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小学语文三度备课的探索和实践的论文(推荐13篇)由网友“系统江湖骗子”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例谈小学语文三度备课的探索和实践的论文,希望对大家带来帮助,欢迎大家分享。
篇1:例谈小学语文三度备课的探索和实践的论文
例谈小学语文三度备课的探索和实践的论文
为促进教师深入钻研教材、了解学生,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近年来我校针对学校实际,推行实施了立足于集体研讨基础上的“三度备课”,即教师在备课中对教学案进行个体设计和集体研讨整合(一度),教学实践前根据学情和教师风格进行个性修改,课后开展反思调整(二度),第二轮任课教师对教学案进行再修改与再完善(三度)的集体备课方法。本文以四年级上册第六组课文《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这一单元板块为例,谈谈我们是如何进行三度备课教学实践的。
一、“一度备课”整体设计
“一度备课”是建立在教师个人研读、集体研讨的基础上的。教师们通过个人研读与备课组的集体研讨梳理本册教材的脉络和本册的重难点:单元目标、单元结构、单元重难点等内容。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备课组教师进行分工合作,对每一组每一课的教学活动进行初步设计,然后进行备课组整合编排,形成“一度备课”教学案。
例如,《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第二自然段描写小钱病重的板块,教师甲根据要求设计出以下片段操作方案:
一、请大家认真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说说读完后的心情。
二、教师相机出示句子,让学生深刻体会,进行感情朗读:“这个刚满18岁的年轻人,患了严重的白血病,生命就像即将凋零的含苞的花朵,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这朵生命之花绽放。”
(一)什么叫“含苞的花朵”?(教师出示课件:含苞的花朵的图片)。生命如花,绚丽多彩。
(二)什么叫“凋零”?含苞的花朵凋零了,你想到了什么?
(三)这“含苞的凋零的花朵”与小钱有什么关系?
三、教师激情演说:同学们,活着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呀!活着,我们可以呼吸新鲜的空气;活着,我们可以沐浴和煦的阳光;活着,我们可以欣赏多彩的世界;活着,我们可以感受生命的美好。可是,白血病――这个可怕的恶魔,却将要夺走小钱的生命,夺走他活着的权利。此时,我想你一定有许多话要对小钱说吧?拿出本子,写下来。
这个板块抓住了“含苞”“凋零”等重点词句品析小钱的病重,理清这“花朵”与小钱的关系,并以“有许多话要对小钱说”为切入口进行写话训练,将学生对年轻生命即将逝去的感受与认识呈现出来。粗粗一看,该教学案已经突破了这个板块的重难点,但细细分析,这份教学案中板块的解读、提问的方式、学生的参与程度、语言文字的训练等方面还比较欠缺。
二、“二度备课”实践反思
由于“一度备课”是备课教师为整个年级集体打造的一份教学案,它并不一定符合每个班级的学情和不同教师的教学风格,更多体现的是共性。而每个备课教师的教学年限、教学经验以及对教材的理解与把握都不尽相同,因此,任课教师在教学前有必要根据自己的理解与风格对“一度备课”的流程、环节、提问、语文训练等进行个性化修改,同时结合自己在课堂实践中的一些得失、感受、体会、发现形成教学反思,并与自己的.个性化修改意见一同记录在任课教师的教案集中。待该单元教学结束后,备课组会组织教师进行探讨与研究,对共性的意见和方案,进行二次修改;对此轮任课教师的不同意见备课组可存疑,留待下一轮任课教师再度实践提升。
以下是“二度”备课组基于一度备课基础上,结合任课教师的个性化意见进行的二度修改:
一、“静静地躺在病床上”这个短语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请同学们找到并画出来。
二、小钱为什么会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呢?默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画出相关的句子。
交流,预设:
灿烂的阳光没有使他苍白的脸红润起来。
1.“苍白”是什么意思?在文中指的是( )。
2.感情朗读。
这个刚满18岁的年轻人,患了严重的白血病,生命就像即将凋零的含苞的花朵,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这朵生命之花绽放。
1.谈理解。
2.“凋零”是什么意思?对“含苞的凋零的花朵”你是怎么理解的?
3.这“含苞的凋零的花朵”与小钱又有什么关系?
4.感情朗读。
三、体会语言表达特色。(体会一组反义词用在一句话中的表达效果)
(一)同时出示文中的两句话(“灿烂的阳光没有使他苍白的脸红润起来。”“生命就像即将凋零的含苞的花朵,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这朵生命之花绽放。”),并用红色在“苍白、红润;凋零、绽放”等词上标示。
(二)用心读句子,把目光聚焦于这两对红色的词语当中,谈发现。(这是两对反义词)
(三)质疑:把两个反义词放在同个句子中是否矛盾?
(四)齐读感受不矛盾,体会小钱病重。
(五)填写反义词,提升情感。
1.小结:多有特色的表达方式呀,让我们也来写一写,再次体会小钱白血病的严重。
2.出示句子,学生填空并交流。
18岁,本该是他生命刚(开始)的时候,因为得了白血病,他的生命即将( )。
18岁,本该是他声音最( )的时候,因为得了白血病,他的声音变得非常嘶哑。
18岁,本该是他动作最( )的时候,因为得了白血病,他的动作变得( )。
3.师生互读。
4.同学们,以上这些带有反义词的句子,又一次让我们感受到小钱白血病的严重。他的病那么重,以至于他什么也做不了,只能――(师引读: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与“一度备课”相比,二度备课的板块教学显得更加详尽、有效。“小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这句话贯穿整个板块,整体感增强;教师在引导学生发现“灿烂的阳光没有使他苍白的脸红润起来”这句描写小钱病重的句子与前句一样带有一对反义词后,指导学生理解句子的表达特点,并设计了带有反义词的句式练习,使学生在练习中加深了对小钱病重的理解。这个动笔练习与“一度备课”中的“你想对小钱说什么”相比要有价值得多,它挖掘了本文中句子的特色,让学生在环节中既得到了语境中反义词的练习,又加深了学生对小钱病重的理解,让其他教师也能真切地感受到训练与感悟的相融相合。
三、“三度备课”螺旋提升
“二度备课”的教学案经过“理论实践―理论”这样一个较完整的过程,已经具有了较强的操作性,但其成熟度还需要进一步的实践和打磨。为此,在“二度备课”教学案的基础上,由第二轮任课教师按照“一度、二度”备课的程序和办法,对“二度备课”教学案再一次进行调整、修改、实践、反思和补充。新一轮备课组立足一个新的高度,对“一度备课”的各个教学环节设计,对“二度备课”的个性化修改,对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以及反思等进行全面审视,并结合教师、学生的实际尤其是第一次教学实践的情况进一步作出修改调整,教学实践后备课组再次交流研讨并形成较成熟的“三度备课”教学案,并上传至学校资源库,为下轮任课教师提供可资借鉴的教学方案资料。
按照上述材料,三度备课组共同修改并定稿的板块教案:
一、提领切入
(一)用第一自然段中描写景物的句子进行渲染,引出:这时的小钱却静静地躺在了病床上,这是为什么呢?
(二)出示句子:“小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二、了解病情
(一)生自由说。
(二)补充背景资料。
三、紧扣“严重”
现在小钱得的就是白血病,而且是严重的白血病。课文是通过哪些句子写出小钱病严重的呢?默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画出相关的句子。
交流.预设:
灿烂的阳光没有使他苍白的脸红润起来。
1.你从哪里看出他病情严重?(课件点红“苍白”和“红润”两词)
2.感情朗读。
这个刚满18岁的年轻人,患了严重的白血病,生命就像即将凋零的含苞的花朵,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这朵生命之花绽放。
1.这句话中哪个地方让我们感到了小钱的白血病的严重?
