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茶的散文:茶人之境

时间:2024-05-04 07:19:29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关于茶的散文:茶人之境(精选10篇)由网友“xmv3yang”投稿提供,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关于茶的散文:茶人之境,欢迎阅读与借鉴!

关于茶的散文:茶人之境

篇1:关于茶的散文:茶人之境

茶人之境

茶可雅,琴棋书画诗酒茶;茶可俗,柴米油盐酱醋茶。但是,茶人的境界是一样的:恬淡、清宁、悠远、旷达。

爱喝茶的人,其实是分层级的。

有些人,是因为看到如今茶文化的兴起,感觉喝茶看艺是一件优雅的事情,便想来沾边碰一碰。于是,拿起茶杯,咕噜噜几口下肚,却连红黄绿青白黑六大茶类都没概念。

有些人,对茶能说出一些浅道道,却是因为入行谋生,心里只想着如何把自己的茶叶推销给客人,其实全没一颗真正的爱茶之心。

有些人,虽然也卖茶,但确实从中品出了一些滋味儿,于是去学茶课程,去练习茶艺表演,但最终目的还是绕不过一个“利”字,实际上依旧没有真正进入茶人之境。

但有些人,不卖茶,纯粹出于一份兴趣,也到处找机会去学习茶课程,在茶书茶博里沉下心来阅读相关的资料,并参加各种茶会以实践的方式去品尝不同的茶味,渐渐便真地有了一些感觉。

更有一些人,看茶书,逛茶园,交茶友,品茶境,无意中便入了门道,而且自口感到心想,从茶的浮沉起落领悟到人生的跌宕翻涌,学着在举起与放下之间寻找平衡与释放,悟透看开不计较,此时离真茶人的境界当真是越来越接近,越来越融合。

其实做一个真茶人不容易,因为既要喜欢喝茶,又要对茶文化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还得修炼一颗清净无为的旷达之心。

在如今物欲横流的社会里,做到前两个层级不难,但要拥有一份恬淡清宁的生活态度,实在是需要先用几十年的人生阅历打底,再辅以性格上磨平棱角、涵养上极尽反省与修正,真正做到拿得起,放得下,看得开。

这,才是“人在草木间”的茶人之境!

篇2:茶境散文

茶境散文

喝茶喝到最高境界的当属茶圣陆羽了,而我辈之人只是略懂一些皮毛而已。

喝茶讲究的功夫,雅趣,故有点地方称之为功夫茶。从采茶到茶香飘散,需要一系列的流程。而煮茶则更费一些精力与底蕴。在日本称此为茶道,中国则叫茶艺,实则异曲同工而已。广东人喜欢喝茶,甚至连早餐也被称作早茶。

喝茶之前,必须对各种茶叶有一个粗略的了解。茶有很多种,且各有各的韵味与讲究。

绿茶最为普通,清新淡雅。须得有优雅的喝法才能品出它的真味。

红茶却显得深沉,练达。应当浅斟慢啜,才能渐渐悟出其中一点一滴的蕴涵来。

碧螺春清澈,婉转。更显得淡泊中之幽远的神韵。

荔枝红汁液如血,似情人的耳语情浓,最能惹起红尘中的相思之意。

茉莉香片实为女人的爱物了,更适合与怀春的少女。初恋与稚嫩尽显其中。

乌龙茶当数茶中极品,色泽足以笑傲同侪。金黄中点一点蜜绿,又有那种茶品能与之媲美?

普洱茶纯粹带着广州潮汕的.茶调。有点小资与愤青的味道。人情味极浓,且不喧闹恣肆。

铁观音自有它的历史之感,好像绕了一大圈时空之后才入腹中,是一种沧桑中冶炼过的从容的风味。

我常喝则是最普通的毛尖。最为言情,不急不躁,清香温热。入口润滑,之后缠绵如心。瞑目而思,仿佛看见了满山遍野绿树开遍,让人神清气爽,心境纯净。

听说还有一种松子茶。我无缘得见,只是偶尔从高人口中窃得。烹茶时加入几粒松子,水沸后会浮起一层淡淡的油脂。松香氤氲使一壶茶顿时生了灵气。有如高山流水,道影禅心般的意境。

好茶,好水,好火。但必须有一个好品味,好境界来消受。否则便是暴殄天物,实为解渴,不为喝茶了。

喝茶是有瘾的,最重要的饮茶是一种文化。饮到极致之时,放下茶杯总会怀着一种依依惜别的心情。古人曾流传着这样一句动人的茶语:放茶具的手,要有和恋人分离的心境。如此看来,人与茶是怎样的一种相依相亲,绵绵密密。真正喝茶如此,或许也只是那些懂茶的人了。

喝茶是一种享受,看人煮茶也是一种享受。煮茶和斟茶在茶的工艺流程中是两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煮茶虽然很少看到,但斟茶的技巧在北京一些老茶楼能经常看到,其技术娴熟堪为一绝。无论高雅或低俗的人都爱来此地,且大多会显得优雅得体。

或婉约,或豪放。说到豪放,便又提起了北京茶楼里的茶艺了。那个铜壶实则没有什么奇妙之处,妙就妙在她长长的壶嘴上。只见那斟茶人并不碰茶杯,或抬肩,或弓腰,或转身,或侧背。那茶水如一条线一样,从小小的插嘴喷涌而出,不撒一滴。一杯茶片刻斟满,不多不少,还淌着茶香。

几千年的茶文化在一个小小的茶壶上表现得淋漓尽致,令人啧啧称奇。

或者在那些地方,喝的只是一个热闹的气氛。喝茶最佳的环境当然能避开喧哗,像茶楼这样聚人气的地方,不适合真正喝茶或者私下倾心交谈的人。

最难得的境界,该是冷肃的冬夜了,约两三好友。

堂中置一火盆,火盆上悬着茶壶。自己坐于灯下自己影子的边缘,一手执杯,一手执棋。细品茶香,有一口或无一口,想什么或不想什么,等什么或不等什么,尽在那一枚未落定的棋子之中。托腮遐思,意蕴深远。

或者把唐诗宋词放入茶中,仿佛苏东坡忽然出现。穿越时空听之高谈阔论,悠然而自得。

饮茶亦可醉人,但绝非一般粗俗之人。曾听一个大师讲茶道。

先点一柱香,放禅于茶中。清一清尘污俗垢的心。暂去尘迹执念,甩去虚妄之心,暂生出尘之想。进入神思所能触摸最阳刚与最阴柔的空间。而手中的茶杯早已饮尽,空杯在握,面带笑意。犹能感觉茶在杯中的热度,丝丝缕缕渗入心底。茶香,柱香,心香揉成一片,而人已然浮在香气之上,

这时候才真正算得上超越了“雅趣”的境界,全然醉了。

酒也能醉人,却过于感性了一些。茶醉人却趋于理性,哲学。故而醉酒之人醉酒后就越发的糊涂,而醉茶之人却更加清醒了。

喝茶重在“品”字上下功夫,不贪不嗔,不大喜大悲。做到清心寡欲,淡泊明志最为上了。难怪苏东坡曾言:人间有味是清欢,便是融入到了茶文化里。

喝茶不宜过于讲究,对茶也不要过于挑剔,否则反而落入了俗套。什么样的环境饮什么样的茶,没有见过匆匆赶路之人细啜慢饮的。

大观园里的栊翠庵,妙玉当称冰清玉洁的人物了,喝茶极为讲究。便是用过的茶杯,茶具也是世上罕见之物。偏偏被那刘姥姥碰过,便被妙玉弃之不用了。想必是她过于清高,把他人看作俗物罢了。自是没有陆羽喝茶的那般超然脱俗,禅意绵绵。

喝茶纯粹就是喝心情,生雅趣。世上万物皆可入茶,山川可饮,河流可饮,夜色亦可饮,心情更能当茶饮之。

万物只是茶叶,感觉是那煮茶的水,而人的思想境界便是飘散的茶香了,清冽而绵长。

冬饮红茶,春饮绿茶,饮茶亦分四季。

尤其在经过一个冬天的寒侵之后,人体的机能会有所下降,适当的饮茶可增强免疫能力,实为休闲健体一举两得之美事。闲暇之余看看宋微宗的《大观茶论》,去偷窥其中一些至清达和的境界,才算真正领略了茶中雅趣。

