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学概论》教学改革探索

时间:2023-06-11 08:01:19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环境学概论》教学改革探索(集锦13篇)由网友“颜世磊”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汇总后的《环境学概论》教学改革探索,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一起分享。

《环境学概论》教学改革探索

篇1:《环境学概论》教学改革探索

《环境学概论》教学改革探索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开展环境教育是树立全民环境意识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对工科院校开设的'<环境学概论>课程的教学环节的改革,旨在提高教学效果,增强学生对<环境学概论>课程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树立良好的环境意识.

作 者:刘世海  作者单位: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北京,100044 刊 名: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英文刊名: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 年,卷(期): “”(35) 分类号:G642 关键词:环境学概论   教学内容   教学改革  

篇2:电子商务专业《电子商务概论》教学改革探索

电子商务专业《电子商务概论》教学改革探索

摘要:

摘要:《电子商务概论》是电子商务专业的基础课,是了解电子商务概念、模式及发展的入门课程。本文通过对我校电子商务专业《电子商务概论》教学现状的分析,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四个方面探讨教学改革措施,以期达到高职院校“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和满足当前社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要求。 关键词:电子商务概论,实践教学,教学改革,教学方法 作者:张芊 《电子商务概论》是我校电子商务专业的一...

摘要:《电子商务概论》是电子商务专业的基础课,是了解电子商务概念、模式及发展的入门课程。本文通过对我校电子商务专业《电子商务概论》教学现状的分析,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四个方面探讨教学改革措施,以期达到高职院校“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和满足当前社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要求。

关键词:电子商务概论,实践教学,教学改革,教学方法

作者:张芊

《电子商务概论》是我校电子商务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主要介绍电子商务的基本概念和知识,为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埋下伏笔,也为学生今后运用电子商务手段开展工作奠定基础。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的技术也不断发展,因此需要教师不断调整教学内容、方式、课程体系以及教学方法来适应现代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步伐。

1、高职院校《电子商务概论》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多数高职院校在《电子商务概论》这门课程的理论教学上仍然以讲授为主,辅助少量实训,师生间缺乏有效地互动,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将很难运用所学知识独立思考、分析及解决问题。同时,教师队伍自身实践经验的欠缺,导致在技能实践环节,只能利用实验室模拟软件进行教学,学生只会按模拟软件的固定流程走,却不懂灵活应用,面对真实环境的操作无所适从,难以满足社会用人需求。

2、教学内容改革探讨

2.1、内容的选择

《电子商务概论》是电子商务专业的基础课程,所以应该体现出专业课程的基础性和专业知识内容的前沿性。整个课程的学习,既要求学生要具有一定计算机和网络知识基础,又需要对经济学、管理学等方面的知识有一定了解,但课程实际开设过程中,有良好上述知识基础的学生少之又少,无形中给学生的学习增加了困难,所以,我们可以尝试在整个课程体系结构中,添加部分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弥补学生相关知识基础差的不足。教师可以尝试将相关内容分块讲授,将原有分离的电子商务各知识点最大限度的利用其关联性有机的整合起来。比如可以将课程内容分为三部分:电子商务理论、电子商务技术和电子商务应用。理论部分包括概念、术语、基本框架等;技术部分包括电子商务的实现、安全技术以及支付系统建设等;应用部分包括营销管理、网上服务及供应链管理等。

2.2、教材的选用

作为高职类院校应该尽可能多选用实践性较强的高职教材。同时,并不是十一五、十二五的规划教材就是最好的,那些由本地区或本校教师参与编写的教材可能更适合本校教学使用。同时任课教师也应积极关注学科发展和业界动态,在教材之外及时补充最新的行业信息完善整个教学内容。

2.3、把教学与职业资格考试相结合

作为电子商务专业的专业学生,将来很可能从事相关方面的工作,所以教学内容的组织应围绕助理电子商务师的职业技能要求来组织教学,将职业资格考试和教学内容相融合。

3、教学方法改革探讨

通过多年《电子商务概论》课程教学实践中的尝试,作者发现以下几种教学方法比较能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1、实践教学法

高职学生对单纯的理论讲解十分厌烦,因此采用理论教学+上机实践的教学方法,在每次理论课后,辅助一到两次相关的上机实践课,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做到理论与实践的融会贯通。

3.2、参与教学法

许多课程都存在一个普遍现象,学生在开课初期兴趣很高,但随着理论教学的深入开始厌倦。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变被动为主动是一个保持学生兴趣和积极主动性的好方法。比如每次课后安排学生查阅和整理一些资料,在下次上课前几分钟让他们谈谈自己查阅资料后的感想,并将这种发言记作平时成绩加分项目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3.3、实例+讨论的教学法

现在很多教材每章都有开篇案例,且多为经典案例,但要想学生能真正吃透理论,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需要任课教师选取最新的、发生在学生身边、有真实感受的实例来配合教学。可以是互联网上最近热门的事件,也可以是学生实际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将这些实例根据授课内容,设置讨论话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或寻找解决方案,最后由任课教师进行总结。这种教学方法不但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还能让学生对电子商务产生浓厚的兴趣。

4、考核方法改革探讨

《电子商务概论》课程为了达到提高学生实际能力的目的,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课程考核的重点。考核成绩分两部分,一部分是利用笔试考察同学们对本门课程理论部分的掌握程度,另外一部分就是要考核学生的实践和动手能力。

篇3:探索教学改革新路子

桥头中学校课堂教学改革

与办学理念相结合实施办法

李太清 马泽平 周召明

摘要:时代在飞速前进,教育在迅猛发展。教育教学的改革方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教学是学校的主旋律,教学法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重庆市石柱县桥头中学探索教育教学新路子,首先从常规教学抓起,提出了目标教学的总目标,创意出“六度加三度”课堂教学评价,领导“纵横管理法”,建立三层教研平台,组成有机有序的教育体系,工作不断求真创新,学校工作全面发展,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攀升,校园面貌日新月异。

篇4:探索教学改革新路子

一、改革教育教学方法是历史发展使然

重庆市石柱县桥头中学是一所历史悠久、教学积淀丰厚的学校,半个世纪以来栉风沐雨,不甘落后,奋力进取,稳步推进,培养了大批人才,成绩斐然。过去的岁月既有长足的进步和骄人的业绩,展现过巨人的风采,也经历过低谷的阵痛,风雨的磨炼。一方热土的红色文化资源,农村学校的朴实无华之风,孕育了桥头中学独有的文化底蕴的优良作风。校风朴实、教风扎实、学风踏实的办学传统,四方远近有口皆碑。学校本着:“尚德明礼,博学启智,尚美健体,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推动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教师凭借“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注重养成教育,工作不断求真创新,营造和谐健康的育人环境,学校工作全面发展,校园面貌日新月异。

然而,在教学事业发展的新的历史阶段,怎样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过程中不断完善管理机制,实施精细化管理,探索新的方法与途经,建立一个既有创新价值又相对完整的管理体系?这是新时代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峻课题,也是我们苦苦思考反复探讨不断探索的问题。我们在把学校50办学史形成的文化积淀和丰厚的文化底蕴,继承发扬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做到与时俱进,体现当今学校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提出了响亮的办学口号“活力桥中”,并把这作为学校各项工作的基本目标,它的具体内涵要在课堂教学模式、德育教育模式、行政管理、后勤管理中得到体现,特别是在改革教育教学方法中得到具体印证。借底蕴之基,育栋梁之材,用文化引领,创和谐校园,成为全校师生员工的共识与信念。

二、体现教改特色的上“目标教学”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永恒的主题。它的关键手段是抓好常规管理。而把握“以教学为中心,质量为核心,毕业年级为重心”,则是我们教学工作的原则,是我们思考安排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那么怎样以行之有效的办法和措施,用科学的思维计划来保证这一主导思想的贯彻落实,怎样发挥校领导、教导处、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特别是发挥广大教师在这一活动中的主导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在教改探索中饶有新意,注重过程,追求教学管理最大教益。

我们在教师中推广“目中有人”的师德要求,提出了“日课日清”的课堂理念,提出了“目标教学”的总目标:要求教师围绕学习目标展开教学,实行少讲多练、当堂练习、当堂反馈。在这里,我们推出了“六度+三度”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

