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扫六合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时间:2022-06-29 06:05:53 试题试卷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秦王扫六合考试题及参考答案(共10篇)由网友“一茶安”投稿提供,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秦王扫六合考试题及参考答案,希望能帮助大家!

秦王扫六合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篇1:秦王扫六合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秦王扫六合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基础达标

一、选择题

1.表明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国的进攻的事件是

A.商鞅变法以后B.马陵之战以后

C.秦王赢政继位以后D.长平之战以后

2.秦统一全国后,诏书传到南方的许多地方,当地没有人认识。据此,你认为秦始皇应该采取什么措施?()

A.焚书坑儒B.统一文字

C.统一货币D.统一语言

3.秦统一后规定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使用的货币是( )

A.刀形币 B.蚁鼻钱 C.铲形币 D.圆形方孔钱

4.下列措施属于秦始皇首创的是()

A.修筑长城B.地方设县

C.使用圆形方孔钱D.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

5万里长城在秦始皇时期,其主要功能是()

A.旅游景点B.军事防御工程

C.划定国界D.扩大秦朝在世界的影响

二、填空题

1.李白的诗《古风》写道:“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这里所说的秦王是指,他从年至年,陆续灭掉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的封建国家秦朝,定都。秦的统一,结束了诸侯长期的局面,符合的愿望。

2.(1)政治:为加强封建统治,创立了一套封建的制度,最高统治者称;中央设丞相、、;地方推行制。

(2)经济:统一和度量衡。

能力提升

一、选择题

1.(鄂洲市初中调考题)秦始皇下令焚书,反映的实质是()

A.秦始皇个性极其残暴B.秦始皇视传统文化为统治障碍

C.秦朝的统治严酷残暴D.君主专制扩展到思想文化领域

2.“田畴异亩,车涂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这段指的是什么时候的历史情况?()

A.秦以前B.秦朝C.西汉D.东汉

3.中国历史进入战国时期以后,统一成为大势所趋,其主要原因是()

A.生产力的发展B.秦国的强大

C.人民渴望统一D.奴隶制的'衰亡

4.一位新同学自我介绍说:“我的姓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的名称是一样的。”试判断,他姓()

A.秦B.夏C.宋D.唐

5.秦始皇建立的封建专制集权统治的主要特征是()

A.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B.国家一切大权集中在皇帝手中

C.在中央设丞相、御史大夫、太尉D.在地方实行郡县制

二、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王初并天下,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乃更号曰“皇帝”。

材料二于是分天下三十六郡,郡置郡守、尉、监。

请回答:

(1)“王”是谁?“初并无下”是何意义?发生在哪一年?

(2)材料一与材料二反映出“王”采取了哪两项措施?

三、问答题

请你说说秦统一全国的主客观原因及其历史意义。

万里长城由谁修

长城是古代中国在不同时期为抵御塞北游牧部落联盟侵袭而修筑的规模浩大的军事工程的统称。长城东西绵延上万华里,因此又称作万里长城。据记载,秦始皇使用了近百万劳动力修筑长城,占全国人口的二十分之一。当时没有任何机械,全部劳动都得靠人力,而工作环境又是崇山峻岭、峭壁深壑,十分艰难。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各国为了防御别国入侵,修筑烽火台,用城墙连接起来,形成最早的长城。以后历代君王大都加固增修。

知识链接

1.阅读下列短文:

对秦始皇功过评价的不同看法

对秦始皇的功过如何评价,自古以来众说纷纭。迄今为止,主要有以下三种:第一种意见认为秦始皇功大于过;第二种意见是过大于功;第三种意见认为秦始皇是一个有大功也有大过的历史人物。目前国内绝大多数史学家都持第三种看法。

对秦始皇政策争议最大的是他的“焚书坑儒”。一种意见认为,“焚书坑儒”是为镇压鼓吹复辟倒退的儒生和儒家思想,具有“厚今薄古”的进步意义,当然也不否认其鲜明阶级局限性。另一种意见认为,“焚书坑儒”从出发点到立足点,都是彻头彻尾野蛮、反动的,它导致万马齐喑,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百家争鸣的局面,后果极为严重。还有的认为,对“焚书坑儒”应做具体的分析,它是巩固统一的需要,但手段残暴,影响极坏。

请结合有关的历史知识,说说应该怎样公正地评价秦始皇呢?

