帮助学生克服思维障碍,并拓展和深化认识,教师须发挥好引路人作用,搭好思维之
“桥”。这是激活学生思维的必要条件。其具体方法因特定情况各异,通常有如下几种:第一,由
此及彼法。即通过演绎、类比、联想等方式引导学生由一观点到另一观点或由一事物到另一事物的
方法。如经济基础与集体主义的关系,可演绎搭桥: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社会存在与经济基础→
价值观与社会意识→集体主义与价值观→集体主义与经济基础。弄清了集体主义属于正确的价值
观,价值观属于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属于社会存在,社会意识又由社会存在决定,水到渠成推演出
经济基础与集体主
[1] [2]
篇4:激活学生思维要做到“三好”
激活学生思维要做到“三好”
常说: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这固然没错,但教师的功能重要地不是将拥有的知识简单地传授给学生,而是要通过引导将学生的问题暴露出来,激发他们自主思考,从而提高探索
新知的能力,开掘出甚至连教师本人也未曾涉足的源头活水。一堂课是否成功,关键也不在于知识
容量、形式多样,而在于学生思维是否被激活,有所思、有所悟。本文就教师应如何激活学生思维
这一问题谈一谈个人的粗浅认识。
一、护好学生思维的“园”。
一粒饱满的种子孕育着希望,但如没有适宜土壤将会被活活地窒息。学生的思维如同一粒脆
弱的种子,需要精心护理。努力营造和呵护能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智慧之园是激活思维、培养学生
创造力的前提。首先,思维评价须全面,重结果更应重过程。教师的评价,既要对学生思维进行正
确导向,又要表现出对学生劳动成果的尊重。过于随意或武断的评价将严重挫伤学生思考的积极
性,熄灭智慧之火。不能用现成的答案去圈定学生的思维,而应让学生敞开心胸大胆说出自己的独
到见解,并耐心听其解释,吸收合理成分修正、完善原有答案。对其思维过程中的闪光点及积极思
考的态度应给予充分地表扬。这对培养学生不怕犯错、敢于自主思维大有裨益。其次,留足思维的
时间和空间。这就需要改变由教师主宰课堂,“一言堂”、“满堂灌”的教法。从教学任务看,要
突出学生能力的培养,大胆精简教学内容,突出重难点,否则就会因教学任务多而赶进度不给或少
给思维时间。从教学方式看,要大胆尝试研究性学习,放手让学生以教材为平台,自主地探究,注
意思维“布白”。否则教师就会为讲解求全求透而越俎代庖,占用学生思维空间。闷课成为必然。
第三,创设乐思的教学氛围。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只有创设一个有吸引力的课堂氛围,学生才
会去积极思维。这就要求教师选用材料力求新颖、通俗且蕴意丰富;设问力求巧妙、新奇且清楚明
了;语言力求精炼、风趣、有感染力;声音须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富于变化;形式力求多样:口头
作答、书面练习、活动竞赛等交替进行,时刻给学生予新鲜感,吸引其注意力。
二、立好学生思维的“靶”。
思维的“靶”,即学生思维的`总方向及教学要实现的知识、能力、觉悟目标。是否立好
“靶”是激活学生思维、提高思维有效度的关键。首先,“靶”要明。即思维的方向和目标要用精
当的语言让学生明明白白,不可模棱两可、含糊不清。否则,学生一头雾水,无从着手。其次,
“靶”要正。即思维的方向和目标一定要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相吻合,不能漫无边际地随意发
问,否则将会导致课堂效率低下,不能充分完成教学任务。第三,“靶”要实。即思维的标高要难
易适中,让学生“跳一跳,摘得到”。过难,学生怎么努力也达不到,思维难以启动,并将加重受
挫感,影响其积极性;过易,学生伸手可得,答案脱口而出,思维质量不高。
三、搭好学生思维的“桥”。
为帮助学生克服思维障碍,并拓展和深化认识,教师须发挥好引路人作用,搭好思维之
“桥”。这是激活学生思维的必要条件。其具体方法因特定情况各异,通常有如下几种:第一,由
此及彼法。即通过演绎、类比、联想等方式引导学生由一观点到另一观点或由一事物到另一事物的
方法。如经济基础与集体主义的关系,可演绎搭桥: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社会存在与经济基础→
价值观与社会意识→集体主义与价值观→集体主义与经济基础。弄清了集体主义属于正确的价值
观,价值观属于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属于社会存在,社会意识又由社会存在决定,水到渠成推演出
经济基础与集体主义的关系。第二,由表及里法。即引导学生由现象到本质,由初级本质到更深刻
本质剥笋式思维的方法。在热点分析时常用该法。由热点材料即现象切入,然后引导学生归纳材料
中心意思,弄清材料蕴含的深刻道理,从是什么(定性)、为什么(找原因)、怎么样(寻对策)
多层次剖析现象背后的本质。第三,化整为零法。即将思维目标分解成一个个难度呈梯级的小目标
或将复杂的思维对象分解成一个个要素分别加以思考以降低难度的方法。以上搭桥方法如能综合运
用,效果将会更好。
总之,要激活学生思维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需要教师端正教育思想,明确当代教育的功能-
--以人为本、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而教,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科学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并积
极探索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良好方法,做到“三好”:护好“园”、立好
