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花落香奈乎”为你分享8篇“《爱莲说》试题及答案”,经本站小编整理后发布,但愿对你的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
篇1:阅读试题《爱莲说》及答案
阅读试题《爱莲说》及答案
阅读《爱莲说》完成问题。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下列加粗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可爱者甚蕃(多)
B.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亲近而不庄重)
C.陶后鲜有闻(少)
D.宜乎众矣(适宜)
2.下列加粗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水陆草木之花 问所从来,具答之
B.自李唐来 自三峡七百里中
C.濯清涟而不妖 密愧而出
D.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3.对选择文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在第一段中,作者用了一边串的铺叙,对莲花挺拔秀丽的芳姿,特别是可敬而不可辱的磊落风范,作了淋漓尽致的'渲染。
B.在第二段中,作者由评花进而对人作出评价,发出感慨;当今之世趋炎附势的小人比比皆是,和自己志同道合的人少啊!
C.作者以牡丹为陪衬,以菊为反衬,使莲花挺拔超群的高洁形象矗立在读者心中,歌颂了自己坚贞不渝的理想和洁身自爱的君子情操。
D.作者通过对莲花的爱慕与礼赞,表明自己对美好理想的憧憬,对高尚情操的崇奉,对庸劣世态的憎恶。
参考答案:
1.D
2.D
3.C
篇2:爱莲说试题
《爱莲说》小测试题
姓名:分数: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子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着重号词的意思。(2分)
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陶后鲜有闻()
解释“之”
①水陆草木之花之: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之:③无丝竹之乱耳之:④何陋之有 之:
二.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3.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三.按课文填空。
1、《爱莲说》选自,作者,是时著名的家.
2、《爱莲说》的结构,我们可以概括为:一条线索,即以为线索;两个陪衬,即以为莲的总陪衬,以和作为莲的旁衬和反衬;三种类型,即以写三种花来写三种人:、、。
3、《爱莲说》中用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
4、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的句子是:,,.
5、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庄重而又令人敬佩的句子是:,.
6、“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一句是:,。
7、文中最能概括莲的高贵品质的一句话是:。
8.“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的原因是:
四.理解课文,回答问题。
1、《爱莲说》在写作方法上是借助某种事物来抒发情感,我们称这种写法为:。
2.作者描写莲花,为什么要先写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
3、本文赞扬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比喻君子不与恶浊世风同流合污,但并不孤高自许。但在我们生活中常听到人们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是怎样看待这两种观点的呢?
答:
4、“独爱莲”,“独爱菊”两个“独”字,表现了他们怎样的生活态度?
5、《爱莲说》作者通过描写莲的形象,赋予莲以美好的品质,进而以花喻人,揭示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品质
6、写出莲花的别称二个以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篇3:爱莲说试题
姓名:分数: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子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着重号词的意思。(2分)
①可爱者甚蕃(多)②晋陶渊明独爱菊(唯独)世人甚爱牡丹(很,非常)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我)(被污染)濯清涟而不妖(洗涤)(美丽而不庄重)亭亭净植(树立)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亲近而不庄重)陶后鲜有闻(少)解释“之”
①水陆草木之花之:助词,的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之: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③无丝竹之乱耳之: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④何陋之有 之: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二.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3.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三.按课文填空。
1、《爱莲说》选自《周元公集》,作者周敦颐,是北宋时著名的哲学家家.
2、《爱莲说》的结构,我们可以概括为:一条线索,即以爱莲为线索;两个陪衬,即以草木之花为莲的总陪衬,以菊花和牡丹作为莲的旁衬和反衬;三种类型,即以写三种花来写三种人:隐逸者、富贵者、君子。
3、《爱莲说》中用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4、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5、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庄重而又令人敬佩的句子是: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6“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一句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7、文中最能概括莲的高贵品质的一句话是:莲,花之君子者也。。
8、(2)“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的原因是: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9、《爱莲说》作者通过描写莲的形象,赋予莲以美好的品质,进而以花喻人,揭示作者_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品质。
10、写出莲花的别称二个以上_荷花、芙蕖、水芝、水芙蓉__。
四.理解课文,回答问题。
1.《爱莲说》在写作方法上是借助某种事物来抒发情感,我们称这种写法为:
借物抒情(托物言志)。
2.作者描写莲花,为什么要先写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作者用”菊”和”牡丹”来作正衬和反衬,表达自己洁身自好,不摹名利的生活态度,含蓄而突出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
3、本文赞扬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比喻君子不与恶浊世风同流合污,但并不孤高自许。但在我们生活中常听到人们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是怎样看待这两种观点的呢?
