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得功传》阅读习题及答案

时间:2022-08-25 08:04:56 阅读答案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黄得功传》阅读习题及答案(共10篇)由网友“不可理喻的爱情”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黄得功传》阅读习题及答案,一起来看看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黄得功传》阅读习题及答案

篇1:《黄得功传》阅读习题及答案

《黄得功传》阅读习题及答案

黄得功,字虎山,合肥人。出关走辽阳,投大帅为健卒,遂隶辽阳籍。为人忠勇,善骑射,帅拔之帐前亲军。每战辄冲锋,积功至游击。入援山东,升参将;旋充总兵官。得功每临阵,饮酒数斗;深入敌营,不顾生死利害。人呼为黄闯子。崇祯十五年,流寇陷庐、凤郡邑。奉诏镇定远。时献贼潜匿英山、太湖间。得功以骑五千往蹑之,遇于石牌。献忠惧,不战走。得功追及,不尺许,欲生致之,反为逸去。乃收其所掠男女万余人,令各回乡土,以甲仗辎重归朝廷。

寻又讨平叛将刘超,封靖南伯。北京之变,总兵高杰、刘良佐、刘泽清俱避贼,率兵南下。福王初立,开设四藩;兴平伯高杰汛徐、泗,东平伯刘泽清汛淮、阳,广昌伯刘良佐汛凤、寿,而得功晋侯,汛滁、和。其家属则置内地。杰欲得扬州,扬州人拒不听入。督师史可法令寄瓜州,得功寄仪真。会总兵黄蜚过扬州,得功素与蜚善,因率三百骑迎之,至土桥,方缓带蓐食,高杰猝袭之,箭集如雨,得功突围得出,三百骑俱没。杰又袭仪真,不克而退。得功怒,欲攻之,可法中为调解,以为其曲在杰,劝杰出马偿之。得功有母之丧,杰以千金为吊,于是乃以。

大兵渡江,福王至得功营,得功护之甚谨。刘良佐既降,即遣袭王。良佐乃潜结得功部将马得功,使为内应。得功促兵前进,而马得功断浮桥,兵溺死无算。得功不知良佐已降,犹欲就而计事。流矢贯喉,乃引刀自刎。

(选自清·徐秉义著《明末忠烈纪实》卷十二,有删改)

黄得功,号虎山,其先自合肥徙。早孤,与母徐居。少负奇气,胆略过人。年十二,母酿酒熟,窃饮至尽。母责之,笑曰:“偿易耳。”时辽事急,得功持刀杂行伍中,出斩首二级,中赏率得白金五十两,归奉母,曰:“儿以偿酒也。”由是隶经略为亲军,累功至游击。

得功粗猛不识文义。江南初立,王诏书指挥,多出群小。得功得诏纸或对使骂裂之。然忠义出天性,闻以国事相规诫者,辄屈己改不旋踵。及专镇封侯,不及一年余而南北转徙,主逃将溃,无所一用其力,束手就殪,与国俱亡而已。其军行纪律严,下无敢犯,所至人感其德。庐州、桐城、定远皆为立生祠。葬仪真方山母墓侧。

(节选自《明史》卷二百六十八,有删改)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欲生致之,反为逸去 逸:逃跑

B.兴平伯高杰汛徐、泗 汛:驻防

C.犹欲就而计事 就:前往

D.无所一用其力 一:专一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乃收其所掠男女万余人 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B.得功素与蜚善 竖子不足与谋

C.儿以偿酒也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D.庐州、桐城、定远皆为立生祠 为仲卿母所遣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黄得功是一位颇富传奇的将领。他年幼而孤,崛起行伍,屡经战伐,军功卓著,最终成为独守藩镇、受人景仰的'侯爵。

B.黄得功有勇猛无畏的英雄气概。每逢作战,他带头冲锋陷阵,不顾个人安危,深入敌方军营,赢得“黄闯子”的美名。

C.黄得功有顾全大局的宽广胸襟。面对清兵压境,他没有计较高杰对自己部下的杀戮,而是尽职守土,保护新立君王。

D.黄得功能忠烈捐躯于大厦将倾。清军渡江之后,新君流亡军营,众将溃败投敌,而黄得功忠心不改,血染疆场。

7.把原文中面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得功以骑五千往蹑之,遇于石牌。

译文:

(2)寻又讨平叛将刘超,封靖南伯。

译文:

(3)然忠义出天性,闻以国事相规诫者,辄屈己改不旋踵。

参考答案:

4.D(D.一:全部。例:长烟一空。)

5.B(B.均为介词,和。A.副词,于是,就/副词,才;C.语气助词,表陈述语气/语气助词,用于句中,表停顿;D.介词,替,给/“为……所”结构,表被动。)

6.C(C.“没有计较高杰对自己部下的杀戮”错,原文中有“得功怒,欲攻之”一语,事件经过史可法的调解,高杰用千金为黄得功的母亲吊孝,才得以平息。)

7.(1)黄得功用五千骑兵前往镇压他们,在石牌与他们相遇。(关键词:“蹑”1分,“遇于石牌”介宾短语后置1分,语义通顺1分)

(2)不久(黄得功)又讨伐平定叛变将领刘超,被封为靖南伯。(关键词:“寻”1分,“封”被动1分,语义通顺1分)

(3)然而(黄得功)忠贞义烈出自天性,听到有用国家大事来规劝告诫他的,总是克制自己立即改正。(关键词:“规”“旋踵”各1分,“屈”使动用法1分,语义通顺1分)

【参考译文】

黄得功,字虎山,合肥人。他出关奔往辽阳,投奔大帅成为一名健卒,于是隶属辽阳籍。他为人忠诚勇敢,擅长骑马射箭,大帅就提拔他为帐前亲军。每逢作战他总是冲杀在前,累积军功升到游击将军。后来入关支援山东,升任参将,不久担任总兵官。黄得功每当要奔赴战场,就喝上几斗酒,深入敌方军营,不顾生死,不计利害,人们喊他黄闯子。崇祯十五年,流窜匪寇攻陷庐江、凤阳两郡县。黄得功奉皇命在定远县镇守。当时张献忠匪帮暗藏在英山县、太湖县之间,黄得功用五千骑兵前往镇压他们,在石牌与他们相遇。张献忠畏惧了,不应战就逃跑。黄得功追上了他,不到尺把远,就想活捉他,反而被他逃脱离开了。黄得功就接管了张献忠所抢掠的一万多男女人员,命令他们各自回到家乡,把武器、辎重收归朝廷。

