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宗预传》阅读练习答案及译文(精选10篇)由网友“流泪狗勾头”投稿提供,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三国志·宗预传》阅读练习答案及译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篇1:《三国志·宗预传》阅读练习答案及译文
《三国志·宗预传》阅读练习答案及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5题。(共14分)
宗预字德艳,南阳安众人也。建安中,随张飞入蜀。建兴初,丞相亮以为主簿,迁参军右中郎将。及亮卒,吴虑魏或承衰取蜀,增巴丘守兵万人,一欲以为救援,二欲以事分割也。蜀闻之,亦益永安之守,以防非常。预将命使吴,孙权问预曰:“东之与西,譬犹一家,而闻西更增白帝之守,何也?”预对曰:“臣以为东益巴丘之戍,西增白帝之守,皆事势宜然,俱不足以相问也。”权大笑,嘉其抗直,甚爱待之,见敬亚於邓芝、费祎。迁为侍中,徙尚书。
延熙十年,为屯骑校尉。时车骑将军邓芝自江州还,来朝,谓预曰:“礼,六十不服戎,而卿甫受兵,何也?”预答曰:“卿七十不还兵,我六十何为不受邪?”芝性骄傲,自大将军费祎等皆避下之,而预独不为屈。预复东聘吴,孙权捉预手,涕泣而别曰:“君每衔命结二国之好。今君年长,孤亦衰老,恐不复相见!”遗预大珠一斛,乃还。迁后将军,督永安,就拜征西大将军,赐爵关内侯。 (节选自《三国志,宗预传》)
13.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臣以为东益巴丘之戍/西增白帝之守/皆事势宜然/俱不足以相问也
B.臣以为/东益巴丘之戍/西增白帝之守/皆事势宜/然俱不足/以相问也
C.臣以为/东益巴丘之戍/西增白帝之守/皆事势宜/然俱不足以相问也
D.臣以为/东益巴丘之戍西增白帝之守/皆事势宜然/俱不足以相问也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宗预多次出使东吴,他说话直率的特点受到孙权的喜爱,他说孙权尊敬的程度仅次于邓芝和费祎,为维护芜湖两国的友好关系,立下了汗马功劳。
B.诸葛亮去世之后,吴国在无数边境的吧丘增加了1万人的'军队,蜀国听说后也加强了永安的防守,孙强问起此事时,终于做了非常巧妙的回答。
C.宗预老当益壮,按照周礼,六十岁就不再带兵打仗,而他却在六十岁时就接受了带兵的任务,这引起了车骑将军邓芝的不满,向他提出质询。
D.吴蜀两国是既对立又联合的关系,因而宗预多次受聘到吴国任职,使吾主孙权非常喜欢他,在他最后一次离开吴国时,孙权含泪相送,还赠送给他许多珍珠。
1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芝性骄傲,自大将军费祎等皆避下之,而预独不为屈
(2)君每衔命结二国之好。今君年长,孤亦衰老,恐不复相见!
答案:
13.C
14.D
15.(1)邓之性情骄傲从大将军费讳以下,都躲避他的傲气,屈居下位,而唯独宗预不向他低头。(下,屈身下位;(1分),独,唯独(1分)为屈,向他低头(1分),共4分)
(2)您总是身负使命来结成两国的友好关系,如今您年事已高,我也已衰老,恐怕再也不能相见了!
(每,总是,常常(1分)衔,奉,身负(1分)好,形容词用作名词,友好关系(1分)整体句意(1分))
【译文】
宗预,字德艳,南阳郡安众县人,建宁年间随张飞入蜀。建兴初年(223年),丞相诸葛亮让他担任主簿,升为参军右中郎将。等到诸葛亮逝世,吴国担心魏国有可能趁蜀国失去重成功蜀国,整天八丘守兵1万人,一方面打算救援蜀国,另一方面企图趁势与为国争分蜀国土地。蜀国听说后,也增加了永安的守兵,以防被异常的变故。宗预身负使命出使东吴,孙权对宗预说:“东吴与西蜀,就如同是一家,而我听说贵国增加了白帝城的防守部队,这是为什么?”宗预回答说:“在下认为东吴增添巴丘的戎族,悉数增加摆地摊的守兵,都是事情和形势使然,全不值得过问。”孙权大笑,鉴赏它能抗礼之言,非常喜欢他,对他施以特别的礼拜,他在东吴被敬重的程度,仅次于邓芝,费祎。于是宗预被升为侍中后调任尚书。
延熙十年(247年)宗预担任屯骑校尉。当时车骑将军邓芝从江州回到朝廷,对宗预说:“周礼规定,六十岁就不能带兵上阵,而您刚刚又接受带兵打仗的任务,什么原因?”宗预回答说:“你七十岁还带兵在外,我六岁的人为何不能授出征之命呢?”邓之性情骄傲,自大将军费祎以下,都回避他的傲气屈身下位,唯独宗预不向他低头。宗预再次东行访问东吴,回国时,孙权握着宗预的手,流着眼泪说:“您总是身负使命来结成两国的友好关系,如今您年岁已高,我也已衰老,恐怕再也不能相见了”赠送给宗预一斛大珍珠,于是回国。升为后将军,杜杜永安,就地被任命为征西大将军,赐爵关内侯。
篇2:《三国志·关羽传》阅读答案及译文
《三国志·关羽传》阅读答案及译文
关羽字云长,河东解人也,亡命奔涿郡。与先主寝则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广坐,侍立终日,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
建安五年,曹公东征,先主奔袁绍。曹公擒羽以归,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绍遣大将军颜良攻东郡太守刘延于白马,曹公使张辽及羽为先锋击之。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剌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曹公即表封羽为汉寿亭侯。
