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市场需求的开发类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论文

时间:2022-08-15 08:18:49 论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面向市场需求的开发类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论文(合集15篇)由网友“Wyvddjb”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面向市场需求的开发类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论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面向市场需求的开发类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论文

篇1:面向市场需求的开发类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论文

面向市场需求的开发类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论文

随着软件开发领域新方法、新思想的快速发展和变化,高校现有人才培养模式在市场需求对接上存在诸多不足,有待改进。以高校Java类课程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入分析市场需求,明确软件开发类人才在走出校园之前应该具备的能力,剖析现有培养模式的不足,以实践环节为切入点,将市场需求与培养模式相结合,设计了以课后作业为基础、实训实验为关键的培养模式改革。

实践证明,新的培养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更加符合市场需求。

1 概述

自1946年第一台计算机ENIAC面世以来,驱动计算机运行的“代码”经过1946―1955年的程序设计阶段、1956―1968年的软件设计阶段(此阶段由于软件产品质量不高而导致“软件危机”),最终在1968年以“软件工程”概念的出现为标志,软件开发活动进入了工程化时代,并一直发展至今。软件的工程化发展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几十年来至少经历了四次升级换代:①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中的结构化程序设计;②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的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③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的面向对象方法学及其应用;④近年来出现的面向问题、敏捷开发编程思想与方法等。

毫无疑问,随着软件开发思想的快速发展,技术人才的培养方式也随之变化。其中,人才培养模式是发展、改革之纲,是在教育理论、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过程的总和。面向企业对软件开发人才的需求,本文研究了更为合理、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

2 市场需求分析

软件开发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从岗位来看,有架构设计、软件研发、软件开发、软件测试等;从技术方向来看,有嵌入式方向或底层系统方向、Web开发(包括J2EE、.NET和PHP等)方向、移动应用开发(包括安卓、Windows、苹果系统)方向、后端开发(数据库、系统服务等)方向、客户端或桌面程序开发方向等。本文之所以选择Java类课程作为软件开发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的切入点,主要是出于以下两方面的原因:

①目前,在移动应用开发领域和Web开发领域,市场占有率高的安卓和J2EE平台均基于Java,即Java教学的改革研究更具实际意义;

②各高校目前普遍开设了Java类课程,即Java教学的改革研究的结论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为全面了解市场需求现状,首先以人才市场上为本科毕业生设立的Java工作岗位为研究内容,通过调研国内某知名招聘公司,统计人才需求单位性质得出,民营或合资企业占绝大多数(74%),因此Java软件开发类人才处于较为激烈的竞争环境中。

通过统计毕业1年内Java工作岗位的月薪范围得出,虽然大多数情况是“面议”(82%),但除去“面议”,从月薪6 000~7 999在数量上的优势可以看出,市场对于符合要求的本科毕业生还是不吝薪水的。因此,这一月薪范围的岗位要求也应该是对合格开发人员能力的“刚性”需求,这些需求应该作为学校对软件开发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

聚焦于月薪6 000~7 999的岗位,研究市场对软件开发人才的具体需求。通过调研,软件开发人才的'市场需求总结起来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①基本技能类,比如团队协作能力、文档写作能力、操作系统的熟练运用能力和英语阅读能力;

②专业课程知识点掌握类,比如要求熟练掌握J2SE的API、基础结构、异常处理、日志处理、集合的使用、单态模式、工厂模式、多线程并发安全处理,软件工程概念、异常处理、集合、软件模式、J2EE的各个组件、数据库基本概念等;

③专业课程群的融会贯通类,比如熟悉一种数据库的操作及其访问接口编程、熟悉HTTP协议及其编程、软件工程概念及其应用、数学概念及其应用等;

④对更高能力的期望,比如能够独立开发程序,能够攻关开发难题,能够开发调试高性能、高稳定的程序等。四类需求总结如表1所示,其中,最后一类(期望型)能力需要长期实践经验的积累,通过本科教学培养不太现实。因此,学校应着力于前三类能力的培养,同时软件开发属于实践科学,实践培养模式具有关键性作用。

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已有的教学模式并不是不重视实践,而是存在待改革之处。以Java类课程为例,目前,主流的授课方式是集中讲解理论内容,学完两三节课后安排一次集中实验;更好一些的授课方式是,学生人手一机,课堂上教师讲完知识点后,学生立即动手验证操作,两三节课后安排一次阶段性实训实验,课程最后安排一次项目实训实验。实践证明,现有教学模式中的实践环节非常重要。

但在运行过程中,也发现不少问题:

①实验教学模式中的实验环节大多都是验证性的,在课时有限的情况下,即便有阶段性实训,学生对知识点的融会贯通依然存在问题。

②在现有教学模式下,学生容易具备“小应用场景”下的开发能力,但是离真实开发环境下的能力要求(比如表1中的高级知识点和专业课程群类能力)还有着不小的差距。

③现有教学模式下的阶段性实训实验的培养效果并不显著,主要原因是实验作业规模不大,学生做完后,仍然达不到预期效果。

④在现有教学模式下,阶段性实训实验和项目实训实验是提高学生能力的重点,但目前这两个环节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比如,学生分工不合理,容易导致“瓶颈点”,小组成员间形成“死锁”,最终无法实现实训目标。

对于以上问题,必须确立以下两个研究目标:

①研究作业内容及要求,使阶段性实训实验能够帮助学生完成高级知识点的掌握;

②研究项目实训实验内容及其运行机制,使学生融会贯通专业课程群。

基于以上两个研究目标,以Java类课程为研究对象,提出以下研究内容:①设计涵盖高级知识点的课后作业题目;②设计阶段性实训实验的内容及运行环节;③以专业课程群的融会贯通为目标,设计项目实训实验的内容及其运行环节;④以提高学生能力为目标,设计各实训环节的学生成绩评估与反馈。

3类型 内容

基本技能类 团队协作能力、文档写作能力、操作系统的熟练运用能力和英语阅读能力

专业课程知识点掌握类 J2SE的API、基础结构、异常处理、日志处理、集合的使用、单态模式、工厂模式、多线程并发安全处理,软件工程概念、异常处理、集合、软件模式、J2EE的各个组件、数据库基本概念,掌握使用查询语句中(内、外)关联查询、子查询、分组语句、Union(合并)命令等

专业课程群的融会贯通类 熟悉一种数据库的操作及其访问接口编程、熟悉HTTP协议及其编程、软件工程概念及其应用、数学概念及其应用等

更高能力(期望型) 熟悉SSH、Ajax、熟悉PHP、主导技术难题攻关,重构系统,确保高性能处理和系统的稳定性;熟悉Spring、MYBATIS和Struts等开源框架

4 课后作业、实训实验及其评估

课后作业是补充或扩展高级知识点的重要环节,必须要以学生牢固掌握课堂基本知识点为基础,可以通过加强知识点验证环节来解决。如果不具备学生人手一机的条件,授课教师需要在课堂上对知识点亲手编程并演示给学生看。以Java课程为例,除了正常的课后作业,结合课程授课计划,可以添加如表2所示的课后作业。课后作业的关键是由教师建立合适、明确的目标。作业评分与讲解也很重要,评分目的不仅仅是督促学生去做,而是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难点,从而通过讲解来补足。

阶段性实验采用个人实验,内容上应统筹考虑表2中课堂基本知识点与课后作业扩展知识点。运行环节方面,分两个步骤实施:①教师综合一个教学阶段的知识点设计实验题目,布置给学生,由学生课后完成。②评分及讲评。教师对学生的完成情况打分并讲评,讲评的重点是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点的程度。

在此步骤中,教师可以对实践不够好的部分编写详尽的实验指导书或亲自演示编码过程等。

由于实验内容的复杂度与工作量都较大,项目实训实验需分组完成,具体分三个步骤实施:①分组。分组的总体原则是组内成员水平差别平缓,从而保证良好的相互协作、共同提高。②任务分工。分工的均衡程度由分工模块的完成难易度差距来评价,难度要有阶梯。

不少实验教学,学生只是形式上在一组,没有合理的分工,随意性很大,有一部分学生没有参与进来,成了旁观者。③评分。项目完成后,教师根据项目完成情况打一个集体总分,再根据各组中每个同学的完成和努力情况打个人分,最后根据集体成绩与个人成绩的综合情况评定等级,以保证评定的合理性。

在项目实训实验的实际运行中,评分环节起到“指挥棒”的作用,评分环节的设计应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

一方面是个人分。一个小组内每个学员的能力高低不等,组员个人分的差异在所难免。评估个人能力的要素有三点:①学员自身任务的完成度;②学员对所做项目的理解深度;③学员与其他组员间的配合,考核学员的小组合作能力。

另一方面是小组分。即使组内成员能力有差异,但如果安排得当,分工合理,依然能够组成强大的团体。评估小组分的要素有两点:①项目总体完成度。项目完成度越高,表明该小组的合作效率越高。②项目分工的合理程度。通过参考组内成员的分数差距考核分工的合理性。

5 总结

本课题基于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教学改革项目JG0041423。通过对软件开发类人才市场进行调研,本文研究了市场对软件开发人才所具备能力的预期与要求,并以Java类课程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现有培养模式的不足,设计以课后作业为基础,实训实验为关键的培养模式。通过对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级一个班级开展实验,结果证明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软件开发能力都得到了大幅提升。与上一届相比,这次实训实验的最后作业更加贴近实际的开发场景,从而使学生更加适应市场需求。

本文所提出的培养模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仅要掌握教学大纲,也要非常熟悉所教授科目的高级知识点。同时,实训实验环节的内容设计也要求更加贴近实际的软件开发场景。因此,学生培养模式的改革不仅仅是教师如何教学生的改革,同时也是教师如何提升自我、主动适应市场以及迎接变革的改革,这也是本课题下一步要研究的内容。

篇2:试析面向市场需求的数学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论文

试析面向市场需求的数学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论文

论文摘要:通过对数学学科复合型人才的概念与特点分析,针对我国目前地方性高等院校传统基础理论性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系统地阐述了三峡大学在“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实验班”的“教学质量工程”改革项目中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所进行的探索与实践。

论文关键词:数学与应用数学;复合型;人才培养;教学改革

高等院校,特别是地方性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必须面对社会人才市场的需求。在对我国当前对于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人才市场需求变化的研究与分析的基础上,三峡大学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自开始启动了“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实验班”的“教学质量工程”改革项目,经过多年的不断改革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该项目研究获得三峡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本文将一些改革理念和具体做法进行简要总结,以期与各校同行进一步交流。

一、改革的相关背景及其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目前人才市场对于各类专业人才的需求在结构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对于一些传统的基础理论性学科专业的人才需求的形势更是产生了本质性的变化。这种变化一方面给这些学科的传统办学模式带来巨大的冲击,另一方面也促进了这些学科人才培养的改革。

1.社会对数学专业人才需求的变化

现行的《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教学规范》(以下简称《规范》)中规定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是“培养掌握数学科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具有运用数学知识,使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受到科学研究训练的高级专门人才”;其毕业生去向为“能在科技、教育、经济和金融等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工作或在生产、经营及管理部门从事实际应用、开发研究和管理工作,或能继续攻读研究生学位”。事实上,《规范》中将数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大体分成专职数学研究人员、交叉学科研究人员、高等教育数学教师、应用型数学人才、基础教育数学教师等五种类型。即使今天看来,《规范》中对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在总体上仍然是正确的。但是,也应充分注意到当今社会对数学人才的需求无论是在结构上还是在层次上却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呈现出新的特点。

(1)专职数学研究人员、高等教育数学教师类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向着高层次、少而精的方向发展。这类人才的来源主要是国内外高水平大学中的博士及博士后。即使是地方性普通高校和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对数学教师的基本学历要求也是硕士及以上层次。

(2)基础教育的数学教师因近几年补充到位及中学生生源的减少,需求的数量逐步趋于动态平衡状态。

(3)交叉学科和其他相关学科的研究人员和以数学、计算机为主要工具的国民经济各领域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数量较大,并且会逐年增加,需求层次主要是硕士、博士生,同时也需要一定数量的本科生。

