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性评价-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主导评价

时间:2023-09-02 08:04:39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激励性评价-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主导评价(共18篇)由网友“银河电车”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激励性评价-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主导评价,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激励性评价-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主导评价

篇1:激励性评价-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主导评价

激励性评价-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主导评价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性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语言,从正面引导.在教学中开展积极的鼓励性和发展性评价,是课堂教学中的`一种催化剂,它唤醒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促使孩子愉快健康地成长.

作 者:陈卫琴  作者单位:江苏省吴江市鲈乡实验小学,215200 刊 名:小学时代(教育研究) 英文刊名:PRIMARY SCHOOL TIMES 年,卷(期): “”(11) 分类号:G62 关键词:语文教学   激励性评价   兴趣培养  

篇2: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运用激励性评价

一、爱生──励性评价的基石

夸美纽斯曾这么说过:“孩子们求学的欲望是由老师激发起来的,假如他们是温和的,是循循善诱的,不用粗鲁的办法去使学生疏远他们,而用仁慈的感情与言语去吸引他们;假如他们和善地对待他们的学生,他们就容易得到学生的好感,学生就宁愿进学校而不愿停留在家里了。”,由此可见,教师教育学生的过程,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如果教师热爱学生、善待学生,那么就会如同磁石一般,吸引学生、激励着学生去积极思维,用心学习,克服困难,走向成功。“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学生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罗素的这句话更让我们体会到,教师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会起到多么大的作用,教师只有对学生抱有强烈的爱,宽容的理解,诚挚的友善,平等的尊重,才能引起学生对老师的崇敬、信任和亲近,才能创造激励学生学习的感情基础,造成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良好教育气氛,“亲其师,信其道”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很难想像,一个眼里总是看着学生的缺点,对学生没有半点喜爱、平时对学生一味“高压、打击、训斥”惯了的教师,某一天,他突发奇想,想要激励学生会是什么样子。恐怕学生只会把这种激励误认为是一种虚伪、一种讽刺或人格的污辱,更抵触教师、甚至仇视教师,个别的学生也许还会产生过激的言行吧。

二、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发挥激励性评价作用的重要手段

现代心理学研究证明:内部动机比外部刺激更具持久作用,人的成长进步关键在于自我心智的发展。因此,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更应关注的是怎样才能发挥激励性评价的真正作用,即促进学生自身的成长发展。

新课程改革下的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学生是课堂的主角,因而,在教学中,教师应把自己定位为学生学习的服务者、组织者、促进者、启发者、帮助者、激励者,真正的把课堂还给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多元激励性评价。如:在朗读教学中,数名学生朗读课文后,即可让他们分别谈谈自己朗读的效果如何、优劣在哪里,再相互之间评一评谁读得更好、好在哪里、还有哪些方面是需要改进的,然后再让其他同学进一步的评议,最后教师做总结性归纳补充。学生在这种广泛的交流中取长补短、学习他人、认识自我并不断改进自我。再如,作文教学中进行的习作互评、互改、组内评议、集体点评等都旨在以学生激励为评价主体,通过学生互评互议,构建各抒己见、张扬个性的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以达到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提高学生自信心的作用。

在这里尤其要注重发挥同学之间的互评作用,事实证明,来自同伴之间的激励作用是巨大的。美国一位名叫海伦的教师,在教育后进生效果不佳时,想了一条“妙计”:让每个学生用纸写下其他同学的优点,然后海伦再把每个学生的优点集中起来,抄在一张张小卡片上,分发给每一个学生。学生们看到“优点单”上写的自己的优点,一个个惊喜万分,这张并不起眼的小卡片,让优秀学生的优点更加突出,使他们更加自信,同时也使那些有这样或那样缺点的后进生看到了自己的优点,增加了自信。海伦的学生中有位叫迈克的青年军人──―这个当年因上课捣蛋而被老师用胶带封住嘴巴的学生,后来还把这张卡片带到了越南战场上。他阵亡后,人们从他的衣袋里发现了那张因折叠、磨损而破旧的、有的地方还被粘贴过的卡片,那就是由同学们评述而由老师亲手抄写的迈克最好品行的卡片!由此可见,同伴间的激励,更能使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产生强大的动力,增强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勇气。

三、适时、适度──激励性评价得以有效发挥的保障

开展激励性评价重点在于如何抓好契机,也就是说老师要善于做“及时雨”。在学生最需要的时候去鼓励,“雨”要下得及时,既不可久旱后降甘露,也不要水漫金山悲戚戚。在课堂上,当一个学生尽其所能解答了一道疑难的时候,教师就应当堂表扬他;当一个学生回答问题错了的时侯,教师也应先肯定他勤于思考,勇于回答问题,然后再鼓励他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这样适时适度的激励表扬,学生学的专注,也学的开心。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现在谈到激励,许多人认为就是要把学生往好的方面评价,不好要说成好,不好也硬要找到好的方面,大肆表扬、鼓励。诚然,这种积极评价是必不可少的,但殊不知,一味的表扬将会使学生对自己没有清醒的和全面的认识,会让他造成自我感觉太好、自信过头,一遇到挫折就往往一蹶不振、自暴自弃的局面,反而不利于他们进一步的成长。我们必须意识到激励不等于表扬,批评也是一种激励,无原则的表扬只会适得其反。当然要注意的是,批评时不能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要委婉地否定,有时还要根据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不同情况不同对待。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否定性评价,使其具有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既认识到自己的优点,也清楚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对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建议,这样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学生进步发展,才是真正成功的激励。

参考文献

1.《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朱慕菊主编

2.《语文课程标准》问答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 崔峦

3.《走向发展性课程评价》 周卫勇等 (北京大学出版社6月版)

(来源:原创作品)

篇3: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运用激励性评价

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倡导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提高自信心,“激励性评价”就体现了这一要求.激励性评价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语言、情感和恰当的教学方式,不失时机地从不同角度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充分的肯定、鼓励和赞扬,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新、自信和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诱发其学习兴趣,进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一种策略.那么在语文教学课堂教学中如何运用这一评价方式呢?

作 者:张红花 作者单位:大城县大汪中学,河北大城,065900 刊 名:湖南中学物理・教育前沿 英文刊名:CUTTING EDGE EDUCATION 年,卷(期):20xx “”(12) 分类号:G633.3 关键词:

篇4: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运用激励性评价

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运用激励性评价

襄樊市四十中学 王海芳

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倡导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提高自信心,“激励性评价”就体现了这一要求。

激励性评价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语言、情感和恰当的教学方式,不失时机地从不同角度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充分的肯定、鼓励和赞扬,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新、自信和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诱发其学习兴趣,进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一种策略。

篇5: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运用激励性评价

一、爱生──励性评价的基石

夸美纽斯曾这么说过:“孩子们求学的欲望是由老师激发起来的,假如他们是温和的,是循循善诱的,不用粗鲁的办法去使学生疏远他们,而用仁慈的感情与言语去吸引他们;假如他们和善地对待他们的学生,他们就容易得到学生的好感,学生就宁愿进学校而不愿停留在家里了。”,由此可见,教师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学生的过程,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如果教师热爱学生、善待学生,那么就会如同磁石一般,吸引学生、激励着学生去积极思维,用心学习,克服困难,走向成功。“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学生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罗素的这句话更让我们体会到,教师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会起到多么大的作用,教师只有对学生抱有强烈的爱,宽容的理解,诚挚的友善,平等的`尊重,才能引起学生对老师的崇敬、信任和亲近,才能创造激励学生学习的感情基础,造成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良好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气氛,“亲其师,信其道”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很难想像,一个眼里总是看着学生的缺点,对学生没有半点喜爱、平时对学生一味“高压、打击、训斥”惯了的教师,某一天,他突发奇想,想要激励学生会是什么样子。恐怕学生只会把这种激励误认为是一种虚伪、一种讽刺或人格的污辱,更抵触教师、甚至仇视教师,个别的学生也许还会产生过激的言行吧。

二、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发挥激励性评价作用的重要手段

现代心理学研究证明:内部动机比外部刺激更具持久作用,人的成长进步关键在于自我心智的发展。因此,在我们的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教学中,更应关注的

[1] [2]

篇6: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运用激励性评价

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运用激励性评价

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倡导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提高自信心,“激励性评价”就体现了这一要求。

激励性评价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语言、情感和恰当的教学方式,不失时机地从不同角度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充分的肯定、鼓励和赞扬,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新、自信和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诱发其学习兴趣,进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一种策略。

那么在语文教学课堂教学中如何运用这一评价方式呢?

