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平凹小说中人物姓名的寓意

时间:2023-05-03 08:03:53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贾平凹小说中人物姓名的寓意(精选9篇)由网友“Duduhaier”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贾平凹小说中人物姓名的寓意,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贾平凹小说中人物姓名的寓意

篇1:贾平凹小说中人物姓名的寓意

法无度不成,人无名不立。现在我们每一个人皆有一个姓名作为被他人所识的标志或代号,而中国自古又给这个标志或代号赋予了许多深刻的含义:有满怀憧憬的,有求天保佑的,有叙述身世的,也有与时俱进的,不一而足。先辈们甚至觉得一个名字不足以表达他们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又增加了字、号、别号等。究其实质,也不过是一种代号,一个称谓而已。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也是“人”,他们在他们的世界中也拥有一个属于他们的名字。当作者们在给作品中的人物取名字的时候不仅是单纯地赋给他们一个代号,而更多的是加入了自己的感情色彩,打上了自己的独特的主观烙印。

贾平凹作为当代文坛上比较有成就的作家,他的小说很受读者的欢迎。他亦雅亦俗,亦庄亦谐的文人品性与平民意识也受到评论界的推崇。但无论是他前期的作品,还是后期的作品,他小说中人物的姓名除有指称代号的作用外,皆有丰富的内含:或是体现时代精神和作家一定的审美理想,或是揭示作品中人物的性格、外貌特点以及特定的生活环境,再或就是暗示小说人物的命运。本文也将就这三方面的内容,对贾平凹小说中的人物姓名加以分析。

一、小说中人物姓名体现时代精神和作家一定的审美理想

通常说到贾平凹往往先从他的名字说起,贾平凹这个名字,是他成为作家之后改的,而外界对他这个名字曾有过不少的评价,甚至路遥在世时也对他的名字作过点评。但对这个名字的真正含义,贾平凹自己作了解释:“姓贾,名平凹,无字无号;娘叫平娃,理想于顺通,我写‘平凹’正视于崎岖,一字之改;音同形异,两代人心境可见也。”从普通人的角度看这个名字,也许只是有些古怪而并无他意,但细究起来,其深层的蕴味却是无穷尽的:“凹字中空,空则生灵”。那么,作家本人的名字尚且有如此的深意,他作品中人物的姓名则就可见一斑了。

贾平凹自己曾说过:“我的出身和我的自下而上的环境决定了我的平民地位和写作的民间视角,关怀和忧患时下的中国是我的天职。”①因此他切实地感受和体悟着时代精神,并以此作为审美理想而展开创作。在“四人帮”粉碎的初期,他就写下了他的早期代表作品《满月儿》,书中巧妙地运用两个主人公的名字道出了他的想法。同时贾平凹自己说在构思这篇作品时,他就有着明确的计划:“名字也要体现全文特点,整合一体:满月儿。”②即把主人公满儿、月儿的名字连缀在一起。姐姐满儿一心为农业现代化作贡献,在姐姐的影响下,妹妹月儿也下决心学习测量知道,小说满腔热情地颂赞了农村青年的追求,即以为国家现代化事业作贡献作为人生的追求目标。“大爱”即美,作品的主题无疑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这一轮“满月儿”正寓意作者对未来生活的憧憬。

另一篇弘扬主族律,表现农村现实生活变革的力作《腊月·正月》中的王才也是一个时代的典型。他其貌不扬,个子瘦小,体弱乏力,虽然种地不如别人,但他一肚子精明,办食品加工厂,成为镇里的名人。也许是因名得福吧,“淹贯三才是王者风范”,冥冥之中贾平凹赋予了这个人物一个霸气十足的名字。从表面上看,这个名字是对这一小人物的肯定,而在更深的层面中则体现了生活变革中人的变化,包括人的性格心里和人的观念意识的变化。即农村经济改革给了农民充分的自主权,商品经济的发展也为他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提供了多种可能性,谁有实力谁就是生活的强者。总之,贾平凹用他细致的心思赋予每个人物独具创新的名字,使众多的人物不仅在思想行为上紧跟时代的步伐,而且从名字中也渗透出时代的气息。

在文学创作中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独特的审美思想,这种带有个人特色的思想常常是在作者不经意间就会流露出来。在《白夜》中贾平凹就借虞白的口说出了他“什么都觉得丑着好”的观点,而且这一观点也曾在他的一篇散文《丑石》中作过阐发,“丑到极处便是美”。这样一种新异的审美观点在他的小说人物姓名中则更为明显的表现出来。《火纸》中的王丑丑和《龙卷风》中的赵丑丑这两个同名的人,其实都是极标致的,而贾平凹却偏偏给了她们一个很不文雅的名字。所谓物极必反,贾平凹成功地运用这一哲学性原理,使他笔下的人物更添了无限的神韵。

此外,贾平凹还提出一种新的美学规范:缺憾者最美。特别是对女性而言,那种太圣洁的女子总让人敬而远之,不敢有半点亵渎。因为过于理想就自然不那么实在,所以反倒是那些有明显缺憾的女性让人容易接近,更真切,更美。在《废都》中作者用主人公的名字,给我们营造了一个全新的境界“弯月灿烂”——将宛儿、柳月、阿灿的名字联缀起来。庄之蝶的夫人牛月清“银盆大脸,鼻端目亮,是个娘娘相”,性格也是“贤淑如静山,豁达似春水”。③可就是这样一个近于完美的女人却不能让庄作家动心,其原因很简单,完美常失之于呆板,相反宛月灿三人无论从长相上还是性格上都不能与牛月清相比,也就是说她们都有明显的缺憾,但小说中,这三人却都很吸引人,讨人喜欢。作者就是用这“弯月灿烂”的名字一语道破了天机。

受传统思想的影响,贾平凹有一种明显的儒学倾向。《土门》讲述了一个村子的命运。这个村子地处西京城的城秀结合部,有一个很有特色的名字“仁厚村”。“仁厚”二字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是被人们所推崇的。“仁”字的本义是“博爱,人与人相互亲爱”,它是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观念。“厚”指“宽厚而爱人”④。这样一个有传统意味的村子中也同时孕育了一位很有儒家精神的村长——“成义”。其人正如其名一样具有一股侠义豪情,从大的一方面说他想成就他的村子,从小的一方面说他想成就他个人的梦想。但随着成义的枪决,也在喻示他所代表的那种精神的完结。杀身取义,成就大业本是无可厚非的,但他的结局,并没能像他的名字一样成仁,成义。《高老庄》中的子路也和成义一样是儒家思想的忠实守卫者。真正的子路本是大儒生孔子的学生,在这里贾平凹正是借这种同名关系暗示高子路身上的儒家思想。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高子路这种推已及人的“仁”者思想与作者的世界观不谋而合。贾平凹之所以给这个乡村出身的教授赋予了这样一个名字也是与他本人的思想相对应的。在经过了各种思想转变之后,精神疲惫的贾平凹最终还是回归了传统,所以他不断在作品中给读者这样的暗示。无论是成义,还是子路其实都是作者自身。就像河水归入大海一样,贾平凹的思想也回归到了传统中。

二、小说中人物的姓名揭示作品中人物的性格、外貌特点及特定的生活环境

人的特点有很多表现形式,通过服饰,通过言谈,或是通过动作行为都可以表现出来。同样名字也可以表现人的特点。在贾平凹的小说中你可以看到这种现象。在他的作品中名字不仅对人的命名,同时也是对人的刻画,使人望“名”而知人。通过人物的名字就可以让人了解他们的性格特征和外形特征。

《黑氏》刻画了这样一个木犊。他只知道男女之爱就是隔三岔王地例行一次丈夫的义务;而来顺,则懂得要获得女人的爱不但要给予她身体的温暖更要疼爱她的心。小说中写道:“一个老者问木犊,你怎么不回去和老婆睡觉?”木犊说:“哪里睡不都是一样吗?”而来顺见了黑氏却嘱咐她在女人来经的日子里不要动冷水。不需别的注解,仅一个“木”,那个呆若木鸡、不解男女风情的“木头”形象一下子就跃然纸上了。也就只这一个“木”字,他性格上最突出的特点就被读者一览无余了。《怀念狼》中的打狼英雄“傅山”,父母不仅给了他山的名字,更给了他山的性格。他骨子地将他与山联系起来。他靠山、吃山,享用着山,山在他的身上不仅是个名号,更是他的支柱,离了“山”,他就不是他了。“狗”这种动物在人们的印象中一直是以忠实而著称的。《天狗》中的光棍汉天狗,也真正似一条忠诚的狗一样照顾着瘫痪的进把式和那个频临崩溃的家。女人甚至已“恨天狗忠于师傅,忠于师娘,却忠得愚蠢,忠得千不该万不是!”但这女人又那里知道,一个人的秉性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改变的,一条狗的忠实也不是一天就可以催毁的。