初,曹公壮羽为人,而察其心神无久留之意,谓张辽曰:“卿试以情问之。”既而辽以问羽,羽叹曰:“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终不留,吾要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辽以羽言报曹公,曹公义之。
羽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左臂。医曰:“矢镞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羽便伸臂令医劈之。时羽适请诸将饮食相对,臂血流离,盈于盘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
(节选自《三国志·关羽传》,有删改)
16、解释下面加点的词。(2分)
①既而辽以问羽②时羽适请诸将饮食相对( )
17、翻译下面句子。(2分)
曹公禽羽以归,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
18、下列与“羽尝为流矢所中”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B。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C。百里溪举于市D。帝感其诚
19、汉封侯、宋封王、明封大帝,儒称圣、释称菩萨、道称天尊。根据选文内容,概括说明关羽被尊奉神化的原因。(3分)
参考答案
(16)①不久②正
①句意是:不久张辽询问关羽。既而,不久。
②句意是:当时关羽正好请了将领们宴饮。适,正当。
(17)曹操活捉关羽而回,任命关羽为偏将军,待他非常客气。
本句重点:禽,通“擒”,活捉;拜,任命;礼,以礼相待。
(18)B
例句 羽尝为流矢所中:关羽曾被乱箭射中。“为”被动句。
A、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吴广向来爱护士卒别人,士卒大多被他所用。被动句。
B、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而且有很多胡须的人是苏东坡东坡。判断句。
C、百里溪举于市:百里奚从市井之间被推举出来。被动句。
D、帝感其诚:玉帝被他的诚心感动。被动句。
故选:B。
(19)关羽集忠、义、勇于一身:“稠人广坐,侍立终日,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体现了他的忠;不被名利所动,不背弃刘备,知恩图报体现他的义;力斩颜良,刮骨疗伤言笑自若,体现了他的勇。
参考译文
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县人。逃命到涿郡时,正碰上刘备在里集合兵马,关羽与张飞替他抵御侵侮。刘备任平原相时,以关羽、张飞为别部司马,分管属下士兵。刘备与他们两人同床共寝,亲如兄弟。在人多广众的场合,他们两人整天侍立在刘备左右,跟随刘备应酬交接,不避艰险。 刘备刺杀徐州刺史车胄后,得到徐州让关羽执行太守之事,自己又回到了沛县。
建安五年,曹操东征,刘备投奔袁绍。曹操活捉关羽而回,任命关羽为偏将军,待他非常客气。袁绍派遣大将军颜良到白马进攻东郡太守刘延,曹操让张辽和关羽作先锋迎击颜良。关羽远远望见了颜良的旗帜和车盖,便策马驰入千军万马之中刺杀颜良,割下颜良首级回到营中,袁绍的众多将领没有人能够抵挡他,于是解了白马之围。曹操当即上表奏请朝廷封关羽为汉寿亭侯。
当初,曹操佩服关羽的为人,而观察他的心情神态并无久留之意,对张辽说:“你凭私人感情去试着问问他。”不久张辽询问关羽,关羽感叹地说:“我非常清楚曹公待我情义深厚,但是我受刘将军的深恩,发誓与他同生死,不能背弃他。我终将不能留下,我必当立功来报答曹公后才离开。”张辽将关羽的话回报给曹操,曹操认为他是义士。
关羽曾被乱箭射中,箭穿过他的左臂,后来伤口虽然愈合,但每当阴雨天气,左臂常常疼痛。医生说:“箭头上有毒,毒素深入到了骨头里面,应当割开手臂到受伤处,刮去骨头上的余毒,然后这种病痛才能消除。”关羽便伸出手臂让医生开刀。当时关羽正好请了将领们宴饮,手臂上的血往下流,滴满了一盘子,而关羽却切肉饮酒,谈笑自若。
篇3:三国志·郭嘉传 阅读答案及译文
三国志·郭嘉传 阅读答案及译文
郭嘉字奉孝,颍川阳翟人也。初,北见袁绍,谓绍谋臣辛评、郭图曰:“夫智者审于量主,故百举百全而功名可立也。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未知用人之机。多端寡要,好谋无决,欲与共济天下大难,定霸王之业,难矣!”于是遂去之。(荀)彧荐嘉。召见,论天下事。太祖曰:“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嘉出,亦喜曰:“真吾主也。”表为司空军祭酒。太祖将征袁尚及三郡乌丸,诸下多畏惧刘表使刘备袭许以讨太祖,嘉曰 :“公虽威震天下,胡恃其远,必不设备。因其无备,卒然击之,可破灭也。且袁绍有恩于民夷,而尚兄弟生存。今四州之民,徒以威附,德施未加,舍而南征,尚因乌丸之资,招其死主之臣,胡人一动,民夷俱应,恐青、冀非己之有也。表坐谈客耳自知才不足以御备重任之则恐不能制轻任之则备不为用虽虚国远征公无忧矣。”太祖遂行,至易,嘉言曰:“兵贵神速。今千里袭人,辎重多,难以趣利,且彼闻之,必为备,不如留辎重,轻兵兼道以出,掩其不意。”大破之,尚及兄熙走辽东。
