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第一课时导学案设计

时间:2023-01-30 08:04:32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背影》第一课时导学案设计(精选11篇)由网友“六安七”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背影》第一课时导学案设计,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背影》第一课时导学案设计

篇1:《背影》第一课时导学案设计

《背影》第一课时导学案设计

学习目标

1、能识记朱自清的相关文学常识,会读、会写、会解释本课字词积累中的字词。

2、在熟读课文基础上,能理清叙事线索中的明线,划分结构层次,学会从凡的生活中撷取意蕴丰富的素材。

3、感受浓浓的父子深情,努力做一个有孝心的人。

学习重点

理清本文的叙事线索的明线。 难点预设 能够划分文章的结构层次。

自学内容自学提示知识聚能

(一) 我收集 我整理:

作 者 籍 贯 文学地位

代表作品

(二)我用心 我会查:

1.记住字的音形:

颓( )唐 交卸( ) 簌簌( ) 差事( ) 妥帖( ) 举箸( )

奔丧( ) 琐屑( ) 狼藉( ) 踌( )躇( ) 蹒( )跚( )

2. 积累多音多义字:

帖 差 勾 藉 丧

3.词语释义:

差使: 交卸: 狼藉: 簌簌: 光景:

惨淡: 赋闲: 踌躇: 迂: 蹒跚:

颓唐: 琐屑: 触目伤怀: 情郁于衷:

(三)我会读 我会析:

1.文章写了几次背影?哪次写得最具体、细腻?在这次描写中,哪些词语用得好?为什么?他们每次所表达的感情是什么?

2. 通过哪几件小事来表达父亲对我的怜爱?

3.划分结构:

(四)我思考 我感悟: (一)参照书下注释①并查阅相关资料,试从生平、文学地位、代表作三个方面进行简要收集和整理朱自清的相关文学常识。

(二)初读课文,圈点勾画出遇到的生字词,并参照书下注释或使用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按要求完成并整理到语文积累本。

(三)1.课文以“背影”为题,而且多次写到父亲的背影,速读课文,把他们找出来,理清线索,并分析其作用。

2. 文中4、5段写父亲浦口送别时对儿子的处处关心,都是通过儿子的观察和感受来表现的,作者的述说经过了精心的挑选,每一个细节都渗透了父亲年老颓唐、境遇不佳而对儿女却一片深情的特有表现。

3.大声朗读自己喜欢的的部分。

(四)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有价值!

【助读材料】

19,作者的祖母去世,父亲任徐州烟酒公卖局局长的差事也交卸了。办完丧事,父子同到南京,父亲送作者上火车北去,那年作者20岁。在那特定的场合下,做为父亲对儿子的关怀、体贴、爱护,使儿子极为感动,这印象经久不忘,并且几年之后,想起那背影,父亲的影子出现“在、晶莹的泪光中”,使人不能忘怀。1925年,作者有感于世事,便写了此文。

拼一年春夏秋冬 换一世无怨无悔

展示汇报

1.明确学习目标;(1′) 2.自主学习;(5′)

3.任务分工;(4′) 4.汇报展示;(25′)

5.训练检查;(7′) 6.梳理提升。(3′) 精讲预设 文章通过“背影”将各部分材料巧妙的组织起来,所以说,“背影”是本文的明线;同时,作者在选材上达到了“人人心中所有,人人笔下所无”的高度。因此,文章很能调动读者的生活体验,使读者读着不能不联想到父母平日对自己的爱,甚至有些自己本来不怎么在意的事情,这时也会浮现眼前,让自己动心流泪。

训练检测

1.给加点的字注音,识记字词写法。

交( )卸( ) 奔( )丧( ) 狼( )藉( ) 簌( )簌( ) 典( )质( )

赋( )闲( ) 颓( )唐( ) 琐( )屑( ) 差( )使( ) 亏( )空( )

勾( )留( ) 拣( ) 搀( ) 蹒( )跚( )

