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云门娶盲女文言文阅读答案

时间:2024-01-11 08:10:18 阅读答案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韩云门娶盲女文言文阅读答案(推荐9篇)由网友“小黄花好吃”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整理过的韩云门娶盲女文言文阅读答案,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欢迎大家分享。

韩云门娶盲女文言文阅读答案

篇1:韩云门娶盲女文言文阅读答案

韩云门娶盲女文言文阅读答案

项城①韩云门,名堳(méi),聘②戚氏女。未几,两目失明。戚谓韩郎年少能文,必成远③器,而配以盲女,非偶也。欲毁婚而终女子于家。韩之父母将许之,云门毅然不可,如礼迎娶以归。戚不得已,媵以美婢④。云门曰:“人情见则欲动,不若无见,以全我居室之好。”遂遣婢还。后于壬子举⑤于乡,出为教谕⑥。携妇偕行,伉俪无间。豫⑦人称其笃行。(选自清o钮琇《觚賸》)

[注释]①项城:古县名,今河南商丘市。②聘:出聘金订婚。③远:大。④媵(yìng)以美婢:用漂亮的侍女作陪嫁女。⑤举:科举考试中获得“举人”资格。⑥教谕:县里负责教育、祭祀的官员。⑦豫:古州名,今河南境内。

[文化常识]“壬子”及其他。“壬子”是清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我国古代以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与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相配,组成“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直到天干的“癸”与地支的“亥”组成“癸亥”,共六十组,即六十年,然后从“甲子”周而复始。上文所说的“壬子”年,其后即“癸丑”年(康熙十二年)、“甲寅”年(康熙十三年),往下以此类推。

[考点]1.解释:①偶②许③毅然④如⑤遣⑥笃行2.翻译:①欲毁婚而终女子于家;②挈妇偕行;③伉俪无间3.选择:下列词语哪几个与“未几”意同或意近:①俄②既而③未久④顷⑤向

理解:“以全我居室之好”有以下理解,哪一项是正确的?①用来保全我美好的住宅;②凭这使我房间漂亮;③以此使我夫妻和睦友好;④以此作为我家室的全部财产。

【参考译文】

项城有个韩云门,名叫堳,聘娶戚家的女儿。不久。戚家的女儿双目失明了。戚家认为韩云门年纪轻轻就能作文章,以后肯定会成大器,但是许配一个瞎女,瞎女是不适合作他配偶的。打算退婚来使得女儿终老在家里。韩云门的父母准备答应。但韩云门断然不肯。仍然按照礼数将(盲女)迎娶回家。戚家无奈,只好陪嫁了一个美丽的婢女。韩云门说:“人看到(美婢)就会动情。还不如不见。这样能成全家庭美满。”于是把婢女退了回去。后来韩云门在壬子年在乡试时中举,(被派)去外地作了一个叫教谕的官。带着妻子一同上任。夫妻亲密无间。河南人称赞韩云门品行纯厚。

【参考答案】

1.①配对②答应③坚决的样子④按⑤送⑥专一的品行

2.①想毁掉婚约而让盲女终身留在家中;②携带妻子一同前往;③夫妻亲密无间。

3.②③4.③

语文阅读理解怎么答题

一、叙述人称

1.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并更能引起读者情感的共鸣!

2.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

3.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客观实在)

二、叙述方式

1.顺叙:能按某一顺序(时间或空间)较清楚地进行记叙。

2.倒叙: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3.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4.补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__某些交代。

5.平叙:俗称“花开两枝,各表一朵”,(指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

三、描写

总体来说,描写有以下一些作用:①再现自然风光。②描绘人物的外貌及内心世界。③交代人物活动的自然及社会环境。

1.人物肖像、动作描写、心理描写: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性格特征。

2.景物描写:具体描写自然风光,营造一种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3.环境、场面描写: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写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渲染气氛,更好地表现人物。

4.人物对话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也可描摹人物的语态,收到一种特殊的效果。

5.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正面直接表现人物、事物;侧面烘托突出人物、事物

阅读理解的答题技巧

所谓“读材料”,就是高中语文阅读理解卷上的文字材料,粗读全文内容,把握文章主题。了解材料的基本大意,理清材料的层次和段落。在浏览全文,了解全文的概貌之后,应记住高中语文阅读理解的要点,重要的结论以及一些关键性的人名、地点、定义和数字,不同的人名、地点可用铅笔在试卷上分别打上不同的记号,以便查找。

