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教学方法

时间:2023-12-04 07:43:27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教学方法(精选20篇)由网友“黄知远”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教学方法,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教学方法

篇1: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教学方法

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教学方法

近年来,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高校以往的教学模式与理念将无法适应目前的形势.由于计算机基础课程以应用为主要教学目的,因此课程内容中知识和技巧应并重.在教学观念上,要重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坚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能力为主线”这一模式.在进行教学内容、方法及教育技术的整合与深化的实践中,还应当积极建立学习网站,制作电子教案,完善题库,积极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作 者:田枫  作者单位:甘肃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甘肃,武威,733006 刊 名:商业经济 英文刊名:BUSINESS ECONOMY 年,卷(期): “”(12) 分类号:G642.41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教育   计算机基础教学   教学方法  

篇2:高校非计算机专业C语言课程教学研究

高校非计算机专业C语言课程教学研究

笔者多年从事高校中非计算机专业C语言的.教学,文章介绍了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C语言的方法,指出了学生在C语言学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并给出解决的方法.

作 者:赵光胜  作者单位:德州学院物理系,山东,德州,253023 刊 名:福建电脑 英文刊名:FUJIAN COMPUTER 年,卷(期):2009 25(1) 分类号:G71 关键词:C语言   指针   数组   函数  

篇3:高校非计算机专业《C程序设计》无纸化考试模式探讨

高校非计算机专业《C程序设计》无纸化考试模式探讨

深入分析了课程传统考试模式的`弊端,探讨了无纸化考试模式的优越性,并进一步提出了和无纸化考试相配套的教学改革措施,实践证明,无纸化考试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

作 者:卢爱平刘华蓥 李建平 作者单位:大庆石油学院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黑龙江,大庆,163318 刊 名: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理工卷 英文刊名:JOURNAL OF YANGTZE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 7(1) 分类号:N41 关键词:无纸化考试   考试模式   教学改革  

篇4:高校非计算机专业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体会的论文

高校非计算机专业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体会的论文

摘 要近年来,计算机技术快速发展,高校计算机基础课教学如何跟上其发展的步伐,本文从教材的选择、教学方法、考试方法等几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关键词 计算机基础教育 教学方法 考试方法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高等院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计算机软、硬件基本知识,具备运用计算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熟练掌握通过计算机查询信息、获取信息、整合信息的技能,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文化素质和信息素养,培养学生成为既懂得自己的专业、又能开展计算机应用的复合型人才。《信息技术》是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入学后接受计算机知识教育的第一门课程,对于学生掌握计算机技术、利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如何上好这门课程成了计算机公共教学教师的研究目标。

1 上好第一节课

由于计算机的普及,好多学生在进入大学前已接触过计算机,这为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但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一定的问题:很多同学觉得自己已掌握了不少计算机的操作,现在又专门开这样一门“计算机普及教育课”,实在是浪费时间。如果教师在授课时能够通过第一节课给同学们带来震撼,牢牢吸引住他们就可以为后面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笔者的做法是这样的`:

(1)制作精美的教学课件。精心制作的教学课件一下就会抓住学生的眼球,把他们带到课堂上来。同时也要告诉他们随着课程的学习,他们也可以做出这样漂亮的幻灯。当然教学课件除了漂亮外还要有丰富详实的内容,这需要教师查阅资料,认真准备。

(2)在第一次授课时可以不讲授计算机的原理、组成等,而是通过带领同学找寻计算机给我们的现实生活所带来的变革、便利,从而引导他们明白计算机的重要性,计算机课程的重要性。

(3)在课堂上给同学演示一些高年级同学的作品,比如“班级网站”、“个人简历”、Flash动画等,使他们感觉到计算机是如此地有趣和有用,但也要明确告诉他们计算机基础课的重要性。

2 精心挑选教材

在高校中,专业不同对计算机课程的学习要求也不同,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采用了不同专业不同教材的方法。对于理科学生,我们使用的南京大学的《信息技术》课程教材,这本教材理论与操作并重,通过较系统的理论学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的组成、工作原理、基本的算法等,为今后的程序设计课程打下基础;对于文科学生,我们选择的是同济大学的《信息技术基础》教材,这本教材重点是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比如Windowss的操作,Office办公系列软件等,这些内容对于文科学生来说,既实用又容易掌握。

3 改变教学方法

近年来,网络的普及加上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使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逐渐摆脱了“粉笔+黑板”这种平面的、单一的模式。但从相关调查结果来看,虽然几乎所有高校都已不再使用传统的“粉笔”教学,但并没有充分发挥数字化教学平台的功能。数字化教学平台应是一个融多媒体教学、网上辅导、网上答疑、网上学习等功能为一体的平台。它可以极大地突破空间、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将有限空间的传统课堂变为无限空间的虚拟课堂,给教师和学生都带来极大的便利。教师依托这个平台发布教学内容,布置并批改作业,进行网上考试,网上辅导、答疑,可以更好地讲授课程内容,更快地和学生沟通,更好地实现“教”这个环节;学生借助平台可以方便地浏览和下载课程的教学课件及辅导材料,提前预习学习内容,甚至可以打印课程讲义,并进行自我测试和学习等,从而更好地实现“学”这个环节。有了这样的平台,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变机械的“填鸭”式教学为主动的启发式教学,同时可以培养学生学会充分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上网检索和下载资料,利用各种最新的资料为自己服务的能力。通过这些方法和手段,对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进行改革,把现代技术与教育结合,这对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十分重要的。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创造一个开放的环境,给学生自由发挥的机会,增加学习的兴趣,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的技巧和主动学习的能力。

4 改革考试方法

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一门应用技术学科,应注重实际应用能力的考察,主要凭试卷来检测大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能完全反映出学生的实际能力。而且试题类型目前多是测试学生对所学知识是否了解,不是考核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纯笔试的考试方法使得学生为了考试而学习,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能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应将以笔试为主的考核方式,改为以应用能力为主的考核方式。但这种改变不是单纯地用鼠标和键盘代替纸笔去解答理论知识,而是要在考核的内容上真正做到理论和应用的结合。我们认为对计算机基础课的考核方法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

(1)对于考核成绩的最终评定,从以往的期末考试成绩占主导地位的模式中走出来,代之以若干次的阶段性能力测试或考查为主,从而抑制“临时抱佛脚”的现象,转变学生为分数而学的思想。而且在平时上机实验中就进行考核,可以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2)增加操作和应用试题的比重,让学生通过分析找出解决方法,训练学生掌握应用领域的知识并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对一些计算机的基础理论知识,可以在期末笔试了解。操作与理论考试都及格才为合格.这样改变了以往学生学习计算机以死记书本、应试为主的学习方法,提高了学生上机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提高了学生的计算机水平。

(3)充分利用网上考试系统,随机抽题组卷,每个考生拿到不同考题,客观题自动评分。这样既保证了教师出题的灵活性、公平性,也缩短了教师的阅卷时间。

(4)通过多种方法检查学生的技能和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如在校园网络平台上设置一些学习、对话、软件发布等栏目板块,对参与者加权积分,作为考核总成绩的一部分,从而培养学生多渠道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

总而言之,如何上好计算机基础课,是每一位计算机公共课教师一直在努力探索着的,只有跟上计算机飞速发展的步伐,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中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M] .清华大学出版社,

[2] 谭浩强.坚持正确的方向开创新的局面[J].计算机教育,2004,(9)

[3] 王润云.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J].教育发展研究,,(2)

[4] 大学计算机教学基本要求【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篇5:高校计算机专业简历

姓 名: yjbys国籍: 中国

目前所在地: 广州 民族: 汉族

户口所在地: 湛江 身材: 158 cm 42 kg

婚姻状况: 未婚 年龄: 22 岁

求职意向及工作经历

人才类型: 普通求职

应聘职位: 文秘/文员:文员、人事专员:文员、行政专员/助理:文员

工作年限: 职称: 无职称

求职类型: 全职 可到职日期: 随时

月薪要求: 1500-- 希望工作地区: 广州

个人工作经历: 公司名称: 中山市世禾电器有限公司起止年月:-06 ~ -10

公司性质: 私营企业所属行业:电器,电子,通信设备

担任职务: 经理助理

工作描述: 主要工作是跟单和协助经理的工作,工作中我按时按量完成自己的每项任务。

离职原因:

公司名称: 广州燕塘轮胎批发市场起止年月:-06 ~ 2007-06

公司性质: 私营企业所属行业:五金矿产,金属制品

担任职务: 销售文员

工作描述: 主要工作是做轮胎的报价还有财务统计、库存盘点和考勤记录,工作中我认真完成自己的每项工作并得到经理和同事的`认可。

离职原因:

教育背景

毕业院校: 茂名建设中专学校

最高学历: 中专 毕业日期: 2006-07-01

所学专业一: 计算机 所学专业二:

受教育培训经历: 起始年月 终止年月 学校(机构) 专 业 获得证书 证书编号

2003-09 2006-06 茂名建设中专学校 计算机

语言能力

外语: 英语 一般

国语水平: 优秀 粤语水平: 精通

工作能力及其他专长

能熟练操作基本的办公软件,打字速度快,善于与人沟通,能很好地处理人际关系,理解能力强。

详细个人自传

性格开朗,积极乐观,工作认真负责,做事有条理,善于与人沟通,并懂得用自己的真诚去换取别人的信任和认可,认真做事,简单做人;爱好广泛,听歌、打羽毛球等。

篇6: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方法浅谈

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方法浅谈

当今,计算机及计算机的应用正以极快的速度朝着网络化、多功能化、行业化方向发展.从原来一般文字、数据处理到现在的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多媒体处理;从原来单机方式运行的个人计算机到现在的网络互联.只不过经历了短短的几年时间,中等职业学校发展迅速,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质量严重下降,学生厌学,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目标不明确,文章就如何利用现有的`资源把学生培养成有用的职业人才做了初步的探讨.

作 者: 作者单位: 刊 名:素质教育论坛 英文刊名:SUZHI JIAOYU LUNTAN 年,卷(期): “”(12) 分类号:G71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   计算机   教学方法  

篇7: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学论文

【摘 要】文章针对目前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实际情况,提出了以计算机在各学科领域内的应用为中心,系统地开展多层次的计算机教学。

并提出了如何确定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学的目标以及提高计算机教学质量的方法、手段。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教学目标;专业应用

掌握计算机与信息处理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已成为现代社会专业技术人员,胜任本职工作和适应社会发展所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

那么如何培养既有专业知识,又懂得使用计算机技术解决本专业领域实际问题的高级人才。

这一任务责无旁贷地摆在了高校计算机教学的面前。

下面就以高校计算机教学改革为出发点;以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为中心,在突出计算机教学与相关专业的紧密结合上,提出一些见解,仅供大家参考。

1.明确计算机课程的教学目标

目前计算机课程已成为高等院校学生的必修课。

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即三个层次的教学: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技术基础和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三个层次的教学内容也在不断的深化、充实、扩展和提高。

笔者认为:高校学生学习计算机课程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在所学专业领域中的应用。

因此,非计算机专业必须系统地开展计算机三个层次的教学。

这里还要特别强调的是:除了文化基础和技术基础的教学,要继续不断地充实与更新教学内容外,更重要的是把“位”定在以计算机应用为目标的教学上。

为此,有必要进一步加大各专业在计算机应用方面教学的改革力度,在“深度”和“广度”上下功夫。

2.突出教学内容必须以计算机在专业中的应用为中心

2.1设立计算机技术在各专业领域应用的基础课

为了提高学生在各自专业领域的计算机知识水平,可开设一些相关专业方面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可以选取使用计算机技术,解决本专业应用领域问题的一些典型示例,从原理、应用方法及实际效果上加以概括性的总结和介绍,使学生掌握一些应用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拓宽学生在计算机应用方面的知识面,培养在专业中广泛使用计算机的意识。

2.2计算机应用基础课要针对不同专业制定不同的教学内容

由于高校各系专业领域各异,因此计算机在不同专业领域的应用也就各自不同,这就要求我们根据专业门类多,应用面广等因素,制定出符合各专业需要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教学内容。

2.3设立围绕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教学的实习课

计算机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在教学内容中必须穿插有培养学生动手参与的实习课。

有些内容还不能做到让学生动手操作条件的,最好也要让学生参观具体使用的过程。

3.提高计算机教学的方法和手段

在现有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基础上,是否可以考虑:

3.1可以利用校园网资源开展一些教学工作,如

在一些课程教学课时较少时,可以利用校园网进行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和影响的网上课堂。

通过校园网进行教学,可以给学生自由安排时间学习,对于不理解的内容可以反复学习;可以给考前复习或补考学生的复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3.2计算机教学中要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必要时可适当增加计算机教

学实践或实习内容;加强上机教学环节,全面提高上机操作能力。

3.3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作用,用丰富多彩的多媒体课件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总之,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学,应随着计算机技术在各领域的普及和发展,不断地充实和更新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以跟上计算机技术在各专业领域的发展。

4.重视科研工作,提高教学质量

“科研”与“教学”相结合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本文讨论的是关于对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的教学问题,故不能就“科”、“教”相结合的问题进行深入的讨论。

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以计算机应用为目标的教学,如果没有科研项目、课题研究、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等成果去指导教学,是没有生机活力的。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必须查阅大量的科技文献,才能够及时了解学科发展现状,掌握新发展起来的理论和最新专业知识,跟踪学科发展的前沿技术;有了这样的知识积累,才可能做到不断地更新教学内容,建设高质量的教材,及时向学生介绍新思想和新成果。

从中总结整理出适合教学的新内容,充实到教材当中去,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所以,以科研促教学,走“科”、“教”结合之路,是提高以计算机应用为目标的教学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孙俊逸.计算机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

篇8: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学论文

摘要:计算机基础课程是大学生必修课程,在实际教学中,讲解式和灌输式被视为常用的教学方法,这些传统的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思考问题和实际问题解决的能力,走上工作岗位难以胜任工作。

同时课堂气氛不活跃,学生兴趣不高,长次以往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由此导致计算机课堂教学效果日益低下。

如何培养一个岗位性的人才,本文仔细分析了本课程的特点和所授学生的困难,提出教学方法应根据课程和学生特点出发,划分知识单元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总体教学以教、学、练、战为指导思想,从工作岗位需要的角度研究教学。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以点带面的教学;单元教学

一、计算机基础课程自身的特点

计算机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该课程所面临的理论知识抽象,它与社会科学中的相关理论有不同的一面,即理论知识在计算机实践操作中的应用,如内存中ROM和RAM的理解,在计算机实际操作中体现BIOS的作用,应用程序打开后存放在哪里运行,内存、外存、高速缓冲区的读取速度比较,这些问题在概念的讲述中只能说学生明白不能说透彻理解,在实践中不知如何应用,例如学生不明白为什么把要操作的大文件从U盘拷贝到电脑的硬盘中再做修改。

由此可见,在讲授中注意知识在实际问题中的解决致关重要,它注重的是实际操作过程中理解概念,用知识去解决问题,而不是书本中理论的灌输。

其次,该课程面临的是办公软件OFFICE的学习,如何学好它,同时为以后软件的学习举一反三也起到很大的.作用。

首先让学生明白学习该软件的作用是什么,其次是软件的产生是解决那些实际工作问题,教师应该有理论到实际,有浅入深的一一列举,也就是说该课程面临的是软件的操作与实际任务的关系的深刻理解。

由此总结该课程具有三个特点:一、概念的抽象性。

二、知识点的综合运用。

三、上机操作与实际工作问题的关系。

二、大专学生在学习本课程时面临的困难

(一)、概念无法深刻理解。

教师如果面临的教育对象是大专文科学生,在学习了文科科目后学习计算机知识思路的转变很重要。

篇9:非计算机专业ios简历

非计算机专业ios简历模板

姓名:毕业生范文网

三年以上工作经验 | 男 | 25岁(1985年8月1日)

居住地:广州

电 话:139********(手机)

E-mail:

最近工作 [ 1 年3个月 ]

公 司:广东XX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行 业:银行

职 位:计算机维护及网络管理 最高学历

学 历:本科

专 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学 校:广东工业大学

求职意向

工作性质: 全职

希望行业: 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硬件,计算机服务(系统、数据服务,维修),通信/电信/网络设备,网络游戏

目标地点: 广州

期望月薪: 面议/月

目标职能: IT-管理,IT-品管、技术支持及其它,销售人员,公关/媒介,证券/金融/投资

工作经验

/7--至今:广东XX银行股份有限公司(500人以上) [ 1 年3个月]

所属行业:银行

技术支持及网络管理 计算机维护及网络管理

负责计算机硬件的`装嵌,配置优化,软硬件故障维修及制定最合适的硬件配置。监测银行内部网络状况,确保网络服务器的正常运作,并处理计算机网络的突发故障。

/6--2009 /1:中国对外贸易中心集团(500人以上) [ 1 年7个月]