嘉深通有算略,达于事情。太祖曰:“唯奉孝为能知孤意。”年三十八,自柳城还,疾笃,太祖问疾者交错。及薨,临其丧,哀甚,谓荀攸等曰:“诸君年皆孤辈也,唯奉孝最少。天下事竟,欲以后事属之,而中年夭折,命也夫!”乃表曰:“军祭酒郭嘉,自从征伐,十有一年。每有大议,临敌制变。臣策未决,嘉则成之。平定天下,谋功为高。不幸短命,事业未终。追思嘉勋,实不可忘。可增邑八百户,并前千户。”谥曰贞侯。子奕嗣。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十四·郭嘉传》)
阅读题目
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表/坐谈客耳/自知才不足/以御备重任之/则恐不能制轻/任之则备不为用/虽虚国远征/公无忧矣
B.表/坐谈客耳/自知才不足以御备/重任之则恐不能制/轻任之则备不为/用虽虚国远征/公无忧矣
C.表/坐谈客耳/自知才不足以御备/重任之则恐不能制/轻任之则备不为用/虽虚国远征/公无忧矣
D.表/坐谈客耳/自知才不足/以御备重任之/则恐不能制/轻任之则备不为用/虽虚国远征/公无忧矣
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祖:文中指曹操,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谥号太祖。
B.乌丸:又称“乌桓”,古代少数民族之一,两汉时先后两次南迁。
C.薨: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也可用于皇帝的高级嫔妃去世。
D.邑:古代常用来指诸侯的封地或大夫的采地。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郭嘉知人善鉴,慧眼识主。他看出袁绍优柔寡断,难成大业;经荀彧引荐,他认为曹操才是自己要侍奉的君主。
B.郭嘉多谋善断,料事如神。太祖准备远征袁尚和乌丸,部下多人担心刘表会趁机袭击许昌,郭嘉缜密分析,消除太祖顾虑。
C.郭嘉遇事通达,君臣相知。郭嘉生前曹操多次亲自问疾。他去世以后,曹操评价他在平定天下的过程中出谋划策,功绩卓著。
D.郭嘉英年早逝,令人遗憾。他的死为曹操留下很大的遗憾。《三国演义》中写到赤壁之战失败后,曹操叹息不已: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
11.把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智者审于量主,故百举百全而功名可立也。
(2)今千里袭人,辎重多,难以趣利,且彼闻之,必为备。
(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参考答案
8.C
9.A
10.C
11.(1)明智的.人对考察核选君主一事,十分谨慎,所以一百次行动就能一百次成功,因而功名可以成就。
(2)现在我军行军千里攻击敌人,军用物资很多,难以取得有利时机,况且敌人听到消息,必定有所戒备。
(3)蚯蚓(虽然)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但它向上能吃到地面上的泥土,向下能喝到地下的泉水,(这是)用心专一的缘故。
【分析】
8.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能力。“才不足以御备”意思是才能不足以驾驭刘备,作“知”的宾语,应在“备”后断开,排除AD项;“重任之则恐不能制,轻任之则备不为用”是对仗句式,排除B项。句意是:刘表这人,不过是个清淡虚夸的空谈家罢了。他自知其才力不足以驾驭刘备,若是重用刘备,又担心不能控制;轻任刘备,那么刘备不会为他效力。因此,即便我们倾全力远征乌丸,曹公您也用不着担忧什么了。故选C。
9.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A项,“谥号太祖”错误,“太祖”应为庙号。故选A。
10.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C项,“郭嘉生前曹操多次亲自问疾”错误,原文中 “问疾者交错”是指派去看望的人多,无亲自去之意。故选C。
11.本题考查翻译文言文语句的能力。
(1)“审”,对……谨慎;“量主”,考察,考量;“百举百全”,一百次行动就能一百次成功;“立”,成就。
(2)“袭”,攻击,攻打;“辎重”,军用物资;“趣”,通“趋”,取得,获得;“彼”,他们,指敌人;“为备”,为之备,有所戒备,或有所准备。
(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句;“上、下”,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用”,因为。
【点睛】
文言文翻译记清两原则,一是直译为主,字字落实。所谓“直译”就是字字落实,不可凭大意去翻译。所谓“字字落实”,就是在翻译时,要将文言语句中的每个词都落实到译文中去,这是文言文翻译的最基本的要求。“直译为主”是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也是保证达到“字字落实”这一基本要求的最佳方法。“直译为主”是说对于大多数句子、大多数词语,可以采取直接翻译的方式来进行。二是意译为辅,文句通顺。所谓“意译为辅”就是在难以直译或直译后难以表达原文意蕴的时候,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文句通顺是语言表达的一般要求,凡是语言表达都必须遵从。考生一定要养成推敲语句的习惯。翻译成现代汉语以后一定要读一读,看看是否通顺、流畅。如果不通顺、不流畅,就要对它进行修改、润色,适当的进行意译。