一、爱生──励性评价的基石

夸美纽斯曾这么说过:“孩子们求学的欲望是由老师激发起来的,假如他们是温和的,是循循善诱的,不用粗鲁的办法去使学生疏远他们,而用仁慈的感情与言语去吸引他们;假如他们和善地对待他们的学生,他们就容易得到学生的好感,学生就宁愿进学校而不愿停留在家里了。”,由此可见,教师教育学生的过程,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如果教师热爱学生、善待学生,那么就会如同磁石一般,吸引学生、激励着学生去积极思维,用心学习,克服困难,走向成功。“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学生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罗素的这句话更让我们体会到,教师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会起到多么大的作用,教师只有对学生抱有强烈的爱,宽容的理解,诚挚的友善,平等的.尊重,才能引起学生对老师的崇敬、信任和亲近,才能创造激励学生学习的感情基础,造成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良好教育气氛,“亲其师,信其道”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很难想像,一个眼里总是看着学生的缺点,对学生没有半点喜爱、平时对学生一味“高压、打击、训斥”惯了的教师,某一天,他突发奇想,想要激励学生会是什么样子。恐怕学生只会把这种激励误认为是一种虚伪、一种讽刺或人格的污辱,更抵触教师、甚至仇视教师,个别的学生也许还会产生过激的言行吧。

二、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发挥激励性评价作用的重要手段

现代心理学研究证明:内部动机比外部刺激更具持久作用,人的成长进步关键在于自我心智的发展。因此,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更应关注的是怎样才能发挥激励性评价的真正作用,即促进学生自身的成长发展。

新课程改革下的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学生是课堂的主角,因而,在教学中,教师应把自己定位为学生学习的服务者、组织者、促进者、启发者、帮助者、激励者,真正的把课堂还给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多元激励性评价。如:在朗读教学中,数名学生朗读课文后,即可让他们分别谈谈自己朗读的效果如何、优劣在哪里,再相互之间评一评谁读得更好、好在哪里、还有哪些方面是需要改进的,然后再让其他同学进一步的评议,最后教师做总结性归纳补充。学生在这种广泛的交流中取长补短、学习他人、认识自我并不断改进自我。再如,作文教学中进行的习作互评、互改、组内评议、集体点评等都旨在以学生激励为评价主体,通过学生互评互议,构建各抒己见、张扬个性的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以达到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提高学生自信心的作用。

在这里尤其要注重发挥同学之间的互评作用,事实证明,来自同伴之间的激励作用是巨大的。美国一位名叫海伦的教师,在教育后进生效果不佳时,想了一条“妙计”:让每个学生用纸写下其他同学的优点,然后海伦再把每个学生的优点集中起来,抄在一张张小卡片上,分发给每一个学生。学生们看到“优点单”上写的自己的优点,一个个惊喜万分,这张并不起眼的小卡片,让优秀学生的优点更加突出,使他们更加自信,同时也使那些有这样或那样缺点的后进生看到了自己的优点,增加了自信。海伦的学生中有位叫迈克的青年军人──―这个当年因上课捣蛋而被老师用胶带封住嘴巴的学生,后来还把这张卡片带到了越南战场上。他阵亡后,人们从他的衣袋里发现了那张因折叠、磨损而破旧的、有的地方还被粘贴过的卡片,那就是由同学们评述而由老师亲手抄写的迈克最好品行的卡片!由此可见,同伴间的激励,更能使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产生强大的动力,增强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勇气。

三、适时、适度──激励性评价得以有效发挥的保障

开展激励性评价重点在于如何抓好契机,也就是说老师要善于做“及时雨”。在学生最需要的时候去鼓励,“雨”要下得及时,既不可久旱后降甘露,也不要水漫金山悲戚戚。在课堂上,当一个学生尽其所能解答了一道疑难的时候,教师就应当堂表扬他;当一个学生回答问题错了的时侯,教师也应先肯定他勤于思考,勇于回答问题,然后再鼓励他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这样适时适度的激励表扬,学生学的专注,也学的开心。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现在谈到激励,许多人认为就是要把学生往好的方面评价,不好要说成好,不好也硬要找到好的方面,大肆表扬、鼓励。诚然,这种积极评价是必不可少的,但殊不知,一味的表扬将会使学生对自己没有清醒的和全面的认识,会让他造成自我感觉太好、自信过头,一遇到挫折就往往一蹶不振、自暴自弃的局面,反而不利于他们进一步的成长。我们必须意识到激励不等于表扬,批评也是一种激励,无原则的表扬只会适得其反。当然要注意的是,批评时不能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要委婉地否定,有时还要根据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不同情况不同对待。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否定性评价,使其具有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既认识到自己的优点,也清楚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对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建议,这样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学生进步发展,才是真正成功的激励。

参考文献

1.《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朱慕菊主编

2.《语文课程标准》问答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 崔峦

3.《走向发展性课程评价》 周卫勇等 (北京大学出版社20xx年6月版)

篇7:激励性评价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激励性评价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激励性评价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河北省肥乡县肥乡镇明德小学 师晓丽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326-358701-0043-01

课堂教学在逐步地进行着改革,评价模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评价在课堂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的随机的激励性评价,让课堂气氛更加活跃,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同时也给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

什么是激励性评价呢?所谓激励性评价就是使被评价者产生向上的欲望和动力,并获得成功的一种评价手段,是新课改倡导的发展性评价的重要内容。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多给予学生鼓励,发现学生的闪光灯,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保护学生的求知热情。在课堂教学中,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尝试:

一、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学生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多用褒扬的词语,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那么学习的不足该怎么看待呢?这就要求教师更新观念,以全新的教学观,学生观去看待问题。评价学生万不可求全责备,有时需要适度模糊,并且时时记着:每位学生身上都有闪光点,要在评价中能够使每个孩子的闪光点亮起来。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也不能完全抛开批评,但要讲究批评的方式和手段。当课堂上,学生期望你明辨是非时,你的评价不能含糊不清,这样只会使学生摸不着头脑,不知道自己的'观点到底是对还是错,这样不分是非,不置可否的赏识,只会对学生的正确理解知识造成失误。(语文教学论文 )当学生做错题,或做错事时,教师也不能因为担心伤害其自尊而说出:“你做得很好,很有特点。”这样的做法只会注定学生不良习惯的养成。因此,我认为,鼓励孩子固然是培养孩子自信的好方式,但我们提倡表扬、赏识的同时,要注意分寸,虚假的表扬要不得,廉价的赏识更不可取。这样只能降低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有损教师形象。

二、用赏识的眼光去看待学生,多鼓励学生

课堂教学实践证明,多鼓励可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学生在这种自由的空间里可与老师、学生进行心灵的碰撞,生命的融合,不断地获得成功的体验,并最终走向成功。鼓励性的评价是众多优秀就是驾驭课堂的法宝。如:“相信自己,你能行!”“你真行!”“再努力一下你肯定能成功。”“没想到,你回答得太精彩了。”“你的想法很独特,快说出来。”“下次,你一定能做得更好。”“多好的问题,会读,会思考,进步真大。”“大家认真读书,渴望知识的热情深深地感染了我。”据说,优秀教师有一个共同的法宝,那就是鼓励学生的方法很灵活,变化无穷,花样不断翻新,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及时得到恰当的鼓励。鼓励能让学生的智慧火花得到迸发,并照亮全班,让整个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例如在教学汉语拼音声母“j、q、x”时,我是这样教学的:我先让学生观察书上插图,让他们猜一猜旁边三个声母读什么以及根据是什么?学生们积极地去讨论,一个学生站起来说:“由公鸡我猜到这个声母读“j”。听他说完,我马上表扬说:“你不仅会观察,而且还会分析,你真棒,我就发给他一朵小红花。这时另一个学生马上站起来说:“由气球我猜到气球旁边的声母是q 的音,由西瓜我想到西瓜旁边的声母是x 的音。”听他说完,班里想起了热烈的鼓掌。这时,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当我问:“小朋友,你能用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三个声母的形?”这时,一个学生站起来说:“我们把学过的韵母i 加长再拐弯就是我们今天学的声母j。”这时,我连忙表扬他说:“你真棒,能联系旧知识学习新知识,老师发你一朵会学习的小红花。”听我说完,这个学生很兴奋,其他学生也跃跃欲试。总之,学生利用各种办法来记忆。一节课下来,学生不仅记住了“j、q、x”的音和形,而且学生的观察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探究发现的意识等基本素质都得到了培养,很多地方体现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

三、打造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宽容学生

在教育部工作会议上强调“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要坚持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都着眼于调动和依靠学生内在的积极性,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发展。”要使学生发展,首先要宽容学生的错误,为学生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才能减轻学生的思想负担和心理压力,帮助学生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从而激发和调动学生自身内在的积极性,调动学生本身的精神力量,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这才是真正的关爱学生。在平时的教学中,学生们在回答问题或在作业本上出现错误是很正常的事,尤其是一些学困生,出现错误甚至是经常性的,这就特别需要教师的关爱,需要用爱心去唤起学困生的生命活力。例如,一名平时很少回答问题的学生,突然举起了手,老师高兴地让她发言,可是这位学生在站起来后,一紧张,什么都忘了,急得哭了起来。老师没有批评她,而是鼓励她说:“你能主动回答问题,能举起手来就是进步,非常好。尽管这一次没回答好,我相信下一次你肯定能行。”在随后的提问中,老师多次通过目光暗示或鼓励这名学生大胆发言,这位学生终于成功地回答了老师的问题,并赢得了同学们的掌声。

“新课改”非常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既关注学生的特长,又关注学生的困难领域,主张采取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不同的评价方法。这就要求我们在学生的发展和成长中,正确看待学生的失误和不足,即使有错误,也是个美丽的错误,不应该大动肝火,应该允许学生犯错,让学生在犯错中汲取教训,在犯错中学会不犯错,在犯错中长大,才会真正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实践已证明,对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和个性的挫伤,不利于学生的发展,甚至会影响到他们终身的发展。

新课程改革对语文课堂评价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应该主动掌握评价的艺术性和科学性,以学生为本,抛弃成见,与时俱进,全面反思,使语文课堂评价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健康地发展,能更好地关注学生的个性和健全人格,关爱学生的生命发展。

篇8:如何评价语文课堂教学

在素质教育大背景下,从生命教育的立场出发,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应列有以下三项重要内容:

1、课堂是否投入

一位语文教师执教《庖丁解牛》时,学生提出有几句话难以理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为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这位老师立即在黑板上写下王国维的三句话来类比:“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是第一境界,可和“所见无非牛者”相比;“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是第二境界,可和“未尝见全牛也”相比;“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斓珊处。”——是第三境界,可和“官知止而神欲行”相比。

其实,语文课堂教学何尝不需要我们师生“官知止而神欲行”呢!