2.下面是古人对秦始皇修筑长城的不同评价,读完后,请你谈谈对秦始皇修筑长城的看法。

祖舜宗尧自太平,秦皇何事苦苍生。

不知祸起萧墙内,虚筑防胡万里城。

——(唐朝)胡曾

秦筑长城比铁牢,蕃戎不敢过临洮。

——(唐朝)汪遵

秦皇筑长城,乃为万世利。

——(清朝)杨鸾

当其兴大段,天下皆痍藏疮。……岂知易代后,功及万世长。

——(清朝)赵翼

孟姜女哭长城

民间流传的故事孟姜女哭长城,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民间传说,它以戏剧、歌谣、诗文、说唱等形式,广泛流传,可谓家喻户晓。相传秦始皇时,劳役繁重,青年男女范喜良、孟姜女新婚三天,新郎就被迫出发修筑长城,不久因饥寒劳累而死,尸骨被埋在长城墙下。孟姜女身背寒衣,历尽艰辛,万里寻夫来到长城边,得到的却是丈夫的噩耗。她痛哭城下,三日三夜不止,城为之崩裂,露出范喜良尸骸,孟姜女于绝望之中投海而死。从此,山海关被后人认为是“孟姜女哭长城”之地,并在那里盖了孟姜女庙,南来北往的人们常在这儿洒下一掬同情之泪。庙中有楹联这样说:「秦皇安在哉,万里长城筑怨;姜女未亡也,千秋片石铭贞。」孟姜女哭崩长城的故事,反映了秦代徭役对百姓所带来的深重痛苦。也有的认为该故事出自战国时期。

参考答案:

基础达标

一、选择题

1.D2.B3.D4.D5.B

二、填空题

1.赢政公元前230公元前221统一中央集权咸阳割据混战人民

2.(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皇帝太尉御史大夫郡县(2)货币(3)文字焚书坑儒(4)蒙恬垦田戍边长城东南岭南灵渠东海陇西长城南海

能力提升

一、选择题

1.D2.A3.C4.A5.B

二、材料分析题

(1)秦始皇;统一六国;公元前2。

(2)一是建立了以星帝为最高统治者的皇权制度,自己称“始皇帝”;二是在地方实行郡县制。

三、问答题

秦统一全国的客观原因:战国末期,秦国实力已远远超过了东方六国,统一天下的时机已经成熟。秦统一全国的主观原因:秦王嬴政制定克敌制胜的策略,积极进行灭亡六国的准备,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十年征战,统一了全国。历史意义: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对中国历史发展有深远影响。

拓展探究

(1)右边从上至下分别是:齐、赵、魏、燕、楚。左边是秦。

(2)提示:货币不统一,人们生活不方便,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大量的货币换算很繁琐;不利于国家税收的征收,影响国家财政收入,挫伤生产者的积极性;不利于国家的统一等。

(3)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钱。(统一货币单位)

知识链接

点拨:要从正反两方面一分为二地评价历史人物。

答案:秦始皇是对中国历史做出过巨大贡献、产生过巨大影响的皇帝。他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灭六国,统一中国,结束了长期以来诸侯割据的局面,有利于人民的生活安定和社会发展,符合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他建立了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统一了货币、文字和质量衡,促进了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他建立的秦王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始皇又是统治残暴的封建皇帝。沉重的赋税、繁重的兵役和摇役、严酷的刑律,给人民带来了灾难,焚书坑儒,压制了人们的思想,摧残了文化。其残暴统治最终引起了人们的反抗,导致秦朝灭亡。功过相比,功大于过。

2.点拨:由材料可知古人对秦始皇修筑长城褒贬不一,对此我们应全面分析,从正反两方面去评价。既要看到修长城在当时所起的积极作用和现在的价值,也要认识到修筑长城给人民带来的灾难。

答案:秦长城是世界上的伟大工程之一,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中国引为自豪。秦始皇修筑长城在当时起了一定的抵御匈奴的作用,但也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是泰暴政的表现之一。(言之有理即可)

篇2:《秦王扫六合》教案

一、建立统一国家:(板书)

师:同学们,自长平之战后,东方各国再也无力抵抗秦军的强大攻势,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国灭掉其他六国,建立起秦朝,请同学们看书后介绍秦朝建立的有关情况。

生: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定都咸阳。

前221年秦朝咸阳(板书)

师:那么秦为何能消灭其他六国完成统一呢?请同学们分四组讨论四个问题:

展示投影:1秦国的商鞅变法有何作用?

秦王嬴政在用人方面有何长处?

秦统一前各国人民过着一种怎样的生活?

秦统一的作用或意义是什么?

