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三度”》现代文阅读训练及答案(精选9篇)由网友“晓翼”投稿提供,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人生“三度”》现代文阅读训练及答案,希望大家喜欢阅读!
篇1:《人生“三度”》现代文阅读训练及答案
《人生“三度”》现代文阅读训练及答案
《人生“三度”》
张泽忠
①人生的美好在于不懈追求,追求的奥秘在于立好目标。大千世界,芸芸众生,目标不同,追求各异。但是,不管追求什么,人生的长度、宽度、高度应该追求。世纪伟人邓小平以他93岁的高龄,渊博的学识,极高的修养,为党和人民做出了杰出的贡献,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②首先,要追求延伸人生的长度。没有长度,人生就不会有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八十耄耋的体会,更不会有满堂儿孙萦绕膝下的福气。延伸人生的长度,就要做个长寿者。寿者,久也。健康长寿需要自己好好把握,“体壮为健,心怡为康”。合理膳食,充足睡眠,平衡心理,适量运动是最基本的方法。只有健康长寿,才能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重视健康,善于养生,人生的长度才会延伸。
③其次,要追求拓展人生的宽度。没有宽度,人生就很难尽显自己的聪明才智,尽览世界的丰富多彩,尽享人类的.文明成果;更难以释放自己的潜能,反而会留下很多人生遗憾。拓展人生的宽度,需要选择好自己学习的“书台”,创业的“平台”,交友的“亭台”,让“书台”丰富自己,让“平台”成就自己,让“亭台”提升自己。读书、做事、交友可以突破人生空间的局限,最大限度地拓展自己人生的宽度。
④再次,要追求提升人生的高度。没有高度,人生将失去坐标,陷入迷茫,平淡无味。到头来只会发出“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慨叹。提升人生的高度,就要不断地加强修养,提高能力,勇于实践,甘于奉献,树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的信念,努力为他人为社会多做实事、多做好事,立德、立功、立言,在奋斗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⑤人生因唯一而宝贵,人生由追求而精彩。我衷心地祝愿朋友们:热爱人生,珍惜人生,创造人生,乐享人生,努力延伸人生的长度,不断拓展人生的宽度,全面提升人生的高度,创造自己辉煌灿烂的“立体”人生。
(有删改)
1.文章第①段是怎样通过邓小平的例子证明作者观点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第④段引用“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一俗语,意在表明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第②-④段,简要分析怎样延伸人生的长度、拓宽人生的宽度、提升人生的高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示例:作者认为,人应该追求人生的长度、宽度、高度。邓小平的人生有93岁的长度,渊博学识的宽度,极高修养的高度,为党和人民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举邓小平的例子可以证明有长度、宽度、高度的人生是有价值的人生,所以人应该追求人生的长度、宽度、高度。
2.示例:人如果不及早提升人生的高度,人生就不会有所作为,做出成绩,到了老年只有悲伤后悔了。
3.示例:重视健康,善于养生,人生的长度才会延伸;读书、做事、交友可以突破人生空间的局限,最大限度地拓展人生的宽度;加强修养,提高能力,勇于实践,甘于奉献,在奋斗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不断提升人生的高度。
(意对即可)
篇2:人生“三度” 阅读答案
①人生的美好在于不懈追求,追求的奥秘在于立好目标。大千世界,芸芸众生,目标不同,追求各异。但是,不管追求什么,人生的长度、宽度、高度应该追求。世纪伟人邓小平以他93岁的高龄,渊博的学识,极高的修养,为党和人民做出了杰出的贡献,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② 首先,要追求延伸人生的长度。没有长度,人生就不会有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八十耄耋的体会,更不会有满堂儿孙萦绕膝下的福气。延伸人生的长度,就要做个长寿者。寿者,久也。健康长寿需要自己好好把握,“体壮为健,心怡为康”。合理膳食,充足睡眠,平衡心理,适量运动是最基本的方法。只有健康长寿,才能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重视健康,善于养生,人生的长度才会延伸。
③其次,要追求拓展人生的宽度。没有宽度,人生就很难尽显自己的聪明才智,尽览世界的丰富多彩,尽享人类的文明成果;更难以释放自己的潜能,反而会留下很多人生遗憾。拓展人生的宽度,需要选择好自己学习的“书台”,创业的“平台 ”,交友的“亭台”,让“书台”丰富自己,让“平台”成就自己,让“亭台”提升自己。读书、做事、交友可以突破人生空间的.局限,最大限度地拓展自己人生的宽度。
④再次,要追求提升人生的高度。没有高度,人生将失去坐标,陷入迷茫,平淡无味。到头来只会发出“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慨叹。提升人生的高度,就要不断地加强修养,提高能力,勇于实践,甘于奉献,树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的信念,努力为他人为社会多做实事、多做好事,立德、立功、立言,在奋斗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⑤人生因唯一而宝贵,人生由追求而精彩。我衷心地祝愿朋友们:热爱人生,珍惜人生,创造人生,乐享人生,努力延伸人生的长度,不断拓展人生的宽度,全面提升人生的高度,创造自己辉煌灿烂的“立体”人生。
(有删改)
1.文章第①段是怎样通过邓小平的例子证明作者观点的?(3分)
2.文章第④段引用“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一俗语,意在表明什么?(2分)
3.阅读第②-④段,简要分析怎样延伸人生的长度、拓宽人生的宽度、提升人生的高度?(3分)
篇3:人生“三度” 阅读答案
1.(3分)答案示例:
作者认为,人应该追求人生的长度、宽度、高度。邓小平的人生有93岁的长度,渊博学识的宽度,极高修养的高度,为党和人民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举邓小平的例子可以证明有长度、宽度、高度的人生是有价值的人生,所以人应该追求人生的长度、宽度、高度。
2.(2分)答案示例:
人如果不及早提升人生的高度,人生就不会有所作为,做出成绩,到了老年只有悲伤后悔了。
3.(3分)答案示例:
重视健康,善于养生,人生的长度才会延伸;读书、做事、交友可以突破人生空间的局限,最大限度地拓展人生的宽度;加强修养,提高能力,勇于实践,甘于奉献,在奋斗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不断提升人生的高度。
篇4:人生三度阅读理解答案
人生三度阅读理解答案
人生三度
①人生的美好在于不懈追求,追求的奥秘在于立好目标。大千世界,芸芸众生,目标不同,追求各异。但是,不管追求什么,人生的长度、宽度、高度应该追求。世纪伟人邓小平以他93岁的高龄,渊博的学识,极高的修养,为党和人民做出了杰出的贡献,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②首先,要追求延伸人生的长度。没有长度,人生就不会有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八十耄耋的体会,更不会有满堂儿孙萦绕膝下的.福气。延伸人生的长度,就要做个长寿者。寿者,久也。健康长寿需要自己好好把握,体壮为健,心怡为康。合理膳食,充足睡眠,平衡心理,适量运动是最基本的方法。只有健康长寿,才能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重视健康,善于养生,人生的长度才会延伸。