如果看了陆羽的《茶经》,会顿觉茶文化之博大精深,非我辈之人可以领悟其中要领了。

在我看来,能把自己置身于阳光之下,拂去心头凡尘俗念。仰视蓝天白云,悠闲如我心。耳中流转着悠扬的旋律,茶香在身旁氤氲,便是一种美丽的意境。此刻不论杯中为何茶,细细品来皆为人间仙品。

喝茶若如此,也可称怡然自乐,快哉悠哉了……

篇3:禅茶真境散文

禅茶真境散文

禅茶真境无一物中物尽藏,只有认识了世界“本来无一物”才能进一步认识到“无一物中物尽藏,有花有月有楼台。”茶学界普遍认为,只有了悟了“无”的境界,才能创造出“禅茶一味”的真境。“无”是茶道艺术创造的源泉。

“无”是历史上禅僧常书写的一个字,也是茶室中常挂的墨宝。“无”不是世俗所说的“无”,而是超越了世俗认为的“有”“无”之上的“无“,是佛教的世界观的'反映。

讲到“无”,不能不提起五祖传道的典故。禅宗五祖弘忍在将传授衣钵前曾召集所有的弟子门人,要他们各自写出对佛法的了悟心得,谁写得最好就把衣钵传给谁。弘忍的首座弟子神秀是个饱学高僧,他写道: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弘忍认为这偈文美则美,但尚未悟出佛法真谛。而当时寺中一位烧水小和尚慧能也作了一偈文: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弘忍认为,“慧能了悟了“。于是当夜就将达摩祖师留下的袈裟和铁衣钵传给了慧能。因为慧能明白了“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盘寂静”的真理。

篇4:生命之境散文

生命之境散文

一只鸟儿落在距离狼约一米远的一块石头上。被村民拴住的狼抬起头望着它,显示出一种本能的警惕。鸟儿也许已经看出来了这只狼身受禁锢,便不怕它了,在它面前恣意妄为。

狼似乎不怒也不烦,只是非常冷漠地看着它,任它独自鸣叫。鸟儿发现了狼的无奈,便从石头上飞下,靠近狼叫了起来。鸟儿可能不知道自己的这种举动很危险,狼只要突然一伸爪子就能抓住它,但狼没有那样做。

我等了很长时间,它们之间仍然相安无事。我突然觉得我的担心是多余的,我怎么知道鸟儿在叫声中表达的是什么呢?我只是出于人的心理,在为它们担心,说不定,鸟儿正对狼诉说着一件高兴的事情呢!

从表面看,鸟儿和狼如此近距离地接触,是多么不可思议啊。如果看到这一幕的是一个胆小谨慎的.人,他就会为这只鸟儿害怕;如果看到这一幕的是一个胸襟宽阔的人,他也许会发现生命互相映衬的美丽,会看到生命在追求心中的意愿时表现出的勇敢之美。

人生的最高境界,是“取乎其上,适乎其中”的,如果自己面前是一只被拴住的狼,就为它唱歌;如果一只鸟儿飞到自己跟前高兴地唱歌,就耐心地做一名观众,让它感到生命的友好和美丽。

整整一天,一只狼和一只鸟儿就这么相处着。它们组成了一面镜子,凡是看到它们的人都被映照在里面。

篇5:生命之境散文

生命之境散文

一只鸟儿落在距离狼约一米远的一块石头上。被村民拴住的狼抬起头望着它,显示出一种本能的警惕。鸟儿也许已经看出来了这只狼身受禁锢,便不怕它了,在它面前恣意妄为。

狼似乎不怒也不烦,只是非常冷漠地看着它,任它独自鸣叫。鸟儿发现了狼的无奈,便从石头上飞下,靠近狼叫了起来。鸟儿可能不知道自己的这种举动很危险,狼只要突然一伸爪子就能抓住它,但狼没有那样做。

我等了很长时间,它们之间仍然相安无事。我突然觉得我的担心是多余的,我怎么知道鸟儿在叫声中表达的是什么呢?我只是出于人的心理,在为它们担心,说不定,鸟儿正对狼诉说着一件高兴的事情呢!

从表面看,鸟儿和狼如此近距离地接触,是多么不可思议啊。如果看到这一幕的是一个胆小谨慎的人,他就会为这只鸟儿害怕;如果看到这一幕的`是一个胸襟宽阔的人,他也许会发现生命互相映衬的美丽,会看到生命在追求心中的意愿时表现出的勇敢之美。

人生的最高境界,是“取乎其上,适乎其中”的,如果自己面前是一只被拴住的狼,就为它唱歌;如果一只鸟儿飞到自己跟前高兴地唱歌,就耐心地做一名观众,让它感到生命的友好和美丽。

整整一天,一只狼和一只鸟儿就这么相处着。它们组成了一面镜子,凡是看到它们的人都被映照在里面。

篇6:迷失之境散文

迷失之境散文

对苏州的第一个印象就是柔软。也许这是因为进入角度的不同。去杭州的时候,我从布满高楼大厦的新区进入西湖,一个多小时才抵达,就对苏州也做好了这样的准备。但我乘坐的汽车直接驶进了苏州的老城区。与杭州那些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相比,苏州老城区的建筑简直就像是在平面上铺开的。她竟然容忍一层二层这样高度的房屋存在。白墙、灰瓦也一下把我的思绪带进了古典的水乡意境。这时,天空还落着丝丝小雨,软化了我对一个没有到过的城市的陌生感,以及由此引发的紧张、焦虑,甚至担心:雨丝仿佛编织出了一个与梦境同构的风景。这让我对苏州这座城市的第一印象充满了诗情画意。

这种印象与我的想象达成了默契,而我对苏州想象更多的是园林。这次抵达苏州,也就是为了观赏园林。第二天,我首先游的就是拙政园。在我的印象中,这是苏州园林中知名度最高的园林了。因为对苏州园林倾慕已久,我约略知道它的一些故事。如在拙政园的名字来历上,我就根据模糊的记忆对同行的人说,这是园主说自己拙于政治的意思。但我并不知道这个说法是否正确。也许它只是我的一个杜撰,是我推己及人而得出的一个结论。但这个解释的确是与园林的主旨、意趣相符的。苏州园林大多是文人主持修建,拙政园也不例外。园林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搬到城市中的山林,而山林在文人的文化符号系统中,有着隐居的含义。文人将山林搬到城市之中,当然在审美的同时寄寓着归隐之意。把园林的名字起为“拙政”,几乎是对自己归隐意图的直白表露:因为拙于政治,所以归隐。而这里指的“政治”当然少不了勾心斗角、阿谀奉承等官场文化的负面内涵。在这种含义的对应之下,拙政园里的景物就不仅只是亭台楼阁、一草一木,还寄托着造园者内心高洁,孤芳自赏的自寓。后来,看了具体的介绍,我才知道拙政的意思是造园者借用西晋文人潘岳《闲居赋》中“筑室种树,逍遥自得……灌园鬻蔬,以供朝夕之膳(馈)……是亦拙者之为政也”之句取园名,暗喻自己把浇园种菜作为自己(拙者)的“政”事。但这并不妨碍上面说到的园林的主旨,且有相通之处,即在世俗城市中进行象征性的归隐。因为园主王献臣正是仕途失意,才筑此园的。拙政园为官场失意者提供了一种精神上的抚慰,官员和文人的双重身份所导致的分裂,在这里得到了有效的医治。值得一提的是,园主王献臣请了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文征明参与了园林的设计。拙政园因此充满了浓郁的文人情怀,为道家的隐逸理念和儒家的独善其身思想提供了充裕的空间;与此同时,他们并未因理想而远离世俗生活。尤其在苏州这样一个经济发达的城市。

按着这样的思路,我走进园中,从那亭台楼阁、楹联匾额、一草一木中,去体会造园者的精神寄托。但真正深入到景物中,我又完全忘却了那所谓的借景抒情。这些景观本身的美一点点地打动着我。因为是金秋,在西湖边闻过的桂香,在这里重又绽放了。而且因为园林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半封闭的空间,所以桂花的香味在我的印象中,几乎飘满了整个园林。

