剃刀侠阅读题及答案(共11篇)由网友“难吃的瓜子”投稿提供,下面给大家分享剃刀侠阅读题及答案,欢迎阅读!
篇1:剃刀侠阅读题及答案
剃刀侠阅读题及答案
【原文】
剃刀侠
木桦
清朝嘉庆年间,北京正阳门(俗称前门)外,已是相当繁华的集贸市场。几十丈高的城门楼子,威严如皇帝老子,注视着熙来攘往的人流。
这天,朗日晴空,集市正值繁华热闹时间。
一匹枣红大马,上骑一员佩刀武官,后跟几个步行兵卒,像一股浪头把人流冲得七零八落。
门楼下老摊贩认得,这是乾清门蓝翎侍卫,这些蓝翎宠儿每隔几日便会出宫耀武扬威找便宜。
这位蓝翎爷果然在一处最繁华的地方下马了。
小兵卒赶快接过马缰跟在后头,那蓝翎爷就摇着马鞭四处转悠。他盯上几个剃头挑子,就踅过来,在一个空位前站住。
显然这小子是要剃头或刮脸修胡子。当然一概是白活儿。
一个年轻的剃头师傅赶紧躬身让位。那蓝翎爷也不搭话,将马鞭丢在地上,一屁股坐在空木椅上。
谁知那木椅早已破朽,加之这蓝翎爷体肥身重,木椅“咔嚓”一声就散了架。这家伙一个四仰八叉摔在地上。
这还了得!蓝翎爷火从天降,怒从胆生,抓起地上的马鞭,劈头盖脑就向小师傅猛抽起来,直抽得小师傅满脸淌血,爹一声妈一声叫着,他才给两个小卒扶到另一个剃头挑儿前。
那挑子一头火正旺,铜盆里的'净水正冒热气。
挑儿前一个年过半百的瘦老头儿正在刀荡子上“哧哧”荡刀。
小卒就把蓝翎爷扶到木椅上坐好,催促老师傅抓紧干活儿。
到底是老马识途。瘦老头儿就小心翼翼,轻手轻脚给蓝翎爷盘起辫子剃起来。那半寸宽极好钢口的红木短把儿剃刀,被荡得吹毛立断,直把蓝翎爷辫子周边刮得油光锃亮,苍蝇落上都得打滑。
蓝翎爷给刮得懒洋洋,就有睡意,就有小卒子过来用背托着头。老人就把刀板儿在睡脸上游动。
那剃刀在阳光下熠熠闪亮,那蓝翎爷就“呼噜呼噜”睡。
脸刮完,瘦老头儿就拿白毛巾去挑子一头热铜盆里蘸个热毛巾,用手边试凉热边把毛巾蒙到蓝翎爷脸上。这是最后一道工序。热巾上脸,蓝翎爷就醒了。按规矩老师傅掀起毛巾盖住眼睛,轻松地在下巴和脖子处又找几刀,这才把热毛巾在胖脸上一擦,撤掉脖子上围的大毛巾,把蓝翎爷头一扶,小卒子就顺势把蓝翎爷扶起来。
瘦老头儿毕恭毕敬把手一张,说,爷您走好!那蓝翎爷就给小卒向枣红马扶去。
几个小卒把蓝翎爷扶上马。一个小卒问:爷,咱还去哪儿?
蓝翎爷不出声,小卒子就再问。还是不出声。
另一个小卒子就惊恐地说,别问了,你看咱爷脖子咋出血了?几个人就惊惧去扶蓝翎爷。哪来得及,人从马上跌下来,头咕噜咕噜滚落一边,腔子里血杀猪般喷射出来。
集市人就窃窃私语围观。
是剃刀侠……
人群里一句话提醒小卒子们,就都抽刀去奔那老剃头匠。
哪里还寻得人影。有人说,见了,从城门楼子顶尖儿,跳上大栅巷子房上,走了。
【问题】
8.小说开头描写的环境有什么特点?对刻画人物有什么作用?(2分)
答:
9.小说情节多处暗示了蓝翎爷之死,请简要分析。(4分)
答:
10.小说中蓝翎爷和剃刀侠的形象形成鲜明对照,请找出对比的地方加以概括。(6分)
答:
11.小说写了剃刀侠杀蓝翎爷的故事,请探究其深刻意蕴。(4分)
答:
【参考答案】
8.(2分)特点:繁华、热闹。(1分)
作用:渲染气氛,为人物的出场做铺垫,用喧闹的环境来烘托来去自如的剃刀侠艺高胆大的形象(1分)。
9.(4分)(1)瘦老头儿那把刀钢口极好,而且被他荡得吹毛立断,极为锋利。
(2)在完成最后一道工序后,老师傅又在下巴和脖子处找几刀。
(3)在刮完脸之后,蓝翎爷没有一个动作不是他人所扶:抬头、起身、走路和上马。
(4)上马后,小卒子问蓝翎爷,蓝翎爷不出声。