生:“生命就像即将凋零的含苞的花朵。”
师:这是一个比喻句,说说你的理解。(点击“凋零”)
师:说到这儿,我有个疑问,既然是写小钱白血病的严重,为什么又要把他的生命比喻成“即将凋零的含苞的花朵”呢?(点击“含苞”一词)
师:还没有开放就等待着凋零,人生都没开始就等待着死亡。多么可怜的小钱,多么形象的比喻。
2.朗读指导(指名读与齐读相结合,适时点击“绽放”一词)
四、体味表达
(一)再读句子,并把目光聚焦于这两对红色的词语(“苍白、红润;凋零、绽放”),它们是什么关系呢?(反义词)
(二)男女生互读,从带有反义词的句子中感受到什么?
(三)填写反义词,提升情感。
1.过渡:多有特色呀,让我们也来写一写,再次体会小钱白血病的严重。
2.出示,指名填空:
18岁,本该是他生命刚(开始)的时候,因为得了白血病,他的生命即将( )。
18岁,本该是他声音最( )的时候,因为得了白血病,他的声音变得非常的(嘶sī哑yǎ)。
18岁,本该是他动作最( )的时候,因为得了白血病,他的动作变得( )。
3.师生互读。
4.同学们,我们创作的这些带有反义词的句子,又一次让我们感受到小钱白血病的严重,病那么重,他什么也做不了,只能(引读: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三度备课”是对“一度”、“二度”备课的提升。通过仔细研读“三度”教学案,笔者发现,此备课组的教师利用二度备课的大结构,对教学案中的细节进行进一步的修改和打磨。如:白血病资料添加,抓住“严重”一词教学两个重点句,提问的指向性,通过问答形式促使学生思考,环节之间的过渡语,朗读形式多样……更值得关注的是,“三度”教学案中备课教师更加关注语言训练与文本感悟的相结合,例如,理解带有“含苞”“凋零”的句子时,通过品读理解小钱的可怜后,又将教学点转入品味这个形象的比喻句。让学生不仅感悟了文本,还为学生日后写好比喻句提供了范例。
实践证明,我校教师通过“三度备课”相互借鉴,相互启发,集各家之长,避自己所短,教学工作发生了三个明显转变:一是更关注学生。教师备课从原来只关注教材文本转向了关注学生、教材文本、教师,师生单向的“教”变成了师生双向的互动生成。二是教学更有效。经过反复研讨和多次碰撞,对每个教学环节的预设更加充分,细节处理更加到位,教师对课堂的调控也更加自如,学生思绪飞扬、兴趣盎然并涌现出丰富的动态生成。三是专业发展更明显。教师在与教材的深度对话中,达到“在文本中走个来回”的境界,教师对教材整体把握能力得到不断磨炼,实现了从“教教材”向“用教材”的转变。
篇2:例谈小学语文朗读方法
内容摘要:
“书声琅琅”是一堂好的语文课的重要特征之一,《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小学语文朗读方法主要有:表演式朗读、竞赛式朗读、配乐朗读、边朗读边想象、联想。
关键词:例谈 小学语文 朗读
“书声琅琅”是一堂好的语文课的重要特征之一。蒋仲仁在《略论朗读与背诵》中指出:“就学习语文来说,朗读最重要,可以说,不朗读,不出声朗读,光靠看,光靠浏览,是学不好语文的。”《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下面谈谈我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一、 表演式朗读
(一)分角色表演式朗读。即先让学生读文本里描述的不同角色,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演一演,让他们走进文本,用绘声绘色的朗读,形象贴切的表演,把文本中所描述的情境展现出来,让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如《狼和小羊》《狐狸和乌鸦》等生动有趣的课文,都可以采用这种朗读方式。《狼和小羊》中虽然只有两个角色,但这篇课文情节生动,对话丰富,是非常有利于采用这种方式朗读。可以三个同学为一组,一人演狼,一人演小羊,一人当作者,在反复练习的基础上再到台上来表演。分角色表演式朗读能增添课堂教学情趣,加深学生对文本情境的体验。
(二)动作表演式朗读。即让学生边朗读边做动作,使很多简单易懂的课文不需教师过多地讲就能理解;一些难理解的课文采用这种朗读方式也变得好理解了。如《鹿角和鹿脚》的第二自然段,作者连续用“撒腿逃命”“飞快地蹬地”“拐弯”“奔跑”等动词,把小鹿看见一只狼后拼命逃跑的过程描写得非常形象。为了加深学生对这一段的理解,特别是针对“撒腿”“蹬地”这两个词,我让学生一边做动作,一边朗读。在做做读渎中,学生加深了对文本的感悟理解,也很容易就领悟了“撒腿”“蹬地”这两个词。
二、竞赛式朗读
学生都喜欢参加竞赛,而且都希望自己在竞赛中获胜。因此,我在班上开展了“谁是朗读大王”的比赛活动。我先给每个学生充分的时间准备好朗读的内容,然后提出要求:声音响亮,有感情,最好加上适当的动作,态度大方、自然。目的是让学生人人参与,做好充分的准备。比赛时,我将学生的朗读现场录音,然后放给他们听,让全班同学当评委打分,评出“朗读大王”。、在准备、比赛、评价的过程中,学生的朗读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而且极大地调动了他们朗读的积极性。这种活动也可以在每堂课的朗读教学中即时进行。首先让全班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然后请愿意读的学生站起来读;告诉学生,如果你要挑战别人,你就站起来读一读;最后再没有人来挑战,剩下的一个就是“朗读大王”。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朗读大王”的名额可多一点。这种即时进行的朗读比赛还可以实行个人和小组相结合的方式。具体做法如下:首先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然后把全班分成四组,每一组选出一个代表,其他同学一起帮代表出主意。为了使自己组得到好名次,同学们积极性很高,有的给代表在书上做记号,有的给代表示范读,有的提出改正意见,忙得不亦乐乎。为了使更多的学生都有机会参加,我规定,每次派出的代表不能重复。到规定的时间,代表到讲台上来参赛,其他各组同学为他打分。为了保持公正,自己组不能评自己组。
三、配乐朗读
音乐的旋律和节奏最能拨动学生的心弦,引发强烈的审美共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朗读课文时,创设情境,放些与文本内容相适应的背景音乐。例如:朗读立意欢快的课文《写给云》时,我配以轻松活泼的歌曲《一朵花中的云》;朗诵描述风光无限的课文《春》时,配以《春江花月夜》的曲子;朗读豪迈奔放的课文《长征》时,配上一首雄壮激越的《解放军进行曲》。以此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以情激情,感染学生。学生在与课文相匹配的情境中习得了知识,融入了课文的情感中,从而更深入走进文本之中。
四、边朗读边想象、联想
想象和联想是形象思维的主要形式。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在朗读中展开丰富的联想与想象,努力激起学生对于作品内在意境美的再创造,使文中描写的情景像电影画面一样一幕幕地从学生脑海中映过。这样,学生对于作品思想内容的把握就会更加深入,对于文章语言表达形式的领会就会更加深刻,就会从中受到真的启迪、善的教化、美的熏陶。尤其是朗读诗歌和一些优美隽永的散文,学生通过联想和想象,可以把文本中抽象的概念形象化,使笼统的描述具体化,把省略的情节明朗化。如教学《山雨》一课时,教师可利用投影,让学生想着去感受柳枝的轻柔、桃花的娇媚、田野的碧绿、小朋友的可爱、春雨的润物细无声……学生们从心灵上受到感染,读时就特别人情人境,从读书声中找到了山雨的影子、山雨的力量,进而培养了丰富的想象力。
朗读是一项技能技巧,是一种艺术再创造活动。朗读技巧的习得、掌握和运用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通过长期的实践,不断的反复的训练,才能熟中生巧。为了避免单调、枯燥,朗读形式应尽量多变,以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强化读的环节,可以把学生带人到文本的情境,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把握。
[例谈小学语文朗读方法]
篇3: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探索论文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探索论文
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早在,教育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早在20,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就要求:“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1],教育部《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也指出:“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规定的必修课程,与学科课程并列设置,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但是,综合实践活动却一直是中小学教育的短板,其具体表现如下:综合实践活动虽然按要求纳入了课程方案,但广大教师(含教育管理人员)视之为“副课”或“小课程”;管理层面对综合实践活动没有明确的要求,缺乏过程性监管和指导,缺乏相应的评价。对此,宁国市津南小学从起尝试用语文方式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探索,连续将5个科技实践活动(“小核桃大学问”“创建百药园”“探胜吴越古道”“古韵今风探山门”“探研多彩板桥”)送入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并全部获奖。
一、用语文方式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可行性分析
