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营销策划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应用研究论文(共12篇)由网友“jieshu”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整理过的汽车营销策划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应用研究论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1:汽车营销策划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应用研究论文
汽车营销策划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应用研究论文
[摘 要]汽车营销策划是汽车服务工程专业课程,主要讲述汽车营销相关知识。通过对本科院校汽车营销策划课程的教学现状分析、汽车营销人员市场需求分析,提出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并详细阐述教学做一体化的实施过程,为汽车营销行业培养营销人才。
[关键词]汽车营销策划;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
汽车营销策划是汽车服务工程专业课程,主要讲述汽车营销相关知识。通过对本门课程的学习,能够使学生对汽车营销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有所了解,为今后在汽车营销行业的发展奠定基础。随着我国汽车行业飞速发展,一个汽车4S店营销能力强弱从某种程度决定着4S店的成败。4S店需要的人才不仅要掌握汽车营销的基本方法和基本理论,更重要的是能够根据4S店实际需要,独立或者协作完成实际的汽车营销方面任务,培养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营销人才。
一、汽车营销策划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20xx年,麦克思调查评估机构对已经就业的学生进行抽样调查,有13.2%的学生因为不能达到企业工作技能的要求而被辞退,加上因为不能适应就业环境主动辞职的,高达29.4%。[1]高校培养的学生与社会和企业的需求脱节,专业课程设置不够合理,教学方法过于陈旧,不能培养出社会和企业所需要的人才,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欠缺。传统的以理论知识为主的教学方法培养出来的学生谈起汽车营销理论知识或许头头是道,操作实际项目时却往往面面相觑毫无思路,或者在实际营销过程中,遇到障碍无法顺利推动项目的进展,造成4S店对应届生的专业能力的质疑。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实践模式是提高学生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2]
二、汽车营销人员市场需求分析
根据中汽协数据,全年汽车销量已经公布,狭义乘用车销量达1970.06万辆,同比增长9.9%。其中,20轿车销量达1237.67万辆,同比增长3.06%;MPV销量达191.43万辆,同比增长46.79%;SUV销量达407.79万辆,同比增长36.44%。如下表所示。
从上表可以看出,乘用车销量快速增长,尤其是MPV、SUV的需求量及增长率大幅提升,MPV的销量同比增长率甚至达到46.79%。
-年中国汽车总销量如下:
从上图可以看出,2014年中国汽车总销量达到2349.19万辆,包括乘用车和商用车以及二手车,增幅达到6.9%,与相比,增幅有所降低。如此庞大数量的销售规模,汽车企业一定需要大量的汽车营销方面的人才,这些人才不但要熟悉专业的汽车理论知识,而且要熟练掌握汽车营销方面的理论和实践知识。
三、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提出
我国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经提出“教学做合一”的教学主张,即讲授、学习、实践实训一体化的教学模式[3],打破传统的讲授、实践实训的界限,科学的设置教学做项目内容和实训内容,实现理论与实践相互融合,将课堂设置在可以进行实践的实验或实训车间。这样,使学生由原来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积极的参与,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实践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因材施教。教学内容多与企业的需求相关,实现与企业的良好对接,所带来的实际教学效果需要通过实践来体现。[4]结合汽车营销策划课程特点,采用目标教学法,应用教学做一体化模式。目标教学法的一般过程是:制定目标-实施目标-达成目标。结合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实际情况,设计不同的目标,符合专业要求及以后汽车销售行业需求。培养出汽车4S店需要的.营销能力强且具有一定项目经验的市场营销技能型人才,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要把教、学、做融为一体才能解决问题。
四、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
结合我校毕业生的反馈,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根据企业的需求,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学生毕业后可以从事的岗位主要有:接待、销售顾问、市场调查、营销策划、整车销售、售后服务等工作,结合具体的工作岗位,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素质,以教学做一体化为原则,改革教学方法。
(一)角色扮演法
学生按照2人一小组,小组成员分别担任不同的角色,如销售人员和顾客,并且角色可以互换。各小组成员要完成以下任务:一人充当销售人员,另一人充当顾客。通过角色扮演法,不但让学生掌握了汽车营销工作的主要内容和流程,熟悉各个品牌车型的特点和价值,而且培养了学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创新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以及综合策划能力。
(二)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着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布置在课后需要完成的任务,鼓励学生在课堂积极讨论。例如整车销售的任务:六方位绕车介绍某品牌汽车。教师以国产自主品牌轿车“比亚迪G6”为实际案例,先介绍正前方、打开引擎盖、副驾驶室、行李箱、车后坐、驾驶室等六个方位的特色和卖点,然后和另一名学生搭档,学生充当顾客,教师充当销售人员,耐心的讲解“比亚迪G6”的各个方位,学生在互动教学和案例教学的基础上,更有兴趣参与其中。
(三)实践教学法
实践教学法主要是通过模拟4S店各方面功能以及营销技能展示来体现。校内实践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去体验现代企业经营的真实环境,让学生通过对各种企业生产和经营过程的了解,掌握各种营销方法和技巧的合理运用,培养学生接受新方法的能力和应用能力。
篇2: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在《汽车电器设备维修》课程中的应用论文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在《汽车电器设备维修》课程中的应用论文
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的发展,现代汽车正逐步进入智能化控制阶段,汽车维修业也紧随汽车新技术的现代化步伐迈入了高科技领域,汽车检测和故障诊断成为现代汽车维修工作的关键所在。,汽车维修人员的培养培训被列入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对汽修行业技能型紧缺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以往的教学中采取传统的“课堂+实践”的教学模式,这种方式在实际教学中暴露了许多弊端,为此将该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操教学相结合,合理设计教学模块,采用以行动导向教学,能力本位考核的一体化教学模式。
一、一体化教学内容
“一体化”教学,是指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融合,在教中做、做中学、边学边练,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教学内容的选取在一体化的教学中是至关重要的。为此在一体化的教学中应根据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结合职业岗位能力分析,找出职业岗位所必需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开发相应的课程单元,再结合学生的需要,灵活地加以整合,构建“模块化”的教学内容,并在每个模块或课程的设计中,都要贯穿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体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满足一体化教学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通过对维修企业汽车电器设备维修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汽车电器设备维修学习领域设计了11个学习情境。
二、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设计
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设计是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观而提出的。整个教学过程遵循“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这一完整的“行动”过程序列,让学生独立获取信息、制定计划、实施计划、评估计划,使学生在自己动手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和专业知识。教师根据培养目标,重新把握理论知识与实践课的结合,有意识地利用工作导向的教学设计,训练学生逐步熟悉和掌握六环节,并以此为依据指导学生当前的学习行动,从而为学生从事将来的职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汽车电器气设备维修中学习情境4中“起动系统的检修”中的项目2“起动机的不转动检修”为例,介绍其教学过程的设计。第1个环节以案例的形式引出课题。第2个环节阅读电路图、电路符号、电流路径,接触位置,开关和继电器,告知所要操作的起动机的型号、电路以及所用的设备与工具。第3个环节是对着起动机和电路图,确定需要检修的部件。第4个环节是操做,操做1是拆起动机,第1步教师演示,第2步学生分组自己动手拆,第3步学生总结拆的注意事项;操练2是检修起动机,第1步学生讨论检修项目,第2步学生独立完成检修任务,第3步填写工单;操练3是装配起动机。第5个环节是深化训练,让学生独立分析检测结果,处理故障。第6个环节是归纳,让学生归纳总结起动系统使用与检修时应注意哪些问题,进行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
三、一体化教学的教学方法及评价方法
(一)教学方法
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发展潜力,本课程采取任务驱动、项目导向、一体化等教学模式。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全课程引入“核心实例”,通过真物实训等手段,学生全过程参加核心实例的训练,提高操作技能,接受职业氛围熏陶。
(二)教学过程运行机制
为了充分体现教学场所的实践氛围,设置一体化实训车间,将一体化实训车间划分为理论教学区、训练区和讨论区,实行企业化的环境布局,进行开放式管理。采用分组教学和集中教学相结合、教师主导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规定项目训练和自选项目训练相结合等教学组织形式。校内专业教师、校外技术骨干参与教学全过程,实现学生技能的逐步提高。
(三)考核方式改革