(每点1分,只抄原句得一半分。)
10.(6分)(1)外在形象对比,蓝翎爷体肥身重,剃刀侠却是年老体瘦。
(2)地位力量对比,蓝翎爷高高在上,前呼后拥;剃刀侠寒微平凡,势单力薄。
(3)处世态度对比,蓝翎爷因皇宫侍卫身份而骄狂跋扈、耀武扬威;剃刀侠身怀绝技却藏而不露(蓝翎爷横行霸道,剃刀侠行侠仗义亦可)。
(每点2分,如有其它概括,只需阐述合理,酌情给分)
11.(4分)(1)歌颂了锄强扶弱、扶危济困的侠义精神。
(2)寄托了人们惩处邪恶、彰显正义的美好愿望和朴素理想。
(3)弱小战胜强权,正义挫败邪恶,反映出民众的智慧和力量。
(每点2分,答出2点得满分。如有其它合理探究酌情给分)
篇2:大马士革剃刀阅读答案
大马士革剃刀阅读答案
老实街居民,历代以老实为立家之本。学老实,比老实,以老实为荣,是我们从呱呱坠地就开始的人生训练。生活在老实街,若不遵循这一不成文的礼法,断然待不下去,必将成为老实街的公敌。
可是,对刘家大院陈玉伋的遭遇,我们至今感到极为迷惑。
陈玉伋从外乡来,租了刘家大院两间房,开的是理发铺。他剃头走的完全是理发的老路数,按捶拿剃,干推湿剪,给人整得利落无比,钱却一分不肯多要。问他为什么,他说,这是没用电的。没用电,可是用人了呀。人喝了水,吃了粮,租了房,一站就大半天,力气工夫岂是白来?显然,此人够老实。
然而在我们的记忆中,最当得起“第一”的大老实,是左门鼻。
左家以前是民国时期莫大律师家的马夫,莫家去台湾前将大院赠予左家,然而,左门鼻多年来却不将莫家大院据为己有,而是将它维护成原来的样子,等候着莫家人回来。他在家开小百货店,说不准开了多少年。我们都爱来他家买东西,比别家便宜,有时候不赚钱,他也卖,他说店是开在自己屋,不像人家还得交房租。他是个光头,留光头的一个好处,是可以随时自己给自己剃。和左门鼻朝夕相伴的,是一只叫“瓜”的老猫。
陈玉伋入住刘家大院和理发铺开张,左门鼻都去帮忙。小百货店没有人,没关系,从没丢过东西。陈玉伋的理发店开张不久,名声就传播了出去。特别是那些中老年街坊,非常喜爱他的手艺。最初来让陈玉伋理发的多是老实街的人,没出几日,附近街巷都有专门寻了来的。自然会有人向左门鼻子问路,左门鼻都热情指点:“您可问着了!前面就是。”
下午有段时间,小百货店总显得特别清静。左门鼻从店里往外望,不时看到理完发的人从陈玉伋理发铺里清爽爽走出来。不看倒还好,越看越觉得头上像生了虱,长了根根芒刺。左门鼻烦躁不安到天黑,就带了自用的那把剃刀,去找陈玉伋剃头。剃完头,他要把剃刀送给陈玉伋,算是理发铺开业的一份贺礼,而且,老实街来了陈玉伋,他还要自己给自己剃头,像是说不过去。陈玉伋迟疑地收下了。可两天后的晚上又还了回来,还给剃刀配了一个牛皮虾匣子,并告诉左门鼻说:“这是个大稀罕物,有一个外国名字,叫‘大马士革剃刀’。这剃刀是乌兹钢,造这钢可是秘密。这刀是绝版的了,多少年来,我是只闻其名,未见其形。那天眼拙,没看出来。君子不掠人之美,这样的好东西陈某人断不敢收。”左门鼻执意再送,老陈登门再还。这事很快被我们老实街的人传为佳话。
日子安宁如常。直到有一天,左门鼻的老猫“爪”被剃得光溜溜,像个怪物。
“谁能把毛剃这么光?从头到尾,耳朵眼儿里,脚爪缝儿里。呶,眼睫儿也给剃掉呢!”众人议论。
光身子老猫蜷缩着躲起来,被众人发现后在老实街上一路狂奔,坠河而死。我们觉得这简直就是老实街百年未有的耻辱。左门鼻追得气喘吁吁,还没赶到老猫落水之处,就走不动了。往地上一坐,看着流水,痛心疾首说:“爪,你就不能等我一等?你若为人,也是我这年纪,你就这样生生把我撇下!”
