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错”为你分享7篇“文言文阅读及参考译文”,经本站小编整理后发布,但愿对你的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
篇1:文言文阅读及参考译文
文言文阅读及参考译文
文言文,完成4~7题。
六月,壬寅朔,昭义节度使李抱真薨。其子殿中侍御史缄与抱真从甥元仲经谋,秘不发丧,诈为抱真表,求以职事授缄;又诈为其父书,遣裨将陈荣诣王武俊假货财。武俊怒曰:“吾与乃公厚善,欲同奖王室耳,岂与汝同恶邪!闻乃公已亡,乃敢不俟朝命而自立,又敢告我,况有求也!”使荣归,寄声质责缄。
昭义步军都虞候王延贵,汝州梁人也,素以义勇闻。上知抱真已薨,遣中使第五守进往观变,且以军事委王延贵。守进至上党,缄称抱真有疾不能见。三日,缄乃严兵诣守进,守进谓之曰:“朝廷已知相公捐馆,令王延贵权知军事。侍御宜发丧行服。”缄愕然出谓诸将曰朝廷不许缄掌事诸君意如何莫对缄惧乃归发丧以使印及管钥授监军。守进召延贵,宣口诏令视事,趣缄赴东都。元仲经出走,延贵悉归罪于仲经,捕斩之。诏以延贵权知昭义军事。
秋,七月,壬申朔,以王延贵为昭义留后,赐名虔休。昭义行军司马、摄州刺史元谊闻虔休为留后,意不平,表请以磁、邢别为一镇。昭义精兵多在山东,谊厚以悦之。上屡遣中使谕之,不从。临守将夏侯仲宣以城归虔休,虔休遣磁州刺史马正卿督裨将石定蕃等将兵五千击州;定蕃帅其众二千叛归谊,正卿退还。诏以谊为饶州刺史,谊不行;虔休自将兵攻之,引水以灌城。九月,王虔休破元谊兵,进拔鸡泽。
(节选自《唐纪五十一》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遣裨将陈荣诣王武俊假货财 诣:指使。
B.吾与乃公厚善 善:交好。
C.令王延贵权知军事 知:主持。
D. 趣缄赴东都 趣:催促。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缄愕然/出谓诸将曰/朝廷不许/缄掌事诸君意如何/莫对缄惧/乃归发丧以使印/及管钥授监军。
B.缄愕然/出/谓诸将曰/朝廷不许缄掌事诸君/意如何/莫对/缄惧/乃归发丧以使印及/管钥授监军。
C.缄愕然/出谓诸将曰/朝廷不许缄掌事诸君/意如何/莫对缄惧/乃归发丧/以使印及管钥授监军。
D.缄愕然/出/谓诸将曰/朝廷不许缄掌事/诸君意如何/莫对/缄惧/乃归发丧/以使印及管钥授监军。
6.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李缄为了继承节度的职位,不仅没有将父亲去世的消息公之于众,反而伪造了父亲的表章。王武俊为人正直,不肯与李缄狼狈为奸,并让陈荣回去,口头传达他对李缄的质问与责备。
B.王延贵本是昭义步军都虞侯,当德宗知道李抱真已死,便派遣中使第五守进前去观察形势的变化。李缄害怕了,交付了重要物件。第五守进口头宣布诏旨,命令王延贵主管事务。
C.德宗任命王延贵为昭义留后,赐给他新的名字,叫王虔休。昭义行军司马、摄州刺史元谊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心中愤慨不满。石定蕃也不满王虔休,于是,率领他的部众二千人叛变,归降元谊,
D.德宗颁诏任命元谊为饶州刺史,元谊不肯前去就任。王虔休亲自领兵攻打元谊,还引来水淹灌州城。九月,王虔休打败元谊的兵马,进军攻克鸡泽。
7.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闻乃公已亡,乃敢不俟朝命而自立,又敢告我,况有求也!
(2) 上屡遣中使谕之,不从。
【答案】
4.选A。诣:往,到……去。
5.选D。前三项都有“破句”,句读标错。
6.选C。“石定蕃也不满王虔休”无据。
7.(1)听说你父亲已经去世,你竟敢不等待朝廷的任命便擅自继位,还敢告诉我,况且有求于我!(2)德宗屡次派遣中使晓示他,但他不肯听从
【参考译文】
六月,壬寅朔(初一),昭义节度使李抱真去世。他的儿子殿中侍御史李缄,与李抱真的表外甥元仲经谋划,先不将李抱真去世的消息公告于众,伪造李抱真的表章,请求将节度使的职务授给李缄,还伪造他父亲的`书信,派遣副将陈荣前往王武俊处借用钱财。王武俊生气地说:“我与你父亲深深交好,是为了共同辅助朝廷而已,怎么会与你狼狈为奸呢!听说你父亲已经去世,你竟敢不等待朝廷的任命便擅自继位,还敢告诉我,况且有求于我!”他让陈荣回去,口头传达他对李缄的质问与责备。
昭义步军都虞候王延贵,是汝州梁地人氏,平素以见义勇为知名。德宗知道李抱真已经去世了,便派遣中使第五守进前去观察形势的变化,将要把军中事务交付给王延贵。第五守进来到上党时,李缄声称李抱真重病在身,不能接见。过了三天,李缄才全副武装地去见第五守进,第五守进告诉他说:“朝廷已经知道李相公去世了,已命令王延贵暂且代理军中事务。你最好还是将消息公之于众,为你父亲服丧守孝吧。”李缄惊讶不已,出来以后,他对各将领说:“朝廷不允许我执掌军中事务,诸位意下如何?”没有人回答他。李缄害怕了,便回去将李抱真的死讯公布于众,把节度使的印信和钥匙交给监军。第五守进召来王延贵,口头宣布诏旨,命令王延贵任职,催促李缄前往东都洛阳。元仲经外出逃走。王延贵把罪责全部加给元仲经,便逮捕并斩杀了他。德宗颁诏任命王延贵暂且代理昭义军中事务。