安徽教育出版社《综合实践活动》编写组指出:“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选择活动内容、过程和方式,可以创造性地设计活动。”[3]这表明,用语文方式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是符合课程改革精神的。语文学科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密切联系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语文是学习所有学科的基础。数学家苏步青说:“如果说数学是各门学科的基础,那么语文就是这个基础的基础。”如果语文学科学得不好,那么分析能力、理解能力、表达能力等就难以提升,就会影响其他学科的学习。语文也是开展好综合实践活动的基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版)》(以下简称《语文课标》)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4]可见,语文也离不开综合实践活动。第二,体现研究性学习。《国家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3―6年级)》(以下简称《指导纲要》)提出“研究性学习”概念:“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5]《语文课标》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内部诸多方面的联系,加强与其他课程以及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全面协调地发展”[4]。可以看出,这两个概念在学习资源上有交集,语文与综合实践活动相联系是语文学科本身的要求。《语文课标》强调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指导纲要》要求“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形成一种积极的、生动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第三,语文教师具备组织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能力。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强的课程,这使得众多语文教师具备较高的综合素养和较强的实践能力,让语文教师兼任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是非常合适的。
二、用语文方式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思路梳理
(一)提炼语文课标10个关键词。《语文课标》里有3组共10个关键词:内容方面是“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学习方式方面是“自主”“合作”“探究”;目标方面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开展一个大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一般需要2年时间。整个活动过程中会有许多小活动,多处可以体现这10个关键词。例如,津南小学“古韵今风探山门”科技实践活动中的“到山门景区当导游”活动。教师首先把活动成员分成若干组,每组负责一个景点,各组先查阅相关资料,形成导游词。然后,教师给小组分派任务,明确各组的讲解内容,组员熟悉讲解内容后到组内整合。实地导游前,学生将导游词和实地情况进行对照,做一次模拟;实地当导游过程中,学生积极和游客互动;活动结束后,学生写活动记录。这个小活动就是用语文方式来开展的。内容上,它包含识字与写字、阅读、口语交际、写作;方式上,它是自主、合作、探究的;目标上,活动成员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得到了发展。(二)落实综合实践活动三个关键词。1.全科教学。“全科教学”指的是综合实践活动内容和目的,让学生在活动中全方位提升知识水平和综合素养。例如,“古韵今风探山门”综合实践活动,从知识门类看,它包含文学、历史、生物、地理、物理、化学等多学科;从能力培养看,它包括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表达、沟通、分享、协作和动手操作能力等;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看,它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服务意识、环保意识、效率意识、安全意识、科学意识和创新意识等。2.全位教育。“全位教育”指的是支持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人力资源。影响学生发展的人力环境有五个方面,即学生、家长、学校、机关、社会。实施综合实践活动全位教育,就是要充分调动这五个方面的力量,构建“五位一体”的教育(详见下文)。3.三本书。“三本书”指的是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让学生先读“有字的书”,再读“无字的书”,最后将“有字的书”和“无字的书”结合起来写出“自己的书”。读“有字的`书”是指学生自己查阅相关资料;读“无字的书”是指学生到社会上考察探究;写出“自己的书”是指学生将文本知识和实践获得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将自身综合品质提升一个层次。“三本书”的教学过程就是“主动学习→实践体验→创新表达”的过程。
三、津南小学科技实践活动实施模型分析
“小核桃大学问”科技实践活动是学校用语文方式开展的第一个综合实践活动,它不仅获得第28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科技实践活动一等奖,还进入了全国“十佳”,填补了安徽省在这个项目上的空白。之后,学校用学生搜集和创作的材料编辑《小核桃大学问》文化读本(1月由安徽科技出版社正式出版),总结了“小核桃大学问”科技实践活动经验,于初搭建起“津南小学科技实践活动实施模型”。在这个模型指导下,学校“批量生产”科技实践活动,取得了系列成绩。该模型核心框架如下。(一)灵魂:开门办学。学校的“开门办学”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让学生走出去。近几年,学校每年都会安排多次班级、年级的校外考察。通过考察,学生学到了在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能够创作许多作品,其中不少作品在网站甚至报刊上发表。第二,让社会资源走进来。学校聘请多位校外辅导员,包括来自林业局、美术家协会、书法家协会、报社、电视台、企业等各方面的人才,他们经常到学校给学生上课。第三,让所有的家长都参与教育活动。没有家长参与的教育是苍白的教育。让所有家长参与学校教育,可以使他们了解教师工作的内容、方法、步骤等,进而更加了解教师、理解教师、支持教师;可以使他们协助教师做好综合实践活动过程的安全工作。另外,家长和学生共同参加活动,还能增进亲情。(二)基础:立足乡土。津南小学所有综合实践活动都是基于宁国市的乡土资源展开。例如,“小核桃大学问”利用了宁国市的土特产资源;“创建百药园”利用了宁国市的中药资源;“探胜吴越古道”利用了宁国市万家乡吴越古道的历史和物产资源;“古韵今风探山门”利用了宁国市港口镇山门村的地质和文化资源;“探研多彩板桥”利用了宁国市方塘乡板桥村的原始森林、红色文化和美好乡村建设资源;“我的标本我的手”利用了宁国市的动植物资源。由于立足“乡土”、活动地域跨度小、人际距离近、便于沟通,学生感觉很亲切。(三)支柱:家庭、学校、行政部门、社会。教育就像一张八仙桌,桌面是学生。要稳稳地支撑起这块桌面,需要四根桌子腿――家长、学校、行政部门、社会。桌面和桌腿是不可混淆的,即任何人都只能帮助学生学习,而不能代替学生学习。教育这张八仙桌的四条腿是序列关系:家长是主腿,学校是纽带,是为了协调一切资源服务于学生。对于每个综合实践活动,津南小学都会争取多个相关校外单位的支持和指导。以“探研多彩板桥”活动为例,校外支持单位多达20个,包括市科协、市教体局、市党史办、市书法家协会、市美术家协会、烈士陵园、自然博物馆、市青少年活动中心、方塘乡政府、板桥村委会等。另外,在开展每个活动时,学校都要至少联系一个对口单位作为活动基地。有了基地,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就比较直接、集中和有效。(四)保障:充分的活动筹备。校外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需要做充分的活动筹备。1.聚集情趣,因势利导,对学生做必要的训练有些教师在开展某个活动前往往瞒着学生,直到活动的前一天才告诉学生,其理由是不让学生因为过早的期待而影响学习。这么做只会让学生“被活动”。学生没有充分的准备时,无论是活动效果还是活动过程的安全、自律等,都不可能达到最佳效果。因此,津南小学在活动筹备之始就告诉学生将要开展什么活动(具体时间不说)、怎么开展、有哪些好玩的地方、有哪些美好的收获等,同时,要求学生查阅相关资料,进行知识储备。学生满怀期待却不见下文时便会催促教师。此时,教师可以告诉学生在活动中要提高自律和文明素质。教师还可以顺势对学生做必要的前期培训,如调查方法培训、摄影技能培训等。2.联系好相关部门联系好相关部门并争取其支持是活动筹备的必要环节。以“探胜吴越古道”活动为例,活动正式实施前,项目组教师拜访了宁国市科协、吴越古道所在地万家乡政府、宁国市吴越古道生态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万家学校等单位。各单位都给予了大力支持。3.认真考察活动区域,做好细节设计“探胜吴越古道”活动启动前,项目组到万家乡考察了3次。最后一次,项目组考察每一个活动点并对活动点之间的行车时间进行计算、对每个环节的集体活动时间和自由活动时间进行预判,做好各种情况的解决预案。除此之外,项目组还做好车辆安排、班会分工、家长会动员等工作。正是这种精细的准备,204月23日首次“探胜吴越古道”活动圆满完成。(五)核心:学生发展为本。促进学生综合发展是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宗旨。津南小学在实践活动中重点关注以下两点。一是平衡活动中的自主与合作。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教师既要保证学生的自主体验,也要倡导学生之间的合作。在自主方面,教师只需控制活动范围,让学生自由摄取;关注活动广度,不苛求深度。在合作方面,小组合作是主要方式。为避免“被分组”,学校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分组完全以学生自愿为准,是否需要组长、由谁任组长等问题由组员决定;一个人可以参加一个组,也可以参加多个组。二是活动形式与活动成果展示不拘一格。要做到综合实践活动“不拘一格”,教师就必须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培训,使学生用喜欢的方式参与活动、用喜欢的方式呈现成果。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指导教师要对全体学生进行各种培训,包括科学小论文撰写指导、诗歌创作指导、手抄报设计培训、卡通画制作培训、电子刊物设计培训、小主持人培训、黑板报专刊指导、朗诵技能指导等。综合实践活动的关键词是“综合”和“实践”,它与《语文课标》里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是一致的。“津南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模型”很好地结合了语文学科特点,取得了系列成果,为有效实施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落实育人目标提供了有益参考。
参考文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EB/OL].(-06-08)-01-12].www.gov.cn/gongbao/content//content_61386.htm.