不久黄得功又讨伐平定叛变将领刘超,被封为靖南伯。福王(朱由崧)新立为帝,开设四藩:兴平伯高杰镇守徐州、泗州,东平伯刘泽清防守淮安、扬州,广昌伯刘良佐镇守凤阳、寿州,而黄得功晋升侯爵,镇守滁州、和州。他们的家属都在内地安置。高杰想得到扬州,可是扬州百姓拒绝而不让他的军队进城。督师史可法就下令高杰住在瓜洲,黄得功住在仪真。恰逢总兵黄蜚路过扬州,黄得功平时与黄蜚交好,就率三百骑兵去迎接他,到了土桥,正要脱下战袍坐下进食,高杰突然出动袭击他们,箭像雨点一样集中射过来,黄得功突破包围终于出逃,三百骑兵全部损失。高杰又偷袭仪真,不能取胜就退去了。黄得功发怒了,想要攻打他,史可法从中间作调解,认为其中的过错在高杰,劝说高杰拿出马匹赔偿黄得功。黄得功遭遇母亲去世,高杰就用千金为他的母亲吊孝,在这种情况下事情才平息了。

清兵大部队渡过长江,福王来到黄得功军营,黄得功非常小心地保护他。刘良佐投降之后,就受派遣袭击福王。刘良佐于是暗中交结黄得功的下属军官马得功,让马得功作内应。黄得功督促士兵前进,可是马得功拆断浮桥,淹死的士兵无法计算。黄得功不知道刘良佐已经投降了,仍然前往刘良佐处商议事务。黄得功被流箭射穿喉咙,于是抽出刀自杀。

(选自清?徐秉义著《明末忠烈纪实》卷十二)

黄得功,号虎山,他的先辈从合肥迁居。黄得功早年丧父,同母亲徐氏生活。他年轻时就具有不平凡的志气,胆识和才略也超过普通人。十二岁的时候,他母亲酒酿熟后,他偷喝了个精光。母亲要责罚他,他笑着说:“赔偿您很容易呀。”当时辽阳战事紧急,黄得功拿着刀夹杂到队伍中,出阵,斩了两个人的首级,获得中赏大约得了五十两银子,还家后呈给母亲,说:“孩儿用它来赔偿您的酒。”从这以后他由隶经略升为帐前亲军,积累军功升至游击将军。

黄得功粗鲁勇猛不懂得文字的意义。江南刚立国,君王发诏书指挥,多出自一群小人之手。黄得功得到诏书有时对着使者骂着撕掉。然而忠贞义烈出自天性,听到有用国家大事来规劝告诫他的,总是克制自己立即改正。到独自管辖一镇受封侯爵,不到一年多,南北辗转迁移,新君流亡军营,众将溃败投敌,没有地方全部使用他的力量,只能束手就死,与国家一起灭亡罢了。他的军队纪律严明,部下没有敢触犯的,所到之处人们都感激他的恩德。他在世时庐州、桐城、定远都为他建立了祠庙。葬在仪真方山他母亲墓旁。

篇2:《苏东坡传》阅读习题及答案

《苏东坡传》阅读习题及答案

徐州不仅是个大城市,地控鲁南,一向为军事要冲。在过去各朝代,徐州四面皆有战事,今日仍位于津浦陇海两铁路交会之处。徐州离一个地区近在咫尺,此地区即在此后数十年内因为一个盗匪巢穴受《水浒传》的渲染而出名。徐州位于河畔,南部高山耸立,下有深水急流,在城边流过。当地出产上等花岗岩、煤、铁,苏东坡时已开始开采,因此徐州也以产刀剑著称。苏东坡喜爱此地的自然风光,鱼与螃蟹也种类繁多,因称之为“小住胜地”。

在八月二十一日,苏东坡到任三个月之后,洪水到了徐州。王安石以前曾设法疏浚过黄河水道,但是空花了五百万缗,工程竟归失败,负责工程的人畏罪自尽。黄河现在是在徐州以北约五十里处向东方决口,水势开始蔓延,淹没了几百方里。水到徐州城边时,被城南的高山所阻,于是继续高涨,到了九月,水深达到两丈九尺。水高一度超过了徐州城内的街道。苏东坡奋不顾身,抢救城池。有几十天不回家过夜,住在城墙上的棚子里,监督加强外圈的城墙。富有之家纷纷逃难,苏东坡在城门口劝阻他们,以免引起人心惊惶。他说:“我不走,你们最好也不要走。”这样把大家劝回去。此处不是细谈苏东坡建筑工程天才之所,不过也得说他是亲自参与了防堵工程的数字计算。在盘旋滚转的洪水势将越过东南外城墙时,他正在忙于加强城基和增加城高。防水工程长九千八百四十尺,十尺高,二十尺厚。完成这项工程,需要数千人之众。苏轼亲身趟水到武卫营,唤来了卒长,向他寻求帮助。因为禁卫军直接受皇帝命令,苏东坡恳求他们协助。指挥官欣然应允,他说:“大人都亲自监工,我们自然应当尽力。”同时在徐州北方也正在准备把洪水引入以前的黄河旧水道,黄河在中国历史上曾改道多次。洪水威胁徐州城四十五天。在十月初五,黄河又回到旧水道,往东在靠近海州处入海,洪水才开始撤退。

百姓欢天喜地,感谢全城得救。但是苏东坡对临时的堤防感到不满,附以详细数字说明,修表呈奏朝廷,请求拨款,重建石头城墙,以防患于将来。空等好久之后,苏东坡修改了原定的计划,建议改用坚强的木材加强堤防,不再用石头。皇帝对他的成就特颁圣旨嘉许,在次年二月,朝廷拨予苏东坡三万贯,一千八百石米粮,七千二百个员工,在城东南建筑了一条木坝。在外围城墙上,由于苏东坡喜爱建筑,他兴工建筑了一座楼,一百尺高,名之为黄楼。后来黄楼一词成了苏东坡在徐州所作诗歌总集的名称,正如他在密州建筑的超然台,成了他在密州所写诗集的名称一样。