综上所述,数学本科专业原有的'就业渠道正在逐步丧失,该专业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适合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

2.数学学科建设面临的困境

三峡大学是以“水利水电”为特色、以工科专业为主体的一所省属综合性大学,近年来其数学学科取得了重大发展。但是,数学学科同时也面临着两种相互矛盾的态势。一方面,专业师资队伍日益壮大,科研能力与水平逐步增强,人才培养层次与水平稳步上升;另一方面,数学与应用数学本科专业建设却越来越举步维艰,招生和就业两头困难。数学学科的建设面临着一种十分尴尬的境地,似乎有“有学科,没专业”的趋势。因此,对数学这一传统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

二、改革的指导思想及培养模式

既然人才培养必须符合社会需求,因此改革之前必须分析三个主要问题:第一,社会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数学(本科)人才;第二,能够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第三,如何才能培养好这种人才。

1.社会需要的本科数学人才

(1)可供进一步培养深造为数学高级研究人员及大学数学教师的后备人才。这一部分要求数学基础扎实且有较强培养潜力的优秀本科毕业生,但需求数量小。

(2)可供进一步培养深造为需要较多数学基础的相关应用型学科专门人员的后备人才。这一部分不仅需要较强的数学基础,而且需要有较好掌握其他应用学科基础知识的复合型优秀本科毕业生,有较大需求数量。主要途径是报考相关应用学科的硕士研究生或者直接就业。

(3)接受过师范专业培养的中小学基础数学教师。这一部分不仅需要有较好的数学基础,而且要求接受一定的师范专业技能训练。

2.培养模式改革的指导思想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确定了对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指导思想,即“加强基础,注重能力;拓宽口径,重视应用;突出特色,分流培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如下改革思路:

在加强基础、注重能力方面,体现在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基础课程的核心内容,抓住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等重点,加强对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和应用;在拓宽口径、重视应用方面,提供了与土木与建筑学院、水利与环境学院、电气与新能源学院、机械与材料学院和经济与管理学院有关专业中相结合的多个模块供学生选择,以提高学生解决有关工程问题的能力;在突出特色、分流培养方面,注意发展学生的个性,优秀学生保送攻读研究生。

3.培养模式改革的总体方案

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制定了《三峡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实验班实施方案》,在人才培养方案上体现了加强数学基础、拓宽专业口径、培育应用特色、实施本硕贯通的思路。以实现三分之一的毕业生保送攻读本校数学学科或其他工科学科的硕士研究生;三分之一的毕业生报考其他大学应用性学科的硕士研究生;三分之一的毕业生通过双学位拓宽就业渠道而直接就业。

三、制度保障体系与管理体系改革

实验班改革方案力度大,涉及面广,管理复杂,需要全校多部门的配合。因此,必须预先制订完整的政策保障和学生管理新体系。

1.两次招生的新体制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实验班是一个新生事物,一时还不能得到广大考生的了解,因此,除了加强招生宣传之外,制订了以高考一次招生为主、校内二次招生为辅的两次招生模式。

(1)三分之二的生源由高考一次招生完成。因该实验班人才培养层次较高,其中三分之二的毕业生要通过保送和考试继续攻读相关应用学科的硕士研究生,为确保生源质量,我们对报考考生的高考成绩设定了较高门槛。

(2)三分之一的生源在当年新生入校一个月内由考生自主提出申请,经过考核通过转入该实验班就读。

2.运行体系的新模式

实验班人才培养运行模式为“统一主修模式、同步选择辅修、择优本硕连读、分流复合培养”。

(1)统一主修模式:统一按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培养方案进行主修专业培养,同时加强通识性基础教育、综合素质教育,课程统一设置、统一要求。

(2)同步选择辅修:在学习主修专业的同时,学生根据兴趣和自身条件选择辅修授权双学位专业或选择辅修其他专业,如土木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等。

(3)择优本硕连读:第五学期结束,根据学生主修专业前五学期学习情况择优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

(4)分流复合培养:第六学期开始,在推荐免试的基础上进行分模块分流培养。在继续执行主修专业培养方案的同时,分流执行相应模块的后期培养方案。

3.学生管理的新体制

实验班学生全程由招生所在学院管理,但同时也分期引入如下管理新体制:

(1)学生入学后的前两年统一由所在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安排专职辅导员和兼职班主任,实施常规的学生班级管理模式。

(2)导师制按每7~10名学生安排一位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或具有博士学历的青年教师为指导老师,负责指导学生的选课、选模块,为中期分流做好准备。

(3)导学制根据学生未来专业分流预期,聘请相关工科学科和数学学科在读优秀研究生为学生的导学学长,辅助导师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

(4)中期分流后,对被择优入选本硕连读的学生提前安排研究生专业的指导老师,使之能在导师的直接指导下提前进入研究生阶段的基础课程学习,开展科研实践活动。

四、改革的主要创新之处

1.观念创新

突破学科门类与专业限制,理工结合,创造性地提出“加强数学基础,拓宽专业口径,培育应用特色,实施本硕贯通”,以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人才培养方针。一方面,为工科相关学科研究生培养输送具有深厚数学基础的人才;另一方面,拓宽了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和深造的口径。

2.模式创新

创造性地提出了“统一基础、分段实施、分流培养、本硕贯通”的人才培养模式。统一加强通识性基础教育和综合素质教育,相关基础课统一设置、统一要求;平台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主要专业课及其基本技能训练分段实施;在统一基础课教育的基础上实行模块分流培养。

3.制度创新

新招生办法:高考招生一次招生和校内二次招生相结合,确保招进实验班的同学爱学、能学、学得好;新保研政策:实验班30%优秀学生保送硕士研究生;新学生教育管理制度:选派该学科具有博士学位的优秀教师做实验班学生的班主任或导师。重点指导学生制订学习计划,帮助学生选择双学位或辅修专业相关课程(包括教师教育课程)或考研以及就业等工作。

五、改革所取得的实际成效

就近三年该实验班毕业生情况看,数学与应用数学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取得良好的效果。

(1)为校内应用性学科硕士点输送了大批具有较强数学基础的生源。这部分学生既具有较强数学基础又具有良好的工科专业基础,专业上手快,发展潜力大,深受工科学科导师的欢迎。

(2)筛选出部分真正喜欢数学并有良好基础的可供深造培养的数学专门人才。实验班每年都有10名以上的学生自愿选择保送本校或报考其他重点大学的数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3)学生科技创新与学科竞赛成绩显著。自以来,数学系每年派多名队员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先后获得全国一等奖7项、二等奖14项,这一成绩在省属高校中排名第一。近三年来,学生为第一作者公开发表论文20余篇。

(4)近五年来,学生受益于该成果的教学实践,数学学习兴趣及应用能力明显提高,考研率和就业率明显提高,并且考研的学科方向得到极大拓展。

对于地方性高等院校来说,传统的基础理论性学科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是一个具有一定共性的重要研究课题。我校数学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教育教学改革仍在继续。以上是笔者对于这一改革的阶段性成果的简要总结,期望得到广大同行的批评指正。

篇3:基于市场需求的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探析论文

一、构建合理的课程设置

课程是专业的基石。构建科学性和针对性兼备的课程体系是专业建设的切入点。然而,课程体系既不是空中楼阁,也不是有什么老师设什么课,而是建立在可靠的依据之上的保证体系。这个依据就是培养目标。商务英语专业,作为职业外语应用型人才,其人才培养旨在培养掌握并熟练运用现代商务英语和贸易技能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因此,其专业设置必须遵循英语和商务两个知识领域内各自学科设置的系统性,体现语言技能和商务知识的平衡。课程设置是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是实现复合型、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的根本途径。复合型、应用型外语人才的培养目标首先对课程设置提出了新要求,即学科方向明确、体系合理、结构优化的课程体系组织模块,主要由语言理论与实践和跨学科课程模块组成。在课程设置中突出“语言+商务知识+商务技能”的特点,对基础与应用、理论与实践、选修与必修及辅修等课程进行优化组合,确保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具有多专业多技能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商务英语专业课程可分为三个板块:即英语语言课(包括综合英语、英语听力、英语口语、英语阅读、英语写作等课程)、商务英语基础课和商务英语方向课,提高语言应用能力始终是商务英语教学的基本宗旨,因此应该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进行相关的语言技能训练,在提高语言技能的同时也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认识到本科商务英语方向的教学目标与高职院校有所不同,在前者的目标中还应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有必要开设文学和语言学方面的课程以扩大知识面、拓宽思维、提高语言文学鉴赏能力在商务英语基础板块中,要增强学生的商务技能使用能力,开设商务英语、商务英语口译、商务英语写作、商务单证等课程,真正让学生学会在一个较真实的商务环境中用英语从事与商务有关的活动在第三个板块中,应当加强商务专业知识课程的学习,可以在基础阶段开设商学导论课程,使学生尽早接触到商务知识和商务活动,进入专业学习阶段后,给学生提供了更加宽广的商务知识平台,可开设国际贸易实务、经济学导论、国际商法、国际金融、国际商务实操等课程,打好扎实的基础,并且学会用英语表达阐述这些知识,使学生的商务知识和商务技能训练更加全面系统,在工作中可以应对商务活动的不同领域,充分体现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特点。

二、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环节是商务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实践和操作技能的必要手段。学生可以通过实践锻炼各方面的能力,使学生尽早学会将知识转换为能力,并在实践中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鼓励学生以多种形式参与实践教学,拓宽视野。商务英语专业可将实践课程分为课堂实训、校内实验室实训、校外实训基地顶岗实习。不断深入开展实践性教学的研究和改革,建立科学、系统、开放的实践教学体系,使技能训练与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课内学习与课外应用相结合、校内实训与校外顶岗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增加实训、实习、设计的比例,突出语言应用能力。在规划本专业的教学执行计划时,将整体教学方按划分为对理论与实践教学。专业必修课的实践,即课堂实训,教师在注重理论及知识传授的`同时,要用50%以上的精力引导学生参与教学,就是应用英语处理各种商务及外贸业务的实际动手能力。校内模拟实训是校外顶岗实习的预备演习,是将几年来在校内所学的各门知识综合应用的尝试,通过模拟实训,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组织和交际能力,以便学生尽早知晓还有哪些知识和能力他们尚不具备、有欠缺、如何补救。对每届学生的校外顶岗实习,按照实习大纲的总体要求,分别提出实习计划书、任务书和指导书,充分做好实习前的一切准备工作,使教师和学生明确任务目标,知晓实习流程,使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形成过程中既能得到教师的指导,又能在没有教师跟踪的情况下学会独立地处理实际工作,完成实习任务。在周密组织安排的同时,给学生以充分的自由选择实习岗位,自行设计实习目标方案,独立完成,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三、科学的评价体系

人才培养应结合社会需求,注重培养人才的实用性和创新性,传统的考试制度也应满足人才培养需求。传统的考试次数少,涉及面窄(由于时间和分数有限),笔头的多于动手的,记忆性的多于理解性的,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战应变能力,偏离了“以专业应用能力为中心、以素质为主线构建高校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初衷。应改革传统的考试方法,在考试内容中增加对实践操作能力的考核。除了考察商务理论、语言基础之外,还要求学生掌握并熟悉商务实践操作技能,如各种进出口单证、外销合同等的制作外。可以采取口试、答辩和现场测试、商务模拟操作等多种考试形式,着重考核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改革教学方法和考试方法,促进学生个性与能力的全面发展。制定学生自我评价、小组互评及教师对学生实训评价效果的评价体系,检测学生自我学习、解决实际问题、小组写作及组织策划等能力。鼓励学生参加各种职业资格认证考试,如《全国国际商务单证考试》、《全国国际商务英语考试》、《全国外贸跟单员考试》等,进一步检测学生商务英语技能,促进学生早日与社会接轨,成为合格的应用型商务英语人才。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从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来看,一些院校尚未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有些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传统的语言教学模式、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仍在起主导作用,其结果是所培养的人才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缺少实践经验,缺乏动手能力。因此,高等院校必须从教师队伍的建设入手,解决教学与实践相脱离的问题,要始终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专业技能的培养为重点走产学结合的道路。高校应创造条件选派青年教师到企业生产第一线顶岗实习,提高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引进和造就“双师型”教师;从企业生产第一线聘请既有较高理论水平又有较强实践能力的专业技术人员任兼职教师,改善教师队伍结构。