生:答略

师:秦的统一,符合社会历史的发展趋势,符合人民的愿望,是历史上第一次也是真正意义上的统一,开创了我国历史的新局面,但秦王嬴政的优点还不仅体现在秦的统一,在统一后,嬴政又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巩固他的统治,下面请同学们看书并完成练习。

(分发准备的练习)

二、巩固统一国家:(板书)

师:请五位同学把五个填空题包括答案念一遍。

生:答略

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看书和练习,对秦巩固统一的措施有了初步的了解,现在我们从四个方面来讨论秦巩固统一的措施,请看思考题。

展示投影:5从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军事等方面归纳秦巩固统一的措施有哪些?

生:答政治措施略

展示投影《中央集权示意图》

展示投影秦为何要统一货币、文字、度量衡,有何作用?

生:统一货币、度量衡是为了促进各地的经济交流,统一文字是为了促进各地的文化交流。

展示投影《秦统一货币》图

师:秦统一前,各地的货币都不一样,我们设想一下如果赵国的商人去齐国做生意需准备齐币,而如又去楚国需带上楚钱,这样做生意方不方便呀?

生:不方便。

师:我们再看度量衡的情况,秦统一前各国的度量衡都不相同,这样好不好呢?我们来看书后的“自由阅读卡”,算一算,这种说法对不对。

生:不对,因为秦代的将军身高八尺,按秦时的度量衡计算应为1.848米,而我们现在的最高男篮中锋应为2.26米。

师:因此古代的人是骑在马上和现在的中锋比高,这不是一个笑话吗?liuxue86.com

展示投影《秦统一文字》图

师:秦统一前,各国的文字都不一样,统一后如果原来赵国的地方官员写奏章用赵国的文字,齐国的地方官员写齐国的文字,同学们这样行不行呢?

生:不行。

师:此外,我们现在各地有各地的方言,如果不规定在正式的场合说普通话,那会闹出很大的笑话,我们就简单的以“我们是中国人”为例,请同学们分别用上海话、广东话、我们本地的家乡话来学一学。

(学生活动略)

师:因此,不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是不行的,秦的这些措施加强了各地的经济文化的交流,巩固了秦的统治。在思想上秦又采取了什么措施呢?

生:焚书坑儒。

师:“焚书坑儒”是怎么一回事,同学们对这件事有何看法呢?

(学生讨论回答略)

师:“焚书坑儒”的目的是为了统一人们的思想,巩固秦的统治,出发点是好的,但他采取的手段极其残暴,摧残了文化,钳制了人们的思想,给古代文化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对此我们应予以批判。最后我们来学习秦在军事上巩固统一的措施是什么?

生:北筑长城,开发南疆。

展示投影:6秦为何要修筑长城?起、止点分别在哪里?

秦开发南疆的作用是什么?

生:答略

师:秦为了抵御匈奴的进攻修筑了长城,它西起临洮、东到辽东。在南方秦开挖了灵渠,沟通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加强了中原和边疆地区的联系,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展示投影《秦的疆域》

师:秦实行了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使统一的封建国家得到巩固。此时,秦的疆域也空前辽阔,请同学们看图,用学过的地理方位知识画出秦的疆域示意图。

(学生动手画图,教师作出评价)

师:这样,我们就学习了秦朝实现统一、巩固统一的情况,请同学们思考一下“秦朝在我国历史上起了什么重要作用?”

(学生讨论回答略)

师:秦的统一结束了我国春秋战国以来长期的分裂割据局面,符合社会历史的发展趋势,符合人民的愿望;秦统一后建立了一整套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影响深远;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促进了我国以后经济文化的发展,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北筑长城和开发南疆安定了祖国的边疆,加强了中原地区与边疆地区的联系,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所以说,秦朝在我国历史上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巩固小结:

本节课从建立和巩固统一国家两方面学习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建立统一国家应从时间、名称、都城三个方面理解;巩固统一国家应从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军事四个方面掌握,“统一”是本课的核心,本节课的所有内容都是围绕“统一”来进行的,对此我们应该知道“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篇3:《秦王扫六合》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秦的统一;秦始皇巩固统一的主要措施及作用;了解秦朝的疆域和秦长城、灵渠两项古代工程。

(2)通过引导学生归纳、试评秦始皇巩固统一的主要措施等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利用动态历史地图等直观教具,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秦的统一及巩固政权的措施。

难点:对焚书坑儒的评价。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由李白的诗导课进入今天的学习主题。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秦王扫六合》。(板书:第10课 秦王扫六合)

(二)出示学习目标

1、秦统一的时间?建立了什么国家?定都在哪里?

