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陈情表》课后练习答案

时间:2023-11-24 07:37:07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课文《陈情表》课后练习答案(共9篇)由网友“ryorin”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整理过的课文《陈情表》课后练习答案,欢迎阅读分享。

课文《陈情表》课后练习答案

篇1:课文《陈情表》课后练习答案

1、给下面加点字注意。

险衅( ) 行( )年四岁 祚( )薄 ( ) 应( )门之童 猥 ( )以微贱

床蓐( ) 陨( )首 责臣逋( )慢 日笃( ) 拔擢( ) 宠命优渥( )

2、本文中出现了很多成语,请识记下列词的意思。

(1)孤苦伶仃:

(2)茕茕孑立:

(3)形影相吊:

(4)日薄西山:

(5)气息奄奄:

(6)人命危浅:

(7)朝不虑夕:

(8)皇天后土:

2、注意下列古今异义词并解释在文中的意思。

则告诉不许(告诉: ;不许: )

至于成立(成立 : )

九岁不行(不行: )

臣之辛苦(辛苦: )

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秀才: )

臣以供养无主(无主: )

非臣陨首所能上报(上报: )

3、指出对词类活用情况解说错误的一项( )

A、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孑,名词做状语,像孑孓一样)

B、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日,名词做状语,一天天)

C、历职郎署(职,名词做动词用,任职)

D、是以区区不能废远(远,形容词做动词用,远离)

4、指出下列句子的 句式特点

(1)急于星火

(2)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3)谨拜表以闻

(4)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5)则告诉不许

(6)少仕伪朝

5、解释下列多音字

⑴微

①微斯人,吾谁与归(范仲淹《岳阳楼记》)

②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欧阳修《伶官传序》)

③听臣微志(《陈情表》)

④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陈情表》)

⑤童微伺其睡(柳宗元《童区寄传》)

⑵息

①宋将军屏息观之(魏禧《大铁椎传》)

②武气绝,半 日复息(班固《汉书》)

③请息交以绝游(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④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战国 策.触龙说赵太后》)

⑤夜夜不得息(《孔雀东南飞》)

⑥门衰祚薄,晚有儿息(《陈情表》)

⑦陈涉太息曰(司马迁 《史记》)

⑶期

①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龚自珍《病梅馆记》)

②良马列期乎千里(《吕氏春秋察今》)

③外无期功强近之亲(《陈情表》)

④谁为我临期成此大节者(全祖望《梅花岭记》)

6、翻译下列句子

(1)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译 文

(2)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译文

(3)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译文

(4)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译文

(5)今臣亡国贱 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译文

(6)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译文

(7)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译文

篇2:课文《陈情表》课后练习答案

1、

Xìn xíng zuò bó yìng wěi rù yǔn bū dǔ wò zhuó

2、

(1)孤苦伶仃:(形容孤单困苦,无依无靠。孤苦:没有依靠,生活困苦。伶仃:孤独。)

(2)茕茕孑立:(形容孤苦伶仃,无依无靠 。茕茕:孤独无靠的样子。立:孤单单地呆着。)

(3)形影相吊:(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互相安慰,形容十分孤单。形:身体。吊:慰问。)

(4)日薄西山:(太阳快要落山,比喻人衰老临近残废或事物腐朽即将灭亡。薄:迫近。)

(5)气息奄奄:(气息微弱,形容快要断气的样子。气息:呼吸时进出的气。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

(6)人命危浅:(形容寿命已经不长,即将死亡。人命:寿命。危:危险。浅: 不久,时间短。)

(7)朝不虑夕:(早晨不能考虑晚上会怎样,情势危急,随时都可能发生变故。)

(8)皇天后土:(古代对天地的尊称。皇天:指天。后土:指地。)

3、A

4、

(1)介词结构后置

(2)判断句

(3)省略句

(4)省略句

(5)省略句

(6)省略句

5、略

6、

(1)我因为命运不好,幼年时就遭到不幸。

(2)孤单无 靠地独立生活,只有和自己的影子相互做伴。

(3)到了晋朝建立,我沐浴在清明政治的教化之中。

(4) 以我这样卑微低贱的人去侍奉太子,这实在不是我杀身捐躯所能够报答朝廷的。

(5) 我现在是卑贱的亡国之俘,实在微不足道,承蒙得到提拔,而且恩命十分优厚,怎敢徘徊观望而有什么另外的企求呢!

(6) 我怀着像乌鸦反哺一样的私情,希望能够准许我为祖母养老送终的请求。

(7) 我活着愿意献出生命,死后愿意结草来报答陛下的恩惠。

篇3:课文《兰亭集序》课后练习答案

课文《兰亭集序》课后练习答案

1.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癸丑(kuǐ) 会稽(kuài) 修禊(xì) 巳日(sì)

B.峻岭(lǐn) 激湍(tuān) 流觞(shānɡ) 骋怀(chěnɡ)

C.娱乐(yú) 会晤(wù) 形骸(hái) 国殇(shānɡ)

D.虚诞(xián) 酣畅(hān) 玄理(xián) 清冽(liè)

答案:C 解析:A.癸:ɡuǐ;B.岭:lǐnɡ;D.诞:dàn,玄:xuán。

2.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 B.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

C.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D.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答案:D 解析:A“由”通“犹”,如、像;B“趣”通“取”,往、取;C“倍”通“背”,背叛。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映带:映照围绕,指景物互相衬托。