桂花香味是一种特殊的味道,最起码于我来说是。因为这种香味,我就像是飘在空中一般。而这样飘在空中的好处是:可以躲开蜂拥的人群。因为是节假日,所以园内人潮涌动。这种人满为患的游览方式,恰恰破坏了园林最重要的精神氛围。这精神氛围就是静、隐、逸。当我看着优雅的月亮门被人们排着队一个一个穿过时,那种优雅便成为了狭小和低矮;当人们鱼贯着走过湖上的仿佛纸折般的小桥时,那石桥的轻灵与小巧,便显得太窄,甚至像有安全的隐患。而在一些更加窄小的靠墙的回廊里,我都是被人群挤在中间,夹着走的。这种游览方式完全违背了造园者的初衷。园林里这些回廊、小桥、月亮门在修建时,所考虑的尺寸是园主一人行走,至多是三五好友一起行走赏玩。人多了之后,就完全超出了这些建筑承载诗意的度。所以,夹在人群中,我虽然看到了园林里的几乎每一处景观,但却丧失了应有的审美感受。因为所有这些景观里的诗意,所面向的都是安静、闲适的个体生命,这是造园者对园子最初的审美定位。组团式的观赏,只能是“到此一游”,而无法体会出这些景观的深义,也无法完全欣赏到它真正的美。我在人群中就没有真正体会到,仿佛和那些景物始终隔着一种无形的距离。而我自己的心也没有能够安静下来,相反,却是有些浮躁。

从人群密集的地方,到达人数稍少些的小花园时,我闻到子桂花的香气。这种香味使我的心一下子安静又飘浮了起来。本应由那些景观给我的视觉上的感受,由这些花朵在嗅觉上赐予了我。因为这些桂香,我仿佛一下子超越了那些人群。我后来在诗中写道:“季节的器官正被桂花的香气所充满/如同我的身体被自己的鼻子所牵引/那些绽放的桂花/就像是秋天的花神在园林里徜徉。”

因为我自己无法在园林里徜徉,所以只能以想象花神的徜徉来代替;因为有了花神的徜徉,我也得以让自己的内心在园林里拥有闲适、安宁、隐逸的状态了。这种心境的达到,被我命名为味道的超越。但我在拙政园里,不止经历了这种超越。

我在园林中游览的方式有紧随着人群的,也有躲着人群的;有盲无目的地看,也有下意识地寻找。因为这历史悠久被誉为江南第一园的园子里,必然汇聚了足够的江南才情,才成为风景与文化完美融合的地方。果然,我在园子里找到了唐伯虎题下的匾额,找到了郑板桥画的竹子。在“与谁同坐轩”找到了苏东坡的词句“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找到了倪云林所书的“山花野鸟之间”的匾额,在一个小亭子里找到了文征明题写的楹联“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找到了他题写的匾额“远香堂”,找到了他在八十高龄用蝇头小楷题写的《王氏拙政园记》。然后,我又在园林的.一个角落里,找到了文征明手植的紫藤。这应该是我所见到的最大的紫藤了。它身姿矫健,爬上高高的墙壁“如履平地”,而它浓密的枝叶则用绿荫覆盖了整整一个院落。站在院子里,它的绿荫把我笼罩在一种独特的氛围之下。这不仅仅是因为它的年岁悠久,植株粗壮,在园子里,还有其它的树种同样有这种年龄,也有粗壮的植株。这独特氛围的产生是因为它为文征明所手植,这浓荫里,有文化和精神的因素。就像中国有句古语“大树底下好乘凉”,并不是仅仅在说大树一样。这紫藤的绿荫,同样也是文征明所留下的文化和精神绿荫。这样的绿荫不光荫庇了这个院子,同样荫庇了整个园林。

最后,我在梧竹幽居亭中找到了文征明题写的对联“爽借清风明借月,动观流水静观山。”这一幅对联,将我送入了一种独特的意境中,我在熙攘的人群中一下安静下来,仿佛只有我一人在这园中独坐,品味。这是整个拙政园园林意境的精髓和内核。虽然因为园子里拥挤的人群,我没有能够在游览中得到这种感觉,但最后,我在这样一句对联中,超越了那种熙攘与浮躁,抵达了这座园林气质的核心和境界的最高处。

发现忠王府就在拙政园的隔壁,让我颇有些惊讶。因为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建筑。一个文人的桃花源,一个武将的王府,就像是两种极端,一对矛盾。但事实上,这对矛盾的确在苏州成为了矛盾的统一体。太平天国期间,忠王李秀成攻打下苏州,将拙政园及附近的几处宅院划为自己的府地,营建起了这忠王府。当时的拙政园其实只是忠王府的后花园。从这个角度说,我只是先欣赏了忠王府的后花园,才来欣赏它的前堂正殿。而我在这里所受到的震憾甚至要比拙政园还多。

带着拙政园的拥挤感受进入忠王府,觉得整个视野和空间一下子都开阔了。是的,这是王府,不是只供少数人玩赏的审美之地,而是受众人膜拜的权力空间。这个空间当然要比园林建筑高大宽阔,更加正式,容纳人数也更多。因为独自一人的空间是无法彰显权力的,只有容纳下其他人,容纳下空间上的不平等,才能够容纳下权力上的不平等。于是我看到了宽阔的庭院,看到了高大规整威武雄壮的正殿。甚至王府的后院也是宽大的。如果不是在拙政园的隔壁,我甚至会怀疑这是不是江南建筑。权力空间的地域色彩往往最淡。虽然对太平天国的历史不是太熟,但在我的印象里,太平天国的权力划分仍然是非常严格,而且等级鲜明的。正是这样的权力造就了忠王府的奢华。我在进入正殿及诸多殿堂内部的时候,不禁被它的华美所震摄:那些木雕、彩绘简直精美绝伦。

但在这样的感叹之余,一些对历史的反思也逐渐涌现。太平天国的首领之前都是普通的农民,在获得权力之后,就开始变得贪婪,也追求享受了。这正是太平天国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联系起他们之前的身世,对这样的华美绝可以称得上是奢华了。而有这个想法的,绝对不止我一个人。李鸿章在攻占苏州之后,都被忠王府的奢华所震惊。而那时,忠王府的修建仍然还没有完成。其实,在太平天国诸将领中,我对李秀成还是有颇多好感的。他有相当强的军事才能和政治远见。他曾建议洪秀全放弃南京北上,就是一个颇具开创性和建设性的谋略。但已被奢华和享受泡软了骨头的洪秀全怎会轻易放弃南京的安乐窝?他最后的死很大程度上就是死在自己手里。由此,说起李秀成,我总会觉得有些惋惜之感。但到达忠王府之后,我也才知道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当太平天国整个统治阶层开始贪图享受之时,李秀成也是其中的一份子。而李秀成尚且如此,那些毫无远见、热衷于争权力夺利的王呢?他们的王府又是什么样子?更不用说身为王中之王洪秀全的天王府了。

因了这样一些思考,我对忠王府华美的欣赏,与对拙政园的欣赏不同,更多的是对历史兴衰的感叹。但我走到忠王府的后院,面对那同样优美的花园,池塘,我还是忍不住忘却了历史。也许因为忠王府游人较拙政园少,我能在这宽阔的庭院里,静静欣赏着清澈池水里的锦鲤。这一刻,水一般的柔情重又注入到我的内心之中。后来,我回忆起忠王府的时候,一直难以忘记的就有忠王府后院锦鲤游动的画面。也许真得有些东西是可以超越历史和利害的。也许当年的李秀成也那样观赏过它们。

在狮子林,我才真正观赏到了苏州园林的妙处。这并不是说狮子林要比拙政园好,而是说,我在狮子林,得以以欣赏园林的方式来欣赏它。走进狮子林时,天空落下了小雨,雨滴让园子显得空旷起来,因为许多游人都站在屋檐下躲起了雨,而我还拿着从杭州买的伞。因为这把伞,我得以在雨中悠闲而惬意地游览这个园子。

虽然狮子林远远没有拙政园大,但因为这场雨,它在我的感觉里,要比拙政园宽敞得多。雨不仅削减了游人的密度,而且让整个园林也变得有生气起来。园林里的诸多植物与一池湖水,甚至园林里的一些建筑,都像是一并活了起来。植物的绿叶因为雨水而越发嫩绿。虽已是秋天,但江南的雨却未显露凉意,而是感觉依然像春雨一样润物。庭院里的那个小小湖泊,因为细雨的落下,泛出丝丝水晕和波纹,像是与雨进行的细密的耳语。整个湖泊一下子生动了起来。而那些瓦片、屋檐,以及亭子的飞檐,因为雨的冲刷,而显得更加乌黑,与白色的墙壁构成色泽上更强烈的反差。这种反差让整个园子更像是一幅水墨画。

