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中学化学教育论文(共10篇)由网友“杳杳清灯”投稿提供,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化学实验中学化学教育论文,希望大家喜欢,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化学实验中学化学教育论文
化学实验中学化学教育论文
1.化学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
对于化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培养,需要通过化学实验实现。因为化学实验并不像化学理论知识学习那样枯燥乏味,其具有神奇性、趣味性及奥妙性,在化学教学活动中进行化学实验,学生将有机会动手进行实验,从而使得学生成为化学实验的参与者,在化学实验中感受化学反应的神奇,这将大大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如此便充分说明了化学实验在化学教育中的重要性。
2.化学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认知事物和信息、吸收与获取相关知识过程中必备的一种能力。化学教育的意义在于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能力、开发学生智力、发散学生思维、提升学生素质,等等,以便使学生更好地发展。而化学教育意义的体现,需要通过化学实验实现。因为化学实验正是提升学生观察能力的有效手段。可以说,很多化学反应和化学表象是在短时间内体现的,这就要求学生在做化学实验的过程中具备较强的观察能力,仔细观察实验现象,不放过任何细微的反应或现象,这样才能准确、有效地通过实验论证化学理论知识。所以,在对中学生进行化学教育的过程中,适当、合理地穿插化学实验非常必要,可以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抓住现象本质,真正掌握化学知识。当然,化学实验观察过程中可能出现盲目观察实验的情况,为了避免此种情况发生,在进行化学实验的过程中,首先要清楚地知道此次化学实验目的、步骤与结果。其次,在师生共同进行化学实验的过程中从化学实验目的出发,对重要的现象予以观察,如仪器的'正确运用、实验规范操作、化学现象等。最后,学生将所观察的内容准确记录下来,就可以有效地完成化学实验及化学理论的验证。
3.化学实验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化学知识
在化学教学活动中,学生所学习的化学知识具有较强的学术性,很多化学物质或是食物中的一种组成成分、或是某种物质的组成成分、抑或是某种产品生产的原料。学生对化学物质几乎没有任何了解,对化学物质及其使用进行的学习,往往很难理解和掌握。而通过化学实验直观的展示化学物质之间的反应,可以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化学物质。所以说,化学实验也是促进学生有效、准确掌握化学知识的有效措施,对于强化化学教育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4.化学实验在化学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化学实验具有较强的操作实践性,教师正确指导学生进行化学实验,学生在动手动脑操作实验的过程中,产生浓重的化学学习兴趣,而在兴趣的驱使下学生将积累更多学习经验和学习知识,学生的化学成绩将有很大飞跃,这也间接促进化学教育水平提升。这充分说明了,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具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学习、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作用。而这与当前所提倡的素质教育非常符合,促使中学化学教育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更好地实施。总之,化学实验在化学教育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5.结语
在我国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当下,中学化学教育应当更加重视化学实验教学,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的作用,培养学生化学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化学知识水平,强化学生观察能力,开发学生智力,发散学生思维,等等,促使中学生全面发展,为成为祖国发展所需的栋梁之才做铺垫。所以说,化学实验在中学化学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
篇2: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论文
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论文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以实验作为教学的起点,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开始,激发学生思维。抽象出系统的化学知识,然后预测未知的实验现象,通过设计实验,探究新的实验现象,创造出新的结论,这是化学教学的真实面目,也是化学实验教学的核心。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就是以其为核心目标而进行的。为了使化学实验教学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我对实验教学作了以下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将教师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参与的实验
过去课堂上的演示实验多数是由教师按教材中的实验方案“按方抓药”,然后“表演”实验,学生只是被动地观察实验现象,没有积极的思维,也没有自己的探究。从调查中得知:大多数学生认为,看自己同学的实验操作更为注意,对不规范和错误的操作会大胆指出。观察实验现象时,总是担心实验能否成功,对这样的实验记得特别牢。而进行演示实验的同学特别想把实验做好。这说明,让学生参与演示实验,不论对实验者或观察者,都能促进他们思维活动的开展。所以在化学教学中,应结合教学实际,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开放演示实验,即适当让学生参与课堂演示实验。例如,在教学“二氧化碳”一节时,课前让学生自备一瓶汽水。上课一开始,出示课题“探究汽水中的气体的性质”,学生觉得很新奇,情绪高涨起来。这时教师及时强调要有计划地探究,提出:“你准备探究气体的哪些性质?”引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探究该气体的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密度、溶解性等)和化学性质(是否有可燃性或助燃性,能否与石灰水反应,能否使石蕊试液变色等)。在演示过程中,教师放手让学生根据实验的目的有步骤地进行操作,有时适当提示,引导全体学生进行从现象到本质的思考、讨论,适时组织学生归纳实验结论,并由学生对实验进行评价,教师做总结。最后,教师简单介绍汽水中的二氧化碳所起的作用,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了生活中处处有化学。这样教学改变了原教材编排的顺序,使教学更加紧凑,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参与讨论,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将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