教师职业是“以精神振奋精神,以气质影响气质,以人格塑造人格”的职业。其职业特点,呼唤着教师对教育,尤其是对课堂的全身心投入——投入理想,投入信念,投入人格,投入情感,投入个性,投入热情……也可以说,是投入整个的生命。如果一个教师耐不住寂寞,眼睛盯着窗外,总想跳槽干些什么,专业思想不稳固;如果一个教师抱残守缺、不思进取,教案是“老脚本”,上课是“山海经”,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那他是不可能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的。教师必须要把“职业”看作“事业”,把课堂视为人生活动的一个重要场所,才能有生命力的辐射。

同样,作为既是教育对象,又是学习主体的学生,也应当把课堂学习看作人生的一段重要经历。这是承前启后的一段经历,这是打下基础的一段经历,这是必不可少的一段经历。在终身教育已在全球范围内确立的今天,“学会求知”也好,“学会做人”也好,“学会做事”也好,“学会交往”也好,作为学生,主动发展、全面发展的主阵地还是在课堂。因此,教师要启发带动学生心无旁骛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在课堂的蓝色海洋里,如雪白浪花般地自由奔涌。

让我们用敬佩的眼光来看看成都市石室中学李镇西老师以《心灵飞翔的时刻》②为题论述的“最近一节普通的语文课”吧!——“窗外,银杏树金色的叶子在寒风中顽强地燃烧着自己最后的生命;室内,我在给学生朗读路遥的中篇小说《在困难的日子里》,我和同学们的心灵正和路遥高洁的灵魂一起激荡。此刻,教室里弥散着一种宁静、温馨而又崇高的气氛,每个人仿佛都可以听见其他人心脏的跳动。是的,我们胸膛里的热血正和着主人公青春的激情而汹涌澎湃……”

可以想见,师生在课堂上进入的是怎样一个境界:用“荡胸生层云,决眦鸟归林”来作比,或许并不过分。我想,彼时彼地彼情彼景,教师心里是不会想着职称问题,学生胸中是不会装着午餐排骨的!

值得指出的是,课堂教学中的教师应有双重人格。首先,他是自然人,具有自然人人格,和所有自然人一样,有属于他自己的能够反映现实生活的情绪、情感、意志、观念和行为、以及表现这一切的个性化的表情、语言和动作。其次,他不是一般的自然人,他同时又是教育文化的载体,除了自然人人格成份外,还必须包括一定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以及教育目的,作为其重要内容。因此,教师在全身心投入课堂的同时,也要适时调控自己,修正自己,让自己处在比平时更充实,更丰富,更准确,更深刻,更自信的高状态中,处在“忘我”的境地。

2、课堂是否有情感融通

两千多年前,孔子明确提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他认为对于任何学问和事业,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强调非认知因素“好”和“乐”对于“知”的重要作用。夏丐尊先生在《爱的教育》译者序言中更说过一番发人深思的话:“学校教育到了现在,真空虚极了。单从外形的制度上方法上,走马灯似的更变迎合,而于教育的生命的某物,未有闻有人培养顾及。好像掘池,有人说四方形好,有人说圆形好,朝三暮四地改个不休,而于池所以为池的要素的水,反无人注意。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也罢,总逃不了一个空虚。”

确实是这样,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价值观、道德观、人生观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受到金钱和权力的冲击,永恒的话题如恋爱、婚姻、家庭、事业等也越来越多地受到物质的影响。作为社会的一分子,当代中学生在这样的一个大环境下,需要交流,需要沟通,需要理解,需要宣泄,需要慰藉,他们把课堂作为情感通道,把老师和同学作为诉求对象,是顺理成章的事。面对生情百态,是弘扬,是容纳,还是抵制;是倡导,是允许,还是反对;是歌颂,是激励,还是鞭挞;是赞许,是默认,还否定;是热情,是温和,还是冷淡;是褒贬,是劝勉,还是告诫……教师总要有一个倾向性,总要有鲜明的感情色彩。因此,课堂教学必须在师生精神世界的情感领域力求融通,方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课堂是否有创造

我们的教育太多“标准化”的统治了!且不说“标准化”的考试,就是本应焕发出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也让《教参》一类“标准化”的东西来了个五花大绑,循规蹈矩,亦步亦趋。一次听人上《皇帝的新装》,老师问,你如何评价文中的皇帝?学生答,知错不改。老师说,不对!又答,坚持错误。不对!错误到底。不对!顽固到底。不对!顽固不化。这下对了!教师来了个大大的板书:顽固不化。——这哪是启发式教学?分明是一个“逼供信”!这个老师自个儿可真有些顽固不化!!又读阿城的《闲话闲说——中国世俗与中国小说》,读到这么一段:“我向来烦‘中学生作文选’。记得高一时老师问全班若写一座楼当如何下笔,两三个之后叫我起来,我说从楼顶写起吧。哪料老师闻言大怒,说其他同学都从一楼开始写,先打好基础,是正确的写法,你从楼顶开始,岂不是空中楼阁!我那时还不懂得领异标新,只是觉得无可无不可。后来在香港看一座楼从顶建起,很高兴地瞧了一个钟头。”读罢哑然。

课堂如蓝色海洋。在这里赶海,不必以扭曲自己、改变本色为代价。愿我们以生命和绿色,去调和这一片蔚蓝;愿我们的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篇9:体育课堂教学激励性评价分析论文

体育课堂教学激励性评价分析论文

一、教学方法与策略的评价

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只重视教师的教,而忽视学生的情感和体验,最终导致许多学生不喜欢体育课。因而,选择多样性和可行性的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教学策略,将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吸引学生上好每一堂体育课,形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为此应着重从如下三方面进行激励性评价。1.教师能否根据教学实践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创造性地开展工作。2.能否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对学习活动的理解并积极参与。3.能否恰当并适时地指导学生的学习,提供有针对性的学习方法与策略供学生参考。如在耐久跑教学中,为了克服学生惧怕、厌倦的心理,教师可走跑交替、越野跑、定时不定距跑、变速跑等形式让学生进行练习。为了避免枯燥无味的重复跑,可引导学生进行追逐跑、让距离跑、伴随跑、接力跑等情景教学,使整个学习活动充满乐趣。在进行评价时,主要看学生是否积极参与演练;是否积极投入思考和尝试练习;是否兴致勃勃地自觉进行练习;是否能大胆发表与众不同的见解等。事实证明,教学方法与策略的'评价应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潜能的发挥;还应鼓励教师研究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法,采用启发性教学,因势利导,从而走出一条超越传统教法的新路。

二、教学内容与形式的评价

新课程标准对教学内容与形式的评价不再以学生竞技水平的高低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而是要求教学内容与形式具有选择性和个性化。

1.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是否有个性和地域特征。

也就是要重点评价教师选择的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个性特征;是否有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是否为学生提供了获得运动兴趣的环境;是否对学生的不同见解给予尊重,为学生留有充分的余地,使其在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中能够平等受益。

2.学生依据个人需要对内容的选择是否有个性和年龄特点。

就是在选择内容与形式时,是否考虑了自己相应水平阶段的身心特征;是否提供了展示自己能力、水平、个性的平台。如球类课上,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可选择篮球、排球运动,也可选择足球运动;在练习方法上即可分组练习又可小组对抗。我国地域广阔,各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影响、风俗习惯、自然环境不尽相同,学生的个性也有很大的差异。所以,评价的手段也应该是多样的,有区域特点的,既要重视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又要发挥体育课堂教学评价的激励作用,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与进步的幅度,改变过去只重视技术评价的传统办法。

三、教学目标与效果的评价

目标统领内容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新课程标准强调的是目标管理,只提出了各项内容的活动建议,而不做具体要求。如在新课标(水平四)里,看不到“篮球”要学习哪些具体的技术动作,只有“提高一二项运动技术水平”的目标,当然这是一个面向全体,绝大多数学生通过努力都能实现的目标。因而,在评价时,首先应看这样的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合理性与发展性”的要求,能否达到教学目标。其次对效果的评价应从如下三方面进行:

1.学生的兴趣是否始终得到激发和保持。

2.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身心是否获得多方面的益处。

3.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等。

如、在篮球攻防对抗练习时,我确定了这样的技能评价目标:

(1)学生能否创造性地使用各种攻防对抗技术;

(2)能否在对抗中进行自我保护;

(3)能否自如地进行变向、变速运球。

情感评价目标:

(1)学生能否主动参与,积极创新,懂得欣赏;

(2)通过对抗练习,是否增强了个人的自尊和自信;

(3)是否培养了合作意识和行为。这种评价方法有利于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在活动中体验到运动的乐趣、成功的快乐,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又有利于教师根据目标的要求,选择多种实现目标的教学方法,以拓宽学生视野,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养成自我锻炼的习惯。

四、总结

上述三个方面,是以激励、促进教师的发展为目的,加强了评价的导向作用,是教师不断进步的推动力;同时这种评价方式的设定,有利于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锻炼,使教学活动充满活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篇10: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评价初探论文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评价初探论文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评价初探

张一华

绍兴县柯岩街道阮社小学,浙江 绍兴 31

课堂评价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评价者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学习效果、学习态度、学习信心所做的表扬或批评。其目的是在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教学的一部分。

一、评价的误区

1.吝啬评价。我曾经听过这样一堂语文课。女教师备课充分,上课时游刃有余,成竹在胸,营造了和谐的课堂氛围。但是她对班上一个学生的两次发言的评价却给她的课大打折扣。在一个男孩很流利地回答了一个问题后,这位老师让他坐下,并随口说了一句:“你说得很多,但是答偏了。”当时孩子面无表情地坐下了,而老师并没有注意到这些。在这节课即将结束时,这名学生又获得了一次发言的机会,与其他同学相比,他的发言是最深刻的,我以为这次老师一定会为他鼓掌,没想到老师又说了一句:“你的答案也不是很完整!”听完这个老师的评价,我的第一感觉就是:这个老师对孩子太吝啬自己的表扬了,这样会挫伤孩子的积极性。

2.过分表扬。当前的语文教学中,老师为了活跃课堂,过分地表扬学生也十分常见,学生的回答明明只有一般般,老师则笼统地这样评价学生,“你回答得好极了!”“你是最棒的!”“你真了不起!”“你真聪明!”……如果老师过分地对学生进行夸张性的表扬,一方面会助长学生的.骄傲情绪;另一方面学生以为只要我参与了,我就可以得到老师的表扬,而不注重质量了。

3.方式单一。老师大都喜欢用口头语言的方式进行评价,重复评价越多,学生的单调乏味就越强。久而久之,学生的反应冷淡,表扬不表扬都一回事。事实上,任何人都有获得新鲜刺激的需求,对于儿童而言,更是追求新鲜。

4.回避错误。许多老师担心,否定学生的回答会打击学生的自尊心而对学生的错误回避了。在一次听课上,老师让学生闭上双睛,想像夏天暴雨来临前的景象。两三分钟后,老师点一位学生口头表述,学生这样说道:“轰隆隆,雷声响了,一道闪电亮了,接着便刮起了狂风,风吹得小树微微摇晃,树叶慢慢地从树上落下来。”学生回答完后,老师的评价是:“你想像得非常合理,具体,真好!”大家都知道:下雨时是先有闪电然后才听到雷声,而这位学生在表述时,没有注意说话的先后顺序。接着写狂风时,又说成“小树微微摇晃,树叶慢慢飘落。”既然是狂风,怎么能用“微微”“慢慢”这两个词呢?如果说老师不加辨别地一味叫好,不对学生的错误做出指正,学生就会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二、评价方式方法

1.真诚表扬,恰入其分。同样是表扬,有的是恰入其分,发自内心,有的听起来却轻描淡写,味同白开水。只有发自肺腑的表扬,才能促动孩子的心弦,唤起孩子积极向上的动力。比如:在一次写字课上,一位平时比较调皮的男孩子写得比班上许多同学都要好。我看了他的字后,当即在班上这样表扬他:“你的字写得还不错哟,尤其是这个‘欣’字,间架结构摆得很好,以后写字都要这样。”这个学生听了,拿着本子欢欢喜喜地回到了座位上。以后每节写字课,他都非常认真。

2.委婉批评,维护自尊。学生在课堂上出现了错误,老师也要客观地指出。但是要注意语气的委婉。比如:在一次作文课上,一位学生把“哑口无言”写成了“牙口无言”,我打趣地说:“哟,牙可不会说话哟。”学生一愣,但立即明白,赶紧翻字典查……这些含蓄委婉的批评会化解学生在课堂上的尴尬,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帮助学生纠正错误。

3.评价方法要多样性。首先,我们可以在评价的语言上机智多变;其次,我们可以将口头评价和体态评价相结合,如爱抚地摸头,深情的拥抱,由衷的鼓掌,有力的大拇指,加上真诚的赞语,更能传播一种情绪,一种感情。所以,在平日的教学中,当我的学生写出工整又美观的一页作业时,我除了给他一个“优”,再写上一句“你的字写得真好,老师看了真舒服!”当一个平日胆怯的孩子能上台发言,我除了给他一个灿烂的笑脸还摸摸他的头,说:“老师为你骄傲!”当一个学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时,我会在发试卷的时候和他来一次深情的拥抱。再次,可以尝试用小实物来评价,比如:奖星星,分发小糖果、作业本,都会令学生信心百倍,激动不已。

4.分层评价。每一个人的发展都有差异性,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基于平时的学习情况,学生大概分为三大类:优等生,中等生,后进生。我赞扬鞭策优等生;肯定、鼓励中等生;宽容激励后进生。如对优等生的表现,我通常是点点头或笑一笑,表示他们还可以做得更好,提高对他们的要求。而对中等生,及时肯定他们的成绩,发现他们的长处;对后进生,以宽容的爱心,鼓励他们值得肯定的某个部分,以此来激发他们的信心,让他们不断相信自我,发展自我。这种分层次的评价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如果说一堂成功的语文课是一曲动人的交响乐的话,那么课堂评价则无疑是这首乐曲中的一个个震撼心灵的音符。总之,教师在课堂上应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态势,用科学的评价引导学生健康发展,用智慧的评价唤醒学生沉睡的潜力,用艺术的评价激发学生创造的热情。

篇11:浅谈游戏成果激励性评价策略

浅谈游戏成果激励性评价策略

《幼儿园指导纲要》明确指出:“教育评价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了解教育的适宜性、有效性,调整和改进工作,促进每一个幼儿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而幼儿园又是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因此,有效的游戏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在以往的游戏活动中,在评价这一环上,还做得不尽人意,大部分都由教师充当评价的主角,幼儿只是被动地应答或静静地坐着听,评价的内容也很保守,趋向于一种模式化的“套路”,一般会评价游戏中幼儿是否能遵守一定的游戏规则,是否能坚持到底,是否能有效地使用材料,是否能与他人合作等。这种评价不能体现《纲要》中“评价的目的是了解幼儿的发展需要,以便提供更加适宜的帮助和指导”,“平时观察所获的具有典型意义的幼儿行为表现和所积累的各种作品等是评价的主要依据”的精神。为此,我们尝试以幼儿游戏成果为抓手,通过合理的激励方式,最大程度地满足孩子自我实现的需要,使他们真正体验成功的快乐,让每个孩子在原有水平上获得发展,具体的操作策略是:

1.作品交流法;

在一般的教学活动,特别是美术活动中,老师们总会把孩子们的作品放在作业角上展示欣赏,以此来进一步激发孩子们的美术兴趣。而在游戏活动中,这种评价方法用得很少,一来因为老师们认为幼儿游戏作品很“粗糙”“简单”,有的甚至“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不值得一展。二来因为幼儿游戏作品五花八门,种类繁多,展出来也是“乱七八糟”,不值得一看。但当我们在活动室开辟游戏作品交流台,让所有的孩子把作品放上去以后发现,这种观点只能说明老师还没有真正了解孩子的需要,其实不论在大人眼里是多么“不象”,多么简单的东西,都无不凝聚着孩子们的智慧和“心血”,而且每一件小小的作品,孩子都能讲出一个精彩的故事。比如:在玩泥游戏后只见朱×小朋友小心翼翼地捧着一个“我们左看右看不知道是什么”的泥疙瘩,(如图:       )迫不及待地放上了交流台,并兴致勃勃跟小伙伴讲开了:“喂,你们知道,我做的是什么吗?告诉你吧,这上面高高的是两个山峰,一个大,一个小,中间还有一条瀑布流下来,这下面的是我和哥哥在那里看瀑布……”听着他滔滔不绝的话语,再看看他脸上始终洋溢着的幸福与满足的笑容,我想,这是其他一切言语评价所无法实现的。采用这样的评价方法,面向全体幼儿,即使能力弱的幼儿也有了展示作品的舞台,他们一有空就自发地去看作品、评作品、介绍作品,以此激起了幼儿再游戏的极大热情。

2.表演展示法;

