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游泳教学的特点与教学原则论文

时间:2024-01-07 08:13:25 其他教学论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浅谈游泳教学的特点与教学原则论文(共14篇)由网友“leel”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浅谈游泳教学的特点与教学原则论文,欢迎大家分享。

浅谈游泳教学的特点与教学原则论文

篇1:浅谈游泳教学的特点与教学原则论文

摘要:论述了游泳运动的特点,认为游泳教学应区别于其它运动项目。根据游泳项目的特点提出了五项教学原则。

关键词:游泳运动 特点 教学原则

游泳教学与其它体育的教学一样,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学生自觉积极地学习和进行各种练习,掌握一定的技术、技能或知识的活动。由于游泳教学的环境不同,运动的特点不同,因而在教学上也明显地表现不同的特点。

一、游泳运动的特点

1 游泳教学是水中进行:水中呼吸不象陆上呼吸自如。因为人在水中呼吸,要求特有的规律,特有的方式进行。所以初次下水,往往容易呛水。因此,从一开始下水就必须引导学生掌握好呼吸的动作。

2 很难控制身体:初学者在齐腰或齐胸深的水中,由于水的浮力、阻力使人站立在水中感到很困难。所以,游泳教学一开始,不是首先学习游泳动作,而是先了解并学会掌握水的阻力、浮力和控制住身体的位置。

3 所有的游泳动作技能都必须从头学起:在陆上的各种技能,如走、跑、跳、投等技能,在游泳教学中都不能直接运用,几乎所有的游泳动作技能都是从头学起的。

4 游泳时没有固定支撑:游泳是在水中做动作,没有固定物可依靠,是利用浮力和阻力的作用力,支撑身体和推动身体前进的。由于游泳教学环境及游泳运动本身的不同条件,形成了游泳教学的以下特点:①游泳教学组织的安全性是首要问题。在教学时,从场地选择到编班分组,在整个教学过程都要考虑安全问题,比其它体育项目更为突出。②游泳初学者一开始不是先学某一游泳姿势,而是先从浮体、呼吸、滑行等熟悉水性练习开始。然后再学习各种游泳姿势。③游泳的呼吸是初学者的一个难点。掌握呼吸的动作须要一个过程和一定的时间,呼吸动作又是必须掌握的。因此,从一开始下水就要注意练习呼吸。④掌握水中身体姿势平衡,是游泳教学的重点。每教一种泳式,都是先从腿部教学开始,首先解决躯干平浮的问题。

二、游泳教学的原则

1 自觉积极性原则

(1)要使学生明确游泳的目的。在教学开始时,要向学生讲明学习游泳的目的、任务、内容、要求、考核项目及考核标准。每次课也要讲明课的任务和要求,学习每个动作时也要讲明意义、作用和方法。使学生心中有数,有目的地进行学习。

(2)注意培养学生学游泳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每次课的任务经过他们一定的努力,使绝大部分学生能完成,做到每上一次课有一定的收获,都有新的体会,新的进步。对基础差或学习技术动作慢的学生,要多鼓励、多帮助、多辅导,加快他们掌握动作的过程。课的组织要多样化,水陆交替,动静交替,以游戏或比赛的方法,使课的进行生动活泼,使学生越学越有趣。

(3)教学的组织要严密、紧凑。首先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如水温和气温适当、水质好、辅助器材及教具准备好,使课的内容及练习能顺利进行。

(4)要善于了解和掌握各学习阶段,各种练习时学生的心理活动,针对性的进行教育工作,例如:初学者的怕水心理;刚学会游泳时的自满心理;长距离游时的怕苦心理;水温低时的怕冷心理;室外练习时怕晒心理等等,只有不断地克服这些心理影响,才能使学生始终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⑤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应有高度的觉悟性和责任心,热爱本职工作,注意言行仪表。上课时精神振作,口令响亮。对学生要严格要求,耐心指导,亲切爱护。使学生信任老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学习游泳的兴趣会更加旺盛。

2 直观性原则

对于教学过程中尽量利用学生的感官和已有的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直接经验,使学生获得生动的形象、表象,从而掌握所学的技术动作和技能,并发展学生的思想能力。在游泳教学中贯彻直观性原则,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正确的示范动作。特别是教师的示范,是游泳教学中最好的直观方式,也是印象最深刻的形象,对学生非常重要。示范时还要注意学生站的位置,站的距离。示范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示范的内容。在纠正错误动作时,为使学生明白错误动作产生的原因,教师可以示范错误动作,使学生有一个思考和对比的机会,但是错误动作示范之后,一定要有正确动作的示范。

(2)生动、形象的讲解。教师生动形象的讲解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甚至终生难忘,使用游泳的术语和口诀讲解,能生动、形象、简明概括地反映游泳动作的要点或要求,便于学生记忆,如“高肘划水”和“鞭状打水”等在教学中应很好地研究运用。由于游泳教学大部分是在水中进行,教师站在岸上的讲解效果很差,所以在下水之前应将练习的内容、要求和教学组织措施等主要问题先讲清楚,学生下水后,教师的讲解主要是根据实际情况做一些补充。讲解应与示范很好的配合,在学习新动作时,讲解一定要配合有充分的示范。复习课时的示范应有重点,有针对性,讲解要有分析。

(3)要很好的利用挂图、照片、幻灯、电影和录像等直观教具。这些教具可以显示动作的结构、动作的路线、动作的细节。有些速度快和过程复杂的动作,借助教具便能更清楚、更详细的了解整个动作过程。

(4)很好的运用手势。在游泳教学中,学生的耳中大部分有水,加之周围的杂声比较高,利用手势帮助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手势的运用有两个目的.:一是教师大部分时间在岸上利用手势能表示教学组织工作的意图;二是利用手势能说明技术动作的要求和帮助纠正错误动作,因为游泳的四肢动作都可以用手势来表示。

3 循序渐进原则

(1)在安排教学内容、教法组织时,要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要求。例如:先学习爬泳,后学习蝶泳。先学习熟悉水性的练习之后,才能学习各游泳姿势。在学习一个动作时,先从有固定支撑的练习开始,然后有活动支撑的练习,最后是无支撑的练习。

(2)每次课在复习和巩固已学知识、技术的基础上学习新教材。实践证明,游泳教学课每周至少安排2-3次,课与课之间的间隔太久,已学的技术就会逐渐消退。

(3)课的运动量要逐步增加。每次练习课游的总距离逐步加长,课中休息的时间逐渐减少。必须有完善的教学工作计划文件(大纲、计划、进度、教案)。保证教学工作能系统、完整、循序渐进进行。

4 巩固性原则

(1)教学时,要使学生清楚地了解正确技术动作的概念、要领和完成的方法,注意发展相应的素质,这对学生掌握和巩固技术有重要的意义。

(2)反复练习并逐步加长游的距离,是巩固所学游泳技术的基本方法,这样做既可以积累数量,提高水感,消除技术动作中的缺点,又可以使技术动作逐步趋于完善。

(3)在教学的某一阶段,安排一定的时间,学生相互观摩技术动作。或组织教学竞赛或参加测验。这是巩固和提高技术的重要手段。

5 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1)深入调查研究,切实掌握学生的情况,既要了解全班的学生,又要了解特殊情况的学生,以利于教学中采取具体措施。

(2)一般要求与个别对待相结合。一个班的学生情况是不会完全相同的,是全体学生都要达到一般标准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应切实的采取有效措施,个别对待,因材施教,加强辅导,使其尽快达到一般要求的水平,对那些已经完成或已经达到一般标准的学生,应提出难度更大的要求,使他们不断的提高技术水平。

(3)根据场地器材和气候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水陆练习的比例、水中练习的时间和休息的时间。

参考文献

吕鹏:运动训练原则在游泳教学中应用的探讨,解放军体育学院学[J].第1期

李琪 杨青:浅析间歇训练法在游泳教学中的运用, 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J].第3期

覃德槐:控制呼吸技术在游泳教学中的应用, 《体育科技》[J].1997 年第18 卷第122 期

李红兵:少儿游泳教学训练途径的思考,体育师友[J].1997.6

任 皓:“多元化教学法”在初级爬泳、蛙泳教学中的应用,延安教育学院学报[J].第17 卷第3 期

篇2:电子商务培训与创业实验室教学特点论文

[摘要]电子商务日新月异的发展迫切需要电子商务的教学更加地贴近企业实际,能够在真实环境下演练,校企合作建设电子商务实验室应运而生,成为各高校电子商务教学必备的硬件条件。现就我院校企合作建设电子商务培训与创业实验室的意义、现状和教学特点进行简单阐述,以期为各高校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校企合作;电子商务;实验室

篇3:电子商务培训与创业实验室教学特点论文

3.1面向全院师生开展电子商务培训

起初电子商务培训与创业实验室主要是针对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开展培训,11月10日举办的第一期培训班学员多数来自市场营销,的确也产生了比较好的效果,例如:13级市场营销专业的单毅同学通过三年的锻炼,今年被常州简尚家居公司录用,专门从事电子商务方面的工作。第二期和第三期学员中,既有来自财务管理、旅游管理的学生,也有机械、电气专业的同学。同时我院还成立了电子商务培训导师组,他们也在实验室学习和工作。

3.2依托淘宝大学平台开展电子商务培训

不管是培训实验室,还是创业实验室,主要都是围绕淘宝大学平台展开。

3.3培训时间是全天候无限时

电子商务培训实验室主要是集中时间授课,每年举办两期。因为每个专业都有学生参加,所以一般安排在晚上。集中授课期间白天也对学员开放。创业实验室由于是与企业合作运营网店,学员在实验室的时间是不规定且全天候的,例如”双十一”当天一般是24小时连续工作。

3.4以真实环境下的运营操作为主

实验室通过与两家企业的合作,为学生开辟了与市场连接的通道,企业为学生提供各种电子商务的岗位,学生真枪实战地投入到实际工作中去,实现了将所学理论知识实践化的目标,为掌握今后走向社会就业创业所需的各项技能提供帮助。

3.5校企合作互利共赢的模式

与两家企业合作共同建设实验室,实现了协同育人的目标。学校有场地和资金,企业方提供培训师资、技术和货源等。学校强化了实践教学,更快更好地培养了符合市场的高技能人才,企业可以培养学生成为业务主干,通过网店的销售获取了利润。实验室的建设符合校企双方共同的利益,促进了双方携手发展。

3.6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目的

实验室建设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电子商务方面的技能,另一方面要通过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电子商务的发展迅猛,需要不断创新。实验室教学改变了传统理论教学的“按方抓药”的死板教学方法,实战型、讨论式的教学特点容易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动力。

4结语

校企合作建设电子商务培训与创业实验室完全符合教育规律、顺应时代发展。学校与企业在紧密合作的过程中,应及时总结,不断创新机制,以达到真正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功能。

【参考文献】

[1]贾林平,郭炬.高职实战型电子商务实验室建设思考[J].高教学刊,(05):184-185+188.