市场形势呼唤特色专业。只有那些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才会有持久的生命力。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必须本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教育观念的转变为突破口,构建以专业知识为依托,以素质教育为主线,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高等技术应用型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模式”,实现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和市场的需求。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点击核心———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课程开发导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冯向东.学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J].北京:高等教育研究,(3)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北省高等学校英语教改课立项项目“以市场为导向构建商务英语专业特色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的研究内容(课题编号为1008022)。

篇4: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论文

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论文

当前,我国对学前教育重视程度加大,提出一系列的严格标准,这也从侧面给当前五年制学前教育提供了机遇和挑战。要满足社会的高要求,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就要高质量、高标准来培养高素质的幼儿教师队伍。

一、当前我国五年制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分析

1.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难以体现五年制的优势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幼儿教育师资主要培养模式为高职和中职两种。因此,在五年制学前教育层次上,出现了简单地把高职或中职培养目标移植的情况。同时受中职以及一定的社会影响,五年制学前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过于重视艺术技能的训练,而忽视了专业教育能力、人文素养等方面的培养。致使很多学前教育人才出现专业素质不够,不能很好的适应相关幼儿园的标准要求。

2.课程设置结构陈旧,难以体现中高职贯通特点

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往往比较陈旧,甚至出现将中高职课程进行拼凑的现象,导致课程重复开设,缺乏连贯性。甚至还出现因人设课,按照学校的师资队伍力量来设立课程,导致人才培养质量严重下降。

3.专业教学资源缺乏,教学实践场地不够

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重在建设一种有独特优势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出现了专业出身教师缺少、教学资源缺乏、教学实践场地不够等问题。例如作为学前教育专业出身的教师却比较缺乏,特别是专业艺术类、英语类课程大多由艺术系、英语系教师兼任。她们各自的专业水平都比较高,但是缺少对学前教育的了解,缺少对幼儿教师专业标准与实践的解读,按照自己主攻的专业培养目标来培养幼教师资,这就导致人才培养质量与职业要求脱轨。五年制学前教学资源和校内外实训场地缺少使得实践类课程以及教学阶段缺乏,学生课外活动以及锻炼机会少。

二、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只有科学定位培养目标,才能有效发挥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的优势。我们要根据国家的教育目的,并从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实际情况出发,来确定科学合理的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学前教育事业人才。培养规格的定位是不仅强调艺术技能培养的同时也要注意其对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包括有教育能力、语言能力、游戏与活动设计组织能力、教学管理能力等等,而且要熟悉现在的网络教学基本技能,熟悉多媒体技术教学应用能力和外语应用能力。培养目标的定位要严格按照国家对五年制学前教育要求,要与时俱进地了解先进的研究成果,构建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论和素质教育为中心的培养模式。

三、重新建构专业课程体系

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是专业课程设置。在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上,要根据五年制实际情况和人才培养目标,吸收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科学合理地建构课程体系。在具体建构过程中,不能简单地移植或叠加三年大专和三年中专的课程体系,更不能用本科的思路来建构五年制学前教育课程,而是要从五年制自身的特点出发,照顾到五年制学生的年龄特点,考虑到五年制学制比较长的优势,充分凸显五年制的'学制优势。首先五年制课程建构要以培养目标为导向,进行统筹规划,将五年时间分成不同的阶段,设置各阶段的培养重点和教学目标,并将阶段目标落实到各阶段的课程中去,建立循序渐进的课程模式。其次,根据五年制长学制的特点,可以适当考虑对三年制的课程进行一定的增减或整合,在有效完成普通培养任务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特长。最后,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要以《幼儿教师专业标准》为指导,将幼儿教师的素质分解落实到各课程中去。

四、建立教学资源共享、院校合作的教学机制

为了更好的发挥人才培养模式的先进性就要做到教学资源共享,建立相关学校常态化的合作交流机制。首先,有学前教育专业的高校可以率先进行合作,场地共享、优势资源互补。如物资资源方面,包括教师、多媒体设备、专业实训室可以进行共享,也可深入到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专业教师等方面进行协同发展。其次,中高职院校与幼教机构进行合作。高校为幼教机构提供学历进修学习、技能提高培训的便利条件,指导科研课题、教改项目或专项工作的开展;幼教机构则为高校提供实践教学、调查研究、社会实践、专业见习实习、教科研实验等实践机会,双方建立深度融合的合作关系。这就使得相关合作学校、幼儿园之间在专业、实训基地、师资、课程、科研、社会服务等建设上资源共享,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综上所述,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是我国当前幼教师资培养的主要模式之一,但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我们要根据时代的要求,从五年制的实际出发,对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调试与改革,探索出更符合实际、更科学合理的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篇5: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论文

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论文

摘要:分析了高职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背景,阐述了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措施和特色,总结了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成效和体会。

关键词: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校企合作

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背景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和汽车保有量的显著增加,社会亟须大量高技能汽车维修和管理人才。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汽车专业是学院重点建设专业之一,近年来,南通市及周边汽车后市场进一步壮大,同时企业对汽车鉴定评估、保险理赔、业务接待、销售等人员的需求逐年增加,根据近几年毕业生就业状况,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汽车专业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应聘上述岗位,并且以往在检修岗位的毕业生部分也转向上述岗位。因此在专业建设过程中,我们根据岗位对人才知识、技能和素质要求,提出了培养既掌握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核心能力,又能胜任汽车运用与服务行业不同岗位的一专多能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的目标。在近些年的建设过程中,我们根据企业发展、岗位变化、社会需求,调整人才培养目标,修订教学计划,改革教学方式,将企业的人员、技术、设备、场所、管理等要素融入专业建设与课程教学中,将专业教育与职业教育紧密结合,逐步形成了以企业要素渗透专业建设,以职业素养贯穿教学改革的人才培养模式,取得较好成效。

2改革的措施与创新

2.1借鉴国外职业教育先进理念与模式,建立适合地区需求的专业教学标准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汽车专业瞄准国际职教标准,学习借鉴国外的职教模式,与南通市汽车维修服务龙头企业合作,结合国内汽车专业和汽修行业的具体实际,共同制定专业标准。近几年汽车专业先后派遣多名教师赴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等国家进修和考察,学习当地的汽车专业职业教育模式和方法,并消化吸收。与南通市汽车维修行业协会、南通市文峰汽车集团公司、江苏太平洋汽车集团等专家合作,吸纳企业培训体系内容,结合本专业已有的基础,制定出汽车专业教学标准,包括职业能力分析、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师资要求、设备配置、考核方案等内容,为专业建设和发展提供方向指导。

2.2以岗位分析为基础,建立进阶式课程体系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汽车专业以岗位分析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目标,不断提高课程内涵,逐步建立以职业岗位工作能力为导向的进阶式专业课程体系。我们通过大量的企业调研,定期组织专业指导委员会专家座谈,以完成岗位典型任务能力为目标,设计课程体系,同时根据汽车检测维修企业岗位职业发展的需要,对课程体系进行适当修改。①以工作能力进阶式培养为原则,设计基础能力、核心能力和职业拓展能力的课程模块,建立工作任务与专业知识的对接,将职业工作岗位的素质要求融入课程内容中,强调对工作任务过程的理解,培养学生基本的职业素质。②调整课程体系,将原先的汽车构造、检测、维修各课程独立设置调整为“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检修”、“汽车底盘构造与检修”、“汽车电气系统构造与检修”、“汽车电控系统构造与检修”等主干课程,实行了模块式一体化教学,理论与实操相结合,提高了教学效果。③根据职业岗位对综合能力的要求,设置了“汽车综合性能检测与故障诊断”、“二手车鉴定与评估”、“汽车保险与理赔”、“汽车售后服务管理”等课程,提高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3以“双师”型为目标,建设融合型师资队伍

通过这些年的`建设,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汽车专业通过培养与引进相结合、专兼相结合的方式,努力打造出一支“双师”型的教学与科研团队。

2.3.1实施师资发展战略。结合专业建设规划对师资数量和结构的要求,根据每一位教师的具体情况与特点,制定个性化的师资培养方案,重视过程培养,强化成效考核。①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到企业调研,了解企业状况、人才需求。②每年暑期组织教师到企业接受培训,条件允许则直接参与企业生产。③新引进教师第一学期要在汽车实训室学习锻炼,熟悉设备及使用,协助指导实训。④实行青蓝工程制度,由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教师一对一指导新引进教师,提高其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⑤实行培养成效与年度考核相挂钩制,将教师的技能水平纳入年度考核方案,形成教师提高技能水平的动力和压力。通过这些手段,专业教师的实践技能和教学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2.3.2引进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在专业内部形成相互协作,又各有侧重的学术群体。本校汽车专业通过行业协会引荐、校企交流等方式,先后从企业引进了2名厂长级的高级工程师、4名工程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近1/2,同时有1名教师在企业挂职锻炼,其余教师业余时间为企业服务。通过这种方式,将企业理念、职业素质教育融入课程设计与教学,有效地提升了专业课程的工学结合内涵。

2.3.3积极面向行业、企业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形成一支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兼职教师队伍。目前,我们已从南通、南京、镇江、上海等地企业和高校聘请了50多名校外兼职教师,参与课程建设、校内教学和校外实践教学,大大提升了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精密度。

2.4瞄准企业培训标准,建设生产性实践教学基地

汽车专业需要一个以完全真实的工作环境、工作场所和工作氛围为基础,让学生自己动手、真刀真枪去实践完整的实践教学培养平台。通过多年的努力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实训室已建成一个集教学、培训、技能鉴定、技术研发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实践教学基地,实现专业与企业的互相融合、有效对接。

2.4.1生产性的校内实训室。

我们在建设校内实训室时遵循的宗旨是以实施生产性实训教学为目标,按照企业培训体系要求建设实训室,并保持设备、仪器、工具的更新换代,为学生提供与企业工作场景相一致的环境和场所。学校建有上海名爵4S站,在对外服务的同时,接受学生的参观、实训,对校内实训室起到一定的补充作用。

2.4.2相互流动式的实践教学场所。

只有保持学校与企业的设备、人才相互流动,才能保证校内实训室与企业的相对同步。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汽车专业一方面利用校内设备、场地和师资为企业人员提供专业培训、技能鉴定。这几年我们与南通市汽车维修行业协会进行了深度合作,对南通市的在职维修人员进行了轮训,对新上岗维修人员进行了岗前培训和考证工作,汽车维修协会对我们的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另一方面也将企业的车辆、设备、人员请进学校,为学生提供现场教学。这几年我们邀请了十多位企业老总、维修行业专家到学校开展学术讲座,介绍行业的最新前沿技术,师生受益匪浅。通过校企交流互动,发现实训室建设存在的问题,为实训室的完善提供好的建议和思路。

2.4.3多元化的校外基地。

我们在校外建立了30多家挂牌基地,这些基地具备功能的多元化和企业性质的多元化。功能的多元化是指校外基地既是课程教学基地、学生实习基地,又是教师科研课题来源和产业化基地;企业性质的多元化是指校外基地既有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又有外资企业,既有汽车维修服务企业,又有保险、鉴定、评估、生产等与汽车相关的企业。

2.5以学习情境为载体,实施情境化教学改革

有了以上课程、师资、实践教学条件的建设,我们在长期教学实践基础上,结合高职教育目标和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生源情况,逐渐摸索出以工作任务为载体,以行动过程为导向,学为主、教为辅的教学模式。由专兼职教师从企业一线的工作实践中提炼具有典型意义的工作案例,按照汽车总成的划分方式,结合职业岗位工作过程,以完成工作任务为目标、完成适中教学内容为要求,设计学习情境式课程方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强调学习的过程。学生以任务为载体,教师引导学生按照“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的完整工作过程,由小组协作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实现“做中教”和“做中学”。学生是学习行动过程的主体,担任维修师、销售员、业务员、管理人员等不同角色,完成不同任务。为胜任这些角色,学生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分工协作,通过查阅资料、教材阅读、实践动手、社会调研、企业实习等主动学习的方式掌握完成工作任务目标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从而获得专业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的锻炼过程。教师不再是课堂中心,而是编剧、导演和领导,完成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根据典型工作任务设计出适合教学的学习情境和学习工作单,并以企业化的模式管理学生。

