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应氏》阅读练习及答案

时间:2023-10-09 08:03:37 阅读答案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送应氏》阅读练习及答案(通用10篇)由网友“yun5465359”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送应氏》阅读练习及答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送应氏》阅读练习及答案

篇1:《送应氏》阅读练习及答案

《送应氏二首》阅读练习及答案

送应氏二首(其一)

曹植

步登北邙阪,遥望洛阳山。洛阳何寂寞,宫室尽烧焚。

垣墙皆顿擗,荆棘上参天。不见旧耆老,但睹新少年。

侧足无行径,荒畴不复田。游子久不归,不识陌与阡。

中野何萧条,千里无人烟。念我平常居,气结不能言。

鉴赏诗中“尽”与“侧足”的妙处。

【答案】

(1)“尽”是“全部、完全”的意思,写出了洛阳城的残破景象,既表现出战乱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又交代了“何寂寞”的原因。

(2)“侧足”是“侧着脚”的意思,“侧足无行径”写出道路的狭窄,诗人把行人在草丛中步履艰难的情状生动形象地刻画了出来,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解析】

本题考查炼字类赏析。曹植生活在战乱频发的年代宫室尽烧焚。垣墙皆顿擗,荆棘上参天”“荒畴不复田”“中野何萧条,千里无人烟”等诗句写出多年战乱造成的'宫室被毁、田地野草丛生的破败情景。“尽”是“全部、完全”的意思,也就是说,洛阳城内所有的宫殿都被大火烧毁了。“侧足无行径……不识陌与阡”等诗句写出了田野荒芜、游子因久不归家而不识阡陌的情况。“侧足”极言田野荒芜到行人已无法正常行走的程度,从侧面写出了战争过后的惨败景象。

简析

《送应氏二首》是三国时期文学家曹植的组诗作品。这两首诗是曹植于建安十六年(211)随曹操西征马超,路过洛阳时送别应瑒、应璩兄弟所作。第一首,写洛阳遭董卓之乱以后的荒凉景象。

篇2:《鲍氏之子》阅读练习及答案

《鲍氏之子》阅读练习及答案

鲍氏之子

齐田氏祖①于庭,食客千人,中坐有献鱼雁者。田氏视之,乃叹曰:天之于民厚矣!殖五谷,生鱼鸟,以为之用。众客和②之如响③。鲍氏之子年十二,预于次④,进曰:不如君言。天地万物,与我并生类⑤也。类无贵贱,徒以小大智力而相制,迭⑥相食,非相为而生之。人取可食者而食之,岂天本为人生之?目蚊蚋囋肤,虎狼食肉,非天本为蚊蚋生人、虎狼生肉者哉。

注释

①祖:古代祭祀名称。原指出行时祭祀路神,在这里只是祭祀(天地鬼神)之义。②和:应和。表示同意。③响:回响,回声。④顸于次:参预在末座。预,参预。次,在排列上次一等⑤类:种类,物类。⑥迭:更迭。交替地,轮流地。

阅读训练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以为之用____ ②非相为而生之___ ③徒以小大智力而相制____

2.请默写《捕蛇者说》中与本文非相为而生之中生的用法相同的一句。

3.请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4.敢于向权威提出异议是现在学习中很重要的品质,你有过这样的实践吗?试举一例。(举同学、名人等向权威挑战的事例亦可。并简要说明提出异议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①以:用来 为:给 ②使生存 ③徒:只是 以:因为

2.君将哀而生之乎

3.人类能够把食用的拿来食用,难道是上天本来为了人类才生出这种物类的吗?况且蚊蚋叮咬人的皮肤,虎狼吞食人肉,并不是上天本来为了蚊蚋和虎狼才生出人类来的'啊。

4.答案举例:伽利略向权威挑战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并在比萨尔斜塔上做实验证明了自己的发现是正确的。

译文

齐国田氏在庭院中设祭祀,(祭罢设宴)招待的客人有上千人。座中有献赠鱼雁的客人。田氏看着鱼和大雁,于是感叹道:上天对于人类真是优厚啊!繁殖五谷杂粮,生长鱼类鸟类,用来给人类食用。在座的客人好像回声一样地应和着主人的说法。有一个人姓的的少年,才12岁,参预席中,坐在末座,这时进言道:(实际道理)和您的说法不相同。天地之中生存的万物,和我们人类都是共生并存的物类。物类没有贵贱之分,只是因为智力大小不同而相互制约,交替、轮流地互相食用,并不是为了对方才生存的。人类把能够食用的拿来食用,难道是上天本来为了人类才生出这种物类(供人食用)的吗?再如蚊蚋叮咬人的皮肤,虎狼吞食人肉,并不是上天本来为了蚊蚋和虎狼才生出人类来的啊。

