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教学计划

时间:2022-07-23 05:26:01 其他教学计划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古琴教学计划(合集16篇)由网友“橡果子”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整理过的古琴教学计划,欢迎您能喜欢,也请多多分享。

古琴教学计划

篇1:古琴铭_

古琴铭_900字

琴阁外细雨空蒙,我借此良景,拔弦奏曲。曲罢,掌声入耳,是他,手里的蔷薇花开的正绚烂,阳光映照下,花瓣上的水珠如琉璃般透亮。

他丰神俊朗,禁步走来,飘飘白衣映衬下,平添了些淡雅,唯一不和谐之处,便是流云袖口点点泥泞,想是为这朵花又爬了那垣墙。

“花总是会败的。”我冲他笑笑,说道。“我自有使它常在的法子,”他拿出腰间佩刀,“只是得借你心爱的琴匣。”说罢,他一刀一刀仔细刻画,一朵灵动的蔷薇花便盛放在镂空檀木琴匣上,他俊秀且棱角分明的脸上没有一丝抱怨,也没有显露出对战争的`担忧,他该知晓了我的身份……

三年前,秦王诏书切峻,命我潜入楚营,与其里应外合,破齐楚合纵亲善之境况,解秦之困。前日我飞鸽传书与惠王,告其楚于三日后至黄河天险,此乃良机勿失。而今面前这如此真心待我的男子却令我动摇了。若我非秦国细作,他非楚国大将,秦楚不必相争该多好。但万事已成定局――一炷香之前,秦军烧了营中粮草,逼楚军就犯,将军命人将炊具一并砸了,誓与秦决一死战,试想身后是涛涛黄河水,眼前是豺狼般的秦军,就算我军将士英猛,以一当十,也无必胜之念……

又是这样的明月夜,三年的沙场磨历让这个男子多了几分稳重,月光洒在他的甲胄上,稍异于三年前那般闪亮,而现在脚下这万里黄沙也不似三年前那般水草丰美。

我含泪催他上马,“将军英武雄才,必能大胜敌军,定国安邦,我与着瑶琴同待将军凯旋,再秦天簌……”他拂了拂我的脸和手中紧抱的石琴,转身一跃跨上红鬃烈马,飞驰而去,热泪洒在枯萎的江柳和白杨。“将军若有不测,我定不苟活……。”

不久,秦军破了营门,我拔下发髻上的花簪,刺入胸口,鲜红的血液顺着纤衣的文络流下,滴在镌刻的小花上,眼前漆黑,倒在案上……

待我睁开眼,明月半墙,原来是场梦,桌上还有未写完的作文,还有那把古琴,如梦中那般,我将琴反过来,左上角刻了两行小字:“万簌萧萧,山虚水深。此生须臾,愿待来生。”琴匣上那永不败落的蔷薇花依旧盛放着。

我轻拂琴,窗外灯火阑珊,我潸然泪下……

篇2:欧阳修古琴

欧阳修古琴

唐宋八大家之一,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号六一居士,对于六一的名称由来,欧阳修这样解释:“吾集古录一千卷,藏书一万卷,有琴一张,棋一局,而尝置酒一壶。吾老于其间,是为六一,隧号六一居士。”

在琴说中,六一居士这样描述自己对琴的理解:“夫琴之为技小矣,及其至也,大者为宫,细者为羽,操弦骤作,忽然变之,急者凄然以促,缓者舒然以和,如崩崖裂石、高山出泉,而风雨夜至也。如怨夫寡妇之叹息,雌雄雍雍之相鸣也。其忧深思远,则舜与文王、孔子之遗音也;悲愁感愤,则伯奇孤子、屈原忠臣之所叹也。喜怒哀乐,动人必深。而纯古淡泊,与夫尧舜三代之言语、孔子之文章、《易》之忧患、《诗》之怨刺无以异。其能听之以耳,应之以手,取其和者,道其湮郁,写其幽思,则感人之际,亦有至者焉。”

在欧阳修的生活中,古琴亦作为一种养生的工具和手段,在《送杨寘zhì序》中,欧阳公曰:“吾尝有幽忧之疾,而闲居不能治也。既而学琴于孙友道滋,受宫音数引,久而乐之,不知疾之在体也。”在《文忠公集》中选辑出和古琴相关的文章和诗歌,大家共赏。三琴记吾家三琴,其一传为张yue琴,其一传为楼则琴,其一传为雷氏琴,其制作皆精而有法,然皆不知是否。要在其声如何,不问其古今何人作也。琴面皆有横文如蛇腹,世之识琴者以此为古琴,盖其漆过百年始有断文,用以为验尔。

其一金徽,其一石徽,其一玉徽。金徽者,张yue琴也;石徽者,楼则琴也;玉徽者,雷氏琴也。金徽其声畅而远,石徽其声清实而缓,玉徽其声和而有余。今人有其一已足为宝,而余兼有之,然惟石徽者,老人之所宜也。世人多用金玉蚌琴徽,此数物者,夜置之烛下炫耀有光,老人目昏,视徽难准,惟石无光,置之烛下黑白分明,故为老者之所宜也。

余自少不喜郑卫,独爱琴声,尤爱《小流水曲》。平生患难,南北奔驰,琴曲率皆废忘,独《流水》一曲梦寝不忘,今老矣,犹时时能作之。其他不过数小调弄,足以自娱。琴曲不必多学,要于自适;琴亦不必多藏,然业已有之,亦不必以患多而弃也。

嘉祐七年上巳后一日,以疾在告,学书,信笔作欧阳氏三琴记。

《弹琴效贾岛体》

古人不可见,古人琴可弹。

弹为古曲声,如与古人言。

琴声虽可听,琴意谁能论。

横琴置床头,当午曝背眠。

梦见一丈夫,严严古衣冠。

登床取之坐,调作南风弦。

一奏风雨来,再鼓变云烟。

鸟兽尽嘤鸣,草木亦滋蕃。

乃知太古时,未远可追还。

方彼梦中乐,心知口难传。

既觉失其人,起坐涕丸澜。

《听平戎操》

西戎负固稽天诛,勇夫战死智士谟。

上人知白何为者,年少力壮逃浮屠。

自言平戎有古操,抱琴欲进为我娱。

我材不足置廊庙,力弱又不堪戈殳。

遭时有事独无用,偷安饱食与汝俱。

尔知平戎竞何事,自古无不由吾儒。

周宣六月伐猃狁,汉武五道征匈奴。

方叔召虎乃真将,卫青去病诚区区。

建功立业当盛日,後世称咏於诗书。

平生又欲慕贾谊,长缨直请系单于。

当衢理检四面启,有策不献空踟蹰。

◇君为我奏此曲,听之空使壮士吁。

推琴置酒恍若失,谁谓子琴能起予。

篇3:古琴诗词

古琴诗词大全

王维《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维《酬张少府》: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李白《听蜀僧濬弹琴》: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馀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李白《月夜听卢子顺弹琴》:闲坐夜明月,幽人弹素琴。忽闻《悲风》调,宛若《寒松》吟。白雪乱纤手,绿水清虚心。钟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

李白《忆崔郎中宗之游南阳遗吾孔子琴,抚之潸然感旧》:昔在南阳城,唯餐独山蕨。忆与崔宗之,白水弄素月。时过菊潭上,纵酒无休歇。泛此黄金花,颓然清歌发。一朝摧玉树,生死殊飘忽。留我孔子琴,琴存人已殁。谁传《广陵散》,但哭邙山骨。泉户何时明?长扫狐兔窟。

