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作者

时间:2023-06-23 07:50:04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弟子规作者(精选5篇)由网友“黎乾安”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弟子规作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您。

弟子规作者

篇1:弟子规作者

弟子规作者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后来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训蒙文》,并改名《弟子规》。

李毓秀,字子潜,号采三,清代康熙时山西绛州人,生于清代康熙年间,卒于乾隆年间。清初著名学者、教育家。从师党冰壑游历近二十年。精研大学中庸,创办敦复斋讲学。李毓秀学问好,修养好,来听课的人很多,门外满是脚印。太平县御史王奂曾多次向他请教,十分佩服他的才学,被人尊称为李夫子。他的著作有《弟子规》、《四书正伪》、《四书字类释义》、《学庸发明》、《读大学偶记》、《宋孺夫文约》、《水仙百咏》等,分别藏于山西省图书馆和北京大学图书馆。 因撰写《弟子规》,去世后他的牌位被供奉在绛州先贤祠。

特别是《弟子规》(初版时称《训蒙文》,浮山贾木斋修订为《弟子规》),辗转翻印,流传甚广,成为清代至民国年间通用的儿童启蒙读物。此书以浅近通俗的.文字、三字韵的形式阐述了学习的重要、做人的道理以及待人接物的礼貌常识等等。

篇2:《弟子规》作者介绍

李毓秀,字子潜,号采三。新绛县城关人,国学注选县丞,生于清代康熙年间,卒于乾隆年间,享年八十三岁。清初著名学者、教育家。从师党冰壑游历近二十年。精研大学中庸,创办敦复斋讲学。来听课的人很多,门外满是脚印。太平县御史王奂曾多次向他请教,十分佩服他的才学。被人尊称为李夫子。他的著作有《弟子规》、《四书正伪》、《四书字类释义》、《学庸发明》、《读大学偶记》、《宋孺大文约》、《水仙百咏》等,分别藏于山西省图书馆和北京大学图书馆。

特别是《弟子规》(初版时称《训蒙文》,浮山贾木斋修订为《弟子规》),辗转翻印,流传甚广,成为清代至民国年间通用的儿童启蒙读物。此书以浅近通俗的文字、三字经的形式阐述了学习的重要、做人的道理以及待人接物的'礼貌常识等等。文风朴实,说理透彻。可谓谆谆教诲,循循善诱。在中国清代教育史上有一定的影响。比如“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冠必正,纽必结”、“衣贵洁,不贵华”、“人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惟德学,惟才艺,不如人,当自励,若饮食,若衣服,不如人,勿生戚”、“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等等,皆可谓至理名言,至今仍在群众中广泛流传。

《弟子规密码》作者王俊闳有两种考证:

一:李毓秀(1647年—1729年),字子潜,号采三,新绛县龙兴镇周庄村人,生于清代顺治七年,卒于清雍正六年,享年83岁。清初著名学者、教育家。从师党冰壑游历近二十年。精研大学中庸,创办敦复斋讲学。来听课的人很多,门外满是脚印。太平县御史王奂曾多次向他请教,十分佩服他的才学,被人尊称为李夫子。平生只考中秀才,主要活动是教书。

根据传统对童蒙的要求,也结合他自己的教书实践,写成了《训蒙文》,后来经过贾存仁修订,改名《弟子规》。他的著作还有《四书正伪》、《四书字类释义》、《学庸发明》、《读大学偶记》、《宋孺夫文约》、《水仙百咏》等,分别藏于山西省图书馆和北京大学图书馆。

二:李毓秀(1662年至1722年),字子潜,号采三,清代康熙时山西绛州人,生于清代康熙年间,卒于乾隆年间。清初著名学者、教育家。从师党冰壑游历近二十年。精研大学中庸,创办敦复斋讲学。 李毓秀学问好,修养好,来听课的人很多,门外满是脚印。太平县御史王奂曾多次向他请教,十分佩服他的才学,被人尊称为李夫子。他的著作有《弟子规》、《四书正伪》、《四书字类释义》、《学庸发明》、《读大学偶记》、《宋孺夫文约》、《水仙百咏》等,分别藏于山西省图书馆和北京大学图书馆。 因撰写《弟子规》,去世后他的牌位被供奉在绛州先贤祠。

特别是《弟子规》(初版时称《训蒙文》,浮山贾木斋修订为《弟子规》),辗转翻印,流传甚广,成为清代至民国年间通用的儿童启蒙读物。此书以浅近通俗的文字、三字韵的形式阐述了学习的重要、做人的道理以及待人接物的礼貌常识等等。

篇3:解密弟子规作者-李毓秀

解密弟子规作者-李毓秀

公元6月24日,中原大地河南,传来了一条出人意料的消息:某书画学校的校长为了表达自己对一本国学书籍的敬仰之心,双膝跪在地上,把十万本同样内容的书,免费赠送给了郑州市的中小学生。

令校长“顶礼膜拜”的书,就是《弟子规》。

近年来,国内外掀起了学习《弟子规》的热潮,从学校到企业,到政府单位,很多地方都出现了《弟子规》的身影。

有资料显示,进入21世纪以来,在全世界有华人的地方,约有一亿多人在学习这本古老的书籍。这本薄薄的但透着深邃思想的书籍堪称全世界读者最多的奇书之一。而关于其作者李毓秀的记载,却只有寥寥百十字,他的老师是谁,他的社会地位如何,如何创作的弟子规等都没有交代,让一代大儒李毓秀蒙上了神秘的面纱。结合弟子规作者研究第一人、学者王俊闳的研究成果,本文将带领您回到三百年前,走近李毓秀,去体味他人生的酸甜苦辣……

老师是谁,学历如何?

公元1647的一天,在绛州(现今山西省新绛县)龙兴镇周庄村的一个地主家庭里,一个男婴呱呱坠地,用哭声宣告了他的到来。弄璋之喜,让家人充满了期望,取名毓秀,字子潜,号采三。希望他有朝一日登科及第,光宗耀祖,稍稍长大一些,就拜当地有名的夫子党成为师。

据史书记载,李毓秀的老师党成,字宪公,号冰壑。家境贫寒,幼年好学聪敏。习《尚书》、精《周易》。但在崇尚八股的科举制度下,虽有才学但屡试不第。二十八九岁还于童生在一起考试。一气之下遂绝意仕途,超然世俗而专志于学问。他刻苦攻读,博览群书。“寒洁素守,视世俗薰灼泊如也”。著作有《日知录》、《仰思录》、《学庸澹言》、《学思二编》等。是当时有名的大儒。

那么,我们结合古今学历标准来分析一下,党成是一个什么样的老师呢?