为了检查教学效果,促进教学质量提高,我们对课程考试和考核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和改革。采用知识和技能相结合的考核方式。改变原来一门课程由一份试卷定成绩的传统考核方式,采用知识和技能相结合,期末理论考试和过程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式。
四、课程改革成效
(一)促进了课程建设
本课程改革,推动了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11月本课程被评为院级精品课程,同年,编写了符合教学内容的《汽车电气设备与维修》教材,这将更好地促进本课程建设和发展。
(二)促进了专业的建设和发展
课程改革促进了专业的整体建设和发展。,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顺利通过湖北省重点专业验收。这对教师的要求有明显地提高,进一步促进了师资队伍的建设。每学期教学评价中,课程组教师优良率都名列前茅。
(三)锻炼了一批优秀的双师型教师
在项目化教学中,教师由理论型转变为“双师型”,由传教变为指导。由于教改课程的结构和教学内容非常贴近汽车维修实际情况,教师如果只懂理论而没有维修实践经验,没法完成这种课程的教学任务。因此要求专业教师既能讲解理论又能指导学生动手操作,尤其能在现场教学中运用专业知识去解决遇到的实际技术问题。通过教改课程的实施,已初步形成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
(四)提高了教学质量
用教学改革提升技能大赛竞技水平,用技能大赛促进和验证教学改革。在湖北省高职院校“亚龙杯”汽车维修技能大赛中,我院代表队荣获二等奖。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工程实践能力得到很大提升。
通过该课程教学改革也带动了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其它课程的教学改革,对教学质量整体提高起到了一定的推进作用。
篇3:《礼仪》课程的一体化教学模式论文
《实用礼仪》课程的一体化教学模式论文
摘要:在高职开设《实用礼仪》课程教学,让学生学习和掌握礼仪行为规范,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增强自信心,可全面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在《实用礼仪》课程教学中运用一体化教学模式,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实用礼仪;一体化教学模式;教学效果
在高职开设《实用礼仪》课程,可以使学生学习掌握礼仪知识,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可以加强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促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还可以使学生增强自信心,提高就业竞争力,成功向社会推销自己。在《实用礼仪》课程教学中,怎样使学生喜欢学并学有所得呢?笔者认为关键是要解决怎么教、如何学的问题。礼仪课的教学要生动活泼,提倡快乐学习。教师首先要注重教学互动,激发学生学习礼仪的兴趣,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在《实用礼仪》课堂教学中,笔者就一体化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发现采用这种教学模式,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寓教于乐,深受学生的喜爱,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从塑造学生个人形象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高职学生面临毕业求职、走向社会、工作生活的考验。经验不足、缺乏信心是他们的一大弱点。当他们意识到个人形象对求职面试、工作以及人际交往有着重要影响时,学习礼仪知识的愿望就十分迫切。
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将理论教学与实际训练相结合,通过训练规范学生的仪态举止在学生学习基本举止礼仪时,应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一边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介绍各种规范的站姿、坐姿、走姿、鞠躬、引导等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基本动作要领;一边亲自示范各种规范动作,将动作一一分解,让学生对规范仪态有一个直观、形象的认识。然后请学生与教师一同练习,让学生在生动、直接的练习中把握对仪态礼仪的理解。在练习的过程中,教师逐一指导,纠正学生弯腰、驼背、塌胸、八字脚等不规范仪态举止。
强化形体训练,进一步美化仪态许多学生由于多年养成的不良习惯,造成诸多行为举止不规范。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形体训练是一种特别有效的好方法。在教师的示范带领下,和着美妙的音乐,从芭蕾基础训练、形体组合到健身操,一套套的动作训练下来,学生情绪高涨,劲头十足。经过一段时间的强化形体训练后,每个学生的动作都逐渐变得协调,有韵律感和美感了。这样不仅促进了学生对基本举止礼仪动作的掌握,更进一步美化了学生的仪态。
采用多种训练方法,全面提升学生个人形象为避免学生练习过程的枯燥和疲劳,可采用音乐伴奏、分组练习、个人表演、相互观摩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保持愉悦的心情进行练习。学生逐渐克服了胆怯害羞的心理,大胆愉快地投入到训练当中。在进行仪态训练的同时,逐步增加训练内容,如用嘴咬铅笔、用纸蒙住面部等方法训练微笑和眼神;生活中端茶倒水、问候指路、递接物品等日常行为规范动作;服务人员鞠躬、致意、引导等规范礼节;学习使用一些日常文明礼貌用语,使学生全面感受言行举止礼仪的综合表现。这样的礼仪行为规范练习,始终贯穿在每节课中。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每位学生都明显地感觉到自己变得大方、自信,个人形象和气质得到了较全面的提升。
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丰富课堂教学
借助音像、多媒体课件、网络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视听结合,使学生更清晰、直观、准确地把握教学内容,提高了学生学习礼仪知识的兴趣,丰富了课堂教学,弥补了传统教学手段单一的不足。
借助音像演示,进行同步练习,掌握基本技法在学习仪容礼仪时,可请学生观看著名化妆师有关美容化妆的教学片。从介绍皮肤的结构、保养、化妆程序到化生活妆、晚妆、演出妆、白领工作妆的各种步骤方法,利用影像向学生分步演示基本技法和要领,并请学生同步练习,教师进行个别指导。经过多次练习后,学生就能掌握化妆的基本技法。同样方法,学生还可学习掌握各种发式的梳理、各式丝巾的结法以及领带的打法。
运用多媒体技术,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人们对服装往往都比较感兴趣,学生也不例外。从网上下载一些服装、包、配饰和人物的精美图片并制作成课件,只要操作电脑进行自由搭配,立刻就能比较出服饰搭配的不同效果。学生争先恐后地进行现场点评,与教师一同归纳总结出与人的年龄、身份、地位、工作、环境相适应的服饰礼仪知识。
运用案例教学法促进学生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案例教学法是教师在教学中,利用一些典型的事例,引导学生从礼仪的角度上学会分析、思考;通过讨论,发现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由于这些案例贴近生活,有的甚至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所以,学生学习礼仪知识的积极性高,参与意识强。
案例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发现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在学习每一种礼仪知识前,教师应利用一个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发现问题,继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如学习规范语言礼仪,针对许多学生说不好普通话的现状,笔者就采用营销人员用方言接待顾客,造成许多误会的案例,引起学生对说普通话的重视。学生纷纷表示:“学说普通话 从我做起”,“学生要做推广普通话的表率”。礼仪课上,通过练习绕口令、读短文、诗歌,练习普通话的标准发音;通过讨论、对话、回答问题、辩论,练习普通话的口语表达;在日常生活中也广泛使用普通话进行交流。这样,学生的普通话从不会说、不敢说,到说得越来越顺、越来越好。
针对专业特点,采用典型案例,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针对专业特点,应采用典型案例教学。如旅游专业学生在学习接待礼仪时,引导学生从礼仪的角度分析思考“小王的一天”的'案例。案例中,小王的接待工作失礼在哪里?并提出避免失礼和解决失误的办法,教师再进行补充,学生也学习到了接待工作中必须遵守的基本礼节。针对管理专业的学生,采用“前台咨询员接电话遭投诉”的案例,分析咨询员遭投诉的原因,训练学生用亲切、悦耳的声音,礼貌接听电话。由于案例缘于生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参与意识强。通过认真思考,勇于发表个人见解,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个性的发展。
师生共同创设情境,进行模拟“实战”演练
师生共同创设情境,演示情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加强感性认识,提高参与意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表现能力。
通过语言描述,师生共同创设情境,并分饰角色,体验真实感受在学习日常交往礼仪时,可把全班分几组设计出不同的见面介绍情境,请学生分饰不同角色,体验真实感受。如男女之间;长辈、晚辈之间;领导、同事之间、拜访客户等不同对象和场合的见面介绍情境。演示前,学生首先要了解介绍的礼节,有哪些礼仪规范?而后再进行演示。演示结束,大家一起逐一点评学生演示中的仪态、表情、语气及细节的表现。真实、准确、到位的演示,能强化学生的印象,锻炼学生的胆量,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表现力。
模拟求职,“实战”演练求职是高职学生共同面临的问题。求职面试时的表现,关系到每个学生的切身利益。在学习求职面试礼仪时,结合高职学生特点和专业特色,要求每个学生精心准备,用心体会,全情投入模拟求职“实战”演练中。具体做法是:从求职的案例入手,了解招聘、应聘的礼仪及应注意的问题。假设几家招聘单位并介绍其单位特点、招聘条件。应聘人员需准备好个人的简历、求职信、自我介绍、特长展示及回答主考问题的方法等。经过一番精心准备后,学生先分两人组或四人组,先进行自我介绍、回答问题的练习,再结合言谈举止、表情手势、应聘礼节等进行综合训练,教师分组进行指导。“正式招聘”开始,学生分别进行模拟应聘。在应聘过程中,要求其他学生当考官仔细观察。在表演结束后请“考官们”运用所学的礼仪知识对应聘人员进行综合评价,如仪态、表情、眼神、语言、礼节等方面表现如何?有哪些不符合规范?需要怎样改进?最后由教师总结评价,肯定成绩,指出不足。经过模拟招聘“实战”演练,学生感到收获很大。
实践证明,在《实用礼仪》课堂教学中,运用一体化的教学模式,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能激发学生学习礼仪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礼仪知识的积极性。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是加深学生对礼仪知识的掌握、提高礼仪课堂教学效果、训练学生综合运用礼仪知识的一种有效手段。
篇4:一体化教学课程模式的研究 ――汽车维修专业一体
一体化教学课程模式的研究 ――汽车维修专业一体化教学改革阶段成果
内容摘要:本文结合我校汽车维修专业开展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探讨和实践,重点阐述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进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具体介绍了汽车专业一体化教学的特点,一体化教学模块课程的开发方法和课程结构,一体化教学课程组织实施方法和评价。为其他专业开展教学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关键词:汽车专业 一体化教学 课程开发与实施