高中语文阅读理解题的文字材料主要用来测试高中生的阅读速度、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有的采用一个句子,有的采用一段文章或整篇文章。内容广泛,题材各异。以题目的难易程度分析,人们常常把它们分为表层理解和深层理解。所谓表层理解就是对文中的客观事实 的感知和记忆;所谓深层理解是根据高中语文阅读理解的客观事实, 在认真思考后进行逻辑推理、总结或概括,得出结论。

篇2:韩云门娶盲女文言文阅读

项城①韩云门,名堳(méi),聘②戚氏女。未几,两目失明。戚谓韩郎年少能文,必成远③器,而配以盲女,非偶也。欲毁婚而终女子于家。韩之父母将许之,云门毅然不可,如礼迎娶以归。戚不得已,媵以美婢④。云门曰:“人情见则欲动,不若无见,以全我居室之好。”遂遣婢还。后于壬子举⑤于乡,出为教谕⑥。携妇偕行,伉俪无间。豫⑦人称其笃行。

(选自清·钮琇《觚賸》)

[注释]①项城:古县名,今河南商丘市。②聘:出聘金订婚。③远:大。④媵(yì ng)以美婢:用漂

亮的侍女作陪嫁女。⑤举:科举考试中获得“举人”资格。⑥教谕:县里负责教育、祭祀的官员。⑦豫:古州名,今河南境内。

[文化常识]

“壬子”及其他。“壬子”是清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我国古代以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

癸)与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相配,组成“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

巳”……直到天干的“癸”与地支的.“亥”组成“癸亥”,共六十组,即六十年,然后从“甲子”周而复始。上文所说的“壬子”年,其后即“癸丑”年(康熙十二年)、“甲寅”年(康熙十三年),往下以此类推。

[考点]

1.解释:①偶 ②许 ③毅然 ④如 ⑤遣 ⑥笃行

2.翻译:①欲毁婚而终女子于家 ; ②挈妇偕行

;③伉俪无间

3.选择:下列词语哪几个与“未几”意同或意近: ①俄②既而③未久④顷⑤向

4.理解:“以全我居室之好”有以下理解,哪一项是正确的? ①用来保全我美好的住宅;②

凭这使我房间漂亮;③以此使我夫妻和睦友好;④以此作为我家室的全部财产。

参考答案:

篇3:韩云门娶盲女阅读答案

项城①韩云门,名堳(méi),聘②戚氏女。未几,两目失明。戚谓韩郎年少能文,必成远③器,而配以盲女,非偶也。欲毁婚而终女子于家。韩之父母将许之,云门毅然不可,如礼迎娶以归。戚不得已,媵以美婢④。云门曰:“人情见则欲动,不若无见,以全我居室之好。”遂遣婢还。后于壬子举⑤于乡,出为教谕⑥。携妇偕行,伉俪无间。豫⑦人称其笃行。

(选自清·钮琇《觚賸》)

[注释]①项城:古县名,今河南商丘市。②聘:出聘金订婚。③远:大。④媵(yì ng)以美婢:用漂亮的侍女作陪嫁女。⑤举:科举考试中获得“举人”资格。⑥教谕:县里负责教育、祭祀的官员。⑦豫:古州名,今河南境内。

[文化常识]“壬子”及其他。“壬子”是清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我国古代以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

癸)与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相配,组成“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

巳”……直到天干的“癸”与地支的“亥”组成“癸亥”,共六十组,即六十年,然后从“甲子”周而复始。上文所说的'“壬子”年,其后即“癸丑”年(康熙十二年)、“甲寅”年(康熙十三年),往下以此类推。

[考点]

1.解释:

①偶 ②许 ③毅然

④如 ⑤遣 ⑥笃行

2.翻译:

①欲毁婚而终女子于家

②挈妇偕行

③伉俪无间

3.选择:下列词语哪几个与“未几”意同或意近:

①俄②既而③未久④顷⑤向

4.理解:

“以全我居室之好”有以下理解,哪一项是正确的?