答:言之成理即可。例如:同意第一种观点,只要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即使身处恶浊的环境也能独立不移。
4、“独爱莲”,“独爱菊”两个“独”字,表现了他们怎样的生活态度?
答:表现出他们遗世独立,决不随波逐流的态度,同时又相对表明周敦頣不同于陶渊明“避世”的生活态度,而是勇敢地面对现实。
篇4:爱莲说试题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11分)
苔痕( ) 鸿儒( ) 案牍( ) 甚蕃( )
德馨( ) 淤( )泥 洗濯( ) 清涟( )
隐逸( ) 亵( )玩 鲜( )有闻
二、解释下列加点词(10分)
斯( )是陋室 鸿( )儒
无案牍之劳形( ) 可爱者甚蕃( )
出淤泥而不染( ) 濯( )清涟
不妖( ) 不蔓不枝( )
亭亭净植( ) 亵玩( )
三、辨别下列句中“之”字的用法(5分)
1.水陆草木之花 之: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之:
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之:
4.孔子云:何陋之有? 之:
5.渔人甚异之。 之:
四、根据诗文内容填空(28分)
1.《陋室铭》选自《 》,作者是 (朝代)著名诗人 。
2、 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例如《陋室铭》用的就是 韵。有 等字在句末做韵脚,读来琅琅上口。
3.《陋室铭》处处紧扣 一句来写,最后画龙点睛的句子是 。
4.有一句诗说:“时人莫小池水浅,浅处无妨有卧龙。”《陋室铭》中与这句诗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
5.《陋室铭》中写景色之雅的句子是 ;写交往之雅的句子是 ;写情趣之雅的句子是 ;
6.《爱莲说》选自《 》,作者 ,是 时著名的 家,“元公”是他的 。
7.《爱莲说》的结构,我们可以概括为:一条线索,即以 为线索;两个陪衬,即以 为莲的总陪衬,以 和 作为莲的旁衬和反衬;三种类型,即以写三种花来写三种人: 、 、 。
8.《爱莲说》中用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 ;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的句子是
;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庄重而又令人敬佩的句子是 。
9.《爱莲说》在写作方法上是借助某种事物来抒发情感,我们称这种写法为
五、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0分)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译: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译:
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译:
4.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译:
5、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译:
6、孔子云:何陋之有? 译:
六、阅读训练(36分)
㈠课内巩固
(一)(13分)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解释加点的字词。(4分)
(1)名: (2)灵:
(3)德馨: (4)鸿儒:
2.这篇短文的主旨句是: 。(2分)
3.从上文找出3句对偶句。(3分)
(1) (2)
(3)
4.请你试着对对联。(2分)
(1)上联:吉羊辞旧岁 (2)上联:银羊摇尾去
下联: 下联:
(二)(14分)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解释加点的字词。(5分)
①妖: ②益: ③植:
④鲜: ⑤宜:
2. :“淤泥”和“清莲”是写莲花的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是写莲花的 ;“香远益清”指莲花的香味;“亭亭净直”指莲花的整个形体姿态,“可远观而不可亵玩”是从观赏者的角度说的,写她 。正因为莲花具有不染、不妖、不蔓不枝等的高贵气质,才会惹人喜爱,让人肃然起敬。(3分)
3、你能说出莲与君子有哪些相似之处吗?(3分)
答:
4、本文主要写作者爱莲,为什么还谈到菊花、牡丹,用意何在?(3分)
答:
㈡课外拓展
齐人攫金(9分)
昔齐人有欲金者清旦衣冠而之市适鬻(yù出售)金者之所因攫(jué抢夺)其金而去。吏捕得之,问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对曰:“取金之时,不见人,徒见金。”(选自《列子》)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2分)
1、清旦( ) 2、衣冠( )而之市
3、适鬻金者之所( ) 4、徒见金( )
2、选出下列加点 “之”字与其他用法不同的一项:( )(1分)
A、清旦衣冠而之市 B、适鬻金者之所
C、子攫人之金何 D、取金之时,不见人,徒见金。
3、翻译下列句子(2分)
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 译:
4、给文中划线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2分)
昔齐人有欲金者清旦衣冠而之市适鬻金者之所因攫其金而去
5、从这则故事中,你得到什么启示?(2分)
启示:
六、写作训练
请以“我爱 花”为题,写一篇300字以上的练笔。
篇5:爱莲说试题
一、语句默写。
1、水陆草木之花,____________________。
2、 《爱莲说》中写莲能坚守操守,既不因处逆境就随波逐流,也不因处境优越就炫耀忘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主旨句)
3、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志洁行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公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总比观赏其它花的人多,用《爱莲说》中的话来说,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表现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字词翻译。
1、可爱者甚蕃.