2、战国有七个国家,秦为什么能灭六国?

3、秦为了巩固统一采取了哪些措施?(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军事、边疆开发)

4、秦朝的疆域的四至?

5、秦朝在中国历史上起了什么重要作用?

(三)完成学习任务

(一)秦的统一(板书:一、统一六国)

1.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秦王嬴政陆续灭掉六国,于公元前221年,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定都咸阳。(板书:1.建立:公元前221年 咸阳 嬴政)

2、战国有七个国家,秦为什么能灭六国?

材料一:商鞅入秦,助秦孝公变法,使秦国后来居上,国力跃居七国之首。长平之战后,东方六国再无力抵抗秦的进攻。

材料二:秦王嬴政任用许多有才干的人,如李斯、蒙恬、王翦。王翦是秦国名将,嬴政应未采纳王翦的意见而伐楚失败,于是亲自到他家当面检讨,再三请求他出兵伐楚。

材料三:公元前475年,历史进入春秋战国时代,诸侯国相互兼并,长期的战争给人民带来极大的痛苦,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通过材料得出结论:

1、秦通过商鞅变法增加了国力,奠定统一六国的基础。

2、秦始皇重用人才,采用正确的策略,促进了统一的到来。

3、统一六国顺应历史发展趋势,人们渴望统一。

(2)巩固统一的措施

秦用十年时间完成了统一以后,为了实现新的统一形势,加强封建统治,秦王必然要采取一系列措施。请同学们根据课文内容,分小组讨论概括秦巩固统一的措施,可以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军事、边疆开发等方面进行归纳。(板书:二、巩固统一的措施)讨论后得出以下答案,

1.政治上:创设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2.经济上:统一货币、度量衡;

3、文化上:统一文字;

4.思想上:焚书坑儒;

5军事上:北方:修长城

6、边疆开发:兴修灵渠。

教师讲述:政治上:建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至高无上,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在中央政府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最后由皇帝决断。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分天下为36郡,郡下设县。我们可以用下面图示来表示秦朝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

(课件上图片)

秦始皇通过郡县制把地方的权力集中到中央,这就是中央集权,有通过中央的太尉、丞相、御史大夫把权力集中到自己手中,这就是君主专制,这就形成了封建的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这套封建官僚制度造成了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威,皇权是权力的中心。

在咸阳的街头,一位来自遥远的楚国的商人准备出售他手里的千里马,他选好了位置,放下行李高声喊道“卖母(马)呦,良种的千里母(马)呦。”不一会儿,围观了很多人,但没有听懂他在吆喝什么,无奈之下,他只好在纸上写下一个大大的字母,可是围观的人看到之后更加不知所以然。这时来了一位曾经到过楚国的商人向人们解释这是卖马的,大家才恍然大悟……

过了一会,有一个老者有意思买他的马。于是,楚国人带着老者来到他拴马的地方,交易很快的谈成了。老者解下身上的布袋取出貌似刀子(刀型币)的东西交给楚人。“这是什么?你用刀子交换我的千里母(马)吗?”老者一脸疑惑。“刀子?我们燕人就是用这个买东西的,那你们的钱是什么样的?”楚人掏出一把石子(蚁鼻钱)。“这不是石子吗?山上多的是啊,这可以买东西吗?”结果可想而知,楚人的马没有卖掉,燕国的老者也没有买到中意的马。

(课件上出示统一度量衡、文字图片)

通过以上材料及图片得出秦巩固统一的措施经济: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文化:统一文字。

经济文化上:如果在一个国家里,使用的是不同的货币,那么人们在经济交往中就会有很多不便。例如,在市场上流通的货币有人民币、英镑还有美元,而且这些货币分属不同地区使用,即一种货币只能在一个地方使用,那人们在不同地区进行经济交流时,首先得把货币兑换,再进行交易,否则就会出现用甲地的货币到乙地买不上东西的现象。度量衡也一样,如果不统一,那人们在进行交流时就得换算,非常麻烦。

文字不统一问题更大,它带来的最大后果就是不同地区的人因为使用文字不同根本就没办法交流,更重要的是诏令下达到地方,官员会说看不懂而不执行,不利于国家的统一。因此,秦始皇采取了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的措施。统一后的货币是圆形方孔铜钱,对度量衡的统一表现为对尺寸、升斗、斤两作出了整齐划一的规定,统一后的文字是小篆,后来又推广了笔画更为简单的隶书。

史料:

公元前2,秦始皇在咸阳宫设宴,大臣纷纷歌功颂德,儒生淳于越提出秦始皇应效法古代,恢复分封制。丞相李斯不同意他的意见,并借题发挥,认为儒生借古非今,惑乱百姓。他把这一切归罪于儒生读书的缘故,建议秦始皇下焚书令。第二年,又有一批儒生批评秦始皇天性刚暴,贪于权势,滥施刑罚,秦始皇大怒,认为这是谣言惑众,下令大肆搜捕,把抓到的儒生四百六十多人全部活埋。

引出:焚书坑儒

如何评价焚书坑儒?