黄楼之所以如此命名,缘于苏东坡对古老中国的宇宙论的信念。根据中国的宇宙论,宇宙中万物由金木水火土五行所构成。五行中每一行都代表一种性质,如同坚硬、生长、流动、热、重等等,这些性质都具有一种宇宙的意义,不但用以指物质的宇宙,也用以指生命的功能与人的个性行为,也可以用于男女的.婚配。生命离不开五行的交互作用,比如相生相克。每一行皆有其颜色,正好象征那种元素的性质。说也奇怪,黄代表土,黑代表水,黄土因具有吸水力量,所以可以克服水。黄楼之命名即含有防水之意。

(摘自林语堂《苏东坡传》第十三章)

17.第一段划线句有何作用?(4分)

18.文章在刻画人物方面多处运用侧面描写的手法,请找出相关内容并分别说明其具体作用。(5分)

19.苏东坡治水有哪些突出表现,这些表现的思想根源是什么?对此你有什么认识?(6分)

【参考答案】

17、答案:含义:①指“我”撰写工作总结的思考角度;②指官场上下级之间看待某一问题的角度;③老张“灵活”处理问题的角度。(3分)作用:讽刺了现实生活中人们弄虚作假,掩饰错误,逃避责任的荒唐行为。(2分)

18、答案:不正确。这是回避现实,逃避责罚的表现。(1分)老张的做法虽然能够转换角度,使得“坏事”变“好事”,但这是在讨好领导,不利于解决问题。(2分)如果长期这样势必造成弄虚作假,欺下瞒上的官僚作风的盛行。(2分)在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对于这种不良现象只有坚决抵制,才能创造出充满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1分)

19.答案:文第一段划线句交代了徐州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2分)为下文写黄河决口,洪灾产生,苏东坡苦心治理水患做了铺垫。(2分)

篇3:电功习题及答案

一、是非题

1.要使电热器在单位时间内消耗电能减少一半,可以把它的电阻增加一倍,也可以使电压、电阻都减小一半,第一节电功习题二。 ( )

2.有两段相同的电阻丝,串联接到220伏的电源上,1分消耗电能100焦,现将这两根电阻丝改为并联,接到110伏的电源上,1分消耗的电能也是100焦。 ( )

二、填充题

1.电流做功的过程是表示____能转化为____能的过程。电熨斗工作时电能转化为____能。

2.电流做功也可以用W=QU公式表示,但在实际使用中,电量Q又不易测量,但由于电量Q等于____和____的乘积,就可以推导出电功的计算公式____。

3.20库的电量通过3欧的电阻时,做了120焦的功,通电时间是____秒,这个电阻两端的电压是____伏。

4.如图1所示,小灯EL1、EL2规格相同,同时接通电路,则V1表的示数____V2表的示数;A1表的示数____A2表的示数(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物理试题《第一节电功习题二》。若先断开电键SA1,则灯EL1上消耗的电能将____灯EL2上消耗的电能,说明在____与通过____不变的条件下,电流通过小灯所做功的多少与____有关。

5.接在36伏电路中的用电器,在3分内流过它的电量是1250库,则电流所做的功是____焦,该用电器消耗的电能是____焦。

三、选择题

1.手电筒中干电池的电压是1.5伏,在它使用期限内,所储存的化学能可提供3000库的电量,则它所储存的能量是 [ ]

A.3×108焦; B.5×10-4焦;

C.4.5×103焦; D.2×108焦。

2.串联在电路里的两盏灯EL1与EL2,如果ELl灯的电阻比EL2灯的.电阻小,在相等时间里,电流通过两盏灯所做的功,较多的是 [ ]

A.EL1灯;

B.EL2灯

C.EL1灯与EL2灯一样多;

D.缺少条件,无法断定。

四、计算题

1.一个电油汀加热器所用的电压是220伏,工作时通过它的电流为7安,通电2时,电流做了多少功?消耗的电能又是多少?

2.一台挂壁式家用空调器接在 220伏的电路中,每小时电流约做了 3. 6 × 106焦的功,求通过空调器的电流。

3.把一个电阻为20欧的导体接在某一电源上,在这个导体上每通过6库的电量,电流做36焦的功,求电源电压及导体中的电流强度。

篇4:穆修传阅读及习题答案

穆修传阅读及习题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1—12题

穆修,字伯长,郓州人。幼嗜学,不事章句。真宗东封,诏举齐、鲁经行之士,修预选,赐进士出身,调泰州司理参军。负才,与众龃龉,通判忌之,使人诬告其罪,贬池州。中道亡至京师,叩登闻鼓诉冤,不报。居贬所岁余,遇赦得释,迎母居京师,间出游丐以给养。久之,补颍州文学参军,徙蔡州。明道中,卒。

修性刚介,好论斥时病,诋诮权贵,人欲与交结,往往拒之。张知白守亳,亳有豪士作佛庙成,知白使人召修作记,记成,不书士名。士以白金五百遗修为寿,且求载名于记,修投金庭下,俶装去郡。士谢之,终不受。且曰:“吾宁糊口为旅人,终不以匪人污吾文也。”宰相欲识修,且将用为学官,修终不往见。母死,自负榇以葬,日诵《孝经》、《丧记》,不用浮屠为佛事。

自五代文敝,国初,柳开始为古文。其后,杨亿、刘筠尚声偶之辞,天下学者靡然从之。修于是时独以古文称,苏舜钦兄弟多从之游。修虽穷死,然一时士大夫称能文者必曰穆参军。

庆历中,祖无择访得所著诗、书、序、记、志等数十首,集为三卷。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幼嗜学,不事章句 事:研究

B中道亡至京师 亡:逃跑

C张知白守亳 守:太守

D自负榇以葬 负:背负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且求载名于记 寻程氏妹丧于武昌

B.士谢之,终不受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C.士以白金五百遗修为寿 耕植不足以自给

D.居贬所岁余 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1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12分)

①负才,与众龃龉,通判忌之,使人诬告其罪,贬池州。(4分)

②迎母居京师,间出游丐以给养。(4分)

③修于是时独以古文称,苏舜钦兄弟多从之游(4分)

