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马克思生态观的基本内涵及价值

时间:2023-08-16 07:42:20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浅谈马克思生态观的基本内涵及价值(精选9篇)由网友“硬糖少女404”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整理过的浅谈马克思生态观的基本内涵及价值,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浅谈马克思生态观的基本内涵及价值

篇1:浅谈马克思生态观的基本内涵及价值

浅谈马克思生态观的基本内涵及价值

摘要: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现实意义。当前,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逐渐认识到环境对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在这基础上,党在十七大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强调要“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文明的高度。而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再度实现了从生态文明建设国策向以制度建设为着力点,使战略国策落地升级。这就需要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进一步研究和深入探讨马克思生态观的基本内涵,阐发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内蕴与价值取向,旨在为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马克思生态观;生态文明;和谐社会

随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其中最大的亮点是深化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解决的是如何落地“到位”实施的问题。如何将生态文明全覆盖融入到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的全过程,全会明确提出了通过“系统的制度建设”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落地问题,这是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又一次升级。当前,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关键时期,生态、资源和环境问题日益显现,人与自然的关系出现了危机,这就需要我们对马克思生态观进行研读,结合中国当前实际情况。为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指导。

一、马克主义生态观

由于考虑到马克思所生活的时代背景,当时的人与自然冲突没有像现在这么严重。所以,在马克思的相关著作中并没有对生态这一块进行独段成文。但不等于马克思对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相关理论没有论述。只是散落于唯物史观等相关理论中。首先,生态观是人类对生态总体认识和根本看法,是建立在多学科的基础上所提供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基础上,并在人类-自然全球生态系统层次上进行哲学世界观的概括,能够用以指导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基本思想。而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是对人与自然之间的辩证关系,认为人与自然不仅具有同一性,而且具有相对对立性。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在自然系统中不断发展、成长。因此,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人的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和创造性,能够实践改造客观世界,人们对自然的思想、观念和态度指导着人们改造自然的活动,人不是被动的适应自然,而是可以遵循自然基本规律。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马克思生态观的基本理论同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就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主义生态观,通过几代人的不断发展与认识,最终形成了“生态文明”这一历史性概念。为了更好地完善与落实这一概念,我们必须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相关理论进行梳理和总结。

二、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基本内涵

(一)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

首先,人与自然是统一的。人是自然的存在物,是人类在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一方面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这些力量是人类诞生之初就是与生俱来的。另一方面人的肉体的、理性的、对象性、自然性的这些特征与其他灵长类动物一样,同样受制约和受限制的存在物。[1]马克思认为人类是自然界中的一员,而非外来的征服者: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而非单纯的改造对象。作为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一员,人与其他自然物有着共生共存的关系。

其次,人是自然的无机物。[2]马克思认为“自然界,就它本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人类在生产中经过人与自然的物质、能量变换,把自然这个无机身体部分变成了自己有机的身体、维系和延伸着人类物理存在;”从理论领域来说,植物、动物、石头、空气等等,一方面作为自然科学的对象,另一方面作为艺术的对象,都是人的意识的一部分,是人的精神无机界。

再者,人与自然是对立的。自然界的变化发展并不是杂乱无章的,人类的认识应该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自然界的表面现象,来发现自然界的基本规律。这就要求我们不能随意的根据自己的意志来根本的改造自然,要按照自然客观规律办事,要尊重自然、善待自然。如果违背了自然发展规律,就必然遭到自然的惩罚。[3]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给消除了。”“因此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我们通知自然界,绝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绝不像是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在中国的发展长河中,常常出现因违背自然规律,而导致气候环境变迁,最终使生态环境不适宜人类居住,城邦逐渐消亡。在中国古代最典型的例证是楼兰古国的消亡,楼兰位于今天新建罗布泊地区,起初城邦周围绿树成荫,水道纵横。但是,随着,楼兰人口的增加,人们为了获得更多的耕种土地,开始大量的砍伐森林,水土流失严重。使得整个气候环境变得越老越不适宜人类居住。到了今天,他们做梦也没想到,这些地方今天竟成了不毛之地,因为他们失去了森林,也就失去了水分积聚中心和储存库。马克思认为,人类可以利用自然,尊重自然,但不能脱离自然整体属性,更不能让自然的一切来服从人的意志。因此,我们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自然规律为前提。无论人类科技如何进步,都会受到自然规律的制约。否则,会违背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这会加剧人与自然的对立性。

