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学观的后现代转换论文参考(精选15篇)由网友“啦神”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汇总后的论教学观的后现代转换论文参考,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一起分享。
篇1:论教学观的后现代转换论文参考
论教学观的后现代转换论文参考
摘要:知识观的转变直接影响着教学观念的变革。当代知识观由现代向后现代的转型为我国新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有益启示,引发了人们对教学这一活动过程的重新思考。教学目的应由单纯注重显性知识的获得转向对学生生存与发展的关注;教学过程由“生活的预备”的知识传递过程转向意义建构、生命体验的视界融合过程;教学内容由单一性、确定性转向多元性、非确定性;教学主体关系由教师绝对权威转向师生对话合作;教学评价由整齐划一转向异质多样。
关键词:知识观;教学观;后现代
随着西方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后现代主义思潮已经遍及哲学、社会学、美学、教育、艺术等诸多领域,强烈地冲击着人们原有的思想、观念、话语以及解决问题的方式。其中,后现代有关知识的新观点、新理解对教学领域变革的影响是最为突出而深远的,因为教学观念的转变源于知识观的嬗变,全新知识观的彰显必然会带来教学领域的思维转换。有鉴于此,本文着重探讨知识观变革的视角下教学观念由现代向后现代的转换。
一、教学目的:由单纯注重显性知识的获得转向对学生生存与发展的关注
在理性主义的支配下,现代知识观呈现出“客观性”、“显现性”等特征,认为知识是对客观事物的真实表征,是一种独立于个人之外的客观存在,并且可以通过某种形态表述出来,如书面文字、概念、公式等。受这种知识观的影响,我国以往的教学目标较多关注认知领域,以学生学习与掌握多而全的显性知识体系为根本目的,学生的非认知能力未得到充分发展,以致教学出现了这样一种局面,学生“可以理解所有关于太阳的知识,所有关于空气的知识和所有关于地球旋转的知识,但却看不到日落的光辉”。
后现代知识观则认为知识不仅有可以表述出来的显性知识,也有不能表述或不清楚的隐性知识,包括个体的信念、情感、鉴别力、判断力等,这种隐性知识就是缄默知识。并且,缄默知识的获得具有情境性,总是与特殊问题或任务情景联系在一起的,是主体对某种特殊问题或任务情景的一种直觉综合或把握,因而,缄默知识是“个人”的,是个体通过与认识对象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个体的知识”。
事实上,学生作为完整的生命存在,不只有认知成分,还有非认知成分。学生生命的发展不仅需要知识、能力的获得与提高,还需要观念、情感、态度、意志等多种要素的协调发展。很多研究也表明,“情商”之于个人成功的作用有时甚至大于“智商”的作用。我国学校教育所培养出的所谓“优等生”、“尖子生”,不少人在心理承受力、人际交往、情感养成等方面存在着障碍,以至于影响了其才智和潜力的发挥。可以说,学生的心理健康、缄默知识的形成已经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我国的新课程改革也注意到了这一点,明确提出“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这也表明课程与教学是要实现学生心智的全面发展,而非偏重某一方面致使学生片面发展。因此,学校的教学目的要改变以往单纯注重学生显性知识获得的取向,全面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心理发展、精神养成,使学生成为既具备丰富的知识、聪明的头脑,又具有高尚的品格和生命情怀的完整的人,而不是“没有灵魂的学习机器”。
同时,在当代社会,知识的更新速度正在呈几何方式快速增长,而知识的半衰期已日渐缩短至十年左右。在这种情况下,学校能够提供给学生的知识是有限的,学生获得的知识也会随着时代和知识本身的发展而变得日趋陈旧。因此,学生在学校获得的知识并不能满足其终身发展的需要,只是为其未来的发展打下了基础,对于学生来说,通过学校教育获得终身学习的方法是至关重要的。
我国的新课程改革也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获得,提出使学生“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与新课改相适应,学校的教学目的也应该实现这种转变,在使学生掌握必备的知识、技能的同时,鼓励学生通过批判、质疑、反思、探究,发展自身的判断力、建构力和创造力,学会学习的方法,从而为学生的生存与发展打下良好的能力基础。
二、教学过程:由“生活的预备”的知识传递过程转向意义建构、生命体验的视界融合过程
现代知识观认为,知识是完全中立的,不以认识主体的兴趣、爱好为转移,也不以时间、空间的情境性特征为转移,具有普遍的适用范围,可以在任何时空与境域发生迁移,即知识具有“中立性”、“普适性”特征。在这种知识观下,以往的教学成为“生活的预备”,力图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理性知识,以为未来生活做准备,教学过程被简化为“迁移知识”的过程──知识从教师那里转移到学生那里。教学本身被视为无“此在”的意义,教学过程中“人”的意义及其主体性被忽视了,学生成为毫无思想的“容器”。
后现代知识观对现代知识观进行了强有力的驳斥,认为知识不是对事物本质的“发现”与“揭示”,而只是人们在特定情境下理解事物及其与自身关系的一种策略,是个体基于一定的社会文化、个人特质基础上的主观理解。由于不同的认识主体具有不同的个性特质,他们对同一认识对象的理解就不会是同一的,而是形成各自不同的解释。因此,知识是相对性的、境域性的、价值负载的,具有情境性、理解性和个人性。
这种知识观给我们以启示,教学不再仅是传递已有知识的过程,而首先是一个“意义建构”过程。教师的任务不再是按部就班地将预定的知识转移到学生那里,而是为学生的学习创设适合的情境,使学生主体在与他人的合作和自主探究的过程中,主动对新信息进行加工、“创作”,建构形成对外界信息的一种新的理解与解释。由于不同学生主体的认知能力、信息加工方式不同,同一信息对学生自身产生的意义也是不同的,教师应该承认并尊重学生的差异性,鼓励学生主动建构对自己有意义的新的知识。这个意义建构过程具有自主性,虽然主体对知识信息的选择会受到社会化本能、社会需要或主体自我需要的驱使,但对于主体来说,知识都是在其自主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一定的创生性。我国的新课程改革提出,“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指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这实际上倡导的就是建构性学习,把学习看成一个主动的过程和个性化的过程。当前学校教育中开展的研究性学习、探究性教学、综合实践活动等各类形式的改革,其实质也是为了加强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建构力,使学生形成对知识、信息的个人的、独特的理解。
其次,教学是一个“生命体验”过程。后现代知识观视知识为情境性的、理解性的、个人的,消解了认识主体在教学活动中的对象化与工具化,赋予了主体在教学中作为“人”的生命意义。这样,教学不再是简单的“传授—接受”知识的认识过程,而是主体双方体验生命意义的“自在”过程。教师不再是传递知识的工具,学生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双方作为具有丰富主体性的“人”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并在其中体验着自我的存在和生命的意义。
对教师来说,他不再以一个权威者的身份介入教学过程,其工作本身就是一种生命价值与意义的体验过程,是一种专业成长的`过程。对学生来说,学习本身就是一种生命存在方式,是一种生活,而不是生活的准备。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体验与反省,使知识与自己的生活境遇和人生经验融合在一起,不仅感受到了知识的内在意蕴,也获得了精神的丰富和人格的发展。这里的体验与单纯的认识不同,体验不单是知识的累积和认识的深入,而是需要穿透一切知识,超越主客关系,置身于情境之中并与情境融为一体,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也就是说,体验不是一种单纯的智力活动,所要体验的不是这件事或那件事,而是体验生存本身,生存就是有所体验的存在。
再次,教学是一个“视界融合”过程。在后现代知识的理解性、个人性下,教学不再是对文本的刻板传递,而是对文本的反思性理解,教学材料也不再是知识的载体,而是恢复了自己作为文本的本来面目──拥有大量的可供解释的空间。以往的教学以统一的标准要求学生,实际上是“视界纳入”式的,即教师和学生将自己的视界纳入课程设计者的视界(体现在课程文本中),从而再现课程设计者的视界。新课改下,教材的功能发生了重大变化,从“信息载体”转变为一种“文化中介”、学习的“范例”,这样,教学就是师生双方对教材“范例”进行解读、反思,洞察隐秘在文本背后的真实世界,形成对文本的重新解释与建构。
也就是说,师生双方从文本的忠实执行者和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缔造者和创生者,分别从自身的视界出发,进入体现课程设计者视界的文本世界,在与文本不断的对话、交融中产生新的意义,建构新的知识。这个过程就是学生和教师的视界与课程设计者的视界融合的过程。并且,具有不同文化特质的学生和教师之间基于对文本的不同理解也进行着一种视界融合的过程。这里的“视界融合”,不是指以任何一方为中心,也不是使其中一方牺牲自己的前见或视界进入并投合另一方的视界的融合,而是双方基于相互尊重的前提,在活动中相互理解、相互走近式的融合。
三、教学内容:由单一性、确定性转向多元性、非确定性
现代知识观把不同的知识依据其“价值”划分为不同的层级,并排列出一个明显的知识价值谱系。在这个谱系中,科学知识被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受这种层级性知识观的影响,在以往教学内容的设计与组织当中,学科界限划分得较为分明,超脱于世俗生活的学术知识被认为是最有价值的知识,学生的任务就是学习某些学科的确定性的真理,结果致使学生知识结构单一、人格发展片面。
后现代知识观试图消解科学知识的权威性,主张各类知识之间是平等的,具有同等重要的价值,应将知识进行分类而不是分层。利奥塔将知识分为“叙事知识”和“科学知识”两类,并且认为,知识的表达最合适的不是科学知识(元叙事),而是叙事知识,即话语的传递。由此,知识的多样性取代了其单一性,叙事知识、本土化知识、个人的缄默知识都被纳入到知识的范围内。这样,教学内容就应该打破以往以科学知识为中心的封闭的、单一的状态,消除不同类别知识之间的界限,融各种知识于一体,将其作为相互协调的人类经验纳入学校教育,发挥整体的育人功能。这些知识的价值也逐渐为人们所认识,新课程改革就强调教学内容要改变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并提出了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相比,在性质和功能上有很大不同……旨在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多样性,更好地获得生活经验,建立学习与发展的自信心。”当前正在进行的校本课程、多元文化课程改革,就体现了对地方知识和本土知识的尊重,加强了课程与地方、学校和学生生活的联系。
知识的“理解性”与“建构性”也对传统的教学内容观提出了挑战,教学内容不再是文本的简单复制,而是一个发展的过程。文本只是提供了一个交流的资源,学生和教师在文本体验的同时,开展交流对话,在过程中构建着教学内容。也就是说,教学内容不再是确定的、固定不变的知识信息,而是时刻变化的,随着师生理解的深入而不断变换、更新。事实上,教师并不是完全按照教学内容进行教学,会依据学生的特点及自身的理解对已有的教学内容进行增减或改造。并且,教学过程和学生的理解过程都是处于动态的发展变化之中的,教师也会根据这些变化不断调整教学内容,使之更适合当前的教学。这样,教学内容就是在师生的共同作用下不断变化着的,是非确定性的,已超越了原有的文本内容。因此,教学应该关注变化着的“个人知识”和“共享知识”,重视个人在教学过程中所形成的认识的价值。
四、教学主体关系:由教师绝对权威转向师生对话合作
现代知识观强调知识的绝对性、科学性,由于教师掌握的科学知识较多,被认为拥有较多的知识、真理,因而具有绝对权威。教师成为话语霸权的占有者,教学过程成为教师单向、独白式的权威教学,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弱势群体地位,就像消极的“接受器”,其自主性和潜能受到压制。
后现代知识观强调知识的境域性与生成性,知识是可以变化的,只是对某一对象的一种认识,如果从另外一种视角来看,就会得到另外一种认识,强调“文本无原意”。这样,学生就不是一个被动接受灌输的“机器”,而是一个自组织系统,他有能力以自己的方式思考与转换,主动地在生存的情境中追寻意义和价值。教师作为学生唯一信息源的地位也因此被消解了,他不再仅仅局限于传达知识,而是成为“与学生平等的对话伙伴”、“智慧的转化器”、“内在于情景的领导者”、“想象力的激发者”。师生的关系就是一种对话与合作的关系,教师尊重学生的自我体验,对学生的不同思想见解给予宽容与支持,与学生共同探究、思考和解决问题。“通过对话,学生的老师和老师的学生之类的概念不复存在……教师的身份持续发生变化,时而作为一个教师,时而作为一个与学生一样聆听教诲的求知者。
学生也是如此。他们共同对求知过程负责。”我国当前的新课程改革也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些目标的实现也要求改变以往教师“独白式”的教学,主体间形成民主、平等与对话、合作的交往关系。需要注意的是,师生之间的这种对话不同于传统教学中检验性、封闭性的对话,而是双方作为自由自主的人投入到教学中,各自独立而又相互理解与回应,对话的目的也不是为了寻求一致或共识,而是为了达到理解和沟通,形成批判意识和建构能力,“理解”与“反思”是其重要特征。
五、教学评价:由整齐划一转向异质多样
现代知识观深信客观真理的存在,认为科学是唯一的真正知识,任何问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正因如此,“标准化测试”由于最符合该规则,在我国的教育教学中曾经盛极一时。这种教学评价方式具有高度的同质统一性,以统一的内容、标准评判所有学生,致使学生的创造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其不同见解在标准答案下日趋变得整齐划一。
后现代知识观反对这种唯科学主义倾向,视知识为情境性的、多样化的,倡导一种多视角看问题的思维方式,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方式去解读文本。“让每个学生都发出自己的声音”是其教学评价的基本宗旨。新课程改革也强调:“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与之相适应,教学评价也要实行改革,从“同质”评价转向“异质”评价,以不同的标准评判学生各个方面的发展变化,尊重学生个体间的差异,承认和保持学生个体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这种异质评价应重视形成性评价,从关注结果转向对过程的关注,力求从生成、反思、转变的角度来考察学生的变化。为了“倾听一切人的声音,哪怕是最卑微的小人物的声音,以防人微言轻的悲剧再度发生”,教学评价要实现教师评价、家长评价与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样性。同时,由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变化是复杂的,其情感、意志、动机、兴趣等非认知能力的发展很难用量化手段进行测定,教学评价还应该实现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的结合,丰富评价方式,如成长记录袋、学习日记、情景测验等,以全面、客观地考察学生的发展情况。
篇2:论现代家庭中素质教育论文
论现代家庭中素质教育论文
摘要:家庭中的素质教育是整个素质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家庭教育中要有正确的人才理念以及与这种理念相适应的家庭数育措施。在孩子的认知发展、人格发展、道德成长、亲子互动等方面,家庭中的素质教育模式与我国传统的家庭教育模式都是不同的。认识家庭中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与实践模式对于推进我国素质教育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素质教育;家庭;儿童的经验;孩子的需要
中国历来有高度重视家庭教育的传统。随着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以及我国人口严重过剩带来的竞争压力,家长更是对子女的教育倾注了全部的热情和智慧。重早期教育,开发孩子的智力,使孩子学习成绩优秀,升入一流的学校,拿到更高的文凭,进入“上流”社会,给家庭带来荣誉,是中国城市家庭教育共同的追求与目标,也是中国城市家庭教育的基本特征。
为了深入了解我国的家庭教育,从4月到11月、我们进行了大量的现场调研。我们先后给四川省六地市26所中小学家长学校的3.4万名家长作了各种形式的家庭教育专题报告,也在此基础上作了部分问卷抽样调查。其中,对小学生家长进行的问卷调查有436份,对初中生家长的调查问卷有467份,对高中生家长的调查问卷有275份。同时对31名中小学教师作了有关家庭教育问题的调查。通过我们的调查研究,我们发现我国的家庭教育有以下一些主要特点。
一、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重视程度高。
在城市中87%的家长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67%的家长表示除住房外,孩子的教育是他们未来最大的投资,他们为此在所不惜。57%的家长表示自己未来生活的意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孩子的发展。这种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与西方国家那种培养独立的人,亲子之间非依附而独立生存的理念是根本不同的。达也决定了中国的父母会付出更多。
二、在中国,父母普遍存在重学习轻个性的倾向。
在调查中56%的小学生家长和61%的中学生家长承认他们主要关注孩子的健康和学习,较少关注孩子的心理、情感、个性和人际交往。而在随机的面对面的交流中,我们发现76%的小学生家长和81%的中学生家长都存在这个问题。(这也提示我们,在问卷调查中,选“好答案”的倾向会使数据失真)。
三、在对孩子学习的重视上。
87%的家长重视的是孩子的学习成绩,孩子在班上的名次,而非重视孩子的学习过程。重学习结果,轻视学习过程,注重名次和分数,轻视对孩子学习活动的指导,忽视导致结果的过程性原因是中国家庭教育的普遍特点,这就导致家庭教育的简单化倾向。
四、在促进孩子学习的方法上。
84%的中小学生家长认为,孩子的智商是差不多的,学习好坏取决于孩子的努力程度,而努力程度主要取决于学习压力以及父母是否“抓紧”孩子的学习。多数中国父母坚信孩子的天性是好玩,真正意义上的学习没有快乐可言,要使其努力学习必须不断施加压力。这一教育理念导致普遍的教育高压,导致对孩子心理需要的普遍忽视,学习过程成了一个“苦其心智”的过程。
五、中国的家长十分看重孩子书本知识的学习。
96%的家长都认为学习主要就是学好教材上的知识。多数家长认为孩子看电视、玩游戏、从事自己喜欢的活动都是玩乐而不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同时,68%的小学生家长和57%的中学生家长都肯定“灌输”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在他们看来“接受式学习”是最好的学习方式。
六、在孩子的道德教育上。
45%的家长承认存在忽视孩子德育的现象,而事实上考虑到家长的保护性心理反应,忽视孩子道德教育的现象还要严重得多。在道德教育上,多数家长主要是教育孩子对父母要有孝心,对人有礼貌,为人处事做到“不吃亏”。但在诚信、友爱、尊重、平等、社会使命感等方面的教育严重不足。
我国家庭教育的这些特征及作法带来的好处是;家长重视教育投入,可以使大量的家庭资金进入投资不足的教育领域;家长成为孩子教育的积极参与者;孩子能够较好地掌握书本知识,应试技能强。所带来的问题:一是孩子发展片面。除了书本知识的掌握,应试技能的提高,孩子的体育、美育、人格发展、道德素养以及社会技能等发展不足。二是孩子知识掌握较多,但独立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不强,这就减弱了孩子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三是孩子的学习方式落后。中国的家长比较习惯于灌输式教育,孩子基本是在接受式学习模式下掌握知识。同时,孩子以掌握书本符号知识为主,知识的学习严重脱离孩子的生活,脱离孩子的个体经验,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难以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加上饺重的学习负担,容易使孩子过早出现厌学情绪。四是中国的家庭教育有强烈的应试教育倾向。大多数学习活动都围绕着考试和升学而展开,学习的价值取决于它促进考试的程度。孩子不是“为掌握而学”而是“为考试而学”,这已经成为中国家庭教育的价值取向,这就模糊了学习的真正价值。显然,中国家庭教育的基本模式是背离素质教育目标的。
