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敢读书》阅读答案

时间:2022-10-23 07:39:28 阅读答案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话说敢读书》阅读答案(通用9篇)由网友“有好多好多墙头”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话说敢读书》阅读答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话说敢读书》阅读答案

篇1:话说“敢读书” 阅读答案

①作家王蒙说过,要敢读书,敢读自己不完全能够把握的书,不要老读比你智商还低的作者的书。此番话语,颇耐人寻味。

②为何言“敢读”?是因为这些书对于读者是“自己不完全能够把握的书”。既然“不完全能够把握”,心里难免会担心和畏惧。其实,就如孩子学走路一样,一开始总会跌跌撞撞。然而,恰恰是跌跌撞撞地不断积累,才能渐渐摆脱大人扶助,学会独立行走。读书亦然,如果一直“读比自己智商还低的作者的书”,不要说难以进步,说不定连原来的那点知识积累和对于世事的悟性老本,也会因之而销蚀。从这个意义上说,“敢读书,敢读自己不完全能够把握的书”,不啻是一种勇气的体现,亦是一种智慧的表达。

③手捧一本“自己不完全能够把握的书”,要啃下来,就得花工夫。不聚精会神、刻苦钻研不行,不甘当学生、虚心请教不行,不勇于质疑、善于积累不行。“啃”读的过程,就是科学读书、获得知识的过程。这般“啃”读,必引导人由易到难、由低到高获取知识,并渐渐登上智慧的殿堂。

④历史学家陈寅恪认为,“曹冲称象”的故事为假。依据是当时气候寒冷,孙权控制的南方已经没有亚洲象,又怎么能进贡给汉室大象?暂且不论结论正确与否,调动已有知识并多方求证、作出属于自己的判断,坚持这般读书,不仅会有效地链接知识点,逐渐编织一张庞大的知识网络,还能帮助自己积淀刻苦攻读所必需的坚忍不拔的品质、举一反三的悟性以及善读善成的信念。

⑤哲人说过:一个境界低的人,讲不出高远的话;一个没有使命感的人,讲不出有责任感的话;一个格局小的人,讲不出大气的话。读书,就要站在“巨人”中间,去体味“高远境界”“责任使命”“大气格局”的内涵。书籍的“巨人”,正是那些“人类各个时期具有承前启后作用的最高智慧的结晶和精神丰碑”。一个人,若能坚持读经典,坚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观察,思考问题,便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⑥真要做一个“敢读书,敢读自己不完全能够把握的书”的人,必须求知若渴,否则便是空话。天有涯而知无涯,只有勤读书,多读敢读自己不完全能够把握的书,才能气象宏阔、满腹经纶。

(摘自《学习时报》,有删改)

22.选文提出一个怎样的.观点?(2分)

23.作者在③~⑤段中给出了啃下“自己不完全能够把握的书”的建议,请分别找出来。(3分)

24.第②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25.写出下列句子双引号的作用。(2分)

(1)手捧一本“自己不完全能够把握的书”,要啃下来,就得花工夫。( )

(2)“啃”读的过程,就是科学读书、获得知识的过程。 ( )

参考答案:

22.要敢读自己不完全能够把握的书。

23.第③段建议:①聚精会神,刻苦钻研;②甘当学生,虚心请教;③敢于质疑,善于积累。(1分) 第④段建议:调动已有知识并多方求证,作出属于自己的判断。(1分) 第⑤段建议:坚持读经典,坚持要站在“巨人”中间,去体味“高远境界”“责任使命”“大气格局”的内涵。(1分)

24.第②段画线句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将读者阅读“自己不完全能够把握的书”比作“孩子学走路”,论证敢读的重要性,告诉人们要敢于读那些自己不太懂的书,这样才会有进步。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得生动形象,又通俗易懂。

25.(2分)(1)表示引用 (2)特殊含义

篇2:《话说唐装》阅读答案

①在上海APEC峰会上,到会的各国领导人集体亮相,他们穿的都是大红色或宝蓝色的中式对襟唐装,这一情景通过电视瞬间传遍全球,唐装迅速流行。这种韵味十足的唐装,使穿惯了现代时装的人们产生了亲切感和新鲜感。