最后,人与自然必然趋势是和谐。马克思的生态观认为,人类可以利用现有科学技术队自然进行合理的利用,让自然能够更好为人类发展而服务,但又强调人类利用自然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能够使自然在一定时间内能够自我恢复。尽可能的对自然加以保守,是人类与自然处在一个平衡的状态。马克思认为:作为人类生存条件的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通过劳动实现的物质变换,包含着社会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作用。这里指的物质变换就是利用自然与保护自然的和谐统一。

(二)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包含着人与人和人与社会的关系,人的解放和自然的解放是同一个维度的`历史过程。

1、人与人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核心,追求人与人的和谐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基本价值取向。马克思生态观的主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关键在于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也就是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要以生态文明为前提。注重人的素质不断提高和人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而是人的社会关系,只有当人们真正认识、掌握和善于运用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时候,人才有了真正的自由。人与自然的关系受制于人与人的社会关系,自然现实的存在关系是人的对象性活动即劳动实践客观存在。这就使得在劳动和实践的形式中领会和把握现实的自然界及异存的方式成为可能。中国倡导和谐社会要实现人与人的和谐,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必须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使每个人各司其职,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2、人与社会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最高层次。人是社会的主体,人通过在一个社会中进行劳动实践,所结成了不同的社会关系。要想实现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就必须进行对现有的生产方式进行根本性的变革,这就是我们所谓之努力奋斗的所要达到的共产主义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真正解决了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的和谐发展,。因此,人类要想真正实现自我变革,引导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必须要完善现有的社会制度,协调人同社会的关系。真正达到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三、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对中国的当代价值

马克主义生态观的基本内涵,对正处于经济转型期的中国具有十分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哲学基础。

1、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树立正确的自然观。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加深,科学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最终,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确立。但同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局限性和历史的阶级性不断的显现,资本主义走的是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道路,不懂得保护和珍惜有限的自然资源,,缺乏社会责任感,严重破坏了人与自然间的和谐。人类面临着长久而持续的自然界对人类的惩罚。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反思,告诉我们,违背自然固有的规律,必然使人类面临生态失衡、环境污染和人口膨胀的全球性问题。因此,建设有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发展必须协调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的各个方面得到长足发展,综合国力显著提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种矛盾突显出来,环境污染不断恶化,生态破坏不断加剧,能源自我供给不足十分严重。所以,依照我国现有的实际国情,不可能照搬资本主义发展方式。因此,我们提出了建立两型社会,即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2、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以科学的发展为理论指导。马克思基本观点是:人类与其说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不如说是人类是自然界的产物。这构成了人与自然界的基础。

建设生态文明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内在要求,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重要内容。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必须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胡锦涛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不仅把“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个独立大的问题加以阐述,实现了从以两型社会为内容的生态文明建设,向“五位一体”进行生态文明晋阶,而且从赋予生态建设的功能上看,也实现了根本性升级。在治理模式上看,自然资源资产权制度改革,将会使中国走动力内生的生态文明建设新模式实现新突破。近年来,我国坚持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既讲求经济效益,也注重社会效益,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坚持资源开发和节约并举。,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加强水源地保护和用水总量管理,建设节水型社会。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个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

3、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要以新的经济系统为支撑。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能否成功,关键的问题是支撑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经济系统能否建立起来,将市场机制导入生态文明建设,解决生态文明建设遇到能源环境危机,这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一个新亮点。

