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欲授之以渔,奈何汝只愿受鱼杂文随笔(通用2篇)由网友“爱吃甜食怕蛀牙”投稿提供,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我欲授之以渔,奈何汝只愿受鱼杂文随笔,希望大家喜欢!
篇1:我欲授之以渔,奈何汝只愿受鱼杂文随笔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请联系作者。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可是生活把我们惯的,都得饭喂到嘴边才肯张口,否则就一直张大嘴等着人来喂。我们都想要直接受鱼而非渔,懒的自己动手动脑,遇到问题都想都不想张嘴就问,稍微勤快一点的问个度娘,小资一点的问个知乎…
其实很多东西都需要自己去摸索的,经历过才会懂,这句话说的一点也不假。就像高中时,会有无数个过来人告诉你好好学习,别像谁谁谁一样吊儿郎当,以后会后悔。但是我们依然各种混日子,因为我们不知道后悔是什么滋味。就像爱情,没有经历过恋爱的人永远不会懂热恋的滋味。知识的获取也是一样,唾手可得的东西永远不会被珍惜,用过之后就被束之高阁。习惯了填鸭式教育的我们都深感自豪,曾经的自己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算得了数理化,背得了史地政……那么现在呢,只有两个字,眼熟。然并卵,不会。
喜欢和聪明人打交道,交流起来很轻松,不会累。可能生活环境影响,也可能收益于教育方式,不喜欢刨根问底,更不愿意给别人添麻烦,一直坚定的执行着靠谁不如靠自己的信条,所以即使有时会走弯路,但是总会有收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都忙碌着各自的忙碌,没有人有义务随时随地为你服务。
有句话说的好,“帮你是情分,不帮你是本分”。曾经,放不下所谓的面子,不会拒绝别人,总是一副老好人的姿态,甚至很多时候是先人后己,牺牲自己、内心不快乐的`同时并没能帮我赢得更多的感激与友情,甚至时间久了大家会觉得你做的一切都理所当然。记得有个人跟我说,你不能对所有人都一样,那样子对朋友不公平。对啊,如果对所有人都好,怎么能体现出对朋友的好,又如何能体现出友情的温暖呢。所以,慢慢的慢慢,我联系拒绝,刚开始时心里很是过意不去,慢慢的习惯了觉得其实明确的说不是对双方都好的一种交流方式。“少点套路,多些真诚”,大概就是如此吧。
说了这么多,其实是今天课后师妹追着问我卡方检验是怎么回事。一开始耐心解释,并多次强调图书馆有excel的书,网上也可以查到详细资料,但还是一直追着问到底怎么学,我真的表示很无语,真想一句“不会自己查啊”扔过去,还好理智控制住了冲动。并不是我没有爱心和耐心,不想教她,而是这种东西并不是一两句话能解释清楚的,查查资料就能懂得事,为什么一定要别人一句句话给解释明白呢。退一步说就算脑子不灵光,至少查一下,带着不懂的问题来问,会显得更真诚一点吧。当然,我自己也有问题,不愿意麻烦别人,同时也不喜欢被麻烦。如果我没事做,或者是我力所能及的事,或者事情真的很紧急,那么我愿意助人为乐。但是更多的时候,我也有自己的事情,自己的生活,只想保有自己的空间,不被打扰。
篇2: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随笔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随笔
紧张的考试结束了,我也如释重负。一年来,是苦是甜,也只有自己知晓。望着孩子们开心的嬉戏与玩笑,真不知该怎样帮他们面对考试的结果。也是,几家欢笑,几家愁,孩子们又惧怕什么?倒是苦煞了做孩子的父母……
让孩子拥有一个健康的心态,帮孩子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激起一颗奋进的心,足矣。
让孩子试着学会淌河,要比背着他过河,更使其受益终身。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的是传授给人以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道理其实很简单,鱼只是一种目的或结果,是现成的事物;而钓鱼(渔)是一种手段,是创造事物背后的逻辑和方法,一条鱼能解一时之饥,却不能解长久之饥,如果想永远有鱼吃,那就要学会钓鱼的方法。然而,要做到“授人以渔”并不容易,也并非是每个人的期望,既要有授予者的个人意愿,也要有获得者的主观需求。