参考答案:

11.C(守:任太守)

12.A(A都是“在”的意思 B 代词 他/动词 去 往 C 介词 用/来 D 地方 处所/所字结构)

13.①穆修自负才学,和同僚关系多有矛盾,通判嫉恨他,唆使人诬告他,穆修受到罪责,贬到池州任职。(“负”“龃龉”“忌”各一分,句意一分)

②(穆修)接母亲到京城居住,不时外出乞讨来供养母亲。(“迎”“间”“给养”各一分,句意一分)

③此时穆修独以善于写作古文著称,苏舜钦兄弟经常与穆修来往。(“于是”“称”“游”各一分,句意一分)

参考译文

穆修,字伯长,(山东)郓州人氏。自幼好学,(但是)不钻研(当时流行的)文章词句。真宗皇帝封禅泰山时,下诏(让地方)举荐齐、鲁地区读书人,穆修得到预选,赐进士出身,调泰州出任参军。穆修自负才学,和同僚关系多有矛盾,通判嫉恨他,唆使人诬告他,穆修受到罪责,贬到池州任职。去池州路上,逃到京城,击打登闻鼓诉冤告御状,没有得到回复。居住在受贬地方一年多,遇到大赦得到了赦免,接母亲到京城居住,不时外出乞讨来供养母亲。很久之后,得到补颍州文学参军的官职,迁往(河南)蔡州。明道中,死去。

穆修性格刚直,喜欢谈论斥责当时的社会弊端,诋毁讥笑有权有势的人,人若和他结交,往往被拒绝。张知白任(安徽)亳州太守,亳州有豪士捐建的.佛庙完工,张知白差遣人召穆修作纪念文章,文章写成,不写那个豪士的名字。豪士用白银五百两送来给穆修做寿,而且企求在文章之上记载自己的名字,穆修将白银丢到院子外边,(俶装去郡....)潇洒地离开郡城。豪士向他作揖,始终不肯接受,还说:“我宁愿以游走江湖来糊口,也不会让行为不正玷污我的文字。”当时宰相想结识穆修,而且准备任用穆修为学官,穆修一直没有去拜会宰相。穆修母死后,自己背负棺材下葬,(丧事期间)每天诵念《孝经》、《丧记》,不用和尚做佛事。

(中国)从五代开始,文章走入没落,唐朝以来,柳宗元开始复兴古文。从此后,杨亿、刘筠偶尔尝试写辞赋,天下读书人风靡跟从。此时穆修独以善于写作古文著称,苏舜钦兄弟经常与穆修来往。穆修虽然穷困到老,然而当时士大夫说起善于写文章的一定说是穆参军。

庆历年间,祖无择寻找到穆修所著诗、书、序、记、志等数十首,收集为三卷(出版)。

篇5:《刘几传》阅读习题及答案

《刘几传》阅读习题及答案

(刘)几字伯寿,生而豪俊,长折节读书,第进士。从范仲淹辟,通判邠州。邠地卤,民病远汲,几浚渠引水注城中。役兴,客曰:“自郭汾阳①城此州,苟外水可引,何待今日?无为虚费劳人也!”几不答。未几,水果至,凿五池于通逵,民大便利。

孙沔荐其才堪将帅,换②如京使、知宁州。俗喜巫,军校仗妖法结其徒,乱有日。几使他兵伏垒门以伺,夜半尽禽之。侬智高犯岭南,几上书愿自效,以为广东、西捉杀。道闻蒋偕、张忠战没,疾驰至长沙,见狄青曰:“贼若退守巢穴,瘴毒方兴,当班师以俟再举,若恃胜求战,此成擒耳。”贼果悉众来大战于归仁铺前锋孙节死几以右军搏斗自辰至巳胜负未决。几言于青,出劲骑五千,张左右翼捣其中坚。贼骇溃。进皇城使、知泾州。陛见,辞以母老,丐复文阶归养。仁宗谕之曰:“泾,内地也,将母莫便焉。”命特赐冠帔。曾公亮荐之,复以嘉州团练使为太原、泾原路总管。

夏人寇周家堡,转运使陈述古摄渭帅,几移文索援兵,不听,率诸将偕请,又不听,乃趣以手书。述古怒,移几为凤翔,且劾生事。朝廷以总管非转运使所得徙置,遣御史出按,述古黜,几亦改鄜州。召判三班院。边吏告夏人趋大顺,英宗问几。几曰:“大顺天险,非夏人可得近,正恐与赵明为仇尔。”帝曰: “明之子奔马入城,几为所掩,卿料敌一何神也。”以为秦凤总管。

几得谢二十年,放旷嵩、少间,间与人语边事,谓张耒曰:“比见诏书禁边吏夜饮。此曹一旦有急,将使输其肝脑,而平日禁其为乐,为今役者不亦难乎?夫椎牛酾酒,丰犒而休养之。非欲以醉饱为德。所以增士气也。”耒敬识其语。再加通议大夫,卒,年八十一。

其议乐律最善。尝游佛寺,闻钟声,曰:“声澌而悲,主者且不利。”是夕,主僧死。在保州,闻角声,曰:“宫微而商离,至秋,守臣忧之。”及期,几遇疾。

(选自《宋史》列传第二十一,有删改)

【注】①郭汾阳:指唐名将郭子仪。安史之乱平息后,郭子仪功封汾阳王,故称。②换:以文职换为武官。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邠地卤,民病远汲 病:怨恨

B.辞以母老,丐复文阶归养 丐:乞求

C.又不听,乃趣以手书 趣:催促

D.耒敬识其语 识:记下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几使他兵伏垒门以伺 作师说以贻之

B.移几为凤翔,且劾生事 若属皆且为所虏

C.间与人语边事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

D.宫微而商离 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

1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贼果悉众来大战/于归仁铺/前锋孙节死/几以右军搏斗自辰/至巳胜负未决

B.贼果悉众/来大战于归仁铺/前锋孙节死几/以右军/搏斗自辰/至巳胜负未决

C.贼果悉众来/大战于归仁铺/前锋孙节死/几以右军搏斗/自辰至巳/胜负未决

D.贼果悉众来大战/于归仁铺前锋孙节死/几以右军/搏斗自辰至巳/胜负未决

12.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几小时候性情豪放不羁,与众不同,长大后改变平时的志趣行为,发奋读书考中进士,经范仲淹征辟做了邠州通判,从此踏入仕途。