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根据某人的外形特征而给他取绰号,这在文学作品中也是可以看到的。只是不同多处在于,小说中人物的某些外部特征就直接用作名字了。《远山野情》中有一个没有提到姓名的跛子。因为跛脚的生理缺陷,作用就干脆用“跛子”作了他的代号,当然读者从他这个名字上也一望便知他的最大特点。此篇中另一主人公吴三大的名字也很有嚼头。他之所以取“三大”这个名,完全是因为他的外形,他长得脚大、手大、口大,而“三大”正好概括了他这些特点。贾平凹说过,在这诸多的人物中他最喜欢的人物名字是“五魁”。因为这个名字不仅有深刻的含义,也同时点破了这个人物的特点。“五”在中国文化中代表着全的意思,“魁”为众者之首。因此,五魁的意思就是指所有人和事最好的。同时“魁”还有高大结实的意思,五魁也正是因为一身的好力气才能支作驮夫的。在这一点上另一个典型的例子是《高老庄》中的蔡老黑,一张油黑发亮的脸,造就了他的名字“老黑”。而每每说起黑,又总让人有一种异样的感觉。《说文解字》中对黑的'解释是“黑,火电厂所熏之色也”,有狠毒,坏之意,而这个老黑也恰恰如此。流氓无赖的习气沾满了身,且中国人的劣根性之一“窝里斗”在他身上也有突出的表现。他的葡萄园失败了,他不是想着如何重整旗鼓,而是“见不得别人碗里的米汤稠”,一味地和地板厂对着干,最后只能是输得更惨。

在中国传统的取名中,人们惯用的一个手法是谐音谐义法,文学作品中也经常用到。《鬼城》中,水手吴七的姓名不正是“无妻”的谐音吗?不正好揭示了一个女人——白香。当然无论谁有多么大的能耐,这个女人只属于她丈夫老巩一人。对于其它人而言,只能是望洋兴叹,“白想”了。在《白郎》中塑的土匪山寨王“白郎”形象,虽然是传统意义上是一个反面的角色,但他所表现出现的却是一个近于完美的人。贾平凹正是将古代男性的形象与当代男性的美相结合来刻化这个人物的,也最终选了“狼”作为他的标志。因为狼所具有的勇猛、机敏与智慧,白郎也具有。所以“白郎”最后变成了“白狼”。 三、小说中人物的姓名暗示人物命运

姓名是一种神秘的文化,有人认为姓名一定,人的命运也就不可更改了。所以多数人在经历坎坷之后,皆求助算命、卜卦者或风水先生,为他们更换名号。姓名在很大程度上便成了某种象征。不能完全地说一个人的姓名为何,就决定了他的命运也如何,但大多数人信奉的是:好的名字在一定程度上都能起到暗示或指证人的命运的作用。贾平凹小说在人物的选名上也极尽所能,试图让读者从名字中就可以隐约地把握人物将来的命运。

人们将吉祥福贵的字眼用在名字上,总是寄托一种希望,希望由名字的福气带给人福气。但命运却常常和人开玩笑,现实的状况总离人们的期望很远,有时甚至是相背的。“福运”听起来是多么吉利而美好的名字啊,但在《浮躁》中,名字的主人命运却很悲惨。一个憨厚、善良的人却丧命于一场无聊的闹剧中。县委书记为了给视查的专员弄一顿野味,已顾不得这个普通人的性命了。这个字面上绝好的名字,最终还是未能保住这个普通农民的命。取名法中有一种方法,叫提炼萃取法。《白夜》中的夜郎之名就出于此法,夜郎自大。人和名字一样,不知天高地厚,整日朝三暮四。特别是他与虞白,一个黑,一个白,无论他们有多么爱慕,自然的规律决定了白天与黑夜不会有交点。姓名中的不合拍就注定了这一对人儿不会有美满的结局。对待这两个人物的命运作者正是运用了反喻的方法,让人物的美好愿望被无情的现实打垮,同时表明名字只是一种符号,不要期望它能恩赐一切,到底个人的奋斗才是幸福的原动力。

《易经》可称的上中国的国粹了,其间的玄妙和莫测让人不禁油然而生崇敬之情。贾平凹在给他的小说人物取名时,对那些不知该如何评价的人物也作了这种朦胧的处理。《晚雨》中的天鉴,原是一个土匪,后杀了新任知县而代之,但此人,在上任后造福于一方百姓,处处体谅百姓的疾苦,因此百姓对他无不感恩戴德。可是无论他的功绩有多么大,他毕竟是个杀人犯,对这样一个不能下完全定论的人,最后只能由上天来做鉴别了。天鉴,天鉴,也许只有上天才知道他到底是好人,还是坏人。“兑”是八卦中的一种,而《佛关》中画佛的兑子的命运也亦如玄妙的卦相一样,充满了扑朔迷离。还有短篇小说《废都》中的女主角“匡子”。“匡”的意思是匡时济世,可这样一个弱女子怎能挑起这样重担呢,她不但没有做成整个街道的救世主,最后连自己的救世主也没能做成。

人世间的是是非非谁也说不清,道不明。人的名字和这世事一样难以完全破解,《废都》中的唐宛儿,一个风情万种又苦难不堪的女子,她的命运明眼人从这个“宛”字中早就预见了。首先“宛”乃曲折之意,情感上一波三折,私奔之后,又被抓回,遭受着非人的虐待。红颜女子多薄命,她短短的生命里充满着辛酸。其次,在她与庄之蝶的恋情上,“宛”与“晚”谐音。她像一只漂零的大雁一般,无人收留她。无论她与庄作家是相见恨晚也罢,为时已晚也罢,总之她是晚到了。《土门》中的村长助理梅梅的苦命,比起唐宛儿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梅梅的痛苦不仅是来自肉体上的,更重要的是来自精神。“梅梅”也“没没”。先是没有了亲人,再是没有的爱情,最后连家也没有了,贾平凹让这个可怜的姑娘成了三无人员。

总之,姓名的文学意义是最具有开放性的,最活泼多变,最能发挥命名者的聪明才智和文采意匠的,也是能激发人们的遐想的意义层面。姓名体现什么样的文学情趣,全在命名者,贾平凹费尽苦心在人物姓名上力求给读者以意外的启示和刺激。他这样如此的不遗余力,读者自然不应该走马观花粗枝大叶,不加咀嚼地读读而已。所谓“名如人,文如名”。我们应该努力去体察作者的良苦用心,这样既不枉作者一片厚意,也能加深对作品的全面了解。

篇2:贾平凹小说读后感

最近感觉心情很浮躁,心里有点空虚,但一时又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去改变这种状态,只好去图书馆借本书看看,以充实一下自己。

“高兴”这边书早听说过了,只是还没有时间看过,于是看到正好有这本书,大喜。贾平凹是我喜欢的作家之一,很多人对他是负面的评价。我也是因为他的负面才关注继而喜欢上。记得接触贾平凹的小说是在高中,当时在男生宿舍私底下流传着一本“黄书”——《废都》,大家都互相传阅,以慰好奇。我也就是在挑灯夜战的情况下一饱眼福。其实其小说的内容并没有读太懂,也没有理解,只是关注了其中带框框的地方。老贾的详细描述对于一个青春期的男孩来说,其冲击不亚于东南亚海啸。我就是这样被开启了青春期的“性教育”,并且也开始关注了这个作者,希望还能看到类似的作品。现在想想当时思想何其单纯和不健康,但终究还是因为好奇。以致后来大学后,空闲时间多了,闲来没事逛图书馆才发现老贾的作品那么多,欣喜若狂。可惜读着让我有点失望,但同时也挽救了我。失望的是没有那些诱人的情节,挽救我的是因为我看到了一个优秀的作家的作品和改变了对一个作家的误解。废都、商州、浮躁、白夜、土门、高老庄、秦腔、高兴、天狗,我都读过,读着读着就越发对他的那种乡土气息的纯朴文字吸引,很厚实同时带着点想象,有点玄幻但不脱离现实。这样才真正和我们的生活相吻合。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会带着点幻想来读过每一天。

读《高兴》,我完全沉浸在了里面。感受到了主人翁的心里动态,他的生活状态和现实中的我们多么想象,虽从事的事业不同,但面临的困难也是相同的。越笑的人心里越是痛苦,越是寻高兴的人生活状态越是不好。这一点可能不被认可,但现实却是这样。能有高兴这样心态的不少,但能够认清自己的却不多。我们不是伟人、但也不是任人踩踏的蚂蚁。在整个社会中,我们是渺小的,沧海之一束;但对我们个人来说,生命就是我们的全部。与其天天愁眉苦脸,不如开开心心。来到世上就该潇潇洒洒,品味每一天的生活。

高兴的结局是悲惨的,这没有办法。现实社会不会因为你的心态好就会眷顾你,不会因为你的执着就顺应你。笑看万物的心态不是每个人应该有的吗?