对于一些比较大的,幼儿可以直接演示的游戏成果,我们则让孩子们自己做模特,进行表演展示,以此达到肯定激励的目的。比如:在“OK服装厂”游戏中,小朋友想办法用各种废旧物品,制作了许多非常有创意的服装;有树叶做的印第安人装,红方便袋做的公主裙,塑料扎线做的超短裙,稻草编的披风,还有水果装、酸奶装、纸筒装、光盘装(这些服装分别以水果、酸奶瓶、挂历卷成的纸筒、废弃光盘为主要装饰物)……这些成果如果仅仅把它放在陈列台上,它只是一个静态的观赏物,而当孩子们穿上自己制作的服装,上台表演时,此时的服装因为变成了表演的道具,而创设了另一个游戏契机。伴随着欢快的音乐,在强烈的自豪感的作用下,孩子们的一个微笑,一个亮相,一个转身,都显得那样的沉着自信,更有一些孩子在大胆地与你对视,在她的眼神中,我们能读到的是“你看我行不行?”“我的服装美不美?”……由此可见,这种评价方法,不光最大程度地通过孩子的自我表现、自我展示来达到自我激励的目的.,而且还把一些潜在的游戏资源充分挖掘出来了。

3.大小互动法;

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他们缺少与之分享快乐和忧伤的兄弟姐妹,他们几乎没有体验过因为帮助了弟妹而获得的成就感,也没有因为有有求必应的大哥大姐而感到的自豪感。因此,我们尝试在作品是孩子们爱“吃”的一类游戏结束后,将游戏成果作为一种有效的媒介,通过大小互动,达到激励发展的目的。如:在游戏“苗苗冷饮店”后,门市部的冰柜中,放了许多小朋友做的诱人的“棒冰”、“冰淇淋”、“蛋筒”……当老师提议,请小朋友把自己做的冷饮送给小班的弟弟妹妹时,个个喜形于色。在送的过程中,他们还不厌其烦地介绍着自己的作品:S大:“小妹妹,你知道这是什么棒冰?”S小:“不知道。”S大:“这是香蕉棒冰。”(边说边剥开外面的包装纸,S小看到了香蕉形)。S小:“哦,香蕉棒冰。”S大:“我的香蕉还没长熟,所以是绿色的。”S小:“我喜欢吃黄香蕉,不喜欢吃绿香蕉。”S大:“那明天我做一支黄香蕉棒冰送给你。”S小看着诱人的“香蕉冰棒”忍不住想用舌头舔一下。S大连忙说:“这是假的,不能吃的,你可以用它去喂娃娃。”……回到教室后,小朋友还在兴奋地交流着:“那个小朋友叫我哥哥了。”“那个小妹妹很喜欢我做的冰淇淋。”“明天我再做一个更好玩的孙悟空棒冰送给他。”……从孩子的谈话中,不难看出,孩子们既有为人哥、为人姐的喜悦,又从小弟妹的需求中找到了自己作品再发展的目标,而这些均来自于游戏成果,这种评价方式不仅使幼儿的情感需要得到满足,而且使游戏成果成为动态的、大小互动的纽带。

4.问题发展法。

我们认为:幼儿游戏成果不仅包括一些显性的可视性很强的东西,其实还包括一些隐性的内容,比如能力的提高等。而在诸多的能力中,最突出的是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在游戏评价时,常常会这样问:“今天你们在玩的时候,有没有碰到困难?该如何解决?”当孩子们提出问题,大家讨论,合理解答后,老师给予充分的肯定,以此促进形成再发现、再解决、再提高的良性循环。如:在区域游戏“农家娃娃乐”中,几个孩子想为饲养场的小兔造一座小房子,于是他们就用废弃的纸箱,撕去上下两面,做成房子的四面墙,然后还想给小房子加一个顶,因为一个孩子说,没有顶,如果下雨,小兔会淋病的。但是他们东找西找一直找不到合适的材料,针对这种情况,老师不是直接告诉他们,而是“看在眼里,计在心上。”当游戏结束进行评价时,老师问:“小朋友,今天在玩游戏时,你们碰到了什么困难?”那几个小朋友争先恐后地讲出了难题,于是老师引导全体小朋友进行讨论。有的说,可以用塑料袋做顶(但很快有人反对,说塑料袋不透气,小兔会闷坏的,而且塑料袋太轻,会给风吹走);有的说:找一块旧布盖在上面(又有人反对说:布不透光,太暗了)……最后大家讨论决定下次玩的时候,将竹竿用橡皮泥固定在纸箱上,再将稻草编成草帘盖在上面,这样既可以避雨挡风,而且又透气透光。(此时幼儿已玩过“农家娃娃乐”游戏,好多小朋友在玩草区和竹制品区玩过好几次了,他们已经积累了一些有关草、竹竿的游戏经验)。应该说他们的想法还是很可行的,对于幼儿能发现问题,引起争论,解决问题的现象,老师给予充分的肯定。于是好多小朋友都提出下次也想为饲养场的别的动物盖房子的想法。这样一来,不光使幼儿从以往的游戏经验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合理方法,而且使游戏的主题向着幼儿向往的方向进一步发展了。

篇12:语文课堂激励性评价教学反思

一、爱生——激励性评价的基石

教师教育学生的过程,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如果教师热爱学生、善待学生,那么就会如同磁石一般,吸引学生、激励着学生去积极思维,用心学习,克服困难,走向成功。教师只有对学生抱有强烈的爱,宽容的理解,诚挚的友善,平等的尊重,才能引起学生对老师的崇敬、信任和亲近,才能创造激励学生学习的感情基础。

二、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发挥激励性评价作用的重要手段

新课程改革下的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学生是课堂的主角,因而,在教学中,教师应把自己定位为学生学习的服务者、组织者、促进者、启发者、帮助者、激励者,真正的把课堂还给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多元激励性评价。 “没关系,至少你思考了,你参与了,很棒”, “只要全心全意地投入进去,什么事都难不倒你!”等这样的激励声、赞誉声在学生耳畔响起,从而使学生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快乐地学习,在激励、唤醒和鼓舞的环境中成长。一个赞许的手势,一个鼓励的微笑,拍拍学生的肩、摸摸学生的头,这些小小的动作,在成年人看来,可能会觉得很庸俗,可学生会感到无比的温暖和欣慰,他会领悟到老师对他的鼓舞和信任,感受到老师与他心灵的交流,传达了一份关爱和鼓励,这种润物无声的评价方式更具亲和力,这种激励更能够促进学生学业的成功。

另外,在进行评价时,要注意面向全体,不能忽略任何一个学生,教师的眼神要遍布教室每一个角落,做到“眼观六路”。不仅从眼神上,而且要从语气、态度、表情等方面注意调控自己,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感受到激励和赏识,这样才能建立一个民主、平等、温馨、和谐的教学氛围。

三、适时、适度——激励性评价得以有效发挥的保障

开展激励性评价重点在于如何抓好契机,也就是说老师要善于做“及时雨”。在学生最需要的时候去鼓励,“雨”要下得及时,既不可久旱后降甘露,也不要水漫金山悲戚戚。在课堂上,当一个学生尽其所能解答了一道疑难的时候,教师就应当堂表扬他;当一个学生回答问题错了的时侯,教师也应先肯定他勤于思考,勇于回答问题,然后再鼓励他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这样适时适度的激励表扬,学生学的专注,也学的开心。每个人都具有多种智慧,也就是说人人都具有多方面的智慧,但因学生的个性差异,显示出来的智慧方面不一样而已。学生的个别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长处与不足,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他们的个性特征时常会显露出来。

教学中,教师要成为一个发现者,关注和理解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尊重和认可学生个性化的价值取向,要对每一个学生的特点、特长和兴趣爱好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继而适时地对学生有益的内在潜能和外在表现进行适合其发展的具体的激励性评价,让学生对自己的特点、特长产生特定的态度和价值观等积极的情感倾向。对存在不足的学生,要提出不同的要求,实施纵向评价。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通过激励性评价对其进行鼓舞,让学生产生“我只要努力就能获得成功”的内部归因。这种评价效能的优势是其他评价方法所不具备的,可以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所以教师要对每个学生的特征做到了如指掌,心中有数,适时、适度、适人地对他们的特长、爱好以及不足用激励性评价鼓励,促进其个性的张扬和全面发展,为其今后的成长奠定基础。

许多人认为就是要把学生往好的方面评价,不好要说成好,不好也硬要找到好的方面,大肆表扬、鼓励。诚然,这种积极评价是必不可少的,但殊不知,一味的表扬将会使学生对自己没有清醒的和全面的认识,会让他造成自我感觉太好、自信过头,一遇到挫折就往往一蹶不振、自暴自弃的局面,反而不利于他们进一步的成长。我们必须意识到激励不等于表扬,批评也是一种激励,无原则的表扬只会适得其反。

批评时不能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要委婉地否定,有时还要根据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不同情况不同对待。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否定性评价,使其具有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既认识到自己的优点,也清楚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对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建议,这样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学生进步发展,才是真正成功的激励。

篇13:语文课堂激励性评价教学反思

思想品德课不仅仅只有知识的传授,更要有思维的互动、情感的交流和心灵的沟通。教师课堂的激励性评价能够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特点、树立自信心,增强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的勇气。我觉得激励性语言要真诚、具体、自然、顺势。