B.刘几在宁州机智地擒获借妖法作乱的军校,在岭南战事极其困难的情况下为狄青出谋划策。击败侬智高,这都表现出他卓越的军事才能。

C.刘几辞官后,虽然身处乡野,仍关心国事。有时会和人谈起边疆的军情,对于诏书禁止边关官吏夜间喝酒一事,刘几不完全赞同。

D.刘几精通乐律,曾游佛寺听到钟声,预料寺中主持会有不幸,结果应验;听到号角,预料守臣有忧患,到了秋天。他自己患病去世。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自郭汾阳城此州,苟外水可引,何待今日?无为虚费劳人也!(3分)

(2)几言于青,出劲骑五千,张左右翼捣其中坚,贼骇溃。(3分)

(3)夫椎牛酾酒,丰犒而休养之,非欲以醉饱为德,所以增士气也。(4分)

参考答案:

9.A(病:苦于)

10.A(都表目的,可译为“来”;B并且、而且/将要;C介词,“和”/连词,“和”;D表并列/表转折)

11.C(正确标点为:贼果悉众来,大战于归仁铺。前锋孙节死,几以右军搏差距,自辰至已,胜负未决)

12.D(“他自己患病去世”错误,他在保州只是患了病,前文写他去世是在做通议大夫的时候)

13.(1)自从郭子仪在邠州建城,如果外面的水可以引入,怎么会等到今天呢?不要做劳民伤财的事了!(3分,“城”“苟”“虚费劳人”各1分)

(2)刘几向锹青建议,派出五千精锐骑兵,分左右两翼攻击敌军的主力,贼军惊骇溃退。(3分,“劲”“中坚”“溃”各1分)

(3)杀牛斟酒,丰厚地犒赏他们,使他们休息调养,并不是想把酒足饭饱当作恩德,而是用来增强士气。(4分,“A”“休养”“德”“所以”各1分)

(刘)几字伯邦,小时候为人豪放,特立独行,长大后改变志趣行为而读书,考中进士。应范仲淹的征召,到邠州做通判。邠州土地盐碱,百姓苦于到远处取水,刘几疏通渠道引水注入城中。工程开始的时候,宾客说:“自从郭子仪在邠州建城,如果外面的水可以引入,怎么会等到今天呢?不要做劳民伤财的事了!”刘几没有回应。不久,水果然引到,在大路旁边凿了五个水池,百姓大为便利。

孙沔举荐他才能可以和将帅相比,改为武官如京使、知宁州。宁州风俗喜好巫术,军校依仗妖法聚集党徒,为非作歹有了一段时间。刘几派其他军队埋伏在营垒门口来等侯,半夜里全部擒获了他们。侬智高侵犯岭南,刘几上书希望自己能够效力,被任命为广东西捉杀,途中听到蒋偕、张忠战死,快速奔驰到长沙,见狄青说:“贼军如果退守到巢穴,瘴毒刚刚兴起,应当班师回去等待时机再起兵。如果恃仗着胜利求战,那就被打败。”贼军出动全部兵力,双方在归仁铺大战。前锋孙节战死,刘几率领右军搏斗,自辰时到已时,还没有分出胜负,刘几向狄青建议,派出五千精锐骑兵,分左右两翼攻击敌军的主力,贼军惊骇溃退。升为皇城使、知泾州,入朝求见,用母亲年老的理由辞谢,请求恢复A官官阶回乡奉养。仁宗告诉他说:“泾州,是内地,携带母亲没有比这里更方便的了。”皇帝命令特意赏赐刘几母亲冠帔。曾公亮推荐他,又以嘉州团练使的身份担任太原、泾AA总管。

西夏人侵犯周家堡,转运使陈述古代理渭帅,刘几发文书索要援兵,陈述古不听从,刘几率领诸将一同请求,他又不听,刘几就亲笔写信催促。陈述古恼怒,调刘几到了凤翔,并且弹劾他生事端。朝廷因为总管不是转运使能够随意调动安置的,派遣御史出京监察,陈述古被贬退,刘几也败任A州。后来,召回京城通判三班院。边境官吏报靠西夏人向大顺进军,英宗询问刘几。刘几说:“大顺是天险,不是西夏人可以接近的,恐怕是正好和赵明为仇人摆了。”皇帝说:“赵明的儿子骑马入城,差点儿被袭击,你推料敌人是多么神奇啊。”任命他为秦凤总管。

刘几能够辞官达二十年,在嵩山、少室山一带游历,有时和人谈论边疆事务,对张耒说:“近年来看到诏书禁止边境官吏夜间饮酒。这些人,一旦有紧急情况,就要让他们贡献出其生命,而平时禁止他们娱乐,做当今服役的人不也太难了吗?杀牛斟酒,丰厚地犒赏他们,使他休息调养,并不是想把喝醉饱餐当作恩德,而是用来增强士气的。”张耒恭敬地记下了他的话。再加通议大夫,去世,享年八十一岁。

他议论乐律最为出色。曾游览佛寺,听到钟声,说:“声音沙哑又悲哀,主持人即将有不幸。”当天晚上,主持僧人死去。他镇守保州时,听到号角声,曰:“宫调微弱而商调偏离,到了秋天,镇守的官员将有忧患。”到了秋天,刘几果然患了病。

篇6:陈寿传阅读及习题答案解析

陈寿传阅读及习题答案解析

文言文

陈寿,字本仁,其先新淦人。寿少贫甚,得遗金,坐守至夜分,还其主。从乡人贺钦学,登成化八年进士,授户科给事中。

弘治十三年冬,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延绥1。火筛2数盗边,前镇巡官俱得罪去。寿至,蒐军实,广间谍,分布士马为十道,使互相应援,军势始振。明年,诸部大入,先以百余骑来诱。诸将请击之,寿不可。自出帐,拥数十骑,据胡床指麾饮食。寇望见,疑之,引去。诸道袭击,斩获甚多。朝廷方遣苗逵等重兵至,而寿已奏捷。逵欲乘胜捣巢。驻延绥久,战马三万匹日费刍菽不赀。寿请出牧近塞,就水草,众有难色。寿跨马先行,众皆从之,省费数十万。当战捷时,或劝注子弟名籍,寿曰:“吾子弟不知弓槊,宁当与血战士同受赏哉?”竟不许。