同样乌黑的还有紫藤粗大的茎,它攀爬在园林白色的墙壁上,就像是用画笔描绘上去的。而同样洁白的,除了墙壁,还有满园的太湖石假山。这些堆积在一起的太湖石假山,应该是我见过的规模最大的太湖石假山了,而且也是形态姿势最为丰富的假山。有人还曾经把狮子林的命名认为是因为这些假山酷似狮子。虽然这可能不是狮子林命名的真正原因,作为一种解释和描述却是恰当的。狮子林命名的另外一个说法,是因为这里原属佛教地盘,因天如禅师的师承而取佛教“狮子座”之意,取名为“狮子林”。时过境迁,狮子林因流转为私家园林,而去除了佛教色彩,这些狮子状的假山怪石却从未变过。所以怪石如狮子的说法更广为人知一些。如果说这些太湖石在形态上的千姿百态让人心动的话,那么它颜色的洁白也出乎我的预料。而雨水的落,也将它们洗得更白了。这让它们更像是一幅水墨画中的底色。整个园子也都因为这种黑白的对比,而像是一幅大千世界尽在其中的水墨画了。

除此之外,雨水从屋檐上滴落,让平素沉默的屋檐像是在一句句地对这风景叮咛着什么。而平常看来无用的攀山靠墙的廻廊,此际因为雨的到来,将它的审美和实用功能同时发挥了出来。也许这正是园林之美比绘画之美更有意思的地方:每一处眼睛看到的美,都可以实际触摸到。

江南园林是适合在雨中欣赏的。如果说雨水稀释了拥挤的游客,冲淡了浮躁的气息是“意外收获”的话,这江南园林从建造之时就考虑了多雨的天气,必是有意之举。且不提上面书写过的因为雨水而变得生动的景观,仅仅是池塘中的荷叶就有为擎雨而种的蓄谋;更不要提几乎每个园林都可见的芭蕉了。虽然也在北方见过许多次芭蕉,但当在这苏州的园林中见到这芭蕉宽大肥厚的蕉叶,我就知道这才是适合它们生长的地方。这里不仅有大小节奏都最适合的雨声,而且它们种植的地方也往往紧靠着窗户。这正是最适宜的谛听与最恰到好处的演奏。怪不得古曲《雨打芭蕉》就诞生在这南方。在《红楼梦》里,大观园地处金陵,离苏州不远。有人说,曹雪芹对大观园的书写,就是以苏州园林为蓝本的。这样的说法的确是有根据的。而探春因为大观园中芭蕉较多又格外喜欢而取别号为“蕉下客”,似乎也是一个软证据吧。

留园是我与虎丘比较之后选择的去处。事实上,这种比较一直持续到我到达虎丘山门口。因为我决定在这一天回到上海,所以我必须在他们之间做一个选择。抵达虎丘之后,我决定还是去园林。留园因为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所以当然成为首选。因为之前园林留在内心里的印象,我更愿意把它比作文化的迷宫。我的心还没有从这“迷宫”中走出来。因为这园林直接印象的丰富,倒反衬出虎丘间接印象的单调。在这种对比之下,虎丘便仅仅是一座山和一座塔,而留园则有更多的可能性。于是我选择了留园。

乘坐公交车抵达留园,看到园外与虎丘相比,竟是一番冷清。与拙政园相比,显得更加冷清。这让我有点诧异,但还有点小小的窃喜。因为游人满园的景观正是我所不愿意看到的。进入园子之后,首先碰到的就是湖泊假山,湖水相较狮子林显得小多了。对面的亭子里,放着古筝等乐器。我停下来静听他们演奏了一曲。古筝与箫共同演绎了一支古曲。演奏者也身着戏服般的古典服饰。这让我产生了近乎入戏的感觉,仿佛这一池秋水与假山小亭同样也成为了这“戏”的一部分,而变得生动起来。因为这种古典的感觉,湖的小,也不再是小,而成为了精致。那小亭子和假山的搭配,便成为了精巧。

而后,我便走进了留园悠长的回廊和曲折的院落。

但这种感觉并没有被很好地延续。甚至,留园让我产生了对园林的另一种感受。也许是因为少了雨这个感性的容器,让这些景物统统都暴露在了理性轻易触及的空气中;也许是因为昨晚没有睡好;也许是因为想起了朱大可对于园林的一段论述。事实上,那是朱大可对别人对园林评价的引述。他首先引述了一个印度人对某中国园林的好的评价:“见过的最奇妙的地方,是世界一个小巧玲珑的盆景”。另一个是澳州人的评价:“我从没有见过如此矫饰的园林,它是一种虚假的自然,并且从头到尾都是一场视觉的骗局。”这是东方和西方观念的错位,但当时我顺着后者的思路和角度来观察了一番园林:将山林野趣乃至大千世界引入一个小小的院子,并把亭子或山石等都赋予种种象征,的确显得有些做作。一个人认为是自然的事物,同时被另一个人认为是做作,这也许正是园林本身多义性的解读。但我由这个想法而进入了一种带有批判色彩的欣赏和观察角度里。

这种视角就是将园林拆分,试图一个部位一个部位,一个角度一个角度地去观赏和理解园林。这样园林只剩下了一个一个零件,而丧失了整体。丧失了整体之后,园林的确就显得做作了。它由一个一个部件堆积木一样拼帖而成,然后用文字来将这些部件一一命名。似乎一经命名,这些建筑部件便拥有了人格或美的属性。而对于一个现代人来说,这种命名里的诗意或伦理同建筑美感的产生并不同步。因此,这时的做作,可以说是美的接受上的问题。现代人和古典的隔膜,语言与形象之间的距离,导致美的接受上的断层与卡壳。这是现代和古代的错位。

当曲折的院落,长长的回廊和幽深的居室让我不断迷路的时候,我便感觉自己丧失了对它整体性的把握。于是整座园林,只有那些小小细节流露出的美感,整体上味道寡然。事实上,以我一上午的时间想要完整地把握这个园林,是有些奢求。也许,以前的主人在这里居住一辈子也不能够完全把握这个园林的整体。当我想要以一个游客的身份来体会主人生活于其中的心境,显然,是一种错位。是时间的错位,也是心境的错位。

不独整体,有些细节于我来说,也是错位的。如果一个巨大的太湖石被当成一座山去欣赏,那对于我来说,肯定会导致审美的失落。因为身居北方,见惯了雄浑的大山,这样玲珑的山石肯定无法调动我的观山之思。就像曾经沧海难为水一样。这是北方和南方的错位。

这种情况在冠云峰那里,仍然被延续。因为观石经验的不足,导致我真以观山的经验来观看这块高高的太湖石。它的高度对于一座山来说,的确是可以被忽略的。于是,我以小小的失落感走到了留园的后院。按说这是整个游览的高潮,但却没有激起我强烈的反应。这是经验的错位。

因为这些错位,整个审美历程被大打折扣。这个大大的园林,甚至没有狮子林给我的审美感觉愉悦。

虽然园林中的无数细节也给了我美好的感受,但当游览结束,我从留园中走出时,却有一种很强失落感。这是因为我无法完整地把握它的美,在批判的角度来说,我也无法进行犀利的批判。朱大可说到了对园林评价的两种极端,一种是极度赞扬,一种是彻底批判。但这两者我都无法达到。在留园,我成为了矛盾的统一体。留园,就像一座真正的迷宫,让我的审美迷失在里面。

网师园是我此次去的最后一个园林。本来想去沧浪亭,但因为在一个纪录片里看过雨中的网师园,并且我喜欢的一个建筑家王澎也经常去那里,所以对网师园产生了深刻的印象。因此,我就选择了网师园。

与沧浪亭的命名同义,网师同样也是隐喻着归隐。网师,也就是渔翁之义。与之同义的“渔父”就是隐居的同义词。而中国古曲《渔樵问答》中,渔樵当然也是隐士,否则单纯的渔樵不可能理解这样琴箫合奏的高雅之音。而在这些传统的解释之外,我还从现代的角度想到了一个解释。那就是著名诗人北岛曾以“生活”为题作诗,而全诗只有一个字:“网”。从字面意思来理解,网师便是懂得生活的大师了。