③其次,要追求拓展人生的宽度。没有宽度,人生就很难尽显自己的聪明才智,尽览世界的丰富多彩,尽享人类的文明成果;更难以释放自己的潜能,反而会留下很多人生遗憾。拓展人生的宽度,需要选择好自己学习的书台,创业的平台 ,交友的亭台,让书台丰富自己,让平台成就自己,让亭台提升自己。读书、做事、交友可以突破人生空间的局限,最大限度地拓展自己人生的宽度。
④再次,要追求提升人生的高度。没有高度,人生将失去坐标,陷入迷茫,平淡无味。到头来只会发出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慨叹。提升人生的高度,就要不断地加强修养,提高能力,勇于实践,甘于奉献,树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的信念,努力为他人为社会多做实事、多做好事,立德、立功、立言,在奋斗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⑤人生因唯一而宝贵,人生由追求而精彩。我衷心地祝愿朋友们:热爱人生,珍惜人生,创造人生,乐享人生,努力延伸人生的长度,不断拓展人生的宽度,全面提升人生的高度,创造自己辉煌灿烂的立体人生。
1.文章第①段是怎样通过邓小平的例子证明作者观点的?(3分)
2.文章第④段引用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一俗语,意在表明什么?(2分)
3.阅读第②-④段,简要分析怎样延伸人生的长度、拓宽人生的宽度、提升人生的高度?(3分)
答案:
1.(3分)答案示例:
作者认为,人应该追求人生的长度、宽度、高度。邓小平的人生有93岁的长度,渊博学识的宽度,极高修养的高度,为党和人民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举邓小平的例子可以证明有长度、宽度、高度的人生是有价值的人生,所以人应该追求人生的长度、宽度、高度。
2.(2分)答案示例:
人如果不及早提升人生的高度,人生就不会有所作为,做出成绩,到了老年只有悲伤后悔了。
3.(3分)答案示例:
重视健康,善于养生,人生的长度才会延伸;读书、做事、交友可以突破人生空间的局限,最大限度地拓展人生的宽度;加强修养,提高能力,勇于实践,甘于奉献,在奋斗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不断提升人生的高度。
篇5:现代文阅读训练附答案
现代文阅读训练附答案
现代文阅读。(9分)
梅雨潭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我们开始追捉她那离合的神光了。揪着草,攀着乱石,小心探身下去,又鞠躬过了一个石穹门,便到了汪汪一碧的潭边了。瀑布在襟袖之间;但我的心中已没有瀑布了。我的心随潭水的绿而摇荡。那醉人的绿呀!仿佛一张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我想张开两臂抱住她;但这是怎样一个妄想呀。——站在水边,望到那面,居然觉着有些远呢!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她又不杂些儿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脱不了鹅黄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见过杭州虎跑寺近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丛叠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那又似乎太浓了。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也太暗了。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我怎么比拟得出呢?大约潭是很深的`,故能蕴蓄着这样奇异的绿;仿佛蔚蓝的天融了一块在里面似的,这才这般的鲜润呀。——那醉人的绿呀!我若能裁你以为带,我将赠给那轻盈的舞女;她必能临风飘举了。我若能挹你以为眼,我将赠给那善歌的盲妹;她必明眸善睐了。我舍不得你;我怎舍得你呢?我用手拍着你,抚摩着你,如同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我又掬你入口,便是吻着她了。我送你一个名字,我从此叫你“女儿绿”,好么?(选自《绿》)
小题1:从选文看,作者对梅雨潭的绿总的感受是醉人、奇异、 。(1分)
小题2:分析下面划线词语的作用。(2分)
揪着草,攀着乱石,小心探身下去,又鞠躬过了一个石穹门,便到了汪汪一碧的潭边了。
小题3:选文用形象的比喻从不同的角度来描绘梅雨潭的绿,试仿照例句赏析文中的比喻句。(2 分)
例句: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
赏析:这里把皱缬的水波比喻成少妇拖着的裙幅,表现出梅雨潭绿的清亮的特点。
句子: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
赏析:
小题4:作者把“梅雨潭的绿”同几处名胜的“绿”相比后,人称由“她”转换为“你”,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2分)
小题5:请将下面的语段与梅雨潭水相比较,看看它们在描写上有什么相同之处?(2分)
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反倒在绿藻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冰上;况且那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参考答案:
小题1:(1分)似近似远
小题2:(2分)运用一系列动词写出寻绿的不易,既照应了开头“招引”、“追捉”两词,又写出了绿的神奇诱人。
小题3:(2 分)示例:这里把绿的水波比作初恋的处女的心,表现出绿水波荡起涟漪时的羞涩、矜持。
小题3:(2分)直呼“绿”为“可爱的”“你”,既亲切自然,又表现出作者对梅雨潭绿的喜爱之情,文章也由此从描写转入了直接抒情。(答出两个要点即可)
小题3:(2分)都运用了侧面烘托来突出水的特点。
小题4:从醉人、奇异、似近似远等角度来写梅雨潭的绿。
小题4:学生应培养理解词语在语境中的具体含义的能力,有利于对文章中心主题的理解和把握。
小题4:先写出比喻句,然后再写出使用比喻的妙处。
小题5:了解不同人称使用的不同作用,第二人称直接抒情,亲切而自然。
小题5:了解侧面烘托的手法来写景的特点。
篇6: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及答案
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①罗永才被第一声鸡叫惊醒,外面的世界里像是有了点扰动。春夜总是这样,惊乍乍的,其实完全不成一回事的。但罗永才还是下了床,开门出去看看,听听。
②就在去年这个时节,他去山王庄给亡妻洗碑①。那里有个叫王麻子的石匠,洗碑的手艺很好。
③那时季候比现在略早些,自然界已走在春气里了,艳阳高照。路两边的一些大树,都拔地而起,枝干粗壮,有一种强悍奔放的气势,各各踞守一方。罗永才左右看着,一路往山村那里去。王麻子的家靠在庄头边上,一个破院框子,里头乱放着各种大小石料。罗永才兀自进了那个院子,见那正房的两扇门紧锁着,打门缝往里头瞅瞅,半星光亮都没有。他白跑了一趟,却也不觉着损失什么。 ④第二日他再去,春阳更暖,鸟雀啾啾。老远就听见当当的,是不急不慢的打石头声,脚下也就到了。王麻子家破院框子里,盘腿坐了一个人,五十来岁,相貌打扮都很是不起眼。那人坐在院里洗碑,碑形已经看出来了,下方上圆。他洗的时候,左手是錾子,右手是锤,也不急,也不躁;也不热,也不冷;也不快,也不慢,一锤一锤,如泣如诉。罗永才看得呆了,心里只是有一种感觉:春阳日暖,万象更新,雀鸟苏醒、飞翔、游戏、呜叫、盘绕,像是一刻都止不住。人在此时此刻能想些什么,该想些什么,各人都不一样,各人也都是只按着自个的路子走的。惟这破院里的这一个麻脸匠人,像是不知,也像是不觉,木呆呆地坐在亘古的石头旁边,一锤一錾。洗了几十年,也还是不急不躁,不去赶那些过场,凑那些热闹,真叫人觉得不容易!