第一,自然资源产权制度的改革,是让市场在生态资源保护和使用中发挥作用的重要前提。现有的市场经济定价机制,是建立在自然资源和环境是可以免费使用的前提下建立起来的。从市场原理看,要使自然资源纳入市场定价机制的前提,就是三中全会提出的,要健全和推进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的改革。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改革,不是要改变自然资源国有性质,而是对资源使用权进行确权和清晰化改革。

自然资源产权改革,会推动以自然资本增值为基础绿色经济的发展。生态自然资源产权改革,不仅可以使自然资源成为有偿使用资源,还可以使有价值的自然资源发挥资本的作用,实现生态财富的增值。

第二,在保护管理体制上,要为生态保护建立一个体系严密,高效化的管理体制。正如在市场经济本身具有滞后性,盲目性、自发性。市场机制并不是万能的。这就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生态资源具有天然的不可独占性的特性,决定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环境保护,既需要最大限度利用市场价值,还需要把不能纳入市场机制部分,通过政府和民间社会的力量来进行还需要加大政府对生态环境保护重点战略领域、宏观领域的治理。

篇2: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哲学内涵

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哲学内涵

在当前关于劳动价值理论的'讨论中,我们应该从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出发,真正认识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中所蕴涵的哲学思想,才能正确把握劳动价值理论的真谛,并以此为基础来分析当代社会面临的现实问题,并得出科学的结论.

作 者:吕志敏 曹子勤 马熙融  作者单位:内蒙古财经学院,经济学系,内蒙古,呼和浩特市,010051 刊 名: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FINANCE AND ECONOMICS COLLEGE 年,卷(期): “”(1) 分类号:B0-0 F0-0 关键词:唯物史观   劳动价值理论  

篇3:生态文明:内涵、结构及基本特性

生态文明:内涵、结构及基本特性

摘要:一、生态文明的内涵 由于文明内涵的丰富性、多义性,古今中外的思想家们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虽然关于文明的各种定义都是从不同层面界定文明的基本内涵或特征,具有一定的片面性,但大多数定义都认为文明是人类社会先进的、积极的进步状态,它与野蛮、愚昧相对立,文明的'发展是过程也是结果,是具体的也是历史的.恩格斯认为:“文明是实践的事情,是一种社会品质.”作 者:张首先  作者单位: 期 刊:环境教育   Journal:ENVIRONMENTAL EDUCATION 年,卷(期):, “”(1) 分类号:X3 

篇4: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基本内涵和理论特征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基本内涵和理论特征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最早体现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并分别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共产党宣言>中较为系统地加以展开.他以唯物史观为根源, 在批判黑格尔的世界历史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他自己的'世界历史理论,用于分析和看待资本主义社会的现象和问题.其实质是:作为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产物的世界历史,虽然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它并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形态,而是共产主义实现的基本前提.

作 者:曲红梅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吉林,长春,130012 刊 名: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 30(2) 分类号:B0-0 K01 关键词:世界历史   交往   共产主义  

篇5:马克思时间观的当代价值研究

马克思时间观的当代价值研究

马克思时间观的当代价值研究

未来社会的根本目标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就时间维度而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一个内涵日益丰富的过程。当今时代,随着社会经济的大发展,人们的劳动时间在不断缩短,自由时间、闲暇时间逐渐增多,时间消费成为一个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从时间维度分析了现实中人们的认识和实践误区,厘清了马克思科学时间观对当今时代的价值意义,明确在当代社会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的时间观,以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关键词]马克思;时间观;工作时间;闲暇;自由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A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18X08-0064-04

龚海艳(1979―),女,宜春学院政法学院讲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江西宜春336000)

一、马克思时间观的丰富内涵和多重意蕴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人类认识史的一场革命,也为时间观带来了全新的阐释。马克思时间观的非凡理论魅力就在于用“时间”来表征人类通过实践活动不断实现自己生命价值的过程。马克思在他的许多经济学着作当中,将时间与人的劳动、时间与人的自由、时间与人的全面发展等问题联系起来,赋予了时间、自由时间以历史观和价值观的含义,从一个独特的视角论述了人的自由、人的全面发展与时间的关系。