素质教育是以人的素质的提高和发展为己任,从心理学的视野来看,凡是能够使人的活动效能得到提高的所有心理品质都叫素质。素质的发展就意味着人的“一般本领”得到增强,人的心理加工机能得到提高,人能够进行更复杂的信息加工,能够表现出更有效的行为方式。家庭中的素质教育理念与传统的家庭教育理念是不同的,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素质教育注重人的成长与发展。它不满足于习得知识,对付考试。它强调知识和经验的掌握要导致人的心理活动方式产生积极的“质变”,这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发展。
2.素质教育关注家庭小孩子全部潜能的开发。它与传统家庭教育那种只重知识掌握,只重智力开发的教育模式是不同的,它要关注孩子人格的发展,要积极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要关心孩子优良品德的形成以及社会交往和人与人之间合作能力的形成。因此,家庭中的素质教育一定是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的教育。
3.素质教育注重孩子操作实践能力的不断增强。孩子不但知道,而且会操作;不但会说,而且会做;有理解问题的能力,也有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中国的家庭教育恰好是重前者,轻后者,这实际上是降低了孩子的行为活动的有效性。
4.素质教育重视孩子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它不满足于学习上的继承与模仿,它要重视在此基础上的创新和发展;它不仅重视一般性,还重视差异性;不仅重视保持一致,还重视标新立异。创新教育意味着人的最本质的`潜能得到开发、意味着人类文明的一种深层次的推动。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最高境界。
在实践模式上,家庭中的素质教育思想与传统的家庭教育相比有以下一些主要特征。
在认知发展方面。第一,它应该是基于孩子活动与经验的学习。在建构主义学习观看来,儿童的内部智力活动起源于儿童外部的实践操作活动。孩子只能根据自己的活动与经验来建构知识。从心理机制上讲,知识是不能“传授”的,更不可能被“灌输”。一切灌输与传授的知识都是苍白的、相对无效的。由于经验的缺乏,儿童的年龄越小,他们的学习就越是离不开他们自身的活动以及活动过程中习得的经验,这是建构知识最基本的素材,也是最重要的学习活动。中国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一个通病就是孩子的学习远离他们的个体活动,远离他们的生活实践。在成年人看来,“正规”的学习就是掌握成年人给他们设计好的书本知识,学习成了掌握符号系统的认知活动。由于脱离孩子的个体经验,孩子只好死记硬背那些成年人灌输给他们的知识。这是导致儿童知识巩固性差和容易厌倦学习的一个重要原因。家庭中的素质教育实践就意味着这种传统学习方式的变革。
第二,学习不仅是满足成年人的需要,还必须满足孩子的需要。这意味着学习要满足孩子的认知乐趣,激发孩子的认知积极性,把学习变成一个积极的情感体验过程。这也意味着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要更多的理解孩子的心理,必须更多地尊重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反应。我国现在的家庭教育是在满足成年人的心理需要,是在按成人的“意图”设计孩子的学习,学习在很大程度上变成了成人强制儿童的过程。同西方国家的孩子相比,中国的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内部学习动机、对知识的内在求知欲明显不足,但应付情境需要的外部动机又较强。
第三,学习必须顺应孩子的年龄心理特征,必须尊重孩子的个别心理差异。孩子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认知活动方式,有不同的行为特征。学龄前儿童最适合的学习方式就是游戏,就是各种有组织的活动,就是观看动画节目,那种所谓超常的识字教育,运算学习对多数儿童来讲是不适当的,在这个问题上西方国家的家庭教育比我们要冷静得多。即使是小学生,中学生我们也不能低估了他们认知的经验化程度、而过分地强调书本抽象知识的学习。儿童的认知活动既有一般规律,有存在明显的个别差异。事实上家庭教育有了个别针对性,大多数孩子都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在我国的家庭教育中,家长有很强的从众模仿倾向,人家的孩子学英语,自己的孩子也要学英语,人家的孩子上奥校,自己的孩子也要上奥校,人家的孩子练钢琴‘自己的孩子也跟着练钢琴而全然不顾孩子自身的特点。学校教育在充分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上有相当大的难度,但家庭教育完全可以在这个问题上作得好一些。家庭有更多的空间和时间考虑孩子的个别差异,家庭也有更多个别化的教育情景来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这方面家长需要得到更多的教育指导。
第四,家庭教育要树立起“大学习观”。从内容上看,学习不仅是书本知识的习得,还包括品德的形成,人格的发展以及行为习惯的养成。从方式上看,不仅有接受式学习,还有研究式学习,发现式学习;不仅有通过符号的学习,还有通过自身活动的学习;不仅有认知式的学习,还有情感体验式的学习。总之,凡是通过经验的习得而导致孩子行为持久变化的现象都叫学习,这就是所谓的大学习观。中国的家庭教育过分执着于和考试有关的课本知识的学习,这是狭隘的学习观念,这恰好是在强化学校教育本身具有的先天缺陷。如果说中国的学校教育由于应试教育的特征而难以避免过分以书本知识为主的特征,那么家庭教育有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孩子回到家里后做一些自己喜欢的活动,多阅读一些他们发自内心感兴趣的课外知识,都是对学校教育缺陷的重要弥补,有助于孩子自身素质的提高。
第五,建立家庭创新教育观。中国的家庭教育历来具有浓厚的权威主义色彩,父母不仅是知识的化身,也是真理的化身。在父母看来孩子是不懂事的,孩子的天性是逃避学习的,他们的行为是不合成人规范的,父母乐意用强制的态度实施教育。这种方式导致中国的孩子及成人缺乏创造性。家庭中的创新教育要求家长尊重孩子的意见,在教育过程中充分考虑他们的想法,允许他们表达不同于父母的观点和意见,给予他们自由探索的机会,尊重他们通过犯错误习得的经验,给他们留下展现自身想象力的空间。这是促进孩子创新精神和发展孩子创新能力所必须的文化心理氛围。做到这一点不需要家长有过多的专业训练,难是难在文化心理状态的改变。其实,中国的学校实施创新教育是很难的。应试教育的体制与创新教育的模式是不相容的。而家庭教育在自身微观环境中能够较好地做到这一点。
在人格发展方面,促进孩子健康人格是形成是家庭教育中十分重要的内容。但中国的家庭教育一直有重认知、轻人格倾向,改革开放以来这一问题表现得尤为突出。近年来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与人格发展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但家庭教育在这方面却收效甚微。作为体现素质教育的家庭教育必须重视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这些健康的人格品质包括:对自我的悦纳,对生活目标的热爱与执着,良好的行为自律性与独立性,坚强、坦然面对挫折,善于调控自己的情绪,行为反应适度等等。在家庭教育中,促进健康人格形成的素质教育观应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第一,满足孩子的自我价值感。一个有自我价值感的孩子才有可能成为人格健康的孩子。这意味着家长要看到孩子的长处,立足于孩子的优点来教育孩子,这样才能确立孩子的基本自信心以及对自己生命的接纳和热爱。一个悦纳自己的人才有可能热爱生活,喜欢学习,也才有不断完善自己的动力。但中国的家长更喜欢立足于孩子的缺点来教育孩子,不断地指出孩子的过失,用别的孩子的优点来比较自己孩子的缺点,让孩子产生无能感以促进孩子进步。多数中国的家长相信只有当孩子看到自己的不足,只有当他们感到自己不行时,他们才有进步的动力。这是对孩子天性的严重误解。其实,这恰好是很多孩子骨子里缺乏自信,上进心不强,最后安于现状的深层次原因。
第二,合理的学习负担。学习负担是否合适,是否适应孩子的身心承受能力,直接关系到孩子的人格健康程度。我国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突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心理压力太大。他们不仅学习时间长,孩子学习时间一般都超过父母的工作时间,而且他们实际享受的节假日休息时间也远没有他们的父母多。更重要的是他们所承受的来自各方面的心理压力往往超出了一个孩子所能接受的程度。他们的心理压力主要来自考试和升学,从学前教育一直到高中,他们都要长时间地、高强度地承受这种压力。在这一过程中孩子不断地体验到紧张、焦虑、烦恼、抑郁、失望,这使他们长期处在负面情绪的困扰中,持久负面情绪所形成的不良心境是导致心理病态以及人格扭曲的重要原因。父母适当地调控孩子的心理压力,孩子学习负担适当,这就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这是家庭中人格教育最基础性的工作。
第三,满足孩子的多种心理需要。从人本主义心理观来看,需要是人的行为的基本动力,人的一切行为都围绕着需要而展开,一个人的需要满足越充分,越多样化,他的潜能发挥就越充分,人格就越健康。中国的家庭教育注重孩子认知需要的满足而严重忽视孩子其他心理需要的满足。事实上,孩子除了认知需要以外,他们还有交往的需要、归属和友爱的需要、展现自我特长的需要、得到认同和尊重的需要、活动和探究的需要以及创造的需要等。孩子任何需要的满足都有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都促进着他们的人格发展。由于我国的家庭教育存在严重忽视孩子多种心理需要满足的问题,这就明显不利于他们人格的健康成长。
第四,理性的挫折教育。围绕孩子人格的健康成长,人们往往热衷于谈论挫折教育。多数人认为中国的独生子女缺乏挫折教育,是他们人格不健全的重要原因。这是一种是似而非的观点。事实上中国的孩子承受着极其病态的挫折教育,在城市家庭中,一方面孩子在生活上很少有挫沂体验,他们生活的“无忧无虑”,没有物质匮乏的困扰,甚至基本上不做家务事,在这方面挫折教育严重不足。而另一方面,在学习上,在心理上,他们太缺乏成就体验、他们饱受着来自学习,来自升名牌学校,来自成人各种要求所带来的各种挫折感,以致于孩子过多体验到焦虑、紧张与无助,甚至产生对整个人生的厌倦。在这方面他们承受了一个孩子不该承受的挫折。
中国的孩子一点不缺乏挫折教育,他们缺乏的是理性的挫沂教育。我们提倡在家庭教育中应增加孩子在生活方面的挫折教育,而在学习上应该更多地让孩子体验到成功教育的喜悦,这才是有利于孩子心理发展的挫折教育。
在品德教育方面,家庭中的素质教育理念也与传统的家庭教育不同。近二十多年来,我国的家庭教育明显存在忽视孩子品德教育的倾向,只重学习而不重做人是我国家庭教育的通病。就是在苍白的品德教育中也存在教育者居高临下,强制武断的特征。体现素质教育的理念,家庭中的德育应该有那些特征呢?
第一,道德的习得与知识的习得不同,它不能简单地用学习知识的方式来学习道德,它是一个更加重视行为实践的活动过程。从小事做起,从做中学、应该是道德学习更加鲜明的特征。在做的过程中,才能完成从道德行为向道德知识的转变,从而变成一种真正意义上的道德素质。在道德学习的过程中,我国的家庭教育更重视讲道理,更重视口头行为规范的传授,这对道德行为规范的习得是有限的。
第二,道德学习不仅是一种认知活动,它还应该是一个深刻的情感体验的过程。没有情感体验的纯认知性的道德是一种苍白的缺乏实践意义的道德。孩子在道德情景中产生感动、悲伤、同情、喜悦、激动、庄严、神圣等情感体验时,才能有效地形成道德行为。一次刻骨铭心的情感体验活动就是一次最好的道德教育。当一个孩子庄严地站在国旗前参加升旗仪式时所体验到的那种激动,神圣的情感实际上就是最深刻的道德教育,它甚至不需要语言的参与,仅仅是一种道德情景中的观看和体验就可以表现出全部道德教育的深刻内涵。
第三,家长的行为示范是重要的道德学习形式。模仿学习,榜样学习是人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通过观察;通过观察过程中的“替代强化”可以促进人的道德行为的形成。孩子年龄越小,模仿学习的作用就越大。在家庭中,父母做山良好的行为示范是促进孩子优良品德形成的有效手段。在我们的家庭教育中,往往父母说的是高尚的道理,却做出平庸的甚至是低级的行为示范,事实上孩子更看重的是行为“榜样“,他们对“道理”是比较健忘的,当道理和榜样不一致是,孩子会更多受到实际行为的影响。因此,家庭中的道德教育应从父母的行为示范开始。通过榜样的作用来促进孩子道德品质的发展。
总之,在家庭教育中,素质教育的理念与实践思路在各个方面都与传统家庭教育不同,实施素质教育的思想一定是一个全面反省和批判传统家庭教育的过程。
素质教育是发展性的教育,它注重人稳定的、能提高人的活动效能的心理品质的形成,这种心理品质的形成能提高人的全部活动的有效性。素质教育也是全面性的教育,它决不仅仅只关注人的某一个方面的发展,而是关注人的全部潜能的开发。同时素质教育一定是真正关心人的教育,是真诚关心孩子内心世界的教育,它尊重孩子的心理特征,关注孩子的个性差异,满足孩子的心理需要,是一种真正充满人文精神的教育。中国的家庭教育在迈向素质教育的目标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A.班杜拉(美)著。林颖等译思想和行为的社会基础[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2月版。
2.L.A.铂文[美)著,周榕等译。人格科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8月版
篇3:论现代声乐教学改革论文
论现代声乐教学改革论文
一、教师素质水平不统一
学生学习素质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受教师专业水平的影响,教师正确的、严谨的教学态度能够对学生产生正确的积极的影响,同时教师专业素质的高低也直接制约了学生学习的热情。据考察有些音乐教师不能很好的胜任工作岗位,有的教师不能够说课,并且缺乏驾驭教材的能力更有甚者音乐教师不会钢琴伴奏,还有部分教师不能熟练的使用现代的教育技术。
二、声乐改革的主要内容
由于声乐教学的现状很不利于声乐的发展,因此必须的声乐教学进行一些必要的改革。
1、加强专业理论的教学课程学习每项专业,理论课程是所有学习内容的基础。只有在理论上打下牢固的基础,才能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再结合自己学到的理论,最终理论联系实践,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
2、增加学生的实践项目在课堂上学到了理论知识必须要有实践的经验,要把艺术实践作为一个重要内容放到声乐的教学当中去。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和教师发现技能的不足之处,改进再实践,以便提高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个人素质。
3、改变教师在学教学当中的老观念教学在传统的观念当中就是教师教、学生学,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这样致使学生失去了自主的创新意识,很难再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因此,要改变这个现状,就必须从根上纠正教师的观念,由原来的教师教学生学的单一方式改为互动学习,教师不再是单纯的教,学生已不再是单纯的被动的学。教师和学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学生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同时也提高了学习的热情,做到了事半功倍。
三、声乐教育教学改革的意义
1、新课标教育改革的必然音乐作为娱乐大众的.重要组成部分,陈旧的音乐模式已经跟不上人们对音乐的追求速度。音乐专业教育是培养音乐新人的桥梁,是人文精神教育的重要领域。年国家教育行政主管办颁发了《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新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标准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在新的课程改革中,新课标力求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个性化教育,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为了达到并实现《标准》的各项教育改革要求,音乐教育机构就必须对声乐教学体系及其课程安排进行适当的变动,这也是新课标发展的必然。
2、国民素质教育的需要艺术教育可以提高人的审美标准、增强人的道德观念、培养人的素质内涵。音乐艺术教育在丰富人的情感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首先,学习音乐要通过对声乐知识的学习、对名人名曲的鉴赏、和利用各种乐器的演奏来掌握专业知识。这种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精神享受,他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提升自己的品味,还可以陶冶情操、净化浮躁的心灵。其次,音乐教育主要是通过“看”、“听”“、触”来实现。在上课过程中,教师会通过各种形式来进行演奏,学生通过眼睛观察教师的动作、表情以及所要表达的情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会潜移默化的学习模仿教师的行为,这样就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记忆力和对教师演奏的注意力。众所周知,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个人素质,这样多形式的教学可以调动学生的音乐教育还可以丰富自己的想象力,提高自身创造力,进而提高了个人的音乐素质,通过好的音乐的熏陶,陶冶了个人的情操。教师通过多种形式来演奏教学,学生先是通过看和听来学习,但是最终同样需要自己的亲身接触来学习、巩固。只有通过自己的亲身接触才能把通过听和看学习的内容融入其中,融会贯通,以达到学习的目的。再次,积极向上的音乐教育可以很好的塑造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三观”,即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且每个人塑造自己独特“三观”的方式又是不同的。积极上向上的音乐教育就是其中之一。在音乐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有利于身心发展的教育如:爱国教育、审美教育、生活教育等等。比如一些爱国主义歌曲,对生活充满希望、充满向往的歌曲,再有一些鼓励奉献的歌曲。这些都会使学生在无形当中接受,进而塑造出自己独特而又对国家、家庭和自己有利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样音乐教育即使学生学到了知识,又使学生树立了正确的道德观念(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终身受益。
3、文化发展的需要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声乐作品具有浓郁的民族文化色彩。随着改革开放经济的发展,外国的民族文化业逐渐渗透到国内,带有外国元素的作品逐渐增多,各种民族文化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声乐教学的改革就显得尤为重要,让更多的青年愿意接触、学习,从而喜欢上民族声乐文化和传播民族文化,进而影响更多的国民,达到以点带面的效果。这样才不至于属于本国独特的民族声乐文化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被淹没,使民族的文化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篇4:论人的价值研究维度的现代转换
论人的价值研究维度的现代转换
人的价值研究维度从实物本体论和外在效用论向着内在于主体的实践能动论和价值过程论的转换,是新时代的呼唤.人的价值在于对可能生活的追求.新生现实又不断超越现实,是人生价值的真谛.一切物的价值之源均在于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在人的价值追求、价值创造、价值实现、价值超越的整丛过程中,实际存在着人的.外在实用价值、内在精神价值、生活环境价值、社会历史价值的层面更迭和历史交错.尊重人的价值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唯物史观的最高理论旨趣.