②“唐装”的称谓,其实源于海外。盛世唐朝,声誉远播海外,影响深远,因此,以后海外各国就称中国人为“唐人”。《明史·外国真腊传》云:“唐人者,诸番(外国人)呼华人之称也。凡海外诸国尽然。”美国、东南亚乃至欧洲的华人居住区被称为“唐人街”,唐人街华人穿的中国传统服装也就被称为“唐装”。

③传统的唐装并非唐代的服装,它基本上是由清代的马褂演变而来的。其款式结构有四大特点:一是立领,上衣前中心开口;二是连袖,即袖子和衣服整体没有接缝,以平面裁剪为主;三是对襟,也可以是斜襟;四是盘扣,扣子由纽结和纽袢两部分组成。另外,从面料来说,则主要使用织锦缎面料。

④现在唐装的款式已经进行了很多改良,在面料上也有了新的突破。今天的唐装在款式上既保留了传统唐装的特点,又吸收了西式服装剪裁的优势,使古老的唐装重新登上了时尚舞台。例如,现在的`唐装很少用连袖,因为连袖就会使服装没有肩部,那样不够美观;传统中式服装是不收腰的,那样女士穿着缺乏曲线美,现在的唐装都改成收腰的了;过去的裙子下摆非常窄,走路只能迈碎步,现在把裙摆做大了,便于活动;传统唐装中的旗袍开襟特别高,现代人尽管比过去开放得多,但穿起来还是有点别扭,所以开襟就低多了。如今,唐装的面料已不再局限于织锦缎面料,有很多面料也可以用来做唐装,像用牛仔布、棉麻布做出的唐装,效果也不错。

⑤一个民族的衣饰特色,渗透着本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唐装使中国人展现了本民族文化的魅力。男人身着唐装,神采飘逸,一派儒雅;女士旗袍加身,雍容华贵,端庄典雅,更显现了温婉含蓄的东方神韵!唐装,正在成为“中国名片”,它用服饰的语言向世界自我介绍:“我是中国人!”

18. 选文②-④段依次介绍了 ① 、② 、③ 等内容。(3分)

答:① ② ③

19. 请你仔细阅读选文第④段,概括说明唐装在款式上进行了哪些改良。(2分)

答:

20. 下面的两则链接材料,分别印证了选文中所介绍的唐装的哪方面内容?(4分)

【材料一】

真皮唐装已面市并开始慢慢流行开来。真皮与唐装的结合不仅保留了唐装原有的雍容华贵、富态休闲的韵味,同时使唐装显得更加挺括俊美。

【材料二】

唐装的图案非常符合中华民族的传统审美。像表示高洁典雅,用梅、兰、竹、菊等花卉;表示福寿喜庆,用福、禄、寿、喜等文字;表示吉祥祝愿,用龙凤呈祥、龙飞凤舞、九龙戏珠等纹样。这些图案不仅体现了中国古老的文化,而且展现了中国人的风采。

材料一:

材料二:

篇3:《话说唐装》阅读答案

18. ①唐装的得名

②传统唐装的款式和面料

③现在唐装在款式上的改良及面料上的突破。(共3分,每空1分)

19. ①很少用连袖;②将不收腰改为收腰;③把裙摆做大;④将开襟改低。

(共2分,每点0.5分)

20. 材料一:唐装的面料已不再局限于织锦缎面料。

(唐装在面料上有了突破。)

材料二:唐装渗透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

(唐装展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魅力。)

(共4分,每问2分,意思对即可)

篇4:《话说重阳》阅读以及答案

《话说重阳》阅读以及答案

《话说重阳》阅读以及答案

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一年一度秋风劲"的重阳节。关于重阳节的名称,据魏文帝曹丕说,我国古代以“六”为阴数,“九”为阳数,九月初九日正好是两个阳数相重,故称之为“重阳”,也叫做“重九”。

重阳节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汉初。在皇宫中,每年九月初九日,都要佩茱萸,以求长寿。重阳节民间还有登高的风俗,所以又叫“登高节”,相传始于东汉。

重阳节之所以有名,是因为这个节日和历史上许多有名的文学家有关。唐朝诗人王维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看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就是一首最为脍炙人口的重阳诗。其他诗人,凡写重阳,大多要提到登高和插茱萸这两件事。