教材中的一些验证性实验,可设计为探究性实验,突出实验的创造性,发挥探究性实验在培养学生科学态度、科学方法上的.作用,使学生学会研究与探索,让学生成为新知识的探究者和发现者。这类实验首先由教师经过精心筛选,选择有代表性的符合学生实际水平的问题来进行探究。然后让学生先设计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师生共同分析讨论,修改后实施。
例如,上海教育版初中化学第一章第二节的第一部分“学习化学需要进行化学实验”,其内容主要是通过实验学习碱式碳酸铜(俗名叫铜绿)的性质,从而学习常用仪器及基本操作。在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后,可把它设计为探究铜绿性质的实验。上课时教师将一枚“锈”迹斑斑的古钱币向学生展示,问古钱币表面这一层是什么物质,大多数学生都讲是“铜锈”。教师提出问题:大多数金属如铁、铝等表面生锈都是生成一层氧化层,这枚古钱币表面的这一层是氧化层吗?这时有的学生说是,有的学生说不是,说不是的又不能说出它到底是什么。这时教师拿出一段铜线,把它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一下,学生发现刚才表面还是光亮红色的铜线现在变成了黑色(铜被氧化为氧化铜),将之与古钱币表面的物质比较,可以观察到二者明显不同,说明它们不是同一物质。那么,铜绿到底是什么物质呢?它有什么性质呢?让学生查资料可知,或直接告诉学生,铜绿的化学成分是碱式碳酸铜,其分子式是Cu2(OH)2CO3,它受热容易分解。为了探究碱式碳酸铜的性质,将它进行加热分解,反应生成物中有水、某种气体和黑色固体。根据碱式碳酸铜的分子式,关于某种气体,学生猜想可能是O2、H2或CO2;而关于黑色固体,学生猜想可能是C或CuO。然后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判断这到底是什么气体和什么固体。学生进行实验后,确定是CO2和CuO,于是可写出碱式碳酸铜加热分解的反应方程式:Cu2(OH)2CO3=2CuO+H2O+CO2↑。实验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要抓住时机,把学生的兴趣、求知欲引导到持续的主动学习上去。
三、让实验从课内向课外延伸
1、开发家庭小实验。家庭小实验的引入使课堂教学延伸至课外,它有激发学习兴趣、巩固知识技能、培养能力、开发智力的作用。例如,铁钉生锈的演示实验需要的时间较长,可把它当作家庭小实验,提前一周布置给学生在家里做。到教学《铁的性质》这节课时,教师将在实验室预先做好的铁钉生锈实验的三支试管展示给学生看,并请他们将自己所做的家庭小实验结果与之对照,学生很自然就接受了“铁在潮湿的空气中能跟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铁锈”这一事实。家庭小实验的开发,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使学生扩大了视野,培养了学生动手实验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而且由于实验内容与课堂教学内容同步,也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2、开展化学兴趣小组活动。组织化学兴趣小组是开展课外活动的好方式,兴趣小组的活动除举办扩展课内知识内容的专题讲座外,还有做化学趣味实验、组织参观、进行社会调查和小制作、小发明、小创造等活动。如学习了《化学与能源》后,指导学生用水果、食醋等制作电池,并用电池使生日贺卡上的小灯泡发光。通过开展活动使学生感到化学就在自己身边,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增强了他们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满足了他们个性发展等多种需要,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实验是化学教学中的重要实践活动。化学教师要积极探索符合新课程要求的化学教学,多挖掘有探究性的实验内容。增加探究性实验的数量,努力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
篇3:[中学化学]化学课堂演示实验刍议
[中学化学]化学课堂演示实验刍议
教师用演示的方法、结合课堂教学进行的化学实验――化学课堂演示实验,其特点是操作简便,现象明显,具有较强的直观性与示范性。通过演示实验,不仅可以使学生比较容易地接受新知识,还可以使学生了解正确使用仪器及试剂的方法和操作过程,以便日后独立进行实验时能使用或容易学会使用这些仪器和试剂,并进行正确的实验操作。因此,演示实验是化学教学中最常用的直观手段之一。从演示实验的目的看,可以把演示实验分成传授新知识的演示实验、验证或巩固所学知识的演示实验及指导性演示实验三种类型。
一、传授新知识的演示实验
这是以让学生获取新知识为目的而进行的演示实验,通常是边讲边演示。从逻辑上看,这往往是一个由特殊到一般的学习过程。教师在演示时,先讲述实验原理、条件及注意事项;当学生观察到实验现象后,教师再通过谈话启发学生对所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解释,引导其得出正确的结论。
例如,在讲“铵离子的检验”时,采取的方法是先演示“氯化铵和硫酸铵分别与氢氧化钠溶液作用”的实验,然后总结得出检验铵离子的一般方法。为此在开始演示实验之前,要突出强调铵盐能跟碱起反应放出氨气(讲铵盐性质时学过的.)。实验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观察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接近装有铵盐(氯化铵和硫酸铵)与氢氧化钠混合液的试管口时,试纸颜色的变化,能闻到什么气味,然后由学生根据实验现象或结果来回答,并由教师加以总结得出正确的结论。像这样通过演示实验来进行新知识的教学,就具有较强的真实感和说服力,使学生容易理解和记忆所获得的新知识。
使用传授新知识的演示实验进行教学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在演示实验时,学生并未掌握有关实验的理论知识,在没有理论的指导下,学生观察实验时往往会忽略掉最关键的内容。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注意实验的条件、环节和实验的主要结果(亦即告诉学生观察什么、如何去观察),使学生能看懂实验,准确地观察到实验的现象和结果。这是这种演示实验的感性阶段。
②在演示实验结束后,教师不要急于做出结论,应通过谈话启发学生自己去做结论,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其对知识的消化理解,并加强对所学知识的巩固。例如,在前述有关铵盐检验的实验中,当学生观察到“试纸变蓝,有刺激性氨味”时,应启发学生思考产生此现象的原因。这是这种演示实验的理性阶段。
③要注意把实验中所得出的特殊(或个别)的结论推广到一般(或同类的其它对象)中去,使学生类推地掌握带有规律性的知识。例如,应把从演示“氯化铵和硫酸铵中铵离子的鉴定”实验所得出的结论推广到其它铵盐的鉴定中去,总结得出“化学上检验铵盐的一般方法”,这是对这种实验的归纳。