[2]郭晓妍.关于电子商务实验室建设及应用的思考[J].企业改革与管理,(04):210.

[3]蔡广宇.高校电子商务实验室建设的思考[J].实验室科学,(01):126-128.

篇4:电子商务培训与创业实验室教学特点论文

目前高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发展并不长,对于电子商务发展前景研究得还不够透彻。电子商务教学侧重理论和课堂教学也是不争的事实。当然随着各高校对于电子商务专业的重视,大量的电子商务实验室也随之出现。然而由于师资和资金的原因,多数电子商务实验室主要还是依靠模拟软件来从事教学。模拟软件能够揭示一定的电子商务业务流程,给予理论教学很大的支撑,给通过电子商务创业的学生提供了很大的帮助。随着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仅仅依靠模拟软件来从事电子商务的教学,不能完全紧跟时代潮流。只有让学生投入企业,与市场紧密对接,通过真实运营环境,才能学到最新的电子商务知识。我院的培养目标就是应用型高职本科人才,学生既需要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又需要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电子商务的相关课程正好能够有所体现。目前我院已经在市场营销专业开设了《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等课程,培养学生的电子商务运营能力,因此很有必要通过校企合作建设电子商务培训与创业实验室来升级实验条件,提供良好的硬件环境以适应人才培养的目标。

2我院校企合作建设电子商务培训与创业实验室的现状

2.1电子商务培训实验室

我院与浙江典陶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合作建设电子商务培训实验室。合作模式:我院与义乌国际商贸城建立大学生电子商务实训基地,由浙江典淘公司负责基地项目的运营,完成商城项目考核,并为我院学生提供电子商务培训、实际操作及实训实习岗位。

2.2电子商务创业实验室

我院与南京本山商贸有限公司合作建设电子商务创业实验室。合作模式:由专职老师指导电子商务创业学生团队与本山商贸公司合作开设网店。

篇5:高职《电子商务概论》教学特点与方法教育论文

《电子商务概论》是一门综合性、交叉性、边缘性的专业课程,该课程是从一个宏观的角度让初学者了解电子商务基本框架及初步应用,认识什么是电子商务、电子商务涉及哪些领域的知识以及未来商务的发展趋势,在电子商务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电子商务将成为未来社会信息交流的热点,各高校为适应社会人才需求纷纷设立了电子商务专业,一些没有条件开设电子商务专业的高职院校也将《电子商务概论》作为一门专门课程,在市场营销、经济管理、计算机应用技术等专业中开设。高职院校对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大多旨在培养既具备技术能力又拥有商务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但从笔者这几年在教学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和学生反馈的信息,学习《电子商务概论》,必须了解《电子商务概论》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一、《电子商务概论》课程的特点

1、电子与商务的教学定位

电子商务是指利用互联网及现代通信技术进行任何形式的商务运作、管理或信息交换,其内容包括两个方面:电子方式和商务活动。企业以商务活动为核心,通过现代化电子工具实现商务活动,因此,电子商务有“三分电子,七分商务”之说。在《电子商务概论》教学中要以商务为主,电子技术为辅。然而,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常常会有这样的尴尬:商务讲得过多,会与其他课程重复;侧重于电子技术,学生则难以消化和掌握。因此,《电子商务概论》教师需要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扎实的专业知识,把握好本门课程教学的广度和深度。

2、内容多,难度大

电子商务概论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一般都在一、二年级开设,此时学生刚进入大学学习,相应的学科基础知识并没有完全搭建起来。而电子商务概论虽然是入学课程,却涉及到计算机网络技术、管理学、市场营销、物流、网站设计等多方面的知识,课程覆盖范围广,而且各个单元章节之间彼此独立,前后关联性不是太大。学生们在学习时一下子要接触大量的概念,往往觉得电子商务概论太抽象,摸不着门道,进而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

3、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

电子商务是一个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交叉性学科。现有的电子商务教育中,在理论上阐述电子商务的实施与运作的较多,而对电子商务的运作模拟和实际操作则较少。为更加逼真地模拟电子贸易协定、电子商务往来,体会电子商务的特点,分析新的方式下企业的成本与收益,提供一个网络环境下,由贸易多方参与、各司其职、共同构成的多边贸易网操作平台,成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的必然,其目的是学生一边学习理论知识,一边在模拟环境下实际操作,深刻理解电子商务。

4、教材内容滞后

电子商务尚处于不断发展之中,电子商务教学与电子商务实践处于同步发展阶段,很多的教学方法和课程设置都处于探索之中。教材内容经过漫长的编写、编辑、印刷、发行等过程,已经出现了滞后性,不能及时介绍学科最新、最有价值的成果,特别是书中某些网站的实例运用部分经常因为过时而出现无法打开或已完全改版的现象,对教学的实践指导意义不大。

二、对高职《电子商务概论》教学方法的思考

对《电子商务概论》课程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和相关教学理论的支持。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性学科,它与信息技术有着与生俱来的联系,使得该课程既有其他学科教学的特点,又有其不同于其他学科的鲜明特征。教师要不断拓展自身的知识面,把握《电子商务概论》的课程特点,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努力寻求最有效的教学方法,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1、理论教学方法

《电子商务概论》的理论教学应以教师为中心,以系统知识传授为主要教学目的。如在电子商务概述中,要对传统商务和电子商务的异同、电子商务的定义与分类进行详细讲解,由此分析学好本门课程的意义,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体教学方法可采取案例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法。

(1)案例教学法。

贯穿于《电子商务概论》学习的始终,各个章节都需要使用此方法。如在介绍电子商务概述时采用DELL公司的电子商务案例,能帮助学生理解“电子”和“商务”的关系;在EDI商务教学中采用“EDI在商检中的应用”案例,能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EDI,并对EDI的功能和作用进行掌握。在教学过程中,笔者着重把“易购365”作为重点案例向学生传授,该案例讲述了传统企业如何走向电子商务企业,对于新接触电子商务的学生来说,既通俗易懂又有重点。笔者还收集了《中国青年报》中的“师生联合打造校园送礼网——我们赚的是人之间难分难舍的情谊”案例向学生介绍,该案例激发了学生创业的热情,有学生还提出了“能否在经济落后地区也采用易购365的模式和送礼网的模式进行创业”的问题。案例教学法不仅可以使理论紧密联系实际,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 (2)任务驱动法。为了能让学生对本门课程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和理解,让学生真正体会实现电子商务的具体流程和注意事项,教师可以在《电子商务概论》上课之初就给学生提出任务,要求学生根据学习进度制定和完善电子商务项目策划书,学生可以自己确定公司的名称、产品信息、B2B或B2C等形式、与物流公司的联系以及售后服务等,详细地进行叙述和说明,并把此项任务作为学生期末考核的指标之一。此外,在每个单元学习完成后,可以让学生组成团队,针对核心知识进行思考和总结,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

2、实践教学方法

《电子商务概论》的实践教学由于学生没有相关工作经验,应该采用以教为主和以学为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如我院购买了一套模拟电子商务软件,在每一章理论课后,教师都会安排相应的辅助上机实验,学生可以通过模拟试验,以商场管理员、物流、企业的身份进入系统,了解电子商务各个模块的功能,尤其是对后台数据库的操作有了深入的了解。

具体的教学方法有演示法和考核法。

(1)演示法。电子商务模拟试验对于初学者来说,是比较抽象难懂的,为了让学生更快了解和掌握模拟实验的内容、实验的步骤和方法,并能对实验的目的和意义进行理解和掌握,教师可先采取演示法对学生进行讲解,并对重点和难点部分进行详尽和重复演示,再安排学生操作,多次训练后,再给学生分组、交换角色进行操作,最后要求学生写出实验报告、心得体会。在实践教学后期,可采用教师少讲、学生多做、巡回辅导、随时纠错、提高技能的教学方法,启发学生要仔细观察、认真思考、随时记录。

(2)考核法。电子商务模拟试验软件一般都配套设置了相应的作业和考试,教师可以利用软件,对学生知识的掌握进行考核,并以此了解存在的问题和需要弥补的知识。

3、网络教学方法

《电子商务概论》仅有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还远远不够,必须辅之以互联网网络教学。网络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对新事物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强调信息获取、信息处理与信息加工的思维方法,努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