汽车工业是产业关联度高、规模效益明显、资金和技术密集的重要产业,在我国,目前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广东省委、省政府已将汽车工业确定为广东省三大支柱产业之一进行重点培育。近几年,广东省汽车工业迅速崛起,成为华南地区最大的汽车生产基地。广东省拥有汽车工业企业430多家,其中汽车生产企业52家。伴随着丰田、日产、本田、现代等世界著名汽车制造企业落户珠江三角,汽车后市场将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汽车产业已成为促进广东省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根据调研和行业人力资源需求的分析预测,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大幅度上升,全国汽车维修行业每年需要新增近三十万做作业人员。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被国家六部委列入“职业院校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四个专业领域之一。
汽车产业的发展给职业技术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职业技术教育的就业和发展功能的内涵得到进一步的拓展。根据社会用工需要设置专业,根据岗位工作内容开设课程,根据用人市场变化适时调整教学内容,构建以能力本位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活动课程体系是当今职业教育界课程改革的新趋势。我校在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研究所、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职业培训与就业技术指导中心等多位专家的指导下,以现代职业教育理论为先导,在深入分析汽车后市场各就业岗位工作任务的基础上,构建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一体化课程体系,努力为社会培养适销对路、受企业欢迎的人才。
一、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特点
(一)对传统课程体系实施改革的必要性
受传统教育的影响,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始终没有摆脱传统的教育模式,理论和实训教学相互脱节,与职业教育的要求相差甚远,从而影响了教学目标的实现。
1、不利于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
在传统教学安排中,习惯于先学理论知识,再进行实验性验证或专业技能训练。学生在学习专业理论知识时,由于缺乏对知识的感性认识,对抽象的专业知识只能“死记硬背”、“似懂非懂”,学生的学习更谈不上“深入理解”、“举一反三”。尤其是教师把实践操作过程在课室进行板书教学时,学生更觉得“摸不清头脑”、“抽象空洞”、“枯燥乏味”。而到进入专业技能实训教学阶段,学生虽较感兴趣,但专业技术理论知识已遗忘甚多,往往局限于模仿性操作训练,而无法在正确的理论指导下去形成系统的综合技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分离,造成学生的专业兴趣得不到激发,学习积极性难以调动,结果是越学越乏味,逐渐失去了学习专业的信心,专业学习也就成了学生的负担,严重影响卫教学质量的提高。
2、不利于专业课程各教学环节的相互配合。
现代汽车技术是由若干子系统构成的。若是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简单地把各子系统设置为各门学科课程进行教学,则各学科教学必将按各自的学科体系实施,各学科之间难以有机衔接,教材之间的内在联系难以协调,教学内容不能合理统筹,有的知识可能各个子系统课程都会提及,造成内容重复,有的知识的学习先后顺序不协调,基础知识可能还未全部掌握,综合运用的内容就已经开始了,知识的学习违背了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严重影响了教学效率的提高。
3、不利于造就“双师型”的教师队伍。
职业教育若长期沿用普通教育的课程设置,以专业理论知识为本位,强调知识的传授灌输,忽视以培养实践能力为主的职业教育特色,将容易使教师产生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不利于造就一支既能讲授专业理论,又能指导学生实践的符合职业学校专业教学要求的“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
4、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传统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计划大多是专科教学计划的压缩版,是学科型的知识体系,因此,课程内容与生产实践相脱节,学非所用,学非所需,知识与能力联系断裂,培养出的学生无法适应生产一线的要求。
因此,破除陈旧的职业教育理念,建立现代教育观,打破学科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适应行业需要、具有职业教育鲜明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理论脱离实际的课程体系和陈旧的教学内容,建立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与创新能力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教师队伍重理论轻实践的知识结构,建立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教学改革,不仅非常必要,而且十分紧迫。
(二)“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特点
当前,知识经济初现端倪。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企业用工不仅仅需要经验型技能、技术型技能的人才,更需要一批掌握多种不同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汽车后市场对专业技术人才的要求也从上岗操作型逐步转为复合技能型和知识技能型。因此,为适应现代社会需要,职业教育方法应紧紧围绕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运用“一体化”教学模式,集理论学习、现场观摩、技能训练于一体,集计算机网络、动态仿真软件、现场设备控制综合运用于一体,既重视理论的学习、运用和指导作用,又突出对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以“一体化”教学模式产生聚集效应,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
1、“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内涵
“一体化”教学模式是由师生双方共同在“一体化”专业学习站完成某一学习任务的教学模式。
“一体化”教学模式体现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一体化、教学情景与工作环境一体化、教师与企业内训师一体化、学生与企业员工一体化,最终实现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情景、教师队伍与生产实践无缝对接。
2、“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特点:
(1)职业定向;
教学内容与企业生产实践相对应,有的可以与工作岗位相吻合,其课程的职业定向性十分明确。
(2)实用
“一体化”教学把理论教学和技能训练融为一体,让学生在真实的现场感知、现场操作过程中学习专业知识,理解专业理论,培养专业操作技能,课程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以实际工作需要要为度,课程重点在于职业技能的学习和养成,从而形成连贯的、全面的、完整的教学体系。
(3)高效
“一体化”教学使多门理论、实践课程的相关内容有机地结合,形成连续的专业知识学习和基本操作技能训练的学习过程,使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和专业技能的掌握相辅相承、互相配合,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
(4)有利于培养综合素质
以“一体化”模式教学,能利用模拟环境和问题情境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能力;能借助多媒体、模拟系统等教学资源培养学生自主思维、探索学习能力;能运用人机技术和参数处理技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不断探索精神和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能以真实现场情境及真实系统实施教学,提高学生操作技能,并通过组织学生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和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与人合作”、“与人沟通”的素质。
(5)教学方式发生深刻变革
教学方式实现五个转变:教学从“知识的传递”向“知识的处理和转换”转变;教师从“单一型”向“双师型”转变;学生由“被动接受的模仿型”向“主动实践、手脑并用的创新型”转变;教学组织形式由“固定教室、集体授课”向“室内外专业学习站、实习车间”转变;教学手段由“口授、黑板”向“实物、多媒体、网络化、现代化教育技术”转变。
“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的特点。
二、一体化教学的模块课程的开发结构
随着现代化生产技术的发展和精益管理方式的推广,对人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职业教育要以培养学习者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为目标。但是长期以来我国原有的课程体系是建立在“三段式”教学模式基础上的,以学科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普通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实践教学分段排列;专业基础课安排过多,各学科仍过于追求各自理论体系的完整性,不是从生产实践中引出课题,针对性较差,造成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各门课程各自独立,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不足,培养目标达不到用人单位的需要。因此,职业教育课程体系进行大的革命,改革传统的课程开发模式势在必行。
(一)建立基于工作任务的职业教育课程理念
要进行深刻有效的变革,人的教育教学思想理念必须先行。综观世界职业教育发展史,职业教育的课程开发经历了“学科系统化”、“学习理论导向”和“职业分析导向”模式,正在向“工作过程导向”的模式发展。一年多来,我们聘请了教育部、劳动部、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的多位职业教育专家来校讲座,用当前先进的职业教育理论武装学校各级领导干部、专业带头人和教学骨干的头脑,广泛开展教学研讨和小范围的实验,不断领会基于工作任务的职业教育课程理念的内涵。
1、以工作过程为主线
按工作过程中活动与知识的关系来设计课程,突出工作过程在课程中的主线地位,按照工作过程的需要来选择知识,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理论与实践,培养学生关注工作任务完成,为学生提供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
工作任务分析是课程开发的源头。通过分析,把工作过程、工作任务一一列出,进行分类,层次清晰,整个流程表达完整。
2、以职业能力为基础
以“能力”为基础,按照工作的相关性划分模块。打破了单纯以“重复、刚性”的操作技能为主要内容的“实训教学”的理解。注重职业情景中的实践技能的培养,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技能的迁移能力。
3、以工作实践为起点
学生入学后,按照教学计划的安排尽早进入“一体化”教学氛围,在模块课题的实践中学习,提高了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职业爱好,并逐步养成自我学习、主动学习、愉快学习的态度。
(二)以工作过程系统化开发校本课程
