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合作学习课堂管理探讨论文(合集14篇)由网友“混乱中立人”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高中数学合作学习课堂管理探讨论文,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并能积极分享!
篇1:高中数学合作学习课堂管理探讨论文
高中数学合作学习课堂管理探讨论文
摘要:近几年来,合作学习逐渐被大家所熟悉,合作学习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而高中数学是学生学习科目中较为重要的一门学科,将合作学习融入到高中数学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就这个问题进行探讨与研究。
关键词:高中数学;合作学习;应用
高中数学作为学生学习科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需要做到与时俱进。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加入合作学习的模式,不仅可以培养高中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而且有利于增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对高中生的健康成长有重要的作用。要将合作学习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更好地结合起来,更好地利用合作性学习帮助高中数学教学。
1如何做到合作与高中数学教学相结合
从教师方面来看,要积极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教师作为课堂教学中的主体,要积极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准确地把握教学方向和教学目的,制订正确的教学方案,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进行合作化的教学过程中,要对各方面进行合理的安排,不要因为过分在意结果而忽略了过程的重要性。要做到合作的实用性,切忌形式化的表面化的合作学习。在合作学习中注意吸引学生注意力,以达到明显的教学效果。例如笔者在一堂数学课堂的教学中的教学方法就是,首先确定好课堂教学的主题,提前告诉学生,然后将学生分成不同组别,每个组3-5名同学,去共同完成一套关于数学竞赛的回答,其中都是比较有趣的数学问题或者数学常识。完成题目的过程中,必须每名同学都参与进去,可以不同的人负责不同的板块。最后每组选一名代表上台对自己组的答案给大家进行讲解。最后通过每组解题过程可以看出,他们分工明确,并且互相配合,所以效果令人十分满意。从这个教学方法就可以看出,合理的利用合作学习的.方法,不仅可以加强同学的团队合作意识,而且可以训练他们的自主意识,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让学生在台上的讲题的过程更是增强了他们说话的胆识,训练了他们的临时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安排合理的合作学习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2学生的主动配合与合作
数学教学中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培养更高素质的学生,所以学生是最重要的主体部分。合作学习就是要培养学生之间的互相沟通协作的能力,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能够培养较强的团队意识。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在高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合作性的学习还不能很好的被利用起来。原因就在于学生之间缺少良好的沟通,然后各自持有自己的看法,没有学会换位思考,过于坚持自己的“个性”。这些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就阻碍了合作学习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发展与推广。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师往往过于注重合作学习,忽略了学生之间对基本知识掌握能力和学习习惯的差距,学生基础性知识好的,积极性强的过分主导合作学习,而学习基础知识略差的学生就容易被忽略。因此不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在合作式的数学教学中,要做到全面、均衡地发展,综合考虑,从学生的具体情况和特点出发,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避免出现“两极分化”的情况。
3怎样更好地开展合作学习的新模式
3.1让学生树立团队合作的意识: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但这种意识的培养不能只是单纯地依靠传统方式教学。因此,想要在数学课程教学中树立学生的团队意识,教师就要根据学生的行为、认识、能力等各方面的差异,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和方案,布置具有明确指向性的任务,依次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与其他同学建立更深厚的友谊,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对日后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有重要影响,也对他们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起到积极向上的指导作用。
3.2不断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在数学课程教学过程中,通过口语表达的训练让学生建立合作意识也是一个重要的方法。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积极的鼓励支持,让他们敢于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并学会与他人沟通、交流。通过这种方式,教师不但能够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而且能准确把握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也就能为他们制定更合理的学习计划,最终达到提高他们合作能力的效果。在学生的口语表达训练过程中,教师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对他们进行指导,不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尤其是对于一些相同的问题,应该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提高他们的思维水平。除此之外,教师还可通过学生的自我表述,反思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不足之处,针对这些不足作出相应的调整或改正。以此进一步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4结语
综上所述,合作高中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是十分重要并且有用的,但是必须要寻找正确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引导,不能盲目地进行合作性教学,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找到适合自己学生的学习方法,而不是一味地照搬照抄。要注重合作的过程,避免形式主义,才能更好地利用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
参考文献:
[1]胡仕文,胡功.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数学教学如何使学生学会合作.现代数学(教育版).
[2]李婷婷.浅谈在新课标下数学课堂中如何引导学生合作学习.
篇2:高中数学合作学习策略探讨论文
高中数学合作学习策略探讨论文
高中数学是高中的基础性学科,数学科目的学习对于培养我们学生的数学素养和逻辑思维能力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数学不仅是生产、生活、学习、研究的基础,也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高中数学重在培养我们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带有实际意义的数学问题,使用数学语言表达问题、进行交流,学会应用数学。良好的数学知识结构注重的是知识之间的联系。那么,作为一名高中生,怎么才能学好高中数学,并在高考中取得自己理想的成绩呢?