参与度--课堂教学不能是教师的表演与“满堂灌”,学生的参与是激发其思维的基本前提,学生参与(发言与活动)时间不能少于三分之二。

亲合度--良好的合作是课堂成功的基础,课堂教学需要教师饱满的热情,教师积极创设机会,保证师生之间有愉快的情感沟通与智慧交流。

自由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提供给学生充分自由的活动时间和空间,积极、自主的发言的机会,让学生畅所欲言,在预设中生成,在生成中精彩。

整合度--切忌过度的“分析主义”,把完整的知识支离,保障学生得到真正的整合知识的智慧,而不是肢解的知识。

练习度--真正地让孩子参与练习和实践过程,让孩子在课堂上动脑、动手、动口,通过观察、模仿、体验,在互动中学习,在活动中学习。

延展度--能够在知识整合的基础上向广度和深度延展,从课堂教学向社会生活延伸,为学生进一步探究留下空间。

学习目标完成度--“学习目标”的时间设置必须具体到几分钟,围绕学习目标采取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遵循“少讲多练”的原则,在规定的时间内有效达成教学目标。

当堂检测反馈度--当堂反馈要求在有限的时间里,落实“节节必考,每题10分,当堂批阅,周末一总”,并且做到有记录有反馈。

每日一练提炼度--全面实施“小巧作业方案”,要求有作业的学科实施“每日一题”,随着学生作业量的减少,任课教师必须在“每日一题”的提炼度上做文章,而不是简单地随意地布置一道作业题,经过老师的精心设计,注意与考试题型相联系,确保学生因完成作业而适应不同类型的考试题,使作业既达到了减轻学生负担的作用,又有效提高了学生适应不同类型考题的能力。

这里就特别指出的是, 从整个学校班级管理来看,在推进“目标教学”的过程中,本着以“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原则,努力实行创“星”工程,进行“微笑管理”,很有必要。我们在原有的班级管理“双周量化考核”当中,放大优点,实行“敬、竞、净、静”创“星”工程。在每个双周考核中,哪个班级当中的一个“星”,期末以获“星”的多少评选优秀班级。“微笑教育”则是在班级管理中放大各个班级的.优秀表现,配合“创星工程”,全面普及。

三、管理层次下移的“纵横管理法”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细节决定成败。在常规教学管理中也是这样,想得越远,做得越细,日积月累,收获越大。在具体的管理措施中,我们施行了“纵横管理法”,尽量使我们的管理层次下移,沉到日常的教学管理过程中去。

“纵”,就是由教务处和教研中心的主任对学科实行纵向管理;“横”,就是由年级主任抓好各部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职责是抓好学生日常养成教育,抓好班主任培训工作。另外,学校政教处的“每日检查反馈”,教导处的“每日课堂抽查”,能及时将所发现的问题处理解决。“纵”向管理的是学科教学,“横”向管理的是学生和日常行为,纵横交替基本实行了教学管理的无缝衔接。

由于教学管理权力下移,基本实现了全校教师“无会制”。无特殊事,学校很少召开全体教师会,而是将管理权下移到各部级、级部主任根据各级部特点,定期开好各级部教师会和学生会,各部级主任都能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管好自己的人,办好自己的事。

这种“纵横管理法”,使学校行政和中层干部分工明确,各守一片滩,同时也激励了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学校骨干教师凝聚集体力量,遵循学校独创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强化课堂教学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将公开课和常态课都当成最佳课来上,注重每一天,每一堂课,发挥带着作用。年轻老师虚心学习,勇于实践,同时发挥自己勇于创新、大胆探索的长处,在学校领导和老教师的指导下迅速成长。整个校园教学秩序井然,有机有序,循着良好趋势向前发展。

我们在推行“纵横管理法”,执行相应的奖惩措施的时候,先决条件是加强师德师风教育,提高广大中层干部和教师遵守规章制度,施行教学管理法则的自觉性。学校利用一些典型案例加强师德教育,组织教职工学习理论和当代教育理论,并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资源,让每一个行政干部和教研组长以及优秀教师主动上示范课,以此带动全体教师积极深钻教材,积极研究学生,特别是让年轻教师脱颖而出。这种示范课要求上成优质课,能体现新课改的理念,通过相互观摩学习,反思自己的教学得失,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在措施具体实施中,我们坚持抽查教案,每月集体检查教案的作法,倡导集体备课,坚持提高一周备课。行政成员不定时听随堂课,当场检查教师当堂课的教案,并及时与上课老师交流。对不拿教案本上课的教师提出批评,并要求改正,要求老师对学生作业全批全改,一月一检查,一公布。对每次考试,严格采用中考要求进行,实行交叉监考,严肃考风考纪,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

四、相得益彰的分层校本教研模式

确立正确的目标导向,确保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积极探索有效教学途经,增强全体教师质量意识,形成全面的质量观,就必须发挥团队的力量,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业务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而这一切的落实,不是靠制度,而是靠分层校本教研模式迅速形成,并呈现出良好的效果。

具体来说,就是建立三层教师教研平台,培育现代化的相得益彰的教学教研网络。

一层教研即校长教研平台。以业务校长牵头,每周抓好中层干部与新上岗教师的教研活动,经常分析学校的办学理念,解读新课改的最新教育理念,学习各地和先进经验。中层干部是学校教学的中坚力量,分管一定的教育教学管理任务,他们的思想他们的观念直接影响着学校管理理念的落实,影响着身过的每位老师。而新上岗的教师要迅速成长,校长教研平台将发挥着巨大的潜能,对他们的认可与肯定,促使他们在课堂教学中短时间内进入角色。

二层教研即主任教研平台。上文提到的学校实行的“纵横双和管理法”,纵是各个主任分兵把口,各自都负责了几个科目的管理,直接参与学科的指导,同时他们又横向对级部进行管理,主任教研平台能及时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教研,对学科教学与学生管理都起到了举手投足的重要作用。

三层即学科组长教研平台。利用学科组教研活动,教师把学科教学动态,解决学科教学中存在的疑问,发挥集体备课的优势,及时交流学科教学中存在的优秀做法等。

这自上而下的三层教研平台,“金字塔”式的辐射效应,层层负责,层层落实,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种科学的、合理的教研结构,以课为本的、有理有利有节的教研活动,与学校提出的科研兴校和策略相适应,能通过教研活动解决学校存在的实际问题,使传统意义的形式化的教研转变为有效的为教学服务的活动。实践证明,这样的教研活动体现在学生身上,就表现为学生学得牢,记得牢,用得上,将来进入社会劳动工作,就会融会贯通,得心应手,左右逢源,活力四射。

马绿平

篇5:环境科学概论教学改革初探论文

环境科学概论教学改革初探论文

摘要:在《环境科学概论》现有教学方法体系中引入基于环境问题或事件的环境项目PCM(Project…Cycle…Management,…PCM)教学方法,驱动学生主动分析环境问题的利益相关者、环境问题的诱因和影响、完成解决该环境问题目标所需的手段,培养学生优化选择环境项目组件和环境项目设计能力。从而培养了学生积极性、分析能力、设计能力、逻辑能力和思辨能力等,推动《环境科学概论》课程教学的革新。

关键词:环境问题;环境项目;项目周期管理

《环境科学概论》作为高等学校环境类专业的先导必修课,在引导学生认识相关环境问题和掌握基本环境知识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1,2]。目前该课程教学工作的开展以老师讲授为主,结合课后作业和小组报告等辅助形式。虽然《环境科学概论》教学经过多年的改革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性,但是大部分学生参与方式属于被动的信息搜索与汇总[3];而且该课程的教学以给学生介绍环境问题为主的方式进行,鲜有让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些环境问题,并给出粗略的解决方案。所以在《环境科学概论》现有教学方法中引入让学生讨论如何解决相关环境问题的方法,激励学生主动思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环境问题解决方案探讨的设置

调整《环境科学概论》原有授课框架,添加实际环境问题或事件解决方案探讨部分。新添加部分可以设置在每一环境问题介绍完之后,比如水环境问题介绍完毕后,可以引入几个典型的实际水污染案例进行解决方案的分组探讨;也可以在所有类别的环境问题介绍完毕后,选取各个类别的典型案例进行分组探讨。内容设置完成后,我们基于什么样的方法开展解决方案的探讨呢?