“焚书坑儒”的目的是为了统一人们的思想,巩固秦的统治,出发点是好的,但他采取的手段极其残暴,摧残的文化,钳制了人们的思想,给古代文化造成巨大的损失,对此我们应予以批判。

军事上:在北方,对于匈奴的进攻,秦始皇采取了积极防御的策略,主要是三步。一是命大将蒙恬北击匈奴,夺取河套平原;二是把内地民众移居到河套平原垦田戍边,充实边防;三是修筑长城,秦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用来抵御匈奴,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独创性的象征。在南方,统一了东南、岭南等地区,为了加强对于越族的管理,兴修了灵渠,沟通了长江和珠江水系,为中原与岭南地区的经济交流,提供了有利条件。

(3)疆域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安定北边,开发南疆,使秦的疆域空前广大,下面我们绘制一张简图来进行识记。

秦为了巩固统一采取了哪些措施?(知识小结)

政治:建立封建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

经济: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

文化:统一文字

思想:焚书坑儒

军事:北筑长城

边疆开发:兴修灵渠

分析讨论

秦朝在历史上起了什么重要作用?

(1)结束了春秋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开创了统一的新局面。自秦统一后,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虽然有的时期出现了割据状态,但统一始终是历史的主流。

(2)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国家,其专制集权统治制度,在我国沿袭了两千多年,影响十分深远。

(3)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对我国以后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维护国家统一,有极为重要的影响。

(4)最后,修筑了著名的万里长城和灵渠等古代工程。

五、课堂小结。

六、习题训练

篇4:《秦王扫六合》练习题

《秦王扫六合》练习题

基础练习

1.我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是

A.夏朝B.东周C.战国D.秦朝

2.秦朝建立的时间是()

A.公元前260年B.公元前356年

C.公元前230年D.公元前221年

3.秦朝的都城是()

A.镐京B.洛邑C.咸阳D.阳城

4.下列各项属于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是()

①皇帝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②丞相分管行政③太尉分管军事

④御士大夫分管监察

A.①②③④B.①②C.②③④D.①④

5.秦统一后,规定全国使用的规范文字是()

A.小篆B.大篆C.隶书D.楷书

6.秦始皇发布的焚书令中,规定民间允许收藏的书是()

①医药书籍②种树书籍③儒家书籍④法家书籍⑤占卜书籍

A.①②⑤B.②④C.①④⑤D.②③⑤④

7.秦始皇修建长城的目的是( )

A.收复河套地区B.抵御匈奴

C.炫耀国力D.防止风沙

8.灵渠沟通的两大水系是()

A.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B.长江水系和黄河水系

C.黄河水系和淮河水系D.长江水系和淮河水系

9.秦朝疆域东至()

A.辽东B.临洮C.大海D.咸阳

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李白

(1)秦王是指谁?

(2)材料赞扬了秦王的什么功绩?

(3)试分析“秦王扫六合”的历史条件。

(4)“秦王扫六合”的'战略是什么?

(5)“秦王扫六合”,先后兼并了哪六国?

(6)“秦王扫六合”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答案:

1.D2.D3.C4.A5.A6.A7.B8.A9.C

10.(1)嬴政。(2)吞并六国,实现了国家统一。(3)战国时期,战争不断,人民渴望统一。②战国时期,秦国经过商鞅变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4)采取了远攻近交和各个击破的战略。(5)韩、赵、魏、楚、燕、齐。(6)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诸侯分立和相互混战,开创了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的局面。

篇5:秦王扫六合课文习题及答案

秦王扫六合课文习题及答案

1.我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是()

A.夏朝B.东周C.战国D.秦朝

2.秦朝建立的时间是新课标第一网()

A.公元前260年B.公元前356年

C.公元前230年D.公元前2

3.秦朝的都城是()

A.镐京B.洛邑C.咸阳D.阳城

4.下列各项属于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是()

①皇帝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②丞相分管行政③太尉分管军事

④御士大夫分管监察

A.①②③④B.①②C.②③④D.①④

5.秦统一后,规定全国使用的规范文字是()

