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朱元思书》《山中与裴迪秀才书》比较阅读答案

时间:2022-11-06 08:16:34 阅读答案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与朱元思书》《山中与裴迪秀才书》比较阅读答案(共12篇)由网友“快乐小花卷”投稿提供,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与朱元思书》《山中与裴迪秀才书》比较阅读答案,欢迎阅读与借鉴!

《与朱元思书》《山中与裴迪秀才书》比较阅读答案

篇1:《与朱元思书》《山中与裴迪秀才书》比较阅读答案

《与朱元思书》《山中与裴迪秀才书》比较阅读答案

【甲】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乙】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鯈(tiáo)出水,白鸥矫翼,露湿青皋(gāo),麦陇朝雊(gòu),斯之不远,倘能从我游乎?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然是中有深趣矣!无忽。

(王维《山中与裴迪秀才书》节选)

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负势竞上 ( ) 鸢飞戾天者 ( )

白鸥矫翼 ( ) 倘能从我游乎 ( )

6.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4分)

1)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2)然是中有深 趣矣!

7.同为书信,【甲】【乙】两文写作目的有何不同?(4分)

5.凭借(仗恃,依靠,依仗);至(到);举起(抬起,展开);跟随(随从,跟着,随着)(4分)

6.⑴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还像黄昏时那样阴暗。(2分)

⑵但是这其中(游览观赏之中)有很深的意趣啊。(2分)

7.甲段借景来 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向往和自己不热衷功名利禄的心志;乙段邀请裴迪共赏山中美景,委婉希望他不要热衷功名利禄。(4分)

篇2: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阅读答案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阅读答案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1)

王 维

近腊月下,景气和畅,故山殊可过(2)。足下方温经(3),猥不敢相烦(4)。辄便往山中,憩感配寺,与山僧饭讫而去。北涉玄灞(5),清月映郭(6)。夜登华子冈(7),辋水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曩昔,携手赋诗,步仄径,临清流也。

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鲦出水(8),白鸥矫翼,露湿青皋(9),麦陇朝雊(10):斯之不远,傥能从我游乎?非子天机清妙者(11),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然是中有深趣矣。无忽。因驮黄蘖人往(12),不一。

山中人王维白(13)

(《王右丞集》)

[注释](1)裴迪:陕西关中人,曾任蜀州刺史,是王维的诗友。秀才:这里指曾中进士科的人。(2)故山:旧居之山,即辋川山。辋川,水名,在陕西蓝田县南。王维的别墅在辋川谷口。(3)足下:对人的敬称。经:经书。(4)烦:打扰。(5)玄灞:碧青的.灞水。灞水发源于蓝田,流入渭水。(6)郭:外城。(7)华子冈:辋川谷的胜景之一。(8)鲦:白鲦鱼。(9)皋:泽边的高地。(10)雊:这里泛指野鸡叫。(11)天机:天性。(12)黄蘖:即黄柏,中药名。(13)山中人:王维自称。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题目:

(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①饭讫

②村墟( )

③夜舂( )

④曩昔( )

⑤仄迳( )

⑥青皋( )

⑦轻鲦( )

⑧黄蘖( )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

①猥不敢相犯________

②北涉玄灞________

③辋水沦涟________

④复与疏钟相间________

⑤草木蔓发________

⑥白鸥矫翼________

(3)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①麦陇朝雌____通____意思是____________

②傥能从我游乎____通____意思是____________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近腊月下,景气和畅,故山殊可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曩昔,携手赋诗,步仄迳,临清流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斯之不远,傥能从我游乎?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然是中有深趣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在这封信中主要写了些什么?用意何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封信的写作特色是什么?试作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答案解析:

(1)①q@;②x&;③ch#ng;④n3ng;⑤z8;⑥g1o;⑦ti2o;⑧b^

(2)①谦词,含有苟且或轻率的意思;②渡;③水面被风吹起的波纹;④互相更迭、交错;⑤蔓延滋长;⑥举起翅膀

(3)①陇,垄,地埂;②傥,倘,假如,也许

(4)①临近腊月底,景物象候温和畅美,旧居的辋川山很值得游赏;②这时(我)单独地坐着,仆人们寂静无声(地睡着了),(我)在很多地想着从前(的情形),(我和你)搀着手吟诗,散步在狭窄的小路上,小立在清澈的溪水边;③(上面说的种种春景)已经(离现在)不远了,(你)也许能够跟我一起游赏吧?(如果)不是你这样的天性清雅高妙的人,我怎么敢拿这样的不是急需做的事情来邀请你,然而这里面有很深的情趣哩。