(1)利用互联网资源,要求学生对B2B、B2C网站以及知名网站多看、多对比、多参与。多看网上书店与网络购物网站,建立自己的个人主页,申请博客空间;多对比知名网站的网站特色,对比传统方式与网络方式的差异,对比企业调研、采购、销售、促销、反馈、招聘等在网上实现的形式;多参与有益话题在网上论坛的讨论,参与网上拍卖——在多看多对比多参与中体会互联网对传统商务和现代生活的影响。此外,还可以让学生开通网上银行或支付宝等支付工具,进行小额购物,在购物过程中体会卖家与物流的优劣,为自己创业打下基础。

(2)鼓励学生尝试在淘宝网中免费开设店铺。学生在开店过程中会遇到许多的问题,包括如何采购合适的商品和组织货源、店面装修、网站的推广、后台的管理等,当学生一一解决问题时,也就掌握了真实电子商务的交易操作流程。教师在课堂上可以简单地引导学生学习如何选择网店平台、产品选择、照片上传、店面设计等网上开店基本知识,提供一系列成功案例,并给予学生一系列参考书籍,培养学生遇到问题能查阅相关书籍自行解决的能力。

(3)借助搜索引擎让学生查找商务信息,提高学生对商务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能力。教师可以提出具体的要求,如“电子商务企业如何更好地收集消费者反馈意见”、“电子商务赢利模式有哪些”、“电子商务对我们生活的改变”、“如何利用电子商务寻找工作”等题目,让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去获得符合要求的相关信息,撰写分析材料。

参考文献

1、侯萍《电子商务概论》课程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J].商场现代化,(2)。

2、王瑞梅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高校《电子商务概论》课程的教学设计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

3、罗凤兰林瑛《电子商务概论》教学方法探讨[J].南昌高专学报,2008(8)。

篇6: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原则与设计研究论文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原则与设计研究论文

【摘 要】小学音乐欣赏课应遵循以下几个方面的教学设计原则:①由浅入深;②由近及远;③由具体到抽象。

【关键词】音乐欣赏儿童

小学音乐欣赏根据儿童思维和接受能力,欣赏教学中应灵活动用下列原则。

1由浅入深

儿童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还处于缺乏感情认识和理性认识的阶段,由于他们的知识、生活经验的缺乏,往往对作品所描述的某些客观现实不易理解,对某些情感不易体验,因而欣赏教学要按儿童的认识能力,有计划、系统地进行教学。欣赏教材的篇幅应由短小的作品开始,再逐步听较长的作品;作品所运用的表现手段应由简到繁,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应由易到难。

教材的选择,直接关系到不同年龄儿童对音乐欣赏的兴趣,在选材时,应考虑的是音乐对所教学生的可感受性、可接受性,因此,教师应根据不同年龄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能力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教材。低年级学生应选取音乐形象鲜明,能为学生所接受的音乐作品让学生欣赏。要求音乐作品的形式结构清晰、特点鲜明,形式本身比较工整、短小,可参与性强等。高年级的学生可适当选听一些具有一定逻辑性,篇幅较长的乐曲。

2由近及远

由于儿童所接触的生活范围狭窄,情感和兴趣正在发展,因此欣赏作品的内容应从儿童的日常生活和他们所喜爱的、感兴趣的事物开始,再逐步由近及远地扩大他们的视野。在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儿童观察生活、丰富其知识,使他们听音乐时能进行联想,从而提高他们欣赏音乐的兴趣。欣赏教材的选择,常从儿童歌曲开始,逐渐扩大到其他歌曲,由反映儿童生活情趣的器乐曲扩大到外国的优秀音乐作品,使欣赏教学符合儿童的认识规律。

在音乐欣赏活动之前,要充分预知儿童已有的知识经验,分析了解儿童已掌握的知识内容,预知儿童的知识水平,让儿童通过自身活动来解决问题,获取经验,发展能力。比如在欣赏课《狮王进行曲》时,就要充分预知儿童这几个方面已有的知识经验。

2.1儿童能区分缓慢有力的音乐表现的是狮王,轻快跳跃的音乐表现的是其它小动物。

2.2儿童已经会跟着中速音乐合拍地做狮子走路的动作。教学时可用故事导入课题,告诉儿童法国的圣桑爷爷用音乐写了“狮王”这个故事,然后播放音乐让儿童欣赏。当音乐进行到缓慢有力的节奏时,小朋友们一个个模仿起狮王的'动作来,有的双手放在背后,抬头挺胸地跟着音乐踱起了方步,有的用双手做爪子,张牙舞爪地把狮王威风、自得的模样表演得惟妙惟肖;当音乐进行了到轻快跳跃的节奏时,小朋友们有的表演小兔跳,有的表演小鸟飞,有的表演猴子抓痒等。充分预知到儿童有这几方面的知识经验,儿童便很快地进行情境,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课堂气氛积极活跃。

3由具体到抽象

在器乐作品中,由于没有文字结合,音乐内容就不象歌曲那样表达得具体、明确。但在某些器乐作品中,由于运用了客观世界中音响的直接模仿(如鸟叫、军号、钟声等);或近似模仿(如雷鸣、风声、时钟嘀哒声等)的手法来刻划音乐形象,这种直观性的听觉形象,就容易为儿童所理解。而在某些用暗示性、象征性描写的音乐中,所描写的形象没有听觉上直观形象,只有视觉上的形象(如云彩、闪光等)或仅是表现情绪的形象(如欢乐、悲哀等),这种抽象的描写,又常需借用标题、文字作解释才能使人听懂,因此,这类作品就不易为儿童所理解,教师应多选择直接模仿和近似模仿的乐曲为适宜。

3.1不同年龄的儿童,应选择不同的参与通道,以及帮助儿童打开这些通道而采用的合适的辅助材料。音乐欣赏活动的主通道是听觉,其它辅助通道还有视觉、运动觉和言语知觉等。低年级的儿童一般较多选用的辅助通道是运动觉和视觉,高年级学生可广泛使用所有辅助通道。对于低年级儿童来说,对象的外在运动方式往往比对象的内在意义更具有吸引力。针对低年级儿童的这一特点及农村儿童有些生活经验不太丰富的情况,在设计《金蛇狂舞》音乐欣赏活动时,除了采用儿歌表演游戏等形式,着重于儿童视觉通道的开发,设计了合适的教具;用布和卡纸制作了两条色彩鲜艳的可供操纵的金龙、两只狮子面具。音乐欣赏时,随着音乐用于在屏风上操纵出舞龙、舞狮的场景,同是在舞狮时配以锣鼓伴奏,使儿童深切感受到龙狮狂舞的热烈气氛,帮助儿童更好地理解音乐内容,感受音乐形象。

3.2不同的作品,不同的欣赏要求也是选择参与通道和辅助材料所必须考虑的条件。如在欣赏贝多芬的《土耳其进行曲》时,由于该乐曲结构工整,节奏感强,便可考虑用打击乐演奏的参与方法。而在欣赏贝多芬的《欢乐颂》时,由于该歌曲音域较窄,便可考虑用歌唱的参与方法。贺绿丁的《森吉德玛》具有诗和舞的气质,我们便可考虑用配乐诗朗诵和随音乐舞蹈的方法等等,在选择参与通道和辅助材料时,最重要的原则便是儿童能够参与操作,喜欢参与操作,操作过程能够有效地强化儿童的音乐感受和享受。

总之,音乐欣赏是音乐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儿童对音乐作品听得愈广泛愈深入,那他们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就愈能快速发展,从而提高儿童的音乐鉴赏能力和表现力。儿童有了欣赏音乐能力,才能使他们对音乐发生兴趣,从而能自觉、积极地学习。所以教师应在课内外重视音乐欣赏的教学工作,应克服困难,创造条件,尽可能多给儿童欣赏音乐的机会,并采用多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生动地向他们介绍分析音乐作品。

篇7:基于教学原则与目标的大学语文课程内容重构论文

基于教学原则与目标的大学语文课程内容重构论文

摘要:大学语文教学核心在于汉语理解与应用能力培养, 为构建出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内容体系, 首先要在坚持以汉语为中心基础上, 明确大学语文教育教学目标:基础知识、运用能力以及情感升华教学。文章从大学语文教学原则与目标两个基础理论出发, 提出了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内容体系构建框架。

关键词:大学语文; 教学原则; 教学目标; 内容体系;

虽然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必要性已形成基本共识, 但在教学内容方面仍缺乏相关研究, 尤其是在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内容体系构建方面, 缺乏一套完整的、系统化的教学内容体系。鉴于大学语文特殊的教学目标, 从早期的基础知识培养, 到后来的运用能力提升, 再到最后的情感升华, 均需要大学语文教师从教学内容出发, 研究出基于教学原则与教学目标的多层次、多元化的教学内容体系。

一、教学原则和教学目标

大学语文课程在教学上要把握三个原则:

(一) 汉语中心原则

不同于中学语文教育的基础教育, 大学语文教学要实现更高层次的教学目标, 即语言的理解与应用能力。在教学层次方面, 在深度与广度方面做到双管齐下, 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对汉语的理解能力以及运用能力 (听说读写) .因此,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内容体系构建, 必须坚持以汉语理解与应用能力为中心, 重点从人文性和思想性两方面着手, 实现大学生思维方式的构建与文学鉴赏能力的提升。

(二) 人文性与开放性原则

语言文字中蕴含着创作者的情感, 在大学语文教学中需坚持人文性原则, 通过经典名着教学挖掘大学语文中承载的思想认知与情感信息, 提升大学生文章鉴赏能力与语言运用能力[1].同时, 大学语文教学也要坚持开放性原则, 切忌一成不变的规则化教学, 通过创造语言学习与应用情境, 让学生在大环境中取得潜移默化学习的效果。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感悟来生活提升学生的思想认知能力, 通过组织辩论赛等形式, 提升学生语言理解与应用的能力。