A.小篆B.大篆C.隶书D.楷书

6.秦始皇发布的焚书令中,规定民间允许收藏的书是()

①医药书籍②种树书籍③儒家书籍④法家书籍⑤占卜书籍

A.①②⑤B.②④C.①④⑤D.②③⑤④

7.秦始皇修建长城的目的是( )

A.收复河套地区B.抵御匈奴

C.炫耀国力D.防止风沙

8.灵渠沟通的两大水系是()

A.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B.长江水系和黄河水系

C.黄河水系和淮河水系D.长江水系和淮河水系

9.秦朝疆域东至()

A.辽东B.临洮C.大海D.咸阳

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李白

(1)秦王是指谁?新课标第一网

(2)材料赞扬了秦王的什么功绩?

(3)试分析“秦王扫六合”的历史条件。

(4)“秦王扫六合”的战略是什么?

(5)“秦王扫六合”,先后兼并了哪六国?

(6)“秦王扫六合”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答案:1.D2.D3.C4.A5.A6.A7.B8.A9.C

10.(1)嬴政。(2)吞并六国,实现了国家统一。(3)战国时期,战争不断,人民渴望统一。②战国时期,秦国经过商鞅变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4)采取了远攻近交和各个击破的战略。(5)韩、赵、魏、楚、燕、齐。(6)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诸侯分立和相互混战,开创了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的局面。

篇6:《秦王扫六合》教学反思

我所教的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0课《秦王扫六合》一课共有三个子目“秦统一六国和中央集权统治的建立”、 “巩固统一的措施”和 “北筑长城和开发南疆。 我觉得,如果按照”秦朝建立“和”巩固统一“两大学习内容编排,更能体现出历史学科的系统性、逻辑性。于是我对教材内容进行了重组,重点探讨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以史为鉴,谈对当今的启示。

在七年八班授课时,我让学生小组合作探究;”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在巡视、指导时,有一个小组学生问我:”老师,我们组能不能通过“表演”的方式来展示?“学生这一问,顿时激活了我的思维,是呀,七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思维活跃,个性突出,喜欢老师在课堂上介绍一些直观有趣的历史故事,并且乐于参与教学,但受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积累程度的限制,对理性的知识较难领会,”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对于学生来说是很抽象和难理解的,我们可以通过表演历史剧等学习形式,让他们大胆的想象和创作,为他们提供一个广阔的学习空间、合作的平台和展示的舞台,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合作意识。

于是在别的班级授课时我调整了教学思路:先创设问题情境,”当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他出巡视察他建立的大秦帝国,请同学们设想一下,秦始皇在出巡的途中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他又是如何解决的?“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问题进行合理的历史想像,编成小故事或者情境剧的形式展示出来,可以单独完成也可以合作完成。”

课前,学生为了编写小故事和剧本,通过所能运用的一切途径查找资料,为课堂讨论作了必要的准备。随着对秦朝的有关知识的'了解、认识的加深,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显著提高,而且形成了不同的看法,激发了大家进一步探究“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这一历史事件的兴趣和表达自己观点的强烈愿望。

课堂上,围绕剧本的编写展开讨论。历史剧设置的情境,在不知不觉中把同学们带进了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演变中的秦国,使他们在主动思考与热烈讨论中体会到了秦朝统一的意义,并对这一历史事件形成了较为全面的认识,不仅非常投入地完成了对这段历史的学习,还引发了对现代中国统一大业的思考,使历史课以史为鉴的教育功能得以很好的体现。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同学们从课前小组分工、查找资料,到安排角色、准备道具、参加表演,再到课堂上积极思考、大胆发言、进行讨论,不仅激活了原有的并不多的知识储备,还激发了他们想了解更多知识的求知欲,参与教学的热情空前高涨,对历史学习也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在展示过程中知识自然生成,能力无形提升。“秦朝统一的重要意义”这一理性知识感性化。在整个过程中,学生锻炼了获取和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用各种形式陈述历史问题的方法,也学会了与同学合作,听、说、演、辩等多方面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增强了进一步学习的信心。

总之,在这节课中,我尝试和发展多样化的历史学习形式,体现了自主、合作和探究的课程改革理念。注重过程、注重体验、注重创新,课程“在体验中生成,在探究中发展”。

篇7:《秦王扫六合》教学反思

授完《秦王扫六合》一课,细细反思,觉得成功之处主要有以下几点:

本节课我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而且运用得恰到好处,从而增强了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形象性,有利于教学情境的创设,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把事件和时间、空间紧密地联系起来,有助于学生形成准确的时空概念。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我始终围绕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来组织教学,而且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出色地完成了教学目标。老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情感,体验观念,从而达到共识,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为增强知识的系统性,我打破了教材编写的顺序,将教学内容设计为秦完成统一和巩固、维护统一两大内容,在处理第二项内容时,又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民族关系)等方面来归纳秦巩固统一的措施。这样做,不仅线索清晰,便于学生掌握和理解,同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创新问题设计上有突破,能联系生活实际,引起学生共鸣。

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理念不仅强调了学习方式的变化,而且,强调了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学生,以学生为主角,强调自学,师生互动,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学习,主动参与。本着这种理念,本课教学中,教师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自学课文内容,然后学生思考、讨论、作答,教师点拨、同时辅以课件展示。我还注重为学生提供自我表现机会,让学生有足够的空间去发挥、去创造。如:我指导学生到黑板上设计秦的疆域示意图,以帮助学生压缩信息,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空间观念。这节课也体现了教师的角色已经发生了一定的转变,由原来的讲述者转变为帮助者、引导者、促进者。学生会的,允许学生自由发挥,互相补充,教师及时评价;学生不会的,教师进行激励、引导,然后共同解决。

不过回想起这一节课,也有一些遗憾。最大的不足就是:教师还是不敢放开手脚,给学生以机会,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由教师提出问题,这与新课改倡导的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相违背,今后要在这方面有所突破,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相对应着,就要求课件不能仅仅停留在演示这一层面上,要增强随意性和互动性。其它细微之处,还存在着很多不尽如人意之处,比如:释疑过程中,有些小问题的设置稍显牵强;过渡语,有个别之处,不够自然;习题设计过于单调死板,以后应力求多样化、趣味性,努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学生分析秦完成统一的原因出现困难时,教者引导的语言有些罗嗦,没有做到简明扼要;对学困生的关注明显不足;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尤其是前半堂,较真正的成功课还有很大差距,以后我会在这些方面多下一番功夫,努力提高各方面的素养。

学生方面:在讨论秦始皇的作用时,他们的回答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非常透彻、全面。尤其是说说他们原先印象中的秦始皇时,学生的反应特别积极,从中可以看出他们中的很大一部分人是比较关注的,我们有理由对教学充满信心。 以上几点是我本节课的教学心得。已全面展开的新课程改革,对我们青年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应该尽快成长起来,不要怕摔跤,不要怕挫折和困难,要不断学习、反思,不断充实自己,积累经验,在实践中去感悟新课程理念,让实践之树常青。

篇8:《秦王扫六合》教学反思

教完七年级历史《秦王扫六合》一课,细细反思,觉得有成功之处也存在着许多不足。

1、为增强知识的系统性,我打破了教材编写的顺序,将教学内容设计为秦完成统一和巩固、维护统一两大内容,在处理第二项内容时,又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来归纳秦巩固统一的措施。这样做,不仅线索清晰,便于学生掌握和理解,同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创新问题设计上有突破,能联系生活实际,引起学生共鸣。

2、本课教学中,教师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自学课文内容,然后学生思考、讨论、作答,教师点拨、同时辅以课件展示。我还注重为学生提供自我表现机会,让学生有足够的空间去发挥、去创造。如:我指导学生到黑板上设计秦的`疆域示意图,以帮助学生压缩信息,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空间观念。

不足就是:

1、教师还是不敢放开手脚,给学生以机会,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由教师提出问题,这与新课改倡导的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相违背,今后要在这方面有所突破,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相对应着,就要求课件不能仅仅停留在演示这一层面上,要增强随意性和互动性。其它细微之处,还存在着很多不尽如人意之处,比如:释疑过程中,有些小问题的设置稍显牵强;过渡语,有个别之处,不够自然;习题设计过于单调死板,以后应力求多样化、趣味性,努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学生分析秦完成统一的原因出现困难时,教者引导的语言有些罗嗦,没有做到简明扼要;对学困生的关注明显不足;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尤其是前半堂,较真正的成功课还有很大差距,以后我会在这些方面多下一番功夫,努力提高各方面的素养。

2、学生方面:在讨论秦始皇的历史作用时,他们的回答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非常透彻、全面。尤其是说说他们原先印象中的秦始皇时,学生的反应特别积极,从中可以看出他们中的很大一部分人是比较关注历史的,我们有理由对历史教学充满信心。