白居易《废琴》:丝桐合为琴,中有太古声。古声淡无味,不称今人情。玉徽光彩灭,朱弦尘土生。废弃来已久,遗音尚泠泠。不辞为君弹,纵弹人不听。何物使之然?羌笛与秦筝。

白居易《对琴酒》:西窗明且暖,晚坐卷书帷。琴匣拂开后,酒瓶添满时。角尊白螺醆,玉轸黄金徽。未及弹与酌,相对已依依。泠泠秋泉韵,贮在龙凤池。油油春云心,一杯可致之。自古有琴酒,得此味者稀。只应康与籍,及我三心知。

白居易《夜琴》:蜀桐木性实,楚丝音韵清。调慢弹且缓,夜深十数声。入耳澹无味,惬心潜有情。自弄还自罢,亦不要人听。

白居易《船夜援琴》:鸟栖鱼不动,月照夜江深。身外都无事,舟中只有琴。七弦为益友,两耳是知音。心静即声淡,其间无古今。

白居易《听弹古渌水》:闻君古渌水,使我心和平。欲识慢流意,为听疏泛声。西窗竹阴下,竟日有余清。

白居易《清夜琴兴》:月出鸟栖尽,寂然坐空林。是时心境闲,可以弹素琴。清泠由木性,恬澹随人心。心积和平气,木应正始音。响余群动息,曲罢秋夜深。正声感元化,天地清沉沉。

白居易《对琴待月》:竹院新晴夜,松窗未卧时。共琴为老伴,与月有秋期。玉轸临风久,金波出雾迟。幽音待清景,唯是我心知。

白居易《琴酒》:耳根得听琴初畅,心地忘机酒半酣。若使启期兼解醉,应言四乐不言三。

白居易《听幽兰》:琴中古曲是幽兰,为我殷勤更弄看。欲得身心俱静好,自弹不及听人弹。

白居易《弹秋思》:信意闲弹秋思时,调清声直韵疏迟。近来渐喜无人听,琴格高低心自知。

白居易《听弹湘妃怨》:玉轸朱弦瑟瑟徽,吴娃徵调奏湘妃。分明曲里愁云雨,似道萧萧郎不归。

张祜《听岳州徐员外弹琴》:玉律潜符一古琴,哲人心见圣人心。尽日南风似遗意,九疑猿鸟满山吟。

王昌龄《琴》:孤桐秘虚鸣,朴素传幽真。仿佛弦指外,遂见初古人。意远风雪苦,时来江山春。高宴未终曲,谁能辩经纶。

白玉蟾《听琴》:十指生秋水,数声弹夕阳。不知君此曲,曾断几人肠?心造虚无外,弦鸣指甲间。夜来宫调罢,明月满空山。声出五音表,弹超十指外。鸟啼花落处,曲罢对春风。

卢仝《风中琴》:五音六律十三徽,龙吟鹤响思庖羲。一弹流水一弹月,水月风生松树枝。

苏轼《琴诗》: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孟浩然《听郑五愔弹琴》:阮籍推名饮,清风坐竹林。半酣下衫袖,拂拭龙唇琴。一杯弹一曲,不觉夕阳沉。余意在山水,闻之谐夙心。

常建《江上琴兴》:江上调玉琴,一弦清一心。泠泠七弦遍,万木澄幽阴。能使江月白,又令江水深。始知梧桐枝,可以徽黄金。

常建《听琴秋夜赠寇尊师》:琴当秋夜听,况是洞中人。一指指应法,一声声爽神。寒虫临砌默,清吹袅灯频。何必钟期耳,高闲自可亲。

常建《张山人弹琴》:君去芳草绿,西峰弹玉琴。岂推丘中赏,兼得清烦襟。朝从山口还,出岭闻清音。了然云霞气,照见天地心。玄鹤下澄空,翩翩舞松林。改弦扣商声,又听飞龙吟。稍觉此身妄,渐知仙事深。其将炼金鼎,永矣投吾管。

刘允济《咏琴》:昔在龙门侧,谁想凤鸣时。雕琢今为器,宫商不自持。巴人缓疏节,楚客弄繁丝。欲作高张引,翻成下调悲。

李益《闻亡友王七嘉禾寺得素琴》:故人惜此去,留琴明月前。今来我访旧,泪洒白云天。讵欲匣孤响,送君归夜泉。抚琴犹可绝,况此故无弦。何必雍门奏,然后泪潺湲。

杨巨源《僧院听琴》:禅思何妨在玉琴,真僧不见听时心。离声怨调秋堂夕,云向苍梧湘水深。

刘长卿《听弹琴》:泠泠七丝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吴筠《听尹炼师弹琴》:至乐本太一,幽琴和乾坤。郑声久乱雅,此道稀能尊。吾见尹仙翁,伯牙今复存。众人乘其流,夫子达其源。在山峻峰峙,在水洪涛奔。都忘迩城阙,但觉清心魂。代乏识微者,幽音谁与论。

杨衡《旅次江亭》:扣舷不有寐,皓露清衣襟。弥伤孤舟夜,远结万里心。幽兴惜瑶草,素怀寄鸣琴。三奏月实上,寂寥寒江深。

方干《听段处士弹琴》:几年调弄七条丝,元化分功十指知。泉迸幽音离石底,松含细韵在霜枝。窗中顾兔初圆夜,竹上寒蝉尽散时。唯有此时心更静,声声可作后人师。

李季兰《琴曲歌辞·三峡流泉歌》:妾家本住巫山云,巫山流水常自闻。玉琴弹出转寥夐,直似当时梦中听。三峡流泉几千里,一时流入深闺里。巨石奔崖指下生,飞波走浪弦中起。初疑喷涌含雷风,又似呜咽流不通。回湍曲濑势将尽,时复滴沥平沙中。忆昔阮公为此曲,能使仲容听不足。一弹既罢复一弹,愿似流泉镇相续。

韩愈《听颖师弹琴》: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任飞扬。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

李贺《听颖师琴歌》:别浦云归桂花渚,蜀国弦中双凤语。芙蓉叶落秋鸾离,越王夜起游天姥。暗佩清臣敲水玉,渡海蛾眉牵白鹿。谁看挟剑赴长桥,谁看浸发题春竹。竺僧前立当吾门,梵宫真相眉棱尊。古琴大轸长八尺,峄阳老树非桐孙。凉馆闻弦惊病客,药囊暂别龙须席。请歌直请卿相歌,奉礼官卑复何益。

贾岛《听乐山人弹易水》:朱丝弦底燕泉急,燕将云孙白日弹。嬴氏归山陵已掘,声声犹带发冲冠。

篇4:古琴高价寓言故事

古琴高价寓言故事

古时候有一个叫工之侨的人,他发现有一棵绝佳的梧桐树,于是将它砍下来做成了一张琴,这张琴能够弹奏出好像金钟、玉磬相互应和发出来的动听声音。

工之桥认为这是世上最好的.琴了,于是就把琴拿去献给了朝廷中掌管乐府的太常,太常并没有弹奏这张琴,而是拿去让最高明的乐官来鉴定它。

乐官看过之后说:“这不是古琴。”太常听了之后很失望,就把琴退给了工之桥。

工之桥把琴拿回去之后,就请了漆工在琴上画了一些残缺不全、断断续续的花纹,还在琴上刻了许多难辨的古代文字,然后把琴装入一个匣子中,埋在了土里。

过了一年之后,工之桥挖出了那个匣子,把琴拿到了集市上去卖,一个身份显赫的人见到那把琴之后激动得不得了,立刻花百两金子买了去,然后献给了朝廷。

朝廷的乐官一个个的争相传看,都说:“这琴真是世上少有的珍宝啊!”