④应要求学生用文字或图表把实验的结论记录下来,或结合指导学生读书把教材中的有关内容做上记号或摘录下来以巩固知识。
二、验证巩固所学知识的演示实验
这是以验证或巩固已学过的知识为目的而进行的演示实验,通常是在讲授完新知识以后进行的实验。从逻辑上看,这往往是一个由一般到特殊的学习过程。教师讲课时,先通过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对比,结合使用各种直观教具讲授新知识,待学生初步掌握了这些知识后,再进行有关的演示实验以验证和巩固所学过的知识。
例如,在讲“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时,先结合有关氧气制取与收集的挂图,讲解实验室制取
[1] [2]
篇4:化学实验论文
摘要:绿色化学是新课程理念下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对开展素质教育活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教师应重新审视和改革高校化学实验的教学内容、实验计划及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还应优化教学结构,树立新型的绿色化学教学理念。
关键词:高校;化学实验;绿色化学
1绿色化学的含义
绿色化学又被称为环境无害化学、环境友好化学,利用化学原理和方法来研究和寻找的二次循环利用的无毒害原材料,最大程度上减少污染资源,以便更好地实现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目标。绿色化学主要分为四个方面:第一,减量即省资源、少污染,减少三废的产生与排放。第二,拒用即不使用一些无法替代、污染性较强的药品原料,进而有效杜绝污染。第三,循环利用,如催化剂、载体,利用一些可循环的资源。第四,回收即回收未反应的试剂、非反应试剂、副产物,助溶剂等。可见,绿色化学主要就是强调利用一些可循环的资源,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2高校化学实验中绿色化学探究途径
2.1渗透绿色化学理念,优化教学结构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并没有认识到绿色化学对化学教学发展的重要性,这一理念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态度。鉴于此,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绿色化学思想,并加强绿色环保意识的教育,把保护环境知识一点一点有效地渗透于整个化学实验教学中,也应有意识地把本地区环境污染的典型事例放在教学内容中,如化工厂氯气的外溢,不仅会造成人呼吸困难,而且还会使蔬菜枯萎,损害人体健康。
基于此,教师应该让学生切身体验到环境污染给人们带来的危害,并通过多种教学途径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同时还应该把不经过处理的废水、废气对人们造成的危害,及不合理处理可能会导致的安全事故告知学生,这样才能让学生明白回收、做好相应处理工作的重要性,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室习惯。此外,教师还应多增设一些实验后废气物无害化处理的教学环节,多引导学生妥善处理、回收实验废弃物,进行废物利用。例如,化学实验教学中回收的废酸(硫酸、盐酸)用来冲洗厕所,这样既能提升试剂的利用率、减少实验污染,还能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废气材料变成宝贝,实现绿色化学教学目标。
2.2安排绿色化教学内容
要想实现绿色化学实验,教师的首要教学任务是从源头制止化学污染的生成。教材是教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教学的载体。所以,为实现绿色化教学,教师应尽量挑选一些能够反映绿色教学内容的教材,如果教材中没有特别介绍绿色化学教学内容,教师应该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将实验内容整体化。传统教学中,教师过于忽视实验过程对环境的污染。为改善高校化学实验教学现状,教师应及时调整实验教学内容,选取合适有效的实验题目,其内容应该围绕基本原理、实验操作开设大小型的污染实验,如气体摩尔质量的测定、醋酸标准解离常数和解离度的测定,从根本上解决污染物。
2.3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模拟化学仿真实验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并没有做到与时俱进,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无法真实反映化学现象,还会消耗大量的药品和水资源,尤其是容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影响师生的身体健康。多媒体技术是新课程理念下的一种新型教学手段,不仅可以将枯燥无味的理论知识用更加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还可以模拟化学仿真实验,减少药品的损耗,实现安全、方便、快捷且污染的目的。所以,在进行化学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情况合理地利用多媒体技术,把实验过程更加清晰地呈现给学生,再结合理论知识的讲授,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多媒体技术对开展绿色化学教学活动具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理应得到相关教育工作者的支持与重视,以便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4将绿色化学教育融入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是我校生物化工、食品工程、制药工程、纺织工程专业大学一年级新生开设的基础实验课,是学生检验无机及分析化学理论知识、获得和累积化学经验知识的重要手段,是提升学生科学素质和化学实验操作技能的重要途径。在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的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将环保意识、环境化学知识与实验教学联系起来,在实验室进行环保、安全和节能减排教育,加强化学实验废弃物处理技术教育,使学生了解常见的环境污染治理方法及防范措施,实验过程中做到规范操作,节省药品及试剂用量,减少实验对环境的污染。
2.5采用模拟化学仿真实验
传统的分析化学实验中,有些实验需要使用一些有毒、有害的化学试剂,这些实验有可能会排放有毒的废弃物(毒气、毒水、毒渣)污染实验环境,并给师生身体健康带来一定的危害。对于这些毒性大、危险性大、环境污染严重的实验,可以通过模拟化学仿真实验进行实验教学。模拟化学仿真实验既让学生学习了实验方法,又使这些有毒、危险、对环境污染严重的实验变成了绿色化实验,对保护自然资源、缓解化学实验对环境的污染等都会产生积极影响,是减少实验室废弃物污染和保护环境的最佳途径。
它是化学实验绿色化研究的重要内容,是化学实验摆脱实物教育的一场革命。将绿色化学渗透到分析化学实验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改进实验教学方法,不仅可以达到提升学生实验操作技能、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教学目的,还可以实现节约试剂、减少污染、零排放的目标。