这个说法虽然有调侃之嫌,但我在进入网师园之后,又想起这种说法。即:懂得生活的大师,才会造出这样的园子,才会在其中居住。

也许是因为小的缘故,我在留园得到的无法把握的失落没有在这里重演。我轻易就找到了它美的核心,那就是那面院落中的湖泊。因为它水面的阔大,相较留园的池子,还有整个园林与水面的比例来说,都可以称作是湖泊。与狮子林以假山为中心不同,网师园完全是以湖泊为中心。而围绕着湖泊,亭台楼阁依次排列,但却并不显得多,更不显得杂乱。因为这种布局和结构的简单,我轻易地把握住了它;也因为这种简单,这里更像是直接的生活现场。真正的生活,是没有那样复杂的。但它又绝对不简单。因为这一面湖泊的存在。

湖就像一面镜子,让真实的园林景观衍生出了一个副产品,即它的倒影。如果说那些小亭子和回廊还是有实用性,在功利世界坚硬地存在的话,那么它们在水中的倒影则完全摆脱了实用的范畴,而直接归入了审美。因为这面湖的阔大,几乎整个园林都在其中投下了自己的影子,都有现实存在之外,纯粹审美的存在。从这个角度来说,这面湖就像一个镜子,把一个园林复制成了两个。这种复制又不是机械地复制,而更像是进一步地提纯。这个镜子把原物所拥有的审美属性进一步提炼,提纯出一个纯粹的审美对象和意境。经过了这种提纯,观赏者可以跨过理性认识,而直接进入审美境界。由湖水中的景观,再回到园林建筑本身,也不会彻底回到现实和理性层面,因为这面湖的存在,观者的理性和感性始终是平分秋色的。在这里,我也才似乎明白,我在留园的理性膨胀,应该就是因为它的水面太小,只在入口有一个水池般的小湖。与留园面积的大比起来,那面湖简直不值一提了。就是它直接导致了我感性的干涸,审美的缺位,而这些症状,都在网师园得到了治愈。

湖水的清澈不仅倒映了那些园林建筑和花草树木,更呈现了湖水本身的丰富。那些游动的硕大的锦鲤,就是水中生物最好的代表。它们几乎是我见过的最大的锦鲤。它们的嬉戏游动,它们的无忧无虑,它们的肥硕,不仅呈现出这片湖水勃勃的生机,更倒映出了整个院落的生机。那些高高的白墙因为倒映在水中显得更白,也显得更高。那水边的小亭子也像是在水上漂着一样。如果有雨的话,整个园子会显得更美。我在纪录片里看到的网师园就是下着雨的。那绵密的雨滴落在湖面上,水晕不断泛起,就像在织着一个绿色的网。而此刻,在湖畔的窗边观赏,宽阔水面尽收眼底,每一个细小的波纹也都尽收眼底。一个园林因为一面湖而景色变幻万千。

我长时间地呆在网师园,坐在湖边,沉浸在它的美的境界中。所有园林的元素在这个小小的园子里都是自然而生动的。它们巧妙地排列成最完美的状态。而这一切所构成的美,都在我的审美所能够掌控的范围之内。我在一种忘我的状态里,觉得自己仍是懂得园林之美的;而园林,更拥有着神奇无限的魅力。

篇7: 别茶人散文

别茶人散文

曾有位茶道中人,是个女孩,自号别茶人。和我也算网上茶友。

这号我喜欢,就拿来自用了,别茶谈不上,但几十年来,对茶还是情有独钟的,无论是品茗,还是茶器的收藏把玩,乃至于茶叶的鉴别,绝非纸上谈兵,实践中说起来还是头头是道,很得圈中朋友的赞赏和认可,于是颇有茶名,在朋友们眼中,就属茶道中人了。

我还刻了一枚篆字闲章,别茶人之号盖在许多茶书的扉页,普洱茶饼的包装纸上,也落款在有关茶的书法作品上,自以为很雅致,也相得益彰。

不要说别人,就是我自己,也不免有几分飘飘然,某些场合,竟毫不谦虚,以别茶人自称了,谈兴浓时,有些忘乎所以,侃侃而谈,不免以茶圣陆羽之徒自诩了。

此时我想起《红楼梦》中妙玉奇妙怪诞的茶论,以及宝玉相对于妙玉的名号自称a外人,固然有自谦的成分,若从品茗的品位境界看,还真有高下之分,内外之别的,连黛玉那样的雅人,于茶而言,也不免俗了。

看来,真正的茶人并不多,别茶人更少,亦如饭谁也会吃,美食谁也爱,但美食家却廖廖无几。曹雪芹善写美食,生活中却鬻粥度日,算不算美食家真要打个问号了。古有苏东坡,今有陆文夫,近处有王祥夫,其余的还真没听说过。至于自称别茶人,也不过是虚荣而已,我很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

其实,静下来时,还是有自知之明的,虽饮茶多年,爱茶至深,但说到茶禅茶道尚有距离,茶艺,或者茶文化,倒是略知一二,大多还是亲身感受。

最初对茶的兴趣,是在乡下建立的,很是粗糙。乡下人解渴的饮法,就是妙玉所谓的牛饮,甚至还粗旷。我爷爷的饮茶,虽也粗豪,但在乡下就算有品的了。我爷爷毕竟入过乡村戏班,走南闯北,最远还去过相临的县,也算见多识广的人了,况且,还培养出两个有文化在外边上班的儿子,买块大砖茶,买几纸袋花茶,几板兰州水烟,过时头八节孝敬老汉,是常有的事。

村里最美的茶具,还要数云二爷的,有一把提梁青花瓷桶壶,几个小茶碗,一把长嘴嘴铜水壶,是祖上传下来的,很有京城茶馆的韵味。不过,到我记事时,已不是摆在红木八仙桌上,而是放在挑了顶的碾房大碾盘上,碌碡推倒当了石凳,烧一瓦罐滚水,烟笼雾罩地冲茶喝。喝茶的,全是他那帮打拳玩石锁的徒弟,五大三粗,光膀子,亮嗓门,小茶碗捏在大手里,像玩核桃一样灵动,那茶喝得是相当豪气。我只是远远地看着,自然没有喝的份儿。

相对云二爷而言,我爷爷的喝茶,就文雅多了。我家有把卤壶,是粗瓷的,没有名号,大概是地方小窑的,我奶奶说那可是东边阳原泥河湾窑的,在桑干河一线很有些名气。最初大概放卤也沏茶,且放卤的时候多,才称卤壶。后来一般不用,储存了铜钱及针头线脑等杂物,除非来了客人,或过节日吃了挂油腻的东西,我爹会泡一壶浓茶,不住地续水,待客时泡花茶,自家喝时是砖茶,茶壶是直桶的,一壶能装半暖瓶水,泡一会儿后,茶水相当浓,花茶米汤一样黄,砖茶黑糖水似的,或者说,更像头滚的中药汤。花茶还能喝几口,砖茶我就享受不了,喝半口就直皱眉头,苦到心肝了,不像我爷爷一样,倒在碗里凉一会,待热气淡时,端起来放在唇边,咕嘟咕嘟,喝井拔凉水似地,将残留在唇边的茶渣抿进嘴里,嚼着,相当过瘾。

现在想来,那种饮茶方式,远比妙玉所谓的牛饮更粗旷,甚至不及刘姥姥文雅,是典型的乡下人把式,不值一提。但我最初的茶缘,就是从那时建立起来的,印象深刻。

每次爷爷用卤壶泡茶后,我妈就说,你姥爷有把小茶壶,是紫沙蛋的,长长的嘴儿,泡好后,端在手心,一小口,一小口,慢悠悠地荩喝烧酒似地,茶香溢满屋子,那茶是上好的香片。对姥爷的紫沙小壶,以及饮茶的姿式,很是羡慕。姥爷早已仙逝,舅舅家娶过几趟,目光搜遍柜顶,以及可能放壶的角角落落,并没有妈妈描述的`小壶。也许六表哥小时候还玩过,至今村人仍喊他的外号六沙蛋。柜顶上只有一把红花白瓷卤壶,不过比我们家的大卤壶精小些,滚圆的肚子,那富贵牡丹鲜艳耀眼,壶盖也别致,但既不盛卤也不沏茶,早成了收藏针头线脑的储物罐了。