根据目前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基本技术,我校举办了汽车专业工作任务分析的研讨会,按照如下步骤进行汽车维修专业的课程开发。
1、聘请来自于珠江三角洲的15名各类汽车维修企业专家担任汽车专业工作任务分析的行业专家。他们都是来自与毕业生就业岗位相对应的不同性质、类型、规模、层次的汽车维修企业,并具有多年实践经验,保证了工作任务分析完整性,基本覆盖工作岗位群。
2、引导工作分析专家进行汽车维修任务的分析。由于企业专家来自不同的企业,其工作性质和内容都不尽相同,我们采取了头脑风暴法,尽可能地把不同意见展现出来,整合不同专家的意见,形成专家小组认可、线索清楚、层次分明的工作任务分析表。
3、聘请校内有企业工作背景的专业教学骨干作为课程开展专家,进一步对任务、项目、能力、知识进行分析综合,根据岗位工作内容进行工作项目、工作任务、工作行为分析。分析出来的工作项目用于指导搭建课程结构,工作任务、工作行为用于构建课程教学内容。在工作分析时,必须确定各级工作任务的使用频率和难易程度,以便确立适用于不同层次的专业课程和学时安排。
4、建立汽修专业模块化的课程体系
通过系统的工作任务分析,我们获得了汽车维修企业一线的工作任务情况,完成了工作任务分析表。在职业教育专家的指导下,根据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指导思想,参照美国ASE标准,将工作领域的工作项目和内容转化为学习领域的课程内容,构建汽车维修专业全新的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课程体系,形成一系列职业活动导向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校本教材等教学文件。
例如对汽车维护、汽车修复、汽车故障检测和诊断三大行动领域进行进一步的解剖和选择,根据汽车维修的项目确定汽车发动机、底盘、电气、空调的检修、汽车维护为主要学习领域;按照汽车新技术维修的发展趋势和教学规律又确定发动机电子控制、底盘电子控制、车身电子控制检修、典型车系维护和检修学习领域;根据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和新岗位对人才的需求特点,在此基础上确定了汽车商务、汽车维修管理、汽车美容、汽车钣金喷漆维修学习领域,可供学生选修,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此外,支撑上述主要学习领域的基础是基础素质学习领域,主要有计算机应用、专业英语、应用文写作、汽车机械基础、机械识图与制图、汽车电工电子、资料检索等模块。
目前我校正按照这样的思路来进行“汽车检测维修专业”中、高技专业的课程改革,把专业学习领域整合为必修十二个模块,选修九个模块。现有各专业可根据专业方向选择相应的模块。例如汽车商务、汽车钣金喷漆等模块作为学生选学能力拓展模块进行专门化的学习。培训大中专课程班选择相应的教学模块及子模块.见表1-1:
序号 必修模块名称 序号必修模块名称
1 发动机检修模块 1汽车营销模块
2 底盘检修模块 2汽车配件销售模块
3 电气检修模块 3汽车旧车销售模块
4 汽车空调检修模块 4汽车维修管理模块
5 汽车美容模块 5汽车钣金修理模块
6 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模块6汽车喷漆模块
7 底盘电控系统检修模块(AT、ABS、ESP)7 汽车维修顾问模块
8 车身电子控制检修模块8汽车单片机及局域网模块
9 典型车系综合故障检修模块9汽车资料查询模块
10汽车检测模块
11汽车维护模块
12汽车考证训练模块
注: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另设教学改革的方案。
三、“一体化”教学课程的组织和实施
(一)建立汽车模块一体化学习站
为了更好的适应教学要求,尽最大可能的节约教学资源,根据汽车专业模块的要求改造现有的汽车实训场,建立“一体化专业学习站”。参见图1。站内设置“汽车模块系统配套的教具”满足实训教学的现场操作、技能训练等。大力引进电化教学手段,使新的教学设施日益完善,使教学化管理与现代社会信息化相结合,提高教学效率。为实施教学改革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根据我校的实际运作和04、05级汽车专业的教学需要,制定出我校汽车专业课程模块,包括必修和选修部分。按每班25人的班级规模测算,汽车专业一体化课室在现有实训场的条件下进行改建和扩建,共建一体化教室40间,并实施配套建设,为一体化教学提供物质保障。目前,董事会已投入120多万元作为第一期的建设费用。
(二)教学文件的编写
专业科成立了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及教材审核小组。初步制定了实施的教学计划,配套的教学大纲。并按新组建的专业教研组为单位协调组成了十二个模块课程开发小组,每个小组二至三名专业教师,分别担任教学讲义(教材)的编写并在后教学过程中承担相应模块教学任务。
教学讲义(教材)的编写具有以下特点:
1、学习单元是一种规范化讲义,有固定的栏目和格式;以明确的学习目标开头,以进度(成绩考核)结尾,首尾紧密相连。
2、每个学习单元包含一项特定的技能或知识,学生在学习时,不会因内容庞杂、互相干扰而影响学习效果;每个技能型的学习单元都包含详细的工作步骤,能保证学生以最佳的方式掌握技能;突出动手能力的培养,强调“做”而不强调“知”;每个单元都是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结合维修案便增强实用性。
3、学习内容简明扼要,并配有大量插图,图文并茂的教材增强了直观性,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教学安排和整体运作
在实际教学组织过程中,根据该专业所对应的工作过程,根据培养方向划分若干个学习模块,根据特点实行项目化教学。
为保证每个模块的课程容量,一般可根据内容和课时分解为4-6个课题,每个课题又可细分6-8个分课题(单元),以便于动作。
例:以在校汽车专业技工班级的教学安排进行说明。模块流程和教学流程设计如下:
1、模块流程:
第一学年:
钳工--发动机检修--底盘检修--电气检修--空调检修--汽车美容
第二学年:
发动机电控--底盘电控--车身电控--整车检修--汽车检测--汽车维护--汽车考证
(1)将一年级全部学生分成若干个教学组(每组约25人),将各组以学年时间段为单位分别安排到第一学年的各模块之中,模块之间以6周为步进单位进行教学循环。各模块内可安排6组,每组以1周为步进单位进行循环。第二学年根据专业方向来选择相应的模块。
(2)将二年级学生分成若干个教学组(每组约25人),将各组以学年时间段为单位分别安排到第二学年的各模块之中,模块之间以5周为步进单位进行教学循环。各模块内可安排5组,每组以1周为步进单位进行循环。
(3)培训课程班,按25人每组分成小班,将根据开班时间需要选择相应的模块,各组以学年时间段融入模块中。
(4)高职机电系汽车专业班级实训教学根据教学计划统一安排。必要时安排双班。
(5)汽车中、高级技工的公共基础课程分段安排在2年内模块教学之间穿插进行。
(四)
一体化教学的实施、评估与反馈
1、实施过程:
(1)教学实施前检查:教学资料、设施检查,指导教师相关培训检;
(2)实施步骤:
根据教学安排,将各班级进行分组,一般按25人进行分组,每周定期轮换。指导教师帮助学生了解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介绍教学场所的设施、安全规则注意事项;告诉学生学习材料领取及贮放手续,工具材料的领取及贮放手续。
教学组织一般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方法实施操作技能教学,在大多数情况下可采用程序化技能培训法--五阶段教学法(准备、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练习、教师点评考核),部分学习单元可采用项目教学法,锻炼学生的创造性。学生在学习自我研究时,教师应有计划地指导和辅导,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学习过程中,当多数同学产生共同问题时,指导教师将情况反馈给学习单元开发者;
(3)教学管理:注重教学过程管理对全过程进行管理和控制。日常加强教学秩序的巡查和监控。
2、教学评估
汽车专业科成立专门的考核小组,对各个模块学习结束后进行考核和质量评估,每周五安排教师进行考核,实行教考分离。主要对学生进行应知、应会、应答进行考核。专门组织学生问卷调查,及时了解和跟踪教学效果。定期举行教师座谈会了解教师对一体化教学的建议和意见。
为了配合整个教学改革,我们还初步设计了学生与教师的评价方案,目前正在修改中。
四、课程改革的初步成果
1、学生的综合素质达到显著提高。由于一体化教学比较直观,学生认知效率高,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双边活动效果好,改变了以往学生厌学的局面。通过采用小组讨论和项目教学法,培养了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了学习能力和交往能力。
2、根据能力、知识和素质的需要而组合优化课程,课程体系实现了突破。
3、探索了新型的多样的教学方法。
4、改革了考试方法和评价体系。
5、一体化教学课程模式的开发和实践,受到专家的好评。通过调查、座谈、问卷等方式听取教师、学生、家长对专业开发、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反馈意见,满意度达97.4%。
6、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通过教改,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实践发生了以下几方面的重要变化:全体教师树立起正确的课程观,明确职教课程是以能力本位与人格本位为核心,认识到在学习化社会中,应利用各种学习机会提高学生的素质的重要性,通过学知、学做、学会生存,学会与他人共处,完善学生的人格--达到职教课程改革的根本目标。另外从传统的职教课程“以教师为中心、技能为中心”观念的转变,推动职业教育向本质回归,极大地提高教师的责任心。由于分工明确,教师必须不断提高理论和实践教学水平,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
7、涌现了一批教学的研究成果,教师和学生的研究能力明显提高。目前已编写《汽车发动机检修》、《汽车底盘检修》《汽车电气检修》等二十多本一体化教学讲义,机械工业出版社正在洽谈出版事宜;撰写了论文《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探讨和实践》(获广东省技工学校优秀论文二等奖);根据工作任务分析开发设计的汽车维修教学计划和大纲,适合汽车维修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要,具有推广价值。这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反映了我校在教学改革、培养创新能力、实践教学、研究性学习等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8.构建一体化教学的课程模式是以经济的发展和社会需求为依据。以我校汽车专业课程研究为个案所形成的全新课程体系的经验,进一步推动了我校其它专业的教学改革的深入。特别是为下一阶段构建学分制的教学体系的教学改革打下坚实的基础,具有现实意义和推广意义。
我校汽车维修专业构建一体化教学的课程模式实施以来,虽然取得初步的成效,但我们在研究中也产生一些困惑,还有不完善之处。如中、高级技工的培养目标在教学过程的区分有待深入研究和加强,课程评价体系还较粗略。我们还要在教学改革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研究,逐步构建完善的职业活动导向的课程模式。
主要参考文献:
1.蒋庆斌 徐国庆《基于工作任务的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研究》
2.赵志群 《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新概念》
3.蒋乃平 《符合型人才与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课程改革》
课题组主要成员介绍;
谢展鹏 课题组组长 校长 讲师 高级工
于仕斌 课题组副组长 教学副校长 讲师 高级工
邓育年 课题组副组长 职教所所长 高级讲师 工程师
乔本新 课题组副组长 教务处处长 高级讲师
潘伟荣 课题组副组员 汽车专业科科长 讲师 高级技师
杨庆彪 课题组副组员 汽车专业科副科长 讲师 技师
严安辉 课题组组员 汽车专业科科长助理 讲师 技师
谌其军 课题组组员 汽车专业科教研组长 讲师 技师
篇5:高职民航服务类专业服务礼仪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模式浅析
高职民航服务类专业服务礼仪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模式浅析
新形势下的社会需求要求高职毕业生具有很强的实践能力,用人单位希望人才拿来就能用,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改进教学方式,把职业技能培养作为重中之重,创造出学生能看、能摸、能操作的教学环境,做到在教中学,在学中做,在做中学,教,学、做合一.