(三) 层次性重点原则

大学语文课程教材具有选材丰富、篇幅量大、人文经典性强等特征, 然而诸多高校对大学语文教学课时设置有限, 基本维持在一学期, 对应学分也相对较少。鉴于这种矛盾关系, 作为大学语文教师, 教学过程中需要坚持层次性重点原则, 即对整本教材的所有文章, 根据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 结合教学现状与时代要求, 进行分级别划分重点, 采取重点章节课堂教学、非重点章节辅助教学 (学生自学等形式) 模式, 从而通过重点课程精讲实现对大学生语文理解与运用能力提升。

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基础知识、运用能力、情感升华方面, 这三方面学习是逐级递进、相互影响的'。教学目标决定了教学内容, 在大学语文教学中, 高校教师要科学规划教学顺序, 努力实现知识、能力与情感配合的相得益彰。其一, 基础知识。宏观来讲, 基础知识包括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前者由感知、认识等内心活动获得, 是语言学习基础, 而后者基于前者, 是经思维活动升华后的产物。在大学语文教学中, 陈述性知识即文字知识, 可细化为理论与语料知识, 理论知识通常具有抽象化特点, 具体到大学语文, 是指与文章关联知识 (字、词、句、修辞等) , 而语料知识往往表现出规模化应用特点, 是指现实中常用语言材料 (常用字、词、句等) .程序性知识侧重点在于知识应用, 即实践能力相关语言知识, 在大学语文中具体是指读写知识、口语知识等。可见, 牢固的陈述性知识是获得程序性知识的基石, 而程序性知识学习与使用过程, 反过来亦利于陈述性知识巩固, 两者相辅相成。其二, 运用能力。运用能力是在文字知识基础上, 获得的语言知识应用能力, 即高层次思维活动能力 (听、说、读、写能力) .从语言表达方式分析, 语文应用能力可细化为平面读写能力与立体听说能力,平面读写能力基于陈述性知识, 主要媒介为书本等, 而立体听说能力基于程序性知识, 是平面读写能力的延伸。其三, 情感升华。大学语文教育通常通过文选方式实现, 通俗来讲, 借助于历史经典文学作品, 通过分析文章作者信息与创作背景, 展现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知识。情感升华往往需要情景渲染, 让学生能够身临其境, 在教师层次化引导下, 不断推动学生思维转化, 循序渐进获得文章蕴含情感[2].可见, 情感表达关键在于教师情境构建与学生思想体验, 要重点对情感教学影响因素 (思想认知、鉴赏审美、道德人格) 进行突破。

二、教学内容体系构建

大学语文教学主要由三种方式进行知识传递:基于语文教材的课堂授课、技能提升实操教学、自主学习引导性教学。课堂授课是大学语文教学主要方式, 亦是大学生获得语文学习能力的前提。实操教学侧重于大学生对语文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 主要通过丰富实践活动实现。自主学习引导性教学依托高校教师宝贵的经验沉淀与调查研究, 侧重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基于以上教学原则与教学目标分析, 结合多年实践教学, 在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内容体系构建方面, 可以通过三个层次逐级实现, 即基础教学、提升教学以及升华教学。

(一) 基础教学

基础教学的目的在于大学语文知识基石建设, 主要通过课堂教学完成。基础教学不仅包括经典文学作品的学习与鉴赏等陈述性知识教学, 同时也包括侧重于知识应用的程序性知识教学。在基础教学阶段, 大学语文教师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特别是教材中的选文环节, 必须重点关注。

1. 文章质量与数量协调统一

首先是质量方面, 必须精心挑选出经典文学作品, 这些作品往往拥有精炼而又美妙的语言, 文章结构严谨, 情感丰富, 是大学语文教学实现教学目标的首选教学媒介[3].需要注意的是, 首先选文时需兼顾文章内容丰富性, 在覆盖面上涉及人文、历史、应用等各个方面, 从而在基础层面最大限度地调动大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其次是数量方面, 要想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选文数量亦要合适, 结合多年实践教学与调查分析, 建议在此环节选文数量控制在文章总量的三分之一以内。同时需注意文章篇幅不宜过长, 内容不宜过于晦涩难懂。

2. 选文精且内容广泛

大学语文选文范围需要兼顾中国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以及外国文学[4].古代文学重在讲解古代经典诗词歌赋, 现当代文学以小说与诗歌为主, 外国文学讲解有助于学生文学思想形成, 教学中可适当辅助外国文学史发展内容。

首先是古代文学方面, 重在诗词, 选文时应综合考虑不同诗词所处的时期, 章节范围最好能覆盖我国诗词发展典型时期。从先秦《诗经》《离骚》, 汉乐府诗, 到以陶渊明为代表的南北朝诗歌, 再到我国诗词发展鼎盛时期的唐诗宋词元曲, 均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筛选。《诗经》与《离骚》为先秦时期最具代表性的诗歌, 前者为现实主义风格代表作, 后者为浪漫主义风格代表作, 两者结合授课能使学生更为全面地形成对早期诗歌创作特点及创作背景的整体认识。陶渊明为南北朝时期代表诗人, 其开创了我国的田园诗, 通过寄情于山水田园生活, 表现出傲岸不屈、真朴淡远、追求自由的人格魅力, 蕴含着诗人坚持崇高理想的斗争精神。唐宋元是我国诗词发展巅峰时期, 以唐诗宋词元曲着称, 其中以李白、杜甫、苏轼、李清照与关汉卿等为代表, 该时期涌现了大量优秀并广为流传的诗词, 选文时需加强此时期文章筛选。对不同时期代表性古诗词的讲解, 能有效地促进我国传统文学继承与发展, 提升大学生对各种艺术形式的综合鉴赏能力。

其次是现当代文学方面, 时间段以文学革命为起点。现代文学兼具启蒙意义与古典气质, 其中鲁迅先生为现代文学核心代表人物, 对鲁迅作品的讲解有助于学生对新文学精神形成整体认识。另外, 此时期涌现出大量优秀诗人与通俗文学作品, 诗人代表人物有徐志摩、艾青等, 通俗文学作品代表人物有张爱玲、张恨水等, 其中诗歌讲解可采取古今诗歌对比教学模式, 让学生通过差异分析发现新诗特色, 有利于其审美意识提升与新诗兴趣培养, 而通俗文学选材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热情。

最后是外国文学方面, 文学艺术无国界, 大学语文授课应重视外国优秀文学作品, 选文最好能覆盖不同地域不同时期外国文学, 这部分内容选文讲解有助于学生树立文学思想与意识。以欧洲文学为例, 包括古希腊罗马文学、中世纪文学、文艺复兴时期文学、17世纪文学到20世纪文学等。

(二) 提升教学

大学语文教育重在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培养, 而实现此目标关键在于提升学生文学鉴赏能力、文学写作能力[5].

首先是文学鉴赏能力, 这是大学语文教学需首要达成目标。《诗经》、《离骚》为先秦时期最具代表性诗歌, 是我国诗歌文学之起源, 授课中要引导学生逐步构建历史探源意识, 形成我国文学发展史理论构架。唐诗宋词元曲教学中, 要结合创作背景, 通过分析同一时期不同诗人作品特点, 以及文学理论与诗人作品存在关系, 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感知其所承载的丰富情感内涵。现当代文学教学中, 由于我国现代文学受到文学思想启蒙主义运动影响, 其作品中往往承载着创作背景下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披露, 鲁迅先生为此时期核心作家, 在对其作品讲解中, 需结合创作历史背景, 促进学生通过历史分析提升文学鉴赏能力。而对于以张爱玲、张恨水等为代表的通俗文学家, 可引导学生从家庭背景出发, 结合作家人生经历, 实现目标教学。最后是当代诗歌文学鉴赏能力, 可采用古今诗歌对比教学模式, 培养学生对比分析与鉴赏能力。所以, 对不同时期不同类型文学作品进行分析, 能够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综合鉴赏力, 而外国文学讲解有利于推动中外文学交叉融合, 尤其是在外国文学理论与思想方面, 可对我国文学创作产生积极影响。

其次是写作技巧应用, 亦是大学语文教学所要达到的高层次教学目标。教学中, 可针对不同类型教学内容, 辅助相应写作技巧教学与培养, 提升学生理论知识转化为应用实践的能力。比如, 先秦时期文学讲解可强化学生对赋比兴表现手法理解, 并随之获取关联语言应用能力。而唐诗宋词选文教学中, 不仅包括唐诗中直抒胸臆的正面表达方式, 同时包括宋词中背面敷粉式的侧面表现手法, 能够从多层面、全方位提升学生对不同表现手法的理解, 促进学生掌握写作技巧, 提升其写作应用能力。另外, 元曲与明清时期小说、批判现实主义的现代文学以及善于心理独白表达的外国文学均可达到对学生写作能力培养与写作技巧掌握之目标。

(三) 升华教学

重在学生审美能力培养, 这也是文学教育要达到的理想状态。学生通过大学时段语文学习, 可以产生出与创作者思想一致的情感共鸣, 使学生心灵得到净化, 精神意识层次不断提升, 而不是长期滞留于文字表面。

1. 艺术美

在国内外优秀文学作品中, 不乏诸多与自然风光、弘扬爱国主义相关的内容, 通过这部分内容教学, 能够让学生体会作家的文字描述, 在脑海中形成形、声兼具的自然美景。并基于文学鉴赏能力提高的前提下, 更深层次感知到各种各样的艺术形式。

2. 人文美

人文美是诸多优秀文学作品的精神体现, 其中蕴含着创作者不懈的人生追求, 文学家将这种人文意识美学镶嵌于字里行间。如屈原诗作展现出的人格魅力, 陶渊明诗作寄托的不为五斗米而折腰之清高品质, 鲁迅杂文直击人类心理与灵魂的批判现实主义精神, 艾青诗作所蕴含的爱国主义精神与英雄气概, 这些文学大家作品都寄托着作者丰富的思想内涵与情感意识, 此部分教学能有效提升学生人文方面的审美能力。

3. 文化美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 文化博大精深, 从古至今, 从内到外, 均有力推动世界文学发展。尤其是我国古代文学中所承载的优秀文化, 对此部分选文讲解能够对我国传统文化进行继承与发展, 现当代诸多文学作品均受到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影响。对大学生语文教育, 需具备对作品中蕴含文化美进行挖掘的能力, 这样不仅有助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 同时可推进我国文学能够在继承中创新发展[6].