“靶”、搭好“桥”。
篇5:激活思维,让学生勤于动笔
激活思维,让学生勤于动笔
激活思维,让学生勤于动笔我们经常叹息现在的学生写出来的作文干巴巴的,没有灵气。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作文与生活脱节,文章是学生为了完成任务硬“挤”出来的,而不是为了表达和交流的需要从心里自然“流”出来的缘故。因此,我认为要善于牵线搭桥,帮助学生构建起生活与写作之间的联系。这样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乐于动笔。
一、鼓励写自由日记,让学生易于动笔
作为练笔手段,日记有其它练笔所不可比拟的优势。它的自由度可以帮助学生消除“写作恐惧症”.根据的小学生心理特点,他们只有身心能进入一个完全自由的状态,才有可能触发联想,由瞬间的顿悟而产生奇思妙想。我要求学生写日记,但不当成一项硬性任务规定学生必须完成,以免压抑孩子的天性,使他们感到学习无趣。对学生日记的内容以及字数都不能加限制,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慢慢地打开学生的话匣子。
作文教学中,让学生敢于说,敢于写,取材于日常生活,善于去挖掘生活中等材料,对于学生的文章都给予中肯的评价。肯定文章的优点,指出对一些拼凑范文的现象,要明确表示不赞赏的态度,并耐心引导,帮助学生挖掘写作的潜力,写出有创意的文章。记得刚批改作文时,发现问题,很喜欢写“中心不明确,语句欠通顺,选材不当,条理不清楚”这些空洞无物的'评价,不晓得一句赞语,一个微笑,都可以成为学生学习成功的有利动机。在教学实践中,我逐渐体会到学生对这些空洞无物的评价,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更谈不上理解,作文水平自然提高不了。积极鼓励学生,我们要明明白白地告诉学生,那里不够好,为什么?教会他们怎样修改的方法。比如“这篇文章的主题是写同学之间友好相处,而这一段内容与文章的中心毫无关系,应当删去。”“这件事,你受到什么的启发和教育,心理是怎样想的?可以抒发你的情感,这样文章才会有声有色,富有文采。”这样的评价,学生很快地把文章修改好,并高兴地对我说:“老师,以前因为不理解评语,不知道如何改正,现在我们都懂得应该怎样修改文章,尝到写作的甜头。”学生的话,使我深深地体会到评价得当,中肯对激发学生的写作是十分重要的。我们不要小看教师评语的作用,它既可以点拨学生的写作兴趣,也可以压抑其写作的欲望,那些对写作失去兴趣的大多数是老师千篇 一律的,毫无变化的,读之无味的批语所致。批语,要巧妙亲切,简明扼要,适合学生的性格,针对主要问题,切忌空洞。对于问题较大的文章,也要中肯其优点,在婉转指出缺点,这样效果会更好。
二、指导留心观察,激活想象力
小学生认知事物以形象、直观为主老师要引导学生把目光投向自己熟悉的领域,在那些司空见惯的现象中捕捉对自己有所触动的信息,然后“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课标》) 这样,他们就会觉得写日记就是记述自己的现实生活,而不必绞尽脑汁去编造一些连自己都觉得乏味的东西。我在每天交上来的日记中找出一些写身边人或事的日记,挑其中较有新意的拿出来讲评,并加以肯定。这使其他学生很直观地认识到:老师读的日记中写的事我也经历过,原来这么小的事也可以写出来,那我会写呀。
1.提供画面,拓展思维空间
如今的教材很重视看图作文,图画中形象性的符号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可以驰骋想象的平台。看图作文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展示个性化的思考。如《积累运用1》的口语交际中要求介绍一枚自己最喜欢的邮票或画片,说后写下来。学习《凡卡》后,在《练习册》中要求根据课文中的插图和课文提示,把小女孩的外貌写出来……习作给了学生表达更大的自由度。他们的想象力可以调动他们的生活经验和生活积累去帮助自己建立新的认知系统,激起创新思维的火花,产生奇妙想法,突破常规思维模式。
2. 利用突发事件,调动情感体念
突发事件往往能引起学生更多的关注。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一契机,引发学生的思考,在日记中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如对于一连几天在早读课时有人进校园乞讨的问题,同学们都有自己的看法。有的认为“讨得出奇”,有的认为“他真可怜”.特别反常的天气也能引起同学们的关注。如:今年清明节那天下午,天气喜怒无常,很多同学都在日记中描写了。但因为那天有的在扫墓,有的在家里,所以各自的感受也就不同了,这就是个性化思考的充分展示。
3. 组织语言实践活动,丰富积累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只有在不断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才能学会语言。因此,教师要组织学生参加语言实践活动,如:朗读比赛、演讲、口语交际……帮助学生打开一个观察生活,关注生活的窗口的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逐步达到了生活的积累,材料的积累。
三、运用激励机制,更新评价方式
我每天对学生的日记及时讲评,引导学生发现日记中自己认为好的方面,特别其中有真情实感的、精彩的语句,培养自我评价能力。通过种种评价方式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天地,以调动他们的写作的积极性。
1.张贴在“作文园地”中
将文章抄出来,贴在班上的“作文园地”中供同学间交流、欣赏,形成人人都是“小作家”的意识。
2. 自编作文集
把自已较为满意的文章,按一定的顺序编成作文集,在班上交流。
3.运用广播媒体