2、濯.清涟而不妖.
3、亭亭..净植.
4、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5、陶后鲜.有闻:
6、宜.乎众矣:
三、句子翻译: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莲,花之君子者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问题探究。
1、作者将莲花比作“花之君子”,文中写莲的语句分别暗示了君子哪些美德?“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品行方正,豁达大度,不攀附富贵;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声名远扬,资质美好;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受人尊重而不可轻侮。
2。、本文写莲,同时写到菊和牡丹,这是什么写作手法?有何作用?
衬托的写作手法。菊花是正衬,牡丹是反衬,突出了莲花的高洁品质。进而表达了作者
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生活态度和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世风的批判。
3、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一句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表达了作者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世态的鄙夷和厌恶以及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4、本文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对莲的描述和赞美寄予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托物言志。寄予了作者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淡泊名利的高尚追求。
五、文学常识
周敦颐,字茂叔,北宋哲学家。
说,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说明事理,也可以发表议论或记叙事物,都是为了阐明一个道理,以期给人启示或给自己明志。这种文体往往在于抒发作者的情怀和抱负,阐述作者的某些观点。
六、对比阅读
见《试题研究》
篇6:文言文爱莲说试题及答案
有关文言文爱莲说试题及答案
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小题1】解释下面加线的词语(4分)
(1)可爱者甚蕃( )(2)亭亭净植( )(3)不蔓不枝( )(4)濯清涟而不妖( )
【小题2】下加线字的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权谓吕蒙曰 B.陶后鲜有闻 芳草鲜美
C.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其纹理皆有可观者 D.未果,寻病终 果如鹤立云端
【小题3】翻译下面句子(6分)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2)莲,花之君子者也 。
(3)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
【小题4】本文主要写的是“莲之爱”,为什么还要写“菊之爱”、“牡丹之爱”呢?(3分)
【小题5】文中作者把莲比作君子,那么作者认为君子应该是怎样的人? (2分)
答案
【小题1】(1)多 (2)立(3)长枝蔓 (4)洗涤
【小题2】 C(2分)
【小题3】
(1)但我却独爱莲花,它从淤泥里长出来,却不受污染,
(2)莲花是花中的品德高尚者
(3)但对牡丹爱的人当然是很多的了!
【小题4】本文采用了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作者通过“菊之爱”的正衬和“牡丹之爱”的反衬,尽情描述和赞美莲,寄寓了他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保持高洁风格的思想感情。(3分)
【小题5】君子应是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不孤高自许,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传扬,清高不可轻侮,不慕名利,洁身自好。
篇7:中考初中试题《爱莲说》阅读答案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周敦颐《爱莲说》
(乙)松之生也,于岩之侧。流俗不顾,匠人未识。无地势以炫容,有天机而作色。徒观其贞枝肃矗,直干芊眠①,倚层峦则捎云蔽景②,据幽涧则蓄雾藏烟。穹石盘簿③而埋根,凡经几载;古藤联缘而抱节,莫记何年。于是白露零,凉风至;林野惨栗,山原愁悴。彼众尽于玄黄④,斯独茂于苍翠,然后知落落高劲,亭亭孤绝。其为质也,不易叶而改柯;其为心也,甘冒霜而停雪。叶⑤幽人之雅趣,明君子之奇节。若乃确乎不拨,物莫与隆⑥,阴阳不能变其性,雨露所以资其丰。擢影后凋,一千年而作盖;流形入梦,十八载而为公。不学春开之桃李、秋落之梧桐。
乱曰:负栋梁兮时不知,冒霜雪兮空自奇;谅⑦可用而不用,固⑧斯焉而取⑨斯。
李绅《寒松赋》