篇3:贾平凹人物素材

贾平凹人物素材

人物扫描

贾平凹,原名贾平娃,我国当代著名作家,1952年出生于陕西,197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现为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席、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文学院院长、《美文》杂志主编。著有小说集《贾平凹获奖中篇小说集》《贾平凹自选集》,长篇小说《商州》《白夜》等。其作品《秦腔》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我不是个好儿子》《月迹》《落叶》入选中学教材。

他是我国当代文坛屈指可数的文学大家和文学奇才,是当代中国最具叛逆性、最富有创造精神和广泛影响的作家之一,更被人誉为“鬼才”,他有着曲折离奇的成长经历,但他从来没有停止过奋斗的步伐。他身上有着农民的质朴与淳朴,他的作品中始终有一颗赤子之心。在当代文坛上,他树立了一面独特的旗帜。

Ø 素材话题

心系故乡,桑梓情深

贾平凹在商州长到19岁,然后进城读书、工作和生活,虽然在城市声里生活了40余年,但贾平凹一直把自己定位为“农民”,他说:“我的本性依旧是农民,如乌鸡一般,是乌在了骨头里的。”他对自己的家乡和生活在那里的乡亲们,也一直怀有深厚的感。他的心总是牵挂着故乡人的生存现状和精神状况,他的目是注视着故乡的变化和发展。

从《废都》到《商州》再到《秦腔》,贾平凹始终没有遗忘对故乡的陈述和描绘。如《秦腔》,是以仪他的故乡为原型,通过一个叫清风街的地方的两个大户人家——白家和夏家近的变迁,表现改革开放年代乡村的价值观念、人际关系在传统格局中的深刻变化。在这部作品中,贾平凹倾注了自己对故乡的一腔深情,并对社会转型期农村的变化和发展进行了思考。他把故乡当作创作的背景,并且把对故乡的深厚情感,寄托在他的灵魂深处。他的目光从来没有偏离过故乡的方向,故乡是他文学写作中永不枯竭的灵感源泉,也是他获取写作材料的再生资源。

,他的长篇小说《带灯》获《当代》长篇小说“年度最佳”奖。之后,舌,贾平凹以零元版权费将这篇小说的花鼓剧改编权授予商洛市剧团,以表示对家乡文化事业的支持。

【素材点拨】故乡不但是贾平凹的创作源泉,更是他的精神港湾。在他的作品中,几乎随处可以见到故乡的影子。饮水思源,不忘养育之恩;飞黄腾达,不失纯真本色,这就是贾平凹的可贵之处。

【适用话题】人与故乡、赤子之心、牵挂、感恩、人生本色。

发现自己,主宰命运

贾平凹快8岁的时候,10以内的加减法还算得一塌糊涂,但父亲还是让他上学去了。看他画画不错,父母盘算着让他将来当个画匠;父亲看他和隔壁的男孩儿剪下许多猫猫狗狗的纸样,拿着手电钻进鸡窝里“放电影”,就去公社找放映队的人,看能不能给他找下一个营生,可惜没有成功。

眼看当画匠无望,又当不成放电影的,父母盘算着让他回家种地。就在这时候,他竟然稀里糊涂地考上了县里的高中。后来,他考上了一所三流的专科学校。那时,学校办了一份自己的报纸,常常有学生的文章在上面发表。他想,在毕业之前,自己要完成一个小小的愿望,那就是一定要在校报上发表一篇文章,把自己的名字变成铅字。于是他开始疯狂地写东西,写完后,就拿去让教写作的老师看,有得到赞许的,就投给校报编辑部。后来,老师不愿给他看了,他就埋下头来自己琢磨。他为此看了许多书,也浏览了不少报刊。然而,投给校报的稿件都如泥牛人海。

他不想把这些凝聚着自己心血的文稿扔了,就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向他所在城市的日报社投去几篇,结果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他的名字出现在了日报上。再后来,他的名字相继出现在了省内外的一些报刊上。从此以后,他在文学创作上更加勤奋了,因为他发现,他还有着一项自己都意想不到的才能。

【素材点拨】如果贾平凹遵从父母的安排,也许当今文坛就少了一名叱咤风云的巨擘。好在贾平凹在他人生最关键的阶段,找到了自己的目标。更重要的是,投稿屡次失败后,他并没有放弃,而是不断尝试,直到命运向他敞开大门。

【适用话题】发现自己、坚定意志、面对挫折、走自己的路、探索不止。

走出低谷,笔耕不辍

从《废都》到《秦腔》再到《带灯》,贾平凹的`文学创作内容在变,写作风格在变,不变的是他对写作本身近乎偏执的认真态度。

从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至今已有40个年头。这期间,他曾遭遇过创作的低谷。有段时间,:,贾平凹几乎在文坛上销声匿迹,但是他从未放弃过写作,他说:“我坚持写,因为总觉得不服气,当时我的写作自信受到了打击,唯有通过不断地写,才能重塑自信。就像一棵小草被掐了,总得等伤口愈合才能继续成长开花,这有一个过程。”

进入花甲之年的贾平凹,仍然坚持写作,并且不断将新的东西带给读者。他亲自在乡间奔波,深入探访真实的农村生活。他说,他每年都会去上海、北京、广州“感受一下时尚繁华的都市生活”,他“也会去贫困的山区看看那里的生活”,他说,“两头不同的生活,能让我准确地把握当下”。

一直以来,贾平凹的愿望都没有改变,“我想用我的笔来记录时代,引起社会的关注。但如果没有引起社会的关注,也没有关系,起码留下了一些资料给后代,让他们更了解我们曾经生活过的这个时代。”他这样说。

【素材点拨】尽管贾平凹曾经几乎从文坛销声匿迹,但这并不意味着他精神的消沉。正如他自己所说, 自信受到打击,唯有不断写作,才能重塑自信。正是这种卧薪尝胆的精神,这种常人少有的坚韧与执着,使他有了日后的辉煌时刻。

【适用话题】走出困境、心态、毅力与成功的关系、付出总有回报。

另辟蹊径,多彩人生

现在,光说贾平凹是著名作家似乎已经不太确切了。除了热爱写作,他还是个“石痴”,他爱石头,收藏的各类珍贵奇石有几千块之多。他甚至还收藏有大大小小百余个古陶瓶罐。

对此,贾平凹的解释是,“我的故乡陕西历史悠久,是个传统文化气息非常浓厚的地方,我小时候在陕西农村生活,老家的环境就弥漫着这些东西。当然,这些爱好相对写作来说都只是业余的,比如收藏,一个时期有一个时期的重点,我并不执着于一个范畴”。

此外,贾平凹还喜书画。文学创作之余,他在书画尤其是书法领域也颇有建树,在西安的大街小巷不时可看到贾平凹的墨迹。贾平凹坚守的是:以文字立身,用字画养性。因此,贾平凹的书画作品就像他这个人给人的感觉一样,不张扬、不造作、不媚俗。其书法字体圆润、笔力苍劲、古朴大气、浑厚拙朴,虽无行云流水、潇洒飘逸之感,却有浑厚华滋、笔透纸背之功。

贾平凹不是专攻书画之人,其书画造诣自然不能与当代书画大家比肩。但贾平凹的书法作品由于其独特的风格,和他作为知名作家的“名人效应”,备受一些收藏者青睐。对此,贾平凹坦言,他的书画之名多少借助了其文学上的名声。

【素材点拨】放眼当下,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很多文人已经被名利遮住了双眼,灵魂也污浊不堪。但贾平凹坚持“以文字立身,用字画养性”,而非取悦别人。尽管其字画如今也价格不菲,但这是时代造成的结果,贾平凹自己对此也有清醒的认识且坦然承认。

【适用话题】修身养性、精神家园、人格的力量、坦诚之魅

篇4:贾平凹小说语言风格浅析

贾平凹小说语言风格浅析

贾平凹作为当代文坛不可忽视的一位作家,其语言风格独特,带有浓重的地域性特征,其代表作《秦腔》和《废都》更是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其非凡的语言天赋和深厚的语言运用功底。

当代作家中,贾平凹作品语言独特,蕴含极大的本土性和民族性特色,北大陈晓明教授称其写作为“中国当代汉语言文学的奇观”。《秦腔》和《废都》代表了贾平凹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学探索――一个回归农村、农民,一个描写城市、知识分子。

