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陵王·柳》拾遗作文1200字(整理4篇)由网友“志小汐”投稿提供,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兰陵王·柳》拾遗作文1200字,希望大家喜欢!
篇1:《兰陵王·柳》拾遗作文1200字
正值四月时节,碧绿柳条渐渐融入了春的光阴,白色的柳绵如飞花,似落雪一样恣意乱飞。我行走在汴河的岸边,徜徉在春日的时光里,体会汴京的春意美丽。因为我,即将离开此地,去往他方。
我记得曾经几年之间,也是在这的这个季节。我不止一次的在这里送别我的友人。这番春景,已在我的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深刻印象:一道绵绵的河水,一行碧绿的杨柳,杂以一阵轻轻的春风。春意,年复一年地,就如此在我的身边绽放开光彩。
而如今,当周围的友人一个一个离开我后,轮到了我要自己离开这个地方,离开这个繁华的都市。对我来说,也是离开一个伤心之地。
常常,人们喜欢在这里道别,再折一段柳枝送与友人,希望有人可以记住自己,久而久之,因此而折下的柳枝,愈千尺了吧?
今天,我要自己折下一段柳枝,送给我自己。但我还未来得及去折一段柳枝之时,船家已一点竹篙,船渐渐远离岸边,岸上的人事物景渐渐和我远离,在我的眼前变得模糊起来,汴京留给我的最后印象,就是岸边的杨柳了。
我想起了她,是的,一位在汴京城的红颜知己,她常常唱我写的词,如黄莺语的声音至今还在我的耳边回响。
我的思绪再度回到了寒食节,的'确,就在几天前,她知道了我即将远行的消息,就弹奏了一首哀伤的乐曲,是如此缠绵,将要离别时渲染的伤痛,就如此的荡漾开来。
人悲时喜欢喝酒,我也不例外。那一天,我在她的乐声中一杯又一杯地喝着酒,直到脸上浮现出了淡淡的醉意。眼前昏暗的烛光在摇曳,舔食着黑夜的黯淡与清冷,而窗外,是漫漫长夜,漫无边际的黑笼罩着大地。也许除了她,没有人可以指引我,告诉我我下一步将何去何从。
如今,我已是踏上船,去已成定局,那就走吧,离开这个伤心之地,不要使我再次伤心。今日风顺船疾,我已是在不知不觉中行出了几十余里。我与她,就此远离。也许这一别,再也无法再见。
渐行渐远之时,心头缠绵的恨渐渐堆积,使我的心感到了寂寞。此时已是黄昏,日薄西山,夕阳冉冉坠地,连绵群山上的春色铺到了天涯。我又陷入了深深的回忆。
我想起了曾经与她牵手在月下共赏美丽风景时的情境,她当时高兴得指着周围的事物畅谈自己的心情。我们也曾在一个秋天,一起站在结着露水的小桥上共闻悠扬的笛声,我当时还有感而发的吟了一首诗,她站在我的身旁,脸上露出了微笑。
那些事,就像梦里的场景一般,美好但无法触手可及,回想时,泪水划着脸颊,落下。我不知道我离开了之后,她会不会去回味我们曾经一起走过的路,一起经历过的时光。
渡口的高台经不住清冷和寂寥,在月光下沉沉睡去。而今夜,我亦耐不住那清冷与寂寥,但是今夜的我,无法入眠。
在百里之外的她,是不是和我一样,坐在灯下,凝望月光,传递着无限的思念。
篇2:柳笛声声作文1200字
柳笛声声作文1200字
周末,在河边漫步,不远处是一片柳林,此时正值“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的早春时节,柳丝密密砸匝匝,像鹅黄的珍珠门帘儿,挡住了早春的寒气;浓密的迎春花比柳丝黄得更加的热烈,浑身都是花,好像要把河边开成了花坛,突然从柳林深处传来一声声柳笛,是那样悠远、轻盈和飘逸,如仙乐萦绕。