2.6采用微型实验
对于危险、有毒、昂贵、污染的化学实验,微型实验尤其重要。微型实验可实现实验器材微型化、实验药品微量化及点滴化,从源头上显著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杜绝实验过程给环境带来的污染,达到绿色环保的要求,提升了实验的安全性,减少试剂药品用量,降低了实验成本,显著减少了有毒、污染物质的排放,改善了实验环境条件,极大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微量实验既有利于实现化学实验的绿色化,又有利于学生树立环保意识。
2.7妥善处理三废,达到绿色排放
在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废气、废液(如盐酸、硫酸、硝酸、磷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酸、碱废液)和废渣(如固体产物、剩余的固体原料、破碎的玻璃仪器、废纸等固体废弃物)。实验室产生的废气、废液、废渣,如处理不及时、不合理,将影响实验室人员、居民的身体健康与环境。若将酸、碱废液直接倒入水槽,会腐蚀、损坏排水管道。若将重金属废液直接排入水体,不但是一种浪费,还会污染实验室周边水体,且重金属一般不能被微生物所分解,甚至某些重金属能通过微生物作用产生毒性更大的金属有机物,经过食物链的传递,最终进入人体。
因此,在实验教学过程中,三废一旦产生,应及时处理,实验过程中产生的一些有毒废气,学生可以通过自制的除尾气装置进行处理。对于有些不好处理的三废,应由实验管理工作人员按照三废处理标准严格进行处理。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用绿色化学发展理念作为指导,从准备实验到操作实验,最后结束实验都要做到绿色化,从源头抓起,从源头阻止污染,让传统化学实验成为更清洁、无害的绿色化学实验。
参考文献:
[1]王瑾.绿色化学工艺的开发与应用[J].贵州化工.,(32):22-25.
[2]徐汉生.传统化学工艺的绿色化技术革新[J].化学与生物工程,2016,(24):1-4.
[3]唐嘉,刘俊红.试论传统化学工艺的绿色化技术革新[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6,(33):48.
[4]刘超.谈化学教学中绿色化学教育的渗透[J].泰山学院学报,2016,(03):12-14.
[5]谢年明.浅论绿色化学教育在化学教学中的渗透[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6,(08):224-225.
篇5:化学实验论文
摘要: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是众多学院大学基础课程中最为重要的一门课程之一,如何能够更好的教授学生相关基础知识,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正确的实验操作和实验设计方法,是当下实验教学改革中重要的问题。
关键词: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实验教学;改革
无机及分析化学是很多专业如化工、材料等学生大学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同时也是加深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的必要环节。无机及分析化学这门课程将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融合为一体,在降低教学学时、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同时,对于教师的考验也更加严格。教师必须在较少的学时中清晰、明确的讲授更多的专业知识,同时还需要保证教学的系统性和创新性。因此,对于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不仅分析了在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弊端,同时也提出了有效的改革措施。
1传统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传统的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主要采取老师讲授知识时长较长、与学生互动少的教学方式。同时,传统的教学中主要注重理论知识的讲授,包括一些冗长的验证和复杂的说明等内容,容易造成学生提不起兴趣,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此外,这种教学方式给学生提供的展示自我和提升自身能力的机会较少,学生在课堂中不能有效的提升化学实验方面的动手能力。对于规范的实验基本操作来说,传统的教学方法一般是由老师来讲授或演示,但是这些偏向于实践操作的技能,更加需要学生在不断自己操作中改善和加深记忆。其次,由于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这门课的特殊性,有些教师课堂内容可能会出现两者知识不融合,联系不紧密等现象,造成学生对该门课程理解不深刻,阻碍了学生对于无机和分析化学知识的更深层次理解。
同时,有很多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课堂上的实验设计限定较多,有些仅为了实验技能的训练而安排,缺乏多元化,同时不能对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和独立思考方面的能力进行很好的培养。最后,由于这门课程是为了向同学讲授如何正确使用实验仪器和一些常见的实验操作。但是很多传统的'教学中,由于学生数量较多,导致老师演示操作很多同学看不到或看不清,导致很多同学对于知识的获取并不全面。[1]当然,有些同学对于学习这门课程的态度不够端正,在学习该课程前不进行认真的课前预习,对于课堂上要讲授的基础知识和要点没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导致课堂上跟不上教学进度。在记录实验数据时,头脑不清晰,且态度不严谨,不能很好的保证数据的真实和可靠性。[2]
2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发展,学生对于课堂教学知识量的需求越来越大,对教学方式的需求也要求越来越多元化。而传统的方式单一、内容固化的教学方式已经显然不能满足现今处于信息社会的学生的需求了。同时,为了响应我国高等学校化学专业对于本科教学的要求,课时在逐渐减少,但是讲授的内容和质量不能减少和降低。因此,我们必须思考如何能更好的呈现课堂内容,如何能更好的与学生进行互动以提升学生积极性,如何能更好提升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如何能培养学生的自主设计实验能力等问题。因此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的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趣味,加强实验绿色性,加强教学内容基础性是非常必要的。[3]
3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的措施
3.1增加教学中实验的设计性