那记忆,想起来都很遥远了。

工作后,买了只带盖鼓肚玻璃茶缸,在商店称了二两花茶,装在一只印油空铁罐里,每天午后泡一杯,拿盖子刮着茶沫,慢慢地喝,续过几回水,茶味淡了,还舍不得倒掉,第二天加点茶再喝,自以为很雅致,就这已让几个用塘瓷缸喝茶的老教师颇有了微词,太讲究了。直到后来,听城市来的同僚说,隔夜茶不能喝,且三泡后就该换茶,这才改掉旧习惯,每天喝完后清洗杯子,就这清亮的玻璃缸上已结了一圈一圈深浅不一的茶垢,清洗不去了。又买了一只内胆识紫沙的茶杯,学生送了只木鱼石内胆水杯,轮流着用,从宿舍提到办公室,又提回,来来回回,泡茶喝。

真正学会饮茶,已是多年后走进城市了。在集贸大厦外围,见到几平米大的一间紫陶居,里边几乎全是茶器,有单个的壶,有成套的,摆在板式多宝阁上。经过精心挑选,我买了一套粗沙冬瓜壶,壶有饭碗大,小杯也有桔子大,色泽是纯紫色的,纯手工的,很质朴,当时只是喜欢,后来看电视剧里陈布雷先生家中亦摆此套茶具,便浅薄起来,愈加珍惜。壶胎很薄,我担心不结实,会碰碎,店主一笑,握着壶把,猛地击在木案上,一连几下,直到我心抖着喊停,沉闷的击打声后,壶体完好无损。花二十二元,我工资的四分之一,买下了这套带盘的宜兴紫沙壶。那时,我先在总经理办做秘书,后到业务科,常有待客的茶,有过去难得一见的香片,淡绿的,是龙井,也有圆圆如豆银灰的绣球,是碧螺春,用信封装一些,拿回家和爱人品饮,在一个壶里泡。喝着,喝着,就上了瘾,每天午休后,尤其是吃了肉食喝了酒后,舌干口燥,忙滚水泡茶,直喝的两腋生津,神清气爽时才作罢。拿回家的茶接不住时,自己也买些,像草味特重的花大方、毛尖、银毫等,都喝过。

现在想来,那品饮很是粗糙,有些猪八戒吃人参果的味道,还没来得及品,就下肚了,并不知其中的韵味。

那套粗沙壶,一用多年,内壁结了厚厚的茶垢,外边的颜色愈来愈深,近乎深紫了。即使不放茶,白水泡一会儿,喝时,也有淡淡的茶香,清爽甘醇。这把南瓜龙头壶使用过一段后,就发现,壶体色泽也在变化,阴雨天水润,干旱季焦枯,颜色淡了许多,甚至可由此预测近来的阴晴气象。有回外出,忘记清理壶里的残茶,半个月后发现,茶渣干透,结了板,木乃伊一样,并没有馊,无一丝异味。

我这才知到,紫沙原来如此奇妙。在之后的日子里,无论走到哪里,最喜欢逛茶具店,遇到喜欢的,价格适中的,就会买下,为买新壶常挨饿,每每花光身上最后一个钢G。有一把大肚小嘴壶,很像母亲形容的姥爷的那把壶,出至名师之手,价格不菲,咬咬牙,我买下了。还有一把青蛙莲叶旧壶,印章风格很像鸣远壶,喜欢,就收藏了。日积月累,真真假假,买下好多把紫沙壶,有的还出自名家之手,有的却是因为做工精细模样别致,色泽养眼,才买下的,摆在博古架上,闲时把玩。入行后慢慢才知道,除了小时候见过的青花茶壶、白瓷茶壶,听说过的紫沙蛋外,从材质,从样式上分,还有许多种类的茶壶,像我后来收藏的玉壶、铁壶、陶壶等等,几乎摆满两个铁梨木多宝阁。

天长日久,慢慢地,圈内的朋友都知道我爱喝茶,懂茶道,喜欢收藏茶具,就每每送我几桶新鲜的好茶,得到心仪的茶器,也拿出来让我鉴赏。有时能说出个一二三来,朋友们便鼓掌竖指,夸我是茶人,别茶人;有时看不出个子丑寅卯来,不免支支唔唔,回家后赶快翻阅茶书,或上网向茶人老师请教,时间一长,见多识广,倒真学到不少茶知识,或茶文化。

近年,我的饮茶习惯渐渐讲究起来,不仅讲究茶叶等级,茶器精美,也讲究用水及冲泡方法,享受饮茶的整个过程,就是自我感觉,也近乎品茗了。我有一只鸡翅木小茶船,使用多年,浸水的地方已发黑了,乌亮,有了灵气,一直舍不的丢弃。至于不同的壶泡不同的茶,已坚持多年,有的壶,如泡铁观音的壶,已养了几茬,由初时壶体敲击沉闷短促,直养到发出轻灵悠长的声音,才依依不舍地换壶。还用喝剩的余茶养了一些茶宠,如胖乎乎的小猪,笑态可掬的大肚弥勒佛等,时间愈长,感情愈深,那种滋养后的水润温厚,真的让人心静,灵光甫现,就有了拈花微笑的禅意。大多时候,我不愿上茶馆喝茶,喜欢午休后坐在自家的罗汉床上,泡一壶陈年老铁,点一柱锥形沉香,在淡淡的沉香茶香烟雾中,静静地品饮茶味,洗涤肠胃的同时,连心灵也涤荡了,那种出尘舒爽的感觉,非亲历无以言传。很多时候,喝着喝着,我感到自身轻盈起来,坐禅坐到了禅境一般,空寂,静廖。

惜乎,北方,或者说塞北不产茶,一直无缘与茶树结缘,所见都是成品茶,不像对其它树木或庄稼,有更深的界面的理解。茶,尤其是茶饮,于我,已近乎神。城外采凉山上有种矮树丛,似茶非茶,乡人采摘叶子当茶泡,味苦而涩,称野山茶。我尝过,不以为然,一直认为,那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茶。和所谓的苦荞茶、大麦茶一样,清热解暑尚可,要品出茶味,却万万不能。水都讲究地域,何况于茶,仅隔一河,在南为桔,在北就是枳了。

喝的全是来路茶。但有茶喝就是福气了,有好茶喝,那更是福中之福,不是人人能享得了的。所谓只有享不了的福,没有吃不下的苦。

茶,愈喝愈多,喝剩的铁观音茶渣,我积攒起来,装了两只茶枕,每天午休时枕着,沉入梦中,都能感觉到别样的神清气爽。

茶,不仅清新降火,还养神,在经历每道茶序烦琐的茶艺中,渐渐进入茶境,几近乎茶道了。

我写了一幅斗方“茶禅一味”,署名便是别茶人,挂在茶室墙上,品茗时静观,固然有附庸风雅之嫌,但努力做个别茶人的意愿,却是真诚的。至于禅茶一味,不要说禅境,就是茶道,本来就有高低之分,境界究竟到了哪一个层面,也只能靠自悟了,不像围棋,还有段位标准,禅茶自古讲论虽多,却并无定准。其实,说到底,还是一种由雅致的物质层面到达更高的精神层面的享受,深浅自知,意趣自知,诚如苏东坡所言:不足以向外人道也。哪一天,你达到了如此境界时,我们自会会意微笑,悠然心惠的。

篇8:茶修,一种时代的茶人情怀散文

茶修,一种时代的茶人情怀散文

我把尘世喧嚣泡成一道茶,心随着这道茶的汤色渐浅,滋味渐淡而变得安顿澄明。真实地回归到一杯茶,找寻生命之所需,并用“修”的方式将之导入时代当下,指导日常生活,这就是我所倡导的旨在“借茶修为,以茶养德”的和静茶修,一种以茶的精神“和、敬、清、雅”为导向的生活方式,并要求我们日日践行,时时修持,以达到内外兼修,同养太和的生命状态。

人在尘世中,总免不了烦忧苦恼,但每每静坐于席间,我便于和静茶修中获得了方寸间的安顿。即使身处闹市,心也能与外界隔开,驻成一座安静的城,城里只有自己。任城外喧嚣繁华也好,冷漠荒凉也罢,我自不为所扰。因为清净,所以淡然从容,所以能够保持心底的柔软,感受生命中原有的馈赠,思考生活中点滴的美好。这份安顿,源于茶,一片朴素的叶。