二环境项目PCM教学法

我们为一个实际环境问题或事件建立一个环境项目,这个环境项目的作用就是如何可行高效的解决对应的环境问题。而项目周期管理(ProjectCycleManagement,PCM)方法能帮助解决环境项目的规划、管理与实施[4]。每小组学生针对一个环境问题建立一个环境项目,利用PCM方法来完成该环境问题的分析,包括利益相关者分析、具体问题分析、目标分析和项目选择,然后基于项目设计矩阵(ProjectDesignMatrix,PDM)和业务计划进行项目的规划,最后进行监督和评价。

三环境项目小组实施规则

分析阶段以卡片树方式进行实施,小组成员在一张卡片上用一个完整的句子表达一个陈述,陈述要具体和精炼,要避免抽象和一般性的陈述。小组成员写完陈述后要进行讨论,一致认可的陈述卡片留下,期间不能询问卡片陈述的作者。

四环境项目PCM的详解分析

由于环境项目的实际时间跨度问题,在《环境科学概论》课堂上不引入业务计划和监督与评价阶段部分。

(一)利益相关者分析

为一个具体环境问题建立一个环境项目时,利益相关者分析作为初始分析需要获取哪些个人、组织、机构等以什么样的方式参与这个环境项目,对这些利益相关者进行分类,比如哪些是利益获得者,哪些受到负面的影响,哪些是决策者等,同时要分析各利益相关者的特征。从而使学生认识到解决一个环境问题不仅仅是环保人士单独可以完成,需要各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才可以解决。

(二)环境问题分析

环境问题分析以因果关系树(问题树)的方式进行,问题的诱因和影响分别以树根和树枝的方式进行设置。首先确认一个环境事件的`核心问题是什么,然后分析该核心问题所带来的影响,以及导致该问题的原因,逐层递进完成因果关系树的设置。通过环境问题分析可以使学生更深入和系统地了解一个环境事件的诱因和影响。

(三)目标分析

目标分析是为了阐明问题解决后所处的状态,以手段和目的树(目标树)方法进行分析。将因果关系树最底层的负面的陈述转变为正面的陈述,逐级向上推进。在这个过程中锻炼学生如何筛选可实施的措施和手段完成可实现的环境目标。

(四)项目选择

环境项目选择要在目标树中找到可行和具有竞争力的项目组件,并将这些组件圈出。理清圈出组件的目标和实施方式,删除不可实现组件,最后依据筛选标准确定最后的项目组成。筛选标准通常包括资源可利用性、风险、时间、成本效益率、环境影响和可持续性等。这部分锻炼学生如何制定一个可实施的最优的环境项目。

(五)PDM

PDM以4×4矩阵来展示环境项目的框架和设计,详见图1.首先将目标树圈出部分按照层次依次转换到PDM矩阵第一列中。根据设置的先决条件、输入、重要的假定、验证办法和客观可证实的指标,以纵向逻辑Z型上升方式完成环境项目的总目标。这部分可使学生对一个项目的实施所需相关要素的逻辑组合有一个综合的认识。

五结束语

在现有《环境科学概论》教学框架体系基础上引入基于环境问题或事件的环境项目PCM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们参与性,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学生通过设计环境项目不仅可以对环境问题深入全面的了解,同时对如何解决该环境问题所需要的要素和方法流程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

参考文献

[1]刘艳,董彬.环境工程专业环境学导论教学改革与实践[J].教育现代化,,4(23):57-58.

[2]岳辉.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环境科学概论》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7,42(3):16-19.

[3]马俊杰,王伯铎,宋进喜,陈海.“环境科学概论”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56):57-59.

篇6:政治经济学教学改革探索论文

政治经济学教学改革探索论文

1、政治经济学课教学改革的原因

1.1 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传统教育注重系统知识的传授,学生获得知识的唯一源泉是教科书和教师的讲授。当今这种教学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出来,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片面强调以教师讲授知识为主的教学形式。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教师滔滔不绝讲解;另一方面,学生紧张记录。形成了教师对教学内容单向输入,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教学方法,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第二,片面强调教材的作用。我国高校课堂教学内容的主要依据是教材,而教材内容通常具有滞后性,不利于学生及时了解经济理论最新动态。第三,片面强调校内课堂的作用。传统的教学是在学校课堂中进行,学生所学知识未能在较短时间内形成感性认识,不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使学生进入社会后应变能力较差。

1.2 政治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具体表现为科学抽象法、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方法、定性分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方法。长期以来,我国在政治经济学教学中往往更多的是注意对经典政治经济学理论的研究,忽视三大基本方法和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有机结合,这样不利于学生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的准确认识,不利于其将来更好的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

2、政治经济学课教改的实施途径

2.1 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开展多元化教学。

2.1.1 课堂教学采用三段法,知识传授由浅入深。第一段:教师对前次内容简单回顾,提出具有一定深度并与新课紧密联系的问题,学生回答,老师点评,由此导入新课,增强教学内容的系统性、逻辑性。第二段新知识点讲解。这是课堂教学中最重要部分,主要分三个层次完成。第一层次,运用科学抽象法对基本知识点进行分析叙述;第二层次,选择典型实例进一步分析。正是充分运用这一方法,使学生对枯燥的教学理论有了更深刻理解。第三层次,运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方法总结归纳知识点,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又有了进一步认识。第三段:课堂练习,授课之余,笔者参阅了大量资料,编制出适合学生使用的习题集,由学生课堂独立完成,加深其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其对理论的实际应用能力。

2.1.2 结合青年学生活泼好动,反应快,独立意识强的特点,让学生参与课堂活动。教师将教材中某一部分内容交给学生通过讲课形式解决,对有争议的问题采用辩论、讨论方法解决。

2.1.3 注重教学内容的动态发展,及时更新和精炼教学内容。①教材选择始终处于动态更新和调整过程中,一改过去教材不变、教案陈旧状况,使教材常新教案常新。②及时将一些前沿研究成果转化为课堂教学内容,突出课程内容的时代特征,使基础课教学得到优化,理论更联系实际。

2.1.4 考试形式多样化,力争使考核内容能够真正检验学生对政治经济学精髓掌握的情况,以及运用它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专科学生的具体情况和本课的特点,采取了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相结合的考核方式。

2.2 打破学科授课独立化过程现象,实现交叉学科的有机结合。笔者在担任政治经济学教学工作的同时,还负责讲授政治学。政治经济学是关于国家、民族、政党等内容的学科。与政治经济学有相通之处。在教学中,采用横向联系法,从两个学科不同的侧面和视角对同一问题进行分析讲解,从而大大拓展和加深了学生对相关问题的了解,更关注对现实问题的解决。

2.3 热爱自己所教的学科,在学术上不断进取。多年来,始终不忘读书,努力科研,将科研实践的体会和科研成果以生动而深刻的语言传授给学生,激励学生敢于、善于独立思考和敢于创新。

2.4 以满腔热情对待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保证教学工作的圆满完成。

3、政治经济学课教改的成效

3.1 实现了学生学习态度的转变。学生对本门课产生了浓厚兴趣,即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吸纳,变知识传授为能力自我培养。

3.2 学生及时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最新研究成果,开阔了视野,提高了理论素养,为运用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3 由于采用了演讲、辩论、课堂讨论的方法,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了勇气,树立了自信心,锻炼和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规范了行为举止和仪表仪态,塑造了当代大学生的良好形象。

政治经济学课教育改革的重要一支,改革还处于不断探索之中,还有一些有待改进的方面。

篇7:政治课教学改革的探索

政治课教学改革的探索

中学思想政治课是中学德育的重要渠道,由于其思想性、时代性强,而且又是理论性的.科目,普遍存在着教师难教、学生难学、教学质量不高等现象.要改变这一种状况,达到新课标的要求,不仅牢固掌握知识,而且要达到知识、能力、觉悟的全面提高的要求,就必须端正教学思想,从实际出发,大胆改革.根据几年的教改实践经验,笔者认为政治课教学应当实现“实、活、准、精”.

