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佝偻者承蜩》阅读答案

时间:2022-10-19 07:39:49 阅读答案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佝偻者承蜩》阅读答案(集锦12篇)由网友“消费主义河流水”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整理过的《佝偻者承蜩》阅读答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佝偻者承蜩》阅读答案

篇1:《佝偻者承蜩》阅读答案

孔子到楚国去,走出树林,看见一个驼背老人正用竿子粘知了,就好像在地上拾取一样.

孔子说:“先生真是灵巧啊!大概有什么好方法吧?”驼背老人说:“我是有好的办法.首先要练手腕.经过一个夏天的练习,在竿头累迭起两个丸子而不会坠落,那么失手的情况已经很少了;迭起三个丸子而不坠落,那么失手的情况十次不会超过一次了;迭起五个丸子而不坠落,就会像在地面上拾取东西一样容易.除了练手腕,练臂力,还要练站功,我捉知了时,身体竖得像木桩一样,纹丝不动, 我举竿的`手臂,就像枯木的树枝.除了基本功要过硬,思想也要专注.即使天地很大,万物品类很多,我一心只注意蝉的翅膀,从不思前想后左顾右盼,绝不因纷繁的万物而改变对蝉翼的注意,为什么不能成功呢!”

孔子转身对弟子们说:“专心致志,不分散注意力,就会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这说的就是这位驼背的老人吧!”

1.联系短文内容,可推题目“佝偻者承蜩”的意思是

2用“——”画出文中一个比喻句

3.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句子

“除了基本功要过硬,思想也要专注”“基本功要过硬”指的是—— “思想也要专注”指的是—— .这个句子在这段起了什么作用

4.找出文中一个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5.读了这个语言故事,你从中明白了什么?

参考答案

1,答:意思是做任何事都要基础扎实 不能投机取巧

2,答:比喻句是‘除了练手腕,练臂力,还要练站功,我捉知了时,身体竖得像木桩一样,纹丝不动,我举竿的手臂,就像枯木的树枝.除了基本功要过硬,思想也要专注.’

3,答:基本功指的是平日的一点一滴的积累,一步一步换来的成果.思想专注指的是要有恒心有毅力,做事要持之以恒,要专注.这个句子在问中是做为中心句出现的,高度概括了本文所要表达的核心.

4,答:反问句是‘即使天地很大,万物品类很多,我一心只注意蝉的翅膀,从不思前想后左顾右盼,绝不因纷繁的万物而改变对蝉翼的注意,为什么不能成功呢?’改陈述句“即使天地很大,万物品类很多,我一心只注意蝉的翅膀,从不思前想后左顾右盼,绝不因纷繁的万物而改变对蝉翼的注意,就能成功!”

5,答:从这个故事中我明白了无论做任何事都要从基础做起,一步一个脚印,持之以恒,要有信心与决心,不投机取巧.

篇2:佝偻承蜩原文及翻译

佝偻承蜩原文及翻译

【原文】

(选自《庄子·达生》)

仲尼适楚,出于林中,见佝偻(gōu lóu)者承蜩(tiáo,蝉),犹掇(duó,拾取)之也。仲尼曰:“子巧乎!有道邪?”曰:“我有道也。五六月累丸二而不坠,则失者锱铢(zī zhū,都是古代的极小重量单位,表示很少); 累三而不坠,则失者十一;累五而不坠,犹掇之也。吾处身也,若厥(jué,失去知觉)株拘;吾执臂也,若槁木之枝;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吾不反不侧,不以万物易蜩之翼,何为而不得!”孔子顾谓弟子曰:“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其佝偻丈人之谓乎!”

【译文】

孔子前往楚国,行走在一片树林中,看见一个驼背人在捕蝉,就像拾取蝉一样容易。 孔子(上前)问道:“您真灵巧啊!有什么诀窍吗?” (驼背人)答道:“我有诀窍啊。练习了五六个月。在竿头上叠放着两个泥丸,这两个泥丸不掉下来了,然后再去粘蝉,那么失手的概率就很小了;后来在竿头上叠放三个泥丸,不掉下来了,然后再去粘蝉,失手的机会只有十分之一;再后来在竿头上叠放五个泥丸,这五个泥丸仍不掉下来,然后再去粘蝉,就好像在地上拾取一样容易了。(粘知了时)我的身子站定在那,就像没有知觉的.断木桩子;我举着的手臂,就像枯树枝;即使天地很大,万物很多, 而(此时)(我)就只知道有蝉翼。我不回头不侧身,不因万物而改变对蝉翼的注意,为什么得不到(蝉)呢!” 孔子回头对弟子们说:“运用注意力不分散,就是高度凝聚精神,恐怕说的就是这位驼背的老人吧!”

【注释】

1.佝偻:脊背向前弯曲。“佝偻者”即驼背的人。

2·承:(用长竿)取物。

3· 蜩:蝉

4.出:经过,取道

5. 锱铢:锱和铢都是古代重量单位,锱是一两的四分之一,铢是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这里比喻极少的数量或极小的可能。

6.厥:通“橛”,断掉的树木。

7.株枸:断残的树桩

8.凝:精力专注或注意力集中

9吾;我

10:邪(yé):疑问语,“吗”“呢”

11:执:举

篇3:徇偻者承蜩文言文阅读答案

徇偻者承蜩文言文阅读答案

孔子适楚,出于林中,见佝偻者粘蜩①,如掇②之也。子曰:“子巧矣!有道邪?”

曰:“我有道也。竿头叠泥丸二而不坠落,则粘蜩失手者锱铢;叠三而不坠,则失者十一;叠五而不坠,犹掇之也。吾处身③也,若断木;吾执臂也,若枯枝;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吾不以万物易蜩之翼,何为而不得!”

孔子顾谓弟子曰:“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其佝偻丈人之谓乎!”

(选自《庄子·佝偻承蜩》,有改动)

(注释)①粘蜩:用顶端附有粘性物的棍棒粘翼捕蝉。②掇:随手拿取、捡拾。③:处身:身子站定在那儿。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A.

(1)孔子适楚 (___________)

(2)则失者十一 (___________)

(3)若断木 (___________)

(4)孔子顾谓弟子曰(_________)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以”与例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吾不以万物易蜩之翼A.以顺为正者(《富贵不能淫》)

B.能以径寸之木(《核舟记》)

C.以衾拥覆,久而乃和(《送东阳马生序》)

D.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子巧矣!有道邪?

(2)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

4、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1、

(1)到.……去。

(2)十分之一。

(3)好像。

(4)回头看。

2、D 题目中的“吾不以万物易蜩之翼“中的“以“是”因为”;A项中“以”是“把”;B项中的“以“是”用”;C项中的“以“是”用”;D项中的“以”是“因为”。故选D。

3、(1)先生技艺真是精巧啊!有门道(方法)吗?

(2)虽然天地很大,万物很多,而(我)就只知道有蝉翼。

4、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专心致志,精神集中。只有做到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好。

阅读理解记叙文要素作用题型答题方法

(1)时间:以...的时间为序(或线索)来写,使记叙的过程更清楚。

(2)地点:以...的转换为序来写,为人物提供活动环境。

(3)事件:以...的事件来写,突出人物形象,使人物有血有肉,丰富鲜明。

(4)人物:以...的活动来写,推进故事情节向前发展。

阅读记叙文如何理清文章思路

1、辨析记叙线索。

要将多个材料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必须有一条线索。阅读记叙文要设法找出文章的线索,并沿着它步步弄清各段落、层次,直到全篇的思想内容。线索形式一般有:时间的转移;空间的变换;思想感情的发展;一人;一事;一物。要想准确地把握记叙文的线索,首先要吃透原文,弄清人物之间的关系和事件的来龙去脉。在此基础上,分析各个材料之间的联系,弄清材料的有机联系,也就能找到了文章的线索。

2、理清记叙顺序。

常见记叙顺序有三类:一是按时间顺序安排情节,包括顺叙、倒叙、插叙等;二是按空间顺序安排内容;三是按材料不同而分门别类叙述内容。分析记叙的顺序,可准确地把握文章的条理、层次,体会不同的叙述方式对表达文章中心的作用。而要分清顺叙、倒叙和插叙的类型,其方法是仔细读文章,看看其中有无时间上的先后错落现象,或看事件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模式的变动现象,如有,则这些地方可能运用了倒叙和插叙。阅读时应特别注意“倒”“顺”之间的起讫点,认清那些起关键作用的词句和段落。

篇4:《丈人承蜩》语文阅读和答案

《丈人承蜩》语文阅读和答案

仲尼⑴适⑵楚,出于林中⑶,见佝偻⑷者承蜩⑸,犹掇⑹之也。

仲尼曰:子巧乎!有道邪?