参考译文:
郭嘉字奉孝,颍川郡阳翟县人。起初,郭嘉到北方去拜见袁绍,对袁绍的谋臣辛评、郭图说:“明智的人对考察核选自己为之效命的君主一事,十分审慎,所以一百次行动就能一百次成功,因而功名可以成就。袁公只想效法当年周公礼贤下士之举,但却不知晓用人的奥秘。做事头绪太多,把握不住要领,喜好谋划,却没有决断,要想和这样的人共同拯济天下大难,成就王霸大业,太难了!”郭嘉在这时随即离开了袁绍。荀彧便推荐郭嘉。曹操召见郭嘉,纵论天下大事。曹操说:“使我成就天下大业的,必定是这个人了。”郭嘉从曹操那里退出后,也高兴地说:“他真的是我能为之效命的主上啊!”曹操表荐郭嘉为司空军祭酒。曹操将要去征讨袁尚及辽西、上谷、右北平三郡的乌丸。部属中许多人担心,刘表会派刘备乘机袭击许县,以讨伐曹操为名相号召。郭嘉说:“操公虽然威震天下,但那乌丸依仗其地处僻远,必定没作防备。可趁其没有防备,我军突然袭击,定可取胜。况且袁绍对汉人和乌丸人都有恩德,而袁尚兄弟还在那里。现在魏对青、冀、幽、并四州的百姓,只是用威势使他们归附,还没有加施恩德。舍弃这四州而南征刘表,那袁尚必然凭借乌丸的资助,招纳为其主拼死效命的人;乌丸一动起来,汉胡百姓都将回应。这会使蹋顿产生入侵的野心,成就他非分贪图的计谋,只恐青、冀二州就不是我们所有的了。刘表这人,不过是个清淡虚夸的空谈家罢了。他自知其才力不足以驾驭刘备,若是重用刘备,又担心不能控制;轻任刘备,那么刘备不会为他效力。因此,即便我们倾全力远征乌丸,曹公您也用不着担忧什么了。”曹操于是率军出发。来到易县时,郭嘉说道:“兵贵神速。现在我军行军千里攻击敌人,辎重很多,难以迅速得到有利的时机,况且敌人听到消息,必定有所戒备;不如留下辎重,轻装兼程进发,出其不意。”曹操于是悄悄出了庐龙塞,直捣单于的大本营。敌人听说曹操到来,惊恐不已,仓促应战。曹军大破敌人,斩杀蹋顿以及名王以下许多将领。袁绍和他的哥哥袁熙逃往辽东。
郭嘉谋略过人,善于处理事情。曹操说:“难得有一个郭奉孝能理解孤的内心。”郭嘉38岁,从柳城回来,得病,派去看望的人多。后来郭嘉病死,曹操来亲自为郭嘉吊丧,悲痛万分,对荀攸等人说:“各位皆与孤年龄相近,只有奉孝最年轻。以后到了孤快不行的时候,本想将后世托付给郭嘉,郭嘉却中年夭折,命中注定吗?”曹操上表朝廷说:“军师祭酒郭嘉,从与孤征战开始,已经了。每当有大会议,敌军兵临城下,其他人都没有拿定主意,只有郭嘉敢于决定。要想平定天下,郭嘉的谋略最高。郭嘉不幸短命,事业未终。追思郭嘉的功勋,是确确实实不能够忘记的。建议给郭嘉增户800,与以前的加起来一共上千户。”追授郭嘉贞侯。郭嘉之子郭奕继承。
篇4:《三国志.诸葛亮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三国志.诸葛亮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玄①卒,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②,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③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④三往,乃见。因屏⑤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⑥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⑦猖蹶⑧,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⑨,君谓计将安出?”(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节选)
注释:①诸葛亮的叔父诸葛玄。②先主:刘备。③屈致:委屈他枉驾来见。④凡:总共。⑤屏,这里是命人退避的意思。⑥信:通“伸”,伸张。⑦用,因此。⑧猖蹶,这里是失败的意思。⑨已:停止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
(1)亮躬耕陇亩 躬_____________
(2)由是先主遂诣亮 诣_____________
2.下面选项中加粗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谓为信然 欣然起行
B.先主器之 治水之法
C.因屏人曰 因恸绝良久
D.而智术浅短 潭西南而望
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时先主屯新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刘备说自己“智术浅短”,你怎么看?结合选文内容说说你的看法和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①亲自②到,拜访
2.C
3.时╱先主屯新野
4.(1)然而我的志向到现在还没有停止,您说该采取怎样的.办法呢?
(2)只不过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的有闲情雅致的人罢了。
5.刘备并不是一个“智术浅短”的人(这是他自谦的说法),从“欲信大义于天下”中看出他志向远大;从“三顾茅庐”中看出他求贤若渴;从“志犹未已”中看出他有恒心有毅力。
篇5:《三国志》阅读答案及译文
《三国志》阅读答案及译文