茱萸是一种可以做中药的果实,《本草纲目》说它气味辛辣芳香,性温热,可以治寒驱毒。重阳插茱萸,目的在于除虫防蛀。因为过了重阳节,就是十月小阳春,天气有一段时间回暖;而在重阳以前的一段时间内,秋雨潮湿,秋热也尚未退尽,衣物容易霉变,这时必须防虫。茱萸有小毒,有除虫作用。

至于登高,重阳节期间秋高气爽,适宜于登高望远,这大概也是后来重阳登高发展为以游览活动为主的重要原因。除此以外,民间恐怕还有生产上的原因。重阳时节,秋收已经完毕,农事比较空闲,这时山野里的野果、药材之类,正是成熟的季节,农民纷纷上山采集。农民管这种采集叫“小秋收”。登高的风俗最初可能就是从这上面来的。

重阳节登高,本来是要登山的;但平原地带,没有山,怎么登呢?这个问题大概古人是早已考虑到的,因此在重阳登高的习俗形成之初,就把它叫做“登高”而不叫“登山”。宝塔、城楼,通常都很高,是个理想的`登高场所。没有塔和城楼的地方,总有亭台楼阁,也可以凑合。反正找一个比较高点的地方,大家去登临一番,意思也就到了。因为“登高”除了避祸消灾之外,也有步步高升的含意。这就是旧时人们非常重视重阳节登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登高”受人重视,特别是受老年人重视的另一个原因,是“高”有高寿的意思,因此人们认为“登高”可以长寿。今天我们在重阳节开展敬老活动,把重阳节称为“老人节”或“敬老节”,多少也有这个意思。但除了祝愿之外,还注入了许多敬老尊老的实质内涵,反映了一种新的社会道德和新的社会风尚,从而使古老的重阳节获得了新的生命。

小题1:用简要的语言说出“重阳”得名的由来。(2分)

小题2:风俗习惯的形成,往往与人们日常的生活生产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重阳节也不例外,根据上文内容,试作简要分析。(2分)

小题3:重阳登高,有多方面的原因,那么这其中寄托了老百姓哪些美好的愿望?(2分)

参考答案:

小题1:古人以九为阳,重阳节为农历九月九日,故名重阳。

小题1:插茱萸是为了除虫防蛀,登高是为了“小秋收”,类似例子如端午吃雄黄酒是为防虫咬。(2分,每点1分。写出两点即可。)

小题1:登高的“高”含“步步高升”“高寿”之意。(2分,每点1分。意对即可。)

篇5:话说筋骨阅读答案

①所谓筋骨,包括筋肉和骨头两个部分。一个人如果没有筋骨,或者筋骨软弱,即使长再多的肌肉,也终究寸步难行,甚至连独立支撑也很勉强。如果某人被骂作没有骨头,那便是他的奇耻大辱了。

②因此,筋骨之重要,不仅关乎一个人的生存与否,而且更关乎一个人的生存要义。所以,在古人眼里,一个能担当大义的人,摆在面前的第一道关口必是劳其筋骨。这里,筋骨早已超出了身体本身的含义,而上升到了人生乃至境界的层面。

③对于一个艺术家而言,要创作出更多更优质的文艺作品,有筋骨必然是摆在谋篇布局之前的第一道关口。古人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在我看来,这里的“文”,不仅指文采,而且更主要的还是指文章能否“载道”,而欲有所承载,离了筋骨是万万不能的。可以说,载道之文,必有筋骨。而一篇不能载道、没有筋骨的文章,只怕连存世的可能也没有,更遑论穿越时光、流传千古。

④这种筋骨,绝不是认识上的似是而非,绝不是态度上的模棱两可,更不是不着边际的顾左右而言他。它所表达的必是掷地有声的启迪,必是见物见人见思想的多棱镜,传递的是一种力量,温暖的是人的心灵。

⑤这种筋骨,追求的不是表面的光鲜,不是理解的.曲折和艰深,也不是毫无嚼劲的一览无余。相反,它的意蕴犹如冰山漂浮在海面,露出来的只是极少的一部分,其中的大部分则深埋于水下。