柳笛声声,勾起了我对童年的回忆,对故乡的回忆。故乡在一个乡下,是一个普通的平原小村。村前有一条小河,河两岸是一大片柳树林,盘根错节,枝叶交错,水从柳下过,春夏时节放眼望去,绿意盎然,绵延几里水路。
故乡的柳树林里长满了柳笛,那是春天乐章里的一个绿色音符,那是我儿时寻欢取乐最好的玩具。
“六九七九,沿河看柳”。春分一过,河边的柳树就开始喷黄吐绿了,那碧绿的长长的柳枝就像村姑的青丝,在风中摇曳,给乡村的二月以色彩和灵感。潮湿的风轻轻地吹着,吹得我们身上痒痒的。柳林是我们的乐园,每天一放学,我就和小伙伴们像兔子似地蹿进溪边的柳林,胡乱扒下鞋袜,往地上随便一撂,像猴子一般“吱溜”几下就轻巧地爬上了柳树,折下几枝笔直顺溜细柔的柳条儿,用随身携带的小刀轻轻划一个圆圈,两端对齐截断,用两手分别捏住枝条两头,向相反的方向轻轻拧动,慢慢揉捏,当感到柳皮和柳骨分离时,柳皮就会在柳骨上滑动,等把柳皮全拧松动了,就用嘴咬住粗端柳骨,两手握住柳皮,缓缓抽出光滑的柳骨,手里便留下柳皮筒;再把柳皮筒的细端捏扁成鸭嘴状,用小刀刮去约一厘米长的青皮,露出鹅黄的肌肤,这样就做成了一支支长短不一的,小小圆圆的柳笛。我们做的柳笛,虽然没有竹笛那样精致华美,却有一种秀雅与灵巧,含在口里,还没吹,那悠悠清香便在口里回荡,久久不肯散去。把柳笛含在嘴里,使出吃奶的力气使劲地吹。仿佛是事先约好似的,你吹我也吹,于是,或远或近,或宏或细,时长时短,时缓时急的柳笛响了起来。那笛声,被春风撕成一片片的,被春雨揉成一团团的,带着野花的馨香,带着庄稼的清香,带着泥土的芳香,在故乡的原野上跳跃。于是乡村的二月就从一声声清脆、响亮、悠远的柳笛声走了出来,成为最诱人的季节。
柳絮沾衣,柳丝拂面,舒心惬意。清脆的柳笛声,使寂寞的早春原野忽然间增添了几分亮色。春天的.声音很多,最动人的莫过于是我们的柳笛,柳笛声像是春的号角带这童年的乐趣从柳林里荡漾开来。像是大自然的欢歌,更像是生命生生不息的赞语,是世界上最美妙、最动听的乐曲了。于是,那笛声像一场蒙蒙春雨,染绿了一片片新耕耘的土地;像一阵阵柔柔的春风,拂亮了一坡坡野花的媚眼。
柳笛不仅是我们这些小孩子的宝贝,也是村里那些未婚姑娘的宝贝,它常把姑娘们的梦境染绿,常把姑娘们的心事染翠。她们用灵巧的手把柳笛做成许多花样,常把柳笛含在嘴里吹成许多曲儿,把春天里朦胧的心事吹成淡淡的芳香,把月亮吹上了柳梢头。把冰封的河吹开了春水东流。
如今,故乡的柳笛,又在我的心里响起,它是一段不可忽略的美好插曲,它曾给我的童年带来了无尽的乐趣。如今我又折一枝柔软的细柳,制作一支心爱的柳笛,重新吹奏故乡的情愁……
篇3:难忘插柳之恩作文1200字
难忘插柳之恩作文1200字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终生难忘。”
花儿感恩雨露,因为雨露,滋润着它茁壮成长;雄鹰感恩蓝天,因为蓝天,让它展翅翱翔;而我要感恩您——沈班主任,却千言万语也说不尽缘由。也许,简单说来则是因那插柳之恩。
有的人把教师比作“红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我们;有的人把老师比作“园丁”,培育着我们;也有的人把老师比作“春雨”,滋润着我们。