作 者:刘秋梅  作者单位:大城县权村一中 刊 名:成才之路 英文刊名:THE ROAD TO SUCCESS 年,卷(期): “”(12) 分类号:G63 关键词: 

篇8:探索无机化学教学改革论文

探索无机化学教学改革论文

“一带一路”战略是国家领导21世纪推行的一项新式大国崛起计划,依托于古代丝绸之路的路线,发展符合中亚五国经济区的新型贸易模式,通过高铁线路将亚洲与欧洲各国链接在一起,寻找符合各国经济现状的合作方式。而新疆是“一带一路”战略的必经之路和核心区域,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对新疆本地区基础建设、企业发展、接壤国的合作、教育医疗的提升等方面,都带来了历史难得的机遇和挑战。尤其是对于新疆工业欠发展地区,化学及化工行业水平较东部地区发展缓慢,这和当地的高等教育有直接的关系。因此提高化学及化工行业水平,有利于国家战略“一带一路”的发展。在化学专业中,最基础的专业课程就是无机化学,也是大一新生进人高校首先接触到的第一门专业课程,是后续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等专业课程的基础。而化学课程不仅仅是在教室学习理论,更应该注重学生实验动手能力的培养。大一新生无机化学实验课程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无机化学实验可以加深学生对无机化学理论知识的理解、无机化合物合成方法的掌握、培养学生严谨的科研态度。

无机化学实验从一开始就作为独立于理论课的一门必修课程,其地位尤其重要。根据作者讲授无机化学实验课程的经验,改变以往“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根据现代大学生的学习特点,从无机化学课程本身及西部人才需要出发,重视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及创新意识,从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绿色化学以及科学理念方面做了一些改革和探索。

一、无机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西部高校尤其是农林院校的应用化学专业,无机化学实验教学由于地理原因,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

1、现有的无机化学实验教学规划,不能完全满足应用化学专业创新型、应用型、学习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计划,在设计实验过程中,没有积极调动学生实验的积极性,缺乏对实验问题的思考能力。

2、缺乏绿色化学意识,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环保意识已经提到了国家战略高度,没有好的生存环境就不会用好的发展,所以在基础无机化学实验过程中,要提高学生的微型实验意识和环保意识。

3、在实验过程中,缺乏合作和团队意识,无机化学实验不仅仅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相互之间的合作意识和共同探讨问题的能力。

4、实验考核模式单一,现有的评价模式很难全面体现学生的学习成绩,在一定程度上不能体现考察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二、注重无机化学实验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我院将大连理工大学无机教研室编写的《无机化学实验》作为无机化学实验教材,根据我院培养人才的要求[131,选择了其中部分实验作为教学内容。良好的实验内容是教学实施的基础,因此根据培养学生的.要求,不断对实验内容进行精简、合并、更新、拓展和丰富。根据课程安排,在一个实验完成以后,要对下一个实验内容进行预习,为了让学生能够认识到预习的重要性,任课老师要在下课前做以下工作:(1)对下一次实验进行简单的描述;(2)根据下节实验内容,提出三到五个相关问题,让学生课下思考,并做成书面答案。根据教师的要求,可以逐步培养学生预习实验的习惯,增强实验兴趣,理解实验内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学生除了具备一定的科学知识以外,还要具备一定的科研素养,为以后在工作中发现新问题,解决问题奠定基础。

三、加深绿色化学意识

作为21世纪大学生,不仅仅要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更应该具有较强的环境意识,尤其是作为一名西部高校化学专业的大学生,中国西部依托“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快速崛起,一定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一定要做到经济开发和环境保护齐头并进,探索出一条适合新疆乃至西部的发展特色道路。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化学工作的贡献,所以要从大一学生开始,在无机实验教学中,要不断的加深绿色化学理念。要做到:

(1)增加微型实验仪器,减少药品使用,注意药品回收及循环利用;

(2)尽量降低药品浓度,提高实验效果,通过辅助仪器便于学生观察现象;

(3)无机化学实验整体改革,注意实验间的联系,循环利用药品及溶剂;

(4)注意溶剂可以用蒸馏方法回收,在不同实验中反复使用;

(5)新疆是缺水地区,化学学生要培养节约用水的意识。

四、实验中增强团队意识及科研思想引导

无机化学实验不同于其他学科可以由学生单独完成,科学实验在进行的过程中,更需要个体间的协作,尤其是解决一个集中的科学问题,更需要团队成员间的密切合作。无机化学实验作为大学第一门实验课程,在分组期间要有意识的增强组员之间的合作意识。化学专业的学生毕业后进人不同的工作岗位,如公务员、企业、化工厂等,但还有一部分学生希望进一步扩充自己的知识,选择读研究生从事科学研究工作,作为首门实验课程,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在教师的指导下,培养学生不断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完善问题的能力,为今后从事科学研究打下良好的思维基础。

五、优化实验内容,增加学生自主设计实验空间

目前无机化学实验多数为验证性实验,教材上已经详细罗列了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等,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自由空间受到限制。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需要对现有无机化学实验教学内容进行适当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的比例。综合性实验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做到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设计性实验更能全面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和创新意识,可以提供学生更多的自由空间,利用所学知识查文献、书本及资料,设计一个完整实验方案,为以后进人科研岗位提供可能。除了增加综合实验和设计实验,也要保障基础实验的比例,按照我院无机化学实验教学经验来看,基础实验:综合实验:设计实验=5:3:2,为最佳比例。

六、改革实验成绩考核

无机化学实验相比理论无机化学课程受重视程度低,这也是在各大高校都存在的普遍问题,所以相较于理论课程有必要建立一套适合无机化学实验课程的考核体系,才能更加公平、公正的体现学生的学习成绩。根据我院经验,将无机化学实验分成三部分:平时成绩、设计实验成绩、期末成绩。平时成绩主要包括上课考勤、实验预习、具体操作、预习报告、实验报告等内容组成,可以在一定程度提高学生对无机化学实验的重视程度。设计性实验占总课程的百分之二十,根据学生选题、实验设计、实验实施、实验报告、实验结果等给学生以合适的分数。期末考试分为笔试和实验操作两部分,根据实验安排可以将笔试放在中期考核,期末仅仅进行实验操作考试。最后的课程成绩由三部分组成,比例为平时成绩:设计实验成绩:期末成绩(含有中期考核成绩)=3:3:4。该比例可以根据不同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七、总结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行,对西部尤其新疆地区的经济、教育、旅游、文化等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作为新疆的地方高校一定要牢牢抓住该机遇,为新疆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培养符合地区发展的化学专业创新性人才,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实验教学作为大学生第一门专业实验课程,在提高大学生素质、创新意识、科研素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刘尊奇,刘洋

(新疆农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52)

篇9:土木工程教学改革探索论文

一、土木工程专业目前实习教学存在的问题

实习教学是土木工程专业最为活跃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在培养高素质土木工程人才的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目前关于土木工程专业的实习教学却存在很多问题,实际效果并不理想,致使大学生普遍实践能力偏弱,特别是创新实践能力较低。究其原因,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1联系实习单位困难

由于在联系实习工地时要选择有代表性工种的实习工地,而工程项目涉及的工种多且复杂,所以很难联系到具有全部工种工程的实习工地。另外,有很多工地不愿意接收学生去实习,因为学生不仅不能带来经济效益,而且保证学生安全又是重中之重,还耽误施工作业,学校又不能以行政命令形式强制施工单位接受,所以学生实习越来越困难。

1.2学生实习的集中安排与实习内容脱节

传统的教学计划一般将实习集中安排在学期初或学期末或某一集中时间段,而没有考虑工程的实际状况。由于工程项目受到项目规划、工程规模、复杂程度、施工条件以及季节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实习期间所面临的工程状况会有很大差异,因此,在实习内容上无法保证实习的质量。另外,学生实习的时间一般是1~4周,而实际工程的施工过程比较漫长,在这段实习时间里学生只能了解到整个工程的一个或几个分项工程的施工过程,无法对整个工程的施工进行总体了解,学生的实习内容和实习效果就不理想。