首先看清朝的考试制度。

清代科举考试分为四级。一般士子(读书人)不论年龄大小,凡未取得国家正式学校学生资格的,统称童生。童生经过县学考试,成为“秀才”。秀才参加每三年一次在省城举行的“乡试”,考中的称“举人”,举人即成为国家在编官员,享受国家俸禄,可以做官。举人进而参加每三年一次在京城由礼部举行的考试,称“会试”,考取者称“贡士”。考取贡士的人,同时要参加“殿试”。殿试后,根据成绩将参加考试的贡士分三个等级,称“三甲”。一甲称为“进士及第”,只有三名,就是状元、榜眼、探花;二甲称为“进士出身”若干名;三甲称为“同进士出身”若干名。

《范进中举》很多人都学过:范进是个士人,他一直生活在穷困之中,又一直不停地应试,考了二十多次,到五十四岁才中了个秀才。接着又在乡试中中了举人。中举之后,范进喜极而疯。因为,举人就能做官了,有俸禄了。

与我们今天的考试制度相比,有学者提出,秀才应该与高中生类似,以此标准,李毓秀的老师相当一个初中生。放在今天,不仅想进学校当老师难,估计开个补习班都成问题,但由于他的真才实学,学术著作颇丰,在当地名气很大,很受大家敬重!

李毓秀作为富家子弟,他的家庭完全有条件选择其他有“功名”的老师,但选择了党成,这反映了他的家人及李毓秀本人对真才实学的渴望和尊重!

有了名师指导,李毓秀应该在科举上有所作为才对,但史料记载,李毓秀是一个秀才,一生都没有超越这个“功名”,这又是为什么呢?

一生秀才之谜

还得从老师党成说起。

古人讲:“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可以想象,一个老师对学生的影响有多深。据《直隶绛州志》记载:“李毓秀师从党冰壑游历近。”

老师党成所住的窑头村距李毓秀所在的周庄村不过两三里地。儿时的李毓秀便求学于党老师门下。根据史书记载,党成生于16。也就是说,李毓秀出生时,老师已经32岁了,当他入学时,当时党成已经快40岁左右了,名气大但却没有功名,甚至连秀才都不是, “一气之下,绝意于仕途。”作为党成学生的李毓秀,在老师的耳濡目染中,可能对科举考试产生不满,甚至产生反感的情绪,而且他还跟随老师外出游历多年,老师对他的影响比之他人来讲可能更深。

因此,一种说法是考取秀才后,李毓秀不愿意再参加考试,和党老师一样,走上了一条“著书立说,教书育人”的道路。

另一种说法是李毓秀曾经参加过两次乡试,但都没有中,最后便放弃了。到底有没有再参加科举现在无法考证,但不管怎样,我们可以肯定,李毓秀后来把教书育人放在第一位,跟老师专心学术,超然世俗的品格分不开,他从老师哪里得到了做学问的乐趣,而不是把做学问当做求功名的工具。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有人认为:李毓秀能够放下功名还有另一个重要原因—家境富裕。

在当时,很多读书人求取功名既有“修身治国平天下”的高远目标,也有现实中的无奈。许多读书人出生于贫寒之家,过着“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的生活,要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就必须考上功名,吃国家俸禄。作为李毓秀来说,由于不存在经济上的压力,他的求学是人生理想和乐趣,不再是谋生工具,放下功名也就容易。

虽然李毓秀一生是秀才功名,但根据史志记载,李毓秀后来担任过县丞,相当于一个副县长职务,前面说过,中了举人的人才能为官的,那么李毓秀的官从何来呢?

捐官之谜

结合史料记载和学者的研究,李毓秀的官是捐来的。这一点,可能会让很多人大跌眼镜,作为一代大儒,为什么要去捐一个官当呢?岂不被世人耻笑吗?以后还有何脸面给学生谈经论道?

李毓秀的捐官有着特殊的时代背景。

李毓秀生活的时代是康熙盛世,当时有规定:“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丁银也被取消了。在这种情况下,国库的收入多少是个“死数”,但是花销却不是常数。就说战争,在康熙执政的六十几年中,先后经历了除鳌拜、平三藩、收台湾、灭葛尔丹等重大事件,也经历过无数次大大小小的战役,费银无数,开支自然会大幅增加。如果再碰上地震、黄河决口等自然灾害,国家的财力就会显得十分紧张,碰到这种情况怎么办?捐官增加收入!因为是官方鼓励的一种行为,所以显得很是“正大光明”,在当时来说并不丢人。在一定程度,还有一部分“为国捐款”的色彩。

据统计,1672年到1676年,清朝共捐了500多个知县,而当时全国才有1300多个知县,清朝靠捐纳做官的比例最多的时候达到60%,也就是60%的官是捐纳,40%的官是走得正途,也就是通过科举考试取得的。一些大家,如李慈铭,这位晚清时期名倾朝野的著名学者。一生读书万卷,著作等身,经史百家无所不涉,而且成就卓越。著作将近50种,总字数约在七八百万以上。在考中秀才之后,又开始了在科场上的长途跋涉,先后辗转南北参加考试十一次,均未考中。最后,在朝为官的诗友周星誉劝说下捐了一个官。

那么,捐官的花费如何呢?据统计,一个地市级的干部,捐银9600两左右,约当于人民币250万左右;副市长级4620两,省级以上是16000两,县长一级需银4600多两,李毓秀的县丞就是副县长,需银980两,换算过来大约需要20多万人民币。由于李毓秀出生地主家庭,经济条件很宽裕,所以就家人就给他捐了一个官。

关于李毓秀捐官,还有另一个现实中的原因。这就是当时读书人的社会困境。

清朝的社会制度是封建制度。以农耕为主的封建社会的主要社会身份有四种:士、农、工、商。作为读书人的士,在其中的地位最高,士进可为官,退可为绅,是当时的统治阶层,其他的为农工商。