篇5:古琴与红楼梦

古琴与红楼梦

演出地址:

演出人员:

杨青:著名古琴家、音乐教育家。现任国际中国音乐家联合会副主席,国际古琴学会常务副会长及秘书长,中华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琴专业委员会(简称“中国琴会”)副会长及秘书长,中国音协民族器乐学会副会长,北京乐器学会副会长,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客座研究员,北京大学国学社传统文化领域顾问,雅韵华章古典艺术团艺术总监。其主编《琴梦红楼》一书是国内首部为纪念1987年版经典《红楼梦》电视连续剧而编撰的精装版古琴综合体书籍。该书于出版后在国内再次掀起红楼热潮,受到了业内外人士强烈好评。

曹雅欣:《琴梦红楼》副主编、文学撰稿,雅韵华章古典艺术中心主任。

梁雅,《琴梦红楼》编委,雅韵华章古典艺术团团长。

张依冉,《琴梦红楼》编委,雅韵华章古典艺术中心副主任。

刘志敏,大音琴行笛箫老师,中国音乐学院毕业,师从张维良教授。

演出曲目

01、引子演唱:张依冉(5′)

02、晴雯歌演唱:张依冉、梁雅(6′40″)

03、枉凝眉演唱:张依冉(5′40″)

04、题帕三绝演唱:梁雅(7′)

05、紫菱州歌演唱:张依冉(4′20″)

06、红豆曲演唱:张依冉(7′10″)

07、叹香菱演唱:梁雅(5′50″)

08、葬花吟演唱:张依冉(9′10″)

09、秋窗风雨夕演唱:梁雅(7′35″)

10、好了歌演唱:杨青(4′)

《红楼梦》传达出了一个人生大梦,为使古琴充分演绎出这个幽古之梦,本书也用“六个梦”来展现:

一、入梦:

红楼音乐的世界,必要通过品读《红楼梦》中的原诗进入。本书介绍到的歌曲之词,皆出自曹雪芹原著,而乐曲则是由作曲家

王立平先生谱曲,曲与词珠联璧合,为1987年版电视连续剧《红楼梦》增添了丰富的感染力。但即使未曾听曲,原诗本身也是一场美丽的梦。本书中这些原诗由当代书画家、斫琴师马文典(唐雷)先生书写。通过中国书法的引领,首先带读者“入梦”红楼;

二、品梦:

原诗语言简明而含蓄,又被从故事情节中抽离出来单独搁置,未免令读者有隔阂之感。因此,本书副主编、文学撰稿曹雅欣,

针对12首雪芹原诗分别撰写文章12篇,解析诗歌内外的故事人物、作者理念、作品意味。称为“品梦”,是与读者一同解读文化,品味人生;

三、怀梦:

1987年版电视连续剧《红楼梦》是难以超越的一部影视杰作,距今已有25年。物过人老,主创人员中有些已离世,这不能不令人痛惜,同时又对1987年创作之时的角色形象更为怀念。我们有幸得到1987年版电视连续剧《红楼梦》总摄影师李耀宗先生的鼎力相聚,将当年的珍贵剧照无偿提供给本书使用,以便读者能更好地贴近这部电视作品,从而贴近电视剧歌曲的弹奏和演唱。本书特选用25幅经典剧照,纪念这部电视剧诞生25年的光辉岁月。“怀梦”,怀昔人,怀佳作;

四、赏梦:

剧照是人物形象的写实呈现,而中国绘画是人物气质的写意表达。当代画家、琴者隋牟先生特为本书运笔丹青12十余幅红楼仕女图,以此,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全面。大家通过这些水墨画的描绘来“赏梦”,在似像非像的画里赏红楼儿女,在似真非真的梦里赏美好永存;

五、唱梦:

琴歌弹唱,是自古就有的一种音乐和情感表达方式,古人的且弹且唱,甚至比今天更为盛行。本书中这些《红楼梦》诗歌,在曹雪芹原著的描写中,有很多本就是唱咏出来的,纵书中并未写明歌咏的`,经1987年版电视连续剧的再现,也使它们都具备了音乐生命。本书主编杨青及赵晓霞、张卓、张依冉、刘杨、粱雅等各位编委,经过辛勤的努力,为这些歌曲编订了古琴演奏指法,还原了琴歌的艺术表现力。琴友们在弹唱的过程中,更能够感受古琴、感受《红楼梦》。唱梦圆梦,就在每个人的歌声中;

六、听梦:

本书还特为各位读者和琴友配备音频光盘两张。一张为古琴弹唱的示范音乐,是由杨青、张卓、刘杨、张依冉、粱雅、胡翠波、刘俊豪完成的古琴弹奏及歌曲演唱。另一张光盘为主编杨青的诗歌朗诵与副主编曹雅欣的文学内容讲述,同时,杨青与徐波为此倾情录制了伴奏音乐,徐元还为此盘做了精细的音乐合成。考虑到琴友们需要音乐样本作为弹唱学习的参考,还有些读者偏好“听书”的形式,所以我们提供了这样两种听觉形式的享受方式,希望在“听梦”的过程中,红楼与古琴的世界更能展现得栩栩如生。本书附赠CD是由获得十大发烧唱片奖CD《琴歌》的达人艺典原班人员在国家大剧院录制的。这张唱片于204月出版后仅一月就获得广东音像城发烧唱片销售排行榜第二名。

《红楼梦》与古琴都是我们深爱并尊重的文化,本书这“六个梦”的尝试是我们在心怀敬畏、心怀谨慎中完成的。虽不足之处尚存,但感恩之心尤盛,主编杨青、副主编曹雅欣和徐元,感谢各方朋友在成书过程中的大力支持:感谢魏立刚先生的封面题签、音乐光盘的录音师刘达和鹿楠楠。

感谢《红楼梦》与古琴,让我们的艺术世界多了如许精彩,也使我们的精神世界长久绚烂。

篇6:古琴之约抒情散文

古琴之约抒情散文

我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相信宿命轮回的,已经不太清楚!我曾一再的问自己,我的前世是什么,是剑客?是诗人?是僧人?是平民?还是......

这一生的到来,似乎带着疑问,在寻找一份缘分,寻找一些缥缈隔世的因果与答案,寻找一个灵魂栖息的地方,一切都很迷惑,却似乎知晓,仿佛在云里,在梦里!直到那一日,偶然听到琴音迂回萦绕时,才知道我的前世是生长在山间的一株野草,自由,淡雅!聆听过古琴的静雅之音,沾染了佛性。

今生幻化为人,只为在红尘之中补赶一场前世注定的盟约!古琴融合了中国几千年儒释道文化的'精粹,宁静而高远,淡雅而悠缓,可以静心,可以修身,可以入禅。在听到琴声的那一刻起,那些尘路上的迷茫得以释解,心不再独自漂泊寻觅。仿佛看到前世的自己,躺洋在山野之中,沐浴着阳光晨露,聆听着某位隐者指尖飘逸的琴音,远方传来大雄宝殿宏沉的钟声,声声将我召唤,只是一切自有定数,时辰未到时,我便不能在佛前禅坐蒲团,敲打木鱼,诵经,不问世事,不管沧桑......

