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诗人陆游的感悟:如是我读,陆游和梅(推荐5篇)由网友“哔哔叭叭”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对诗人陆游的感悟:如是我读,陆游和梅,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篇1:对诗人陆游的感悟:如是我读,陆游和梅
陆游是我的绍兴老乡,我对他素来崇敬。这并不是因为他和唐婉的爱情有多香艳凄婉,《钗头凤》有多么痛至骨髓,更多的是欣赏他“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男儿志向,是他“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家国情怀。
在那个国土沦丧、万事多艰的年代,陆游笔挟山水,意驾风雷。哪怕年老已是“孤卧僵村”,一句“铁马冰河入梦来”也足以让每一个血性男儿仰天长啸、血脉贲张。“楼船夜雪瓜洲度,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一介书生,虽没有什么武功,但也腰系佩剑,殚精竭虑,在抗金前线大散关呆了8个月。这成了他人生的高光时刻。“心在天山,身老沧州”,陆游的无力和悲沧,最是击中我的内心。
古今中外,所有的贤能之士必有小人使绊。陆游也不例外。好在他能写,能写就能暂时摆脱抑郁。于是就有了这首《卜算子.咏梅》。
《卜算子·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我之所以要来解读这首词,纯属偶然。几年前,一个朋友向我约一篇关于梅花的文字。因为当时正读叶嘉莹先生的《唐宋词十七讲》,有些心得,于是就一点一点地写成了这个模样。
陆游其词杨慎谓之纤丽处似秦观,雄慨处似苏轼,数量虽不如诗篇巨大,但不乏名篇,比如眼前这一首《卜算子·咏梅》。 阅读古诗词,窃以为无非是读其意思、意象及意蕴。
意思即是字面的内容所指。有一些古诗文的常识,即可明白这首词内容晓畅,并不难懂。“一株梅在驿站之外的断桥边孤单寂寞地开花了。暮色降临,梅花无依无靠,已经够愁苦了,却又遭到风雨的摧残。梅花并不想费尽心思去争芳斗春,对百花的妒忌排斥也毫不在乎。即使凋零了,化泥作尘,但依然散发出缕缕清香。”全词上阕状物写景,描绘了梅花处境;下阕直抒胸臆,抒写梅花品格。
阅读如果到此为止,无疑暴敛天物。古典诗词之妙,全在意象。且看“驿外”、“断桥”这两个寓意之象:“驿”即驿站。驿站意味着风尘奔波、远离繁华,已让人顿生飘零之感。而这株梅却安身于远在驿站之外的断桥旁边。断桥,断桥,桥断而未修,可见荒凉、可见偏僻、可见无人问津。这两个意象一叠加,顿生寂寥萧索之感。“寂寞开无主”自然是情理之中了。它是“野梅”,无主的梅,茕茕独立、茫然四顾,寂寞吞没了它花开的声音。而“黄昏”、“风雨”这两个意象,以“已是”、“更著”联接,更让人顿觉冷落凄凉、情何以堪。已是黄昏孤苦,更兼风雨摧残。生之悲凉,莫过于此。“词有淡远取神,只描取景物,而神致自在言外,此为高手。”(周颐《蕙风词话》)情景双绘、情景合一。这便是此词中意象的妙处了。
当““驿外”、“断桥”、“黄昏”、“风雨”组成的意象群渐次铺展,我们蓦然发现花之愁苦,实是人之心境。作者作此词时,正因力主对金用兵而受贬,郁郁不得志。
整首词的意蕴集中在下阕。“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陆游以梅花自喻。无意献媚,无意虚名,陆游至死在乎的是“但悲不见九州同”、“铁马冰河入梦来”。“群芳”即喻指官场小人,主和派的排斥打击、冷嘲热讽,就让他们表演去吧,他绝不会“摧眉折腰事权贵”。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前句承上句的寂寞无主、黄昏垂暮、风雨交侵等凄惨境遇。末句则振起全篇,擦亮了整首词的光芒。梅虽化泥作尘、但形散香未消。这两句沿承了同样是爱国诗人屈原《离骚》中的“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的意蕴。这香是梅的灵魂,更是陆游的一片丹心。