秋季,七月,壬申朔(初一),德宗任命王延贵为昭义留后,赐给他新的名字,叫王虔休。昭义行军司马、摄州刺史元谊听说王虔休担任了留后,心中愤慨不满,上表请求将磁州、邢州另外组成一个节镇。昭义的精锐兵马多数驻扎在山东,元谊给与丰厚的待遇,以便取悦他们。德宗屡次派遣中使晓示他,但他不肯听从。临的守城将领夏侯仲宣率领全城归顺了王虔休,王虔休派遣磁州刺史马正卿督促副将石定蕃等人领兵五千人进击州。石定蕃率领他的部众二千人叛变投降元谊,马正卿撤退而还。德宗颁诏任命元谊为饶州刺史,元谊不肯前去就任。王虔休亲自领兵攻打元谊,还引来水淹灌州城。九月,王虔休打败元谊的兵马,进军攻克鸡泽。
篇2:文言文阅读附带译文
文言文阅读附带译文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①。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而浮生②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③,良有以也!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④假我以文章。会桃李之芳园,序天伦⑤之乐事。群季⑥俊秀皆为惠连⑦吾人咏歌独惭康乐⑧。幽赏未已,高谈转清。开琼筵⑨以坐花,飞羽觞⑩而醉月。不有佳作,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
(选自唐·李白《李太白集》)
注释:①逆旅:旅舍。②浮生:漂浮无定的人世生命。③秉烛夜游:指人生短暂,应该及时行乐。④大块:天地,此处指大自然。⑤天伦:旧指父子兄弟等亲属关系。此处指兄弟关系。⑥群季:诸弟。季,古代兄弟按年龄排行,称伯、仲、叔、季。⑦惠连:南朝宋文学家谢惠连,幼而聪敏,十岁能文。此处用谢惠连比喻诸弟。⑧康乐:指南朝宋诗人谢灵运,因其袭封康乐公,故称。⑨琼筵:珍美的筵席。⑩羽觞:古代饮酒用的两边有耳的杯子金谷:西晋石崇筑园于金谷涧,其地在今河南洛阳西北,故称金谷园。石崇曾在这里大会文士,作《金谷诗序》说:“遂各赋诗,以叙中怀,或不能者,罚酒三斗。”
【译文】
天地是万物暂时歇息的旅舍。光阴是百代匆匆而去的过客。飘忽不定的人生如同做梦一样,欢乐的日子能有多少呢?古人拿着烛火在夜里游乐,确实是有他的道理啊!况且,温暖的春天用烟花绚烂的景色召唤我们,大自然把缤纷的花纹和色彩赐给我们。我们聚会在桃李争芳的园中,叙述着天伦乐事。诸位弟弟英俊挺秀,个个好像谢惠连;而我自己的吟诗作歌,总觉得不如谢康乐。悠闲地赏玩景色还未结束,高谈阔论已转向清雅。摆设珍美的宴席,坐在花间,连连飞杯递盏,酣醉在月下。如果没有好诗,怎能抒发高雅的`情怀?如果赋诗不成,将依照金谷园宴会规定的数量罚酒。
【思考与练习】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古人秉烛夜游( ) ②良有以也( )
③幽赏未已( ) ④何伸雅怀( )
2.下列句中的“之”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 B.光阴者,百代之过客
C.辍耕之垄上 D.会桃李之芳园
3.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通 ,意思是 。
A.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B.况阳春召我以烟景
C.序天伦之乐事 D.罚依金谷酒数
4. 请给文中划线的句子加上标点。
群 季 俊 秀 皆 为 惠连 吾 人 咏 歌 独 惭 康 乐
5.翻译下列句子。
①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
②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
【参考答案】
1.①执,拿 ②实在,的确 ③沉静,安闲 ④抒发 2.C(动词:往,到。ABD均为结构助词:的) 3.C“序”通“叙”,欢舒,畅谈。4.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6.①天地是万物暂时歇息的旅舍。②摆设珍美的宴席,坐在花间,连连飞杯递盏,酣醉在月下。
篇3:《新唐书》文言文阅读及译文
《新唐书》文言文阅读及译文
杜景佺,冀州武邑人。性严正,举明经中第,累迁殿中侍御史。出为益州录事参军。时隆州司马房嗣业徙州司马,诏未下,欲即视事,先笞责吏以示x。景佺谓曰:“公虽受命为司马,州未受命,何急数日禄邪?”嗣业怒,不听。景佺曰:“公持咫尺制,真伪莫辨,即欲搅乱一府,敬业扬州之祸,非此类邪?”叱左右罢去,既乃除荆州司马。吏歌之曰:“录事意,与天通;州司马,折威风。”由是浸知名。
入为司刑丞,与徐有功,来俊臣、侯思止专治诏狱,时称“遇徐、杜者生,来、侯者死”。改秋官员外郎,与侍郎陆元方按员外郎侯昧虚罪,已推,辄释之。武后怒其不待报,元方大惧,景佺独曰:“陛下明诏六品、七品官,文辨已定,待命于外,今虽欲罪臣,奈明诏何?”宰相曰:“诏为司刑设,何预秋官邪?”景佺曰:“诏令一布,无台、寺之异。”后以为守法,擢凤阁舍人。迁洛州司马。
延载元年,检校风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后尝季秋出梨华示宰相以为祥,众贺曰:“陛下德被草木,故秋再华。”景俭独曰:“阴阳不相夺伦,渎即为灾。故曰:“冬无愆阳,夏无伏阴,春无凄风,秋无苦雨。’令草木黄落,而木复华,渎阴阳也。窃恐陛下布德施令,有所亏素。臣位宰相,助天治物,治而不和,臣之咎也。”顿首请罪。后曰:“真宰相!”会李昭德下狱,景佺苦申救,后以为面欺,左迁秦州刺史。入拜司刑卿。圣历元年,复以凤阁侍郎同风阁鸾台平章事。契丹入寇,陷河北数州,虏已去,武懿宗欲尽论其罪,景佺以为胁从可原,后如其议。坐漏省内语,降司刑少卿。出为并州长史,道病卒,赠相州刺史。