①用来保全我美好的住宅;

②凭这使我房间漂亮;

③以此使我夫妻和睦友好;

④以此作为我家室的全部财产。

答案:

1.①配对 ②答应 ③坚决的样子 ④按 ⑤送 ⑥专一的品行

2.①想毁掉婚约而让盲女终身留在家中;②携带妻子一同前往;③夫妻亲密无间。

3.②③ 4.③

篇4:韩云门娶盲女阅读题及答案

项城①韩云门,名堳(méi),聘②戚氏女。未几,两目失明。戚谓韩郎年少能文,必成远③器,而配以盲女,非偶也。欲毁婚而终女子于家。韩之父母将许之,云门毅然不可,如礼迎娶以归。戚不得已,媵以美婢④。云门曰:人情见则欲动,不若无见,以全我居室之好。遂遣婢还。后于壬子举⑤于乡,出为教谕⑥。携妇偕行,伉俪无间。豫⑦人称其笃行。(选自清o钮琇《觚賸》)

[注释]①项城:古县名,今河南商丘市。②聘:出聘金订婚。③远:大。④媵(yìng)以美婢:用漂亮的侍女作陪嫁女。⑤举:科举考试中获得举人资格。⑥教谕:县里负责教育、祭祀的官员。⑦豫:古州名,今河南境内。

[文化常识]壬子及其他。壬子是清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我国古代以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与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相配,组成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直到天干的癸与地支的亥组成癸亥,共六十组,即六十年,然后从甲子周而复始。上文所说的壬子年,其后即癸丑年(康熙十二年)、甲寅年(康熙十三年),往下以此类推。

[考点]1.解释:①偶②许③毅然④如⑤遣⑥笃行2.翻译:①欲毁婚而终女子于家;②挈妇偕行;③伉俪无间3.选择:下列词语哪几个与未几意同或意近:①俄②既而③未久④顷⑤向

4.理解:以全我居室之好有以下理解,哪一项是正确的?①用来保全我美好的住宅;②凭这使我房间漂亮;③以此使我夫妻和睦友好;④以此作为我家室的全部财产。

【参考译文】

项城有个韩云门,名叫堳,聘娶戚家的.女儿。不久。戚家的女儿双目失明了。戚家认为韩云门年纪轻轻就能作文章,以后肯定会成大器,但是许配一个瞎女,瞎女是不适合作他配偶的。打算退婚来使得女儿终老在家里。韩云门的父母准备答应。但韩云门断然不肯。仍然按照礼数将(盲女)迎娶回家。戚家无奈,只好陪嫁了一个美丽的婢女。韩云门说:人看到(美婢)就会动情。还不如不见。这样能成全家庭美满。于是把婢女退了回去。后来韩云门在壬子年在乡试时中举,(被派)去外地作了一个叫教谕的官。带着妻子一同上任。夫妻亲密无间。河南人称赞韩云门品行纯厚。

【参考答案】

1.①配对②答应③坚决的样子④按⑤送⑥专一的品行

2.①想毁掉婚约而让盲女终身留在家中;②携带妻子一同前往;③夫妻亲密无间。

3.②③

4.③

篇5:韩云门娶盲女阅读理解答案

? 项城①韩云门,名堳(méi),聘②戚氏女。未几,两目失明。戚谓韩郎年少能文,必成远③器,而配以盲女,非偶也。欲毁婚而终女子于家。韩之父母将许之,云门毅然不可,如礼迎娶以归。戚不得已,媵以美婢④。云门曰:“人情见则欲动,不若无见,以全我居室之好。”遂遣婢还。后于壬子举⑤于乡,出为教谕⑥。携妇偕行,伉俪无间。豫⑦人称其笃行。 (选自清?钮琇《觚賸》)

?[注释]①项城:古县名,今河南商丘市。②聘:出聘金订婚。③远:大。④媵(yì ng)以美婢:用漂亮的侍女作陪嫁女。⑤举:科举考试中获得“举人”资格。⑥教谕:县里负责教育、祭祀的官员。⑦豫:古州名,今河南境内。

[文化常识]“壬子”及其他。“壬子”是清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我国古代以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

癸)与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相配,组成“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直到天干的“癸”与地支的“亥”组成“癸亥”,共六十组,即六十年,然后从“甲子”周而复始。上文所说的“壬子”年,其后即“癸丑”年(康熙十二年)、“甲寅”年(康熙十三年),往下以此类推。

[考点]1.解释:①偶 ②许 ③毅然 ④如 ⑤遣 ⑥笃行 2.翻译:①欲毁婚而终女子于家 ; ②挈妇偕行 ;③伉俪无间 3.选择:下列词语哪几个与“未几”意同或意近: ①俄②既而③未久④顷⑤向

