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草》阅读理解练习题及答案(共8篇)由网友“静晓宁莫”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野草》阅读理解练习题及答案,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篇1:《野草》阅读理解练习题及答案
(一)1.散文、《野草》2.⑴形容天气寒冷,草木枯落。⑵形容猛然醒悟过来。⑶这里是费尽心思的意思。 3.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春二月,春光明媚,北京冬季未过,就放风筝,所以“惊异”。见到风筝,就想起小时候精神的虐杀的一幕,而且无从补过,心头不禁悲哀。 4.反映鲁迅先生知错必改,充满自省精神。 5.因为自己一向以为管小兄弟管得对,现在见到书上的道理,心情一下子沉重起来,受到惩罚了,对旧“我”来说,良心遭受了谴责,可谓“不幸”。 6.这一幕,是指“我”不许小兄弟放风筝,发现他偷做风筝,气得我把他快要完工的风筝抓断踏扁了。 7.表达了更深沉的悲哀。 8.“惊异”于北京竟在这样的季节放起风筝来了;“悲哀”是因为想起小时候“精神的虐杀”的一幕,而且这一幕永远无法补过;引出下文 9.这里所说的“春天”,是小时候的有风筝的故乡的春天,现在,在北京,看见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由风筝而联想到故乡风筝时节的春天气息,所以觉得这春天“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10.鲁迅把对弟弟的压制写得很严酷,这里隐含着对小兄弟的同情,对自己深深的自责。 11.善于自责 12.“我”要讨弟弟的宽恕,而弟弟却全然忘却,“我”沉重的心情因无法补过而只能一直沉重下去。这种悲哀是意想不到的,所以说“无可把握的悲哀”,想摆脱也不可能了。 13.不要望见春天,不要望见风筝;当时的天气;心头的悲凉 14.略 15.略
(二)
1.B C F 2.①恍然大悟:忽然醒悟过来。②苦心孤诣:费尽心思钻营或经营。3.我发现小兄弟在做风筝,并且毁坏了它。 4.用“惊惶”、“失了色”、“瑟缩”淋漓尽致地写出了小兄弟被“我”发现后的慌张和恐惧。 “绝望”二字与前句“我”的“傲然”形成鲜明对比,形象地写出了小兄弟心爱的风筝被“我”毁坏后的难受和痛苦。一个“站”字则突出了他在“我”离去后一个人面对空寂的小屋时的心痛和无奈。 5.“我”毁坏了风筝是因为我觉得“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意”,做这种游戏是一件可鄙的事。以管理者自居,以自己的喜好左右小兄弟的喜好,不允许他去接近和制作本属儿童天性喜爱的玩具——风筝。作者把当时的“我”写得很粗暴是为了表现“我”的内疚与沉痛的自责。
(三)
1.完全忘却。因为小兄弟并不认为自己受到“精神的虐杀”,而把兄长的行径视为合情合理,自己也认为做风筝是不正当的行为,自认该罚,所以丝毫不放在心上,浑然忘却。
2.过去的事情已经全都忘记了,连去怨恨的理由都消失了,我还怎么能得到宽恕呢?
3.表达了更深沉的悲哀。小兄弟的浑然忘却使我无从补过,无从求得心情的轻松,因而更加悲哀。被虐杀者甘受虐杀,毫无抗争,而虐杀者横行无忌,所以更令人悲哀、沉重。
4.“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就是不要望见春天,不要望见风筝,这才能忘却,才能摆脱悲哀。不仅指当时的天气,而且指心头的悲凉。
(四)1.暗示此时的“我”已经因为年少时的举动受到了心灵的惩罚。 2.将心灵手巧的小兄弟偷做的风筝粗暴武断地撕破踏扁踩坏。 3.看了一本外国讲论儿童的书 步入中年后真正领悟到生存的艰辛。 4.对比 “我”深深的悔意和失落。 5. “生”一指脸上条纹的形状像“生”的字型,二指生活的艰辛体现在了他的脸上。引号起强调作用。 6.小兄弟对过去的事情全然忘记,连怨恨的理由都没有,我还怎么能得到宽恕呢?