(5)主要写作者隐居地蓝田辋川山中寒夜和春临大地时的美妙景色,追念昔日携手同游的欢乐,邀请裴迪明春再来山中游赏。

(6)这封信正像作者的山水诗一样,充分表现了他“诗中有画”的艺术特色。写景状物,形神毕肖,语句清丽,把诗情画意完美地结合起来了。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1.《父亲》阅读答案

2.《乡野高人》阅读答案

3.《那一漏,我心中的痛》阅读答案

4.《大风》阅读答案

5.《九天神眼》阅读答案

6.《和老妈过招》阅读答案

7.《命运之上(刘大铭)》阅读答案

8.记叙文《命运之上》阅读答案

9.《命运之上》阅读答案

篇3: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阅读答案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1)

王 维

近腊月下,景气和畅,故山殊可过(2)。足下方温经(3),猥不敢相烦(4)。辄便往山中,憩感配寺,与山僧饭讫而去。北涉玄灞(5),清月映郭(6)。夜登华子冈(7),辋水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曩昔,携手赋诗,步仄径,临清流也。

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鲦出水(8),白鸥矫翼,露湿青皋(9),麦陇朝g(10):斯之不远,傥能从我游乎?非子天机清妙者(11),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然是中有深趣矣。无忽。因驮黄蘖人往(12),不一。

山中人王维白(13)

(《王右丞集》)

[注释](1)裴迪:陕西关中人,曾任蜀州刺史,是王维的诗友。秀才:这里指曾中进士科的人。(2)故山:旧居之山,即辋川山。辋川,水名,在陕西蓝田县南。王维的别墅在辋川谷口。(3)足下:对人的敬称。经:经书。(4)烦:打扰。(5)玄灞:碧青的灞水。灞水发源于蓝田,流入渭水。(6)郭:外城。(7)华子冈:辋川谷的胜景之一。(8)鲦:白鲦鱼。(9)皋:泽边的高地。(10)g:这里泛指野鸡叫。(11)天机:天性。(12)黄蘖:即黄柏,中药名。(13)山中人:王维自称。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题目:

(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①饭讫( )

②村墟( )

③夜舂( )

④曩昔( )

⑤仄迳( )

⑥青皋( )

⑦轻鲦( )

⑧黄蘖( )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

①猥不敢相犯________

②北涉玄灞________

③辋水沦涟________

④复与疏钟相间________

⑤草木蔓发________

⑥白鸥矫翼________

(3)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①麦陇朝雌____通____意思是____________

②傥能从我游乎____通____意思是____________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近腊月下,景气和畅,故山殊可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曩昔,携手赋诗,步仄迳,临清流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斯之不远,傥能从我游乎?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然是中有深趣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在这封信中主要写了些什么?用意何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封信的写作特色是什么?试作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答案解析:

(1)①q@;②x&;③ch#ng;④n3ng;⑤z8;⑥g1o;⑦ti2o;⑧b^

(2)①谦词,含有苟且或轻率的意思;②渡;③水面被风吹起的波纹;④互相更迭、交错;⑤蔓延滋长;⑥举起翅膀

(3)①陇,垄,地埂;②傥,倘,假如,也许

(4)①临近腊月底,景物象候温和畅美,旧居的辋川山很值得游赏;②这时(我)单独地坐着,仆人们寂静无声(地睡着了),(我)在很多地想着从前(的情形),(我和你)搀着手吟诗,散步在狭窄的小路上,小立在清澈的溪水边;③(上面说的种种春景)已经(离现在)不远了,(你)也许能够跟我一起游赏吧?(如果)不是你这样的天性清雅高妙的人,我怎么敢拿这样的不是急需做的事情来邀请你,然而这里面有很深的情趣哩。

(5)主要写作者隐居地蓝田辋川山中寒夜和春临大地时的美妙景色,追念昔日携手同游的欢乐,邀请裴迪明春再来山中游赏。

(6)这封信正像作者的山水诗一样,充分表现了他“诗中有画”的艺术特色。写景状物,形神毕肖,语句清丽,把诗情画意完美地结合起来了。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阅读答案]

篇4:《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zhwc6636

教学目标 :

1、理解文意,把握“深趣”。

2、品味本文“文中有诗,诗中有画”的创作风格。

教学过程 :

第一教学板块DD以诗导入  ,整体感知课文。

1、学生背诵王维的《山居秋暝》,教师以这首诗导入  新课。

2、学生齐读课文,教师正音。

3、思考讨论:

⑴根据段意,完成下面的填空题,概括各段的内容:

第一段:故山殊可过,而今 。

第二段:故山冬夜 ,静默独坐,多思 。

第三段:故山春景 ,只想 。

提示:

第一段:故山殊可过,而今我独过。

第二段:故山冬夜,清丽淡远,宁静和谐,静默独坐,多思 与你同游,携手赋诗。

第三段:故山春景 斑斓夺目,生机勃勃 ,只想 邀你同游 。

⑵找出文中你最喜欢的句子,说说它们的意思以及你读后的感受。

⑶文中有一个词浓缩了本文的主要内容,是本文的“文眼”,请你找出这个词,并说说它包含了哪些内容?