⑤罗永才呆望许久,才进了院子。那匠人手并不停,只抬起脸:你找俺?罗永才递了一根烟过去,半蹲下,低着腔说:想麻烦王师傅,给洗块碑。匠人道:洗块什么样的?要两米的,青白石的料子。什么时候能成?打今儿个算,要十日。罗永才交了押金,匠人接了,放在地上,随手拾块碎石压住,打单褂兜里掏出个纸片递给他。那纸片上什么也没有,只有一个红指头印子。罗永才写下要刻的字递过去,匠人接了,一字一顿念了一遍,然后折叠咸一个小块,装进兜里,讲:十日后你来拉呗。就不再理罗永才,低下头,又一锤一锤,洗手下的那块石碑去了。
⑥罗永才第三回去山王,才五六天,他有些不放心。那又是个好天,响响晴。他一直往
匠人家里去,进了院子,果然又见那匠人在石料边,坐成一团修行,木了样的,只一锤一锤洗那石碑。匠人望见他进来,也不惊,也不乍,手里也不停,只是讲:时候还没到呢。顿了一下,又讲:来找俺的,都是那样个心绪。不如你就上山上转转,心里就好受了。罗永才低头看碑,已经洗出个大概,清白厚实,幽深远澈。便敬了匠人一根烟,闲坐片刻,起身往山上去了。
⑦那山也正在春时里,半山的松树,半山的草坡,半山的闲石。春阳暖融融的,温意无尽,枯茎里已冒出青青的芽子。那些芽子望去甚有张力,生全的趣味浓厚,又鲜活不尽。罗永才一身的感念,不知怎样作想。再往前走时,山有些陡,树影浓郁起来,就有了些寒意。这时从山上下来一个山民,瘦精精的,挑着两大捆紫红色的短针山草,山苹捆上还搭了两件破旧衣物,一把竹柄的竹耙子。他看见罗永才,就立住脚,和他讲起话来。罗永才猜他只有五十来岁,他说已经七十七了,家里只剩下老两口,老伴瞎了,不能再做什么,现时就靠他挑草换些油盐钱。那担草也有七八十斤。担着得走几架山头,罗永才不免感叹几声。老人又说自己身体有些不如往年了,明年那地便撂荒了。他说话的时候,也不放心担子,只把担子在两肩上换来换去。他和罗永才讲了一气,才分手下山。罗永才再往山上走,一口气上了山顶。山顶有片旧庙剩的墙框子,四面不见人。他默然站了一会儿,才起步往山下去。到了山下,就又感觉到了春阳的暖意,身上也轻松多了。
⑧几天以后,他叫了辆三轮车,进山驮走了石碑。在清明的前两天,他把青白石碑在亡妻的坟前栽了。
⑨春夜里的一点扰动很快就消失了。附近哪里的鸡叫过一阵子,又都不叫了。天气很晴朗,空气却有凉意。罗永才在院子里站了一会儿,看看天上的星星,转过身,慢慢回屋里去了。
(原作发表于《芒种》,作者许辉,有删改)
[注]①洗碑:刻碑。
11.根据小说第④至第⑥段内容,概括王石匠的形象特点。(5分)
【答案】技艺高超,讲究信誉,为人朴实,心地善良,从容淡定。
【解析】人物形象,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概括:1、小说中的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2、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和心理描写所揭示的人物性格特征。3、小说人物的所生活的社会历史背景。4、文中作者或其他人物的介绍和评价。根据文中作者的介绍,王石匠是一个普通的靠洗碑为生的农村手艺人。文中罗永才认为他手艺很好,下文两次石匠的劳动场景描写确实显示了他的高超手艺。通过罗永才与王石匠的对话及神态描写,可以看出王石匠为人真诚质朴,没有多余的言行,没有做作的表情。通过王石匠指点罗永才上山调整心绪,可以看出王石匠是一个善良的人,一个乐于助人的人。通过在石料边,坐成一团修行,木了样的的神态及行为描写,可以看出王石匠是一个心理淡定的人,待人对事有一颗平常心。从承揽洗碑之事,有可以看出他做事讲究诚信和敬业。
12.请对小说画线处景物描写的特点和作用作简要分析。(6分)
【答案】特点:采用白描手法,描写了万物复苏、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象。作用:衬托罗永才渐趋温暖的的心理感受,暗示人物心理转变,推动小说情节发展。
【解析】要概括景物特点,关键在于看描写什么景物对象或其哪个一侧面,其次看这些景物的共同特征,特别注意动词和形容词,然后再归纳。文中划线句中,那山是春时的;那春阳是暖融融的;那枯草是冒出青春的芽子的;并且那芽子是鲜活的,是有生命张力的。所以这些景物共同的特征是有生机,有活力,生机盎然。
景物的作用主要考虑景物对情节的作用,对人物的心理作用,对人物性格塑造的作用,对小说主题的作用等方面。文中景物对情节的作用是该景为下面罗永才心理变化提供动力,生机勃勃的景物唤醒了罗永才的生命意识,对情节发展起推动作用,对人物的作用是一方面烘托了罗永才此时的颇不宁静的心理,另一方面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让他有所启发,对罗永才后来的'心理转化起关键作用。对主题方面的作用主要暗示了生命有厚味,生活有春意;人要达观的看待世事,要乐观的看待生活。
13.请为这篇小说拟一个恰当的标题,并说明理由。(6分)
【答案】
示例:(1)碑 理由:①碑是贯穿情节始终的线索;②碑洗碑暗示了罗永才的心理及其转化(悲到洗悲)过程。(2)王石匠 理由:①小说主要人物之一;②王石匠形象的塑造体现作者的创作意图。(3)转变 理由:①罗永才的心理转变是故事的主要内容;②以罗永才转变来表现小说的主旨。
【解析】