[2]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09-25)[2018-01-12].www.moe.edu.cn/srcsite/A26/s8001/201710/t20171017_316616.html?from=timeline.
[3]谢明礼.综合实践活动[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4]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版)[EB/OL].(-02-06)[2018-01-12].old.pep.com.cn/xiaoyu/jiaoshi/tbjx/kbjd/kb2011/.
[5]国家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3―6年级)[EB/OL].(-06-06)[2018-01-12].zhsj.fjjcjy.com/XueXiWenBen/2013-06/1388.htm.
篇4:中职语文实践活动课探索论文
中职语文实践活动课探索论文
[摘要]面对越来越激烈的社会竞争,语文作为工具性、人文性的有机整合,语文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听说读写基本技能的培养,在自主合作探究与创新协作等方面也要给予足够重视,为此,广大中职语文教师应积极组织语文实践活动,通过新颖、多样化策略的灵活运用来吸引更多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其中,促进中职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中职语文;实践活动;策略探究
中职语文实践活动的科学组织,不仅有助于培养、拓展学生的职业理想与情感,也能够使其专业、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锻炼,为其今后的就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对此,其教师应重视、加强实践教学活动组织,注重相关知识的综合运用,开展具有较强综合性、开放性的实践活动,在丰富其情感体验与学习资源的基础上,促进学生综合学习、应用能力的不断提升。
一、综合运用语文知识
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学生认知结构除了阅读欣赏、表达和交流等能力之外,还涉及到观察、想象和应变等能力。语文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着重强调要重视学生资料收集、筛选,以及发现和解决问题等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真正突破传统学生被动接收知识信息的局限,为教师提供一定的教学创新空间,带领学生走出封闭课堂,促进学生学习、参与兴趣的全面提升。比如:在开展“模拟应聘”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就可以将学生合理划分成几个小组,组织其开展一场应聘会,在正式开始前,引导各小组通过报纸、网络与电视等途径来搜集就业信息和用人单位的相关信息,然后进行应聘材料的准备,进行求职信、个人简历的书写,之后再正式开展分角色面试。通过开展这样的语文实践活动,不仅能够将与应聘向的语文知识巧妙的融入到实践活动中,也能够进一步锻炼、拓展学生的听说读写技能,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不断提升。
二、注重生活资源挖掘
对于中职生来讲,其在学习中经常会存在知识贫乏、视野狭窄,以及重专业轻语文等现象,对此,在设计、组织各项语文实践活动过程中,应重视、加强生活资源的挖掘,为语文课堂添加丰富的生活元素,也促使学生可以对生活做出更深层次的关注与感悟,真正让其在生活世界里,对生活的真滴做出深刻感悟,促进学生知识、思想情感与能力的协调发展。为此,教师应对校园、社会中蕴含的丰富资源做出深入挖掘与科学整合,以此来进一步丰富语文实践活动课内容,让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中不断拓展认知视野,更深入的感受生活,丰富学生情感体验,进而真正实现知识内化、外化的协调统一。比如:针对旅游专业的学生来讲,就可以组织“我们热爱大自然”等类似的语文实践活动。在正式开展其课程之前,让学生通过书籍、网络查阅等方式来搜集更多与本地风景名胜古迹相关的图片,让学生按照其图片内容来进行恰当导游词的搭配,之后再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以导游的身份进行模拟解说,结束后,由教师给予针对性点评。通过创设中体验教学情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积累更丰富的实践体验,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于实际生活中,进而真正体会到学习语文知识的实用价值与乐趣,获得更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培养学生职业能力
结合近几年一些用人单位企业给出的反馈来讲,很多中职院校毕业生在实习、见习等阶段的各种表现都很难满足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着重体现在语言表达啊能力、爱岗敬业,以及团结协作等职业素养上,对此,各中职院校及其教育工作者应给予足够重视,加强职业素养的进一步提升。尤其是中职语文实践活动课的开展,各教学环节的设计应紧紧围绕专业特点、社会需求来进行,进而在提升中职生语文基本能力、综合素养的同时,形成良好的职业价值取向。比如:针对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就可以开展“我的职业设计”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在正式开展之前,让学生拥有充足时间来进行全面市场调查,通过更适合、多样化的方式来对社会各种职业做出深入了解,然后,让学生在课堂上,将自己的职业理想,以及对未来职业发展的初步规划做出积极表达,引导其真正认识到,要想实现职业理想,必须要从现在就开始努力,真正做到持之以恒。此外,通过紧紧围绕学生专业特点与社会需求来开展实践活动课,也能够引导学生从不同层面对自身专业做出深入了解,增强认同感、归属感,形成良好的独立思考、洞察生活的能力,从而在全面提升中职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同时,也为其今后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逐渐形成不依附他人的独立人格,以及敬业、乐业的职业精神。
综上所述,广大中职语文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加强实践活动组织,对优化授课内容与成果,锻炼、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在日常教学中,应挖掘、整合现有资源,开展更新颖、多样化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够学习、积累到更丰富的知识信息与学习方法,也以此来推动中职语文教育事业的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许敬惜.对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新认识[J].职业教育研究,2011(11).
[2]马静.有效开展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探索[J].课外语文(下),(10).
[3]王晓明.中职语文实践活动课对学生综合能力养成之我见[J].现代职业教育,(11).