⑥王国维说: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文,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这里的“一代之文学”之所以能够独领时代风骚,流传后世而不朽,莫不与其本身的筋骨有关。“吾将上下而求索”是屈原的筋骨;“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是司马迁的筋骨;“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是陶渊明的筋骨;“我辈岂是蓬蒿人”是李白的筋骨;“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是杜甫的筋骨;“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是苏轼的筋骨;“留取丹心照汗青”是文天祥的筋骨;“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是关汉卿的筋骨;“铁肩担道义”是李大钊的筋骨;“我以我血荐轩辕”是鲁迅的筋骨……

⑦一代之文学因其筋骨的多样性而多姿多彩,因作者的小我与时代的大我互为表里而流淌不息,因其深刻的内涵与时代精神的高度契合而获得永生。没有“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就没有辛弃疾的筋骨;没有“王师北 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就没有陆游的筋骨;没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就没有范仲淹的筋骨。

⑧在今天,每一位艺术家都希望能够“发现世界不被注意的部分”,从而到达个人艺术的巅峰。但如果没有德艺双馨的艺术追求,企望靠小资的敷衍、靠穿越和玄幻的演绎,从而创作出传之后世、有筋骨的美妙文章,则与缘木求鱼无异。真正的写作,有筋骨远比皮肉上的光鲜更为重要。

《话说筋骨》阅读题目:

9.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2分)

A.对于一个艺术家而言,文艺作品要有筋骨必然是摆在谋篇布局之前的第一道关口。

B.文章第⑤段中加点的“大部分”与第⑧段中加点的“部分”指代的是同一种东西。

C.王国维说:“一代之文学”之所以能够独领时代风骚,莫不与其本身的筋骨有关。

D.一代之文学能够流淌不息,获得永生,乃因其深刻的内涵与时代精神的高度契合。

E.文章大量引用名人名句,增加了文章的文学趣味,显示了作者丰厚的文化底蕴。

10.简要分析第④~⑧段的论证思路。(4分)

11.文章运用了比喻论证方法,请举例分析其作用。(4分)

12.第⑥段所引用的苏轼的词句不能恰当地证明论点,请从苏轼的作品中另选一句。(2分)

篇6:话说筋骨阅读答案

9.BE(A项与原文相比扩大了范围,原文有“要创作出更多更优质的文艺作品”这个前提条件;C项张冠李戴,将作者的观点强加于王国维身上;D项强加因果,从原文看,文学“流淌不息”的原因是“作者的小我与时代的大我互为表里”。)

10.①筋骨的标准;②举例论证不朽的作品皆有筋骨;③举例论证筋骨对文学的重要意义;④做到德艺双馨,才能写出有筋骨的文章。(此题需要在仔细阅读第④~⑧段的基础上回答,可以分条回答,也可以用“首先”“然后”“接着”“最后”等字眼来描述作者的论证思路。)

11.示例:①把思想、见识、内涵等决定文学境界的要素比喻成身体的筋骨,②比喻自然合理,说理浅显生动。(据其他例子,言之成 理也可)(回答此题,首先找出文中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段落或语句,然后联系上下文分析其表达效果。分析时要抓住两个要点:一是把什么比作什么,二是将抽象的道理说得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12.示例: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此题答案不唯一。结合对“筋骨”的理解和本段所举的其他事例,可知这里的诗词句应当是表达雄心壮志的。回顾我们学过的苏轼的作品,可以很自然地想到“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等名句。书写时要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

篇7:《话说海淀》阅读答案

《话说海淀》阅读答案

①古时,海淀曾有大片水草丛生的浅湖水淀,故称“海淀”。早在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海淀区已有人类居住和活动。历史上,这里一直是中原汉族和北方少数民族相互交往的重要通道,是北方民族南下和中原王朝北上的战略要地。金时,海淀成为出中都正北门,经居庸关、八达岭通往蒙古高原的第一站,距城20里,是商旅歇息的理想地点,因此“海淀”被称为“海店”。公元1267年,忽必烈下令在中都东北郊兴建大都,原来从中都北上的大道也就随之东移。因此元朝以后,“海店”就失去了它在交通上的重要地位,这一名称也就随之消失,而以水乡见称的“海淀”一名却流传了下来。