作 者:CUI Yong-he 作者单位: 刊 名: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PKU CSSCI英文刊名:JOURNAL OF HENAN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年,卷(期): 32(2) 分类号:B0 关键词:人的价值 物的价值 价值主体 价值评价篇5:对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的论文
对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的论文
【论文摘要】依据知识社会学的立场,我们可以将文学理论知识区分为形式化与语境化两种类型。西方文论由于追求形式规则的普遍有效性而采取了逻辑性陈述,中国古代文论由于追求语境中个别经验的有效性而坚持诗性言说,两者互不兼容。形式化规则构成了现代性的学术话语,成为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所追求的坐标系统。中国古代文论在知识类型和言说方式上都难以转换为形式化规则,其现代转换存在理论与实践的诸多障碍,具有自身不可解决的困难。因此,所谓“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只能是一个伪命题,是中国学术现代性进程中难以实现的良好愿望。
【论文关键词】形式化 语境化 古代文论 现代转换 知识社会学
20世纪末以来,“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这一学术命题在中国文学理论界悄然出场,并引发了持续不断的争论。对于如何评价古代文论知识的转型问题,学术界没有达成共识,本文将以知识社会学的立场来切人思考。
一、两种知识类型:形式化与语境化
知识社会学是一门“探讨每一知性立场对其背后的分化了的社会群体实在的功能性依赖的学科,它通过分析知识类型的构成方式来考察知识与社会的关系,从而证明知识生产受制于社会境况。
依据知识社会学的方法,卡尔・曼海姆(KarlMannheim)确立了两种知识类型,分别是形式化知识与语境化知识。所谓形式化知识是指能够超越历史语境中的具体经验而以形式化符号存在的知识,语境化知识是指不能超越具体经验而只能在历史语境中存在的知识。依此分类,我们也能将文学理论知识区分为形式化与语境化两种类型。虽然中西文论各自都包含了形式化与语境化两种知识类型,但是两者在追求知识有效性的主导倾向上是不同的,其中西方文论较多地体现了形式化特点,而中国古代文论则具有鲜明的语境化特点。
历时地看,西方文论知识的有效性逐步走向了形式化原则。在古典时代,人们尚把文学附属于他物,从外在世界或者内在心灵来定义文学,强调历史语境的参照作用,重视文学经验的整体价值,文学理论获得历史语境的庇护而与存在保持了一定联系。但是,西方文论并不仅仅追求语境中个别经验的简单累积,而是追求文学背后的总体化意义,它预先设置文学的终极本质来规定个别经验的意义,试图一劳永逸地运用形式规则来建立具有普遍有效性的理论体系。知识生产被纳人形式化轨道,西方文论时刻存在着超越语境来寻求有效性的冲动。从古希腊的“摹仿说”到文艺复兴时期的“镜子说”,西方文论开始从具体的文艺经验中提炼出普适性知识。比如柏拉图把文艺看作“理式”的摹仿;亚里斯多德认为诗比历史更具普遍性,指出“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这个定义把具体的戏剧内容与欣赏经验抽离成形式规则;尽管贺拉斯强调阅读的经验效果,但他将其总结为“寓教于乐”式原则。到法国古典主义时期,戏剧理论抽象出不受具体戏剧演出影响的“三一律”,以精确的数理形式来对所有戏剧作出有效的判断。进而康德认为作为判断力的美只关涉形式;黑格尔把美定义为“理念”的感性显现。启蒙主义倡导文艺的理性原则;浪漫主义用天才、想象、情感三要素来总结文艺经验;批判现实主义提出了塑造典型的写作原则。于是,西方文论的主导倾向是逐渐把形式规则作为知识的有效性要求,视个别经验为普遍规则的例证;同时,这也导致知识超越语境而存在,造成形式大于内容、理论高于经验的虚无主义困境,只是由于文学还依附于他物而具有意义,这一困境尚不严峻。泰纳、圣伯夫等人的实证主义文论重视文艺经验,发掘文学中确实的、实证的事实,其目的却是试图建立实证知识的普遍有效性,也未能摆脱形式化趋向。进入20世纪后,西方文论寻求到文学独立自足的存在依据,形式化也由于适应了这一现代性进程而推进了文学学科的发展。在此进程中,西方文论采用科学量化的分析方法,在语言符号的秩序中建构学科知识。俄国形式主义认为“文学性”源自陌生化的能指游戏;结构主义利用深层结构抽离了个别经验;“新批评”引人了“语境’,来考察语义,却斩断语义与经验的联系;它们都把超越具体言语的形式规则作为知识的依据。形式主义颠覆了传统文论而走向了能指游戏,通过形式符号的策略建立起文学理论的普遍有效规则,但是形式化逼迫个别经验脱离语境中的原初存在而丧失了历史感,走向了虚无主义,这遭到了历史主义的挑战。神话原型把文学拉回到民族神话中,现象学把文学归于“意向性”活动中,阐释学把文学请人“问答逻辑”中,文化诗学把文学置于历史叙述中。虽然语境中的个别经验再度彰显,但是总体化思想直接指称了文学的意义;知识不是由语境来导演,而是由思想规则来制作,它仍然漂浮于语境之上。
不同于西方文论的形式化倾向,中国古代文论主要追求历史语境中个别经验的有效性。虽然古代文论也存在利用先验的总体化思想来定义文学的现象,“诗言志”一直被视为对诗歌本质的抽象概括,原道、征圣、宗经长期成为文艺活动的思想基础;但是古代文论并未利用这种总体化思想限制对具体文艺经验的阐释,并未把纯粹形式化的文学定义贯彻到文艺批评中,仅仅将其用于寻求文艺合法性的目的,而将语境中的具体经验作为知识有效的依据。从先秦时期开始,中国古代文论逐渐建构出语境化的知识形态。在批评实践中,古代文论不是追求知识形式上的普遍有效性,而是直接呈现具体语境中的欣赏经验,强调个别经验的独特性,这形成了古代文论知识的生产过程与语境紧密相联的状况。虽然“兴观群怨”教化意味极浓,但描绘了读诗的经验;老庄推重虚静,指出了语言所无法穷尽的审美现象。“大象无形”、“立象以尽意”开启了后世用客观意象来隐喻的知识传统。两汉作家在诗教的氛围中,描述了种种创作经验与阅读效果。魏晋六朝出现文论专著,也不刻意对文学作总体化论证,不奢望建立形式化的普遍规则,而充分利用物象的形态特征来展示对个别经验的直观感悟。曹丕说“诗赋欲丽”,陆机道“诗缘情而绮靡”,均未设置诗的形式标准;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大量运用形神、风骨、气韵等隐喻物象表达了生活世界的直接经验,把知识隐含地置于语境的行为中;钟嵘《诗品》味诗,促使诗学知识在欣赏每一首诗的具体语境中产生,知识总结与诗歌欣赏在同一个过程中发生。到唐宋时期,“意境说”充分体现了个别经验在阐释诗歌意蕴中的作用;《二十四诗品》列举的雄浑、冲淡、高雅、飘逸等范畴不可能被归纳成形式化的普遍规则,只能在对二十四首诗的欣赏、品评中加以感悟才能得到理解,如果离开具体的读诗过程就很难领会到其丰富内涵;严羽“以禅喻诗”更是将形式规则排除在诗学活动之外。明清小说评点记录下阅读过程中的即兴感触,延续了诗话注重个体独特经验的传统。中国古典文艺蕴涵的丰富神韵不能被抽象为形式规则,只有在阅读的个别经验中才能理解文学的存在。因此,中国古代文论只有与语境相联系才能被理解,一旦离开语境就会失去有效性。
综上所述,西方文论追求形式化的知识而超越文学本身存在,中国古代文论不能超越具体语境而存在,两者在追求知识有效性的主导倾向上不同,形成了两种不同的知识类型。
二、两种言说方式:逻辑性陈述与诗性言说
受到知识有效性主导倾向的影响,西方文论与中国古代文论在表述方式上也呈现出不同的特征。西方文论由于追求形式法则的普适性而采用了逻辑性陈述,中国古代文论则出于恢复语境中诗性存在的目的而坚持诗性言说。
西方文论的言说具有极强的逻辑性,它将普遍有效规则贯彻到语言表达式中,略过文学特征与个别经验而呈现终极本质。虽然西方文论不乏对诗性的追求,例如古代的布瓦洛采用极富文学性的韵文来书写《诗的艺术》,现代的罗兰・巴尔特构想《恋人絮语》来隐喻文学活动,海德格尔抒发了“诗意栖居”的愿望;但是此类诗性言说为数甚少,并且与言说背后的形而上学存在着逻辑对应关系,逻辑性陈述由此占据了多数席位。逻辑性陈述将言说过程置于逻辑的控制下,具有体系的严密性。它首先利用形而上学的概念来规定文艺属性,然后明确作出价值判断,再在形式化推理过程中把个别经验总结成抽象的形式符号,得出的文艺结论在逻辑上符合形而上学的先验设定。柏拉图坚信“理式”才是真实存在,在理式一现实一文艺的等级秩序下,文艺被合乎逻辑地视为地位低下。亚里斯多德认为文艺乃是对现实世界的摹仿,悲剧自然地被赋予“净化”的有益效果。康德依据美是“无目的的合目的性”的前提,推理出“关于美的判断只要混杂有丝毫的利害在内,就会是很有偏心的,而不是纯粹的鉴赏判断了”,排除了具体的鉴赏经验,而在形式上确认了美的存在。黑格尔站在“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的立场上,运用理念与形象的三种关系推理出象征型、古典型、浪漫型三种艺术的演化规律,用审美经验证明了正、反、合的规则。这些逻辑性陈述遵循形式规则而赋予知识以确定性,充分展示了原理的普遍有效性。逻辑性陈述还使知识表述活动超越于语境,文学理论通过语言表达式本身传达出来而无须再借助于语境中的个别经验。西方文论经常运用的一些概念,诸如崇高、优美、典型、异化、话语、文学性等,都是先于语境而存在的形式符号,它们的语意准确性不在于语境而源自逻辑设置,能够将个别经验整合为形式规则。“新批评”擅长于分析单篇诗作的微妙语义,却是借助于“反讽”、“悖论”等修辞术语的概括功能。现代叙事学建立了一套叙事模式来剖析小说,把故事情节简化为公式运算。西方文论的语言表达式没有局限于记录具体经验,而是直接指称逻辑推理的准确性,具体经验经过逻辑过滤而被转化成意义确定的形式符号。这种言说方式也为不同学科方法进人文学理论提供了便利,比如女权主义、新历史主义、后殖民主义等批评方法,无论它们能否复原文艺经验,它们都能利用自身逻辑对文本作出合理的阐释。西方文论的逻辑性陈述具有追求原理的普遍有效性、论证程序的逻辑性、语言表意的准确性等特点,不受语境变化的制约,这顺应了现代学术体制化的要求,成为学科知识的正规表述方式,其典型形态就是学位论文。但是,逻辑性陈述运用充满逻辑性的语言表达式来概括具体的文艺经验,必然会舍弃具体经验,逼迫经验服从逻辑,从而割裂文艺经验的完整性,丧失对于文艺现象的鲜活经验。
在中国古代,也有少量的文论著作体现了一定程度的逻辑性,例如汉代文论依经立论、《文心雕龙》也具有“体大思精”的逻辑结构,但是这类逻辑性没有限制具体的文艺阐释而不构成古代文论的主要言说方式。与逻辑性相反,古代文论不管是在文体样式、话语风格、范畴构成上,还是在言说内容的具象性、直觉性、整体性等方面,都有具体的诗性特征。诗性言说不是抽象的诗意表达,而是指置身语境中的话语活动。古代文论在言说过程中排除了普遍规则的干扰,清退逻辑论证的归纳作用,明智地把理论知识放进感悟文艺作品的语境中,在具体阐释过程中呈现诗的存在,对个别经验的独特性的重视程度高于对体系严密性的追求。古代文论的大多数表述不强求逻辑归纳,直接反映文艺活动的真实状况。比如,大量的诗话、小说评点是欣赏者的即时体味,虽然是只言片语,却把特定文本的欣赏经验传达出来了。再如“意境”,也非逻辑上的判断,只有通过读诗才能理解其内涵。古代文论把人重新引回诗的语境中,重视语境不仅意味着表述过程的诗性,也对表述媒介提出了同样的诗性要求。这种诗性言说是通过语言符号的隐喻功能来实现的,只有隐喻才能把诗性呈现出来。隐喻功能是利用语言符号来描摹物象,通过不同物象之间的相似性来构成联想的表意方式。隐喻功能使古代文论的语言表达方式摆脱了形式逻辑的管制而指涉物象的独特形态,通过在相似的物象形态之间展开联想活动来感悟诗的存在,不仅彰显了个别经验,也充分恢复了古典文艺的生动性和多义性。例如,“诗赋欲丽”、“诗缘情而绮靡”都是用物象的具体图案色彩来辨析文体特征。而刘舞用熟悉的物象塑造了“体性”、“风骨”、“隐秀”等审美范畴。钟嵘把诗歌的“滋味”比喻为感官味觉,促使品味成为诗话批评的惯常手段。司空图追求“象外之象”,用“韵味”来描绘诗的丰富意蕴,提出“近而不浮,远而不尽,然后可以言韵外之致耳”“韵味”与“韵外之致”是无法用逻辑来限定、不是从语境中抽离出来的形式规则,只能在欣赏诗歌时,在对物象形态的联想中加以感悟。严羽在“妙悟”中寻求诗所蕴涵的“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空灵境界,虽然没有概念表达的确定性,却传达出读诗时的复杂经验,透视了诗歌朦胧的美感。隐喻式表述突出了古代文论话语形态的文学性,例如《文赋》、《文心雕龙》用骄文写成,诗话、论诗本身就是诗歌,古代文论以文学文体表述知识也就同时言说了诗的存在。在诗性言说中,古代文论疏远逻辑而让语言符号指涉物象的独特性,在语境中恢复了个别经验的诗性。但是,诗性言说也由于依附语境而限制了语言符号表意的普适性与准确性,例如“意境”能够言说诗歌的韵味却难以有效分析小说情节,古代文论范畴术语的意义受到语境的牵制而只能适用于一定范围。
三、障碍重重的“现代转换”
自“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学术研讨会召开以来,国内学术界对此问题的争论逐步深人,已从对中西文化冲突的忧虑深化为对当前中国文学理论的现代性反思,但也一直未能消除对此问题的.质疑。
纵观十多年的研究现状,对于古代文论知识的转型问题主要存在三种态度第一种态度以曹顺庆、张少康、蔡钟翔等人为代表,他们明确肯定古代文论现代转换,提出重建文论话语的主张。这种态度注意到文学理论的“西化”倾向,指出中国文论引进西方话语建构知识体系,导致古代文论成为引证西方理论的实例而丧失民族特色,造成“文论失语症”的恶果,“我们根本没有一套自己特有的表达、沟通、解读的学术规则。我们一旦离开了西方文论话语,就几乎没办法说话”。因此,这部分学者主张以古代文论为基础来重建文论话语,利用古代文论话语进行批评活动,从而实现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这种态度强调吸收古代文论精华,有助于矫正当代文论忽视古代遗产的倾向,获得了巨大学术影响。第二种态度构成比较复杂,以钱中文、陈洪、罗宗强、童庆炳等人为代表,他们虽然也主张将古代文论转化为现代形态,但并不完全认同“文论失语”的论断,而淡化古代文论现代转换的情绪化冲动。他们立足于现有文论传统,提倡融合中西文化,在具体研究中积极阐释古代文论的原有内涵,从中发掘出能适用于现实的知识话语,通过现代阐释实现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第三种态度是质疑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其中朱立元认为现当代文论的传统对于中国文论建设更为重要,而无法以古代文论为本根。蒋寅、郭英德等人否认“文论失语”,明确指出古代文论现代转换内涵不清,是漠视传统、出于文化殖民心态的虚假命题。陶东风则断言重建中国文论话语涉及到现代性与民族性的矛盾紧张,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只能是在传统整体框架内部的零星变化,它不可能适应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转型。这些质疑观点各异,对于评价古代文论与现代文论的关系具有启发意义,但是还没有深人地论证。这三种态度只是大体界定了争论格局,并不能将所有观点涵括在内;更多的学者在研究中不刻意标明“现代转换”的口号,而是切实地利用现代思维方法来研究古代文论。经过长期讨论,古代文论的知识体系、思维方法、话语方式等得到重新评价,一些理论观点、审美范畴、批评话语都按照现代学科体制表述成现代知识形态,古代文论的研究成果丰富起来。但是,学术成果的累积并不等于古代文论实现了现代转换,古代文论也不是只有“现代转换”这唯一出路。坚持古代文论现代转换的观点,没有辨析古代文论与现代文论在知识类型与言说方式上的差别,没有澄清中西文论的关系,没有充分思考古代文论现代转换的合理性,也就不能消除质疑。
提倡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往往由于使用维护民族文化特色、抵制西方文化霸权的旗号而很具号召力。实际上,这种现代转换并没有摆脱西方文论的影响。因为坚持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是以现代性话语为坐标系统的追求,而西方文论追求知识普遍有效性的形式化规则构成了现代文论话语系统,所以古代文论现代转换又不自觉地以西方文论作为坐标系统。这种转换其实是利用西方文论的形式化规则来重新改造中国古代文论,它在知识类型与言说方式上存在难以解决的障碍。
首先,古代文论在知识类型上难以转换。西方文论主要是一种形式化知识,追求知识的普遍有效性。古代文论是一种语境化知识,它以语境中的个别经验作为知识有效的依据,呈现为零散的、经验式的、随感式的、直觉式的形态特征,不能被归纳为形式规则而超越语境。坚持古代文论现代转换,就是利用形式规则的普遍有效性来改造古代文论的知识类型,试图将古代文论上升为对普遍规律的探讨,把语境化知识提升为具有普适性的知识,这不可避免地会遮蔽古代文论的真实面貌。古代文论只有在语境中才能保持个别经验的有效性、呈现文艺活动的鲜活经验;一旦从语境中抽离出普遍有效的形式后,古代文论就难以阐释古典文艺所蕴涵的无穷韵味,也就丧失了知识的有效性。由于形式化知识与语境化知识互不兼容,古代文论就难以转向形式化、难以实现现代转换。例如神韵、风骨、意境等审美范畴不能被赋予形式化的普遍定义,它们也各有适用的语境范围。古代文论是在欣赏诗歌的经验中来理解神韵、风骨、意境的,保持了中国古典文化以含蓄为美、追求言外之意的效果。但是,依据形式化原则来作总体化规定,就完全消除了语境化的魅力,导致虚无主义。将神韵定义成一种蕴藉、含蓄的风格就疏远了诗性体验,将风骨解释为内容与形式就腰斩了诗歌的整体性,将意境归纳为“情景交融”、“虚实相生”式的数字图景就打碎了传统文化的无穷内涵。并且神韵、风骨、意境只能被有效地运用于诗词批评中,特别是写有自然山水的诗词,却不能很有效地阐释小说。西方文论的一些概念,比如风格,具有普遍有效性,既能够用来批评不同类别的诗歌,又能用来评论小说,还能用来分析作家特色。由此可见,利用形式化原则来改造古代文论,难以保证古代文论的本来特色。尽管古代文论的观点、范畴等能够以现代形态出现,但已经不是语境化的古代文论了。
其次,古代文论的诗性言说难以被取代。诗性言说是与语境化倾向相适应的表述方式,它以描摹物象的方式突出了语言的隐喻功能,传神地将读诗时丰富的个性化经验传达出来。逻辑性陈述则与形式化相适应,它强调语言符号的准确意义,通过逻辑手段传达出普适性的知识。诗性言说促使古代文论大量采用诗歌等文学文体,而逻辑性陈述强调学位论文式的规范格式。隐喻性的诗性话语与规范性的逻辑话语是两种无法兼容的表述方式,诗性言说不可能被转换为逻辑性陈述。提倡古代文论现代转换,就是以形式化原则为要求,采用逻辑性陈述来概括知识,必然会抛弃语境而丧失诗性。那些对古代文论加以现代阐释的作法,是一方面在逻辑上辨明古代文论的思想内核,而另一方面却放弃其言说方式。虽然在思想倾向上认同诗性言说,但其实是在语境之外做总体化、形式化的归纳,赋予零散的、经验式的、随感式的、直觉式的知识以逻辑性秩序。尽管能够运用逻辑手段在古代文论中归纳出“潜体系”,却不再是诗性话语的直观感悟了。只有运用诗性话语,才能保证古代文论语境化的诗性特征。
再次,古代文论的学科体制不能保证“现代转换”的可行性。虽然学科体制推进了古代文论的大力发展,肯定了传统话语策略的作用;但是,学科体制的规范性总会要求知识的普遍有效性、总会呈现出超越语境的倾向,传统话语融人现代文化也会发生变异。例如,王国维的“意境说”曾被看作是成功地进行现代转换的典型,这其实是一种误解。虽然王国维((人间词话》采用了传统话语,但是他以西方近代主客体二分思想作为研究坐标,将“意境”分为“写境”与“造境”、“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等,这已不同于传统“天人合一”思想,瓦解了“意境”的文化内蕴。“意境”蕴涵了中国古典文化的无限韵味,是根本无法用形式规则来做逻辑划分的。学科体制体现了现代性的学术规范,先天地以形式化原则抽离了古代文论的语境,难以保证古代文论的知识类型与言说方式的完整性。
总而言之,中国古代文论是以语境化为主导倾向的知识,难以被改造为形式化的知识,其现代转换在理论前提和批评实践上存在着诸多障碍,具有自身不可解决的困难。因此,所谓“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只能是一个伪命题,是中国学术现代性进程中难以实现的良好愿望。
篇6:语文教学语文论文角色转换
语文教学语文论文角色转换
一.由“主导者”变为“引导者”
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是课堂上的主导,是高高在上的统治者,学生必须跟着老师的指挥棒转,老师说做什么,学生就得做什么。沉闷的课堂,乏味的教学内容,机械的教学方法,学生的感受如何,可想而知。我们知道,学生的精神发展、个性发展的主动性、创造性如果被剥夺,会严重阻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过去的语文课往往过分强调语言知识的教学与训练,而忽略了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实践能力。
《新课程标准》指出:初中语文教学必须认识到,一个合格的语文教师,必须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创新的欲望。而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则必须能够让学生喜欢你的语文课堂,并且在你的课堂上知识和能力都能够有所提高。这就需要教师具备创新精神。一个教师思想僵化,缩手缩脚,他的学生又怎么可能有创新精神?所以,在平日的教学中,我总是想方设法的创设各种创造性与趣味性相结合的学习任务与情景,让学生乐于参与其中。譬如在《核舟记》这篇课文。我先把第一课时的学习任务定为——,解决生字,粗通课文大意,掌握核舟结构,理解课文顺序。教过古文的老师都知道:古文课特枯燥无味。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设置了这样的教学流程:
首先,用一颗小桃核设置情景。让学生在探讨桃核的作用中导入新课,自然而然的调动了学生的好奇和兴致。
其次,让学生变成导游和观众。
教师课前布置学生预习课文。然后在预习的基础上把自己变成博物馆的导游小姐或导游先生。先小组探讨演示,然后推荐一名学生在班级表演,其他学生做游客。实践证明,学生为了演好自己的角色,读书更认真,探究的也更投入,甚至能创造性运用自己在网上或电视中获取的信息进行补充介绍。既提高了学生阅读古文的能力,培养了创新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
其三,根据理解画出课本插图。
事先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画出几幅课文插图。课上分下组拿图与课文相对照,不看画画的水平,只分析插图与课文的哪一句相对应,哪个地方与原文有出入,应该是什么样……
这是一节公开课,听课的老师都评价说效果非常好,学生能亲自参与学习实践,与文本实现了平等对话,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老师则成了游客的领队,成为学生自学和解决问题的引路人。因此,教育的重点就应该是着眼于如何引导我们的学生变得更聪明、更会学习。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教师要为学生的主动发展服务,必须转变过去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育观,要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这就要求我们在高度相信学生、尊重学生的同时注意转变角色,学会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二.变“传授者”为“合作者”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俨然成了知识的权威者,过分强调“师道尊严”、老师说一就是一,说二就是二,学生只有抄和记的份儿。师生关系完全是“授受型”的。“新课程标准”要求师生进行平等对话,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这就要老师以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学生的.认知过程、学习活动,与学生一起触摸文学画卷,感受多味人生,陶冶心灵情操。再者,随着经济的发展,知识时代的来临,信息量激增,教师已不再是惟一的信息源。电视、广播、报刊、计算机互联网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信息。教师在某些方面可能超过学生,但在某个点上就不一定了。正所谓“后生可畏”“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我的学生在《核舟记》这篇课文的学习中就给我上了生动的一课。
《核舟记》中有这样一段:“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起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教学参考书的解释是“核船的底部比较平坦,就在上面题写名字,文字是‘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但学生们却不这样理解。他们在船背的问题上展开了讨论,有的说“船背是船的侧面”,有的说是“船的尾部底下”有的说是“船的顶背”还有的说是“船的侧面”。各方争的振振有辞,还都找我支援,让我做评委。我没有考证过事实,所以我只能谈自己的理解,与学生共同探讨究竟是船的背面还是船的底部。通过合作探究,我们最后的结论是”船侧有接缝,自然不平,船尾不能叫背部,顶部有箬竹叶,所以只能是底部。
这节课让我懂得学生不是知识的容器,他们是有主见的独立的人。教师要在尊重学生独特的个性的同时,尊重学生活生生的现实生活,尊重学生独特的学习风格,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学生。这样,教师角色就从“讲师”变成“同学”,从“独唱”变成“合唱”,从传道授业变成了与学生合作探究。
三.变“教书匠”为“研究者”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承担在创新教育中占很大比重的语文学科教学的语文老师,要求必须有过硬的创新素质,尤其要有较强的科研意识。而我们的语文老师在这方面仍有很大的不足。许多教师,往往把自己定位为一名教书匠,一走上工作岗位,就是教书,书上怎么说,咱就怎么教,懒于也怯于走出自己的环境。在漫长而繁杂的工作中,很少走出校园,外出学习、培训,这一点我们的校长曾再三夸赞南方的教师,让我们多学习别人自费参加培训的精神。因为固步自封,加上不多的阅读,校园与课本之外精彩的世界、精彩的知识世界,就很少涉猎,所以,一浪高过一浪的校外作文竞赛潮,很多语文教师无动于衷;社会各界对语文教学写作训练方法的讨论,也置若惘闻。思想上不注意学习现代化的教育理论和关注学科前沿的发展情况,缺乏广泛接纳和吸引现代语文教育思想的意识;知识结构上单一、封闭,未能及时补充和丰富与创造教育相关的材料。教学过程自然就只能照本宣科,毫无创新,学生自然而然就不买自己的帐。我们学校就有这样的老师,平日不积极充电,出去学习也敷衍了事,课堂上则按部就班,上了一节研究课,学生恹恹欲睡,听课的老师也无精打采。
以前教育上有“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先有一桶水”之说。而现在我们要给学生“一杯水”我们自己就需要“水长流”,而且要不断注入新的活力。因为知识是在不断更新的,如若教师都不能适应新发展,没有创新意识,要求学生做到这几点,无疑是空谈。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老师、于漪老师和宁鸿彬老师等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们时常学习别人的优秀经验,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既扩大了影响,又增进了交流,并根据各种反馈信息不断改进完善自己的教学结构、教学风格。所以作为新课改形式下的语文老师应是知识丰富、视野广阔、思维活跃、能掌握现代教育技术,会在教学中研究,能在高层次的知识、智能、情意背景下开拓创新的新型教师。这就要求教师强化科研意识,不断地学习,广纳时代活水,滋养自己、提高自己。
四.变“无情者”为“有情人”
观者勿笑。一个教师,若把教书当作谋生的手段,你能说他(她)对教育有感情?既如此,他(她)又怎可能深入课本,又怎么可能对学生付出感情?而一个对学生不带感情、对课文没有感情的教师,学生怎么可能喜爱和拥戴?我们的语文教学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激情的澎湃与心灵的共鸣。试想连教师都不能为羚羊之死而悲痛惋惜,为父亲的“背影”而感动流泪,为“百万雄师过大江”的雄伟气势而心潮澎湃,为雕刻技艺的高超而拍案叫绝,我们又怎能要求学生去感动,去赞叹,去体验呢?