曰:我有道也。五六月⑺,累丸二而不坠,则失者锱铢⑻;累三而不坠,则失者十一;累五而不坠,犹掇之也。吾处身⑼也,若橛⑽株拘⑾;吾执臂⑿也,若槁木之枝。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⒀。吾不反不侧,不以万物易蜩之翼,何为而不得?

孔子顾谓弟子曰: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其佝偻丈人之谓乎?

注释

⑴仲尼:孔子。⑵适:往,到。⑶出于林中:从林中经过。⑷佝偻:驼背。⑸承蜩(ti o):用竿粘知了。⑹掇:拾取。⑺五六月:指夏天。⑻锱铢:古代重量单位。一锱为四分之一两,一铢为二十四分之一两。借此指次数极⑼处身:立身。⑽橛(ju ):木桩,象木桩那样竖立着。用为动词。⑾株拘:带枯枝的树墩。⑿执臂:执竿的手臂。 ⒀唯蜩翼之知:即唯知蜩翼。用唯之(为)的格式作前置的标志,把宾语蜩翼置于动词谓语知之前。

阅读训练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不以万物易蜩之翼__________ ②孔子顾谓弟子曰_________

2.指出下列句中于的意义和用法。

①出于林中 ②乃凝于神 ③万事莫贵于义

3.翻译句子。

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

译文:

4.这篇短文的主旨句是________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

5.老人粘知了的`诀窍给我们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①转移 ②回过头去

2.①介词,从。 ②介词,在。 ③介词,比。

3.虽然天地这么大,万物这么多,但(我心目中)只注意在知了翅膀上。

4.用志不分,乃凝于神。意思是:用心集中,不分散注意力。

5.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专心致志,精神集中。只有做到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好。

译文

仲尼到楚国去,从树林中经过,看见一位驼背老人用长竿粘知了,就好象伸手拾东西那样容易。

促尼说:你真巧啊;有什么诀窍吗?

老人说:我有诀窍。夏天时,(如果能在竿头)摞上两枚圆丸而不掉下来,那么知了很少能跑掉;如果摞上三枚圆丸而不掉下来,那么十只也不过跑掉一只;能摞上五枚圆丸而不掉下来,那粘知了就象伸手拾东西一样了。我站立在那里,身体就象一个树桩子;我执竿的手臂,就象一节枯树的干枝。虽然天地这么大,万物这么多,但(我心目中)只注意在知了翅膀上。我不转身不侧身,不因万物干扰而转移我对知了翅膀的注意力,这怎能粘不到知了呢?

孔子回头对学生说:用心集中,不分散注意力,大概就是指这位驼背老人说的吧?

篇5:疴偻者承蜩文言文翻译

仲尼适楚,出于林中,见佝偻者承蜩,犹掇之也。仲尼曰:“子巧乎!有道邪?”曰:“我有道也。五、六月累丸二而不坠,则失者锱铢;累三而不坠,则失者十一;累五而不坠,犹掇之也。吾处身也,若厥株拘;吾执臂也,若槁木之枝;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吾不反不侧,不以万物易蜩之翼,何为而不得!“

孔子顾谓弟子曰:“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其痀偻丈人之谓乎!”

篇6:疴偻者承蜩文言文翻译

孔子到楚国去,走出树林,看见一个驼背的老人正用竿子粘蝉,就好像在地上拾取一样。孔子说:“先生的技艺真是巧妙啊!有什么技巧吗?”驼背老人说:“我有我的办法。经过五、六个月的练习,在竿头累叠起两个丸子而不会坠落,那么失手的'情况已经很少了;叠起三个丸子而不坠落,那么失手的情况十次不会超过一次了;叠起五个丸子而不坠落,也就会像在地面上拾取一样容易。我立定身子,犹如临近地面的断木,我举竿的手臂,就像枯木的树枝;虽然天地很大,万物品类很多,我一心只注意蝉的翅膀。我不反身,不侧视,一动不动,绝不因纷繁的万物而改变对蝉翼的注意,怎么会不成功呢!”

孔子转身对弟子们说:“运用心志不分散,就是高度凝聚精神,它就是驼背老人说的道理!”

篇7:圬者王承福传阅读答案

韩 愈

圬之为技,贱且劳者也。有业之,其色若自得者。听其言,约而尽。问之,王其姓,承福其名,世为京兆长安农夫。天宝之乱,发人为兵,持弓矢十三年,有官勋,弃之来归。丧其土田,手镘②衣食,馀三十年,舍于市之主人,而归其屋食③之当焉。视时屋食之贵贱,而上下其圬之佣以偿之;有馀,则以与道路之废疾饿者焉。

又曰:粟,稼而生者也,若布与帛,必蚕绩而后成者也;其他所以养生之具,皆待人力而后完也,吾皆赖之。然人不可遍为,宜乎各致其能以相生也。故君者,理我所以生者也;而百官者,承君之化者也。任有大小,惟其所能,若器皿焉。食焉而怠其事,必有天殃,故吾不敢一日舍镘以嬉。夫镘易能可力焉又诚有功取其直虽劳无愧吾心安焉夫力易强而有功也心难强而有智也。用力者使于人,用心者使人,其亦宜也。吾特择其易为而无愧者取焉。

嘻!吾操镘以入富贵之家有年矣。有一至者焉,又往过之,则为墟矣;有再至、三至者焉,而往过之,则为墟矣。问之其邻,或曰:噫!刑戮也。或曰:身既死,而其子孙不能有也。或曰:死而归之官也。吾以是观之,非所谓食焉怠其事而得天殃者邪?非强心以智而不足,不择其才之称否而冒之者邪?非多行可愧,知其不可而强之者邪?将富贵难守,薄功而厚飨之者邪?抑丰悴有时,一去一来而不可常者邪?吾之心悯焉,是故择其力之可能者行焉。乐富贵而悲贫贱,我岂异于人哉?

又曰:功大者,其所以自奉也博,妻与子,皆养于我者也;吾能薄而功小,不有之可也。又吾所谓劳力者,若立吾家而力不足,则心又劳也。一身而二任焉,虽圣者不可为也。

愈始闻而惑之,又从而思之,盖贤者也,盖所谓独善其身者也。然吾有讥焉,谓其自为也过多,其为人也过少,其学杨朱之道者邪?杨之道,不肯拔我一毛而利天下,而夫人以有家为劳心,不肯一动其心以蓄其妻子,其肯劳其心以为人乎哉?虽然,其贤于世之患不得之,而患失之者,以济其生之欲、贪邪而亡道以丧其身者,其亦远矣!又其言有可以警余者,故余为之传而自鉴焉。

(节选自《古文鉴赏辞典》)

【注】①圬者:泥瓦匠。圬,涂抹、粉刷墙壁。②镘:泥瓦匠抹墙的工具。③屋食:房租和伙食费。

17.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听其言,约而尽 约:简要

B.故君者,理我所以生者也 理:治理

C.然吾有讥焉 讥:讥笑

D.贪邪而亡道以丧其身者 亡道:无道

18. 下列各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世为京兆长安农夫 ②窃为大王不取也

B.①则以与道路之废疾饿者焉 ②申之以孝悌之义

C.①若布与帛,必蚕绩而后成者也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D.①吾以是观之 ②吾从而师之

1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的主人公王承福是个有战功、可以获得官职的人,却放弃了做官回到家乡,操镘做工谋生,租住在雇佣他的人家中。

