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品文两个饥饿的人阅读理解附答案

时间:2024-01-05 07:50:27 阅读答案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小品文两个饥饿的人阅读理解附答案(整理7篇)由网友“ai1024”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整理过的小品文两个饥饿的人阅读理解附答案,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品文两个饥饿的人阅读理解附答案

篇1:小品文两个饥饿的人阅读理解附答案

小品文两个饥饿的人阅读理解附答案

阅读下面小品文,完成后面17——18题。(共4分)

从前,有两个饥饿的人得到了一位长者的恩赐:一根鱼竿和一篓鲜活硕大的鱼。其中,一个人要了一篓鱼,另一个人要了一根鱼竿,于是他们分道扬镳了。得到鱼的人原地就用干柴搭起篝火煮起了鱼,他狼吞虎咽,还没有品出鲜鱼的肉香,转瞬间,连鱼带汤就被他吃了个精光,不久,他便饿死在空空的鱼篓旁。另一个人则提着鱼竿继续忍饥挨饿,一步步艰难地向海边走去,可当他已经看到不远处那片蔚蓝色的海洋时,他浑身的最后一点力气也使完了,他也只能眼巴巴地带着无尽的遗憾撒手人间。

又有两个饥饿的人,他们同样得到了长者恩赐的一根鱼竿和一篓鱼。只是他们并没有各奔东西,而是商定共同去找寻大海,他俩每次只煮一条鱼,他们经过遥远的跋涉,来到了海边。从此,两人开始了捕鱼为生的'日子;几年后,他们盖起了房子,有了各自的家庭、子女,有了自己建造的渔船,过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

一个人只顾眼前的利益,得到的终将是短暂的欢愉;一个人目标高远,但也要面对现实的生活。

15、短文中最能体现先前两个人饥肠辘辘、目光短浅的词语是 和 。

16、仔细品读短文,理解文意,请写出读后得到的启示。(2分)

我的启示:

参考答案:

15、狼吞虎咽 忍饥挨饿

16、只有把理想和现实有机结合起来,才有可能成为一个成功之人。有时候,一个简单的道理,却足以给人意味深长的生命启示。

篇2:两个饥饿的人现代文阅读答案

两个饥饿的人现代文阅读答案

从前,有两个饥饿的人得到了一位长者的恩赐:一根鱼竿和一篓鲜活硕大的鱼。其中,一个人要了一篓鱼,另一个人要了一根鱼竿,于是他们分道扬镳了。得到鱼的人原地就用干柴搭起篝火煮起了鱼,他狼吞虎咽,还没有品出鲜鱼的肉香,转瞬间,连鱼带汤就被他吃了个精光,不久,他便饿死在空空的鱼篓旁。另一个人则提着鱼竿继续忍饥挨饿,一步步艰难地向海边走去,可当他已经看到不远处那片蔚蓝色的海洋时,他浑身的最后一点力气也使完了,他也只能眼巴巴地带着无尽的遗憾撒手人间。

又有两个饥饿的人,他们同样得到了长者恩赐的一根鱼竿和一篓鱼。只是他们并没有各奔东西,而是商定共同去找寻大海,他俩每次只煮一条鱼,他们经过遥远的跋涉,来到了海边。从此,两人开始了捕鱼为生的日子;几年后,他们盖起了房子,有了各自的家庭、子女,有了自己建造的渔船,过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

一个人只顾眼前的利益,得到的终将是短暂的'欢愉;一个人目标高远,但也要面对现实的生活。

1、短文中最能体现先前两个人饥肠辘辘、目光短浅的词语是 和 。

2、仔细品读短文,理解文意,请写出读后得到的启示。(2分)

我的启示:

参考答案:

1、狼吞虎咽 忍饥挨饿

2、只有把理想和现实有机结合起来,才有可能成为一个成功之人。有时候,一个简单的道理,却足以给人意味深长的生命启示。

散文阅读答题模式

结构上:常见的表现手法

1.承上启下:既承接了上文……,又引起了下文……,由……过渡到……(物人,景情,事理),由……转而写到……

2.引起下文:为下文写……埋下伏笔,为下文写……张本,为……进行了铺垫,呼应下文……,奠定了文章的感情基调

3.总结上文:呼应上文……,点明了全文的主旨,并进一步……,卒章显志,表达了……

4.线索:贯穿全文的线索,在文中x次出现,层层递进,逐层深入,把……感情推向

内容上:是为了写什么或为了说明什么(主要内容或主题),抒发了作者……情感,表现手法、用得比较生动的词句及其表达效果

(2)、关于引文(引述、穿插性材料)在原文中的作用的答题模式。

①对当前语段的内容作用;

②对全文的作用;

③丰富文章内容或富有诗意等。

④增加权威性、文学性、历史性、文化性(视文体和功能而定,不要完全罗列)。

语文阅读题技巧

一、读材料

所谓“读材料”,就是要阅读试卷上的文字材料,粗读全文内容,把握文章主题。

二、找原话

所谓“找原话”,就是要找到语文阅读理解上要求的关键字、词或句子所在段落,要求学生在阅读文字材料时有重点地圈下来,然后再来重点理解与分析。

三、看要求

所谓“看要求”,就是要求学生再审视语文阅读理解所要求回答的问题要求,关键的关键字、词或句子也要让学生用笔圈下来,作为扣题作答的要点,也是学生回答问题的可能的得分点。