篇3:《送王昌龄》阅读练习及答案

《送王昌龄》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9—20题。(8分)

送王昌龄

李颀

漕水东去远,送君多暮情。

淹留野寺出,向背孤山明。

前望数千里,中无蒲稗生。

夕阳满舟楫,但爱微波清。

举酒林月上,解衣沙鸟鸣。

夜来莲花界①,梦里金陵城。

叹息此离别,悠悠江海行。

【注】①莲花界:佛寺,诗中指洛阳白马寺。

19.“淹留野寺出”一句中“淹留”的意思是 ,体现出诗人 的.心情。(2分)

20.这首诗与柳永《雨霖铃》词都运用了点染手法,试赏析本诗的点染手法。(6分)

答案:

(二)(8分)

19.(2分)

久留(逗留) 依依不舍

20.(6分)

①“送君多暮情”句点出了伤别之情。

②“淹留野寺出”至“梦里金陵城”十句,层层铺写暮景,满篇幽淡惆怅,字字都是“暮情”,有力渲染烘托了离情。

③结尾“叹息此离别”再次点明别离之情,“悠悠江海行”表达对朋友孤身远去的不舍。

篇4:《应谐录》阅读练习及答案

《应谐录》阅读练习及答案

(甲)周宅酆镐,近戎。幽王与诸侯约:为高堡于大路①,置鼓其上,远近相近,即戎寇至,传鼓相告,诸侯之兵皆至救天子。戎寇当至,幽王击鼓,诸侯之兵皆至。人喧马嘶,褒姒视之大说,喜之。幽王欲褒姒之笑也,因数②击鼓。诸侯兵数至而无寇。至其后,戎寇真至,幽王击鼓,诸侯兵不至。幽王之身乃死于骊山之下,为③天下笑。

(乙)粤令性悦谀④,每布一政⑤,群下交口赞誉,令乃欢。一隶欲阿其意,故从旁与人偶语曰:“凡居民上者,类⑥喜人谀,惟阿主不然,视人誉篾如也耳。”其令耳之,亟召吏前,抚膺高蹈,加赏不已,曰:“嘻,知余心者惟汝,良吏哉!”自是昵⑦之有加。(摘自《应谐录》)

注:①王路:大路。②数:屡次,频繁。③为:被。④悦谀:喜欢奉承。⑤布政:发布政令,推行政事。⑥类:大多。⑦昵:亲近,多含贬义。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1)周宅酆镐 宅____________

(2)戎寇当至 当____________

(3)群下交口赞誉,令乃欢 乃____________

(4)其令耳之 耳____________

2.用“/”标出下面这句话中间的一处停顿。

知余心者惟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翻译下列句子。

(1)即戎寇至,传鼓相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隶欲阿其意,故从旁与人偶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乙)两文中,周幽王和差役为了取悦对方所采取的方式不同,结果也不相同,请分别具体写出来。并从为官者的角度,谈谈自己的启示?(不少于两个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宅:建都(2)当:曾经(3)乃:才(4)耳:听见

2.知余心者/惟汝

3.(1)如果戎族入侵,就传递鼓声相互告知。

(2)有一个差役想讨好他,故意在旁边装着和人闲聊。

4.(甲)文中,周幽王为了取悦褒姒,不惜“数击鼓”而失信于天下,结果“死于骊山之下,为天下笑”;(乙)文中差役为了取悦县令,“故从旁与人偶语”,并让县令“耳”之,结果是“加赏不已……昵之有加”。

启示:为官者,一要讲诚信,二是广泛听取别人的意见,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篇5:《送李端》阅读练习及答案

《送李端》阅读练习及答案

送李端

卢纶

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

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①?

注 ①风尘:指社会**。此句意为在**年代,不知后会何期。

(1)诗的前四句描绘了送别时怎样的景象?试加以描述。(3分)

答:

(2)结合全诗,写出尾联中“空相向” “何所期”所表达的`情感。(2分)

答:

参考答案

⑴故乡遍地都是衰败的枯草,一片凄凉!天空飘忽着朵朵寒云,归来的路上正遇上暮雪纷飞。(意近即可)

⑵诗人为朋友远去而徒然伤悲,为相见无期而惆怅,表达了难舍难分之情。

篇6:《送崔融》阅读练习及答案

《送崔融》阅读练习及答案

送崔融①杜审言

君王行出将,书记远从征。

祖帐连河阙,军麾动洛城。

旌旃朝朔气,笳吹夜边声。

坐觉②烟尘扫,秋风古北平③。

[注]①崔融:杜审言的友人,时任节度使书记官。②坐觉:安坐军中,运筹帷幄。③北平:郡名,此处泛指北方边地。

1.“笳吹夜边声”与范仲淹《渔冢傲》中的“四面边声连角起”都写了“边声”,二者各有什么特点?其作用是什么?(5分)