提示:“深趣”是文眼。它包括王维笔下的终南美景,主要是冬夜清丽淡远、宁静和谐的氛围和春天色彩斑斓、生机勃勃的景象,还有朋友相邀的一片诚心。

第二教学板块DD品读课文,体会“深趣”,理解创作风格。

1、赏析美景,理解“文中有诗,诗中有画”的风格。

⑴学生朗读第二段,教师强调“玄”“曩昔”“步”等词语的意思。

⑵朗读课文第37页“资料信息”栏目中引用的喻良能的诗,要求学生学习那种以诗解文的读书方法,把第二段中描写冬夜景色的文字改写成散文诗。(这项工作要求学生在预习时完成)。

学生组内分享自己改写的'散文诗,每个小组挑选一首写得最好的在组内朗读评议。教师在全班挑选一首有代表性的作品集体展示,引导学生进行比读,欣赏声色相宜、清丽淡远迷人夜色,同时解决第二段中的难句,顺带讲解以动称静写作的手法。

⑶指名朗读第三段描绘春景的文字,要求学生找出最能体现春天生机的字眼。师生品析“蔓”“轻”“矫”等字的表达作用,体会色彩斑斓,生机勃勃的美妙春光。

⑷王维工诗善画,苏轼曾说:“味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有人认为此文也饶有诗情画意,不妨说是“文中有诗,诗中有画”,你是否同意这一说法?为什么?

提示:本文写景之语意境深远如诗,诗中所绘之景形象鲜明如画。

2、感受美情,理解整散结合的艺术效果。

⑴王维写作这封书信的目的是邀好友裴迪同游故山,找出文中表现王维不愿独享“终南美景”,热情邀请裴迪的句子,结合段意,说说它们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提示:第一段写独游的索然无味,第二段回忆往昔携手赋诗,快乐同游,第三段热情邀请,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款款深情。

⑵本文议论抒情的句子与描绘美景的句子在句式上有何不同,说说这样的句式在此文中有何艺术效果?

提示:本文句式骈散结合。写景多用四言句,句式整齐,富有节奏感,情景交融,意境深远;抒情议论,多用散句,信笔抒写,或直抒胸臆,或点明主旨,轻灵自由。全文整散结合,句式灵活,读来活泼明快,于清词俪句中现故山美景,于长短变化中表厚意深情。

第三教学板块DD背诵积累,学以致用。

1、指导学生配图、文、乐朗读背诵文中写景的句子,进一步体会“文中之诗,诗中之画”。

2、请你写一段描绘风景的文字,要求在这段文字中准确、自然地引用《山中与裴秀才迪书》中的一两个写景句子。

3、教师总结。

4、布置作业 :

广东版高中语文选修一第一单元选了王维的五首诗,请你认真阅读,深入体会王维“诗中有画”的创作风格。

作者邮箱: zhwc6636@sina.com

篇5: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唐代王维

近腊月下,景气和畅,故山殊可过。足下方温经,猥不敢相烦,辄便往山中,憩感配寺,与山僧饭讫而去。

北涉玄灞,清月映郭。夜登华子冈,辋水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曩昔,携手赋诗,步仄径,临清流也。

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鲦出水,白鸥矫翼,露湿青皋,麦陇朝雊,斯之不远,倘能从我游乎?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然是中有深趣矣!无忽。因驮黄檗人往,不一,山中人王维白。

译文

现在正是农历十二月的末尾,气候温和舒畅,旧居蓝田山很可以一游。您正在温习经书,仓猝中不敢打扰,就自行到山中,在感配寺休息,跟寺中主持一起吃完饭,便离开了。

我向北渡过深青色的灞水,月色清朗,映照着城郭。夜色中登上华子冈,见辋水泛起涟漪,水波或上或下,水中的月影也随同上下。那寒山中远远的灯火,火光忽明忽暗在林外看得很清楚。深巷中狗叫,叫声像豹叫一样。村子里传来舂米声,又与稀疏的钟声相互交错。这时,我独坐在那里,跟来的僮仆已入睡,多想从前你我于搀着手吟诵诗歌,在狭窄的小路上漫步,临近那清澈流水的情景。

等到了春天,草木蔓延生长,春天的山景更可观赏,轻捷的鲦鱼跃出水面,白色的鸥鸟张开翅膀,晨露打湿了青草地,麦田里雉鸟在清晨呜叫,这些景色离现在不远了,(您)能和我一起游玩吗?如果你天性不是与众不同的话,难道我能把邀请你当作闲事吗?而这当中有很深的旨趣啊!不要忽略。因为有载运黄檗的人出山,托他带给你这封信,不一一详述了。