从遥远神农口中的救命仙草,到茶圣陆羽笔下的《茶经》,再到宋徽宗亲手点制的绿翠飞白,黎民百姓的开门七件事,边陲兄弟的不可一日无茶。一片树叶,高贵又朴素着,包容了太多太多。有过生食药用,有过混煮成羹,目睹过唐的兴盛,宋的繁华,也经历了明清的衰落,新时代的复兴。一片树叶,脚步从未停止,承载了五千年的文明和历史。碧水丹山的武夷也好,土肥水美的江南也罢,一片树叶,落到哪里都是归宿,总有芬芳。

茶,是有品格的。不管生长的土地贫瘠亦或肥沃,经受的气候优越亦或恶劣,他们总能扎根生长,向上向下,终究长成一片绿,结出一段香,凝成一缕韵。

茶,亦是有坚持的。若为天朝上国的贡品,便在高贵中不忘澄明;若为贩夫走卒的饮品,便于质朴中求得高贵。境遇怎样变,不变的总是纯然初心。因为品格,因为坚持,一片叶,在火炼中完成了绝美的转变,凝结了无穷的能量,于瓯中绽放,在水里升华。

茶,蕴藏了太多的美好和智慧。因为有了这片灵动鲜活的叶,我们有了着眼于外在艺术化形式从而雅化生活的茶艺,有了探求精神层面的感知与参悟,进而提升生命的茶道。那我们如何由艺至道,将这片树叶的能量真实地接引导到中生活中呢?这是茶之道,只有茶知道。

我们用茶修的.方式在一片灵动鲜活的树叶中照见自己,明见心性,首先就是要从平日的茶礼中践修,心怀恭敬之心。当我们像一粒茶耔那样,把自己低进尘埃,收进土里时,便会在敬畏自然,感恩天地中生发出无穷的智慧和能量。

如同一个茶人满怀敬意寻茶,当他以一颗赤诚之心顶礼于自然,匍匐于山脚之下时,便能倾听到苍山里一株小草的声音。草,最是自然无我的灵物。不管是春寒料峭下,她毅然为春之曲领唱的纤弱躯体;还是绿染柳枝时,她不争不吵,依然故我的凝眸敛笑;亦或是秋风落叶处,她融归冬土,于冷峻中守候希望的残茎败叶,小草都是平凡的,但她就是用这份最素朴不过的平凡,为我们演绎渺小之处的伟大。我们于真诚中打开、倾听,便接纳了小草给予我们的一份感动、一种启发。这是恭敬自然赋予我们的智慧,即既发现渺小之处的伟大,又做到伟大之处的渺小!所以,茶修所倡导的恭敬他人,实则是在庄严自己!

在恭敬中返璞归真,放下虚妄和对抗,趋向做一个人群之中真实、自然的我。不张扬,不虚饰,随时保持含敛、退后的姿态。如罐里的茶叶,盈一眸恬淡,守一怀净土,无水时便素朴静待,默默积淀。这是茶修给予我们的安顿,即心有所定,专注一处。

于平日的和静茶修中安顿,不偏不倚,不多不少。行茶,可养男人中正之气,可修女子知止之慧。中正平衡有了,知止简慧有了,我们的世界就会更加和谐美好!

我们借茶修为,以茶养德,重在践行,贵在坚持。从平日的知礼行礼中庄严自己,在安顿专注处修持平衡,在出世入世中生发智慧。于朴素里高贵,在含蓄处绽放,最终修得收放自如、生命自在。

一片茶树的叶,落到哪里都是归宿,我们如果能够借此修得一颗茶人的心,那便能随心而不逾,不管安在哪里,都会幸福。这是一种时代的茶人情怀,也是我的朴素茶人理想,接引一杯茶的智慧,归真生活,传递能量。

篇9:士人之境现代散文

士人之境现代散文

从中国历史地理的角度看,如果把西北看作广袤苍凉的沙场,那么,江南就是山清水秀的花园。沙场练砺的是能操控金戈铁马、冲锋陷阵的勇武之士。花园培育的是花草树木,还有一代又一代有名无名的文儒之士。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有什么样的水土就有什么样的人。

江南奇丽秀美的独特环境,既是士人生养之本,又是士人情感之所倚。人因境而生情,境因人而增色。 从春秋战国到秦汉,中国的炎黄文化发展主要在中原地区。孔子、孟子、庄子、老子,这些名声显赫的的士人,都出自中原大地。那时的江南,还是“蛮夷之地”,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在文化发展层面上更与中原相距甚远。以后的近一千二百年间,尽管有了南北朝柳晖的《江南曲》,“汀洲采百萍,日暖江南春。洞庭有归客,潇湘逢故人”,江南开始进入了诗人的视野;尽管有了唐代白居易的《忆江南》,“日出江水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江南开始成为诗人笔下最美的题材。但从总体看,江南处于文化边缘的地位,没有改变。直到宋朝,尤其是南宋定都杭州,中国文化发展的重心南移,江南文化的地位才有了质的变化。到了明清时期,江南遂成为秀色迷人的人间天堂,士人辈出的沃土。 江南是水乡,湖泊星如棋布,江河交叉纵横。其水,通常既不是“风在吼,马在叫”的黄河之水,也不是“波浪在愤怒的飞沫中呼叫,跟狂风争鸣”的大海之水,而是“漾漾悠悠几派分”的平静之水。

水是最具江南特色的地域标志,也是构成江南美景的主色调。“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子湖之美,美在水;“六朝烟月之区,金粉荟萃之所”的秦淮河之美,美在水;周庄、同里、西塘等古镇之美,同样也美在水。水是江南故事里最主要的情节,也是反映江南人生活和情感的广泛背景。曹娥投江寻父尸的悲壮,使孝道成为舜江滔滔不绝的主题。西施溪边浣纱,浣出了“沉鱼”的情形,浣出了惊世佳人的不朽名声。为此,诗仙李白也禁不住诗兴勃发,吟出“西施越溪女,明艳光云海”的赞美诗句。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等辈在一千六百多年前的三月初三,在兰亭水边举行的饮酒赋诗的“曲水流觞”活动,则被引为千古佳话。而这一儒风雅俗,也一直留传至今。 辽阔的水域,在给江南人带来舟楫之利的同时,也给他们的心灵烙下了水的印迹。

《诗经》里说:“二子乘舟,泛泛其逝。愿言思子,不瑕有害!”其所指的地点,不一定是江南,但江南人乘船出行却是一件寻常的事。当孔子带着弟子坐着牛车周游列国,在崎岖的路上颠簸得狼狈不堪时,江南的“蛮子”们早已“刳木为舟,剡木为楫”,尽享着优哉游哉的漂浮之趣了。同样出行, 胡人骑的是马,手握的是缰绳和皮鞭,驾驭的是活生生的牲畜,要的是力度和张狂。江南人乘的是船,手握的是桨或橹,驾驭的是经过加工后没有生命迹象的木材,享受的是前行中平静的悠悠。当然,船是敌不过马的。宋亡于元,明亡于清,铁骑两度似旋风般地横扫江南大地。腥风血雨的悲壮,为奴为囚的境遇,只流下了“零丁洋里叹零丁”的千古感慨。