三年前,伴随着容山木棉的美丽盛开,我终于踏进了梦寐以求的容山书院。初次见面时,记忆犹新,您斩钉截铁地说:“我会陪伴你们走完这微笑与泪水并存的三年。我会带领你们一起走向‘战场’,去打下那场‘无硝烟的胜战’。”那是您坚定的决心。严肃的话题之后,您那两排洁白整齐的牙齿里露出的和蔼可亲的笑容。笑容里有您对第一次见面我们的欢迎;笑容里有您希望与我们“并肩作战”的信心;笑容里更有您对我们的光明未来的肯定。您的眼睛虽不算是“楚楚动人”,可在您那双迷人的“小明灯”却闪烁着别一番的韵味。在您的眼神里,有为人师长的态度;也有父亲的严厉;更有母亲的慈祥。人们常常把父爱比作巍峨雄伟的高山;把母爱比作广阔无边的大海;而我要把师爱比作苍茫无界的宇宙。正如宇宙已经不能用“辽阔”来形容,而是“无边无际”更为欠当。您对我们的关爱,呵护,教育……“师爱”如同宇宙广袤无边。
在您的陪伴下,我们从高一的懵懂,逐渐走向高二高三应有的成熟。
身为班主任的您,在我们身上付出了太多难以计算的时间。对于班里处于青春期叛逆的学生,你会正确的指导;班里容易被挫折打败的学生,您会积极的鼓励;班里脾气倔强的学生,您会耐心的`教育……
韩愈在《师说》里这样解释老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印象最深刻的是那次周练,关于复合函数,基础薄弱的同学都不太理解也不太会计算运用。一节课下来却还是有很多同学不能完全掌握。放学后,迎来了一大批求学好问的同学。您认认真真,从头开始和他们讲解,时间在您的每次讲解中渐渐流逝着……您付出了课后的宝贵时间为我们答疑解惑。那天的晚霞,照亮了您黑发中淡淡的银丝;照在了您汗流浃背的汗衫上;也照在了您那颗为我们默默无私的心。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何尝不是对您最好的写照呢?
可您教给我们的不单单是课本上的知识,还有人生的智慧;您告诉我们不仅仅要学会做学生,更要学会做人。您说过做人一定要讲诚信,“诚信为人之本”。“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我们即将踏入高三,您也即将履行三年前您说的——带领我们走向“战场”,去打下那场“无硝烟的胜战”。而我们也将在您的陪伴下,用最高昂的气势,最强的实力,踏上“战场”,绝不负您三年的栽培。
人生的道路上,感恩有您。您就是那夜空中最亮的星,“每当我找不到存在的意义,每当我迷失在黑夜里,夜空中最亮的星,请指引我向前进。”在黑暗中,您就是那唯一的光,给我方向让我不再迷惘。“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感谢您的三年最美的陪伴。千言万语,说不尽,对您的感恩之情。我们会把那“如滔滔不绝春水”般的感恩,化作“勇往直前的动力”,去走好接下来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
感谢您,即使千言万语也说不尽缘由。或许只因那插柳之恩。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终生难忘。”
篇4:笛声轻柳笛情初三作文1200字
笛声轻柳笛情初三作文1200字
十年前。
姥姥抱着我,坐在一棵陪伴她多年的柳树下。姥姥轻轻地吹着一个小小的绿色薄片,旋律动听且易学,姥姥吹几遍我就能断断续续地跟着哼了,虽然哼得有些心不在焉。