4.理解:“以全我居室之好”有以下理解,哪一项是正确的? ①用来保全我美好的住宅;②凭这使我房间漂亮;③以此使我夫妻和睦友好;④以此作为我家室的全部财产。

【参考译文】

57、韩云门娶盲女

项城有个韩云门,名叫堳, 聘娶戚家的`女儿。不久。戚家的女儿双目失明了。戚家认为韩云门年纪轻轻就能作文章,以后肯定会成大器,但是许配一个瞎女,瞎女是不适合作他配偶的。打算退婚来使得女儿终老在家里。韩云门的父母准备答应。但韩云门断然不肯。仍然按照礼数将(盲女)迎娶回家。戚家无奈,只好陪嫁了一个美丽的婢女。韩云门说:“人看到(美婢)就会动情。还不如不见。这样能成全家庭美满。”于是把婢女退了回去。后来韩云门在壬子年在乡试时中举,(被派)去外地作了一个叫 教谕的官。带着妻子一同上任。 夫妻亲密无间。河南人称赞韩云门品行纯厚。

【参考答案】

篇6:韩云门娶盲女阅读理解答案

1.①配对 ②答应 ③坚决的样子 ④按 ⑤送 ⑥专一的品行

2.①想毁掉婚约而让盲女终身留在家中;②携带妻子一同前往;③夫妻亲密无间。

3.②③ 4.③

篇7:韩康柏文言文阅读答案

韩康柏文言文阅读答案

韩康伯①数岁,家酷贫,至大寒,止得襦②,母殷夫人自成之,令康伯捉熨斗。谓康伯曰:“且著襦,寻作复裈③。”儿云:“已足,不须复裈也。”母问其故,乃答曰:“火在熨斗中而柄热,今既著襦,下④亦当暖,故不须耳。”母甚异之,知为国器⑤。

(选自《世说新语·夙惠》,略改)

【注释】①〔韩康伯〕名伯,东晋大官,玄学思想家。②〔襦(rú)〕短袄。③〔复裈(kūn)〕夹裤。裈,裤子。④〔下〕下身。⑤〔国器〕治国之才,国家的栋梁之材。

(1)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B)(2分)

A. 止得襦(同“只”) 两股战战(大腿)

B. 母殷夫人自成之(缝制) 胡不见我于王(看见)

C. 寻作复裈(不久) 便扶向路(原先,从前的)

D. 母甚异之(对……感到惊异) 每至晴初霜旦(下霜,降霜)

(2)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C )(2分)

A. 母殷夫人自成之 当余之从师也

B. 母问其故 其如土石何

C. 乃答曰 乃重修岳阳楼

D. 火在熨斗中而柄热 潭西南而望

(3)下列各项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B )(2分)

A .文中的殷夫人是一位关爱孩子,并且善于洞察孩子心理的母亲。

B.“母甚异之,知为国器”侧面表现出韩康伯从小就身体强健,超过常人。

C.这个故事若作为事实论据则可论证这样的论点: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D.从本文选自《世说新语·夙惠》可以看出,“夙惠”有“早年聪慧”的意思。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伤仲永》)(2分)

译文:示例:①从此,(大人)指定物品让他作诗,(他能)立即写好(或:立刻完成)。 ②从此,(大人)指着东西让他作诗,他立刻(或:立即)就能完成(或:写好)。(2分。表达不顺畅扣1分,一个关键词未译对扣1分,扣完2分为止。)

(2)今既著襦,下亦当暖,故不须耳。(2分)

译文:①现在已经穿上短袄,下身也会暖和的,所以不需要(或:不须要)再做夹裤哇。②现在已经穿上短袄,下身也应当暖和的,所以不须要(或:不需要)了。(2分。表达不顺畅扣1分,一个关键词未译对扣1分,扣完2分为止。)

篇8:韩瑗传文言文阅读答案

韩瑗,字伯玉,京兆三原人。父仲良,武德初,与定律令,建言:“周律,其属三千,秦、汉后约为五百。依古则繁,请崇宽简,以示惟新。”于是采《开皇律》宜于时者定之。终刑部尚书、秦州都督府长史、颍川县公。

瑗少负节行。博学,晓吏事。贞观中,以兵部侍郎袭爵。永徽三年,迁黄门侍郎。俄同中书门下三品,监修国史。进侍中,兼太子宾客。王后之废,瑗涕泣言曰:“皇后乃陛下在藩时先帝所娶,今无罪辄废,非社稷计。”不纳。明日复谏曰:“王者立后,配天地,象日月。匹夫匹妇尚知相择,况天子乎?《诗》云:‘ 赫赫宗周,褒姒灭之。’臣读至此,常辍卷太息,不图本朝亲见此祸。宗庙其不血食乎!”帝大怒,诏引出。