是谁让老猫蒙羞,也是让我们老实街居民蒙羞?能把一只猫剃得如此之光的,究竟是怎样一只魔手?我们一直都在猜测那个卑劣的凶手。似乎有巨大的隐忧如同阴云压在我们每个人头上。
老实街上最有资格为虐猫案充当判官的,是左门鼻。然而在虐猫案发生后的三天里,是左门鼻第一个踏入陈玉伋理发铺。他在那里剃了头,走到街上,好像从来没有什么猫不猫似的。但,从此陈玉伋常常一个人整天坐在冷清的店里,两臂下垂,好像两只受伤的翅膀,整个身子也像是被什么绳索紧紧捆成了一根芦柴棒。
一个月后,陈玉伋离开了老实街。临走前一天的深夜,他来到莫家大院请左门鼻给自己剃了光头。他回老家不久就去世了。
后来,老实街拆迁。一个捡破烂的老汉从莫家大院的废墟里翻捡到一只精致的小匣,里面是一把剃刀,刀刃上沾了根纤细优美的猫毛。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主要讲述老实街的'左门鼻与陈玉伋两人围绕大马士革剃刀发生的故事。
B.剃刀是左门鼻与陈玉伋友谊建立和崩塌的见证,是推动情节发展的重要线索。
C.陈玉伋离开老实街是因为他自己做了“不老实”的事,成了老实街的公敌。
D.小说结尾暗示给老猫剃光毛并想嫁祸、逼走陈玉伋的是莫家大院的左门鼻。
2.简要分析画线句在文中的作用。(3分)
3.小说结尾关于“谁是虐猫真凶”的暗示似乎出人意料,但前文中已有多处铺垫。试找出两处并简要分析。(4分)
4.结合全文,简要分析陈玉伋的形象。(6分)
【答案】
1.C
2.①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②引出下文对陈玉伋及其遭遇的叙述。③暗示了陈玉伋结局的悲剧性,引人深思。(只答承上启下、过渡、衔接等概念不给分。答对1点得2分,答对2点即可。)
3.(以下四处,找到一处并合理分析得2分;找到两处并做出合理分析得4分。)①“他是个光头。留光头的一个好处,是可以随时自己给自己剃。”表明能剃好光头的除了陈玉伋还有左门鼻。②“虐猫”案发生之前,陈玉伋坚持将大马士革剃刀送还给了左门鼻。最后粘着猫毛的剃刀是在莫家大院的废墟找到的。左门鼻是真凶合情合理。③“最当得起‘第一’的大老实是左门鼻”,面对外来者陈玉伋日益高涨的道德声望和人气,左门鼻感觉到了威胁。虚荣心、嫉妒心打破了左门鼻的仁义厚道之心,他失去了从容与淡定、诚实与厚道。为故事的结尾提供了合理性。④左门鼻找陈玉伋剃光头前,感觉“头上像生了虱,长了根根芒刺”,含蓄地表现了左门鼻焦躁、嫉妒等复杂心理。为后文他把自己的猫剃光毛嫁祸陈玉伋提供了合理性。
4.要点:①理发手艺高超,附近街巷的人都专门寻来找他剃头。②不贪钱财。给人剃光头整得干净却不多收钱(得知左门鼻送给他的剃刀很贵重,坚决还了回去)。③仁义厚道(忍辱负重)。对左门鼻虐猫嫁祸自己的行径,心知肚明却不揭穿。被老实街的人们误解,不辩驳、解释,默默忍受委屈。(如果学生答成怯懦胆小并依此做了分析给1分)(每条2分。准确概括1分,结合文本分析1分。)
篇3:郑侠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8~9题。
郑侠,字介夫,福州福清人。治平中,随父官江宁,闭户苦学。王安石知其名,邀与相见,称奖之。进士高第,调光州司法参军。安石居政府,凡所施行,民间不以为便。光有疑狱,侠谳议传奏,安石悉如其请。侠感为知己,思欲尽忠。
秩满,径入都。时初行试法之令,选人中式者超京官,安石欲使以是进,侠以未尝习法辞。侠三往见之,问以所闻,对曰:“青苗、免役数事,与边鄙用兵,在侠心不能无区区也。”安石不答。侠退不复见,但数以书言法之为民害者。安石虽不悦,犹使其子雱,语以试法。方置修经局,又欲辟为检讨,更命其客黎东美谕意。侠曰:“读书无几,不足以辱检讨。所以,求执经相君门下耳。而相君发言持论,无非以官爵为先,所以待士者亦浅矣。果欲援侠而成就之,取其所献利民便物之事,行其一二,使进而无愧,不亦善乎?”
是时,自熙宁六年七月不雨,至于七年之三月,人无生意。东北流民,扶携塞道,羸瘠愁苦,身无完衣。城民至负瓦楬木,卖以偿官,累累不绝。侠知安石不可谏,悉绘所见为图,奏疏诣阁门,不纳。乃假称密急,发马递上之银台司。疏奏,神宗反覆观图,长吁数四,袖以入。是夕,寝不能寐。翌日,命开封体放免行钱,司农发常平仓。青苗、免役权息追呼,方田、保甲并罢,凡十有八事,民间欢叫相贺。
安石去,惠卿执政,侠又上疏论之。在位之臣,各以其类,复为书献之。惠卿奏为谤讪,编管汀州。御史台吏杨忠信谒之,惠卿暴其事,嗾御史张琥并劾为党与。侠行至太康,还对狱,狱成,惠卿议致之死。帝曰:“侠所言非为身也,忠诚亦可嘉,岂宜深罪?”但徙英州。既至,得僧屋将压者居之,英人无贫富贵贱皆加敬,争遣子弟从学,为筑室以迁。
(节选自《宋史·郑侠传》)
8.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秩满,径入都 秩:任期
B.至于七年之三月,人无生意 生意:经商
C.青苗、免役权息追呼 息:停止
D.惠卿奏为谤讪,编管汀州 谤讪 诬陷
9.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王安石知其名②其孰能讥之乎