简单来说,正确的学习方法对于学好数学来说具有关键作用,小组合作学习是高中数学中常见的一种学习模式,合作学习对于高中数学来说也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学习方法。合作学习是指学生通过明确详细的分工,对某项共同任务完成的过程。合作学习倡导学生为了彼此共同的学习目标而结合到一起的学习,为一致目标而努力奋斗。它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利用实际教学中存在的学习差异与互动,互相促进彼此的学习,最后以学习小组的成绩为评价依据,实现教学目标的活动。在高中数学科目的学习中,如果我们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来完成教学目标,就要有一定的合作学习的组织策略,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要以学生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
高中数学学习合作的基础前提就是学生合理的分组情况。在合作学习中,小组分得好,可以达到这样一种效果:小组内部,不同学习情况的学生建立起互助、互帮、互教、互学、互补的关系,通过组内合作,实现共同进步、共同成长。众所周知,与其他课程不同,高中数学课程对学生思辨性能力的要求较高,因此合作学习小组的人数不宜过多,若人数过多,很容易造成学习效率下降,学习质量不高的情况,无法凸显合作学习模式的实质性效果。涉及到具体分组时,教师应把握了解每个学生的性格、实际能力和实际学习情况,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组。这样分组更有利于小组成员互相之间的取长补短。
另外,可以将学习成绩优异的同学和学习成绩比较一般的同学分在一组,让成绩优异的学生发挥带动作用,一来可以形成友爱的学习气氛,二者能有效弥补成绩一般的同学的知识缺陷。还有,性格相似的学生也应被分在一起,这样他们合作学习需要磨合的时间比较短短,每个成员会很快融入这个合作学习小组的集体,发挥互助性的作用。
2注意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实现“人人参与,个个动脑”
在合作学习中,要保证所有学生积极参与,我们可根据学生的特点,分给每个学生一定的,适合他完成的任务,让每个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都有事做。让每个学生都有足够的独立学习、独立探究时间。比如:在数学课学习多边形内角和与边数的关系时,教师可先给5~10分钟时间,让全班学生各自独立学习,并把学习成果写出来交给老师,然后再进行小组交流讨论,共同探究。这样,由于个人是否参与、是否积极动脑,关系到个人的成绩,从而能够促使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如果不预先给每个学生设置学习任务,就容易出现这样的'情况:部分优秀学生、勤奋好学的学生积极参与,积极回答。而那些学习相对较差的,不够勤奋的学生一般没有发言机会。等积极参与的学生把问题解决了,其他同学再从他们那里接受现成的知识结论。
在这种情况下,那些没有参与的学生实际上是在进行接受式学习。对这部分学生来说,小组合作学习并没有起到预期效果,同时也浪费了宝贵的时间。所以,合作学习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教师必须采取适当措施,保证所有学生都积极参与。同时,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时候,要给成绩较差的学生更多的关注,给差生更多的发言机会。
3合理选择合作学习内容和任务
一般来说,合作学习的内容要契合大部分学生的实际,需要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如果内容太过简单,就起不到独立思考,讨论交流的效果。学习的内容应该适于我们学生之间的互相讨论,交流总结,避免学生为了讨论而讨论,合作而合作。在教师提出此问题后,每个学生都应仔细思考,写出自己的表达式,然后以合作学习小组的方式讨论正确与否,最后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全班性的交流。在这种情况下,合作学习的内容以学生为主体,看似简单,但需要每位学生的深入思考和完善。通过合作学习,让我们有了更深层次地感悟和体会。
4在教学中合理实施合作学习策略
我们知道,高中数学的学习不是死记硬背,在学科差异上,它具有极高的灵活性、特殊性和逻辑性。合作学习模式虽听起来简单,但实际效果往往不高。因为每个同学对数学知识的接受方式和接受时间都有大大的不同,学习情况也因人而异,十分个人化。这时候,就需要发挥老师们的指导辅助作用。结合实际背景,教师要拓展思维,在讲授知识后给予我们学生一部分合作学习的时间。在课堂上进行提问的时候,可以采用合作学习小组的方式来让学生回答,让他们说出自己的不同观点。结合每个人不同的观点,解题的思路自然而然地就变得清晰起来。
5客观科学地评价合作学习成果
评价是学生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客观科学地评价有利于学生学习信心的增强。对于合作学习小组的学习成果,教师也应特别注意。一般地,我们在对此进行评价总结时,要结合团体和个人的两种表现来进行。具体来说,应该侧重于整个小组的评价,由此可以表现出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合作学习小组评价之后,还要详细地对每位小组成员地表现做一个总结,指出他们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同时,我们还可以添加一个小组内组员互评的环节,来使教师更好地了解每个人的实际表现情况,增强评价结果的可行性和真实性。在这里我提出两个具体的评价方法:根据小组工作的共同成果进行评价,对于每一个布置给团体的任务,学生都要以合作学习小组的形式交出一份解答,成绩的公布也都要以小组为单位;或者根据小组个人测验分数和成员平时表现分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这两种方法能确保合作学习的真实存在和有效实行。总的来说,要把评价内容与学生的合作学习情况紧密结合。如果把合作小组成员与小组集体分隔开来,那样就失去了合作学习的意义。
总之,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数学学习方式。它使我们每位高中生的个性都得到了充分发挥,并从中学会了与人合作、分享成果的意识,也培养了我们高中生的社会适应性能力。同时,它还培养了我们的合作精神、平等意识、竞争意识、创新精神、交往能力、承受能力、主动学习精神。我们不能让这一方法流于形式,应该切切实实让它成为有效课堂的重要学习形式,这对高中数学教学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高中数学课程中我们都应该积极地提倡和应用。
篇3:高中数学合作学习模式探究论文
高中数学合作学习模式探究论文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型的教学模式也日趋完善。但其中一些问题仍存在于数学教学的实践活动中,针对高中数学合作学习模式中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以期问题得到改善,让合作性学习的价值真正得以体现。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学习;合作学习
新课标以素质教育为中心,提出了数学学习的本质并不是为了让学生记住理论、模仿解法、得个高分,而是希望学生通过数学的学习锻炼思维,拥有合格的实践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要想实现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合作性学习不可避免。
一、合作性学习的要求
要想顺利地开展合作性学习,首先要使学生之间产生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让成员认识到自己在团队中重要性的.同时认识到每个组员的重要性。其次,合作性学习中,组员之间必须达成共识,拥有共用的目标和共同的追求,互相帮助,互爱互助。再次,学生必须拥有合格的社交技能,和谐的队友关系才能将大家的力量紧紧地联结在一起,提高合作学习的质量。最后,组员必须拥有责任意识,认识到自己对于小组的意义,在合作学习时不偷懒,不依赖他人,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和探究,为小组学习贡献力量。
二、合作学习方案
1.小组构成需合理
教师在成立小组时,一定要制订科学的组合方案,确保一个小组内的学生各具特色,比如,学生A语文成绩优异、学生B数学成绩不错、学生C英语最好……这样小组成员之间就可以取长补短,各取所需了。另外,小组成员在学习、实践和认知等各方面能力该应持平,避免合作学习竞争中出现的不公平现象打击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合作时机需巧妙
最好的合作学习时机自然是学生有合作意愿,想要共同研究的时候。教师应充分利用小组成员在知识理解层面上的差异和思考角度的不同等,让他们在同一问题下产生不同的见解,从而使学生对自己的答案产生质疑,检查自己、反思自己,并最终提升自己。
3.合作技能需具备
合作技能不仅包括与人交往的能力,还包括学生一定的学习基础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对学生的训练,使学生品学兼优,善交往、善聆听、善反思、善参与。
课改的步伐从未停歇,它也不会间断,所以我们教学工作的改进也需要不断的深入。合作学习是学生主体地位得以体现的重要途径,它要求教师不断培养学生的合作技能,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在日后的生活中懂得合作,借助学生有效的合作性学习,不断提升高中数学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戴晓萍。高中数学合作学习实施方法简析[J]。新课程学习:中,(02)。
[2]金骏。高中数学探究性教学研究[J]。数理化学习,(08)。
[3]段俊霞。浅谈如何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课堂效率[J]。新课程学习:综合,2010(09)。
篇4:高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
高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
杜 莹
(辽宁省大连市十一中学)
长期以来,以集体授课为主的教学组织形式缺乏人际交流,不少学生失去了学习数学的乐趣,束缚着学生的全面发展,合作学习模式尊重学生个体,弥补了大班授课的缺陷,更新了课堂教学模式。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中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在明确责任的基础上进行的互助性的共同学习,与班集体教学相比,更有助于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有助于显示学生的个性。