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情郁于衷 勾留 锁屑 颓唐 B、触目伤怀 踌蹰 掂记 蹒跚 C、满院狼藉 橘子 捡定 历害 D、不能自已 赋闲 栅栏 惨淡

3、根据所写的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乱七八糟的样子 。 (2)凄惨暗淡,不景气。

(3)看到某种情况或景象心里感到悲伤。 (4)感情积聚在心里不得发泄。

(5)细小而繁多(的事)。 (6)不幸的是接连发生。

4.选词填空: 颓唐 颓废

(1)没想到父亲的老境如此 ;

(2)他沉迷于网络游戏,逐渐变得 。

反思提升

1.总结自己的课堂精彩

2.梳理自己的学习成果

3.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

第一课时1 再三嘱咐茶坊陪我同去 2决定亲自送行 3照看行李 4和脚夫讲价钱 5拣座位 6嘱咐我 7嘱托茶坊

第一次:思念父亲,难忘背影

第二次:望父买桔,刻画背影

第三次:惜别寻父,难忘背影

第四次:别后思念,再现背影

四次背影,四次流泪

第一次:因家庭的不幸而流泪,是悲哀的泪

第二次:为父亲的爱而感动,是感动的泪

第三次:因父亲背影消失而流泪,是惜别的泪

第四次:因疼惜父亲而流泪,是伤心的泪

篇2:《背影》 导学案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a.理解、积累“交卸、奔丧、颓唐、祸不单行”等词语。

b.学会在熟悉课文的基础上,快速、准确筛选所需信息。

2.过程与方法:

a .朗诵法。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只有多读,方能感受到文章散发的美。

b.自主合作探究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应在教师指导下,积极开展讨论,通过自主合作等方式,更好地体会作者借文章传达出的浓浓深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延伸课文,鼓励学生主动去发现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对他们的关心、爱护,激发孩子理解父母、热爱父母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本文多音字、复杂字词、生僻词语较多,学会准确区分、记忆。

2.本文篇幅较长,学会速读课文,用简短的语言概括文章表现出来的大意。

教学难点:

准确、快速地在文中找出“ 背影”几次出现的场合。

第一课时

导入:从小到大,我们都是在父母的呵护中成长起来的,我们所受的教育也告诉我们,父母是爱我们的。那在我们的生活经历中,同学们感受到了父母对你们的爱了吗?能不能说出来和老师分享下!(学生发言、简短点评。*严厉亦是爱的一种表现)朱自清先生的咱们现代著名的散文家、大作家,他有一篇文章《背影》说的就是他和父亲之间的故事。这篇《背影》是作者应当时编著教材的叶圣陶先生之邀而完成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位大人物与家人的`情感和我们是不是一样的。

一.检查预习效果。

1.收集到的作者简介。(事前板书在小黑板上)

朱自清,字佩弦,号秋实,原籍浙江绍兴(鲁迅老乡)生于江苏东海。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代表作《背影》、《春》,作品收集在《朱自清文集》里。

2.写作背景:(同上)

本文写于1925年10月,回忆的是1917年冬天的事。1917年,作者就读于北京大学的哲学系,办完祖母丧事,他回北京上学,而父亲则到南京谋事,于是父子同行,在浦江车站依依惜别。

3.生字词注音、词语释义检查。(同上)

嘱咐:

不幸的事接二连三的来临。——(祸不单行)

乱七八糟的样子。——(狼藉)

光景:a时光景物 b境况、状况 c表示估计

好一派草原光景(a);那个小孩只有五、六岁光景(c);他家的光景还不错(b)

因为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蹒跚)

细小而繁多(的事)。——(琐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将注音补充在对于的文字上。

2.思考:我知道了些什么?