篇7:论现代管理制度的创新论文
论现代管理制度的创新论文
摘要:制度创新是指新制度(或新制度结构)产生,否定、扬弃或改变旧制度(或旧制度结构)的动态过程。具体地说,民营中小企业制度创新是 “以企业为主体,为更好地实现企业制度的功能,在收益与成本评价的基础上,在制度供给的范围内设计新的企业制度的过程” .制度创新主要涵盖企业财产关系、治理结构、分配融资、运行机制、管理模式等方面的创新范畴,它与技术等其他创新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和显着特征。首先,民营中小企业的制度创新是其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等一系列创新活动的前提,是产生主动创新和持续创新的重要制度保证;其次,企业制度要随着生产力和市场经济发展而不断完善,就必须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不断创新;另外,制度创新涉及企业内部不同层面的机制变革,同时还涉及企业外部的金融体制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政府机构改革等外部制度变革,我们必须从系统的观点出发,注重企业外 部制度创新与内部制度创新的协调运行,促使其互动共进。
关键词:企业文化 制度创新 机制变革 技术创新
On innovation of modern management system
【Abstract】
System innovation is the new system (or new system structure), negation, discard or change the old system (or the old system structure) and dynamic process. Specifically, the system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private enterprises “innovation is taking enterprise as the main body, in order to better realize the enterprise system function, based on cost and benefit evaluation, process design of new enterprise system in the scope of supply system”. System innovation includes innovation category enterprise property relations, governance structure, financing, distribution mechanism, management mode, and other innovative technology has both commonness and individuality and characteristics. First of all, the system innovation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private enterprises is the premise of a series of innovation activities of its product innovation, technology innovation, market innovation and so on, is the important institutional guarantee of active innovation and continuous innovation; secondly, enterprise system to improve the productivit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arket economy, we must adapt to the needs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he continuous innovation; in addition, the system innovation relates to the mechanism of different level change within the enterprise, but also relates to the enterprise external financial system reform, social security system reform, the reform of government institutions and other external institutional change, we must start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system, pay attention to enterprise external system coordination operation innovation and internal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promote the interaction.
【Key words】corporate culture System innovation The reform of mechanism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目录
一、 民营中小企业的制度缺陷
(一)在组织形式上以个人、家族企业为主
(二)产权制度缺失
(三)治理机制优劣势并存
(四)管理制度缺失
(五)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缺失
二、 民营中小企业制度创新的战略路径安排
(一)企业家创新
(二)产权制度创新
(三)管理制度创新
(四)治理结构创新
(五)分配制度创新
三、 坚持分配制度创新 促进企业和谐发展
四、企业制度的重要性
(一)企业制度是企业赖以存在的体制基础
(二)企业制度是企业及其构成机构的行为准则
(三)企业制度是企业员工的行为规范
(四)企业制度是企业经营活动的体制保证
五、 企业一般需要如下方面的创新
(一)、服务创新
(二)、知识创新
(三)、心态创新
参考文献
一、民营中小企业的制度缺陷
(一)在组织形式上以个人、家族企业为主企业组织形式主要是个人独资。参照钱德勒的研究思路,王宣喻等人的研究显示,我国86% 的中小私营企业股权掌握在企业主手中,而实际控制权几乎100%掌握在企业主及其家庭手中。我国家庭企业的家庭成员不仅控制着高层职位,还控制着很大一部 分中层经理职位;企业的实际控制、决策权由家庭牢牢控制,外来经理人员很难独立做出决策。民营企业创业者大多文化程度不高,缺乏科学的经营管理知识,更谈 不上技术和制度创新,对受过良好教育的专业人才不够重视。大多数企业在制定市场战略、产品战略、投资战略时,缺乏创新发展意识。
(二)产权制度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民营中小企业的产权与企业家的个人产权是混合在一起的,个人财产与企业法人财产没有明确的界限,也没有形成现代企业所具备的 独立和完备的产权制度;其次,民营中小企业的产权结构是完全意义上的单一结构,这种一元化产权结构是摆脱不了家庭血缘关系的干预的;第三,人力资本不能享 受产权收益。民营中小企业的高薪只是承认人力资本所有者的劳动,并不是承认人力资本的价值,所以,民营中小企业的产权制度是不完善和不成熟的,尽管其所有 权归属是清晰的。民营企业大多数选择的仍是个体业主制、合作制等产权制度形式。这种制度选择最大的弊病是投资者通常要对经营负无限责任,投资风险大,而且 投资主体较少,企业很难上档次、上规模。
(三)治理机制优劣势并存企业治理机制是一组委托代理的制度安排,它是经济效率与制度适应的统一。不难看出,治理机制是影响企业经营业绩和经营效益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于企业的财 产和企业家的个人财产紧密相关,民营中小企业的激励机制也十分完善,不存在任何代理问题。虽然有很多方面的优势,但是,由于缺乏职业经理人,民营中小企业 在人才、外部融资、企业目标等方面的劣势比较明显;企业的管理缺乏制度化、规范化的程序,管理和决策有较大的随意性,大多数民营企业家很难与中层经理及员 工平等地交流和沟通。
(四)管理制度缺失民营中小企业管理制度缺失的起点就是企业规模的扩大,这也是其发展进程中最危险的时期。管理则表现出更多的随意性,缺乏全面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受经济转轨时期的体制、法律背景和传统习惯的影响,大多数民营中小企业选择了家庭式管理方式。这一方式在企业资金规模较小的初创时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 随着企业规模的发展壮大,需要大量引进外来的各种专业人才进入企业的核心领导阶层,这一方面往往导致专业管理人员与企业主亲属形成两个利益集团,诱发企业 内部各种矛盾,造成有些管理制度形同虚设,难以执行。大多数民营中小企业家习惯于业务管理,习惯于自己独立操作,习惯于自上而下地指挥别人,使有才能的员 工感到不能获得尊重,不能实现自我。所以,民营中小企业很缺人才,但又留不住人才。
(五)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缺失一是观念歧视仍然存在。主要是在一些政府部门中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疑私”、“怕私”和“防私”观念。二是市场准人限制多,政策不平等。一些行业和领域在准人政策上虽无公开限制,但实际进入条件则限制颇多,主要是对进入资格设置过高门槛。三是融资渠道窄、贷款困难。 年全国乡镇企业、个体私营企业和三资企业的短期贷款只占银行全部贷款的14.4%;全国300多万户私营企业获得银行信贷支持的仅占10%.四是企业实际 税费较重。全国重点税源监管企业的平均营业税税负为3.85%,所得税税负为11.89%,其中私营企业的同一税负为4.31%和 13.11%.五是企业权益不时遭受侵犯。非公有制企业合法权益遭受侵犯的案例日益增多,一些行政执法机构对个体户、小企业滥施罚扣的现象时常发生。六是 社会服务体系远未建立。大量非公有制中小企业特别需要的创业辅导、企业诊断、技术支持、员工培训等政府服务和社会服务,或是基本没有,或是尚处于起步阶 段。相当部分中小企业处于无助地位。七是政府管理体制不顺。政府部门对非公有制经济多头管理、各自为政。
二、民营中小企业制度创新的.战略路径安排
目前,我国民营中小企业的制度环境还很不完善,只有坚持制度创新,积极改善现存体制和企业内部治理结构中的各种制约因素,使民营中小企业的创造力和生产 力与制度框架在交互作用中不断演进,才能使企业跨上新的发展平台,实现可持续发展。当前,我国民营中小企业的制度创新应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一)企业家创新对民营中小企业而言,企业家精神将极大地影响到它的经营哲学、企业宗旨、思想观念、文化氛围、价值理念等创新发生的“基础设施”和动力机制的形成。企业战略基础资源的独特性和不可模仿性主要来源于企业家精神的不同所形成的知识经验和能力积累机制,从而支撑着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和持续不断的创新:所以,培育优秀的企业家精神,将是企业制度创新的核心内容。
(二)产权制度创新有人认为,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特征就是两权分离,所以民营中小企业的企业家应该把企业的经营权交给所谓的“职业经理企业家”,本人只做所有者享受资本收 益,如此形成的民营中小企业制度就可以摆脱家庭血缘关系的影响,可以使“货币资本得以选择合适的经营者”.我们认为,家庭式的民营中小企业不应被轻易否 定。两权分离的现代企业制度主要是从现代大型股份公司中总结出来的,而民营中小企业则与大型企业有着完全不同的管理特征,如果把这些看似完美的理论硬往民 营中小企业身上套,其结构无异于刻舟求剑。但有一个原则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民营中小企业不应只是为摆脱“家庭帽子”而改制,为现代企业制度而改制,而是 应该仔细地研究家庭企业的优势和管理的效率,然后再分析它在哪种情况下需要进行什么样的改造,这样的态度才是客观、公正、合理的。
(三)管理制度创新现在的民营中小企业绝大多数仍处于原始管理阶段,真正好的科学管理必须要有监督管理。因此,民营中小企业在进行质量管理、人事管理、营销管理、财务管 理、薪酬管理、组织管理、战略管理、风险管理等方面的制度创新时,还得建立有效的约束和制衡机制。而这只有通过建立完善的企业所有权与法人财产权相分离的法人治理结构,才能实现管理的专业化和制衡化,使原来的利益共同体导向向命运共同体导向转变。更为重要的是在WTO环境下,技术壁垒和绿色壁垒使得中小企业更需加强由生产质量、劳工工作环境、环保等方面所构成的生态管理制度的建设。
(四)治理结构创新民营企业进行制度创新,建立规模的公司治理结构,不能照搬国外固有的模式,也不能仅仅局限于现代企业制度的法律框架,而应该因地因时制宜,着力塑造与民 营企业自身情况相匹配的治理结构。要由家庭化管理向专业化管理过渡,实现“企业家庭化”向“家庭企业化”转变;优化自身的融资结构。提高负债意识,走自身 积累、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相结合的道路;重视组织文化建设;创新经营理念,建立合理科学的企业传承模式。
(五)分配制度创新我国民营中小企业首先要突破传统的分配模式,建立将企业职工与企业发展前景紧密联系的共担风险共享收益的新型分配机制,有效地将智力资本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参与分配。
三、坚持分配制度创新 促进企业和谐发展
(一)岗位效益工资构成岗位效益工资由岗位工资、效益工资、积累贡献工资和津贴补贴组成。岗位工资主要反映岗位的价值度和贡献度,在工资中占主导地位。为了合理区分不同岗位的价值度,按照劳动要素的构成,将公司各类岗位按照管理岗位、工程技术岗位和生产操作岗位进行界定和分类,分别设置工资标准。管理岗位是指从事计划、指挥、组织、协调、控制等管理职能的岗位。工程技术岗位是指从事生产运行、地质勘探、采矿选矿、冶炼化工、能源动力、检测维修、微机技术、安全环保、工程设计等专项技术工作的岗位。生产操作岗位是指从事直接生产、辅助生产及后勤服务工作的岗位。在管理、工程技术和生产操作岗位中,根据岗位评价结果,分别设置岗序,通过岗序体现岗位之间价值度和贡献度的差异。岗位工资采用基数系数法,岗位工资等于岗位工资基数乘以岗位工资系数。在各个岗序中,根据员工的技能水平分别设置不同的级别,以客观反映员工在岗位上的劳动贡献,岗位工资在员工工资中占50%以上。
效益工资主要反映公司经济效益、员工绩效与工资的关系,是活工资单元。公司经济效益好、员工业绩优秀就获得更高的效益工资,员工收入就多,反之相应降低。效益工资在员工工资中占30%.
积累贡献工资主要反映员工对企业的贡献度,员工在企业工作年限长,对企业的贡献大,积累贡献工资就高,积累贡献工资包括员工的工龄工资和积累工资,积累贡献工资占工资的18%.津贴补贴主要是对特殊岗位的劳动补偿,是一种补偿性工资单元,津贴补贴占工资的2%.
岗位效益工资的建立形成了工资结构清晰、分配功能明确的分配制度,突出了以岗位工资为主、效益工资为辅、其它工资单元为补充的分配体系,实现了企业发展、员工成长进步与工资分配的密切关系,工资的激励作用突出,激励的手段多样,工资的价值导向更加趋向清晰。岗位效益工资体现了以下原则:工资分配与岗位的重要度和贡献度密切结合,工资分配与员工的工作业绩和劳动效率密切结合,工资分配及员工的劳动要素密切结合。新型的分配制度充分体现了对内公平性、激励性和对外竞争性的特点。
(二)建立岗位效益工资制度在分配价值方面的突破岗位效益工资制度在分配理论上重新确定了分配依据,通过岗位测评要素将岗位的劳动环境、劳动强度、技能水平、劳动责任等综合考虑,相对准确地反映了岗位劳动差别,将劳动要素纳入了员工分配体系,使不同员工在分配体系中能够较好的体现岗位价值和贡献价值。工资分配体系为实现公司发展战略提供了价值导向,分配的公平性原则和激励性原则得到具体体现,分配标准参考了外部工资价位,体现了对外竞争性原则。分配制度与企业的战略发展、与企业的价值观、与员工的自身价值有机结合,促进员工与企业不断发展。在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前提下,把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结合起来。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收入分配理论,倡导解放劳动、保护劳动和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在企业的发展进程中,非常需要坚持和发展这种理论,并不断创新发展劳动价值论的实践价值,把按劳动要素分配的价值论充分应用到工资分配中去,不断提高员工的劳动效率,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岗位效益工资制度正是按劳动要素分配原则的体现,在分配理论上进行了创新和探索。
(三)岗位效益工资制度的实践及完善岗位效益工资制度建立后,如何更好地发挥分配的激励作用,充分应用分配手段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员工的创造性,是关系到分配制度成败的关键。金川集团公司在建立岗位效益工资制度的同时,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在充分研究公司现行经济责任考核体系的基础上,结合公司发展战略,应用平衡计分卡的原理,建立了以综合考评表为主要内容的绩效考核体系。采用财务收益与工作业绩、产出质量与对外关系、内部调控与流程管理及学习创新与成长四类指标,分别对内部单位进行考核,将考核结果与单位员工效益工资挂钩,根据考核结果进行奖罚。建立了员工绩效考核办法,针对不同岗位(职位)的员工,根据工作性质分别设立考核指标,建立工作业绩评价体系,按月考核。员工绩效考核结果应用到效益工资的分配,对业绩突出员工进行奖励,对业绩较差员工进行扣、罚,并且将员工的职位晋升、技能晋级和调升工资与绩效考核结果挂钩,有效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健立专项激励制度,留住核心人才
1、为推进公司科技进步,增强公司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公司制订了科技进步奖励办法。每年公司对科研项目进行评审,根据项目对公司生产经营的贡献,评选出科技进步特、一、二、三等奖,并相应给予奖励。公司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奖励100万元;一等奖奖励50万元;二等奖奖励30万元;三等奖奖励15万元。评选出科技进步奖五项,奖励总金额225万元。
2、为加强公司重点建设项目全过程管理,保证重点建设项目的工程质量、进度和投资效益,公司制订了重点建设项目负责人管理规定。公司重点建设项目分为一类、二类、三类三个等级。项目组成员和负责人每月分别享受200至1100元不等的项目津贴。现有重点建设项目21项,享受项目津贴人数为163人。
3、为提高公司技术创新能力,充分调动和发挥技术人员的积极性,明确技术责任,增加奖惩力度和透明度,提高科技项目的成功率,公司制订了重点科研项目负责人管理办法。公司重点科技项目分为一类、二类、三类三个等级。项目组成员、主研人员、项目负责人每月分别享受400至1200元不等的项目津贴。现有科技项目10项,享受项目津贴人数为161人。
4、为进一步激励科技人员投身于技术创新工作,充分调动公司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公司快速发展和国际化经营战略的实现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公司对所属科研院所直接从事新产品开发和工艺创新的试验人员、技术人员、设立科研津贴。公司按每人每月300至600元不等的奖励标准核拨给科研单位,由科研单位根据员工工作业绩考核发放。
5、大幅度提高新招聘学生的薪酬待遇。由于地缘关系,公司录用大学以上毕业生的难度较大,公司的快速发展以及国际化经营步伐的加快,要求公司制定具有吸引力的薪酬待遇,公司在认真调研对比的基础上,制定了博士、硕士研究生及主导专业本科毕业生、非主导专业本科毕业生工资待遇分类差别制度,上述各类人员试用期间标准分别为5000元/月、3500元/月、元/月和1800将高。
四、企业制度的重要性企业制度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一)企业制度是企业赖以存在的体制基础正如我们上面所讲的,企业作为各种生产要素的组合体,实际上就是通过制度安排来组织各种生产要素的,因而企业制度是对各种生产要素进行组合的核心纽带和基础。有人讲,企业就是出资人之间的合约,也就是出资人以契约方式规定出企业制度,然后按照所规定的企业制度来组建企业。因此,没有企业制度,就根本谈不到企业的存在,当然更谈不到企业的发展,因而企业存在和发展的体制基础,就是企业制度。
(二)企业制度是企业及其构成机构的行为准则因为企业本身的运行行为以及企业内部的各种组织机构的活动行为,都要受到企业制度的约束,所以企业制度决定了企业本身以及企业的构成机构的行为规则和行为规范。企业及企业中的各种组织机构,都必须遵守企业制度的安排,不能违反企业制度的任何一种安排。正是基于此,人们通常说,企业制度实际上是企业本身以及企业的构成机构的行为准则。
(三)企业制度是企业员工的行为规范企业员工作为企业的组成人员,无论是CEO,还是一般的普通员工,其行为都必须遵守体现企业制度要求的各种规则,也就是要按照企业制度的要求对员工的行为进行规范,而规范员工的行为的准则,就是企业制度。正是基于此,人们通常把企业制度称之为员工的行为规范。
(四)企业制度是企业高效发展的活力源泉企业活力虽然来自于许多方面,但主要是来自于企业制度安排。如果企业制度的安排非常有利于调动企业中的各种生产要素的积极性,那么这个时候企业就是最有活力的。反之,如果企业制度的安排非常不利于调动企业中的各个生产要素的积极性,那么这个时候企业就是最没有活力的。就像中国原来的国有企业之所以没有活力,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它们的企业制度安排有问题,它们的企业制度安排无法充分调动各种生产要素的积极性。因此,企业制度是企业活力的最重要的保证,没有良好的企业制度,就根本不可能有企业的活力。
(五)企业制度是企业有序化运行的体制框架企业要有序化运行,就必须要按照一定的程序运行,而要按照一定的程序运行,就必须要有一个运行的程序,程序要对企业运行有约束,那么约束企业运行的程序是什么?不是别的,就是企业制度。因此,企业制度实际上就是约束企业各种生产要素的行为以及企业本身行为的一种准则。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企业的有序化发展,就必须有良好的企业制度。没有良好的企业制度,就没有企业的有序化运行。例如,我们有的民营企业之所以无法有序化地运行,就是因为缺乏一个良好的企业制度,因而有的民营企业虽然在一定时期内活力是很充足的,但是没过几年就消亡了,原因就在于它的企业制度设计不合理,企业制度设计也可能确实调动了各种生产要素的积极性及企业的活力,但是却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有效约束,因而很快就消亡了,成为短命的企业。由此可见,企业制度是企业有序化运行的一个极其重要的保障。
(六)企业制度是企业经营活动的体制保证企业的所有经营活动,无论是生产经营活动,还是资本经营活动,都必须要在一定的体制框架中进行,这种体制框架,就是企业制度。因此,可以说,没有一种合理的企业制度安排,就不可能有企业的高效经营活动,因为没有企业良好的企业制度,企业经营的活动就没有体制保障,从而企业的经营活动就根本无法高效地展开。正是基于此,所以人们通常说,高效的企业经营活动实际上是有赖于良好的企业制度的。
正因为企业制度有着上述这六个方面的重要性,所以讨论企业问题,首先要讨论的是企业制度创新问题。也就是说,所有要研究企业问题的人以及经营企业的人,都首先要考虑企业制度的创新问题。就经营企业的人来说,如果企业制度问题解决不好,就谈不到企业充满活力的问题,也就谈不到企业的有序化发展的问题,当然更谈不到企业高效益经营的问题;就研究企业问题的人来说,如果搞不清楚企业制度创新问题,就根本不可能深入地把握企业的实质性问题,从而就不可能正确地研究企业问题。由此可见,讨论企业问题,往往首先需要研究的,就是企业的制度创新问题。
五、企业一般需要如下方面的创新
(一)、服务创新著名的IBM公司在广告中强调的“IBM就是服务”,正反映了该公司十分重视产品服务的思想。产品服务创新就是强调不断改进和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不断推出新的服务项目和服务措施,力图让消费者得到最大的满足或满意。
(二)、知识创新据说,一个当代的博士生,仅能掌握不到人类知识总量的1%,剩下的99%都不懂,其中还有4%是他根本不知道还有这种知识存在。中国企业的经理人中大部分都是文化水平偏低,所以,我们有什么理由回绝新的知识呢?所以,知识创新既是大家忽视的地方,也是需要提高和创新的地方。
(三)、心态创新谭小芳老师建议每一位企业员工、老员工、经理人都像一位新雇员第一天在公司上班一样,对企业的各个方面都进行提问。还记得在我们上班的第一天,我们会问许多问题--我们为什么做这件事情?--我们如何使它发生?--它的目标是什么?--它意味着什么?但我们在单位中工作的时间越长,就越难做到这一点。我们在工作中的时间越长,我们问的问题越少,我们也就变得越自满。大家都多问具有探索性的问题,并进行更仔细地倾听,这样你就能够理解的更为深刻。然后,我们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必定能找出创新的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但是在员工创新积极性不高的情况下,如何做到这一点呢?