(一)时间的感性本质――时间问题就是人的问题

在《博士论文》中,马克思写道:“人的感性就是形体化了的时间,就是感性世界自身之存在着的反映”,同时“由于那自身反映的感性知觉是时间本身,这就不能超出时间的界限”,“所以人的感性就是一个媒介,通过这个媒介,就如通过一个焦点,自然的种种过程得到反映,并且点燃了现象世界之光”(P38)。这样,马克思就把时间、感性和事物紧紧联系起来,认为时间的问题就是感性的问题,也就是人的问题,即个人的问题。

显然,马克思研究时间的一条重要原则,那就是要从人本身来研究人的时间。因此,在社会领域,时间问题即是人的问题,是人的自由问题。马克思说: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由于生产的异化,人们并没有开始真正的社会生活,因为他们并没有真正控制和把握这种生产关系,也不能在这种“狭隘的生产关系”中体现出人的存在的真正意义。然而,即使在异化中,马克思认为:时间本身也决不能完全脱离感性,它只不过是体现为一种敌视人的、否定性的感性,具体表现为不幸和痛苦的意识。因此,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并不是他个人道德义愤的宣言,而是这种不幸意识的自然流露和表达,是时间本身在异化中的呻吟,也正是这一点决定了时间必然要回归到它的感性本质。

(二)自由时间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具有根本意义

根据马克思的观点,人的生命活动由两部分时间要素构成的:劳动时间和自由时间。长期以来,劳动时间占有的比例远大于自由时间,是第一位的时间要素。然而现代社会,随着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自由时间已成为人类生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自由时间,马克思深刻指出:“自由时间是不被生产劳动吸收的,而用于娱乐和休息从而为劳动者的自由活动和发展开辟广阔天地的余暇时间”(P215),“是为全体社会成员本身发展所需要的时间”(P281)。在这里,马克思把自由时间和人的全面发展结合起来,明确指出了自由时间是人全面发展的必要的基本条件,增加自由时间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

马克思认为:从个人发展的角度看,自由时间实际上就是个人可以任意支配的时间,自由时间是每个个体发展自由个性的必要条件。在自由时间里,他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自己要做的事情 ,也可以有什么也不做的自由。它主要包括“个人受教育的时间,发展智力的时间,履行社会职能的时间,进行社交活动的时间,自由运用体力和智力的时间”(P294)等,它是个体生命活动不可少的一部分,是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必备条件和重要尺度,是人类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马克思又说:“但是自由时间,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一部分用于消费产品,一部分用于从事自由活动,而这种自由活动不像劳动那样是在必须实现的外在目的压力下决定的……”(P282)在自由时间里,个人才能获得学习和发展的机会,才能在艺术、科学、文化等领域发挥自己的能力和潜能,才能扩大人们的社会交往和社会关系,丰富人们的自由个性。同时,在自由时间里获得全面发展的个人又作为最大的生产力反作用于社会,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更广阔的天地。自由时间是人的本性和本质需求,是人的自由发展的必要条件,倘若舍弃自由时间和对自由时间的追求,人的自由发展将永远停留在现实世界的彼岸。

二、克服时间认识误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伴随市场经济在全球的扩展,带给人们丰富的消费品的同时,人们的时间消费也越来越被“物化”了。人们的休闲沉溺于物欲的不断追求与满足中,()人的丰富价值也被简单地用物质来衡量,人的精神生活变得前所未有的空虚。于是,生活意义的缺乏、精神家园的丧失成为普遍的精神现象。这些现实问题都强烈地引起我们对人类自身命运的思考。

(一)工作时间“只见物不见人”