当时正是初春,院里,池塘边的柳树吐出了嫩芽,那种绿像未干的绿色颜料般,新鲜得仿佛要滴下来,将这一池清水染绿似的,明艳动人。而树干则不同,树干聘聘婷婷的,是女孩的羞涩,是少女的娇柔。明艳与娇羞结合起来,似乎娇羞险胜,压低了明艳嚣张的气焰,使整株柳树柔美而又不乏生机,赏心悦目。
我的目光走马观花地扫过柳树,最终停留在姥姥嘴中吹的绿色薄片上。
我看了好一会儿,见姥姥并没有注意到我疑惑的目光,我便拉着姥姥吹笛的手,晃了晃,使她无法吹笛,姥姥这才停下来。
清澈空灵的笛声戛然而止,四周的寂静让我感到莫名的恐惧,我有些不适应,便愣着没有说话。
“怎么了?”姥姥温和地笑着,浅浅的眉毛自然地舒展着,眼角特别的弧度给人以亲切和温暖,眼睛虽不炯炯有神却也有温雅的光泽,抿着的嘴角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淡然,她并不精神矍铄,她只是像池中一朵绝尘的白莲,高雅温婉,可惜已垂垂老矣。
看着姥姥被岁月侵蚀,略显憔悴的面容,我突然有些难受,但很快被好奇心盖过了:“姥姥,您吹的是什么东西?给我瞧瞧。”我伸手去夺,不想那东西柔软无比,被我硬生生地一扯,竟被撕成两截,看着它小小的身子一边在我手上,一边在姥姥手上,我觉得有些抱歉,也不知是对姥姥,还是对手中这个小东西的。
“这是柳叶片,”姥姥轻轻地拿过我手中的一半柳叶,将两半一起放入口袋中,停顿了一下,看着我,“你想学吗?”
我点头如捣蒜:“想,当然想。”
自那日起,我就跟着姥姥学吹柳笛。只是,柳叶再也不是原来那片了。(虽然这件事对姥姥并没有什么影响,但我却一直很愧疚。)
我总是吹不出声音,姥姥也不因我而停下,只是自顾自地吹,在笛声中,我仿佛看到一个小女孩,披发赤足,在溪水边玩闹,带走的溪边的宁谧,留下的是银铃般的'笑声和一个个小小的足迹。
笛声清远悠扬,吹完一曲后,余音绕梁。
我的手摩挲着手中的柳叶片,扭过头看着姥姥,傻傻地笑了:“姥姥,为什么我一直学不会啊?我永远都学不会了……”我懊丧地低着头,拨弄着叶片。
“如果你愿意去做,没有什么是做不到的。”姥姥郑重地看着我,又低下头,看着柳叶怔怔地发呆,“而且,以后不要随口说‘永远’,没有什么事情是永远的,世事变化无常。”
“哦,知道了。”我重重地点头,心想:不就是说错了一个词吗?干嘛那么认真,这又不是什么大事。
不好的事情不会成为永远,那美好的事情也不会是永远吗?我看着姥姥日渐苍老的面容,心生怅然。
如姥姥所说,练习几年后的我果然会用柳叶吹笛了,但记忆中的那张脸早已模糊不清,满是岁月的灰尘。
这次,我又回到那棵柳树下,坐在新修的大理石椅上,掏出一片柳叶吹了起来。余光瞥到的,是初春美得令人无法忽视的绿。
今春暖,鸟雀和鸣欢。彼岸无春相忘难,少年柳下吹笛音婉转。繁花乱,树下池水寒。微风和煦起波澜,清溪草间流淌露已残。
笛声有些陌生了,虽动听却不清远,虽优美却不悠扬。
我对姥姥的思念与眷恋,随着这似曾相识的笛声化作一丝丝轻羽般的惆怅,随着柳絮飘飞而去。

【《兰陵王·柳》拾遗作文1200字(整理4篇)】相关文章:
高适简介2023-04-03
梁书·萧琛传阅读理解附答案2024-02-17
描写春天阳光好的诗词2023-11-12
《诗人李白》读后感2023-10-15
凄美的秋天作文2022-09-01
《新唐书崔邠传》原文翻译赏析2023-05-14
学案导学实施方案2024-03-27
王维思念家人的励志诗句2023-03-12
古代清明节的优美诗句2022-11-13
一落索周邦彦阅读答案翻译赏析2024-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