B.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相与:相互结交。

C.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管弦:竹管琴弦。

D.永和九年,岁在癸丑 癸丑:古人以天干地支纪年,永和九年正值癸丑。

答案:C 解析:C项,“管弦”属于借代的手法,此处代指音乐。

4.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会:会议。 B.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毕:完毕。

C.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 或:或者,也许。D.向之所欣 向:从前。

答案:D 解析:A项,“会”,是“集会”的意思;B项,“毕”,“都、全”的意思;C项,“或”,指有的人。

5.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是使动用法的.一项是( )

A.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 B.未尝不临文嗟悼。

C.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D.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

答案:D 解析:D项“游目骋怀”的“骋”是使动用法,可解为“使……抒发”的意思。

6.下列各句中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A.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B.此地/有/崇山峻岭

C.不知/老之将至 D.足以/极视听之娱

答案:A 解析:A项,“夫人”中的“夫”是句首发语词,应该与主语“人”分开使用,改为“夫/人之相与”。

7.下面对句式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判断句) B.于是与亮情好日密(省略句)

C.死生亦大矣(宾语前置句) D.欣于所遇(状语后置句)

答案:C 解析:C项应为判断句。

8.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列坐其次(它的旁边,指水边) B.虽无丝竹管弦之盛(借指音乐)

C.夫人之相与(交往) D.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导致)

答案:D 解析:D项“致”应该解为名词,“情趣、志向”。

9.下列各项与例句中“之”字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

A.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B.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C.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D.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

答案:B 解析:例句与A、C、D三项中的“之”都作助词“的”讲,B项中的“之”用作代词。

10.下面“其”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安陵君其许寡人 B.其致一也 C.录其所述 D.当其欣于所遇

答案:A 解析:A项中的“其”是副词,可解释为“可要”。B、C、D三项中的“其”都是“代词”,可解释为“他们”或“他们的”。

11.下面各项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每览昔人兴感之由 B.未尝不临文嗟悼

C.齐彭殇为妄作 D.悟言一室之内

答案:D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对通假字的掌握情况。A、B、C三项中均没有通假现象。D项中的“悟”通“晤”,面对面。

12.给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

癸丑( ) 会稽( ) 修禊( ) 流觞( ) 骋怀( )

相与( ) 形骸( ) 趣舍( ) 嗟悼( ) 虚诞( )

答案:guǐ kuài xì shānɡ chěnɡ yǔ hái qǔ jiē dàn

13.解释下列加点实词的含义。

(1)暮春: (2)群贤毕至: (3)相与:

(4)映带左右: (5)兴怀: (6)喻之于怀:

(7)修短随化: (8)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答案:(1)暮春:阴历三月 (2)毕:全 (3)相与:相交往 (4)左右:(亭子的)四周 (5)兴怀:引起心中的感触 (6)⑥喻:明白 (7)修短随化:寿命长短,听凭造化(自然) (8)固,本来。一,把……看作一样

14.解释下列加点虚词的意义及用法。

(1)所以游目骋怀: (2)信可乐也: (3)暂得于己:

(4)虽世殊事异: (5)以之兴怀: (6)其致一也:

答案:(1)用来,介词 (2)实在,副词 (3)一时,副词 (4)纵使,连词 (5)因为,连词 (6)人们的,代词。

15.填空。

(1)王羲之,字_________,东晋人,善书法,有_________之称。又因他曾任右军将军,世称_________。本文选自_______ __。

(2)“天干”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支”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逸少 书圣 王右军 《晋书王羲之传》

(2)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3)课文中,作者写江南三月浓艳之物又不见其妖冶,用“ ”绘竹,只言其 而弃其 ;用“ ”、“ ”来写水的 而弃其 。写山不见山,“竹”与“水”给山以无限生机,耐人寻味。

答案:茂林修竹 修 绿 清流激湍 映带左右 清 碧

16.将王羲之《兰亭诗》和《兰亭集序》对读,然后填空。

兰亭诗

仰视碧天际,俯瞰渌水滨。寂阒无涯观,寓目理自陈。

大哉造化工,万殊莫不均。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

(1)诗中的“仰视碧天际”对应《兰亭集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应注意“仰视”和“碧天际”,在文中对应找出即可。

答案:“仰观宇宙之大”“天朗气清”

(2)诗中的“俯瞰渌水滨”对应《兰亭集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应注意“俯瞰”和“渌水滨”,在文中对应找出即可。

答案:“俯察品类之盛”“清流激湍”

(3)诗中“无涯观”“万殊”“群籁”对应《兰亭集序》中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应注意“无涯观”主要写远观之景,“万殊”体现兰亭景色的不俗,“群籁”写的是自然中的声音。理解了这些,在文中对应找出就较容易了。

答案:“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惠风暖日”

17、翻译。

(1)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2)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3)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18.下面诗句是赞扬老师的,请另选赞扬对象,仿照其形式写一节小诗。(4分)

一支粉笔 画出知识王国的迷津

一块黑板 记下了老师的无限的深情

一个讲台 映着老师的艰辛

三尺教鞭 指点通向理想的道路

答案:一把锄头,撑起了四方的天空;一顶草帽,遮挡了无数的风雨;一块田地,浸透了晶莹的汗水;一片庄稼,升起了对未来的希望。

篇4:课文《桃花源记》课后练习及答案

课文《桃花源记》课后练习及答案

一、选择题(12×2′=24′分)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无误的是( )

2.下列句中“为”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是( )

A.必以长安君为质B.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C.舍郑以为东道主D.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蜀之鄙有二僧②越国以鄙远

B.①既东封郑②又欲肆其西封

C.①是寡人之过也②不知木兰是女郎

D.①微斯人,吾谁与归?②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4.下列词类活用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B.