1.3实习指导教师人数不足,教师的实践能力不强

由于高校扩招,学生人数逐年增多,而教师的数量相对来说较少,对于外出实习,老师们往往表现出力不从心。另外,实习带队老师多以青年教师为主,他们虽然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专业知识,但是缺乏实践经验和组织能力;往往是领着学生走马观花的简单看看,再加上学生本身对实习不重视,因此使实习效果不理想。

1.4实习经费不足

实习教学计划是在实习经费充足的前提下制定的,而目前高校实习经费不足已成共性问题。由于学校对人均实习经费的投入标准,多年不发生变化,因此,已经不能适应目前物价大幅上涨,校外实习基地的住宿费、餐饮费也随之上涨的情况。现有的实习经费只能勉强维持在本地实习,如果到外地实习,差旅费、住宿费等开支成倍增长,经费缺口很大。因此,为了节省经费,很多学校不顾实习效果,改变实习地点,甚至减少实习次数,缩短实习时间,将实习改为参观等,这些做法与提高教学质量是背道而驰的。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实习经费短缺,致使高校无法执行教学计划安排的实习教学内容。不管是认识实习、生产实习还是毕业实习统统都安排成了认识实习,找几个点走马观花地参观一下就算实习了。

1.5实习成绩考核方式缺乏客观性

一般来说,我们对学生的实习成绩依据出勤情况、现场表现(主要是遵守纪律情况)和提交的实习成果(实习日记、实习报告、实习回执单等材料)等方面内容进行成绩评定,这样往往会有主观性、片面性和模糊性,对学生实习的实际情况的评定存在较大偏差。

二、土木工程专业实习教学改革的方案

针对土木工程专业传统的实习教学环节中存在的弊端,作者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对实习教学环节提出了如下的改革方案。

2.1完善实习教学大纲,因地制宜制定实习计划

把实习大纲中的实习性质与目的、“实习内容与方式、实习要求、实习考核”及“实习纪律”等方面进一步提出明确的指导思想,根据不同情况灵活的改变实习计划,这样可提高实习教学效率。比如认识实习的性质与目的是让学生初步了解土木工程相关的基本知识,对土木工程有一个感性认识,能够起到培养专业学习兴趣的作用,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一定的基础。这种实习方式采用集中实习,老师统一讲解,效果会好些,效率也会高些。而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由于实习的性质与目的不同于认识实习,很显然就不能采取此种方式,在保证教学计划完整性的同时,需打破学期与假期的界限,在教学计划和实习方式上做相应的改革。目前,我校土木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是4周,安排在七学期初。作者提出改变这种实习方式,将生产实习的4周时间分解为2+2形式,前面的2周实习安排在第六学期结束后的暑假进行,实习工地以学生自主联系为主,以老师介绍或组织为辅,后2周实习安排在第七学期中,由主讲施工的老师负责,另外安排适当的老师协助,从而进行实习活动,这2周的实习学时可计入施工课程的总学时,这样安排有助于教学计划的统筹安排。我校土木工程专业毕业实习目前是3周时间,安排在第八学期初,作者提出安排在第七学期末,以学生自主联系实习基地为主,利用寒假时间,参与工程实践,使学生将毕业设计和就业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2.2建立长期稳定的实习基地

建立长期稳定的实习基地是保障实习效果的基础性工作,同时也为实习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通过实践证明,临时联系实习工地对实习教学任务的布置、施工单位在实习中作用的发挥以及安全防范等相关问题均会造成被动的效果。建议院系在保持与项目部联系实习基地的情况下,进一步探索与承包总公司签约实习基地。比如可以在与总公司或项目部谈判签约时,将人才输送和联合培养(比如工程硕士培养)与基地建设挂钩。在双赢的价值理念下,更好地推进实习基地建设。院系派专人经常与当地建设行政主管单位联系,争取支持,获取建设项目信息,为实习场地的选择以及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提供充分信息。总之,相对固定的实习基地及动态的社会化施工现场资源可以相互补充,以构建稳定连续而又全方位的实习教学场地。

2.3建立“双师型”师资队伍

由于教师是实习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所以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实习指导教师队伍是保证实习正常运行、发挥效能的关键。许多青年教师有较高的学历,较丰富的理论水平,可塑性很强,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开辟通道,鼓励青年教师向“双师型”转化。鼓励指导教师“走出去”,经常到企业去汲取营养,参与企业的科研项目、社会兼职以及和施工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交流等形式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为学校培养出一批优秀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指导老师在和基地施工术人员交流的过程中可以了解到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等方面的信息,也可以在指导学生实习过程中发现教学环节与实践环节脱离的地方,还可以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解决工程中遇到的困难及技术难题。

2.4采取多种手段进行实习教学

现场实习是土木工程专业实习教学的重要手段,但并不是唯一手段。因为在生产实习过程中,很多施工工艺在工程中是比较少见或难见的。有些施工机械、施工原理,施工过程,指导老师可以用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上进行演示,通过典型工地照片、特殊施工工艺录像、施工方法动画的形式予以介绍,这种方法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环境等因素的限制,全天候地展现工程施工的全过程,提取某一施工工艺原理和施工工序的细节,以完善学生实习的内容。

2.5改变考核方式

传统的实习考核方式是依据考勤、表现和成果,这种考核方式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实习状态。作者提议在考察出勤、表现和成果的基础上,增加实习答辩环节,这样可以更全面的了解学生实习的收获,以及掌握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所得到的启示,以及能力上是否得到锻炼、创新意识是否得到提高,从而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实习成绩,将实习教学从“感性认识”引导到“感性认识+能力培养”的道路上来。

三、结语

实习教学是卓越人才培养中一个重要的实践教育模式,是理论与工程实际相结合的重要阶段,是高等教育最活跃的教学环节,同时又是教育改革的薄弱环节。我校土木工程专业,在实习教学方面,要进一步更新观念、加强机制建设和创新,把实习教学改革工作不断推向深入,向着满足时代要求的方向发展,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合格的卓越人才。

作者:任振华 曾宪桃 单位:湖南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篇10:土木工程教学改革探索论文

一、因材施教,探索适合地方高校发展的办学方法

1.1校企密切合作,共商人才培养方案

为满足区域经济发展对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校企联合,优化教学计划的方向模块必将成为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应该始终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办学宗旨,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办学目标,深入用人单位广泛开展调查研究,深入分析研究本行业人才需求状况,准确把握用人单位对人才素质、能力和知识结构的要求,进一步密切与用人企业的联系,与企业合作共同确定人才培养方案。根据上述指导思想,盐城工学院土木工程学院的教学计划中,吸收和借鉴国内外工程教育的先进经验,紧密结合当前国内“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要求,在广泛征求用人单位意见的基础上,设计了“2.75+1.25”的土木工程专业培养计划,把4年的培养过程分成两个部分:“2.75”指在校进行理论课程和部分实践课程的学习时间,“1.25”指在校内实验实训和在企业学习的时间,以实践训练为主,包含部分专业技能课程,使学生在提高工程实践能力的同时,尽早与用人单位接触,适应用人单位的要求,缩短企业对人才培养的周期。事实证明“校企密切合作,共商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密切了校企关系,提高了办学质量,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2力学材料并重,构筑课程教学体系

力学是构建土木工程学科重要的理论工具,材料是土木工程技术创新的动力和源泉,力学和材料是培养学生建造能力的基础。设置以力学为中心的课程群,既联系到数学和物理,又联系到结构和岩土工程,强化力学课程群的教学,即强化专业基础中主干课的教学。当代新型建筑材料不断涌现,种类丰富的建筑材料应用于结构,将产生新型结构体系,种类丰富的建筑材料应用于施工,将产生新构造、新工艺、新技术,材料类课程对于土木工程来说十分重要。为此,改革“土木工程材料”和“土木工程施工”等课程,增加“新材料性能测试”设计性、开放性试验课程,增加“趣味结构力学实验”和“新材料结构模型创新实践”的选修课程十分必要。基于此,地方高校必将培养出基础扎实、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1.3遵循“卓越计划”,锻造学生建造能力