参考文献
[1]Gary Hamel. The Why, What and How of Management Innovation [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2: 72-84
[2]法约尔着,曹永先译。 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M]. 北京:团结出版社,: 8-9
[3] 约瑟夫·熊比特。经济分析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4] 郭洁,陈建新,等。技术创新与经济发展[J].河南冶金,(5)。
[5] 郭界成。论技术创新与企业可持续发展[J].企业经济,2006(3)。
[6] 常修泽。现代企业创新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
[7] 王家斌,等。中国企业管理创新的十大层面[J].社会科学辑刊,,(6):71-76.
[8] 宣烨。浅析新制度经济学的企业制度与组织理论[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2,(4):98-100.
[9] 王核成。基于电子商务的组织创新研究[J].中国软科学,,(5):45.
[10] 薛韬。企业创新体系及创新经营实践[J].石油科技论坛,2002,(2):51-54.
篇8:论现代艺术的形态论文
论现代艺术的形态论文
现代艺术作品注重视觉的直接感受,创作中比较重视作品的创意和新意,新的艺术成分多元整合,促进了抽象艺术形式的发展和新意识形态的形成。但是,其直接的纯粹性往往不足,真正意义的艺术受到了冲击,产生了理解的偏差。新时代下艺术家和艺术工作者面临着更多的挑战,他们虽都苦于推陈出新,但许多其实是模仿,真正地进行原创是很困难的。艺术作品的两大要素是内容和形式,一味地追求形式也会使艺术作品空洞乏力。形式要服从于内容,有价值的内容要用正确的形式表现,二者相互依存。现在的很多艺术家不再那么热爱走进生活了,设计师单依靠电脑,绘画家在家画画,这样很难创造独特的个人艺术风格,批评家总能在某一件作品上发现很多与周遭重合的元素。在新艺术形态发展下,人们只注重“新”,往往忽略了传统的民族性的艺术,这样会使得新艺术形态逐渐代替传统艺术,造成艺术发展的断层。
从以上不难看出现代艺术发展的成就与问题,就像中国的写实油画一样,现在坚持的人似乎少了些。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纯粹性艺术发展乏力,新的艺术形式也的确是发展了,如大地艺术、概念艺术、身体艺术等。这样就形成了两个方向,一是纯艺术,另一是非纯艺术。前者保留了艺术的独特品质,与其他各艺术门类有着明显的界限,如绘画、雕塑、设计等;后者是介于艺术与非艺术之间的,它反对纯艺术,认为艺术要注重创造性,要有新形式,要符合现代人的需要,要与时俱进。20世纪70年代前后,新的艺术思想开始传播,后现代艺术涌现出来,到了80年代,后现代艺术发展成为引领世界的艺术潮流。新的艺术价值观形成了,多变的新的艺术形式成为了主流。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艺术形态不再局限于视觉艺术,音乐、传媒、语言、文字等,可以对其综合运用。绘画也不拘泥于平面了,场地绘画、城市绘画、建筑绘画等在更大程度上服务于生活,运用更加广泛。2.艺术承前启后,尊重传统艺术。历经千百年的发展,人类历史积累和留存了丰富的传统文化财富,艺术不再是反传统,而是从传统中吸取营养,创新发展。艺术形式中有很多传统因素的介入,新旧结合,颇有新意。3.后现代艺术强调艺术的社会功能,艺术家不单关注艺术本身,而且更加注重艺术与生活关系的发展,艺术更加贴近人的生活。4.多元多标准。任何艺术形式都有其独特的魅力,不能用单一的.标准去评判,要根据具体表现和需求对待。各民族都是平等的,各艺术形式都是平等并存的,多种艺术作品放在一起,我们就要用多种标准去评判它。唯有如此才会出现百花齐放的局面。综上而论,西方艺术经历了现代艺术到后现代艺术的转变,观念的更迭、思想的进步、多元的整合、新价值观的形成,都为推动后现代主义的发展作出了贡献。无论是现代艺术还是后现代艺术,它们都可被称为当代艺术。
20世纪初,美术界把西方绘画称为西洋画,把西方现代艺术称为“新派画”,指的是一些较为前卫的画派,如野兽派、超现实主义等。20世纪代开始,随着留法、留苏的中国艺术家的归来,新的艺术思想传进中国,国人逐渐开始了解西方的艺术样式和思想。“新画派”与古典主义并驾齐驱,在当时的诸如上海美专等院校,师生们觉得古典主义的写实派后劲不足,很多人开始追逐现代艺术。20世纪30年代,中国画家主要是引进与介绍,现代艺术并没有在中国扎根,模仿多于创作,追风多于思考。当然,有些艺术家取得了建设性的成绩,也有的艺术家搞偏了方向。实际上,直到改革开放前,对于外来文化,我国一直采取的是“洋为中用”原则。艺术家在不断的探索中,总结出了适合中华民族化的艺术语言形式,如从西方引进的写实艺术,被艺术家熟练驾驭,其成果可喜。改革开放至今,艺术的多元化是社会和文化发展的必然。在85新潮的助推下,各种艺术样式和前卫的思想逐渐被我们接受,它们在中国迅猛发展,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艺术也更多地服务于大众生活。有的人认为,不被大众看得懂的就不是艺术。这种说法是片面的,既然谈得上是艺术,它便是生活的高级再现。艺术形式的多样化、艺术形态的多元化充满了我们的现实生活,人们需要有一个精神理解的过程。有的艺术形式是直接看得懂的,有的艺术形式是需要学习才能理解的。比如绘画中的“像”与“不像”,真正的艺术不求“像”,对作品的阐释和情感表达才是灵魂所在。不同的艺术作品有不同的受众群体,对于现代艺术,有很多人是不“懂”的,当时只被部分人接受的真正的艺术,以后可能会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理解和接受。这也暗合了我们社会文明的进步和人们精神素养的提高,因为真正的艺术是具有前瞻性的,有存在的必然,而哗众取宠的某些形式是站不住脚的。在新时代新形势下,艺术要更好地服务大众,这对于艺术家的要求也是很高的。首先,要考虑大众需求,作品尽量要被大众理解和接受,艺术的内容和形式要贴合现实生活。艺术作品还要注重品味,不能追求庸俗化,不能靠低级趣味而取一时之宠。再者,要积极追求高雅的艺术,创作符合时代需求和民族特色的作品。艺术作品要注重作者思想和情感的表达,不能只关注作品表象。作为借鉴西方的中国现代艺术,要了解西方历史,更要了解本土文化和民族文化。
中国在世界上具有独一无二的文明和文化,虽然中国的艺术还处于成长阶段,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对世界艺术的吸收和借鉴。现代艺术表现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如视觉绘画、装帧设计、家装设计、环境美化等,艺术家、艺术创作者要创作更多贴合生活的作品,要担当起传播艺术文化的责任,让更多的人去理解艺术、欣赏艺术。当代艺术并不是艺术家自己的艺术,它是社会的艺术,人民的艺术。艺术创作不是个人的,而是大众的,它要体现社会关系,体现社会功能,体现教育功能。艺术的多元化也可看作是一种手段,内容与形式是客体,情感和灵魂是主体。一个“闭门造车”单靠“借鉴”的艺术家是走不远的,艺术家要有深刻的生活情感体验,要有对事物的个人理解,要有倾注于作品的情感表达,唯有如此,作品才会贴合时代、贴近生活。艺术要善于发现美,表现美,给人以美感享受。创作与欣赏二者似乎一直在矛盾中发展,我们应该客观地看待,让创作和欣赏在交流中进步,让现代艺术彰显时代风貌。
篇9:论现代财政学的诞生论文
论现代财政学的诞生论文
论现代财政学的诞生
财政学,是指从一般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财政与政策体系。本文专门现代财政学的诞生,不涉及财政学的阶段和学术流派的划分与认识等其它理论问题。
一、财政活动和财政思想的广泛存在
分配活动是与人类的生产活动相伴随的。从原始末期开始,便出现了剩余产品的分配问题,也同时产生了财政活动以及支配财政活动的财政思想。这样,生产关系中的一部分变成了财政关系。财政关系在出现了货币、国家之后,逐渐发展成为各种财政范畴、财政政策与财政理论。
西方最早对财政问题作专题研究的人当数奴隶社会古希腊的思想家色诺分(公元前430—354或355年)。 他在《论希腊雅典联盟的收入》专论中,第一次提出了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概念,详细研究了国家财政收入来源和财政支出项目,并对收入和支出进行了分类,还有创见地提出了增加财政收入的政策主张。古希腊的另一位思想家与家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322年),对财政问题的研究也很深入。他认为国家机关、法官、军队等开支,都是靠行使国家权力从各盟邦中以缴纳和贡赋而征收来的,战争是获得财富的来源之一。亚里士多德还提出了财务的概念,并对财务进行了分类研究。
由此可见,财政活动和财政思想早已广泛存在。进入封建社会后,财政活动已被国家拓展为众多的财政范畴,税收、公债、货币发行、关税等手段被广泛。思想家们也把注意力集中在财政经济问题上,提出了许多有关国家财政活动的观点和主张。如意大利的托马斯。阿奎那(1225?—1274年)、弗拉契斯科。彼得拉尔卡(1304—1374年)、法国的波丁(1530—15)等人,都在税收制度、公债性质、关税作用等方面,确立了自己的理论成就。
然而,由于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活动在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社会经济形态中尚未达到建立专门经济学的发展水平,国家财政与王室收入没有分开,生产力落后,产业单一,商品货币关系没有扩展到主要生产和消费领域,财政学不可能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财政学的诞生,只能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以后的事情。
二、现代财政学的诞生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物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从奠定基础的15世纪最后30多年的资本主义萌芽算起,到19 世纪初欧美各国先后完成产业革命为止, 经历了350年左右的时间。在长河的这一阶段,伴随着资本原始积累、 封建制度灭亡、资产阶级政权建立、产业革命等一系列社会经济的变革,经济思想和经济理论得到了空前的繁荣和发展。财政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已经具备了理论积累及实践积累等条件,财政学的诞生,已是水到渠成。
在经济思想发展史上第一次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理论探讨的是重商主义者。重商主义于15世纪末最初出现在贸易量较大的意大利和英国,16—17世纪流行于欧洲大多数国家。15—16世纪的英国,在资本主义生长过程中,对积累货币和扩大市场有着强烈的要求。要满足这种要求,当时最现实的办法就是扩大出口,以贸易顺差达到货币积累和扩大海外市场的目的。如何才能做到扩大出口?国家干预是一种较好的政策选择。英国的斯泰福(1554—16)、托马斯。曼(1571—1641年)等人主张通过国家财政对出口的奖励政策来实现。这便是重商主义的代表观点——贸易差额理论与国家干预主张。这种理论和主张虽然强调了国家财政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作用,突出了财政的地位,但它考察的重点只在于流通领域。到了17世纪中叶,当资本的发展超过商业资本的时候,这种理论便失去了对经济的指导意义,特别是国家干预的主张不合时宜,财政的作用和地位不被人们所重视。虽然如此,重商主义的贸易差额论与国家干预主张,连同它在财政支出、税收原则、国家公债等问题上的研究成果一起,为现代财政学的诞生作了充分的理论积累,也为国家财政实践活动的发展拓宽了道路。
为现代财政学奠定科学基础的第一人,当是英国学者威廉。配第(1623—1687年)。威廉。配第的财政理论贡献是多方面的。他针对当时英国财政经济的混乱局面,提出了全局性的理财观点,认为要从国家的人口、产业、财富等基本情况出发,推算出财政收入总量,再据以确定财政支出项目和数额,主张缩减非生产性支出,增加生产性支出。他还对税收原则、具体的税收制度设计等多方面提出了政策主张。他对商品的价值量作了正确的,认为商品的价格决定于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认为劳动和土地是一切财富的根源,初步建立了劳动价值理论。配第认为,不管课征到哪种所得或收入上的税收,其税负最终都要落到土地和劳动上面,这就在实质上已经触及到了剩余价值问题,找到了税收和剩余价值的本质联系,为财政的分配理论奠定了科学基础。
继英国学者的研究之后探讨财政收入源泉的经济学派应数德国的重农学派。布阿吉尔贝尔(1646—17)、魁奈(1694—1774年)等人对财政与经济的关系有着较深刻的认识。布阿吉尔贝尔认为,流通领域并不创造财富,只有农业生产才是财富的源泉。农业和畜牧业是国家的两个“乳头”,它们完全可以代替秘鲁的银矿。只有农业发展了,才有商业的发展,才有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才有国家财政和国民收入的增加。魁奈认为,只有农业才能创造出总产量超过生产费用的“纯产品”,即剩余价值,而土地所有者是唯一占有纯产品的阶级。如果国家财政收入短缺,便只能提高地租税的税率,对土地所有者课以重税。
无论是威廉。配第,还是重农学派,他们虽然探究了财政分配的实质和财政收入的源泉,但由于他们理论自身的缺陷,更由于他们对财政地位与作用的认识局限与矛盾,建立现代财政学理论体系的客观过程并没有完成。威廉。配第没有完全摆脱重商主义理论的,错误地把苛重的税收与不公平的税负归罪于统治者的“无知”,认为只要减轻和公平税负,国家财政状况就可以好转。重农学派对财政与经济两者关系的认识也仅仅局限于农业生产,不能说明工业生产、流通领域里的财政分配关系。在经济学中全面研究和阐述财政分配关系以及财政诸范畴,完成现代财政学理论体系建立过程的是英国学者亚当。斯密(1723—1790年)和他1776年出版的代表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18世纪的英国,已出现从手工生产过渡到机器大生产的趋势,英国资本主义进入了工业革命时期。作为新兴资产阶级在理论上的代言人,亚当。斯密强烈地反对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要求资本主义的发展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他认为,政府的活动不创造物质财富,属于非生产性劳动。从而,国家的财政支出是社会财富的一种虚费,它严重妨碍资本的积累和国民财富的增长。为了从根本上说明国家财政对资本积累的影响,斯密研究了国民经济各方面的活动和联系,探讨了财政收支规模,阐述了国家职能,比较正确地说明了财富的本质和成因,论证了财政是对社会财富的分配,并认定了生产对分配、经济对财政的决定作用。斯密还指出了财政分配与国家的本质联系,把财政看成是国家或政府的活动,把财政支出看作是社会的一种消费,从而把财政确认为是一个与国家相联系的经济范畴。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第五篇“论君主或国家的收入”中,亚当。斯密比较系统地论述了财政收入、财政支出、税收、公债等财政范畴,提出了税收原则,规范了税收分类,讨论了税收转嫁,批判了国家公债,分析了财政收入来源和财政支出用途,使第五篇实际上成了财政学理论的专篇。
由此可见,亚当。斯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不但完成了财政本质、财富源泉、国家、生产、经济、分配、贸易、消费之间的相互联系与制约关系这些财政学基本理论体系的构建工作,而且还完成了收入、支出、税收、公债等财政范畴的确认工作。同时,斯密还通过他提出的一系列税收政策、公债政策、关税政策、支出政策等操作性主张将理论和实践统一了起来,使得财政学在事实上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至此,现代财政学的诞生,万事俱备,只等一声呼唤。
三、财政学名称的独立使用
财政学这个新生儿呱呱堕地,即财政学名称的首先提出或命名,由德国学者抢了头功。德国旧历史学派学者卡尔。劳(1792—1870年)在其1826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第一版中,明确提出了财政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存在的条件已经成熟,应该给这门独立的经济学科新分枝冠以财政学名称。以后在其1828年出版的《国民经济政策原则》一书中,卡尔。劳再次论及财政学独立的问题,他把政治经济学划分为三个部分,并主张将第三部分命名为财政学。此后他身体力行,于1832年出版了书名为《财政学基本原理》的专著。在这本著作中,卡尔。劳确定了财政学的研究对象,定义了财政学的概念,强调财政学的应用科学性,论述了财政学与政治经济学、国家经济政策等范畴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卡尔。劳的许多观点虽然偏离了亚当。斯密的理论论述, 但他毕竟使财政学脱离了政治经济学母体,并成为一门自成体系的独立学科。这里要说明的是,在卡尔。劳之前,也有不少学者论述过要把财政学独立出来的问题,如格莱弗。苏登、褚苏甫、曼斯科、肖恩等人。特别是曼斯科和肖恩,前者在1830年出版了《财政学教科书》,后者于1832年出版了《财政学原理》,但他们都没有系统完备的理论体系,在学术界的影响也远不如卡尔。劳,因此没有引起理论界的重视和认可。卡尔。劳的《财政学基本原理》出版以后,财政学首先在德国,随后在欧洲其它各国被确认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在经济理论界迅速掀起了一股研究财政学的热潮。这股热潮在19 世纪80 年代达到了顶峰, 1883 年出版了瓦格纳(1835—19)四卷本《财政学》巨著,1888年出版了第一本财政论文集,即列鲁阿的《财政科学论文集》。斯泰因(1815—1890年)、谢夫勒(1831—19)和瓦格纳被誉为19世纪后半叶创建德国财政学黄金的三大巨星。
为什么财政学的诸多范畴和政策实践在英法等国深广、久远,而作为独立学科体现的财政学专著却在相对落后的德国首先出现?这是我们需要回答的。
前面的已经说明,现代财政学诞生的条件有两个。一个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逐步建立,商品货币关系的'不断发展,要求国民收入、国家收入、生产经营单位收入以及个人收入彻底分离,并以某种规则来规范各收入主体之间的分配关系,处理各收入主体之间的分配矛盾,以利于生产和国民的快速发展。这些规则的不断完善使国家经济政策和财政政策不断发展,财政实践活动也不断丰富和拓展。这是现代财政学产生的经济实践条件。另一个是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萌芽以来,几代学人在经济理论方面的不断积累和探新,使经济学理论、国家学说理论、收入分配理论、产业发展理论等达到了既能联系统一,又能自成体系的学术高度。这是现代财政学产生的经济理论条件。
具备了经济实践条件和经济理论条件,并不能产生现代财政学。现代财政学的诞生,还必须具备第三个条件。这第三个条件是什么?让我们再深入一步分析。
从15世纪资本原始积累到19世纪末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形成为止的大约4时间里, 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大多数欧洲国家一直处于自由竞争的主流状态,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的理论观点和政策只存在了一个较短的时期。当资产阶级夺取政权、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之后,经济自由主义思想便成为主宰。这种情况,使得国家财政的职能与作用受到很大限制。因此,经济理论界不刻意强调财政的重要性是必然的。在“廉价政府”的背景下,财政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建立,显然缺乏制度的牵引力。德国却不同。德国在17—19世纪中叶,仍处于邦国的封建割据状态在各邦国之内,专制集权是其特征,王室财务与国家财政合二为一,具有典型的封建财政特色。德国早期学者引进英法的重商主义观点和主张,建立了适合自己国情(经济落后,政治封闭割据)的官房学派经济理论,强调的是集中统一。19世纪70年代初,德意志帝国的成立标志着封建邦国向资本主义制度的转折。当德国刚刚跨入资本主义门槛的时候,西方先进国家早已凭借自己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将世界瓜分完毕。怎么办?俾斯麦政府只能依靠国家的力量,即集中财力来扶持资本主义的发展,迅速挤进列强的行列。这样,从封建的集中统一转换到资本主义的集中统一,中间并没有经过欧洲其它国家经历过的自由发展时期。这一特殊条件使得德国的财政理论具有了独特的发展动力。无论是斯泰因的再生产财政学,还是谢夫勒的社会有机体财政学,还是瓦格纳的社会政策财政学,都强调了国家在经济发展和社会分配中的主导作用,突出了财政的重要地位,强化了财政的职能。
上述分析表明,财政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只能在要求突出财政的重要地位和加强财政职能与作用的国度里诞生。这就是现代财政学产生的第三个条件,即经济制度条件。这也同时回答了财政学专著首先在德国出现的原因。
四、现代财政学诞生的不同理论观点讨论
关于现代财政学的诞生问题,学术界研究并不深入,但有一些不同观点需要加以讨论和说明。
第一个问题是现代财政学内涵指什么?一种观点认为现代财政学就是资本主义财政学,只有资本主义财政的存在,才有资本主义财政学的存在。而资本主义财政是以资产阶级夺取政权为标志的,因为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有什么样的国家,就有什么样的财政。按照这种观点,现代财政学的诞生是以资产阶级的第一个政权即1640年建立的英国资产阶级政权为标志的。另一种观点认为现代财政学是指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将相当大一部分国民收入进行集中分配而形成的财政分配关系,理由也是因为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国家垄断时期的财政才体现现代意义。按照这种观点,现代财政学的诞生是以瓦格纳的四卷本《财政学》为标志的。第三种观点认为,现代财政学就是指马克思主义财政学,因为资产阶级的财政学理论都是庸俗的再生产理论,只有马克思主义理论才是的真理。按照这种观点,现代财政学的诞生应以马克思的《哥达纲领批判》为标志,《哥达纲领批判》指出了初次分配之前的社会六项扣除,这是财政分配理论的科学基础。
上述三种观点和认识都有值得商讨的地方。第一种观点混淆了财政和财政学的界限。不同社会形态有不同性质的财政,这是毫无疑问的,不同的阶级也有不同性质的财政学说,这也是肯定的。但我们讨论现代财政学的诞生问题,是要回答财政学是什么时候,以什么为标志,才从政治经济学中分设独立出来,而不是讨论其性质。显然,用第一本以财政学命名的经济著作出现作为诞生标志是合适的。第二种观点混淆了财政学诞生与财政学发展的界限。作为诞生,只有一次,而作为发展,是有许多阶段的,可以说财政学在某个阶段的发展达到了成熟阶段,或更具现代意义,但无论如何不能以成熟阶段代替出生日。第三种观点混淆了财政的共性和个性,以阶级性代替学术性,其错误是显而易见的。此外,第三种观点还同时混淆了财政学诞生与财政学发展的界限。
第二个问题是要不要研究财政学的诞生问题。这一研究的学术价值何在?有人认为,能不能只讲发展,不讲诞生,因为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都是源远流长的,很难以什么标志来划分其存在与不存在。我们认为,这种观点多少带有一点学术虚无主义的意味。实际上,讲发展就要讲诞生,诞生本身也是一个发展阶段。诞生讲不清楚,发展也讲不清楚。不能因为其研究的困难性而放弃某种研究。
也有人认为,研究财政学的诞生问题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也许,这种纯学术性的研究对现实经济发展没什么帮助。但我们认为,其一,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都建立在其基础理论之上,基础理论研究的价值是不以现实经济效益为衡量标准的。其二,财政学的诞生对于财政理论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事实上,财政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之后,使财政理论的研究领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拓宽。德国财政理论就极大地丰富了现代财政学的。它们最早探索了财政理论与宪法、财政业务活动与财政实质、国家财政与财务、财政中体现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税收自身的再生产与社会再生产、财政结构与经济结构、财政政策与社会政策、财政与经济运行机制、财政与收入的合理分配、财政活动原则、财政支出、财政的生产性等等众多的理论问题,开创和深化了财政理论研究领域,拓宽了财政实践活动范围。所有这些,都是在财政学独立之前所无法做到的。可以说,现代财政学的诞生是财政理论发展的一次飞跃。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2.王传纶:《资本主义财政》,人民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
3.(日)坂入长太郎:《欧美财政思想史》中译本,中国财经出版社,1987年版。
4.(苏)昌特拉捷:《财政理论问题》中译本,中国财经出版社,1987年版。
5.彭 澄、倪平松:《外国财政》,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6.(苏)包德列夫:《资本主义国家财政》, 中国财经出版社, 1986年版。
7.胡寄窗、胡永刚:《西方经济学说史》,立信图书用品社,1991年版。
8.(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72年版。