佛说,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换的今生的擦肩而过!那么此生所有的遇见,必然是久别的缘分。我不知道,我的前世与谁有过匆匆擦肩,又结下了不解之缘,但我确信,在时间无垠的旷野里,我们一定能在人山人海之中,凭借一个眼神,抑或一抹微笑,认出彼此,完成宿命之约。

我就这样匆匆赶来尘间,但终究是要离开的,离开这纷扰繁杂的尘世,回往灵山,菩提树下修禅!这里不属于我,云台清寂,才是我最后的归宿。种一池白莲,养几条红鱼,素指弄琴,万事离心,指弦两忘,观音自在!看庭前花开花落,宠辱不惊;望天上云卷云舒,去意无留。

只是这红尘世间,一旦踏入,就不能轻易说走开,缘起缘灭,潮起潮落,都需要时间和定数,强求不得!等到尘缘尽了,就将自己许给佛祖,做佛祖最虔诚的弟子,握一把古琴,弹一曲佛音,不舞剑春秋,不看风花雪月的烟雨中,揽住永生的清宁与自由。

篇7:古琴价高寓言故事

古琴价高寓言故事

从前有位制琴技师,名字叫工之侨。一次,他得到一段质地优良的梧桐木。他用这段木头精心制作了一张琴,安上弦以后,弹出的琴声叮咚作响,如行云流水,又象金玉撞击,动听极了。工之侨自认为这是天下最好的一张琴了,就把它献给朝廷的乐官。乐官让乐工来鉴定。乐工们一看,都把头摇得象拨浪鼓似的,说:“这张琴不是古琴!”就把琴退还给工之侨。

工之侨回到家里,请漆匠在琴身上画了一条条断裂纹,又请书法家在琴身上刻写了古字,然后,用匣装好,把琴埋在土里。一年以后,工之侨把琴从地下挖掘出来,打开匣盖一看,只见琴身上长满了绿苔(tái)和一块块霉斑。工之侨便带着这张琴到市场出卖。一个阔人用高价买走了,当作珍宝献给朝廷的`乐官。那些乐工们打开琴匣一看,都把头点得象鸡啄米似的,连声称赞说:“好琴,好琴,这是一张地地道道的古琴,真是世上少有的珍宝啊!”

[提示]

对待那些盲目崇拜古董的乐官、乐工,工之侨采取以毒攻毒的办法,揭了他们的老底,出了他们的洋相——原来他们的好古是盲目的。现实生活中也有盲目崇洋,盲目仿古,只看表面,不看实质的人,这则寓言可以作为他们的一面镜子。

篇8:最后的古琴

不同的音乐形式通常来源于不同的文化。如果说巴洛克音乐是西方古典的象征,摇滚乐是快餐文化的产物,那么能代表中国五千年悠悠文化的恐怕只有俞伯牙、钟子期的古琴了。细听古琴琴弦拨动的声音,一种深沉却飘然出世的感觉会立刻占据你的心头,仿佛一切尘嚣都已远去,只有心灵在接受一次洗礼。

几乎可以这么说:古琴身上所寄托的,是千百年来华夏儿女们不尽的古典文化。这种文化积淀,也决定了古琴的高雅。漫游于古琴的乐声中,你就仿佛听到了杏坛下孔子的声音、西关边老子的争辩、长江畔孙武的怒吼和咸阳内韩非的发号施令。一切如歌,却离不开古琴的伴奏。中国古文化就是在古琴的伴奏声中,一波三折地把歌唱到现在的。

可是现在,这伴奏的歌声都听不到了。中国古文化的歌声已经同古琴的伴奏一起被掩埋在如潮水般涌来的其他各色音乐中了。说唱、摇滚、嘻哈已经占据了人们的听觉领域,古琴那点微弱的声音已被淹没在遮天蔽日的外来音乐声中了。

我选择留在回忆里继续与古文化的歌和古琴的伴奏共游。我也不时如范仲淹一样无奈地说一声“微斯人,吾谁与归?”可惜无人理睬。当耳机里古琴的声音被外面的音乐掩盖时,我会回到自己一手构造的古文化净土,回到古代的时光听古文化给我唱歌。当潮水般的讥讽、嘲笑扑面而来时,我也只得假借尼采的“走自己的路,别管他人说什么”聊以自慰。有个乡土作家说回忆有毒,事实也大概是如此吧——一个只能听古文化唱歌的我已经与时代格格不入了。

最后的古琴,已经无力再为世人唱歌——它想唱,但被现实打得遍体鳞伤。也许古文化的歌已经随风而逝?亦或它已被大江东去的浪淘出了主流?还是它如即将西下的夕阳——最终只能将带血的美丽的余晖轻轻洒在地上,然后坠入深沉的黑暗?

我不知道。但这支歌永远响在我的心中不会消逝,因为我同高傲的它一样,永不屈从于大流。

最后的古琴,愿你还有机会重把自己的声音播种到世上,让它再次开花。

在诗意的歌声中隽永

漫天的大雨纷纷扬扬从天界降落人间,一曲音乐的盛典开始上演。雨点以它的歌声洗刷世间的纷繁与喧嚣,一抹坚定的身影矗立于江边……

离开陷落的郢都还不到三个月,你已双鬓泛白。流放于江南,你的思绪仍凝聚于你的君王,你的百姓,纵使这儿的环境清幽,你能在诗意中歌唱;纵使这儿有你所爱的花儿草儿,你能以诗的歌声赞美,可你还是牵挂你的百姓,你的王。油灯下,总有凝重的呼吸声在空气中传扬——那样坚定,那样执着。

你歌唱,在渡过湘水时,感受秋冬之交的江风。你到过辰阳,仰望高耸的山峰——若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可再美的风景还是引发你的叹惋——哀吾生之无乐兮,独处于山中,你再一次在旋律中流放哀愁。

你讴歌那江南的春天落英缤纷,艾草沁人心脾,鸟儿自由飞翔。车夫驾着车朝远方急驰而去,你又一阵魂牵梦绕,不禁吟唱——吾王,请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辞卷一卷卷高叠而起,你的歌声不断在诗意中流放愤慨,你的辞句告诉我,虽你在忠而见疑,信而见逐,仁而被谤下,你仍惦念你的王,你的百姓,如此坚定。“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的你在诗意的歌声中徜徉,你弯下腰,摘捻一棵柔嫩香草,将你的哀愁在旋律中遥寄。

篇9:古琴说诗歌

古琴说诗歌

一壶一壶茶中尽是错,

古琴依旧守谁是依旧?

难过进香囊亦无疑是无为有,

劝君无奈走弹奏《古琴说》……

过多过多言中尽依旧是没落,

何谓一醉方休何人似曾懂,

一身孤单是谁断续过——

诗人的眼泪谱写成一首《古琴说》,

日子一天一天故事太过冗,

弥漫的雾气苍茫成一曲《古琴说》,

世人一旦遗失曾经已经错——

我曾经对你说过,一辈子弹奏《古琴说》,

而你如今却淡然,那誓言成啰嗦,

我恳求你能给我,一辈子弹奏《古琴说》,

风了不相识的我,曾经谈何方休——

你答应过我的话,却被摧残断《古琴说》,

哪个朝代的'诗人,犹犹忆起其中的过,古琴说……

古琴说,说我不该让你懂,其实这一切君早就方休,

又何必,说我太傻念念难忘旧,我早就醉于时间田海中——

古琴说,告诉我会记住你,其实我早就恳请你会懂,

又何必,告知这一切全都是过,我早就被你推向深渊中……

古琴说,说起了她的不懂……

篇10:古琴阅读答案参考

古琴是汉民族最早的弹弦乐器,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有四千余年,在孔子时期就已盛行,是汉文化中的瑰宝。她以其历史久远、文献浩瀚、内涵丰富和影响深远为世人所珍视。

根据文献记载,先秦时期,古琴除用于郊庙祭祀、朝会、典礼等雅乐外,一度盛兴于民间,深得人们喜爱,用以抒情咏怀。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当时的民间诗歌集《诗经》中的许多作品那里得到印证,如《诗经小雅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鼓琴,这说明古琴至少在春秋时期,便是一件在民间非常普遍、非常受古人喜爱的乐器。