以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导向,构建“建造能力”的培养模式。为了适应地方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建立和完善产学研合作关系,校企共建稳定的校外课堂,建设校外课堂教学的师资队伍和基础设施,那么建立一套公正、合理、准确、全面的学生成绩评价制度则更为重要。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以实际工程项目为载体,围绕项目的策划、设计、实施和运行等环节,开展以小组为单位的学习、研究工作,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完成工程建设任务。同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领会从事工程师岗位的工作方法。因而以“土木工程施工”、“工程项目管理”和“建造技术与管理”等课程教学模式为试点,努力锻造学生的建造能力。

1.4培养引进并举,优化师资队伍

以高水平、工程型教师队伍建设为保障,提高师资队伍的科研水平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地方高校应该积极采取培养和引进相结合的措施,努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是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核心之一,在一批国家和省市级科研项目的基础上,采取多种方式鼓励教师承担科研项目,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同时,聘请企业中高水平的技术人员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派送专任教师队伍中年轻博士去企业锻炼,解决工程技术难题,提高实践创新能力。通过科学研究和参与工程实践攻关相结合,地方高校一定能够建设一支高水平“工程型”的教师队伍。

1.5完善评价体系,保障人才培养质量

地方高校应以教学管理制度为依据,努力完善教学管理与监控机制。在认真执行学校各项教学管理制度的基础上,根据土木工程的特点,积极改进并完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该体系分为教学质量管理系统和教学质量信息系统两部分。盐城工学院土木工程教学质量管理系统由两个亚系统组成:一是分管本科教学工作的副院长→学院教务科→系(中心)→教师(实验技术人员);另一个是分管学生工作的书记→学生科→辅导员、班主任→学生班干部→学生。这是一个逐层向下监控,逐层向上负责的质量管理系统。而教学质量信息系统包括质量信息的采集、处理与反馈等,正是由于盐城工学院土木工程专业持续完善了质量评价体系,因而其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其成功经验可为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改革提供借鉴和启迪。

二、突出特色,理论与实践并重,造就高素质人才

由于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以培养“基础实、技能强、素质高”的“应用型”高级土木工程专业人才为目标,因而地方高校更应“重基础理论、重创新精神、强实践技能、强综合素质”的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课程结构体系,贴近地方建筑实际,夯实专业理论基础,突出建造能力的培养。每个地方高校都有其自身发展历史,具有一定的特点、特色,因而突出特色,理论与实践并重必将成为土木工程专业建设的必由之路。盐城工学院土木工程专业成为学校“小范围、大幅度”四个试点改革专业之一,通过江苏省特色专业建设点验收,成为省级特色专业,成为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形成了比较完善并具有一定特色的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为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建设奠定了良性循环基础。

2.1理论教学夯实专业基础

地方高校土木工程学院应该在院长领导下,由学院分管教学的副院长、专业系主任与企业专家共同制订各专业教学计划。力学和材料科学作为从事土木工程工作的重要理论基础,在教学计划中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土木工程专业通过搭建“五大力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土力学和水力学)与土木工程材料并重的教学平台,来体现“力学材料并重”的理论教学特征。同时将“弹性力学”和“新型建筑材料”列为选修课,以适应行业发展需求,拓宽学生知识面,为学生未来发展打下一定基础,并且突出特色,努力编写适合自身土木工程专业发展的精品课程。如《工程力学》、《结构力学》和《土木工程材料》等。

2.2实践教学突出建造能力

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大多数学生毕业后将在施工一线工作,具有出众的建造能力是该专业毕业生受用人单位欢迎的重要原因。一方面,地方高校要注重加强内涵建设,不断完善实验条件,强化学生建造能力的培养;在实践教学中,让学生深入生产一线,与建筑工人打成一片,学在工地、吃在工地、住在工地,强化设计能力,积累施工经验,由工地对学生进行考核,由工人对学生作出评价,在工地工程师与学校教师共同指导下完成实践教学任务。另一方面,地方高校应该对照行业标准和注册建造师的培养标准,努力创造条件在校内搭建施工实训现场,通过学生自主设计、自行搭设模板和脚手架等,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2.3通识课程体现素质培养

地方高校还应高度重视教书育人理念的确立,高度重视优良学风的形成,高度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的培养。只有通过通识课程、公共课程的开设以及学生课外活动的安排,才可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素质。例如,通过国家法律法规以及与环境保护等方面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质量意识、环保意识、节能意识;通过参与企业项目和现场教学,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实施全方位、多层次的艺术素质教育,拓展学生的人文艺术修养等。

三、落实毕业设计目标,切实践行“应用型”人才培养

毕业设计是工科专业教学质量的集中体现,是指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得到从事实际工作所必需的基本训练和进行科学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与一般教学实践环节相比,有其显著的特点,它是毕业前最后的综合训练阶段,是学生学习、研究和实践成果的全面总结。土木工程专业的毕业设计应注重工程实践性、适用性,特别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旨的地方本科院校,更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条件,选择合理的毕业设计题目,鼓励学生到设计、施工或监理单位实习,以提高其实践能力。

3.1精心组织,严格遴选毕业设计指导教师

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应该严格遴选毕业设计指导教师,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应由具有实际设计(科研)工作背景和有指导经验的中级职称以上相关专业的教师、工程技术人员担任,为了进一步落实“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应该适当增加校外指导教师的比例,特别是聘请理论和实际工作经验丰富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基于此,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3.2把握关键程序,提升毕业设计质量

毕业设计开题、中期检查和毕业设计答辩为毕业设计的关键步骤,决定着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的总体质量。通过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学生查阅文献资料,了解选题的研究背景和已有成果;通过中期检查则可督促教师的指导进度,检查学生毕业设计内容的正确性,考核教师和学生在毕业设计中的总体表现,提出整改意见,为毕业设计顺利展开提供保证;通过毕业答辩,完成对学生整个毕业设计的全面评价,也是对指导教师的最终考核。总之,通过以上关键程序,可以切实把握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最后一关,为社会输送合格的土木工程建设者。

四、结语

培养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要根据市场需要、社会需求来定位思考,这确实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但是,只有在土木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明确办学目标,注重因材施教,突出地方特色,才可为社会输送合格的土木工程建设人才。正是由于盐城工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发展优势、坚持特色,遵循“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规律,因而其教学改革硕果累累,并且作为唯一一所地方高校于20成功通过土木工程专业评估。

篇11:土木工程教学改革探索论文

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弱。《土木工程制图》课程通常安排在大一第一学期授课,而对于刚进入高校的大一新生,在由中学时代以数学几何为主的学习转化为投影法为主导的制图语言的`学习时,有些学生由于平面惯性思维无法一下子建立起立体思维,空间想象能力弱,对点、线、面的空间位置关系判断得比较困难,尤其缺乏三维空间体和二维平面图之间的转换关系的形象思维能力和空间分析能力,制约了他们的学习效果,甚至挫伤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教学手段的不完善。《土木工程制图》教学通常采用传统教学或多媒体教学。传统教学指教师以板书教学为主,并辅以一定的挂图、模型来组织教学的方式。传统的教学方式需要通过手工完成大量板书和板图,尽管教师的工作强度很大,但是课堂教学信息量却很少,表达形式也很单一,教学效率不高。多媒体教学采用课件形式描述出集声音、文本、图形图像、动画于一体,生动逼真的立体模型,增强了几何图形的直观性和趣味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但多媒体教学的信息量过大往往让学生无法把握重点,且课件的声音、动画等效果也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此外,多媒体教学通过点击鼠标模型就出现在学生面前,对于绘图过程中的严谨也无法体现。

3.实践性教学内容的欠缺。《土木工程制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基础课程,要求学生掌握阅读和绘制工程图样的能力。由于计算机绘图重要性的凸显,大部分高校强调了计算机绘图而忽视了手工制图这一实践环节,导致学生对工程图样的表达方法、制图标准、读图和绘图的基本技能等相对欠缺,感受不到平面图形空间实物化,影响了学生的设计构思和表达的综合素质。