(《新唐书》·列传第四十一)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时隆州司马房嗣业徙州司马 徙:流放。
B.由是浸知名 浸:逐渐。
C.与徐有功、来俊臣、侯思止专治诏狱 治:审理。
D.与侍郎陆元方按员外郎侯昧虚罪 按:查办。
5.以下各组句子,全都直接表明杜景佺“性严正”的一组是
A.①州司马,折威风 ②公持咫尺制,真伪莫辨
B.①遇徐、杜者生 ②今虽欲罪臣,祭明诏何
C.①诏令一布,无台、寺之异 ②阴阳不相夺伦,滨即为灾
D.①景佺以为胁从可原 ②后曰:“真宰相!”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杜景佺不惧隆州司马房嗣业的淫威,直面斥责他仗势凌人、横行不法的行为,受到官吏和百姓的称赞,杜景佺也由此显名。
B.“遇徐、杜着生,来、侯者死”的称述,表明了徐有功、杜景佺执法的公正,也道出了百姓对酷吏来俊臣、侯思止的不满。
C.杜景佺和陆元方在侯味虚的案子上,依法办事,却引发了武后的愤怒,杜景佺不卑不亢的'回答,让武后改变了态度。
D.在对待“秋出梨华”这件事上,群臣都阿谀奉承,附和武后吉祥之说,唯独杜景佺敢说真话,武后称之为“真宰相”。
7.把第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诏未下,欲印视事,先笞责吏以示x(5分)
(2)契丹入寇,陷河北数州,虏已去,武懿宗欲尽论其罪(5分)
参考答案
4.A(徙:这里是调动官职)
5.C(“性严正”即严肃正直。A项①不是直接说明;B项①不是直接说明;D项②不是直接说明)
6.A(“受到官吏和百姓的称赞”错。原文 “吏歌之曰”说明歌颂的只有“吏”。)
7.(1)诏书没有下达,房嗣业就想马上上任,首先鞭打(打板子)责罚小吏来显示x严。(即,立刻、马上;视事,到职工作;笞,鞭打;以,来。各1分,通畅1分)
(2)契丹入侵,攻克黄河以北数州,敌人离开后,武懿宗想把当地官员全部定罪。(寇,侵犯;陷,攻破、攻克;去,离开;论,定罪。各1分,通畅1分)
参考译文:
杜景佺,冀州武邑人。性格严肃正直,参加明经科考试中第,多次提拔做了殿中侍御史。出京担任益州录事参军。当时隆州司马房嗣业调任益州司马,诏书没有下达,就想马上上任,首先鞭打(打板子)责罚小吏来显示x严。景佺对他说曰:“公虽然受朝廷之命担任司马,但益州还未接到朝廷的任命,难道着急领这几天的俸禄吗?”嗣业非常生气,不接受杜景佺的意见。景佺又说:“你依仗担任个小官,此次任命难定,就想搅乱一府,徐敬业在扬州叛乱之灾祸,不是和你的做法很像吗?”呵叱左右停止行刑,不久又任命房嗣业为荆州司马,小吏作歌赞颂杜景佺说:“录事意,与天通;州司马,折威风。”从此渐渐出名。
入朝担任司刑丞,和徐有功、来俊臣、侯思止专门掌管皇帝关注的案件,当时人们说“遇到徐有功、杜景佺的犯人就能活下来,遇到来俊臣、侯思止的犯人就得死去”。改任秋官员外郎,和侍郎陆元方查办员外郎侯味虚的罪行,审问完了,就释放了侯味虚。武后对他不待朝廷批复就放人的做法大怒,陆元方非常害怕,景佺独自向武后解释说:“陛下明令诏书规定六品、七品官,案件审清,待命于外,现在如果认为我有罪,那对皇帝明令诏书怎么解释”宰相说:“诏书是为司刑官员规定的,和你们这些刑部宫员有什么关系?”景佺说:“诏令一公布,御史台、大理寺这些部门没有区别。”武后认为杜景佺恪守法令,提升为凤阁舍人。又调升为洛州司马。
延载元年,调任检校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武后曾在晚秋拿出梨花给宰相看认为是国家的祥瑞,众人祝贺说:“陛下恩德波及草木,因此秋天第二次开花。”只有杜景佺说:“阴阳不改变次序,改变就是灾祸。因此说:‘冬无不会过分温暖,夏天没有寒冷,春天无寒风,秋天没有久下不停的雨。’现在草木枯黄调落,可是梨树又开花,阴阳失调啊。我担私下心陛下施行仁德、发布号令,有不足和混乱的地方。我位居宰相,协助天子治理万物,治理却不和顺,是臣的罪过。”叩头请罪。武后说:“真正的宰相啊!”正赶上李昭德下狱,杜景佺极力申辩搭救他,武后认为认为杜景佺当面欺君,把他贬为秦州刺史。后入朝担任司刑卿。圣历元年,又凭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契丹入侵,攻陷黄河以北数州,敌人离开后,武懿宗欲把当地官员全部定罪,杜景佺认为他们只是胁从可以原谅,武后听从了杜景佺的建议。因为泄漏皇帝的话犯罪,降为司刑少卿。出京担任并州长史,道中病亡,朝廷追赠相州刺史。 (《新唐书》·列传第四十一)
篇4:阅读文言文试题及译文
阅读文言文试题及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是仪传
是仪字子羽,北海营陵人也。本姓氏,初为县吏,后仕郡,郡相孔融嘲仪,言“氏”字“民”无上,可改为“ 是”,乃遂改焉。
孙权承摄大业,优文征仪。到见亲任,专典机密,拜骑都尉。吕蒙图袭关羽,权以问仪,仪善其计,劝权听之。从讨羽,拜忠义校尉。仪陈谢,权令曰:“孤虽非赵简子,卿安得不自屈为周舍邪?”