作 者: 作者单位: 刊 名:网络财富 英文刊名:INTEMET FORTUNE 年,卷(期): “”(12) 分类号:G71 关键词:教学做一体化 服务礼仪 教学模式篇6:教学做一体化模式下的体育教育教学论文
教学做一体化模式下的体育教育教学论文
【摘要】高职体育作为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目的是为社会输送具备体育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突破了理论与实践教学分割的状态,教学目标、形式、内容及方法均以学生的体育能力发展为根本出发点,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的主要发展趋势。本文将以“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内涵为切入点,分析其在高职体育教学中应用的困境,以谋求新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教学做一体化;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教学模式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内涵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由来已久,美国著名教育家约翰杜威的核心教育思想之一是“做中学”,他主张“教育就是生活”“学校就是社会”,反对灌输和机械训练,陶行知作为杜威的学生,深受其教学理念的影响,并在教学实践中将“做中学”的内涵予以延伸和拓展,提出了“教、学、做合一”,将三者融为一个整体,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的教、学、做交互进行,转变了传统单向的知识传授模式,变抽象的知识内容为直观、具体的实践活动,并通过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学习,深化其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并培养其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以此实现学生职业能力的显著提升。“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指导下的高职体育教学,实质上是将体育理论知识、技能训练及实践应用能力等教学内容有效融合在一起,其转变了传统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以学生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的双向发展为目标导向,突破了固有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不再局限于课本的理论知识,而是将理论与实践相融合,根据教学整体规划设定合理的教学项目,以“任务驱动法”为基本教学方式,为学生创设丰富多样的实践学习环境,让其在“边学边做”中学习体育知识、锻炼体育技能。在此过程中,教师通过体育知识的全面讲解、动作的标准示范,帮助学生搭建基本的知识架构,形成对体育知识的初步认知,并充分挖掘学生自我学习及操作能力。由此可知,将“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融入高职体育教学是实现教育价值最大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回归教育本质的必然选择。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指导下的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的困境
1.教学理念陈旧落后,制约了教学模式的优化发展传统教育理念影响下,高职体育教学仍然沿袭以教师为主导的模式,多采用“灌输式、教条式”的教学方法,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其兴趣爱好和个性化发展需求被严重忽视。而且,教学内容单调乏味,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同时,在“唯理论”教学论影响下,高职体育教学过分强调理论教学的重要性,实践性教学严重缺失,且实践教学条件不足,不能为学生创设多样性的实践教学环境,体育运动技能和实践技巧无法得到有效锻炼。高职体育教学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先天条件不足,仍需不断完善。2.教师队伍建设滞后,教师的“双师”素养亟待提升“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引入,强调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并重发展,这是提升学生体育综合素养的基础和前提,而“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成为了紧迫之需,其要求教师既要具备艰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又要熟练掌握体育运动技能,并具有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由此才能够支撑“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具体实施。而且,高职院校的学生理论基础和能力参差不齐,存在较大的差异,这要求教师不能采用传统的“一刀切”的教学方法,应该根据学生差异,因材施教。但是,当前高职体育教师队伍建设较为滞后,多数教师为专业院校毕业的应届毕业生,未经过社会的历练就直接进入高校教学,实践经验不足,抓不住教学重点和难点,无法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有效结合,致使理论与实践教学衔接困难,这成为“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高职体育教学中实施的主要瓶颈。3.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缺少有效的激励机制高职体育教学评价体系是为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对教师的教学活动进行全程的跟踪、评估,以测定教学水平和质量的关键要素,全面、科学、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是确保上述评估过程的必要前提。尤其是“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引入,理论与实践教学并重发展,教学内容、方法及手段等均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但是,教育评价体系仍沿袭传统的内容,“唯理论、唯分数”论的偏激做法普遍存在,教学评价中将着力点放在了考试分数和理论教学层面上,而对于实践性教学,则因为缺失基本的评判依据和标准而无法进行正确评估,甚至予以忽略,这势必影响教学评价的客观、公正性,不利于据此对教师进行差别性的奖惩,进而降低教师实践性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从根本上制约“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深入推广。
高职体育“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发展的主要着力点
1.更新体育教学理念,反思体育教学的价值追求“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发展,将体育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双重提升作为目标导向,其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将首先驱动教学理念的更新发展,并引导教师、学生反思体育教学的价值追求。毋庸置疑,体育作为综合性的运动项目,其能够锻炼人的体能、增强人的意识、开动人的脑筋、维持人的身体健康,具备多元化的价值,而高职体育教学在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过程中,理应将这些价值理念内化于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全过程,以学生兴趣、爱好为出发点设置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手段,尊重其个性化发展需求,并努力激发其学习热情,促使其产生体育知识学习和锻炼的积极性与自觉性,从而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实现高职体育教育价值的提升。
2.注重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双师”素质的提升一直以来,我国多数高校均处于封闭教学状态,缺少与企业之间的联系,校企合作尚未全面推行,致使教学内容过多集中在理论知识上,实训机会较少,由此培养的`专业教师都是知识型、研究型人才,实践经验和技能严重缺失,自然也就不能胜任“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为此,高职体育教学改革中,应该强化对“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可定期组织教育培训,创造更多的实训锻炼机会,让教师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实践活动,进而总结实践经验、更新专业知识。同时,可通过多元激励机制的构建,来引导教师更加积极主动参与企业实践,自主探索实践教学的新内容和新方法,以适应高职体育教学的新发展。
3.变革教学管理体制,推进教学评价体系的优化发展“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发展将突破固有教学管理体制的束缚,强化管理的服务性,变传统的单向灌输式教育为服务学生知识学习和实践锻炼,其将驱动全新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高职体育教学的“教学做一体化”发展,将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效衔接,让学生在边做边学中进行自主探索和学习,其转变了教师的职能性,师生的双向互动、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双重提升,成为了衡量教学质量的新标准。由此,教学评价体系也应随之重构,应该强化对教学全过程的监管和评价,并不断丰富评价内容和形式,将以往理论与实践教学相分割,将过分强调理论教学评价,转向“教学做一体化”全方位、立体化的评价,既要测评学生的学习效果,又要评估教师的教学过程,以此推进教学评价体系的优化发展。
结束语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强调对学生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双向培养,打破了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界限,将两者有效融合,使得教、学、做交互进行,真正实现了学生综合职业素养的提升,其为高职体育教学模式的深化变革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并驱动其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全方位的变革发展,进而从根本上促进其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施建明:《高职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运动》第6期,第129-130页。
[2]岳国新:《浅析“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下高职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商》第9期,第257页。
[3]孙红梅:《高职体育教学中的“教学做”一体化模式》,《镇江高专学报》第26卷第1期,第103-105页。
[4]叶鹰、孟军、马莹心、王松涛、唐蜜、张才成:《论构建高职体育与企业体育一体化课程教学体系》,《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第2期,第28-29页。
[5]王松涛、孟军:《构建高职体育与企业体育一体化课程教学体系》,《当代职业教育》年第9期,第29-31、25页.