一个人特别是出身于农民家庭的人,要想专心致志的读书,需要有一定的经济作为后盾,一是读书时的学费,一是读书时笔墨纸砚等费用的支出。而且一个人一旦走了读书这条路,他从此就可以不再下地劳动,其吃喝拉撒等等一切都由整个家族供养。供养他的源动力就是这个人将来“功成名就”之后必须反哺家族。也可以说,这个家族所有的希望都维系在他的身上,一旦落榜或弃学不读,这个被人仰慕的读书人立刻会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他们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把自己从一个读书人的高度降到一个农民的高度。这样还不行,他还要面对同族人的轻视、怨恨甚致侮辱。李毓秀家中富裕,虽然不像其他的穷书生那样放弃仕途被人怨恨和歧视,但肯定会背负一定的精神压力。

从这个角度讲,在经济富裕的情况下,捐官对族人来说是一种交代,也能减轻李毓秀及家人的压力。

不管何种原因,我们有两点可以肯定:第一是当时的捐官跟现在个别官员的“暗箱”操作性质完全不同,是一种“拿得上桌面的”的行为;第二,捐官并没有影响到别人对李夫子的敬重,因为据县志的记载,他讲课时,“屋里站满了人,到处都是脚印”。

出生地、生卒不祥之谜

翻开现在的弟子规课本,关于作者的介绍,要么不提,要么就是多种版本,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这就牵扯到李毓秀的政治地位。

虽然秀才身份的李毓秀捐了一个官,但其实是一个不入流的小官。

清朝官员的等级分“九品十八级”,每等有正从之别,不在十八级以内的叫做未入流,在级别上附于从九品。县丞略高于九品属于八品,用今天的话来说,相当于副县长。但是那时的副县长和现在副县长相比,在权力上的区别是很大的。特别是在封建社会权力高度集中的'情况下,县里的所有一切只能由知县一人说了算,县丞的权力只能是“建言献策”,在知县耳旁吹吹风,出一点主意罢了。

没有较大的“功名”,获得的官职又低,虽然李毓秀饱读诗书,满腹经纶,颇有名气,但生卒和生身之地却被那个非常势利的社会给忽略了。

事实上,史志本身就是很“势利”的。翻开山西新绛县历朝历代修订的史志,一些用今天的话来讲“有头有脸”、有着一官半职的历史人物的生平身世都录的十分清楚,有的甚至已经过了多年仍然十分详尽。比如,像做过晋国大夫的魏绛之八世孙魏文候,在县志上就明明白白地写着:出生于新绛县横桥乡文候村,且注明其为战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而晋国大夫赵盾,儒家革新派人物荀子等等都精确到了这些人的生身之村。

“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势利的史志并没有影响子孙后代对李夫子的尊敬和热情,因为他为子孙后代留下了精神上的“万里长城”—《弟子规》,可以防御种种错误和不良诱惑的侵袭,让子孙后代成为栋梁之才,可以给人民幸福,让社会和谐。

那么这部传世之作是如何写成的呢?

弟子规是如何“炼成”的

学者王俊闳在他的《弟子规密码》一书中提到,李毓秀创作《弟子规》的资料依据和其它依据有三点:一是参考《论语·学而》、《礼记·曲礼》等文章;二是参考《童蒙须知》等书籍;三是结合自身生活。

第一、《论语》及《曲礼》对《弟子规》一书的影响。

1、参考《论语·学而》写成了《弟子规》的总序。

熟读《四书五经》是古代读书人的必修课,李毓秀必定对这些书籍烂熟于心。在著书立说时,要参考圣贤著作,对其进行合理发挥符合封建社会的人伦常理,因此,李毓秀在创作《训蒙文》时没有脱离“圣人训”的大框框,以《论语》为基础,对弟子进行谆谆教诲,符合儒学常理。《论语·学而》篇中有“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一句,而《弟子规》则将其作为全书总序,成为指导《弟子规》创作的核心思想。

2、参考《曲礼》成就了《弟子规》部分内容。

《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其内容主要是记载和论述先秦的礼制、礼意,解释仪礼,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曲礼》是《礼记》中的一篇。《弟子规》在著述中,许多地方都参考了《曲礼》一文的章节。现将《曲礼》和《弟子规》中的部分内容作以比较,供大家参考:

《曲礼》:“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清,昏定而晨省,在丑夷不争。”《弟子规》: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

《曲礼》:“夫为人子者,出必告,反必面,所游必有常,所习必有业,……”《弟子规》:“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曲礼》:“幼子常视毋诳,童子不衣裘裳,立必正方,……”《弟子规》:“步从容,立端正。”

……

第二、《弟子规》部分内容借取《童养须知》一书。

《童蒙须知》系南宋朱熹所作。朱熹是史上有名的理学家、教育家,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被称为 “集大成而绪千百年绝传之学,开愚蒙而立亿万世一定之归。”

《弟子规》中的许多段落都是依据《童蒙须知》改编的。部分内容如:

《童蒙须知》:“若父母长上有所召唤,却当疾走而前,不可舒缓。”《弟子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童蒙须知》:“冠巾,衣服,鞋袜,皆须收拾爱护,常令洁净整齐;此三者,要紧束,……”“脱衣服,必齐整折叠箱箧中。勿散乱顿放,则不为尘埃杂秽所污。……”《弟子规》:“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

《童蒙须知》:“凡为人子弟.须是常低声下气.语言详缓。”《弟子规》:“尊长前,声要低”。

第三、《弟子规》中部分内容,系李毓秀结合自身所处环境所创。

《弟子规》中部分内容体现着李毓秀所处的家庭环境。如:“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一句,看似写得是生活中人人都可能碰到的事情,但表现的却是:一个仆人托盘置茶水而入,进门时轻轻的揭开帘子,退出时,绕桌宽转身而去的画面。此句是对李毓秀家庭环境的再现。再如:“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待婢仆,身贵端,虽贵端,慈而宽。”“骑下马,乘下车”等等,其中的许多内容均是其实际生活的写照。

李夫子教育事业和对家乡的特殊“遗产”

《新绛县志》“书院、私塾”一篇记载“敦复斋”清初本州李毓秀创办,“来听课的人很多,门外满是脚印。”太平县御史王奂曾多次向他请教,十分佩服他的才学,被人尊称为李夫子。他的弟子著名者有姚吉士、阎廷玠等内容的记载。阎廷蚧曾是闻名一时的东雍书院的主讲人,该书院有房屋百余间,学田50余亩。房地租银每年35两,为书院膏火之资。生童来自州辖稷山、河津、闻喜、绛、垣曲等县。