既定荆州,都武昌,拜裨将军,后封都亭侯,守侍中。欲复授兵,仪自以为非材,固辞不受。黄武中,遣仪之皖就将军刘邵,欲诱致曹休,休到,大破之,迁偏将军,入阙省尚书事。外总平诸官,兼领辞讼,又令教诸公子书学。
大驾东迁,太子登留镇武昌,使仪辅太子。太子敬之,事先咨询,然后施行。进封都乡侯。后从太子还建业,复拜侍中、中执法。平诸官事、领辞讼如旧。典校郎吕壹诬白故江夏太守刁嘉谤讪国政,权怒,收嘉系狱,悉验问。时同坐人皆怖畏壹,并言闻之,仪独云无闻。于是见穷诘累日,诏旨转厉,群臣为之屏息。仪对曰:“今刀锯已在臣颈,臣何敢为嘉隐讳,自取夷灭,为不忠之鬼!顾以闻知当有本末。”仪据实答问,辞不倾移。权遂舍之,嘉亦得免。
南、鲁二宫初立,仪以本职领鲁王傅。为傅尽忠,动辄规谏,事上勤,与人恭。不治产业,不受施惠,为屋舍才足自容。邻家有起大宅者,权出望见,问起大宅者谁,左右对曰:“似是仪家也。”权曰:“仪俭,必非也。”问果他家。其见知信如此。服不精细,食不重膳,拯赡贫困,家无储蓄。权闻之,幸仪舍,求视蔬饭,亲尝之,对之叹息,即增俸赐,益田宅。仪累辞让,以恩为戚。
时时有所进达,未尝言人之短。权尝责仪以不言事,无所是非,仪对曰:“圣主在上,臣下守职,惧于不称,实不敢以愚管之言,上干天听。”事国数十年,未尝有过。吕壹历白将相大臣,或一人以罪闻者数四,独无以白仪。权叹曰:“使人尽如是仪,当安用科法为!”及寝疾遗令素棺敛以时服务从省约年八十一卒?
4.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权遂舍之,嘉亦得免? 舍:安置住宿
B.权怒,收嘉系狱?? 系:关押,拘捕
C.仪累辞让,以恩为戚? 戚:亲戚
D.迁偏将军,入阙省尚书事 省:省略、减少
5.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是仪为人谨慎的一组是(? )
①吕蒙图袭关羽,权以问仪,仪善其计
②权尝责仪以不言事,无所是非
③即增奉赐,益田宅。仪累辞让,以恩为戚
④服不精细,食不重膳,拯赡贫困,家无储蓄
⑤在刁嘉案件中,“仪据实答问,辞不倾移”
⑥吕壹历白将相大臣,或一人以罪闻者数四,独无以白仪
A.①②⑥ B.②③⑤ C.②③⑥ D.②③④
6.下列对文意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
A.是仪本姓氏,因为郡相孔融嘲笑他心中无百姓,便改变了自己的姓氏。
B.是仪因其清廉、谨慎、正直,而受到孙权的赏识和高度信任。
C.在叙述江夏太守刁嘉事件时,作者主要采用对比的手法以突出是仪的忠勇公正。
D.是仪经常推荐贤才,又从不说人家的短处,于是引起孙权对他的责备,说他“不言事,无所是非”。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典校郎吕壹诬白故江夏太守刁嘉谤讪国政,权怒,收嘉系狱,悉验问。(5分)
(2)服不精细,食不重膳,拯赡贫困,家无储蓄。(5分)
参考答案:
4、B(A放过 B拘捕D考察、管理)
5、C(①指肯定吕蒙计策,④言清廉朴素,⑤言刚直、正直。可排除①④⑤。③“以恩为戚”意为把恩惠当作忧虑,可看出其谨慎。)
6、A(A他心中无百姓不妥,文中民无上是目无尊上的意思。)
7、(1)典校郎吕壹诬告说过去的江夏郡太守刁嘉诽谤诋毁国家政事,孙权大为震怒,把刁嘉抓进了监狱,有关官员也全部弄来查证审问。
得分点:诬白:诬告说,故:先前,原。谤讪:诽谤诋毁。悉验问省略的宾语:有关官员。句意顺畅得一分。
(2)是仪穿的衣服不精美,吃的菜肴不丰盛,却热心救济穷困,家中没有积蓄。
得分点:省略的主语:是仪。服:穿的衣服。食:吃的菜肴。句意之间形成的转折关系;却。句意顺畅得一分。
参考译文
是仪,字子羽,北海国营陵县人。他最初姓氏,开始时在本县当办事员,接着到北海国政府作事,北海国国相孔融嘲笑他,说他姓的“氏”字是“民”字没有上面的部分,(岂不是民众目无上司?)可以改为同音的“是”字,于是他就把姓改了。
孙权继承和统管大事,以表示尊敬优待的文书征召是仪。是仪到达后受到亲近和信任,专门在孙权身边管理机密文书,被授予骑都尉的官衔。吕蒙图谋袭击关羽,孙权问是仪的意见,是仪觉得吕蒙的计策很好,劝孙权采纳。是仪又随孙权出兵进攻关羽,被任命为忠义校尉。他向孙权陈述理由辞让,孙权下达指令说:“我虽然不是赵简子,但是您怎么能够不委屈自己当一下周舍呢?”