三、结论

大学语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育的延伸教学, 侧重点在于学生语言理解能力与运用能力提升。因此在大学语文教学中, 要摆脱中学机械式灌输教学特点, 在坚持汉语为中心基础上, 明确大学语文教育基础知识、运用能力、情感升华教学目标, 并以教学原则与教学目标为理论基础, 构建出基础教学、提升教学以及升华教学的逐层教学内容体系, 通过基于语文教材的课堂授课、技能提升实操教学以及自主学习引导性教学实现大学生语文学习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蒋承勇, 云慧霞。大学语文教学与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J].中国大学教学, (2) :53-55.

[2]秦朝晖, 傅书华。论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与内容构建[J].教育研究, (11) :78-82.

[3]李瑞山。论大学语文的课程方向与内容构建[J].中国大学教学, (6) :62-65.

[4]陈红玲。大学语文教材与教学内容改革探讨[J].语文学刊 (外语教育教学) , (3) :152-153.

[5]郭真。大学语文课程内容构建探微[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7) :81-82.

[6]李巍。回归国学经典--大学语文教育内容改革出路[J].学理论, 2014 (11) :152-153.

篇8:浅谈多媒体技术与高等数学教学整合条件与原则论文

观念转变,乃“数学课程整合”的先导条件。现在,很多高校的电教设备不论是规模抑或是档次上都处于领先水平,由于一些高校并非把这些设备作为辅助教学的工具,仅仅将其作为接受检查的展品。分析个中原因,是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没有发生转变,从而制约现代教育技术发挥其应用的效益。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要放在首要地位,此是“整合”的先导条件。具体来说,就要做到以下三个改变:一是必须改变旧的学科观念。要将数学知识有效融入多媒体课程中,更好提高教学的效率,让学生具备不断更新、创造新知识的能力。二是必须改变旧的`教材观。根据当前多媒体发展和多媒体课程目标,以及学生的特点,结合数学知识,设置相关课题内容,按照课题难度大小安排学习顺序与课时。三是必须改变旧的教学观。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不管是教师教还是学生的学都发生较大改变。教师成为学习的指导者、促进者。

硬件可行,是“数学课程整合”的基本条件。硬件水平只是投入问题,如果没有硬件,整合只能算是“纸上谈兵”,硬件建设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学校自筹资金购买硬件设备,所购设备不追求高档、不赶时髦,只追求可行实用;二是学校、社会、电脑公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硬件建设;三是废物利用、变废为宝。硬件建设要量力而行,力求实用、可行。

技术熟练,是“数学课程整合”的必要条件。提高现代教育技术运用水平,教师的培训是关键。许多学校采取“外请专家,内用高手,内外并用”方式,将培训工作做到实处。对于教师培训,既重视对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又注重对新教育思想、观念和方法学习与掌握。既有全新教育观,又应有一定现代教育技术作支撑。多媒体和高等数学课程整合,要求教师必具备高水平专业知识与多媒体素养。教师必掌握系统专业知识与多媒体体系,认真研究本学科知识要点,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合理的能表现学习内容教学媒体进行课程设计,把文本、图形、表格、多媒体动画等多维技术进行优化组合,从而使多媒体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变抽象为形象、变远为近、变静为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拓宽视野和启迪思维作用。另外,教师需要长期专业培养和多媒体训练。多媒体和教学整合,不是在短期内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时间学习和积累。教师应掌握良好教学技能和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了解常见的应用软件。加强对相关基础知识和技能学习和培训力度,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并且能够处理简单故障,避免浪费课堂时间。

2多媒体与高等数学课程整合的原则

第一,结合数学的学科特点,培养学生学习发现、探索过程。强调利用多媒体对数学知识发生、发展过程给学生展示,强调对数学知识探索,强调对数学知识应用,强调对数学知识迁移。此种整合,以数学教学具体任务为完成目的,有意识地与多媒体相互结合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数学学习始终处于发现问题、用数学方式提出问题、探寻解决方法、解决问题自主的、动态的过程。在解决问题同时,让学生做到个性学习和协作学习和谐统一,从而达到数学学习目标。在教学中教师创设问题情景应直观、生动,富有启发性,能唤起学生发现问题的欲望和解决问题热情。

第二,处理好多媒体背景下师生关系。教学民主、师生平等是一贯追求,并从理念和实践上都有新探索,总体来看,教师仍占据优势地位,在多媒体和数学整合课堂中,要注意处理好此种师生关系。现代多媒体引入,使师生内涵发生变化。传统教学,教师是知识拥有者、权威者,教师把自己拥有知识传授给学生,自然站在平等位置。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下的教学,打破知识权威神话,无法对知识进行垄断,从知识科学性看,教师不再是权威,学生或许通过自身运用多媒体进行探究,得到教师并不知道问题或发现教师在教学上失误。从知识占有量看,教师和学生差距正在缩小,新信息获取能力方面教师可能不如学生,多媒体与探究式教学整合真正做到“教学相长”。在此情况下,教师要放下“尊严”,真正改善师生教学关系,让教师成为学生探究问题引导者、协助者,甚至合作学习者。

第三,对多媒体的使用持正确态度。尽管所构建的教学模式者是基于多媒体环境支持,但并不意味着都要有多媒体介入,在教学中不能为了多媒体而去使用多媒体,而应根据教学学科特点,要考虑教学内容,利用多媒体的必要性和目的,是否能在激发学生探究、协助学生探究、检验学生探究结果中发挥整合功能。教师虽可把多媒体融入教学,但如果只是作为教师进行满堂灌现代化教学手段,就不能调动学生兴趣和思维活跃性,达不到好的授课效果。多媒体是教师教学辅助手段,不能完全替代传统教学方式。为满足现代化教学需要,教师应把传统教学和多媒体相结合,努力研制出高水平、高质量课程设计,不断进行补充、修改和完善,使多媒体真正发挥促进教学作用。

3结语

对多媒体技术和高等数学教学进行整合,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教学改革的迫切需要。进行多媒体技术与高等数学教学整合,必须建立在一定基础上,打好基础,按原则有效推进整合。因此,多媒体技术与高等数学教学整合才会奏效。

参考文献:

[1]李克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和方法[J].中小学电教,(11)

[2]张丽娜.多媒体与语文教学整合的原则探讨[J].教学研究,(02)

篇9:浅析体育游戏的教学价值与创编原则的论文

一、体育游戏的教学价值

1、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助于运动技能的掌握

在体育教学中,为了使学生熟练掌握运动技能和提高身体素质,需要反复进行练习。单调的重复会使学生感到枯燥而易产生疲劳,降低学习积极性,如果根据教学内容适当采用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情绪,使身心放松、提高学习兴趣,而且如果游戏内容与体育的教学内容相近,对学会技术动作起着十分有效的作用,有助于学生掌握各种运动技能,是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

2、能增强体质,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通过体育游戏的教学,既可以增强学生体质,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又可以作为教学、训练的一种手段,为完成教学、训练服务。在游戏中,学生要与同伴交流、协作,共同完成游戏,还要不断监督、评价同伴的行为,逐渐形成公正、负责的思维和观念。体育游戏以其特有的内容、形式、规则及要求,培养学生遵守纪律、不畏艰难、诚实自制、拼搏奋进等优良品德,寓教育于兴趣之中,效果显著。

3、能够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拼搏精神

游戏一般都是以激烈争夺和对抗性形式进行,对抗的双方在规则的约束下,尽量克“敌”制胜,并在胜利中肯定自我。在游戏过程中,经常会因某些环节没有掌握好,学生出现失误的现象,而此时在进取精神的支配下,学生会迅速调整、重新振作、继续努力。游戏精神就是鼓励学生全力以赴,尽全力克服困难,达到胜利目标。充满竞争性的体育游戏为培养竞争意识和拼搏精神,建立健康的人生态度等都提供了契机。

4、能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创新能力

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思维处于活跃状态,既要处理好自己和同伴之间的协作与配合,又要考虑游戏规则对游戏本身的制约因素等,这就需要学生具有团队意识团结协作的精神。游戏本身还是一种自主的、充满想象的主题性活动,游戏的这些品性正是创新意识、创新潜能得以滋生的土壤。因此,好的体育游戏和好的组织教法,对培养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和竞争能力是很有益的,而这些能力又是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极为重要的要求。

二、体育游戏的'创编原则

1、实效性原则

创编游戏时应结合各校实际情况和具体条件来创编和选择游戏。首先必须根据参加游戏者的年龄、性别以及实际活动能力等特点来确定相应的运动负荷量、动作难度和活动方式;其次根据参加游戏的人数、时间、场地、器材等条件来合理确定各人活动占时数和单轮活动的占时总数及游戏活动的路线等。总之,要动作简单、组织方便、形式新颖,做到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较大的锻炼效果。