2.这首送别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答案:

1.特点:前者悲凉,后者豪壮。作用:前者渲染了悲凉的气氛,为抒发戍边将士思乡与忧国的悲慨之情作铺垫;后者渲染了军营整肃的氛围,衬托出士气的高昂。(特点2分,作用3分,意思对即可)

2.表达对战争必胜的信心和对友人荡平敌寇的鼓励和祝愿。(或表达作者建功立业的渴望、对国家安定的'期盼、对友人军事才华的赞美)颔联描绘饯行的隆重和出征时军威的雄壮,颈联想象军营行军驻屯的整肃和警惕,暗示战斗必将胜利,尾联想象友人运筹帷幄的雄姿,展望荡平敌寇的情景,表现出对友人的鼓励和祝愿。(思想感情2分,结合全诗分析4分,意思对即可)

篇7:《送董判官》阅读练习及答案

《送董判官》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送董判官

高适

逢君说行迈,倚剑别交亲。幕府为才子,将军作主人。

近关多雨雪,出塞有风尘。长策须当用,男儿莫顾身。

14.一餐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诗的首联点出友人即将远行。“倚剑”二字是关键字眼,它不仅使“行迈”、“别交亲”既悲既壮,而且暗示了友人是从戎远行。

B.诗的颔联写诗人对友人赴边后即受重用的祝贺,表达了对董判官的赞誉和慰勉。于此同时,还流露出一般羡慕之情。

C.作者多次出塞,因此诗中对于边塞的'“多雨雪”和“风尘”的描写并非夸张之笔,而是作者实写出关塞的景物特点。

D.诗的三、四两联把雨雪风尘之苦和莫顾一身,施展长策,立功边陲放一起写,运用对比手法,使诗歌顿生波澜。

E.诗的最后一句以高昂的情调使开头“行迈”颓丧之气为之一振,使作品显得气势流畅,格调雄健,毫无一般送别诗的儿女离别之态。

15.本诗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6分)

答案:

14.BD(选对一项得2分,选对两项得5分)(B“即受重用”夸大或无中生有。D“对比”手法错,应为“先抑后扬”。)

15.勉励友人莫畏艰辛,要经得住雨雪风尘之苦,为保卫边防贡献良策,为祖国立功奋不顾身;反映了诗人自己立功边塞的愿望和为国事献身的精神。(6分)

篇8:《蝶恋花送春》阅读练习及答案

朱淑真

楼外垂杨千万缕,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犹自风前飘柳絮,随春且看归何处? 绿满山川闻杜宇,便做无情,莫也愁人苦。把酒送春春不语,黄昏却下潇潇雨。

(1)词的上片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答:

(2)“把酒送春春不语,黄昏却下潇潇雨”,表现怎样的情感?请简要赏析。

答:

10、(1)[答案] 拟人(1分)。将垂杨和春人格化,(1分)表现了垂柳对春的依恋不舍。(1分)

[解析] 本词上阕描绘的是:女词人透过窗帘,看到楼台外面千万条碧绿的杨柳枝正缠绵悱恻地伸出忱挚的`双手、款摆纤细的腰肢,甚至还在喃喃细语:“春天啊,您再停留一些时候吧!”杨柳们一往情深地想牵挽住春天,向春天表示着无限的依恋;然而,春天虽略作停留,却还是冷漠地走了。春天虽去,多情的柳絮仍在飘舞着,要追随春光同行,并表示:我姑且要看看你这“春”究竟走到哪里,我和你的归宿终究如何?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答题时注意分析和答出修辞的效果、表达的情感。

(2)[答案] “春不语”写出词人的寂寞孤独;(1分)而这时已近黄昏,又下起了“潇潇雨”,更衬托出词人悲凉、忧伤的心情。(2分)

1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篇9:《欧阳修不喜释氏》阅读练习及答案

欧阳文忠公不喜释氏。士有谈佛书者,必正色视之,而公之幼子字和尚。或问:公既不喜佛,而以和尚名子何也?公曰:所以贱之也,如今人以牛驴名小儿耳。问者大笑,且伏公之辨也。

【注释】①欧阳文忠公:即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他死后谥文忠。②释氏:佛教,因为佛教创始人为鳊释迦牟尼,故称释氏。

【文化常识】

士。士本指成年男子。《论语》上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古代有四民之说,即士、农、工、商。士即读书人,知识分子,它在四民之先。士林即知识界。士大夫是官僚阶层的通称,有时也专指有声望的读书人。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或 ②以 ③伏 ④辨