B.本文先叙事后议论,简于叙事,重在议论,表面上是传记体,实际上是一篇借传记展开议论的杂文。

C.本文肯定自食其力的人,鞭挞多行可愧食焉而怠其事的富贵者,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难能可贵的。

D.本文作者借一个弃官操镘、自食其力的圬者之口,提出各致其能以相生和独善其身的主张。

20.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夫 镘 易 能 可 力 焉 又 诚 有 功 取 其 直 虽 劳 无 愧 吾 心 安 焉 夫 力 易 强 而 有 功 也 心 难 强 而 有 智 也

2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视时屋食之贵贱,而上下其圬之佣以偿之。(3分)

(2)用力者使于人,用心者使人,亦其宜也。(3分)

参考答案:

17.C(讥:责备、批评。)

18.B(A是,动词/认为,动词;B均为拿、用,介词;C至于,连词/如果,表假设;D这件事,指示代词/他,人称代词。)

19.D(独善其身的主张有误)

20.夫镘易能/可力焉/又诚有功/取其直/虽劳无愧/吾心安焉/夫力易强而有功也/心难强而有智也(对一处得1分,对三处得3分,断错一处扣1分)

21.(1)(3分)根据当时房租、伙食费的高低,来增减他粉刷墙壁的工价,归还给主人。(译出视上下佣各1分)

(2)(3分)干体力活的人被人役使,用脑力的人役使人,也是应该(合理)的。(被动句式1分,使1分,宜1分)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粉刷墙壁作为一种手艺,是卑贱而且辛苦的。有个人以这作为职业,样子却好像自在满意。听他讲的话,言词简明,意思却很透彻。问他,他说姓王,承福是他的名。祖祖辈辈是长安的农民。天宝年间发生安史之乱,抽调百姓当兵,他也被征入伍,手持弓箭战斗了十三年,有官家授给他的勋级,但他却放弃官勋回到家乡来。由于丧失了田地,就靠拿着镘子维持生活过了三十多年。他寄居在街上的屋主家里,并付给相当的房租、伙食费。根据当时房租、伙食费的高低,来增减他粉刷墙壁的工价,归还给主人。有钱剩,就拿去给流落在道路上的残废、贫病、饥饿的`人。

他又说:粮食,是人们种植才长出来的。至于布匹丝绸,一定要靠养蚕、纺织才能制成。其他用来维持生活的物品,都是人们劳动然后才完备的,我都离不开它们。但是人们不可能样样都亲手去制造,最合适的做法是各人尽他的能力,相互协作来求得生存。所以,国君的责任是治理我们,使我们能够生存,而各种官吏的责任则是秉承国君的旨意来教化百姓。责任有大有小,只有各尽自己的能力去做,好像器皿的大小虽然不一,但是各有各的用途。如果光吃饭不做事,一定会有天降的灾祸。所以我一天也不敢丢下我泥镘子去游戏嬉戏。粉刷墙壁是比较容易掌握的技能,可以努力做好,又确实有成效,还能取得应有的报酬,虽然辛苦,却问心无愧,因此我心里十分坦然。力气容易用劲使出来并且取得成效,脑子却难以勉强使它获得聪明。这样,干体力活的人被人役使,用脑力的人役使人,也是应该的。我只是选择那种容易做而又问心无愧的活来取得报酬哩!

唉!我拿着镘子到富贵人家干活有许多年了。有的人家我只去过一次,再从那里经过,当年的房屋已经成为废墟了。有的我曾去过两次、三次,后来经过那里,也成为废墟了。向他们邻居打听,有的说:唉!他们家主人被判刑杀掉了。有的说:原主人已经死了,他们的子孙不能守住遗产。也有的说:人死了,财产都充公了。我从这些情况来看,不正是光吃饭不做事遭到了天降的灾祸吗?不正是勉强自己去干才智达不到的事,不选择与他的才能相称的事却要去充数据高位的结果吗?不正是多做了亏心事,明知不行,却勉强去做的结果吗?也可能是富贵难以保住,少贡献却多享受造成的结果吧!也许是富贵贫贱都有一定的时运,一来一去,不能经常保有吧?我的心怜悯这些人,所以选择力所能及的事情去干。喜爱富贵,悲伤贫贱,我难道与一般人不同吗?

他还说:贡献大的人,他用来供养自己的东西多,妻室儿女都能由自己养活。我能力小,贡献少,没有妻室儿女是可以的。再则我是个干体力活的人,如果成家而能力不足以养活妻室儿女,那么也够操心的了。一个人既要劳力,又要劳心,即使是圣人也不能做到啊!

我刚听到这些话,感到迷惑不解,又接着想了一下,这大概是一个有德行的人,大概就是人们所说的独善其身的人啊。不过我还有意见,认为他替自己想得太多,为别人想得太少,该是个学杨朱之道的人吧?杨朱的学说是不肯拔掉自己一根毫毛去造福天下。这王承福认为有个家是劳心,竟不肯开动脑筋去养活妻室儿女,那还肯操劳心思去为别人吗?虽然这样,他比世上那些患得患失,只求满足自己的生活欲望,贪婪邪恶,没有道德以至丢掉性命的人,可要好得多了!加上他的话有些是可使我警惕的,所以我给他写了这篇传记,作为自己的鉴戒。

篇8:《圬者王承福传》阅读答案

《圬者王承福传》阅读答案

圬之为技,贱且劳者也。有业之,其色若自得者。听其言,约而尽。问之,王其姓,承福其名,世为京兆长安农夫。天宝之乱,发人为兵,持弓矢十三年,有官勋,弃之来归。丧其土田,手镘②衣食,馀三十年,舍于市之主人,而归其屋食③之当焉。视时屋食之贵贱,而上下其圬之佣以偿之;有馀,则以与道路之废疾饿者焉。

又曰:“粟,稼而生者也,若布与帛,必蚕绩而后成者也;其他所以养生之具,皆待人力而后完也,吾皆赖之。然人不可遍为,宜乎各致其能以相生也。故君者,理我所以生者也;而百官者,承君之化者也。任有大小,惟其所能,若器皿焉。食焉而怠其事,必有天殃,故吾不敢一日舍镘以嬉。夫镘易能可力焉又诚有功取其直虽劳无愧吾心安焉夫力易强而有功也心难强而有智也。用力者使于人,用心者使人,其亦宜也。吾特择其易为而无愧者取焉。

“嘻!吾操镘以入富贵之家有年矣。有一至者焉,又往过之,则为墟矣;有再至、三至者焉,而往过之,则为墟矣。问之其邻,或曰:‘噫!刑戮也。’或曰:‘身既死,而其子孙不能有也。’或曰:‘死而归之官也。’吾以是观之,非所谓食焉怠其事而得天殃者邪?非强心以智而不足,不择其才之称否而冒之者邪?非多行可愧,知其不可而强之者邪?将富贵难守,薄功而厚飨之者邪?抑丰悴有时,一去一来而不可常者邪?吾之心悯焉,是故择其力之可能者行焉。乐富贵而悲贫贱,我岂异于人哉?”