篇2:《野草》阅读理解练习题及答案
(一)
1.这篇文章是鲁迅写的一篇 (体裁),选自
2.解释下列句子中词语的意思。
⑴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而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肃杀:
⑵我恍然大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堆积杂物的小屋去。
恍然大悟:
⑶我……很愤怒他瞒了我的眼睛,这样苦心孤诣地来偷没出息的孩子的玩艺。
苦心孤诣:
3.作者看到“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就感到“惊异和悲哀”,这是为什么?
4.这篇散文的主要意思是什么?
5.看到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为什么说是“不幸”?
6.文中所说的“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具体指什么?
7.“我还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着。”表达了作者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8.第一段末说“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我”“惊异”的是 ,“悲哀”是因为 ,这句话是结构上的作用是
9.“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怎么说春天“久经逝去”?为什么又说这春天就在北京的天空中荡漾了?
10.写风筝事件的两段文字,包含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1.作者最后送给弟弟风筝并同弟弟一起放风筝,体现了作者 的精神。
12.末段为什么说“悲哀”是无可把握的悲哀?
13.“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的意思是 ,“我”只感觉到“非常的寒威和冷气”,不仅指 ,而且指 。
14.你读了这篇散文有哪些感受?
15.对待早年的过错,鲁迅先生的心情如此沉重。你从鲁迅先生身上学到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品质?
(二)
有一天,我忽然想起,似乎多日不很看见他了,但记得曾见他在后园拾枯竹。我 ① 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问堆积杂物的小屋去,推开门,果然就在尘封的什物堆中发见了他。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大方凳旁靠着一个胡蝶风筝的竹骨,还没有糊上纸,凳上是一对做眼睛用的小风轮,正用红纸条装饰着,将要完工了。我在破获秘密的满足中,又很愤怒他欺瞒了我的眼睛,这样 ② 地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我即刻伸手( )断了胡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 )在地下,( )扁了。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心。
1.根据课文,选择恰当的动词填入括号中。
A、拉 B、抓 C、掷 D、扔 E、踩 F、踏
2.结合上下文,在文中划线处填上两个适当的成语,并解释。
① :
② :
3.用一句话来概括本段的内容。
4.画出关于小兄弟的动作描写,并分析其中一处的作用。
5.文中的“我”为什么要毁坏小兄弟的风筝?作者在描写当时的“我”时故意把自己写得很粗暴,这又是为什么?
(三)
“有过这样的事吗?”他惊异地笑着说,就像旁听着别人的故事一样。他什么也不记得了。
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之可言呢?无怨的恕,说谎罢了。
现在,故乡的春天又在这异地的'空中了,既给我久经逝去的儿时的回忆,而一并也带着无可把握的悲哀。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吧,——但是,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
1.“惊异”、“像旁听着别人的故事一样”是为了强调小兄弟 ,为什么会这样呢?
2.关于“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之可言呢?”这一句的理解是:
3.为什么作者对于小兄弟的回答不觉得宽松反而觉得“沉重”?
4.为什么作者说“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吧?”“非常的寒威和冷气”,除了形容天气之外,有没有别的含义?
(四)
①然而我的惩罚终于轮到了,在我们离别很久之后,我已经是中年。我不幸偶尔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开,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地堕下去了。
②我也知道补过的方法的:送他风筝,赞成他放,劝他放,我和他一同放。我们嚷着,跑着,笑着。——然而他其实已经和我一样,早已有了胡子了。
③我也知道还有一个补过的方法的:去讨他的宽恕,等他说,“我可是毫不怪你啊。”那么,我的心一定就轻松了,这确是一个可行的方法。有一回,我们会面的时候,是脸上都已添刻了许多“生”的辛苦的条纹,而我的心很沉重。我们渐渐谈起了儿时的旧事来,我便叙述到这一节,自说少年时代的糊涂。“我可是毫不怪你啊。”我想,他要说了,我即刻便受了宽恕,我的心从此也宽松了吧。
④“有过这样的事吗?”他惊异地笑着说,就像旁听着别人的故事一样。他什么也不记得了。
⑤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之可言呢?无怨的恕,说谎罢了。
⑥我还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着。
1.语段①中加点的“不幸”应怎样理解?
2.语段①中“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应具体指前文的哪些事?)