2、教育性原则

体育游戏的教育作用必须与游戏的内容、方法、组织形式等有机结合,融为一体,寓教育于游戏活动之中,如:为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可创编有一定动作难度的游戏;为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可设计分队竞赛和个人得分与团队积分相结合的游戏;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构思完成游戏的方法时,可留有一定的余地,千方百计地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其创新能力。

3、趣味性原则

体育游戏作为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除了它的实用性锻炼价值外,趣味性又是它的一个本质特征,为了提高体育游戏的趣味性,应根据参加体育游戏的人群特点和素质、技术及智力水平,在游戏的竞争性、动作设计的新颖性等方面多下功夫。

(1)增强游戏的竞争性。体育游戏与其它体育活动一样具有较强的竞争性,但游戏获胜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比能力、比勇气、比智力、比技巧、既要个人表现,又要集体配合;既有规定条件的限制,又有比赛机遇的把握。体育游戏的多种竞争性,使弱者有成功获胜的可能,向强者提出了新的挑战,给所有参加者都创设了夺标的希望和参与的乐趣。

(2)提高游戏的新颖性。一个游戏长期使用,久而久之,学生感到乏味、厌烦。在体育教学中,游戏的内容应全面丰富、形式多样。还可使生活中常用动作戏剧化,用变异的动作替代习惯的动作,用器械来限制动作的幅度和速度,把较难的专项技术简单化,让平时常用的动作在较高的要求下完成等。这样使学生感到新颖有趣,既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又激发了学生的运动欲望,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4、安全性原则

在创编体育游戏时应特别注重惯彻安全原则,对游戏的各个环节均应作“安全检查”。一看设计的动作是否容易引起伤害事故;动作幅度较大时,应考虑避免发生肌肉拉伤的具体对策;二看游戏的组织教法是否合理?在使用投掷或负重器械时,要考虑避免因器械使用不当或掷出、拾回投掷器材的时机不妥而发生的伤害事故;三看规则制定是否严谨?如“反应追拍”游戏中不准推撞或重拍游戏者,跑动的线路也要予以规定,以免发生伤害故事;四看场地的安排是否注重了安全因素?如每队、每人之间的左右距离、前后间隔是否恰当,在狭窄的活动场地中,还要考虑避免因周围的障碍物引发的意外事故等。

5、广泛性原则

创编体育游戏时,游戏内容选择应面向全体学生,适合教育对象的年龄、心理及身心发育的特点,并根据素质教育需要,不断创新,充实练习内容,满足学生各种发展需要。参与者可以根据自我兴趣与需要,投入到游戏中使人人获得乐趣。

6、针对性原则

创编体育游戏时必须与教学环节、教材内容、教学任务紧密的联系。针对体育课各部分内容和任务,创编适合的体育游戏,作为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调节情绪、恢复体力、发展身体素质掌握基本技战术的一种辅助方法和手段,定将产生显著效果。

一般来说,少儿适合创编动作难度和运动量较小,并富有一定情节和想象的体育游戏;高中生或大学生则可创编动作难度和运动量较大,竞争较激烈,对判断反应要求较高的体育游戏;而对于有一定身体素质和训练水平的运动员来说,创编竞争激烈,含有专项技术和专项素质要求的体育游戏能获得较好的训练效果。

总之,在体育教学中,合理使用体育游戏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还可以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和创新能力。同时教师更要熟悉体育游戏的各项创编原则,注重方式方法力求简单新颖,与教材内容教学任务紧密相连,使传统体育教学变成在快乐中进行的体育教学,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为未来的生活奠定基础,为祖国的建设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李龙,王艺兵,李岩.浅谈体育游戏在学校体育教学中的价值定位[J].湖北体育科技,(1).

[2]刘福林.体育游戏[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OO2(10).

[3]李祥.学校体育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OO2(6).

[4]周嘉民.谈体育游戏创编与运用[C].全民健身论文集.

[5]朱秦洁.体育游戏在职业学校体育教学中的作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

篇10:网络篮球教学课件研发思想与原则论文

摘要:网络信息技术对文字、声音、画面、图形、动作等有着强大的综合处理能力,使得网络篮球课件具有了声情并茂、简明直接、活泼生动的教学特点。由于篮球教学自身的特点,网络篮球课件更能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它一改传统教学枯燥、单调的模式,通过与学习者的互动使学生学习、消化、掌握所有知识。但网络篮球教学课件的研发有其自身独特的要求,本文是对网络篮球课件研发的探究。

关键词:篮球教学;课件;要求原则

进入科技飞速发展的现代,许多领域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教育也是如此。以计算机和高速网络为核心的现代科技,也改变了教育的传统方式。网络在推动教学中,因为其特殊的优势成为学生学习和丰富自我的重要工具和渠道。计算机网络的巨大存储空间,其给学习者的直接影响和网络的交互性可以在篮球教学中辅助学生获得专业的知识和技能。

1篮球教学的内容及其特点

篮球的教学是指教师按照自己的教学计划进行教学,学生在循序渐进中掌握篮球的动作技术,达到强身健体提高综合素质的作用。学习篮球主要是为了能够:学习掌握并运用篮球的动作、知识、技能,提高自身的素质。篮球具有内容丰富,动作多变的特点。

篇11:网络篮球教学课件研发思想与原则论文

2.1能够提高学习者的学习热情

网络篮球课件需要为学习者创造一个生动直接的学习环境,通过课件来调动学习者的多种感官,继而进行自主的学习、积极的思考、不断的探索。网络篮球课件可以对重要动作进行慢镜头或者暂停,可以将正确动作和错误动作进行对比。学生可以找到自己的错误并且改正,正确的动作画面可以调动学生的感官,使学生体会到篮球自身的美感,使得学生能够自主学习,产生学习的动力。

2.2能够实现个性化教学的理念

每个学生在理解接受能力、身体条件、运动的基础等方面都有着很大的差异,在传统方式的教学中学生往往一部分学习内容不够,一部分学习内容消化不了,网络教学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难题。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实际的学习情况进行学习。每个学习者对教学的要求都存在差异,一些学习者希望体验整个教学的节奏,另一些学习者希望从慢镜头的动作分解里发现自己的不足,网络教材可充分实现“因材施教”的理念。

2.3体现集成性和多样性的原则

一部好的青少年健健身操网络教学课件,往往有好的媒体设计和多样的表现形式,即在实际制作中要合理地选择媒体信息设备与媒体信息载体。青少年健身操网络教学课件在对不同媒体设备使用的选择和设计中,充分考虑到其各自的表现特性,做到科学选择、优化组合,文本、图形、动画、音像、视频等各种媒体设备合理搭配使用,使其发挥各自的表现能力,使教学内容得以充分展示;在保证教学科学性实现的前提下,对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等进行艺术加工、处理和集成,使其具有较强的发现力和感染力。以此保证教学内容生动、形象、直观的显现,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4实现互动性的原则

互动是教学内容与学习者之间沟通的桥梁,是多媒体教材与传统教材的主要区别。本网络课件在编制时摆脱传统的线性思维模式以及单向的时空观念,充分考虑了使用者的处境及需要,向青少年提供个容易接受、掌握的窗口、菜单、按钮、图标等使用性能优良的交互界面,青少年可以通过交互界面输入一定的信息,而计算机则通过交互界面向学习者呈现一定的信息,及时对青少年的学习活动做出相应的反馈,从而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引导自主学习。

3网络篮球教材在教学中的应具有的功能

3.1网络教学要起到示范和引导的功能

在教学中很重要的一环就是需要一个好的引导者,引导学习者、培养学习者的兴趣。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都是培养学习者学习兴趣的重要条件。教学内容要足够新颖趣味,才能激发学习者长期的学习热情。所以网络教材在研发之时,需要运用视频,音乐等手段将教学变得色彩丰富、生动活泼、简明直接。在运用网络教材的教学中,通过网络的优势调动学习者的学习性,使得学生主动地去学习。学习篮球需要掌握动作技巧和动作的情感,需要学生自己反复的去联系去体会。在常规的教学中很难实现一对一的反复示范,而网络教学就可以在难点和重要的部分用细致的分解动作进行教学,学生在实践中逐渐掌握技术的要领。

3.2网络教学便于系统的提高运动员的整体实力

网络教材可以根据学习者自身的水平教学,网络教材的资源是十分巨大的,任何国际上新的内容都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引用。网络教材可以将优秀的篮球教师的课程与更多的学生分享,同时篮球教师也可以进行自身专业素质的优化与提高。同时也可以将内容进行新的排列组合,使得内容更加容易被理解和掌握。

3.3网络教学扩宽学习者的学习空间和时间

学习者可以通过网络,随时访问教学课件,便于学习者在课下的自主复习。网络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也给学习者带来方便,学习者不需要固定学习时间和地点,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而改变。另一方面,篮球教师的利用率也得到了优化。篮球教师可以减少在课堂上对同一个动作的反复演示,学生也可以在课上学习到更多的内容而不是一味的重复某一个动作。

4网络篮球教学中主要存在的问题以及建议

4.1问题

4.1.1篮球教师资质差距较大篮球教师成员复杂在素质和能力上差距较大,新的教学理念是实施新的教学方法的重要前提。一些篮球教师,他们还是习惯于过去的教学方式,对于新的教学方式并不能接受。因此网络篮球课件需要考虑到这一因素,为篮球教师提供简单易操作的网络教学的教材。4.1.2网络篮球教材版本种类繁多由于各个制作单位的不同,篮球教材也有着众多的版本。通用型的`篮球教材开发的少,多媒体的课件制作的数量也很有限。篮球作为一门专门的运动领域,需要计算机人员在开发教材时与专业的篮球教师进行合作,需要多个部门进行交流沟通。由于篮球教材的经济利益不是很可观,因此从事教材研发的专业人才也很有限,工作人员不能积极的去等都制作限制网络篮球教材开发及其相关软件的研发。

4.2建议

改变篮球教师的教学理念,提高整个教师队伍的水平。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信息社会必将带来各个领域的变革。篮球教练要与时俱进,改变旧的观念,努力学习和接收新事物,克服恐惧心理,掌握现代美。统一对篮球教师进行培训,是篮球教师能够能力制作简单的课程软件,同时熟练的掌握多媒体教学器材。网络篮球教材的开发应该更加市场化,与软件公司进行合作。以篮球教师为主体,在计算机专业人员的协助下研发出规模小,内容使用的网络篮球教学课件。或者是软件公司为主体,聘请专业的篮球教师作为顾问。开发出实用性强又有经济效益的软件。

5结语

21世纪的教学改革已经来临,而应对它最好的方法就是利用突飞猛进的科技力量来解决传统教育的不足。利用网络技术,可以充分挖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通过与网络的交互性活动来达到教学目标,改善固有的教学手段和内容,更大限度地突破传统教学理念,实现教育的现代化。

参考文献

[1]彭龙辉,肖文辉.体育统计多媒体教学探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3(1):64.