篇3:一年级语文阅读理解两个朋友附答案

一年级语文阅读理解两个朋友附答案

两个朋友在森林里玩耍(shuǎ),突然,有一只熊(xióng)向他们冲过来。一个人连忙逃(táo)跑,爬到树上躲(duǒ)起来,另一个人来不及跑了,只好躺(tǎng)在地上装死。熊走到躺在地上的那个人身边,用鼻( bí)子闻(wén)他的脸。这时候,他吓得连呼吸都停住了。熊以为他是个死人,就走开了。

这时,树上的那个人爬下来,笑眯(mī)眯地问:“喂!朋友,刚才熊在你的耳边说了些什么呀?”

“它告诉我,不能和在危难的时候撇(piě)下同伴逃跑的人交朋友。”

1.文章共有____个自然段。

2.体会一下,躺在地上装死的那个人所说的话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是你和你的朋友遇到了同样的'情况,你会怎么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3

2.是在批评那个在危难时候撇下同伴自己逃跑的人:只顾自己,不顾别人的人不是真正的朋友。

3.和朋友一起想办法,面对困境,绝不能丢下朋友不管。

篇4:《两个铁球同时着地》阅读理解附答案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阅读理解附答案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两个铁球,一个10磅重,一个1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来,10磅重的一定先着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这句话使伽利略产生了(怀疑 疑问)。他想:如果这句话是正确的,那么把这两个铁球拴在一起,落得慢的就会拖住落得快的`,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慢;但是,如果把拴在一起的两个铁球看作一个整体,就有11磅重,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快。这样,从一个事实中却可以得出两个相反的结论,这怎么(理解 解释)呢?

1.用“\”画去括号中不恰当的词语。

2.“这样”是指( )

A.亚里士多德曾经说的话。

B.伽利略所想的内容。

3.“一个事实”是指( )

A.亚里士多德曾经说的话。

B.伽利略所想的内容。

4.根据伽利略所想的内容,用一个词评价亚里士多德说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怀疑理解

2.B

3.A

4.自相矛盾。

篇5:思远人阅读理解附答案

思远人阅读理解附答案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译文

木叶红,菊花黄,暮秋寒意深,思念千里远行人。飘飞的浮云已然过尽,南归的大雁杳无音信,哪里才能寄出我的书信?

泪水弹洒不尽,任它临窗滴落,就着砚石研成泪墨。渐渐写到离别凄楚,离别情深处,那红格笺纸竟也黯然失色。

注释

①思远人:晏几道创调。词中有千思念行客句,取其意为调名。

②红叶:枫叶。

③旋:便。

④千里念行客:思念千里之外的行人。

⑤弹:挥洒。

⑥别来:分别以来。

⑦情:指相思之情。

⑧红笺:红色的'供题诗写信之用的精美纸张。

阅读试题

1.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红叶黄花秋意晚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5分)

答案:这首词表达了对远方行人的深切思念。首句起兴,以红叶黄花染绘出深秋的特殊色调,渲染离别的悲凉气氛,增添对远方行人绵绵不尽的思念情怀。

2.就砚旋研墨与临窗滴有什么关系?红笺为无色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关系是:就砚旋研墨暗指以临窗滴下的泪水研墨,和泪作书。

原因是:红笺被泪水浸湿。由于情到深处,词中主人公在作书时不停流泪,泪水落到纸上,红笺因而褪去了颜色。

3.前人称赏此词写得奇妙,请结合此词下片简要分析它的奇妙处。(4分)

答:词中先写泪珠弹滴,衬写相思情苦;而以泪研墨,已属异态,以泪和墨作书,更是奇想;不说红笺因泪水湿褪颜色,却说是情深而使红笺无色,则尤见巧思。

赏析:

《思远人》为闺中念远之词。上阕写秋晚而引起思念远方行客的离愁。飞云、归鸿两句云来雁去,不见来信。写企盼之苦。下阕写愁极和泪研墨写信的情形。泪弹不尽而滴入研中旋研墨,细节生动而新颖。最后三句最是传神之笔。红笺无色,则此信红格因伤心而黯然失色。象征暗示,将和泪研墨的深情惨痛表达得淋漓尽致。明白如话,似拙实巧。

篇6:人是一本书阅读理解附答案

人是一本书阅读理解附答案

人是一本书。

看人如读书,做人如写书。

人的外表,不就是封面吗?

人的内心,不就是内容吗?