读到这里,我突然感到,“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这些所谓的名句,不过是隐士们的风花雪月。梅和陆游,陆游和梅,此刻的相遇似乎是神交已久、心有灵犀。诗人即梅,梅即诗人。穿越时空,这一缕香是“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的悲沧,是“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的不甘。
陆游是中国文学史上少有的知行合一、以生命书写壮丽人生的诗人。尽管他的诗词艺术成就未在最顶尖之列,但丝毫不影响他成为后人崇敬的伟大诗人。就如眼前的这一缕清澈、冷冽的香,穿越800多年的时空,萦绕在我绿色的窗棂前,缭绕不去。
作者:莫国夫
公众号:莫国夫
篇2:客舍对梅,客舍对梅陆游,客舍对梅的意思,客舍对梅赏析
客舍对梅,客舍对梅陆游,客舍对梅的意思,客舍对梅赏析 -诗词大全
客舍对梅作者:陆游 朝代:南宋 野迥林寒一水傍,密如疏蕊正商量。
半霜半雪相仍白,无蝶无蜂自在香。
月过晓窗移影瘦,风传残角引声长。
还怜客路龙山下,未折一枝先断肠。
篇3:爱国诗人陆游去世时对儿子说
示儿
南宋·陆游
死元知万事空
悲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原
家祭忘告乃翁
译文
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 因此,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
创作背景
陆游的一生,呼吸着时代的气息,呐喊着北伐抗金的战斗呼声,表现出高度的爱国主义热忱。《示儿》诗为陆游的绝笔,作于宁宗嘉定三年(12),既是诗人的遗嘱,也是诗人发出的最后的抗战号召。八十五岁的陆游一病不起,在临终前,留下了一首《示儿》,表达了诗人的无奈以及对收复失地的期盼。
陆游所处的时代,正是中国历史上民族矛盾异常尖锐的时代。在十二世纪初,中国东北地区的女真族建立了金国。在陆游出生后的第二年,金国占领了北宋的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市);第三年把徽、钦二帝掳去,北宋亡国。而当钦宗之弟赵构逃到南方,在临安(今浙江杭州市)建立了政权之后,不但不发愤图强,收复失地,反而任命臭名昭著的汉奸秦桧做宰相,一意向金人屈膝求和。绍兴十二年(1142年)和议告成,赵构竞无耻到向金国皇帝自称臣子,并答应每年献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跟金人划淮水为界。从此北方的大好河山沦为金人的领土,北方的广大人民横被金人奴役,而南宋小朝廷也只是偏安一隅,在敌人的威胁压榨下苟延岁月。后来宋孝宗赵眘与金签订的“隆兴和议”及宁宗赵扩与金签订的“开禧和议”,照旧屈辱求和。这种局面,当然是一向反对民族压迫的广大汉族人民所不能容忍的。因此在这一历史时代,不知有多少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挺身而出,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而陆游则是文学战线上的杰出代表。
文学鉴赏
此诗是陆游爱国诗中的又一首名篇。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斗争,一直希望能收复中原。虽然频遇挫折,却仍然未改变初衷。从诗中可以领会到诗人的爱国激情是何等的执着、深沉、热烈、真挚。也凝聚着诗人毕生的心事,诗人始终如一地抱着当时汉民族必然要光复旧物的信念,对抗战事业具有必胜的信心。题目是《示儿》,相当于遗嘱。在短短的篇幅中,诗人披肝沥胆地嘱咐着儿子,无比光明磊落,激动人心。浓浓的爱国之情跃然纸上。
诗人在写此诗的十一年以前,叹息过“死前恨不见中原”,在热烈地期待着旧业的光复。直到临终之际,诗人仍然抱有这样坚定的信念,宋朝的抗敌部队要挥戈北上,赶走敌人,收复失地,平定中原。这对于诗人自己,当然是看不到了,只有后代的儿孙们能看到。于是深情地嘱咐儿子,当皇朝的军队收复中原的时候,不要忘记把“北定中原”这个大好的消息告诉诗人,以求了结一桩重大的心事。