题目可以从情节内容的角度拟,或能概括全部情节,或能点出核心的部分情节:可以从人的角度拟,或是主要人物,或点明主次人物关系;可以从物的角度拟,常常是文中反复出现的物是标题;可以从表现的主题的角度拟,或直接就是主题,或含蓄表现主题,可以以故事发生的时间为题;可以以故事发生的地点为题;可以以人物的情感为题;还可以综合上述信息,使用修辞取有文采的题或幽默的题。如本题根据情节取题,本文的情节包括订碑-看碑-运碑-立碑,这几个过程可以使用洗碑概括,也可以用碑一词,该词是情节的线索,又能对读者强烈地提示文章的情节及核心情节内容。可以从人物角度取题,如从王石匠角度取淡定的洗碑人,该词从说人物的角度提示情节,并暗示小说主题。可以从主题角度取题,如洗碑之悟,若用碑也有象征义,暗示碑的纪念之意,对人的警醒教育作用。
14.有人认为,这篇小说叙述了一个平常人的寻常事;有人认为,这是一篇意蕴丰富的精致作品。请结合文本,联系自身阅读小说的经验和对传统文化精神的认识,谈谈你的见解。(8分)
【答案】
示例一:这篇小说从题材来看,叙述的是平常人的寻常事,但体现了作者深刻的人性思考和人文关怀。作者将目光投向普通人,显示了对底层人物命运的关注;用暖笔、亮笔来写人生的痛苦,看似沉重,实则蕴含着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引导人们直面生活的挫折和艰难。
示例二:这是一篇意蕴丰富的小说,罗永才最终摆脱丧妻之悲,主要是受到王石匠和老山民的影响以及大自然的启迪。王石匠的淡定、老山民的坚忍,分别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中道家的超然和儒家的担当,他们的生活态度深深地感染了罗永才,从而使得他发现了春回大地的可爱,人间生活的温暖。
示例三:这是一篇艺术上颇为精致的小说。结构上,以碑贯穿全文,讲述了罗永才四次前往山王庄的故事;同时,洗碑的故事又嵌在春夜的回忆之中,收尾圆合,别致精巧。语言看似平实,实则富有表现力,如同一连串的断句描述王石匠的动作,表现出王石匠的淡定从容,极富神韵。
【解析】
文学作品的意蕴一般分为历史、哲学和审美三个层面去发掘;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通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
值得注意的是本题在回答的过程中,如果只把自己的观点定位在平常人的寻常事,虽也探究,可能得分不高,因为这种答案本身就说明了该生的阅读鉴赏和探究水平的低下。
篇7:现代文壶口壶口阅读训练及答案
现代文壶口壶口阅读训练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题。
壶口,壶口
莫伸
①在中国北方浩瀚的群山中,有无数条蜿蜒伸展的沟谷。由于地势的羁束,这些沟谷都多少显出一种挤手夹脚的尴尬和无奈,而地处陕西宜川和山西吉县一带的秦晋大峡谷却是个例外。
②黄河有幸,倚身此中。
③此前的黄河尽管强悍凶猛,却不得不委屈着自己,默默无闻地在峻粱雄峁中曲意周旋,它只能选择忍受和服从。但黄河是雄心勃勃的,它从来都不屑隐忍,不甘迁就,更不愿受辱。它像一条蓄爪待扑的巨龙,随时都在等待机会。而现在,秦晋大峡谷终于为它提供了一个释放的舞台,它没有丝毫犹豫便腾空而起,狂奔劲舞,瞬间便造就出一个自然景现中的伟大和不朽!
④这就是壶口瀑布。
⑤壶口瀑布诞生在一个地地道道的壶口中——瀑布之前,黄河的河床足有上千米宽,而到了这里,两岸岩石陡然一缩,形成了一条只有二三十米左右的狭槽。不仅如此,槽道下又奇特地出现了一个高低悬殊、落差极陡的深谷。于是,漫天而来的黄河水流在这里聚为一股,齐心协力地朝狭槽里奔涌喷吐,由此形成了壶口瀑布。
⑥壶口瀑布的壮美是难以用语言描述的。
⑦离壶口瀑布足足还有几公里的距离,你便可以远远地看见峡谷里腾起一团团飘冉的云团,那是瀑布迸溅形成的飞雾。飞雾如霞似烟,弥漫在河床上空,形成了一道令人惊骇且永不消散的奇景。屏息凝听,空气中伴有一种不绝不灭的震吼。好像来自天际,又似乎源于地底;仿佛惊雷滚地,犹如万骏疾走;声音撼天动地,包容万千。【A】那是一种捶胸哭天的苍凉,又是一种国难共赴的悲壮;是一种无坚不摧的刚烈又是一种壮士的豪雄;是一种惊天泣鬼的神勇,又是一种众志成城的顽强。
⑧在种种难以描述的感受中,最让人难忘的当数与瀑布贴身相逢又抬头仰望的时候。相信那一刻,任何人都难以摆脱一种灵魂出窍的感觉。那些在远处看去吼喊奔扑的洪流,在近处看去更有着一种如山倾倒的壮烈。那种疯狂和奋勇的喷扑让坚硬如钢的岩层不得不退让,无法不动容。狂放不羁的黄河水流在壶口的限制下,有了核心,得着凝聚,统一和团结使它们的力量排山倒海。瀑布从高处奔涌而下,每一滴水珠,每一朵浪花都不分彼此,都争先恐后,用一种近乎疯狂的急迫向“壶口”流泻和迸射。它们凝成一团,形成一根根粗大的浪柱,又由这浪柱组合成宽阔的扇面,齐刷刷地向下垂落。水浪砸在岩石上,迸出冲天的水柱,也迸成残酷的碎片。这种冲击和对抗实在是太猛烈,碎片已完全不是我们想像中的小水珠或者小水滴,而是一种完完全全的肢解,直至肢解成用手无法捕抓、用舌无法舔触的水汽。一霎时,雾气漫天升腾,而脚下那些没有来得及牺牲的`黄河水流们前仆后继地、毫不间歇也毫不犹豫地继续疯狂朝前!
⑨我们全看呆了。或许世界上还存在着许许多多的伟大力量,或许生活中还翻演着无数撼人心魄的 壮烈冲击,但没有哪一种能像眼前这样,让我们感受到一种空前的震撼。那是愤怒的极致,激昂的顶端,凶猛的无限,力量的空前!那是需要我们永远体味和追求的精神的全部!
⑩哦,千古黄河,伟大的河,我们民族的母亲河!我们几乎每天都行走在你的身边,也接受着你的泽润,那些日常的行走和接触使我们对你有了一种熟视无睹的平淡和麻木,但是只有此刻,我们才顿然醒悟:【B】为什么志士仁人都本能地要到你身边来一览姿容!为什么作家和歌者都虔诚地要到你身边来聆听涛吼!为什么你能够被众口一致地尊为我们伟大民 族的不朽魂魄!