注释

秀才:唐代对参加进士科考试的人的称呼。

腊月:农历十二月。古代在农历十二月举行“腊祭”,所以称十二月为腊月。

景气:景色,气候。

故山殊可过:旧居蓝田山很可以一游。故山,旧居的山,指王维的“辋川别业”所在地的蓝田山。殊,很。过,过访、游览。

足下:您,表示对人的尊称。

方温经:正在温习经书。方,正。

猥:鄙贱。自谦之词。

烦:打扰。

辄便:就。

憩感配寺:在感配寺休息。感配寺,王维集中有游感化寺的诗,《旧唐书·神秀传》中说,蓝田有化感寺。感配寺可能是化感寺之误。

饭讫(qì):吃完饭。讫,完。饭,名词作动词,吃饭。

北涉玄灞:近来渡过灞水。涉,渡。玄,黑色,指水深绿发黑。

华子冈:王维辋川别业中的一处胜景。

辋水:车轮状的湖水。

村墟:村庄。

夜舂:晚上用臼杵捣谷(的声音)。舂,这里指捣米,即把谷物放在石臼里捣去外壳。

疏:稀疏的。

静默:指已入睡。

曩:从前。

仄迳:迳同径,狭窄的.小路。

当待:等到。

蔓发:蔓延生长。

轻鯈(tiáo):即白,鱼名。身体狭长,游动轻捷。

矫翼:张开翅膀。矫,举。

青皋:青草地。皋,水边高地。

麦陇:麦田里。

朝雊(gòu):早晨野鸡鸣叫。雊,野鸡鸣叫。

斯之不远〕这不太远了。斯,代词,这,指春天的景色。

傥:同“倘”,假使,如果。

天机清妙:性情高远。天机,天性。清妙,指超尘拔俗,与众不同。

不急之务:闲事,这里指游山玩水。

是中:这中间。

无忽:不可疏忽错过。

因驮黄檗(bò)人往:借驮黄檗的人前往之便(带这封信)。因,趁。黄檗,一种落叶乔木,果实和茎内皮可入药。茎内皮为黄色,也可做染料。

不一:古人书信结尾常用的套语,不一一详述之意。

山中人:王维晚年信佛,过着半隐的生活,故自称。

赏析

全文描绘了辋川的春色及冬色、月光下的夜色、隐约的城郭、沦涟的水波、落寞的寒山、明灭的灯火,以及深巷的寒犬、村墟的夜舂、山寺的疏钟,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写出了冬夜的幽深和春日的轻盈。

“景气和畅,故山殊可过”,岁末寒冬的山间景致在王维眼中也是很优美动人的,故山景气如何和畅,他略而不述,专讲了饭后归来时所见到的一片晚景:灞水深沉、月照城郭;辋川在月光中涟漪起伏;山上灯火,透过树林明灭可见;村巷里的寒犬叫声、夜舂声和山寺里的疏钟声一并传来,作者所写的是夜景,那河水、城郭、远火,都是在月色朦胧中看到的,而那犬吠、夜舂和疏钟则是在黑夜里听到的,作者通过所见所闻,来写那寒夜的景物特色,这样就更切实、逼真,下面写他归家后的境遇和感触,当僮仆静默时,他却思绪不宁,感到十分孤独了!他不禁想到往日与裴迪一起走过仄径去寻幽访胜,对着清流赋诗论文的快乐,这一段所写是一天中游山的经历和感受,但从“猥不敢相烦”到“多思曩昔”却是写对裴迪的思念,这是信的本旨,目的是引起对方来同游故山的兴趣。

下面便是正式的邀请了,王维希望裴迪来年春天能够前来,他用想像中的大好春光召唤对方,“草木蔓发”以下六个四字句,凝练地描绘出了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色,白鲦轻快地在水中游动,白鸥展开那矫健的翅膀掠空飞翔,野雉在麦陇中鸣叫,草木染绿了春山,露水滋润了堤岸,这一切与前面岁末景色的淡雅清冷恰成鲜明的对照。作者不但在寒冬夜色中保留着浓厚的游兴,还能敏锐地预感到春天不久就要降临,他已开始品味到未来的深趣,这说明山中人王维正是那种“天机清妙者”,即对自然风光有浓厚的兴趣,对佳山丽水具有极强领悟能力的人,既能发现岁末寒冬之夜朦胧可见、清晰可闻的景物,又能凭自己的经验想像出来年春光的优美动人。人们说王维“诗中有画”,其实王维文中也是有画的。《山中与裴秀才迪书》虽然是一封书信,但可以说它也是作者以诗人的语言、画家的构思写成的一篇优美的写景记游散文,一首赞美自然风光和表述友情的抒情诗。