3.听范文,边听边思考:本文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几十年来为人们所传播。我今天也想听听同学们的感受,你能用“我觉得……?”这样的句式来说一句话,谈谈自己对这篇文章的看法吗?(学生讨论、交流、发言、受评、示读)

三.作业布置:

同学们谈到了很多,都能从细节中感受到深沉博大的父爱,这也是这篇文章打动千千万万读者的地方。那老师有一个问题了,他既然是写父爱的,但题目不是“父亲”或“父爱”?题目是“背影”,这就说明,“背影”在这篇文章中有着很特殊的含义。

文中共有4处背影,请同学们找出来并思考:

1.这4处“背影”,在文章结构上有什么联系?

2.第6自然段中所实写的两处“背影”:a.静态背影:戴着、穿着……

b.动态背影:蹒跚、探身、爬上……

篇3:《燕子》第一课时导学案

《燕子》第一课时导学案

《燕子》第一课时教案

教学要点:

指导看图;学习生字新词;初步学文。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学生释题。

二、指导看图。

1、图上重点画的是什么飞鸟?

提示:先观察它的外行,再观察活动情况。

2、从图上看到燕子是什么样的?

(鸟里的羽毛,俊俏的翅膀,剪刀似的尾巴。)

3、观察燕子的活动情况。

提示:由近及远。

(一队燕子正从这边稻田飞到那边的柔柳之下。一队燕子掠过湖面,平静的'湖水一圈一圈荡漾开去。远处有几队燕子落在电线上,远看象几个小黑点。)

4、图上画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从哪些地方看出是春天的景色?(燕子、柔柳、青草、绿叶、花。)

5、看了彩图后你有什么感觉?(春天给人们带来愉快的心情,使人有一种生气勃勃的感觉。)

三、初步学文。

1、自学生字新词,理解“俊俏”、“眉眼”“伶俐”、“生趣”、“偶尔”等词。

2、听范读思考: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把观察到的情况记下来的?(先写燕子的外形,然后写春天的特色,再写燕子活动的情况,最后写燕子休息时的情况。)

四、作业

1、抄写生字,组词。

2、朗读课文。

篇4:琵琶行导学案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诵读,品味诗歌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习、欣赏作者以语言文字再现音乐形象的艺术手法。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目标:通过对人物身世命运的分析,解读作品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学习用文字表现音乐的艺术手法 “同是天涯沦落人”主旨的理解

【学习难点】: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描写声音的高超技法

【知识链接】:

1、认识作者了解写作背景:

白居易,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中唐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是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时而作”,强调继承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今存诗3000首,代表作有讽喻诗《秦中吟》《新乐府》和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

元和十年,宰相武元衡上朝时被地方军阀派人刺死,白居易认为是国辱,上书请求捕贼。一些权臣早因为他的政治讽喻诗而仇恨他,便给他加上了越职奏事的罪名,把他贬为江州刺史,继而又贬为江州司马。《琵琶行》就写于贬谪第二年秋天。诗人正是借琵琶女的遭遇共鸣自身天涯沦落的不幸。

他曾将自己的诗分为四类:讽喻、闲适、感伤、杂律。

他本人最得意,价值也最高的是他的讽喻诗。 他的讽喻诗主要包括了两方面的内容:

一、广泛地反映人民的苦难。这其中有同情农民的作品,如《杜陵叟》,也有哀叹妇女命运的悲歌,如《上阳白发人》、《后宫词》等。

二、深刻地揭露统治者的罪恶,如《卖炭翁》、《红绒毯》等。

2、认识“歌行”体:

《琵琶行》原作《琵琶引》。白居易还有《长恨歌》。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三者虽名称不同,实则大同小异,常统称“歌行”。是一种具有铺叙记事性质的`歌辞。 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都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本诗是一篇抒情色彩很浓的长篇叙事诗。

【课堂导入】唐朝有这样一位皇帝,他的名字也许早已被人们淡忘了,可是他为一位诗人写的悼亡诗却永久的流传了下来。他就是唐宣宗李忱。他写的那首悼亡诗是:

缀玉连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 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他悼亡的诗人是:白居易。

其中“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中的“琵琶篇”即《琵琶行》 “胡儿能唱琵琶篇”少数民族的儿童都能唱琵琶篇,可见这首诗流传之广泛,影响之深远。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胡儿能唱的琵琶篇。

【学习过程】

1、检查预习(A):

(1)注意下列字形字音(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荻.花 瑟. 瑟. 拨 弦. 掩. 抑.