B.①但数以书言法之为民害者②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C.①语以试法②农人告人以春及
D.①乃假称密急,发马递上之银台司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10.把第Ⅰ卷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光有疑狱,侠谳议传奏,安石悉如其请。(4分)
译文:▲
(2)英人无贫富贵贱皆加敬,争遣子弟从学,为筑室以迁。(4分)
译文:▲
11.你认为郑侠是怎样的一个人?请根据文章内容简要概括。(5分)
▲
12.用斜线(/)给下面短文断句。(限画9处)(4分)
黄武初魏使曹休伐齐以道远后至因住新市为拒会诸军遭风流溺所亡中分将士失色赖齐未济偏军独全诸将倚以为势
(节选自《三国志·吴书·贺齐传》)
篇4:郑侠阅读答案
8.答案:B.【解析】生意:生活、生存。
9.答案:C.【解析】A.①代词,他/②语气词,难道;B.①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②结构助词,表判断;C.介词,将、把;D.①连词,于是/②副词,竟。
10.(8分)(1)(4分)译文:光州有悬而未决的狱案,郑侠将议论处理案件的意见传奏上去,王安石都同意他的请求。(大意正确1分,“疑狱”“谳议”“如”各1分,共4分。)
(2)(4分)译文:英州的人无论贫富贵贱,都很尊敬他,争相让子弟跟从他学习,并为他建造居室,而让他搬去居住。(大意正确1分,“无”“从”“迁”各1分,共4分。)
译文:
黄武初年,魏国派遣曹休前攻打,贺齐因为路途遥远后才赶到,于是驻军新市抵抗魏军。恰逢各路军士队遭遇强风巨浪而顺水漂流淹没,死亡人数达到一半。将士们大惊失色,全靠贺齐还未渡江,只有他这支部队独自保全下,各位将领倚靠着他构成阵势。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郑侠字介夫,福州福清人。治平年间,其父在江宁做官,他随父前往,闭门苦读。王安石听说了他,邀他相见,攀谈之后对他甚为欣赏。中进士,并名列前茅,调任光州司法参军。王安石执掌朝政大权,凡是他所施行的新政,民间不认为它是便利的。光州有悬而未决的狱案,郑侠将议论处理案件的意见传奏上去,王安石都同意他的请求。因此郑侠心里很感动,将王安石作为知己,打定主意要对王安石尽忠。
任期满后,他直接到京城。当时刚开始施行考试新法以选拔人才的政策,候选人考试合格的可以提拔做京官。王安石想让郑侠通过考试而得到提拔,郑侠认为自己没有学习过这些新法,所以推辞了。郑侠曾几次前去拜见王安石,王安石问他对新政有何想法。郑侠回答说:“青苗、免役这几桩事,与边境用兵之事,在郑侠我的心里还是有一些保留意见的。”王安石没有回答。郑侠告退后就不再前去拜见,只是多次写信给王安石谈论施行新法给百姓带的害处。王安石虽然对他不满,但还是让儿子王雱前,将考试新法知识一事告诉他。当时刚设置修经局,王安石又想任用郑侠为检讨,又派幕僚黎东美去讲明自己的意思。郑侠说:“我没有读多少书,不足以任检讨之职。我之所以京,只不过是想求教于相君门下罢了。而相君言谈之间,无不是以官爵为先,用对待士人的态度也就显得太浅薄了。如果确实想帮助我取得成就,那么就请听取我所进献的有利于民便于万物之事,施行其中的一两件,让我得到晋升而内心无愧,不也是很好的吗?”
此时,自熙宁六年七月不下雨,一直持续到七年三月,人们都无法生存。东北的流民,扶老携幼,堵塞了道路。他们身体瘦弱,困苦不堪,身上没有一件完整的衣服。城里的贫民以至拆屋卖瓦,用偿付官府的债务,诸如此类的事数不胜数。郑侠知道王安石听不进劝谏,就将他所看到情景全部绘成图画,连带奏疏一起交给阁门,然而没有被接受。于是他又假称事情机密紧急,通过驿马传送把奏疏直接递交银台司。奏疏呈上后,神宗反复观看所绘之图,长叹几声,将图画揣在袖子里带回宫中。当晚,神宗整夜未眠。第二天,命开封府酌情削减免行钱,司农开常平仓放粮,青苗钱、免役钱暂停征收,方田、保甲之法都取消,共取消了十八条措施,民间欢呼相贺。
篇5:《郑侠》阅读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8~9题。
郑侠,字介夫,福州福清人。治平中,随父官江宁,闭户苦学。王安石知其名,邀与相见,称奖之。进士高第,调光州司法参军。安石居政府,凡所施行,民间不以为便。光有疑狱,侠谳议传奏,安石悉如其请。侠感为知己,思欲尽忠。
秩满,径入都。时初行试法之令,选人中式者超京官,安石欲使以是进,侠以未尝习法辞。侠三往见之,问以所闻,对曰:“青苗、免役数事,与边鄙用兵,在侠心不能无区区也。”安石不答。侠退不复见,但数以书言法之为民害者。安石虽不悦,犹使其子雱,语以试法。方置修经局,又欲辟为检讨,更命其客黎东美谕意。侠曰:“读书无几,不足以辱检讨。所以,求执经相君门下耳。而相君发言持论,无非以官爵为先,所以待士者亦浅矣。果欲援侠而成就之,取其所献利民便物之事,行其一二,使进而无愧,不亦善乎?”