注释①芊眠:茂密状。②捎云蔽景:意为与景物相掩映。③盘簿:牢固状。④玄黄:指大自然的变化。⑤叶:相合。⑥隆:高。⑦谅:确实。⑧固:鄙视。⑨取:取法。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之
②穹石盘簿而埋根 而
③可远观不可亵玩焉 亵
④甘冒霜而停雪 停
2.展开联想与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下面语句所表现的情景。(2分)
其贞枝肃矗,直干芊眠①,倚层峦则捎云蔽景②,据幽涧则蓄雾藏烟。
3.两文作者喜爱莲、寒松的原因分别是什么?(2分)
4.简要分析两文在写作手法上的相同之处及其作用。(2分)
参考答案:
答案:①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②连词,表示修饰关系。
③亲近而不庄重。
④使(雪)停止。
评分:每两小题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2.答案:寒松笔直的树干撑起茂密旺盛的树冠,昂首挺立,生机盎然;坚韧恭肃的树枝,苍翠茂密,遒劲有力。依靠层层山峦生长的寒松与高天白云携手挽臂,掩映成趣;隐居幽静山涧的寒松积聚着雾霭,收藏着烟霞,氤氲迷离,如诗如画。
评分:联想想象合理,描写具体,语句通顺。共2分。
3.答案:因为莲具有纯洁、正直、雅致的个性特征。寄寓了作者对君子品德的追求。因为寒松具有坚韧耐寒、忠贞不移的品格。隐寓了作者坚守节操、执着追求的精神气度。
评分:对喜欢莲、寒松原因的分析各占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篇8:中考初中试题《爱莲说》阅读答案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乙】余忆年少时,住西湖。每至夏日,临湖赏荷,便欣然忘食。一日,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兴正浓,忽有大雨倾盆而至,湖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少时,雨过天晴,波澜不惊,湖天一色。荷花为雨所洗,鲜妍明媚,袅娜多姿,清丽雅致,实为花中仙子也。李太白诗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余以为妙绝。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2分)
①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②余以为妙绝( )
2.《古汉语词典》对“鲜”字有以下几种解释。请根据语境,选出对“陶后鲜有闻”中“鲜”字的解释最恰当的一项。(2分)
A.读xiān,活鱼。 B.读xiān,新鲜。 C.读xiān,鲜艳。 D.读xiǎn,少。
3.根据语意,下列语句停顿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晋陶渊明独/爱菊 B.世人/盛爱牡丹
C.荷花为雨/所洗 D.余忆年/少时
4. 将下列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一日,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文赏荷:(5分)
(1)赏荷,可观其形美。【乙】段描绘雨中荷花的语句是“______ ”,描绘雨后荷花的语句是“_______ ”。(用原文填空)(2分)
(2)赏荷,可品其神美。【甲】段称莲为“花之君子”,【乙】段赞荷为“花中仙子”。你更喜欢哪一种赞誉之辞?请联系文段内容谈谈你的看法。(3分)
【答案】:
1.(2分)要点与评分:解释准确,每个1分。①亲近而不庄重②美妙到了极点(或:奇妙到了极点;奇妙极了等)
2.D(2分)
3.B(2分)
4.(4分)要点与评分:翻译准确,表达通顺。每句2分。①句:对于莲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谁呢?(或:像我一样爱莲的,还有谁呢?)②句:一天,(我)和几位好友一起,在湖边的亭子中观赏荷花。
5.读文赏荷:(5分)(1)(2分)要点与评分:依照题意,用原文填空。每处1分。雨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 雨后:鲜妍明媚,袅娜多姿 (2)(3分)要点与评分:观点明确,联系文段内容,有理有据,2分;表达1分。
例一:我喜欢称莲为“花之君子”。因为莲具有“出淤泥而不染”的特点,这与君子不同流合污、不随俗浮沉的品质是相通的……
例二:我喜欢称莲为“花之君子”。因为莲具有“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特点,这与君子特立独行,正直不苟,豁达大度的品质是相通的……
例三:我喜欢称荷为“花中仙子”。因为被雨洗涤过的荷花,更显得鲜妍明媚、清新脱俗,如仙子般美丽动人……
★ 文言文中考考点
★ 古诗文默写
【《爱莲说》试题及答案(通用8篇)】相关文章:
Unit5Goodmanners测试题2022-09-15
初中文学常识试题2023-03-19
初中语文复习试题及答案2023-08-14
《陋室铭》阅读考题2023-11-29
文言文阅读单元检测2023-04-01
卖羊文言文题目附答案2022-12-30
《悬榻编》文言文练习2023-03-20
初二数学一单元试题2023-02-27
长清僧文言文阅读2023-07-08
文言文《湖心亭看雪》《世说新语》阅读答案2023-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