太祖为人佻易无威重,好音乐,倡优在侧,常以日达夕。被服轻绡,身自佩小鞶囊,以盛手巾细物,时或冠帖帽以见宾客。每与人谈论,戏弄言诵,尽无所隐,及欢悦大笑,至以头没杯案中,肴膳皆沾污巾帻,其轻易如此。然持法峻刻,诸将有计画胜出己者,随以法诛之,及故人旧怨,亦皆无余。其所刑杀,辄对之垂涕嗟痛之,终无所活。
初,袁忠为沛相,尝欲以法治太祖,沛国桓邵亦轻之,及在兖州,陈留边让言议颇侵太祖,太祖杀让,族其家,忠、邵俱避难交州,太祖遣使就太守士燮尽族之。桓邵得出首,拜谢于庭中,太祖谓曰:“跪可解死邪?”遂杀之。
常出军,行经麦中,令“士卒无败麦,犯者死”。骑士皆下马,付麦以相持,于是太祖马腾入麦中,敕主簿议罪;主簿对以《春秋》之义,罚不加于尊。太祖曰:“制法而自犯之,何以帅下?然孤为军帅,不可自杀,请自刑。”因援剑割发以置地。又有幸姬常从昼寝,枕之卧,告之曰:“须臾觉我。”姬见太祖卧安,未即寤,及自觉,棒杀之。
尝讨贼,廪谷不足,私谓主者曰:“如何?”主者曰:“可以小斛以足之。”太祖曰:“善。”后军中言太祖欺众,太祖谓主者曰:“特当借君死以厌众,不然事不解。”乃斩之,取首题徇曰:“行小斛,盗官谷,斩之军门。”其酷虐变诈,皆此类也。
《三国志》
8.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被服轻绡 被:被褥
B.因援剑割发以置地 援:持、拿
C.制法而自犯之,何以帅下 而:却
D.特当借君死以厌众 厌:抑制、镇压
9.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曹操“酷虐变诈”的一组是()
①陈留边让言议颇侵太祖,太祖杀让,族其家
②至以头没杯案中,肴膳皆沾污巾帻
③其所刑杀,辄对之垂涕嗟痛之,终无所活
④身自佩小鞶囊,时或冠帖帽以见宾客
⑤因援剑割发以置地
⑥姬见太祖卧安,未即寤,及自觉,棒杀之
A.③④⑥ B.①③⑥
C.②⑤⑥ D.④⑤⑥
10.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曹操喜欢音乐,倡优伴身,经常是从白日玩乐到夜晚。每次和宾客谈论的时候,言语戏谑,毫不隐晦自己的心中情感。
B.本文综合运用了诸如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手法刻画了一个酷虐变诈的曹操形象。
C.曹操率军讨伐敌人时粮食不足,就采纳主事官员的建议,用小斗量米来供给军队。后来却将责任完全归咎于他,杀掉了他。
D.当初,袁忠担任沛国的辅相,曾经想用法律来惩治曹操,沛国的桓邵也很轻视曹操。最终都在充州被曹操杀掉。
11.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诸将有计画胜出己者,随以法诛之(5分)
(2)于是太祖马腾入麦中,敕主簿议罪;主簿对以《春秋》之义,罚不加于尊(5分)
参考答案
8【答案】 A(被:穿、披)
9【答案】 B(②④表现曹操不稳重、缺少威仪,⑤表现曹操执法严峻)
10【答案】 D(在兖州被杀的是边让)
11【答案】
(1)如果有谋略超过自己的各位将领,(曹操)常借故用法律诛杀掉他。
(2)在这时(曹操)的马跳进了麦田中,(曹操)下令文书官员议论罪名。文书官用史书《春秋》上的道理来回答,(说是)惩罚不能加在至尊的首领身上。((1)定语后置句的翻译;“诛”,译为“诛杀”。(2)关键词“于是”,译为“在这时”;“敕”,动词,译为“下令”;“主簿”,译为“文书官员”,也可保留名称不译。)
参考译文:
太祖为人不够稳重,缺少威仪,喜好音乐,他经常把歌舞艺人留在身边,从早到晚歌舞娱乐。太祖常穿轻纱的衣服,身上常带着一个革制的囊袋,用来装手巾等细小的物品。他有时戴着丝织的便帽来会见宾客,(很不礼貌)。每次和宾客谈论的时候,言语戏谑,毫不隐晦自己的心中情感,等到他自己说到开怀之处,哈哈大笑,以致一头扎入桌子上的杯盘之中。菜肴把他的帽子头巾都弄脏了。太祖常常怠慢失礼就到了这种程度。但是太祖执法却是严厉苛刻,各位将领之中,如果有谁谋略超过自己的,常借故用法律诛杀掉他,无论是老相识还是过去有仇怨的人,都不能躲过诛杀。面对被自己诛杀的人,总是对着他痛哭流涕,嗟吁痛惜不已,但是最终也没有能够保全性命的。
当初,袁忠担任沛国的辅相,曾经想用法律来惩治太祖,沛国的桓邵也很轻视太祖。等到太祖在兖州的时候,陈留的边让言语之中大大侵犯了太祖,太祖诛杀了边让,族灭了边让全家。袁忠、桓邵听到消息后,一起到交州避难,太祖就派遣使者找到太守士燮,族灭了袁忠一家。桓邵前来自首,跪在庭院中谢罪,太祖对他说:“你跪下来谢罪就能免除死亡吗?”于是太祖就杀了桓邵。
一次大军外出,经过一片麦田地,高祖下令说:“士兵不能毁坏麦田,触犯的处死。”骑兵都下了马,用手拨开麦田互相照应(让人马通过),在这时(曹操)的马跳进了麦田中,(曹操)下令文书官员议论罪名,文书官用史书《春秋》上的道理来回答,(说是)惩罚不能加在至尊的首领身上。(曹操)说:“我制定的法律自己却违犯了,我凭什么率领部下?但我是军队的`统帅,不可以自杀,请允许我自己惩罚自己吧。”就拿剑割下了自己的头发扔在地上,(用割头发象征杀头)。有一个太祖很宠爱的姬妾跟太祖在白天一起休息,太祖枕在她的身上,告诉她说:“一会儿叫醒我。”那个姬妾看见太祖睡得很安稳,还没有等姬妾叫醒他,他自己醒了,就用棍棒打死了那个姬妾。
有一次太祖率军讨伐敌人,粮食不足,私下里问主事的官员说:“这应该怎么办?”主事的官员说:“可以用小斗来量米供给军队。”太祖说:“很好。”后来军中有传言说太祖欺骗士兵,太祖对主事的官员说:“现在只好借你的人头来压制大家的怒气,不然的话,事情没有办法解决。”于是就斩杀了主事的官员。取下他的首级来写榜文公告部下:“他用小斗量米,盗窃军粮,已经在军门斩首了。”太祖冷酷残暴巧变诡诈,很多都是这样的。