所属行业:公关/市场推广/会展

IT部 IT技术支持及网络管理

维护场馆内IT设备,为游客及管内员工提供技术支持

教育经历

/9-- /7 广东工业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本科

语言能力

英语(良好)

证书

2008 /7 计算机本科学士学位证书

自我评价

精通熟练计算机IT软硬件技术,对IT周边科技发展有浓厚兴趣 ;团队意识及适应能力强, 抗压能力好, 喜欢面对挑战迎难而上 ;工作绝对勤奋,认真负责,希望能得到贵公司的一个宝贵面试机会。

篇10:中医药高校计算机课程教学方法论文

中医药高校计算机课程教学方法论文

目前,大学计算机课程已经成为主流基础教育,如何在互联网+时代完善中医药高校计算机课程的内容设计和课堂教学模式成为一个突出问题。结合我国的高等中医药人才培养目标,将“以授课为主导”的传统教学模式转型为“以问题为主导”的新的教学模式将能更大的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应用最新的虚拟化概念进入教学环节更有利于学生对于计算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更能提高学生自身的自学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一、中医药高等院校计算机教学模式的现状

计算机课程是我国中医药高校专业学习的重要基础课程,其开设目的在于促进传统的中医药行业和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因此,我国中医药高等院校计算机教学模式应该向信息技术教育改变。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过去我们更多的习惯于把知识的获得和实际的应用分为两个独立的环节,学生首先通过教师的授课获取到知识,而后基于所学习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解决问题。现在绝大多数计算机教材内容体系结构都大体相同,大都从计算机的发展、通信基础知识、协议等方面进行论述。这些内容相对枯燥,理论性很强,如果教师不能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就会使学生失去兴趣,因此一定要结合中医药专业特色针对不同章节科学的设置教学内容,把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兴趣很好的结合起来,提前达到专业融合。另外现阶段高等院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网络实验室目前并不能很好的满足教学要求,很多学生可能无法接受到实验课和实训课的训练。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的认识只能停留在课本上,这样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的学习兴趣也会降低。

二、“以问题为主导”的新的教学模式探索

2.1收集资料,科学评估。

“以问题为主导”的新的教学模式在中医药高等院校的探索应用模式现在已经有了一些尝试,例如一些基础课程、临床实验等,但是在中医药计算机课程上并没有应用。“以问题为主导”是新模式的核心理念,中医药学生的`所有学习都是基于问题这一关键词而展开的,它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完成课程目标,为社会培养更加优秀的复合型高级中医药人才,在实施过程中要尽量联系实际生产生活,突出计算机的前言教育和科学体系,激发学生兴趣,有效结合传统中医药特色展现其应用性。其次为了客观真实的反映学生的知识能力情况,调动积极性参与“以问题为主导”新模式,我们必须将考核体系创新更改,逐步改进原有的理论考试为主的考核体系,逐步将学生在实践中的创新思维和中医药融合的新思路新想法纳入评价体系中,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为培养有特色的中医药人才奠定基础。

2.2利用虚拟机软件进行实验教学。

随着高等院校的办学规模越来越大,学生数量也在逐年增加多,计算机实验室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实验需求,这无疑增加了学校对硬件实验室的投入,但是往往来说实验设备的数量都不能满足学生需求,许多学生因此对计算机课程产生抵触情绪,使学生在学习完计算机网络课后没有足够的动手能力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为解决上述问题,一个良好的办法是在一台计算机上安装虚拟机软件,通过虚拟机软件,可以在一台物理计算机上模拟出一台或多台虚拟的计算机,这些虚拟机同样可以访问电脑的硬件资源,用户可以在虚拟机上安装操作系统,应用程序,访问网络资源等等,对于用户而言,它只是运行在你物理计算机上的一个应用程序,但是对于在虚拟机中运行的应用程序而言,它并不能分辨自己是在虚拟的操作系统下进行工作。所以,在虚拟机的环境下进行计算机网络的实验可以大大减少学校在硬件方面的开销,还可以避免因为操作不当或者其他因素造成对系统或者计算机硬件的损坏。教师可利用虚拟机环境为学生搭建网络实验平台。因此在计算机网络教学中利用虚拟机软件搭建的教学实验平台,明显地提高了教学质量,缓解了实验设备严重不足,解决了硬件实验室经费投入大的问题,虚拟机转变了教学人员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虚拟化技术的推广和普及将对计算机网络教学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结语

当前,我国中医药高等院校的计算机教学模式还处在探索阶段,如何更好地进行教学模式改革是当前值得深切关注和探讨的教育改革重点内容,本文从作者的教学实际出发,首先提出了计算机网络教学在中医药院校中存在的若干问题,然后从如何培养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兴趣,利用虚拟机进行实验教学等方面对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这些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易于实现,能够有效地提高这门课程的教学质量。

篇11:高校计算机专业实习自我鉴定

实习期间我能快速的适应公司的环境,融入企业的团体,用心跟同事沟通,更好的完成既定的任务。这些都不是信手拈来的。都是从一个逐步的点到面的认识,我庆幸也感谢有这样一个实习的机会,能够在就业前很好的提高自己、锻炼自己。同时也让自己对自己的能力更加自信。

在思想行为方面,我作风优良、待人诚恳,能较好处理人际关际,处事冷静稳健,能合理地统筹安排生活中的事务。

在工作方面,我认认真真完成任务,我积极响应单位号召,结合工作实际,不断学习理论、业务知识和社会知识,用先进的理论武装头脑,用精良的业务知识提升能力,以广博的社会知识拓展视野。我抱着踏实的态度来做事,虚心点往往能得到别人的认同,里面员工的朝气、团结和热情,以及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让我深受感动!

时间总是无情,在临别时,跟经理道别,跟同事道别,茫茫人海,也许以后都不再相见,但我会记住这段时间他们对我热心的照顾和无私的帮助,至此,我的社会实践圆满结束。其间还有太多种种是不能用言语表达的,但我会一直记得这次经历,并会牢记大家的教诲,在将来很好的鞭策自己,努力学习,努力迈向人生的新台阶。

这次的经历是实实在在的,就感觉自己每天都在进步,每天都能够接触新的事物,一点一点的吸收进去。初踏社会便有了这么深的感受,正应了那句话:社会是一所的大学,果然没错。展现在自己面前的是一片任自己鞭策的沃土,也分明感受到了沉甸甸的责任。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将继续学习,深入实践,不断提升自我,努力创造业绩,继续创造更多的价值。

篇12:加拿大高校计算机专业排名

加拿大的高等教育注重理论和实际应用相结合,得到全世界高度认可。加拿大开设计算机专业的很多高校还提供带薪实习机会,吸引了众多国际学子前往留学。在加拿大计算机专业优秀的大学很多。同时,加拿大计算机专业排名在世界上也非常的靠前,在加拿大有很多大学值得广大计算机热爱者选择。

1、Acadia University 阿卡迪亚大学

2、University of New Brunswick 新不伦瑞克大学

3、Dalhousie University 达尔豪斯大学

4、University of Ottawa 渥太华大学

5、McGill University 麦吉尔大学

6、University of Toronto 多伦多大学

7、Ryerso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瑞尔森理工大学

8、University of Waterloo 滑铁卢大学

9、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

10、University of Western Ontario 西安大略大学

11、University of Calgary 卡尔加里大学

12、University of Windsor 温莎大学

13、University of Guelph 圭尔夫大学

14、York University 约克大学

15、University of Manitoba 曼尼托巴大学

篇13:计算机专业大学生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方法探讨

计算机专业大学生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方法探讨

孙明伟,唐敏

(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摘要:对大学生编程素质的培养,对许多非计算机专业的高校院系来说也是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非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面临计算机基础相对薄弱、程序设计课时安排有限等问题,为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采用一种教师理论讲解与学生实践操作紧密结合的三阶段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迅速跨过了程序设计的门槛,让学生能够通过后续持续的自我编程练习提高编程素质,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三阶段教学法;程序设计课程;非计算机专业;本科教学

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是集遥感、测绘、信息技术于一体的信息和工程类学院,学院培养的人才在中国乃至世界上一直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在本科生培养方面,除了系统培养学生的空间科学、地球科学等专业知识外,还系统培养学生的信息科学知识,包括计算机网络技术、程序设计技术、数据库技术、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技术等。由于专业课程较多,相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本院学生在信息学科的课程数与课时数安排上还是较少,比如计算机原理、操作系统原理等课程都没有教学安排。本人承担学院程序设计技术的本科教学工作,在学生计算机基础相对薄弱、程序设计课时安排有限的情况下,使用一套教师理论讲解与学生实践操作紧密结合的三阶段教学方法,使学生迅速跨过了程序设计的门槛,让学生能够通过后续持续的自我编程练习来提高编程素质,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一、程序设计课程的三阶段教学方法