②海淀一带水源丰沛,湖网密布,加上西山环绕如屏,山光水色,交相辉映。到了明朝,游人众多,都下文人更是吟咏歌唱,流连忘返,像“输君匹马城西去,谁里荷花海淀还”就反映了当时的景象。海淀的秀美风光一经文人墨客的渲染,引得达官贵人也纷纷而至,修筑私家园林之风一时间兴盛起来。

③从清朝康熙中期起,朝廷开始在海淀大兴土木,历时百余年,终于建设成了以“三山五园”[注]为代表的大型皇家园林群体,成为除紫禁城之外的又一政务中心。海淀镇也随着“三山五园”的兴建而迅速发展起来,成为京西重镇。

④这时的海淀,园林密布,园内湖光粼粼,树影婆娑;园外水荡甚多,荡中风荷摇曳,田中稻花飘香,一派江南风光。“忽牵野兴到江湖,沿月扁舟入画图,几曲波光连太液,千枝灯影散蓬壶”,是清人咏未名湖前身景色的诗句;而乾隆的“万泉十里水云乡,兰若闲寻趁晓凉。两岸绿杨蝉嘒(huì)嘒,轻舟满领稻风香”,则描绘了当时巴沟附近的水乡美景。

⑤底蕴深厚的园林艺术和文化遗迹解说着海淀的历史文明,记载着海淀的文化沉淀:封建帝王和达官显贵在这里修建了行宫、御苑、宅府、坛庙;文人墨客在这里赋诗属文,著名的《红楼梦》就是在西山漫山红叶的陪伴下来到世间的`。近现代,许多名人也在海淀留下了他们的足迹,如李大钊、朱自清、齐白石等。1949年3月中共中央进驻香山,毛泽东等领导人在双清别墅筹建了新生的共和国。

⑥建国后,海淀逐渐成为著名的教育、文化、科技区。区内高校林立,汇集了全国最著名最具权威性的科研院所。是全国首屈一指的“智力库”。改革开放以后,因得天独厚的文化科技资源优势,高科技在海淀中关村率先发展起来。,国务院批复成立了“中关村科技园区”,,占地面积51.44公顷的高科技商务中心区——“中关村西区”建设破土动工。“中关村科技园区”的规划和“中关村西区”的开发,引来了当今世界高断技术和博雅之士,为这块古老的土地增添了新的生命元素。

⑦生态环境关系着社会长远发展的全局,虽然昔日海淀“水光潋滟”的江南风光已不复存在,但构建“绿色家园”是海淀人永远的追求。作为北京市政府“绿树、清水、蓝天”重点工程之一的海淀“万柳工程”,已经开始动工。这一工程的顺利完成,必将大大有利于“中关村西区”的生态环境建设。近年来,海淀区已改建绿地56万多平方米,新种树木30多万株,建成了万泉文化公园等近70个绿化精品项目。走进今日海淀,地绿、水清、天蓝已不再是梦想。

⑧青山秀水,孕育了海淀丰厚的历史文化;政策机遇,开创了海淀崭新的发展空间。未来的海淀,将是一个更加充满活力、充满希望的新海淀。

[注]三山五园:一般指畅春园、圆明园和万寿山所在的清漪园(后改称颐和园)、玉泉山所在的静明园、香山所在的静宜园。

10.选文第①段主要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明清直至建国前夕海淀水乡美景、园林发展和文化遗迹进行介绍的是第____段到第____段。(4分)

11.选文第④段连续引用了两首古诗,却不给人重复之感,为什么?请结合本段内容进行具体分析。(3分)

12.从选文第⑥段看,改革开放后,海淀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其主要表现有哪些?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作答。(3分)

13.选文第⑦段运用了一系列的数字,是为了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4.如果你所在的班级要开展一次“走进海淀”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请你根据上面选文提供的相关信息或你平时的观察、思考,从不同的角度为这次活动设计两个调查或研究的专题。(3分)

示例:(1)海淀文化遗迹例谈

(2)外来人才选择海淀的原因调查

参考答案:

10.“海淀”地名的由来和历史变迁②⑤(共4分。第一空2分,意思对即可;其余两空每空1分)