为了加强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中两者的联系,同时为了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创新能力,应该增加实验课程中实验的种类。在对学生进行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的讲授之外,还需要对学生综合和实验设计能力的培养加以重视。同时在对学生进行评估时,也应该重视实验设计和独立创新性等方面的能力。
3.2提升实验的绿色化
由于课堂实验的多元化,使得课堂中使用的试剂种类繁多,且化学实验中使用的试剂大多不仅对人体有害,而且会污染环境。而很多初学化学知识的大学生对于这些试剂的危害认知不清,使用过后的废液会随手丢到下水道中,严重危害环境。因此,在教学中要对学生环保意识和对于试剂的危害性加以强调。同时,在设计实验时,提倡使用低毒性的试剂来代替剧毒试剂,以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同时减少实验产生的有害废弃物。
3.3改善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依赖于教师的讲解,对于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积极性重视程度不够。学生在课堂上被要求重复老师的操作,极大地局限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教师必须反思自我的教学方式是否枯燥乏味,应该更多的增加与学生的互动和教学的趣味性以引导学生对于知识更加深入的思考。此外,还需要对学生的实验过程和数据记录更加严格监督,以保证学生实验操作的安全性以及对于保证数据真实性意识的培养。
4结语
在新的世纪,面对教学的不断改革和学生需求的多样化,教师必须在不断完善自身对于基础知识理解的完善和深刻的同时,还要不断改善传统的教学方式,调整交些内容,突破自身局限,对更加有效和有趣的教学方式进行不断的探索,同时还要不断在教学中学会反思自我,努力提升教学水平,培养出具有更好实验操作能力和更强自足创新能力的学生,为我国不断输出综合素质更高的高水平人才。
参考文献:
[1]肖雪春,王毓德.材料类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实践[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6,14(1):153-157.
[2]柳娜,薛冰,郭登峰,等.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J].科技信息,(25):130-131.
[3]王丽红,朱团.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15):158-158.
篇6:化学实验论文
高职检验无机化学实验课存在问题研究
摘要:无机化学实验课是学生化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结合实验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改进和探索:①改进实验课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无机化学的兴趣。
②合理安排实验,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③注重实验数据分析,提高教学效果。
④优化实验课的考核方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实验证明,通过这次改革,我们的无机化学实验课收到了很好地效果。
关键词: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教学改革;实验考核方法
0引言
高等职业教育医学检验技术培养的是具有较系统的医学检验基础理论,熟练地检验操作技能,具有较强的临床检验和实验室诊断思维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具有对各种检验结果进行初步评价的能力,了解常用检验仪器的基本构件和性能,具有良好的职业态度,能从事医学检验和实验室诊断工作的基本能力,在各级各类医院检验科、医学检验中心等相关部门医学检验岗位一线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无机化学是医学检验专业的文化基础课,它要为学生学习后续的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以及临床检验基础、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微生物检验等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化学基础[1-3]。
而实验课又是化学的灵魂所在[4-6],是高等学校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和操作性,是对理论教学的验证和拓展,是学生将课本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7]。
很多的规律和定律都来源于实验,而实验课又可以帮助我们验证所学知识,并使所学的知识得到很好地巩固的一种方式,所以实验课在我们无机化学的教学中间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本人根据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和实践,针对无机化学实验课中间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改进和探索。
1改进实验课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无机化学的兴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很多实验的定律和结论都是来源于实验,并可以通过实验进行验证的。
但是我们传统的无机化学实验课都是以老师为主,学生为辅的讲授、演示、练习为主的教学方法。
这种方法已经比较陈旧,对于学生来说已经没有新鲜感,无法唤起学生对无机化学实验课的兴趣。
而且经常是理论课已经学习一段时间后,才安排实验课的学习,很多同学在做实验课的时候,已经不记得之前学习的理论知识,这样无法真正做到理论和实验相结合。
针对以上情况,我们采取角色互换法来进行实验课程的教学。
该方法大大增强了学生对于课堂的参与度,将整个课堂交给学生来掌握,老师只指出不足和需要注意和指导的地方[8]。
具体方法如下:在实验课开始之前,先将学生进行分组,每个小组在本学期必须负责一个实验的讲授,包括实验目的、实验要求、实验原理、实验步骤以及注意事项等。
其他小组必须讨论并提出自己对于本实验的看法及不同。
在实验的搭建和演示阶段,主要由学生来完成,老师给予一定的指导和帮助。
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对实验课程的参与程度增加了学生对无机化学的兴趣,又锻炼了学生语言组织能力。
2合理安排实验,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无机化学是一门专业基础课,设置在大一第一学年并且在一个学期内完成,共72个课时,其中实验课的课时有限共14个课时。
所以只能够开设比较典型的具有代表意义的课。
所以合理安排实验课,提高学生对该门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至关重要。
我们该门实验课程的安排是整个教研室团队根据专业的特点及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后续课程的相关性,选取具有典型意义的无机化学实验课程。