是时,自熙宁六年七月不雨,至于七年之三月,人无生意。东北流民,扶携塞道,羸瘠愁苦,身无完衣。城民至负瓦楬木,卖以偿官,累累不绝。侠知安石不可谏,悉绘所见为图,奏疏诣阁门,不纳。乃假称密急,发马递上之银台司。疏奏,神宗反覆观图,长吁数四,袖以入。是夕,寝不能寐。翌日,命开封体放免行钱,司农发常平仓。青苗、免役权息追呼,方田、保甲并罢,凡十有八事,民间欢叫相贺。
安石去,惠卿执政,侠又上疏论之。在位之臣,各以其类,复为书献之。惠卿奏为谤讪,编管汀州。御史台吏杨忠信谒之,惠卿暴其事,嗾御史张琥并劾为党与。侠行至太康,还对狱,狱成,惠卿议致之死。帝曰:“侠所言非为身也,忠诚亦可嘉,岂宜深罪?”但徙英州。既至,得僧屋将压者居之,英人无贫富贵贱皆加敬,争遣子弟从学,为筑室以迁。
(节选自《宋史·郑侠传》)
8.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秩满,径入都 秩:任期
B.至于七年之三月,人无生意 生意:经商
C.青苗、免役权息追呼 息:停止
D.惠卿奏为谤讪,编管汀州 谤讪 诽谤
9.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王安石知其名②其孰能讥之乎
B.①但数以书言法之为民害者②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C.①语以试法②农人告人以春及
D.①乃假称密急,发马递上之银台司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10.把第Ⅰ卷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光有疑狱,侠谳议传奏,安石悉如其请。(4分)
译文:
(2)英人无贫富贵贱皆加敬,争遣子弟从学,为筑室以迁。(4分)
译文:
11.你认为郑侠是怎样的一个人?请根据文章内容简要概括。(5分)
12.用斜线(/)给下面短文断句。(限画9处)(4分)
黄武初魏使曹休伐齐以道远后至因住新市为拒会诸军遭风流溺所亡中分将士失色赖齐未济偏军独全诸将倚以为势
(节选自《三国志·吴书·贺齐传》)
参考答案:
8.答案:B.【解析】生意:生活、生存。
9.答案:C.【解析】A.①代词,他/②语气词,难道;B.①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②结构助词,表判断;C.介词,将、把;D.①连词,于是/②副词,竟。
10.(8分)(1)(4分)译文:光州有悬而未决的狱案,郑侠将议论处理案件的意见传奏上去,王安石都同意他的请求。(大意正确1分,“疑狱”“谳议”“如”各1分,共4分。)
(2)(4分)译文:英州的人无论贫富贵贱,都很尊敬他,争相让子弟跟从他学习,并为他建造居室,而让他搬去居住。(大意正确1分,“无”“从”“迁”各1分,共4分。)
译文:黄武初年,魏国派遣曹休前攻打,贺齐因为路途遥远后才赶到,于是驻军新市抵抗魏军。恰逢各路军队遭遇强风巨浪而顺水漂流淹没,死亡人数达到一半。将士们大惊失色,全靠贺齐还未渡江,只有他这支部队独自保全下,各位将领倚靠着他构成阵势。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郑侠字介夫,福州福清人。治平年间,其父在江宁做官,他随父前往,闭门苦读。王安石听说了他,邀他相见,攀谈之后对他甚为欣赏。中进士,并名列前茅,调任光州司法参军。王安石执掌朝政大权,凡是他所施行的新政,民间不认为它是便利的。光州有悬而未决的狱案,郑侠将议论处理案件的意见传奏上去,王安石都同意他的请求。因此郑侠心里很感动,将王安石作为知己,打定主意要对王安石尽忠。
任期满后,他直接到京城。当时刚开始施行考试新法以选拔人才的政策,候选人考试合格的可以提拔做京官。王安石想让郑侠通过考试而得到提拔,郑侠认为自己没有学习过这些新法,所以推辞了。郑侠曾几次前去拜见王安石,王安石问他对新政有何想法。郑侠回答说:“青苗、免役这几桩事,与边境用兵之事,在郑侠我的心里还是有一些保留意见的。”王安石没有回答。郑侠告退后就不再前去拜见,只是多次写信给王安石谈论施行新法给百姓带的害处。王安石虽然对他不满,但还是让儿子王雱前,将考试新法知识一事告诉他。当时刚设置修经局,王安石又想任用郑侠为检讨,又派幕僚黎东美去讲明自己的意思。郑侠说:“我没有读多少书,不足以任检讨之职。我之所以京,只不过是想求教于相君门下罢了。而相君言谈之间,无不是以官爵为先,用对待士人的态度也就显得太浅薄了。如果确实想帮助我取得成就,那么就请听取我所进献的有利于民便于万物之事,施行其中的一两件,让我得到晋升而内心无愧,不也是很好的吗?”
此时,自熙宁六年七月不下雨,一直持续到七年三月,人们都无法生存。东北的流民,扶老携幼,堵塞了道路。他们身体瘦弱,困苦不堪,身上没有一件完整的衣服。城里的贫民以至拆屋卖瓦,用偿付官府的债务,诸如此类的事数不胜数。郑侠知道王安石听不进劝谏,就将他所看到情景全部绘成图画,连带奏疏一起交给阁门,然而没有被接受。于是他又假称事情机密紧急,通过驿马传送把奏疏直接递交银台司。奏疏呈上后,神宗反复观看所绘之图,长叹几声,将图画揣在袖子里带回宫中。当晚,神宗整夜未眠。第二天,命开封府酌情削减免行钱,司农开常平仓放粮,青苗钱、免役钱暂停征收,方田、保甲之法都取消,共取消了十八条措施,民间欢呼相贺。
篇6:《侠妇人》阅读答案
洪迈