首句“死去元知万事空”,表明诗人即将离开人世,就什么都没有了,万事皆空,用不着牵挂了,从中体会诗人那种悲哀凄凉之心情。但从诗人的情感流向来看,有着更加重要的一面,“元知万事空”这话看来平常,但就全诗来说非常重要。它不但表现了诗人生死所恋,死无所畏的生死观,更重要的是为下文的“但悲”起到了有力的反衬作用。“元”、“空”二字更加强劲有力,反衬出诗人那种“不见九州同”则死不瞑目的心情。
第二句“但悲不见九州同”描写诗人的悲怆心境。此句诗意是诗人向儿子们交代他至死也无法排除的极大悲痛的心境,那就是没有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而深深感到遗憾。这一句中的“悲”字是句眼,诗人临终前悲怆的不是个人生死,而是没有看见祖国的统一。表明自己心有不甘,因为“不见九州同”。“悲”引擢文盟字深刻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悲哀、遗感之情。
第三句“王师北定中原日”,诗人以热切期望的语气表达了渴望收复失地的信念。表明诗人虽然沉痛,但并未绝望。诗人坚信总有一天宋朝的军队必定能平定中原,光复失地。有了这一句,诗的情调便由悲痛转化为激昂。
最后一句“家祭无忘告乃翁”,情绪又一转,无奈自己已经看不到祖国统一的那一天,只好把希望寄托于后代子孙。于是深情地嘱咐儿子,在家祭时千万别忘记把“北定中原”的喜讯告诉你的父亲。表达的诗人坚定的信念和悲壮的心愿,充分体现了年迈衰老的陆游爱国、报国之情,从中受到感染,加深热爱祖国的情感。
此诗“悲壮沉痛”、“可泣鬼神”,歌颂陆游爱国精神光照千秋。用笔曲折,行文多变,情真意切地表达了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和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全诗有悲的成分,但基调是激昂的。语言浑然天成,没有丝毫雕琢,全是真情的自然流露,但比着意雕琢的诗更美、更感人。
名家评析
宋·梅尧臣《六一诗话》:“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明·徐伯龄《蟑精焦》:“较之宗泽三呼渡河之心。何以异哉!”
明·胡应麟《诗薮》:“忠愤之气,落落二十八字间。……每读此未尝不为滴泪也。”
清·贺贻孙《诗笺》:“率意直书,悲壮沉痛,孤忠至性,可泣鬼神。”
清·赵翼《瓯北诗话》卷六:“临殁犹有‘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之句,则放翁之素志可见矣。”
陈友冰、杨福生《宋代绝句赏析》:“诗的三、四两句来了个大幅度的时空跳跃,由生前突然转为死后,由悲愤转为希望。”
姚奠中《唐宋绝句选注析》:“二句‘但’字一转,引出‘不见九州同’,突出一个‘悲’字。”
篇4:爱国诗人陆游去世时对儿子说
陆游从小就生活在战乱之中,只因为父亲对抗金表示了支持,被朝中众人所排挤,后来陆游的父亲就趁着战乱将陆游带回了自己的老家越州山阴。
对于陆游临终前的遗憾有《示儿》这一首诗为证,虽然这首诗是写给自己孩子的,还不如说这诗其中所要表达的是自己的遗憾。死去元知万事空这句,虽然说的是在人去世了之后就什么都不知道了,身后事为空。但是突然又一转,但悲不见九州同又描述出了自己的悲哀,虽然知道一切都无法改变了,但心中唯一放心不下的事情还是抗金没有成功,南宋还未统一。王师北定中原上这一句,表达了虽然现在南宋还未收复,但自己相信一定有一天能够打败金,宋朝的军队在平定中原的一天一定会到来。这也说明了陆游虽然有些失望,但是并不绝望。最后一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就是说自己是看不到南宋平定中原的那一天了,就只能够靠自己的子孙在家中祭拜先祖的时候将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告诉自己。虽然这件事是陆游临终前的遗憾,好在他一直抱有希望,写的也是情真意切让人感动。