(选文有改动)
1.为什么说倚身于秦晋大峡谷,“黄河有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壶口瀑布的壮美表现在哪几个方面?请分点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语境,说说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语好在哪里。
(1)那种疯狂和奋勇的喷扑让坚硬如钢的岩层不得不退让,无法不动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浪砸在岩石上,进出冲天的水柱,也迸成残酷的碎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从文中【A】【B】两处画线的语句中任选一处,针对其中最鲜明的语言特点加以赏析,并概括该句的深刻内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雄心勃勃的黄河得到了释放的舞台,造就出一个自然景观中的伟大和不朽。
2.①瀑布迸溅的飞雾形成了一道令人惊骇且永不消散的奇景。
②瀑布发出的不绝不灭的震吼撼天动地,包容万千。
③统一和团结使狂放不羁的黄河水流的力量排山倒海。
④黄河水流们的前仆后继的献身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3.(1)形容词贬义褒用。生动形象地描绘并赞美洪流勇往直前、义无反顾、不可阻挡的英雄气概。
(2)动词,写出水浪的力量强大。生动地表现出水流们视死如归、勇于献 身的胆识、勇气和力量。
4.象征。(或:托物言志);文章借“聚为一股,齐心协力地朝狭槽里奔涌喷吐”“每一滴水珠,每一 朵浪花都不分彼此,都争先恐后”“前仆后继地、毫不间歇也毫不犹豫地继续疯狂朝前”等生动可感的壶口黄河水流形象,象征了人们团结一致、视死如归、勇往直前的豪情壮志。
5.【A】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联想丰富,气势雄浑。该句揭示出瀑布撼天动地的声音所展现的勇猛刚烈的气势和悲壮豪雄的精神,表达了作者的崇敬之情。
【B】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使文章语言雄壮有力,使作者的赞美之情喷薄而出。连用三个“为什么”引入思考,突出了黄河精神作为我们伟大民族精神内在的强大影响力、感召力和凝聚力,揭示了文章的主旨。(意对即可)
篇8: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及答案
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蒂莫西·诺克斯是一位研究体育运动的科学家,并多次参加超级马拉松赛。他的数据表明人类在奔跑时拥有无可比拟的散热能力。他同时也认为,人类的奔跑能力是进化而来的。这些有助于解释我们的运动能力以及我们对现代疾病的易感性。
人类的祖先是杂食类人猿,其身体更适合生活在树上,而不是在开阔的环境中追捕猎物。过去的几百万年,地球气候经历了剧烈变化,非洲从以森林生态系统为主的环境,改变成为视野更加开阔的热带稀树草原环境。我们的祖先在森林撤退的巨变中,渐渐脱离了树上的生活。200万年前,他们已经进化出可以直立行走和奔跑的骨架,可以支持他们连续几小时追逐猎物。在之后一百多万年的时间里,人类除了石头或削尖的木棒,没有更好的武器,所能仰仗的最好的“武器”就是自身耐力。在此过程中,人类的身体有了许多适应性变化,以适应长距离行走和奔跑,迫使猎物也不得不拼命地跑。由于四条腿走路的动物不能在奔跑的同时通过喘气散发热量,最终被逼迫到中暑而倒的绝境,人类才能以简单的武器获得战利品。
在短时期内,人类祖先的骨骼和大脑结构、空间跟踪能力、沟通能力和身体散热能力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和变化,以适应一个与之前完全不同的环境。人类祖先进化出了适合长途奔跑的身体结构:更长的腿,更短的脚趾,更宽的肩膀和更强壮的臀大肌,以及可支持长时间奔跑的负重关节。另外,今天人类的代谢能力也胜过我们的祖先。作为唯一拥有长途奔跑能力的灵长类动物,现代耐力运动员能够实现每分钟每公斤体重90毫升的最大摄氧量。其他擅长长途迁徙的动物只限于马和羚等有蹄类动物和鬣狗、狼等群居食肉动物。
从树居类人猿进化成为智人,人类不仅拥有了精湛的运动能力,大脑也同时发生着重大改变。诺克斯认为,正是这些变化使我们需要通过锻炼来保持大脑健康。因为运动不仅锻炼了肌肉,还能激活大脑,提高神经元连接的数量。今天,绝大多数人不再像古人类那样靠狩猎谋生,这导致人类成为许多现代疾病的“宿主”。肥胖症、糖尿病以及与大脑功能有关的精神疾病、老年痴呆症,甚至暴力行为这类疾病正成为现代人类的威胁。
诺克斯认为,运动对肌肉和大脑的有益影响至少部分是脑元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引起的。运动可增加脑元性神经因子的循环。在肌肉中,BDNF可以增加蛋白质的合成和脂肪代谢,这是运动的主要目标。BDNF可增加大脑中神经元的连接,是增强记忆的关键。BDNF对控制体重和能量平衡的大脑视丘下部也产生影响,还促使大脑线粒体更有效地利用氧气,提高人类最大摄氧量。BDNF的增加也有助于强化海马和前额叶皮质,保护人类大脑免受精神问题和暴力行为的.不良影响。
虽然运动已不再是一些人群生活中的核心部分,但它仍然在我们的基础代谢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研究表明,锻炼至少对轻度抑郁症患者有抗抑郁作用。简单的锻炼计划,可能使你获得心理和身体健康的最符合成本效益的投资。运动的成本很低,但如果忽略了它,你有可能要为此付出高昂的代价。
(摘编自《科学与文化》)
1.下列有关人类奔跑能力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多次参加超级马拉松赛的科学家蒂莫西·诺克斯通过分析研究一些数据,提出了“人类的奔跑能力是进化而来的”的观点。
B.200万年前森林生态系统逐渐变为少树的热带草原环境,人类的祖先在这一巨变中进化出了可以直立行走和奔跑的骨架。
C.人类的奔跑耐力直接源于身体结构:长腿、短趾、宽肩、强壮的臀大肌和较大的负重关节,与大脑结构、身体散热能力几乎无关。
D.人类追逐猎物时长距离奔跑的耐力,是远古人类将猎物逼到因奔跑中暑而倒的绝境,并利用简单武器获得战利品的最好“武器”。
2.“运动对大脑的有益影响部分是脑元性神经营养因子引起”,下列各项不属于其依据的一项是
A.脑元性神经营养因子可增加肌肉中蛋白质的合成和脂肪代谢,有助于治疗肥胖症和糖尿病等病症。
B.运动可激活大脑,增加脑元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循环,增加大脑中神经元的连接,增强记忆。