在科技和生产力水平已达到历史高峰的今天,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导致生产效率的快速提高,劳动时间不断减少,但采用新工具、新技术往往伴随着劳动强度的增加,我们在工作时间感觉越来越累。“最发达的机器体系现在迫使工人比野蛮人劳动的时间还要长,或者比他自己过去用最简单、最粗笨的工具时劳动的时间还要长。”(P222)许多人已被繁重而紧张的工作压迫得都没有时间反思这些问题。过高的劳动强度,片面追求速度和效率的商业文化,使人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对许多事物进行深入的思考、认真的处理、仔细地品味和感受,现代社会正逐渐演变成极端的粗糙式浪费型快餐化社会,它已经深深地影响到了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不仅包括饮食的快餐化,还包括商品的快餐化、婚姻和性的快餐化、文学与艺术的快餐化、知识与信息的快餐化等,其后果无法想象。

这些显然违背了马克思时间观倡导和高扬人的主体性的人文价值取向。一方面我们的舆论界都高扬人的主体性,强调人的地位和价值,倡导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但另一方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的各项活动在强调经济效益的同时,又都普遍存在只把人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力量,而忽视人的主体性的倾向。

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的根本目的是人的幸福生存而非资本利润的最大化和物的增长。当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健全和完善,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消极因素。在这种情况下,更离不开马克思所强调的倡导和高扬人的主体性,重视为人在未来的发展创造广阔的空间。“‘见物不见人’的经济发展模式背离了经济发展的本性,而‘以人为本’正是经济发展富有根本意义的价值取向转换。”(P3)如果说以资本增值为目的的资本主义是“物本主义社会”,那么以人的幸福和全面发展为宗旨的社会主义则属于真正的“人本主义社会”.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应对与人民群众生存质量密切相关的劳动状态给予特别关注。整个社会的发展理念要以物为本转向以人为本,即要见物又要见人。要真正做到关心人、尊重人,大力促进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使人的价值和时间的价值相得益彰。

(二)休息时间以高度的时间意识为特征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人们比以往感到更多的压力,休息变得越发被动。每天八小时工作制度,对于许多人来说似乎成了潜意识里天经地义的事。并且随着全球竞争的加剧和通讯科技的进步,许多人的工作时间反而变得越来越长:人们不断地加班,花越来越多的私人时间学习工作所必需的新知识(学习=间接工作),人们的工作紧张度越来越高(高紧张度工作=变相增加工作时间),甚至24小时处于待命工作状态(手机、电邮的普及)。众所周知,睡眠不足、不吃早餐、食用快餐、缺乏运动、紧张是现代社会的流行病――慢性综合疲劳症、失眠、高血压、忧郁、秃顶、胃病、肥胖等最主要的发病原因。过长的工作时间,正在全球普遍性地摧残现代人的身体和精神。现代社会日益严重的过度劳动问题从反面说明了休息对于人的健康生存的极端重要性。保证劳动者的休息权是对劳动者****的尊重,在一个人道的社会里,劳动不是目的,而是为了更好地休息,享受美好的幸福生活。贯彻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就要采取更多人性化的措施切实保障劳动者的休息和身心健康。

(三)闲暇的物质化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未来社会,闲暇时间将大大增多,人们将利用闲暇时间自由进行各种活动,对闲暇时间的合理利用将成为一个重要课题。现代社会,人们要么无限制地延长休息时间来挤占空闲时间,要么用感官享受来填充空闲时间,追求无节制的物质消费时间。这些人认为,人的价值在于拥有物质财富的多少,人生的意义在于实现物质享受。闲暇的物质化使人们把闲暇等同于消费产品,于是,休闲与物质的紧密结合使得人们很容易放弃那些很难尽快完成的休闲活动,如阅读、沉思、诗歌写作、哲学辩论等消耗长时间的活动。转而追求那些能够立即增加产出的活动,如旅游、购物等。休闲的物质化使现代人逐渐失去了反思和批判的能力。需要指出的是,高层次的休闲是一种淡然处世的精神状态,这类休闲是不执着于物质目的的。有些休闲活动虽然也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但是休闲活动的质量与物质资源的消耗强度不存在内在的必然的关系。为此,我们要以马克思的闲暇理论为指导,从促使人的全面发展的`高度来正确对待闲暇时间问题。我们应主要逐步调整闲暇时间的内部结构,减少用于消费社会产品的时间,增加自由活动的时间,以用于享受文化生活,接受教育,发展才能和智力,使闲暇时间向更高层次发展。