推荐好的文章向学校“红领巾”广播站投稿,利用广播媒体在校内展示其习作成果。
4. 利用微机课展示
把其中较为精彩的输入学校的电脑中,用word排版,制作成图文并茂的文集,上微机课时,调出来给大家看,让小作者的成果能在全校师生面前展示。看到自己的作品发表了,谁都会从内心里产生一种愉悦感、成就感。这种发自内心的内驱力可以激发创造潜能,帮助他们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来。
“让学生乐于动笔”――这是提高写作能力的关键所在。
篇6:激活思维 让学生乐于动笔
激活思维 让学生乐于动笔
江西省九江市星子县第二小学 赵红英
我们经常叹息现在的学生写出来的作文干巴巴的,没有灵气。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作文与生活脱节,文章是学生为了完成任务硬“挤”出来的,而不是为了表达和交流的需要从心里自然“流”出来的缘故。因此,教师要善于牵线搭桥,帮助学生构建起生活与写作之间的联系。这样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乐于动笔。
一、鼓励写自由日记,让学生易于动笔作为练笔手段,日记有其它练笔所不可比拟的优势。它的自由度可以帮助学生消除“写作恐惧症”。根据的小学生心理特点,他们只有身心能进入一个完全自由的状态,才有可能触发联想,由瞬间的顿悟而产生奇思妙想。我要求学生写日记,但不当成一项硬性任务规定学生必须完成,以免压抑孩子的天性,使他们感到学习无趣。对学生日记的内容以及字数都不能加限制,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慢慢地打开学生的话匣子。
二、指导留心观察,激活想象力小学生认知事物以形象、直观为主老师要引导学生把目光投向自己熟悉的领域,在那些司空见惯的现象中捕捉对自己有所触动的信息,然后“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课标》) 这样,他们就会觉得写日记就是记述自己的现实生活,而不必绞尽脑汁去编造一些连自己都觉得乏味的东西。我在每天交上来的日记中找出一些写身边人或事的日记,挑其中较有新意的拿出来讲评,并加以肯定。这使其他学生很直观地认识到:老师读的日记中写的事我也经历过,原来这么小的事也可以写出来,那我会写呀。
[1] [2] [3]
篇7:组织数学活动 激活学生思维
组织数学活动 激活学生思维
关键词:
数学活动、激活思维、自主性、灵活性、创造性
内容提要:
数学课堂就是数学+活动。我们要把课堂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场所,组织数学活动,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自主地参与生动、活泼的数学教学活动,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积极创新,使其个性、潜能得以充分开发,数学能力、数学思想得到充分的发展。
著名的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如何在课堂上组织数学活动,激活学生思维?活动是形式,是数学内容的载体和实现目标的手段。在课堂上要让学生自主地参与活动,通过让学生动手做、动脑想、动口说,使学生在活动中发现问题、探索求新,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一、组织数学活动,激活学生思维的自主性。
《数学新课程标准》中倡导 “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一节数学课,如果老师动得多,那么学生可能就只是一个听众,静的机会多,失去了亲身经历的机会,学生的主体地位很难显现出来。教师应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转化知识的呈现形式,做到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培养学生思维的自主性。比如:排队是我们学生天天都在经历的生活事例,通过这个活动,可以使学生更为自主地了解基数和序数的知识。人民币的认识这一课,我创设模拟的商场让学生在组内进行买卖活动,在自主活动中学生不仅认识了人民币,而且也学会了简单的兑换。这样,在做中学,学习更现自主性。孩子们实实在在地体会到生活中的数学,切实感受数学与自己学习生活的密切联系,使他们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身边的事物。因此,自主参与活动是帮助学生积极思维,掌握知识的法宝。
又如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时,我组织学生自由摆出自己喜欢的一种学具共12个,要求摆得美观又整齐。不一会儿,学生就摆出了自己的作品(图略),接着,我让几个学生来说说他们的摆法,怎样能看出是12个。你们摆的是几个几?学生讨论后得出:3个4相加、4个3相加、2个6相加、6个2相加或是12个1相加都得12。我继续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得到的“几个几”是不同的,但和都是12。继而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这样的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确保了人人获得成功,人人都有成功的体验,学生的主体地位就完全凸现出来。因此,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得到充分地调动,学生的思维十分活跃。比起教师出示一幅图让学生去观察得出结论的过程来,学生理解、获取知识的效果更好。教师的动不等于学生的动,课堂上尽可能让学生的手、脑都动起来,自主地去体验成功吧!