唐宋以来历代都有古琴精品传世。存见南北朝至清代的琴谱百余种,琴曲三千首,还有大量关于琴家、琴论、琴制、琴艺的文献。遗存之丰硕堪为中国乐器之最。

关于古琴的起源,有伏羲作琴、神农作琴、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等说。作为追记的传说,可不必尽信,但既然传为先古圣贤所作,古琴理所当然地成为发扬先贤道德精神的工具。因此,其制作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蕴含着特殊的意义。例如,古琴的形状以前宽后狭为标准,其实是象征尊卑的意涵。《风俗通》中记载了:琴长四尺五寸,法四时五行也;七弦者,法七星也,大弦为君,小弦为臣,文王、武王加二弦,以合君臣之恩。说明了古琴最初的尺寸象征四时五行,到后来文王、武王加的二弦,则是有君臣之恩的意义在里面。至于古琴上的十二徽分别象征十二月,而居中最大的徽代表君王,象征闰月。另外,古琴有泛音按音和散音三种音色,则分别象征天、地、人之和合。

所谓焚香操琴,对琴乐艺术的欣赏,讲究的是一种净与静的体现。古琴音乐之所以能够给予人们一种曲调高古的意境,这是因为古人对于弹琴的时机、心情、仪容以及气氛,甚至在对象的选择上,都是非常讲究的。有所谓六忌、七不弹之说。六忌是指大寒、大暑、大风、大雨、迅雷以及大雪六种天气气候,七不弹则是指:闻丧者、奏乐时、事冗时、不净身、衣冠不整、不焚香以及不遇知音等七种情况,都不是弹琴的好时机。

古时,琴、棋、书、画并称,用以概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历来被视为文人雅士修身养性的必由之径。古琴因其清、和、淡、雅的音乐品格寄寓了文人凌风傲骨、超凡脱俗的处世心态,而在棋术、书法、绘画中居于首位。古琴被视为圣人治理国事的圭臬,君子修身养性的凭借,所以只要是违反了圣人与君子的风范,一律不准弹琴。班固在《白虎通》中记载:琴者,禁也。所以禁止于邪,以正人心也。可见古琴又有禁止淫邪以匡正人心的蕴含。因此,比起其他中国乐器,古琴更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展现出君子修身养性的精神境界。

1.下列有关古琴的描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先秦时期,古琴除了作为雅乐出现在许多重大神圣的场合外,还被人们用来抒情咏怀,在民间流行,深受人们欢迎。

B.古时,琴、棋、书、画并称,用以概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而作为中华民族最早的弹弦乐器,古琴早在孔子时期就已经非常流行。

C.古琴在中国虽然有悠久的历史,但是关于谁最早制造了古琴这个问题,一直没有令人信服的答案,许多说法也仅是传说而已。

D.作为发扬先贤道德精神工具,古琴又被人们赋予许多特殊的含义,如其十二徽分别象征十二月。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在中国,古琴是遗存最为丰富的一种乐器。不仅有许多古琴精品传世,还有大量的琴谱、琴曲被保留了下来。

B.古人对弹琴的各种条件及弹琴对象的选择十分讲究,这也是古琴音乐能让人感受到曲调高古的意境的原因。

C.古琴清、和、淡、雅的音乐品格寄寓了文人凌风傲骨、超凡脱俗的处世心态,因此,比其他中国器物更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D.古琴被认为有禁止淫邪以匡正人心的蕴含,是圣人治理国事的准则,它的地位是棋术、书法、绘画所不能比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中有许多诗歌内容涉及古琴,可见,在春秋时期或者更早,古琴就已经是一件受到人们欢迎的乐器。

B.古琴在制作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有特殊的意义和文化内涵。如文王、武王加二弦之举赋予了古琴君臣之恩的含义,泛音按音和散音三种音色则分别象征天、地、人之和合等,这些在《风俗通》中都有记载。

C.关于古琴演奏,古人有六忌、七不弹的说法,古人认为如果遇上大风大雨等恶劣天气,或者哪怕只是事务繁杂、衣冠不整都不是弹奏古琴的好时机。

D.古琴清、和、淡、雅的音乐品格寄寓了文人凌风傲骨、超凡脱俗的处世心态,它与棋术、书法、绘画被视为文人雅士修身养性的必由之径。

篇11:《古琴》阅读答案

① 古琴历史悠久,是汉民族最早的拨弦乐器,自古“琴”为其特指。据文献记载,早在先秦时期,我国就已把古琴用于郊庙祭祀、朝会、典礼等重要场合。《诗经》中已有“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妻子好合,如鼓瑟琴”等诗句,说明古琴在那时就已比较普及了。

② 古琴形制的基本组成是一个扁长形音箱,它头大尾小,宽六寸,厚二寸,长三尺六寸五,由两块中空的木板粘合而成。琴面呈拱形凸起,琴底为方形平面。七根琴弦通过岳山(琴头凸起的部分)架在面板上,一弦外嵌有十三个徽点。古琴形制的每一部分都有自己的象征意义。例如琴面圆形,象征天;琴底方形,象征地。琴长象征三百六十五天。形制各部分的命名也用意深远:有的从空间角度命名,使琴各部分的名称对应于天地、山川等自然之物;有的从生命角度命名,古琴就被比作人或凤,有头、项、肩、腰和足。因此在琴人眼里,一张琴就是一个生命,更是一个世界。

③ 古琴的式样很多,不同式样反映了设计者不同的审美情趣。“蕉叶式”顾名思义像一片芭蕉叶,它的琴头别具一格,整体线条圆润,生趣盎然。“仲尼式”只在琴体的项部和腰部有两个凹进的线条,其简洁流畅、含蓄大方的造型颇能体现儒家中庸内敛的风格。“落霞式”的两侧呈对称的波浪曲线形,让人联想到无际的天边、灿烂的晚霞。“正合式”一线直下,从琴首到琴腰没有任何变化,造型朴素大方,颇受琴人喜爱。

④ “八音之中,惟弦为最,而琴为之首”,这是说古琴有很强的音乐表现能力。古琴的木质共鸣箱是由一块整木掏空而成,所以能产生深沉、厚实、古朴的音响。古琴的有效弦长一般超过110厘米,琴弦振幅大, 振动时间久, 自然能给人余音绕梁之感。古琴的音色多变,有散音、按音与泛音三种基本音色。散音响亮,共鸣性强;按音温厚结实;泛音清脆透亮。乐曲中三种音色常配合使用,使古琴能细腻精微地表现音乐中的意境和情感。清微淡远的《平沙落雁》,刚烈粗犷的《广陵散》,悠闲舒展的《渔樵问答》,哀婉沉痛的《长门怨》……都能在古琴的乐声中得到很好的表现。

⑤ 古琴是中国古代文化地位最高的乐器。它位列“琴棋书画”之首,是文人雅士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的重要工具;也是他们寄情山水,物我两忘的重要媒介。古琴艺术所追求的情趣与意境都符合传统文人对世界和生命的体认,也与中国传统文化崇尚内在、寓意含蓄的精神特征吻合。文人的深度参与提升了古琴艺术的境界,也给我们留下了无数与琴有关的诗篇和优美传说。伯牙与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美丽,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的孤独,陶潜抱着无弦琴弹奏时“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的天真……至今读来仍令人神往。

15.根据上文中的相关知识,下列选项中的古琴属于“仲尼式”的一项是( )。(2分)

A. B. C. D.

16.请简要回答文章第②段是从哪几个方面对古琴的形制进行说明的。(3分)

答:

17.请你阅读下面的材料,联系上文内容,分析我国古琴艺术得到世界认可的原因。(5分)

【材料】

1977年8月,美国发射的“旅行者2号”太空船上放置了一张可以循环播放的镀金唱片,古琴大师管平湖演奏的古琴曲《流水》就被收录其中。20xx年11月7日,中国古琴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称号,古琴艺术的突出价值再次得到世界公认。