这些实验课程的难易程度、实验的精准度、实验条件的成熟性以及实验的周期性都是经过我们精挑细选之后,并且符合我们的专业特色而开设的课程。
这些课程的安排对于学生对我们书本知识点的掌握具有很好地作用。
课程安排如表1。
3注重实验数据分析,提高教学效果
在实验教学中间,对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在整个实验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我们对所学知识的验证,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我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知道一个实验的结果,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这些差异有的是仪器的使用不当造成的,有的是没有遵守实验操作准则,有的是没有正确地进行实验操作和记录实验数据。
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在做完实验之后,一定要对实验所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得出实验结果的出现差异的原因所在。
例如:我们在做溶液的配置和稀释的实验时,要我们配置9g/LNaCL溶液100ml。
我们在做实验之前必须根据已知求出配置质量浓度为9g/LNaCL溶液100ml所需要的NaCL的质量,才能进行后面的实验。
如果所需NaCL的质量求错的话,那么实验结果必定有出入。
又或者是在NaCL的质量的称取时,没有很好地把握天平的精确度的话,也会造成实验结果的偏差等等。
所以我们在记录完实验结果与数据后,一定要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找出偏差的原因所在,及时纠正,提高我们对无机化学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在实验结束后,我们通过小组汇报的形式对整个实验进行分析和汇报,包括实验目的、实验要求、实验步骤、实验结果以及实验数据的分析等。
4优化实验课的考核方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传统的实验教学中间,一个实验结束之后,老师是根据学生所撰写的实验报告进行评分的。
有些成绩差或是比较懒散的同学,他就可能在做实验的时候没有认真做,或是只是在一旁观看并没有真正做。
而在撰写实习报告的时候呢,就可能会抄袭那些成绩比较好,或是实验做得比较好的同学的实习报告。
老师呢又是根据实验报告来评定实验成绩的,这就导致了有些懒散或没做实验的同学也可能达到比较高的成绩,造成了成绩评定的不公平性。
所以,我们把实验课的考核也纳入了学生期末成绩的一部分。
具体如下:期末成绩=期考成绩(60%)+平时成绩(20%)+实验课成绩(20%)。
实验课的成绩又由实验课签到5分、实验课仪容仪表5分、实验课的预习10分、实验动手能力30分、实验数据分析与汇报20分、实验态度(包括实验结束后的试验工作台的整理)10分、实验报告20分共同构成。
通过优化实验课的考核方式,能够很好地反应一个学生真实的水平,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5结束语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觉得应该把课堂的主导权交给学生,增加学生的主动参与性。
通过这次改革,我们的无机化学实验课收到了很好地效果,学生主动参与及动手的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无机化学实验课的考核达到了最大程度的公平性。
因此,我们觉得这次的改革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1]张慧双,葛洪玉,朱丽萍.无机化学实验改革创新与实践[J].实验科学与技术,,9(5):100-101.
[2]高喜平,李x波,卢雷鸣,等.无机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初探[J].化工时刊,2010,24(4):72-74.
[3]王潇,侯向阳,王升文,等.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广东化工,,36(6):226-227.
[4]蔡秀兰,刘云军.大学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探索[J].科教文汇,2010(5):108-109.
[5]陈晓燕.浅谈无机化学实验改革[J].科教文汇,2010(4):116-117.
[6]李文先.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初探[J].实验室科学,2009(6):28-29.
[7]李德平.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与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辽宁教育研究,(4):75-77.
[8]魏小兰,邹智毅.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方法[J].实验技术与管理,(5):214-218.
篇7:化学实验论文
化学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分析
【摘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当前高等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也是大众创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
针对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改革教学方法,实施开放式教学。
篇8:农村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研究论文
农村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研究论文
摘 要:化学实验教学对提高学生素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农村中学教学条件普遍较差,很多学校连课本上的化学演示实验都无法保证完成,而实验对学生学习化学知识和提高技能又有很重要的作用。那农村中学怎样才能做好实验教学呢?对此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索:一、想方设法消除学生对化学实验的畏惧、畏难心理;二、加强化学实验理论的指导,进行“想象实验”教学;三、阐明实验规律,对化学实验进行总结,指导学生解题。
关键词:农村中学化学实验 实验教学 实验规律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加强化学实验教学对提高学生素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化学实验教学也是培养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的重要载体。化学实验教学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因此必须搞好实验教学。农村中学教学条件普遍较差,很多学校连课本上的化学演示实验都无法保证完成。很多实验学生没有机会加以实践,只能靠教师讲解,靠死记硬背来学习,化学实验教学效果很差,也造成很多学生比较怕做实验题,怕考实验题。那如何做好实验教学呢?