3主要成效与经验体会

3.1主要成效

3.1.1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优化。

校企融合度进一步提高,进一步密切与行业、企业合作关系,实现人员、设备、场地、科研项目的双向流动。联合制定汽车专业教学标准,对专业建设具有较高的指导作用和实际价值。

3.1.2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高。

通过实施新的教学方法,学生在职业岗位上的工作能力和职业素养得到大幅度提高,近几年的就业率屡创新高。根据最新的毕业生跟踪调查,86%的企业认为应届毕业生已为就业做好准备,83%的企业认为毕业生的知识、能力与就业工作相符。此外,这几年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汽车专业学生在江苏省职业技能比赛中都取得了较好成绩。

3.1.3专业教学条件跃上新台阶。

现在我们汽车专业实训室教学、科研设备资产达到1500多万元,实训室按照情境式教学需要和工学结合原则进行调整,布局更加合理、实用,实训室利用率大大提高。“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取得较大进展,除1名新引进教师外,全都具有中级以上汽车相关专业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证书,其中高级技师2人,技师3人,高级工程师2人,工程师4人。此外,校外兼职教师参与课程教学程度进一步加深。

3.1.4专业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汽车专业在南通市及华东地区都具有一定的影响,与南通市汽车维修行业协会进行了深度合作,对南通市在职维修人员进行轮训,对新上岗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和考证工作。利星行(中国)汽车、江苏太平洋汽车集团、南通文峰汽车集团在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均设立了汽车专业订单班,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企业方派出技术骨干、营销专家到订单班授课,反响良好。

3.2经验与体会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的办学方向和理念明确,坚持致力于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坚持以职业能力为本位培养人才,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内在基础力量。实现与企业的深度融合,形成校企联动机制,与行业、企业建立相互支持、互动双赢的利益共同体,是深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驱动力。按照来源于企业又高于企业的原则建立示范性专业标准和课程体系,是规范人才培养过程、确保实现既定目标的主要手段。建设具有先进教学理念和国际视野,掌握较高专业技能水平的专业师资团队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将职业素质的培养渗透到专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是专业人才培养的根本要求。

[参考文献]

[1]赵臻.高等职业院校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

[2]王玉群,翁绍捷.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机械职业教育,2011,(7).

篇6: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论文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论文

一、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1.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是指受教育者在经过有计划的教育与培养训练活动以后要达到的标准和要求,是在基本教育目标的指导下,依据其承担的任务和学生年龄、文化知识水平等提出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并以当前职业岗位需求、社会的发展和教育规定而制定。

2.教学体系。教学是各类学校实施教育的最基本途径,是构建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要素。各个学校依据自身情况会有不同的教学模式。高等职业教育学校以培养专业技术人员为核心,实行课堂教学与手动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这样才能确保培养出来的人具有知识和能力的双重素质。

3.评价体系。由于教学体系的不同,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应当建立与之相对应的教学管理制度和评价体系。它不仅鼓励教师要积极参加教学改革、进行教学改革研究,同时也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建立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管理机制和评价体系。

二、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及问题

尽管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但是一些学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专业性不强,目标模糊。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机构中,一些学校没有明确的培养目标,办学宗旨模糊。许多院校忽略了自身情况,试图将自己的学校改造成本科院校,开设各类学科,并没有考虑到自身的教学水平、经济能力等问题,结果造成了竹篮打水一场空的局面。

2.重理论,轻实际。“重理论,轻实际”这种情况普遍存在于各个院校,不仅是高职,有些本科院校也存在着这类现象。通常情况下,老师为了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在课堂上把该讲的讲完,并没有让学生自己去操作,也不关心学生是否真的学会、掌握了知识。这样教学的结果就是,学生说的头头是道,自己却什么都干不了,成为另一个“赵括”。而对于一些专业性很强的学科,没有实践的经验也让学生无从下手,比如说电焊、摄影等专业,动手实践一次学到的知识远远大于课堂上讲十次。

3.对学生“一概而论”。教师在教学的时候,没有注意到知识的难度、学生的学习能力等问题,将知识强行塞给学生,自己完成教学任务,敷衍了事。也许有些学生不懂会找老师问,但是对于大部分学生真的就这么“过去”了。其次,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不足与缺陷,教师往往忽略一些学生的个人因素(智力、个性等方面),将学生一概而论。无论是哪种情况,结果都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不利于人才的培养。

三、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措施

1.建立专业的培养目标。受当前社会环境以及传统教学理念等因素的影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往往不清晰,人们通常希望将学生培养成为一名“高素质、高级化”的人才,却往往忽略了专业技能的培养,无法真正做到培养目标的专业性。作为高等职业教育,它与本科高等教育最大的区别就是培养目标的不同。高等职业教育更注重人才培养的专业性,本科教育更注重人才培养的学术性。因此,高等职业教育更应该注重培养专业性知识。例如,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该院校就是以铁路方面人才为培养目标,更有针对性,因此在全国范围内比较有名。

2.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句话用在高等职业教育上更合适不过。高等职业教育本身就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教育,教师在教学的同时,更要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学生在动手实践之后,会对所学的知识有更深的印象和理解。最好的方法莫过于教师在实践课上让学生实践的同时自己进行理论讲解,这样的效果往往事半功倍。而培养出来的学生更有专业性与可塑性,他们走入社会也不会因为自己经验上的欠缺而不适应工作岗位。

3.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高等职业教育要以提高学生全面职业能力为核心,以人格完善为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当前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它不仅要求一个人专业技术水平过硬,同时也注重人的“德智体美劳”等综合素质。因此,高等职业教育必须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在培养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全方位的综合素养,完善其个人品格。此外,教师根据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成为新世纪适应知识经济社会需要的具有综合职业素质的人才。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一个艰辛而漫长的过程,它要求高等职业院校注重人才培养的专业性,同时要提高人们的综合素质,使其成为当今社会的“T”字型人才,推动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发展。

篇7:高职工业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论文

高职工业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论文

一、高职工业设计人才培养模式中现存的问题

1.高职工业设计专业的课程体系不完善。一般来说,我国本科院校工业设计专业的课程体系基本包含三个部分,其中美术基础课程和理工知识课程都被安排在大一及大二两个学期的课程中,而到大三才安排专业设计类的相关课程。如果高职类院校沿袭采用同本科院校一样的分段式课程体系设计,那么高职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就会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先从学制来看,高职院校大都只有三年的学制,所以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完成如此细化的工业设计教学课程,再从工业设计专业的本质来看,分段式的课程体系在高职院校中的应用往往不能凸显出工业设计这门学科艺术性和技术性的紧密结合,从而也就不能实现高职工业设计人才的培养和塑造。

2.高职工业设计专业的授课方式不切实。我国高职院校工业设计专业的教学目标与国内本科院校大有不同,一味地对工业设计理论知识进行专注和深层次的探究并不能够完全适应高职工业设计人才培养的要求,高职院校在培养工业设计人才的过程中往往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工业设计的专业素养。但事实上,国内大部分高职院校工业设计专业的教育教学仍然以一贯的理论讲学授课方式为主,这种授课方式既可能使学生丧失对专业学习的热情,也更容易造成工业设计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的脱节状态。

3.高职工业设计专业的师资力量不充足。在我国高职院校工业设计专业的教育及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作用非常关键,但现实中大部分高职院校工业设计专业的师资力量却有很大程度上的欠缺,而高校内已有的专业课教师在工业设计专业的实践应用方面也缺乏足够的教学能力及经验。所以,专业师资力量不充足的因素会影响高职工业设计专业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二、高职工业设计人才的培养目标

在我国的整个教育体系当中,高职教育一直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为适应社会和市场对高素质工业设计人才的需求,我国高职院校的工业设计人才培养模式也在不断地革新和进步,现今国内高职院校也把致力于培养具备专业的工业设计理论知识和设计思维,并能将理论结合实践应用于工业设计开发行业中的工业设计人才作为高职工业设计专业教育及教学的终极目标。

三、高职工业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究

1.完善高职工业设计专业的标准课程体系

为了实现我国高职院校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革新与进步,首要任务就是要完善高职院校工业设计专业的标准课程体系,因为工业设计专业的课程安排是否科学合理会直接关系到工业设计人才培养的目标达成。具体来讲,高职院校在工业设计专业的教学安排上应该把专业课程划分成五个部分,其中第一个部分是包含工业设计设计史和基本概论、人机工程学、工业设计方法等科目的工业设计理论相关课程;第二个部分就是包含设计素描、设计表现方法以及设计造型方法等科目的工业设计造型相关课程;第三个部分的工业设计工程相关课程则主要包括产品模型设计及制造和机械设计工程等科目;此外,还有第四个工业设计表达相关课程的部分和第五个计算机辅助设计相关课程的部分。通过这五个部分的`课程的安排和设置,可以很好地将工业设计专业的所有教学内容紧密衔接,建成一套完善的工业设计标准课程体系。

2.提高高职工业设计专业学生的专业素养

在我国高职工业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革新过程中,培养高职工业设计专业学生的专业素养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关于工业设计人才专业素养的培养和塑造,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学生自学能力和综合素质的的培养,作为工业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良好的作画能力和模型制作技术、基本绘图软件的掌握、三维造型软件的基础操作、设计时间的准确把握以及较强的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等都是必须具备的一些技能。另一方面,学生设计思维的培养也尤为关键,如果学生在学校的学习过程中没有锻造出自己独立的、创新的设计思维,那么学生在进入工业设计市场后也不会有更好的就业及发展前景。综合上述,通过高职工业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与探究,我们可以了解到,高职工业设计人才的培养和塑造不仅仅决定着高职院校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水平的提升,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工业设计行业的未来发展之路。

作者:姜玉学 陈思 单位:赤峰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篇8:市场需求的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管理论文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成熟和发展,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也更加多样,应用型人才的市场需求也显得越来越凸显其广泛性与紧迫性,为适应市场、经济技术形势发展以及高校自身发展的要求,对具有创新意识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也来越具有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具有创新意识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内涵和基本特征

在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应该突出对其创新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强调知性的学习,拓宽其知识面,打下宽厚的理论知识的基础。要正确处理市场需求、企业需求和培养目标的关系,以培养目标为准绳,根据市场和企业需求更新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此外,还应正确处理应用型与素质教育的关系。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着眼于综合素质的提高。

其基本特征应包涵至少两点,一是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较强的综合素质。既有着职业所必需的技术能力,又有着职业所必需的非技术能力和知识,走上工作岗位后,既能即时满足企业和生产第一线的需求,又能自我提升专业知识和更新知识储备。二是具有创新精神。应用型本科人才既要能对口对岗,具备较强的技术开发潜力和能力,又能凭借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宽厚的专业知识面,将所具备的知识进行合理运用并将技术推广,在各自的岗位上进行革新和创造。

二、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具有创新意识的本科应用型人才的措施与方法

1。夯实基础,教研相辅,奠定人才培养之基

基于对具有创新意识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内涵和基本特征的理论掌握,我们认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夯实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与掌握为原则,着眼于学生的实践动手和实际应用能力,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坚强基石。

(1)要抓好优秀人才的选拔和引进,抓好现有教师队伍的培训,积极为青年教师外出培训提供条件,从而不断形成了一支充满生机和稳定的师资队伍。比如,将教师送到各大企业锻炼培养,利用每年的暑假组织教师赴国内外学习考察等,使教师拓展专业知识在实际应用中的感知,有效地提升教师队伍内涵。