3.作者产生忏悔之意的原因是: ,而根本原因是:
4.语段③—⑤运用了 的手法,突出了 。
5.语段③“脸上都已添刻了许多‘生’的辛苦的条纹”一句中的“生”应如何理解?加上引号有何作用?
6.语段⑤中“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之可言呢?”应怎样理解?
篇3:《野草》阅读答案
①有这样一个故事。
②有人问:世界上什么的力气最大?回答纷纭得很,有人说象,有人说狮子,有人开玩笑似的说是金刚,金刚有多少气力,当然大家全不知道。
③结果,这一切答案全都不对,世界上力气最大的是植物的种子。一粒种子可以显现出来的力,简直超越一切。
④这儿又是一个故事。
⑤(甲)人的头盖骨结合得非常致密、坚固,生物学家和解剖学家用尽了一切方法,要把它完整地分开,都没有成功。后来忽然有人发明了一个方法,就是把一些植物的种子放在要剖析的头盖骨里,给予温度和湿度,使种子发芽。一发芽,这些种子便以可怕的力量,将一切机械力所不能分开的骨骼,完整地分开了。植物种子力量之大如此。
⑥(乙)那么你见过被压在瓦砾和石块下面的一棵小草的生长吗?它为着向往阳光,为着达成生之意志,不管上面的石块如何重,石块与石块之间如何狭,它总要曲曲折折地,但是顽强不屈地透到地面上来。它的根往土里钻,它的芽往地面挺,这是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阻止它的石块结果也被它掀翻。
⑦(丙)没有一个人将小草叫做大力士,但是它的力量之大,的确世界无比。这种力量是一般人所看不见的生命力。只要生命存在,这种力就要显现,上面的石块丝毫不足以阻挡它,因为这是一种“长期抗战”的.力,有弹性,能屈能伸的力,有韧性,不达目的不止的力。
⑧(丁)如果不落在肥土中而落在瓦砾中,有生命的种子绝不会悲观、叹气,它相信有了阻力才有磨炼。生命开始的一瞬间就带着斗志的草才是坚韧的草,也只有这种草,才可以傲然对那些玻璃棚中养育着的盆花嗤笑。
14. 给下列词语中的加粗字注音。
解剖( ) 瓦砾( ) 一瞬( )间
15. 解释下列词语。
回答纷纭:
嗤笑:
16. “这也许特殊一点,常人不容易理解”一句话应该还原到文中的( )
A. 甲处 B. 乙处 C. 丙处 D. 丁处
17. 文章是写于抗日战争时期的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仔细阅读文章回答下列问题。
(1)简要概括“野草”的主要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要阐述文章的主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简要阐述文章在直接描写和赞颂“野草”前,先写两个故事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篇4:《野草》阅读答案
1.本文写于抗日战争一时期,文章的`主旨是( D )(2分)
A.赞扬种子萌芽的巨大力量和野草生长的坚韧不拔,表达了作者对生命力的歌颂。
B.赞扬种子萌芽的巨大力量,鼓励广大读者以此为榜样,振奋精神,坚持“长期抗战”。
C.赞扬野草生长的坚韧不拔,鼓励广大读者以此为榜样,振奋精神,长期抗战。
D.赞扬种子萌芽的巨大力量和野草生长的坚韧不拔,鼓励广大读者以此为榜样,振奋精神,长期抗战。
2.文中 1 、2 空缺处应填的词语是( C )(2分)
A.紧密 坚硬 B.紧凑 坚实
C.致密 坚固 D.有弹性 有刚性
3.文中 3 、4 空缺处应填的词语是( A )(2分)
A.有韧性 有弹性 B.有柔性 有韧性
C.有柔性 有刚性 D.有弹性 有刚性
4.“这也许特殊一点,常人不容易理解”一句应还原到文中的( B )处(2分)
A.甲 B.乙 C.丙 D.丁
5.第⑤段表达的主要意思是( D )(2分)
A.说明机械力不如种子力量大。 B.介绍把头盖骨分开的巧妙方法。
C.说明植物种子的力量。 D.赞扬植物种子力量的巨大。
篇5:《野草》阅读答案
14. pōu lì shùn