C.D.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用法相同的是( )

A.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B.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择而养也

C.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D.勾践之地,南至于句无

6.从句式角度看,与“何厌之有”同属一类的是( )

A.是寡人之过也B.无礼于晋,且贰于楚

C.何以自托于赵D.王之蔽甚矣

7.对加点的词的意义、用法分析正确的是( )

以无

A.①②相同,③④也相同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D.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

8.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无误的一项是( )

A.B.

C. D.

9.下列句子中,全部都是通假字的一组是( )

①秦伯说,与郑人盟②失其所与,不知 ③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④鼓瑟希⑤、明日,徐公来,孰视之 ⑥ 莫春者,春服既成 ⑦然而不王者⑧夜缒而出

A.①②③④⑥⑦B.①②③④⑧⑦ C.①③④⑤⑥⑧D.①②③④⑤⑥

10.括号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B.

C.D.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

A.①无望民之多于邻国②则移其民于河东

B.①无如寡人之用心者②邻国之民不加少

C.①何异于刺人而杀之②或五十步而后止

D.①何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②人死,则曰非我也,兵也

12.选出下列加点字用法归类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①填然鼓之②能面刺寡人之过者③然而不王者④必庙礼之

⑤若不阙秦⑥则修文德以来之⑦吾得兄事之⑧赵王之子孙侯者

A.①③④/②⑥⑦/⑤⑧B.①③⑧/②④⑦/⑤⑥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D.①②⑧/③④⑤/⑥⑦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0分)

1.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 )

2.令壮者无取老妇( )

3.将免者以告( )

4三年释其政( )

5.赵王之子孙侯者( )

6.朝济而夕设版焉(

7.直不百步耳( )

8.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 )

9.晋军函陵,秦军汜南( )

10.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

18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19.秦伯说,与郑人盟( )

20.宦士三百人于吴( )

2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 )

22.闻寡人之耳者( )

23.树之以桑( )

24.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 )

25.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 )

26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 )

27.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 )

28.至于赵之为赵( )

29.金就砺则利( )

30.东面而视( )

31.河内凶( )

32.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

33、其有敢不尽力者乎

篇5:课文《芦花荡》课后练习以及答案

【基础练习】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苇塘( ) 撒网( ) 悠闲( ) 疟子( )

寒噤( ) 仄歪( ) 飒飒( ) 泅水( )

2.指出下列句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⑴.人们的眼再尖厉一些,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掌出来。 ( )

⑵.老头子的身体往上窜了一窜,随着,那小船很利害地仄歪了一下。 ( )

⑶.老头子站起来,拾起蒿。撑了一下。那小船转弯末角钻人了苇塘的深处。 ( )

⑷.鬼子们拍打着水追过去,老头子张惶失措,船却走不动。 ( )

3.仿写下列句子

例1.弯弯下垂的月亮,浮在水一样的天

例2.第二天,中午的时候,非常闷热。一轮红日当天,水面上浮着一层烟气。

例3:月明风清的夜晚,人们的眼再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在淀里,像一片苇叶,奔着东南去了。

【综合练习】

阅读下面选文,然后回答问题。

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敌人监视着苇塘。他们提防有人给苇塘里的人送来柴米,也提防里面的队伍会跑了出去。我们的队伍还没有退却的意思。可是假如是月明风清的夜晚,人们的眼再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在淀里,像一片苇叶,奔着东南去了。半夜以后,小船又飘回来,船舱里装满了柴米油盐,有时还带来一两个从远方赶来的干部。

撑船的是一个将近六十岁的老头子,船是一只尖尖的小船。老头子只穿一条蓝色的破旧短裤,站在船尾巴上,手里拿着一根竹篙。

老头子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可是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胡子却特别精神,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却特别明亮。很少见到这样尖利明亮的眼睛,除非是在白洋淀上。

老头子每天夜里在水淀出入,他的工作范围广得很:里外交通,运输粮草,护送干部;而且不带一枝枪。他对苇塘里的负责同志说: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

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每天夜里,在敌人紧紧封锁的水面上,就像一个没事人,他按照早出晚归捕鱼撒网那股悠闲的心情撑着船,编算着使自己高兴也使别人高兴的事情。

因为他,敌人的愿望就没有达到。每到傍晚,苇塘里的歌声还是那么响,不像是饿肚子的人们唱的;稻米和肥鱼的香味,还是从苇塘里飘出来。敌人发了愁。

1.你知道以上选文出自哪篇文章吗?作者是谁?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

2.选文第一自然段运用了什么样的描写方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你怎样理解第一段中“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这句话?

4.敌人严密监视着苇塘,然而“每到傍晚,苇塘里的歌声还是那么响”,这响亮的歌声唤起你怎样的联想和想象?你还能想到其他文艺作品中的战斗歌声吗?