程序设计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理想的教学结果应该是学生通过程序设计课程的学习掌握编程语言、养成良好的编程习惯并能够完成简单的软件开发任务。根据程序设计课程的特点,学院将教学场地安排在具备100台左右计算机的机房。结合本院学生的学科背景、计算机知识储备等情况,本人将整个课程的教学过程划分成3个阶段,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具体教学方法,各阶段具体教学方法如下表所示。

第一阶段,即学生刚开始学习程序设计的阶段。首先教师进行教材相应章节的知识讲解,使学生了解相应的基础理论。然后教师将示例代码输入到程序编译器,该过程中辅助适当的代码介绍并编译运行。最后要求学生将代码在各自机位的计算机上进行输入与编译运行。对于初学者来说,最后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大量的低级错误,包括编译器操作错误、输入法引起的符号错误等,这时学生通过举手示意,教师即到相应机位查看并解决各种问题,同时向学生解释错误产生的原因。

第一阶段的教学进度会比较慢,主要是由于学生刚开始接触程序设计课程,对编程环境以及程序设计理论比较陌生,因此会犯许多低级错误。教师在解决这类错误时,一方面需要自身具备较强的程序设计功底与丰富的程序设计经验,因为许多低级错误较难通过常规的编译器错误提示来定位与排除。另一方面教师也需要具备充分的耐心以及适当的技巧,如果出现的错误匪夷所思,则可通过学生的重复演示来定位程序错误的原因。随着学生练习次数的增加,程序出错的概率会逐渐降低,这时就可进入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即学生对编程较为熟悉的阶段。首先教师同样进行教材相应章节的知识讲解,使学生掌握相应的`基础理论。然后要求学生将示例代码输入到编译器并编译执行。如果例子较为复杂的话,该过程中部分学生也会出现一些编译错误或逻辑错误,导致代码无法运行或运行得到错误结果,同样学生通过举手示意,教师到相应机位查看、解决并解释问题。最后教师公布标准代码并适当解释代码含义,编译执行并展示代码执行结果。在该过程中教师需要要求学生参考标准代码,养成良好的编程习惯。第二阶段的教学进度就比较快了,该阶段可一直持续到将教材内容全部讲授完毕。

第三阶段,即学生进行软件设计的实践练习阶段。()首先教师布置一个软件设计任务,比如要求学生编写一个类似于微软“画图板”的软件,明确要求软件需要具备的基本功能,并要求代码具备规范性、软件具备美观实用性等。然后学生利用三周左右的时间去独立完成软件设计任务,该过程中学生可以相互交流或上网查阅相应资料,但不允许代码拷贝与抄袭。最后每位学生利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公开演示所设计的软件,介绍基本功能与创意性、并展示关键代码等。在学生演示过程中,教师适当提问或点评,并根据学生的演示情况进行打分作为期末成绩的一部分。第三阶段可极大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由于采用公开演示的方式,也基本杜绝了抄袭现象。

三阶段教学方法,各阶段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所占的时间比例如图1所示。三阶段的教学过程结束后,几乎所有学生均能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理论,具备程序设计的实践动手能力,能够获得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成果展示

以我院学生~、~学生程序设计课程的期末成绩,来说明三阶段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2011~20,由于学院教学条件的限制,程序设计课程主要在普通教室授课,教学过程主要以理论讲述为主,课后学生动手练习为辅。2012~20,由于学院教学条件的改善,程序设计课程改为在计算机房授课,并按照三阶段教学方法来实施教学工作。统计学生两个不同学年的期末成绩,得到如图2、图3所示的结果。

从图2中可看出,2011~2012学年,62名学生参加考试,取得及格成绩的学生人数为49名,不及格学生人数为13名,大部分及格同学的成绩位于80分左右。从该结果可看出,程序设计课程如果仅仅使用课堂授课的方式,较难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从图3中可看出,2012~学年,72名学生参加考试,取得及格成绩的学生人数为70名,不及格学生人数为2名,大部分及格同学的成绩位于90分以上。从该结果可看出,程序设计课程改为在计算机房授课,并采用三阶段教学方法后,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通过将学生的成绩按照≤69分、70~79分、80~89分、≥90分划分为4个成绩区间,分别统计2011~2012学年、2012~2013学年4个成绩区间学生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可绘制得到如图4所示的结果。

从图4中可以看出,2011~2012学年学生期末成绩主要分布在89分以下,而2012~2013学年学生期末成绩主要分布在90分以上,由此可见三阶段教学方法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方法来说,能够显著改善非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效果。

三、结论

程序设计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对于高校非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来说,在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相对薄弱及课时安排有限的情况下,采用一种教师理论讲解与学生实践操作紧密结合的三阶段教学方法,能够使学生迅速跨过程序设计的门槛,并继续通过不断的自我练习,巩固提高程序设计水平,实践也表明该方法能够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昊,王化更,谢飞,陈乃超。以项目教学驱动机电系统设计课程教学改革[J].教育教学论坛,,(1 )。

[2]黄静,高延英,杨宇姝。 基于计算思维的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模式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3,(5 )。

[3]石媛,牟占军。浅谈高校教师教学方法的创新[J].教育教学论坛,2013,(4 )。

[4]刘卫国,施荣华。计算机程序设计教学中的抽象思维能力培养[J].计算机教育,2012,(3 )。

[5]张本成,龚伟。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教学改革探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1(1)

篇14:浅谈通信工程专业的计算机教学方法论文

浅谈通信工程专业的计算机教学方法论文

1教学目标定位

1.1专业定位

院校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对推荐的课程体系进行适当修改,进一步体现自己的办学特色。高等教育首先是国民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具体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内容安排上应满足高等教育的基本要求。但是高等教育又有其独特的职业价值取向,即培养胜任第一任职的“基础宽厚、信息主导、技指合一、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初级指挥人才。从CC划分的专业来看,面向初级指挥岗位的通信工程专业更接近信息技术专业或信息系统专业,具体的需求可以表述为:在特定军事应用环境下,通过选择、创造、应用、集成和管理的网络通信技术来满足作战需要,或者关注战场信息资源的获取、部署、管理及使用,并能分析战场信息需求和相关的组织运用过程,详细描述、设计、组织、维护与作战目标相一致的网络通信系统。笔者认为,使学员理解现代指挥信息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并在战争实践中发挥作战效能应该是教学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具体目标应该落实到针对网络体系中的各种部件、装备乃至系统做到“能组网、懂管理、会应用”,这应该是军事院校通信人才培养的基本定位和鲜明特色。

1.2课程定位

计算机网络是增强学员的信息素质至关重要的一门课程,这一观念基本上已经形成普遍共识。由于计算机网络是当代发展最快的信息技术之一,课程内容非常庞杂。而对于通信工程专业来说,计算机类课程学时非常有限,远不能与地方高校同类专业相比。因此,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定位一直比较模糊。早期计算机网络并不单独设课,而是采取在一些涉及网络的相关专业课程中泛泛介绍7层协议概念。近年单独设课后,一度出现了宽带通信网与Internet的主线之争。目前仍然存在偏重基础理论还是偏重应用能力的分歧。CFC2008对理工类非计算机专业网络技术与应用课程的要求是“从应用的角度出发,以TCP/IP协议作为基础,以Internet作为实例讲解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基本原理,使学生建立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掌握计算机网络的构成和基本工作原理,学会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应用方法,了解网络技术的最新发展”。从中可以看出,计算机网络教学应该以Internet为主线,并且要强调基本原理。笔者认为网络基本概念和原理作为教学重点是毋庸置疑的,因为素质教育要求必须着眼学员未来职业生涯的长期发展,必须培养学员关注表面现象背后的科学问题,锻炼对问题的抽象思维能力。但是网络应用能力同样需要给予高度关注,这一点对于学员尤其重要。如何处理学时有限的矛盾呢?关键是要摒弃用一门课解决所有问题的幻想,通过合理设计课程体系和分层次的应用能力培养环节达到基础理论和应用能力并举的目标。结合解放军理工大学通信工程学院的实际情况,笔者梳理的通信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中与网络相关的模块。数字通信原理、计算机硬件基础和程序设计基础是先修课程。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基本定位是使学员了解并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体系结构、协议工作原理和基本网络工具的使用。在此基础上通过后续课程理解和掌握军事网络的技术特点,比如战术环境下对网络协议、设备、组网应用的特殊要求。网络应用能力则可以通过学员自主选择开放实验,或者在本科导师的指导下申请创新课题,完成毕业设计得到必要的培养和拓展训练。