C.BDNF对大脑视丘下部也产生影响,还促使大脑线粒体更有效地利用氧气,提高人体最大摄氧量。
D.BDNF的增加有助于强化海马和额叶皮质,保护人类大脑免受精神问题和暴力行为的不良影响。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于远古人类,运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今天,运动虽不再是一些人群生活的核心,但它在基础代谢中的作用仍很重要。
B.运动能锻炼肌肉,还可以让轻度抑郁症患者抵抗抑郁;而缺少运动是人类成为肥胖症等许多现代疾病的“宿主”的原因。
C.由于拥有了精湛的运动能力,人类实现了每分钟每公斤体重90毫升的最大摄氧量,超过了有蹄类动物和群居食肉动物。
D.哪怕是简单的运动计划,只要坚持,我们就可能以较低的成本获得身体和心理的健康,这也许是最符合成本效益的投资。
答案
1.D(A项“数据”只表明人类在奔跑时拥有无可比拟的散热能力;B项“巨变的时间”是“过去的几百万年”而不是“200万年前”; C项奔跑能力与身体散热能力有关联。)
2.A(本项表明运动对于肌肉的有益影响)
3.C(范围扩大,“人类”应为“现代耐力运动员”;“超过”无中生有)
篇9:现代文阅读训练
记叙文:把握记叙文要素,概括内容;理清文章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正确划分层次,认识线索的作用,辨识过渡、照应句、段,把握文章思路。从修辞手法、准确用词和句式变化等角度认识和体会记叙文语言准确、生动形象的特点。分析人物描写方法,把握人物性格特征。推敲和理解关键词、句在文中的深层意义和表达作用。分析不同表达方式(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和表现手法(对比、象征等)在表达思想感情中的作用。联系生活,体会情感,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一)原谅
尤今
①上海的一家餐馆里,负责为我们上菜的那位女侍,年轻得像是树上的一片嫩叶。捧上蒸鱼时,盘子倾斜,鱼汁泼洒在我搁在椅子上的皮包上!我本能地跳了起来。这皮包,是我心头的大爱。
②可是,我还没有发作,我的女儿便以旋风般的速度站了起来,快步走到女侍身旁,露出了温柔的笑脸,拍了拍她的肩膀,说,“不碍事,没关系。”女侍如受惊的小犬,手足无措地看者我的皮包,嗫嚅地说:“我,我去拿布来抹……”万万想不到,女儿居然说道:“没事,回家洗洗就干净了。你去做工吧,真的,没关系的,不必放在心上。”女儿的口气是那么的柔和,倒好似做错事的人是她。女侍原本绷得像石头一般的脸慢慢地放松了,她细声细气地说了声“对不起”,便低着头走开了。
③女儿平静地看者我,在餐馆明亮的灯火下,我请清楚楚地看到,她大大的眸子里,竟然镀着一层薄薄的泪光。
④当天晚上,回返旅馆之后,母女俩齐齐躺在床上,她这才亮出了葫芦里所买的药。
⑤负笈伦敦三年,为了训练她的独立性,我和日胜在大学的假期里,不让她回家,我们要她自行策划背包旅行,也希望她在英国试试打工的滋味儿。活泼外向的女儿,在家里十指不沾阳春水,然而,来到人生地不熟的英国,却选择当女侍来体验生活。
⑥第一天上工,便闯了祸。
⑦她被分配到厨房去清洗酒杯,那些透亮细致的高脚玻璃杯,一只只薄如蝉翼。女儿战战兢兢,好不容易将那一大堆的酒杯洗干净了,正松了一口气时,没有想到身子一歪,一个踉跄,杯子应声倒地,“哐啷、哐啷;哐啷、哐啷”连续不断的一串串清脆响声过后,酒杯全化成了地上闪闪烁烁的玻璃碎片。
⑧“妈妈,那一刻,我真有堕入地狱的感觉。”女儿的声音,还残存着些许惊悸:“可是,您知道领班有什么反应吗?她不慌不忙地走了过来,搂住了我,说:‘亲爱的,你没事吧?’接着,又转过头去吩咐其他员工:‘赶快把碎片打扫干净吧!’对我,她连一字半句责备的话都没有!”
⑨又有一次,女儿在倒酒时,不小心把鲜红的葡萄酒倒在顾客乳白色的衣裙上,原以为她会大发雷霆,没想到她反而来安慰她,说:“没关系,酒渍嘛,不难洗。”说着,站起来,轻轻拍拍她的肩膀,便静悄悄地走进了洗手间,不张扬、更不叫嚣,把眼前这只惊弓之鸟安抚成梁上的小燕子。
⑩女儿的声音,充满了感情:“妈妈,既然别人能原谅我的过失,您就把其他犯错的人当成是您的女儿,原谅她们吧!”此刻,在异乡异国的夜里,我眼眶全湿。
1、女儿在英国留学打工经历的哪两件事让她能够原谅女侍?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2、说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具体含义。
①当天晚上,回返旅馆之后,母女俩齐齐躺在床上,她这才亮出了葫芦里所买的药。
②说着,站起来,轻轻拍拍她的肩膀,便静悄悄地走进了洗手间,不张扬、更不叫嚣,把眼前这只惊弓之鸟安抚成梁上的小燕子。
3、当女侍把鱼汁泼洒在我搁于椅子上的皮包上,“我本能地跳了起来”,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4、在餐馆弄脏衣服,这本来是一件日常小事,作者却从中让我们领悟了人与人交往的真谛,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5、本文给了你怎样的启发?请简要谈一谈。
(二)最后一美元
①这是一位著名流行音乐节目主持人的故事。
②20年前的那个雨雪霏霏、北风凛冽的季节,刚刚中学毕业的我,带着对音乐的狂热,只身来到那升维尔,希望成为流行音乐节目主持人。
③然而,我却四处碰壁。一个月下来,口袋里差不多已空空如也。幸亏一位在超级市场工作的朋友用那里准备扔掉的过期食品偷偷接济我,我才能勉强度日。最后,我只剩下一美元,却怎么也舍不得把它花掉,因为上面满是我喜爱的歌星的亲笔签名。
④一天早晨,我在停车场留意到一名男子坐在一辆破旧不堪的汽车里,一连两天,汽车都在原地。而那名男子每次看到我都温和地向我挥挥手。我心里纳闷,这么大的风雪,他呆在那里干吗?
⑤第三天早晨,当我走近那辆汽车时,那名男子把车窗玻璃摇下来。我停住脚步,和他攀谈起来。交谈中,我了解到,他是来这里应聘的,但因早到了三天,所以无法工作。口袋里又没有钱,只好呆在车里不吃不喝。
⑥他忸怩片刻,然后红着脸问我是否可以借他一美元买点吃的,日后再还我。然而我也是自身难保。我向他解释了我的困境,不忍看到他失望的表情而转身离去。
⑦刹那间,我想起口袋里的那一美元。犹豫了片刻,我终于下定了决心。我走到车前,把钱递给他。他的两眼顿时亮了起来。“有人在上面写满了字。”他说。他没有留意那全是歌星的签名。
⑧那一天,我尽量不去想这珍贵的一美元。然而时来运转,就在当天早晨,一家电台通知我去录节目,薪金500美元。从那一时刻,我一炮打响,成为正式节目主持人,再也不用为吃穿用发愁。
⑨我再也没有见到过那辆汽车和那名男子。有时候,我在想他到底是乞丐,还是上天派来的使者。但有一点是清楚的,这是我人生碰到的一次至关重要的考试——我通过了。
1、第6段中加点的“困境”具体指什么?