5.请举例说明选文中运用了什么样的人物描写方法?

6.选文中有一句话概括了老头子的性格特点,请找出来。

7.请试着分析选文写作上的特色。 (说出一点即可)

【拓展练习】

一.阅读:

人生一课

一次,我为培训中心代课,只来了四个学生,我认认真真地上了两个半小时。回家天黑路滑,跌了一身泥。事后,有个朋友好心地劝我:干嘛要这样认真,出两个思考题糊弄一下不就行了?我说:“我不能辜负那四位顶着风雨来上课的学生。”他似乎不理解。其实,我还有段心事没有说出来。

在我上大学二年级的时候,一个周末下午,有堂选修辅导课。教师是从另一所大学请来的。当时开学不久,再加上是周末,学校组织了好几个活动,班里的同学都忙得不亦乐乎,谁也没心思去上什么课了。我正准备参加一场年级足球赛,成天忙着在球场上训练,当然也不准备去听课,尤其是这种辅导课。

跑到球场,才发现没带足球鞋,只好又转身回教室。我一头冲进教室,脚步却不由自主 地停住了:教室里空空荡荡,只有一位埋头擦汗的白发老人坐在前排。我不觉一愣,才想起 今天下午有课。不知为什么,心里有些紧张,便把脚步放轻放慢向座位走去。“来上课的?”

一个沉着的声音在教室前排响起,我感到有一种深邃的目光在望着自己。我没敢吭声,坐在座位上套好足球鞋,就在我刚想站起来的时候,他突然转过身来,一字一句地对我说:“一个人的课也要上,不能辜负你。”

这句话如同一枚钉子,把我钉在凳子上。他走上讲台,背影有些苍老,但脚步却很坚定。我看见他打开厚厚的一叠教案,然后转身,一丝不苟地写下一行板书。他的声音依然沉着,而且洪亮,空空荡荡的教室里响起一种震撼人心的回声。我悄悄地把那双足球鞋脱了,又悄悄地拿出课本,仔细地放好,用一种近乎虔诚的心情去捕捉老师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

后来有很多球场上的同学都回来了,和我一样,端坐在课桌前,听这白发的老人给我们上课。事后我才知道,他们在操场上等我,老不见人,便来找我,却在窗外看到教室里的情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从后门悄悄溜进了教室。这堂课过得真快,我真希望时间能过得慢点,好让更多的同学来听他的课,好像只有这样才不辜负他的.一片心。下课了,他拍拍身上的粉笔灰,向我点了点头,夹起讲义走出教室,望着他的白发和微驼的背,我的眼睛有点湿。

以后,我没有再遇到这位教师,可他说的那句话却深深地铭记在我的心里。真的,不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我们都不应该辜负别人的信任和尊重,也许只有这样,真诚地对待生活,回首往事时,我们才不会有什么愧疚和遗憾。

1.第1段末句所说的“心事”指的什么事?请用概括的语言表达。这句话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

答:(1)心事指:

(2)作用是:

2.“我”不准备去听课的理由有哪些?

答:

3.找出文中一个生动传神的比喻句,并说说它的好处。

答:(1)比喻句:

(2)好处:

4.“以后,我没有再遇到这位教师,可他说的那句话却深深铭记在我的心里。”一句中,“那句话”指的是:

5.作者从哪些方面来刻画这位老教师形象的,试各举一例。

答:

6.文章题目为“人生一课”,可文中并未记叙老师讲课的内容,那么你是怎样理解这“人生一课”的?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

篇6:课文《芦花荡》课后练习以及答案

【基础练习】

1.wěi sǎ yōu nuè jì zè sà qiǘ

2. ⑴.厉-利 掌-撑 ⑵.利-厉

⑶.蒿-篙 ⑷.惶-皇

3.略,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综合练习】

1.芦花荡 孙犁 抗日战争

2.环境描写 表过了作者爱憎分明的感情

3.这句话把白洋淀人民那种在残酷的战争环境里顽强生存的姿态烘托出来了,充满了意志和力量。

4.可以由歌声想象战土的情绪,想象到战士和部队的各方面。例如,有老英雄不断送来的柴米油盐,保障有力,给养充足,战士们身强力壮,信心充足,傍晚休息时,战士们放声歌唱,歌声是对敌人的沉重打击。(第二问略)

5.外貌描写,例如老头子浑身没有多少肉……

眼睛却特别明亮。

6.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

7.富于特色的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例如第1自然段中的“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突出了当时环境的险恶。后几段的人物描写,使老头子(老英雄)的形象鲜明,富有神奇色彩。

【拓展练习】

一.1.一位老教师为“我”一个人上课的事。作用:引起下文的叙述

2.(1)周末下午 (2)选修辅导课 (3)教师是从外面请的 (4)当时学校活动多 (5)忙着练足球

3.这句话如同一枚钉子,把我钉在了凳子上 好处:将当时老师的话带给自己心灵的震撼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了。

4.“一个人的课也要上,不能辜负你。”

5.肖像描写 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例句略)

6.文章虽然未提到上课的内容,但老师那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不辜负别人信任的高度责任感、真诚对待生活的高尚师德,像蜡烛照亮了学生的心灵深处,给人以人生的启迪。(意思接近即可)