2教材选取

目前公开出版的计算机网络教材种类繁多。笔者重点比较了几本获得大多数本科院校公认的教材:Tanenbaum教授编著的《计算机网络》、谢希仁教授编著的《计算机网络》、Peterson和Davie编著的《计算机网络——系统方法》、Kurose和Ross编著的《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Tanenbaum教授与谢教授的《计算机网络》早期版本都以OSI7层协议模型为主线,较新的版本改为以TCP/IP的5层结构来组织内容,并结合了一些新出现的技术和标准。课程内容从物理层向应用层自底向上讲解网络的概念、基本原理、技术和体系结构,教学比较偏重理论,不便于开展实验。《计算机网络——系统方法》同样采用自底向上逐层讲解的`思路,但是作者反对严格地分层,强调计算机网络的系统观,围绕“为什么这样设计网络”阐述关键技术和协议如何在实际应用中发挥作用,需要有充足的学时保证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笔者选用了《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讲授内容以Internet为线索,自应用层向下逐层讲解协议原理。自顶向下方法避免了传统方法讲解体系结构内容枯燥、不易理解的通病,从学员最熟悉的应用层开始层层深入。该教材的另一个特点是精心设计了大量的课后实践任务,使复杂的网络问题变得易于理解,便于学员开展自主学习。

3教学内容安排

对于计算机网络这样飞速发展的领域来说,教学内容面面俱到是不可取的,应该着重培养学员的洞察力,能够通过自己思考辨别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哪些是本质的,哪些是表面的;因此在教学内容选取上既要兼顾知识的系统性,又要考虑学员的接受能力,同时还要强调网络基本应用能力。对于不同专业来说,普遍认可的方法是对教学层次和内容进行分类,以更好地满足不同专业的教学需求。笔者认为即便对同一专业的学员也应该提供分层次的自主学习和实验环节,鼓励学员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深入钻研网络中的科学和技术问题,达到个性化教学的目的。笔者按照通信工程专业初级指挥人才的培养目标,突出“学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从理论教学和实践环节两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设计,以解决学时不够这一突出矛盾。理论教学内容仅选取了教材《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的前5章,具体内容和知识点,强调重要概念的对理解。实践环节区分了协议分析实验、编程实验、虚拟实验、开放实验和创新课题5个层次。其中,协议分析实验、编程实验和虚拟实验要求课内完成,开放实验和创新课题则由学员自主选择。解放军理工大学通信工程学院规定在毕业设计开题之前每名本科生至少要完成一个开放实验或创新课题。

4教学方法设计

鉴于计算机网络课程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解放军理工大学通信工程学院一直在探索和推广以小班化教学模式进行本课程的教学。近几年,笔者多次承担了计算机网络课程重点教学改革试点,在多种教学形式和方法综合运用的基础上,总结了两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法:问题驱动式教学法和课题研讨教学法。

4.1问题驱动式教学法

问题驱动式教学法采取“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归纳分析”的模式,从实际到理论,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课程教学中,困扰学员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网络协议为什么要分层?教材第1章对这个问题的解释并不能完全打消他们的疑虑,实际上这个问题必须等到对整个网络的发展史、广域网、局域网等基本概念以及网络程序设计有一定认识之后才能真正理解。因此,笔者并不急于解释这个问题,而是让学员带着这个问题从应用层逐层向下边学习、边思考、边实践,直到最后安排一次课堂讨论,得出大家都能够接受的答案。再比如,讲解HTTP协议时,笔者首先从早期互联网上多媒体信息共享不便的问题,讲到Berners-Lee在一个“灵感”启发下用3个创新发明了万维网,然后通过军训网上的具体实例分析,发现非持久连接HTTP协议传输效率低下的问题,引导学员提出并发连接、持久连接、流水线式持久连接等改进方案。最后,结合当前万维网信息检索不便的问题,展望未来语义网的发展。实践证明,这种问题驱动的方法符合计算机应用教育的特点和学员的认知规律,让学员从关注知识点转向关注思维过程,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4.2课题研讨式教学法

笔者根据班级人数制定了十几个课题,不仅侧重原理应用同时也兼顾理论。课题主要是用Wireshark分析协议的工作原理和交互过程,另外还有Dijkstra算法和Socket网络编程,以及ALOHA和CSMA协议性能分析等。教员提供必要的参考资料、示例程序和课外阅读材料,要求每个学员完成所有课题,课堂上指定一名学员上讲台简短报告完成情况,就其中的重要原理和问题展开集体讨论。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情况说明,这是在课内学时有限的情况下,督促和引导学员利用课余时间自主络技术,锻炼网络应用能力的好方法,受到学员的普遍欢迎。通过上述教学手段和方法的综合运用,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效果良好,激发了学员学习、应用、开发网络的浓厚兴趣。解放军理工大学通信工程学院立项的本科生创新课题项目中,有40%与网络应用有关,特别是在软件制作类项目中比例高达70%。本科毕业设计选题中,30.1%的学员选择网络方面的研发课题,这一比例上升到33.4%。

5结语

在通信工程专业全期培养计划中增加计算机教育的比重,确定计算机网络课程的重要地位,是培养适应未来联合作战初级指挥人才信息素养的必然要求。在教学目标定位、教材选取、教学内容组织和教学方法创新方面深入研究、精心设计是保证良好教学效果的必要条件。按照“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的教学理念,计算机网络课程已建立了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和工程应用交叉融合的教学结构,各教学环节相辅相成,形成了立体化的教学模式。在小班化教学模式下,通过问题驱动式和课题研讨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注重学员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达到了基本概念原理和网络应用能力并举的教学目标。

篇15: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怎么选择认证

众多考生所迷惑的是对于自身发展应该选择微软认证还是思科认证,所以我们组织了这篇专栏文章。

选择认证——微软还是思科

最近接到的大部分咨询都是有关如何把握自己的方向、选择什么样的认证,感觉有相当部分考生以前没从事过计算机、网络的工作,甚至可以说原来的工作和计算机就没什么关系,凭借着对计算机、网络的爱好与痴迷,现在想考个认证作为进入it行业的基石。到底如何选择我们要从这两种认证代表的技能或着说是通过认证能具备什么能力分析。

微软认证

微软的mcse认证考试的特点是涉及的范围广、适用面大,mcse的内容几乎涵盖了从网络底层的硬件设备到高层的软件配置、路由技术、通讯传输加密、公用密钥、证书发放、各种应用服务器架设、用户管理等几乎当今主流的网络技术。[适用范围]考生通过mcse后会对目前计算机及网络流行的所有技术都有一个具体的了解(程度上属于中上,但不算深入),对于就业来说适合那些即将从事it业但目前还不清楚具体从事那部分的考生。

思科认证

而cisco的ccna、ccnp等认证在专业性上就要强一些,它只针对某一较窄的范围内即网络硬件、路由、交换进行更深入的探讨。但如果以后工作不涉及这方面内容、那么所学的认证就用处不大。[适用范围]它适合那些工作方向已经定下来(工作环境为cisco设备)或已经考过mcse还想在深入一点的考生。如果你决定以后从事根cisco设备有关的工作就可以考,如果不确定的话还是mcse适用范围比较宽一点。

其他内容

一般考生认为微软是一个大型软件公司其认证也应该是软件开发、程序设计之类的。但实际上mcse是属于系统管理类的,它的主要用途可以描述为使用微软的操作系统进行系统管理以及各种功能的实现、如web架设、用户帐号管理、远程网络链接等。

为什么软件公司的认证却不是编程等等呢、实际上可以这样理解。任何一个公司推出认证于其自身的作用是推广产品、所以认证的目的是让更多人能使用它的产品而不是去编制它的产品。当然微软也有比较接近软件开发的mcsd(还有一种mcad)认证,实际上也是用来推广microsoft vc、vb开发工具的。

相关的事例

你好,我现在是一网页设计人员,不懂什么网络编程,熟悉局域网的安装调试,我可以考mcse吗?我想考一个关于网络方面的认证。可不知道从何下手。我想学习微软的,或者思科的。麻烦您给我详细介绍一下。

您好! 我是一个即将毕业的学生,想考cisco的ccna认证,但我想工作一段时间再考,但我不知我现在能准备些什么,请给予指导,谢谢!