篇5:“三度备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三度备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娄军华
(江苏省邳州市李口小学)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备课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准备充分的一堂课,不仅能增加教师的自信,还能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知识点。如今传统的备课方法已经不能满足教育的需要了,“三度备课”这种方式也会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接受,“三度备课”也成了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方法。
篇6:“三度备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备课就是深入理解教材,并用直观的方法将知识点展示给学生的过程,想要备好课,就必须了解学生的心理,和其他教师一起研讨交流,进行“三度备课”.那么什么是“三度备课”?传统备课与“三度备课”相比有什么缺点?“三度备课”有什么意义?本文将进行具体研究。
一、“三度备课”的内涵分析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对课前备课进行了探讨研究,改进教学的方法,优化教学方式,提出了“三度备课”的方式,包括以下三个环节。
1.提出备课方案
在实践过程中,每个教师都会有一套自己的备课方案,深入挖掘文章的含义,对文章结构进行评价,对一篇文章的重点、讲解方式、讲解内容都会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修改及优化,根据学生上课时的接受程度及理解能力,教师会着重于不同方面来进行备课,达到教学的目的。
2.集体交流备课
集体备课是指同一年级的教师在一起对备课方案进行讨论,提出自己的见解,确定授课目标、授课内容及授课方式等,不同的班级教师在实践中会有不同的`方式方法,提出之后,年级组博采众长,考虑到大部分学生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对备课方案进行集中修改及优化,实现了资源共享,并衍生出更加优化的方案。
3.根据实践进行修改
提出优化后的备课方案后,教师根据备课方案进行实践,由于备课方案是针对大部分学生的理解能力及接受能力来调整的,所以并不一定适合每个班级、每个学生,在实践中进行总结和反思,确定哪一方面做得好,哪一方面存在缺陷,再对备课方案进行修改及补充,以达到尽可能使每个学生都能理解接受课堂中讲述的知识点。
二、小学语文传统备课的误区
1.注重讲授知识
传统的备课方案中总是以知识点的讲解为主,忽略了学生的是否能理解接受,没有运用启发式教学,而是以讲评为主,把学生当作接纳知识的接收器,这种方式是不可取的。()例如,在讲解《画杨桃》这篇课文中,直接点出这篇文章的主旨是不同的角度看事物会有不同的想法,学生会是一头雾水,不能理解,再分析父亲的话:“你看见一样东西,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的。”如果直接说父亲的意思是任何事情不要想当然,不能凭自己的想象来解读问题,那么学生同样不会理解文章的深意。
2.缺乏创新
在备课方案中,通常会让学生归纳总结文章重点,探究词句等在文章中的作用含义,所用方法往往也较为单一,分成小组讨论或者教师提问,在当今小学语文教育中应该适当运用图片、漫画、幻灯等形式来指导学生思考,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体会文章中的内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三度备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1.集中有利资源,备课合理化
“三度备课”中集中交流这一环节,能够将优秀的备课方案拿出来进行分享,给别的教师启发,将备课方案进行整合,从而设计出合理的备课方案。例如,在学习《天鹅的故事》时,有的教师认为应该强调老天鹅为了别人的自我奉献牺牲精神,有的教师认为应该让学生想象老天鹅不停拍打冰面的场景,还有的教师认为应该让学生联想到做人,上一代对下一代的关心和付出,通过讨论,教师选择了最优方案,就是感受到老天鹅的奉献精神,并联系实际想到上一代人对下一代人的关心和付出。在实践中,教师要想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文章深意,可以多举例子,比如,讲“虎毒不食子”的故事,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在实践中对备课方案进行补充和修改。
2.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语文有了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学习,促使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继而解决问题。通过对备课方案的仔细推敲,采用最适合学生的方法,让学生理解知识点。例如,在讲解《小蝌蚪找妈妈》时,可以事先给学生观看蝌蚪的视频,了解蝌蚪这种小动物,长大后变成青蛙,是捕捉害虫的能手,如果学生对蝌蚪感兴趣,那么要求学生阅读课文,体会文中的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心理和身体发生的变化。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小学语文要求小学生能够养成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课堂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适当地引导,满足不同学生因个体差异产生的不同需求。在原有的备课方案基础上,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和课堂教学效果,进行总结反思后,做出适合学生的备课方案。例如,在学习古诗词时,教师会根据诗人的用词来切入,不同的用词展示了不同的情境,反映出诗人不同的心境以及蕴含的不同哲理,但是学生往往会局限于教师说的用词方法,不能从整体上把握诗词的意境,根据这一情况,备课方案做出了调整,让学生先自主学习,通读全诗,说说自己理解的意思,再找找哪些用词比较精彩,说出原因,可以和学生在一起交流,学生在一起合作的方式促进了自主思考,养成了自主学习的习惯。
总之,通过“三度备课”,不断完善备课方案,才能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董翠红。浅析“三度备课”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小学教学参考:语文版,(10):62.
[2]方利民。层层推进 步步深入 反复提升:例谈小学语文“三度备课”的探索和实践[J].小学语文,(11):26-28.
[3]高翠华。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J].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9):78.
篇7:小学语文课堂实践的探索论文
小学语文课堂实践的探索论文
一、写要与读结合
读是写的基础,读对写的影响在思想、内容、文字等方面。通过读,可学到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方法,提高思想水平,这对于正确认识生活,从生活中积累写的材料很有帮助。通过读,还可以丰富词汇,积累语句,学习语言体会思想……所以,进行写的训练,必须与读的训练相结合,这是提高写的质量的必经之路。读与写结合其实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我认为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1.在读的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谋篇布局的方法。要经常引导学生联系课文中言语的思想内容,体会用词造句的准确性,分析作者思路、文章布局及对事物的独到见解。通过一次次读的训练,引导学生把从读中学到的方法归纳总结,这样既会提高读的能力,同时也为写打下好的基础。2.写的训练中,经常引导学生把从读中得到的各种基本功,运用到写中去。要鼓励学生把从读中学到的方法运用于自己的生活实践,合理的表达出自己的见解。3.写的训练要体现创造性。学生写的内容来源于生活,写的方法来源于读,这就会对学生的写产生束缚作用,制约写的能力的.发展。因此,在写的具体训练中,既要继承方法,又要引导学生写出自己的特色。就如同学画中国画一样,初学离不开临样,很熟悉后又必须摆脱束缚,进行合理创造。
二、巧妙创设课堂教学情境
良好的课堂气氛,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求知欲,思维能力,有利于保持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有利于挖掘学生的潜能。课堂教学中教师充分发扬民主精神,融洽师生关系,教师把爱心带进课堂,把微笑带进课堂,把激励带进课堂教师把信任留给学生,把温暖送给学生,形成平等、宽容、相互理解、尊重人格、民主愉悦的氛围,创设活泼、轻松、有趣、和谐的课堂气氛。使学生产生最佳的学习心态,主动参与学习。语文教师应要尽可能打破“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巴”讲到底的落后状况,多利用现代教具。如小黑板、挂图、投影仪、录音机等,这样既可节约板书,有关内容简介等课堂教学时间,又可让学生在单位时间内接受更多的信息,利于学生立体思维。学生感知课文不是孤立地进行,总是跟课文相关背景知识相联系,背景知识越清楚,对课文的感知也就越清晰,这就是感知的选择性。在于运用音乐、图画、动画、影视等手段强化感知,加深学生对情境的内心体验,采用这种感情强化刺激手段,一定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问题的探究
在老师没有把解答方法列出之前,学生应针对自己的难点或疑点进行讨论,对老师的问题进行再思考、再探究。此时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如果每一组的问题还不能被很好的解答,那么,教师就应对每一小组不能解决的难题进行再分配,进而根据问题拓展出新有利于解决该问题的小问题。教师要把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总结出来,以方便下一步解答问题时的顺利进程。这一环节体现了课堂的开放性、学生自主学习性和创造性。并且进一步培养学生口头表达的能力和探究、辩论的心态。1.问题的解决与拓展,教师把学生所得出的问题答案进行分析,在分析的同时注重学生原来的解题方法,要考虑到学生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错误,是学生的基础知识不牢固,还是一些其他原因导致。现在教师要把一些误区给学生详细的讲解清楚,直到学生明白为止。并让学生学会归纳、总结。最好还能够离开老师的指引就可以顺利解决问题,不断养成自我思考、自我提问和自我总结的习惯。在这一环节中最主要的就是,教师应该注意,不要让自己再次回到原来的那种单调无味的讲解,要利用好学生所提出的问题,或者是犯的错误,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在有必要的情况下还可以提问学生,细心倾听他们到底是在哪一方面走进了误区,另外,还要把解决这一误区的方法详细无误地分析给学生。有效的教学源于教师对教学的优化,是在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下的不断融合和创新。小学语文教师要全身心投入到教学中,深挖有关的教学信息,不断探索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素质,实现语文教学的优化目标。