篇7:课文《秋天的雨》课后练习及答案

课文《秋天的雨》课后练习及答案

一、请你在田格中把字写端正。

爽 萝 柿 扇

二、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美丽的( ) 美丽的( ) 香甜的( ) 香甜的( )

油亮亮的( ) 漂亮的( ) 红红的( ) 红红的( )

金色的( ) 金色的( ) 盛开的( ) 妩媚的( )

三、根据课文内容,把下列词语连接起来。

小喜鹊 挖个 树枝 睡大觉

小松鼠 衔来 松果 造房子

小青蛙 找来 地洞 当粮食

四、联系生活实际,想象句子描写的情景并理解句子的意思。

1、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它带着清凉和温柔,轻轻地,轻轻地,趁你没留意,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

2、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

3、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

4、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它告诉大家,冬天快要来了。

5、秋天的雨,带给大地的是一曲丰收的歌,带给小朋友的是一曲欢乐的歌。

五、从课文中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读一读,写一写。

清凉 留意 扇子 炎热 邮票 凉爽 柿子

仙子 菠萝 气味 香甜 粮食 加紧 油亮亮 杨树 丰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根据课文内容,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内容。

1、这篇课又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几方面描写秋天的雨的。

2、秋天的雨给植物带来了_______________,秋天的雨给果实带来了_______________,秋天的雨给小动物带来了_______________。

3、读了课文,我认为秋天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季节。如果我是秋雨,我准备给__________带去____________________。

八、你是怎样理解课文第二自然段中“五彩缤纷”这个词语的?能和小伙伴、老师、家长交流交流吗?

九、选读乐园

秋雨

李森林

看,家家户户的窗户上挂起了丝织成的窗帘;无数的屋檐上泻落着的瀑布;门前的积水也像小溪流淌似的,到处是雨——秋天的雨。

秋天的雨,清凉晶莹,珍珠似的.,且是一阵阵的,反倒使人觉得它多情。它给忙碌了一春一夏的大地洗尘换装。

雨还没停,太阳却从云层中钻出来了。霎时,天空闪烁着璀璨的光芒,太阳给雨滴披上了美丽绚烂的外衣。红的,黄的,绿的,蓝的……多美啊!抬头望去,天上的雨仿佛是节日的礼花,绚丽缤纷,而这些礼花很快落到了地上,没了。渐渐地,礼花越来越小,最后终于没有了,啊,雨停了。

这时候,你就会呼吸到湿润的、沁人肺腑的秋天的空气,吸一口,你就会觉得凉爽异常。天上的雨停了,路两边白杨树上还在滴答,雨点像一颗颗明珠,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我使劲摇门口的那棵白杨树,“哗哗”,好凉啊!一颗颗明珠,被我摇下,落在脸上、身上、脖子里,倏地一下便不见了。

我多么喜爱这秋天的雨呀!那美丽晶莹的雨滴,那绚烂娇艳的礼花,那璀璨动人的明珠。

十、动动脑

同学们,学完了这篇课文,你喜欢秋天吗?现在,你最想干什么呢?是画一幅秋天的画,是写一首秋天的诗?还是……

参考答案:

二、美丽的菊花 美丽的姑娘 香甜的气味 香甜的果子 油亮亮的衣裳 漂亮的衣裳 红红的枫叶 红红的脸蛋 金色的田野 金色的海洋 盛开的菊花 妩媚的菊花

三、小喜鹊衔来树枝造房子 小松鼠找来松果当粮食 小青蛙挖个地洞睡大觉

七、

1、秋天缤纷的色彩 秋天的丰收景象 深秋中各种动物、植物准备过冬

2、五彩缤纷的颜色 好闻的气味 冬天快要来了的信息

篇8:语文课文父母的心课后练习及答案

语文课文父母的心课后练习及答案

第一部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chu( )谢 yun( )故 寒( )sun 无精打( )ci 如数( )fng还 xin( )慕

2.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含义。(2分)

①他衣衫褴褛,那副寒酸相在人群中也十分显眼。

褴褛:

②财主夫人一听是女孩,有些不高兴,但是看见那位妈妈失魂落魄的样子,除了答应也没别的办法了。

失魂落魄:

3.在横线上选择恰当的词语。(2分)

贫穷 贫困

①那位高贵的夫人很早就注意到了这位 的父亲和他的孩子们。

②他家里能卖的都卖光了,生活非常 。

酬谢 感谢

①我 我的母亲,因为她教会我做人的道理。

②钱呢,就算你们教给我懂得父母之心的 吧。

4.读下列片断,回答问题:

当轮船驶出濑户内海,航行于广阔的海面的时候,在甲板上的人群中,有一位风度极佳、引人注目、年纪四十岁左右的高贵妇女。女佣和打杂的片刻不离左右。

与此成对照的是,有一位四十岁上下的男人,他衣衫褴褛,那副寒酸相在人群中也十分显眼。他带着三个孩子,最大的男孩有七八岁。孩子们的长相都很聪明可爱,但是身上的衣服却相当破旧。

⑴文段运用对比的手法勾勒了两个不同的形象,其目的是什么?(2分)

⑵划线句若改为“但是身上的衣服却相当的脏”行吗?为什么?(2分)

⑶“一切景语皆情语”,“情即景,景即情”,此时贵妇人和穷男人的心情肯定是不一样的,联系全文想想,他们眼中的大海会是怎样的?请你各写一段景物描写的文字,来表现他们的不同心情。(4分)