篇10:论现代成本管理观念论文
论现代成本管理观念论文
【摘要】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永恒的课题,现代企业成本管理有别于传统企业成本管理,更加强调成本责任与成本意识,通过提高成本效益以达到管理目的。本文从现代管理的相关要求出发,探讨现代成本管理观念。
【关键词】成本; 效益; 意识; 责任
成本管理永远是企业管理探讨的课题,传统的成本管理主要强调对成本费用的计划与控制,从而达到降低成本费用的目的;而现代成本管理是为了实现成本责任,提高成本意识,制定目标并通过一系列活动提高成本效益的管理工作。笔者从以下几方面来探讨现代成本管理观念。
一、现代成本管理的目的是提高成本效益
传统成本管理强调降低成本费用,通过对生产领域的成本控制来达到管理目的;而现代成本管理是强调提高成本效益,通过灵活地运用成本来加速资金周转或摊薄成本等达到管理目的。成本效益拓宽了管理思路。按照现代管理观念,收益与成本是相辅相成的,仅仅强调收入增长而忽略成本控制往往得不偿失,而过分控制成本则会导致市场萎缩与收益不升反降的`局面,使成本与利润的矛盾非常突出。成本效益的引入为企业管理拓宽了思路,虽然成本效益表现单一,体现成本与收益关系,但按现代成本管理观念并通过以下五种途径也能达到提高成本效益的目的:
(一)收益不变,成本下降
在市场份额相对稳定的情况下,通过降低成本支出来提高成本效益。
(二)收益提高,成本不变
在现有规模基础上,通过加强作业流程控制、提高作业效率、提高设备利用率、减少废品率等有效措施,提高企业效益,这是提高成本效益的一种积极途径。
(三)收益提高,成本下降
最理想的企业管理是不仅要使收益有所提高,而且能达到大力压缩成本的目的,从而提高整体的成本效益。这虽是提高成本效益的最佳途径,但很难通过这种途径来无限地提高成本效益。
(四)收益大提高,成本小提高
在现代经济条件下,为了获取更大的收益,企业往往要加大成本投入。特别是在高科技普及、运用的今天,高科技是带来财富的象征,但高科技需要高投入,只有高投入才有高产出,因而笔者认为,这是提高成本效益的最佳途径。
(五)收益小下降,成本大下降
市场达到一定规模或阶段就会逐步饱和或萎缩,收益也会相应减少,但只要成本下降幅度大于收益下降幅度,则成本效益就会上升。这就是企业在市场不景气甚至退出市场前,通过大幅度降低成本,以图东山再起或延长企业寿命。
二、现代成本管理核心建立于成本意识
成本效益体现的是收益与成本的关系,经营良好的企业仅仅强调开源并非最理想的方式,只有开源与节流并举才是最佳经营方式。提高成本效益不仅要尽可能地创收,更需要加强成本管理,而成本管理的前提是应有成本意识,没有成本意识就无法谈论成本管理,这是现代成本管理理念的核心。
(一)传统的成本意识与现代成本管理意识对成本效益的着眼点有所不同
传统的成本意识强调要时时、处处、事事都考虑成本费用,努力降低成本费用,仅从成本控制方面来考虑成本效益;而现代成本意识能自觉地将生产经营活动与成本费用、收益进行挂钩,比较准确地判断成本效益能力和提高成本效益的积极性,强调管理者要有意识地考虑投入与产出。
(二)现代成本管理对成本意识要求不仅是一种问题意识,还是一种改进意识
现代成本管理要求管理者在成本意识上能自觉地反省以往的做法,探求改进成本的方法。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都会影响到成本费用,工艺技术、质量、生产现场等问题都会增加成本,能自觉、主动地发现并解决问题既是管理者的责任,也是管理成本意识的表现。现行工作或作业虽然没有很大问题,但却存在着改进余地,这就要求其不断地采用先进技术、工艺、管理方法改进现行作业以提高工作效率,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成本效益的目的。
(三)现代成本管理要求成本意识是一种高度的责任感
成本效益在实际工作中有非常大的差距,其根本原因取决于管理者本身。管理者或者对影响成本费用问题视而不见,或者能快速发现问题并积极采取改进措施,两者的成本效益差别并非取决于管理者是否具备成本费用知识及掌握成本管理方法,而是在于管理者的责任心。只有培养具有高度责任感的成本意识,才能有效地提高成本效益。
(四)现代成本管理要求成本意识不是单纯节约的意识
当企业科技和管理达到一定的水平时,单纯节约不能使企业保持永久的成本优势,只有不断运用现代科技和管理手段,才能提高成本效益,获得更大收益。
三、现代成本管理强调成本责任
现代管理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而成本责任则体现以人为中心的观念。管理者在成本管理中不仅要有成本意识,而且要赋予其责任。目前推行的全面预算管理就是权责利很好结合的典范。
(一)成本责任与管理权力是相对应的
由于各级管理者拥有消耗与不消耗什么资源以及消耗资源数量的选择和决定权,对成本管理影响非常大,而且,只有拥有这种权利才应承担相应的责任,因此应给予管理者相对应的成本责任,这样才能做到权责对等。
(二)成本责任也应是个人责任
现代成本管理不仅要求企业管理者有成本意识,而且要将成本责任落实到责任者。只有管理者既有成本意识,又能尽到本身的责任和义务,成本责任的层层分解才能得到落实。
(三)成本责任是一种财务会计责任
成本管理直接体现于财务报告中,这要求责任者要懂得财务报表反映的问题和现状以及财务数据的真实含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对签字上报或公开的财务报告承担责任。
四、现代成本管理的目标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财务管理十大变革中的管理目标是由利己型转向利他与利己的统一。在知识经济时代,全球经营形成一种网络,企业行为只有有利于相关主体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实现,才能使自身利益得到保障。作为企业管理中的重要部分,只有追求企业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才能实现理财的最终目标。
总之,现代成本管理已不再是一味地压缩成本。虽然企业成本与收入受经济环境、价格指数等波动而影响很大,但现代成本管理通过建立成本意识,强调成本责任,努力提高企业成本效益,同样可以最终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主要参考文献】
[1] 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组邹东涛.哈佛模式全集――公司财务管理.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出版.
[2] 周理弘.财务管理实务全书.中国致公出版社出版.
[3] 刘淑莲.高级财务管理理论与实务.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
[4] 余景选.成本管理.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
[5] 尧舜安.企业要有成本意识.
篇11:论现代市场营销的本质市场营销论文
论现代市场营销的本质市场营销论文
市场营销的理论和实践在某种程度上受市场营销本质的影响和制约。探索现代市场营销的本质不但是研究现代市场营销理论的核心,而且是企业市场营销活动的行动指南。然而,中外市场营销学者对市场营销本质一直未给予明确阐释。这不仅模糊了人们对市场营销本质的认识,还阻碍了市场营销理论对企业市场营销实践的指导。
一、市场营销本质的认识过程
探索市场营销的本质,不能不谈市场营销理念及市场营销的内涵。人类对市场营销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随着市场营销理念的不断演进,人们对市场营销内涵及其本质的认识日益清晰。目前,权威机构和学者对市场营销本质的认识大致有以下几种认知误区。
1.市场营销的本质是流通过程人们对市场营销理念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直到20世纪50年代,才提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市场营销理念。早在市场营销理念形成之前,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主要以产品为导向,强调生产和销售,不注重市场需求,市场营销活动十分盲目。市场营销理念诞生之后,企业开始领悟到满足市场需求才是企业市场营销的重心。市场营销理念的确立,是对以生产为核心的企业经营理念的巨大变革,为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奠定了理论基础。即便如此,理论界和企业界对以需求为核心的市场营销理念仍然未给予充分认识,从1960年美国市场营销协会关于市场营销的定义可窥见一斑。该定义强调:市场营销是引导货物和劳务从生产者流转到消费者或用户所进行的一切企业活动。市场营销始于生产,止于消费。这一认识将市场营销界定为产品的流通过程,忽略了市场需求和市场营销的整个过程,其局限性根源于长期以来旧有经营理念对人们思想观念的束缚。
2.市场营销的本质是企业的职能过程
1985年,美国市场营销协会将市场营销重新定义为:市场营销是通过个人和组织,对思想(或主意、计策)、货物和劳务的构想、定价、促销和渠道等方面的计划和执行,以达到个人和组织预期目标的交换过程。这一定义与1960年的旧概念相比,内含要宽得多。新定义认识到市场营销不仅是一种企业活动,而且个人和组织也有市场营销活动;产品不仅包括货物和劳务,还包括思想;市场营销过程是作出管理决策并贯彻执行其决策的过程;交换对实现个人和组织的目标、满足交换双方的需要有着重要作用。该定义未魇臼谐∮销的本质,对究竟什么是市场营销,什么不是市场营销缺乏清晰认识,其内涵仍然有待完善。
3.市场营销的本质是识别需要和满足欲望的企业活动
随着人们对市场营销理念认识的不断深入,一部分企业逐渐从“以产定销”模式转向“以需定产”新的营销模式,进一步促进了人们对“市场营销”的再认识。1984年,美国著名市场营销学家菲利普?科持勒将市场营销定义为:“市场营销是企业的这种活动:识别目前尚未满足的需要和欲望,估量和确定需求量的大小,选择本企业能最好地为其服务的目标市场,并决定适当的产品、服务和计划,以便为目标市场服务”。该定义率先明确地将识别目前尚未满足的需要和欲望,为目标市场服务作为企业市场营销的重心,摆脱了将市场营销看做流通过程和职能的界定,从以产品导向的市场营销活动转向需求导向,从营销理念层面对市场营销本质进行了首次揭示。
4.市场营销的本质是通过创造与交换产品和价值,从而让个人与群体得以满足其需求和欲望的一个社会和管理的过程
随着企业市场营销理念在实践中的广泛运用,一些专家学者发现市场营销理念并非完美无缺。市场营销理念虽然强调了满足市场需求,但忽视了对企业自身条件的分析,忽视了企业的社会责任,也忽视了企业对市场的反作用,即引导需求、开拓新市场等。伴随企业营销实践的不断深入,市场营销理念得以不断补充、修正和发展,其中以20世纪70年代提出来的社会市场营销理念最有代表性。社会营销理念强调,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应以市场需求和社会效益为中心,既要发挥企业优势,满足企业利益、消费者利益,也要符合消费者和全社会的最大长远利益。社会市场营销理念弥补了市场营销理念忽视社会长远利益这一社会利益点,反映了人们对企业应承担社会责任的深刻理解。
基于社会市场营销理念这一认知,8月,菲利浦?科特勒又将市场营销重新概括为“通过创造与交换产品和价值,从而让个人与群体得以满足其需求和欲望的一个社会和管理的过程”在这一定义中,菲利浦?科特勒提出了市场营销的目的一满足个人与群体需求和欲望,明确阐述了实现营销目的的手段--创造与交换产品和价值;营销活动--社会和管理的过程。可见,20世纪90年代后期,人们对市场营销本质的认识更加清晰,也更加趋于一致。
5.市场营销的本质是在企业识别顾客需求基础上获得目标细分市场的差别优势
德鲁克认为,市场营销是个根本问题,不能将它看做一个独立的与制造或人事同等地位的职能,它首先是整个商务的中心内容。从市场营销终极结果的观点,即从客户的观点来看,市场营销就是整个商务。自德鲁克的观点提出以后,以及迈克尔?波特关于竞争战略和竞争优势理论的广泛影响,人们对市场营销本质的认识发生重心转移,即从营销是一种满足需求的职能或社会和管理的过程,到将市场营销的注意力集中到竞争地位上。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英国学者威尔逊1988年提出的市场营销的基本要求:识别顾客需求;定义细分目标市场;在目标细分市场内形成差别优势,通过优势建立一个与竞争对手明显不同的竞争定位,这一优势会带来源源不断的利润;形成并保持这一差别优势的方法是控制营销组合要素。
理查德*M*S威尔逊、柯林?吉里甘在《战略市场营销管理》一书中指出:市场营销的概念就是一种管理的定位,这种管理的定位必须能意识到成功将主要依赖于确定客户需求变化,依赖于开发出比竞争对手更能满足需求的产品和服务。他认为如果一个企业能比客户的期望做得稍好一点儿,或者比竞争对手做得稍好一点儿,那么这个企业就会成功。
威尔逊和吉里甘的观点在内容上融合了现代市场营销理论、企业竞争优势理论和竞争战略管理理论的思想观点,认识到竞争及其竞争战略在企业市场营销中的作用,但缺乏对市场营销终极目的应有的魇荆其定义虽然提及识别客户需求,但在这里不过变成了企业获得源源不断利润的手段。
上述观点表明,人们对市场营销本质的认识越来越清晰,越来越趋近于满足以消费者需要为核心的市场营销理念的回归。但无论是美国的菲利浦?科特勒还是英国的理查德_M*S威尔逊、柯林?吉里甘对市场营销本质的认识,美中不足的是都忽略了对企业市场营销终极目的这一体现市场营销本质特征的深入探讨。
二、现代市场营销本质的深刻内涵
美国经济学家保罗?马苏(PaulMagur)曾经指出:“市场营销是传递生活标准给社会”。哈佛大学教授马尔康?麦克纳尔(MalcolmMcnair)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创造”二字,将其定义为“市场营销是创造与传递生活标准给社会”。其精辟的论述,一语道破了市场营销的本质。然而长期以来,这一诠释却未能引起专家学者足够的重视。
目的是魇颈局实暮诵摹O执市场营销概念如果缺乏对市场营销终极目的的魇荆就不能称其为完整的定义或概念,也就不能充分魇臼谐∮销的本质。基于保罗?马苏和马尔康?麦克纳尔关于市场营销的诠释,结合目前国际社会普遍认同的可持续发展观,笔者认为应将现代市场营销概括为:现代市场营销是以发展循环经济、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终极目的,不断开发新技术、创造新产品、引导新消费、传递新生活标准,以全球市场为视野,制定、选择和实施有利于企业资源与外部环境相匹配的市场营销战略,确保企业永续经营。其中,发展循环经济、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社会创造和传递新的生活标准是对现代市场营销本质最深刻的魇尽
发展循环经济、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是现代企业市场营销活动的前提。循环经济的思想萌芽可以追溯到环境保护兴起的20世纪60年代。1962年,美国生态学家卡尔逊发表了《寂静的春天》,指出生物界以及人类所面临的危险。“循环经济”一词,首先由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提出,主要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发展的经济。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Development)是八十年代后期提出的一个新理念。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第一次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可持续发展观的本质含义是“在满足当代人生存发展需要的同时,不损害后代人生存发展需要的能力;在满足人类自身生存发展需要的同时,不损害非人类生命物种满足其生存发展需要的能力的发展”。换句话说,就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20世纪90年代后期,依托循环经济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成为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趋势。
基于循环经济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前提条件下的市场营销,要求企业不断开发新技术、创造新产品、引导新消费、传递新的生活标准是现代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企业要实现这一使命,不是简单凭借现有资源和市场所能实现的。市场是企业为社会创造和传递新的生活标准的媒介和平台,市场离不开交易主体、消费者和消费模式,其中任何要素的变化或改变,势必影响市场营销模式的调整或变革。企业作为市场营销的主体,是市场营销模式的变革者和传播者,而消费者既是市场营销模式变革的影响者也是新营销模式的接受者和检验者,作为营销主体的企业,不能简单消极地适应市场要素的变化,还必须通过对未来社会经济发展变化、预测未来经济发展和消费趋势,通过不断创新,积极创造新产品、新服务,引导消费,将企业打造成提升、传递新生活方式和生活标准的领导者。现代企业置身于日益复杂的市场营销环境,市场竞争范围已超越国界,呈现出全球化趋势,企业要在竞争中获得优势,就必须以全球市场为视野,把握全球经济发展变化趋势,按照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全球范围内配置企业资源,选择、制定和实施有利于企业资源与外部环境相匹配的市场营销战略,努力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才有可能确保企业永续经营。
对现代市场营销内涵及其本质的魇荆既是一种理性诠释,又展现了现代市场营销本质的人性化特征。魇鞠执市场营销本质的目的并非以社会目标取代个体目标,而是共性指导下的多样化;不是简单迎合现实顾客需求,而是代表社会发展的长远利益。
发展循环经济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为人类社会创造和传递新的生活标准,确保企业永续经营,是一种全新的市场营销理念,反映了21世纪企业市场营销的本质特征,魇玖讼执企业市场营销的终极目的,是对社会市场营销理念的进一步完善,是衡量企业市场营销活动的终极价值尺度,是现代企业市场营销的灵魂。
三、揭示现代市场营销本质的意义
1.对现代市场营销本质的揭示,为现代企业构建营销理念提供理论基础
发展循环经济,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创造和传递新的生活标准,是指导现代企业市场营销活动的核心理念。任何企业其核心理念都由核心价值和根本目的两部分构成。企业的核心价值是企业倡导或认同的价值观的体现,企业的核心目的是除了利润以外的所追求的终极目的。美国学者詹姆斯?(:?柯林斯和杰里4?波勒斯通过对18个卓越非凡、长盛不衰的.公司进行研究发现,这些公司长盛不衰的根本是每一公司都拥有、倡导或认同的核心理念。他们发现,高瞻远瞩的公司一向不把增加股东财富、追求最大利润作为企业的主要目标,而是追求一组利益目标,赚钱只是其目标之一,却不见得是最重要的。他们追求利润,但同样为一种核心理念指引,这种核心理念包括核心价值和超越只知赚钱的使命感,它不为企业财务利益或短期权益而动摇。企业的核心目的是指除了赚钱之外存在的根本原因,其主要作用在于对公司的指引和激励。美国默克公司的乔治?默克在19就奠定了公司的基本哲学基础:药品意在治病救人,不再将本求利,但利润随之而来。乔治?默克的经营理念对默克公司的发展影响至深,并作为企业经营信条不断传承,从而向人们展示了其公司存在的意义。
根据彼得?德鲁克市场营销就是整个商务的观点,不难看出企业的市场营销理念无疑应与企业的核心理念相一致,现代市场营销的核心理念亦应体现人类社会的基本价值。虽然詹姆斯?(:?柯林斯和杰里?:[?波勒斯的研究发现,就高瞻远瞩公司而言,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正确”核心价值组合,但笔者认为构建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观相一致、有利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理念,是对全球生态危机,人、社会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积极回应,代表着未来企业市场营销理念与行为发展的主流趋势,是影响人们需求认知,改变人们未来生活方式的指导思想。现代市场营销的本质符合人类社会的价值取向,代表着人类发展的长远利益,是一种划时代的全新价值观、发展观与实现观。
现代市场营销的本质涵盖了企业的核心价值和核心目的即终极目的。创造和传递新的生活标准是现代企业的核心价值,发展循环经济、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是现代企业的终极目的。人类实践活动的最终目的,既是满足人类生物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实现人类自身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也是为了满足非人类生物生存发展的需要,实现其非人类生物的存在利益和地球生物圈的整体利益,这既是人类实践选择的终极目的,也是市场营销主体所应选择的终极目的,是现代企业构建有自身特色战略市场营销理念的基石。
2.对现代市场营销本质的揭示,为现代企业评价市场营销活动提供试金石
全面衡量一个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不仅要考核其经济效益,还应该考核其社会效益。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和传递新的生活标准,是企业实现永续经营的前提,也是评价现代企业市场营销活动的终极价值尺度。
人类可持续生存发展的需要是企业存在的根本原因,也是魇臼谐∮销本质形成的起点,是凸显现代企业市场营销活动的本质特征。评价现代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离不开人类的发展需要。近年来,随着人类对所生存地球的认知不断深入,实现清洁生产、清洁消费、保护地球资源与环境的环境保护意识开始觉醒,受其影响人们的消费观念正在悄悄发生变化,绿色生产、绿色消费、可持续发展日益成为引领人们行为最深刻的价值取向。而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途径是选择循环经济发展战略模式。循环经济为工业化以来的传统经济转向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提供了具有战略意义的理论范式,有利于从根本上化解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循环经济发展战略模式将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作为发展经济的一个大系统,以资源的“减量(Reduce)、再利用(Reuse)、循环(Recycle)”即“3R”原理为社会经济活动的行为准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20世纪90年代之后,依托知识经济发展循环经济成为国际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趋势。
企业是市场营销活动的主体,是创造和传递新的生活标准的直接载体,客观上承载着发展循环经济、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历史使命,这对现代企业来说既是一个全新命题,也是对现代企业市场营销理念和技术创新能力的挑战。企业导入循环经济需要较高的资金、技术等资源支持。目前,国内很多企业尚未建立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营销意识,同时,企业有限的资源亦难以支撑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设备和研发能力,但随着企业环境保护意识的觉醒、经济实力的增强,必将促使企业在原有社会责任感的基础上构建发展循环经济、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营销新模式。
3.对现代市场营销本质的魇荆为现代企业把握市场提供新视野
美国市场营销学家西奥多?莱维特在1983年《市场全球化》一文中指出“世界上有一种强大的趋同力量,那就是技术。技术已经使通讯、运输和旅行无阶级差别化,使封闭地区和穷人感受到现代化的诱惑。几乎每一个人,每个地方都想通过新技术得到他们所听到过、见到过和经历过的东西。于是一种新的商业现实一全球标准化消费品市场形成了,其规模之大前所未有,难以想象。适应这种新情况的公司从生产、分销、市场营销和管理的规模经济中获益。利用这些收益来降低价格,它们可以打败仍然以旧眼光看待世界的竞争对手。”世界上许多知名企业如英特尔公司、微软公司等是实施全球化营销的成功典范。
进入21世纪,市场全球化趋势日益显著,市场竞争已从国内市场竞争、多国市场竞争,演变为全球市场竞争;企业的竞争范围已超越了人才、技术等资源和地域限制,并诞生了一批技术全球化、产品标准花、全球市场一体化的无国界企业或全球企业。莱维特认为“市场全球化使传统的跨国公司不再时髦。跨国公司与全球公司不同。跨国公司在几个国家从事经营,其产品和商业惯例要适应
每一个国家的情况其经营成本相对也高。全球公司则以果敢的经久不变的经营方式--较低的成本一将整个世界(或世界的主要地区市场)看做一个整体,在世界各地以同样的方式销售同样的产品。”今天,越来越多全球性企业的诞生推动了全球市场一体化进程。
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创造和传递新的生活标准是现代市场营销理念的全球化特征。在日益激烈的全球市场竞争中,竞争的胜负实质上取决于企业对全球顾客需求的深刻理解和对市场需求趋势的把握。将企业的目标市场视如“一体化的无差异市场”,有利于企业实现规模经济。以最低成本获取最大收益是全球顾客需求的共性,为全球顾客提供标准化产品或服务恰好迎合了全球消费者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选择倾向,是决定全球企业竞争成本的主要因素。为全球顾客提供标准化的产品或服务、以全球市场作为企业目标市场、在全球范围内整合人力资源、技术资源等生产要素的低成本竞争战略,是企业获得全球竞争优势的制胜法宝。