1、课堂上互动交流时,进行适时的激励性评价。

在学习《养成亲社会行为》时,老师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举出身边谦让、分享、助人的事例。关于谦让,陈启鑫说:“女士优先。”我的点评是“绅士风度。”好可爱的一个男孩!关于分享,殷红梅说:“刘群群和我分享了她在期末考试中前进了几个名次的快乐。”我当时特别激动,深情地看着刘群群说:“的确不容易。咱在努力,别人也在进步,虽然只是几个名次,也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满含着老师对她成功不易的理解,她深深地点了点头。

四目相对的那一刻,我的眼眶有些湿润。关于助人,刘晓娜绘声绘色地说:“在体育课上,老师让跑四圈。当跑到最后一圈时,已是精疲力尽、想放弃。这时有一双温暖的手抓住了我,并告诉我加油说我能行。朋友的鼓励给了我自信。我跑完之后心里特别感动感激,真正感受到了别人帮助自己的快乐。既然接受帮助是那么高兴的事,我何不多帮助别人,让更多的人感受到这种喜悦呢?况且帮助别人,快乐自己。”她的这一番话足以让我们仰视!老师当时的点评是:“行百里者半九十。对于别人的帮助,刘晓娜心存感激。

不仅如此,她还做到了接受别人帮助的最高境界——主动去帮助别人。我们都得向她学习,满怀感恩之心去生活,在别人有困难时主动伸出援助之手。”在学习《竞争不忘合作》一课时,老师问同学:“你的竞争对手是谁?”一般的学生都找一个成绩比自己好的作为竞争对手,并下决心赶超他。当问到全班第二名的宋瑞兰时,她说:“我自己。”思维太活跃了!我当时给的点评是:“自己就是最大的敌人,超越自己你很了不起。”那节课让我发现了她身上所拥有的自强不息的美。

2、课下与同学用纸条谈心交流时,坚持用鼓励性语言

当学生成功时,告诉他:“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成功更是成功之母”;

当学生失败时,告诉他:“别灰心,你只是暂时没赢!”或者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吸取教训,转败为胜!”有时直接告诉他:“对付屡战屡败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屡败屡战,永不言弃!”

当学生努力了希望还很渺茫时,轻轻地告诉她:“既然失败来敲门,成功肯定在路上!”

见到为追逐梦想而埋头苦干的同学时,告诉她:“有梦的孩子不言累。为梦想而拼搏,虽苦犹甜!

当学生抱怨时,告诉他:“只为成功想办法,别为失败找借口!”

看到书写特别漂亮工整的孩子时,我会写:“看你的作业是一种享受!”

对于课堂发言积极的,我会写:“课堂上来自你的声音总能给老师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对于乐观坚强的学生,我会写:“你总能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微笑着面对生活,真好!”

我还会告诉所有的学生“知识不偏心,特爱勤奋人!”“每天进步一点点,奇迹就会发生!”“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孩子,加油!”“天道酬勤!”“知识在于积累,天才在于勤奋!”等等。并且在每个鼓励性评语后加一个笑脸,用笑脸点亮孩子的心灵,用赞美预言孩子的成功。

“靠近清泉,心灵就会滋润;靠近评价,生命就会舞蹈。”“雨露给群山以表扬,群山就会显得葱翠;河流给长江以表扬,长江就会显得壮阔;大地给阳光以表扬,阳光就会显得灿烂。”孩子每家都有一个,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多表扬学生几句吧,他们都会开得像花一样灿烂!

篇14:浅谈激励性评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浙江省诸暨市阮市镇杨梅桥小学 陈碧玲

【摘要】激励性评价是指教师应在课堂中对学生采用随机的、激励性的评价,通过语言、情感和其他恰当的方式,不失时机地从不同角度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充分的肯定、鼓励和赞扬。如何在新课程背景下,恰当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激励性评价可谓一门艺术。

篇15:浅谈激励性评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兼具科学性与艺术性,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与深入对小学语文课堂的激励性评价提出更高也更符合学生年龄与心理特点的要求。如何在新课程背景下,恰当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激励性评价可谓一门艺术。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尝试用激励性的评语对学生进行评价。

一、课堂评价重情感,激发学习兴趣

新课程的课堂评价提倡的是强化激励和反馈的功能,帮助学生发展多方面的潜能,认识自己拥有的自信。让我们本着“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理念,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课而异,因发生的情况而异,用爱心正确评价。让我们恰如其分的表扬、充满关怀的批评、满怀希望的鼓励,为我们的教育、教学创造一方和谐、融洽的真情空间。教师在课堂上,要做到用心上课用情交流。激发学生良好的心理动机,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热情,离不开行之有效的情感激励。教师教育学生的过程,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如果教师热爱学生、善待学生,那么就会如同磁石一般,吸引学生、激励着学生去积极思维,用心学习,克服困难,走向成功。教师只有对学生抱有强烈的爱,宽容的理解,诚挚的友善,平等的尊重,才能引起学生对老师的崇敬、信任和亲近,才能创造激励学生学习的感情基础,造成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良好教育气氛,对学生错误不加指责,而是报以善意的微笑,让学生悄然领会自己的错误。这样做,既能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又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教师在课堂评价时,要有积极、合适的表情,而不是单调的一种表情。例如,在学生朗读时,读到紧急关头,老师也要带着焦急的神情:“你们看,他读得多好啊,情况好危急。”如果读到悲伤的语句,教师应该带有悲伤的表情:“是啊,好可怜的孩子啊,我们在你的朗读下,看到了可怜的孩子。”再如,读到开心的语句,教师应该面带笑容,充满激情:“太棒了,谢谢你给我们带来欢乐!”

二、宽容学生,激励学生成长

教育部长周济在教育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要坚持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都着眼于调动和依靠学生内在的积极性,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发展。”要使学生发展,教师应结合学校组织的各项阳光体育运动和其他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激励性评价。比如,在班级里适时进行“体育小明星”、“小歌唱家”、“小书法家”、“小博士”、“小音乐家”等的评比,不仅会促使这方面有特长的学生能对自己的优点充满自信,而且这种自信心一定会波及到他(她)其他方面的表现。人都有向好的心理,在这种自信心的驱使下,相信这些学生在别的方面也会有不同程度的进步。教师以满腔的热情、饱满的精神、丰富的情感,对学生的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个竖起大拇指的赞许、拍拍肩膀的激励、握握手的感激,都是评价,它像一丝花香、一股清泉沁人心脾。这种评价,简便、直接、有效,虽然没有量表,也无法记载,但对学生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鼓励学生,树立自信心

自信是一种态度,是个体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通过与他人的相互交往与作用而逐渐形成的,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成为一种潜在的行为倾向。老师、同学、家长给予的激励最能激发学生的自信,一句赞美的言语,一个激励的眼神,一次关爱的动作行为,都可能会使学生在跌倒时爬起来,走向美好的未来。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路人。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认真倾听每一位学生的发言,及时捕捉学生学习过程中闪现出来的亮点,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予以肯定与赞赏。例如,我在指导学生朗读《再见了,亲人》一文时,一位平时成绩较差很少发言的学生举了手,于是我就让他读,他声音响亮的读了一段话,我及时给予了评价:“你很勇敢,能大胆的站起来读书,我们希望能经常听到你响亮的读书声。”我又叫了一位朗读能力较强的学生读了这一段话。我给他的评价是:“你的声音真好听,可以当播音员了,希望你继续努力。”课堂上教师具有激励性的评价语言,不但回答问题的学生直接得到鼓励,而且其他学生也会跃跃欲试,这样的评价,不仅使学生了解了自己学习的状况,知道了自己努力的目标,也感受到了老师关怀后的温暖。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反馈信息中,敏锐地捕捉到其中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把爱的阳光洒向那些易被遗忘的角落,使他们在引导激励下看到自己的能力和进步从而增强学习信心,并逐渐由后进生转向优等生。

四、激励评价,张扬学生个性

在个性化评价理念的指导下,我们决不能再要求学生整齐划一地达到同一理想的高度,决不能再吝啬和善的面容与赞许的目光,取而代之的是对他们充满个性的激励与赞赏,充满阳光的.关爱。即便是一点微不足道、瞬间即逝的闪光点,我们也应该给予更旺的火苗助燃,扬起他们的自信。尤为对那些语言能力、理解能力发展较慢的学生或个性内向的学生,教师更要给予特别的关爱。可邀请其他的同学一道,共同伸出友爱之手,给予他们热情的鼓励与帮助,改“及时评价”为“延时评价”,创造各种机会,允许宽限时间或向他人求助,使之逐步获得成功。这种个性化的评价与鼓励,不仅能燃起他们学语文的热情,促使他们扬长避短,不断进取,更能让每个学生都享受到学语文的快乐,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激励性评价提倡发挥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改变过去学生被动接受评判的状况。要让学生更多地参与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的制定,同时鼓励学生本人、同学参与到评价中,将评价变为多主体共同参与的活动。首先,鼓励学生自评。进行自我评价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更重要的是自我评价能够促进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自我发展、自我成长能力。如:引导学生设计自评卡进行自我评定。其次,鼓励生生互评。让其他学生在倾听与交流中进行比较和判断,可以提出疑问,请发言者解答。使评价者与被评价者通过互动、讨论、碰撞后形成对评价结果的共识。经过生生互评,被评价者都会高高兴兴的接受对方的建议,也有少数学生坚持自己的看法,不断陈述自己的理由以达到说服对方的目的。学生对他人评价的过程也是学习和交流的过程,能够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最后,教师评价。教师要能够从不同的角度,以积极鼓励的方式为学生提供有关自己学习、发展状况的信息,有助于学生更全面地认识自我。