15. 多而杂乱 讥笑
16. B
17. (1)顽强不屈,坚韧傲然,具有不可阻挡、永不悲观的精神。(2)赞扬种子萌发的巨大力量和野草生长的坚韧不拔,鼓励广大读者以此为榜样,振奋精神,坚持“长期抗战”。
18. 从侧面和正面烘托野草的品质。
篇6:《野草》阅读答案
①有这样一个故事。
②有人问,世界上什么东西的气力最大?回答纷纭得很,有的说象,有的说狮子,有人开玩笑似的说,是金刚。金刚有多少气力,当然大家全不知道。
③结果,这一切完全不对,世界上气力最大的是植物的种子。一粒种子可以显现出来的力,简直超越一切。
④这儿又是一个故事。
⑤[甲]人的头盖骨结合得非常 1 、2 ,生物学家和解剖学家用尽了一切方法,要把它完整地分开,都没有成功。后来忽然有人发明了一个方法,就是把一些植物的种子放在要剖析的头盖骨里,给予温度和湿度,使种子发芽。一发芽,这些种子便以可怕的力量,将一切机械力所不能分开的骨骼,完整地分开了。植物种子力量之大如此。
⑥[乙]那么你见过被压在瓦砾和石块下面的一棵生长的小草吗?它为着向往阳光,为着达成它的生之意志,不管上面的石块如何重,石块与石块之间如何狭,它总要曲曲折折地,顽强不屈地透到地面上来。它的根往土里钻,它的芽往地面挺,这是一种不可杭拒的`力,阻止它的石块结果也被它掀翻。
⑦[丙]没有一个人将小草叫做大力士,但是它的力量之大,的确世界无比。这种力量是一般人看不见的生命力。只要生命存在,这种力就要显现,上面的石块丝毫不足以阻档它,因为这是一种长期抗战的力, 3 ,能屈能伸的力, 4 ,不达目的不止的力。
⑧[丁]如果不落在肥土中而落在瓦砾中,有生命的种子绝不会悲观、叹气,它相信有了阻力才有磨炼。生命开始的一shùn间就带着斗志而来的草才是坚韧的草,也只有这种草,才可以傲然对那些玻璃棚中养育着的盆花chī笑。
小题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或按拼音写出正确的汉字:(2分)
①解剖( ) ②瓦砾( ) ③shùn间( ) ④chī( )笑
小题2:.文中 1 、2 空缺处应填的词语是( )(2分)
A.紧密坚硬B.紧凑坚实
C.致密坚固D.有弹性有刚性
小题3:.文中 3 、4 空缺处应填的词语是( )(2分)
A.有韧性有弹性B.有柔性有韧性
C.有柔性有刚性D.有弹性有刚性
小题4:.这也许特殊一点,常人不容易理解一句应还原到文中的( )处(2分)
A.甲B.乙C.丙D.丁
小题5:.第⑤段表达的主要意思是( )(2分)
A.说明机械力不如种子力量大。B.介绍把头盖骨分开的巧妙方法。
C.说明植物种子的力量。D.赞扬植物种子力量的巨大。
小题6:.本文写于抗日战争一时期,文章的主旨是( )(2分)
A.赞扬种子萌芽的巨大力量和野草生长的坚韧不拔,表达了作者对生命力的歌颂。
B.赞扬种子萌芽的巨大力量,鼓励广大读者以此为榜样,振奋精神,坚持长期抗战。C.赞扬野草生长的坚韧不拔,鼓励广大读者以此为榜样,振奋精神,长期抗战。
D.赞扬种子萌芽的巨大力量和野草生长的坚韧不拔,鼓励广大读者以此为榜样,振奋精神,长期抗战。
参考答案:
小题1:①pōu②1ì ③瞬 ④嗤(2分)
小题2:C(2分)
小题3:A(2分)
小题4:B(2分)
小题5:D(2分)
小题6:D(2分)
篇7:野草阅读答案
鲁迅《野草》阅读理解练习题:
(一)
1.这篇文章是鲁迅写的一篇(体裁),选自
2.解释下列句子中词语的意思。
⑴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而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肃杀:
⑵我恍然大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堆积杂物的小屋去。
恍然大悟:
⑶我……很愤怒他瞒了我的眼睛,这样苦心孤诣地来偷没出息的孩子的玩艺。
苦心孤诣:
3.作者看到“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就感到“惊异和悲哀”,这是为什么?
