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林的毁灭》阅读答案(合集9篇)由网友“candin2002”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汇总后的《雨林的毁灭》阅读答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雨林的毁灭》阅读答案
《雨林的毁灭》阅读答案
【自主学习】
(一)注音
濒临栖息灰烬摄取
白垩纪驯化焚烧疟疾
二、词语解释
刀耕火种:。
意味深长:。
休戚相关:。
三、自读课文,理清文章的结构。
第一部分(1段)
第二部分(2—5段)
第三部分(6—10段)
第四部分(11—13段)
四、雨林,是森林类型。包括、、等。作者,是英国当代科普作家。
五、学生疑惑。
(1)
(2)
【问题探究】
1、目前雨林的现状是怎样的?
2、雨林的消失,将会给人类带来怎样的灾害?
3、物种的消失将会给人类带来怎样的危害?
4、人类为何要摧毁如此珍贵的资源呢?
5、找出第10段的中心句,本段可分几层,说出各层的大意;弄清楚本段是按怎样的顺序说明的。(3分钟)
参考答案:
一、濒bīn临栖qī息灰烬jìn摄shè取白垩è纪驯xùn化焚fén烧疟nùe疾
二、刀耕火种:一种原始的耕种方法,把地上的草木烧成灰做肥料,就地挖坑下种。
意味深长:指意义深远,有无限的情趣。意味,思想、情趣。
休戚相关:彼此间祸福互相关联。
三、
第一部分(1段)说明雨林正以每分钟27万平方米的速度遭到彻底毁灭。
第二部分(2—5段)说明雨林的消失意味着人类将丧失一大批物种。
第三部分(6—10段)说明地球上生命多样性的毁灭意味着破坏人们赖以生存的大气。
第四部分(11—13段)警告人们:如果雨林完全毁掉,到下世纪中叶,地球很可能经历第6次大规模灭绝。
四、热带或亚热带暖热湿润地区的一种热带雨林亚热带雨林山地雨林巴里·齐默尔曼
1、目前雨林的现状是怎样的?
1、目前,雨林正在遭受人类的滥砍滥伐,它已成为破坏最严重的生态区。文章第一段说:“雨林以每分钟27万平房米(相当于40多个足球场)的速度遭到彻底毁灭。每年有一个纽约州大小的雨林永远消失。”
2、雨林的消失,将会给人类带来怎样的灾害?
2、雨林犹如一个巨大的多样性生物大家园。雨林的消失,意味着人类消失一大批物种;意味着人们赖以生存的大气将遭受严重的破坏,它会加剧全球变暖的趋势;雨林的消失还将导致水土流失,洪水反滥;如果将雨林完全毁掉。到下世纪中叶,地球很可能会经历第六次大规模灭绝。
3、物种的消失将会给人类带来怎样的危害?
明确:有四分之一的药物源于热带雨林的动植物,至少有2500种潜在的新水果和蔬菜生长在世界各地的热带雨林中,人类的`日用品及工业原料的珍贵资源也有很多是来源于热带雨林中丰富的植物,如果听任热带雨林消失,将意味着人类会失去很多东西。另外,雨林深处大量未被发现的信息和资源,也会随之而流失。
4、人类为何要摧毁如此珍贵的资源呢?
明确:伐木公司砍伐大量树木,将硬木木材运往各国销售;土地扩张,在雨林区新建牧场的做法也很普遍。
5、找出第10段的中心句,本段可分几层,说出各层的大意;弄清楚本段是按怎样的顺序说明的。(3分钟)
明确:中心句是第1句。本段可分三层,第一层(1句)提出这段说明的中心。第二层(2、3句)说明砍林、烧林造成大量二氧化碳增加,造成环境进一步恶化。第三层(4、5句)强调双重后果带来的双重灾难。本段是按总分总的顺序说明的。
篇2:圆明园的毁灭的阅读答案
圆明园又称圆明三园,是清代一座大型皇家宫苑,它坐落在北京西郊,与颐和园毗邻,由圆明园、长春园和万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周围。下面是圆明园的毁灭阅读答案,请参考!