他曾写过一首诗,完全是李毓秀《弟子规》精神之延续。其诗曰:

少吃一只鸡,可买五日菜。

少穿一尺绸,举家有铺戴。

自幼闻是言,于今犹深爱。

惟俭足助廉,粗粝胜借贷。

频见贪财俦,天理置度外。

敲骨兼吸髓,逼令众无奈。

但知肥橐囊,哪顾将人害。

毒刑几身遭,子孙作乞丐。

金钱转眼空,恶名传后代。

君去只一清,留得良心在。

安贫久忘贫,升沉且自耐。

况锺与徐缜,焉知未能再。

李毓秀传经授道四十余年,幼时一父两母的经历,个人婚姻因妻子先后病故而造成孩子三个妈的现实,客观历练了他处家理事的能力,也为他写出《训蒙文》奠定了基础,使他最终成为一代大儒,著作流传百世。

虽然夫子已经离我们有三百多年了,但他对当地的教化却影响至今,成为当地人的精神财富,特别是其中的“孝道”,当地百姓可谓将其发挥到了极致。用当地一老者的话来说,在新绛,如果说哪个人最孝顺,说不上来的。因为在当地,奉行孝道似乎是一种天经地义的事情,新绛的为人子女者,对父母谈不上百依百顺,但大都能送茶递饭、体贴入微,遇到父母头疼脑热,也都能侍候左右,端屎倒尿,于寻常之中彰显着大孝的内涵。这种蔚成风气的环境,可能与李夫子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暖,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的教诲息息相关。虽然,时下的年轻人未能亲耳聆听一代大儒的言传,但在这块土地上孕育生成的《弟子规》,毕竟滋养了他们的先辈,《弟子规》在这里已深入人心,到了“无须言教而自知”的地步。

引导语:下面小编将带你走近《弟子规》作者李毓秀,体味其人生的酸甜苦辣。

公元206月24日,中原大地河南,传来了一条出人意料的消息:某书画学校的校长为了表达自己对一本国学书籍的敬仰之心,双膝跪在地上,把十万本同样内容的书,免费赠送给了郑州市的中小学生。

令校长“顶礼膜拜”的书,就是《弟子规》。

近年来,国内外掀起了学习《弟子规》的热潮,从学校到企业,到政府单位,很多地方都出现了《弟子规》的身影。

有资料显示,进入21世纪以来,在全世界有华人的地方,约有一亿多人在学习这本古老的书籍。这本薄薄的但透着深邃思想的书籍堪称全世界读者最多的奇书之一。而关于其作者李毓秀的记载,却只有寥寥百十字,他的老师是谁,他的社会地位如何,如何创作的弟子规等都没有交代,让一代大儒李毓秀蒙上了神秘的面纱。结合弟子规作者研究第一人、学者王俊闳的研究成果,本文将带领您回到三百年前,走近李毓秀,去体味他人生的酸甜苦辣……

老师是谁,学历如何?

公元1647的一天,在绛州(现今山西省新绛县)龙兴镇周庄村的一个地主家庭里,一个男婴呱呱坠地,用哭声宣告了他的到来。弄璋之喜,让家人充满了期望,取名毓秀,字子潜,号采三。希望他有朝一日登科及第,光宗耀祖,稍稍长大一些,就拜当地有名的夫子党成为师。

据史书记载,李毓秀的老师党成,字宪公,号冰壑。家境贫寒,幼年好学聪敏。习《尚书》、精《周易》。但在崇尚八股的科举制度下,虽有才学但屡试不第。二十八九岁还于童生在一起考试。一气之下遂绝意仕途,超然世俗而专志于学问。他刻苦攻读,博览群书。“寒洁素守,视世俗薰灼泊如也”。著作有《日知录》、《仰思录》、《学庸澹言》、《学思二编》等。是当时有名的大儒。

那么,我们结合古今学历标准来分析一下,党成是一个什么样的老师呢?

首先看清朝的考试制度。

清代科举考试分为四级。一般士子(读书人)不论年龄大小,凡未取得国家正式学校学生资格的,统称童生。童生经过县学考试,成为“秀才”。秀才参加每三年一次在省城举行的“乡试”,考中的称“举人”,举人即成为国家在编官员,享受国家俸禄,可以做官。举人进而参加每三年一次在京城由礼部举行的考试,称“会试”,考取者称“贡士”。考取贡士的人,同时要参加“殿试”。殿试后,根据成绩将参加考试的贡士分三个等级,称“三甲”。一甲称为“进士及第”,只有三名,就是状元、榜眼、探花;二甲称为“进士出身”若干名;三甲称为“同进士出身”若干名。

《范进中举》很多人都学过:范进是个士人,他一直生活在穷困之中,又一直不停地应试,考了二十多次,到五十四岁才中了个秀才。接着又在乡试中中了举人。中举之后,范进喜极而疯。因为,举人就能做官了,有俸禄了。

与我们今天的考试制度相比,有学者提出,秀才应该与高中生类似,以此标准,李毓秀的老师相当一个初中生。放在今天,不仅想进学校当老师难,估计开个补习班都成问题,但由于他的真才实学,学术著作颇丰,在当地名气很大,很受大家敬重!

李毓秀作为富家子弟,他的家庭完全有条件选择其他有“功名”的老师,但选择了党成,这反映了他的家人及李毓秀本人对真才实学的渴望和尊重!

有了名师指导,李毓秀应该在科举上有所作为才对,但史料记载,李毓秀是一个秀才,一生都没有超越这个“功名”,这又是为什么呢?