平定荆州之后,孙权建都武昌,是仪升任裨将军,后来又封为都亭侯代理侍中职务。孙权还想授给他一支兵马,是仪因为自己不是将才,坚决推辞,不受。黄武年间,孙权派是仪到皖县去见将军刘邵,想执行引诱魏军大将曹休前来的计划。后来曹休受骗率军到达,被打得大败而逃,是仪因功升任偏将军,进入皇宫内掌管尚书职权。对外总领众官,兼管诉讼事务,孙权又叫他教众公子读书学习。
孙权迁都到东边的建业,太子孙登留在武昌镇守,并让是仪辅佐太子。太子非常尊敬他,每件事都先征询其意见,然后才实施。此后是仪进封都乡侯。后来他随太子孙登回建业之后,又被任命为侍中、中执法。管理众官事务,仍旧兼任诉讼管理。中书典校郎吕壹诬告过去的江夏郡太守刁嘉诽谤诋毁国家政事,孙权大为震怒,把刁嘉抓进了监狱,有关官员也全部弄来查证审问。当时受牵连的人害怕吕壹,都说听到了刁嘉的恶毒攻击,唯独是仪却说没有听到。结果他一连很多天都受到追根究底的盘问,孙权为此下达的诏令也变得非常严厉,群臣为他的处境担心到了极点。是仪回答说:现在的刀锯已架在我脖子上,我怎敢替刁嘉隐瞒,自取灭亡,落个不忠诚的死鬼呢?只是认为听到了刁嘉诽谤国家政事的话,就该有听到的原委详情。是仪依然据实回答讯问,供辞保持正直而不改变。结果孙权放过了他,刁嘉也得以免罪。
太子孙和、鲁王孙霸两人被正式册封名号后,是仪以本职兼任鲁王傅。是仪担任鲁王傅时竭尽忠诚,鲁王的举动有过失时他总要规劝;他的处世特点是为上司服务勤勉,与人交往态度恭敬厉。是仪素来不置产业,也不接受别人的施舍恩惠,修建的'住宅刚好够自家居住。邻居有一家兴修了一座大宅院,孙权外出时远远望见,问修大宅院那家是谁,左右的侍从回答说:“像是是仪家。”孙权说:“是仪节俭,必定不是他。”一问果然是其他人。是仪就是如此受到孙权的了解和信任。是仪穿的衣服不精美,吃的菜肴不丰盛,却热心救济穷困,家中没有积蓄。孙权听说之后,特地光临他家,看了他吃的菜饭,还亲自品尝,不禁感慨叹息,立即下令给他增添俸禄,扩大田产和住宅。是仪一再辞让,把受到的恩惠当作忧心的事。
是仪时时举荐人才,却从不说别人的短处。孙权曾经责备他不谈政事,没有肯定也没有非议,是仪回答说:“圣明君主在上,下面的臣僚尽职尽责,为臣一直担心自己不称职,实在不敢以我浅陋片面的看法,干扰陛下的神思。”是仪为国家服务几十年,从未有任何过失。校事官吕壹把朝廷的将相大臣一一告发,有的一个人就多次被他告发有罪,唯独没有什么证据可以告发是仪。孙权感叹说:“假使人人都像是仪,又何必动用法律条令啊!是仪病倒时留下遗嘱说,死后只用一般的棺木,装殓时也只穿平时的衣服,务必简省节约,他八十一岁去世。
篇5:文言文阅读答案及译文
文言文阅读答案及译文
徒单恭,本名斜也。斜也贪鄙,使工绘一佛像,自称尝见佛,其像如此,当以金铸之。遂赋属县金,而未尝铸佛,尽入其家,百姓号为金总管。秉德①廉访官吏,斜也以赃免。
海陵②篡立,海陵后徒单氏,斜也女,由是复用为会宁牧,封王。未几,拜平章政事,海陵猎于胡剌浑水,斜也编列围场,凡平日不相能者辄杖之。海陵谓宰相曰:斜也为相,朕非私之。今闻军国大事凡斜也所言,卿等一无取,岂千虑无一得乎?他宰相无以对,温都思忠举数事对曰:某事本当如此,斜也辄以为如彼,皆妄生异议,不达事宜。臣逮事康宗,累朝宰相未尝有如斜也专恣者。海陵默然。斜也于都堂脊杖令史冯仲尹,御史台劾之,海陵杖之二十。斜也猛安部人撒合出者,言斜也强率取部人财物。海陵命侍御史保鲁鞫③之。保鲁鞫不以实,海陵杖保鲁,而以撒合出为符宝祗候。
斜也兄定哥尚太祖长女兀鲁,定哥死无子,以季弟之子查剌为后。斜也谋取其兄家财,强纳兀鲁为室而不相能,兀鲁尝怨詈斜也。斜也妾忽挞与兀鲁不叶,乃谮兀鲁于海陵后徒单氏曰:兀鲁怨上杀其兄宗敏,有怨望语。会韩王亨改广宁尹,诸公主宗妇往贺其母,兀鲁以言慰亨母,忽挞亦以怨望指斥诬兀鲁。海陵使萧裕鞫之,忽挞得幸于徒单后,左验皆不敢言,遂杀兀鲁,斜也因而尽夺查剌家财。大定间皆追正之。海陵以兀鲁有怨望语,斜也不奏,遂杖斜也,免所居官。俄,复为司徒,进拜太保,领三省事,兼劝农使。再进太师,封梁晋国王。
贞元二年九月,斜也从海陵猎于顺州。方猎,闻斜也薨,即日罢猎,临其丧,亲为择葬地,遣使营治。及葬,赐辒辌车,上及后率百官祭之,赐谥曰忠。正隆间,改封赵国王,再进齐国公。
选自《金史徒单恭传》(卷一二○)
『注释』①秉德:即完颜秉德。②海陵:即海陵王完颜亮。③鞫:立案调查。
4.对下列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平日不相能者辄杖之不相能者:与他不和的人。
B.逮事康宗逮事:逮捕伏侍。
C.纳兀鲁为室而不相能不相能:心意不相投合。
D.韩王亨改广宁尹会:恰逢。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以金铸之/斜也以赃免
B.是复用为会宁牧/斜也为相
C.陵猎于胡剌浑水/斜也于都堂脊杖令史冯仲尹
D.以撒合出为符宝祗候/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单恭是个很会玩花样的人,他为了弄钱,居然请画师画一佛像而仿铸之,但勒索百姓钱财后,又不见其真铸佛像。
B.单恭很会糊弄皇上,居然自己做主任意改变皇上打猎的地方,而且乘机鞭打那些和自己意见相左的人。
C.单恭为政贪鄙自私,挟恨报复,后因其妻兀鲁被谗怨望事而被免官,不久又被任命为司徒,进拜太保,领三省事,兼劝农使。
D.单恭之所以能够逍遥法外,是因为有皇上的庇护,皇上几次都为他说好话,他死后皇上更是亲临慰问,并安排其后事。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今闻军国大事凡斜也所言,卿等一无取,岂千虑无一得乎?