又曰:“功大者,其所以自奉也博,妻与子,皆养于我者也;吾能薄而功小,不有之可也。又吾所谓劳力者,若立吾家而力不足,则心又劳也。一身而二任焉,虽圣者不可为也。”

愈始闻而惑之,又从而思之,盖贤者也,盖所谓“独善其身”者也。然吾有讥焉,谓其自为也过多,其为人也过少,其学杨朱之道者邪?杨之道,不肯拔我一毛而利天下,而夫人以有家为劳心,不肯一动其心以蓄其妻子,其肯劳其心以为人乎哉?虽然,其贤于世之患不得之,而患失之者,以济其生之欲、贪邪而亡道以丧其身者,其亦远矣!又其言有可以警余者,故余为之传而自鉴焉。

(节选自《古文鉴赏辞典》)

【注】①圬者:泥瓦匠。圬,涂抹、粉刷墙壁。②镘:泥瓦匠抹墙的工具。③屋食:房租和伙食费。

17.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听其言,约而尽约:简要

B.故君者,理我所以生者也理:治理

C.然吾有讥焉讥:讥笑

D.贪邪而亡道以丧其身者亡道:无道

18.下列各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世为京兆长安农夫②窃为大王不取也

B.①则以与道路之废疾饿者焉②申之以孝悌之义

C.①若布与帛,必蚕绩而后成者也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D.①吾以是观之②吾从而师之

1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的主人公王承福是个有战功、可以获得官职的人,却放弃了做官回到家乡,操镘做工谋生,租住在雇佣他的人家中。

B.本文先叙事后议论,简于叙事,重在议论,表面上是传记体,实际上是一篇借传记展开议论的杂文。

C.本文肯定自食其力的人,鞭挞“多行可愧”“食焉而怠其事”的“富贵者”,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难能可贵的。

D.本文作者借一个弃官操镘、自食其力的圬者之口,提出“各致其能以相生”和“独善其身”的主张。

20.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夫镘易能可力焉又诚有功取其直虽劳无愧吾心安焉夫力易强而有功也心难强而有智也

2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视时屋食之贵贱,而上下其圬之佣以偿之。(3分)

(2)用力者使于人,用心者使人,亦其宜也。(3分)

参考答案:

17.C(讥:责备、批评。)

18.B(A是,动词/认为,动词;B均为拿、用,介词;C至于,连词/如果,表假设;D这件事,指示代词/他,人称代词。)

19.D(“独善其身”的主张有误)

20.夫镘易能/可力焉/又诚有功/取其直/虽劳无愧/吾心安焉/夫力易强而有功也/心难强而有智也(对一处得1分,对三处得3分,断错一处扣1分)

21.(1)(3分)根据当时房租、伙食费的高低,来增减他粉刷墙壁的工价,归还给主人。(译出“视”“上下”“佣”各1分)

(2)(3分)干体力活的人被人役使,用脑力的人役使人,也是应该(合理)的。(被动句式1分,“使”1分,“宜”1分)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粉刷墙壁作为一种手艺,是卑贱而且辛苦的。有个人以这作为职业,样子却好像自在满意。听他讲的话,言词简明,意思却很透彻。问他,他说姓王,承福是他的名。祖祖辈辈是长安的农民。天宝年间发生安史之乱,抽调百姓当兵,他也被征入伍,手持弓箭战斗了十三年,有官家授给他的勋级,但他却放弃官勋回到家乡来。由于丧失了田地,就靠拿着镘子维持生活过了三十多年。他寄居在街上的屋主家里,并付给相当的房租、伙食费。根据当时房租、伙食费的高低,来增减他粉刷墙壁的工价,归还给主人。有钱剩,就拿去给流落在道路上的残废、贫病、饥饿的人。

他又说:“粮食,是人们种植才长出来的。至于布匹丝绸,一定要靠养蚕、纺织才能制成。其他用来维持生活的物品,都是人们劳动然后才完备的,我都离不开它们。但是人们不可能样样都亲手去制造,最合适的做法是各人尽他的能力,相互协作来求得生存。所以,国君的责任是治理我们,使我们能够生存,而各种官吏的责任则是秉承国君的旨意来教化百姓。责任有大有小,只有各尽自己的`能力去做,好像器皿的大小虽然不一,但是各有各的用途。如果光吃饭不做事,一定会有天降的灾祸。所以我一天也不敢丢下我泥镘子去游戏嬉戏。粉刷墙壁是比较容易掌握的技能,可以努力做好,又确实有成效,还能取得应有的报酬,虽然辛苦,却问心无愧,因此我心里十分坦然。力气容易用劲使出来并且取得成效,脑子却难以勉强使它获得聪明。这样,干体力活的人被人役使,用脑力的人役使人,也是应该的。我只是选择那种容易做而又问心无愧的活来取得报酬哩!

“唉!我拿着镘子到富贵人家干活有许多年了。有的人家我只去过一次,再从那里经过,当年的房屋已经成为废墟了。有的我曾去过两次、三次,后来经过那里,也成为废墟了。向他们邻居打听,有的说:‘唉!他们家主人被判刑杀掉了。’有的说:‘原主人已经死了,他们的子孙不能守住遗产。’也有的说:‘人死了,财产都充公了。’我从这些情况来看,不正是光吃饭不做事遭到了天降的灾祸吗?不正是勉强自己去干才智达不到的事,不选择与他的才能相称的事却要去充数据高位的结果吗?不正是多做了亏心事,明知不行,却勉强去做的结果吗?也可能是富贵难以保住,少贡献却多享受造成的结果吧!也许是富贵贫贱都有一定的时运,一来一去,不能经常保有吧?我的心怜悯这些人,所以选择力所能及的事情去干。喜爱富贵,悲伤贫贱,我难道与一般人不同吗?”

他还说:“贡献大的人,他用来供养自己的东西多,妻室儿女都能由自己养活。我能力小,贡献少,没有妻室儿女是可以的。再则我是个干体力活的人,如果成家而能力不足以养活妻室儿女,那么也够操心的了。一个人既要劳力,又要劳心,即使是圣人也不能做到啊!”

我刚听到这些话,感到迷惑不解,又接着想了一下,这大概是一个有德行的人,大概就是人们所说的“独善其身”的人啊。不过我还有意见,认为他替自己想得太多,为别人想得太少,该是个学”杨朱之道"的人吧?杨朱的学说是不肯拔掉自己一根毫毛去造福天下。这王承福认为有个家是劳心,竟不肯开动脑筋去养活妻室儿女,那还肯操劳心思去为别人吗?虽然这样,他比世上那些患得患失,只求满足自己的生活欲望,贪婪邪恶,没有道德以至丢掉性命的人,可要好得多了!加上他的话有些是可使我警惕的,所以我给他写了这篇传记,作为自己的鉴戒。

篇9:《圬者王承福传》阅读答案

圬之为技,贱且劳者也。有业之,其色若自得者。听其言,约而尽。问之,王其姓,承福其名,世为京兆长安农夫。天宝之乱,发人为兵,持弓矢十三年,有官勋,弃之来归。丧其土田,手镘②衣食,馀三十年,舍于市之主人,而归其屋食③之当焉。视时屋食之贵贱,而上下其圬之佣以偿之;有馀,则以与道路之废疾饿者焉。

又曰:“粟,稼而生者也,若布与帛,必蚕绩而后成者也;其他所以养生之具,皆待人力而后完也,吾皆赖之。然人不可遍为,宜乎各致其能以相生也。故君者,理我所以生者也;而百官者,承君之化者也。任有大小,惟其所能,若器皿焉。食焉而怠其事,必有天殃,故吾不敢一日舍镘以嬉。夫镘易能可力焉又诚有功取其直虽劳无愧吾心安焉夫力易强而有功也心难强而有智也。用力者使于人,用心者使人,其亦宜也。吾特择其易为而无愧者取焉。

“嘻!吾操镘以入富贵之家有年矣。有一至者焉,又往过之,则为墟矣;有再至、三至者焉,而往过之,则为墟矣。问之其邻,或曰:‘噫!刑戮也。’或曰:‘身既死,而其子孙不能有也。’或曰:‘死而归之官也。’吾以是观之,非所谓食焉怠其事而得天殃者邪?非强心以智而不足,不择其才之称否而冒之者邪?非多行可愧,知其不可而强之者邪?将富贵难守,薄功而厚飨之者邪?抑丰悴有时,一去一来而不可常者邪?吾之心悯焉,是故择其力之可能者行焉。乐富贵而悲贫贱,我岂异于人哉?”