答:

参考答案:

15.答案: C (共2分)

16.答案要点:

(1)古琴形制的基本组成。

(2)古琴形制的象征意义。

(3)古琴各部分的命名。

(共3分。1个要点1分)

17.答案要点:

(1)古琴历史悠久,是汉民族最早的拨弦乐器。

(2)古琴音乐表现能力强,能细腻精微地表现音乐中的情感和意境。

(3)古琴艺术蕴含了丰富的中国文化内涵:古琴的形制、命名寓意丰富;古琴是中国古代文化地位最高的乐器;古琴艺术所追求的情趣、意境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特征吻合。

(共5分。历史悠久1分,音乐表现力2分,文化内涵2分)

篇12:《古琴》阅读答案

古琴是汉民族最早的弹弦乐器,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有四千余年,在孔子时期就已盛行,是汉文化中的瑰宝。她以其历史久远、文献浩瀚、内涵丰富和影响深远为世人所珍视。

根据文献记载,先秦时期,古琴除用于郊庙祭祀、朝会、典礼等雅乐外,一度盛兴于民间,深得人们喜爱,用以抒情咏怀。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当时的民间诗歌集《诗经》中的许多作品那里得到印证,如《诗经小雅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鼓琴,这说明古琴至少在春秋时期,便是一件在民间非常普遍、非常受古人喜爱的乐器。

唐宋以来历代都有古琴精品传世。存见南北朝至清代的琴谱百余种,琴曲三千首,还有大量关于琴家、琴论、琴制、琴艺的文献。遗存之丰硕堪为中国乐器之最。

关于古琴的起源,有伏羲作琴、神农作琴、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等说。作为追记的传说,可不必尽信,但既然传为先古圣贤所作,古琴理所当然地成为发扬先贤道德精神的工具。因此,其制作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蕴含着特殊的意义。例如,古琴的形状以前宽后狭为标准,其实是象征尊卑的意涵。《风俗通》中记载了:琴长四尺五寸,法四时五行也;七弦者,法七星也,大弦为君,小弦为臣,文王、武王加二弦,以合君臣之恩。说明了古琴最初的尺寸象征四时五行,到后来文王、武王加的二弦,则是有君臣之恩的意义在里面。至于古琴上的十二徽分别象征十二月,而居中最大的徽代表君王,象征闰月。另外,古琴有泛音按音和散音三种音色,则分别象征天、地、人之和合。

所谓焚香操琴,对琴乐艺术的欣赏,讲究的是一种净与静的体现。古琴音乐之所以能够给予人们一种曲调高古的意境,这是因为古人对于弹琴的时机、心情、仪容以及气氛,甚至在对象的选择上,都是非常讲究的。有所谓六忌、七不弹之说。六忌是指大寒、大暑、大风、大雨、迅雷以及大雪六种天气气候,七不弹则是指:闻丧者、奏乐时、事冗时、不净身、衣冠不整、不焚香以及不遇知音等七种情况,都不是弹琴的好时机。

古时,琴、棋、书、画并称,用以概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历来被视为文人雅士修身养性的必由之径。古琴因其清、和、淡、雅的音乐品格寄寓了文人凌风傲骨、超凡脱俗的处世心态,而在棋术、书法、绘画中居于首位。古琴被视为圣人治理国事的圭臬,君子修身养性的凭借,所以只要是违反了圣人与君子的风范,一律不准弹琴。班固在《白虎通》中记载:琴者,禁也。所以禁止于邪,以正人心也。可见古琴又有禁止淫邪以匡正人心的蕴含。因此,比起其他中国乐器,古琴更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展现出君子修身养性的精神境界。

1.下列有关古琴的描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先秦时期,古琴除了作为雅乐出现在许多重大神圣的场合外,还被人们用来抒情咏怀,在民间流行,深受人们欢迎。

B.古时,琴、棋、书、画并称,用以概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而作为中华民族最早的弹弦乐器,古琴早在孔子时期就已经非常流行。

C.古琴在中国虽然有悠久的历史,但是关于谁最早制造了古琴这个问题,一直没有令人信服的答案,许多说法也仅是传说而已。

D.作为发扬先贤道德精神工具,古琴又被人们赋予许多特殊的含义,如其十二徽分别象征十二月。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在中国,古琴是遗存最为丰富的一种乐器。不仅有许多古琴精品传世,还有大量的琴谱、琴曲被保留了下来。

B.古人对弹琴的各种条件及弹琴对象的选择十分讲究,这也是古琴音乐能让人感受到曲调高古的意境的原因。

C.古琴清、和、淡、雅的音乐品格寄寓了文人凌风傲骨、超凡脱俗的处世心态,因此,比其他中国器物更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D.古琴被认为有禁止淫邪以匡正人心的蕴含,是圣人治理国事的准则,它的地位是棋术、书法、绘画所不能比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中有许多诗歌内容涉及古琴,可见,在春秋时期或者更早,古琴就已经是一件受到人们欢迎的乐器。

B.古琴在制作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有特殊的意义和文化内涵。如文王、武王加二弦之举赋予了古琴君臣之恩的含义,泛音按音和散音三种音色则分别象征天、地、人之和合等,这些在《风俗通》中都有记载。

C.关于古琴演奏,古人有六忌、七不弹的说法,古人认为如果遇上大风大雨等恶劣天气,或者哪怕只是事务繁杂、衣冠不整都不是弹奏古琴的好时机。

D.古琴清、和、淡、雅的音乐品格寄寓了文人凌风傲骨、超凡脱俗的处世心态,它与棋术、书法、绘画被视为文人雅士修身养性的必由之径。

阅读【答案】

1.B

2.C

3.B

【解析】

1.试题分析:原文第一段说古琴是汉民族最早的弹弦乐器。

2.试题分析:原文为比起其他中国乐器,古琴更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和筛选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能力层次为C级。

3.试题分析:三种音色分别象征天地人之和合在《风俗通》中有记载于文无据。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和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篇13:《古琴》阅读答案

古琴,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千百年来一直是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手中爱不释手的器物。特殊的身份使得琴乐在整个中国音乐结构中属于具有高度文化属性的一种音乐形式。“和雅”、“清淡”是琴乐标榜和追求的审美情趣,“味外之旨、韵外之致、弦外之音”是琴乐深远意境的精髓所在。陶渊明“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音”与白居易“入耳淡无味,惬心潜有情。自弄还自罢,亦不要人听”所讲述的正是这个道理。

古琴的韵味是虚静高雅的,要达到这样的意境,则受求弹琴者必须将外在环境与平和闲适的内在心境合而为一,才能达到琴曲中追求的心物相合、人琴合一的艺术境界。在这一方面,伯牙的经历可称为后世的典范。传说,伯牙曾跟随成连学琴,虽用功勤奋,但终难达到神情专一的境界。于是成连带领伯牙来到蓬莱仙境,自己划桨而去。伯牙左等右盼,始终不见成连先生回来。此时,四周一片寂静,只听到海浪汹涌澎湃地拍打着岩石,发出崖崩谷裂的涛声;天空群鸟悲鸣,久久回荡。

见此情景,伯牙不禁触动心弦,于是拿出古琴,弹唱起来。他终于明白成连先生正是要他体会这种天人交融的意境,来转移他的性情。后来,伯牙果真成为天下鼓琴高手。

琴者,禁也。作为“圣人之器”的琴,演奏时自然有其独特而严格的规范。《红楼梦》第八十六回,贾宝玉得知林黛玉会弹琴时,便要妹妹为自己演奏一曲。林黛玉这时讲到:“若要抚琴,必择静室高斋,或在层楼的上头,在林石的里面,或是山巅上,或是水涯上。再遇着那天地清和的时候,风清月朗,焚香静坐,心不外想。”又说:“若必要抚琴,先须衣冠整齐,或鹤氅,或深衣,要如古人的像表,那才能称圣人之器,然后盥了手,焚上香。”林黛玉的确不愧是一介才情女子,她深谙琴道,才识过人。