贵妇人眼中的大海:

穷男人眼中的大海:

第二部分:

(一)

事情到这儿还没完,第二天上午,船快要到北海道了,这回是两口子一起来到财主夫人的舱房。他们一见财主夫人什么也说不出来,竟然痛哭失声。

“怎么啦?”财主夫人赶忙问道。

“实在是太难为情了。”两口子只说了这么一句就又哭了。问了几次,那男的才哭着说:“本来是不应该这么随便说话的。昨晚上我们两口子本来是商量好的,说得一妥百妥,决不留恋孩子啦,可是,正因为她还小,所以总担心她是不是会这样那样啦,结果是我们两口子一夜没睡。把那么个无知的孩子给人家,连我自己都觉得这当爹的太冷酷无情。您给的钱我们如数奉还,请把女儿还给我们吧。与其舍掉一个孩子,还不如爹妈儿女一家六口饿死在一起好。”

财主夫人听了这番话,不由得也跟着悲伤起来,她含着眼泪说:“是我不对,老实说,我虽然没有孩子,但你们当爹妈的心我完全理解,而且也羡慕你们。孩子还给你们,钱呢,就算做你们教给我懂得父母之心的酬谢吧。”

那一家六口终于又团聚了。

5.用一句简要的话概括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2分)

6、这一部分是小说故事的高潮和结局,充分展现了人物的形象特征,请简要分析两位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4分)

穷男人:

贵妇人:

7.“他们一见财主夫人什么也说不出来,竟然痛哭失声。”为什么他们不言片语,一见面就哭起来了?(3分)

8.说说是什么原因让两口子痛哭失声,一哭再哭?(2分)

9.财主夫人听了这番话为什么会不由得跟着悲伤起来,并把钱算做酬谢送给他们了呢?(3分)

10.“父母的心”中的“心”有何含义和作用?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因为文章中的父母亲从事件开始,心理就不断地在变化着;对人物的描写都是围绕着他们的心理变化展开的。

B.文中用财主夫人的心与父母的心作对比,文章的中心也是通过这一点体现出来的,突出了父母的“心”是不慕钱财的。

C.从这对父母的决定可以说明这颗心是天下父母对子女的爱心。

D.“心”指的是父母对子女的眷爱之心,是这篇文章的主题,也是导线,串起了整个故事的情节,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11.模仿造句。(2分)

与其舍掉一个孩子,还不如爹妈儿女一家六口饿死在一起好。

与其……不如……

(二)

远去了,母亲放飞的手

从1950年到1959年,我8岁到17岁。家里平时就我和母亲两人。回忆那的生活,母亲在物质上和精神上对我的哺育,都是非同寻常的。

物质上,母亲极不重视穿着,对我亦然,有得穿就行了;用的,如家具,也十分粗陋。但在吃上,那可就非同小可了,母亲做得一手极地道的四川莱,且不说她能独立做出一桌宴席,令父亲的那些见过大世面的朋友交口称赞,就是她平日停歇时轮番制作的四川腊肠、腊肠肉等,也足以叫邻居们喷喷称奇。有人就对我发出警告:“你将来离开了家,看你怎么吃得惯啊!”但是母亲几乎不给我买糖果之类的零食,偶尔看见我吃果丹皮、关东糖之类的零食,她总是要数落我一顿。母亲坚信,一个人只要吃好三顿正经饭,便可健康长寿,并且那话里话外,似乎还传递着这样的信念;人只有吃“正经饭”才行得正,吃零嘴意味道德开始滑落——当然很多年以后,我才能将所意会的,整理为这样的文句。

母亲在饮食上如此令邻居们吃惊,被一致认为对我的“娇惯”和“溺爱”。跟着还有令邻居们吃惊的事。那就是我家是大院中有名的邮件大户。如果那几十种报刊都是我父亲订的,当然不稀奇,但我父亲其实只订了一份《人民日报》,其余的竞都是为我订的。就有邻居大妈不解地问我母亲:“你怎么那么舍得为儿子花钱啊!你看你,自己穿得这么破旧,家里连套沙发椅也不置!”母亲回答得很坦然:“他喜欢啊!这个爱好,尽着他吧!”

1959年,我被北京师范专科学校录取,勉勉强强地去报了到。我感到“不幸的万幸”是,这所学校就在市内,因此我觉得还可以大体上保持和上高中差不多的生活方式——晚上回家吃饭和睡觉。我满以为,母亲会纵容我“依然如故”地那样生活。但是她却给我准备了铺盖卷和箱子,显示出她丝毫没能有犹豫过。母亲不仅把我“推”到了学校,而且,也不再为我负担那些报刊的订费,我只能充分的利用学校的阅览室和图书馆。

1960年春天,有一个星期六我回到家中,一进门就发现情况异常,在准备搬家似的……果不其然,父亲奉命调到张家口一所军事院校去任教,母亲也跟着他去。我呢?父亲和母亲都丝毫没能犹豫地认为,我应当留在北京。问题在于:北京的这个家,要不要给留下?如果说屋都留下大多,那么,为什么不至少为我留下一间呢?但父亲却把房全退了,母亲呢,思想感情和父亲完全一致,就是认为在这种情况下,我应当开始完全独立的生活。父亲迁离北京的那周的星期六下午,我忽然意识到我在北京除了集体宿舍的那张铺位,再没有可以称为家的地方了!我爬上去,躺到那铺位上,呆呆地望着天花板上的一块污渍,没有流泪,却有一种透彻肺腑的痛苦,难以言说,也无人可诉。