又曰:“功大者,其所以自奉也博,妻与子,皆养于我者也;吾能薄而功小,不有之可也。又吾所谓劳力者,若立吾家而力不足,则心又劳也。一身而二任焉,虽圣者不可为也。”

愈始闻而惑之,又从而思之,盖贤者也,盖所谓“独善其身”者也。然吾有讥焉,谓其自为也过多,其为人也过少,其学杨朱之道者邪?杨之道,不肯拔我一毛而利天下,而夫人以有家为劳心,不肯一动其心以蓄其妻子,其肯劳其心以为人乎哉?虽然,其贤于世之患不得之,而患失之者,以济其生之欲、贪邪而亡道以丧其身者,其亦远矣!又其言有可以警余者,故余为之传而自鉴焉。

(节选自《古文鉴赏辞典》)

【注】①圬者:泥瓦匠。圬,涂抹、粉刷墙壁。②镘:泥瓦匠抹墙的工具。③屋食:房租和伙食费。

17.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听其言,约而尽 约:简要

B.故君者,理我所以生者也 理:治理

C.然吾有讥焉 讥:讥笑

D.贪邪而亡道以丧其身者 亡道:无道

18. 下列各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世为京兆长安农夫 ②窃为大王不取也

B.①则以与道路之废疾饿者焉 ②申之以孝悌之义

C.①若布与帛,必蚕绩而后成者也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D.①吾以是观之 ②吾从而师之

1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的主人公王承福是个有战功、可以获得官职的人,却放弃了做官回到家乡,操镘做工谋生,租住在雇佣他的人家中。

B.本文先叙事后议论,简于叙事,重在议论,表面上是传记体,实际上是一篇借传记展开议论的杂文。

C.本文肯定自食其力的人,鞭挞“多行可愧”“食焉而怠其事”的“富贵者”,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难能可贵的。

D.本文作者借一个弃官操镘、自食其力的圬者之口,提出“各致其能以相生”和“独善其身”的主张。

20.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夫 镘 易 能 可 力 焉 又 诚 有 功 取 其 直 虽 劳 无 愧 吾 心 安 焉 夫 力 易 强 而 有 功 也 心 难 强 而 有 智 也

2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视时屋食之贵贱,而上下其圬之佣以偿之。(3分)

(2)用力者使于人,用心者使人,亦其宜也。(3分)

参考答案:

17.C(讥:责备、批评。)

18.B(A是,动词/认为,动词;B均为拿、用,介词;C至于,连词/如果,表假设;D这件事,指示代词/他,人称代词。)

19.D(“独善其身”的主张有误)

20.夫镘易能/可力焉/又诚有功/取其直/虽劳无愧/吾心安焉/夫力易强而有功也/心难强而有智也(对一处得1分,对三处得3分,断错一处扣1分)

21.(1)(3分)根据当时房租、伙食费的高低,来增减他粉刷墙壁的工价,归还给主人。(译出“视”“上下”“佣”各1分)

(2)(3分)干体力活的人被人役使,用脑力的人役使人,也是应该(合理)的。(被动句式1分,“使”1分,“宜”1分)

篇10:《圬者王承福传》原文及阅读答案

《圬者王承福传》原文及阅读答案

《圬者王承福传》是韩愈为一位名叫王承福的泥瓦匠做的传。王承福世代都是京都长安人,天宝之乱年间他打仗立了功勋,朝廷给他封功,他却没有接受,而是回到家乡做一名泥瓦匠。韩愈“听其言,约而尽”,进一步与他聊天,从他身上发现了许多独特的观点。

圬之为技贱且劳者也。有业之,其色若自得者。听其言,约而尽。问之,王其姓。承福其名。世为京兆长安农夫。天宝之乱,发人为兵。持弓矢十叁年,有官勋,弃之来归。丧其土田,手衣食,馀叁十年。舍于市之主人,而归其屋食之当焉。视时屋食之贵贱,而上下其圬之以偿之;有馀,则以与道路之废疾饿者焉。

又曰:“粟,稼而生者也;若布(市)与帛。必蚕绩而后成者也;其他所以养生之具,皆待人力而后完也;吾皆赖之。然人不可遍为,宜乎各致其能以相生也。故君者,理我所以生者也;而百官者,承君之化者也。任有大小,惟其所能,若器皿焉。食焉而怠其事,必有天殃,故吾不敢一日舍镘以嬉。夫镘易能,可力焉,又诚有功;取其直虽劳无愧,吾心安焉。夫力易强而有功也;心难强而有智也。用力者使于人,用心者使人,亦其宜也。吾特择其易为无傀者取焉。

“嘻!吾操镘以入富贵之家有年矣。有一至者焉,又往过之,则为墟矣;有再至、叁至者焉,而往过之,则为墟矣。问之其邻,或曰:“噫!刑戮也。”或曰:“身既死,而其子孙不能有也。”或曰:“死而归之官也。”吾以是观之,非所谓食焉怠其事,而得天殃者邪?非强心以智而不足,不择其才之称否而冒之者邪?非多行可愧,知其不可而强为之者邪?将富贵难守,薄功(宝)而厚飨之者邪?抑丰悴有时,一去一来而不可常者邪?吾之心悯焉,是故择其力之可能者行焉。乐富贵而悲贫贱,我岂异于人哉?”

又曰:“功大者,其所以自奉也博。妻与子,皆养于我者也;吾能薄而功小,不有之可也。又吾所谓劳力者,若立吾家而力不足,则心又劳也。”一身而二任焉,虽圣者不(石)可为也。

愈始闻而惑之,又从而思之,盖所谓“独善其身”者也。然吾有讥焉;谓其自为也过多,其为人也过少。其学杨朱之道者邪?杨之道,不肯拔我一毛而利天下。而夫人以有家为劳心,不肯一动其心以蓄其妻子,其肯劳其心以为人乎哉?虽然,其贤于世者之患不得之,而患失之者,以济其生之欲,贪邪而亡道以丧其身者,其亦远矣!又其言,有可以警余者,故余为之传而自鉴焉。

注:①圬wū:粉刷墙壁。②镘màn:粉刷墙壁的工具。

①圬:(wū)粉刷墙壁。技:手艺,技能。

②业之:以此为职业。

③约:简约,简明扼要。尽:详尽,这里可引申为透辟。

④京兆长安:京兆,原意是地方大而人口多的地方,指京城及其郊区。京,大;兆,众多。唐时长安属京兆府,故称京兆长安。

⑤天宝之乱:天宝,唐玄宗(李隆基)年号。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边将安禄山、史思明起兵叛唐,史称“安史之乱”。玄宗曾命荣王(李琬)为元帅,在京师招募士兵十一万讨伐安禄山。

⑥官勋:官家授给的勋级。唐制,有功劳者授以没有实职的官号,叫勋官。勋官有十二级。

⑦镘(man):镘子,粉刷墙壁的工具。

⑧市:街市。

⑨屋食:房租和伙食费。当:相当的价值。

⑩视时:根据当时。上下:增加或减少。佣:受雇为人劳动。这里作“工价”讲。

⑾稼:种植。

⑿致:尽。

⒀理:治。因唐高宗名治,唐人避讳,用“理”代“治”。

⒁化:教化。

⒂易能:容易掌握的技能。

⒃直:同“值”,价值,这里指报酬。

⒄力:指干体力活。心:指脑力劳动。强(qiǎng):勉力、努力。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天宝之乱,发人为兵 发:征调

B.上下其圬之佣以偿之 上下:增加或减少

C.吾特择其易为无愧者取焉 特:特别

D.皆待人力而后完也 待:依靠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弃之来归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B.食焉而怠其事 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C.则以与道路之废疾饿者焉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D.薄功而厚飨之者邪 何以番吾生而安吾性耶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承福是个有战功、可以获得官职的人,却放弃了做官回到家乡,操馒做工谋生,租住在雇佣他的人家中。

B.王承福认为社会是有一定分工的,也只有承认社会分工得必要性,才能安心于自己所做的事业,得到自己应有的利益而问心无愧。

C. 王承福一直都是在富贵人家干活,见证了许多富贵人家由盛而衰的变化,借此劝告人们不可“食焉怠其事”。

D.选文记叙了王承福的事迹和言行,对王承福所言,世人应当一分为二的看待。

13.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2分,每小题4分)

(1)舍于市之主人,而归其屋食之当焉。

(2)夫镘易能,可力焉。又诚有功,取其直,虽劳无愧,吾心安焉。

(3)然吾有讥焉,谓其自为也过多,其为人也过少,其学杨朱之道者邪?