(2)海陵以兀鲁有怨望语,斜也不奏,遂杖斜也,免所居官。
参考答案:
5.A【分析】第一个以是用之意,第二个以是因为之意。B项的'两个为字都可解作做之意。C项的两个于都作在解。D项的两个而字都是顺接关系连词,可解可不解。
6.B【分析】任意改变皇上打猎的地方错误,应该是负责编排打猎的围场
7.参考译文:
徒单恭,本名斜也。斜也任官贪鄙,曾指使画工绘一幅佛像,自称曾见过佛祖,样子与画工所绘一样,应当用黄金铸造,因而向所属各县索取黄金,却从未铸佛,而是把所有的黄金拿到了自己家里,因此被百姓们称为金总管。完颜秉德出朝考察官吏是否廉洁,斜也因贪赃被免去官职。
海陵王完颜亮篡夺了皇位,他的皇后徒单氏是斜也的女儿,斜也因此又被任命为会宁府长官,并封爵为王。不久便被拜为平章政事。海陵王到胡刺浑水出猎,斜也负责编排打猎的围场,凡是平日与他不和的人,他都予以杖击。海陵王曾对宰相说:斜也担任宰相,并不是我有私情;我听说有关军国大事,凡是斜也的意见,爱卿们都不接受,难道他千虑就无一得吗?其他宰相都没有说话,只有温都思忠列举数事为例回答说:某件事本应当这样,斜也却说应那样,毫无根据地提出不同意见,对当时的实际情况一点都不了解。臣下曾在康宗朝任官,几朝的宰相也没有像斜也那样专权自恣。海陵王沉默表示同意。斜也在官府大堂杖击令史冯仲尹,遭到御史台弹劾,被海陵王杖击二十。斜也的猛安部中有一名叫撒合出的人,报告说斜也强取本部人的财物,海陵王命令侍御史保鲁立案调查。保鲁却不顾事实,海陵王将保鲁处以杖刑,并任命撒合出为符宝抵候。
斜也的哥哥定哥娶太祖的长女兀鲁为妻,定哥死时没有儿子,便以幼弟的儿子查刺作为自己的后代。斜也图谋哥哥的家财,强娶兀鲁为妻,两人关系却不和睦,兀鲁曾经骂过斜也。斜也的妾忽挞与兀鲁的关系也不好,于是在海陵的王后徒单氏那里谗毁兀鲁说:兀鲁怨恨皇帝杀死了他的哥哥宗敏,曾口出怨言。正巧韩王完颜亨改任广宁府尹,各位公主和宗室妇女都前去向完颜亨的母亲道贺,兀鲁也去劝慰,忽挞又诬陷兀鲁有怨言。海陵王命萧裕立案讯问,忽挞受到徒单后的宠幸,见证人都不敢说话,于是便把兀鲁处死了,斜也因此把查刺的家财全部夺走,大定年间都予以追回改正。海陵王因为兀鲁对皇帝有怨言,斜也不上报,又把斜也处以杖刑,免去他所任的官职。不久又复官为司徒,进拜为太保,负责三省事务,兼任劝农使,又进拜为太师,封爵为梁、晋国王。
贞元二年九月,斜也随同海陵王在顺州打猎。正要打猎时,听说斜也去世,当天便停止打猎,亲临治丧,为
斜也选择墓地,派使臣负责修筑墓室。及至下葬,又赐给拇(木复)车,海陵王及皇后亲率百官祭奠,赐予谥号为忠。正隆年间,改封为赵国公,又进封为齐国公。
篇6:文言文阅读附译文
文言文阅读附译文
平阳侯曹参者,沛人也。秦时为沛狱掾,而萧何为主吏,居县为豪吏矣。参始微时,与萧何善;及为将相,有郤。至何且死,所推贤唯参。参代何为汉相国,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择郡国吏木诎于文辞,重厚长者,即召除为丞相史。吏之言文刻深,欲务声名者,辄斥去之。日夜饮醇酒。卿大夫以下吏及宾客见参不事事,来者皆欲有言。至者,参辄饮以醇酒,间之,欲有所言,复饮之,醉而后去,终莫得开说,以为常。
相舍后园近吏舍,吏舍日饮歌呼。从吏恶之,无如之何,乃请参游园中,闻吏醉歌呼,从吏幸相国召按之。乃反取酒张坐饮,亦歌呼与相应和。
参见人之有细过,专掩匿覆盖之,府中无事。
参子窋为中大夫。惠帝怪相国不治事,以为“岂少朕与”? 乃谓奋曰:“若归,试私从容问而父曰:‘高帝新弃群臣,帝富于春秋,君为相,日饮,无所请事,何以忧天下乎?’然无言吾告若也。”奋既洗沐归,闲侍,自从其所谏参。参怒,而笞窋二百,曰:“趣入侍,天下事非若所当言也。”至朝时,惠帝让参曰:“与窋胡治乎? 乃者①我使谏君也。”参免冠谢曰:“陛下自察圣武孰与高帝?”上曰:“朕乃安敢望先帝乎!”曰:“陛下观臣能孰与萧何贤?”上曰:“君似不及也。”参曰:“陛下言之是也。且高帝与萧何定天下,法令既明,今陛下垂拱,参等守职,遵而勿失,不亦可乎?” 惠帝曰:“善。君休矣!”参为汉相国,出入三年。卒,谥懿侯。子窋侯。百姓歌之曰:“萧何为法,顜②若画一;曹参代之,守而勿失。载其清净,民以宁一。”
太史公曰:曹相国参攻城野战之所以能多若此者,以与淮阴侯俱。及信已灭,而列侯成功,唯独参擅其名。参为汉相国,清静极言合道。然百姓离秦之酷后,参与休息无为,故天下俱称其美矣。
[注]①乃者:往日,上次。②顜(jiǎng):明确。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即召除为丞相史 除:授予官职