本人在高中数学所教层次为文科C层,学生存在一些问题,(1)学习懒散,不肯动脑,手高脚低;(2)忽视预习,坐等上课,希望老师讲解整个解题过程,依赖性较强,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3)不会听课,像个速记员,边听边记,笔记是记了一大本,但问题也有一大堆;有的则一字不记,只顾听讲;(4)死记硬背,机械模仿,教师讲的听得懂,例题看得懂,就是不好好做作业。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开展了小组合作学习。
一、分组
将学生前后桌分成一组,4个人为一个小组。前后桌一组,更加方便学生的讨论、学习,而且要保证每一组都有数学好的同学,尽量做到1强1中2差,方便交流,同时又为全班各小组间的公平竞争打下了基础。
二、课前预习、作业检查
要保证每天检查作业,并根据学生完成情况分成ABC三种情况。完成加分:A加2分,B加1分,C不加分,并要给学生公布,让学生有组内危机感,想为提高小组成绩而奋斗。每天开课前要表扬作业完成最好的小组,小组长的尽责使得每个同学都能高效完成作业。
三、课堂活动
上课的.时候,要鼓励学生上黑板讲,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为了激发学生的参与性,我做得有趣味性点。在习题课上,留出基本的题目让学生发挥自己的能力,在黑板上右边写好题号,如:1――(5)2――(8)3――(10)*2(因为本班就8个小组,所以就8道题)至于每个组讲哪道题,就看自己的运气了。我准备了一个笔袋,装8支笔,笔上贴有标签1-8。每个小组派一名同学来抽,抽到第几题就讲哪个,抽完题目学生还要在黑板上写好第几组派哪位同学讲。例如,抽到2的话,就讲这张卷纸的第8题。*2是这道题有点难,抽中3的话,讲对了就加双倍分。这样激发学生的参与乐趣。组内同学要先预讲一遍,看能不能给小组的同学讲明白,然后再到黑板讲。如果不会的话就弃权,其余小组可以抢题,直接冲到黑板上补上自己小组的名称即可。不会还可以求助其余小组,不过要分一半分给对方小组。在小组展示的过程中要告诉学生注意以下几点:(1)声音要洪亮;(2)字迹要工整,要有重点,要适当运用彩色粉笔;(3)要利用教棍,面对学生讲话,不要背对学生;(4)要跟学生有互动,不能自己一味地讲。学生讲完以后,要适当评价和鼓励,如果不对的话,其余小组可以补充。课堂让课代表统计得分。
四、课后活动
对于C层的同学,复习相当重要。所以我会每天下午自习课时抽考学生,题目就是上课讲过的类型题,也按照小组给分,答对的话,加1分或2分,后进生多加一分,还有较差的同学主动出来应战的。这样,通过部分学生的答题,基本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知道哪部分比较薄弱,明天上课可以继续加强训练。而且也能督促学习习惯不好的学生抓紧时间复习。第二天上课还要总结,这样会给那些拖小组后腿的同学当头一棒,也会让组内成员督促他们学习。
五、活动奖励
只有评比没有奖励是不行的。必须要有适当的奖励使学生有继续活动的兴趣。本人的经验是两周一评比,最好的两个小组有奖励,最好的个人也要表扬两人,规则由各个学科老师自己掌握,适当的奖励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以上是本人小组合作学习的一些经验之谈,当然也存在一些问题。我相信只要我们正确运用,合理调控。想出解决一些问题的办法。小组合作学习是利大于弊的。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团队精神,共事能力,表达能力、学习成绩,也能提高教师的组织能力,协作能力。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仍然需要我们广大的教师积极探索,勇于实践,不断创新。
编辑 杨兆东
篇5:浅谈高中数学课堂研究性学习
浅谈高中数学课堂研究性学习
把研究性学习引进高中教学课堂,让学生学习从单纯的接受转向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深层次的认知与参与,促进学习方式的改进,促进包括高层次的`思维在内的全面素质的提高.
作 者:林先展 作者单位:广东省阳春市广播电视大学 刊 名:教育界 英文刊名:JIAOYUJIE 年,卷(期): “”(7) 分类号: 关键词:高中数学 学习方式 研究性学习篇6:高中数学课堂的相关论文
一、以教学实例探讨如何做好高中数学观察
高中数学课程所追求的基本理念为“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而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学习乐趣。”课堂是教学的主要阵地,当前教育改革的目标在很大程度上是追求课堂教学的变革。
为了有效实现这一教学过程,应重视课堂观察。
通过课堂观察,调控教学进程,进行一定的判断及选择,最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1。
观察学生的听课状态长期以来,很多高中教师采用“独白式”教学模式,该种教学模式不仅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同时还降低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扼杀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最终使学生失去了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尤其是高中时期,已经分文、理科,大多女生的数学基础不扎实。
若教师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使得他们更加没有学习的动力,完全处于被动学习状态,难以提高学习效率。
为此,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强调对话式教学,使学生参与进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首先,教师应在课堂中时刻观察学生的听课状态。
例如,在讲“二项式定理”时,由于初中已经学习过多项式乘法法则,在此基础之上学习二项式定理就相对较为容易。
笔者提问:根据(a+b)2,(a+b)3的展开式分别为a2+b2+2ab,a3+3a2b+3ab2+b3,你能写出(a+b)n(n∈N*)的展开式吗?通过这种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提出这个问题之后,观察下面学生的听课状态,有的学生在积极思考,发现展开式的变化一是由指数变化引起,二是由系数变化引起,指数的规律容易得到,而系数的变化不容易发现,有些学生站起来回答:可以从特殊到一般找到(a+b)n的展开中的单项式有an,an-1b,an-2b2,…,an-rbr,再通过观察找出系数的变化。
然而,还有学生根本不知所云。
鉴于此种情况,对于那些思想抛锚、没有投入到课堂的学生,在接下来的课程中,教师应多注意这部分学生,讲解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使其集中精力。
2。
观察学生的思维状态由于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很强的学科,很多需要学生进行思考才能够得出结果,所以,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当前高中数学的主要目标之一。
作为教师在课堂中不仅要看学生是否敢于提出问题,积极发表意见,而且还应看学生提出的这些意见是否需具有挑战性及创新性。
这样一来,就能够了解哪些学生进行了积极思考,哪些学生没有积极思考。
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动创造是教学中的一道风景线,关注学生的思维状态,能够让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使学生始终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
例如,在讲“二项式定理”后,笔者讲解一道习题:的展开式中各个分式项的系数之和是多少。
在此过程中,不断观察学生的思维状态,同时顺着学生的思维,进行适当的引导。
首先,引导学生对二项式定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然而学生发现该题目并不是二项式而是三项式,并不能直接套用二项式定理来求取结果。
面对这种情况,该如何处理呢?此时有的学生低着头,挠耳抓腮;有的学生直盯着黑板;还有的学生一阵沉默。
过一会,大多数学生开始窃窃私语,但是还是没有一个学生举手,看来还没有学生能够找出该题的解决方法。
然后提问:可否将该公式转换为二项式呢?此时,有几个学生举起手来,相继给出四种不同的方法。
其中一位学生给出计算,教师应该给予肯定。
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都在积极思考着。
通过这种多角度的审视、多方面的表达及多层次的思考,激发出学生思维的火花。
3。
观察学生的参与状态课堂是否具有高效率,还可看课堂上的学生是否积极参与,是否有多边、多样的信息交流,是否有人际交往的氛围。
若学生在不适当的竞争环境中学习,不仅影响教学效率,同时还会影响同学之间的友谊。
为此,应观察学生的参与状态,是否抱着积极情绪,看学生是否有适度的愉悦感及紧张感,进而调节学习情绪。
有时学生在课堂中突然爆笑,之后又戛然而止,或者有学生从激烈的讨论中而迅速走人。
这些都表明,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出现了问题。
例如,在讲“椭圆定义”时,笔者让学生课前准备一根细绳,采用透明胶将细绳的两端连接在一起;然后,围绕着笔尖进行移动,这样一来,一个椭圆就形成了。
另外,学生可以采用一支笔表示直线,书面或者桌面表示一个平面,通过这种方式,线面、面面的问题也就随之而解了。
而这些工具都是随手可得的,不需要浪费太多时间以及资源。
还可以将学生分为小组,前后位4人一组,共同讨论以及学习,从而得出椭圆的定义。
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时刻关注学生是否在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
通过此种方式可以增加课堂的活力,激发学生的兴趣,最终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高中数学课堂观察方法
在实施课堂观察时,科学的观察方法也较为重要。
通常情况下,应用较多的课堂观察方法有录像法、划录法。
下面对此方法进行详细阐述:
1。
录像法所谓录像法是一种采用视频技术将课堂教学过程实录下来,这种记录方法被师生广泛接受,通过录音及录像可重复播放,发现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通过录像法可将全班学生及教学的动态记录下来,也可为接下来的教学提供参考依据。