褚遂良贬潭州都督,明年瑗上言:“遂良受先帝顾托,一德无二,向日论事,至诚恳切,讵肯令陛下后尧、舜而尘史册哉?遭厚谤丑言,损陛下之明,折志士之锐。况被迁以来,再离寒暑,其责塞矣。愿宽无辜,以顺众心。”帝曰:“遂良之情,朕知之矣。其孛戾好犯上,朕责之,讵有过邪?”瑗曰:“遂良,社稷臣。苍蝇点白,傅致有罪。昔微子既去,殷以亡;张华不死,晋不及乱。陛下富有四海,安于清泰,忽驱逐旧臣,遂不省察乎?”帝愈不听。瑗忧愤,自表归田里,不报。

显庆二年,许敬宗、李义府奏:“瑗以桂州授遂良,桂用武地,倚之谋不轨。”于是贬振州刺史逾年卒年五十四长孙无忌死义府等复奏瑗与通谋遣使即杀之;既至,瑗已死,发棺验视乃还。追削官爵,籍其家,子孙谪广州官奴。神龙初,武后遗诏复官爵。自瑗与遂良相继死,内外以言为读将二十年。帝造奉天宫,御史李善感始上疏极言,时人喜之,谓之“凤鸣朝阳”。

——选自《新唐书列传第三十》(有删节)

篇9:韩瑗传文言文阅读答案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于是贬振州刺史/逾年/卒/年五十四/长孙无忌死/义府等复奏/瑗与通谋遣使即杀之

B.于是贬振州刺史/逾年/卒/年五十四/长孙无忌死/义府等复奏瑗与通谋/遣使即杀之

C.于是贬振州刺史/逾年/卒年五十四/长孙无忌死义府/等复奏瑷/与通谋遣使即杀之

D.于是贬振州刺史/逾年/卒/年五十四/长孙无忌死义府/等复奏瑷/与通谋遣使即杀之

5.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武德,指的是年号,年号是汉武帝以后的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

B.刑部,是尚书省六部之一,掌管国家的执法和刑狱事务,长官为刑部尚书。

C.太子宾客,是古代官职名。从唐代始 置,为太子东宫属官,掌管调护侍从规谏等。

D.社稷,是古代帝王、诸侯所祭的土神和谷神,有时也用于古代皇帝的代称。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韩瑷熟悉典章制度,精通律法。他曾经参与制定法律制度,主张保留前朝的《开皇律》中适合当下的律令;并且建议精减官员,以推崇宽厚简易的风气。

B.韩瑗通晓吏治,屡受升迁 。贞观年间在兵部侍郎任上承袭了爵位。永徽年间,更是屡屡升迁,由黄门侍郎最后进职为侍中,兼任太子宾客。

C.韩瑗公正耿直,敢于进谏。褚遂良因为遭受诽谤而被贬任潭州都督,韩瑗上书,为他辩解,希望高宗将其赦免。但皇帝并没有听从,最终,韩瑷请求辞职。

D.韩瑗多次受人诬陷,遭遇不幸。许敬宗等人诬陷他与褚遂良图谋不轨,因此被贬官;李义府等人又诬陷他和长孙无忌私通谋逆,以致他的官爵被剥夺,家被查抄。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臣读至此,常辍卷太息,不图本朝亲见此祸。(5分)

(2)陛下富有四海,安于清泰,忽驱逐旧臣,遂不省察乎?(5分 )

韩康柏文言文阅读答案

高二语文文言文中的异读

短文两篇翻译

送灵师,送灵师韩愈,送灵师的意思,送灵师赏析

文言文《梁书·陶弘景传》节选翻译

《梁书何胤传》原文及翻译

学习英语的“捷径”

《登小顶山》阅读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高中文言文重点翻译

史记翻译

韩云门娶盲女文言文阅读答案
《韩云门娶盲女文言文阅读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韩云门娶盲女文言文阅读答案(推荐9篇)】相关文章:

热播电影《我是证人》观后感2022-05-06

我是证人的观后感2023-09-01

《宋史·种放传》阅读练习及答案译文2023-10-20

古剑奇谭经典语录2022-11-05

有什么好看的英文原版书籍2022-06-20

吴起名言的语录2022-10-27

异梦陆游阅读答案2022-08-24

魏公叔痤病文言文阅读答案2022-09-06

高二古文自传范文2022-12-27

古剑奇谭电视剧观后感2022-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