一生秀才之谜

还得从老师党成说起。

古人讲:“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可以想象,一个老师对学生的影响有多深。据《直隶绛州志》记载:“李毓秀师从党冰壑游历近20年。”

老师党成所住的窑头村距李毓秀所在的周庄村不过两三里地。儿时的李毓秀便求学于党老师门下。根据史书记载,党成生于1615年。也就是说,李毓秀出生时,老师已经32岁了,当他入学时,当时党成已经快40岁左右了,名气大但却没有功名,甚至连秀才都不是, “一气之下,绝意于仕途。”作为党成学生的李毓秀,在老师的耳濡目染中,可能对科举考试产生不满,甚至产生反感的情绪,而且他还跟随老师外出游历多年,老师对他的影响比之他人来讲可能更深。

因此,一种说法是考取秀才后,李毓秀不愿意再参加考试,和党老师一样,走上了一条“著书立说,教书育人”的道路。

另一种说法是李毓秀曾经参加过两次乡试,但都没有中,最后便放弃了。到底有没有再参加科举现在无法考证,但不管怎样,我们可以肯定,李毓秀后来把教书育人放在第一位,跟老师专心学术,超然世俗的品格分不开,他从老师哪里得到了做学问的乐趣,而不是把做学问当做求功名的工具。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有人认为:李毓秀能够放下功名还有另一个重要原因—家境富裕。

在当时,很多读书人求取功名既有“修身治国平天下”的高远目标,也有现实中的无奈。许多读书人出生于贫寒之家,过着“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的生活,要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就必须考上功名,吃国家俸禄。作为李毓秀来说,由于不存在经济上的压力,他的求学是人生理想和乐趣,不再是谋生工具,放下功名也就容易。

虽然李毓秀一生是秀才功名,但根据史志记载,李毓秀后来担任过县丞,相当于一个副县长职务,前面说过,中了举人的人才能为官的,那么李毓秀的官从何来呢?

捐官之谜

结合史料记载和学者的研究,李毓秀的官是捐来的。这一点,可能会让很多人大跌眼镜,作为一代大儒,为什么要去捐一个官当呢?岂不被世人耻笑吗?以后还有何脸面给学生谈经论道?

李毓秀的捐官有着特殊的时代背景。

李毓秀生活的时代是康熙盛世,当时有规定:“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丁银也被取消了。在这种情况下,国库的收入多少是个“死数”,但是花销却不是常数。就说战争,在康熙执政的六十几年中,先后经历了除鳌拜、平三藩、收台湾、灭葛尔丹等重大事件,也经历过无数次大大小小的战役,费银无数,开支自然会大幅增加。如果再碰上地震、黄河决口等自然灾害,国家的财力就会显得十分紧张,碰到这种情况怎么办?捐官增加收入!因为是官方鼓励的一种行为,所以显得很是“正大光明”,在当时来说并不丢人。在一定程度,还有一部分“为国捐款”的色彩。

据统计,1672年到1676年,清朝共捐了500多个知县,而当时全国才有1300多个知县,清朝靠捐纳做官的比例最多的时候达到60%,也就是60%的官是捐纳,40%的官是走得正途,也就是通过科举考试取得的。一些大家,如李慈铭,这位晚清时期名倾朝野的著名学者。一生读书万卷,著作等身,经史百家无所不涉,而且成就卓越。著作将近50种,总字数约在七八百万以上。在考中秀才之后,又开始了在科场上的长途跋涉,先后辗转南北参加考试十一次,均未考中。最后,在朝为官的诗友周星誉劝说下捐了一个官。

那么,捐官的花费如何呢?据统计,一个地市级的干部,捐银9600两左右,约当于人民币250万左右;副市长级4620两,省级以上是16000两,县长一级需银4600多两,李毓秀的县丞就是副县长,需银980两,换算过来大约需要20多万人民币。由于李毓秀出生地主家庭,经济条件很宽裕,所以就家人就给他捐了一个官。

关于李毓秀捐官,还有另一个现实中的原因。这就是当时读书人的社会困境。

清朝的社会制度是封建制度。以农耕为主的封建社会的主要社会身份有四种:士、农、工、商。作为读书人的士,在其中的地位最高,士进可为官,退可为绅,是当时的统治阶层,其他的为农工商。

一个人特别是出身于农民家庭的人,要想专心致志的读书,需要有一定的经济作为后盾,一是读书时的学费,一是读书时笔墨纸砚等费用的支出。而且一个人一旦走了读书这条路,他从此就可以不再下地劳动,其吃喝拉撒等等一切都由整个家族供养。供养他的源动力就是这个人将来“功成名就”之后必须反哺家族。也可以说,这个家族所有的希望都维系在他的身上,一旦落榜或弃学不读,这个被人仰慕的读书人立刻会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他们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把自己从一个读书人的高度降到一个农民的高度。这样还不行,他还要面对同族人的轻视、怨恨甚致侮辱。李毓秀家中富裕,虽然不像其他的穷书生那样放弃仕途被人怨恨和歧视,但肯定会背负一定的精神压力。

从这个角度讲,在经济富裕的情况下,捐官对族人来说是一种交代,也能减轻李毓秀及家人的压力。

不管何种原因,我们有两点可以肯定:第一是当时的捐官跟现在个别官员的“暗箱”操作性质完全不同,是一种“拿得上桌面的”的行为;第二,捐官并没有影响到别人对李夫子的敬重,因为据县志的记载,他讲课时,“屋里站满了人,到处都是脚印”。

出生地、生卒不祥之谜

翻开现在的弟子规课本,关于作者的介绍,要么不提,要么就是多种版本,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这就牵扯到李毓秀的政治地位。

虽然秀才身份的李毓秀捐了一个官,但其实是一个不入流的小官。

清朝官员的等级分“九品十八级”,每等有正从之别,不在十八级以内的叫做未入流,在级别上附于从九品。县丞略高于九品属于八品,用今天的话来说,相当于副县长。但是那时的副县长和现在副县长相比,在权力上的区别是很大的。特别是在封建社会权力高度集中的情况下,县里的所有一切只能由知县一人说了算,县丞的权力只能是“建言献策”,在知县耳旁吹吹风,出一点主意罢了。

没有较大的“功名”,获得的官职又低,虽然李毓秀饱读诗书,满腹经纶,颇有名气,但生卒和生身之地却被那个非常势利的社会给忽略了。

事实上,史志本身就是很“势利”的。翻开山西新绛县历朝历代修订的史志,一些用今天的话来讲“有头有脸”、有着一官半职的历史人物的生平身世都录的十分清楚,有的甚至已经过了2000多年仍然十分详尽。比如,像做过晋国大夫的魏绛之八世孙魏文候,在县志上就明明白白地写着:出生于新绛县横桥乡文候村,且注明其为战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而晋国大夫赵盾,儒家革新派人物荀子等等都精确到了这些人的生身之村。

“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势利的史志并没有影响子孙后代对李夫子的尊敬和热情,因为他为子孙后代留下了精神上的“万里长城”—《弟子规》,可以防御种种错误和不良诱惑的侵袭,让子孙后代成为栋梁之才,可以给人民幸福,让社会和谐。

那么这部传世之作是如何写成的呢?