篇7: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护理教学的应用论文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护理教学的应用论文
摘要:目的研究考察在护理基本技术的教学中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所取得的教学成果。方法本次研究随机抽取我院15级护理专业的两个班级作为实验对象,每班50名学生,将1班设置为对照组,2班设置为实验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授课,实验组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育模式对学生进行授课,周期授课结束后,对参与学生进行教学考核总结教学效果。结果由统计结果可知,在理论考核方面,实验组中学生的理论成绩要明显高于对照组中学生,且两组学生的成绩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实践考核方面,实验组中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技能掌握程度均要远远优于对照组,且两组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由调查问卷的结果得知,实验组95%以上的学生认为“教学做”一体化的教育模式能够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其交流、沟通能力,激发学习兴趣。结论在护理基本技术的教学中应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育模式能够明显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加强实践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开发智力潜能,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应该加大教学推广力度。
关键词:教学做一体化;护理基本技术;教学模式;教学效果
“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体系是将整个教学过程进行整理融合,以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动手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制定独立的教学大纲、计划,从而构建整体的职业能力培养体系[1]。实现一体化的教学整体目标的基本保障是各个教学环节的落实。一体化的教学是一种职业教学方法,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通常是由一位教师或是一组教师协同制定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并按计划进行教学授课,保证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及时了解掌握。“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体系是以工作过程为基础,以教学任务为驱动,以教学情景为依托,做中学,学中做,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2]。护理学专业作为一门强实践性的主干课程,一体化教学将教学过程中的学和做完美结合,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本次研究通过将护理专业的学生进行分组,分别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为其授课,考察周期授课后两组学生的教学效果,现就具体研究内容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15级护理专业的1班和2班作为此次试验的研究对象,每班50名学生,将1班设置为对照组,2班设置为实验组。对照组中男性同学0名,女性同学50名,平均年龄为(18.68±1.05)岁;实验组中男性同学3名,女性同学47名,平均年龄为(18.75±1.32)岁。两组患者均使用同一教材由同一老师进行教学授课,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学习成绩以及课堂气氛等一般材料并没有显著差异(P>0.05),所得数据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针对两组同学给予不同的教学方法,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授课,即将理论讲解与动手实践分离开,首先教师在课堂上为同学讲解理论知识,随后在实训室安排学生上实验课,由教师进行操作演示,随后让同学分组进行练习。实验组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育模式对学生进行授课,即教学过程中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将实训室作为教学地点,教师根据需要讲授内容以及教学目的提前对同学进行分组。每组同学分别轮流扮演护士、患者角色,教师带头边教边做,同学边学边做,整个教学过程要以“做”为中心,在教学过程中体现教学做相结合。
1.3评价指标
1.3.1客观评价
客观评价方法周期授课结束后,对参与学生进行教学考核,主要分为理论知识考核和专业技能考核。其中理论知识考核以试卷评分形式进行,试卷采用百分制由学校统一命题,并进行流水阅卷;在理论知识考核后一周对学生的专业技能进行考核。专业技能的考核主要包括无菌技术、女性病人导尿术、静脉输液、铺床法、青霉素皮试液配制五个考核内容。每名学生随机抽取试题,随后针对试题进行一对一考核,每个考题项目由特定的教师监考负责,成绩同样为百分制,对两组学生执行相同的评分标准。
1.3.1主观评价
主观评价方法周期授课结束后,采用问卷调查法考察学生对教学做”一体化的教育模式的看法。调查问卷的主要内容包括学习的主动性、学习兴趣、课堂气氛、对专业知识的理解程度以及掌握的牢固程度、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能力以及解决能力等方面。所有发放的100份调查问卷均有效收回。
1.4数据分析
所得数据经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以P<0.05为判断标准,说明数据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理论知识考核成绩情况
根据所得结果可知,对照组中分数大于80分的学生有17名,占总人数的34%;实验组中分数大于80分的有31名,占总数的62%,实验组的人数要明显多于对照组,且两组数据之间差异显著(P<0.05);且实验组中没有出现不及格的学生,对照组中有6名同学成绩小于60分,两组数据之间差异显著(P<0.05);就平均成绩来看,对照组的平均成绩为(70.95±8.21)分,而实验组的平均成绩为(86.42±7.84)分,由此看出实验组的平均成绩要远远优于对照组,且两组数据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学生具体的理论知识考核成绩情况见表1。
2.2专业技能考核
情况由统计结果可知,实验组学生的在无菌技术、女性病人导尿术、静脉输液、铺床法、青霉素皮试液配制五个方面的专业技能成绩均要高于对照组学生,即实验组中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技能掌握程度均要远远优于对照组,且两组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具体专业技能考核成绩情况见表2。
2.3主观评价情况
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收集学生对实施的教学模式的评价。统计调查问卷结果显示,针对学习的主动性、学习兴趣、课堂气氛、对专业知识的理解程度以及掌握的牢固程度、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能力以及解决能力等方面,实验组中学生“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评价要远远优于对照组中学生对传统教学模式的评价,经统计学分析后,两种教学模式之间评价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95%以上的学生认为“教学做”一体化的教育模式能够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其交流、沟通能力,激发学习兴趣,这说明了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更受学生的喜爱认可。
3讨论
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为课堂讲授式教学,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中心,单向的流动知识,即知识是从教师到学生的过程。课讲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性、自觉性以及创造性都受到了严重的限制。“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是在能力本位的基础之上,将理论知识教学与实践能力教学相结合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由上述实验结果可知,“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能力以及专业技能能力,并能够体现在成绩考核上。就理论知识的考核方面,实验组中学生的考核成绩要远远高于对照组中的学生成绩,且两组数据之间差异显著;实验组中分数大于80分的学生人数也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分数达到优秀的占总人数的62%;而实验组中分数不及格的人数为0,也就是全班考核成绩均为合格,而对照组中有6名学生分数小于60分,占总人数的12%;在考核平均成绩方面,实验组中学生仍然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总结上述实验结果可知,“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在课堂上消化吸收基本的理论知识,加深了对理论基础的理解掌握,能够显著提高理论知识考核成绩,为专业技能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就专业技能考核成绩来看,考核总共分为无菌技术、女性病人导尿术、静脉输液、铺床法、青霉素皮试液配制五个方面。其中实验组中学生在无菌技术和青霉素皮试液配制方面的平均成绩均大于90分,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他三个方面的专业技能成绩均要高于对照组学生。由上述实验结果可知,实验组中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技能掌握程度均要远远优于对照组,且两组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即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能够帮助学生对专业操作的熟练程度,显著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总体提高现场教学的教学质量。“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更佳注重专业技能的操作,侧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强调培养临床思维能力[3],整个教学过程教师一边讲解一边操作,学生一边学习一边练习,将理论和实践完美的结合到一起,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促进了对专业技能的运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真正做到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总结上述实验,“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有机的将理论知识教学与实践能力教学相结合,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以后学习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该教学模式切实符合现代的教育理念,有利于培养现时代所需要的技能型、实用型、创新型的护理人才,应该加大临床教学的推广力度。
参考文献
[1]王鸽.“教学做一体化”模式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34(1):68-69.