其中《秦腔》以细腻的笔触将零散的细节紧密连接,近乎写意的语言将日常生活的场景一一再现,全篇无处不在的方言土语更是当代文学作品语言的一次成功革新。《废都》受明清世情小说语言风格影响的痕迹很重,采用大量文言,进行有意识的语言颠覆,这其中蕴含了他惯常使用的商洛方言土语,使得古典和现代汉语语言较好地结合,形成极为个性化的语言风格。本文将这两部作品结合、对比,以求更全面地凸显贾平凹的语言风格。

一、神秘荒诞主义的渗透

神秘荒诞主义对贾平凹的语言风格影响极大,在他的多部作品中我们皆可以看到神秘荒诞主义的影子,我们有理由相信这并非作者的个人喜好,或纯粹为了自己的写作服务。一位作家语言风格的形成是深受其所接受的文化影响和熏陶的,这是一种深入骨髓里的东西,或许连作者本身都是无意识的。“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①“乡音”尚且难改,更何况是文化,那是一种深深沉积在骨子里的东西。

贾平凹生在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棣花镇,一直长到十九岁,可以说在农村度过了整个童年和少年时期,算得上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在农村盛行的神秘荒诞主义的一些传统文化与思想便不可避免地渗透到他整个文化背景中。就连贾平凹也曾经提到:“我一直是病包儿,却从来没进过医院,不是喝姜汤捂汗,就是拔火罐或用磁片割破眉心放血,久久不能治愈的病那都是‘撞了鬼’,就请神作法。”②这种我们看来有些封建迷信的文化恰恰是农村传统文化中最不可或缺也无法回避的一部分,所谓的“鬼神”也一再在他的作品中出现,成为他写作语言中独特而又极度现实的一道风景线。

曾经试图要把“农民皮剥了”的贾平凹后来承认说:“做起城里人了,我才发现,我的本性依旧是农民,如乌鸡一样,那是乌在了骨头里的。”③正因为如此,在贾平凹用语言构架的世界中我们才看到了如此真实的'、原生态的农村,如此现实的社会,以及那些似乎有些遥远陌生,却给许多自农村离去的人带去亲切及熟悉的乡土习俗与传统――婚嫁、寿辰、丧葬、算命、通灵……

(1)今早卜卦,看看他们怎样?新生死于水。秦安能活到六十七。天义埋不到墓里。三踅死于绳。夏风不再回清风街了……夏天智住的房子又回到了白家。君亭将来在地上爬,俊奇他娘也要埋在七里沟,俊奇当村主任。清风街十二年后有狼。――《秦腔》

一开始从未给人算准过的算命人――中星的爹,在临终前留下的神秘的杂记本,当引生发现这个本子并看到内容时,我们并未给予太多关注,想来又是中星爹的一次“失败”。然而,当我们看到故事的结局一一被印证时,我们开始相信中星爹的这次预言终于“成功”了。于是一股神秘而荒诞的感觉如漫天尘土扑面而下,许多人的结局未曾写下,我们却从中窥探到了答案。某种程度上,这与《红楼梦》“草蛇灰线,伏笔千里”的叙事风格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除此之外,“《秦腔》以引生作为叙述者,显然是想让这个‘疯子’扮演一个复杂的角色――他既知道一切,又什么也不知道;他既可以随意说话,也可以说了白说;他善于记住,也善于遗忘,他无道德、无是非,但也并非全然混沌一片。”④当我们看到一个“疯子”竟然充当主角,有些错愕、怀疑,可是当我们看到这个“疯子”对整个清风街竟如神一般了如指掌时,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些分开看并不合理的东西变得再合理不过。

在他的笔下,一股股神秘气息夹杂其中,就连他笔下的动物也都变得有了思想、通了灵一般。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它们反而更能遗世独立、清醒透彻地看待这个世界与周遭的人群,这也为小说营造了一种虚实结合的情境。《废都》里的寓言,那个几乎可以被称为哲学大师的老牛,庄之蝶能够通灵的岳母,每到夜晚便响起的哀戚又蹊跷的埙声,不明身份的吹埙人……

(2)牛坚信的是当这个世界在混沌的时候,地球上生存的都是野兽,人也是野兽的一种……人与所有的动物是平等的……可悲的,正是人建造了城市,而城市却将他们的种族退化,心胸自私,度量窄小……它发现了这个城市在下陷,是城市每日大量汲取地下水的缘故,或是人和建筑越来越多,压迫了地壳的运动,但人却一点也不知道……――《废都》

这是《废都》中牛的一段自白,语言直白却鞭辟入里,仿佛在我们眼前的并不是一头牛,而是一位真正的哲学家。其中有着对人性和社会现实的鞭挞与独到的见解,然而作者并没有让人说这样一段话,而是把这任务安排给了一头牛,实在显得荒诞,却又睿智之极。

这或许就是贾平凹语言的独特魅力,那些神秘的、荒诞的、不合理的种种充斥于作品中,然而当我们试图走入他的语言世界,走进他用语言为我们构建的原生态氛围中时,一切都变得合理、自然而亲切,这便是他语言风格中卓异且可贵的一面。

二、诙谐幽默

诙谐幽默是贾平凹语言风格中的另一可贵之处,在其作品语言中可随处捕捉。把一些人生道理、社会现实通过作品呈现,却剔除了生硬与晦涩,换之以幽默戏谑,诙谐中夹杂着讽刺。但是这种讽刺却并非尖锐的、猛烈的、仇视的,而是温和的、深沉的、宽容的。“必须饶恕一切,乃能承认一切;必须超越一切,乃能洒脱一切。”⑤贾平凹的语言就是有着如此的魔力,朴拙、憨厚、幽默、淡然。

(3)一只蜂落在我耳朵上,嗡嗡地唱,哑巴看见了就来赶蜂,但那蜂不等他的手拍过来却掉下去死了。我说:“天义叔,这蜂乐死了!”夏天义说:“鬼话,蜂咋乐死的?”我说:“蜂一看见我光着膀子,心想这下可以叮了,一乐就乐死了!”――《秦腔》   (4)工农商学兵,都刮吃喝风,东西南北中,无处不吃公。口中没有味,开个现场会,要想解解馋,组织检查团。要想换口味,去开各种会,要想喝好酒,基层走一走。――《废都》

上例中,引生和夏天义的对话十分幽默,让人忍俊不禁,仔细一品,这又带着一丝嘲讽,这蜜蜂恐怕是太过贪心才会乐极生悲吧,这又何尝不是一种人生的哲理呢?《废都》中乞丐老头念了十几首戏谑歌谣,实在让人哭笑不得,初看会心一笑,再看不免陷入沉思,这是在幽默中蕴含莫大的嘲讽。但在这些幽默戏谑的语言中,我们的确发现了智慧。“好的幽默不只是让你笑,在嬉笑之余,它还能引发你的思考,让你夜不成寐。因为那幽默里大有深度,有概括,有典型,有真知灼见。”⑥

三、符号化语言

谈到贾平凹的语言风格,还有一点不得不提,那就是他的符号化语言。这些符号不能用文字和语言描述,但我们却从中看到了千言万语。

例如《废都》里曾引起巨大争议的“口口口”,小说中近30处运用它,也正是它的存在使得许多写不出的文字在沉默中直接描绘在读者的眼前。还有贯穿整部《秦腔》的秦腔曲谱,如《钻烟洞》、《纺线曲》等,共计25处。伴着秦腔曲谱的出现,作者心中对于农村、对于故乡的种种难解的情感也随之浮现,那是作者借由小说中的人物、借着这些曲谱在向故乡诉说他难以言喻的衷情。

两部作品里都运用了符号化语言,也得益于此,语言上更加委婉,意境却更加悠远丰富。从这个层面上看,如果说《废都》是一种看的艺术的话,那么《秦腔》无疑是一种听的艺术,这种“视听结合”的符号化语言的大量运用,恰恰成为贾平凹小说语言风格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四、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谢有顺称赞贾平凹说:“你的独特之处,在于你有一个非常强的中国外壳,比如语言,从古白话小说中获得滋养,建立起了自己的个性,不是欧化的,不是翻译化的,是来自底层的、土气的语言,它有根,是很有表现力的语言。”⑦

贾平凹骨子里是十分传统、有着深深的民族情结的,陈传席在《悔晚斋臆语》说:“语以半文半白者佳。”⑧在贾平凹的作品中我们看到他在试图做一种文学语言上的革新与突破,那就是试图建立一种全新的语言叙述方式――文白相间,在现代文本中巧妙地融入古文语言与风格。

《废都》应该算是他进行语言革新的第一次极端冒险的尝试,这部小说很明显地承袭了明清话本小说的特色。如:

(5)一时消息传开,每日欣赏者不绝,莫不叹为观止。两个朋友自然得意,尤其一个更是珍惜,供养案头,亲自浇水施肥,殷勤务弄。不料某日醉酒,夜半醒来忽觉该去浇灌,竟误把厨房炉子上的热水壶提去,结果花被浇死。――《废都》

看到这,我们似乎从中找到些《红楼梦》与《金瓶梅》的影子,这种话本式的语言在整部小说里层出不穷,文白交杂,颇有些明清世情小说的味道。贾平凹开始文学语言的复古之旅,开始尝试用典雅的文言白话构筑全篇,试图用古人的语言从读者中获取共鸣,然而这一次迎接他的是至今仍未平息的争议。

从《废都》到《秦腔》,这是贾平凹写作史上最重要也最艰难的一段,他再次重拾往日作品里惯用的方言土语,也再次走进了让他充满矛盾情感却再熟悉不过的农村,写活了《秦腔》。

《秦腔》中我们甚至找不出一个主要情节,它似乎是一堆农村闲人杂事的集合,以对话取代了小说的故事性,这些对话则全部是方言土语,这些方言土语中原本就遗留许多古文言。如“耳视”一词,早在宋代司马光的《迂书》中就有记载:“衣冠所以为容观也,称体斯美矣。世人舍其所称,闻人所尚而慕之,岂非以耳视者乎!”⑨意为以耳代目,文中“耳视”作为陕西方言,又添加了新义,接近于普通话的“理睬”。若直接用其代替,则既没了趣味,又不够传神,失了鲜活的生命力。正如胡适先生的观点一样,方言土语比任何语言都更能表现一个人的神情语气,也只有在方言土语中一个人物才会被赋予鲜活的生命⑩。

整部作品真正将文言、白话、口语融为一体,展现了真实农村“一堆鸡零狗碎的泼烦日子”。正是这种简单质朴的描写直接促使我们在品味贾平凹的语言风格时,有种近乎欣赏中国写意画的感觉,洒脱而意境深远,无论是在语言还是在文化上,都真正将传统与现代完美结合。

结论

贾平凹从古典文学汲取养分,又将方言土语恰到好处地融入,无论是神秘荒诞主义的渗透,戏谑间娓娓道来的人生哲理,符号化语言的运用,还是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处处都彰显贾平凹语言风格的多样化与鲜活性。

篇5:贾平凹的小说主要特色

上个世纪以后,贾平凹作品逐渐向长篇小说转型,先后创作出《浮躁》、《废都》、《秦腔》等享誉盛名的小说,尤其是《废都》风行一时,出版后甚至出现“洛阳纸贵”的局面。《秦腔》使贾平凹的作品达到了空谷无人的境界,在表现中国农村千百年来巨大变化的同时,写下“中国一等伤心人”的辛酸之情,是一部具史诗性意义的作品,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毋庸讳言,贾平凹的长篇小说思想独到、艺术创新、论述深入,而其作品所存在的局限性及困惑也不容忽视,因此,集中研究其长篇小说叙事特色,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一、追求自然

贾平凹曾在对话《土门》中说,他目前运用的写法,是以聊天的形式说话,一言以概之,说明贾平凹在创作长篇小说时追求自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首先是小说叙述人的隐藏,贾平凹认为,传统的叙述中,叙述者站在人群前或者站在台子上,不免会哗众取宠,拿腔作势。而让他从台子上下来,站在人群中,就会正常而真诚的说话。所以,创作中贾平凹巧妙隐藏叙述者,让人感觉不到在“做”,自然无为。《土门》和《病相报告》中,或采用单一人物视角进行叙述,或转换不同的人物视角,作者在叙述者的强调、选择方面都独具匠心。《废都》中则选择了隐含的叙述者,如奶牛的思考一段,就可视为作者自己的声音。到了《白夜》中,这种叙述者基本上实现完全隐形,叙述与人物故事一起自然而然的随意铺开,混沌苍茫,接近“浑圆”,也许并不是十分的光彩夺目,但是你很难找到其中凹凸不平的地方,类似中国园林那样,静立于此,与曲径游廊、亭榭楼阁共同组成一个完美的整体。贾平凹的作品多是记叙生活琐事,鲜有情节,他认为,生活本身就是故事,过多的设置情节就会直接消灭真实,这种原生态的记叙手法正是写出了真实而流动的生活。像《西京》中,洋洋洒洒30万字,通篇描绘的都是西京一群人的日常生活,生老病死、邻里纠纷、送往迎来、婚姻朋友等,没有主线,让读者感受到扑面而来具有浓郁烟火气息的原汁原味的生活。论述形式上,贾平凹也是奉行“无技巧”的原则,力求自然呈现,平平常常的说话,乘兴而行,从容不迫。贾平凹的自然叙述开拓了一条崭新的表达形式,可以使读者有话要说产生共鸣,但是也不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这种信马由缰的写法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小说的好看性,贾平凹也强调他的作品应该读慢些。二是意象难以张扬。作者在创作时为追求自然而对生活流程很少选择和加工,人物常会淹没在生活中而面目模糊,形象不具突出性。三是叙述者的完全消失,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弱思想上的震撼,读者常会如作品中描绘的人物一样,在生活海洋中迷失 [1]。

二、意象构造

贾平凹的作品中意象鲜活、意蕴深刻,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类。首先是自然意象,作者想象力丰富,选择的自然意象也缤纷多彩,如《废都》中的四个太阳、奇花,《高老庄》中的'飞碟,《白夜》中的大蜥蜴及虱子等,在作者主观思想的熏染下具有丰富内涵。其次是人和事的意象。如《废都》中庄之蝶,《高老庄》中西夏、高子路,《土门》中梅梅和成义等,这些人物或为平凡人,或具传奇性,或为主角,无论是哪一种,作者在塑造时都寄寓了不同的文化思考。情节意象不可或缺,如《废都》中的四个太阳使人们感到恐慌;《土门》中球迷骚乱事件,明王演出;《怀念狼》中人狼互变,这些都具有明显的象征意义,深化主题。最后是民俗意象。《商州》中民间刺绣、吴氏庙、华山庙会;《废都》中的埙、清虚庵、四合院等,这些意象都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及民俗意义,也富含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入思考。在看到作品表象丰富的同时,对于其中存在的问题也应注意,简言之,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碎片连缀的情节结构会消解作品故事性,减弱可读性。贾平凹也说,需要对小说观念进行一定改造,张扬意象。二是营造意象时或与人物形象的塑造产生一定矛盾。《怀念狼》一文中人物基本上成为作者传达理念的载体或符号,笔者认为,一部作品,只有人物形象具有一定的心灵深度,才能更好地接受历史检验,贾平凹认为这是“另一路”写法,但是尽管如此,意象的营造与人物的塑造之间如何和谐共生,相辅相成,是亟须解决的创作难题。三是:意象营造时“度”的把握。贾平凹于作品中多次提到要将形而上结合形而下,在《怀念狼》中,又谈及 “以实写虚”的问题,这两者其实都在说如何将意与象完美融合,营造意象时两者水乳交融浑然一体为最佳结果,其次是凭意胜或者以象胜,而贾平凹的作品意象之间常出现顾此失彼,不能实现最佳,因而创作时贾平凹应注意意象之间这个“度”的把握[2]。

结束语:

贾平凹的长篇小说厚重独特,影响深远,其叙事特色鲜明独到,对中国传统文化诚创突破、革故鼎新,并依据西方美学观念转化传统,尽力挣脱其消极影响,,为中国文学的民族化走向世界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也对当代文学创作具有重要价值和启示意义。

【知识延伸】

贾平凹散文读后感

常听人说,读一本好书,就是与一个伟大的心灵对话。以前,我对此总是不以为然。直到有一天,我偶然邂逅了它----《贾平凹散文精逊,轻轻打开,才读了一小篇,就被那质朴幽默,形象生动的文字深深吸引住了。从此改变了对这句话的看法。

初读贾平凹,还是在我六年级时。我随手翻开,看到有篇《风雨》的短文,看第一遍,觉得很有意思,细节描写的手法和老舍先生颇为相似;饶有兴趣地看第二遍,觉得简直要拍案叫绝了:描写的是在狂风大作,大雨滂沱之时人畜的神态动作。细节描写非常细腻到位,生动形象。文章题目虽为《风雨》,但通篇读来却未见“风雨”二字。细细品味,却让你觉得无处不是风雨,且风之大,雨之狂,都让作者写得达到了巅峰状态。那些被作者形象化的一幕幕像慢镜头一般展现在我的眼前,真是让人生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风雨》读来,让我感受到了贾平凹酣畅淋漓的文字魅力。

再读贾平凹,是在初一学期结束时,老师推荐学生多读名家佳作,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这本书。其中有篇《丑石》,让我印象深刻。作者借物寓意,发人深剩丑石很丑,丑石既不能用来凿字雕花,也不能用来浣纱捶布。丑,且一无是处。丑石没人喜欢,连孩子也咒骂它。可是就是这么一块丑陋之石,有一天却被专家确证为陨石,是天上之物。也正因如此,所有人才会对它另眼相待。一时间,丑石身价百倍。丑石这种大起大落,天壤之别的待遇,让我想到现实中的一些人和事,真是令人感慨。生活中,有多少如丑石般有锦绣才华却无显赫背景或者是光鲜亮丽的外表的人,因为少了专家的一句首肯或者是投门无道而终身郁郁不得志,埋没了大好的才华,真是令人心痛啊!这些人的遭遇,不及丑石。贾平凹先生,在创作的初期,是不是也有像丑石相似的遭遇呢?所以才能写出这么令人感同身受,触物通情的文字啊!