参考答案:

10.C(只不过)

11.C(介词,把。A代词,它/取独;B代词,之/兼词,于此;D表转折,却/表递进,并且)

12.C(“王承福一直都是在富贵人家干活”错。)

13.(1)他寄居在街上的屋主家里,并付给屋主相当的房租、伙食费。(得分点:舍、归、屋食之当、大意各1分)

(2)粉刷墙壁是比较容易掌握的技能,可以努力做好,又确实有成效,还能取得应有的报酬,虽然辛苦,却问心无愧,因此我心里十分坦然。(得分点:镘、力、诚、直各1分)

(3)但是我对他还是有些批评,觉得他为自己打算得太多,为别人打算太少,这难道是学了杨朱的学说吗?(得分点:然、谓、自为、其……邪各1分)

译文

粉刷墙壁作为一种手艺,是卑贱而且辛苦的。有个人以这作为职业,样子却好像自在满意。听他讲的话,言词简明。意思却很透彻。问他,他说姓王,承福是他的名。祖祖辈辈是长安的农民。天宝年间发生安史之乱,抽调百姓当兵,他也被征入伍,手持弓箭战斗了十三年,有官家授给他的勋级,但他却放弃官勋回到家乡来。由于丧失了田地,就靠拿着馒子维持生活过了三十多年。他寄居在街上的屋主家里,并付给相当的房租、伙食费。根据当时房租、伙食费的高低,来增减他粉刷墙壁的工价,归还给主人。有钱剩,就拿去给流落在道路上的残废、贫病、饥饿的人。

他又说:“粮食,是人们种植才长出来的。至于布匹丝绸,一定要靠养蚕、纺织才能制成。其他用来维持生活的物品,都是人们劳动之后才完备的,我都离不开它们。但是人们不可能样样都亲手去制造,最合适的做法是各人尽他的能力,相互协作来求得生存。所以,国君的责任是治理我们,使我们能够生存,而各种官吏的责任则是秉承国君的旨意来教化百姓。责任有大有小,只有各尽自己的能力去做,好像器皿的大小虽然不一,但是各有各的用途。如果光吃饭不做事,一定会有天降的灾祸。所以我一天也不敢丢下我泥馒子去游戏嬉戏。粉刷墙壁是比较容易掌握的技能,可以努力做好,又确实有成效,还能取得应有的报酬,虽然辛苦,却问心无愧,因此我心里十分坦然。力气容易用劲使出来,并且取得成效,脑子却难以勉强使它获得聪明。这样,干体力活的人被人役使,用脑力的人役使人,也是应该的。我只是选择那种容易做而又问心无愧的活来取得报酬哩!

“唉!我拿着镘子到富贵人家干活有许多年了。有的人家我只去过一次,再从那里经过,当年的房屋已经成为废墟了。有的我曾去过两次,三次,后来经过那里,也成为废墟了。向他们邻居打听,有的.说:‘唉!他们家主人被判刑杀掉了。’有的说:‘原主人已经死了,他们的子孙不能守住遗产。’也有的说:‘人死了,财产都充公了。’我从这些情况来看,不正是光吃饭不做事遭到了天降的灾祸吗?不正是勉强自己去干才智达不到的事,不选择与他的才能相称的事却要去充数据高位的结果吗?不正是多做了亏心事,明知不行,却勉强去做的结果吗?也可能是富贵难以保住,少贡献却多享受造成的结果吧!也许是富贵贫贱都有一定的时运,一来一去,不能经常保有吧?我的心怜悯这些人,所以选择力所能及的事情去干。喜爱富贵,悲伤贫贱,我难道与一般人不同吗?”

他还说:“贡献大的人,他用来供养自己的东西多,妻室儿女都能由自己养活。我能力小,贡献少,没有妻室儿女是可以的。再则我是个干体力活的人,如果成家而能力不足以养活妻室儿女,那么也够操心的了。一个人既要劳力,又要劳心,即使是圣人也不能做到啊!”

我听了他的话,起初还很疑惑不解,再进一步思考,觉得他这个人大概是个贤人,是那种所谓独善其身的人吧。但是我对他还是有些批评,觉得他为自己打算得太多,为别人打算太少,这难道是学了杨朱的学说吗?杨朱之学,是不肯拔自己一根毫毛去有利於天下,而王承福把有家当作劳心费力的事,不肯操点心来养活妻子儿女,难道会肯操劳心智为其他的人吗!但尽管如此,王承福比起世上那些一心唯恐得不到富贵,得到後又害怕失去的人,比那些为了满足生活上的欲望,以致贪婪奸邪无道以致丧命的人,又好上太多了。而且他的话对我多有警醒之处,所以我替他立传,用来作为自己的借鉴。

赏析:

文章通过一个有官司勋却弃官司业圬、自食其力的泥瓦匠王承福的口述,提出在封建制度下“各致其能以相生”的主张,和对“独善其身”这种处世态度的评断。本文反映了韩愈的社会主张和人生哲学。他维护封建制度主张“用力者使于人,用心者使人”,这是不足取的。但能人“各致其能以相生”的认识出发,肯定真正无愧的是凭双手劳动自食其力的人,以对照“多行可愧”、“食焉而怠其事”的剥削者,鞭挞不合理的社会现象,是难能可贵的。

文表面上是传记体,实际上是借传记展开议论的杂文。王承福这个体力劳动者的形象,是作者根据士大夫“独善其身”的人生哲学塑造的。前段略述王承福身世;后段略就王承福言论加以评断;中间大部分是借人物的口替自己说话。论说有理有据,波澜起伏。最后以自鉴作结,实际上是规劝世人,意极含蓄。

在士大夫韩愈眼里,抹墙是种低贱而劳苦的手艺。却有人自得其乐,且谈吐不凡。问之,姓王名承福,世代为农。安史之乱从军一十三年,有官勋,却弃而归农。土地已失,抹墙为生三十年。租住市中,以抹墙所得交付房租食费。根据每年食宿贵贱调整工价。若有剩余,尽予路旁残废、饥饿之人。 曰,任有大小,惟其所能。曰,特择其易为而无愧者取焉。又曰,妻与子,皆养于我者也;吾能薄而功小,不有之可也。 韩愈视其贤者,所谓“独善其身”也,又说他过多考虑自己,不肯为他人着想,责他认为家庭太过费心而不肯供养妻子儿女。愚不以为然。此人“有余,则以与道路之废疾饿者焉”,岂谓之“不肯拔我一毛而利天下”?而“妻与子”,人皆欲之。此人自知能薄,不足养而“不有”,恰是为人着想。嫁入他门得饱,随我则饿。生于他家则富足,生为我子则穷苦。如此,不若“不有”。 韩愈遇之而警,愚读之亦省。愚力不及圬者,智或有过之。当习而能,学圬者“不敢一日舍镘以嬉”,学圬者“劳无愧,吾心安焉”,学圬者“有余,则以与道路之废疾饿者焉”。 吾能几何?吾当何任?吾家能养否?吾当鉴之,记之,不可忘也。

篇11:韩愈《圬者王承福传》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

圬①者王承福传韩愈

圬之为技,贱且劳者也。有业之,其色若自得者。听其言,约而尽。问之,王其姓,承福其名,世为京兆长安农夫。天宝之乱,发人为兵。持弓矢十三年,有官勋。弃之来归,丧其土田,手镘②衣食,馀三十年,舍于市之主人,而归其屋食之当焉。视时屋食之贵贱,而上下其圬之佣以偿之,有馀,则以与道路之废疾饿者焉。

又曰:“粟,稼而生者也。若布与帛,必蚕绩而后成者也,其它所以养生之具,皆待人力而后完也,吾皆赖之。然人不可遍为,宜乎各致其能以相生也。故君者,理我所以生者也。而百官者,承君之化者也。任有大小,惟其所能,若器皿焉。食焉而怠其事,必有天殃。故吾不敢一日舍镘以嬉。夫镘易能,可力焉。又诚有功,取其直,虽劳无愧,吾心安焉。夫力易强而有功也,心难强而有智也。用力者使于人,用心者使人,亦其宜也。吾特择其易为无愧者取焉。

“嘻!吾操镘以入富贵之家有年矣。有一至者焉。又往过之,则为墟矣。有再至三至者焉,而往过之,则为墟矣。问之其邻,或曰:‘噫!刑戮也。’或曰:‘身既死而其子孙不能有也。’或曰:‘死而归之官也。’吾以是观之,非所谓食焉而怠其事,而得天殃者邪?非强心以智而不足,不择其才之称否而冒之者邪?非多行可愧,知其不可而强为之者邪?抑富贵难守,薄功而厚飨之者邪?抑丰悴有时,一去一来而不可常者邪?吾之心悯焉,是故择其力之可能者行焉。乐富贵而悲贫贱,我岂异于人哉?”