儒家与道家是中国哲学的两大支柱。在中国众多的音乐形式中,古琴应当说是儒道两家在音乐中体现的集大成者。儒家主张入世哲学,重视人生的现实问题,强调艺术对人伦的教化作用。儒家所提倡的音乐讲究中正平和,不追求声音华美富丽的外在效果。“琴者,禁也。禁止于邪,以正人心。”古琴首先担负起禁止淫邪、端正人心的道德责任。唐代薛易简在《琴诀》中讲:“琴为之乐,可以观风教,可以摄心魄,可以辨喜怒,可以悦情思,可以静神虑,可以壮胆勇,可以绝尘俗,可以格鬼神,此琴之善者也。”

道家崇尚自然,强调无为和逍遥,反对人们强加于自然的各种行为。道家最理想的音乐应该是“大音希声”、“至乐无乐”的境界。从某种程度上看,道家是反对音乐的。究其实质,他们主要是反对艺术形而下的层面。强调艺术形而上的境界部分。庄子进一步将音乐分成“天籁”、“地籁”与“人籁”三类。认为只有“天籁”才是音乐的最高层面,其根本也是提倡自然天成,反对人工雕琢的音乐。这深深影响了以后的琴人思想,如白居易、陶渊明、欧阳修、苏轼等。陶渊明的琴桌上常年摆着一张琴,既无弦也无徽。每当他酒酣耳热、兴致盎然时,总要在琴上虚按一曲。后来李白有诗写道:“大音自成曲,但奏无弦琴。”从中我们不难悟出道家思想对琴乐的渗透与融合。

下列关于“古琴”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古琴.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和雅”、“清淡”是琴乐追求的审美情趣,“味外之旨、韵外之致、弦外之音”是琴乐深远意境的精髓所在。

B.古琴的韵味是虚静高雅的,弹琴者必须将外在环境与平和闲适的内在心境合而为一,才能达到琴曲中追求的心物相合、人琴合一的艺术境界。

C.伯牙面对蓬莱仙境,心弦被触动,于是拿出古琴,弹唱起来。他明白成连先生要他体会的正是这种天人交融、人琴合一的意境。

D.古琴作为“圣人之器”首先担负起禁止淫邪、端正人心的道德责任。林黛玉关于弹琴的言论恰恰是对这一点最好的论述。

2.下列对“古琴是儒道两家在音乐中体现的集大成者”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儒家所提倡的音乐讲究中正平和,不追求声音华美富丽的外在效果。而“和雅”的琴乐正是这一审美情趣的体现。B.庄子认为只有“天籁”才是音乐的最高层面,其根本也是提倡自然天成,反对人工雕琢的音乐。这深深影响了以后陶渊明以及唐代的薛易简、李白等人。

C.道家崇尚自然,强调无为和逍遥,反对人们强加于自然的各种行为。“清淡”的琴乐与道家的追求正好合拍。

D.儒家主张人世哲学,重视人生的现实问题,强调艺术对人伦的教化作用。古琴首先担负起禁止淫邪、端正人心的道德责任。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古琴是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手中爱不释手的器物,所以琴乐在整个中国音乐结构中属于具有高度文化属性的一种音乐形式。

B.文章首先阐明了琴乐的审美情趣和深远意境,论述了古琴的内在韵味以及演奏时应有的规范,深入地阐述了古琴对儒家和道家的巨大影响。

C.儒家重视人生的现实问题的哲学主张,使弹琴者在演奏时自然有其独特而严格的规范,唐代薛易简在《琴诀》进一步印证了这一观点。

D.道家思想对琴乐的渗透与融合是古琴文化的内涵“清淡”的原因,作者引用有关诗文,增强了说服力。

答案:

1.D

2.B

3.C 答案解析: 1.试题分析:林黛玉关于弹琴的言论论述的是作为“圣人之器”的琴,演奏时自然有其独特而严格的规范。相关的文字是:“作为“圣人之器”的琴,演奏时自然有其独特而严格的规范。《红楼梦》第八十六回,贾宝玉得知林黛玉会弹琴时,便要妹妹为自己演奏一曲。林黛玉这时讲到……”由此可见,本段讲的是演奏的规范,不涉及到禁止淫邪的论点。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

2.试题分析:“这深深影响了以后陶渊明以及唐代的薛易简、李白等人”不正确,这段文字在最后一段,相关语句是:“庄子进一步将音乐分成“天籁”、“地籁”与“人籁”三类。认为只有“天籁”才是音乐的最高层面,其根本也是提倡自然天成,反对人工雕琢的音乐。这深深影响了以后的琴人思想,如白居易、陶渊明、欧阳修、苏轼等。”文中并没有提及薛易简,文章只是在中间引用薛易简阐述古琴担负起禁止淫邪、端正人心的道德责任的文字。

3.试题分析:薛易简在《琴诀》进一步印证的不是这一观点,而是说“古琴”的巨大作用。

篇14:古琴阅读答案参考

1.B

2.C

3.B

【解析】

1.试题分析:原文第一段说古琴是汉民族最早的弹弦乐器。

2.试题分析:原文为比起其他中国乐器,古琴更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和筛选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能力层次为C级。

3.试题分析:三种音色分别象征天地人之和合在《风俗通》中有记载于文无据。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和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篇15:《古琴》阅读答案

古琴音韵

①中国古琴有着3000多年的历史。在所有的弹拨乐器中,古琴是唯一能够点状出音,同时又能制造出大量线状音迹的乐器,因此显得弥足珍贵。

②古琴之外的其他弹拔乐器一般都是点状出音,即每弹一次出一音,因而音与音之间会有明显的间隙,不连贯。这使它们在表现音乐的强度和力度方面,有一定的效果,但在表现深邃、悠远的意境方面,有着明显的欠缺。然而古琴却没有这样的缺憾。古琴的有效弦长特别长,振幅大,振动时间久,所以古琴在演奏中会出现独有的“走手音”。“走手音”的特点之一,就是它所造就的线状音迹能让声音产生游动感。这可以使琴音显得绵延而深远。

③“走手音”的另外一个特点也能使琴音显得绵延而深远。这个特点就是它可以使古琴的琴音产生逐渐弱化的听觉效果。它的渐弱效果是靠琴弦的振动强度逐渐减弱而产生的,从听琴者的角度来说,音色渐弱迎合了人的心理变化趋势,很容易让人产生共鸣,激发出人们更为丰富的情感体验。钟子期就是先被命伯牙的古琴曲《高山流水》所吸引感染,后来才与俞伯牙成为知音的。

④古琴之所以能营造出独特的幽深效果,也与该乐器自身的音城有关。多数乐器的音城取向是向中高音区发展,而古琴是往低音区和超低音区发展。这往往能给听琴者低沉、悠远的感受。

⑤古琴的“走手音”和自身的音域特点使它有了独特的音韵。人们在欣赏古琴演奏时,会感觉琴音绵长不绝,深邃悠远,会情随音动,觉得幽深的情思索绕心底,经久不散。

(选文有改动)

11.(3分)古琴在演奏中为什么会出现独有的“走手音”?

12.(2分)“走手音”的特点是什么?