篇6:《三国志·费祎传》阅读答案及译文
《三国志·费祎传》阅读答案及译文
费祎字文伟,江夏鄳人也。少孤,依族父伯仁。仁将祎游学入蜀。会先主定蜀,祎遂留益土,与汝南许叔龙 、南郡董允齐名。时许靖丧子,允与祎欲共会其葬所。允白父和请车,和遣开后鹿车①给之,允有难载之色,祎便从前请先上。及至葬所,诸葛亮及诸贵人悉集,车乘甚鲜,允犹神色未泰,而祎晏然自若。持车人还,和问之,知其如此,乃谓允曰:“吾常凝汝与文伟优劣未别也,而今而后,吾意了矣。”
先主立太子,祎与允俱为舍人,迁庶子。后主践位,为黄门侍郎。丞相亮南征还,群僚于数十里逢迎,年位多在祎右,而亮特命祎同载,由是众人莫不易观。亮以初从南归,以祎为昭信校尉使吴。孙权性滑稽,诸葛恪、羊衜等才博果辩,论难锋至,祎辞顺义笃,据理以答,终不能屈。权甚器之,谓祎曰:“君天下淑德,必当股肱蜀朝,恐不能数来也”。还,迁为郎中,亮北住汉中,请祎为参军。建兴八年,转为中护军,后又为司马。值军师魏延与长史杨仪相憎恶,每至并坐争论,延或举刀拟仪,仪泣涕横集。祎常入其坐间,谏喻分别,终亮之世,各尽延、仪之用者,祎匡救之力也。亮卒,祎为后军师。顷之,代蒋琬为尚书令。琬自汉中还涪,祎迁为大将军,录尚书事。
延熙七年,魏军次于兴势,假祎节,率众往御之。光禄大夫来敏至祎许别,求共围棋。于时羽檄交驰,人马擐甲,严驾已讫,祎与敏留意对戏,色无厌倦。敏曰:“向聊观试君耳!君信可人,必能办贼者也。”祎至,贼遂退,封成乡侯。琬固让州职,祎复领益州刺史。祎当国功名,略与琬比。十一年,出住汉中。自琬及祎,虽自身在外,庆赏刑威,皆遥先咨断,然后乃行,其推任如此。后十四年夏,还成都。
(选自《三国志·费祎传》,有改动)
【注】 ①开后鹿车:一种从后边开门、由人力推拉的小车。车窄小,仅容一鹿,故名。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仁将祎游学入蜀 将:带领
B.而今而后,吾意了矣
了:完毕
C.由是众人莫不易观
易:改变
D.魏军次于兴势
次:驻扎
【答案】 B(了:明白。)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而亮特命祎同载 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B.据理以答,终不能屈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C.各尽延、仪之用者 民归之,由水之就下
D.于时羽檄交驰 极娱游于暇日
【答案】 C(前一个为结构助词,“的”;后一个为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A项均为连词,表转折。B项均为连词,表修饰。D项均为介词,“在”。)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董允与费祎一起坐鹿车前去参加许靖之子的葬礼,下车时,在众人面前,董允面有难色,而费祎并不觉得寒酸。
B.费祎出使吴国,凭借聪明才智和高超的外交辞令,使得诸葛恪等才学渊博、善于诘难之人也不能争得主动,即使是能言善辩的孙权也不得不倍加赞赏。
C.魏延与杨仪两人屡生嫌隙,魏对杨有时甚至以刀剑相向,每当这时,费祎就到他们中间去,分辨是非,劝解开导,使两人均能各自发挥才能。
D.延熙七年,魏军来犯,大夫来敏通过对弈察探费祎气度,费祎经受住了考验,于是受命御贼,成功而还。
【答案】D(费祎受命御贼是在来敏察探费祎之前。)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君天下淑德,必当股肱蜀朝,恐不能数来也。(5分)
(2)自琬及祎,虽自身在外,庆赏刑威,皆遥先咨断,然后乃行,其推任如此。(5分)
【参考答案】
(1)你是天下具有美德和才能的人,一定会成为辅佐蜀国君主的重臣,恐怕不会常来(吴国)了。(关键词:“淑德”“股肱”“数”)
(2)从蒋琬到费祎,虽然他们自己身在朝廷外,(但朝廷的.)赏赐惩罚,都要事先询问(他们)再做出决断,然后才执行,他们受到的尊崇信任就像这样。(关键词:“咨”“推”)
参考译文:
费祎,字文伟,是江夏鄳人。他小时候父母双亡,靠同族父辈费伯仁生活。费伯仁带领费祎到蜀地求学。恰逢先主平定蜀地,费祎就留在益州,与汝南人许叔龙、南郡人董允齐名。当时许靖丧子,董允和费祎想一起到许靖之子的葬地去。董允向父亲董和请求要一辆车,董和就派人给他们驾驭一辆从后面开门的鹿车。董允面有难色不愿上车,而费祎就抢先上去。等到了葬地,诸葛亮和许多达官贵人都已到齐,车辆都很崭新华美,董允的神色一直局促不安,而费祎却泰然自若。车夫把车拉回去后,董和向他询问,知道情况是这样,就对董允说:“我常疑心自己还没分辨出你和文伟的优劣高低,从今以后,我很清楚了。”
先主立刘禅为太子,任费祎和董允为舍人,又升为庶子。后主刘禅继位后,他们任黄门侍郎。丞相诸葛亮南征回朝,群官到都城外几十里处迎接。其中大多数官员比费祎年长且职位尊贵,但诸葛亮却只命费祎与自己同乘一车,从此众人莫不对费祎另眼相看。诸葛亮刚从南边归来,任命费祎为昭信校尉出使吴国。孙权能说会道,他手下的诸葛恪、羊衜等人,知识广博,才能卓越,善于辩论,论辩责问言辞锋利,而费祎与他们谈论时,却滔滔不绝,含义深刻,据理回答,对方始终不能使他服输。孙权十分器重费祎,对他说:“你是天下具有美德和才能的人,必定会成为辅佐蜀国君主的重臣,以后恐怕不能常来了。”费祎回蜀后,升为郎中。诸葛亮北驻汉中时,请费祎任参军。建兴八年,费祎转任中护军,后又任司马。当时军师魏延与长史杨仪互相憎恶,每当坐在一起时就争论不休,有时魏延甚至举刀比划着要杀杨仪,杨仪则痛哭流涕。费祎就常坐到他们中间,分别予以劝解,诸葛亮在世时,之所以能充分发挥魏延、杨仪各自的才能,主要靠费祎对他们二人的帮助扶正。诸葛亮去世后,费祎任后军师。不久,代替蒋琬任尚书令。蒋琬从汉中回到涪县时,费祎升为大将军,总领尚书职务。