2、文章哪些内容表现“我”对这“最后一美元”的珍爱?这对表现文章的主题有什么作用?
3、第7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的方法?试分析其表达作用。
4、理解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但有一点是清楚的,这是我人生碰到的一次至关重要的考试——我通过了。
5、你从这个故事中受到哪些启发?请结合故事的结局谈谈你的看法。
(三)陕北的山
①陕北真是一个神奇而美妙的地方。说它神奇而美妙,并不只是因为它的地下埋藏了多少石油、煤炭、天然气等富集的矿产资源,也不只是因为它的地上盛产了多少瓜果枣梨、五谷杂粮等绿色食品,更不只是因为生于斯长于斯的那些纯朴善良的山民们和世世代代涌现出的英雄人物,而更多的则是因为它的山——神奇而美妙的陕北的山。
②我常常怀疑造物主将世界上所有的山都堆在了地球的这一隅,使陕北成了山的世界、山的海洋!抬头是山,低头也是山;吃的是山,住的还是山。山是生存在这片广袤大地上的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的寄托,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生命源泉。
③我生在陕北,长在陕北,曾经和陕北的山零距离地亲吻过。在这茫茫的大山深处,我扶过犁,拾过粪;吞过糠,咽过菜;淌过汗,流过泪。一切都是那么无助,那么渺茫。我对生我养我的陕北的山鄙视过,厌倦过,一度竟然埋怨起我的祖先为什么不把自己定居在广阔的平原上、浩瀚的大海边、秀丽的江南间,而偏偏要将家安在这贫瘠清苦偏远落后的千山万壑中,使得日后的子孙们在这里永远地受苦受难,千回百转走不出大山,享受不到山外精彩世界的生活!我甚至怨恨大山,诅咒大山,盼望有一天天崩地裂,将这茫茫大山夷为平地;或者乞求上苍有朝一日将这绵绵山峦搬到天的尽头,使这里的人们再也不要受苦受难了。
④但是现在想来,我那时是多么的无知,多么的任性,多么的忘本!如果当初没有汲取大山的营养,没有经过大山的磨砺,没有遵循大山的教诲,我不可能体格健壮、意志顽强,更不可能走出大山。
⑤当你登上高高的山巅,举目四望,视野所及,苍苍茫茫,一望无际。那数不清的梁峁,千姿百态,形状各异,像条条巨蟒,像只只雄狮,像头头大象,像个个巨人……盘踞在这广袤的黄土高原上,正蓄势待发。那层峦叠嶂的山脉,仿佛是大海的波涛,一浪接着一浪,汹涌不退,大有排山倒海之势。总之,任凭你怎么想象,想像什么就是什么。
⑥陕北的山胸襟开阔,无私无畏,可以容纳世界的一切,包容人间万象。如果你走错了路,做错了事,它并不记恨你,抛弃你,依然像慈祥的母亲一样,紧紧地把你揽在怀里,教育你、鼓励你、引领你重新振作精神,在人生的道路上继续前进。夜晚,睡在大山里就像睡在慈母的怀抱一样,是那样的温馨,那样的甜蜜。
⑦如果你坐在高高的山巅,细细地观察,认真地品味,这广袤的高原就像一泓清澈的湖水,一尘不染。没有喧闹,没有嘈杂,一片寂静,远处偶尔传来几声鸡鸣、狗吠、鸟叫、机器声,升腾起几缕袅袅炊烟使空旷寂静的大山显得更加静寂。如果你疲倦了,烦恼了,不妨走进大山,走上这高高的山梁,在那儿坐一坐,歇一歇,躺一躺,吸一吸清新的空气,接受一下山风的抚摸,你的精神会顿时为之一振,心灵得到了净化,一切的疲倦和烦恼早已抛到九霄云外,蓦然有一种返璞归真的感觉。
⑧我忽然明白了,陕北这块贫瘠的土地上,为什么走出了像李自成、刘志丹、谢子长这样的无数英雄豪杰和革命志士;为什么产生了那么多悲欢离合的动人故事和百唱不厌的像《走西口》、《东方红》等信天游歌曲;为什么毛泽东主席将长征的落脚点、抗日战争的出发点、解放战争的总后方选在了陕北,而且在这里一住就是13年;为什么陕北人民是那样的豪放,那样的纯朴,那样的勤劳,那样的坚强!
1、第1段画线部分强调的重点是什么?
2、结合具体语境,回答下面的问题。
睡在大山里,为什么“像睡在慈母的怀抱一样”,让人感到“温馨”“甜蜜”?
走进大山心灵为什么会得到“净化”?
2、比较阅读第5段和下面的语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安塞腰鼓》
陕北的山与“安塞腰鼓”给人哪些相似的感受?
4、文章第3段写对山的鄙视、厌倦和怨恨,有什么作用?