篇8:小学德育教育探索与实践论文
小学德育教育探索与实践论文
一、采取有效措施,抓好德育教育
小学阶段的启蒙教育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如何解决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让德育扎根心灵,落实在实践中,是广大教师与教育学家长期以来一直在探索的问题。
1.选取典型,做好示范教育
小学生的理解能力较为薄弱,主动思考能力较差,被动的接受、吸收速度又快,模仿能力强。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立足于多元价值观的基础上进行发散思维,选取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典型素材,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人生道路。在选取德育教育的教学素材时,应当避免那些观念陈腐的教学内容或者影视题材。多进行道德情景设置,结合现实生活,选取当代出现的具有典型性的新人新事新理念,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对于德育教育的兴趣。
2.改变传统德育教育模式
经常开展各种丰富的课堂内外活动,让学生从实践中得真知。为深入渗透德育理念,教师应当组织学生开展一些义务劳动,学雷锋活动。在班会活动上表扬那些在实践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学生,起到树立典型模范的作用。让学生多在参与实践后互相交流心得体会,自由分享,共同进步。
3.用爱感化,丰富心灵
低年级学生对于是非标准判断能力较弱,自我控制能力不足,经常会不自觉的发生一些例如偷盗别人的铅笔橡皮等小错误,或者是把说脏话当成一种乐趣,有时出现爱欺负弱小的同学,不按时完成作业等情况,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时常发生,难以避免。教师不应当采取严厉的措施去惩戒学生,应当采取合理的事后处理手段,调解矛盾。多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以说服为主,通过感化教育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不正确。培养学生的羞耻心,自觉改正不良行为。树立典型榜样,通过表扬奖励和关心爱护的方式帮助学生成长。
4.家庭德育教育不可忽视
学生不仅受到学校教育的影响,还受到来自家庭教育的熏陶。学校教育具有普遍化、统一化的特点,家庭教育具有独特化、个性化、不可复制的'特点。每个家庭的教育成本、资源、方式、投入精力都不同,从而影响到孩子的成长和对德育理念的接受。教师要与家长经常沟通交流,让家长也树立起德育教育的理念。当学生在家时,有意识的帮助学生纠正不良行为,自觉实践德育理念。将学校与家庭教育有效结合,互相融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结语
小学阶段是学生道德教育的萌芽时期,树立正确的德育理念至关重要。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帮助学生健康成长,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深化德育理念是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部分。德育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要做到知行合一、坚持不懈,在生活与实践中不断磨练学习。还要加强引导教育,规范行为模式,多阅读有益书籍,对心灵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
篇9:例谈小学生活化数学教学论文
例谈小学生活化数学教学论文
摘 要:本文从教学内容选择生活化是小学实施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窗口”,教师要有效把握住这一“窗口”,就必须从理论、备课、生活、创新四个方面准备,同时从教学方法、教学形式、实施机制等方面谈了一些体会。
关键词:窗口 生活化 实施机制
小学数学从编排结构与情景设计上都匠心独具,体现出新课程理念,那么怎样在教学中落实这一理念呢?我认为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生活化是其必由途径。下面谈谈我对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一些体会。
一、数学教学内容选择生活化
数学教学内容选择生活化是小学实施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窗口”,教师要有效把握住这一“窗口”,就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准备。一是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理论准备。没有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思想理论基础,就不知道从何下手,因此作为数学教师应具备一定的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理论,并能站在其前沿,方能跟随课改潮流,使自己成为其中的一员。新课程告诉我们以教材为凭借,而不是就教材教教材,为数学教学生活化打开了“窗口”。二是备课中要体现数学教学生活化。因为备课就是为了上课,如果在备课这一环节没有充分准备,就难以把握好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度,也不利于上课时的选材与发挥。至少对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内容应心中有数,或是相关内容有可供选择的探讨例子。三是为实施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生活准备。这是要求教师注意观察生活、研究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才能以数学的眼光洞察生活,体会数学的功能与妙趣,从而为生活中的数学走进课堂、走进学生心里做准备。使自己在教学中从容地选择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内容,有利于自己厚积薄发,在教学中选择恰当的适合学生心理与年龄特征的内容。四是挑选生活化的教学内容要符合时代生活特征,具有创新的`思维特征,更能激发学生创新心理需求。
二、教学方法生活化
这主要是强调教学方法与生活化教学内容保持协调一致。要使教学方法生活化就必须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景,使学生置身其中,体验生活中的数学带来的乐趣,感悟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使他们在学习中彰显自己的创新思维,让学习的动机更加明确,动力更加充沛。如教学“测量长度”,我先让他们怎样知道自己的身高,需要使用哪些工具。随后我让他们选出一人,再分组讨论怎样给他(她)量,并试着给量一量,在此基础上引导他们学习正确的测量方法并再量一量。在教学二年级数学下册(6)克和千克时,从学生每天吃的蛋奶引入,再让他们动手称一称,从而让他们在感知中体会克和千克的关系。认知身边较轻的物体用克作单位,较重的物体用千克作单位,学生易于理解,印象深刻。
三、教学形式多样化
一方面是学生学习兴趣的需要,同时也是教学内容的需要,另一方面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还学生一个精彩的学习生活空间,激发他们转变学习方式。使用直观的教学具或多媒体课件,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比一比、赛一赛也能彰显他们的学习激情。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教学形式
四、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施机制
一是要选准内容,因为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使用这种方法。必须要选贴近学生生活的、有丰富感知力的内容,容易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把他们的学习欲望充分调动起来。这就要求教师因地制宜,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选准教学内容。如我在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时,考虑到本地山区学生的居住环境,秋季学生喜爱捡拾核桃、板栗等果实的活动,导入时问学生;“星期天你在家附近的树下捡了多少颗核桃(或板栗)?”学生都很兴奋地告诉我他们各自的成果,然后我接着问:“同桌两人一共捡到多少核桃(或板栗)?”学生们兴致勃勃地计算起来。之后我让部分学生到黑板上进行板演,有两位同学在计算中忘记加进“1”,一位不知进“1”怎么办,我让他们根据以前所学展开小组讨论,问题得到了解决,这时我再与他们一道归纳小结。数学是身边的学问,教师在设计数学课堂教学时,应注意所设计的数学问题学生是否感兴趣,是否有利于数学课堂教学的开展。只有综合了这些因素,才能有效激活数学课堂教学,使数学教学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二是要把握好恰当的契机进行切入,这与每个教师的教学艺术有关。如果在教学时运用学生身边的悬念,巧妙的问题设置可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有意注意。当然使用多媒体技术、远教IP等都能作为很好的凭借,更好地服务于教学。三是教学设计要富有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常教常新教学相长。四是要有灵活的教学机制。课堂上要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思辨能力的培养,提倡他们仔细观察事物(生活),大胆质疑、动手验证,合作分享。因此课堂教学设计宜给学生留有充分的发展空间,留给他们展示自我、创新自我的时间与机会,使他们在创造中成长,并形成主动与人合作、共同分享成功的学习环境,使他们在分享成功时共享欢乐时光。
五、数学教学生活化中要注意的事项
一要避免教学过程形式化。不能为数学教学生活化而生搬硬套。二要避免教学准备不充分、仓促上阵。易造成教学目标不明、效果不显,挫伤学生学习热情。三要避免教学环节戏剧化。不能人为地一折又一折,波澜起伏,高潮迭起。而应根据教情学情恰当引导、适时深入,自然形成高潮。并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学会学习与反思。数学教学生活化是以生活化的情景为基础的,是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基础,任何背离这一原则的做法,都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篇10: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例谈论文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例谈论文