4.这篇散文的主要意思是什么?
5.看到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为什么说是“不幸”?
6.文中所说的“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具体指什么?
7.“我还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着。”表达了作者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8.第一段末说“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我”“惊异”的是 ,“悲哀”是因为 ,这句话是结构上的作用是
9.“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怎么说春天“久经逝去”?为什么又说这春天就在北京的天空中荡漾了?
10.写风筝事件的两段文字,包含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1.作者最后送给弟弟风筝并同弟弟一起放风筝,体现了作者 的精神。
12.末段为什么说“悲哀”是无可把握的悲哀?
13.“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的意思是 ,“我”只感觉到“非常的寒威和冷气”,不仅指 ,而且指 。
14.你读了这篇散文有哪些感受?
15.对待早年的过错,鲁迅先生的心情如此沉重。你从鲁迅先生身上学到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品质?
(二)
有一天,我忽然想起,似乎多日不很看见他了,但记得曾见他在后园拾枯竹。我 ① 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问堆积杂物的小屋去,推开门,果然就在尘封的什物堆中发见了他。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大方凳旁靠着一个胡蝶风筝的竹骨,还没有糊上纸,凳上是一对做眼睛用的小风轮,正用红纸条装饰着,将要完工了。我在破获秘密的满足中,又很愤怒他欺瞒了我的眼睛,这样 ② 地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我即刻伸手( )断了胡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 )在地下,( )扁了。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心。
1.根据课文,选择恰当的动词填入括号中。
A、拉 B、抓 C、掷 D、扔 E、踩 F、踏
2.结合上下文,在文中划线处填上两个适当的成语,并解释。
① :
② :
3.用一句话来概括本段的内容。
4.画出关于小兄弟的动作描写,并分析其中一处的作用。
5.文中的“我”为什么要毁坏小兄弟的风筝?作者在描写当时的“我”时故意把自己写得很粗暴,这又是为什么?
(三)
“有过这样的事吗?”他惊异地笑着说,就像旁听着别人的故事一样。他什么也不记得了。
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之可言呢?无怨的恕,说谎罢了。
现在,故乡的春天又在这异地的空中了,既给我久经逝去的儿时的回忆,而一并也带着无可把握的悲哀。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吧,——但是,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
1.“惊异”、“像旁听着别人的故事一样”是为了强调小兄弟 ,为什么会这样呢?
2.关于“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之可言呢?”这一句的理解是:
3.为什么作者对于小兄弟的回答不觉得宽松反而觉得“沉重”?
4.为什么作者说“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吧?”“非常的寒威和冷气”,除了形容天气之外,有没有别的含义?
(四)
①然而我的惩罚终于轮到了,在我们离别很久之后,我已经是中年。我不幸偶尔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开,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地堕下去了。
②我也知道补过的方法的:送他风筝,赞成他放,劝他放,我和他一同放。我们嚷着,跑着,笑着。——然而他其实已经和我一样,早已有了胡子了。
③我也知道还有一个补过的方法的:去讨他的宽恕,等他说,“我可是毫不怪你啊。”那么,我的心一定就轻松了,这确是一个可行的方法。有一回,我们会面的时候,是脸上都已添刻了许多“生”的辛苦的条纹,而我的心很沉重。我们渐渐谈起了儿时的旧事来,我便叙述到这一节,自说少年时代的糊涂。“我可是毫不怪你啊。”我想,他要说了,我即刻便受了宽恕,我的心从此也宽松了吧。
④“有过这样的事吗?”他惊异地笑着说,就像旁听着别人的故事一样。他什么也不记得了。
⑤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之可言呢?无怨的恕,说谎罢了。
⑥我还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着。
1.语段①中加点的“不幸”应怎样理解?
2.语段①中“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应具体指前文的哪些事?)
3.作者产生忏悔之意的原因是: ,而根本原因是:
4.语段③—⑤运用了 的手法,突出了 。
5.语段③“脸上都已添刻了许多‘生’的辛苦的条纹”一句中的“生”应如何理解?加上引号有何作用?