弘治十六年,中官3廖堂镇陕西贪暴,寿正月起抚其地。堂初奉诏制毡幄4百六十间,赢金数万,将遗权幸。寿檄有司留备赈,复戒谕堂勿假贡献名有所科取。堂怒,将倾之。堂爪牙数十辈散府县渔利,寿命捕之,皆逃归,气益沮。其秋,拜南京兵部侍郎,陕人号呼拥舆,移日不得行。

寿廉,历官四十年,无家可归。寓南京,所居不蔽风雨。其卒也,尚书李充嗣、府尹寇天叙为之敛。又数年,亲旧赙助,始得归葬新淦。

(节选自《明史·陈寿传》)

【注】1. 延绥:地名。2.火筛:明朝时,一个北方的少数民族的首领。 3.中官:宦官。4.毡幄:毡帐。

1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就水草(靠近) B.据胡床指麾饮食(通“挥”,指挥)

C.赢金数万(赢得) D.将遗权幸(送给)

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两项是( )( )(4分)

A.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延绥 以塞忠谏之路也

B.而寿已奏捷 而君逆寡人者

C.或劝注子弟名籍 今或闻无罪

D.府尹寇天叙为之敛 贤能为之用

1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火筛数盗边,前镇巡官俱得罪去。

②其秋,拜南京兵部侍郎,陕人号呼拥舆,移日不得行。

20.结合文中材料,简要评价陈寿这个人物。(4分)

答案解析:

17.C(赢:剩余,赢余)(3分)18.BC(A介词“凭借……的身份”/连词,以致。B连词,表转折。C有人。D介词,替/被)(4分,各2分)

19. ①火筛多次进犯边疆,前任镇巡官全部获罪离职。(关键点:数,盗边,得罪,去)

②这年秋天,陈寿被任命为南京兵部侍郎,陕西百姓哭喊着簇拥在他的车子周围,很长时间不能起行。(关键点:拜、号呼、拥、移日)

(4分,各2分。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20.陈寿巡抚延绥时,精心谋划,筹集军用物资,对兵力进行合理的'军事布置,军威开始振奋,(弘治十三年,敌寇大举进犯,陈寿故意只带领几十个骑兵出帐,指挥饮食,上演了一出精彩的“空城计”)可见其不凡的军事才能;廖堂镇守陕西时贪婪残暴,陈寿受命做陕西巡抚,下令对对廖堂那些盘剥百姓的爪牙进行抓捕,遏制了其嚣张气焰,可见其为官恪尽职守、刚毅果断;陈寿前后做官四十年却从未购置房产,可谓两袖清风,甚至他死后也是在亲朋故旧的帮助下才得以归葬故乡,(有人建议他记功的时候写上子弟的姓名,他严词拒绝)可见其为官廉洁正直(廉洁自律)。

(每点2分,答出两点4分。材料1分,品质1分。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篇7:功的计算习题及答案参考

功的计算习题及答案参考

教学题目 功的计算习题课

教学目的 在上节课的基础知识中,进一步理解物体或外力做功的两个基本因素,并能掌握功的计算。

教学方法 讨论法。

教学内容

引言:上节课主要解决了两个问题。一是做功的两个因素,二是功的计算,今天我们要通过一系列的习题,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识别物体是否做功,能掌握解习题的思维方法,以及解物理习题的规范要求。

教师可以事前印好试卷,也可以将问题写在小黑板上,有助于讨论。

先检查上节课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指出他们完成作业中的优缺点。

然后再将预先设计的习题进行讨论。

一、填空题

1.物体做範b5牧礁鲆蛩厥莀_____和_______。

2.功计算的基本公式是____________。

3.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_____,力的单位是________、距离的单位是_______。

4.用水平推力是200牛的力,将一木箱在水平方向上匀速地椎动了5米,水平推力所做的功是_______。(103焦耳)。

5.用500牛顿的举力,将杠铃匀速地举高,若所做的功为250焦耳,那么举高的高度是__________。(0.5米)

6.把重为200牛的箱子,放在10米高的凉台上,用100牛的水平拉力,匀速地将箱子移至2米的地方,那么,外力对箱子所做的功是__________。(200焦耳)

7.沿着长2米、高0.5米的'斜面,将重为103牛的物体,匀速地推到斜面的顶端,那么,人反抗重力所做的功是_________。(500焦耳)

二、是非题:

1.只要有力作用在物体上,这个力就能做功。 ( )

2.只要有力同时还有距离,那么,这个力就能做功。 ( )

3.只要物体能通过一段距离,同时物体又受到力的作用,这个力就能做功。 ( )

4.一个人用200牛的拉力提着货物,使物体匀速下降了1米,重力所做的功是200焦耳。 ( )

5.如图所示,若F=100牛可使物体G匀速升起2米,那么,F所做的功是200焦耳。 ( )

附答案如下:

1.×。2.×。3.×。4.√。5.×

三、计算题:

1.马拉着重2×104牛的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前进了500米,做了3×105焦耳的功,求马的水平拉力是多少?

2.一列火车以20米/秒的速度在平直的轨道上匀速地行驶,整列火车受到的阻力是9000牛,求这列火车行驶1分钟机车做了多少功。

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对以上练习题有所取舍或补充。

注意方法要边讲边练边讨论, 不可变为课堂测验。

以上两个计算题可作为例题讲解,要教会学生怎样分析物理习题,学会分析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题1】

己知:G=2×104牛,s=500米,

W=3×105焦耳。

求:水平拉力F

解:根据功的基本公式

W=Fs

首先回忆做功的两个基本因素,用每个因素来衡量题内的已知条件,因此得出G与解决本题无关。

答:马的水平拉力是600牛顿。

指出:有的同学不是从概念入手,而是从公式入手,则必然将重力、拉力混有一谈,导致死套公式的错误。

【例题2】

已知:v=20米/秒,f=9000牛顿,t=1分钟=60秒。

求:机车所做的功W

解:根据做功的两个基本因素分析,本题没有明显指出机车的牵引力以及在力的方向上所通过的距离。因此要根据题内的已知来探求这两个基本因素。一是阻力为9000牛顿,列车的运动状态为匀速直线运动,那么,根据二力平衡是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的条件,故机车的牵引力也必定等于9000牛顿。此外,题内虽没有明确指出机车在力的作用下沿力的方向所移动的距离,但间接告诉我们车速以及车的运行时间,这样根据速度的计算公式可求出所通过的距离,两个因素都具备之后,再代入公式求解。