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对概念掌握的物点来看,在概念教学中要采用一定的教学策略,以下就略谈我在这方面的点滴体会。
一、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入概念。
生活中有许多地方用到了数学,通过实物、教具、学具让学生观察、演示或操作来阐明概念,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如让学生只用一把直尺画一个圆,这对学生来说是一个考验。用圆规学生都能画圆,用一根线固定于一点也能画一个圆,那么为什么要求学生用一把直尺来画圆呢?这就是渗透圆的定义,虽然在小学阶段很多数学概念是描述性的,但也要尽可能的让学生的后继学习更有利于知识建构。通过这样的操作,会在学生头脑中留下这样的表象:圆就是所有到定点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哪怕学生无法用语言来表述,但是头脑中有了这样的表象对后继知识的学习是相当有利的。
二、以旧概念的复习引入新概念。
一个概念并不是孤立的,它总是处在一定的概念系统中,处在与其它概念的相互联系中,学生的学习都是通过概念同化习得新概念的。学习复杂概念之前,先学习更一般更简单的概念(即上位概念),以这个上位概念作为新概念的的先行组织者,联系学生已学过的有关概念来阐明新概念的是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如利用整除的概念阐明约数与倍数的概念。在公约数与公倍数的概念中,再添上“最大”、“最小”的限制,而得出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
实践表明,用先前的一个概念推导出新的概念,这样的既能使学生较好地理解新的概念,又能使知识结构形成的更完善,学生掌握得更牢固,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树立起联系的思维方法,形成逻辑思维能力。
三、抓住本质,讲清概念。
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概念,关键在于揭示概念的本质特征,也就是反映事物的根本属性及其主要表现,是该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或该概念区别于其他概念的根本之处。有些老师常埋怨学生知识学得死,不会灵活运用,究其原因就是学生没有很好地把握概念的本质。如有些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认识必须是端端正正,成水平型的,当变换位置后就和他们理解平行四边形的`概念相抵触了,分析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和教师提供事例的方式有关,呈现给学生的都是这样固定不变的平行四边形,就使学生不易区别平行四边形的本质属性与非本质属性,而把非本质的属性也纳入到概念的内涵中去。
因此教师要在讲清概念时要十分准确地讲清概念的含义。有些性质、法则和公式中包含着的某些基础概念,办中一个词,但它所表示的含义也是极其明确的,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把这些含义准确而清晰地表达出来。抓住关键讲解概念,就能使学生明确新概念的本质属性及它的意义。如在教学分数意义时就要强调“平均分”。
教师还要恰当地讲清概念的运用范围。如2是质数但不能说它是一个质因数,只能说它是某个合数的质因数。又如在用字母表示数时,爸爸的年龄用A表示,小明的年龄用A—28表示,这里A并不能表示任意一个数,而是有一定的范围的。
四、分析比较,区别异同。
有些概念表面看起来有类似之处,实际上似是而非,能过对比本质属性,使学生弄清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可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如质数与质因数、互质数、数位与位数、整除与除尽等概念十分相似和相近,教学时要通过各种情况的反复比较,指明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帮助学生掌握概念实质。又如在教学小数的性质——“在小数的末尾添上零或者去掉零,小数的大小不变,”这里“小数的末尾”就不能说成是“小数点后面”,也不能说成是“小数部分”。“末尾”这个概念是“最后”的意思。
在运用对比法教学时,采有变式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能过变式教学可以使学生排除概念中非本质特征,学生能抓住本质特征,才能增强运用概念的灵活性。如在出示几何图形时位置要变化,不要让其“经典式出场”。
当然在使用比较的方法进行教学时,必须在这个概念已经建立得比较清楚、牢固的基础上,再引入其他相关概念进行比较。否则,不仅不会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反而容易产生混淆现象。
五、启发思维,归纳概括。
有的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差,习惯于死记硬背,做习题时,只能依样画葫芦,遇到问题的条件或形式稍有变化,就束手无策,因此在概念教学中要注意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自己去获得知识的能力。如在教学梯形的认识时,可以将平行四边形与梯形放在一起,通过让学生分类的方法来体会到梯形就是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学生经历了这样的探索过程,形成了清晰的概念并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前后联系,因“时”施教。
教学具有很强的抽象性与系统性。有些概念之间的联系起来十分紧密,后者以前者为基础,从已有的概念引出新概念。有些概念随着知识的逐步积累,认识的逐步深入,而趋向于完善。所以,小学数学系教材按照儿童的认识规律和教学的内在联系,把教学内容划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的不同要求,有每个阶段各自的重点,这就决定了概念教学的阶段性。
如对圆的认识,一年级学生就接触过了,只要在几具图形中能找到圆就行了;到六年级再认识就更深一步了,了解圆的各部分名称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并进行求圆的周长与面积的计算教学;到中学阶段还要学圆的有关知识,这时候对的圆的定义是:圆是所有到定点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又如商不变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比的基本性质这三个基本性质,形式不一样,但本质属性是相通的。如果不注意前阶段的教学内容和要求,讲后阶段的内容时,就不能把新旧知识有机地衔接起来,融会贯通;如果不了解后阶段的教学内容要求,讲前面的概念就不可能讲到恰在此时当好处,也容易把概念讲死。
七、温故知新,形成系统。
概念形成后,学生要真正地掌握,这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多次反复,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练习,不断地巩固与深化,逐步形成系统。由于概念化互相联系着的,当学生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概念后,教师应该向学生进一步提示概念之间的联系,以帮助学生有条理地、系统地掌握这些概念。如学过分数后,可指出小数说是十进分数,把小学数概念纳入到分数概念中。一般在讲完一章一节的内容后注意及时引导学生对知识内容进行小结和概念归类,小结归类时需高度概括,简明扼要,条理清楚便于对比和记忆,使之牢固掌握,逐步形成概念系统。
以上所说的是教师在进行概念教学时的一般策略,一家之言,必有偏颇,还望大家批评指正。
篇11:例谈小学语文师生互动教学策略
例谈小学语文师生互动教学策略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马庄中心小学 杨晓莺
【摘要】师生互动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课堂主体性地位的发挥,规避了以往“一言堂”的相关弊病,使学生的个性化思维得到充分发挥,从而采取更加积极的态度来学习语文。
篇12:例谈小学语文师生互动教学策略
随着新课改在全国的有效推进,教师们纷纷投入到探索高效学习方法的大潮中。小学语文课堂中采用师生互动的教学策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也有利于提高他们主动积极的思想意识,更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本文将从问答互动、讨论互动、表演互动三方面来详细阐述小学语文师生互动的教学策略。
一、师生问答互动教学策略
师生问答互动,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互动教学策略。教师根据当堂的教学内容和任务,精心设计出能够激发起学生兴趣点的提问内容,通过一问一答、一问多答等方式展开有效的提问,充分调动起学生的思考积极性,使其能够踊跃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实现小学语文课堂的师生互动教学。
例如:苏教版《田忌赛马》一课,教师和学生可以尝试以下的问答互动教学。
教师:今天我们来总结一下,第二次赛马时,田忌为什么能够战胜齐威王呢?请大家思考一下。
(学生陷入了沉思)
教师:田忌能够在第二次赛马时战胜齐威王,是谁的功劳呢?谁是关键性人物呢?
学生:关键性人物是孙膑。
教师:那么同学们知道孙膑是如何得出让田忌取胜这个策略的吗?(进一步提问)
学生:因为孙膑对马观察得非常仔细。
教师:我们来做一个假设,假如齐威王在第二次赛马时改变了马的出场顺序,田忌是否还能取胜呢}
学生:孙膑之所以对田忌取胜胸有成竹,是因为他对双方的马和人都进行了仔细的观察研究,孙膑通过分析判断出齐威王第二次肯定不会改变马的出场次序,因此才建议田忌实施他的战术。
可见,学生在一开始对田忌赛马为什么会成功这个问题并没有明确的思路,()通过教师有针对性的发问,使学生突然意识到田忌获胜的关键因素。显然,师生问答互动把学生的思维从表面理解的局限中解放了出来,使其能够对问题有全面性的把握,提高对课文的理解能力,汲取课文中蕴含的宝贵思维方法和伟大智慧。
二、师生讨论互动教学策略
师生讨论互动,主要指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讨论。教师要在课前精心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使讨论互动空间最大化。
开放性问题具有可选择性,教师可以让学生边解决问题,边选择相应的思路、材料和策略,而不是只单纯的选择一种操作方法。
例如:苏教版《将相和》一文的教学,教师就可以抓住“渑池之会”这个点来和学生进行互动讨论。
教师:“渑池之会”上,楚王为了羞辱齐王,让齐王鼓瑟,而蔺相如逼楚王击缶,这体现出了蔺相如怎样的人格特点呢?
学生:这充分体现出了蔺相如的勇敢机智与爱国情感。
教师:很好,那么何以见得蔺相如的勇敢和机智呢?
学生:勇敢体现在蔺相如并没有畏惧楚王,大胆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机智体现在他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弄得楚王非常难堪。
教师:那么,蔺相如的爱国情感又体现在什么地方呢?我们应当如何理解蔺相如的爱国情感呢?