这种课堂记录反应的并不是完全及真实的课堂,因此,需要教师对内容进行合理选择,细心观察课堂亮点及不足,进而及时弥补。
此外,该方的实施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持,同时在实施过程中也有一定难度。
教师应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合理选择。
2。
划录法所谓的划录法是指根据观察点的确定,确定好各项的考核标准,并对数学课堂观察点的情况做好相应的记录。
若教师在自己的教师中实施观察,则应确保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并保证教学的完整性。
可采用观察笔记法,事先准备好观察笔记,做好记录的格式,在教学过程中对所发现较为独特的现象及学生行为进行默记,或者课堂进行中途休息时,将具有记录意义的内容记录在笔记中。
尤其对于学生创造性思维及具有科学的疑问记载下来,并作为课堂教学的宝贵资源。
也可以采用做观察笔记的方法,这种方法需要在首页填写观察地点、对象及日期等,并在观察的同时在描述栏中对某些行为及经验进行记载,也可利用评论栏,将观察时的即时性想法记录下来,利用课余时间与相关学生进行探讨,并得出答案。
总之,课堂观察是每一位教师都必须做的,尤其在新的课程理念下,要使课堂内容能够容易被学生接受,就必须重视课堂观察。
通过课堂观察,了解学生是否认真听课,是否投入到课堂中,是否进行积思考。
通过观察学生的听课状态、思维状态及参与状态,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其注意力,最终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作者:易银娟 单位:福建永安市第一中学
篇7:高中数学课堂的相关论文
一、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
高中数学这门学科虽然是一门对逻辑性思维具有较高要求的一门学科,但是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笔者认为教师还应该积极地根据教学的不同内容和知识特点采取不一样的教学方法,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能力发展和实现有效教学这一目标。
所谓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具体而言就是要根据函数和三角函数这一类的知识点采取数形结合、讲练结合的方式来开展教学;要根据立体几何的立体空间特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立体图形的方式开展教学;要根据集合、命题、概率等内容采取透析概念、侧重语言文字转化为数学语言的方式来开展教学;等等。
通过这样一系列的各种各样的方式,将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认识,引导学生分别从不同的方面找出不同的思考方式,从而更好地开展高中数学教学,有效地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例如,在讲“集合”时,教师要注意加强对集合、元素、子集、集合的特征等概念的学习,加强学生对集合的基本运算(交集、补集、并集)的概念区分。
特别是要引导学生对集合内元素的互异性这一具体运用以及具体的教学例子的讲解,帮助学生获得提升和发展。
通过这样一种细化不同知识点的方式,将有效地提升学生对集合内各个概念的理解,也将更好地提升整个教学的效率,从而实现高中数学有效教学。
二、注重教学的启发性
高中数学这门学科因为具有很强的逻辑性所以对学生的思维发展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重要的契机。
所以,在整个的教学实施过程中,笔者认为教师还应该积极地引导学生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注重教学的启发性,从而更好地发散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的创新行思维和经纬网式的综合性思维的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通过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题目和内容来锻炼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去探究有关的知识点和激励学生去思考,激发学生的潜力。
这样一改,学生能够在第一眼就发现这个题目解答的最便捷方法就是属性结合,可以将已知内容看做一个圆,而需要求解的内容则是一条直线。
然后就是求解该直线与圆之间相交的范围。
随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切入到之前的题目中,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思维,有效地启发了学生思考。
作者:陈督武 单位:浙江乐清市白象中学
篇8: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性初探论文
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性初探论文
一、数学教学过程中有效性策略
1.教师要不断充实自己,为有效教学做好准备
教师要教给学生一滴水,自己必须先有一桶水。作为老师,我们要不断充电,使自己的教学个性和特色得以张扬。教学相长,有效的师生互动,也会给我们带来好的效果。这样,我们就可以充分驾驭课堂,能够把课程标准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要求合理转化,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和总结题型规律,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2.让学生成为数学课堂的主体
教师在教学中是知识的传授者,起主导作用。学生是接受者,应该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决定着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的程度,但是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决定教学质量的关键。学生能勤学善思,处于乐学向上的积极的情感状态,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在教学的设计和安排上让他们有更多自主学习、独立思维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怎样能获得知识的方法,以达到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的目的。例如,在讲平面向量时,我们告诉学生,平面向量中有关共起点的.三个向量问题,形式多样,方法灵活。
3.教师要学会反思,尊重学生差异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教师应学会反思,及时进行综合分析,总结出一些有规律性的认识。回顾每节课的具体情况,如目标达成率,学生参与率等。反思自己是否做到了精讲精练,是否对知识点进行了全面梳理,是否帮助学生融能力与目标与一体,是否围绕考点、重点、难点、热点进行专项讲解和进行专题训练的。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我们要尊重个体,实现分层次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数学思维的特点,鼓励所有的学生大胆想象并正确引导。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归一等方法,着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通过各种教学实践,加强自主训练,自我探究,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他们今后进一步学习和运用数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4.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中数学在数学应用和联系实际方面需要大力加强。数学教学也要求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出新知识的能力。开展数学应用的教学活动符合社会需要,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有利于扩展学生的视野。比如说,《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也充分说明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存在密切的联系,把数学教学生活化。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加大信息量,扎实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与教学目标的整合,是解决课堂效率的有效方法。多媒体技术能有效地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多媒体的好处是传统媒体所无法比拟的,它能够为每一个学生创设更好的学习条件和更广阔的成长空间,促进学生特长和个性的发展。
三、结束语
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性的实现,并非一朝一夕的事。这是一个长期的探索和实践过程。有效课堂是面向全体,学生积极参与,教师在能力和方法的训练上能够进行系统的归纳和提炼,教学目标达成率高的课堂。成功的关键取决于学生的信心、兴趣、方法、习惯、心态和毅力。我相信,只要我们充满信心,真心投入,一定能够用智慧和毅力拼搏出一个有效高效课堂。
篇9: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研究论文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研究论文
【摘要】培养学生养成核心素养的关键在于老师对学生的引导,如果老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地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就可以使学生养成核心素养。通过对高中数学核心素养养成的意义进行分析,探寻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核心素养有效措施,从而培养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人才,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贡献更多的力量。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数学;课堂教学