延熙七年,魏军驻扎在兴势山,后主授予费祎符节,他率领士兵前去抵御。光禄大夫来敏到费祎处告别,请他一起下盘棋。当时战事正急,军书往来传递,人马披甲戴盔,战车整备完毕,而费祎却与来敏专心致志地下棋,毫无急躁厌倦的样子。来敏说:“我来这里只不过是观察试探您罢了!看来您确实是最适宜的人选,一定能打退敌寇。”费祎到了兴势山,敌人就撤退了,费祎被封为成乡侯。后来,蒋琬一再推让益州的职务,费祎便又兼任益州刺史。费祎报效蜀国所立的功名,大致与蒋琬并列。延熙十一年,费祎出驻汉中。从蒋琬到费祎,即使身负重命远在朝外,但奖赏惩罚之事,朝廷都要先向他们征求意见,然后才执行,他们受到的尊崇信任就像这样。后来,延熙十四年夏,费祎回到成都。
篇7:《三国志·后妃传》阅读题答案及译文
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没在铜鞮侯家没:流落
B.若因爱登后,使人暴贵暴:糟蹋
C.后闻之,敕曰敕:告减
D.又进爵乡侯,增邑,并前五百户并:加上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由后之宠也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B.使者迎而无符弃甲曳兵而走
C.青龙三年春,后崩于许昌不求闻达于诸侯
D.以表子详为骑都尉斧斤以时人山林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项是
A.郭皇后从小十分聪慧,父亲很喜爱她,不过她很早就失去了父母,在战乱中颠沛流离。
B.郭皇后有智谋,时常向曹丕提出一些好的建议,使得文帝能够被定为太子继承王位,太子继承王位后,马上就封她为皇后。
C.郭皇后虽然做了皇后,但经常告诫自己的'兄弟亲戚,不能依仗权势去干一些违法乱纪的事情,以免受到刑罚。
D.郭皇后在对待丧葬这一事件上,反对厚葬,推崇薄葬,指出许多王侯公卿的陵墓被人盗掘的主要原因在于厚葬。
11.把第1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诸亲戚嫁娶,自当与乡里门户匹敌者,不得因势强与他方人婚也。(5分)
(2)今帝在远,吾幸未有是患,而便移止,奈何?(5分)
篇8:《三国志·后妃传》阅读题答案及译文
8.B(“暴”应为“突然”)
9.C(A.“之”,都是助词,前者译为“的”;后者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B.“而”,都是连词,前者表示转折,译为“可是”、“但”、“却”;后者表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C.“于”,都是介词,译为“在”。D.“以”,都是介词,前者译为“把”;后者表示论事的标准,译为“按”。)
10.B(由原文“太子即王位,后为夫人,及践阼,为贵嫔”可知,太子继承王位,郭皇后被封为夫人,到文帝登皇帝位,郭皇后被封为贵嫔,而不是皇后。)
11.(1)各亲戚嫁女娶妻,自然应当和家乡门当户对的人结亲,不能依仗势力大就和别处的人结亲。(5分。“匹敌”“因”各1分,句意通顺3分)
(2)现在皇帝在远方,我有幸没有贞姜那样的祸患,却就转移住处,这怎么行呢?(5分。“是患” “奈何”各1分,句意通顺3分)
篇9:《三国志·后妃传》阅读题答案及译文
文德郭皇后,安平广宗人。祖上世世代代做长史。郭皇后年少时父亲郭永对她感到惊异,说:“这是我女儿中的王。”于是用女王作为她的字。她早年失去了父母,死丧祸乱使她到处流浪,后来流落到铜鞑侯家为奴婢。太祖做魏公时,她得以纳入东宫。郭皇后有心计,时常有些建议被采纳。文帝被定为太子继承王位,郭皇后有计谋起到作用。太子继承王位,郭皇后被封为夫人,到文帝登皇帝位,郭皇后被封为贵嫔。甄皇后的死,是由于郭皇后的得宠。黄初三年,将要选定皇后位,文帝打算立她为皇后,中郎栈潜上疏说:“在以前帝王治理天下,不仅要靠外面大臣的辅佐,也要有宫内后妃的协助,这是国家治乱的根由,兴盛和衰败都由此而来。现在后宫里得到宠爱的姬妾,地位时常仅次于皇帝。如果因为宠爱她就让她当皇后,使出身微贱的人突然高贵起来,臣下担心后代地位低的凌驾于上,而地位高的反被废弃,开启了不合法度的事情,祸乱就从上面兴起了。”文帝不听从他的意见,于是立郭皇后为皇后。
郭皇后很早就死了兄弟,把堂兄郭表过继给父亲郭永作儿子,授任奉车都尉。郭皇后的表亲刘斐和别国的人结为婚姻,郭皇后听说这件事后,告诫说:“各亲戚嫁女娶妻,自然应当和家乡门当户对的人结亲,不能依仗势力大就和别处的人结亲。”郭皇后姐姐的儿子孟武回到家乡,求取小妾,郭皇后制止了他。于是告诫各家亲戚说:“现在世间妇女少,应该婚配给军中的将士,不能藉故娶来作妾。应该各自谨慎,不要带头受到惩罚。”
黄初五年,文帝东征,郭皇后留在许昌永始台。当时一连下雨一百多天,城楼多有损坏,有关官员上奏请求她转移住处。郭皇后说:“以前楚昭王出外巡游,贞姜留在渐台,长江的洪水来临,使者前来接她转移却没带符节,贞姜不肯离去,结果被淹死。现在皇帝在远方,我有幸没有贞姜那样的祸患,却就转移住处,这怎么行呢?”大臣们没有谁敢再说什么了。黄初六年,文帝向东征伐吴国,到了广陵郡,郭皇后留在谯宫。当时郭表留在宫中值宿警卫,想截断水流捕鱼。郭皇后说:“水道应当用来通漕运,而且缺乏木料。奴仆们不在面前,自然要私自拿公家的竹木作拦水的堤堰。现在奉车都尉缺少的东西,难道是鱼吗?”