全球市场是现代企业参与竞争,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大舞台,未来企业若无视市场全球化趋势,缺乏全球营销视野,远离全球市场将难以超越竞争对手,将企业做强、做大、做久。现代企业只有顺应市场全球化发展趋势,比竞争对手更好地理解顾客需求、更好地把握全球市场变化趋势,比竞争对手创造出更新、更好的产品或服务,才能在激烈的全球市场竞争中获得竞争优势。
4.对现代市场营销本质的魇荆为现代企业构筑市场营销战略提供新思路
认识现代市场营销的本质,是企业构筑市场营销战略的前提,是企业实现从理念到目标结果不可逾越的营销历程。现代市场营销的本质挖掘出企业市场营销的终极目的一发展循环经济,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魇玖苏庖恢占目的指引下企业的发展愿景即总体战略营销目标一永续经营;回答了现代企业究竟营销什么这一永恒命题一为人类社会创造和传递新的生活标准;明晰了制定市场营销战略应坚持的原则一全球化的市场营销视野;市场营销战略的核心--制定、选择和实施有利于企业资源与外部环境相匹配的市场营销战略。现代市场营销本质的内涵,实际上清晰界定了市场营销战略的新思路,对企业预防营销近视,构建战略市场营销管理体系无疑是一剂良方。
美国市场营销学家西奥多?莱维持曾经指出,以生产为核心的营销理念导致“市场营销近视”“市场营销近视族”在市场营销中缺乏远见,认为只要生产出优质产品,顾客就必然找上门,不注重市场需求变化趋势。其主要表现为:一是企业营销视野狭隘。这些企业对经营范围、目标市场的认识过于狭隘,人为把自己限制在特定目标上,以致限制自身发展。二是企业目光短浅。这些企业往往把注意力集中于企业现有行业以及现有产品上,用主要技术和资源进行现有产品的研究生产,对全球范围内新技术、新市场、新需求的变化趋势、变化特点视而不见,总以为“酒香不怕巷子深”岂不知许多产品和技术的变革常常发生在行业以外。莱维持教授提出,预防和治疗“市场营销近视症”的处方为“逆向经营”,即将传统的经营过程倒过来,第一,了解消费者需求;第二,分析需求,找出企业能够满足的消费者需求部分;第三,确定满足需求的具体产品形式;第四,购进必需的原材料;第五,确定生产工艺;第六,生产产品;最后,将产品推向市场,满足消费者需求。莱维特精辟的认识,为现代企业如何营销提供了解决方案,但其认识上仍然有一定的局限性,即仅认识到需求对营销的影响,忽略了企业的社会责任和人类社会的长远利益,忽略了企业创造需求、引导消费的积极作用。
对现代市场营销本质的魇荆为企业展示了不同于传统营销理念局限于企业自身利益和仅仅满足顾客需要的新视角,要求企业以发展循环经济为手段,以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为切入点,创造和传递新的生活标准和生活方式为营销驱动力,以全球市场为视野,制定企业的市场营销战略,确保企业永续经营。
王曼莹/东北师范大学商学院,吉林长春130000
篇12:现代教师教学论文
一、现代教师教学督导的典型模式
临床教师教学督导模式。
临床督导技术应用于教师课堂教学督导,它直接以问题为中心,以帮助教师理解教学和提高教学为主要目标,该督导技术的创始人是美国哈佛大学的学者科根(MorrisCogan)和戈德哈默(RobertGoldhammer)。他们自上世纪60年代开始研究,80年代成为美国最为流行的一种课堂督导技术。所谓“临床督导”即督导人员深入到教室中去,诊断教师教学中的困难、评价教师的教学工作、以帮助教师改进和提高教学质量,并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这种督导技术最适合于对年轻教师的督导。
临床督导具有多个特点,戈德哈默把临床督导技术的特点概括为九点:
①一种改进教学的技术;
②对教学过程的一种有益干预;
③一种有目的能满足学校和教师发展双重需要教学管理活动;
④能促进在教师和督导人员之间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
⑤要求教师和督导人员双方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支持;
⑥既有自己固定的程序,又需要灵活运用;
⑦提倡双方进行思想交流;
⑧要求督导员比教师更了解教和学;
⑨要求对督导员进行必须的专业训练。
科根将临床督导整个过程分成八个阶段:
①在督导员和教师之间建立起相互信任、相互合作的融洽工作关系,并促使教师进入共同督导的角色;
②同被督导者一道商讨教案,共同备课。双方齐心协力,共同制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实现方法、教具以及评估的方法;
③设计和策划课堂观摩和听课的策略。双方协商确定收集课堂教学哪些方面的素材,确定收集这些素材的手段和方法;
④督导员亲临课堂,观察教师的教学实况;
⑤共同分析观察所获课堂教学的素材,总结出施教过程中,教与学两方面规律性的行为和偶发事件,并将二者明显区分开来;
⑥为双方讨论会谈确定策略,制订目的,准备相关资料,编排进行程序;
⑦召开双方面谈讨论会,共同分析素材,寻求成功与不足之原因,获得形成性评价;
⑧重新回到备课环节,开始新的计划。制订改进的方案,明确下一步的努力方向,开始准备下一单元的教学。
2.区分性教师教学督导模式。
区分性教师督导发端于上世纪80年代,成熟于90年代,并在本世纪初在美国学校推广应用。所谓区分性督导,乃是学校教学管理部门运用个别差异方法,借助于不同的活动、程序和时间安排,根据不同教师群体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组织督导人员、教师之间等,分门别类地对教师的教学工作乃至其专业发展进行指导和评价,以保证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并对其专业发展和个人能力的提高给予全力支持的教学督导活动。该模式的理论依据是,教师作为一个群体,具有许多共性。区分性教师督导模式正是针对教师个体的特点,先行了解教师的实际情况,进而开展满足他们需求的教学督导活动,或是试图通过教师与教学督导人员的协同合作,以促进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和教学水平的提升。区分性教师督导体系有多种理论模式,目前较有代表性的有格莱索恩(Glatthorn)模式、丹尼尔森和麦格里(Danielson和Mc-Greal)模式、格拉夫和威利尼奇(Graf&Werlinich)模式三种。格莱索恩模式从专业教学的重要性、组织机构对督导模式的影响、督学、教师本身等四个不同视角探求区分性督导的建构,为教师之间平等互助与合作提供良好的、饶有意义的机会。成为提高教学水平、促进专业发展、完善自我指导的教师专业活动。该模式包含五个选项,以满足不同教师的需求;丹尼尔森和麦格里模式是根据教师专业发展不同阶段的特点,从可操作性的角度设计区分性教师督导体系,包含三个层次的督导结构,主要集中于督导的形成性方面,利用教师指导活动来促进专业学习。此外,该模式还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提供不同活动会;格拉夫和威利尼奇模式与格莱索恩模式非常相似。它认为,影响学生成绩的唯一因素即授课教师。学校如要达到良性发展,就必须培育彼此的信任和道德环境。因此,设计了三种督导和专业发展水平。通过划分这三种截然不同的教师发展阶段,以求适应每个教师的长处,满足不同教师发展的需要。综合以上三种区分性督导体系可得4点特色:
①对不同类型的教师采取区分督导方式,提供基于教师个体专业发展水平的督导活动来适应不同类型教师的个体间存在的差异,以满足不同教学经历、不同类型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
②鼓励教师主动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目标和督导活动,实现自我发展,主动发展。督导的重心放在促进教师积极参与、增强责任心和发挥主体性上;
③承认每一个教师的独特性和尊严,使他们更乐于参与督导过程;
④为教师之间、教师与管理人员之间的平等合作提供了广泛的机会,为提升教师专业程度制定出一套自我指导和提高的发展活动。通过有针对性的区别督导,促使每个个体教师专业成长和教学能力的提升,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提高学校办学质量。
3.发展性教师教学督导模式。
顾名思义“,发展性督导”活动的首要特征就是其提倡的“发展”。同其他督导模式一样,督导活动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其课堂教学能力和水平。发展性教学督导的首要目标和宗旨也不例外。不过,与区分性督导不同的是,该督导模式强调督导对象是发展的主体,因而是以促进督导对象的发展为目的。发展性教师督导模式最早发端于英国。1984年,英国开放大学教育学院学者莱特勒(Latoner)等人用了两年时间,就“学校或学院教师考评方案的本质、影响及其效果”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结果得出当时的教师督导模式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
①绝大多数教师对督导模式存有恐惧心理;
②督导模式重教学效能的核定,轻教师职业的发展;
③督导模式具有单向性,督导者与督导对象缺乏双向交流。
因此,他们在建议中提出了建立发展性督导制度。随后,英国教育与科学部授权苏福尔克(Suffolk)教授对原有的教师督导模式进行分析和改革,提出了发展性教师督导制度的具体方案,内容包括:督导与奖惩脱钩;注重专业发展和个性发展;提高督导者自身的素质;督导的准则是相互信任与合作;督导必须确定发展目标;督导必须透明和开放;督导面谈是最好的督导方法。可见,新的发展性教师督导制度与传统发的督导制度相比,有四点主要不同。首先,在督导方向上,注重督导对象的现实表现,更重视督导对象的未来发展,重在使督导对象增值。第二,在督导方式上,倡导督导对象的参与,重视发挥督导对象的积极性等。第三,在督导手段上,督导者和督导对象以互相信任为基础,制定双方均认为切实可行的发展目标和督导计划和策略,并由双方共同担责,以实现发展目标。第四,在督导的效果上,重视学生、教师和学校在督导过程中的作用和主体地位,改变以往学校单一督导主体的状况,强调自评、互评、他评,建立多层面、全方位、立体式的`督导方式,使学校督导成为学生、教师、学校管理者以及社会共同参与的交互行为。
4.对等性教师教学督导模式。
对等性督导也称同侪督导或同伴督导,这种督导是在教师的同行或同僚之间,基于彼此自身专业发展的需要而进行的协同督导工作,并以此达成一致意见。因此可以说,在临床督导体系下共同工作的教师事实上也同时参与了对等性督导的实践。但对等性督导还有多种别的形式。美国学者格莱索恩给对等性督导的定义是,对等性督导“是一种由两个或多个教师为自身职业发展而进行的共同工作所达成的共识的中等正规化过程,通常的做法是互相观察课堂教学,对观察结果提出反馈意见,并就职业方面共同关注的问题进行讨论。”。这种督导模式当然可以超越课堂观察,将其扩展到其他领域。它能提供一种良好的环境,使教师间可用非正式的形式讨论和分析所面临的问题,交流观点,帮助彼此作好课程准备,交换教学技巧,相互支持等。格莱索恩的研究是深入的。他在其定义之上具体描述了五种不同的对等性督导的形式:
①同伴指导。新任教师接受资深教师的教学指导,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技能,探索新方法;
②同伴互导。教师之间就各自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展开讨论,进行分析,相互评价与评测;
③课程改进。教师之间就与课程相关的主题展开协同工作,诸如如何实施和改进现行课程,以更广泛地适应课堂教学,切中学生特点,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如何开发新的课程单元和材料,以丰富现行课程。
④专业对话。同级教师间就某个共同关注的教育问题,以思辨方式,针对教学展开定向讨论,旨在促进教学实践中多思考,多探讨;
⑤行为研究。仔细分析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适应教学实践的变化,研发新的可行或更优方案。
美国学者瑟吉奥万尼(ThomasJ.Sergiovanni)则描述了另外三种形式:
①顾问指导。顾问即受委托充当督导员的教师,负责对新任教师进行辅导,为其提供训练和加以引导,帮助其了解教师角色,建立良好的教师自我形象,在资浅与资深的迅速转变中获得成功;
②课程研究。教师之间互相实施、观摩和评鉴课程,以设计新的课程或改进现有课程;
③教师协同考察学生作业。多位教师一起,通过共同检查和评价学生作业,以增强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普遍关注,从中分享教与学的实际成果。并作为改进教学的有力措施,促使就教学的核心问题进行议论、反思,使教与学变的更为深刻。
二、综合评析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美国、英国为代表的西方高等教育发达国家,为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教师的专业化运动渐入高潮,伴随着人本主义、行为主义、合作主义等学习理论的不断深入发展,教师教学督导职能发生了巨变,其由原来纯粹对教师的行政监控,迅速转变为监督与指导双重职能并重。在这一职能转化过程中,以改善教师教学技能、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为目标,当然最终目标是以完全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现代教师教学督导模式日渐成熟。纵观上述几种模式,有如下几个共同特点。
1.督导方式从单一的训导转向协作互助。现代教师教学督导模式摈弃了传统的训导般的督导方式,强调督导员同被督导者之间的身份平等,注重在两者之间建立相互尊重和理解、彼此协作互助的融洽关系。这是一种全新的双方身份的诠释。这种转向极其有利于个体教师的自我设计和自主进步、极其有利于教师群体和教学团队的共同提高。
2.督导内容从单一转向广泛而丰富。四种督导模式中,虽然也包含对被督导者已有水平的评鉴,但更注重其未来的发展提高。不仅关注教师课堂教学水平,同时也关注增进教师学科专业知识、激励教育教学反思、增强教学研究能力、提高学生管理能力以及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等。
3.督导主体从单一走向多元与综合。现代教师督导模式中,作为活动中起主导作用的督导主体,其构成成分是综合的,多元化的,涵括了院校的领导、行政主管、教师同僚、教师自身,学生家长、社会其他人士等等。一言以蔽之,只要关心教师发展和教育进步、能为教育献计献策的人士,原则上皆可以成为教师教学督导的主体参与其中发挥作用。
4.督导信息的反馈从滞后变为及时。以上四种新的教师督导模式都十分注重教学过程动态情况的实时反馈,从督导开始实施直到结束,督导者都会依据自己了解和掌握的督导对象的教学水平的变化、提高和专业发展动向,以正式或非正式的方式,及时与其进行广泛而频繁的会谈、交流与沟通,指出其优缺点,并及时给以鼓励。每一轮督导结束后,督教双方立即召开督导总结会晤,就本轮督导整个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收获的经验、取得的成功等进行全面交流,彼此达成共识,并以此作为下一轮督导计划制定的关注点。除上述几个共同的特点外,每种模式也有其独自特点和不足之处。临床督导并非人人必需,也并非一种长期不变的策略。它主要适用于新任教师。对资深教师而言,临床督导或许意味着监督过度,不一定是最适合的模式。区分性督导本意即在于对不同经历的教师采取不同的督导方法。它在尊重教师个人发展阶段性和个性化的事实和规律的基础之上,为其制定有针对性的发展计划。诸如为实习教师制定转型计划,为新任教师制定达标计划,为有困难教师制定改进计划,为资深教师制定专业发展计划等。但其并非一个具体督导模式,需结合其他模式进行。发展性督导也不是一种具体的督导模式,而是在总结现代教师教学督导总体特征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指导教师督导工作总体方向的理念模式。对等性督导适用于各类不同的教师,但因督导者可能因缺乏足够的权威性而使督导流于形式。
篇13:现代教学设计论文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以计算机和网络通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多媒体技术在综合处理和控制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像等方面具有高超的能力,可使抽象的难以理解的知识具体化、实物化,从而化难为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正确合理地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有效地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本文就这一问题作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多媒体技术
正文:
一、多媒体教学的定义
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教育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进入21世纪以来,以计算机和网络通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发布和应用能力日益成为衡量现代人基本能力和文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任务之一就是推进信息技术在各门学科中的应用,旨在提高教学效率、创设课堂情境。“多媒体教学”即运用多种教学媒体技术和现代化教学手段如电视、幻灯投影、电脑、录像、录音机等声光电先进教学设备于教学过程之中。
二、多媒体技术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影响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释疑解难,而且可以创设情境,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引起情感的共鸣,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提高教学效率,增强教学效果。
1.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创设直观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直观情境,能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时的创新欲望和潜能。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导入新课,能通过情景画面,以情激趣,使课堂教学生动、形象、直观、感染力强,全方位地调动小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多角度地激发小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动机。
2.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创设新颖的情境,释疑解难。
情境可摆脱时空的限制,形、声、情并茂。多媒体技术在综合处理和控制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像等方面具有高超的能力,运用这一特有功能,可使抽象的难以理解的知识具体化、实物化,变成直观、生动活泼的视觉信息,化枯燥为生动,从而化难为易。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过程中的障碍就是我们教学的难点,运用多媒体技术这一方面的功能,就能帮助学生解除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语言理解表达方面的困难,从而降低难度,使教学中的难点得以顺利突破。
由此可见,应用多媒体技术对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同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也要注意不可顾此失彼,不可滥用多媒体技术形式,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滥用多媒体技术,过多依赖大量繁杂、色彩艳丽的图片等来忽视学生的思维活动,甚至用电脑的机器活动代替学生的思维活动,就有可能会压制学生的思维发展。
三、如何更好地运用多媒体技术为小学语文教学服务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必须建立适应新课程体系需要的教学理念,走到学生中去,了解学生,指导学生,帮助学生,与学生对话,与学生分担成功的快乐或失败的经验,让语文课堂成为充满活力的现代课堂。而正确适度地应用多媒体技术就是途径之一。
1.应用多媒体技术突破教学重难点,将“说”与“识”相结合。 识字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由于汉字音、形脱节、结构复杂,类似性大,多音多义字不少,学生学习起来有很大的困难。尤其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单纯的识字、学词、学句更是枯燥无味。因此,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识字教学一直是重点和难点。考虑到低年级学生学习的汉字中许多都是源于日常生活,比如家庭环境中的文字符号,社区、亲友的姓名用字,动、植物的名称用字等等。因此,在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中可以应用多媒体技术根据汉字创设出具体的情境,把汉字的音、形、义与学生认识的事物、环境等语言实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将“说”与“识”相结合。
比如,可以通过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整体感知,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生字字音。利用课件让学生观看介绍动物的影片,然后自由介绍这种动物,或是用一个词来说,并让学生在说的过程中,巩固生字字音。在给动物找名字的的游戏中,再用合适的词来说各种动物。这样学生在说的过程中,既运用了原有的知识,又可将别人说的新的词语积累起来。让学生在练说的过程中,扩展对一些其他动物的了解。
2.应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正确合理地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有效地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如苏教版小学语文《西湖》,是一篇景点介绍的说明文,主要描述了浙江杭州的著名风景区-西湖的美丽景色。但是,课文中所提及的那清澈的湖底、秀丽的湖面、童话般的仙境是许多学生未曾见过也难以想象的,如果在教学中只出现课文插图,就很难唤起学生的感觉美,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生对课文的理解,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此时,如果应用多媒体技术设计、制作课件,利用多媒体能对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动画进行综合处理和强大交互式的特点,向学生展示杭州西湖的地理位置、历史变革和著名景点,刺激他们的视、听觉神经,让他们领略到西湖的无限风光,就可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并由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要了解课文、学习课文、探究课文的欲望。这种教学效果是一般插图远不能达到的。
再如课文《北大荒的秋天》,如果仅仅从文章标题和教材内容的角度对文章进行分析和讲解,学生会觉得枯燥、难以理解。那么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让同学们“实地”观察和探访北大荒,可以亲身感受北大荒的秋天,这既适应了中年级学生学习知识的特点,又增强了课堂教学的情趣性,在实践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应用多媒体技术延伸课文内容,拓展课文知识。
一篇课文只是教学的一个例文,教学的目的是通过这一例文的学习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相关知识,这就需要在教学中对课文知识进行拓展和延伸,多媒体技术凭借互联网这一庞大的信息网络,可为语文教学的拓展提供极大的便利,从而更有效地创设情境、提高效率、增加容量,有利于将课内外内容有机结合起来,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另一方面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
4.正确适度地应用多媒体技术为小学语文教学服务。
语文是一门比较特殊的学科,它不仅要理解和掌握文字载体所承载的内容,而且十分重要的是要学习和掌握文字载体这一工具本身。语文教学是通过语言来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语言的能力,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水平。学习语文不用心去读,不潜心去体会,是不会有收益的。滥用多媒体技术可能会影响学生思维的发展。因此,在小学语文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正确适度地应用多媒体技术,应用其优点推动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小学教育中的语文教学与多媒体教学手段的结合是一种积极的尝试,对改善我国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质量将是一种有益的帮助,值得我们继续去研究和实践,以便于为学生今后学习语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梅菊.《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及要求》