有的人,封面与内容同样高雅;有的人,封面与内容同等粗俗。有的人,封面很不起眼,却精彩无比;有的人,外表包装得如金似玉,内心却不堪入目。好人自然是一本好书,你打开扉页就有一缕鲜花的芬芳迎面而来。

坏人自然是一本不好的书,你才揭开封面就能嗅到一股难闻的气味。

( )的人像一本散文集,( )的人是一本抒情诗,( )的人如同一本幽默辞典,( )的人仿佛一部科学论著。那些祸国殃民最终遗臭万年的民族败类,不就是一套活生生的反面教材吗?而那些为国为民洒尽一腔热血的志士,又多像一卷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啊!

看人如读书,做人如写书。

请不要怪母亲没有给你制出漂亮的'封面,也不要怪父亲没有给你绘出美丽的插图。你自己这本书,主要还得靠你自己来写――用你的勇气和力量,用你的聪明和才智,用你的心血和汗珠……

然而,总有一些人把不该删除的真诚删除了,结果自己这本书中没有了纯洁的位置。他们都忘记了:在生命的版面上,应该写下高尚,应该填上纯真,应该刻画奉献,应该描绘进取。

也许,你写了一生也成不了杰作;也许,你写了一世也成不了名著。但决不能因此而粗制滥造,随便应付,哪怕写出的书无人阅读,也要篇篇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如果有了漂亮的开头,就应该追求完美的结局;如果有了精彩的材料,就应该将它打磨成实在的文章。

如果人们常常把你亲切的朗读,那就是你无上的光荣;如果人们永世把你深情的背诵,就是你最大的幸福。

25、贯穿全文的一个比喻句是什么?(2分)

26、找出这篇文章中能概括地表达全文要点的句子。(2分)

27、将下面四个短语分别归位于文中括号内:①思维缜密 ②洒脱飘逸 ③多愁善感 ④乐观风趣,其先后顺序应是:(4分)

28、从文中摘取一个你认为有格言警句作用的精美句子,并谈谈你的理解。(4分)

29、本文最后一段话的言外之意是什么?(2分)

参考答案:

25、人是一本书

26、看人如读书,做人如写书。

27、②洒脱飘逸 ③多愁善感 ④乐观风趣 ①思维缜密

28、在生命的版面上,应该写上高尚,应该填上纯真,应该刻画奉献,应该描绘进取。 或:你自己这本书,主要还得靠你自己――来写,用你的勇气和力量,用你的聪明和才智,用你的心血和汗水……

29、我们每个人都要写好自己这本书,争取做一个非常优秀的人。

篇7:《从前,有两个饥饿的人》阅读答案

《从前,有两个饥饿的人》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小品文,完成后面17——18题。(共4分)

从前,有两个饥饿的人得到了一位长者的恩赐:一根鱼竿和一篓鲜活硕大的鱼。其中,一个人要了一篓鱼,另一个人要了一根鱼竿,于是他们分道扬镳了。得到鱼的人原地就用干柴搭起篝火煮起了鱼,他狼吞虎咽,还没有品出鲜鱼的肉香,转瞬间,连鱼带汤就被他吃了个精光,不久,他便饿死在空空的鱼篓旁。另一个人则提着鱼竿继续忍饥挨饿,一步步艰难地向海边走去,可当他已经看到不远处那片蔚蓝色的海洋时,他浑身的最后一点力气也使完了,他也只能眼巴巴地带着无尽的遗憾撒手人间。

又有两个饥饿的人,他们同样得到了长者恩赐的一根鱼竿和一篓鱼。只是他们并没有各奔东西,而是商定共同去找寻大海,他俩每次只煮一条鱼,他们经过遥远的跋涉,来到了海边。从此,两人开始了捕鱼为生的日子;几年后,他们盖起了房子,有了各自的家庭、子女,有了自己建造的渔船,过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

一个人只顾眼前的利益,得到的终将是短暂的'欢愉;一个人目标高远,但也要面对现实的生活。

15、短文中最能体现先前两个人饥肠辘辘、目光短浅的词语是 和 。

16、仔细品读短文,理解文意,请写出读后得到的启示。(2分)

我的启示:

参考答案:

15、狼吞虎咽 忍饥挨饿

16、只有把理想和现实有机结合起来,才有可能成为一个成功之人。有时候,一个简单的道理,却足以给人意味深长的生命启示。

科学小品文范文

端午节班会策划方案

感恩主题班会教案

有关感恩主题的班会教案

读《小城三月》有感

感恩丁香的主题班会教案

世界粮食日主题活动优秀教案

《母亲》阅读理解题目和答案

《蜻蜓和蚂蚁》阅读答案

《谈生命》(九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小品文两个饥饿的人阅读理解附答案
《小品文两个饥饿的人阅读理解附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小品文两个饥饿的人阅读理解附答案(整理7篇)】相关文章:

防风筑雪墙读后感2023-01-22

班会教案2022-09-30

小班会滚的圆教案2023-07-08

《雨林的毁灭--世界性灾难 》教学设计(语文版八年级上册)2023-06-03

防疫班会教案2023-10-12

小学世界粮食日主题班会教案2023-06-30

2022初三寒假作业参考答案2024-04-16

小树的灵魂阅读理解练习及答案2023-11-11

新集体新面貌教案2022-11-03

五年级下册语文知识与能力训练答案2022-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