弟子规是如何“炼成”的

学者王俊闳在他的《弟子规密码》一书中提到,李毓秀创作《弟子规》的资料依据和其它依据有三点:一是参考《论语·学而》、《礼记·曲礼》等文章;二是参考《童蒙须知》等书籍;三是结合自身生活。

第一、《论语》及《曲礼》对《弟子规》一书的影响。

1、参考《论语·学而》写成了《弟子规》的总序。

熟读《四书五经》是古代读书人的必修课,李毓秀必定对这些书籍烂熟于心。在著书立说时,要参考圣贤著作,对其进行合理发挥符合封建社会的人伦常理,因此,李毓秀在创作《训蒙文》时没有脱离“圣人训”的大框框,以《论语》为基础,对弟子进行谆谆教诲,符合儒学常理。《论语·学而》篇中有“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一句,而《弟子规》则将其作为全书总序,成为指导《弟子规》创作的核心思想。

2、参考《曲礼》成就了《弟子规》部分内容。

《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其内容主要是记载和论述先秦的礼制、礼意,解释仪礼,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曲礼》是《礼记》中的一篇。《弟子规》在著述中,许多地方都参考了《曲礼》一文的章节。现将《曲礼》和《弟子规》中的部分内容作以比较,供大家参考:

《曲礼》:“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清,昏定而晨省,在丑夷不争。”《弟子规》: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

《曲礼》:“夫为人子者,出必告,反必面,所游必有常,所习必有业,……”《弟子规》:“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曲礼》:“幼子常视毋诳,童子不衣裘裳,立必正方,……”《弟子规》:“步从容,立端正。”

……

第二、《弟子规》部分内容借取《童养须知》一书。

《童蒙须知》系南宋朱熹所作。朱熹是史上有名的理学家、教育家,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被称为 “集大成而绪千百年绝传之学,开愚蒙而立亿万世一定之归。”

《弟子规》中的许多段落都是依据《童蒙须知》改编的。部分内容如:

《童蒙须知》:“若父母长上有所召唤,却当疾走而前,不可舒缓。”《弟子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童蒙须知》:“冠巾,衣服,鞋袜,皆须收拾爱护,常令洁净整齐;此三者,要紧束,……”“脱衣服,必齐整折叠箱箧中。勿散乱顿放,则不为尘埃杂秽所污。……”《弟子规》:“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

《童蒙须知》:“凡为人子弟.须是常低声下气.语言详缓。”《弟子规》:“尊长前,声要低”。

第三、《弟子规》中部分内容,系李毓秀结合自身所处环境所创。

《弟子规》中部分内容体现着李毓秀所处的家庭环境。如:“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一句,看似写得是生活中人人都可能碰到的事情,但表现的却是:一个仆人托盘置茶水而入,进门时轻轻的揭开帘子,退出时,绕桌宽转身而去的画面。此句是对李毓秀家庭环境的再现。再如:“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待婢仆,身贵端,虽贵端,慈而宽。”“骑下马,乘下车”等等,其中的许多内容均是其实际生活的写照。

李夫子教育事业和对家乡的特殊“遗产”

《新绛县志》“书院、私塾”一篇记载“敦复斋”清初本州李毓秀创办,“来听课的人很多,门外满是脚印。”太平县御史王奂曾多次向他请教,十分佩服他的才学,被人尊称为李夫子。他的弟子著名者有姚吉士、阎廷玠等内容的记载。阎廷蚧曾是闻名一时的东雍书院的主讲人,该书院有房屋百余间,学田50余亩。房地租银每年35两,为书院膏火之资。生童来自州辖稷山、河津、闻喜、绛、垣曲等县。

他曾写过一首诗,完全是李毓秀《弟子规》精神之延续。其诗曰:

少吃一只鸡,可买五日菜。

少穿一尺绸,举家有铺戴。

自幼闻是言,于今犹深爱。

惟俭足助廉,粗粝胜借贷。

频见贪财俦,天理置度外。

敲骨兼吸髓,逼令众无奈。

但知肥橐囊,哪顾将人害。

毒刑几身遭,子孙作乞丐。

金钱转眼空,恶名传后代。

君去只一清,留得良心在。

安贫久忘贫,升沉且自耐。

况锺与徐缜,焉知未能再。

李毓秀传经授道四十余年,幼时一父两母的经历,个人婚姻因妻子先后病故而造成孩子三个妈的现实,客观历练了他处家理事的能力,也为他写出《训蒙文》奠定了基础,使他最终成为一代大儒,著作流传百世。

虽然夫子已经离我们有三百多年了,但他对当地的教化却影响至今,成为当地人的精神财富,特别是其中的“孝道”,当地百姓可谓将其发挥到了极致。用当地一老者的话来说,在新绛,如果说哪个人最孝顺,说不上来的。因为在当地,奉行孝道似乎是一种天经地义的事情,新绛的为人子女者,对父母谈不上百依百顺,但大都能送茶递饭、体贴入微,遇到父母头疼脑热,也都能侍候左右,端屎倒尿,于寻常之中彰显着大孝的内涵。这种蔚成风气的环境,可能与李夫子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暖,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的教诲息息相关。虽然,时下的年轻人未能亲耳聆听一代大儒的言传,但在这块土地上孕育生成的《弟子规》,毕竟滋养了他们的先辈,《弟子规》在这里已深入人心,到了“无须言教而自知”的地步。

篇4:《弟子规》作者李毓秀简介及内容介绍

《弟子规》作者李毓秀简介及内容介绍

《弟子规》,清代康熙时山西绛州人李毓秀所作。

李毓秀,字子潜,号采三。新绛县龙兴镇人,生于清代康熙年间,卒于乾隆年间,享年83岁。清初著名学者、教育家。从师党冰壑游历近二十年。精研大学中庸,创办敦复斋讲学。来听课的人很多,门外满是脚印。太平县御史王奂曾多次向他请教,十分佩服他的才学,被人尊称为李夫子。平生只考中秀才,主要活动是教书。根据传统对童蒙的要求,也结合他自己的教书实践,写成了《训蒙文》,后来经过贾有仁修订,改名《弟子规》。他的著作还有《四书正伪》、《四书字类释义》、《学庸发明》、《读大学偶记》、《宋孺夫文约》、《水仙百咏》等,分别藏于山西省图书馆和北京大学图书馆。