6.语段⑤中“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之可言呢?”应怎样理解?
鲁迅《野草》阅读理解练习题答案:
(一)1.散文、《野草》2.⑴形容天气寒冷,草木枯落。⑵形容猛然醒悟过来。⑶这里是费尽心思的意思。 3.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春二月,春光明媚,北京冬季未过,就放风筝,所以“惊异”。见到风筝,就想起小时候精神的虐杀的一幕,而且无从补过,心头不禁悲哀。 4.反映鲁迅先生知错必改,充满自省精神。 5.因为自己一向以为管小兄弟管得对,现在见到书上的道理,心情一下子沉重起来,受到惩罚了,对旧“我”来说,良心遭受了谴责,可谓“不幸”。 6.这一幕,是指“我”不许小兄弟放风筝,发现他偷做风筝,气得我把他快要完工的风筝抓断踏扁了。 7.表达了更深沉的悲哀。 8.“惊异”于北京竟在这样的季节放起风筝来了;“悲哀”是因为想起小时候“精神的虐杀”的一幕,而且这一幕永远无法补过;引出下文 9.这里所说的“春天”,是小时候的有风筝的故乡的春天,现在,在北京,看见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由风筝而联想到故乡风筝时节的春天气息,所以觉得这春天“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10.鲁迅把对弟弟的压制写得很严酷,这里隐含着对小兄弟的同情,对自己深深的自责。 11.善于自责 12.“我”要讨弟弟的宽恕,而弟弟却全然忘却,“我”沉重的心情因无法补过而只能一直沉重下去。这种悲哀是意想不到的,所以说“无可把握的悲哀”,想摆脱也不可能了。 13.不要望见春天,不要望见风筝;当时的天气;心头的悲凉 14.略 15.略
(二)
1.B C F 2.①恍然大悟:忽然醒悟过来。②苦心孤诣:费尽心思钻营或经营。3.我发现小兄弟在做风筝,并且毁坏了它。 4.用“惊惶”、“失了色”、“瑟缩”淋漓尽致地写出了小兄弟被“我”发现后的慌张和恐惧。 “绝望”二字与前句“我”的“傲然”形成鲜明对比,形象地写出了小兄弟心爱的风筝被“我”毁坏后的难受和痛苦。一个“站”字则突出了他在“我”离去后一个人面对空寂的小屋时的心痛和无奈。 5.“我”毁坏了风筝是因为我觉得“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意”,做这种游戏是一件可鄙的事。以管理者自居,以自己的喜好左右小兄弟的喜好,不允许他去接近和制作本属儿童天性喜爱的玩具——风筝。作者把当时的“我”写得很粗暴是为了表现“我”的内疚与沉痛的自责。
(三)
1.完全忘却。因为小兄弟并不认为自己受到“精神的虐杀”,而把兄长的行径视为合情合理,自己也认为做风筝是不正当的行为,自认该罚,所以丝毫不放在心上,浑然忘却。
2.过去的事情已经全都忘记了,连去怨恨的理由都消失了,我还怎么能得到宽恕呢?
3.表达了更深沉的悲哀。小兄弟的浑然忘却使我无从补过,无从求得心情的轻松,因而更加悲哀。被虐杀者甘受虐杀,毫无抗争,而虐杀者横行无忌,所以更令人悲哀、沉重。
4.“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就是不要望见春天,不要望见风筝,这才能忘却,才能摆脱悲哀。不仅指当时的天气,而且指心头的悲凉。
(四)1.暗示此时的“我”已经因为年少时的举动受到了心灵的惩罚。 2.将心灵手巧的小兄弟偷做的风筝粗暴武断地撕破踏扁踩坏。 3.看了一本外国讲论儿童的书 步入中年后真正领悟到生存的艰辛。 4.对比 “我”深深的悔意和失落。 5. “生”一指脸上条纹的形状像“生”的字型,二指生活的艰辛体现在了他的脸上。引号起强调作用。 6.小兄弟对过去的事情全然忘记,连怨恨的理由都没有,我还怎么能得到宽恕呢?