您好!我计划参加微软证书考试,可是微软认证好多真不知道考那个,我的计算机水平较差,也就是初级水平.我想问一下像我这样的考生需要多长时间备考?该如何备考?什么考试,在那报名,我都不知道。我期待着您的答复,谢谢!

你好!!我是一个电脑技术员!!对win98和win和win nt系统都用过也知道怎么安装!!也知道怎么用!!和一些大型网络的组建!!不过我只是自己学学,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我想知道怎么样才有一本证书呢???要多少费用???和学哪些东西!!请速回答!!!

您好!我是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想拿认证、可是看着这么多种类的认证,不知该过哪种?我看了很多认证网站,还是一头雾水,曾翻过ccna的辅导资料--看不懂。还请您能给我一些建议!另外、我还有几个问题:

# 在mcp当中比级基础或者说入门级的认证是哪种?

# 获得mcse是不是在某种程度上对过ccna有在基础方面的铺垫作用?

# 针对找一份兼职,哪种或那几种认证最有帮助?

一口气问了您这么多问题 : ) 期待您的回复!

篇16: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学研究

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学研究

摘要: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开展计算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复合型人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课程涉及到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应用能力与文化素质等各个方面,教学内容应体现出鲜明的基础性、工具性、系统性、实践性及先进性。

针对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材体系与课程学习网络平台的建设进行了研究与探索。

关键词:非计算专业;教材体系;网络平台

1 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材的整体规划

通过大量的教学实践以及广泛的调查研究,确定出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材体系建设的整体规划。

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而言,其所具备的计算机能力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计算机基础知识。

包括计算机的工作原理,系统基本组成,计算机基础操作,软硬件的组装,简单故障的诊断与排除,常用软件的操作技能等;第二,熟练应用办公自动化软件。

比如Windows操作系统、文字处理软件与电子表格软件、PowerPoint幻灯片制作等等;第三,掌握计算机多媒体与网络基础知识。

包括多媒体技术、系统安全与病毒、网络的基础知识,组建局域网,设置IP地址,收发电子邮件以及常用的数据库软件等。

2 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材体系的建设

2.1 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材体系建设要以调查为基础

(1)新生计算机基础能力的调查。

由于高职院校的生源来自全国各地,各地的中学教育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学生入学时计算机水平也参差不齐。

9月,笔者对所在学校新生做了“计算机基础入学测试”调查,主要考核内容是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

从试卷中任意抽取80份成绩进行分析,由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大部分新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较差,有40人考试成绩为60分以下,比例为50%,大约有一半的学生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

(2)企事业单位对高职院校毕业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要求调查。

60%的单位认为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后,基础类项目是重要,而文字处理、电子表格等办公自动化软件更为重要。

所有的单位都比较关注学生的计算机网络能力;但是对于数据库、等级考试以及程序设计等项目并不重视,很多单位比较关注应用系统的开发。

2.2 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材体系的建设要对具体的教学体系做出考量与评估

(1)根据培养目标设定教学内容。

在建立计算机教材体系的过程中,要以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为指导,合理设定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内容。

基于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筛选、归纳企业的生产任务所对应的岗位群,从而确定出本专业需面对的典型岗位,然后再细分学生需要掌握的技术与操作能力。

这样就可以保证学生学到单位所需的计算机知识、计算机技能。

尽量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根据岗位需求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真正做到“学中做、做中学”。

(2)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

学习模式要做到生产劳动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将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切入点设定为工学结合,以此来带动专业的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革。

学生在校内的学习与实际的工作要保持一致性,校内成绩考核则要结合企业的实践考核;推广订单培养模式,探索更多先进的教学模式,比如工学交替、任务驱动法、项目导向法等。

(3)实践教学是教材体系建设的重要部分。

计算机有着较强的实践性,很大程度上学生上机实践的经验决定了计算机知识、应用能力的高低。

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上机动手能力、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践教学在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方面有着重要的现实作用,多数内容都可以通过实验课程体现出来。

2.3 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学方法的改进

计算机课程有着信息容量大、实践性强的特点,要一改“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注重精讲、多练。

即只要将课程的重点、难点讲清,并不一定面面俱到,教会学生如何学习,而学生可以自学基础知识。

多练则是指设计大量的实例练习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 课程学习的平台的建设

3.1 建立课程教学网站

课程教学网站的主要作用是展示教学平台资源。

主要内容有教学内容、教学思路与方法、教学课件、教学参考内容及相关课程要求,同时也能够体现出课程特色。

它还可以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公共学习资源,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便利。

网站还具备视频播放功能,将课程中的重点、难点制作成视频,学生可以反复观看,直观学习。

此外,还可以开发课程网站的在线测试功能,学生通过测试可以及时自身掌握知识或技能的程度。

3.2 FTP作业系统

所谓的FTP,即FileTransferProtocol(文件传输协议),其基于客户机/服务器的模式,利用FTP应用程序实现客户端与FTP服务器的远程文件传输。

只要两台计算机均遵守同样的FTP协议,客户只需登陆到服务器上就能够像拷贝本地计算机的文件一样,将各类型文件从服务器主机上传输至本地计算机上,实现文件传输。

如果上传的作业文件格式为FTP形式,文件的备份与转移、甚至共享均可在网络空间中实现。

此外,FTP支持断点续传,学生与老师均能够方便地上传与下载。

3.3 互动平台

互动平台的主要作用是为学生解决课程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提高教学效果,促使学生对知识技能的理解与掌握。

互动平台包括各种论坛、BB平台讨论板以及课程答疑系统等,为学生提供交流渠道。

在这些互动平台中,学生可以随时提问,老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具体需求也有及时的了解,方便、快速地为学生答疑解惑。

而且答疑的`过程也是累积资源的过程,后续的学习者可以从这些资源中获得有益的帮助,老师则可以利用这些资源对教学内容与教学策略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

3.4 考试系统

考试的目的是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也是对老师教学效果的检验。

对于一个考试系统而言,具体的题库结构可以设计如下:单项选择:无论从设计数据表还是从评分方面,选择题是较容易实现的一种题型。

主要包含试题内容、四个选项、标准答案等字段。

文字录入:从题库结构和评分角度来说,这是最为简单的一个题型,试题内容也即是标准答案。

文件操作:这种题型由于要在客户端生成较多文件并让考生进行移动、重命名等操作。

文档编排:这种题型的评分需要用到VBA技术,在设计题库结构时,也有一定要求,也就是在试题信息中,要能体现出评分点。

程序设计:程序设计主要有三种题型:程序填空、程序改错、程序编写,这些题型包括常规的“试题内容”、“程序内容”、“运行结果”等字段。

组卷时,需要在考生文件夹下生成相关程序语言的源文件。

总之,在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材与学习网络平台建设的过程中,要融合价值标准与科学标准,遵循“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实践为主线”的原则,为高职高专非计算机专业信息技术课程的改革注入新的内涵。

参考文献:

[1]全渝娟,范荣强.基于Web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与考试系统[J].电化教育研究,(3).

[2]李发海.计算机基础教学信息网络平台的建设[J].价值工程,(4).

[3]张玉珍,谢建平.非计算机类专业高职高专《计算机网络技术》教材编写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5).

[4]林秋明.基于Web技术的计算机公共课网络教学平台的构建[J].软件导刊,2010(4).

篇17:高职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网络》教学

摘要:计算机网络课程理论抽象、实践性强,对于高职非计算机专业来说教学难度很大。

本文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实验设计三方面谈了网络教学的几点体会。

篇18:高职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网络》教学

为计算机专业学生开设了《计算机网络》课程,通过此课程的研究学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基本原理、基本技能和基本分析方法,为以后学习Web应用程序开发、计算机网络安全等后续专业课程打下必备的基础。

《计算机网络》不但能为后续各专业课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而且还能积极适应信息技术新发展的不断要求,强调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开创与创新意识以及实际组网技能。

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必须具有创新意识,必须培养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纵观《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过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一个最尖锐的矛盾。

如何解决这一教学矛盾,提高教学质量是该课程教师的亟待解决一大难点。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了个体的主动性在建构认知结构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并对认知过程中如何发挥个体的主动性作了认真的探索,符合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情境。

那么,在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中,该如何应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来解决教学难题?本文笔者将根据该课程特点并结合自身的教学思维以及教学实践,在教学理念的确立、教学模式的建构、教学方法拟定、实践项目的设立和组织四个环节谈谈如何围绕建构主义理论开展计算机网络课堂教学,以更好地为计算机网络教学服务。

一、教学理念的确立

教学理念就是人们对教学和学习活动内在规律的认识的集中体现,反映了教师个人的价值观和他对学生需要的考虑,同时也是人们对教学活动的看法和持有的基本的态度和观念,是人们从事教学活动的信念。