圆明园的毁灭阅读答案
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地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里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 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里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
1.联系上下文,想想文章中划线的部分起到什么作用?
A.总起
B.过渡
正确答案:B
2.选择正确的解释。
武陵春色( )
A.情景,景象
B.种类
C.脸上表现出的样子
正确答案:A
3.选择正确的解释。
举世闻名( )
A.听见
B.消息
C.有名望
正确答案:C
4.选择正确的解释。
风景名胜( )
A.能担任
B.优美的地方
C.超过
D.能承受
正确答案:B
5.根据课文回答问题
这篇课文的课题是《圆明园的毁灭》,文章为什么要花很大的篇幅去描写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呢?
答:
这是一种反衬的写法。描写辉煌的过去可以让人感受到被毁灭的可惜和英法联军做法的可恨。
1.冯峥圆明园祭阅读答案
2.目送阅读答案
3.提亲的阅读答案
4.社戏阅读答案
5.看戏阅读答案
6.溪水阅读答案
7.《海燕》阅读答案
8.目送 阅读答案
9.伤仲永阅读答案
10.阅读及答案:《读书》
篇3:圆明园的毁灭阅读答案
1.联系上下文,想想文章中划线的部分起到什么作用?
A.总起
B.过渡
正确答案:B
2.选择正确的解释。
武陵春色( )
A.情景,景象
B.种类
C.脸上表现出的样子
正确答案:A
3.选择正确的解释。
举世闻名( )
A.听见
B.消息
C.有名望
正确答案:C
4.选择正确的解释。
风景名胜( )
A.能担任
B.优美的地方
C.超过
D.能承受
正确答案:B
5.根据课文回答问题
这篇课文的课题是《圆明园的毁灭》,文章为什么要花很大的篇幅去描写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呢?
答:
这是一种反衬的写法。描写辉煌的过去可以让人感受到被毁灭的可惜和英法联军做法的可恨。
篇4:圆明园的毁灭阅读答案
阅读文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另一个强盗放火。似乎得胜之后,便可以动手行窃了。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规模的劫掠,赃物由两个胜利者均分。我们看到,这整个事件还与额尔金的名字有关,这名字又使人不能不忆起巴特农神庙,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我们所有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起,也许还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富丽堂皇的博物馆。那儿不仅仅有艺术珍品,还有大堆的金银制品。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了欧洲。这就是这两个强盗的故事。
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将受到历史制裁的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不过,我要抗议,感谢您给了我这样一个抗议的机会。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过错;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
1.对“洗劫”、“行窃”、“劫掠”这三个词语的含义,解释不正确的'—项是( )
A.洗劫:像用水洗净一样,把一个地方或一户人家的财物抢光。
B.行窃:一边走一边偷。
C.劫掠:大规模抢劫。
D.这三个词语都是指非法占有。
2.“洗劫”是和文中的“___________”一词相呼应的,充分揭露了侵略者的野蛮和贪婪。
3.文中运用多个反语,冷嘲热讽,表达了对两个强盗的愤怒和谴责。请找出两个反语。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东方这座了不起的富丽堂皇的博物馆”,就是指___________ ,紧接着下文中有个指代词___________也是指它。
5.“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了欧洲。”这句话活化了两个强盗( )
A.凯旋而归的丑态
B.狼狈为奸的丑态
C.得意忘形的丑态
D.尴尬的丑态
6.本段文字的中心是( )
A.揭露额尔金火烧圆明园的罪行。
B.批评欧洲人把中国人当做野蛮人认识。
C.谴责侵略者掠夺中国,毁灭文明的强盗行径。
D.谴责强盗们不应该放火销赃。
7.“两个强盗”,一个是( ),另一个是( )。
参考答案:
1.B
2.荡然无存。
3.①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②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
4.圆明园;那儿。
5.C
6.C
7.英吉利;法兰西。
篇5:《圆明园的毁灭》阅读答案
《圆明园的毁灭》阅读答案
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地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里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 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里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
1、联系上下文,想想文章中划线的部分起到什么作用?(B)
A、总起
B、过渡
2、选择正确的'解释。
武陵春色(A)
A、情景,景象
B、种类
C、脸上表现出的样子
3、选择正确的解释。
举世闻名(C)
A、听见
B、消息
C、有名望
4、选择正确的解释。
风景名胜(B)
A、能担任
B、优美的地方
C、超过
D、能承受
5、根据课文回答问题
这篇课文的课题是《圆明园的毁灭》,文章为什么要花很大的篇幅去描写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呢?