13.(2分)分别指出下面两句话所使用的说明方法。(一个括号里只能填写一种说明方法)

(1)中国古琴有着3000多年的历史。( )

(2)多数乐器的音域取向是向中高音区发展,而古琴是往低音区和超低音区发展。( )

14.(3分)有人听了古琴演奏,会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感受。请在文中找到最能合理贴切地解释这种感受的语句并抄写下来。

答案:

11、【答案】古琴的有效弦长特别长,振幅大,振动时间久。

12、【答案】①它所造就的线状音迹能让声音产生游动感。

②可以使古琴的琴音产生逐渐弱化的听觉效果。

13、(1)列数字; (2)作比较

14、【答案】古琴是往低音区和超低音区发展这往往能给听琴者低沉、悠远的感受。古琴的“走手音”和自身的音域特点使它有了独特的高韵。人们在欣赏古琴演奏时,会感觉琴音编长不绝。深邃悠远,会情随音动,觉得幽深的情思素统心底,经久不散。

篇16:《古琴》阅读答案

古琴,亦称瑶琴、玉琴、七弦琴,是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它在中国历史上流传了三千余年不曾中断,至令依然鸣响在书斋、舞台。古琴因其清、和、淡、雅的音乐品格,寄寓了文人凌风傲骨、超凡脱俗的处世心态,而在琴、棋、书、画“四艺” 中居于首位。

“琴” 在几千年的传承与发展中,不仅创造并完善了独特的琴器、琴曲、琴谱等,更具有了高雅的音色品质与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它成为中华民族精神及传统音乐文化的代表。古人对琴的评价极高,西汉时期便被文人们公认为“八音之中,惟弦为最,而琴为之首” ;唐人顾况甚至说“众乐.琴之臣妾也” 。另外,随着“琴者,禁也。所以禁止淫邪,正人心也” 的修身养性功能被文人日益强调,“左琴右书” “士大夫无故不撤琴瑟” 等古琴音乐观念在凝固。琴在古代文人心目中的重要位置不可替代。琴成为历代文人具备音乐修养及实践技能必修的一种乐器,也成为他们思想学识与人格情操的最佳体现方式。

古琴的神奇魅力,首先来自于琴器所特有的音色品质,而这些品质又与琴的材质、形制、结构、髹漆等斫制工艺有着直接的关系。琴体,主要是由一整块木材腹腔开剜后制作的面板与底板胶合而成,内部形成一个狭长的“共鸣箱” ,然后再周身髹以厚厚的大漆。弹拨类的弦鸣乐器,是以弹拨极具张力的弦为振动源,再与由面板和底板结合构成的共鸣体产生共振而发音的。琴的弦位较长,音量不大但余韵悠长,面板、底板浑厚且共鸣箱体积较小,特别是通体表层髹有厚厚的漆胎,这样特殊的斫制与构造方式,使共鸣体振动不充分且有传播阻碍,造成琴在发音上具有轻微淡雅、深沉悠远、圆润古厚的音色特点。而这些特点,恰与历代文人在音乐上追求的“中正平和” “温良敦厚” 及“虚静简淡” 的审美情趣相舍。可以说.古琴特殊的斫制方式决定了演奏者崇“和” 尚“雅” 的审美情趣。

古琴的音色有散音、按音与泛音三大类型。散音,指左手不按弦,以右手弹弦所发出的空弦音,其特点是浑厚宏亮,共鸣性强,余音悠长。按音,指右手弹弦,左手指顺弦依微位按弦所发出的声音。按音没有散音清亮,共鸣性和余音亦相时较弱,但其音温厚、结实,古琴音乐的主旋律也主要是由按音来表现的'。泛音,为右手弹弦,左指对准徵位轻点琴弦.得音清亮空灵。泛音清脆、晶莹、纯净、明亮,有金属声,富于弹性,与散音的厚重深沉、按音的沉着多变形成鲜明的对比。另外古琴还分为低音区、中音区与高音区三个不同的发音部位.低音区低沉浑厚、古朴苍老.余音绵长不绝;高音区则清亮圆润.富有穿透力而又具醇厚之韵。中音区取音“中和” 。在琴曲中,这些充满矛盾的不同种音色常常配合使用,通过高妙的处理手法,使古琴的散音、按音、泛音及高、中、低音区调和在同一首曲中,使丰富的音色和谐统一。这恰与中国文人崇“和” 的观念相契合。

1.下列关于古琴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琴是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已经流传了三千余年,它具有清、和、淡、雅的音乐品格.寄寓了文人凌风傲骨、超凡脱俗的处世心态。

B.琴体由一整块木材腹腔开剜制成的面板与底板胶合而成,内部形成狭长的“共鸣箱” ;它以琴弦为振动源.通过弹拨与共鸣体共振而发音。

C.古琴在发音上具有轻微淡雅、深沉悠远、圆润古厚的特点,这与其共鸣箱体积较小、通体表层髹有厚厚的漆胎等特殊的斫制与构造方式相关。

D.古琴的发音部位分低冲、高三个音区。音色有散音、按音与泛音,弹奏时通过高妙的处理手法,它们就调合于一曲,丰富的音色和谐统一。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台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古琴的材质、形制、结构、髹漆等特殊的斫制工艺,使琴器具有独特的音色品质,而这些品质又是古琴具有神奇魅力的重要原因之一。

B.弹奏者右手弹弦.左手指或顺弦依徽位按弦,或对准徼位轻点琴弦,就能弹出时而厚重深沉,时而沉着多变,时而清亮空灵的音调。

C.古琴音乐的主旋律主要由按音来表现,虽然它不如散音清亮,共鸣性和余音亦较弱,但其音温厚结实,并且与泛音相比也沉着多变。

D.古琴音色的三大类型,特点各不相同;古琴的三个发音部位,乐音各不相同。在琴曲中,这些充满矛盾的不同种音色常常配合使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正是因为琴在几千年的传承与发展中,具有了深沉高雅的音色品质与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它才成为中华民族精神及传统音乐文化的代表。

B.琴被列为“四艺” 之首,西汉文人公认“八音之中,惟弦为最,而琴为之首” ,顾况说“众,琴之臣妾也” 。由此可见文人们对古琴的推崇与偏爱。

C.古琴用来禁止淫邪、矫正人心的修身养性功能被文人日益强调,于是就逐渐形成了“左琴右书” “士大夫无故不撤琴瑟” 等古琴音乐观念。

D.古琴特殊的斫制方式决定了演奏者崇“和“尚“雅” 的审美情趣.是因为它所造成的音色特点,与历代文人在音乐上追求的审美情趣相合。

[答案]

43.1. B

2. B

3. A

[解析] 43.1. B项以偏概全,原文中说“主要是由一整块木材腹腔开剜后制作的面板与底板胶合而成” 。

2. B项理解错误,“厚重深沉” 的单调是散音:左手不按弦,以右手弹弦所发出的空弦音。

3. A项范围缩小,原文是“不仅创造并完善了独特的琴器、琴曲、琴谱等,更具有了高雅的音色品质与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它成为中华民族精神及传统音乐文化的代表” 。

《阳关三叠》教学设计

浅析中国古代道家思想对太极拳的影响

文学家欧阳修与古琴养生

大学生汉服成人礼活动策划书

开盘热销主持演讲词

工之侨献琴课文翻译

抒情散文古琴台

醒来的中考满分作文

人音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谈我国离婚制度的发展优秀论文

古琴教学计划
《古琴教学计划.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古琴教学计划(合集16篇)】相关文章:

床底松声万壑哀散文2022-04-29

一年级音乐上册第一单元教案人音版2023-01-07

人音版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2023-01-13

人音版《走进新疆》优秀教案2024-02-05

用阳光奏思散文2022-07-21

湖北武汉古琴台导游词2022-04-29

小学五年级音乐教案2023-06-21

人音版《雨花》优秀教案2024-03-11

响度、音调和音色教案2023-02-11

蔡邕听琴文言文内容202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