董国度字元卿,饶州人,宣和六年进士第,调莱州胶水簿。会北兵动,留家于乡,独处官所。中原陷,不得归,弃官走村落,颇与逆旅主人相得。怜其贫穷,为买一妾,不知何许人也。性慧解,有姿色,见董贫,则以治生为己任。罄家所有,买磨驴七八头,麦数十斛,每得面,自骑人市鬻之。至晚,负钱以归,如是三年,获利益多,有田宅矣。
董与母妻隔别滋久,消息皆不通,居常思戚,意绪无聊。妾叩其故。董嬖爱已深戚,不复隐,为言:“我故南官也。一家皆在乡里,身独漂泊,茫无归期。每一想念,心乱欲死。”妾曰:“如是,何不早告我?我兄善为人谋事,旦夕且至,请为君筹之。”
旬日,果有客,长身虬须,骑大马,驱车十余乘过门。妾曰:“吾兄至矣。”出迎拜,使董相见,叙姻戚之礼。留饮。至夜,妾始言前事,以属客。是时虏令:“凡宋官亡命,许自陈,匿不言而被首者,死。”董业已漏泄,又疑两人欲图己,大悔惧,乃绐曰:“毋之。”客忿然怒,且笑曰:“以女弟托质数年,相与如骨肉,故冒禁欲致君南归,而见疑如此,倘中道有变,且累我。当取君告身与我,以为信。不然,天明执告官矣。”董亦惧,自分必死,探囊中文书,悉与之。终夕涕泣,一听于客。客去。明日,控一马来,曰:“行矣。”
董请妾与俱。妾曰:“适有故,须少留。明年当相寻。吾手制一衲袍赠君,君谨服之,唯吾兄马首所向。若返国,兄或取数十万钱相赠,当勿取。如不可却,则举袍示之。彼尝受我恩,今送君归,未足以报德,当复护我去,万一受其献,则彼责已塞,无复护我矣。善守此袍,毋失也。”董愕然,怪其语不伦,且虑邻里知觉,辄挥泪上马,疾驰到海上,有大舟临解维,客麾使登。
遽南行,略无资粮道路之费,茫不知所为。舟中奉侍甚谨,具食,不相同询。
才达南岸,客已先在水滨,邀请旗亭,相劳苦,出黄金二十两,曰:“以是为太夫人寿。”
董忆妾语,力辞之。客不可,曰:“赤手还国,欲与妻子饿死耶?”强留金而出。董追挽之,示以袍。客曰:“吾智果出彼下!吾事殊未了,明年挈君丽人来。”径去,不返顾。
董至家,母、妻、二子俱无恙。取袍示家人,缝绽处金色隐然。拆视之,满中皆箔金也。逾年,客果以妾至,偕老焉。
(选自洪迈《夷坚志》)
篇7:《侠妇人》阅读答案
6.B(自首)
7.D(D.均为动词,带领;A.连词,表并列/副词,将。B.连词,表转折/连词,表目的。C.副词,用在动词前,偏指一方,相当于“你”/互相)
8.C
9.D
10.
(1)董国度更加害怕,料想此番必死无疑,只好将委任状等从袋中全部取出交付给他。
(2)我眼前有事,必须留待一些时日,明年当来寻你。
(3)船刚靠岸,虬髯人早已在水滨等候,邀入酒店,为他洗尘接风,取出二十两黄金。
篇8:《侠妇人》阅读答案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怜其贫穷,为买一妾 穷:困厄,处于困境
B.不言而被首者,死 首:头颅
C.乃绐曰:“无之。” 绐:欺骗
D.怪其语不伦 怪:感到奇怪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客忿然怒,且笑曰 B. 而见疑如此
若属皆且为所虏 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C.兄或举数十万钱相赠 D. 逾年,客果以妾至,偕老焉
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
8.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侠妇对董国度情深义重的一组是( )
①妾见董贫,则以治生为己任 ②妾叩其故,董不复隐
③故冒禁欲致君南归 ④董忆妾语,力辞之。
⑤我兄善为人谋事,旦夕且至,请为君筹之
⑥拆视之,满中皆箔金也。
A.③④⑤ B.②④⑤ C.①⑤⑥ D.①②⑥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侠妇买了驴子和小麦,做起磨面的生意,亲自去城里出售,经营了三年之后赚了不少钱,买了田地住宅。
B.董国度沦落外地,思念母亲和妻子,郁郁寡欢,侠妇得知实情后,冒着危险让虬髯客帮助他回国和家人团圆。
C.文中的虬髯客也是一个很仗义的人,他设法送董国度回家,见董国度不肯接受他的赠金,就强行留下二十两黄金。
D.侠妇用黄金给董国度缝了一件价值昂贵的衲袍,董国度当时并不知情,回家后拆开来一看,才得知秘密。
1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董亦惧,自分必死,探囊中文书,悉与之。(2分)
(2)适有故,须少留。明年当相寻。(2分)
(3)才达南岸,客已先在水滨,邀诣旗亭,相劳苦,出黄金二十两。(2分)
篇9:《简单》阅读题及答案
《简单》阅读题及答案
简单
三毛
许多时候,我们早已不去回想,当每一个人来到地球上时,只是一个赤裸的婴儿,除了躯体和灵魂,上苍没有让人类带来什么身外之物。等到有一天,人去了,去的仍是来的样子,空空如也。
曾几何时,我们不再是婴儿,那份记忆也遥远得如同前生。回首看一看,我们普普通通的活了半生,周围已引出了多少牵绊,伸手所及,又有多少带不去的东西成了生活的一部分,缺了它们,日子便不完整。
许多人说,身体形式都不重要,境由心造,一念之间可以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堂。
这是不错的,可是在我们那么复杂拥挤的环境里,你的心灵看见过花吗?只一朵,你看见过吗?我问你的,只是一朵简单的非洲菊,你看见过吗?我甚而不问你玫瑰。
不了,我们不再谈沙和花朵,简单的东西是最不易看见的,那么我们只看看复杂的吧!