答:这是一种反衬的写法。描写辉煌的过去可以让人感受到被毁灭的可惜和英法联军做法的可恨。
篇6:《圆明园的毁灭》的阅读题及答案
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wáng huáng)家园林。它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反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lín líng)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péng féng)莱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地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fú fó)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1、我会选择文中括号内正确的读音。(4分)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3分)
景观( 景致 ) 仿照( 模仿 ) 仿佛( 好像 )
3、用“~~~~~”划出文中的排比句。(2分)
4、在括号中填上恰当的词语。(2分)
(1)( 金碧辉煌 )的殿堂 (2)( 玲珑剔透 )的亭台楼阁
(3)( 田园风光 )的山乡村野 (4)( 风格各异 )的民族建筑
5、缩写句子。(2分)
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圆明园是园林。
6、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3分)
(1)风景名胜( B ):A、超过 B、优美的地方 C、能担任,能承受
(2)举世闻名( C ):A、用鼻子嗅 B、知道 C、有名望
(3)武陵春色( A ):A、情景,景象 B、颜色 C、脸上表现的神情
7、本文是从圆明园众星拱月的布局 、风格各异的建筑风格和收藏文物的珍贵三个方面来描写圆明园的,其中风格各异的建筑风格方面写得最详细。(4分)
8、本文标题为“圆明园的毁灭”。为什么在内容上却用大量的笔墨描写昔日的辉煌?(4分)
答:作者之所以用较大篇幅写圆明园辉煌的过去,是为了突出侵略者毁灭圆明园的罪行,从而更能激发人们对侵略者的仇恨和对我们祖国的热爱。
9、看着昔日辉煌的圆明园,作为一个中国人,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5分)
答:我为祖国昔日的灿烂文化而感到自豪。
文段二《圆明园的毁灭》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 先秦时代的 )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 )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里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 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里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
1、按照课文内容填空。(1分)
2、画横线的句子在文中起承上启下作用。(2分)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3分)
收藏( 珍藏 ) 珍贵( 宝贵 ) 销毁( 毁灭 )
4、我会用“不但……而且……”造句。(2分)
小明不但成绩优秀,而且乐于助人。
5、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圆明园遭受破坏之严重?请用波纹线画下来。(2分)
6、第一自然段的段落方式(结构、关系)是什么?