霓. 裳. 冷 涩. 乍. 迸.

(2)找出通假字

曲终收拨当心画

家在虾蟆陵下住

(3)古今异义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整顿衣裳起敛容 暮去秋来颜色故 老大嫁作商人妇 又闻此语重唧唧 凄凄不是向前声

(4)词类活用

闻舟中夜弹琵琶者

商人重利轻离别

2、课文分析(以小组为单位分析、窜讲)

(1)朗读小序部分(B)

讲解重点文言词汇:左迁 铮铮然

倡女 善才 贾人 快

感斯人言

(2)试分析小序部分的作用:

抹. 帛. 悯然幽. 咽. 舫.

(3)理清文章思路(B)

试概括每段的段意:

(4)朗读第一段:分析第一段的“文眼”语句(B):

(5)朗读第二段,指出这一段中对音乐描写的语句并赏析(C):

(6)试分析这一段描写无形音乐时运用的描写方法(D):

篇5:琵琶行导学案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梳理文言基础知识

2.感悟诗歌对琵琶声的描摹,欣赏描写音乐的语言艺术。

知识链接

1.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中唐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早年热心济世,强调诗歌的政治功能,并力求通俗,与元稹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所作《新乐府》、《秦中吟》共60首,与杜甫的“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同为著名的诗史。其诗善于叙述,语言浅显明畅,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则代表他艺术上的最高成就。

2.背景:《琵琶行》是他被贬为江州司马后的第二年秋天写的。元和三年,白居易任“谏官”;五年,调京兆府户曹参军;九年,接太子左赞善大夫;十年,宰相武元衡被刺死,白居易首先上疏,急请捕“贼”。朝廷深恶其僭越言事,诬其“浮华无行”、“甚伤名教”,贬为江州司马。

(一)注音

1、湓( )浦口 2、铮( )铮然 3、商贾( ) 4、悯( ))然

5、转徙( ) 6、迁谪( ) 7、荻( )花 8、幽咽( )

9、虾( )蟆( ) 10、红绡( ) 11、钿( )头 12、银篦( )

篇6:《背影》(第一课时) 导学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一、学习内容

1、积累词语。

2、整体把握文章内容,体会细节描写的魅力。

3、通过体味文章所表现的父亲深深的爱子之情。

二、课文研讨与交流

1、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2、本文以背影为“线索”一共写了四次背影,请在文中划出并概括事件。

①                                    ②

③                                    ④

3、作者重点刻画的是哪一次背影?

(1)满怀感情地朗读有关段落。

(2)圈点勾画出对父亲进行描写的语句并品析。

①穿着

品析

②动作

品析

4、文中的儿子用什么行为来表达对父爱的感知理解,请在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并分析。

5、你的阅读疑问

三、自测自评

1、填空

《背影》的作者           ,字           ,江苏扬州人。           家、诗人、学者。散文代表作品有《           》《           》等。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拼写。

交xiè(       )      奔丧(       )   狼jí(       )      簌簌(      )

fù(        )闲       颓(       )唐   琐(        )屑     差(       )使

Gōu(       )留      拣(         )  搀(        )    pánshān(         )

3、结合语境解释下列词语:

狼籍:                             踌躇:

触目伤怀:                         蹒跚:

自已:                             颓唐:

4、朗读课文重点段,体会父亲对“我”的关爱。

买橘子时,父亲的衣着:                           体态:

走路姿态:                           动作:

年龄:              心态:

这一段主要写了            的背影,只要运用了         描写和          描写。表现了父亲买橘子时的                                 ,从而表现出父亲对儿子                                          。

徐秀形

[《背影》(第一课时) 导学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篇7:《背影》导学案

《背影》导学案

一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文中内容;

2、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领会朴实而饱含深情的语言的表达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速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

2、品读课文,体会文章情感;

3、品味刻画背影的方法,学习运用多种方法刻画人物。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体味本文表现的父子间的浓浓的亲情,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父子情深。

难点:理解背影的内在含义。

三、学习过程

(一)预习检测

1、给下列字词注音

交卸 奔丧 迂 琐屑 差使

狼藉 蹒跚 簌簌 晶莹

2、词语解释:

祸不单行 奔丧

赋闲 迂 触目伤怀

(二)整体感知,自主探究

1、《背影》是一篇回忆散文,写的主要事件是什么?

2、这篇文章以什么为线索?主要写谁?反映的主题是什么

3、本文共有几次写到“背影”?

(三)合作探互动,交流分享

1、哪次背影最具体、最感人?请以“这是一个――的背影,我从文章――看出”的句式,说说你感受到的`背影。(总结人物刻画方法)

2、《背影》中作者流了几次泪?哪次最能体现出作者已慢慢真正懂得了父亲的爱?(梳理作者情感变化过程)

3、文章第2、3段能删去吗,为什么?

(四)实践体验,当堂内化

试背诵第第六段“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五)拓展延伸,提高素养

学习了《背影》,我们感受到那如山的父爱。在你的人生经历中,你的父亲肯定也给予了你许许多多的关爱,想一想,哪一个细节给你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说给大家听听。

篇8:《背影》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有感情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体会洋溢在字里行间的人间至情。

2、学习本文抓住人物形象的一个特征展示人物心灵的写法。

3、品味文章寓深情与质朴的语言特色。

4、体会本文所表现的父子清深,培养自己怜爱长辈、怜爱他人的感情。

学习过程:

前置作业

1、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省扬州人, 、、学者、。《背影》是 散文。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交卸( ) 奔丧( ) 橘子( )

晶莹( ) 迂腐( ) 琐屑( )

栅栏( ) 差使( ) 照看行李( )

3、结合语境解释下列词语:

狼籍: 踌躇:

触目伤怀: 蹒跚:

自已: 颓唐:

课堂探究

1、朗读课文(以小组为单位分段朗读,比比小组内谁读的最好)

2、文中一共写了父亲几次背影?请在文中标注出来。说说作者主要写哪次背影呢?

3、本文是通过我与父亲在车站离别,表现父亲爱子之情的,文章的2、3语段与此有什么联系呢?

4、作者善于在叙事和描写中抓住最能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语言或动作,用平易朴实的语言去表达人物的真情实感。文章中有很多处体现了这样的特色,请同学们以文中父亲所说的四句话为例,谈谈自己的体会。(即什么话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感)。

当堂检测

一、读写训练

1、请你回忆一下日常生活中父母对你的哪些细节,可以看出他们浓浓的爱,写出来我们一起分享。

2、根据你对父爱的理解,仿写练习:

(1)、父爱如伞,为你遮风挡雨;父爱如雨,为你濯洗心灵;

, 。

(2)、父爱是一缕阳光,让你的`心灵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到温暖如春;父爱是一泓清泉,让你的情感即使蒙上岁月的风尘依然纯洁明净:

, 。

二、达标检测

1、书写完全正确的( )

A.悲哀 衰弱 妥帖 诸多 B.惨淡 踪迹 栅栏 钩留

C.晶萤 交御 奔丧 狼藉 D.亏空 赋闲 谋事 踌蝫

2、选出加粗字解释完全正确的一组( )

A.变卖典质(抵押)妥贴(恰当,合适)B.举箸提笔(筷子)触目伤怀(心)