唉,连这个,我也不想提笔写了。
在这样的时代里,人们崇拜神童,没有童年的儿童,才进得了那窄门。人类往往少年老成,青年迷茫,中年喜欢将别人的成就与自己相比较,因而觉得受挫。我们一直粗糙的活着,而人的一生,便也这样过去了。我们一生复杂,一生追求,总觉得幸福的遥不可企及。不知那朵花啊,那粒小小的沙子,便在你的窗台上。你那么无事忙,当然看不见了。对于复杂的生活,人们怨天怨地,却不肯简化。
对于这样的生活,我们往往找到一个美丽的代名词,叫做“深刻”。简单的人,社会也有一个形容词,说他们是笨的。
恰好我又远离了家国。到大西洋的海岛上来过一个笨人的日子,就如过去许多年的日子一样。在这儿,没有大鱼大肉,没有争名夺利,没有过分的情,没有载不动的愁,没有口舌是非,更没有解不开的结。
也许有其他的笨人,比我笨得复杂的,会说:你是幸运的,不是每个人都有一片大西洋的岛屿。唉,你要来吗?你忘了自己窗台上的那朵花了。怎么老是看不见呢?你不带花来,这儿仍是什么也没有的。你又何必来?你的花不在这里,在你的窗,在你心里,不在大西洋啊!
一个生命,不止是有了太阳、空气、水便能安然的生存,那只是最基本的。求生的欲望其实单纯,可是我们是人类,是一种贪得无厌的生物,在解决了饥饿之后,我们要求进步,有了物质的'享受之后,又要求精神的提升,我们追求幸福、快乐、和谐、富有、健康,甚而永生。我们不肯节制,不懂收敛,泛滥情感,复杂生活起居。到头来,“成功”只是“拥有”的代名词。我们变得沉重,因为担负得太多,不敢放下。
其实,快乐,只是国王的新衣,只有聪明的人才看得见。童话里,不是每个人都看见了那件新衣,只除了一个说真话的小孩子。我们不再怀念稻米单纯的丰美,也不认识蔬菜的清香。我们不知四肢是用来活动的,也不明白,穿衣服只是使我们免于受冻。灵魂,在这一切的拘束下,不再明净。感官,退化到只有五种。如果有一个人,能够感应到其他的人已经麻木的自然现象,其他的人不但不信,而且好笑。
这里,对于一个简单的笨人,是合适的。对不简单的笨人,就不好了。我只是返璞归真,感到的,也只是早晨醒来时没有那么深的计算和迷茫。我不吃油腻的东西,我不过饱,这使我的身体清洁。我不做不可及的梦,这使我的睡眠安恬。我不穿高跟鞋折磨我的脚,这使我的步子更加悠闲安稳。
我避开无事时过分热络的友谊,这使我少些负担和承诺。我不多说无谓的闲言,这使我觉得清畅。我当心的去爱别人,因为比较不会泛滥。我爱哭的时候便哭,想笑的时候便笑,只要这一切出于自然。我不求深刻,只求简单。
(选自《三毛全集》,有删减)
4.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从第二段可以看出,作者认为人活的久了,身边就会产生很多牵绊,这些东西虽带不走,但也不可或缺,因为缺了它日子便不完整。
B. 人们崇拜神童,作者却认为进得了那窄门的都是没有童年的儿童,可见作者对待神童是心怀怜悯的,她不赞同现在对人的评价方式。
C. 文章末尾两段连用排比,这样写不仅使作者自己的简单生活具体化,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同时起到首尾照应的作用,深化了主题。
D. 作者行文善用比喻说明道理,文中把快乐比作“国王的新衣”,是想告诉我们只有如童话里那个诚实的小孩,让心无尘埃,就再无迷茫。
5. 结合文章,谈谈你对文中划线句子的理解。(5分)
6. 文章的标题是“简单”,作者却用大量笔墨描述“复杂”,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6分)
4. A 从全文作者所推崇的简单生活态度上看,我们身边引出的牵绊是要去除的东西,“缺了它们日子便不完整”作者用了反语。
5. ①作者认为“你”自己本身就拥有“花”,只是因为比作者“复杂”,心灵对美丽生活视而不见。②对于羡慕大西洋岛屿的“你”,假如不带着简单的心灵,即使来到这里也见不到你想要的。
6. ①在内容,作者写现代的人们生活在“复杂”的环境里,粗糙的活着,努力使自己深刻,是为了批判这些无视“美”的生活态度。②在结构上,形成对比,拿复杂的生活状态与作者简单的生活状态做对比,拿贪得无厌的拥有与能少则少的放下作对比。③在艺术效果上,突出主旨,作者对复杂否定的越多,对简单的提倡也就越发明显,这与题目“简单”并不背离。(后面两点可合为一点,每点3分)
篇10:阅读题和答案
《阿长与山海经》阅读原文
但当我哀悼隐鼠,给它复仇的时候,一面又在渴慕着绘图的《山海经》了。这渴慕是从一个远房的叔祖惹起来的。他是一个胖胖的,和蔼的老人,爱种一点花木,如珠兰、茉莉之类,还有极其少见的,据说从北边带回去的马缨花。他的太太却正相反,什么也莫名其妙,曾将晒衣服的竹竿搁在珠兰的枝条上,枝折了,还要愤愤地咒骂道:“死尸!”这老人是个寂寞者,因为无人可谈,就很爱和孩子们往来,有时简直称我们为“小友”.在我们聚族而居的宅子里,只有他书多,而且特别。制艺和试帖诗,自然也是有的;但我却只在他的书斋里,看见过陆玑的《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还有许多名目很生的书籍。我那时最爱看的是《花镜》,上面有许多图。他说给我听,曾经有过一部绘图的《山海经》,画着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三脚的鸟,生着翅膀的人,没有头而以两乳当作眼睛的怪物,……可惜现在不知道放在那里了。
我很愿意看看这样的图画,但不好意思力逼他去寻找,他是很疏懒的。问别人呢,谁也不肯真实地回答我。压岁钱还有几百文,买罢,又没有好机会。有书买的大街离我家远得很,我一年中只能在正月间去玩一趟,那时候,两家书店都紧紧地关着门。
玩的时候倒是没有什么的,但一坐下,我就记得绘图的《山海经》。
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阿长与山海经》阅读题目
1、写叔祖的“疏懒”,别人都不肯真实地回答“我”,这同表现阿长有什么关系?请联系后文简要加以说明。
答:
2、阿长为什么关心《山海经》?这突出了她的什么特点?