1966年春天,我在北京一所中学任教。就在那个春天,我棉被的被套槽朽不堪了,那是母亲将我放飞时,亲手给我缝制的被子。它在为我忠实地服务了几年后,终于到了必须更换的极限。于是我给在张家口的母亲写信要一床被套,这对于我来说是自然到极点的事。母亲很快寄来了一床新被套,但同时我也就接到了母亲的信,她那信上有几句话我觉得极为刺心:“被套也还是问我要,好吧,这一回学雷锋,做好事,给你寄上一床……”睡在换上母亲所寄来的新被套里,我有一种悲凉感:母亲给儿子寄被套,怎么成了“学雷锋,做好事”,仿佛是“义务劳动”呢?现在我才憬悟,母亲那是很认真很严肃的话,就是告诉我,既已将我放飞,像换被套这类的事,就应自己设法解决。她是在提醒我,…自己的事要尽量自己独立解决’’。

母亲将我放飞以后,我离她那双给过我无数次爱抚的手,是越来越远了,但她所给予我的种种人生启示,竟然直到今天,仍然能从细小处,挖掘出珍贵的宝藏……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12.母亲在我上大学之前的育儿之道有哪几项( )(2分)

A.放飞我 B.不注重穿与摆设,注重饮食

C.反对吃零食 D.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或给孩子丰富的精神食粮)

13.母亲对我的三次“放飞”,内容可简要概括为:(3分)

(1)

(2)

(3)

14.“我”考上师专后,母亲不再为我订报刊的主要原因是( )(2分)

A.儿子住校,订阅报刊不方便。 B.培养师范生,是国家的事情。

C.让儿子懂得,该节约的钱就得节约。 D.把我推向更为广阔的阅读天地。

15.感受作者在第五小节写的那种“透彻肺腑”的痛苦,那难以言说的痛苦包含哪些内容?(3分)

16.如此坚决的“放飞”,目的是什么?(3分)

17.你的家庭教育是怎么样的?试写一两句评论。(3分)

(三)

一个美丽的故事

有人塌鼻子的小男孩,因为两岁时得过脑炎,智力受损,学习起来很吃力。打个比方,别人写作文能写二三百字,他却只能写三五行。但即便这样的作文,他同样能写得美丽如花。

那是一次作文课,题目是《愿望》,他极认真地想了半天,然后极认真地写,那作文极短,只有三句话:我有两个愿望,第一个是,妈妈笑眯眯地看着我说:“你真聪明”第二个是,老师天天笑眯眯地看着我说:“你一点也不笨。”

于是,就是这作文,深深地打动了他的'老师,那位妈妈式的老师不仅给了他最高分,在班上带感情朗诵了这篇作文,还一笔一画地批道:你很聪明,你的作文写得非常感人,请放心,妈妈肯定会格外喜欢你的,老师肯定会格外喜欢你的,大家肯定会格外喜欢你的。

捧着作文本,他笑了,蹦蹦跳跳地回家了,像只喜鹊。但他并没有把作文本拿给妈妈看,他是在等待,等待着一个美好的时刻。

那个时刻终于到了,是妈妈的生日——一个阳光灿烂的星期天。那天,他起得特别早,把作文本装在一个亲手做的美丽的大信封里,信封上面画着一个塌鼻子的男孩儿,那小男孩儿咧着嘴笑得正甜。他静静地看着妈妈,等着妈妈醒来。妈妈刚刚睁眼醒来,他就甜甜地喊了声“妈妈”,然后笑眯眯地走到妈妈跟前说:“妈妈,今天是您的生日,我要送给您一件礼物。”

妈妈笑了:“什么?”

他笑笑:“我的作文。”说着双手递过来那个大信封。

接过信封,妈妈的心在怦怦地跳!

果然,看着这篇作文,妈妈甜甜地涌出了两行热泪,然后一把搂住小男孩儿,搂得很紧很紧,仿佛他会突然间飞了。

是的,智力可以受损,但爱永远不会,它朝气蓬勃,永远垂着绿阴,开着明媚的花,结着芳香的果。

18、第一段中的“这样”指代的是:。(2分)

“美丽如花”的意思是:。

19、你知道这个小男孩的作文为什么能“深深地打动他的老师”吗?(3分)

20、“妈妈式的老师”是什么样子的,你能想象出来吗?(3分)

21、第三段中画线句子用的修辞是,它的作用是什么?(2分)

22、选文运用了许多叠词,如:静静、刚刚、甜甜、蹦蹦跳跳等,任意选出两个简要说说它的作用。(3分)

23、选文最后一段,从表达方式上看,属,这个段落的作用是。(2分)

24、“一个美丽的故事”是用什么编织的,你知道吗?(2分)

25、读过短文,你有什么感想?请谈一谈。(3分)

26、片断写作练习:(30分)