一、想方设法消除学生对化学实验的畏惧、畏难心理。
目前农村学校的教学条件比较差,很多化学演示实验都无法做,更不用说让学生做分组实验。仪器也只是拿给学生看看,学生根本没做过实验,实验大都是靠教师讲解,学生根本没有机会加以实践,对化学实验的畏惧、畏难心理较为严重。在日常教学中要想方设法消除学生对化学实验的畏惧、畏难心理。老师应该告诉学生,我们没条件做实验,不等于我们就不用学化学,不用学化学实验。中学化学实验基本上都是验证性的实验。既然是验证性实验,如果我们能掌握好相应的理论知识,我们就可以想象出整个实验的情形,就可以学好、掌握好实验。目前各学校的教学条件差别很大,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只有我们掌握好相应的理论知识,通过实验的讲解,弄懂实验原理,进行理论推导实验,我们才可以学好化学、做好实验题。在日常教学中要安慰学生并增强学生学好化学实验的信心。
二、加强化学实验理论的指导,进行“想象实验”教学。
在日常教学中,加强化学实验理论的指导,这是学好化学实验的保证。我们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利用所学理论知识进行推导,想象整个实验的过程,再由老师进行演示,若无法进行演示的实验,可由教师讲解实验或观看实验录像来验证。教学实践证明这样做的教学效果比直接由实验获得结论的教学效果好得多。在综合性实验题中,有很多的实验都是学生没做过的。要完成这样的实验题也只能由学生通过想象来完成。如果学生不会利用所学理论知识进行适当的推导,那是不可能很好完成这样的化学实验题的。
那我们该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实验”教学呢?现在所表述的“想象实验”是建立在一定理论基础之上的“想象”实验,而不是盲目去想象实验。下面我就以金属钠和水这个实验为例来加以说明。先指导学生学习一些理论知识:金属钠的密度比水小,钠的熔点较低,在化学反应中会放出大量热量,并让学生回忆实验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的情景。如果将钠放入水中,根据理论知识不难推导出:钠会浮在水面上,在反应中会熔化成小球。接下来要求学生利用质量守恒定律和氧化还原观点来推导产物,写出化学方程式。钠在反应中要失去电子,那会转移给谁呢?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谁能得到电子呢?产物是什么?学生不难推导得出:有强碱和氢气生成,得出另一现象:溶液变成红色。我们还可引导学生考虑一下,钠和水反应时,与水接触的各部分产生的氢气量是否相同?若不相同,那会怎样呢?我们可以通过演示实验或观看录像加以验证。这样做的.教学效果是比较好的,学生记忆也深刻。
三、阐明化学实验规律,对实验进行总结指导学生解题。
化学实验的原理、装置、操作等方面总有规律可循。因此在讲解实验时,先向学生分析每一类实验的设计原理和内容要求,再指导学生进行“想象实验”,然后做演示实验或观看实验录像。在此基础上师生通过分析、对比,共同总结出这类实验的规律,以期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目的。通过对实验进行总结,阐明化学实验规律和注意事项来指导学生解题。
1.综合物理知识进行相关的复习
物理与化学的关系非常密切,解答化学实验题时需要结合相关物理知识,特别要注意压强与实验的关系。在化学实验过程中有许多地方都跟气体的压强有关。这在日常教学和复习中,需特别关注。
2.结合一些物理和化学常识进行复习
学生在解答实验题时经常会忘记以下一些常识,在复习实验时需注意:一些易挥发的物质会挥发出来混在生成的气体中;气体从溶液中经过会带出水蒸汽;所给的物质很难百分之百都反应完(特殊情况例外);大多数的化学实验都是在空气中做的等等常识。对这些常识要求学生在解答时需特别注意。例如,在实验中有使用到盐酸来制取气体的,HCl气体就会挥发,混在混合气体中。如果学生不懂得这个知识,他就不知混合气体含有HCl,就无法很好解答此实验题。
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这几种方法已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但也存在一定不足,主要是中等程度以下的学生没有太大的改变,他们还是学不好实验,这还需要我们继续努力。以上是根据我校化学实验教学情况总结出来的几点经验。
篇9:中学化学实验总结
1实验目的:探究醋酸能否与碳酸钙反应
2实验器材:食醋适量,带有水垢的热水瓶
3实验步骤:
A将适量醋酸倒入有水垢的水瓶中
B振荡并静置一会,使其充分反应
C打开瓶塞,(现象)发现水垢消失,即水垢中的碳酸钙能与食醋中的醋酸反应,被溶解了。
4实验方程式:2CH3COOH+CaCO3=(CH3COO)2Ca+H2O+CO2↑
5实验结论:醋酸能与碳酸钙反应。由方程式还可得,生成醋酸钙、水和二氧化碳
篇10:中学化学教学中环境化学教育
【摘要】本文概述了化学与环境的紧密联系,通过列举在中学化学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内容和体会,表明为适应现代知识更新、学科结构变化和素质教育的需要,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渗透环境化学教育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中学化学环境化学渗透
化学正面临人类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巨大挑战。
21世纪是化学学科飞速发展的世纪,同时化学学科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也将越来越深入。
地球为人类提供了空气、水、土地和大量的生物及矿物资源。
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不断地改变着这些环境条件,甚至引起对环境的污染,发展到21世纪多方面的全球环境问题,无不与化学科学密切相关。
所以,如何阐明这些危害人类的环境问题的化学机理并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科学依据,已成为化学科学工作者的一个重要职责。
环境科学与化学学科交叉形成的环境化学在这方面负有特殊的使命。