B.从吏幸相国召按之 按:处置
C.趣入侍,天下事非若所当言也 趣:以……为兴趣
D.然百姓离秦之酷后 离:通“罹”,遭受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至何且死 且高帝与萧何定天下
B.吏之言文刻深,欲务声名者 参见人之有细过
C.乃反取酒张坐饮 乃请参游园中
D.秦时为沛狱掾 参代何为汉相国
“平阳侯曹参者,沛人也”阅读答案(附译文翻译)
6.下列各组句子中,均表明曹参“清净无为”的一组是( )
①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 ②择郡国吏木诎於文辞,重厚长者
③至者,参辄饮以醇酒 ④吏舍日饮歌呼
⑤亦歌呼与相应和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①③⑤ D.②④⑤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司马迁以史学家的眼光,评价曹参战功的获得借助了淮阴侯韩信的才干和力量。
B.汉惠帝惊怪相国不理政事,怀疑是轻视自己,于是叫曹参的儿子回家后试着私下随意问问他的父亲怎么回事。
C.曹参代替萧何做了汉朝的相国,完全遵循萧何制定的法令,办事无所变更,日夜痛饮醇厚的美酒。
D.曹参起初卑微的时候,跟萧何交好;等到后来一个做了将军,一个做了相国,有了深交。萧何在临终时,向皇上推荐的贤臣只有曹参。
8.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①吏之言文刻深,欲务声名者,辄斥去之。
②乃请参游园中,闻吏醉歌呼,从吏幸相国召按之。
参考答案:
4.C(趣,赶快)5.D(都是动词“做、当”的意思)
6.C(②表现的是其为官之道④表现的是别的官吏饮酒歌唱)
7. D(“有了深交”错,原文是“有郤,即“两人有了隔阂”)
8.(1)对官吏中那些言语文字苛求细微束节,想一味追求声誉的人,就斥退撵走他们
(2)于是就请曹参到后园中游玩,一起听到了那些官吏们醉酒高歌、狂呼乱叫的声音,随从官员们希望相国把他们召来加以制止
参考译文
平阳侯曹参,沛县人。秦朝时曹参做沛县的狱掾,萧何做主吏,他们在县里已是有名望的官吏了。曹参起初卑贱的时候,跟萧何关系很好;等到各自做了将军、相国,便有了隔阂。到萧何临终时,萧何向孝惠皇帝刘盈推荐的贤臣只有曹参。曹参接替萧何做了汉朝的相国,做事情没有任何变更,完全遵循萧何制定的法度。曹参从各郡和诸侯国中挑选一些质朴而不善文辞的厚道人,立即召来任命为丞相的属官。对官吏中那些言语文字苛求细微束节,想一味追求声誉的人,就斥退撵走他们。曹参自己整天痛饮美酒。卿大夫以下的官吏和宾客们见曾参不理政事,上门来的人都想有话相劝。可是这些人一到,曾参就立即拿美酒蛤他们喝,过了一会儿,有的人想说些什么,曹参又让他们喝酒,直到喝醉后离去,始终没能够开口劝谏,如此习以为常。
相国住宅的后园靠近官吏的房舍,官吏的房舍里整天饮酒歌唱,大呼小叫。曹参的随从官员们很厌恶这件事,但对此也无可奈何,于是就请曾参到后园中游玩,一起听到了那些官吏们醉酒高歌、狂呼乱叫的声音,随从官员们希望相国把他们召来加以制止。曹参反而叫人取酒布设座席痛饮起来,并且也高歌呼叫,与那些官吏们相应和。曹参见别人有细小的.过失,总是隐瞒遮盖,因此相府中平安无事。
曹参的儿于曹奋做中大夫。汉惠帝埋怨曹相国不理政事,觉得相国是否看不起由己,于是对曹窋说:“你回家后,试看私下随便问问你父亲悦:‘高帝刚刚永别了群臣,皇上又很年轻,您身为相国,整天喝酒,遇事也不向皇上请示报告,根据什么考虑国家大事呢?’但这些话不要说是我告诉你的。”曾假日休息时回家,闲暇时陪着父亲,把惠帝的意思变成自己的话规劝曹参。曹参听了大怒,打了曹 二百板子,说:“快点儿进宫侍奉皇上去,国家大事不是你应该谈论的。”到上朝的时候,惠帝责备曹参说:“对曹为什么要惩罚呢?上次是我让他规劝您的。”曹参脱帽谢罪说:“请陛下自己仔细考虑一下,在圣明英武上您和高帝谁强?”惠帝说:“我怎么敢跟先帝相比呢!”曹参说:“陛下看我和萧何谁更贤能?”惠帝说:“您好像不如萧何。”曹参说:“陛下说的这番话很对。况且高帝与萧何平定了天下,法令已经明确,如今陛下垂衣拱手,我等谨守各自的职责,遵循原有的法度而不随意更改,不就行了 吗?”惠帝说:“好。您休息去吧!”曹参做汉朝相国,前后有三年时间。他死了以后,被谥为懿侯。曹参之子曹 接替了他父亲的候位。百姓们歌颂曹参的事迹说;“萧何制定法令,明确划一;曹参接替萧何为相,遵守萧何制定的法度而不改变。曹参施行他那清净无为的政策,百姓因而安宁不乱。”