伴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高中生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我国的高中教育也逐步从应试教育向着素质教育转变。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变成了目前高中教育的重要工作。核心素养的养成可以帮助学生全方面地提升自我素质,达到当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相较于大学数学课堂,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重点在于讲授数学思维和数学方法的结合过程,重视书本上的知识,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老师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老师应该致力于建设高效的数学课堂,发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实际体验感受,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该从提出问题、独立解决、自我总结等方面提升课堂效果,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
一、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基本内容
1.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概念
高中阶段数学的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拥有优秀的数学学习能力和数学学习品质,从而有效地满足当代社会对数学人才的要求,逐步提升自己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同时优秀的高中数学核心素养也代表着学生学习高中数学的综合能力,评估学生自主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特点包含综合性、持久性和阶段性等,从多方面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提高。综合性是指高中数学核心素养,包括数学态度、核心能力、数学思考能力等多方面的综合表现,不仅仅是单一地考察学生在某一方面的能力。持久性是指学生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广泛地使用已学的数学方法和掌握的数学思维思考问题,通过长期的实践和学习形成高中数学核心素养。持久性也是学生的坚持能力的考察,如果学生只是单一地在学校生活中使用数学思维思考问题,在校园之外的活动中摒弃了数学思维的话,他的数学学习能力就很难得到提高,最终无法适应高中数学学习的步伐,难以养成优秀的高中数学核心素养。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阶段性表现在学生所拥有的核心素养是逐步养成的,其处于不同的阶段或水平时,所具备的核心素养是不同的。高一的学生所拥有的核心素养可能只是单一地解决数学问题,但高三的学生所拥有的核心素养不仅要可以解决遇到的数学问题,同时还需要通过自我的独立思考,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此时学生的核心素养相较于高一时已经发生了质的提升,更加符合社会对数学学习的要求。基于这三个特点,高中数学核心素养需要借助于数学知识和技能来解决所遇到的数学问题,最终养成良好的数学品质和科学的学习态度,满足当代社会发展的需求。
2.养成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意义
培养学生的高中数学核心素养是当代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主要任务,也是素质教育对高中教学提出的基本要求。学生养成高中数学核心素养可以有效地实现其自身的全面发展,数学学习的能力得到提升,适应飞速变化的社会环境和激烈的工作竞争。培养高中数学核心素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加快我国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步伐。另外,高中数学核心素养是大学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础,如果学生在高中时没有养成优秀的数学核心素养,对于难度上升一个档次的大学数学,往往会表现出手足无措,无法适应大学数学学习的步伐,进而影响其他学科的学习,导致学生产生厌学的悲观情绪,丧失了大学学习的动力,进而阻碍我国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步伐,影响我国经济实力的提高,产生一系列恶劣的后果。
二、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措施
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而在高中数学的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也应该重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老师应该有意识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在高中数学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营造出轻松的学习氛围,可以有效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使其能够积极地参与到数学教学过程中,主动掌握充足的数学知识。由于以往的数学教学过程一直采用的是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老师主讲,学生主听,在整个过程中,学生没有自主思考的过程,使数学教学和学习的过程变得枯燥无味,降低老师的授课效率和学生学习的效率。因而老师应该主动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不断创新数学教学的手段,从而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2.提高学生的创新实力,引导其进行独立思考
基于目前课改的背景,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应该以学生养成核心素养为最终目的,提升学生独立思考、不断创新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应该做好带头作用,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传统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是老师单一地介绍课本中地理论知识,将自己认为的重点和难点向学生进行讲解,学生只需要做好笔记就可以了,但学生自身独立思考的能力并没有得到提高。伴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创新型人才、自主独立型人才已经成为各个单位和企业抢夺的目标,只会考试的学生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因而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他们进行独立的思考,可以使他们在将来的工作中占据更大的优势。老师可以选择让学生在课前进行预习,课上随机提问学生,询问他们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寻找知道答案的学生进行解答,最后老师进行必要的补充,这样可以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并独立地解决遇到的问题,从而他们的`自主思考能力得到提升,更好地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
3.督促学生总结不足,及时地反思自我
反思和总结对于数学学习的过程具有重要的作用,如果学生只是不断地向前学习,没有反思之前的不足的话,就会发生基础建筑不牢靠,影响最终学习的效果。及时地进行反思和总结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地发现自身的不足,准确地解决这些不足,从而使每一步前进都变得更加牢固。如果学生只是单一地接受老师总结的问题和解决方法的话,就是对老师发现的问题进行简单的接受,自身存在的问题并没有的有效的发掘。因而老师应该为学生创造进行反思和总结的机会,并且可以进行不定期的抽查,考核学生在自我反思和总结方面的表现,同时也可以将这一部分的考核归结到期末考核中去,从而引起学生对自我反思和总结的重视,帮助学生取得更大的进步。
三、结语
身处于课改的背景下,也身处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换的前提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应该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给予充足的重视,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从而促进学生各方面综合能力的提升。通过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积极主动学习的兴趣,养成自我反思和总结的好习惯,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质,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变化中的社会环境,为将来的就业创造更大的优势。高中老师要尽好自身的责任和义务,切实提升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不断创新自身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章建跃,程海奎.高中必修课程中概率的教材设计和教学思考———兼谈“数学核心素养如何落地”[J].课程教材,2017.