(引发学生的思考……)
教师:在“渑池之会”上,楚王与蔺相如孰赢孰输?还是打了一个平手?
可见,通过师生讨论互动教学,可以有效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使学生从多角度多方位来全面深入的体会蔺相如这个人物形象,从而加强对文章人物的理解和把握能
三、师生表演互动教学策略
师生表演互动,适用于小学语文中故事性比较强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把课文编排成话剧的形式,教师和学生分别出演符合自身人物特点的角色,学生通过对课文中人物的演绎,来深刻体会当时人物的个性和情感,对人物特点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感悟,对文章的神韵有更为真切的.体会。
例如:苏教版《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在课前做好充分的预习,再在课堂上带领学生大声朗读课文,然后扮演“导游”,向学生们介绍小兴安岭的美丽风景,并让学生们分别说出自己所喜欢的季节景色。
笔者相信,学生将会被课堂表演这一教学方式所深深吸引,充分展示出非凡的个人能力,生动的将课文中的优美描写展示给大家,积极的说出自己喜欢的原因,并用生动的语言表述给全体同学。通过师生表演互动,学生将会在演绎课文人物的同时大大提升自己的朗读、复述、背诵等方面的能力。
又例如:苏教版《乌鸦喝水》一课,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一个类似于乌鸦的物品,把学生按每组四至五人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出一个学生来扮演“乌鸦喝水”中的角色,挑选一名高高大大的男生扮演乌鸦,让他带上“乌鸦帽”,其他同学扮演别的角色,总之尽量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够演绎到文中的角色。
可见,通过师生表演互动,可以极大的调动起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激发语文学习兴趣,提高对文章的鉴赏力。这样一来,对于课文中“乌鸦为什么喝不到水”与“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这两个难点问题,学生就会自然而然的轻松解决了。不难看出,在表演的过程中,可以大大提高学生自身的语言和表演能力。
【结语】
综上可知,问答互动、讨论互动、表演互动等小学语文师生互动教学策略的实施,对提高教学质量起着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它在活跃课堂氛围的同时,也使语文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有助于学生积极思维的培养、增进师生感情,最终达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目的。
篇13: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策略的探索与实践论文
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策略的探索与实践论文
教师的教学必须有效,而且要追求高效教学。什么是有效教学呢?有效教学就是在符合时代和个体积极价值建构的前提下,其效率在一定时空内不低于平均水准的教学。所谓有效教学策略是为了达成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在对教学活动清晰认识的基础上对教学活动进行调整和控制的一系列执行过程。语文有效教学策略对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起先导作用。因此,我们要重视对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语文有效教学的策略有哪些呢?本人认为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1 问题教学策略
问题教学策略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有目的地提出一系列的不同类型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发现,积极探索、实践体验,有效地解决问题。比如,我在教学《丰碑》一课时,出示冻僵的军需处长的画面,引导学生细读课文,找出相关段落读一读,议一议:军需处长为什么会穿得单薄,他不知道自己会冻死吗?他为什么十分镇定、安详?让学生充分想象当时可能的场景:因为棉衣供应不足,军需处长可能把最后一件棉衣发给一个老战士,也可能把自己身上的衣衫脱下来披在一位小战士身上;他可能太冷了,裹了件破旧的衣服,使单薄的衣衫贴在身上;他可能太累了,只想坐下来休息一下,可他这一坐下就再也没有站起来,但他看到了长长的红军队伍不断地向前,他仿佛看到了光明的`未来……当学生深情的地朗读将军说的话,并且画出环境描写的句子以后,我启发学生说一说:你是如何理解“他变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这里的“丰碑”指的是什么?从而使学生认识到:这里的“丰碑”不是现实中的石碑,而是红军军需处长用自己的行动塑造的舍己为人、勇于献身的精神丰碑,这是人们心中永远的丰碑。
2 自主学习教学策略
自主学习教学策略是一种学生把自己置身于主人地位上的学习,学生一旦被置身于主人地位,学习也就变成了自己的事情。心理学告诉我们,外在的学习积极性根植于内部的学习动机,这种积极性一旦被调动起来,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就能自我决定、选择、调控、评价和反思,学习的结果就会是有效的。自主学习的特点决定了它是有效教学的重要策略。
授之以鱼,不如授人之以渔。教师在教学中要向学生传授学习方法。教师要敢于给学生必要的发展空间,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特别是为不同个性特点的学生提供必要的发展空间。例如:我在教学《草地夜行》一课时,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找出描写老红军外貌的语句,用横线画出这些句子,在头脑中描画出老红军的形象,同桌交流感受。接着,我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和关键词体会人物性格,要求学生读一读、画一画、圈一圈,并在句子旁注明自己的感受。学生通过阅读、思考、动手圈画,抓住了老红军的“焦急”和“火”体现他的直爽;“背起我就往前走”、“一步一滑”表现出老红军负重夜行的艰难和危险,突出老红军无私无畏,一心帮助小红军追赶部队的崇高品质。
3 情景教学策略
情景教学策略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激发学生一定的情感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方法。
我在教学中,依据教材内容,运用谈话、讲故事、画画、唱歌、表演课本剧、播放现场录像片断等形式,创设出符合直观原则的情景。例如:我在教学一年级《小壁虎尾巴》一课时,我事先做好了老牛、小燕子、小鱼、小壁虎和蛇的头饰。在全班学生熟读课文之后,为了让学生探究课文的主题思想,我让五名学生分别戴上五种小动物的头饰到黑板前,边表演边有感情地朗读自己说的话,表演的同学展示了各自的特长,其他同学认真看、仔细听,用心想,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很快领悟了小壁虎的尾巴可以再生的道理。
4 合作学习策略
合作学习策略是相对于“个体学习”而言的一种学习组织形式,也是教师为使学生达到一个共同的学习目标而在小组中实施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合作学习策略是指以学习小组为主体的一种学习活动的方法,它有明确的目标导向,强调学习共同体中各因素的互动合作,注重对小组团体评价。合作学习不等于一般的小组讨论要成为真正的合作学习,小组成员必须是休戚相关,彼此互相依赖、互相帮助、分享资源,而且彼此互相学习。因此,合作学习不只是将学生置于小组中,更重要的是促进整个小组的合作学习,更注重优化合作、细化任务、科学评价。
例如:我在教学《贱卖海张五》一课时,在学习找出课文中描写“泥人张”神态、动作的语句,在学生充分朗读后,我让小组讨论:“泥人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经过小组同学的互动合作,使艺术家“泥人张”的形象在学生心目中高大起来,体会了“泥人张”艺高胆大,不畏权势的高贵品格。
5 探究教学策略
探究教学策略是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科学研究的情景,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试验、操作、调查、收集处理信息,以及表达、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新的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它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简单地说,探究教学策略就是学习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来进行学习。
比如:我在教学《韩信巧布背水阵》一课时,我在简介《楚汉战争》和韩信平生以后,先让学习朗读课文,说出主要内容,接着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基础,提出自己的研究课题,然后,我引导学习提出探究性学习课题:韩信是怎样部署背水阵的,作战的经过和结果怎样?指名学生汇报后,学生认识到:韩信是一个熟悉兵法、足智多谋、胆大心细的人。
实践证明,语文教学策略是否有效,要看学生是否有效参与、互动,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否有效,教学策略是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对所选用的教学顺序、组织形式、方法、媒体等因素的总体考虑。因此,教师要灵活选择和运用有效教学策略,切实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 教学实施计划
★ 教学实施
【例谈小学语文三度备课的探索和实践的论文(推荐13篇)】相关文章:
五年级语文教育教学的经验总结2022-12-13
教育教学经验总结2023-05-01
谈在教学中养成概念辨析的几种方式2022-08-08
教师学期考核个人总结2024-04-12
激发交际动机──低年级口语交际教学例谈2023-11-27
学校实施远程教育工作部署计划2023-06-22
中学一级职称述职报告2023-09-17
信息技术课教学方法例谈2022-11-27
谈语料库在语法教学中的运用2022-06-06
教育教学经验总结题目2022-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