[2]王港,吴铁桥.计算机辅助教学(CAI)在体育教学改革中应用[J].体育与科学,2000(1):59-61.

[3]任为民,网络教学资源建设深层思考[J].中国远程教育(3):27-301.

[4]杜文.高校体育网络(教程)的构建与应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30(1):102-104.

篇12:专业课教学贯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论文

摘要:

在教学中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必须注意一下四个方面的问题:保证理论知识的系统性与完整性;充分认识实践性教学环节的作用;理论教学要切实为实践服务;多给学生运用理论知识的机会。

关键词:

篇13:专业课教学贯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论文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是指,理论知识的教学要与生产和生活实际紧密结合,使学生在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中理解和掌握知识,并通过教学实践培养学生在实际中运用知识的能力。专业课教学的目标是为学生就业做准备,因此在专业课教学中贯彻这一原则就显得尤为重要。从现在工厂的实际需求来看,在教学中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必须注意一下几个方面。

一、保证理论知识的系统性与完整性

做好理论的教学工作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前提。学生只有真正掌握了每门学科知识体系中的基本原理、概念,才能运用它们解释或解决实际现象的问题。

著名数学家谷超豪先生非常强调要有扎实的基础:“在学习数学时,不要以为在准备知识和工具还不够时,就能把著名的难题攻下来。”专业课的理论是直接用来指导生产的,学生只有全面,深入地掌握理论知识,才能在实际工作中融会贯通、运用自如。而这一点却多被一些部门所忽视,只求“高产”,不顾质量,学生在校时间短,学习专业课种类多,门门通,门门松,导致学生工作后不能很快顶岗。

要保证理论知识的系统性与完整性,首要一点是要学生在思想上改变轻理论重实践的态度,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学生普遍认为学校所学理论以后工作中用不上。实际上工厂用人是不拘一格的,并不是说绘图员只要会画图就可以了,哪怕是仅仅抄个图纸也需要知道工艺、设计、材料等有关的专业知识。而系统的'专业知识在实践中是没法全面学到的,只有在校期间全面地学习所有专业课,哪怕当时并学不精通,也能为后续工作中的继续学习打下基础。充分认识实践性教学环节的作用。

教师要根据本门课的特点,加强实验、实习、社会调查、生产劳动、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等实践环节的教学和指导,使教学实践活动成为运用理论和检验理论学习、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培养学生从事实际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在理论教学中,在讲清基本理论的同时,也要注意讲清它的实践基础以及它们在实践中有何作用以及如何运用。物理学家吴大猷一贯认为,实验是观察和研究自然规律的重要方法,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构思能力的重要手段。每一位学生都要勤动手、多操作。

二、理论教学要切实为实践服务

专业课的理论教学要时刻考虑为实践服务的宗旨,不能一味地追求形式,也不要为了追求科学前沿而忽略了实际应用。就像我们开设的计算计绘图,为了跟上知识更新的速度,每年都学习新的版本,从CAXA到CAD、CAD、甚至到现在的CAD,不停地换教材,换软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实际上不少小的工厂现在还在用CAXA,比较大的企业象北汽福田也才用CAD,我们的学生有不少参加工作后要重新学习旧的版本。还有制图的有关标准,如粗糙度代号、焊接符号等,不少企业也都用旧的国标,企业的宗旨是效益至上,图纸只要能看明白,简单实用最好。当然说这些并不是否认要学生接受科学的前沿,而是强调既要了解新知识,也不能忽略传统,对学生的要求要切合实际。像新的制图标准在大型的学术交流中还是不得不会的。

三、多给学生运用理论知识的机会

教学内容要体现开放性,不要局限于书本知识;教学形式要体现为多样性,不要局限于课堂教学。教育家张伯苓就主张寓教育教学于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中。专业课理论知识的运用可以通过形式多样的兴趣小组,实习车间的技能大赛,上级组织的各项大赛等,不仅加强学生运用理论知识的机会,还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

这一点我们学校就一直在尝试,效果颇丰。如:10月,参加“全国高职高专企业管理类沙盘对抗赛”山东赛区的比赛,获团体第三名,学校实训基地获“全国优秀示范实训基地”称号;4月份,参加省技能大赛,在“计算机应用技术技能——企业网络搭建及应用”项目中获二等奖;208月份,组织参加了山东省机电产品创新设计大赛,其中风力提水装置获一等奖,背负式吸尘器和电动车移动充电装置获二等奖,太阳能电动汽车和脚踏式吸尘器获三等奖;年11月份,在省ITATCAD技能大赛中,建筑专业获三等奖,12名学生全部进入复赛,一人获一等奖,其余获优秀奖;参加的“潍坊市服装技能大赛”中,教师组获一等奖,学生组两名一等奖,四名二等奖,模特组一名一等奖,两名二等奖;4月25日,在“山东省职业院校建筑专业技能大赛”中,陈娜同学在“建筑预算”组获全省第4名,列二等奖,“建筑测量”组获全省第5名,列三等奖;204月27日,学生在“山东省服装技能大赛”中,获全省第一名1人,全省第二名一人。成绩的取得不仅增加了学院的知名度,更增加了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开辟了学生运用理论知识的市场。

总之,理论联系实际是教学工作的普遍要求。理论来自实践,又反过来指导实践。学生学习的知识基本上是他人实践已经证明了的间接经验,间接经验只有通过与实践相结合,才能使学生真正掌握。

篇14:社区教育教学过程的结构特征与教学原则论文

社区教育教学过程的结构特征与教学原则论文

论文摘要:社区教育教学需要解决两个基本的问题,即解决个体的需要和促进人与环境的“适应性平衡”,其本质是一个实践过程。教学过程受社区教育生存的场域环境、目的、任务、对象、教学支撑条件等显性和隐性因素影响。在社会学习理论和后现代的视角下,教学过程呈现教学影响的多中心化、组织形式的泛组织化、主体关系的扁平化结构等特征。采取教学目标与内容的适切性原则、教学手段的艺术性原则、教学组织的灵活性原则,有助于实现社区教育的教学最优化。

论文关键词:社区教育 教学过程 教学原则

一、关于社区教育本质的研究

我国社区教育30年的发展历程对社区教育本质及其属性、特征的研究还处于一个模糊阶段,对社区教育概念的界定、社区教育功能与任务、教学内容、组织形式等的观点和理论并没有很好地指导社区教育实践。社区教育,是提高社区全体成员素质和生活质量以及实现社区发展的一种社区性的教育活动过程,是一个大教育的概念。…这一概念在被广泛接受的同时也被称为逻辑学上的“模糊泛化”现象,社区教育的实质应立足于社区还是教育也产生了分歧。一方的观点认为社区教育的本质属性是“社区性”,更为新颖的观点认为社区教育是社会工作的新模型;另一方的观点认为社区教育是教育的一个下位概念,是主要作用于个体的区域性、有组织的教育过程和活动,教育系统与非教育系统的影响都被涵盖在社区教育范围之内。目前大部分人认同第二种观点。结合有关社会教育、社区工作的研究以及社区教育实施现状分析,笔者认为关于社区教育本质的观点存在重新审视的需要。社区教育实施主体的多样性、对象的广泛性、内容的丰富性、形式的多样性、方式的补偿性、领域的广阔性的特征,都被广大理论研究和实践者所认同。这些特征就决定社区教育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不是其教育的属性,因为教育机构和教育部门还不具备如此巨大的能量去调动社区教育所需求的资源和完成社区教育的目标,而且社区教育的参与主体尚缺乏教育的自觉性与自发性。因此,在认为社区教育是一种大教育的基础上,可以认为社区教育是一种弱化和泛化了的教育。在全面考查社区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依据其本质的层次和递进性原则,结合社会工作的目标和特点,社区教育首先应属于社区工作或者社会工作范畴。在这一前提下,社区教育才是对个体施加影响和促进社区工作的一种途径和手段。

基于上述的认识,社区教育教学分析范式就得到了很大的转变,奠定了本文分析的认识论基础。社会工作特性的本质表现是整体视角和尊重差异,关注人的整体性,包括环境和行为,因而社区教育教学的目标就不再局限于提高个体素质,以及职业教育、文化消费、生活教育等功能领域,而是需要解决两个基本的问题:一是解决个体的需要,称之为个体生命意义的安顿;二是从社会本位出发,促进人与环境的“适应性平衡”。