篇9:《秦王扫六合》教学反思

《秦王扫六合》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采用以问题为主线,改变以往教学计划预先设定课程的做法,侧重生成性教学,教师在课堂上多方引导学生,给学生以机会,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小组合作、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本互动中尽最大可能发散学生的思维,以达到在课堂教学中各种教学效果的生成。如在预习这一环节,教师没有设定任何预习提纲,而是让学生自己去熟知课文,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有特色的知识框架,并通过交互心得和疑问不断完善了对本课的所学。

又如小组合作选择秦朝为巩固统治所采取的措施其中的一个进行展开讨论和点评时,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各种突显学生个性和创造性的思维不断生成,使课堂教学达到了高潮。事实证明,生成性教学有利于教师对学生的需要和学生感兴趣的事物作出及时的价值判断,从而能不断调整教学活动,以促进学生更加有效地学习课程,而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以及各种发散性思维的涌现,则充分说明教师采用生成性教学能给学生充分展现自己个性和创造性提供了一个更宽广的舞台。

篇10:秦王扫六合教学反思

秦王扫六合教学反思

授完《秦王扫六合》一课,细细反思,觉得成功之处主要有以下几点:

本节课我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而且运用得恰到好处,从而增强了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形象性,有利于教学情境的创设,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把事件和时间、空间紧密地联系起来,有助于学生形成准确的时空概念。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我始终围绕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来组织教学,而且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出色地完成了教学目标。老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情感,体验观念,从而达到共识,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为增强知识的系统性,我打破了教材编写的顺序,将教学内容设计为秦完成统一和巩固、维护统一两大内容,在处理第二项内容时,又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民族关系)等方面来归纳秦巩固统一的措施。这样做,不仅线索清晰,便于学生掌握和理解,同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创新问题设计上有突破,能联系生活实际,引起学生共鸣。

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理念不仅强调了学习方式的变化,而且,强调了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学生,以学生为主角,强调自学,师生互动,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学习,主动参与。本着这种理念,本课教学中,教师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自学课文内容,然后学生思考、讨论、作答,教师点拨、同时辅以课件展示。我还注重为学生提供自我表现机会,让学生有足够的空间去发挥、去创造。如:我指导学生到黑板上设计秦的疆域示意图,以帮助学生压缩信息,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空间观念。这节课也体现了教师的角色已经发生了一定的转变,由原来的讲述者转变为帮助者、引导者、促进者。学生会的,允许学生自由发挥,互相补充,教师及时评价;学生不会的`,教师进行激励、引导,然后共同解决。

不过回想起这一节课,也有一些遗憾。最大的不足就是:教师还是不敢放开手脚,给学生以机会,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由教师提出问题,这与新课改倡导的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相违背,今后要在这方面有所突破,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相对应着,就要求课件不能仅仅停留在演示这一层面上,要增强随意性和互动性。其它细微之处,还存在着很多不尽如人意之处,比如:释疑过程中,有些小问题的设置稍显牵强;过渡语,有个别之处,不够自然;习题设计过于单调死板,以后应力求多样化、趣味性,努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学生分析秦完成统一的原因出现困难时,教者引导的语言有些罗嗦,没有做到简明扼要;对学困生的关注明显不足;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尤其是前半堂,较真正的成功课还有很大差距,以后我会在这些方面多下一番功夫,努力提高各方面的素养。

学生方面:在讨论秦始皇的作用时,他们的回答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非常透彻、全面。尤其是说说他们原先印象中的秦始皇时,学生的反应特别积极,从中可以看出他们中的很大一部分人是比较关注的,我们有理由对教学充满信心。  以上几点是我本节课的教学心得。已全面展开的新课程改革,对我们青年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应该尽快成长起来,不要怕摔跤,不要怕挫折和困难,要不断学习、反思,不断充实自己,积累经验,在实践中去感悟新课程理念,让实践之树常青。

课文课件习题及答案

人教版秦统一全国教学设计

七年级上册历史试卷

初中历史优秀说课稿

六初一作文

李白《古风》全诗翻译赏析

伐无道,诛暴秦语文教案设计

七年级上册历史《科举制度的创立》教案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课说课稿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试卷

秦王扫六合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秦王扫六合考试题及参考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秦王扫六合考试题及参考答案(共10篇)】相关文章:

高中文言文文化常识2023-12-11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2022-10-09

李白《古风其三十一》全诗翻译与赏析2023-11-26

个人课堂教学总结2023-06-06

高中课堂教学总结2023-04-20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2023-01-15

课堂教学2023-02-10

评价秦始皇嬴政的作文2023-07-20

初一历史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2022-09-03

历史将记住荆轲作文2023-03-11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