授予者的性格和意愿,决定了授予的是“鱼”还是“渔”
授人以“鱼”,对于授予者来说,给予的仅仅是一个现成的事物,只是一次性的消耗,对他持续创造该事物的能力不会产生影响;而授人以“渔”,则意味着授予者的能力优势将会相对减弱,因为这样会创造一个具有相似或相同能力的竞争者,通俗地说,就是“教会了徒弟,饿死了师傅”。所以,从人性的角度来说,人们更愿意授人以鱼,而不是授人以渔。
但是,也会有人无私地“授人以渔”。第一种是乐于助人、善于分享的人,乐于告诉别人“Why”,而不仅仅是 “What”和“How”,他们认为人们只有知道了“为什么”,才能够知道“是什么”和“怎么做”;另一种是追求自我实现和快乐成长的人,他们认为只有自己周边的人成长了,自己才会变得更强大,所以会“授之以渔”来帮助他人成长,帮助他人成长其实也是帮助自己成长。当然也会有很多人并不这么认为。所以,有些人喜欢授人以“鱼”,也有些人乐于授人以“渔”,因授予者的个人性格和意愿而定。
获得者的需求和动机,会直接影响授予者的意愿和决定
授人以“鱼”,对于获得者来说,是自己达到的某一目的或得到的某一结果;授人以“渔”,则意味着获得者能够获得持续达到某一目的或者得到某一结果的方法和技能。但事实上,人们更愿意得到的是“鱼”而不是“渔”,更愿意得到是现成的“干货”,而不是创造“干货”的`方法,更愿意得到是现成的事物(“是什么”),而不是创造事物背后的逻辑和方法(“为什么”和“怎么做”)。因为,得到“鱼”的成本较低,而且简单、直接、快捷,短期能够立竿见影;而要得到“渔”,需要很大的学习成本,而且有难度、见效慢,需要长期的努力才会有效果。
经常可以看到很多人网上这样提问以寻求帮助。如:“年度计划如何来做?有谁可以分享下你们的年度培训计划吗?”,“如何来做年度人力资源规划?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公司今年要推行绩效管理,上级要我制定一个绩效管理制度,请各位大侠支招!具体要如何来做?有哪些步骤和方法?需要注意哪些事项?”从这些提问中,可以明显地感觉到获得者的个人需求和动机。有的人需要的是“鱼”,如某些具体的方案、指标或计划;有的人需要的是“渔”,如某工作如何开展?需要哪些步骤?注意事项?等等。获得者的这些需求和动机,会直接影响到授予者“授之以鱼还是授之以渔”的意愿和决定。
掌握求教的方法和技巧,“鱼”或“渔”因你而定
授人以鱼还是授人以渔,并无好坏对错之分,要因获得者和授予者的需求和意愿而定。在实际工作中,对于不重要或不感兴趣的工作和事项,在寻求别人帮助时,可以只要“鱼”,“渔”可要可不要,可直接提出具体需求和帮助,例如“谁能给我分享某某方案吗?”;对于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可以先“渔”后“鱼”,提问要详细具体,循序渐进,首先陈述目前的现状,然后说明遇到的问题和障碍,最后提出具体的帮助或期望的结果;对于重要又紧急的事情,可以先“鱼”后“渔”,首先说明情况,请求给以相关资料参考,把当下的问题先解决,然后再深入研究,提出相应的疑问和帮助。同时,需要了解授予者的个性和意愿,对于喜欢“授人以鱼”的人,就尽量提一些关于“鱼”的问题;而对于喜欢“授人以渔”的人,就尽量提一些关于“渔”的问题。否则,不但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结果,而且还会使双方陷入尴尬的境地
★ 观渔的随笔
★ 你总要长大作文
★ 教育教学反思随笔
★ 毕业感言随笔
★ 宋词随笔
【我欲授之以渔,奈何汝只愿受鱼杂文随笔(通用2篇)】相关文章:
从授之以鱼走向授之以渔-浅谈新课程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2022-05-02
科技道德对科技活动和人际关系2023-05-08
部编五上语文教学总结2022-11-11
祥子与小福子随笔300字2022-11-23
牵挂的杂文随笔2022-08-19
路总要自己去走的-生活随笔2022-05-18
小语课堂教学随笔2023-06-17
跟孔子的随笔2023-01-15
救赎的杂文随笔2023-07-25
开学第一课班主任发言稿2022-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