篇16: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励性评价的效能浅议论文

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励性评价的效能浅议论文

摘 要:激励性评价是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一种有效策略,研究表明激励性评价的效能主要体现在能够唤醒学生的主体性思维,能够鼓舞学生创造性思维,并推动学生研究性思维。

关键词:激励性评价;语文教学

激励性评价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语言、情感等教学方式,不失时机地从不同角度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充分的肯定,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信和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诱发学习兴趣,进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一种策略。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自信心,“激励性评价”很好地体现了这一要求。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运用这一评价方式?这一方式又是如何促进了课堂教学呢?笔者尝试通过对有关教学案例的剖析,分析激励性评价在教学中的效能。

一、主动到被动:唤醒学生主体性思维

从心理学角度看,激励是一个强化的过程。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告诉我们,一个人的行为如果得到奖励,该行为就会趋向重复;反之,则减少重复。奖励是一种正强化,对错误的行为给予惩罚是负强化,这些强化可成为激励的力量。 它不但可以满足学生的归属、爱、自尊的需要,而且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自信,这种自信主要来自于教师的信任。信任是一种力量,这种信任是对学生作为独立的“人”的尊重。是把学生当作生动的,有个性的,有感情的人来看待。激励性评价正是因为真正着眼于学生一生的成长,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意识,肯定学生的主体地位,所以它激励学生产生一种欲罢不能的浓郁兴致和竞争意识。试想,在课堂上,教师总是训斥、指责学生,给学生的大部分是负强化,那么,学生见你上课心里就发怵,哪里还谈得上被吸引?教师通过对学生施加一定的吸引力或推动力,激发出学生的自主性。也就是说,学生的个体行为在受到教师的激励之后就会产生一种自动力。只有产生了这“自动力”,学生才会把教师的教学目标变为个人的学习目标。才会由消极的“要我做”转化为“我要做”。在课堂上只有对学生表现出的积极、正确的学习态度,学习信心和学习效果给予及时的肯定和激励,才会有效地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把自己作为学习的主体,自发的,主动的思维,从而完成教与学的任务。

针对学生特长,教师可以用一些学生喜欢的卡通、图标、激励卡来激励学生实现从被动到主动的超越。如:用“小猴子”表示爱动脑筋;用“鹦鹉”表示愿意和老师、同伴交流;用“小猫”表示积极参加艺术活动;用画有嘴巴、问号、眼睛、耳朵、握手等图标来表示发言、质疑、阅读、倾听、合作等方面表现突出;还可以用一些制作简单、操作方便的激励卡。如“:朗读高手”、“写字巧手”、“阅读博士”、“故事大王”、“口算高手”等来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能展示自己的个性特长,获得成功的体验。此外,教师对学生作业、作文等评价可采用等级和激励性评语以及含义深刻的“红星、小松树、小红花、小笑脸”等标志相结合的方式,强调评语的双向互动性、激励性、针对性和建议性。使学生既看到自己的进步,又知道自己的不足,有利于增强信心,不断改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口动到心动:鼓舞学生创造性思维

心理学认为:创造性思维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态,是智力的高级表现,它是在独特地、新颖地解决新异问题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智力品质,其目的是得到具有社会价值或个人价值的新理论、新看法、新产品。 在小学阶段,创造性思维主要表现为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像力,深层的思维能力,迅速、流畅、独特的解决问题及动手操作的能力。创造性思维的产生、发展和形成又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它要受着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的驱动和制约。创新意识和品格主要表现为创造兴趣浓厚、求知欲强烈、不畏权威、敢于独立思考、意志坚定、能经受失败挫折、持之以恒等等。激励性评价正是通过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鼓舞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这种氛围中,想象驰骋,思路纵横,多种想法涌动、交汇,使学生碰撞出创造的火花,引发创新的`潜质,使课堂成为学生语文积累释放、组合、撞击的舞台。因为“创新”的成功,使学生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和愉快,希望尽快地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和祝贺。而老师的及时激励强化和巩固了学生的这种满足和愉快,促使学生去争取新的“创新”的成功,从而鼓舞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通过肯定学生有创新的想法、观点促进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养成。如:“你的这个想法有创意!”、“你的这个想法很有特色,但与这个问题的思路稍有出入,换一个角度想想,或许有新的收获。”这样的评价,既激励了学生,又鼓励了群体,使全班学生都兴趣盎然,跃跃欲试。善于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是创造潜力的重要标志。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以研究者与创造者的姿态去独立思考,积极引导学生大胆质疑,鼓励学生多提问题,提出与众不同的设想,启发学生经过自己的思考去解除疑难。对学生的提问,如果有独到的见解,教师要热情鼓励。对教师的解答,如果学生有不同看法,也应允许肯定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要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在质疑问难中,老师的对不同意见的激励既培养的学生的创造思维,又提高了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打破了传统语文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灌输模式。

三、心动到行动:推动学生研究性思维

研究性学习是指通过类似科学研究的情景或途径,由教师指导学生或学生自主提出并围绕问题(专题),在整合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多种渠道,让学生主动去寻找与问题有关的信息资料并进行归纳、整理、反思从而获得新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 研究性学习能够使学生“自由地呼吸”,使学生的创造潜能得以充分释放。语文教学不能只停留在学生对教材的感知、理解和记忆上,正如清代颜元所说:“心中醒,口中说,纸上作,不从身边习过,皆无用也。”当学生将被动接受“死”的书本知识转化为主动研究探索现实生活世界,语文教学才真正“动”起来了。研究性思维改变以往脱离生活现实的弊端,使学生有机会整合各种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从而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激励性评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探索和发现问题的能力,这种研究能力对于每个学生今后的发展以及解决实际生活问题是十分重要。

传统的以知识为本位的教育观统治着传统的语文课堂,将人作为知识的容器,把语文的工具性功能发挥到了极致,忽视人作为“完整的人”的独特个体生命的存在。在这样的课堂中,丰富多彩的生活体验和感悟被机械化、工具化的标准答案扼杀。而激励性评价在激活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感悟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在教学中,教师的激励性语言可以很好的推动学生的研究性思维。笔者上《做什么事最快乐》时,先在黑板上写出生词“快乐”,然后问“有谁愿意告诉大家这个词怎么读?”。师:“老师没有教,你怎么会认识?”生:“我在生日蛋糕上看到过,所以就会读了。”师:“(投去赞许的目光)你很会观察。”生:“我们以前学过生字‘块’,‘快’和‘块’看起来很象”。师:“(竖起大拇指)你很了不起!能和以前学过的字进行比较。”生:“我是在课外书上看到的。”师:“(摸摸学生的头)你一定是个爱学习的好孩子,能够从课外书中极取营养。”在这堂课中老师巧妙地以“老师没有教,你怎么会认识”加以引导,激活了学生丰富的生活积累。同时通过动情的声音,赞美的语言、眼神以及爱抚的肢体动作,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慰和精神上的激励,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

在语文教学活动这一特殊的认识过程中,学生是认识的主体,只有尊重学生主体,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才能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而激励性评价正是通过创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开放的心理环境,使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和研究性思维。通过激励性评价把“讲堂”变成“学堂”,把“听课”变成“做课”,学生的创造潜能将得到最大的开掘,主体性将得到最大的发挥。

参考文献:

韩雪屏.语文教育的心理学原理[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包久霞. 语文教学中激励性评价的几种方式[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 ,(6)

王锡萍.谈语文教学中的激励教学[J].科学教育,(1)

李天松.研究式学习:路在何方[J].中学语文教学,,(3)

篇17: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探讨论文

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探讨论文

1.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及作用

新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为:①课堂教学目标能否实现在判断课堂教学质量高低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现代课堂教学目标体现以人的发展为宗旨。A应将学生作为认识、发展的主体,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B注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积极的自我体验和主动自我调控能力、与人交往和合作能力的培养,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C现代课堂教学目标应具体、明确、有层次性和可操作性,能反映语文学科的特点。②教学条件的准备和学习环境的创设是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A师应正确理解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学内容的选择应具有时代性、基础性和综合性,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B学习环境的创设应能激发兴趣,启发思考,鼓励创新;C应能恰当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合理利用教学资源,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通过主动学习来促进发展。课堂教学策略与方法体现:师能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提供主动参与时间和空间及自我表现机会,采用多种方式参与课堂教学,拓展发展空间;能通过师生和生生互动,促进相互间的交流,鼓励合作学习,培养合作意识和交往技能,提供自由、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和情境;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通过设计问题的新颖性、提出问题,鼓励积极发表见解,质疑问难,抓住思考问题的关键及启发创造性思维,培养创新精神,让其享受体验成功的愉悦。④教学效果能达到预期教学目标,能激发学习兴趣,促进知识结构形成和基本能力发展;通过知情交融活动方式,促使自主性、主动性的发挥和良好个性的形成;感受生活的乐趣,体验创造和成功的喜悦。另外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不应面面俱到,并不是上述维度都必须体现每一堂课中,还应考虑面向不同层次的问题。如:低中高年级的教学标准应有所区别。作用:①通过课堂教学评价所提供的反馈信息,师生明确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课堂教学活动中所采取的形式和方法是否有利于促进所规定的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积累资料以便提供关于如何才能更顺利地达到教学目标和修改教学目标的依据;②通过课堂教学评价,了解语文教师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水平、优点和缺点等,以便对教师考查、鉴别,同时也对学生的学业、能力、发展水平做出考查和鉴别;③教育心理学表明:正确的、公平合理的课堂教学评价,能调动课堂教学积极性,激起学习的内部动因,维持教学过程中适度的紧张状态,以便师生把注意力集中在教学任务的.某些重要部分。