[2]史宁中,林玉慈,陶剑,等.关于高中数学教育中的数学核心素养———史宁中教授访谈之七[J].课程教材,2017.
篇10:加强合作学习提高课堂效率论文
加强合作学习提高课堂效率论文
随着素质教育思想的逐步确立,怎样让学生真正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使素质教育的目标真正落实到课堂中去,这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那么,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好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呢?本人就此略谈一下在平时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初步尝试。
一、探讨课堂上学生不能合作学习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种
(1)学生不敢合作参与学习。由于少数教师在学生中树立所谓的尊严与权威,不允许学生有任何不同于自己的见解,哪怕学生的见解是有创见的。轻则以扰乱课堂纪律为名加以训斥,重则视为异端,以变相体罚,使学生“师云亦云”,丝毫不敢越“雷池半步”。由于学生不敢说,也就难以暴露其思维过程,学生的创新意识受到压制,且一些错误认识由于没能及时得到纠正,很可能会在以后的练习中再次出现。
(2)学生不愿合作参与学习。许多教师都有这样的错误认识:学生不懂事,让他自己学能学到什么。因而一味地抱在怀里,使学生丧失了许多主动参与的机会,这种教育教学方式,也逐步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惰性和消极参与学习活动的意识。反正教师要讲,何必费尽心思想答案,长此以往,学生合作参与学习的意识日渐淡薄。
(3)学生不会合作参与学习。要让学生合作开展学习活动,首先必须具备合作学习的方法,倘若学生连教材都不会看,又谈何自学。多数学生的课前预习,就是把要学的内容读一遍,至于是否看懂,能不能进行一些模仿练习等从不考虑。当然,有些教师也曾布置过让学生预习的作业,可是又没有切实可行的检查办法,结果布置与不布置效果一样。
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参与能力
1.改变传统教育观念,培养合作参与意识
传统教育观念过分强调学生接受学习、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而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仅通过教师的传授得到,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还可以借助获取知识过程的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因此,在化学课堂上,教师应该改变传统观念,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使更多的学生乐于学习、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的探究活动中,让更多的学生张扬自己的个性,收获成功。
2.成立学习互助小组,转变学生学习方式
(1)科学分组,合理搭配。
将一班学生按照学习成绩、各种能力、性格特征的差异均衡优化,组编成4人一组的学习小组,每组都有优等生、中等生和学困生;一个小组就是开展化学学习的一个基本单位,并请班主任以同一小组就近的原则安排学生痤位,每一小组挑选一名组织管理能力、口语表达能力以及成绩好、思想品德好的学生为组长。 (2)互助合作,共同提高。根据化学教材特点,互助方式一般采用“2―4―n”的方式。理论知识课,对于自学中遇到的问题,先找同伴解决,采取一对一讨论,两人解决不了的问题,在四人小组内讨论,最后的问题全班小组内一起解决;实验探究课,一般采取四人一组进行,组长组织、带领组内学生完成探究实验。一般情况下4人小组先进行讨论,然后由一人归纳出本组的实验方案,一人为主通过实验验证,其他学生参与,一人与其他小组交流,充当信使,一人最后向全班学生陈述。提倡学生在互助合作中敢于质疑,不懂的问题向组长或其他成员请教,小组成员之间要互帮互助,让每一位学生都品尝到互助学习的快乐。
(3)师生互助,小组交流。课堂教学中,遵循“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巩固检测”四环节的原则,教师先检查课前预习,在预习过程中有疑问的,可通过小组讨论加以解决,再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要求,学生按要求独自学习教材内容,并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任务完成后,小组内交流学习成果;然后教师精讲点拨,指导小组之间交流,其他小组有不同意见或补充的可及时提出,完成学习内容;所有问题解决后,完成巩固检测。
(4)训练延伸,课后提升。本环节以提升为主要目的,教师根据教材特点,设计一些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一定难度的小练习让学生去做,让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中去完成,小组成员要进行角色轮换,在完善学生知识体系的同时,养成互助合作的学习方式。
3.对小组互助学习的.评价
(1)合作学习过程中,对于表现积极的个人和小组进行口头表扬,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的气氛。
(2)每堂课结束,要求各小组成员根据同学们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比较,采用民主评议和教师意见相结合的方式,评选出本节的3个优秀互助小组、3名优秀小组长,并且在教室后面设置每次个人得分和小组得分的总分表,将每一节课每一位学生的表现和小组的表现及时登记在册,并且对合作学习不积极的小组和个人进行批评,帮助寻找原因,加以改正。
(3)为鼓励学生合作学习、激发小组的集体荣誉感,每学期结束,评选班级优秀互助小组和合作学习先进个人,并且对本学期学生的表现作出总结,对于成功之处,发扬光大;对于不足之处,加以改正,以利于以后更好地开展工作。
实践证明,合作学习是一种成功的教育方法,受到广大教师和学生的热烈欢迎。合作学习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感,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度和自尊水平,满足了学生的赏识需要,带来了学生的成就感。学生在“主动”中学习,在“合作”中成长,在“探索”中发展,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了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气氛得以形成,课堂效率得到了提高。
篇11: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学习策略论文
众所周知,高中数学与其他学科相比,具有很强的思维性、逻辑性、应用性及创新性,这就意味着我们在学习高中数学时必须通过多种学习渠道来提高我们的数学思维能力、推理能力(逻辑)、应用能力及创新能力,以此提高我们的数学成绩。关于高中数学成绩提高,我们的老师也采取了很多措施,最典型的就是开展高中数学高效课堂,但数学教学效果还是不稳定,有时好有时不好,这主要是因为我们在高效课堂中的数学学习方法还不完善、不科学和不高效造成的。所以我们要深入去探究高中数学高效课堂中的学习策略。
一、积极响应老师引导———做好预习准备