[2]夏雅雄,方仕婷.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护理基本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30(7):622-624.
[3]王雪,杜海燕,陈玲,等.基础护理技术“教学做”一体化模式的教学方法及应用效果[J].中国医院药学,2016,9(36):195.
篇8:基础会计课程教学做一体化实践的论文
关于基础会计课程教学做一体化实践的论文
摘要:
会计专业课堂是一项基本性学科,在社会发展与企业建设中都是作为主要的发展方向,特别是当今对人才的大力需要,在教育方式中其成为了人们主要关注的焦点。要提高学生在会计学习基础教学中的应用和创新,就要实现“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所以在本文中对这种教学方式进行概括,从而找出具体的措施来实现教育质量。
关键词:《基础会计》;教学做;一体化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建设,大力发展会计专业人才成为社会的主流方向。一个会计人才不仅仅在理论知识上要能够熟练的进行掌握,在技能方向和实践应用上也要能够实现更大的创新和发展。在我国企业和经济的发展需要实践中,《基础会计》课程的开展已经成为教育探索中的主要工作。
一、“教学做”一体化概述
“教学做”一体化主要是将学生与教师发展一体化的教学方式,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也是发展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相结合的方式。它改变了传统教学方式中的统一教学,在会计教学的实施方向上具有重要意义。它是利用统一的项目组织学生实现教学的,从而使学生在思想上以及课程内容上都能更深化,从而发挥学生与教师的友好交流[1]。它也是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方式,在主要学习课堂上,以实践教学为主要的教学任务,从而使学生体验会计职业的发展和创新。在以学生为中心的发展教学中,不仅强调了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方向,也提高了教师队伍在教学方式上的发展和更新。
二、《基础会计》课程“教学做”一体化的`实践对策
(一)转化教师观念
教师是整个教育的主体力量,在实际教学中就要以学生的发展和健康成长为主要依据和核心力量。所以要改变传统以教师教学的主要观念,发挥学生的主观学习能动性,从而使学生在掌握知识和探索知识期间能变为学习的主动实践的创造者。学习课堂主要是面对学生来建立的,只有学生发挥主动学习能力,自己构建知识脉络,这样才能提高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从而使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以学生的发展为主要的教学目标。
(二)建立教学标准
教学的考核制度是对学生在学习中的总结,只有建立相关的考核标准才能实现检查课程的良好效果。在《基础会计》考核过程中,为了培养学生的能力,就要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方式,特别是学生在实践方向上的改变[2]。《基础会计》学习主要是理论和技能两个方向,根据学生在课外以及课内的分值来取得相应的证书。不仅仅如此,教师在建立评价方式中,还要关注学生在各个方面的潜能,对自己的实际教学建立相关的体系和标准,在各种渠道方式中完成系统的教学理论,从而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使教师的教学水平能够应对新时期的教学改革。
(三)发展教学新模式
多媒体教学模式是当今发展教学手段的主要方式,在这种教学手段的应用方式上,不仅使主要的教学内容直观的体现在课堂中,也增加了整个课堂的知识量,从而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在《基础会计》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方式中的图片信息、表格信息以及各种形式将学生带到真实的实际生活中,使学生能够更进一步的了解会计信息在发展期间体现的意义和实现的价值因素。在实践教学中,多媒体教学也发挥了重要的积极意义,例如学生账簿的种类教学中,如果让学生单纯的理解概念可能会到导致学生对知识的错误理解,而利用多媒体教学,将账簿主要的类别、结构明确的区分开来,使学生在认识能力和感官能力上都能积极调动起来,从而提升会计教学水平。
(四)推动教师队伍
良好的教师队伍是整个学校发展和整个教育发展的主要资源,只有强大的教师队伍,才能实现更好的教育发展和学习的经济建设[3]。所以实现一体化的教学就不能脱离教学队伍的建设,对于学校来说,应加大投资力度,对教师的知识培养教育、参与实践实习教育以及实现知识的更新意识等多种方式都要经过更深的了解和改善。使教师在实际的发展教育中不仅能了解会计在企业实施中的重要性,也能在实际教学中收集更多的教学资料,从而发挥教师在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相结合的主要教育方向。而且,教师之间还可以开展互相交流活动,组织相关的会计专业优秀人才到校园中实施演讲,对教师的思想观念和知识结构进行改变和更新,从而实现教学改革的新时期发展。
三、结论
《基础会计》学习在“教学做”一体化建设期间,改变了系统的教学模式,为教师的实际教学和学生的发展创造重要的实际意义。“教学做”一体化的主要意义是实现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将做与学实现统一的方式。不仅发挥了学生在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上的应变能力,还实现了《基础会计》课程的系统性理论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的实际教学质量也得到较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毛智敏,王明忠.教学做一体化模式下基础会计课程内容的整合[J].商,,19:182.
[2]江培新.对中职学校《基础会计》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J].职业技术,2013,09:23-24.
[3]黄娟蜀.高职会计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探讨――以《会计基础》课程为例[J].财会通讯,,27:30-32.
篇9:大学物理与实验课程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建构论文
【摘要】
大学物理学科教学效果的提升,对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长期稳定有序发展具备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针对大学物理理论与实验课程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建构问题,选取两个具体的角度展开了建设策略分析,仅供参考。
【关键词】
篇10:大学物理与实验课程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建构论文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逐步深入,现实劳务市场针对大学毕业生的素质要求逐年变化,这种发展趋势,使得针对大学生开展的应用技能课程,在大学生的学习成长过程中逐步发挥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大学物理》学科是理工类大学生极其重要的基础必修课程,这门课课程的实际学习效果,对于理工类专业大学生的学习成长经历的顺畅性以及有序性,基本深刻的影响,为了切实打破我国高等院校在开展《大学物理》学科教学工作过程中重视理论而轻视实践的不良教学工作趋向,我国部分高校《大学物理》课程教师在教学实务过程中引入和运用了理实课程一体化教学模式,本文将针对大学物理理实课程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建构问题展开简要的分析论述,预期为相关领域的一线教师提供借借鉴意义。
1实现大学物理学科理论课程与实验课程在教学模式层面的有效统一
想要实现大学物理学科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建设目标,应当切实从教学工作的源头、教学工作过程的每一个具体的环节展开系统的分析,并切实找寻传统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同时基于教学工作主体、教学工作实施场所、教学工作基本开展手段、教学信息呈现载体等几个角度,找寻并实施有针对性的改良路径。
第一,切实加强针对大学物理课程任课教师的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工作实施力度,并以此充分发挥大学物理教师作为教学实务工作的施教方所具备的主体性。想要充分保障大学生在实际化的物理学科知识内容的学习过程中实现对理论知识,以及实验操作技巧的学习领会,并切实实现两者之间的充分结合,就必须保证教师具备着较好的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教学工作能力。为了实现这一教学工作发展目标,就必须切实加强大学物理课程任教师资队伍的建设工作力度,要保证大学物理学科教师同时具备开展理论教学以及实验教学工作的能力,要为大学物理课程教师提供开展教学技能培训的充分机会,并在教学工作的开展过程中,给一线教师提供宽松而充分的开展教学方法创新的空间,通过举办针对大学物理课程教师的实验技能比赛,敦促广大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的实验操作本领,并在此基础上切实助力大学物理教师获取开展理论与实验相结合教学方式的综合素质。
第二,灵活选择教学工作实施场所,既可以将演示实验引入到普通教室的课堂讲授环节中,也可以在大学物理实验室开展理论教学内容。将大学物理理论知识的教学工作安排在实验室中,可以保障学生在开展理论物理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同时运用实验器具进行物理理论知识内容的验证实验,在学生的自主化理论知识验证实验遭遇困难时,教师可以从理论知识角度,或者是实验操作技能角度对学生进行适当程度的指导。
第三,切实改善《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方法,充分打破传统教学指导理念之下,教师在课堂讲授过程中的绝对主动地位,切实选取开放式、探讨式的教学方式,要为学生提供亲身参与演示实验环节的机会,在实际讲授理论物理知识的过程中,同时进行实验验证,并且在开展演示实验的过程中,注重向学生提出具体化的思考问题,通过不断提出思考问题的方式,充分引发学生的自主思考行为,充分发挥大学物理学科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最佳效能。要通过这一模式的运用,切实改善大学生对基本理论物理知识的理解深度,以及对基本实验操作技巧的应用本领。
第四,改善《大学物理》学科的教材编写假设方案,实现物理理论教材与物理实验教材的一体化建设,在这一过程中,要针对教材中涉及到的每一个具体的物理理论知识。都有针对性地搭配有针对性的验证实验,为教师的教学演示,以及学生的理论内容验证,提供充分的准备条件。与此同时,要切实在《大学物理》教材的编写过程中,尽可能地增加应用性知识内容,使得学生能够充分感知到物理知识内容对现实社会生产生活实践的重要意义。
2实现对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进度的有效调整
为切实保障大学物理学科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建设目标的实现,应当针对物理学科理论课程,以及实验课程的教学进度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充分保障理论课程与实验课程在教学节奏层面的'一致性,实现两者之间的相辅相成,要用实验环节支持物理学基本理论、用物理学基本理论引导物理实验,,构造大学物理学科教学工作的最佳实施模式。根据现有的《大学物理》教材编写体例,可以将教材中涉及的知识内容划分为两个教学学期,并在第一学期安排力学、波动学、以及光学,在第二学期安排电学、磁学、热力学、以及气动理论.并依照上述的理论知识分类,将教材中涉及的实验内容系统性地划分为:力学、波动学、光学、电学、磁学、以及热力学等板块,并从已有的各个理论知识模块中切实选取若干个具体的实验作为教学过程中的同步演示实验。在第一学期可以选取的同步实验包括:①气垫导轨实验:可以实现对速度、加速度、动量等物理参数的测量,并实现对动量守恒的验证。②光栅的衍射实验:能够实现对光栅结构的感知、对光的衍射现象的观测,以及对光的衍射原理的验证。在第二学期可以选取的同步实验包括:①稳定恒值电流模拟静电场实验:能够实现对静电场中基本物理现象的观察,并切实实现对静电场分布规律的研究。②霍尔效应测磁场实验:能够通过对霍尔效应实验现象的观察,实现对电磁场基本物理理论的深刻理解。
3结语
针对大学物理理论与实验课程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建构问题,本文划分两个具体部分,从大学物理学科教学工作实践流程的角度,对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方法的改善策略展开的具体的论述分析,预期为相关领域的一线教师提供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吴强,傅深渊,宋平安,张艳,李倩,刘丽娜.《高分子物理》理论与实验课程一体化教学模式初探[J].广州化工,,21:179~181.