它是人们从事教学活动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对课程的培养目标设立与实现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教学理念决定着教学行为的产生,且教学理念支配着教学行为,可以形象地概括为态度决定一切;。

高职高专《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应遵循以岗位需要为主线、以学生发展为根本、以能力培养为中心、以教学服务社会为目标的教育理念,打破传统课程原有的知识体系,按照必须、够用;的原则将课程进行重组与创新,实行整体优化。

1.以理论够用为度,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在对《计算机网络》的行业情况重新调研后,酌情逐渐减少理论课时,增加并强化实践实训项目,使课程设置与国家对高职高专课程相一致。

2.以就业及市场需求为教学导向,根据市场需求的发展变化,及其对各个工作岗位的要求,从而去调整我们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要重视教学的实践性,充分发挥它的作用,根据以上具体需求,对高职高专《计算机网络》课程进行修订和调整,其中最重要的是调整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课程比例,并对实验环境进行优化,对课程内外教材进行丰富等。

3.为了建设质量高、具体、现代化的教学资源,必须以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作为依据;为了建设先进的教学和实训环境,必须以现代的技术作为依靠。

4.为了让学生具备其基本的网络知识,就必须通过学习理论知识和技能的训练,使其具有搭建基本网络的能力,掌握安装、配置、和调试各种网络设备,以及管理和维护网络的能力。

二、教学模式的探讨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固的教学程序及其方法的策略体系,包括教学过程中诸要素的组合方式,教学程序及相应的策略。

教学模式的建构对教学理念的实现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随着时代在进步,教育领域也在不断的探索和变革,教学模式也要适应当前的社会发展和需求,各种各样的模式都在不断的被提出和被试用。

对于高职高专来说,由于自身职业性质的设定,使得这些高校在教学模式的探索过程中,要更多的把实践教学、操作推广到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

目前来说,工学结合的模式是被普遍认可和被广泛推行的教学模式,以下就以此模式作为分析对象,浅析高职高专的教学模式之路的开展和展望。

(一)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

高职高专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我们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不能脱离生产,同时要提高自身的能力,除了要实践操作以外还需要从理论上研究其特性,获得创新。

为使得高职高专教育质量、特色得到保证,应该采用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

首先,教师在教学中充分考虑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根据当前的就业需求来调整教学内容。

其次,教师可以成立学生兴趣小组,参与网络的组建及维护工作,扩大学生的知识而。

再次,学校或课程教师可以努力地发掘其他外部可利用资源,在多个企业建立了校外实习基地,以更好地与社会紧密结合。

最后,还可以聘请企业内高级工程师以及其他专家对学生进行面对面的直接教育,让学生们能亲身感受到行业知识的魅力。

(二)探究式教学

探究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独立去解决相关问题,着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要想真正地掌握课堂理论知识,形成自己的知识构建结构,必须要深刻的理解此知识内容反映的性质、规律以及知识之间的联系,做到这一点最好的办法是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现实生活中去体验感受,而不是仅仅聆听别人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和讲解。

因此,教学模式可以由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发展。

传统教学模式都是从教师如何去教这个角度来进行论述,忽视了学生如何学这个问题。

杜威的反传统;教学模式,让人们意识到学生应是学习的主体。

现代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是重视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学生对教学的参与,根据教学的需要合理设计教;与学;的活动。

(三)网络课程教学模式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实施,网络与学科课程的整合,网络可以为教师与学生提供各种各样大容量的信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网络自己选择学习的内容,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内容的决定者,充分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新课标教学思想,真正改变了传统教学以老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记和背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探索和协同工作的能力,有利于推进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的进程,有利于学校培养现代社会需要的新型人才。

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建立网络课程、建立共享区、留言板等形式把《计算机网络》课程资源上传、共享,学生可以在课外对将要学到的内容进行预习,课后对所学内容进行复习。

(四)学历教育应与证书培训有效结合教学模式

高职高专学校的毕业生应取得学历和技术等级或职业资格两种证书,这既是国家教育法律法规、政策的要求,是高等职业教育自身的特性和实现培养目标的要求,也是各行业逐渐把专业上岗证书和专业等级证书作为毕业生就业的必备条件。

此外,双证书教育的管理及实施效果,还是高职高专人才评估工作水平的重要指标,是对学校办学成果的综合检验的指标之一。

学历教育与培训证书有效结合的教学模式,能够重新构筑课程内容新体系,可以实现教学环节与毕业生就业的工作岗位零距离对接。

三、教学方法的探讨

教育教学手段是在思想理念提高后用于实践的具体表现,也是检验思想理念的正确性、合理性、完善性、先进性的一个重要方式。

所以在提高教育教学理念的同时,教学手段也不能停滞不前。

所以,我们为了促使教学手段与教育理念的配套和同步,我们在《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上尝试了很多创新的办法,以服务整个教学过程,实现教学目标。

(一)本课程采取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灵活多样

这样的教学方法既考虑到学生记笔记、思索的需要,又考虑到扩大教学容量,采用板书与多媒体相结合灵活的教学形式。

对于需要形象性思维和抽象性问题等使用多媒体课件可以使问题直观、形象、易理解,也可增加内容的趣味性,同时也增加了信息量,提高课堂效率;对于公式推导等需演绎的内容,采用黑板加讲解的方法。

(二)通过类比的教学方法,突出教学重点,实现教学目标

讲课中可以把课堂内容与生活的事件相类比,使复杂的问题变得易懂,同时增加了趣味性。

如讲网络层的路由选择和拥塞控制时,用城市中的交通问题作类比,使学生较为轻易理解。

尤其是拥塞控制,通过类比,很轻易就能理解网络中的Packet包太多;是导致拥塞;的原因,然后就有采取一些算法来控制和解除拥塞。

(三)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开展课堂讨论,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课堂除了教师讲授,还应鼓励学生讨论,课前提问,课后总结。

课后的习题训练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

定期给出关键词,让学生查阅文献,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动态,了解计算机多学科相互渗透的特点。

四、实践项目的设立和组织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学生应用的能力应着重培养,毕业设计应该采用实验操作、综合练习、课程设计、而向应用和开发服务等实际问题。

使学生在调查—分析—综合;和实践—理论—实践;的逐步深入中,掌握理论知识,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的时候,可以更快更好地融入到企业中去,实现自身价值。

(一)根据学生兴趣开设实验兴趣小组,充分发挥学生个性

根据本课程的实验进度和学生的兴趣爱好,成立兴趣实验小组,使学生勇于创新。

由于《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实践性、应用性很强,几乎每节实验课都有实际操作。

为了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个性,不再是千人一面;,让实验内容有更好的发展,让学生从被动到主动,这样就需开设实验兴趣小组来得以实现。

(二)综合作业与课程设计结合,培养独立思考和自主创新能力

对于不同内容的课程,进行综合作业与课程设计相结合,为了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技术得以进步,需要通过各种各样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具体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只有本着以学生为本、以教学理念为导向、以教学模式与方法为源头,以提高人才的培养为宗旨,使人才的培养模式得以创新,只有这样《计算机网络》课程建设才有更大的发展。

篇19:高职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网络》教学

《计算机网络》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和应用性都很强的课程,具有知识更新快、信息量大、多学科交叉等特点,教学难度大。

而对于非计算机专业来说,又存在教学学时偏少、实验条件不足的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在总结以往授课经验的基础上,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实验设计三方面谈一谈改善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科学选择教材,优化教学内容

作为高职院校,应遵循“淡化理论,够用为度,突出应用”的原则,不照搬本科院校的教材,教材内容主要包括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局域网、网络操作系统应用、TCP/IP协议、接入Internet技术等,不求全求多。

教学内容不按OSI参考模型层层展开,而是以局域网组建为核心,从局域网拓展到互联网。

对于非计算机类专业学生来说,网络的设计、组建、管理和维护不是他们毕业后的主要岗位群,因此基础理论知识简要介绍,将重点放在操作技能的培养上。

在教学过程中,时时注意与专业相结合。

例如,对于机电、电子与自动控制技术类专业,不仅介绍商用以太网,还介绍工业以太网;不仅介绍网络操作系统,还介绍嵌入式网络操作系统。

这些专业的工作岗位里经常用到现场总线、工业以太网和嵌入式系统,学生需要知道两种网络及嵌入式和非嵌入式的区别和应用领域,从而更明确自身的发展方向。

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效果

(一)类比教学方法

计算机网络课程有很多抽象的、晦涩难懂的概念和术语,这就需要经常使用类比教学法,帮助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化枯燥为生动,有效地活跃课堂气氛。