如果你就是当时被送给贵妇人的那个孩子,你在想什么呢?请用一段心理描写表现出当时你的心情。

《父母的心》答案

1.略

2.①衣服破烂。②形容心神不定、非常惊慌的样子。

3.略

4.⑴为故事的展开、矛盾的发生奠定了基础,而且形成了强烈的鲜明的对照,产生了巨大的艺术感染力。

⑵衣服的破旧表明他们生活艰难、地位低下,而改为“脏”则表明他们很懒。

⑶前者:能表现舒适、惬意的心情,以描写大海的优美为主。后者:以表现焦虑,为前途家庭担心的心情,以表现大海的莫测、无边、广阔为主。

5.写两口子非常痛苦地要回送出去的孩子。

6.穷男人:疼爱子女,充满父爱,且能吃苦耐劳。贵妇人:有爱心与同情心,能体谅他人的心理。

7.他们感觉再三调换孩子有些不好意思,但实在是爱子心切,内心非常痛苦,以至于又去见了财主夫人,但见了之后,一时无法也不知该如何开口。

8.写出了父母真切的爱子之心和对孩子的留恋之情。

9.这段文字有很深的感情包含在其中,这是一种真情的流露。作者通过财主夫人的口表达了她对父母的亲情的赞颂,人们常说可怜天下父母心,可是只有到了危急的时刻才会使人们更加懂得父母亲情的可贵,之所以能感动财主夫人这样一个本来与他们并无关联的人,恐怕就在于此。

10.B

11.略

12.BCD

13.(1)上大学后母亲把我“推”到了学校,而且也不再为我负担报刊费

(2)父母亲迁离北京,让“我”完全独立生活

(3)像换被套之类的事,应自己设法解决。

14.D

15.父母心狠,不让我走读,那我周末至少能回家,可是现在父母自己搬走,连北京的这个家也不给孩子留。

16.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

17、略

18.“这样”指只能写成三五行的作文;“美丽如花”的意思是真挚感人。

19.他是用真挚的童心表达自己真挚的感情。

20.具有妈妈那样的慈祥、细心、耐心、富有爱心等特点。

21.排比;作用是既写出了老师激动的心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小男孩儿的怜爱之情。

22.略

23.议论抒情;点明短文的主旨。

24.用爱心编织

25.略

26.略

篇9:课文《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课后练习及答案

课文《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课后练习及答案

一、熟读课文,探究下边的问题

1、长期以来,我们已经习惯于事物的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这篇课文却提出与之相反的观点,要求我们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为什么非常重要?

2、创造性思维有哪些必需的要素?只有贝多芬、爱因斯坦以及莎士比亚才具备创造性思维的看法,为什么不对?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你的看法。

此题意在帮助学生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1、只有认识到事物的正确答案往往不止一个,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我们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进步。

2、第一问。创造性思维必需的要素有:①渊博的知识。②运用知识去不断探求新思路。③留意细小的想法,并锲而不舍地使之变为现实。

第二问。因为“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不是伟人名人才有。(引导学生联系他们自己的体会来谈。)

二、本文主要论述什么问题?作者为什么从“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谈起?关于创造性思维所必需的要素,为什么到篇末才给出全部答案?

此题意在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的内容,并了解课文结构上的特点,把握作者的思路。

第一问。主要论述怎样才能拥有创造力的问题。

第二问。因为“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这个问题很具体,生动形象,又富于针对性,极易引起读者兴趣。

第三问。关于创造性必需的三个要素,经过课文逐层论述,最后才给出答案,这合乎“分→总”这种思维规律,便于读者理解和把握。

三、议论文常常用设问句。设问是一种无疑而问、自问自答的修辞方式,它的作用是提醒注意,引导思考,突出某些内容,使文势有变化,起波澜。例如课文第四段末尾提出设问:“那么,创造性的思维又有哪些必需的要素呢?”引导读者去思考,然后作者又对此作了回答。请从课文中再找出几个设问句,仔细体会这种修辞方式的表达作用,并且思考一下怎样才能用好设问句。

此题意在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设问句。

设问句是常用的句式。课文中除题干中举到的以外,还有:“这种创造性的.思维是否任何人都具备呢?是否存在富有创造力和缺乏创造力的区别呢?”在本文中,它们的作用除了题干提到的以外,还有在结构上起承接、过渡的作用,使文章结构紧密,条理清楚。至于怎样运用设问句,要根据具体的内容的需要,用得恰到好处。

四、把课文的最后一段抄在本子上。并选取这段中的某一个观点,举出生活中的一两个事例来证明它。

此题意在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进一步掌握课文主旨。

《谈中国诗》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五)

《陈情表》读书心得优秀

高中语文第五册《陈情表》优秀说课稿

课文《兰亭集序》课后练习答案

陈情表课文原文

《岳阳楼记》课堂教学实录片段

登岳阳楼台 教案教学设计(高二必修一)

第7课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教案

课文《陈情表》的教学设计

课文早课后练习作业设计

课文《陈情表》课后练习答案
《课文《陈情表》课后练习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课文《陈情表》课后练习答案(共9篇)】相关文章:

文言句式(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2022-05-06

必修一语文《致橡树》教案2024-02-25

初中课文《陈情表》读后感400字2022-06-03

初中九年级语文《出师表》经典备课教案2022-12-28

《蜡烛》公开课教案设计2023-08-05

课堂教学实录2023-01-20

小学课堂教学实录优秀合集2023-09-20

《出师表》的教学设计2022-05-04

幸存的老教案:赤壁赋2022-09-04

教学设计:出师表2024-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