[2]李飞,邢晓怡,龚正良编著.《多媒体技术与应用》
[3]郭宁宁编著.《多媒体实用技术》
篇14:现代教学设计论文
一. 论文撰写要求
1. 任选一题,论文内容须紧扣主题、思路清晰、观点明确。
2.须结合课程内容和教学实践,联系教学实践,撰写课程论文,不得抄袭或请人代写(一经发现该门课程将以“不及格”处理),可参考相关资料,引用内容须注明出处,论文结尾须列出主要参考文献。
3. 字数:1500-字左右。
二. 参考题目
1. 对中小学新课改教材中某一教学案例的介绍与评析(如:中学语文《×××》教学案例的介绍与评析)。
2.选择一个的主题,分析学习目标和学习者特征,完成一个研究型学习教学设计方案。
3.支架式教学(抛锚式教学、启发式教学)在语文(数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4.谈语文(数学、英语??)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
5.谈小学(初中、高中)语文(数学、英语??)教学中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
6.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语文(数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7.新课改中的评价体系对语文(数学、英语??)的影响
谈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随着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多媒体已越来越广泛地在各科教学中运用,尤其在语文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更为普遍。多媒体教学的特点是直观、生动、形象、感染力强,直接表现各种事物和现象,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对所学教材有充分的感知,思维活跃。它可把抽象的东西变成直观形象的内容,使学生易于理解,变苦学为乐学。因此,语文教学中科学的运用多媒体,为改革传统教学思想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一、多媒体可以转换学生和教师的角色,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众所周知,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一切都由教师决定,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老师的灌输。教师通过黑板、教具模型等媒体向学生展示各种信息,学生在座位上被动地吸收、记忆,课后抄写、背诵。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陈旧的教学方式,只是把学生当作教育对象看待,严重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只能培养出一批照本宣科的“书呆子”。而现代技术教育手段,能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教育形式,创造更好的学习情境。在这样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自己所要学习的内容,可以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从而给学生更多的时间与空间去探索、去发现、去研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根据自身特点,采取不同的、适合自己的方法主动地去学习,可以指导学生利用网上丰富的资源进行相关问题的讨论,让学生围绕主题自己去查找自己需要的资料,学会网上在线自学,发挥远程教育的优势,提高学习能力。还可以在网上与他人交流沟通,向他人寻求帮助,探讨学习和生活上的一些问题。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他们不仅能学会教师教给的基础知识,而且懂得怎样去获取知识,具有在信息时代获取知识、探求知识的能力。
在高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往往出现费时低效的问题,有的课文要教二三课时还完不成教学任务。时间一长,学生学习起来就觉得呆板、枯燥,注意力就会不集中。因此,在阅读教学中, 激发学生的兴趣是至关重要的,利用多媒体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在夺取“391”高地时,我军要想取得战斗的胜利,潜伏时必须做到纹丝不动。为什么纹丝不动呢?此时出示投影片,学生的注意力会格外集中,并能从投影片中找到答案:知道敌人离潜伏部队太近了,又加上敌人居高临下,我军很容易被发现。此时,学生既愿动脑筋思考问题,又会积极回答问题,这样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效果极佳。
二、利用多媒体教学创设情境
语文教学是形象思维和再现表象的过程。小学生的形象思维优于抽象思维。只有在影像上较完整地把表象再现出来,才能激发出应有的情感效果,从而深刻领会内容,在配制影象上要充分体现它的直观性,使直观的形象和语文很好地结合起来,就能唤起学生大脑两种信号系统的协同活动,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更
好地理解教材内容。如教学《草原》一课时,配制一张一望无际的碧绿的大草原的投影,上面有羊群、骏马,碧水、蓝天。用这幅投影,一下子就把同学们引到了美丽的大草原,顺利地引导学生进入了情景,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兴趣盎然,急切地要知道详细内容,这样学生学习心理进入最佳状态,为整个学习过程的优化创造了条件。
三、利用多媒体教学突破教学难点
小学生的思维方式主要是从感知上获得知识,感知越丰富,就越能为进一步形成概念、理解和掌握规律打好基础。小学生对教材和内容缺乏感性体验,是教学中的难点,教师应抓住时机,充分利用电教媒体把抽象的东西形象化,从而突破难点,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通过邱少云在烈火中的表现,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这是本课的教学重点。邱少云在烈火中的表现是怎样的呢?从投影片中可以看到邱少云脸上的表情极其痛苦,手指紧紧抠住泥土,身上熊熊烈火正在燃烧,但他没有挪动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呻吟,从而使学生感到此时邱少云所承受的巨大痛苦,此时此刻的邱少云具有多么坚强的毅力啊。他内心想到的是战斗的胜利,即使牺牲自己,也不能暴露目标。邱少云的光辉形象和严守纪律的精神会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取得较好教学效果。
四、巧用多媒体,让学生学得更多
语文教材是多种科学文化、人文素养汇集的“信息场”。在阅读教学中,信息的存在是多样的,信息的容量是丰富的。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使学生大量增加相关的听和看的机会,而且能够使听和看同时接受某一信息,信息量是原来教学信息量的数倍、甚至十倍以上。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巧妙地使用多媒体的优势,可以让学生在相同的时间内学得更多。实现课内外的沟通,全面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生素质。也就是说,在教学中,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使学生置身于音像、语音、文字的环境中,忽略了传统教学手段中一些不必要的过程,节省了教师课堂大量板书的宝贵时间,使演示和呈现的速度加快。这样,只需要用键盘和鼠标简单的几下操作,就能使教学内容、文字资料等清楚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节约了课堂教学时间、增加了课堂信息量、提高了课堂效率。利用计算机的存储和调用功能,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展示与本节课教学内容相关的各种信息,画面,声音,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课本以外的内容或本学科的前沿知识。另外,为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也常常让学生利用互联网去查找相关资料,这样,在课堂上交流,或者是在网络上交流,无疑也是丰富知识面的一个重要途径。
五、
多媒体技术的使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全面发展得到可能。教师在教学中的示范作用无论是在多媒体技术教学还是在传统教学中都不可缺少。多媒体教学中,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对知识和信息的获取方式、手段等无疑都会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影响,使学生在现代信息技术的理解和应用上能得到很好的熏陶和教育,增强其在各方面发展的信心和动力。
总之,多媒体教学能将形象、意境等融为一体,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陶冶了情操,还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是教学的最佳手段。
参考文献:
1.王梅菊: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及要求。文教资料,9月中旬刊
2.郭宁宁编著:多媒体实用技术。清华大学出版社,20
3.钟玉琢等编著,多媒体技术基础及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年
4.李飞、邢晓怡、龚正良编著,多媒体技术基础及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
5.李国强: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几个误区
6.李永前:论多媒体教学课件的特点与作用。
篇15:现代教学设计论文
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教育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进入21世纪以来,以计算机和网络通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发布和应用能力日益成为衡量现代人基本能力和文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任务之一就是推进信息技术在各门学科中的应用,旨在提高教学效率、创设课堂情境。“多媒体教学”即运用多种教学媒体技术和现代化教学手段如电视、幻灯投影、电脑、录像、录音机等声光电先进教学设备于教学过程之中。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不但可以营造氛围,激发学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而且可以创设新颖的情境,释疑解难,提高教学效率,增强教学效果。在英语教学中,合理适时地使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系统,创设学习英语的情境,解决了英语教学视听等相关教学问题,也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但是,在运用多媒体辅助英语教学中,多媒体运用的频率要适当,媒体的使用和课件的设计要合理,要正确处理好教师讲授、教学多种要素使用与多媒体使用之间的关系。教育心理学家认为:教育和方法的多样化、新颖性、趣味性是激活学习兴趣的重要条件,而充分利用电化教学,提供直观、多彩、生动的形象,则使课堂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能直接激活学习兴趣,为学生创造一个学习英语的大环境,让他们能走进广泛的英语世界,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多彩的英语的奥妙。
一、多媒体英语教学应遵循自主学习方法
求知者是认知的主体,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语言学习的能力,教师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要确定学习目标,确定内容进度,选择方法技巧,监控学习过程,评估学习效果。自主学习以学习者为主体,让学习者发挥主观能动性,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且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习惯去合理的安排计划。多媒体计算机引入课堂,教学由注入式变为启发式,不仅师生关系发生了变化,师生的行为角色也发生了变化。教师的任务就如道格拉斯布朗所说的“guiding and facilitating leaning ,enabling the learner to learn, setting the 1
condition for learning”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是教学的设计者,学习的引导者,从某种程度上说还是交际的合作者。而学生也一改被动的学习地位,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究发现者。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的好处
1.媒体技术的应用有利于丰富教学内容
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出现,使教师改变了以往的单一黑板教学方式,可以通过图片、视频、声音、动画、短片等方式配合教学,这样不仅丰富了教学形式,而且提高了课堂的趣味性。
2.媒体技术的应用有利于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和思维空间
中学英语教学中多媒体手段应用的关键在于充分体现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使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的综合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多媒体教学采用的是图文并茂同步教学方式,有效的提高了语言的学习环境,可以让学生感觉身临其境,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并利用语言,有利于教学。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得以进行大容量的仿真交际。在学生不断进步的过程中,其直接用英语思维的能力经常得到锻炼,因而能更有效地提高其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我们都知道语言的学习受环境影响很大,从宝宝出生到咿呀学语直至语言系统的完善都是环境熏陶的结果,由此可见多媒体辅助英语教学所创造的良好的语言环境对语言的学习是至关重要的。
3.媒体技术的应用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效率意味着“高密度”和“快节奏”。“高密度”是指“学生外语实践的量大、面宽”,而“快节奏”指“在设计多媒体课件时,教学节奏明快,练习转换、环节交替紧凑。我们知道多媒体辅助教学与传统黑板教学相比,大大节约了教师在课堂中的描述及抄写时间,很多描绘性的板书,可以由老师在课前备课的时候直接储存到多媒体课件中,从而使学生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能够接收到更多的训练,减少了老师板书、学生等待的时间,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率。
4.媒体技术的应用有利于学生认知图式的建构
在平时的教学中,要结合中学生的认知水平,教给学生一些外国(特别是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如历史、文学、生活方式、民俗、价值观念等等)。交际是一个双向的心理过程需要一定的图式为前提。从某种意义上讲,图式即背景知识,其中文化因素是背景知识的重要方面。“学外语而不懂其文化,等于记住了一连串没有实际意义的符号,很难有效地加以运用,而且每每用错”,“而语言课堂就是联系语言和文化的场所。在中国尤其如此,因为课堂是学外语的主要场所”。但是,“文化内容的融入也只能由简到繁,由浅入深,因而在起始阶段就应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多媒体技术是视频图像、音响、图形和文本借助于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而实现的有机结合,再加上网上资源的充分利用,它能将社会、文化背景等人文因素形象化、具体化,因而有利于学生认知图式的构建。
5, 多媒休技术的应用促使教师更多地进行教学反思
多媒体技术的运用需要中学教师本身素质的提高,因而对教师也是一个挑战。教师应主动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学生的知识面很广,运用语言能力也较以前的学生强。教师在自己的业务进修中,多媒体技术应是一门“必修课”。教学设施是要人来用的,接受过培训的教师要大胆使用。例如多媒体的使用,起初也许不会用动画或交互功能,但用总比不用好。在基本学会了多媒体的使用后,教师还有很多课题需要研究,如多媒体环境下“学习环境个别化”、“学习课程探索化”、“课堂教学学生中心化”、“班级授课制条件下个别化教学”等命题。教师须选准起点,瞄准目标,不断探索,不断反思逐渐走向成熟。
三、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日常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多媒体技术不仅是教学的一个改革,也是现代教育的一次发展,它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模式,更加科学合理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目前的多媒体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
1.多媒体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教师与学生的互动
授课的宗旨,即“学生为主,老师为辅”,老师起着引导和督促的作用。但在此过程中教师更多的变成了多媒体的“工具”,因为内容具有多样性,在教学中老师很少提出或没有时间提问。于是学生的掌握程度教师未能得知,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所以在进行多媒体教学中此点问题应加注意。
2.教师在课堂上过多依赖于多媒体课件
现在各种英语教材基本都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课件,课件内容形式多样,动画图片很容易吸引学生,很有实用性,比传统的教学形式好多了,用起来也方便了。因而,有的教师就省去了备课的环节,单纯的依靠课件中的内容进行教授,虽然 3
课件也是很多人智慧的结晶,但是对于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应该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因材施教”,所以教师不应该单纯的依靠课件,应该将课件作为基础进行不同的多媒体教学,尽可能照顾到每位学生的学习。
3.缺乏优秀的多媒体教学软件
多媒体课件问题也是影响多媒体教学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与教材配套的优秀课件很少。现有的一些多媒体课件要么因为将教材的更新过快而过时,要么不符合实际教学运用,所以应鼓励教师根据自身学生的情况研发适合自身学生的优秀课件,多创新的`课件。
4.学生变成抄写员
由于教师提前做好课件,上课的时候进行演示,这个时候学生看到的课件中的内容便抄写,没有足够时间思考,不能达到教学效果;而另一方面,由于课件内容繁多而每课时内容又得讲完,所以有的时候学生还没有抄完这页就过去了,造成了听前不听后,结果什么都未听懂的恶性循环,严重影响教学质量。
四、多媒体教学中应采取的策略
多媒体教学形式转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和自主性,提高了教学效果,但针对于多媒体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1.控制课堂进度
在传递信息的过程中要分清主次,将重点与难点加以强调告之学生,多用时间、多加练习,增加互动性,使课堂更加活跃,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2.公开课件
学生可以提前在网上看到老师上课所用到的课件,便于课前预习,避免学生在课堂上单纯记笔记,而不去思考,影响学习质量。
3.创新课件
教师如能够根据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目的、教学手段自行研发适合本班学生的课件,相信定能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不仅对于教学有帮助,而且对于多媒体的发展也是有利的。
五、总结
英语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辅助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和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帮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基于多媒 4
体和网络辅助的教学模式为学习者提供了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多媒体环境下,学生的学习变得主动而富有意义,有了更多的超越传统课堂的师生间的互动,学生间互动甚至人机之间的互动,培养了他们之间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中学英语教师应该加强这方面的学习和培训,以更好地掌握网络课堂教学中的角色和提高教学质量。
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为英语教学提供了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这是对英语教学的一次革新。作为英语教师,我们应不断学习,提高对多媒体教学理论的认识,明确多媒体教学的目的,充分发挥其优势,以便更好的为教学服务,为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而努力。
参考文献
1.汤岳.多媒体技术.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2.俞真.运用多媒体对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初探.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8
3. 张丽,《浅谈英语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
4. 齐瑾,《英语教学中多媒体应用的利与弊》
5,陈文,《谈谈多媒体技术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6,王东梅,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论现代英语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
7,丁火英,《浅析多媒体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8, 英语教学中应用多媒体的优势和需注意的问题
★ 马克思论文
【论教学观的后现代转换论文参考(精选15篇)】相关文章:
探析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电工教学教育论文2023-07-06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英语教学论文2022-04-30
西方科学哲学的研究与思想创新--读《科学、批判与自由-费耶阿本德有限2023-09-15
高校青年教师正确职业观的研究论文2023-09-28
研究性学习心理学的基础2024-01-25
浅谈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双语教学探讨教育论文2022-09-18
托马斯?库恩与科学观的转向2023-07-14
翻译学视角下的意义探讨论文2022-05-07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网络教学系统论文2022-07-29
新课程中教师角色的转变2023-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