下面介绍两个使用类比教学方法的例子。

例1:对计算机名、物理地址和逻辑地址关系的理解,可类比为日常生活中的信件投递过程。

1.信封上收件人名字相当于计算机名或物理地址。

如果信是给本班同学的,则在信封上仅写名字就可在班里投递成功,因为范围小,大家都认识他。

这就像局域网中两台计算机使用计算机名或物理地址(不用逻辑地址)也可以通信一样。

早期局域网NetBEUI协议就是使用计算机名作为地址通信的,而IPX/SPX协议则使用物理地址通信。

2.信封上的邮政编码就相当于逻辑地址。

如果信是寄给外省的同学,为保证信件的投递成功,要在信封上写上详细地址、名字和邮政编码。

邮政编码含有省、市、区等层次信息,有了邮政编码就知道信件应送往哪个省、哪个市、哪个区了。

同理,范围较大的网络通信不能仅使用计算机名或物理地址了,要使用逻辑地址,如IP地址。

IP地址像邮政编码一样含有网络号和主机号两个层次的信息,根据IP地址就知道要与哪个网络的哪台主机进行通信了。

例2:集线器、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工作过程可类比为不同的通信方式。

1.对讲机通信相当于集线器通信。

当每个人在同一栋宿舍大楼里但在不同房间时,可使用对讲机进行通话,特点是一个人说话时其余人都能听见,说话和接听不能同时进行,同一时刻只能一个人说话,如果两个以上的人同时说话就会发生冲突,这种工作模式就是半双工模式。

这就像用集线器组建的局域网,集线器信道是共享的,某一时刻只能有一台计算机发送数据,集线器简单地将某个端口收到的数据“广播式”转发给所有其余端口,只有目标计算机才会响应。

2.内线电话通信相当于交换机通信。

使用对讲机这种半双工模式不方便,所以同一栋宿舍大楼里的人可使用内线电话进行通话,特点是点对点通话不用广播,允许多对电话同时通话,说话和接听同时进行,这就是全双工模式。

这就像用交换机组建的局域网,每部电话相当于交换机上的一个端口,电话簿相当于交换机的MAC地址表,当某台计算机要发送数据时,交换机读取数据包中的目的物理地址,根据“端口号/MAC地址映射表”转发到相应端口,这就是点对点通信。

交换机允许多对点同时通信。

3.外线电话通信相当于路由器通信。

当两个人不在同一栋宿舍大楼里时,要通话就必须拨打外线,总机负责把电话转接到目的号码,总机就相当于路由器。

这边的总机负责找到对方的总机,并将内线号码转成外线号码,这就相当于路由器的路由寻址和网络地址转换NAT功能了。

(二)使用工具软件辅助教学

除了类别教学法,充分利用一些工具软件进行辅助教学也是很好的教学方法。

一般的工具软件是幻灯片、Flash动画和教学影视片段等。

这里要介绍的是使用虚拟机和Sniffer软件进行辅助教学的例子。

例1:使用虚拟机演示局域网组建和网络操作系统配置

通过虚拟机软件在一台电脑上组建多台虚拟机,每台虚拟机运行单独的操作系统而互不干扰。

有了虚拟机,我们就可以在虚拟裸机上演示如何安装网络操作系统;演示在多台虚拟机之间或虚拟机与真实机之间搭建对等网和C/S模式的局域网;演示Internet连接共享的配置;演示Windows Server 的活动目录、应用服务器的配置等。

图1所示是使用Vmware软件构建的虚拟网络环境。

具体形象的操作演示使得局域网组建和网络操作系统的学习不再空洞,学生仿佛置身于其中,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中得到真实感受。

例2:使用Sniffer软件学习分层和协议簇

Sniffer是一套获取、分析和产生网络数据包的软件,Sniffer可以在各层协议上进行解码,每一层使用不同的颜色加以区别。

对于高职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来说,进行协议分析并不是课程的重点,但协议分析器在说明局域网工作原理和通信流量、通信内容的构成、网络安全、网络病毒攻击等方面,是一种不可多得的生动的教具。

在教学过程中可充分利用Sniffer对数据包的`分析解码功能,帮助学生理解分层和协议簇的概念。

方法是在Sniffer软件中设置捕获访问某网站的数据报文,选取其中的HTTP数据报文,从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一个应用报文是如何从应用层到传输层再到网络层接着到链路层逐层进行封装,并且可以看到各层中相应协议规定结构的具体内容,如图2所示。

(三)网络教学法

由于互联网信息丰富,所以充分利用互联网查阅常用网络产品的性能和参数,对学生学习网络增强感性认识、提高学习兴趣很有帮助。

例如,上网查看市面正在使用的交换机的图片、类型、参数和价格,学生就能产生感性认识,明白所学知识在选购交换机时的作用,增加对交换机性能和价格行情的了解。

又如,对域名的认识,除了介绍域名结构、域名解析原理外,还可上网搜索查看域名申请过程、域名和IP地址的绑定和域名价格等。

上网搜索所需知识已是获取知识的最快捷有效途径之一,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教会学生上

网搜索知识的技巧和培养学生上网主动学习的习惯。

加强实验教学环节

计算机网络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

通过实验环节,可以加深理解理论知识和熟练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

然而,由于网络设备价格高等原因,对于非计算机专业来说无法建设完善的计算机网络实验环境。

利用虚拟机和Sniffer软件来架构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则是一种很好的解决方案。

网络实验可开设如下:(1)使用虚拟机软件学习网络操作系统的安装;(2)将两台虚拟机组建成对等网;(3)将两台虚拟机组建成C/S模式局域网,并配置FTP服务器、Web服务器、DNS服务器、DHCP服务器和防火墙;(4)使用Sniffer软件捕获通信过程中通信双方的交互信息,分析所捕获的数据包数量、数据包类型和数据包内容,从而掌握子网掩码、网关、ARP协议、ICMP协议的作用和工作机制。

实践证明,采用上述教学方法后原本晦涩难懂、抽象空洞的课程变得形象易懂、真实可见,学生好学,教师好教,“教学做”得到了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张黎明,李玉龙.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网络”教学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18):96-97.

[2]张玉珍,谢建平.非计算机类专业高职高专《计算机网络技术》教材编写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9):28,49.

[3]孙兴华,玉珏.比喻教学法在“计算机网络”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与职业,(17):153-154.

[4]刘洪涛,张纲,程良伦.基于Sniffer Pro的虚拟实验室构建[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30(8):275-277.

[5]程向前.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课程改革方案[J].计算机教育,2011(14):28-32.

[6]吴俊强.构建虚实结合的计算机网络实训室[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11):245-247.

[7]陶建文,廖小玲.整合背景下“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环境设计[J].教育与职业,2008(29):99-101.

篇20:高师非计算机专业信息技术教育改革探讨

高师非计算机专业信息技术教育改革探讨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开展,对基础教育师资的信息技术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师非计算机专业信息技术教学改革势在必行.通过对高师非计算机专业信息技术教学的`存在问题进行分析,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块等方面提出改革的思路.

作 者:林璇  作者单位:韩山师范学院数学与信息技术系,广东・潮州,521041 刊 名:科教文汇 英文刊名:THE SCIENCE EDUCATION ARTICLE COLLECTS 年,卷(期):2009 “”(12) 分类号:G652 关键词:高师   非计算机专业   信息技术教育   教学改革  

高校艺术专业实验室管理探索论文

高校环境设计人才培养策略探讨论文

高校新型语言实验室建设及管理论文

地方高校财政学专业人才培养思考论文

高校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现状与优化路径论文

高校管理类课程教学改革措施论文

对高校生物专业实践教学的几点思考

高校教学教育改革论文

地方高校强化实践教学主体地位的思考论文

高职高专计算机教学实验室建设的实践与探析的论文

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教学方法
《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教学方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教学方法(精选20篇)】相关文章:

高校教学计算机基础论文2022-08-28

计算机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研究论文2023-12-09

浅谈地方高校信息管理专业双语教学调查与分析论文2023-02-03

高校教师职称评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的论文2022-11-02

论地方高等学校文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2024-05-12

高校宿舍管理系统的论文2023-03-21

高校实验室管理及实验教学分析实验室管理论文2023-04-23

高校校园篮球文化建设和改革思考论文2023-07-06

分析高校图书馆实行勤工助学工作的现状及重要意义论文2023-08-24

教学管理与教育的研究论文2023-02-27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