答:第一自然段的段落方式(结构、关系)是“总——分——总”。
7、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3分)
答:因为圆明园里有上自先秦时代的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说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8、联系上下文,说说从加点的词语中体会到了什么?(4分)
他们把园里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答:从中体会到侵略者的可耻嘴脸,激起了我们的愤恨。我们要牢记这段屈辱史,要做一个热爱祖国的人。
8、假如此时你正在圆明园的废墟旁,你想说什么?(4分)
答:我想说,我们不要忘记国耻,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学习。
篇7:《圆明园的毁灭》的阅读题及答案
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wáng huáng)家园林。它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反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lín líng)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péng féng)莱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地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fú fó)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1、我会选择文中括号内正确的读音。(4分)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3分)
景观( ) 仿照( ) 仿佛( )
3、用“~~~~~”划出文中的排比句。(2分)
4、在括号中填上恰当的词语。(2分)
(1)( )的殿堂 (2)( )的亭台楼阁
(3)( )的乡村田野 (4)( )的民族建筑
5、缩写句子。(2分)
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6、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3分)
(1)风景名胜( ):A、超过 B、优美的地方 C、能担任,能承受
(2)举世闻名( ):A、用鼻子嗅 B、知道 C、有名望
(3)武陵春色( ):A、情景,景象 B、颜色 C、脸上表现的神情
7、本文是从_______ 、_______ 和_______ 三个方面来描写圆明园的,其中
_________方面写得最详细。(4分)
8、本文标题为“圆明园的毁灭”。为什么在内容上却用大量的笔墨描写昔日的辉煌?(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看着昔日辉煌的圆明园,作为一个中国人,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篇8:《不毁灭的背影》的阅读题答案
《不毁灭的背影》的阅读题答案
其为人也,温美如玉,外润而内贞。
君子在这个时代虽稀有难得,也就像是不切现实。惟把这几句作为佩弦先生①身后的题词,或许比起别的称赞更恰当具体。佩弦先生人如其文,可敬可爱处即在凡事平易而近人情,拙诚中有妩媚,外随和而内耿介,这种人格或性格的混和,在做人方面比做文章还重要。经传中称的圣贤,应当是个什么样子,话很难说。但历史中所称许的纯粹的君子,佩弦先生为人实已十分相近。
我认识佩弦先生和许多朋友一样,从读他的作品而起。先是读他的抒情长诗《毁灭》,其次读叙事散文《背影》。在诗歌散文方面,得把他的作品和俞平伯先生成就并提。作为比较讨论,使我明白代表五四初期两个北方作家:平伯先生如代表才华,佩弦先生实代表至性。记得《毁灭》在《小说月报》发表时,一般读者反应,都觉得是新诗空前的力作,文学研究会同仁也推许备至。惟从现代散文发展看全局,佩弦先生的叙事散文,能守住文学geming原则,文字明朗、朴素、亲切,且能把握住当时社会问题的一面,贡献特别大,影响特别深。在文学运动理论上,近二十年来有不断的修订,语不离宗,普及和通俗目标实属问题核心,真能理解问题重要性,又能把握题旨,从作品上加以试验、证实,且得到有持久性成就的,少数作家中,佩弦先生的工作,可算得出类拔萃。