全书以《论语·学而》中的“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开篇,以三字韵语的文字形式,对儿童言语行动提出要求,教以应该怎样待人处世,通常的核心思想是孝弟仁爱。

《弟子规》浅显易懂,押韵顺口,内容又符合伦理道德,是以极有影响,清代后期成为广为流传的儿童读本和童蒙读物,此书以浅近通俗的文字、三字韵的形式阐述了学习的重要、做人的道理以及待人接物的礼貌常识等等,几乎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有同等影响。

文风朴实,说理透彻,可谓谆谆教诲,循循善诱,在我国清代教育史上有一定的影响。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原作者李毓秀(公元1662年至1722年)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以「论语」「学而篇」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中心。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后来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训蒙文》,并改名《弟子规》,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

《弟子规》这本书,影响之大,读诵之广,仅次于《三字经》。《弟子规》原名《训蒙文》,原作者李毓秀(公元1662年至1722年)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以「论语」「学而篇」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中心。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后来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训蒙文》,并改名《弟子规》,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 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废经废伦,治安败坏根由。贪瞋痴慢,人心堕落原因,欲致天下太平,须从根本着手。图挽犯罪狂澜,唯有明伦教孝。误根本为枝末,认枝末为根本。为求解决问题,反倒制造问题。君子唯有务本,本务邦国自宁。 俗云:「教儿初孩,教妇初来」,儿童天性未染污前,善言易入;先入为主,及其长而不易变;故人之善心、信心,须在幼小时培养;凡为人父母者,在其子女幼小时,即当教以读诵经典,以培养其根本智慧及定力;更晓以因果报应之理,敦伦尽分之道;若幼小时不教,待其长大,则习性已成,无能为力矣! 三字经曰:「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教之道,贵以专。」,而非博与杂;故一部经典,宜读诵百至千遍,苏东坡云:「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现在教学,坏在博与杂,且不重因果道德及学生读经、定力之培养,至有今日之苦果。企盼贤明父母师长,深体斯旨;此乃中华文化之命脉所系,中华子孙能否长享太平之关键,有慧眼者,当见于此。

篇5:浅谈《弟子规》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不但要教书,还要教会学生如何说话,让他们了解口才也是一门艺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蕴含丰富的哲理。《弟子规》这本书,是根据先师孔子的教诲编成的。书中说,做人首先要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要言行严谨、讲究诚信。弟子规,圣人训,首孝俤,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弟子规教育学生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已,莫闲管。

这段话的大概意思是开口说话,态度要诚恳,要讲信用,绝对不可以欺骗别人,否则就会失信于人,也就是说,说过的话要算话,要说到做到,吉训就有“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另外,为达目的花言巧语也是绝对不可以的。其次,讲话要适可而止,不要口若悬河,要懂得言多必失的道理;另外讲话要恰当在理,分清场合,实事求是,不可歪曲事实,否则,后患无穷。不说尖酸刻薄、下流污秽的言语,做到有礼有节。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文明礼仪时刻牢记在心。另外,办不到的事或不适宜的事儿不能轻易允诺别人,假如不经考虑,允诺了别人就会使自己进退两难。没有亲眼见到的或不确定的事情不要轻易传出去。

最后,讲话要稳重舒缓,咬字吐词要清楚,态度要诚恳,不可以讲得太快,容易引起对方误会,讲得含糊不清,有时也会误了事。还有教育学生不说别人闲话,更不和别人一起说长道短。在别人当面说自己的过失时不要发怒生气,听见恭维的话就感到不安,听见别人的指责反而高兴,这样良师益友就会渐渐接近自己。有时教师的身传比言教更重要,我们教育学生友善的语言可以建立起美好的友谊,而我们偶尔说出的激烈的言辞则可以无情地伤害学生的感情。实践证明:一个在学习方面表现良好而经常得到老师赞赏的学生,要比经常受到批评的学生能更快地学会东西。这个事实说明,我们采取批评的方法并不能让别人产生永久性的改变,相反,只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伟大的心理学家席勤说过:“我们总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赞扬,同样我们也非常害怕别人对自己的指责。”批评是毫无作用的,因为激烈的言辞、讽刺、挖苦的语言会使学生对你增加一层防御而且竭力地替自己辩护,同时,批评也是危险的,它伤害一个人自尊心,并激起他的反抗,而批评所引起的嫉恨会令学生对你敬而远之,会伤害师生之间的感情,同时所指责的事情也不会有任何改善。

我们培养学生的同时,要多对他们的自尊心进行关注,所以有机会别忘了用真诚的话语去赞赏学生,这是生活中最美的插曲,因为那些温暖的话语会永远留在人们的内心深处。

美国哲学家杜威教授说:人类天性中最深切的冲动就是“显要感”,也就是表现欲,这种表现欲有时也通过学生的语言来表达出来。我们的班长,自称“凯撒”,当教到“chife”(长官)这个单词时,他突然大声说“这就是我”,我就是这个班的“chife”,这个孩子就表现出强烈的表现欲和显要感。语言是表达思想的工具,教师要善于通过学生的语言把握学生的心理,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作为教师,我们首先要教会学生学会说话。其次,我们还要重视学生的口才的培养。另外,培养学生的口才与说话技巧,首先要提升自身的口才和说话技巧,用自己的魅力口才去征服学生。我们要教育学生说话不但要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还要把握说话的技巧,语调语速,才能更完美地表达明确的目的。善于言谈的人,可以借助自己口才的优势赢得领导的器重,同事的钦佩,可以为广交朋友,拓宽事业打下一份坚实的基础,不断地创造成功的机遇。而拙于言谈的人,往往抓不住属于自己的机会,因而抱憾终生。所以,现代社会的种种机遇,要造你的口才来开拓;个人生活中的种种成功,要靠你的口才来促成。