6、结尾的四句“为什么……”表明了作者怎样的感悟?联系全文加以概括。
附答案:(一)
1、第一件事:女儿在厨房里清洗酒杯时,打碎了酒杯,领班不但没有责备她,还安慰她。第二件事:女儿在倒酒时,把葡萄酒倒在顾客衣裙上,顾客不但没有大发雷霆,反而来安慰她。2、①指女儿阻拦母亲发火,并原谅女侍的缘由。②指受到惊吓的女儿把葡萄酒倒在顾客衣裙上(惊恐失色的神情。3、与下文写女儿平静而温和地对待女侍形成对比,突出了女儿用宽容的心态对待别人的过失的可贵。4、这种“以小见大”的写法,从生活小事出发,能引起读者的思考;也告诉读者:美好的品质要从生活小事培养。5、故事告诉我们在生活中要用宽容的心态对待别人的过失,这样人与人相处就会更融洽、更和谐。
二)1、四处找工作,一直碰壁;口袋里只有自己最珍爱的一美元了;靠朋友用过期食品接济,才勉强度日。2、“我”在生活最困难的时候也舍不得把这一美元花掉;“我”犹豫再三才把这一美元借给别人;借给别人后,“我”尽量不去想这珍贵的一美元。文中描写了“我”对最后一美元的珍爱,突出了这一美元对“我”的重要,也写出了我做这个决定的艰难,表现了“我”的善良和乐于助人。3、心理描写、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细致地刻画了“我”把这一美元借给别人时矛盾的心理,表现了“我”对这一美元的珍爱。4、对人品和良心的考验。5、乐于帮助别人的人,也会得到别人的帮助。
(三)1、神奇而美妙的陕北的山。2、因为陕北的山胸襟开阔,无私无畏,包容一切。因为陕北的山纯净、寂静,能够涤荡人的心胸,使人忘却烦恼和忧愁,心灵变得纯洁。3、陕北的山和“安塞腰鼓”均给人以雄壮、强劲、豪迈之感。4这是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为了更加强烈的表达对陕北的山的赞美之情。5陕北的这一切都是陕北的山的养育和熏陶的结果。或:陕北的山是他们物质和精神的寄托(生命的源泉)。
说明文(二)竹子的世界,是一个生机勃勃的世界。那一竿竿翠竹,昂然挺立,像钻天的绿色宝剑。那一层层枝叶,遮天蔽日,交织成天然的蓬盖。这里最引人注目的要算毛竹了。它竿形粗大,材质坚韧,在我国分布最广,用途也最大。在国民经济和日常生活中,毛竹的制品到处可以见到。竹子是个大家族,在这个大家族里,除了毛竹以及刚竹、慈竹、箬竹、淡竹以外,还有不少奇异的竹种:有棱有角的①是世界闻名的珍贵品种,它那独特的外形和鲜美的笋肉,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许;坚硬的②,是大自然赋予人们的天然伞柄和手杖;造型生动的③,出笋犹如母鸡带小鸡似的,蔓延遍地;另有那竹梢下垂成球状的④;竹节自下而上成螺旋形的⑤,体态矮小像灌木似的⑥等。形形色色的竹子年复一年地生息着,繁衍着。据记载,目前世界上竹的品种已有1200多种。其中生长在我国的有200多种。
15、选择正确的词语填到文中的横线上:①②③④⑤⑥
A、实心竹B、乌小竹C、方竹D、一节竹E、吊丝球竹F、哺鸡竹(3分)
16、这段文字说明的主要内容是(3分)
17、这段文字的说明顺序是。(2分)
18、文中划曲线语句是描述性的语言,其作用是。(2分)
19、这段文字运用的说明方法主要有()(2分)
A、举例子打比方列数字B、打比方分类别列数字
C、作比较举例子列数字D、作比较打比方列数字
15、CAFEDB
16、竹子的种类17、从一般到特殊(或逻辑顺序)18、形象生动地说明了竹子竿直而高,叶密、丛生的特点。19、A
议论文(二)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共13分)
①明朝末年,史学家谈迁经过二十多年呕心沥血的写作,终于完成明朝编年史——《国榷》。面对这部可以流传千古的巨著,谈迁心里的喜悦可想而知。然而,他没有高兴多久,就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一天夜里,小偷进他家偷东西,见到家徒四壁,无物可偷,以为锁在竹箱里的《国榷》原稿是值钱的财物,就把整个竹箱偷走了。
②二十多年的心血转眼之间化为乌有,这样的事情对任何人来说,都是致命的打击。对年过六旬、两鬓已开始花白的谈迁来说,更是一个无情的重创。可是谈迁很快从痛苦中崛起,下定决心从头再次撰写这部史书。谈迁又奋斗了十年,又一部《国榷》诞生了。新写的《国榷》共一百零四卷,五百万字,内容比原先的那部更翔实精彩。谈迁也因此留名青史、永垂不朽。
③英国史学家卡莱尔也遭遇了类似谈迁的厄运。
④卡莱尔经过多年的艰辛耕耘,终于完成了《法国大革命史》的全部文稿。他将这部巨著的底稿托付给了自己最信赖的朋友米尔,请米尔提出宝贵的意见,以求文稿的进一步完善。隔了几天,米尔脸色苍白、上气不接下气地跑来,万般无奈地向卡莱尔说出一个悲惨的消息:《法国大革命史》的底稿,除了几张散页外,已经全被他家的女佣当作废纸,丢进火炉里烧为灰烬了。
⑤卡莱尔在突如其来的打击面前异常沮丧。当初他每写完一章,便随手把原来的笔记、草稿撕得粉碎。他呕心沥血撰写的这部《法国大革命史》,竟没有留下任何可以挽回的记录。
⑥但是卡莱尔还是重新振作起来。他平静地说:“这一切就像我把笔记簿拿给老师批改时,老师对我说:‘不行!孩子,你一定要写得更好些!’”他又买了一大沓稿纸,从头又开始了一次呕心沥血的写作。我们现在读到的《法国大革命史》,便是卡莱尔第二次写作的结果。
⑦不错,当无事时,应像有事时那样谨慎;,。因为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实在是难以完全避免崎岖和坎坷。
⑧只要出现了一个结局,不管这结局是胜还是败,是幸运还是厄运,客观上都是一个崭新的开始。
⑨只要厄运打不垮信念,希望之光就会驱散绝望之云。
15、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观点是什么?(3分)
16、作者用两个事例阐述自己的观点。请各用一句话概括这两个事例。(2分)
①
②
17、依据语境,把第⑦段横线处应填写的句子补充出来并写在下面。(3分)
18、谈谈你对第⑧这句话的理解。(3分)
19、请你再为本文补充一个能证明本文观点的事例。(2分)
15、厄运面前,要更加坚定自己的信念,这样,成功仍然会属于你。(意思对即可)
16、谈迁在《国榷》原稿被偷的情况下,没有倒下,重新写出了《国榷》;卡莱尔在《法国大革命史》底稿被烧后,很快振作起来,重新写出此书。(意思对即可)
17、此为开放性试题,答案符合题意即可。示例:当有事时,应像无事时那样镇静。
18、任何一件事情,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都只是人生长河中的一滴,后面的事仍要从头再来。(意思对即可)
19、此为开放性试题,答案符合题意且语言通顺、简练即可。示例:爱迪生在发明电灯过程中,经历了一次又一次失败,但他从未气馁,终于发明了电灯。
★ 教学实施
★ 教学实施计划
★ 小学写字教学心得
★ 《箫》教学反思
★ 《编钟》教学设计
★ 音程说课稿怎么写
【《人生“三度”》现代文阅读训练及答案(精选9篇)】相关文章:
赤壁赋教学反思2022-07-17
李清照的诗词《小重山·春到长门春草青》赏析2024-03-31
高中视唱练耳教学计划2023-05-17
人音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42022-05-06
视唱练耳教案2022-07-27
视唱练耳教学工作总结2023-01-31
《赤壁赋》公开课的教学反思2023-05-22
文言文教学摭谈2023-09-23
浅析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多元化教学方法2022-04-30
小学三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计划2024-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