答:
3、阿长买到《山海经》后表现得怎么样?把原句摘录出来,写在下面横线上。
答:
4、“我”听说阿长买到《山海经》后表现得怎么样?(把原句摘录出来,写在下面横线上)为什么会这样?(联系前面的文字略加分析)
答:
《阿长与山海经》阅读答案
1、从侧面衬托阿长。因为后文写道“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后来竟然买到作者渴望已久的这套书。这同叔祖和其他人的漠不关心形成鲜明对比。
2、因为她发现作者非常喜爱这套书,而作者又是她最疼爱、最关心的孩子。反映了她的善良。
3、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4、“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惊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因为他对《山海经》盼望已久,阿长能买来,是万万没有想到的,他原以为阿长没有学问,问也无济于事;对眼前发生的事情感到意外,但又是出乎意料的惊喜所以会有这样的表现。
篇11:阅读题和答案
蜜蜂和蚂蚁阅读答案
人们都喜爱蜜蜂,赞美蜜蜂的辛勤劳动。画家画了许多采蜜图,诗人写了许多赞蜂诗,甚至连刚会说话的小儿嘴里也会哼唱:“我们的生活比蜜甜…….” 蚂蚁很忌妒蜜蜂。他心里一直搁着一个疑团:蜜蜂一早出工,我们也一早出工;蜜蜂晚上回窝,我们也晚上回窝,我们干的活不比蜜蜂少,也不比蜜蜂慢。可人们只夸蜜蜂,不称赞我们,这不是太偏心了吗? 蚂蚁想来想去想不通。 有一天,蚂蚁爬到花枝上觅食,见到一只小蜜蜂“翁翁”地飞来采蜜,就抬头气呼呼地说:“____________________” “啥问题?你说吧!”小蜜蜂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和我们一样,整天忙个不停,当然勤劳啊!” “那人们为什么只夸奖你们,从来不称赞我们呢?” 小蜜蜂想了一会,笑着说:“这个问题嘛,我觉得不难回答。因为你们的勤劳是为了自己,我的勤劳却是为了人们......” 蚂蚁听了,心服口服,因此再也不嫉妒蜜蜂了。
1.填空: 蚂蚁嫉妒蜜蜂的是__________,蚂蚁想来想去想不通的是______________,蜜蜂的勤劳是_________,蚂蚁勤劳为的是__________。从中看出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两个省略号,第一个表示___________,第二个表示________________。
3、从文中找出三个意思相同的词。
4、联系上下文,在“_________________”上补全对话。
5、看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什么?
参考答案:
1、蚂蚁嫉妒蜜蜂的是:人们称赞蜜蜂,不称赞蚂蚁。蚂蚁想来想去想不通的是:都是早出晚归而人们只赞美小蜜蜂。蜜蜂的勤劳是人们。蚂蚁勤劳为的是自己_。从中看出为他人服务比为自己服务更能受到他人的尊敬
2、文中两个省略号,第一个表示内容的省略,第二个表示寓意的省略。
3、从文中找出三个意思相同的词。
4、联系上下文,在“我有个问题想问你我们蚂蚁勤劳不勤劳”上补全对话。
5、看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什么?只有为他人服务才能获得他人的尊重
内容简介
膜翅目昆虫是自然界中最重要的昆虫,其中包括勤劳的小蜜蜂、凶悍的大黄蜂和行色匆匆的小蚂蚁。别看这些昆虫个头小,但是它们对生态平衡和农业经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是自然界中不可缺少的“大人物”。
没有蜜蜂访花授粉,许多植物将面临灭绝的危险;没有蚂蚁地下筑巢,土壤将缺少养分,并且不透气。著名的昆虫学家、科学记者萨比娜·斯特格豪斯一考瓦克博士将带领我们走进这神奇的蜂蚁世界,探究这些小昆虫的秘密。她向我们介绍了大量依赖鲜花生存的“居民”,以及总是精诚协作的蚂蚁团队。在一起动手环节中,作者还告诉我们如何主动帮助这些小动物,从而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
★ 老人与海阅读题
★ 六年级必考作文
★ 剃组词
★ 剃头的散文
★ 养成好习惯演讲稿
★ 小和尚剃头的启示
【剃刀侠阅读题及答案(共11篇)】相关文章:
养成良好习惯国旗下的讲话2022-05-08
高一痕迹优秀作文2023-05-14
高考作文素材的哲理句子2022-05-06
简约之美的作文400字2022-05-07
痕迹高一作文750字2023-06-14
《饭店管理知识》教案2022-11-08
故事作文《老虎和小兔子》2022-08-04
哪种方法能永久脱毛2022-05-06
错字带来的后果日记2022-05-18
北京榜样赵德瑞的个人先进事迹材料2022-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