板书:W=Fs

因为机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故F=f

得W=f·vt

=9000牛×20米/秒×60秒

=1.08×107焦耳。

答:机车所做的功是1.08×107焦耳。

应当指出:分析问题一定要从与本题有关的物理概念出发,如果死套公式,解本题就更为困难,所谓综合题,就是题内又利用了以前概念,来解决题内两个基本因素,这样前后概念综合思考就不难解出正确的结论。

作业:本节后练习。

篇8:梵高传习题及答案

梵高传习题精选及答案

习题: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他把整个画面涂成一个粘着灰土的、未剥皮的新鲜土豆的颜色。画上面有肮脏的亚麻桌布和熏黑的墙,那盏吊灯挂在粗陋的檩梁上,斯蒂恩给父亲端来煮土豆,母亲在倒清咖啡,哥哥把杯子端到嘴边,而在他们所有人的脸上都流露出一副__________、__________的神情。

太阳升起来了,一道阳光照进储藏室的窗子。温森特从椅子上站起身,他感到一种彻底的`安宁。12天来的兴奋的激动消失了。他注视着自己的作品。他笑了。这是他自己的《晚钟》啊!他终于把它画出来了。他终于捕捉到了那正在消逝的事物中存在着的具有永恒意义的东西。在他的笔下,布拉邦特的农民从此获得了不朽的生命。

温森特把一只鸡蛋的蛋清涂到画布上。他搬起那只装着画的箱子前往牧师住宅,把这箱画存放在母亲那里,并向她辞行。然后他又回到画室,在他的油画上题了“吃土豆的人”几个字,把他的几幅最好的习作和这幅画放在一起,带着它们踏上了去巴黎的旅程。

1.段中画横线的地方应镇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梵高认为“他终于捕捉到了那正在消逝的事物中存在着的具有永恒意义的东西”,那么这种东西在,《种土豆的人》这幅作品中表现为( )

A.农民吃土豆时的真实环境

B.细致逼真的农民吃土豆的动作

C.破旧,肮脏的环境和贫穷的农民

D.农民吃土豆时的神情

3.说“布拉邦特的农民从此获得了不朽的生命”是因为( )

A.他们被画进了梵高的画中

B.他们是梵高生命过程的见证人和帮助者

C.他们的精神实质被梵高表现在画中

D.梵高把《吃土豆的人》这幅以他们当中的一家为模特的画带到了巴黎,很多人看到了他们,语文试题《梵高传(节选)》习题精选》。

4.梵高要把《吃土豆的人》带到巴黎的原因有(多项选择)( )

A.这幅画能使他记住自己的家乡和人民

B.这幅画花了他无数的心血

C.这幅画令他最为满意

D.这幅画中有他想表现的东西

参考答案:

1.安于天命,逆来顺受 2.D 3.C 4.B C D

篇9:短篇阅读习题及答案

短篇阅读习题及答案

①人类本质上的沉重感,主要源于责任、期盼和压力。因而,承受便是生命的一种需要和方式了。

②我们不可能也绝不能无任何负载地来往于世,作为人,必须有所承受,承受我们需要承受的东西。在理想的王国里,我们承受亲人故人寄语的热望和要求;在生活路途上,我们承受这来自世俗的各种恶意与善待;在情感的海洋里,我们承受着人生变故中的各种打击与煎熬。我们承受着,承受着风霜雨雪,也承受着鲜花硕果。

③承受是一种力度和气度;是一种坦然的接纳和始终清醒的生命理念;是为实现自我的一种收敛;是为寻求迸发所做的自我蓄结。

④承受是一种精神,是人生苦涩而美丽的一番心境。不论你愿意与否,生活本身的内容,决定了我们终将是山、是海,是那只踽踽而行、默默跋涉的戈壁骆驼,终将以胸怀以肩膀去承受生活的各种施加。

⑤生为人,我们需要承受,也只有承受。

1.用|标出全文的结构层次。(直接标在下面的序号中)(3分)

① ② ③ ④ ⑤

2.结合上下文说说②段画线句子中风霜雨雪与鲜花硕果不能互换的原因。(2分)

3.分析本文运用的`主要论证方法。(2分)

4.举例说明本文的语言特点。(2分)

5.根据全文内容,你为这篇文章拟写的标题是 。(2分)

答案:

1.(3分)(每处1分)①|②|③④|⑤

2.(2分)(答对1点的满分,答出2个以上要点加1分)

①保持行文思路一致,与上下文的恶意与善待苦涩而美丽先从负面说,再从正面说的顺序相照应。

②先后顺序不同,读文时得到的心理暗示也不同。后说风霜雨雪容易带给人前途未卜的心理暗示;后说鲜花硕果容易带给人前途光明的心理暗示。

③表明先有风霜雨雪,才能换来鲜花硕果的哲理。

3.(2分)比喻论证(答成道理论证得1分)

4.(2分)①比喻贴切 ②句式整齐 ③用词讲究 ④语言严密(未举例扣1分)

5.(2分)示例:承受

篇10:《汉书·货殖传》文言文阅读习题及答案

《汉书·货殖传》文言文阅读习题及答案

昔先王之制,自天子公侯至于皂隶者,其爵禄、奉养、死生之制各有差品,小不得僭大,贱不得逾贵,故上下序而民志定。于是辨其土地、川泽、丘陵之宜,教民种树畜养;五谷六畜及至鱼鳖、鸟兽、材干、器械之资,所以养生送终之具,靡不皆育。育之以时,而用之有节。然后四民因其土宜,各任智力,夙兴夜寐,以治其业,非有征发期会,而远近咸足。故《易》曰以财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备物致用,立成器以为天下利,莫大乎圣人,此之谓也。