11.本题共3分。能结合第④段内容,从某个角度分析作答,语言通顺,即可。

参考角度:(1)第④段首句总写海淀美丽的江南风光,两首诗从不同的侧面共同印证了首句描绘的景色;(2)前一首诗侧重写园林内的美景,后一首诗侧重写园林外的水乡田园风光;(3)前一首诗侧重写月夜园林美景,后一首诗侧重写清晨水乡田园风光;(4)这两首诗描绘的景物不完全相同。

12.要点:(1)高科技在海淀中关村率先发展起来;(2)“中关村科技园区”的规划;(3)“中关村西区”的开发;(4)当今世界高新技术和博雅之士的引进。(共3分,答出三个要点,意思对即可)

13.近年来海淀生态环境建设取得的成绩(2分,意思对即可)

14.示例:(1)海淀区地名趣谈(2)香山一带名人墓地调查(共3分,每个专题1.5分。能从不同角度列出两个专题,符合题意,语言通顺,即可)

篇8:话说城市化阅读题及答案

(1) 城市化一般是指人口向城市地区集聚和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的水平,体现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因为城市是区域发展的经济中心,能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而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又促使城市的发展。城市化有以下三个主要标志:(1)城市人口增加,乡村人口减小。(2)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3)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农业用地转变为工厂、商店及住宅等非农业用地。

(2) 此外,在城市化过程中城乡居民劳动方式、人均收入、文化教育的差别不断缩小,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等逐渐趋同。

(3) 在城市起源以后的几千年里,世界城市人口和城市人口比重呈很低水平缓慢增长。在1750年之前,世界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只有1%-2%。自18世纪中叶开始,欧美各国相继实现了产业革命,城市化才开始加速发展。在19世纪的1里,世界人口增加了70%,城市人口增加了340%,1900年的世界人口比重提高到13.3%。

(4) 20世纪以来,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世界城市化的速度、规模、范围都达到了空前的程度,世界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迅速 A (上升、膨胀)(图1)。这一时期,大城市的发展速度大大越过了小城镇;大城市的.数目不断增多,其人口规模迅速 B (上升、膨胀);在大城市中,百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的发展尤为引人注目。同时城市用地规模也在不断扩大。至1990年,世界城市人口比重达到41%。

1.从结构上看全文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简要地说,第一部分是写___________,第二部分是写__________

2.第 1 自然段中画线句子说明了城市的发展与区域经济的发展的关系是的(在横线上填入一个成语)

3.第 4 自然段的“A”“B”两处分填入的词语应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4.文中附图2是为了说明城市化三个主要标志中的第_______个,其与第4自然段中的一句话____________是相对应的。

5.认真阅读附图1,你认为从中至少可得出哪三个结论?

6、文中为了阐明城市化的有关问题,使用的说明方法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 等。

7.从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角度看,文中用得较好的词有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

8.综观全文,城市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

篇9:话说城市化阅读题及答案

1、城市化的含义 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2、相辅相成

3、上升 膨胀

4、(3) 同时城市用地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5、(1)发达国家城市人口比重高于发展中国家;

(2)1980年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水平迅速上升;

(3)世界城市化加速发展。

6、下定义、举例子 、列图表等。

7、缓慢 空前 相继等

8、经济发展 工业化

2022西游记读书笔记1000字精选

《西游记》读书笔记1000字

励志霸气女生语句摘选

不敢创新的创新高考零分作文

西游记读书笔记摘抄1000字

关于《西游记》读书笔记1500字

竞选最美自强少年发言稿

七年级语文《河中石兽》教学设计

看书的乐趣400字作文

关于读书学习心得体会

《话说敢读书》阅读答案
《《话说敢读书》阅读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话说敢读书》阅读答案(通用9篇)】相关文章:

河中石兽教案教学设计2022-05-14

老苏先生墓志铭阅读理解答案2023-03-30

强军梦心得体会2022-09-07

司马温公行状古诗阅读答案2024-01-24

西游记心得体会100字2023-06-16

羞耻心作文2022-12-13

失得的作文2023-01-16

《“红学泰斗”周汝昌》阅读答案2022-05-16

我和老妈过招作文2023-04-27

厚积而薄发方成经典随笔2022-05-06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