细读贾平凹,有时也有令人莞尔的文字。譬如这篇,《我的老师》,主角是位做事说话有板有眼天真善良的稚童。孙老师,是个孩子。从他的身上,作者发现了许多为人处世之道。文中这么写道:“对于美好的东西,因为美好,我也常常就不觉得它的美好,不爱惜,不保卫。”是孩子最纯真的善良,唤醒了大人们即将泯灭的一丝真,以及对美的重新审视。就是那些乳臭未干的孩子,坦坦荡荡,童言无忌,却在无意中保护了美好。作者的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他对一个儿童的尊重,对纯真的尊重。向孩子学习,拜孩子为师,就是向真善美学习,回归最质朴的人性。

贾平凹的文章,字字犹如细腻的情怀,或淡雅,或质朴,或幽默。从初读到细品,他的文字时而令人深思感慨,时而让人莞儿一笑。字字珠玑,篇篇美文,读来让我心旷神怡,受益匪浅。书香,便在此时,不动声色地,静静地,在那些默默的文字中绽放。大师,这确实是一位文字大师!仿佛,在他被一圈圈令人炫目神移的光环背后,我隐隐见到一位儒雅的书生,有时他会如李白般狂放,有时也会如杜甫般幽思,更多时候,他像个孩子般勤奋执着,也许为了某一篇字斟句酌的文章费尽心思,像白居易一样,"吟安一个字,掐断数茎须”呢!

也许,我想象中的贾平凹跟现实的贾平凹格格不入,不管怎样,见文如见其人,让我们一起来读 《贾平凹散文精逊吧,可能你认识的贾平凹是另外一种样子呢!

篇6:贾平凹小说《白夜》读后感

文/李方

《白夜》是贾平凹继《废都》之后,又一部以“西京”为背景的长篇巨著。小说写尽了人世间的官商九流、悲欢离合,全文以夜郎和两个女人的(颜铭和虞白)感情纠葛为线索,深刻地反映了社会转型期,市民生活的矛盾心态。

主人公夜郎是贾平凹笔下血肉丰实但却令人同情的形象之一。他没有高贵的出身,只凭着不断追求的干劲,独自来到西京城里闯荡。小说一开始,就写了夜郎通过南丁山,结识并追随着祝一鹤,但这段经历很快便随着祝一鹤的瘫倒而灰飞烟灭。事业上失意的夜郎只得寂心思于爱情。他喜欢心性高雅的虞白,而他却是一介凡夫俗子,地位的差别、宿命论的困扰使得夜郎痛苦不堪,他只有从同与他一般地位而且相貌美丽的颜铭身上得到爱情的慰藉。

一个不甘于命运摆布的灵魂最终在世俗的摧残下回归“本位”,这是夜郎的悲剧,也是人生的悲剧。人的一生不可能事事顺利的,在闯荡的过程中总要面对这样或那样的选择。向左还是向右?人总是处在这样的一种矛盾之中,因为无论是选择了什么,对于另一种事物,却意味背叛或者是放弃。选择好的,放弃坏的,这是一个不言自明的道理,但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事情,我们根本无从辨别真伪和好坏,而夜郎在爱情上的选择正是如此。

人总是将自己置身于“两难”的境地,之所以感觉到“难”,是因为都有太强的'占有欲。要占有,自然就害怕失去。夜郎是幸福的,他在事业上失意后,有两个爱他的女人同时出现在他的生命里,但他又是痛苦的,他必须又要从中作出残酷的选择。最终颜铭胜了,因为她有了夜郎的孩子。整个故事看似就要这样结束了,但事实上,夜郎和颜铭并没有走到最后。他们生了一个丑孩,这让生性自卑的夜郎更是怀疑,他们最终因此走向了离婚。从颜铭留下的笔录中,夜郎得知原来颜铭美丽的相貌,竟也是假的!他们的婚姻以颜铭的出走而全部破灭。整个过程,使人对夜郎这个形象又怜悯又憎恨,怜悯其命运多舛,憎恨其其青红不分。

夜郎爱情的悲剧只是《白夜》故事的一个方面,它仅仅反映了现实社会中,人对命运的抗争与无奈。面对选择,人会在失去一些东西时痛苦不堪,因为他们是感情动物,而一个社会在对人的选择与放弃上却不会这样。

《白夜》中的人处在一个变革的社会环境下,适者生存,他们也要面对社会的选择和淘汰。宽哥是贯穿小说始末的一个重要角色,他作为一名人民警察,真的可谓是尽职尽责,并且还乐善好施助人为乐,但从故事发展来看,他很明显已经不再适应这个社会,而处处受人的排挤。房子分不到、妻子要和他分居,最终竟然连警察也无法当下去了,可以说,宽哥的存在,对社会来说是一种强烈的讽刺。还有虞白,她出身高贵、心性清高,近乎于不食人间烟火,这是她最让人心动的地方,但也正因为如此,在淤泥一般的现实社会中,她也只能是孤芳自赏了。颜铭是作者刻意制造的一个悲剧人物,她经历了由丑小鸭变天鹅的传奇,但那美丽的外表并没有给他带来实质性的东西,反而加剧了丈夫夜郎对她的怀疑,她最终的出走,可谓是一种必然,因为这个社会她已经无人可信了,但一个弱女子会去哪里,她该怎样生存?这不得不引起读者的进一步思考。还有好多人物,他们选择着命运,而命运也同时在考验着他们,在一个浮躁不堪的社会中,他们只能是甘心的等待着命运的摆弄。作者在小说中有意穿插了祝一鹤,而他最早被社会所淘汰的,但这种出局并不是与世诀别,他或许也因此成了最早看透世事的一个,终日笑着,最终化为一只透明的蚕。

或许整个社会真像作者起的书名一样,“白夜”——黑与白,人在黑白交织的世界中生存,也在这样的现实中面临选择与被选择,选择意味放弃,在黑与白所构筑的世界中,放弃,或许也是一种美。

拓展

贾平凹简介:

贾平凹(wā),1952年2月21日生于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棣花镇,当代作家。

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 197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1982年发表作品《鬼城》《二月杏》。 1992年创刊《美文》。1993年创作《废都》。凭借《满月儿》,获得首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先后担任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文学院院长。 凭借《秦腔》,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

凭借《古炉》 ,获得施耐庵文学奖 。

人物经历:

1952年出生,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人,现居住陕西省西安市。

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

197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毕业后从事过几年文学编辑工作,任陕西人民出版社文艺编辑、《长安》文学月刊编辑。

新时期伊始,文学界普遍还在“救救孩子”的呼喊中抚摸伤痛、控诉罪恶时,贾平凹却以一个山地青年天真的眼睛发现了爱和美。他的《满月儿》、《果林里》宛如林中月下吹奏着一支清新动人的柳笛,因而引起评论界的注意。

1982年后就职西安市文联,专职作家,从事专业创作。任全国政协委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席,西安市人大代表。

继《山地笔记》之后,贾平凹的一些探索性作品如《鬼城》、《二月杏》等在1982-1983年引起争鸣,1984年关注改革的商州系列又引起评论界的积极反响。

1985年是贾平凹创作颇丰的一年。同时,思想解放与改革开放的良好环境也使文艺研究的观念热、方法热渐成高潮。西方文艺思潮的大量输入与引鉴,各种自然学科、人文学科的交叉与整合,都促进了研究理论方法的更新、主体思维空间的开阔。

1990年代,贾平凹的小说创作开始从对社会政治、历史文化层面的关注转入生命本体层面的思考与探求。

1992年创刊《美文》。

1993年《废都》创作完成之后,倔强的贾平凹并未消沉下去。《白夜》、《土门》、《高老庄》、《怀念狼》是他基于现实生活而创作的小说作品。

20,先后担任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文学院院长。

,获得鲁迅文学奖。

20凭借《古炉》,获得施耐庵文学奖。

,获得朱自清散文奖 。

中德作家论坛开启首日,贾平凹分享了他的故事。贾平凹说,磁铁只对螺丝帽、铁钉起作用,不对石头、木块起作用,文学也同样。“我从来没有考虑过读者,越考虑,书越卖不动。”