(2)以学生发展为本,改进课程教学体系。开展调研,了解社会的需求和其他高校的发展,结合就业市场,并随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要求,及时调整和更新。本着“宽口径、厚基础、适应性强、各学科交叉发展”的要求,一是要加强专业基础课中实践教学内容,重点加强大型综合实验的比重,强化对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二是要增加专业选修课程的数量。三是加强学科的交叉和融合。

(3)抓好专业主干课程的建设。按照“突出重点与全面发展”相结合的原则,重点支持基础课程改革,打造宽厚的`学科基础。通过专业主干课程的建设,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才能得以有效实施。此外,还要注意提高实践教学比例,建设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等。

2。校企合作,凸显创新,培养应用型人才

(1)校企联合,搭建实践平台,锻炼并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学校应采取有效措施,使学生能为企业服务,企业也能为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如,上海应用技术学院香料香精学科方向人才的培养注重增加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主动与企业联系,加强与企业、行业协会的产学研合作,搭建实践平台,锻炼并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如与企业合作开展创新大赛,由企业“出题”、出资开展各种类型的调香竞赛活动。通过与企业联合开展的各种竞赛及其它创新活动,不仅提高了同学们的闻香、调香能力,而且增强了轻化工程(香料香精)专业在行业中的影响力,轻化工程(香料香精)专业毕业生历年均保持100%就业率,目前,在全国90%以上的香料香精公司与企业均有该专业毕业生,部分已成为企业的领导和技术骨干,受到社会的广泛好评。

(2)校企联合共同指导学生毕业(设计)论文,促进和提高办学效率与质量。毕业论文(设计)是高等教育的最后阶段,是旨在培养毕业生综合能力与素质的最重要的一个实践教学环节,它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其结果直接反映出教学质量的好与不好。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在香料香精学科方向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坚持与企业联合共同指导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在学生实验的动手能力、数据的分析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了极大提高,并直接体现在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上实践证明。校企联合指导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工程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是培养符合企业与市场需求的具有创新意识的本科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3)聘任双师型教师,提高学生技能,“改造”专职教师。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的形式拓展与国内外企业、行业协会的多样合作。如,通过校企合作,让学生到企业实践,可以使学生增强对已有知识的理解,从而认识理论与现实的差距。坚持从企业和公司聘请前沿专家和技术人才到校授课,这不仅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需要,还是推进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重要措施,从而驾起学校跟社会沟通的桥梁,并有利于对专职教师进行“双师”型改造,使现有专职教师可以准确地了解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状况,及时把握需求发生的变化,并不自觉或下意识地使自己向双师型转化。

篇9: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的衔接研究论文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的衔接研究论文

摘要:教育论文“target=”_blank">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衔接是职业教育满足企业对人才需求、发展和创新职业教育的重要途径。本文在分析现有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积极探索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衔接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市场需求;高技能应用型。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国际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正发生着多元化的变化。目前,高职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还不能很好地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与社会的需求结合薄弱。中国人才发展报告指出:预计到,我国专业技术人才需求总量将高达8127万。面对庞大的专业技术人才需求,高等职业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的主要任务。

所以,提高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就必须加快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正确看待市场需求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关系,实现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的全面衔接。

1、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

1.1专业设置与市场岗位需求脱节。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职的专业建设应该是一种在政府调控下的市场需求驱动模式[1]。目前,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高职院校在设置专业时往往对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分析不够,不能根据岗位的需求状况及走向与企业共同探讨来确定专业,尤其是现有的专业不能根据市场的变化做出及时地调整,致使“产销不对口”,有的专业毕业生过剩,而有的急需人才又缺乏相应的专业来培养。

1.2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陈旧。

我国高职院校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在课堂上系统全面地讲述,学生被动地接受与理解教师讲的内容。这种做法利于培养学生的顺向思维,不利于逆向思维及发散思维的培养,其结果是创造能力不足,缺乏职业型。课程体系陈旧并缺乏弹性,一旦执行,往往很难修改,不能紧跟市场需求做出及时调整;教学模式单一,以课堂、教师、书本为中心的传统教育仍然占据主导地位,没有突出“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创新精神及终身学习理念的形成,造成学生的综合素质不高,很难培养出适应市场经济需求、能力强、素质高的新型人才[2]。

1.3技能型和“双师型”教师缺乏。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一专多能型人才,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精通专业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十分熟练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一方面,许多高职院校的现任教师是从学校到学校,从学生到老师,缺乏实践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另一方面,由于校企双方缺乏稳定长效的合作机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教师缺乏走进企业的机会,不能准确地了解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具体状况。造成高职院校“双师素质”教师数量不足,理想中的高水平稳健的“双师结构”教师团队尚在建设中,不能完全满足高职教学的需求。

2、加强市场需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衔接的措施。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毕业生人数的增加,高职院校必须注重市场需求与人才培养模式的紧密衔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才能在社会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真正适应市场的需求。

2.1根据市场需求,加强专业建设和改革。

高职院校在扩大教育规模,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应该立足市场需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和谐发展的、真正受社会和行业欢迎的毕业生。加强市场需求与专业建设和改革的紧密衔接,对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下的行业和岗位需求、近年来毕业生的就业去向等进行充分调研、分析,依据职业教育规律,突出适度超前性和保险性原则,与相关企业共同谋求和设计专业的发展和建设方案,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多种培养模式,根据行业和企业需求确定招生计划、课程设计等。让行业和企业等相关部门参与到专业设置中来,确保设置的专业有据可依,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社会急需专业,培养真正意义上的社会急需人才。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必然造成一部分行业和岗位的逐渐消失,加强与企业的交流,紧密关注行业的变化,适当调整和改革现有专业。

2.2面向市场需求,建立动态合理的课程体系,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创新。

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的设置既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也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更要适应市场和社会、企业的需要。让课程的设置直接与就业目标挂钩,瞄准某种职业并落实到具体岗位,并根据职业需要的知识、技能和态度来确定课程内容,打破原有的知识体系进行重新组合,按照基于工作过程课程体系进行课程改革。同时制定合理的课程体系管理机制,时刻关注社会经济和市场岗位的需求变化,及时作出调查和分析,并给出相应的调整和修改。 要构建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体系,一方面,要体现“理论教学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须、够用为度”的教学目标,加强理论与实践课程的设置及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人文素质的构建、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培养[3]。另一方面,要体现“实践教学的目标使学生掌握从事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设施”,继续加大教学实践力度,争取与企业建立长效稳定的合作关系,使校内实践、校外实习与毕业设计有机结合,并加强学生外语、计算机管理和实际操作等能力的培养及终身学习理念的形成,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

在教学方法上,摒弃单向灌输式的教学模式,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在授课时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着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的个性和潜能。教师要以启发式教学思想为指导,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法,把本领域新理论、新技术融入课堂,运用探讨、案例分析、任务驱动等教学形式展开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采用授导型与探究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改革实验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教学系统与自制课件、讲授、网络课堂、实训课、参考教材相结合,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方式的形成。

另一方面,教师给学生布置项目后,要引导学生之间的合作,运用辩论法、操作指导法和演练法等方法鼓励学生相互探讨、互相启迪,划分模块、分工合作,完成整个项目的创建,逐渐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高等职业院校教师要适应高职教育的发展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而且应掌握熟练的专业技能和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综合素质。

一方面,通过人才引进、聘用兼职等多种途径引进高学历、高职称的专业技术人才。特别是聘用企业和科研院所等生产科研一线的技术人员、技师和高级技师担任兼职教师,充实“双师型”教师队伍。另一方面,鼓励和支持教师到企事业或用人单位见习和挂职实践,以便了解最新技术动态、市场岗位的最新需求,提高自身专业教学与实践能力。通过教师,把社会和企业最新技术和对各方面人才的需求信息带进课堂,结合案例教学,让学生提前感受企业信息,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技能,真正培养出适应市场需求、社会需求、能力强、素质高、有发展潜力的新型人才。

3、小结。

高职教育的改革与建设任重道远,我们必须进一步创新职业教育理念,创建企业全程参与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加大与市场需求的全面衔接。根据市场需求,设置专业,建立动态合理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市场和企业真正需求的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建华,李乐琳,李国志。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建构分析[J].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2.

[2]王振岩,张玉莲。构建以市场为导向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查与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9(3):26~27.

[3]赵希田,常永青。基于社会需求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分析[J].职教论坛,2009(7)。

[4]武新胜。发达国家促进职业教育与劳动力市场衔接的探索与启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8):14~15

篇10:基于市场需求的煤炭类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的思考论文

基于市场需求的煤炭类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的思考论文

随着我国煤炭行业的十年黄金期的结束,行业停止了快速扩张。自下半年开始,受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和煤炭市场环境的影响,煤炭行业进入下行期,继而导致煤炭企业生存困难,多数企业日益亏损,员工收入水平大幅降低,毕业生赴煤炭行业就业人数,从的56%骤减至的29%,直至 的27%。据目前形势判断,近几年赴煤炭行业就业的毕业生人数还会持续走低。作为行业人才培养院校,如何根据行业发展需求,优化和完善煤炭行业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迫在眉睫。

1 煤炭市场发展现状

1.1 内部环境分析

当前我国煤炭行业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煤炭库存居高不下,产能过剩,缺乏完善的治理机制;煤炭进出口量下降;煤炭价格下滑;管理粗放,企业经营困难;优势企业通过降价来垄断市场,价格一旦下降难以回升;企业负债率高,财务成本压力大,应收账款增加,现金流断裂的风险不断增加;劳动力成本大幅增加。[1]

1.2 外部环境分析

面对煤炭的大量开采,我国煤炭市场外部环境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环境承载力不足,宏观经济增速放缓;主要耗煤行业产量增速放缓;[2]清洁能源对煤炭的替代率上升;进口煤影响;跨区域送电能力增强,大规模跨区域送电使东部沿海地区用煤量下降。

2 我国煤炭类工程科技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2.1 煤炭相关工程技术专业课程偏向专业化

以M矿业大学本科采矿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为例,第一学年主干专业课程只有采矿工程,第二学年除了有采矿工程外还有电工电子学、工程力学、金属工艺学和测量学,第三学年有岩土工程和矿山机械等专业课程,第四学年主要以毕业设计为主,通过以上课程设置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工程科技人才的培养更多注重专业教育,轻视通识教育,无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以至于本科生毕业不能马上胜任工作,选择继续读研,使企业缺失一线技术人员。[3]

2.2 工程实践教育严重缺失

由表1可知,以M矿业大学本科采矿工程专业课程设置为例,在整个课程设置体系中实践教学课程总学分仅为36.5学分,占总学分的 23.02%,从表1中还可以看出实践教学环节几乎分别集中在一周内完成,也就是没有贯彻到学习中去,导致理论与实践的脱节,这种课程体系的设置在工程科技人才培养中更加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实践教育的重要性。煤炭行业是一个经验性非常强的行业,单纯的课堂学习往往造成“理论强、实践弱”的特点。 [4]由于培养方式和经费等条件的限制,煤炭高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安排、教学计划等方面与其他综合类院校存在相同的地方,这种同质化现象弱化了院校自己的人才培养模式,体现不出煤炭院校所应具备的“专业性”和“实践性”,严重制约了煤炭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

2.3 缺乏具有工程背景又有学术水平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工程实践是工程教育的灵魂,工程教师只有具备工程实践能力,才能用工程的视野去指导研究和教学,才能将工程实践与讲授的课程相融合,为学生提供鲜活案例,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增强工程实践能力。[6]当前我国高等工科院校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背景的缺乏已经成为制约工程教育实践性发展的不争事实。青年教师工程意识淡薄,工程实践能力普遍偏低且得不到学校的重视,师资队伍成分过于单一等现实问题摆在眼前。所以,目前我国高等院校缺乏“双师型”师资队伍。

2.4 煤炭企业缺乏具有专业技术的应用型人才

由从业人员职称结构可以看出(根据统计年鉴),煤炭行业从业人员职称结构不合理,比例严重失调。拥有初级职称人数约占拥有职称总人数的 88%,而中级和高级职称所占比例分别为9%、3%。高技能员工占比过低,煤炭企业具备的专业技术人才数量较少,大部分员工只能从事最基本的、低技术含量的工作。此外,从区域上来看,黄淮海区(78%)、晋陕蒙(西)宁区(7%)和东北区(5%)拥有技术职称人员总数位列前三,这些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建设、工作环境等方面对从业人员有较大的吸引力,促使高技能员工在择业时选择条件较好的区域,进而在从业人员职称的分布上也出现了不均衡的现象。