2.语文课堂教学要营造宽松、民主的评价氛围

教学是一种沟通的艺术,需要在特定的环境中进行。营造宽松、民主的评价氛围是实施激励性口头评价的重要前提。真正的教学过程应是学习主体(学生)和教育主体(教师、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而不是以“教学中心、教师中心、课本中心”为形态的教学。如:师在上课之前,让学生说三句话:对自己说:我很棒!对同桌说:你真的很棒!对全班同学说:你们很棒,你们真的很棒,你们真的真的很棒!这样学生在这个宽松、民主氛围中,学习

3.采用激励性口头评价,要挖掘闪光点,抓住瞬时评价时机

口头评价是一种瞬时评价,师本人要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及时地进行激励性评价,还要引导学生要善于捕捉、把握时机,进行对话交流评价,促进师生、生生心灵沟通。如:教学《文成公主进西藏》时,生1在朗读时,普通话不是很标准,但读得声情并茂,师适时表扬:你走进了文成公主的心里。点评:师抓住了瞬时评价时机。另外师对学生正在讨论的问题,不要立即给予肯定或否定的评判,而是以鼓励的行为方式、语言提问,让其畅所欲言,选择一个恰当的时机说出见解和主张。 4.教师即时评价和延缓评价是促进互动的有效策略

丰富有趣的评价语言,能激励学习欲望,指引学习方向,诊断和改进学习行为,如:学习方法的渗透、能力的形成、习惯的培养、师生情感的升华等,增强课前预设评价语言的意识,预设形式多样的评价方式:丰富的口头语言评价、体态语评价、实物评价、“名人名言”式评价、及时性与延迟性相结合的评价、预设性与生成性相结合的评价。课堂评价语言除了丰富还要有情趣。师在设计评价语言时最好能置身于文本的多种情境,积极寻求评价内容与知识点的融合,把评价有机地渗透于学习内容,使它们浑然一体,使之少几分理性与机械,多几分感性与灵动。尤其在学习过程中,有时延缓对学生评价的结果或不作出判断,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教学《剪枝的学问》时,让学生分组读课文,发现第二组在读第三自然段时,把“不结果实、结桃子”中的“结”读错。师:第二组同学读得可真棒,让师也有读一读的愿望,不过读的时候要仔细听,是否有读得不同的地方?师没有及时说出错误,却引导细致地听,从中发现问题,很快发现,师读“结”时意见不一致,便让其查字典,“结”到底该读什么?通过查字典弄明白了“结”的正确读法。点评:在此过程中,师延缓了评价的时机,给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空间,让学生发现和发展学习潜能,看到自己的发展过程,建立学习的信心。这就体现了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

5.采用同学间互评,更好激起学习欲望

在新课程新理念的指导下,通过教学实践深切体会到,采用同桌互评,小组评议更能激起学习欲望。在评价同学朗读时,往往是挑毛病,找缺点, 让人感到很难堪,这样读课文、发言的积极性也随之降低。如:教学《罗盛教》时,把“他一边飞奔,一边脱棉衣。”读成了“脱毛衣”,引起大笑,师及时引导:你们发现他朗读的优点了吗?先评价,再帮他找不足,提出希望好吗?生生:他声音响亮,能够读出罗盛教十分急切的心情,如果不读错字就更好了。这个同学很高兴地接受了评价,并说:谢谢你的鼓励,以后一定注意。这样久而久之,同学间互评的认识提高了。知道评价对方时要先找对方的优点,去鼓励他,帮助树立自信,再提出希望,这样关系会更加融洽。

6.努力学习,提高评价水平

有人说:“当特级教师的学生是一种福气,听特级教师上课是一种享受。”因为特级教师有着自己丰富的教学经验、扎实的教学功底,但最重要的原因是来自他们精彩的课堂评价语言。特级教师就是运用他们幽默风趣、睿智巧妙的课堂评价语言牵动着每一个上课学生、听课老师的心。听特级教师的课,你的眼神会被无声语言所牵引,心灵会为有声语言而折服。学生的心扉也就这样不知不觉地打开了,“蠢蠢欲动”和“欲罢不能”的积极学习心态充盈课堂。捕捉课堂的点滴契机给予中肯、富有激情的评价,犹如一团烈火迅速点燃心中的那团火,把课上得驰骋潇洒,激情动人。师充满魅力的课堂评价虽产生于即兴,却根植于自身深厚的教学功底、良好的口语素养和正确的教育理念。师应努力提高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的水平,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探索,丰富自己的语言,努力提高口语素养为教育、教学创造一方和谐、融洽的真情空间,真正发挥评价的积极作用。在课堂上,一名教师最大的快乐莫过于看到学生眼神里的光彩,小手高举的自信,言语中闪烁的奇异火花,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师充满魅力的课堂评价语言,虽不是蜜,但可以粘住学生;虽不是磁,但可以吸引学生。在课堂上,师精彩的点睛之笔,让我们看到学生阳光灿烂的脸,听到欢声笑语,体悟到个性张扬。

综上所述,评价是教育活动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同时评价也是一门艺术。在评价时,要注意以正确观念为评价准绳,以客观事实为评价依据,以激励向上和全面发展为最终评价目标,让师生感受到评价的魅力。

篇18:学年小学三年级语文过程性评价总结

学年小学三年级语文过程性评价总结

一、过程性评价之评价目的

近两年对孩子的考核重心改变了,更加注重过程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就像一个“储存罐”关注孩子成长过程。过程性评价的目的在于激发每一个孩子的潜能优势,鼓励学生不断进步真实反应学生的发展状况,以事实为依据进行评价。过程性评价坚持客观性,如实记录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突出表现,记录了每个孩子每个孩子的成长足迹。

二、过程性评价之具体实施。

本学期我们根据学期初制定的评价方案,对硬笔习字、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总结小报、学习习惯进行了评价。最后进行了过程性评价成果展示。

展示过程:

从一年级开始,我们不再用试卷的方式进行考试,而是在日常学习过程中进行过程性评价和期末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本学期我们依据学期初制定的评价方案逐项对大家进行了评价。

三、过程性评价之评价感悟

过程性评价关注教学过程中学生智能发展的过程性结果,如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等,及时地对学生的学习质量水平做出判断,肯定成绩,找出问题,是过程性评价的一个重要内容。过程性评价的功能主要在于及时地反映学生学习中的情况,促使学生对学习的过程进行积极地反思和总结,而不是最终给学生下一个结论。

以上信息反映出了评价过程的优点:

1、全面。从评价的内容方法上看,过程性评价更为全面,也能更全面地发挥评价的各种功能。过程性评价既注意标准又注意过程,不再一味的用一张试卷来衡量所有的学生,而是通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去判断每位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水平,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

2、及时。过程性评价是与教学同时进行的共时性评价,能及时地反映学生学习中的情况,有利于及时地肯定学生的成绩,引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方向,及时地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改错纠偏。

3、灵活。过程性评价不过分追规范化的评价方法,不过分追求评价的精确性,不过分追求评价程序的正规和严肃,有利于学生充分展示才能。

4、深入。过程性评价从学生本身,从教师家长等不同的角度获得评价信息,这样深入到了学习的不同方面和不同层次,从不同的视角对学习进行评价,对学习质量的评价层次更高也更深入了。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新模式――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探讨

新课改下的初中音乐课堂教学

关于课堂教学模式学习心得总结

如何构建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的优秀论文

高效课堂五步教学模式

“六学”课堂教学模式

小班化课堂教学建议

新课改下的语文课堂教学论文

儿童为本的语文教育主张与实践

激励性评价-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主导评价
《激励性评价-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主导评价.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激励性评价-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主导评价(共18篇)】相关文章:

小学课堂教学改革反思2022-04-30

“讲堂”模式教学――高效课堂实践记2023-09-08

新理论背景下的英语教育及英语教师素质的探究论文2023-10-02

绿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论文2022-08-05

浅谈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语言艺术的论文2022-04-30

学生自主学习是物理课堂教学中的主旋律2022-07-28

课堂教学设计的模式2023-11-07

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2023-04-05

新课改下的化学课堂教学2022-07-28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良好的习惯论文2023-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