三、马克思的时间观对当代中国发展的价值

综观马克思的时间观,我们可以看出:马克思所指的时间是作为人类实践的表现而存在的,是存在于人的生活世界之中的时间。今天,站在21世纪的起点上重新解读马克思的时间思想,我们仍能够感受到它的深刻和预见力。当代中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人们的劳动方式、休闲方式都将面临许多重要的变化。因此,领悟马克思丰富的时间理论的本身意义和深刻内涵并用于指导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助于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的特殊规律,始终确立并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一)树立时间的节约意识,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时间是经济活动的基本元素。在当代,时间资源的重要性备受关注,提高时间利用率、挖掘时间潜力成为经济活动的主旋律。马克思经济论着中有许多关于时间资源的论着,他认为:“真正的经济――节约――是劳动时间的节约。而这种节约就等于发展生产力。”(P107)马克思把一切节约都归根为时间的节约,他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把时间节约和时间分配定位为首要经济规律。在马克思看来,经济就是节约,经济学就是研究如何节约的学问。节约什么呢?节约劳动时间。在这里,马克思反复强调了时间的节约对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中国目前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建设是一切工作的中心。在这个过程中,自觉地运用时间节约规律对于促进经济建设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世界发展速度以加速度的态势进行。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完成现代化的任务十分艰巨。无论是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还是促进社会进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需要加快经济发展,保持一个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不仅没有速度的发展不是发展,而且发展的速度较慢也是一种不发展。发展速度就是赶超发展的时间,是在同样的计量时间内取得更多的成果与效益,当前的现代化建设就是要和时间赛跑,唯有如此,才可能实现跨越式发展。

(二)创造更多自由时间,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哲学手稿》以及《德意志意识形态》等着作中论述了他的“全面发展的人”的思想。从马克思的论述,我们不难认识到,人的全面发展,实质就是在人充分拥有自由时间的前提下,个人能力、个性的全面发展。自由时间的多少是人的解放程度的标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依赖于自由时间的保证。马克思的时间观,是我们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之一。

经济的发展,为人们创造了充裕的自由时间,实现了发达国家经过上百年奋斗才拥有的自由时间的量。这标志着我们已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劳动逐渐从谋生的手段变为发展的目的;标志着我们从满足现实的基本生活需要转向对精神生活的向往;标志着我们开始从有限的发展转向全面地发展自己的新阶段。当然,还应看到,在当今中国,由于经济成分的多元性,在一些民营企业、外资企业中,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占有工人自由时间的现象。一些企业为了追逐利润,用多种手段延长工人的劳动时间,从而占有了工人的自由时间。同时,经济结构的调整,城市下岗、失业人数增加,使一部分人失去休闲的机会等。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使命,就在于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越来越多的自由时间。当然,自由时间是一个人的财富,我们要让其成为修身养性、创造精神财富的宝藏。人们不仅是在自由时间里寻找快乐,也是在自由时间里寻找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正因为如此,我们更需要深入学习和研究马克思的时间观,并将其运用于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来。一方面,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们必须研究和掌握社会结构的时间特点,争取最大程度的时间效益;充分利用时间这种特殊的宝贵资源,在一定时间内创造出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在人类历史中的地位,又要求我们在不断探索和掌握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中充分利用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将劳动时间节约和资源节约真正融入市场经济改革的进程中,通过节约型社会的构建实现整个经济社会的和谐统一。可以预见,随着中国的发展,创造更多的自由时间,科学地利用时间,将会成为社会发展趋势,一个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将会随着自由时间的增多而建立起来。