第一,我们要在上课之前完成上节课老师安排下来的作业任务,并对上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简单复习,为即将到了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避免学习知识你内容的脱节;第二,在简单复习后,我们还需要完成上节课老师给我们安排的预习任务,以减轻课堂上数学学习难度,同时也提高我们对新数学的理解及记忆,使我们很快学习和应用到新的数学知识;第三,在预习时,我们要积极老师交流,尤其是预习中遇难难题时,这样有利于提高我们对重难点数学知识的学习积极性及信心[1]。例如,在学习《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时,我们就要在课前简单复习之前学习过的“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然后进行详细预习,预习后要做相关的练习题,此时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难以时,就标出来,待上课时仔细听或直接问老师。练习题:已知f(x)=sinx+(sinπ2-x).(1)若α∈[0,π],且sin2α=13,求f(α)的值;(2)若x∈[0,π],求f(x)的单调递增区间.解:(1)由题设知f(α)=sinα+cosα.∵sin2α=13=2sinαcosα>0,α∈[0,π],∴α∈(0,π2),sinα+cosα>0.由(sinα+cosα)2=1+2sinαcosα=43,得sinα+cosα=233姨,∴f(α)=23姨3
二、提高自己对高中数学的学习兴趣
第一,在接触新知识时,要尽可能找自己喜欢的方面进入,避免自己的学习兴趣被打击;第二,面对重难点知识时,要积极与老师及同学沟通,以找出最佳的解决方法,避免因“闭门造车”导致学习进步慢,最终打击自己的数学学习信心;第三,要将其他知识及技术应用到数学学习中,如计算机知识、多媒体技术等,以增添数学学习的乐趣,进而激发自己对数学学习的兴趣[1-2]。例如,在解答“sin=x”的个数时,我们尽可能自己动手计算,并建立相应的模型,以将解答的内容具体化,然后根据模型设计多种解决方案,如用几何画出y=sinx和y=x的图像,并通过图像观察它与x轴的'交点个数,最后利用老师提到的y=sinx,与y=x交点判断法求出题目的答案,并在老师的引导下探讨方程sinx=kx的解题方法,在必要的情况下将k以动态的方式用图像展现出来,趁着自己有着浓厚的兴趣继续研究f(x)=g(x)方程解题方法。
三、培养自己与其他学生的“互助,互学”学习方式
第一,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积极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因为在学习过程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此时我们就需要向数学学习能力更强的学习进行交流和学习,以找出难题解决办法,如果和同学都不能解决的问题,则向老师求助;第二,我们要与其他的同学合作学习,以培养的团结合作学习精神,并培养我们健康积极的学习心态[2]。例如,在学习《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时,我们要与同学探讨重难点概念记忆方法,以加深我们对重难点概念的理解及记忆。同时还需要与其他同学一起完成老师布置的小组任务,如老师布置的练习题解答等。练习题:已知P={x|a-4<x<a+4},Q={x|x2-4x+3<0},若x∈P是x∈Q的必要条件,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解:由题意知,Q={x|1<x<3},∵x∈P是x∈Q的必要条件,即Q□P,a-4≤1,a+4≥3,解得-1≤a≤5.∴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1,5]。
四、结语
综上所述,教学事业是在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高中生的我们要提高自己的综合知识水平及能力水平,尤其是数学知识水平及能力水平,故我们要在高中数学高效课堂中提高自己的数学学习能力及效率,最终提高自己的数学知识应用能力。故上文从预习准备、学习兴趣及学习方式,分析了高中数学学习策略。
参考文献
[1]于艳艳.关于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探究[J].科技创新导报,.
[2]叶威.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作者:高双赢 单位: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
篇12:合作教学高中数学的论文
合作教学高中数学的论文
一、对高中数学教学现状的认识
由于高中数学教学一直处于应试教育的环境里,为了升学不得不以考试为指挥棒指挥教学活动。在这样的背景下,必然会产生一种围绕考试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就是“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里,学生处于一种被动的接受地位,而教师是课堂的话语权威,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这种教学模式不能很好地促进师生的有效交流,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进而导致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依赖性和厌倦心理,由于缺乏兴趣的支持,学生并没有真正参与到学习中来。
二、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进行合作教学的意义
所谓合作实际上是一种双赢互惠的行为,既有利于自己的同伴,又有利于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积极地采用合作方式进行教学,其目的在于弥补学生和教师之间没有有效的互动交流。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进行合作教学可以有效地在学生和教师之间架起一座良好的沟通桥梁,一个彼此交流思想的桥梁。在交流中,学生可以向教师提出自己遇到的问题,让学生的困惑及时得到解决。同时将自己的一些缺点、不足暴露给教师,加深教师对自己的进一步认识,比如哪些地方需要弥补,哪些地方需要有效的强化等。进而让教师能够及时准确地掌握学生学习的动向,为制订下一步合理的教学计划奠定基础。所以,在教学中进行探究合作,可以有效地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另外,在合作教学中学生之间的交流不仅包括课堂上的分组教学,同时也包括学生之间学习心得的分享和交流。在合作中,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可以有效地增强学生之间的感情,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身到数学探究中。在交流合作中,在对学习心得的分享中让学生对自己的不足和优势能够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同时让学生可以有效地学习别人的优点,进而能够弥补自己的不足。
三、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进行合作教学的有效性
1.在合作教学中,积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进行合作教学,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学生之间的合作。学生之间的合作尽管是学生自主的学习活动,但是如果缺少了教师在学生活动中的有效指导,学生的合作探究活动也就缺乏了目的性。那么如何促使学生很好地进行合作呢?在学生的合作中,一定要充分地发挥好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对学生科学合理地进行分组,或者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进行自主分组。在这一过程中,作为教师应该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分组合作学习。教师应该对学生分组合作学习的方向给予充分的、明确的指导,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合作探讨学习而不迷失合作学习的最终目的。比如在讲授几何知识的时候,可以对空间向量法进行简单的铺垫讲解,而后提出一些问题,将这些问题分别发给各个小组的学生进行讨论。为了保证学生能够解决问题,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提示和引导,积极地让学生进行讨论,寻求各种方法解答问题。在学生的学习讨论中,作为教师应该对学生的讨论给予充分的关注,及时发现学生在讨论中出现的问题和困惑。教师要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帮助,保证学生的合作交流能顺利开展下去。在合作交流中,教师的指导可以保证学生保持正确的学习方向。