篇6:《山中与裴秀才迪书》教案设计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诵读学习断句,把握节奏。

2.积累部分实词。

3.赏析景物描写,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重点:

1.通过诵读学习断句,把握节奏。

2.赏析景物描写,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设想:借助工具书和课文下面的 注释让学生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艺术特色,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过程:

1.导语:王维是唐代著名的山水诗人,我们接触过其许多山水诗,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山居秋暝》《过香积寺》《鸟鸣涧》《鹿柴》,里面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名句,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写出了诗人追求人生宁静,闲适的境界。今天,我们学习他的一篇散文《山中与裴秀才迪书》,是否也有同样的人生境界?

2.学生自由诵读,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感知课文。

3.学生分段诵读,找出文中重点的实、虚词及文言现象。

第一段,概写游山的经历。

(1)正音 猥不敢相烦 与山僧饭迄而去

(2)实词

过 ① 走过,经过.②胜过 超 越 ③错误 过失④探望 拜访

去①离开 ②距离

第二段, 写冬夜游山迷人的景色。

⑴正音 夜登华子冈 村圩夜舂,复与疏钟相间

⑵ 实词

间①空隙②间断③疏远

⑶名词作状语

① 北涉玄灞

② 夜登华子冈

第三段,拟写美妙春景 ,邀友人同游。

⑴正音 因驮黄檗人往 麦陇朝雊

⑵虚词

① 以 ,用 ② 因 ,凭借

4.学生齐读,背诵全文。

5.赏析景物描写,体会作者的感情。

⑴ 找出文中景物描写的句子,通过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加以复述。

①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圩夜舂,夫与疏钟相间。

② 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鲦出水,白鸥矫翼,露湿青皋,麦陇朝雊。

⑵比较两段景物描写的.句子,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师提示:作者的身世,文章写作背景。

据史料记载,王维侍母以孝顺闻名,其母亲去世,他几乎痛不欲生。王维幼年就通音律,会作文,颇有才名。唐玄宗开元九年(七二一)考中进士,被任命为大乐丞,因为伶人舞黄狮子得罪朝廷,受牵连被贬到济州(今山东长清县)作司库参军。期间曾一度弃官隐居,后来又回到京城长安。开元二十二年(七三四),诗友张九龄当宰相,王维上书请求引荐,被任命为右拾遗。三年后,张九龄被贬,他改任监察御史,出使塞上凉州两年。回长安以后,较长时期内供职于朝廷,在郊外的终南山和辋川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弹琴赋诗,傲啸终日”,写了大量的山水田园诗。

天宝十五年,安禄山判乱,带兵攻入长安,王维被迫出任伪职给事中。但他消极应付,曾经故意服药生病,并想逃走。不久,官军收复了京城,他因做伪官,将受到严厉处分;幸亏他弟弟、刑部侍郎王缙愿意削官为他赎罪而获免,得以从宽发落,只是降了他的官职,成为太子中允。此时,王维对世事官场彻底失去兴趣,笃志信佛,唯以禅诵为事。《旧唐书·本传》说他:“退朝之后,焚香独坐,以禅诵为事。”唐肃宗乾元二年转任尚书右丞,到上元二年(七六一)逝世,终年六十一岁。

明确:表现出作者静寂,同自然融为一体的境界。他在一种寻觅大自然宁静逸趣的状态下,沉醉于大自然富于生机而又不受干扰的境界中。

⑶归纳总结描写的方法。

明确:以动衬静 实写 虚写

6.检查背诵

篇7:《山中与裴秀才迪书》教案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教案

【教学目标】

1、字词积累,推测大意能力。

2、鉴赏感悟。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字词积累。

2、难点:

鉴赏体会。

【教学课时】

一至一课时半。

【教学步骤及内容】

一、以读入文,导入新课

1、朗读课文,体会形式美:

⑴ 指名学生朗读。

⑵ 师范读(读音,停顿,节奏等)。

⑶ 学生自由读 。

⑷ 学生自由发言,体会文章形式美:

明确:全文文字凝练、朴素,句法上以四字句为主,犹如四言诗。中间也配以散行,使文句在整饬中又多变化。其写景部分,形象鲜明、生动,声韵和谐。

2、作者介绍:

王维(701~761),唐代诗人、画家。字摩诘。祖籍太原祁(今山西祁县),其父迁家蒲州(今山西永济),遂为蒲人。他官终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长期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他原信奉佛教,此时随着思想日趋受佛教信仰影响,世称诗佛。