社区教育教学过程具有更多的社会制约性和实践性,是一个社会、文化的适应与平衡过程。社区教育教学过程本质就是一个实践的过程。这就是说,社区教育教学的目的、过程和方法与学校教育教学存在比较大的区别,其教学的内容、方法途径和组织形式也随之改变。对这些要素进行深入的分析,指出社区教育教学的发展方向,将有利于实现社区教育教学的最优化。

二、社区教育教学过程的结构特征

在上文的分析中指出,社区教育教学的出发点是解决个体的需要和促进个体与环境的适应性平衡,本质是其过程自身的实践性。在社区教育教学过程中,显性的教学目标与内容、采取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仅是这一过程的部分影响因素,更为深刻的影响因素在于社区教育生存的场域环境、目的、任务、支撑条件等隐性因素,这些因素对于决定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主体关系状况等起着重要作用。也就是说,社区教育教学过程是一个更为复杂的实践过程,要具体、准确描述这一过程的特征,社会学习理论和后现代主义可以作为这一分析的理论基础。

社会学习理论强调个体学习过程的主动性,个体不是被动适应环境,而是参与构建学习环境,且个体的认知水平在学习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将社会学习理论作为社区教育教学的理论分析基础,并不是说学校教育的教学过程就不适应这一理论,而是说社区教育教学过程更符合这一理论的描述。个体积极参与构建学习环境,以及其自身的认知水平影响对教学过程的参与,这一点在社区教育中表现尤为突出。后现代主义主张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多元化,而社区教育是一种来自不同家庭、文化背景、阶层和职业的个体经常性互动的活动,这也就决定了社区教育教学过程是一个更为复杂的过程。

1 教学影响的多中心化

在社区教育教学中,教学施加影响的达成度取决于教学内容是否贴近学习对象的需要和教学是否具有艺术性。教学对象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和主体关系的多元化,就可能导致教学过程出现多个教学影响。教学影响的多中心化是指学习对象可以选择接收何种的教学内容,也可以拒绝接受任何的影响,或者将自身的知识通过多中心的师生关系对他者施加影响,从而模糊、淡化施教者预设的教学影响,出现多个教学影响。这和教学过程的组织结构特征和师生关系密切相关。教学对象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构建教学环境和反应,自身的社会、文化背景和认知结构与特征,都使社区教育教学过程更成为一个互动的过程,从而淡化了社区教育教学的教育属性。在这里,施教者如何提高自身教学内容的影响水平并将学习对象自身观点、知识的影响限制在一定范围内变得十分重要。学习对象适当的自我表达有助于促进个体学习和完善教学目标,过分凸显则很容易造成过程的失控和教学目标的落空。

2 教学过程的泛组织化

社区教育教学及其过程没有严格的组织形式。这不仅表现在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上的多样化,还表现在教师与教学对象的构成、课程内容的组织、评价等诸多方面。在社区工作领域,社区工作手段具备结构导向、集体参与和运用社区资源三个特性,社区工作人员承担社区教育的研究者、倡导者、组织者、联络者、策划者、教师等多种角色。而在教育视域下的社区教育当中,上述角色由不同个体或组织承担,采用不同手段和方法以完成不同目标,甚至彼此缺乏必要的沟通。因此,首先,在社区教育教学的施与主体呈现着松散的组织特性。其次,在教学过程内部,社区教育教学活动的策划、演进、评价、反思,都没有固定的可遵循的模式和路径。这一过程包括的要素主要有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以及教学评价,各个要素有不同的选择,且相互之间呈现网状交叉结构。再次,在教学活动之间,不同的教学活动有不同的目的,由不同的组织者和教师组织进行,缺乏必要的彼此关联性,这与学校教育教学有很大的异质性。因此,在社区教育工作者自身素质不足和缺乏支撑条件时,社区教育教学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

3 主体关系的扁平化结构

主体关系可以分为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扁平化结构主要是指主体间关系去中心化。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个体认知水平会影响个体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寻找与自己气质类似的人进行模仿的倾向,行为具有选择性。因此,在社区教育教学中就可能使师生、生生之间的关系发生变化,任何一个个体都更可能成为教学过程的中心而影响其他个体行为的选择,或者倾向于选择其他个体的行为,教师的权威在社区教育教学进一步趋向消解。其原因在于,首先,社区教育的教学对象多为社区内心理和生理都已成熟和社会化的个体,其原有的知识储备与结构、社会化过程、对新事物的认知和对学习的自我选择,都影响着其在教学过程中的行为选择。这种选择不是以施教者扮演的角色和权威为前提,而是从自我认知出发。在教学过程中就更可能将施教者对其自身施加的影响的过程转化为自身对其他个体施加影响的过程,原有关于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和主体概念及其关系进一步变得模糊和难以辨别。其次,由于教师的来源和构成的影响,作为施教者的教师由于缺乏对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的深入研究,其自身权威和组织、主导教学过程的可能性进一步削减,从而导致主体关系出现多中心化。

三、社区教育的教学原则

教学原则的一般原理,即反映着教学过程的最重要的专门特点和规律性,并且作为教师的教学活动方向的基本的指导原理,是教学过程的本质、特点和主要规律的.体现。相对来说,社区教育教学没有独有的教学原则,但部分原则相较其他教学形态更适合于社区教育教学。它包括教育目标与内容的适切性原则、教学手段的艺术性原则、教学组织的灵活性原则。

1 教学目标与内容的适切性原则

满足学习对象的迫切需要是社区教育教学的出发点。因此,社区教育教学首先必须遵循适切性原则。适切性原则主要指两个方面:一是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内容选取的针对性;二是发展的阶段性。整合施教者与教学对象的目标是一个困难的过程,因为社区教育不具有强制性,同时学习者缺乏学习的自主性和自发性,社区教育和教学随时可能被终止。因此,首先满足教学对象的需要是社区教育发展的前提和保障,并且要考虑如何满足不同个体的不同需求。教学目标的制定和教学内容的选取必须满足学习对象的现实需要,这一点比其他任何一种教学都显得更为重要。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个体一方面主动构建环境与反应,同时其自身的认知水平会影响个体的学习和模仿质量。这就不仅要求目标的制定、内容的选择具有针对性,同时还要求它必须符合学习对象学习和发展的阶段性规律。因此,适切性原则包含教育目标的制定、教学内容选取的针对性和发展的阶段性两个方面。

2 教学手段的艺术性原则

赫尔巴特的形式阶段教学理论、杜威的五环节教学等其他传统教学理论和方法已不能适应社区教育教学的发展实践。艺术性原则成为社区教育选择教学手段的主要原则。这一原则建立在学习对象对是否参与学习、选择吸收学习内容、以自我喜好作出评价等方面的高度自主的基础上。实践也表明,社区教育教学效果的缺失与采取的教学手段直接关联。社区教育教学对象的特征决定其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表达自身的主体性和意见,在与教师和其他个体的交往过程中更易于表现出自我实践的趋向。多个个体的自我实践便会造成教学影响上的冲突和淡化,因此,如何将学习对象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学目标和内容上便成为考验施教者教学能力的重大课题。要实现教学的艺术性,就要求施教者必须明了社区教育的教学目标、生存处境、教学对象特征以及教学内容的属性,从而将教学过程发展成为一种体验和创造的活动过程。

3 教学组织的灵活性原则

概括起来社区教育教学主要有三种组织形式:班级授课、活动和生活实践。社区教育教学的组织形式应体现灵活性原则,这主要是指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以及加强各种组织形式间的综合运用。创造性地综合运用各种教学组织形式是社区教育教学保持活力的重要保障。只有教学组织者明晰各种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及其实践环境,有计划地组织推进,并制定充分的救济和应急措施,才能保障教学方向和教学目标的达成。

四、总结

社区教育教学的研究应该成为社区教育的新的并且是十分重要的研究领域,特别是在本土化情境下,对如何发现和实践社区教育教学特点和规律应该进行充分的研究。本文试图简要分析教学过程的本质,指出教学过程部分结构,并尝试提出部分教学原则,以期能对社区教育教学的研究和发展有一定启发作用。

参考文献:

[1]厉以贤,社区教育的理念团,教育研究,1999(3),

[2]金辉,论社区教育的概念界说及其方法[J],上海教育情报,1994(4),

[3]顾东辉, “社区教育”的概念构架[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7),

[4]黄云龙,关于社区教育本质的思考[J],教育研究,1999(7),

[5]侯怀银,张宏波,“社会教育”解读[J],教育学报,2007(8),

[6]顾东辉,社会工作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162,

[7]瞿葆奎,教育学文集:教学(中册)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157,236,

秋季学期三年级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贵州省体育社会指导员现状研究的论文

高中物理分层次教学的思考论文

点燃学生写作的激情-谈学生作文评改

体育的论文开题报告

浅论大学生公共体育选项与个性完善论文

浅谈提高小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论文

高校女生游泳教学研究论文

会计准则论文的参考文献

水排水工程设计质量实践研究优秀论文

浅谈游泳教学的特点与教学原则论文
《浅谈游泳教学的特点与教学原则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浅谈游泳教学的特点与教学原则论文(共14篇)】相关文章:

年度工作方案2022-05-06

论文参考文献标准格式2022-05-07

少年运动员的选材与育材论文2023-10-16

阳光体育校本化的探索与实践论文2024-03-13

如何培养初中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2023-12-22

挑战困难的议论文作文2022-06-21

体育教学中武术运动项目的运动性疲劳与恢复2023-04-02

教学论文观察实验2023-12-12

实验教师教学论文2023-06-05

物理化学实验室建设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论文2023-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