C.琐屑(细小而繁多)家中光景(时光)D.颓唐(失败的样子)自已(控制,抑制住)

3、迁移过关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1.名著阅读《背影》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2.《背影》的语言特色

3.朱自清《背影》原文及作品分析

4.朱自清《背影》英文版

5.初中语文课文《背影》朱自清

6.《背影》教学设计及点评

7.《背影》阅读训练题及答案(节选)

8.朱自清《背影》被删不实

9.《背影》教学设计及反思

10.《背影》背景资料

篇9:《比本领》第一课时导学案

《比本领》第一课时导学案

教材分析

《比本领》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九单元的一篇课文,讲述了一只梅花鹿和一只金丝猴互相合作摘果子的事,告诉读者:个人的本领再大,也需要合作才能干好事情的道理。本单元的主题是合作,让学生懂得学习中、生活中的有些事情需要靠自己努力,或者靠自己现有的本领是不能做,也做不好的,需要大家共同努力、相互配合才能完成。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本课14个生字,会写“领”和“象”。正确认读多音字“了”的两种不同读音。

2.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得意洋洋”“垂头丧气”等词语的意思,积累词语,尝试运用。

3.培养自主学习生字的能力;学会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合作解决遇到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

1.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认识生字,会写“领”“象”。

2.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得意洋洋”“垂头丧气”等词语的意思,积累词语,尝试运用。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贴图、词语卡片。

学生:课前预习,搜集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相关资料,生字练习册,识字卡。

教学过程

课前互动:播放视频《动物世界》,组织学生认真观看并思考,交流自己最喜欢视频中的哪种小动物,并说说为什么。

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1.指名介绍自己最喜欢的一种小动物,教师补充。

2.板书课题,质疑导入。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圈起来,想办法认识它。

2.小组内交流识字法,教师巡视指导。

3.各小组汇报识字情况。

4.小结识字方法。

5.教师出示字卡,指名开火车读并组词,检测单个字的认读情况。

6.“摘苹果”游戏检测生字词掌握情况。

7.区别多音字“了”:同桌互读、开双轨火车读“了得,了解,成功了,会读了”。

8.趣味读词:“他们俩”“你们俩”“我们俩”。

9.动作表演读“得意洋洋”“垂头丧气”。

10.出示课文中描写梅花鹿“得意洋洋”及“垂头丧气”的句子,指导学生带上神态和动作读。

11.指导写“象”字,展示评价。

三、再读课文,品读感悟

1.指名分段读课文,师生评价。

2.指导多形式读课文第一段。

(1)分角色表演读,体会金丝猴和梅花鹿的自信。

(2)齐读。

3.总结:你们的本领真不小,从你们的朗读声中,我知道了梅花鹿的本领是DD“跑得快”,金丝猴的本领是DD“会爬树”。比赛马上就要开始了。他们是怎么比赛摘果子的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课文。

四、拓展阅读,课后延伸

推荐阅读《同步阅读文库》中的文章《一个都不能少》。

篇10:朱自清春导学案第一课时

二年级下册《找春天》导学案第一课时

编写人: 使用教师: 使用班级:二( )班 授课日期: 编号:1

篇三:-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第11课《春》(第1课时)学案

《春》

一、自学内容及自学目标

自学内容:朱自清的《春》

自学目标:

1、学习通过充分调动感觉器官细致观察景物,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的方法

2、朗读并背诵课文,把握文章所表达的感情,感受春天景色的美丽,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二、重点、难点

1、理解本文的思路。

2、朗读背诵课文教学目标:(1)、学习通过充分调动感觉器官细致观察景物,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的方法(2)、朗读并背诵课文,把握文章所表达的感情,感受春天景色的美丽,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三、自学提纲

1、查资料,了解朱自清的简介。

2、给加点的字注音

酝 酿( )( )宛转( )( )黄晕( )( )巢( ) .....

应和( )( ) 蓑衣( )抖擞( )( )笼罩( )朗润( )落地( ) ........