2.关注学生的个体特点,提高合作学习的成效在合作学习模式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但如果只是一味地要求教师主导也是不对的。在学生的合作学习活动中,教师主导是前提,学生是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无法达到对学生进行教学的根本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凸显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给他们充足的讨论时间,允许学生出现错误,积极地鼓励学生进行有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只要他们有一点创新,教师都应该及时给予表扬,对于学生犯的错误应多包容,指导学生发现在哪里出现了问题,并给予引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3.让学生体验成功,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在新的课程标准中,教师的教学工作量有所增加,作为高中数学教师,在上课之前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查阅资料,然后进行教学设计。而在课后又要花费许多时间批阅学生的作业,还要进行一定量的辅导和答疑。与此同时,由于当下高中教学面临的高考压力比较大,教师在思想上还没有对合作学习重视起来,常常在表面上承认合作学习的方式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但在实际教学中却拒绝采用这种学习模式,认为合作学习耗时太多。故而课堂上的合作学习活动常常出现“综合网络资源”和“综合教案”的状况,这俨然是一种流于形式的教学活动。因此,一方面要让教师从合作教学中体验到合作学习活动对教学质量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要让学生感受到集体的力量,积极地改变师生之间的关系,促进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想充分发挥合作探究学习模式的优势,教师应该认识到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进行合作教学的意义和有效性。比如合作教学能够发挥出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个体特点,促进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
篇13:大学外语课堂合作学习管理策略
大学外语课堂合作学习管理策略
合作学习是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管理策略,在大学外语课堂教学中普遍采用.文章分析了大学外语课堂合作学习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阐述了课堂合作学习的必要性,提出了大学外语课堂分组策略、角色策略等合作学习的管理策略.
作 者:王焱 作者单位:沈阳大学,辽宁,沈阳,110044 刊 名:辽宁教育研究 PKU英文刊名:LIAONING EDUCATION RESEARCH 年,卷(期): “”(10) 分类号:G642.421 关键词:大学外语课堂 合作学习 管理策略篇14:小组合作学习管理的论文
小组合作学习管理的论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作者/ 徐 雷
小组长在小组合作学习管理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如何选择一个好的小组长起着极其关键的作用,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如何才能选好小组长呢?从这一学年的实践中,我找到了一些方法。
一、知己知彼,有的放矢
班主任在选用小组长之前先要“知己”,自己想怎样管理小组长?需要什么样的小组长?自己的性格是否会影响到小组长的发挥?……这些问题都需要首先考虑。然后才是“知彼”――即了解全班学生的情况,对每一个学生进行分析,分别从家庭背景、过去任职经历、学习思想状况、在班上与同学相处情况以及个人性格等方面入手,尽量做到有的放矢。在这一方面要特别注意的是:不要把小组长的选择当作班干部的选择。在以往经验中,不管是班干部还是小组长的选择,都过分注重了学习成绩,甚至将其作为唯一的标准。事实上,成绩并不是小组长选择的唯一标准,小组长的选择是一个需要综合考虑的过程。
二、有进有退,竞争上岗
小组长是小组管理模式中的核心,也为这一模式的成功立下了汗马功劳。因此,一个成功的小组长在班上是可以享受一些特权的,除了在德育目标考核中加分外,还可以享受比如优先评优评干等资格,甚至可以“将功赎罪”――抵消一些错误。当然,每一个人都有机会当上小组长,在每一个学月的考核中,小组的考核也就是小组长“政绩”的表现,只有小组内一半以上同学同意的小组长才能连任并且加分,如果有一半同学不同意或是小组考核不合格,这一小组的`组长就应该“退位让贤”,但他们可以帮助新的小组长一起管理小组,作为下次小组长的后备人选。这样的目的,一是避免有的学生因为被撤换下来而失去信心,产生自暴自弃心理;二是有了这些后备组长的监督,可给新的小组长一些危机感,促使他们带领全组共同进步。竞争是一个团队进步的源泉,有竞争才有动力,有动力才有进步。只有竞争才能促使相互鼓励,共同进步。
三、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这句经验之谈,至今仍然闪耀着睿智的光芒。在中学生班级小组管理模式中,这句话依然适用。班主任对所选择的小组长要充分信任,大胆地让他们工作,使他们独立地负起责任。对班级中的小组长用而不疑,使他们从心理上产生安全感,使他们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使他们对班级,对工作的集体、小组产生归属感和认同感;还能让他们产生期待感,激发他们的进取心,增强其克服困难的力量。班主任做到了“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小组长就能一展才华,为小组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四、鼓励和信任是最美丽的花朵
班主任在小组管理模式中是小组长放开手脚大干的坚强后盾。学生年龄尚小,班主任给予的评价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小组长的信心。因此,班主任要在各种场合通过多种方式帮助、鼓励小组长。小组长人选确定后,班主任应先与科任教师交流,请他们一起做工作,支持小组长,以增强他们的信心。因此,一有机会各科教师就可以向小组传递这样的信息“你比较具有领导才能”“这个问题你处理得非常好”“因为有你,你们小组的纪律和成绩都有进步了”等等,让小组长在不知不觉中逐步树立自信,为小组的进步尽心尽力。
总之,选择是一个需要充满智慧的决定,班主任对小组长的选择决定了班级小组管理模式的成功与否。但我坚信,只要你选择了,你一定会风雨兼程地去促使他成长,直到成功。
(作者单位 湖北省保康县马良镇中心学校)
★ 教学论文的题目
【高中数学合作学习课堂管理探讨论文(合集14篇)】相关文章:
会计专业个人职业生涯设计模式分析论文2022-08-30
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研究的论文2022-05-07
初中英语自主课堂教学管理探讨论文2023-02-01
新课改背景下幼儿园教学管理探讨论文2022-09-03
合作教学论文2023-06-08
小学教师教学论文题目2022-11-06
新课改背景下数学师范生专业技能培养的探究教育教学论文2022-09-15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的体育课教学内容选择教育论文2022-12-05
试论现行高校教师教学活动管理模式的有效性论文2022-10-23
高中数学探究式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论文2023-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