[2]卢芳.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在中职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23:40~42.
[3]孙磊,陈为旭.独立学院大学物理理论与实验课程一体化教学的探讨[J].物理与工程,2013,03:
篇11:对基于理实一体化模式的中职汽车维修教学的几点探讨论文
近年来,随着汽车行业的迅猛发展,汽车维修专业随之日益的壮大,对汽车维修人员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而当前汽车维修行业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则跟不上汽车行业的发展速度。中职学校最初的办学理论就是为社会培养更多实用性的人才。而当前从中职学校毕业的学生来看,其动手操作能力较差,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弱,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与当前中职学校汽车维修专业的教学模式有着重要的关联。现今职校学生有以下特征:理论根基薄弱,同学们灵活多变的能力较差,欠缺自主学习的意识,对新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但以前的教学行为都是围绕书本进行的,课堂教学在教育培训中的所占比例较大,而同学们的实践操作所占比例很小,要么老师就选择以前的专业技术和设施来做培训,导致了教学与社会基本脱离,在社会进步中滞后。根据当前中职学校汽车维修专业教学的现状,中职学校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但是基础理论学习必不可少,否则教学就缺乏了活力。因此,传统的汽车教学模式无法满足现阶段中职学校教学的需求,开展一体化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一我国中职汽车维修传统教学方式存在的问题
(一)中职学生缺乏文化基础,抽象能力不强
目前我国中职学校学生普遍缺乏文化基础和对知识的抽象能力,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尽管很注重教学的直观性,但是学生对于汽车零件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形体状态及其原理缺乏系统完整的认识。例如在进行汽车原理的学习时,过于死记硬背,并没有完全理解,缺乏思考,会出现学习困难容易忘记的情况,久而久之会产生厌倦心理。当学生进入现场实物教学阶段时,虽然会比学习理论知识兴趣更大,但是由于理论知识基础不够,学习起来难度也很大。
(二)理论学习的跨度较大
目前我国的中职汽车维修在理论教学上的安排跨度较大,通常来说,理论教学是分多个学期进行,这容易使学生对于理论知识整体上缺乏认识,缺乏逻辑性、系统性,学习深度不够。
(三)理论学习与实践教学由不同教师各负其责
目前,中职汽车维修教学在理论和实践教学上都是由不同的教师进行授课,往往教学方式不同,自成体系,对学生对于系统知识的形成很不利,容易出现脱节,在目标、方法上不同的教师很难做到完全融合,因此逻辑混乱,内容不统筹的现象普遍存在。
二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内涵
所谓理实一体化,顾名思义就是将理论与实践有机融合,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根据不同的职业技能培养目标对教学资源进行不同程度的整合。这种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式,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理论与实践的脱节问题,使教学更加直观,增强了学生的主体性,对于提高汽车维修教学质量,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篇12:对基于理实一体化模式的中职汽车维修教学的几点探讨论文
(一)确定合理的汽修技能培养目标
通过课改政策,确定需要进行理实一体化改革的课程,通过进行相关的市场调研,及时了解汽修发展的动向和需求,采取合理的方式打破原有的教学模式,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以技能学习为主。例如在发动机的保养过程中,“三滤”占据着绝大部分的工作量,那在教学过程中就应当围绕这项主要技能开展教学,包括所用到的设备工具、相关的理论知识等,另外,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注重操作的规范化和细节化,使其操作性更强,通过图片、数据等方式让学生尽可能牢固的掌握操作流程。除此之外,要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依据市场需求,系统的进行规划建设,打破教师与学生的界线,让学生在操作中掌握知识和技能,提高自身的职业技能水平。
(二)合理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突出问题
理实一体化教学能够合理有效地运用演示教学、即讲即练等方法,并且由于网络等多媒体资源的`充分涌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够较好地进行组织和训练,防止技术错误等安全事故的发生,并且能够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更好地掌握知识,做到在操作中教学,在操作中学习。在设备允许的情况下,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不能因为重视实践而忽略理论,对学生兴趣特点把握好教学环节,少讲多做,让学生把握时间,用零件代替语言,切实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另外,由于手机等多媒体设备的普及,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多媒体设备查阅资料,减少学生玩手机的时间,较为轻松的完成学习任务,提高自身技能素养。
(三)注重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
在中职汽车维修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水平起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实际技能训练的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更是不可忽视,理论和实践,教师要做到统筹兼顾,不能只注重一方面的教学,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理论和实践在教学过程中所占的比重,在实际操作训练中,确保好设备的安全性,保证所讲内容正确无误。教学中可以采取案例导入和实物演示、自主探究的方式,通过实物让学生有基础实际的了解,通过使学生自主查阅资料,让学生了解所学器械零件的功能特点以及检修需要注意的问题等。另外不可忽视的是实践的强化过程,对此学生可以采取分组的方式进行操作的检查与校正,每次完成后,分组轮换,这样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实际操作的机会,在操作过程中,教师要进行指导,及时解决学生的问题,做到全程监督。操作完毕后,教师要组织进行评价,分为自评和互评以及教师评价,评价内容包括对于知识的掌握、现场的操作、动作的规范性等方面。最后教师可以布置相关的思考题来拓宽学生涉及的知识面。
五总结与展望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于高素质人才的要求和需求越来越高,为了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人才,中职学校需要在理实一体化的基础上不断改革教学模式以满足社会需求,同时注重理论和实践,强化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将实践效果作为学生的考核成绩一部分,提高学生和教师对实践的重视程度,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和技能水平。
★ 汽车教学论文
★ 汽车营销相关论文
★ 汽车营销论文总结
★ 汽车营销论文
★ 汽车论文范文
★ 营销论文
【汽车营销策划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应用研究论文(共12篇)】相关文章:
二手汽车营销方案论文2024-01-28
高职汽车营销技能大赛对专业人才培养的影响论文2023-02-16
汽车营销与实务课程开发评述管理论文2022-04-30
营销项目的策划实施课程设计实践的论文2023-05-16
策划人才培养的优秀方案2022-10-04
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模式改革路径论文2023-02-11
北京理工大学机电学院的专业介绍2022-09-08
基于汽车空调实训教学的研究2022-05-06
以学生为中心的外语教学中教师的作用2023-03-23
地方高校环境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论文2023-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