我是多年的中学化学教师,下面谈谈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渗透环境化学的内容以及一些体会。
(一)电解质溶液与酸雨
中学化学中“电解质溶液”一章,主要介绍弱酸弱碱的电离平衡,盐类水解,这几种体系pH值的计算。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不同溶液pH值的计算。
这时我们可以结合实际给学生提出雨水pH值如何计算?我们现在经常说酸雨(广义讲pH<5.6的降水,包括雨、雪、霜、雹、露等,均称为酸雨),酸雨的pH值又是多少呢?在讲课中提出这些问题让学生思考,然后进行讲解。
近年来通过对降水的多年观测,已经对pH为5.6能否作为酸性降水的界限以及判断人为污染的界限提出异议。
有人认为pH在5.0~5.6之间的降水有可能受到人为活动的影响,但没有超过天然本底硫的影响范围。
或者说,即使认为影响存在,由于降水中有H2CO3-HCO-3缓冲对存在,有足够的缓冲容量,也未超出天然缓冲作用的调节能力。
因为雨水与天然本底硫平衡时的pH为5.0,如果雨水pH小于5.0就可确信人为影响的存在,所以提出5.0作为酸雨pH值的界限更为确切[1]。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以人们关注的环境问题为例,不仅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加深了对概念的理解,变死记为活用,而且认识到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是在不断完善的。
(二) 化学平衡与地球碳循环
化学平衡是化学反应在一定条件下所能达到的最大限度,是一个动态平衡,条件改变平衡就会遭到破坏。
自然界也存在许多平衡。
环境污染正是由于人为因素破坏了这些平衡而造成的。
例如,地球碳循环分陆地和海洋两部分。
陆地生物碳量比大气碳量稍低,而土壤碳却是大气碳量的两倍,是陆地生物固定碳量的3倍,因而土壤有机碳库的动态对整个地球碳素的平衡有重要影响。
在自然生态系统中,每年植物和光合微生物固定碳量与土壤中植物残体分解量大致相等,达到动态平衡,如果环境条件改变或者由于土地不合理利用,就会打破这种平衡造成土壤有机碳库的亏缺。
例如,由于能源消耗量增加,大气中CO2含量不断提高,可能会加速有机物质分解和空气中CO2浓度提高,产生温室效应。
因此,维持地球碳素循环平衡是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一个重要环节。
(三)金属元素与水中金属污染
元素在生物体内的分布也有一定规律。
其中以轻元素为最丰富,常量元素几乎没有重金属在内,相反金属浓度较大时将引起生物的毒害作用。
金属元素对环境的污染,通常是采矿业、金属冶炼、电镀、化工等工业所产生的“三废”经过种种途径而进入空气、水源和土壤的。
如Cd是水迁移性元素,除硫化镉外,其他镉的化合物均能溶于水。
在水体中镉主要以Cd2+状态存在,进入水体的镉还可与无机有机配位体生成多种可溶性络合物。
水生生物对镉有很强的富集能力,其富集是水体中重金属迁移转化的`一种形式,通过食物链的作用可对人类造成严重威胁。
众所周知的日本痛痛病就是由于长期食用含镉量高的稻米所引起的中毒。
还有日本著名的水俣病是食用含有甲基汞的鱼造成的。
这是由于水体中汞的生物迁移,通过食物链逐级富集,是一种危害人体健康与威胁人类安全的生物地球化学迁移。
其他可渗透环境化学教育的内容还很多,就不一一列举了。
其实,不仅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在其他学科教学中也可以渗透环境化学教育。
如在有机化学教学中介绍有机氯农药危害,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农药所带来的隐患等等。
实践证明,在中学化学教学中进行环境化学的渗透,即在进行中学化学教学时,对教学内容与环境化学有密切联系的知识点,进行适当的知识加深与思维更新。
通过这种画龙点睛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改革,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深对有关知识的理解,而且可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环境化学教育,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从中体会到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作用的辩证关系:科学技术既能造福于人类,同时也给人类带来灾难[3]。
由此可见,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渗透环境化学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同时也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1]戴树桂.环境化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7. 3-4, 54-55.
[2]汪朝阳,李景宁.中学化学教学中绿色化学教育的渗透[J].中学化学, 2001, 16 (2): 19-24.(
★ 化学实验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中学化学教育论文(共10篇)】相关文章:
化学个人教学工作总结2023-03-27
绿色化学化工学的论文2022-08-31
化学论文格式范文大全2022-09-25
化学教学教育工作计划2022-05-08
选修课中微型绿色化学实验的探索和实践论文2023-01-03
谈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渗透2023-12-16
高中化学“化学平衡理论”的教学思考2023-03-31
化学教学工作总结与反思1000字精选2022-11-18
高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说课稿2024-01-11
化学教师述职报告2022-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