篇5:陆游我想对你说
陆游我想对你说
故事开始于梅花初凋的清晓,淡淡雾气,蒙蒙细雨,氤氲一切。靖康年间,徽钦二帝“北狩”,北宋山河破碎,康王赵构于应天府即位,南宋立,改元建炎,是为高宗。此后数年,高宗皆在金人紧追下,四处逃窜。公园1131年,高宗至越州,心情大好,以为以缺金瓯有望复金,于是改元绍兴,取“绍祚中兴”之义。除夕之夜,被十二道金牌召回的岳飞,与其子岳云,部将张宪,被高宗和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同被赐死,一代名将,留下“天曰昭昭,天曰昭昭”八字绝笔,含恨而逝。
这年,绍兴城里,一位十七岁的陆性少年,闻得岳飞的死讯,禁不住失声大哭,惊得家人不知所措。
这位陆姓少年,单名游,字务观乃前朝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其父陆宰,曾官至淮南路计度转运副使,又以藏书广博而声闻儒林,其母唐氏,乃江陵名宦之女,可谓名门之后。
陆游自幼便对父亲所描绘的那个繁华王朝心生向往,只叹无缘亲历其盛,一早便立志要捐躯庙堂,收复北地。岳飞之死对他的打击,可谓大关。沉痛愁闷数日,直到书童告诉他,老爷已说服夫人,许他和唐婉订下婚约,方才转悲为喜。
唐婉,字葱仙,本城名宦唐洞之是,年幼陆游三岁,乃闻名一方之丽姝才女。唐陆两家原有通家之谊,唐婉和陆游自小相识,情意相投,是众人眼中的才子佳人。婚后,二人琴瑟和谐,依旧如婚前那般恩爱,共读诗书,难舍难分。如此清情引起了陆母的不满,女子太过聪慧机敏反倒不讨人喜欢在陆母眼中,唐琬便是红颜祸水,为了陆游的仕途,她必须做恶人。要求陆游休掉唐婉。一纸休书并未将两人彻底分开,陆游曾将唐婉安置在别院中,偷偷与她来往,没过多久,此事便被陆母察觉,陆母行事谨慎,没有立即将唐婉赶出别院,而是命陆游另娶王家千金为妻,用这种方法斩断他们之间未了的情缘唐闳得知陆游再娶,气恼至极,便决意让女儿再嫁,迫于父命,亦有几分自毁之念,唐婉含泪应允,唐婉得知是赵士程,多少放了心。
绍兴二十四年,陆游与唐婉在沈园再次相遇走时,陆游在粉壁前写下了《钗头凤》:
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碰宴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晚年的'陆游,厌倦,了尔虞我诈的官场,思归放、沈园成了他时常探访六地。已然七十一岁的老者,游园归来,以《沈园习为题,作二绝,寄慨:城长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潜然。其年十二月二日,陆游又到沈园,他在情难自禁之下,写下《十二月二日夜梦游沈氏园乡亭》二绝、志梦:
路近城南已怕行,沈家园里更伤情,香穿客袖梅花在,绿蘸寺桥春水生。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见梅花不见人。玉骨久成泉水之下,墨痕犹锁间尘。八十四岁那年,陆游依旧情恨难遣,又作《春游》:
沈家园里花如锦,半是当年识放翁,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网匆。
嘉定一年十二月二十九,八十五的陆游,虽远离庙堂,仍怀国恨,写下绝笔《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 教案古诗
★ 《古诗 》教案
★ 满江红开场白
★ 凄美的秋天作文
【对诗人陆游的感悟:如是我读,陆游和梅(推荐5篇)】相关文章:
雪梅古诗其一2023-04-02
爱国人物的作文2023-01-04
陆游的诗歌2022-05-06
How do you make abanana smoothie?教案示2022-12-03
陆游的诗歌有哪些2023-11-11
看灵魂作文2023-05-04
人生若只如初见读后感2023-12-01
初一作文梅2022-04-29
以咀嚼生活为话题的作文2022-05-06
小学作文带批改评语2023-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