王维诗现存不满400首。其中最能代表其创作特色的是描绘山水田园等自然风景及歌咏隐居生活的诗篇。王维描绘自然风景的高度成就,使他在盛唐诗坛独树一帜,成为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他继承和发展了谢灵运开创的写作山水诗的传统,对陶渊明田园诗的清新自然也有所吸取,使山水田园诗的成就达到了一个高峰,因而在中国诗歌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在其生前以及后世,都享有盛名。

3、背景简介:

王维于天宝三载(744)在蓝田购买了辋川别业。每到休假之时,他便来到那里,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

二、重点难点字词翻译

1、师翻译重难字词。

2、学生自由阅读。

三、以读解文,鉴赏文本

1、学生齐读要求读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情,眼中有文,脑中有画。

2、解题切入,鉴赏文章《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引导:扣紧文本,尽量试用文本语言回答。

⑴ 书是什么意思?

明确:书信,这是王维写给裴迪的一封书信。

⑵ 山中,这是什么山,为什么在山中,这是怎样的山?

明确:

辋川蓝田山。

近腊月下,景气和畅,故山殊可过。(风景优美,作者前往游览)

第2段中北涉玄灞复与疏钟相间。天上的明月,清光朗朗。月光下,轻风吹过,辋水柔波潋滟。远望,一抹远山的暗影,村河边点点渔火。寂静中偶尔传来一两声犬吠,并疏疏落落的寺庙钟声,时断时续的舂米声,隐隐约约而又清晰可辨。

第3段中当待春中麦陇朝雊。春天的蓝田山,风景绝佳。树木青青,芳草碧碧,游鱼嬉戏于清流,白鸥展翅与晴空。早晨,珠露圆润,闪亮在草尖、麦苗上,清晨野鸡在麦地里鸣叫。

景色极为优美:一是蓝田山的`冬夜图,有静有动,有声有色,如一幅水墨国画,着墨淡雅,用笔清疏,写意传神,基调寂静而清幽,是实景的真实描绘。二是蓝田山春日图,描写用欢快流畅之笔,写色彩明快之图画,把春日的蓝田山中万物勃发,生机盎然的景象描写得清新朗秀,令人不胜向往。

⑶ 作者给谁书,当时是作者是什么状况,什么心情,为什么给裴迪书,书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

裴迪。

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囊昔(孤寂,思念)

携手赋诗,步仄径,临清流,子天机清妙(感情深厚,情趣相投)

以此不急之务相邀(邀请同游)

⑷ 小结:文章特点──借景传情、借景寄意。

明确:

在这封信中,虽然写景占有很大的比重,但是叙友情却是贯穿始终的线索。第一段,说的是足下方温经不敢相烦,第二段表达的是念及旧情,不敢相忘,第三段表达的是春中美景,不敢不邀。

书中有诗,书中有画。《山中与裴秀才迪书》虽然是一封书信,但可以说它也是作者以诗人的语言、画家的构思写成的一篇优美的写景记游散文,一首赞美自然风光和表述友情的抒情诗。

3、朗读课文,品位感悟。

四、布置作业,联系拓展

1、完成课后练习第三题。

2、王维被称为诗佛,为什么?在本文中是否有表现?

篇8:《山中与裴秀才迪书》反思

我们所使用的这套新课程教材包括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向。在这45分钟的一堂课上,面对刚刚步入高中大门的仅两周的中学生。我感觉将这三个维度一一体现出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就放在了“过程方法”的体现上。我们“是用新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是我们老师的责任。

例如像本课这样的写景文言文今后再遇到该如何处理?我给学生的方法是:首先通过自主学习,扫清文字障碍,查找有关本课的文学常识和背景资料,这虽然是预习作业,但很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而且我在日常教学中,也将预习作业提高到和巩固作业等同的重要位置。然后通过反复诵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反复体味、反复感受课文描写寒山月夜景色和想象与友人一同欣赏春景的文段,掌握通过诵读阅读文言文的一般学法——第一读:读准字音;第二读:读得流畅;第三读:读出语气;第四读:读出感情;第五读:读出味道。最后剖析文眼“深趣”,体会王维寄情山水、物我两忘、超凡脱俗的情趣,理解文章是源情写景,不是简单的触景生情,这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我们老师每天面对的是一个个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情感、有个性的鲜活个体。在准备这堂课时,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这堂课中,我和学生进行的有意义的活动到底有哪些?因此我在教学设计中将学生对文章的多元解读作为我的教学方法之一。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是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篇9:《山中与裴秀才迪书》反思

学生阅读的过程,实质是对文章的一个“再创造”过程。教师应允许、鼓励学生进行多元解读。特别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差异,珍视每一个学生的内心感受,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的所悟所得。这种教学方法在这堂课中体现得比较鲜明,课上同学们自主发言。突破陈规,同学们可以大胆提出问题,这很有利于课文的理解,而且培养了同学的积极性。课上师生几乎平等发言,甚至学生给我挑毛病。