培养学生的口才,关键在于培训学生的心理素质,首先要下意识地扩大自己的心理开设区域、坦诚、敢于和乐于表现真实的自我,不要担心自己的弱点会暴露,并通过人际关系这面镜子来检验和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许多学生很善于说话却不敢说话。只有既敢说话又善于说话,才会锦上添花,产生良好的口才效果。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一种表现,当面对很多人上台讲话时,就觉得很紧张害怕,由于过度紧张导致,精力不集中,甚至会大脑一片空白,不知道自己要说的是什么。所以,要想泰然自若地依照逻辑次序侃侃而谈,必须找出胆怯的根源,克服心理障碍。当众说话是一个不确定因素,你不确定听众的反应,所以才会产生焦虑和恐惧,只有练习、练习再练习,抓住每一次当众讲话的机会,积极参加演讲,当学生发现演讲成功的快乐后,就会发现当众说话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可以让学生试试豁出去的心理,那样会让学生更自信,通常人们在讲话之前,都会顾虑重重,这种状态很可能在开讲前便抹杀了信心,所以开始讲话之前,尤其重要的是注意力集中精神听听别的讲话者在说什么转移注意力,要知道,任何人都不是天生就能够在公众场合自如说话的,都要经历一个艰难的“第一次”。大不了豁出去了的想法会你的心态更淡定,讲话会更自如。

新课标要求我们改变思想,提升理念,提高组织和教学能力,我们必须整装待发,把全部的热情投身于这项改革中去,让我们的教学更上一层楼。为了迎接挑战,充分地了解和挖掘新教材的内涵,我决定一步一个脚印的进行实践和总结,不断吸取经验教训,在教学中善于运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实践能力和创新的意识建立多元的开放的评价体系。提高教学水平和能力,笔耕舍播,在教学园地中结出桃花满天下的丰硕果实。

拓展阅读:读《弟子规》,做好“弟子”

中华民族经典教育读本《弟子规》,它宣扬以儒家礼义为核心的圣贤之道,指导我们行动,帮助我们实现幸福人生。近年来,社会上掀起了学习国学经典的热潮,与《弟子规》的最早编著者李毓秀同为山西河东人的李安纲教授,怀着一颗至诚至爱的学者之心重新编写了这本书。李安纲教授认为,《弟子规》高度概括、展示了人类个体进入社会所必须装备的道德体系和智慧武器,并且可以身体力行,行之有效。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孝、悌、谨、信、爱、亲,文,这七点是孔子教育学生的要义,更是我们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网上流传这样一句话:父母想念儿女就像流水一样,一直在流;而子女想念父母就像风吹树叶,风吹一下,树叶就动一下,风不吹,树叶就不动。这样的描述透露出当代人对人伦关系的.的忧心忡忡。难道我们不应该把对父母的敬与爱注入我们的整个生命,让它如流水般绵长?读《弟子规》,幸福人生从“孝”开始。

李安纲教授编写的、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弟子规》,是一本薄薄的小书,但李教授不仅将原文加以注音,设“句解”阐释每条规矩的意义,每一篇后设“篇讲”论说全篇大义,还将三字规矩翻译成七句白话,几乎把每条规矩的出处都做了明确标注。这是一项繁琐的工作,但对初读这本书的读者十分有益。这也是该书的一大亮点。

人们知道《弟子规》是清朝人编著的,便以为书中都是满人的规矩。实际上,《弟子规》中几乎每一条规矩都源远流长,早自先秦的《易经》《论语》,近自清朝的《宋元学案》《传家宝》,所有的规矩都是数千年来老祖宗的经验。可以说,《弟子规》是颠扑不破的人生大智慧。

何为弟子?有人认为,“弟子”是相对于“师傅”而言,即“学生”这一社会角色,那么《弟子规》就是“学生”应该学习的规矩,这种理解未免有些片面。也有人把“弟子”放在整个社会环境中,认为“弟子”就是社会成员,《弟子规》就是人人须遵之规,这种说法对“弟子”的概念有了更广泛的理解,但却过于笼统。李安纲教授的《弟子规》不仅对“弟子”的概念做了深入分析,还阐明了“弟子”的社会关系,这是该书的突破点。李教授认为,“弟子”包含“为弟为子为弟子”三个概念,即弟弟、儿子和弟子,其中涵盖了弟弟跟哥哥、儿子跟父亲和弟子跟老师三种关系,这也是基本的社会关系――我们在社会中至少扮演着“弟弟”“儿子”或“弟子”中的一种角色。作为“弟子”,要时刻谨记老师的教导;作为“儿子”,要终生孝敬父母;作为“弟弟”,在家要爱戴兄长,到了社会要用悌道与四海的兄弟相处。因此,《弟子规》就是对社会中的我们的规劝和告诫,其重要性显而易见。

李教授在解读《弟子规》时,谈古论今,不仅讲述了规矩的背景故事,还列举了发生在当下的事件加以解释,这是该书的创新点。“冬则温,夏则。晨则省,昏则定”,这是孝敬父母应该做到的。该书不仅引用了“黄香扇枕温席”和“周文王给父亲请安”的故事,还讲述了现在社会一对经商的母子学习了《弟子规》,儿子为母亲洗脚的感人故事。这让我想起一则曾感动过无数人的公益广告:小男孩看着劳累了一天的母亲每天为奶奶洗脚,也端来满满一盆水,用稚嫩的声音对母亲说:“妈妈,洗脚!”孝,出自天性,不是矫揉造作。

这本小书蕴含着大学问、大智慧。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弟子规》应是我们每个人的枕边书,需常读之,时习之,深悟之。

《弟子规》读后

钱文忠解读弟子规

倪家麒《弟子规》读后感

钱文忠解读弟子规-读后感

《弟子规》读后感之职业人生

2022《弟子规》读书笔记600字左右

弟子规教学设计

小学三字经弟子规读后感

关于中学生弟子规读后感作文

三字经弟子规读后感

弟子规作者
《弟子规作者.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弟子规作者(精选5篇)】相关文章:

弟子规读后感2023-01-28

《弟子规》读后感280字2022-11-24

弟子规读后感2022023-03-13

《弟子规》读后感2022-11-13

《弟子规》读后感950字2023-02-13

写弟子规的读后感2023-07-18

《弟子规》是怎样一本书2022-08-26

《弟子规》读后感3500字左右2022-09-02

《弟子规》内容概要2022-06-06

读《弟子规》有感2022-06-15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