2、翻译:①必正色视之 ②而以和尚名子何也? ;③所以贱之也

答案

1.①有人②用、把③同服,佩服④同辩

2、①一定板着脸看对方②却为什么用和尚给儿子命名呢?③因为鄙贱它。

篇10:《送小龟回家》阅读练习及答案

《送小龟回家》阅读练习及答案

一把花伞下,拥挤着我、妻、五岁的儿子,还有一只小龟。这是一个温情的世界。

小雨把夜色洗得淡淡的。街上,________(闪动、流动、跳动)着七色伞。

儿子在我怀中,小龟在儿子怀中,而妻,则依偎在我身旁。

那只小龟原是妻从市场买给儿子玩的。那天,儿子很惊奇很高兴地和小龟做了一天的游戏,可小龟不吃也不喝。晚上,儿子担心地问我:“小龟不吃饭,饿吗?”我想了想回答:“小龟大概想念爸爸妈妈了。”儿子听我这么说,想了想便________(要求、请求、央求)我和妈妈带着小龟去找它的爸爸妈妈。

于是,我们一家三口在这秋雨纷纷的夜晚,带着小龟,来到了城西的.河边。

到了。我们站在河岸。妻在夜色中很妩媚,儿子很庄严。河水无语,秋雨在微风中飞舞吟唱。河上,几条捞沙的木船上亮着灯,那________(闪动、流动、跳动)的火焰映出几条汉子粗犷的脸。他们在喝酒哩。一只水鸟很孤独地在水面扇动着翅膀。

“小龟的家在河里吗?”儿子认真地问我。

我弯下腰对儿子说:“是的。小龟的爸爸妈妈就住在河里。”

儿子这才小心翼冀地把小龟放在河里,轻轻向前一推:“小龟回家吧。”

小龟缩着头一动也不动。我们耐心地等着。小龟终于伸出了脑袋,潇洒地摇摇头,像是向我们致谢,又像是向我们道别。水面出现一圈美丽的涟漪,小龟潜入水中,走了,永远地走了。

儿子很兴奋地拥入我的怀抱,又拥入妻的怀抱,欢呼:“小龟找到爸爸妈妈啦——”

我和妻相视一笑。我们给儿子编了一个多么动人的童话啊!我突然感动得要流泪。而妻,真的流泪了。

阅读题:

1.下列加粗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涟漪 依偎 粗犷 妩媚

A.lián yī wēi guǎng wǔ B.lián yí wēi guǎng wǔ

C.lián yī wēi kuǎng wǔ D.lián yī wēi guǎng wú

2.选择括号中恰当的词语,填写在文中的空白处。

3.在文中用横线画出儿子关心、爱护小龟的句子。

4.文章结尾写“我”“要流泪”、“妻,真的流泪”,为什么?请简要回答。

5.《散步》写家庭成员之间的________,流露出对生命的________,强调的是一种________的精神。《送小龟回家》充满童话色彩,父母陪同儿子送小龟回家,寄寓着不能人为地制造骨肉分离的思想,有一种________之情。

参考答案:

1.A

2.流动 央求 跳动

3.(1)“小龟不吃饭,饿吗?”(2) “小龟的家在河里吗?”(3)“送小龟回家吧”(4)“小龟找到爸爸妈妈啦——”

4.因为我和妻子见到儿子放小龟回家后的兴奋、欢呼,感受到儿子的纯真、善良,既高兴又激动。做母亲的更善于动情,所以“妻,真的流泪了”,而我则“要流泪”。

5.和谐关系;使命感;理解和体谅;思家、团聚。

《送王昌龄》阅读练习及答案

《梁书·王筠传》的阅读答案及译文解析

赏析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赏析全文

团体事迹材料

春江花月夜 赏析

春江花月夜的简单赏析

渡桑乾,渡桑乾贾岛,渡桑乾的意思,渡桑乾赏析

《春江花月夜》中“春”意象的赏析

古曲春江花月夜赏析

《送应氏》阅读练习及答案
《《送应氏》阅读练习及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送应氏》阅读练习及答案(通用10篇)】相关文章:

文言文之《梁书·刘孺传》原文及译文2023-06-04

燕然勒功的典故2023-12-14

《孟冬寒气至》练习及答案2022-10-07

文言文《梁书·陶弘景传》节选翻译2023-01-18

春江花月夜作者介绍及赏析2022-11-20

《王规传》阅读答案解析及译文2023-08-29

《春江花月夜》赏析翻译详解2022-05-07

春江花月夜古诗2022-04-30

名家朗诵《春江花月夜》2023-12-20

初中文言文复习知识训练2022-06-09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