又曰:“功大者,其所以自奉也博。妻与子,皆养于我者也;吾能薄而功小,不有之可也。又吾所谓劳力者,若立吾家而力不足,则心又劳也。”一身而二任焉,虽圣者不可为也。

愈始闻而惑之,又从而思之,盖所谓“独善其身”者也。然吾有讥焉,谓其自为也过多,其为人也过少,其学杨朱之道者邪?杨朱之道,不肯拔我一毛而利天下。而夫人以有家为劳心,不肯一动其心以蓄其妻子,其肯劳其心以为人乎哉?虽然,其贤于世者之患不得之,而患失之者,以济其生之欲,贪邪而亡道以丧其身者,其亦远矣!又其言,有可以警余者,故余为之传而自鉴焉。

(节选《古文观止》)

注:①圬wū:粉刷墙壁。②镘màn:粉刷墙壁的工具。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天宝之乱,发人为兵 发:征调

B.上下其圬之佣以偿之 上下:增加或减少

C.吾特择其易为无愧者取焉 特:特别

D.皆待人力而后完也 待:依靠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弃之来归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B.食焉而怠其事 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C.则以与道路之废疾饿者焉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D.薄功而厚飨之者邪 何以番吾生而安吾性耶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承福是个有战功、可以获得官职的人,却放弃了做官回到家乡,操馒做工谋生,租住在雇佣他的人家中。

B.王承福认为社会是有一定分工的,也只有承认社会分工得必要性,才能安心于自己所做的事业,得到自己应有的利益而问心无愧。

C. 王承福一直都是在富贵人家干活,见证了许多富贵人家由盛而衰的变化,借此劝告人们不可“食焉怠其事”。

D.选文记叙了王承福的事迹和言行,对王承福所言,世人应当一分为二的看待。

13.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2分,每小题4分)

(1)舍于市之主人,而归其屋食之当焉。

(2)夫镘易能,可力焉。又诚有功,取其直,虽劳无愧,吾心安焉。

(3)然吾有讥焉,谓其自为也过多,其为人也过少,其学杨朱之道者邪?

答案:

10.C(只不过)

11.C(介词,把。A代词,它/取独;B代词,之/兼词,于此;D表转折,却/表递进,并且)

12.C(“王承福一直都是在富贵人家干活”错。)

13.(1)他寄居在街上的屋主家里,并付给屋主相当的房租、伙食费。(得分点:舍、归、屋食之当、大意各1分)

(2)粉刷墙壁是比较容易掌握的技能,可以努力做好,又确实有成效,还能取得应有的报酬,虽然辛苦,却问心无愧,因此我心里十分坦然。(得分点:镘、力、诚、直各1分)

(3)但是我对他还是有些批评,觉得他为自己打算得太多,为别人打算太少,这难道是学了杨朱的学说吗?(得分点:然、谓、自为、其……邪各1分)

参考译文:

粉刷墙壁作为一种手艺,是卑贱而且辛苦的。有个人以这作为职业,样子却好像自在满意。听他讲的话,言词简明。意思却很透彻。问他,他说姓王,承福是他的名。祖祖辈辈是长安的农民。天宝年间发生安史之乱,抽调百姓当兵,他也被征入伍,手持弓箭战斗了十三年,有官家授给他的勋级,但他却放弃官勋回到家乡来。由于丧失了田地,就靠拿着馒子维持生活过了三十多年。他寄居在街上的屋主家里,并付给屋主相当的房租、伙食费。根据当时房租、伙食费的高低,来增减他粉刷墙壁的工价,归还给主人。有钱剩,就拿去给流落在道路上的残废、贫病、饥饿的人。

他又说:“粮食,是人们种植才长出来的。至于布匹丝绸,一定要靠养蚕、纺织才能制成。其他用来维持生活的物品,都是人们劳动之后才完备的,我都离不开它们。但是人们不可能样样都亲手去制造,最合适的做法是各人尽他的能力,相互协作来求得生存。所以,国君的责任是治理我们,使我们能够生存,而各种官吏的责任则是秉承国君的旨意来教化百姓。责任有大有小,只有各尽自己的能力去做,好像器皿的大小虽然不一,但是各有各的用途。如果光吃饭不做事,一定会有天降的灾祸。所以我一天也不敢丢下我泥馒子去游戏嬉戏。粉刷墙壁是比较容易掌握的技能,可以努力做好,又确实有成效,还能取得应有的报酬,虽然辛苦,却问心无愧,因此我心里十分坦然。力气容易用劲使出来,并且取得成效,脑子却难以勉强使它获得聪明。这样,干体力活的人被人役使,用脑力的人役使人,也是应该的。我只是选择那种容易做而又问心无愧的活来取得报酬哩!

“唉!我拿着镘子到富贵人家干活有许多年了。有的人家我只去过一次,再从那里经过,当年的房屋已经成为废墟了。有的我曾去过两次,三次,后来经过那里,也成为废墟了。向他们邻居打听,有的说:‘唉!他们家主人被判刑杀掉了。’有的说:‘原主人已经死了,他们的子孙不能守住遗产。’也有的说:‘人死了,财产都充公了。’我从这些情况来看,不正是光吃饭不做事遭到了天降的灾祸吗?不正是勉强自己去干才智达不到的事,不选择与他的才能相称的事却要去充数据高位的结果吗?不正是多做了亏心事,明知不行,却勉强去做的结果吗?也可能是富贵难以保住,少贡献却多享受造成的结果吧!也许是富贵贫贱都有一定的时运,一来一去,不能经常保有吧?我的心怜悯这些人,所以选择力所能及的事情去干。喜爱富贵,悲伤贫贱,我难道与一般人不同吗?”

他还说:“贡献大的人,他用来供养自己的东西多,妻室儿女都能由自己养活。我能力小,贡献少,没有妻室儿女是可以的。再则我是个干体力活的人,如果成家而能力不足以养活妻室儿女,那么也够操心的了。一个人既要劳力,又要劳心,即使是圣人也不能做到啊!”

我听了他的话,起初还很疑惑不解,再进一步思考,觉得他这个人大概是个贤人,是那种所谓独善其身的人吧。但是我对他还是有些批评,觉得他为自己打算得太多,为别人打算太少,这难道是学了杨朱的学说吗?杨朱之学,是不肯拔自己一根毫毛去有利於天下,而王承福把有家当作劳心费力的事,不肯操点心来养活妻子儿女,难道会肯操劳心智为其他的人吗!但尽管如此,王承福比起世上那些一心唯恐得不到富贵,得到後又害怕失去的人,比那些为了满足生活上的欲望,以致贪婪奸邪无道以致丧命的人,又好上太多了。而且他的话对我多有警醒之处,所以我替他立传,用来作为自己的借鉴。

篇12:韩愈《圬者王承福传》阅读答案

圬者王承福传韩愈

圬①之为技,贱且劳者也。有业之,其色若自得者。听其言,约而尽。问之,王其姓。承福其名。世为京兆长安农夫。天宝之乱,发人为兵。持弓矢十叁年,有官勋,弃之来归。丧其土田,手镘②衣食,余叁十年。舍于市之主人,而归其屋食之当焉。视时屋食之贵贱,而上下其圬之佣以偿之;有余,则以与道路之废疾饿者焉。

又曰:“粟,稼而生者也;若布与帛,必蚕绩而后成者也;其他所以养生之具,皆待人力而后完也;吾皆赖之。然人不可遍为,宜乎各致其能以相生也。故君者,理我所以生者也;而百官者,承君之化者也。任有大小,惟其所能,若器皿焉。食焉而怠其事,必有天殃,故吾不敢一日舍镘以嬉。夫镘易能,可力焉,又诚有功;取其直,虽劳无愧,吾心安焉。夫力易强而有功也;心难强而有智也。用力者使于人,用心者使人,亦其宜也。吾特择其易为无愧者取焉。

“嘻!吾操镘以入富贵之家有年矣。有一至者焉,又往过之,则为墟矣;有再至、叁至者焉,而往过之,则为墟矣。问之其邻,或曰:“噫!刑戮也。”或曰:“身既死,而其子孙不能有也。”或曰:“死而归之官也。”吾以是观之,非所谓食焉怠其事,而得天殃者邪?非强心以智而不足,不择其才之称否而冒之者邪?非多行可愧,知其不可而强为之者邪?将富贵难守,薄功而厚飨之者邪?抑丰悴有时,一去一来而不可常者邪?吾之心悯焉,是故择其力之可能者行焉。乐富贵而悲贫贱,我岂异于人哉?”