教学永远都是遗憾的艺术。因为这堂课是学生自主发言,这就使那些语文课上的积极分子们有了展示自己的舞台,而新课改所倡导的合作、探究,应该决不仅仅是针对少数同学的,那么我们又如何能真正让所有学生都动起来呢?如何解决个人的积极性和群体积极性的关系?教学的预设性和生成性更应注重哪个呢?这些都是由这节研究课带给我的新的研究课题。

篇10:《山中与裴秀才迪书》反思

整个课堂设计围绕重难点环环紧扣,循序渐进。诵读环节,既注重整体的效果,又关注个性朗读。用语言描述画面,既能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可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逐层深入地探究的过程,能较好地理解课文的主旨及特点,比较阅读环节,让学生从散文和诗歌这两种不同文体中,理解作者的写作特色。通过学习散文进而阅读诗歌,达到举一反三的学习效果。但教学过程中还存在许多不足:

一、淡化了知识教学,文言字词扣得不紧。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是一篇文言文,课标中指出,文言文阅读要“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是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有了这些积累,才能达到在实践中举一反三。但在这堂课中,我忽视了积累的作用,字词落实不够,只是让学生找出不理解的字词让学生互相帮忙解决,没有把应重点掌握的文言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加深学生的理解以达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二、课堂缺乏生成的内容,缺少亮点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不应是教师预设好的,应是学生共同讨论、共同学习获得知识的过程。所以教师需具备一定的课堂开发意识与能力,善于把握和调控课堂气氛。在这一堂课里,我一心只想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没有及时扑捉学生思维的火花进行深入的讨论,课堂显得平淡,没有亮点。其实完全可以在学生的探究的过程中抓住契机,相机行事,推向高潮。语文学习是一种学生个性化的活动,也是一种创造性活动。成功的课堂应是灵动的,学生主动,课堂才会生动。

篇11:《答谢中书书》《山中与裴秀才迪书》比较阅读及答案

《答谢中书书》《山中与裴秀才迪书》比较阅读及答案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澈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阳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乙]夜登华子岗,辋水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曩昔携手赋诗,步仄径,临清流也。

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鲦出水,白鸥矫翼,露湿青皋,麦陇朝(句隹)。斯之不远,倘能从我游乎?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然是中有深趣也。——王维《山中与裴秀才迪书》(节选)

12.下面句子中加点词与“夜登华子岗”中的“夜”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上使外将兵 B.其一犬坐于前

C.腰白玉之环 D.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①实是欲界之仙都。 ②然是中有深趣也。

B. ①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②与月上下。

C. ①复与疏钟相间。 ②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D. ①倘能从我游乎? ②请从吏夜归。

14.把文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夕阳欲颓,沉鳞竞跃。

②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

15.甲文中的“猿鸟乱鸣”和乙文中的“吠声如豹”都是写声音描写,其作用有何不同?

16.甲、乙两文都是写给朋友的书信,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

参考答案:

12.C

13.D

14.示例:①夕阳要落山了,潜游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②如果你不是这样天性清新高雅的人,我哪能用这不打紧的事务(游山玩水的闲事)相邀呢?

15.示例:“猿鸟乱鸣”使景色灵动,充满生机活力;“吠声如豹”以动写静,衬托了冬夜的空旷寂静。

16.示例:甲文和朋友分享对山川之美的热爱和隐逸情怀;乙文邀请朋友来山中同游,委婉希望他淡泊名利,回归自然。

更多热门文章推荐:

1.《答谢中书书》 阅读答案

2.《答谢中书书》教学案例

3.《答谢中书书》课前预习

4.《答谢中书书》赏析

5.《答谢中书书》阅读题答案

6.答谢中书书原文及翻译注释

7.《答谢中书书》习题及答案

8.《答谢中书书》微课教学设计

篇12:王维《山中与裴秀才迪书》阅读练习答案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是唐朝诗人王维所作的一篇散文,本为书信,因其有诗歌美感与韵律,成为唐朝文散名作。

近腊月下,景气和畅,故山殊可过。足下方温经,猥不敢相烦,辄(zhé)便往山中,憩感配寺,与山僧饭讫(qì)而去。

北涉玄灞(bà),清月映郭。夜登华子岗,辋(wǎng)水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舂(chōng),复与疏钟相间(jiàn)。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曩(nǎng)昔,携手赋诗,步仄径,临清流也。

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鯈(tiáo)出水,白鸥矫翼,露湿青皋(gāo),麦陇朝雊(gòu),斯之不远,倘能从我游乎?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然是中有深趣矣!无忽。因驮黄檗(bò)人往,不一。山中人王维白。