3、解释词语,并选择其中三个写一句话。

呼朋引伴: 花枝招展: 吹面不寒杨柳风:

郎润: 酝酿: 宛转:

4、怎样理解本文的思路? 第一部分(1):

春第二部分(2-7):

8-10):

5、细读全文,概括文章主旨。

四、自学测评

1、《同不测练考》P32基础检测1-4。

五、你认为的疑点、难点是什么?

互动学案

一、教师预设疑、难、拓展点及解决办法。

疑点:朱自清简介及散文特点。

解决办法:教师引导学生查阅资料并笔记于书上。

朱自清(18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华,号秋实,字佩弦。现代著名作家、学者、诗人、民主战士,原籍浙江绍兴。朱自清最初以诗出名,长诗有《毁灭》和一些短诗,收入《雪朝》和《踪迹》。著有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伦敦杂记》和杂文集《标准与尺度》、《论雅俗共赏》等。

现代散文的题材范围比古代散文宽阔得多;是富有幽默的味道;是人性、社会性和大自然的调和。

难点: 有感情读颂文章。怎样理解本文的思路?

解决办法: 听教师范读或听录音,并模仿朗诵。注音停顿与体验。 第一部分(1):迎接春天——盼春

春第二部分(2-7):描绘春天——回春

8-10):歌颂春天——赞春

拓展点: 查找其他有关描写春天的诗文,并摘抄其中美妙的语句。

解决办法: 教师推荐:《春夜喜雨》等。

二、教师记录新生的问题。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朱自清先生的《春》,初步领略了文章带给我们的春之美。下次课我们将细细品味平平常常的春在他的笔下为何如此美丽。

篇11:朱自清春导学案第一课时

9. 春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品味作者描绘祖国秀丽的自然风景时那诗一般的抒情笔调,优美的语言,从中得到美的熏陶。

2. 深刻理解作者通过细致、生动地描绘充满生命力的春天景象,来表现自己热爱自然、热爱生活、追求未来、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和为建造人类美好的春天而奋发努力的崇高理想。

3. 学习作者对事物的细致观察和抓住“春”的特点,用鲜明、准确、生动的语言,具体地、绘声绘色地描绘了春天的各种景象,以表现季节特征的写作特点。 (第2课时)

4. 体会本文构思精巧、结构严谨的特色。(第2课时)

【教学重点】

分析文章内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弄清全文的段落结构,精讲“春花图”。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分析“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理清每幅图画内部描写景物的层次,继续体会用语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3. 分析课文第三部分,继续体会散文语言的特点,总结全文,讨论练习。(第2课时)

【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结合教师引导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课堂氛围的营造

1、同学们,这几天鹤庆的天气怎么样?(往冬天方面引导)

2、鹤庆的冬天冷不冷?那比起北方的又怎么样?(往四季方面引导)

3、在春夏秋冬四季中,鹤庆真算得上是个宝地!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夏天不怎么热,冬天不怎么冷,春天更是和风细雨、花红柳绿、鸟语花香的美丽季节!所以,饱受严冬寒冷的人们最渴望的就是春回大地,因为春天让大自然生机勃发,给人以温暖,给人以希望,给人以力量。每当春回大地时,人们往往情不自禁地吟诗作赋。

4、那么,同学们能不能背几首有关赞美春天的诗歌呢?

(教师先听听——若全班基本能背一两首,则直接展示出教师准备的诗歌; 1

若只有少部分同学回答,则叫这几个起来回答,教师给予表扬后再用多媒体展示给出诗歌。)

唐代诗人杜甫写下了《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韩愈在《初春小雨》中说:“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杜牧的《江南春》中有:“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说:“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些诗句都是古人对春的描写和赞美,那么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篇语言优美、感情质朴、催人奋进的赞美春天的散文——朱自清先生著名散文《春》。

二、在预习的基础上复习——加深印象

1、作者简介(多媒体展示):全班齐读一遍。

2、字词积累(多媒体展示):字词参看多媒体界面

(1)请几位(2-3个)同学读词语,其他同学认真听是否读得准确,不正确的教师学生一起更正;

(2)全班齐读一遍(从左列到右列)。

三、理清作者思路,分析课文结构

听课文配乐朗诵,结合画面内容,充分展开自己想象的翅膀,然后回答下面的问题。

(1)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思路是什么(即按什么样的顺序来写春天的)?