求通俗与普及,国语文学文字理想的标准是经济、准确和明朗,佩弦先生都若在不甚费力情形中运用自如,而得到极佳成果。一个伟大作家最基本的表现力,是用那个经济、准确、明朗文字叙事。这也就恰是近三十年有创造欲,新作家待培养、待注意、又照例疏忽的一点。正如作家的为人,伟大本与朴素不可分。一个作家的伟大处,常人品性比英雄气质实更重要。但是在一般人习惯前,却常常只注意到那个英雄气质而忽略了近乎人情的厚重质实品性。提到这一点时,更让我们想起佩弦先生的死去,不仅在文学方面损失重大,在文学教育方面损失更为重大(冯友兰语)因为冯先生明白教育与文运同样实离不开人,必以人为本。文运的开辟荒芜,少不了一二冲锋陷阵的.斗士,扶育生长,即必需一大群有耐心和韧性的人来从事。文学教育则更需要能持久以恒、兼容并包的人主持。佩弦先生伟大得平凡,从教育看远景,是惟有这种平凡作成一道新旧的桥梁,才能影响深远的。
一个写小说的人,对人特别看重性格。外表轮廓线条与人不同处何在,并不重要。最可贵的是品性的本质与心智的爱恶取舍方式。我觉得佩弦先生性格最特别处,是拙诚中的妩媚。他对事、对人、对文章,都有他自己的意见,凡事和而不同,然而差别可能极小。他也有些小小弱点,即调和折衷性,用到文学方面时,比如说用到鉴赏批评方面,便永远具教学上的见解,少独具肯定性。用到古典研究方面,便缺少专断议论,无创见创获。即用到文学写作,作风亦不免容易凝固于一定的风格上,三十年少变化,少新意。但这一切又似乎和他三十年主持文学教育有关。在清华、联大委员制习惯下任事太久,对所主持的一部门事务,必调和折衷方能进行,因之对个人工作为损失,对公家贡献就更多。熟人记忆中如尚记得联大时代常有人因同开一课,各不相下,僵持如摆擂台,就必然会觉得佩弦先生的折衷无我处,如何难能可贵!又良好教师和文学批评家,有个根本不同点:批评家不妨处处有我,良好教师却要客观,要承认价值上的相对性、多元性。陈寅恪、刘叔雅先生的专门研究和最新创作上的试验成就,佩弦先生都同样尊重,而又出于衷心。一个大学国文系主任,这种认识很显然是能将新旧连接,文化活用,引导所主持一部门工作到一个更新发展趋势上的。中国个大学的国文系,若还需要办下去,佩弦先生的这点精神,这点认识,实值得特别注意,且值得当成一个永久向前的方针。
(选自《不毁灭的背影》有删节)
注:①佩弦先生:即朱自清,中国现代作家。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朱先生平易而近人情,拙诚中有妩媚,外随和而内耿介,在作者看来他的为人已经十分接近历史中所称许的纯粹的君子。
B.朱自清先生的《毁灭》《背影》等作品因充满至情至性,一发表就受到认可,也深受文学研究会同仁推许。
C.作者认为一个作家的伟大处,常人品性比英雄气质实更重要,遗憾的是普通人往往本末倒置。
D.冯友兰深知教育与文运同样必须以人为本,因此他说朱先生去逝,在文学教育方面的损失和文学方面同样重大。
E.朱先生的调和折衷性表现在多方面,鉴赏批评方面有,古典研究方面有,文学创作有,主持中文系更有。
(2)文章主要从哪两方面介绍了朱自清先生的成就?请结合文章的内容加以具体说明。(6分)
答:
(3)作者对朱自清先生的小小的弱点作了怎样的评价?这样写有何好处?(6分)
答:
(4)作者在文中说一个作家的伟大处,常人品性比英雄气质实更重要,你认同这种观点吗?说说你的看法。(8分)
答:
参考答案:
11、(1)BD(B深受文学研究会同仁推许的只是《毁灭》;D冯友兰认为朱先生去逝,在文学教育方面的损失比文学方面更重大。)
(2)文学创作方面:①坚守文学的geming原则,且能把握住当时社会问题的一面。②求通俗与普及,且能持之以恒地在创作中加以实践和运用。(3分)
文学教育方面:①兼容并包,尊重价值上的多元性;②连接新旧,使文化活用,把文学引导到一个更新发展趋势上。(3分)
(3)做了一分为二的评价。①不足之处:少独具肯定性,无创见创获,风格少变化、少新意。②优点:能调和折衷,兼容并包,使得文学得到了繁荣发展。(4分)
好处:①客观真实再现朱自清先生的形象,使得传主的形象更加丰满,增强了作品的真实性。②先抑后扬,为后文写朱自清先生的牺牲自我等精神做张本和铺垫。(2分)
(4)认同。作家的常人品性是一种近乎人情的厚重质实品性。这种质朴厚实的品性使得作家更能走进生活,走进大众,贴近人的心灵,反映大众的心声。这样的作家给人的感觉是真人真性情、朴素无华,他的作品是真实的,最能反映现实生活、贴近民众,因此说伟大本与朴素不可分,常人品性更重要。而所谓的英雄气质是一些作家强调的个性,虽表现出了很强的创造性,但也很可能是表现了个例或表现法让人难以理解、接受,甚至脱离生活,走向极端。因此,作者说一个作家的伟大处,常人品性比英雄气质实更重要这一说法是有道理的。