二、组织数学活动,激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十分强调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注意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灵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诱发学生思维的源头就是课堂,在组织数学活动过程中,我们要激活学生的思维、思路和行为。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学活知识,用活知识。
例如: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时,我创设买玩具的活动情景,让学生用35元钱买一件价值8元的玩具,看看还剩多少元?学生通过活动、交流得出了几种不同的计算方法。有的小组认为可以先用10元减8元,再加上没用的25元得27元;有的小组认为可以先用35减5再减3得27元;还有的小组认为5减8不够减就用15减8得7,再加20得27元……经过讨论,学生们还争着说在不同的情况下可以用不同的计算方法,如果老是想着一种方法有时就不方便计算了。
我让学生课后用一用自己想出的计算方法,看看什么时候你会用什么样的方法计算。第二天学生兴高采烈地对说:我有21元,买文具盒要用6元,我就用10元减去6元得4元,再加11元,就剩下15元了;我有32个珠子,送给弟弟8颗后还有24颗,因为12减8等于4再加20就是24颗了……学生通过在生活中去看,去想,来课堂上议一议、算一算,把数学课的知识灵活运用到平时的生活实际中,觉得学了数学非常有用,这样的数学活动培养了思维的灵活性。
三、组织数学活动,激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应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创造性,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设计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在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猜测、归纳和分析、整理过程中,理解数学问题的提出、数学概念的形成和数学结论的获得,以及数学知识的应用。
例如,教学“角的分类”一课时,我为学生提供了十个角为学具,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先量出各个角的度数,然后各小组进行讨论,把十个角进行分类。汇报时,学生各抒己见,发现划分的标准不一样,得到的种类也不同。在这一操作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多角度的创造性思维。当学生按照三角形角的特点分为三类时,我要求学生根据三类角的特点,大胆地为它们取名字。学生争着回答,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对于取对名字的学生我及时加以表扬,大大树立了学生的自信心。把学生置于主体地位,把学习数学知识转化为数学活动,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灵活,从而最大限度地挖掘了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又如:学习《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时,我设计了一道策略开放的实验题,“求一个地瓜的体积”。有的学生提出:这种形体未曾学过无法计算。这时,我鼓励学生:只要用心思考,相信你们一定会有办法的。经过小组学习活动,学生举手答到:把地瓜放进装水的正方体杯中,水上升的体积就是地瓜的体积;有的说:先称一称地瓜的重量,再把地瓜切成正方体,然后测量棱长计算体积并称一称重量,最后比较原有的地瓜重量是正方体地瓜重量的几倍,体积就是它的几倍;还有的说把地瓜煮熟,压成正方体后再测量计算等。待学生说完后,我让他们拿起准备好的正方体容器、地瓜和小刀,根据自己的设想进行实验,以求验证。可见,开展这样的实验活动能给学生提供展现个性的机会,为鼓励学生创新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类似这样的教学活动,有利于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形成初步的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想只有老师的教学创新,才能点燃学生的创新之火。
课堂上组织数学活动,改变了一种静态的教学,给了数学课堂一种蓬勃的生机。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在自主参与活动的过程中,给学生动手的机会,思考的空间,创新的余地,让学生灵活的运用了数学的知识,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相信,有效的组织数学活动,激活学生的思维,将会成为伸展儿童生命灵性的根基。
参考文献:
1、《新课程标准》(实验稿)
2、《数学教育学》(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
【学生的写作思维是可以激活的(网友来稿)(集锦7篇)】相关文章:
如何让ppt中的数据动起来2022-12-08
以人为本 个别关爱 有序启动 异步推进――“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实验2022-12-17
开展课外阅读的探索与实践(网友来稿)2023-07-18
让经济新闻动起来2023-09-01
写日记是提高小学生作文水平的有效途径(网友来稿)2023-02-22
天上的街市教案教学反思2023-11-12
《我的老师》教学设计(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2023-11-07
新课程下对高中语文作业的几种误解(网友来稿)2022-10-11
立意高远文自胜--谈作文的立意(网友来稿)2023-04-01
朗读,让语文魅力无穷(网友来稿)2024-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