(2)本文作者以生化的妙笔为我们描绘了哪几幅充满诗情画意的春光图?试用五个短语来加以概括。

(3)这篇散文以什么为线索?作者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春景图?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三个问题:多媒体展示——

我会欣赏——

春草图

春花图春风图2 春雨图迎春图

这篇散文以“春”为线索,以诗的笔调,描绘了春回大地、万物苏醒、生机勃发、草木花卉争荣的景象,赞美了春的创造力,激励人们珍惜大好时光,辛勤劳作,奋发向上,抒发了作者对大好春光的无限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之情。

四、研读与赏析课文

我会思考——

1、第2段与后面的5个自然段有什么关系?试分析。

2、作者在描绘春天的五幅图景时各突出了春天的什么特征?

明确:多媒体展示——

1、先总写春天的山、水、和太阳(即总的轮廓),再分别细致入微地描绘了春草勃发、春花争艳、春风和煦、春雨润泽、春早人勤这样五幅图画,勾勒出春天动人的景象。

2、春草图:突出春草的旺盛生机,着力写其勃发;侧面写春草给人们带来的欢乐。

春花图:突出写百花争春的繁荣景象;运用拟人、比喻、联想的手法。 春风图:多方落笔,突出春风和暖与清新的特点;从感觉、嗅觉、视觉和听觉发面将无形、无味、无色的春风写得有声有色、有情有感。

春雨图:先写春雨的特征,后写春雨中特有的景象;雨“多”而又“轻柔细密”;雨中“自然景物”和“人间景象”;动静结合,勾勒出春雨轻柔湿润、人间静谧温馨的美妙意境。18908847673

迎春图:写人们迎接春天的情景;渲染气氛,对未来充满希望和精神状态。

五、教师小结课文

在理清了文章的思路之后,我们针对具体的五幅画面,抓住重点的字、词、句,仔细品味、赏析,真正体味到了朱自清笔下独有的《春》。朱自清将自己的感情融于景物中,在他的笔下,一切景语皆情语———小草、春花、春风、春雨等,无不充盈着跃动的活力和生命的灵气,以至于撩拨起我们无比的'喜爱之情和无限的赞美之情。

春天是绚丽的,她让人目不暇接、心旷神怡。所以,我们要用心去品味春天,用心灵去感受春天。

六、布置作业:【思考与练习】三

3

《老王》(第1课时) 导学案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体育教学“导”为先

《蜡烛》(一课时) 导学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四年级上册《诚实与信任》第一课时导学案

《心声》导学案第1课时(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七年级上册Unit 4 Where is my backpack?第1课时学案

《蜡烛》 导学案设计(八年级上册)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五上《鸟语花香》导学案

达明中学高效课堂教学实施方案

《背影》第一课时导学案设计
《《背影》第一课时导学案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背影》第一课时导学案设计(精选11篇)】相关文章:

导学心得体会2022-11-02

以高效的课堂教学展示语文素质教育的特点2022-07-21

初中高效课堂模式有哪些2022-05-15

“照镜子”课堂教学反思2024-01-01

《文言文》课堂教学反思2024-02-08

课堂教学中的反思2022-07-20

八年级英语上册 unit 6 导学案 (人教版英语八年级)2023-09-08

《怀念母亲》导学案 (六年级上册)2022-04-30

《短文》 导学案(七年级上册)2022-04-30

导学案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论文2023-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