由煤炭相关院校主体专业(主要包括采矿工程、安全工程、机械工程、测绘工程、矿物加工工程、资源勘查工程、地质工程等专业)招生人数可以看出,近年来随着煤炭行业进入下行期,煤炭相关院校在煤炭专业方面的招生和培养人数也随之下降。随着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各煤炭院校对传统的地矿类专业进行了调整、改造、拓宽和转向,由原来单纯为煤炭行业服务改为社会通用的宽口径专业,地矿类专业学生在全校学生中所占比例明显下降,20统计的`29所本科院校中矿业类相关专业招生数为13672人,仅占总招生数的9.23%。从招生规模看,高等院校煤炭主体专业招生人数由年的18482人下降为 的16931人。从2014年开始,全国高等院校煤炭专业招生人数及占比都呈下降趋势。

2.5 煤炭企业缺乏既懂专业又懂管理的复合型高层次管理人才

从20全国劳动统计年鉴中可以看出,煤炭从业人员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低学历人员占比高达60%,与全国采矿行业平均水平49.40% 相比高了10%左右;而初中以上大专以下文化程度的占比较低,仅为29%;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比低于全国从业人员高学历占比平均水平。从整体来看,员工队伍素质偏低,严重影响了企业管理水平和整体效益的提高。同时,向煤炭行业输送中级专业人才的煤炭专科院校,由于招生和就业的困难纷纷向社会通用类和热门专业靠拢,在2014年统计的7所专科院校中矿业类相关专业招生人数仅占总招生人数的21.62%。

由各高校2014年毕业生质量报告看出,地矿类专业毕业生到煤炭行业就业的人员比例逐年下降,其中还包括各级煤炭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就职人员,高校培养出来的煤炭人才并未进入煤炭行业。除煤炭院校的毕业生在就业时会考虑煤炭行业外,其他高校毕业生选择煤炭行业就业的很少。高校毕业生作为企业未来的中坚力量,管理知识储备明显不足,不利于向管理岗位发展,更不利于企业为摆脱困境制定战略和转型升级。

由表2可知,—20在煤炭行业就业的采矿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多,年最多,为64人,占采矿毕业生总数的55.65%,这一就业趋势与我国煤炭行业的十年黄金期有关,行业的快速扩张,吸引着毕业生择业时更愿意选择煤炭行业。但自20下半年开始,受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和煤炭市场环境的影响,煤炭行业进入下行期,继而导致煤炭企业生存困难,多数企业日益亏损,员工收入水平大幅降低,毕业生赴煤炭行业就业人数骤减,从 2012年的56%降至年的29%,直至2014年的27%。根据目前形势判断,近几年赴煤炭行业就业的毕业生人数还会持续走低。数据显示,2012年,煤炭院校毕业生赴煤炭行业就业的比例达到近年来最高,为30.99%,主体专业到煤炭行业就业比例也高达28.36%,此后开始下降,至 2014年分别降为18.8%和15.2%。综上,在煤炭行业整体不景气的形势下,绝大多数的本科毕业生(2014年超过80%)不愿意去煤炭行业就业。薪酬待遇低、工作环境艰苦、行业形势低迷,是导致行业吸引力差、高学历复合型人才短缺的主要原因,这种现象无疑加剧了煤炭企业生存的压力。

3 优化煤炭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

3.1 优化工程科技人才类型结构

大力引进高层次尖端一流人才,培养行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努力发展创新型人才,培养既懂专业又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7]优化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更好地发挥工程科技人才在行业中的作用,适应行业发展的环境。

3.2 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对接国家战略

学科专业布局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宏观质量问题,教育主管部门的宏观指导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8]修订本科专业目录和本科专业设计管理办法,对专业规模进行控制,合理设置和优化学科专业,动态引导高校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对接国家战略,满足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对人才的需求,形成与区域发展相适应的、结构优化的人才培养体系。[9]

3.3 改造传统培养模式,加强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为克服高等学校“千校一面”、办学缺乏特色的弊端,应加强对应用型行业人才的培养。改造传统培养模式,积极探索应用型行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应用型高等教育发展路径,推动从传授知识为主向培养能力为主转变;从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变;从讲授为主向实践训练为主转变;从课堂教学为主向以现场教学为主转变;从学校评价为主向以社会评价为主转变;通过“双能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应用型课程体系的建设等措施,培养应用型人才。 [10]

3.4 工程科技人才培养需要既懂教育又有行业背景的“双师型”教师

培养煤炭行业的优秀人才,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专业能力。[11]聘请企业一流的技术人员和工程师兼任高 校教师,同时定期选派教师到企业挂职学习,逐步构建起一支既具备较高理论水平,又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师资队伍。

篇11: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论文

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的两大基地,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源源不断地提供生产一线的工作者,为了满足社会企业对职业教育人才的需求,《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十二五时期,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迫切需要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构建灵活开放的职业终身教育体系。”因此,实现中高职一体化培养模式,是我国职业教育长期发展的方向,也是现代化建设对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的重要体现。

一、为何要实施中高职—体化教育

九年义务教育后的学生主要有两个选择,一是升入对应的高级中学继续学习然后进入高职或大学,另一个则是进入中职,接受相应职业能力培养,步入社会。中高职一体化教育模式进一步提升正中职学生的职业能力,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有助于产业结构调整,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1.是高技能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需要。根据《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提出,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到,我国高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总量将要达到3900万,人才需求的旺盛,必然失去职业教育的发展。

2.是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中高职一体化教育有利于中职和高职教育资源的综合利用,有利于教育结构的调整,有利于拓展职业教育发展空间。纵观世界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中高职一体化有利于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也为我国公民实现终身教育提供保障。

二、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如何建立

1.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要依托社会经济发展和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行业企业中的新技术,新工艺等是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经过研发、创新形成的,行业企业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首先是满足企业的岗位需求,因此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要在充分的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充分考虑社会需求和学院现有的条件,制定可行的、高效的、可实施的人才培养方案,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2.人才培养方案要保证中职和高职教育的有序衔接。人才培养方案是完成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是一个学校一个专业教育教学体系的集中体现,也是人才培养质量的.有力保障,具有一贯性和连续性。中高职一体化教育模式下,人才培养方案建设的首要问题需要保证中高职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目标实现。

3.教学计划要满足课程体系的合理衔接。教学计划是对人才培养方案的执行,是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的核心。而课程体系是教学计划的具体体现。因此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充分考虑中、高院校的师资力量和实习实验条件,既要避免中、高职课程的重复设置,又要努力拓展课程内容的深度,实现课程衔接的逻辑性、连续性、可学性。使学生成为中高职一体化教育的最大受益者。

三、保障机制如何为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服务

1.师资队伍的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始终是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高素质、专业性强的师资队伍,是学校培养出合格人才保障之一,因此对于中、高职业院校而言,应建立一支适应现代教育发展,能充分运用先进教育技术,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多样的双师型的高素质专业教师队伍,保证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

2.在学生中树立终身学习的职业理念。从目前的九年义务教育体系中,进入中职学校的学生,很多是因为无法升入对应的高级中学,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自信心都有不是很足,而中高职一体化教育给了这部分学生再学习的机会,使中职学生具有了自主学习的动力和空间,这对于充分调动中职院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而帮助学生树立向更高目标奋斗的信心,也用于终身学习理念的形成。3.建立教学质量监督机制。中高职一体化是中、高职两所学校教学的对接,为此要保证人才培养方案的顺利执行。也就是从招生开始,到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在内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实践能力等环节上要环环相扣,密切协调。这就要求合作学校,协调建立相应的教育教学的监控体系与监督机制,也可以引入第三方机构,促进一体化教育有效运转。

4.把好出口,保障就业。就我国的职业教育体系而言,就业是一切工作的基础。从人才市场看,职业院校培养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毕业生需求旺盛,缺口很大,然而并不是每个专业的毕业生都有稳定可靠的就业保障。因此在进行中高职一体化教育合作时,应把握人才市场需求好,社会经济发展前景广阔的专业进行合作,保障招生和就业的畅通,也可通过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委托培养等方式,保障学生的就业。

四、结语

中高职一体化教育体系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就是探索出一条能够真正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培养之路,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在一些职业院校已经实施,但在实施过程中还有诸多方面存在亟需解决的问题和需要克服的困难,如构建怎样的理论指导体系,中高职教育资源如何衔接,课程体系建设如何最大的发挥中高职院校教师的潜力等都需要进一步的探索与完善。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改革的顺利进行需要国家、社会与学校等多方面的努力,随着社会进步,人才需求,及职业教育发展对国家的贡献率,存在的问题都会逐一得到解决,这一人才培养模式也会得到完善,真正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李杰.《中高职一体化模式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研究》[J].科学中国人,2014.(8)

[2]张平.《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云南电大学报,2012.(9).

[3]王妙.《高职课程“实践型教学”改革探索》[J].上海商学院学报.,(2).

[4]陆国民.《试析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模式》[J].教育发展研究,2012(17).

篇12: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论文

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论文

一、现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缺乏特色。

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才的培养规格和培养方案。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既要考虑自身的特点和实力水平,也要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旅游市场的需求。目前,在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着两种错误的目标模式:一种是片面强调人才的高层次,以理论教育为主,培养理论研究人才;一种是以业务技能培养为主,培养服务操作型人才。前者往往按综合性大学模式办学,以培养高学历人才为培养目标,培养出来的学生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较高,但动手能力较差;后者则主要按职业技术学院的模式办学,面向旅游企业,培养适用性的人才,学生有较好的实践操作能力,但理论基础不够扎实。

2.专业设置不健全,脱离市场需求。

由于培养目标过于宽泛,导致我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设置缺乏市场针对性,专业设置基本集中在饭店管理和旅行社管理等传统项目上。此外,目前我国高等旅游院校办学关注的主要是生存因素,过分注重眼前的热门专业方向,大多数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设置与职业学校过度重合,而对旅游业有着长远影响的旅游策划、旅游营销、旅游电子商务、休闲管理、会展管理等前沿专业则少有问津。现有高等旅游教育的专业设置就显得不够健全,不能够按照实践需要形成多样化的专业方向,导致所培养的旅游人才在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方面难以适应旅游行业相关岗位的任职要求,造成人才培养类型的空缺、欠缺等系列问题。

3.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目标相脱节,学不致用。

目前许多高校对旅游管理专业的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把握不准,开设的课程与旅游管理业务的需要联系性不强,导致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目标严重脱节,“学不致用”成为相当一部分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面对市场就业时面临的最大困难。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旅游专业尚处于初创和发育阶段,我国旅游院校或旅游专业大多数是由其它专业、学科转轨而来,如历史专业、地理专业、管理专业等,其课程安排和教学内容带有依附专业、学科的诸多痕迹。此外,旅游业是迅猛崛起的朝阳产业,日新月异的旅游宏观环境变化及不断涌现的新问题促使知识的更新,使得旧的知识体系不断面临修改和扩充,也给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的理论与专业的结合增加了难度。目前我国许多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普遍存在着知识的使用性不强、理论落后实际的现象,远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和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的特点。

4.教学模式陈旧,教学结构不合理。

高等旅游教育除了注重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教育之外,还应注重获取知识、创新知识的教育。目前,我国大多数高等旅游院校采用的仍然是普通教育的传统教育模式,基本上是四个中心,即教学活动以教师为中心,教学过程以课堂为中心,课堂教学以讲解为中心,教师讲解以教材为中心。这种单向的知识传输关系,使得学生应试能力良好,而创造能力所必须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则不足,严重制约着学生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另外,旅游业是实践性和操作性很强的行业,强调人才的实践能力,要求从业人员既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又要有实际操作和实施科学管理的能力。然而目前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结构中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讲授、轻实践操作的倾向。旅游专业实践教学一直被作为“辅助性”教学环节来设置,实践教学常流于形式,缺乏有针对性的、系统的实践教学安排。