篇8:野草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1一16题。(12分:每小题各2分)
野草
①有这样一个故事。
②有人问,世界上什么东西的气力最大?回答纷纭得很,有的说象,有的说狮子,有人开玩笑似的说,是金刚。金刚有多少气力,当然大家全不知道。
③结果,这一切完全不对,世界上气力最大的是植物的种子。一粒种子可以显现出来的力,简直超越一切。
④这儿又是一个故事。
⑤[甲]人的头盖骨结合得非常 1 、2 ,生物学家和解剖学家用尽了一切方法,要把它完整地分开,都没有成功。后来忽然有人发明了一个方法,就是把一些植物的种子放在要剖析的头盖骨里,给予温度和湿度,使种子发芽。一发芽,这些种子便以可怕的力量,将一切机械力所不能分开的骨骼,完整地分开了。植物种子力量之大如此。
⑥[乙]那么你见过被压在瓦砾和石块下面的一棵生长的小草吗?它为着向往阳光,为着达成它的生之意志,不管上面的石块如何重,石块与石块之间如何狭,它总要曲曲折折地,顽强不屈地透到地面上来。它的根往土里钻,它的芽往地面挺,这是一种不可杭拒的力,阻止它的石块结果也被它掀翻。
⑦[丙]没有一个人将小草叫做大力士,但是它的力量之大,的确世界无比。这种力量是一般人看不见的生命力。只要生命存在,这种力就要显现,上面的石块丝毫不足以阻档它,因为这是一种长期抗战的力, 3 ,能屈能伸的力, 4 ,不达目的不止的力。
⑧[丁]如果不落在肥土中而落在瓦砾中,有生命的种子绝不会悲观、叹气,它相信有了阻力才有磨炼。生命开始的一shùn间就带着斗志而来的草才是坚韧的草,也只有这种草,才可以傲然对那些玻璃棚中养育着的盆花chī笑。
小题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或按拼音写出正确的汉字:(2分)
①解剖( ) ②瓦砾( ) ③shùn间( ) ④chī( )笑
小题2:.文中 1 、2 空缺处应填的词语是( )(2分)
A.紧密坚硬B.紧凑坚实
C.致密坚固D.有弹性有刚性
小题3:.文中 3 、4 空缺处应填的词语是( )(2分)
A.有韧性有弹性B.有柔性有韧性
C.有柔性有刚性D.有弹性有刚性
小题4:.这也许特殊一点,常人不容易理解一句应还原到文中的( )处(2分)
A.甲B.乙C.丙D.丁
小题5:.第⑤段表达的主要意思是( )(2分)
A.说明机械力不如种子力量大。B.介绍把头盖骨分开的巧妙方法。
C.说明植物种子的力量。D.赞扬植物种子力量的巨大。
小题6:.本文写于抗日战争一时期,文章的主旨是( )(2分)
A.赞扬种子萌芽的巨大力量和野草生长的坚韧不拔,表达了作者对生命力的歌颂。
B.赞扬种子萌芽的巨大力量,鼓励广大读者以此为榜样,振奋精神,坚持长期抗战。C.赞扬野草生长的坚韧不拔,鼓励广大读者以此为榜样,振奋精神,长期抗战。
D.赞扬种子萌芽的巨大力量和野草生长的坚韧不拔,鼓励广大读者以此为榜样,振奋精神,长期抗战。
参考答案:
小题1:①pōu②1ì ③瞬 ④嗤(2分)
小题2:C(2分)
小题3:A(2分)
小题4:B(2分)
小题5:D(2分)
小题6:D(2分)
★ 野草教学课件
★ 秋夜阅读答案巴金
★ 野草 阅读答案
【《野草》阅读理解练习题及答案(共8篇)】相关文章:
野草的教学反思2023-07-09
现代文阅读练习及参考答案2022-04-29
《野步》比较阅读答案2023-02-27
《草》教学设计2023-05-23
《古诗》说课稿2023-10-29
高中地理必修二地域文化与人口练习试卷2022-08-04
百合花开阅读训练及答案2022-05-08
鲁迅散文诗《雪》教学设计2022-10-24
寄王逢原,寄王逢原王安石,寄王逢原的意思,寄王逢原赏析2023-07-12
GRE阅读4个考点逐一分析2023-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