译文:

农历十二月的末尾,气候温和舒畅,旧居蓝田山很值得一游。您正在温习经书,仓猝中不敢打扰,就自行到山中,在感配寺休息,跟寺中主持一起吃完饭,便离开了。

我向北渡过深青色的灞水,月色清朗,映照着城郭。夜色中登上华子冈,见辋水泛起涟漪,水波或上或下,水中 的月影也随同上下。那寒山中远远的灯火,火光忽明忽暗在林外看得很清楚。深巷中狗叫,叫声像豹叫一样。村子里传来舂米声,又与稀疏的钟声相互交错。这时,我独坐在那里,跟来的仆人已入睡,多想从前你与我搀着手吟诵诗歌,在狭窄的小路上漫步,临近那清澈流水的情景。

等到了春天,草木蔓延生长,春天的山景更可观赏,轻捷的鲦鱼跃出水面,白色的鸥鸟张开翅膀,晨露打湿了青 草地,麦田里雉鸟在清晨鸣叫,这些景色很快就来了,(您)能和我一起游玩吗?如果你天性不是与众不同的话,难道我能把你邀请来游山玩水吗?而这当中有很深的旨趣啊!不要忽略。因为有载运黄檗的人出山,托他带给你这封信,不一一详述了。

注释:

秀才:唐代对参加进士科考试的人的称呼。

腊月:农历十二月。古代在农历十二月举行“腊祭”,所以称十二月为腊月。

景气:景色,气候。

故山殊可过:旧居蓝田山很值得一游。故山,旧居的山,指王维的“辋川别业”所在地的蓝田山。殊,很。过,过访、游览。

足下:您,表示对人的尊称。

方温经:正在温习经书。方,正。

猥:不敢不合时宜地

烦:打扰。

辄便:就。

憩感配寺:在感配寺休息。感配寺,王维集中有游感化寺的诗,《旧唐书·神秀传》中说,蓝田有化感寺。感配寺可能是化感寺之误。

饭讫(qì):吃完饭。讫,完。饭,名词作动词,吃饭。

北涉玄灞:近来渡灞水。比,俗本多误作“北”,系形近而误。涉,渡。玄,黑色,指水深绿发黑。

华子岗:王维辋川别业中的一处胜景。

辋水:即辋川,在蓝田南。

村墟:村庄。

夜舂:晚上用臼杵捣谷(的声音)。舂,这里指捣米,即把谷物放在石臼里捣去外壳。

疏:稀疏的。

静默:指已入睡。

曩:从前。

仄径:狭窄的小路。

当待:等到。

蔓发:蔓延生长。

轻鯈(tiáo):即白,鱼名。身体狭长,游动轻捷。

矫翼:张开翅膀。矫,举。

青皋:青草地。皋,水边高地。

麦陇:麦田里。

朝雊(gòu):早晨野鸡鸣叫。雊,野鸡鸣叫。

斯之不远:这不太远了。斯,代词,这,指春天的景色。

倘:假使,如果。

天机清妙:性情高远。天机,天性。清妙,指超尘拔俗,与众不同。

不急之务:闲事,这里指游山玩水。

是中:这中间。

无忽:不可疏忽错过。

因驮黄檗(bò)人往:借驮黄檗的人前往之便(带这封信)。因,凭借。黄檗,一种落叶乔木,果实和茎内皮可入药。茎内皮为黄色,也可做染料。

不一:古人书信结尾常用的套语,不一一详述之意。

山中人:王维晚年信佛,过着半隐的生活,故自称。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粤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王维《山中与裴秀才迪书》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文言文与朱元思书练习题及答案

答谢中书书和与朱元思书节选阅读理解

《答谢中书书》 《与朱元思书》比较阅读题

初三上册语文《与朱元思书》教案设计

《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参考

《与朱元思书》导学案 (八年级下册)

《与朱元思书》的课文翻译

《与朱元思书》 8

《与朱元思书》《山中与裴迪秀才书》比较阅读答案
《《与朱元思书》《山中与裴迪秀才书》比较阅读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与朱元思书》《山中与裴迪秀才书》比较阅读答案(共12篇)】相关文章:

《与朱元思书》原文及译文2023-10-25

现代文扩写与朱元思书优秀作文2022-06-03

《与朱元思书》文言文原文2024-03-19

吴恩泽简介2023-05-06

《与朱元思书》原文和翻译注释2023-06-30

八年级语文下册《与朱元思书》教学反思2022-05-24

描写山水草木的优美诗句2024-05-11

《小石潭记》和《与朱元思书》阅读训练及答案2024-02-05

《与朱元思书》阅读和答案2022-09-26

《与朱元思书》基础知识练习题2022-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