明帝继承皇位,尊奉郭皇后称皇太后,她居住的宫殿称永安宫。太和四年,明帝下诏书封郭表为安阳亭侯,又进封为乡侯,增加食邑,加上以前的共五百户,升任中垒将军。任命郭表的儿子郭详为骑都尉。这一年,明帝追谧太后的父亲郭永为安阳乡敬侯,母亲董氏为都乡君。升任郭表为昭德将军,加授金印紫绶,赐位特进,郭表的第二个儿子郭训任骑都尉。到孟武母亲死去,打算厚葬,修建祠堂,太后制止说:“自从战乱以来,坟墓没有不被挖开的,都是因为厚葬的缘故;首阳陵应该作为效法的榜样。”青龙三年春,郭太后在许昌去世,按照文帝关于葬制的文告营建陵墓,三月庚寅,安葬在首阳陵西边。
篇10:《三国志·后妃传》阅读题答案及译文
文德郭皇后,安平广宗人也。祖世长史。后少而父永苛之曰:“此乃吾女中王也。”遂以女王为字。早失二.亲,丧乱流离,没在铜鞮侯家。太祖为魏公时,得入东宫。后有智数,时时有所献纳。文帝定为嗣,后有谋焉。太子即王位,后为夫人,及践阼,为贵嫔。甄后之死,由后之宠也。黄初三年,将登后位,文帝欲立为后,中郎栈潜上疏曰:“在昔帝王之治天下,不惟外辅,亦有内助,治乱所由,盛衰从之。圣哲慎立元妃,必取先代世族之家。今后宫嬖宠,常亚乘舆。若囚爱登后,使人暴贵,臣恐后世下陵上替,开张非度,乱自上起也。”文帝不从。遂立为皇后。
后早丧兄弟,以从兄表继永后,拜奉车都尉。后外亲刘斐与他国为婚,后闻之,敕曰:“诸亲戚嫁娶,自当与乡里门户匹敌者,不得因势强与他方人婚也。”后姊子盂武还乡里,求小妻,后止之。遂敕诸家曰:“今世妇女少,当配将士,不得因缘取以为妾也。宜各自慎,无为罚首。”
五年,帝东征,后留许昌永始台。时霖雨百余日,城楼多坏,有司奏请移止。后曰:“昔楚昭王出游,贞姜留渐台,江水至,使者迎而无符,不去,卒没。今帝在远,吾幸未有是患,而便移止,奈何?”二群臣莫敢复言。六年,帝东征吴,至广陵,后留谯宫。时表留宿卫,欲遏水取鱼。后曰:“水当通运漕,又少材木,奴客不在目前,当复私取官竹木作梁遏。今奉车所不足者,岂鱼乎”
明帝即位,尊后为皇太后,称永安宫。太和四年,诏封表安阳亭侯,又进爵乡侯,增邑,并前五百户,迁中垒将军。以表子详为骑都尉。其年,帝追谥太后父永为安阳乡敬侯,母董为都乡君。迁表昭德将军,加金紫,位特进,表第二子训为骑都尉。及孟武母卒,欲厚葬,起祠堂,太后止之曰:“自丧乱以来,坟墓无不发掘,皆由厚葬也。首阳陵可以为法。,’青龙三年春,后崩于许昌,以终制营陵,三月庚寅,葬首阳陵西。
(选自《三国志·后妃传》)
★ 杜诗简介
★ 四字励志成语故事
★ 得意扬扬的反义词
★ 如坐针毡的典故
【《三国志·宗预传》阅读练习答案及译文(精选10篇)】相关文章:
涸辙之鲋阅读训练题与答案2022-05-06
古诗初渡汉江2022-06-08
得意扬扬近义词2022-10-16
果然如此成语的解释及近义词2022-08-13
国学经典名句精选及解读2022-08-16
高中语文阅读理解山乡的渡船老人附答案2024-01-18
明眸皓齿成语的解释及近义词2023-12-17
描写竹的古诗词2023-08-27
百尺竿头近义词及成语解释2023-12-26
金蝉脱壳成语解释及近义词2022-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