篇7:贾平凹小说特色及读后感

一、追求自然

贾平凹曾在对话《土门》中说,他目前运用的写法,是以聊天的形式说话,一言以概之,说明贾平凹在创作长篇小说时追求自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首先是小说叙述人的隐藏,贾平凹认为,传统的叙述中,叙述者站在人群前或者站在台子上,不免会哗众取宠,拿腔作势。而让他从台子上下来,站在人群中,就会正常而真诚的说话。所以,创作中贾平凹巧妙隐藏叙述者,让人感觉不到在“做”,自然无为。《土门》和《病相报告》中,或采用单一人物视角进行叙述,或转换不同的人物视角,作者在叙述者的强调、选择方面都独具匠心。《废都》中则选择了隐含的叙述者,如奶牛的思考一段,就可视为作者自己的声音。到了《白夜》中,这种叙述者基本上实现完全隐形,叙述与人物故事一起自然而然的随意铺开,混沌苍茫,接近“浑圆”,也许并不是十分的光彩夺目,但是你很难找到其中凹凸不平的地方,类似中国园林那样,静立于此,与曲径游廊、亭榭楼阁共同组成一个完美的整体。贾平凹的作品多是记叙生活琐事,鲜有情节,他认为,生活本身就是故事,过多的设置情节就会直接消灭真实,这种原生态的记叙手法正是写出了真实而流动的生活。像《西京》中,洋洋洒洒30万字,通篇描绘的都是西京一群人的日常生活,生老病死、邻里纠纷、送往迎来、婚姻朋友等,没有主线,让读者感受到扑面而来具有浓郁烟火气息的原汁原味的生活。论述形式上,贾平凹也是奉行“无技巧”的原则,力求自然呈现,平平常常的说话,乘兴而行,从容不迫。贾平凹的自然叙述开拓了一条崭新的表达形式,可以使读者有话要说产生共鸣,但是也不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这种信马由缰的写法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小说的好看性,贾平凹也强调他的作品应该读慢些。二是意象难以张扬。作者在创作时为追求自然而对生活流程很少选择和加工,人物常会淹没在生活中而面目模糊,形象不具突出性。三是叙述者的完全消失,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弱思想上的震撼,读者常会如作品中描绘的人物一样,在生活海洋中迷失 [1]。

二、意象构造

贾平凹的作品中意象鲜活、意蕴深刻,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类。首先是自然意象,作者想象力丰富,选择的自然意象也缤纷多彩,如《废都》中的四个太阳、奇花,《高老庄》中的飞碟,《白夜》中的大蜥蜴及虱子等,在作者主观思想的熏染下具有丰富内涵。其次是人和事的意象。如《废都》中庄之蝶,《高老庄》中西夏、高子路,《土门》中梅梅和成义等,这些人物或为平凡人,或具传奇性,或为主角,无论是哪一种,作者在塑造时都寄寓了不同的文化思考。情节意象不可或缺,如《废都》中的四个太阳使人们感到恐慌;《土门》中球迷骚乱事件,明王演出;《怀念狼》中人狼互变,这些都具有明显的象征意义,深化主题。最后是民俗意象。《商州》中民间刺绣、吴氏庙、华山庙会;《废都》中的埙、清虚庵、四合院等,这些意象都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及民俗意义,也富含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入思考。在看到作品表象丰富的同时,对于其中存在的问题也应注意,简言之,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碎片连缀的情节结构会消解作品故事性,减弱可读性。贾平凹也说,需要对小说观念进行一定改造,张扬意象。二是营造意象时或与人物形象的塑造产生一定矛盾。《怀念狼》一文中人物基本上成为作者传达理念的载体或符号,笔者认为,一部作品,只有人物形象具有一定的心灵深度,才能更好地接受历史检验,贾平凹认为这是“另一路”写法,但是尽管如此,意象的营造与人物的塑造之间如何和谐共生,相辅相成,是亟须解决的创作难题。三是:意象营造时“度”的把握。贾平凹于作品中多次提到要将形而上结合形而下,在《怀念狼》中,又谈及 “以实写虚”的问题,这两者其实都在说如何将意与象完美融合,营造意象时两者水乳交融浑然一体为最佳结果,其次是凭意胜或者以象胜,而贾平凹的作品意象之间常出现顾此失彼,不能实现最佳,因而创作时贾平凹应注意意象之间这个“度”的把握[2]。

贾平凹的长篇小说厚重独特,影响深远,其叙事特色鲜明独到,对中国传统文化诚创突破、革故鼎新,并依据西方美学观念转化传统,尽力挣脱其消极影响,,为中国文学的民族化走向世界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也对当代文学创作具有重要价值和启示意义。

篇8:贾平凹小说读书心得

贾平凹小说《古炉》读后感

初读《古炉》是从网上下载了前面的大部分内容,最近在单位图书馆又发现了原著,遂借下一口气读完。

《古炉》开篇的“冬部”,像电影的慢镜头,拉开了故事的序幕。故事发生在陕西一个名为“古炉”的村子里,这里贫穷闭塞却山水清明,村人们保持着传统的烧瓷技术和浓郁的民风古韵,仿佛几百年来从未被扰乱过。但动荡却从1965年冬开始了,古炉村里的所有人,在各种因素的催化下,各怀不同的心思,集体投入到一场声势浩大的运动中。直到1967年春,这个山清水秀的宁静村落,演变成了一个充满猜忌、对抗、大打出手的人文精神的废墟。贾平凹用真实的生活细节和浑然一体的陕西风情,将中国最基层的农村““””的历史轨迹展现在读者面前。

或许是我在农村长大的缘故,自己少年时代处于““””末期,也多少能感觉到““””的气息,所以看这部小说仿佛就回到了那懵懂的年代。

书中讲述随着红卫兵串联,“”先是像轻柔的风刮进了这个小村庄,人们虽然有耳闻,但还是能够保持正常的生活秩序,该下地的下地、该养牛的养牛、该烧窑的烧窑。但是,就这样一个偏僻的村庄,最终仍然被“”的狂风席卷了,原本由舅甥繁衍亲上加亲的村庄,在这场运动中开始裂变,以夜姓为首的霸槽成立了榔头队,以朱姓为首的天布成立了红大刀队,两派开始了你死我活的斗争。先是文斗,互相贴大字报,批斗对方拥护的人员,后来不可避免的上升到了武斗。而最终,两派的头目都被无产阶级专政了,成了那个疯狂时代的牺牲品。作者通过古炉村庄这样一个小小的窗口展现出了那时整个中国的景象。

如果说贾平凹的《浮躁》写的是中国人在八十年代改革开放进程中的迷失;《废都》写的是九十年代中国的颓废迷丧,那么《古炉》写的就是中国几千年来的朝代更迭历史,是活生生的历史,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从中可以找到你、我、他。虽然《古炉》时间跨度仅春夏秋冬,但其中传递给人们的不仅仅是人间四季的更替,这里有中国最底层百姓的甘苦酸甜;有中国几千年文化在黄天厚土里所留下的积淀沉渣;有弱小民众的无声抗争;也有善人的天理演进……贫穷使人容易凶残,不平等容易使人仇恨。作者用一个西北边远古村的四季更迭,来告诉人们社会的兴衰、制度的更替、人性的丑恶、天道的轮回。文中我尤其欣赏“善人”这个人物,他是一位还俗的和尚,会接骨说病,在那混沌的年代里,他总是劝人向上向善,为了阻止一场两派的恶斗,他把一箱治病的蜜蜂全部放飞;为了保护古炉村标志性的树木,那棵百年老树白皮松,他据理力争,但他微弱的善举无法阻挡疯狂的恶行,绝望中他选择了自焚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从这个人物身上,让人看到黑暗中人性犹存的曙光。正如作者在后记中所言:善人是宗教的,哲学的,他又不是宗教家和哲学家,他的学识和生存环境只能算是乡间智者,在人性爆发了恶的年代,他注定是要失败的,但他毕竟疗救了一些村人,在进行着力所能及的回复、修补,维持着人伦道德,企图着社会的和谐和安稳。

我很喜欢《古炉》后记这段话:

有人说过很精彩的话,说因为你与你的家人和亲朋在这个世上只有一次碰面的机会,所以得珍惜,因为人与人同在这个地球,所以得珍惜。可现实中这种珍惜并不是那么就做到了,贫穷使人容易凶残,不平等容易使人仇恨,不要以为自己如何对待了别人,别人就会如何也对待自己。永远不要相信真正,没有真正,没有真正的友谊,没有真正的爱情,只有善与丑,只有时间,只有在时间里转换美丑。这如同土地,它可以长出各种草木,草木生出红白黄蓝紫黑青的花,这些颜色原本都在土里。我们放不下心的是在我们身上,除了仁义理智信外,同时也有着魔鬼,而魔鬼强悍,最易于放纵,只有物质之丰富,教育之普及,法制之健全,制度之完备,宗教之提升,才是人类自我控制的办法。

《古炉》这部鸿篇巨著,贾平凹仍是秉承一贯的写作风格,里边大多是陕西方言俚语,对于有文字洁癖的人来说,会觉得语言有些粗俗,但故事的确写得很真实且很有深度。

篇9:贾平凹小说读书心得

贾平凹长篇小说《秦腔》读后感

想老老实实地记录下自己读完《秦腔》之后的所思所想。

是前天也就是周日开始读的。其实这书是去冬就买来的,但一直没有没翻开过。我有一个习惯,一旦翻开一本小说,就一定会一口气把它读完,这里的“一口气”,是指再不穿插着读其它的书,而且是尽可能地利用一切时间在最短的时间跨度内把它读完。于是今晨两点左右,就把《秦腔》读完了。

今早勉强睁开眼把孩子安顿好去上了学。然后竟又忍不住翻开了从第一页重读了起来,“要说我,我最喜欢的女人还是白雪。”故事就是从这句话开始的,但是再读的感觉比初读更有味,因为故事中的人已经像老友一般的亲切了,然后又读了十几页。我想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一定会再读的,因为它值得我去再读。

说实话,前段时间是接连读过几部茅奖作品的,读的时候也很过瘾也很投入,但是读后都没有让我产生想写点什么的冲动。从这一点看,是不是《秦腔》还是有一点过人之处的?不过也难怪,它毕竟是第七届茅奖的全票头奖之作呢。

很难界定书中的主人公是哪一个或哪一对,我觉得至少两代人中都有,上一代是夏天义和夏天智这兄弟俩,下一代则是典型的三角关系人物——一女两男——女主是白雪、男主是张引生及夏风。我一开始并没有意识到张引生能占据男主角的位置,但读着读着,却发现这个大家眼中的“疯子”是整个清风街最冷静最清醒的一个人(这种清醒是带着些卡夫卡式的,隐藏在他的那些怪异言行背后)。夏风则渐渐成了一个若有若无的角色,甚而发展成了一个令人憎恨的角色。

回过头来想,小说最大的亮点其实也就在张引生身上了。他对白雪全身心的痴恋实在是让人动容。他为她喜为她忧,为她哀为她怒,那样纯粹的爱真是世间少有啊。摘录一段,故事开头,当引生得知白雪嫁给了夏风之后,他“脑子里嗡的一下,满空里都是火星子在闪”,然后是哭,“脸乌青,牙关紧咬,倒在地上气死了”。回到家后,他还是那样疯狂,还有一大段内心独白——

我回到家里使劲地哭,哭得咯了血。院子里有一个捶布石,提了拳头就打,打得捶布石都软了,像是棉花包,一疙瘩面。我说:老天!咋不来一场地震哩?震得山摇地动了,谁救白雪哩,夏风是不会救的,救白雪的只有我!如果大家都是乞丐那多好,成乞丐了,夏风还会爱待白雪吗?我会爱的,讨来一个馍馍了,我不吃,全让白雪吃!哎嗨,白雪呀白雪,你为啥脸上不突然生出个疤呢?瘸了一条腿呢?那就能看出夏风是真心待你好呀还是我真心待你好?!

这样振聋发聩的爱的表白多么令人感动啊!

接下来的故事中,引生为了能在白雪身边,自告奋勇跟着县剧团去下乡巡演;为了能看白雪一眼,他在深夜的街头不知疲倦地为别人一圈圈地推磨;为了白雪,他和别人打架斗嘴,也挨打挨骂,但他毫无怨言。他为自己能用一根木棍牵着白雪过河而高兴,他为能拥有白雪的一方手帕、一张相片而兴奋,他也曾因在夏天义的饭桌上能和白雪对饮一杯而激动,每一次与白雪的接近都令他心跳、颤抖。更令人感到震惊的是,他为了表白自己对白雪的爱的纯洁,竟然能挥刀自宫!这种过激的举动我们可以看作是他作为疯子的本性的体现,但是,更深地思考,难道这种不计后果的牺牲不值得我们对他对这份深情肃然起敬吗?

而与张引生相对照的却是夏风对白雪似有实无的爱,他的爱是自私的,淡薄的,一点风吹草动就能将它摧毁的。他独断专行地要让白雪放弃自己钟爱的工作把她调到省城去陪他,当他得知白雪怀孕后,坚决地说“打掉,一定要打掉!”因为他担心调动计划受影响,甚至还说,“难道说我结婚就是为了两地分居吗?”在他得知孩子先天残疾后,他冷血地将其遗弃于荒野,连头都不回。这种赤裸裸的利己主义思想令人齿冷。从这一点上来看,他比甘心自残的张引生不知要卑下多少!夏风所代表的世间的聪明男子们,真是令人失望!

白雪在书中应该说是个完美的女性角色,但是,似乎有这样一个不成文的定理,古往今来,越是善良的与世无争的女性,越是磨难多。故事结尾,她和残疾的女儿被夏风毫不留情地抛弃了。这样的悲剧上演了几千年,令人唏嘘,但却也无解。我们试着猜想一下,接下去的故事会怎样发展,白雪孩子的残疾会得到彻底的治疗吗?夏风会幡然悔悟重新找回白雪吗?答案是,可能性不大。

故事的主线大致就是如此了。

副线是两条,一条是老村长夏天义面对农耕文化在清风街的日渐衰落时所做的苦苦抗争。他为了让村里的稻田浇上救命水所做的拼力争取,他对“七里沟淤地工程”几十年来愚公式的执著,他对村子里撂荒地的忧心与奔走,都让我们一次又一次地感动着。另一条线,老校长夏天智则代表了老一辈农村知识分子的精神境界,他热爱民间艺术,为了秦腔的传承呕心沥血,面对秦腔艺术的日益衰落长吁短叹,忧心不已。但这两位老人的抗争又都是无济于事的,历史的车轮滚滚而来,辗碎了他们的梦,他们的追求,也将他们逼向了逃不开的绝境。

在此之外,夏家众多的子媳,更多的是以反面人物的形象出现的。他们有的懦弱,有的自私,有的好赌,有的好淫,仁义礼智信,全都“瞎”了。立体书写的角色也有,特别是夏君亭,就是一个极富争议的人物,他也一心为公,不谋私利,多方奔走,辛苦劳累,但是他却有着这一代人的浮躁与短视,功利思想重,甚至有时不够光明磊落。

有人统计全书中有名有姓的人就有158个,这让我想到了曹氏巨著《红楼梦》。细一琢磨,两者竟还是有许多相似处的。主线是年轻人的爱情悲剧,副线是大家族的衰落。要是再细琢磨,还应该有更多的相通处,留待日后慢慢考证吧。

这本书最大的特色不在于人物众多,而是在于对上世纪九十年代乡土中国的准确描摹,全面,细致,真实,可感,暴露了许多当时农村固有的顽疾,它像是一部历史档案,记录了那个特定年代的大冲突大事件。例如村集体经济的衰微,繁重税费征收中的官民冲突,计划生育推进中官民智慧与力量的博弈,为发展农村经济而不得已付出的土地的代价(修路占地、修农贸市场占地,甚至修公厕也占地),这种种矛盾冲突有的已经终结,有的还在延续,成为当代农村发展进程中一个又一个的必然。

初中语文人教版七年级教学设计

《风雨》 教案 (七年级上册)

选修语文《石钟山记》教案

初中语文教案设计

贾平凹长篇小说的叙事特色

传统民居文化中的意象

读贾平凹的辞宴有感

《丑石》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

高考语文知识点小说

贾平凹风筝说课稿范文

贾平凹小说中人物姓名的寓意
《贾平凹小说中人物姓名的寓意.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贾平凹小说中人物姓名的寓意(精选9篇)】相关文章:

全国征文大赛启事2023-10-04

莫言诺奖演说三个故事的寓意2023-09-24

小说叙事的格式2023-09-08

初中语文文言文答题技巧2023-06-17

莫言自己与文学结缘的故事作文2022-04-30

访兰(西师版六年级下册教学设计)2022-12-25

《风筝》鲁迅教学实录2022-12-07

小学语文作文700字2022-05-02

散文的写作方法2022-05-02

读贾平凹《落叶》有感2023-01-11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