二、改进措施

1.强化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利用一些模型、实物、多媒体技术等精讲与学生空间思维有关的内容。如在“画法几何”的教学过程中,可将讲解的重点放在三面投影展开图的形成,点、线、面的空间分析,建筑形体的表达方法,轴测投影作图等方面。在每个部分的教学内容中,避免过多的讲解纯理论的内容,并将复杂内容进行简化,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应怎样想、如何做。同时,各部分内容难、易穿插,有机融合。为了强化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教学过程中宜讲、做结合,且重点还须多做。如先通过投影分析的案例讲解,引导学生根据投影图形成原理,想象出形体的空间形状,并按其作图顺序,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案例对应的知识点所需的基本图示原理、思维方法、作图要求。然后,让学生做一些经过精心设计好的能提高空间想象力的项目,经过由平面到空间思维的反复训练,从而提高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2.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有机结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完全依赖多媒体课件来展开教学,而应与板书分析、身边的直观教具紧密结合。传统《土木工程制图》教学是依靠教师的板书、板图加上空间思维,学生的学习主要靠课本和习题集,一些复杂的结构构件和建筑模型很难具体完整地表达在学生面前,加上学生在制图课程学习阶段还未学习结构和力学课程,过多的理论讲授也不利于学生学习。而多媒体教学图文并茂、形式多样,形、声、光结合,所以多媒体课件在《土木工程制图》课程中用于形象信息的传递具有独特的优势,其可以使抽象难懂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变得形象具体。但作为土木工程专业的初学者,学生无法在一个信息量很大的PPT页面上分辨出哪些信息是重点,哪些是非重点,所以这就需要教师对页面的内容做好区分,尤其是对重点、难点内容应进行着重分析、举例,并利用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的互补性,把两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起来进行重点讲解,引导学生思考、想象,才能真正发挥多媒体课堂教学的效果。

3.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土木工程制图》是一门理论严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要求学生掌握阅读和绘制工程图样的能力。因此,单纯的理论教学很难达到培养学生具有阅读和绘制工程图样能力的目标,而实践教学环节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一环。学生只有经过一定的制图的训练才能掌握绘制和识读专业工程图的能力。为了提高学生的识图和绘图能力,可以给学生提供若干套完整的图纸,通过手绘和计算机绘制训练,提高学生的识图、绘图及动手能力。在选择图纸的时候,应针对一年级学生还未学习专业知识的特点,选择适宜的图纸给予学生训练。此外,教师可以选择在某些课时带领学生在学校或附近的建筑工地进行实景教学,学生有问题教师在现场解答,并及时向学生介绍行业的新标准、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充分发挥理论联系实际的授课效果,从而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对专业要求的进一步了解,提高教学效果。

三、结语

学生是否能正确识图与绘图,是衡量《土木工程制图》课程教学效果好坏的关键因素。对于每一位任课教师而言,通过自己的传授,使学生的能力得以提升是他们的梦想。《土木工程制图》课程是土建类一门比较复杂的专业基础课,它的教学是一个复杂的工程。因此,为了使学生通过《土木工程制图》课程的学习有效地提升自己的识图与绘图能力,我们应不断地进行教学研究与探索,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传统教学方法有机结合,通过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的不断总结、不断创新,使教学工作不断增添新的活力,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篇12:王英民老师英语教学改革概论

王英民老师英语教学改革概论

〔简介:王英民老师今年44岁,中学高级教师,共产党员,1990年开始担任清华附中外语教研组长,1977年被评为北京市青年骨干教师,1994年担任海淀学科带头人,1995年被选为北京市“一帮一”助教协会英语学科主任。1993年曾被评为海淀区普教系统优秀教师,他担任组长的清华附中外语教研组被评为海淀区优秀教研组。王英民老师从清华大学科技英语专业毕业到清华附中工至今已20多年,他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教师工作,师德高尚,为人师表,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积极进取,锐意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水平〕

从93年开始,清华附中承担了教育部三年制高中理科试验班的教改任务,目的是对理科学习优异的学生进行大中学衔接培养试验,为造就跨世纪的科学技术方面的杰出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些学生面向全多数省市招生,生源质量较高。培养目标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理科方面有突出特长的优秀中学生。理科试验班的教学模式是,高一、高二在清华附中上课,用两年时间完成高中三的教学任务;其主要学科要求是,数学、物理、化学和语文达到高中生的较高水平,相当部分学生英语达到大学三级水平;第三年进入清华大学(预科),上大一的课程,进行大中学衔接培养试验,高三毕业时英语全部达到大学三级以上水平。这些学生可以不参加会考和高考,毕业时符合保送条件的学生直接进入清华、北大等名牌大学学习。

从理科试验班的培养模式和相应政策可以看出,第一,培养目标比较高,第二,大中学衔接进行培养,第三,政策宽松(可以不参加会考和高考,保送上大学)。以上三点决定了这个班的重要试验意义和进行教学改革的良好环境。

在高中两年的英语学习中多数学生达到大学英语三级水平,任务是艰巨的。王英民同志在承担理科试验班的外语教学任务期间,以改革的精神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试验,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一、教学改革试验的主要思路和做法

94级理科试验班有25人,来自全国13个省市。他们的共同特点是,求知欲强,为人朴实,组织纪委性强,争强好胜,愿意做带有挑战性的事情,有韧性。存在的问题是,多数学生重理轻文,理科方面的`竞赛又较多,理科导向明显,容易导致学生大量时间花在数理化学习上,而在外语上花的时间不多。从学生实际还必须况看,考试成绩还可以,但考试成绩与实际能力相差甚远。外语书面表达与口头表达能力差距很大,有的学生方言重。多数学生入学前,除课本外几乎没有看这其他外语书。

高一入学后,为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提高学习外语的兴趣,在第一学期以《新概念英语》第二册为主,以高中课一第一册为辅进行教学。第二学期以课本为主,以新概念为辅的教学方法。一年后,同学们的口语水平和基础语法有了很大提高。

进入高二,王英民老师承担了这个班的外语教学工作,经过调查,发现同学们还有很大潜力,希望多学。如果还按照高一的思路和进度,学一认为进度慢,吃不饱。针对这种情况,王英民老师从以下七个方面进行了改革和探索。

1. 明确学习目标

王英民老师认为,学习目标的高低与学生学习的进取精神密切相关。理科试验班学生有学习目标,但较笼统。在外语学科上学生缺少具体的目标,不少人是因为要考才学,而且一些理科特长突出的学一不肯在外语上多投入力量。因此,帮助学生树立外语学习的具本目标至关重要。

王英民老师首先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了一年后英语达到大学三级水平的奋斗目标,并进行了学习方法的指导。他还结合很多具体的事例,激励学一学好外语,珍异理科试验班的优惠条件,适应21世纪对外语交际能力的高要求。经过动员,学生桌上英语材料多了,有的学生背记5000英语词汇,有的学生每天坚持英语广播,掀起英语学习的高潮。

2. 修订教学计划

学生学习热情高,只要引导得好,方法得当,就可能有大的突破。基于这种考虑,王英民老师加快教学进茺,改革教学内容打破规,加大语言输入量,在大量输入中提高学生外语的听、说、读定能力和自学能力。在教学内容安排上,高二上学期考完高二第二册教材(半年完成普高二学生一年的任务),高二第二学期完成高三第三册前8课,工基本学完大学教材《新英语教程》第一册。

3. 课堂教学交际化

王英民老师认为,教学的实质在引导,教学的过程实际上是在培养学生一种习惯。外语教学是要培养学生敢于开口讲,敢于使用外语进行交际的习惯。25人的小班授课为使用交际法教学、充分进行外语实践创造了难得机会。在课堂教学中,他注意创设情景,使表演、演讲、讨论、辩论、答记者问等多种方法,提高学一的参与意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在课文处理上,贯彻“说好”、“写好”、“用好”的原则。“说好”即能回答课文中有关问题,复述课文;“写好”即能写出生词,听写课文;“用好”即能用该课文中的词汇、短语造句,连词成文,且能根据适当情景发挥。

4. 创设英语环境

良好的语言环境是学生主动学习外语的驱动力。我校外语组从多年的教学实践一中总结出一套外语课外活动的系列。即高一上学期英语演讲比赛、下学期英语歌曲比赛;高二上学期英语阅读比赛、下学期英语短剧比赛;高三上学期英语基本功大赛,下学期单词比赛。以上活动理科试验班都积极参加,并有较好表现。多年来我校一直聘请外籍教师,并在高二为理科试验班开设英语口语课,使学生在课内外都处在良好的学习外语的气氛中,激发了学生的内驱力。