又曰:“功大者,其所以自奉也博。妻与子,皆养于我者也;吾能薄而功小,不有之可也。又吾所谓劳力者,若立吾家而力不足,则心又劳也。”一身而二任焉,虽圣者不可为也。

愈始闻而惑之,又从而思之,盖所谓“独善其身”者也。然吾有讥焉谓其自为也过多其为人也过少其学杨朱之道者邪杨之道不肯拔我一毛而利天下。而夫人以有家为劳心,不肯一动其心以蓄其妻子,其肯劳其心以为人乎哉?虽然,其贤于世者之患不得之,而患失之者,以济其生之欲,贪邪而亡道以丧其身者,其亦远矣!又其言,有可以警余者,故余为之传而自鉴焉。

注:①圬:(wū)粉刷墙壁。技:手艺,技能 ②镘(màn):镘子,粉刷墙壁的工具。

【译文】

粉刷墙壁作为一种手艺,是卑贱而且辛苦的。有个人以这作为职业,样子却好像自在满意。听他讲的话,言词简明,意思却很透彻。问他,他说姓王,承福是他的名。祖祖辈辈是长安的农民。天宝年间发生安史之乱,抽调百姓当兵,他也被征入伍,手持弓箭战斗了十三年,有官家授给他的勋级,但他却放弃官勋回到家乡来。由于丧失了田地,就靠拿着馒子维持生活过了三十多年。他寄居在街上的屋主家里,并付给相当的房租、伙食费。根据当时房租、伙食费的高低,来增减他粉刷墙壁的工价,归还给主人。有钱剩,就拿去给流落在道路上的残废、贫病、饥饿的`人。

他又说:“粮食,是人们种植才长出来的。至于布匹丝绸,一定要靠养蚕、纺织才能制成。其他用来维持生活的物品,都是人们劳动然后才完备的,我都离不开它们。但是人们不可能样样都亲手去制造,最合适的做法是各人尽他的能力,相互协作来求得生存。所以,国君的责任是治理我们,使我们能够生存,而各种官吏的责任则是秉承国君的旨意来教化百姓。责任有大有小,只有各尽自己的能力去做,好像器皿的大小虽然不一,但是各有各的用途。如果光吃饭不做事,一定会有天降的灾祸。所以我一天也不敢丢下我泥馒子去游戏嬉戏。粉刷墙壁是比较容易掌握的技能,可以努力做好,又确实有成效,还能取得应有的报酬,虽然辛苦,却问心无愧,因此我心里十分坦然。力气容易用劲使出来,并且取得成效,脑子却难以勉强使它获得聪明。这样,干体力活的人被人役使,用脑力的人役使人,也是应该的。我只是选择那种容易做而又问心无愧的活来取得报酬哩!

“唉!我拿着镘子到富贵人家干活有许多年了。有的人家我只去过一次,再从那里经过,当年的房屋已经成为废墟了。有的我曾去过两次,三次,后来经过那里,也成为废墟了。向他们邻居打听,有的说:‘唉!他们家主人被判刑杀掉了。’有的说:‘原主人已经死了,他们的子孙不能守住遗产。’也有的说:‘人死了,财产都充公了。’我从这些情况来看,不正是光吃饭不做事遭到了天降的灾祸吗?不正是勉强自己去干才智达不到的事,不选择与他的才能相称的事却要去充数据高位的结果吗?不正是多做了亏心事,明知不行,却勉强去做的结果吗?也可能是富贵难以保住,少贡献却多享受造成的结果吧!也许是富贵贫贱都有一定的时运,一来一去,不能经常保有吧?我的心怜悯这些人,所以选择力所能及的事情去干。喜爱富贵,悲伤贫贱,我难道与一般人不同吗?”

他还说:“贡献大的人,他用来供养自己的东西多,妻室儿女都能由自己养活。我能力小,贡献少,没有妻室儿女是可以的。再则我是个干体力活的人,如果成家而能力不足以养活妻室儿女,那么也够操心的了。一个人既要劳力,又要劳心,即使是圣人也不能做到啊!”

试题及答案

1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业之 业:职业

B舍于市之主人 舍:寄居

C知其不可而强为之者 强:勉力

D余为之传而自鉴焉 鉴:照(镜子)

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皆待人力而后完也 蟹六跪而二螯

B有一至者焉,又往过之 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C用力者使于人 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D其肯劳其心以为人乎哉?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15.下列对原文内容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泥瓦匠王承福认为用力者使于人,自己不做官而做低贱辛苦的泥瓦匠是应该的。

B泥瓦匠王承福认为那些富贵人家富不过二代三代是因为对自己的能力没有正确的评价。C 泥瓦匠王承福认为一个人只能尽自己的能力做好一件事,劳心又劳力是圣人也做不到的。

D韩愈认为王承福虽然做到了独善其身,但一毛不拔,不利天下。

16.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3分)

然 吾 有 讥 焉 谓 其 自 为 也 过 多 其 为 人 也 过 少 其 学 杨 朱 之 道 者邪 杨 之 道 不 肯 拔 我 一 毛 而 利 天 下。

17.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然人不可遍为,宜乎各致其能以相生也(2分)

(2)其贤于世者之患不得之,而患失之者,以济其生之欲,贪邪而亡道以丧其身者,其亦远矣!

13、A (以….为业) 14、D(D都是表反问语气,A前面是表承接,后面是并列;B前面是代词,后面是定语后置的标志;C前一个是表被动,后一个是“比”) 15、D(不利天下不对) 16、然吾有讥焉/谓其自为也过多/其为人也过少/其学杨朱之道者邪/杨之道/不肯拔我一毛而利天下

17(1) 但是人不可能做所有的事,个人尽自己的能力来(相互协作以)求得生存也就是应该的(合适的)了。(主谓倒装,“宜”是“应该”的意思。)

(2)他比当世那些患得患失,来满足自己的欲望,贪婪无道最终丧命的人高明得多了!(“于”状语后置译时要恢复正常语序;“济”满足;“丧”注意使动用法。)

初中语文期末模拟练习题

高中文言文知识

小升初语文模拟测试练习题

《魔术的科学原理》阅读答案

美学原理阅读答案

京剧艺术的使者阅读答案

生态美学现代文阅读答案

别辋川别业,别辋川别业王缙,别辋川别业的意思,别辋川别业赏析

人生智慧的寓言故事

《庄子》的寓言故事

《佝偻者承蜩》阅读答案
《《佝偻者承蜩》阅读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佝偻者承蜩》阅读答案(集锦12篇)】相关文章:

敬业与乐业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2022-09-16

敬业与乐业阅读答案2023-10-31

《敬业与乐业》选段阅读答案2023-11-17

敬业与乐业节选的阅读答案2023-11-14

敬业与乐业教案2024-03-28

敬业与乐业课件2022-07-13

《敬业与乐业》教案2022-11-24

《列子》二则2022-04-30

《敬业与乐业》教学设计2022-11-04

敬业乐业高中生作文2022-11-06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