5.师资队伍不精,教师业务结构不合理。

我国目前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师资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与发达国家相比都有较大的差距,还存在以下不足:一是目前我国各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很多都是从地理、历史、管理、经济等专业半途转型的老师,大都未接受过正规、系统的旅游专业知识教育,学科背景的制约很难使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科带头人。另外一部分具有专业教育背景的主力军又以高校的旅游硕士、本科毕业生为主,旅游专业毕业的高学历教师比例不足,尤其缺少高学历的专业带头人,从而制约着旅游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二是多数教师几乎都是一毕业就直接到学校工作,几乎没有直接从事旅游实际工作的经历,普遍缺乏旅游岗位实践的经验,直接导致较为严重的理论脱离实际的问题,严重制约着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三是知识比较陈旧。相当多的教师并不了解旅游业发展的新情况、新理论和新的科技成果,不能及时汲取新的知识并应用于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还不能满足旅游产业发展的需要。

二、应用型大学旅游管理专业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对策

1.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强调旅游人才的应用型和复合型。

人才培养目标是学校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结点,决定着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作为新兴产业的现代旅游业,由于它所具有的国际性、对科技成果应用广泛及其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重要地位等,对于高级复合型旅游人才的需求更加殷切。因此,旅游管理专业应以管理学为基础,向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建筑学、生态学等学科拓展专业方向,构筑厚实的基础知识和宽泛的专业口径,实现旅游人才知识、素质、能力的综合化。此外,旅游业是应用性和操作实践性很强的行业,它要求管理者必须熟悉最基层的业务工作,具备基层业务操作能力和经营管理潜质,所以,旅游管理专业在突出“厚基础、宽口径”的同时,也应增强应用性特点,注重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结合。综上,应用型大学旅游管理专业应将培养目标定位明确为面向现代旅游企业,重品德、厚基础、懂技术、善管理、强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管理人才,使培养的专业人才不仅能够拥有胜任当前市场需求的特质,还能在相当程度上适应我国旅游业进一步国际化、市场化、成熟化的需要。

2.以市场为导向,优化专业设置。

专业设置是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直接决定着人才培养方向,是应用型大学办学特色的.体现。应用型大学旅游管理专业设置,既要符合国家有关高等教育改革的要求,具有相对严肃性和规范性,又要满足旅游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具有相对灵活性。应用型大学旅游管理专业应密切关注旅游行业的动态发展,尤其是旅游新兴业态的发展。根据旅游业的现实需要和人才中长期规划,适时调整或增设旅游相关专业,诸如旅游营销策划、旅游电子商务、休闲管理、会展管理等专业,从而满足旅游行业对各类综合性人才及新兴旅游专业人才的需求。此外,旅游交通、旅游工程、旅游咨询服务、旅游教育、旅游科研等方面的人才也都缺乏,也需要建立些适当的专业加以培养。此外,还需要改造、调整知识面过窄的老专业,对划分过细的旅游管理专业或方向进行整合,逐渐淡化专业界限,拓宽专业口径,更好地适应旅游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3.优化课程结构,强化学生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

课程设计是高校实施教育的核心,学生最终具备的知识结构和素质结构主要取决于其所接受的课程体系的教育。为实现培养目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应用型大学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应打破从学科体系出发的特点,体现基础性、系统性、实用性、稳定性和一定的先进性,优化课程结构,构建融合贯通、有机联系的课程体系。为此,首先应整合课程门类,合并、取消部分课程,明确每门课程的教学目标,使每门课程都能体现出培养目标要求,突出专业特色。改变课程内容过旧和简单拼凑的情况,避免课程布局脱节和重复,防止“因人设课”和“无师不设课”的情况。其次,要加强课程体系设置的弹性。课程体系设置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在课程结构的设定过程中,应根据人才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不断优化调整课程结构,制定适度超前的人才培养模式。再次,应根据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适当加大实践技能课程的比重。除了设置校内训练课和毕业实习作为实践课外,每个学期均有相应的专业实习或见习,形成较为规范的系统实践,从而确保旅游专业毕业生具有完整的知识结构和适应旅游工作需要的技能技巧。

4.创新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教学手段创新。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对现代化教学要求较高,课程教学应该尽可能引入一切先进的现代教学设施和设备,如投影仪、多媒体、外购与自制的CAI课件、电教片等。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有利于突破传统教学过程中各方面的限制,使学生在课堂上获得更多的信息。不仅提高了教学效果,而且提高了教学效益,有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2)教学方法创新。为培养旅游应用型人才,应改变传统的讲演式、注入式教学,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场景教学、课堂讨论、演示教学等,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使学生由知识技能的被动接受者,向知识技能的主动探求者转变;教师由知识技能的传授者向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指导者转变。教师在授课时应注意处理好灌输和引导、讲授与讨论、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分析向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3)教学内容创新。在合理设置课程体系条件下,力争选取最新的教材,做到授课内容能准确客观地反应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同时,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传授的教学内容不能局限于几本教材,教学案例也不能老生常谈,教师要站在时代发展的前沿,随时根据学科的最新研究进展补充新的教学内容,加强实践教学内容,以提高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质量。

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善师资结构。

(1)重视师资培训,不断提高教师总体素质和能力。可选派骨干教师外出参加高层次的专业培训和学习考察,到具有不同学科优势的高等院校进行访问、进修,鼓励教师继续深造,提高学历层次和实践技能。鼓励优秀教师积极进行国内、国际间的旅游学术交流,与旅游界利用多种渠道接触,提供旅游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源头保证,使教师能随时掌握国内外旅游管理的最新研究动态。

(2)进行师资的合理配置。在进行师资配置时,既要考虑师资队伍的流动性,又要保证师资队伍的相对稳定状态。一方面,要注意本校师资的合理配置,加强教师队伍的梯队建设,积极选拔专业带头人及主干课程带头人,发挥骨干教师在教学改革中的带动和辐射作用,有计划地加强青年教师培养,逐步形成由学科带头人、中青年骨干教师构成的合理教师梯队。另外一方面,要和外校甚至是其他区域进行各种形式的交流,可聘请高校、旅游行业的知名专家为客座教授讲学或开办系列讲座;聘请旅游管理部门、旅游企业的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担任兼职教师和实践指导教师,以改善单一的师资结构。(本文来自于《鸡西大学学报》杂志。《鸡西大学学报》杂志简介详见.)

篇13:工学结合营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营销论文

在专业上具有商品销售、市场调研与预测、商务谈判、营销策划等综合性专业核心能力和技能,以及电子商务应用、外贸单证业务、营销管理等方面的辅助能力和技能。

高职市场营销专业面向的岗位大体上分为三类:从事产品或服务销售及管理工作的基础岗位(如导购员、促销员、市场信息员、营业员、销售员、销售代表、客服人员)、从事企业营销管理工作的目标岗位(如区域经理、销售经理、市场经理、策划经理、业务经理、门店店长);从事企业营销管理工作的发展岗位(如省级经理、大区经理、市场总监、销售总监、营销总监);以及从事营销、调研、策划或其他服务性工作的人员。

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的初次就业岗位被定位在一线从事营销的业务和基层营销管理,而3~5年后的后续发展岗位可以晋升到中层营销管理。从目前需求来看,营销专业是社会上需求较大的专业,而所有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都开设这一专业导致连年的供给不断增加,这就要求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培养的毕业生立足与企业的人才需求。学校应积极开展“订单式”培养模式,凸显实践性教学环境,为学生“零距离就业”铺平道路。这也正是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实施“工学结合”模式的意义所在。

从企业的角度来讲,学校为企业“量身定做”企业所需的对口人才减少了企业培训成本的支出。一旦学生实习表现突出,被企业认为是合格学生,马上可以跟企业签订就业协议,真正实现“零距离”就业。

然而,营销专业的学生进入企业实习并不能马上使企业产生效益,客观地说还会给企业带来诸多麻烦。比如老员工对实习学生的培训时付出的时间成本,客户的商业机密的保密问题,另外,学生待遇如何支付问题、学生实习期间发生的意外伤害赔付等问题,都是企业不愿意承担成本和责任的问题。即便有部分社会责任感强较强的企业接受了高职营销专业学生,签订了“工学结合”的校企合作协议,企业甘愿对学生进行岗位相关的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工作,并且帮助学生在岗位上学习实践并且熟悉工作流程和业务。然而,这样的协议不能长期稳定。况且,营销专业知识转化为技能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实现的,学生短短的数月培训和简单的实习也并不能很快转化为企业的效益,而接受企业培训的实习学生一旦毕业后流入其他企业反而使得合作企业得不偿失。

篇14:旅游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论文

旅游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论文

一、体现旅游行业特色,建立结构合理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载体,是实现培养目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竞争力的关键所在。由于学生最终具备的知识结构和素质结构主要取决于其所接受的课程体系的教育,因而优化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首先,应以专业领域课程为核心,以职业素质课程支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构建旅游管理专业的“平台+模块”、“素质、能力、技能”三段递进式课程结构体系,具体包括通识教育平台、学科基础教育平台、专业教育平台、专业技能教育平台和实践教学平台的五大教育平台。除了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基本统一之外,要针对不同的专业方向设置不同的专业课程模块,模块集合根据社会需求、学生就业意愿、专业依托、行业的内在结构等进行组合。以行业需要为标准、就业为目标形成的课程体系既保证了课程体系的内在联系性和系统性,又保证了旅游管理教育适应行业的发展要求,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适应面,使得培养规格始终与社会需求、产业结构保持良性互动,为学生就业打下基础。其次,要从整个旅游知识体系框架出发,解决好基础课与专业课、必选课与选修课、理论课与实践课的结构问题。在优化基础课程的同时,适度开创专业特色课程,加大实践技能课比重,增强人才培养的专业性、适应度和个性化。拓展选修课程,合理分配限选与任选课程学时,同时要加大学生自主选课的力度。此外,各校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学科背景的差异性也应在课程体系的设计上有所体现,开设一些能体现各高校特色的本土课程,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

二、贴近旅游行业实际,设计特色鲜明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课程体系的体现,教学内容改革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核心内容。旅游用人单位需要学生在工作中能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具体应用在解决实际问题之中,这就要求学校要注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特别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工作能力的培养。因此,旅游管理类专业教学内容改革成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之一。首先,应根据行业需要重建学生的专业知识及能力结构体系。在对行业相应的职业岗位所需的人才规格及能力要求充分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加强课程之间的整合,把课程的安排与旅游行业的当前需求以及学生将来的就业紧密结合起来,增加课程的设计性、综合性;科学筛选教学内容,压缩重复内容,重建学生的专业知识及能力结构体系,形成以应用性、技能性为特色的应用型本科课程内容体系。其次,将职业标准和能力要求融入教学内容中。一要注重职业性教育,把职业标准和能力要求分解并融入到各课程目标之中,把从业所需的知识、技能、态度有机整合于教学内容之中,培养学生一种综合职业技能,为学生就业所需的知识结构和职业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实现与旅游业所需人才职位的对接;二要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和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的特点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将旅游业最新发展动态和发展趋势及研究成果充实到教学内容中去,增强学生适应未来发展需要的能力;三要增加符合地方旅游经济发展要求的内容,如反映区域旅游资源特征、地方文化、区域经济、区域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内容,为学生服务地方旅游业打下基础。四要强化对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可利用选修课和素质拓展课程体系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再学习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以增强学生就业能力为目标,构建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

旅游专业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需要旅游人才具备很强的实践操作、解决实际问题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因此,实践教学改革是旅游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实践教学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强烈的职业意识、职业习惯和职业能力。要根据旅游产业岗位群对于旅游管理人才所要求的知识、能力与素质结构,以职业能力、实践能力、就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优化设计实践教学内容,突出教学内容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构建“基于能力培养、面向岗位群集、技能教育与素质教育并重”的全方位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从入学教育、认识实习、生产实习、业务实习、毕业实习四年不断线、多层次、渐进提高的实践教学运行体系。构建按能力层次划分的“认知、模拟实训、短期实习、顶岗实习、研究实践”分层次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由浅入深、由简单到综合,分阶段、循序渐进。运用校外实习基地与校内旅游专业实验室相结合的方式,构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实践训练教学模式,强调实践教学内容与岗位工作的一致性,做到理论知识与职业技能相结合。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管理,建立全面规范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实践教学文件和实践教学测评体系,形成立体式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四、有效整合资源,探索“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路径