然而,操控舟楫的手依然固执地操控着舟楫。风和日丽的白天,驾一叶扁舟,在碧水的荡漾里遐思,依然是江南人追求的恒古不变的境界。秋高月圆的夜晚,端坐在画舫间,听流水潺潺,闻琴弦瑟瑟,酌酒赏景,吟诗赋词,依然是传统的雅兴。柔情似水,血管里渗浸着水的江南人,在桨棹间摇曳着属于自已的历史。 行走在江南,绕不过的是桥。数不清的桥横跨在大大小小的河湖上,数不清以桥为名的村庄散布在田野上,点缀着江南的景致。桥本来作用仅仅是沟通两岸,以利行走之便,而江南人却偏偏要赋于它许多复杂的含义。区区一座桥,非要像置景般摆弄,有的要在栏杆上雕花镂兽,有的要在桥面建水榭凉亭,似乎要让你在桥上走的十步或二十步,比在平地上走得更有摸样,更有风韵,更有价值。于是,仅仅是周庄的双桥,一经在画面上亮相,便差点把一些人的眼球都惊凸了。无论是大桥还是小桥,都得起一个叫得响的名字。“登天”太俗,就来个“步云”,“仁济”不够大气,就来个“广济”。书,要请名家挥就,刻,要由巧匠镂成,再施以朱漆或金粉,即可大放光彩且流传千古。更有甚者,似觉在该建桥的'地方摆弄不过瘾,竟在自家的后花园里挖土造湖,硬生生弄出些拐弯抹角摸样的所谓九曲桥来。湖里要有游鱼穿梭,荷叶轻漾,岸边还得点缀些石笋假山,廊榭台亭。似乎这样,方能显示雅致。走在桥上,脚步应该是轻轻的,幅度是小小的,频率是缓缓的,才可在几步一折,几步一弯的绕行中,摆几分悠闲。也许是江南人对桥情有独钟的缘故,桥也成了情感的载体。梁山伯与祝英台相识在草桥,许仙与白素珍相恋在断桥,牛郎与织女相会在鹊桥。凡人与非凡人的爱情都与桥有着不解之缘。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当游牧民族还在把一个个毡包在草原上移来挪去,“今夜不知何处宿”时,江南人把房屋建得连成片、连成块,形成一条条小巷的历史已有了数不清的年代。江南的小巷,逼仄而幽深,神秘的空间里长满了只属于江南的风土人情。有“狗吠深巷里”的突兀狂躁,也有“深巷明朝卖杏花”酥软的叫卖声。有屋檐上紫燕的喃喃,也有厅堂里书声的朗朗。有水井边汲水捣衣的“梆梆”声此起彼伏,也有树荫下修锅补碗的“叮当”声时兴时息。巷口鞭炮炸响的时候,花轿里端坐的娇俏新娘会被接进深巷里的婆家。花好月圆的夜晚,一些满腹诗书,多情而寂寞的女子,会和她的女伴悄悄地溜出深巷,行向水榭凉亭。

于是,小巷常成为不少《西厢记》似故事的开头。在冬天天气晴好的日子里,在一些朱漆大门的门前,总是有一些上了年纪的人围聚在一起,时而眉飞色舞,把祖上的辉煌描绘得淋漓尽致;时而唉声叹息,叹生不逢时的嗟伤,今不如昔的悲哀;时而又沉默无语,闭目养神。那种似睡非睡,似醒非醒的神态,使人揣摩不出,究竟是他们因衰老而疲惫了,还是小巷因衰老而疲惫了。小巷一直在衰老,在渐渐变成一张发黄的画笺。只有那些像词人的长短句般排列的青石板上传来的足音,常使人向时光远去的背影张望。 比起水来,江南的山就逊色得多。既没有东岳泰山之雄,西岳华山之险,北岳恒山之奇,中岳嵩山之峻,南岳衡山之秀,也比不上喜马拉雅山、昆仑山、天山的高大。“势拔五岳掩赤城”的文化名山天姥.山,其实际高度也就一千来米。被人誉为“震旦国中第一奇山”的黄山,其高度也不过一千八百余米。在真正的大山面前,江南的山只能被冠以“土丘”、“盆景”之称。不过,山不在高,有景则灵。江南的山,大都层峦叠翠,掩映在葱郁之中。不像有的地方的山,要么寸草不长,灰蒙蒙光秃秃,或似一个个石堆,或像和尚的头;要么终年白雪裹身,一副冰凉萧瑟的景象。在江南,无论多么小,多么没有名气的山,涧水淙淙总是少不了的。大一点的,常有瀑布飞泻而下,把人引入“疑是银河落九天”的遐思中。拾阶而上,总是鸟语婉转盈耳,花香沁沁扑鼻,远处,常有朱红色的凉亭在绿丛间忽隐忽现。站在山巅,时而有云雾在眼前飘过,或而像一条条飘带,或而像一只只风筝,转眼又消失在群峰之间,无影无踪,使人飘然而荡魂。“江山如此多娇”,难怪诗人谢灵云,在永嘉太守任上无心政务,沉湎于在山水间探奇揽胜,下棋吟诗,以至于断送了仕途。也难怪北宋学者陈翥,博学多才,却隐居山间。

一生肩挑道义的包拯,一心想为国家招揽人才,几次三番到其家劝说、请求,又是赠诗又是送礼,朝廷也“三征七聘”,而陈翥竟“不听天子宣,幽栖碧涧前”,全然不为所动,不仕的意念坚定不移。也许是江南人太爱山的缘故,不仅忘情于山,眷恋于山,而且对山的感情色彩也与众不同。看山是仰着看,用欣赏的目光看,“悠然见南山”,完全是把山看作养心养眼的景物,与“一览众山小”的情结和霸气有着天壤之别。 江南人是喝着江南的水,看着江南的山世代繁衍生存的,其骨子里浸透的是江南山水的柔和素雅之气。正是江南的独特环境和具有特性的人,在与儒学文化的契合中自然而然地催生了众多具有区域特征的士人。

在明代的状元、榜眼、探花中,江南人至少占了一半以上,在清代的状元中,光苏州人就占了四分之一。但江南没有出一统天下的帝皇,尽管夫差和勾践都曾当过一国之君,却无法与秦始王之类的皇帝相提并论。江南人中官居要职者颇多,但有作为者甚寡,而且,大多仕途不顺,有的被贬黜,有的自愿请辞,在外闯荡了一番后回归故里。江南没有可与项羽匹敌的“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骁勇战将,也没有像集侠气、狂气、才气、仙气于一身的李白那样的天才文豪。江南也许,也就是“田园诗”、“山水诗”的故乡,一块烟雨飘渺中的幽静而安逸的,滋养士人的土地。

篇10:《现实之境》后记经典散文

《现实之境》后记经典散文

编完《现实之境》,人就懒惰下来了,对文字也麻木了,半年几乎没有写出一个字来。写什么样的文字,这半年来一直在敲打我。我不想什么作为,我只想自己满足一下自己,或者是自我检验,自己究竟会怎样。现在,我不知道,也没有标杆,我原来以为是标杆的,正在变为黄色,正在褪色。我需要什么,我在思考和推敲,我想,不会那么快就有答案的。要多久,或许很久很久,或许永久。

我一直在写家乡和异乡,写了这么久,不厌倦,却也坠入了一种疲倦,在这么一个变化巨快的时代,我像一只鸟,不断飞的鸟,起飞的兴奋正在消失,现在,我要什么?退化成鸡还是进化成鸡?《现实之境》里也没有答案,只有执着和迷惘。文学已远,有时候,现实不让我说,有时候,我不屑说。一方面,文学越来越市场化,大家都可能说三道四。一方面,文学越来越个人化,正在从一种爱好过渡到藏品。作为一个业余爱好者,文学是我们佩戴在心灵上的玉饰,既有传统的承载,也有个性的形式。《现实之境》还没有这般洒脱,因此,我更不愿说其他的,只能忠于自己,去记录一个小民在这个时代生活的感受,我想,《现实之境》达到了这个个人目的。

接下来会做什么?当然,生活第一,家庭第一,工作第一,忙完这些,才是个人这点小爱好——除了写散文,还会尝试小说、文化产业研究、广告策划研究、甚至文学评论……,要做的.事很多,人生真的很丰富,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把握住,如果能在《现实之境》里得到一点什么,那就是你给我的鼓励,我们可以同行。我期待你的到来,说说这一路的艰难与精彩。

迷失之境散文

描写茶叶的说明文

茶道的散文

茶与中国人阅读理解及答案

茶道人生作文

茶文化作文600字

可否别走开散文

别我虞姬的散文

茶的经典语录

体验茶道作文

关于茶的散文:茶人之境
《关于茶的散文:茶人之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关于茶的散文:茶人之境(精选10篇)】相关文章:

茶语人生哲理2022-10-20

关于茶的名言警句2022-10-13

宽容之道作文2022-04-30

关于茶叶的说明文2024-03-17

生命的脆弱与坚强五年级作文2022-10-16

坚强与脆弱作文「优秀」2022-11-13

茶道与人道初中作文2022-11-16

学习茶道作文2022-05-07

茶的名言俗语2023-12-03

教案《说茶》2024-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