5. 引入大学教材

《新英语教程》使用后,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好效果。学生学习热情极高,许多学生常常手不释卷。虽然从内容、词汇量上看,《新英语教程》要比中学英语深得多,但同学们似乎感到不是负担,而且越学越有兴趣,高二暑假中,学生又都买了《新英语教程》第二册,并预习了几个单元。通过该册书的学习,明显感到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在提高,英语水平也上了一个台阶。

6. 培养自学能力

王英民老师深深的懂得“教师的教是为了不教”。他认为,一全优秀教师,特别从事基础教育的教师,最重要的不是看他教给同学多少知识,而是看他如何教给同学知识,以及他是否教给同学如何获得知识的方法。也就是给学生“面包”还是“干粮”的问题。针对理科试验班学生自学能力较强的特点,王英民老师又采取一些措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如,练习册一律附有答案,让学生自己做题后自己对答案;假期布置自学作业;学生自己准备演讲、辩论稿,鼓励查字典,翻语法书;安排《新英语教程》的三个单元让学生自学,等等。

7. 寓思想、文化教育于教学之中

王英民老师认为,学习外语实际上也是在学习一种文化,不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诊费 不能真正学好这门语言的。加外,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优秀文化遗产,作为21世纪的优秀科技人才,必须借鉴吸收各国的优秀文化遗产。在整个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有总识地把两国文化上的异同贯穿到语言教学中来。

他在教学中注意利用教材中的思想、文化对学生进行教育。如,在高中第二册中,学习《Little Hero》、《William Tall》、《The Last Lesson》等课文时, 对学生进爱国主义教育,学习高中第二册、第三册课本中有关爱因斯坦、居里夫人、海伦凯勒等伟大人物的内时,,对学生进行献身科学和自强不息的教育;学习阅读课教育的费用、底普斯普林斯学院等内容时,激发学生自立、自强的精神,向国外大学生学习;学习《The Voices of Time》、《American Table-Mannners》、《The english are Different》,时帮助学生了解西主国家的文化习俗,人文礼仪等,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一次,外籍教师在课堂上对中国的人权状况进行指责,宣扬美国的人权观,一位学生当场站起来反驳了他。这与王英民老师注意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是分不开的。

二、实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理科试验班学生参加海淀区高三“一模”考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5月,该班调一下学期时,同学们参加了海淀区高三“一模”考试,平均成绩为115.5分,明显高出高三其他班级英语成绩。

理科试班学生高三参加清华大学在一分级考试,成绩突出。96年9月20日,94级理科试验班进入清华大学进行衔接培养的第一个月,同学们参加了清华大学新生英语分级考试。结果该班有12人通过三级,8人通过2级,5人通过1级。该班平均分72分,在清华大学新生80多个班级中名列第二;其中,词汇部分平均分名列第一。这一结果在清华大学教学部门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以上两次考试都是理科试验班学生(高二、高三)与其上一届学生(高三、大一)相比较的结果。这说明94级理科试验班的英语学习是比较优秀的。理科试验班学生参加竞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1] [2] 下一页

95年参加国际英事竞赛进入北京市前6名1人,参加国际英语竞赛进入北京市前14名2人。

全国竞赛获一等奖1人。北京市英语竞赛获一等奖2人,表扬奖1人。北京市科技英语竞赛获二等奖1人,三等奖4人。

三、结论和启示

1. 王英民老师对理科试验班的英语教学改革是成功的

经过两年的学习,半数的学生通过了大学英语三级水平。再经过一年的大学预科学习,高三毕业时,学生们基本做到全部通过大学英语三级,一部分学生通过大学英语四级,是完全可以的。这就基本解决了高中阶段一门外语过关的问题。

2. 对优秀理科学生在高中阶段实现一门外语过关的试验是很有意义的

学生进入大学后,一门外语基本能够过关,不用再上大学英语课,可以直接学习专业外语或研究生外语,能够节省学生的大量时间,也可以节省大学的很多资源。

如果给予重点中学一定的条件和优惠政策,参把清华附中理科试验班的教学改革方法和全国不少中学外语教学的好方法进一步加以提炼,形成一定的教学模式,并推广到重点中学的普通班级中去。特别是有条件的学校从初一抓起,进行6年的改革试验,使重点中学中的大啊分学生在高中阶段实现一门外语过关是完全可行的,意义也是十分重大的。我们相信,李岚清副总于多次指出的我国外语教学水平、教学方法普遍存在费时较多收效较低的问题,是能够很好解决的。

(清华附中校长 赵庆刚 “海淀教育信息网”

上一页  [1] [2]

篇13:王英民老师英语教学改革概论

王英民老师英语教学改革概论

〔简介:王英民老师今年44岁,中学高级教师,共产党员,1990年开始担任清华附中外语教研组长,1977年被评为北京市青年骨干教师,1994年担任海淀学科带头人,1995年被选为北京市“一帮一”助教协会英语学科主任。1993年曾被评为海淀区普教系统优秀教师,他担任组长的清华附中外语教研组1997年被评为海淀区优秀教研组。王英民老师从清华大学科技英语专业毕业到清华附中工至今已20多年,他热爱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事业,热爱教师工作,师德高尚,为人师表,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积极进取,锐意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水平〕

从93年开始,清华附中承担了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部三年制高中理科试验班的教改任务,目的是对理科学习优异的学生进行大中学衔接培养试验,为造就跨世纪的科学技术方面的杰出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些学生面向全多数省市招生,生源质量较高。培养目标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理科方面有突出特长的优秀中学生。理科试验班的教学模式是,高一、高二在清华附中上课,用两年时间完成高中三的教学任务;其主要学科要求是,数学、物理、化学和语文达到高中生的较高水平,相当部分学生英语达到大学三级水平;第三年进入清华大学(预科),上大一的课程,进行大中学衔接培养试验,高三毕业时英语全部达到大学三级以上水平。这些学生可以不参加会考和高考,毕业时符合保送条件的学生直接进入清华、北大等名牌大学学习。

从理科试验班的培养模式和相应政策可以看出,第一,培养目标比较高,第二,大中学衔接进行培养,第三,政策宽松(可以不参加会考和高考,保送上大学)。以上三点决定了这个班的重要试验意义和进行教学改革的良好环境。

在高中两年的英语学习中多数学生达到大学英语三级水平,任务是艰巨的。王英民同志在承担理科试验班的外语教学任务期间,以改革的精神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试验,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一、教学改革试验的主要思路和做法

94级理科试验班有25人,来自全国13个省市。他们的共同特点是,求知欲强,为人朴实,组织纪委性强,争强好胜,愿意做带有挑战性的事情,有韧性。存在的问题是,多数学生重理轻文,理科方面的竞赛又较多,理科导向明显,容易导致学生大量时间花在数理化学习上,而在外语上花的时间不多。从学生实际还必须况看,考试成绩还可以,但考试成绩与实际能力相差甚远。外语书面表达与口头表达能力差距很大,有的学生方言重。多数学生入学前,除课本外几乎没有看这其他外语书。

高一入学后,为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提高学习外语的兴趣,在第一学期以《新概念

[1] [2] [3] [4] [5]

《环境工程概论》课程教学研究与实践论文

土木工程材料是考察课吗

铁道概论教学总结

社会学概论论文范文

美术概论心得体会精选

食品类网店命名的语言学研究论文

国际金融教学内容改革研究论文

高职院校电类专业实践教学的特点与方法

如何构建新的语文教学模式

基于电子商务的管理理论与方法研究论文

《环境学概论》教学改革探索
《《环境学概论》教学改革探索.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环境学概论》教学改革探索(集锦13篇)】相关文章:

构建阅读课自主探究性教学模式尝试论文2023-11-04

法学概论论文2023-04-26

艺术概论教学总结2023-10-07

小学体育教学内容优化设计研究论文2023-08-28

校园电子商务的特点论文2022-04-29

高职院校工学结合课程的探索2023-10-11

室内装饰工程预算概论论文2022-07-17

社会学概论读后感2022-05-06

学习马克思主义概论心得体会2024-01-10

交通运输概论结课论文2022-04-30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