产学研合作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途径。将学校教育和社会资源有效整合,与企业紧密结合开展产学研活动,可以有效解决学生学习方法单一、创新意识薄弱、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差、缺少合作精神等问题,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与企业发展需求的匹配度,帮助学生实现高位就业。一是充分利用企业资源优势,共建实践教学基地。建立校内实训基地、校外见习基地和实习基地三种实践基地。企业是大学生实习并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具体实施的主体之一,要充分利用企业资源优势,共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实践教学基地提出所需专业的用人标准和用人要求,与学校共同制定培训方案,利用实践教学基地提供的培训平台,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针对性培训,强化学生的行业就业能力。寻找产学研合作的切合点,形成“人才共培养、过程共管理”的紧密型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联合企业制定新的人才培养目标方案,提升实践教育基地的层次。二是建立导师制,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旅游管理本科教育不仅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而且要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通过“导师制”、“科研小助手”及第二课堂形式,让学生参与科研,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及解决现场实际问题的工作能力;采用项目立项形式,针对学生在岗位实习过程发现的问题进行研究,使学生综合利用学到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方法,独立提出解决各种问题的对策,从而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相关旅游企业在工作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可以提供给高校进行学术研究,促进产学研一体化等等。

篇15:地方高校环境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论文

地方高校环境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论文

摘要:该文基于民族文化设计理念的角度,探讨地方高校环境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的方法。在民族文化设计教学理念研讨、民族特色内容挖掘、教学方式探索、项目引导、教学内容服务地方、本科与硕士培养体系衔接、课程评价机制改进等几方面深入挖掘教学改革的具体方法,有利于达到地方高校环境设计人才培养服务地方、共同促进环境设计专业学科发展的教学改革目标。

关键词:民族文化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地方高校;改革

截至2016年,全国开设环境设计专业的高校超过300所。近年来,虽然人才市场对环境设计人才需求量很大,但在就业问题上,环境设计毕业生就业难度较大。从地方高校来看,为了满足地方建设对人才的需求,环境设计人才培养就需要突出地方特色,更好地支持地方发展建设。在环境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和体系中引入民族文化设计理念,从培养专业基础能力、突出专业培养特点的角度重新思考熟知的环境设计专业,明确人才培养的特色方向。地方高校环境设计人才培养,以拥有民族文化设计能力的环境设计复合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将会成为必然趋势。

一、目前地方高校环境设计人才培养模式中的问题

通过对地方环境设计一线用人需求的调查,设计企业需要的是真正拥有实践性设计能力的技术人才。实践性设计能力包括基础设计能力与满足甲方特殊需求的特色性设计能力。目前,地方高校培养的环境设计专业的部分毕业生仅仅能完成基础性环境设计,而不能完成特色性方案设计,这导致其进入工作单位后只能成为设计辅助人员,而不能成为独当一面的设计师。这凸显出现有的环境设计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体系存在的不足和缺陷,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环境设计人才培养专业特色不突出地方高校在环境设计教学中突出艺术理论基础和基础创意启发,缺乏民族文化设计意识培养。目前的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存在偏重基础设计能力培养、忽视民族特色性设计能力的问题。由于环境设计是应用型、综合型学科,人才培养需要从市场需求出发。地方高校环境设计人才的培养需要贴合当地的具体需求,培养出具有民族特色设计能力的人才。

2.环境设计教学模式雷同目前,一些院校的环境专业课程结构设置雷同,缺乏自己的专业特色。环境设计专业是一门艺术性、工程技术性、多学科交叉的学科,这要求教育者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要打破固有的艺术类教育方式。环境设计类学科需要结合专业特点和学生素质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尝试。在完成基本设计能力培养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导入民族文化与地域文化的教学模块,在环境设计教学中突出设计基础、融入民族文化,突出环境设计的教学特点,破除雷同的教学模式。

3.环境设计与民族文化设计之间缺乏衔接环境设计专业与其他学科之间缺乏联系,难以激发学生与民族文化相融合的设计创造力。环境设计是涉及建筑、规划、景观空间、室内空间设计的复合型专业,但现有的课程体系缺乏与民族文化之间的相互渗透,学生掌握的是孤立、片面、零散的知识,没有突出的设计主题将这些知识贯穿起来。学生所学专业知识未能形成特色鲜明的体系。

4.环境设计教学内容与地方人才需求脱节环境设计专业以往的教学模式相对死板,教学内容与地方实践性设计项目要求脱节,使其成为高校教育的薄弱环节。如果仅仅调整局部教学模式和方案,没有从具体的教学内容改革出发,环境设计人才培养很难满足广西地区环境设计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二、民族文化设计理念下地方高校环境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法

为了满足地方性环境设计人才需求,地方高校环境设计专业教育需要积极探索民族文化设计理念下的特色型环境设计人才培养模式,进而有效保障教学质量。环境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可以通过民族文化设计教学理念研讨、民族特色内容挖掘、教学方式探索、项目引导、教学内容服务地方、本科与硕士培养体系衔接、课程评价主体转换等方面展开。

1.在环境设计教学上融合民族文化、地域特色设计理念在环境设计教学理念中融合民族文化设计的教学理念,引导师生拓宽视角,从更高的设计层面看待环境设计专业,从观念上打破以往课堂上仅关注环境设计专业基础设计能力的弊端,而是将民族文化全面引入环境设计的整体教学,力求从过去强调课堂基础设计能力的教学,转变为将课堂学习和课外学习相统一,引导学生在不同民族性、地域性特点的设计项目中,学习与了解项目文化背景和地方用人单位的针对性实际需求,并运用到环境设计教学。

2.在环境设计教学中修订与之对应的特色教学方案环境设计专业要调整和修订原有教学计划与教学方案,才能满足人才培养需求。在原有的教学课程中适当增加民族学、社会学等类型的教学课程,同时,在传统环境设计课程中增加融合性专业设计内容(如,在教学内容中增加室内设计与广西传统民居室内装饰的关系、景观设计与特色城市风貌的关系等衔接内容),让环境设计教学内容层次分明,教学内容覆盖面更广阔。在具体的设计教学模块中,如园林设计、道路景观设计、小型空间设计等,以民族文化设计作为教学体系建立的核心,教学内容围绕如何将地域性、民族性文化特色与环境设计相融合来安排。教学方案的修订,从内容优化与结构优化两方面同时入手,让学生从单一基础能力人才向民族文化设计特色型人才转化。

3.采用科教协同的教学方式与手段,课堂传授教学与民族文化设计类科研项目相结合地方高校教师的科研项目大多与民族文化研究相关,横向设计项目亦是如此。环境设计教学采用科教协同教学模式,本身就有贴合地方文化特色或者民族特色的先天优势。在教学上,教师要突破以往单一课堂讲授教学方式的束缚,探究如何利用民族文化设计类科研项目为引导,指导学生参与地方实际项目的具体设计工作,通过具体项目的民族文化背景分析、讲解、分工、项目小组合作设计等步骤,理解民族文化设计在项目中的意义,主动适应地方设计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有效达到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服务地方建设的目的。

4.课程教学形式上结合传带教学模式,民族文化设计理念贯穿教学过程环境设计教学本身具备模块化教学的特点,课堂教学一般采用教师理论教学与课程设计课题研究的方式,教师常选用虚拟课题,要求学生完成相应作业。课程虚拟课题设置会出现课题设计细节不够完善、项目设计场所环境背景信息不足、学生设计成果细节不够、完成度不高等问题。在学生学习方面,学生研究精神与学习兴致也有所不足,尤其是民族文化设计特点无法在设计中体现出来。目前,高校环境设计专业学生人数较多,教师无法一对一地对学生进行设计指导。此时,可以将高年级环境设计专业学生尤其是毕业班的学生引入低年级学生的课堂教学。高年级学生选取毕业设计课题,依据其具有的'民族文化特点,结合模块化课程,引导低年级学生有目的地学习。

5.以民族文化设计教育为核心,增强本科教育与硕士教育培养体系的衔接环境设计专业是一门涉及内容极其丰富的专业,其包含环境规划、城市区域规划、建筑学、民俗学等内容。单纯四年的本科教育不足以涵盖所有的学习内容。在本科教育中,教师要以民族文化设计教育为核心,将其融入专业课题模块教学,为学生将来进入更高层次的学习提前指明研究与学习方向,做好特色体系培养的衔接工作。

6.以民族文化设计教育为引导,建立以学生为主的新型实践教学环节与教学评价机制以民族文化设计为导向,将其作为课程评价标准与评价基础。课程成绩评定由原来单纯的教师评价转变为学生评价为主体,结合传带型教学形式,教师与学生对设计成果共同完成评分,达到评分更客观、更公正的目的,从而提高专业教学改革的效果。如,具体评分构成为:高年级学生作为项目组长评分占40%,小组公开答辩成绩占30%,教师评分占30%。

三、民族文化设计理念下地方高校环境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意义

基于民族文化设计理念下的环境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其价值在于改变以往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仅关注本专业基础设计能力的培养、忽视民族文化设计能力教育、人才缺乏特点、专业缺乏特色等问题。在人才培养层面,从根本上解决人才培养与地方人才需求脱节的问题。以往环境设计教学仅仅从基本设计能力的浅层入手,无民族文化设计思维的设计教育理念。建立民族文化设计特色型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增强环境设计专业教学的效果,突出地方院校专业特点,能够促进地方高校环境设计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具体而言,培养具有民族文化设计能力的特色型环境设计人才有利于环境设计专业适应当前地方环境设计企业的人才需求,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具有现实意义;有利于激发学生在学习和设计上加强民族文化与设计融合的设计探究意识;有利于明确学科特点和建立地方高校特色专业。推动教学内容与民族文化设计能力的特色型环境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性改革,为高校服务地方提供了明确的人才培养方向。

四、结语

环境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从市场需求出发。在教学内容中,强调地域与民族文化特点,将民族文化设计理念贯穿教育内容体系的始终。运用融合民族文化设计的教育创新理论,探索地方高校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指导环境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不断增强环境设计专业相关课程教学的效果,最终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民族文化设计能力特色型环境设计人才的培养模式和体系,为环境设计专业与地方建设融合发展、树立地方高校专业特色的目标做出积极的改革探索与实践。

参考文献:

[1]吴红梅,陈若茜.民族文化元素与包装结构设计融合的教学探讨.中国包装工业,2014(18).

[2]于超.论民族元素在艺术设计教学中的渗透.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

[3]杨琴琴.民族院校中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与实践模式探讨.美术教育研究,2014(12).

基于市场需求的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探析论文

日语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理论与实践论文

浅析国际化复合型创新型金融人才培养的国际经验与借鉴论文

电气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论文

财经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学理念与策略探讨论文

高校教学应注重培养创新型人才

皮革制品人才培养模式探讨的论文

应用型本科院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式论文

校企联合培养环境科学专业人才探索论文

新形势下如何建设本科人才培养信息系统论文

面向市场需求的开发类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论文
《面向市场需求的开发类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面向市场需求的开发类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论文(合集15篇)】相关文章:

基于人才需求的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改革与实施的论文2023-06-04

浅谈地方院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论文2023-11-21

教学对象分析2023-05-30

建筑工程技术校内综合实训基地创建论文2023-12-27

物流专业研究生订单式培养模式研究论文2022-04-30

面向实践的现代SoC设计课程教学方法的创新的论文2023-03-09

高职院校软件技术跨课程的教学项目研究论文2023-05-31

对于校企合作开展省级学科竞赛的分析与实践论文2022-05-04

试析以“三自管理”为载体推进SPT人才培养论文2023-03-03

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方案论文2023-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