[参考文献]

(德)马克思。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与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M].贺麟,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蒋锦洪。经济发展中的人本诉求研究[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篇6:马克思资本循环理论的逻辑内涵及当代价值

马克思资本循环理论的逻辑内涵及当代价值

马克思的资本循环理论主要分析与揭示了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运动的本质内涵及目标追求.但是如果我们抽象其生产关系外壳,从一般的物质内容出发,马克思关于资本循环的`理论分析对于我们今天的国有企业改革特别是提高社会主义条件下资本运营效率有非常鲜明的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

作 者:冯继康  作者单位:曲阜师范大学,经法学院,山东,曲阜,273165 刊 名: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LINYI TEACHERS' UNIVERSITY 年,卷(期): 25(1) 分类号:A811 关键词:马克思   资本循环   逻辑内涵   当代价值  

篇7:论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化思想的基本内涵

论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化思想的基本内涵

生态文化是指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取向的价值观念、情感态度及心理意识.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化思想内含:人与自然实现本质统一的`价值观、内在尺度与外在尺度统合的生态实践观、利用自然与复活自然一体的生态制度观、享用自然资源与节约自然资源互动的生态消费观.

作 者:宋周尧 Song Zhou-yao  作者单位:中共安徽省委党校理论研究所 刊 名:岭南学刊 英文刊名:LINGNAN JOURNAL 年,卷(期): “”(3) 分类号:G02 关键词:马克思   恩格斯   生态文化思想   基本内涵  

篇8:马克思哲学语境中的实践观内涵浅论

马克思哲学语境中的实践观内涵浅论

实践观点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正确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是准确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的关键.鉴于以往对于马克思哲学的.实践观存在着片面的理解,从哲学史以及马克思哲学文本的角度来理解马克思哲学语境中的实践观内涵,有重要意义.

作 者:李凌云  作者单位:商丘师范学院,政法系,河南,商丘,476000 刊 名: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ANGQIU TEACHERS COLLEGE 年,卷(期): 23(11) 分类号:B013 关键词:马克思哲学   语境   实践观   对象性活动  

篇9:闽西闽北山区生态环境保护的价值内涵

闽西闽北山区生态环境保护的价值内涵

摘要:闽西闽北山区作为一个独特的.生态区域,生态资源丰裕,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和发展后劲,蕴藏着巨大的市场空间.但在对生态环境加大保护力度的同时,其生态环境存在逐渐恶化的趋势.通过对闽西闽北山区生态环境优势及破坏状况的分析,挖掘其价值内涵,彰显其在海西建设及至国家发展中的独特地位.作 者:吴贵顺  作者单位:中共将乐县委党校办公室,福建,将乐,353300 期 刊:绿色大世界・绿色科技   Journal:LVSE DASHIJIU 年,卷(期):2010, “”(7) 分类号:X3 关键词:闽西闽北山区    生态环境    保护    资源优势    价值内涵   

《周易》人文时间观的现代价值

黄宗羲上帝观的研究的论文

马克思论文

乡镇省委党校学习个人总结

浅析生态语言学视野中的汉语新词汇

论教学观的后现代转换论文参考

教育伦理视阈中的教育评价刍议论文

马原课程读书报告

乡镇个人述职总结

《质量免费》学习心得体会

浅谈马克思生态观的基本内涵及价值
《浅谈马克思生态观的基本内涵及价值.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浅谈马克思生态观的基本内涵及价值(精选9篇)】相关文章:

浅谈义务教育中学生价值观的培养论文2022-05-07

毕业答辩演讲稿2023-06-30

乡镇年度个人总结2023-03-28

马原社会实践报告2023-02-03

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观的应用意义和方法论文2022-07-14

浅谈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2023-01-19

发挥党员作用勇于担当作为对照检查材料2023-07-07

多元法律性社会学的论文2023-04-15

环保培训班心得体会2024-02-26

发挥党员作用+勇于担当作为发言提纲2023-04-15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