太史公说:曹相国曹参的战功之所以如此之多,是因为他跟淮阴侯韩信一起共事的缘故。等到韩信被消灭,列侯成就的战功,惟独曹参据有其名。曹参作为汉朝相国,极力主张清净无为,这完全合于道家的学说。百姓遭受秦朝的酷政统治以后,曹参给予他们休养生息的时机,所以天下的人都称颂他的美德。
篇7:僧寺夜读文言文阅读及译文
僧寺夜读文言文阅读及译文
僧寺夜读
【原文】
王冕者,诸暨(1)人。七八岁时,父命牧(2)牛陇上,窃(3)入学舍,听诸(4)生诵书;听已,辄(5)默记。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蹊(6)。父怒挞(7)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8)如此(9),曷(10)不听其所为?”冕因去(11),依僧寺以居。夜潜(12)出,坐佛膝上,执策(13)映长明灯(14)读之,琅琅达旦(15)。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16);冕小儿,恬(17)若不见。安阳(18)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性卒,门人事冕如事性。
时冕父已卒,即迎母入越城就养.久之,母思还故里,冕买白牛架母车,自被古冠服随车后。乡里儿竟遮道讪笑,冕亦笑。
(选自明·宋濂《王冕传》)
【注释】(1)诸暨:县名,今属浙江省(2)牧:放牧牲畜(3)窃:偷偷地(4)诸:许多(5)辄:总是(常常)、就(6) 蹊田:践踏田地,指踩坏了庄稼(7)挞:用鞭子、棍子等打人(8) 痴:此指入迷(9)如此:这样(10)曷:通“何”,为什么 听:听任(11)去:离开(12)潜:暗暗地、悄悄地走(13)执策:策通“册”,拿着书(14)长明灯:佛像前昼夜不熄的灯(15)达旦:到早晨,到天亮(16)狞恶可怖:狰狞凶恶,令人害怕(17)恬:安静的样子(18)安阳:古地名,今河南境内(19) 曰:说,回答
【参考译文】
王冕是诸暨县人。七八岁时,父亲叫他在田埂上放牛,他偷偷地跑进学堂,去听学生念书。听完以后,总是默默地记住。傍晚回家,他把放牧的牛都忘记了。有人牵着王冕家的牛,来王冕家,责怪无人看管的牛践踏了他家的田地,王冕的父亲大怒,打了王冕一顿。过后,他仍是这样。他的.母亲说:“这孩子想读书这样入迷,何不由着他呢?”王冕从此以后就地离开家,寄住在寺庙里。一到夜里,他就偷偷地走出来,坐在佛像的膝盖上,手里拿着书就着佛像前长明灯的灯光诵读,书声琅琅一直读到天亮。佛像多是泥塑的,一个个面目狰狞凶恶,令人害怕。王冕虽是小孩,却神色安然,好像没有看见似的。安阳的韩信听说,觉得他与众不同,将他收作学生,学成了博学多通的儒生.韩信死了以后,韩信的门人对待王冕像对待韩信一样。
当时王冕的父亲已经去世了,于是王冕把自己的母亲迎接到越城抚养。时间长了,母亲想要归还老家,王冕就买牛来架母亲的车,自己亲自穿着古代的衣服跟在车后。乡里的孩子都聚集在道两旁笑,王冕自己也笑 。
【阅读训练】
1.解释:
(1)窃:偷偷地 (2)亡:丢失 (3)或:有人 (4)挞:打
2.你认为王冕是个怎样的人?从王冕的故事中你的到了什么启示?
答:王冕勤奋好学,有孝顺父母。 启示:略(我们青少年要珍惜青春年华;发奋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将来报效祖国奠定坚实的基础)。
【文言文阅读及参考译文(共7篇)】相关文章:
《隋书》阅读答案及译文2022-05-06
文言文考点《论语·述而篇》2024-04-16
列子学射文言文习题及翻译2022-07-21
《新唐书·侯君集传》文言文原文及译文2022-09-23
《雪之房记》阅读答案解析及译文2023-05-27
《对牛弹琴》文言文及翻译2022-10-19
解析:08北京中考语文试题,指明09中考复习方向!2022-05-06
文言文之《梁书·刘孺传》原文及译文2023-06-04
《晏子使楚》文言文原文和译文2022-09-08
10个高考文言文易错实词及译文2022-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