篇9:《毁灭一个人就是毁灭所有人》的阅读理解及答案
《毁灭一个人就是毁灭所有人》的阅读理解及答案
集体冷漠是当代社会的一个严重问题。当他人面临危难之时、迫切需要帮助之时,社会上却存在着一种不作为或者低回应的集体倾向,好像事情根本不曾发生或是慢慢就会过去一样。人们把自己同其他人的麻烦隔绝开来,变成旁观者,束手无策地目睹权利的受损。
一个旁观者,既非恶行的加害者也非受害者,却有着见证的机会或作证的责任。作证,意味着为受害者一方带来具备道德权威的无私的声音。
鲁迅一直极为担忧旁观者——他称之为“看客”:“……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对鲁迅而言,冷漠而不是偏见,是中国最麻烦的事情。就围观受害者这种国民劣根性来说,鲁迅的矛头所向,不止限于当受害者被视为失败者的场合,即他愤怒于国人的幸灾乐祸恶习——见失败者遭受灾祸而高兴,也指向受害者被视为英雄或圣人的场合,即他同样愤怒于国人以高标准道德要求受害者的“烈士情结”。
对于后者,美国著名的中国研究学者林培瑞说得极为透彻:“如果我们以圣贤标准要求被迫害的.英雄,那不但错误,而且不公平。受害者在压力下会撒谎,欺瞒,也会出卖。旁观者没有权利期待与此不同的事实。……对于一个生活在安全和舒适中的旁观者来说,他有权利指责他人缺乏英雄气概吗?甚至当别人不如预想中的那般英雄的时候出来大肆批评?然而,很多中国旁观者恰恰就这样做了,这是道德愚钝。生命危险不是剧场表演。渴望烈士的人应当自己去做烈士。”
林培瑞进一步指出,尽管对受害者富有同情心通常比冷漠更可取,然而,同情姿态也不是没有自身的伦理问题的。哈维尔讲过在上个世纪70年代的布拉格接待西方“看客”的故事:他们如此热切地想表示对一个“异议分子”的支持。哈维尔说,当西方人问“我们能为你做什么?”的时候,他心里倍感挫折。因为这样问意味着只有异议者而不是提问者的命运受到威胁。“难道对我的逮捕不是对来访者的一种攻击吗?……难道对布拉格的一个人的毁灭不是对所有人的毁灭?”
这一发问,让我们联想到德国路德派牧师马丁?尼莫勒批评德国知识分子在纳粹兴起的过程中毫无作为的那段话:“起初他们追杀共产主义者,我不是共产主义者,我不说话;接着他们追杀犹太人,我不是犹太人,我不说话;此后他们追杀工会成员,我不是工会成员,我继续不说话;再后来他们追杀天主教徒,我不是天主教徒,我还是不说话;最后,他们奔我而来,再也没有人站起来为我说话了。”
其实,尼莫勒牧师要表达的核心意思就是:人类是一个共同体,他人的不幸也就是你的不幸。没有什么比约翰?多恩那句“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更好地表达了这种思想:“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可以自全。/每个人都是大陆的一片,/整体的一部分。……任何人的死亡都是我的损失,/因为我是人类的一员,/因此 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它就为你而鸣。” (有删改)
10. 下列对原文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他人面临危难和迫切需要帮助却不回应,是当代社会的一个严重问题。
B.作者认为,被迫害的英雄在压力下肯定有撒谎、欺骗、出卖的行为出现。
C.西方人所表示的对“异议分子”的支持,在哈维尔看来,这也属于“看客”行为。
D.整篇文章事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相结合,环环相扣,一气呵成,很有说服力。
11.鲁迅先生批判的“看客”的国民劣根性具体指什么?(2分)
12.请简要概括文章的论述思路。(4分)
试题答案:
答案尚未转成文字,请下载此题所属试卷查看。
★ 《雨林的毁灭--世界性灾难 》教学设计(语文版八年级上册)
★ 玛雅文明读后感
★ 保护环境心得体会
★ 杜曼 教学计划
【《雨林的毁灭》阅读答案(合集9篇)】相关文章:
蝴蝶效应初二作文2022-10-13
开学第一课大自然在说话观后感2022-11-22
神奇的盲人拐杖 想象作文700字2023-09-18
高中必修三地理知识点2022022-11-21
梦精灵历险记作文2022-08-23
厌学者啊,停止吧2022-05-08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方案2023-06-18
有关雷峰的个人观后感500字2023-09-26
第五单元测试题的内容2023-09-12
有关礼仪个人观后感500字2022-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