《管子》云,古之四民不得杂处。士相与言仁义于闲宴,工相与议技巧于官府,商相与语财利于市井,农相与谋稼穑于田野,朝夕从事,不见异物而迁焉。故其父兄之教不肃而成,子弟之学不劳而能,各安其居而乐其业,甘其食而美其服,虽见奇丽纷华,非其所习,不相入矣。是以欲寡而事节,财足而不争。于是在民上者,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故民有耻而且敬,贵义而贱利。此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不严而治之大略也。

及周室衰,礼法堕。桓、文之后,礼义大坏,国异政,家殊俗。于是商通难得之货,工作亡用之器,士设反道之行,以追时好而取世资。伪民背实而要名,奸夫犯害而求利,篡弑取国者为王公,圉夺成家者为雄桀,饰变诈为奸轨者自足一世之间,守道循理者不免于饥寒之患。礼义不足以拘君子,刑戮不足以威小人,伤化败俗,大乱之道也。

(取材于班固《汉书·货殖传》)

6.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不得僭大 僭:超越本分

B.故上下序而民志定 序:先后顺序

C.甘其食而美其服 美:认为美

D.工作亡用之器 亡:通无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 所以养生送终之具 B. 莫大乎圣人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莫辞更坐弹一曲

C. 故其父兄之教不肃而成 D. 非其所习,不相入矣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母、孙二人,更相为命

8.下列语句的括号中是补出的词语,补出后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于是(先王)辨其土地、川泽、丘陵之宜

B.子弟之学(虽)不劳而能

C.是以(国君)欲寡而事节

D.饰变诈为奸轨者自足(于)一世之间

9.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在先王的制度中,对君王及百姓的等级有严格的规定,任何人不能逾越。

B.《易经》中认为,应当依靠财物辅助自然规律的运行,来引导制约百姓。

C.《管子》说,古代士农工商四类百姓不得混居,没有异常情况不得迁徙。

D.周王室衰微后,礼法遭到破坏,社会风气败坏,是导致天下大乱的原因。

参考答案:

6.B(序:有序)

7.A(A用来的。B副词,没有谁;副词,不要。C代词,他的;代词,我。D副词,表示一方对另一方的动作;副词,互相)

8.C(应为民)

9.C(没有异常情况不得迁徙应为不会看到别的事物而想改变自己的本业)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从前先王的制度,从天子、公侯到奴仆,他们的官爵、俸禄、死生(礼仪)的制度各有不同的等级,小的不得越过大的,低贱的不得越过高贵的,所以上下有序,民心稳定。在这种情况下(先王)辨明土地、山川水泽、丘陵等不同情形,教导百姓(因地制宜)种植树木、饲养牲畜;(从)五谷六畜到鱼鳖、鸟兽、材料、工具等资财,用来养生送终的东西,没有不全都植养繁育的。按时植养,使用时有节度。这样之后(士、农、工、商)四类百姓各自根据他们(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充分发挥各自的智力和体力,早起晚睡,来治理自己的产业,并没有(政府)征发(赋税徭役),限期交纳,但远近地区都很富足。所以《易》说依靠财物辅助自然规律的运行,来引导制约百姓备取万物用于各个方面,制成器物把(它)作为天下人的利益,(在这方面)没有谁比圣贤的君主更伟大了,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管子》说,古代(士、农、工、商)四类百姓不允许混合居住。士人在学习读书的地方相互谈讲仁义,工匠在官府里相互议论技巧,商人在街市相互谈论财利,农民在田野相互谋划生产,从早到晚从事(自己的职业),不会看到别的事物而想改变自己的本业。所以他们父兄的教导(即使)不严格也能成功,子弟的学习(即使)不费力也能学会,(他们)各自安于自己居住的地方,乐于从事自己的职业,认为自己的食物很美味,认为自己的'服饰很好看,即使看见奇异华丽的事物,(因为)不符合他们的习俗,(就)不会接受。由此(百姓)的欲望少,事情简单,财物充足,没有争夺。在这种情况下,位居百姓之上的君王,用道德来引导他们,用礼制来统一他们,所以百姓有廉耻之心而懂得尊敬,重视仁义而轻视财利。这(就是夏、商、周)三代能沿着正确的道路发展,不需采用严酷的政治而能使国家安定的大概原因吧。

到周王室衰微时,礼法被破坏。齐桓公、晋文公之后,礼义彻底破坏,各国的政治不同,各家族的风气差别很大。于是商人贩卖奇珍异货,工匠制作没有实用价值的器具,士人进行违反道义的行为,来追逐时人的喜好而获取世间的资财。诡诈的人违背事实来诈骗名誉,奸邪的人侵犯损害他人来求取功利,篡权杀君得到国家的人成为王公,强取豪夺建立家业的人成了英雄,粉饰欺诈为非作歹的人一辈子富足,固守正道遵循义理的人不能免去饥寒的忧虑。礼义不足以约束君子,刑戮不足以威慑小人,损丧风化,败坏风俗,(这)是导致天下大乱的原因。

【附:文言文断句参考译文】

我退居在山林之下,断绝人际往来。想起平日与门客的谈话,不时用笔记下一件事,就如同与人会面交谈。寂寞地度过了一天天,交谈的对象只有笔砚罢了,所以称这本书为《梦溪笔谈》。(这本书中)记录的只有山间的树木小草,不关系到人间的利害。

电功习题及答案

史可法简介

金牌党课 吊狗岭

首次的近义词_首次词语造句

小学词语击溃近义词

吊灵均全诗赏析

石牌坊对联精选

《崔景拜师》原文赏析及习题答案

晋文公重耳原文赏析及习题答案

《秋韵》阅读答案

《黄得功传》阅读习题及答案
《《黄得功传》阅读习题及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黄得功传》阅读习题及答案(共10篇)】相关文章:

金朝诉讼审判制度论略/曾代伟2022-12-04

对联赏析2023-08-30

游随州600字作文2023-07-22

机械效率符号怎么读2022-12-17

试论语文课堂导入的意义2023-01-24

武松打虎阅读心得体会2024-02-28

关于松的古诗2024-05-07

《明史·陈寿传》阅读答案及译文2023-08-12

《明史孔镛传》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2022-06-21

解读《武松打虎》心得感想2024-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