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快乐体育课构建研究论文

时间:2023-06-19 07:36:49 体育教学论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小学快乐体育课构建研究论文(精选10篇)由网友“想吃荔枝”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快乐体育课构建研究论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快乐体育课构建研究论文

篇1:小学快乐体育课构建研究论文

小学快乐体育课构建研究论文

低年级体育多以游戏活动为主,但在教学中能长时间引起学生兴趣的游戏活动并不多。高年级的学生打篮球、踢足球都能忘记时间,这说明球类运动对学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能不能把球类运动引入到游戏活动中,什么样的球类运动适合低年级的学生呢?我在上课时经常发现,有许多学生喜欢在地上摸爬滚打,这是孩子的天性;那能不能把橄榄球引入到我们的游戏活动中呢?因为橄榄球规则简单,且符合学生摸爬滚打的特点。

于是我就试着把学生分成四个组,每两组发给一个小篮球当作橄榄球,然后在场地的两端画出两个方框作为球门。我一边示范一边给学生讲解游戏的方法:进攻一方学生可以用任何方法包括运球、传球甚至抱球跑都可以,把篮球扔或放在球门里。防守一方学生可以去拉、拽、抱,同时进攻的学生阻止进攻。也可以进行抢断变防守为进攻,进球成功就得1分,然后交换另一方进攻,看哪一队得分多就获胜。后来有的学生为了能把球放在球门里干脆抱球趴在球门上。为了安全起见,我直接用一块垫子放在地上当球门,还规定抱球趴在垫子上可以得2分,这下学生的兴趣更高了!我一边当教练指导学生比赛,一边做裁判判定得分。一节课的时间,学生都在快乐的游戏中度过。

通过这节课的实例让我感觉到:要想使自己课堂生动,教师要改变一成不变的课堂教学。须知学生是活生生的人,教师不能做课堂教学的主宰,应该根据课堂中出现的新情况,调整课堂教学结构,随时捕捉时机激发学生的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要以“健康第一”作为指导思想,强调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发展学生的个性、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低年级的学生对于什么事物都好奇、好动,模仿能力强,但注意力很容易分散,持续学习的时间不长。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让孩子们达到体育锻炼的目的,如何在有效时间里让孩子们学到和掌握更多的知识,如何才能让孩子的童年里有快乐的体育课,是体育教师追求的目标,也是我们体育教师要思考的问题。

一、要让孩子在高兴快乐的氛围中达到锻炼的目的

体育课的主要目的是锻炼身体,动起来是关键。小学生天生好动,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孩子的天性,让他们高兴地动起来。所以,不要过于死板地按常规要求去规范小学生,我们的教学要符合低龄儿童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以及承受能力。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从幼儿园到小学是有很大跨度的,要给他们一定时间的过渡期和适应期。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随时随地改变教学内容和方法,而且还要遵循游戏化、多样化、简单化、情境化的教学原则,使我们的教学具有灵活性、趣味性,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孩子心理和生理需求,真正让他们感受到体育课堂的快乐。

二、及时捕捉信息,做出对应反馈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有着丰富的课程资源,为教和学创造了先天的条件。模仿学习是孩子的天性,他们有极强的模仿能力和足够的好奇心,充分发挥孩子的优势,这对于我们教学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孩子们还有让我们意想不到的创造性想法和行为。作为教师我们要有“发现”的眼睛,对于孩子们的想法和行为要及时加以甄别、鼓励、引导和利用,才能更好地去了解满足孩子的需求,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三、进行角色转变,在课堂上融入到孩子们中去

在家里孩子对家长的依赖性大,同样在学校对老师的依赖性也强。在课堂上教师要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转换角色,做一个临时的“爸爸”“妈妈”和孩子们一起游戏、玩乐、锻炼。如做一个称职的“裁判员”,做一个合格的“鸡妈妈”,做一个“坏坏”的老鹰……融入到孩子们中去,转换角色,加强师生的沟通和交流,能使我们的课堂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四、课堂上不要过于束缚孩子

孩子就如同小动物,好动是孩子的天性,也是孩子探知未知领域的必然之举。束缚住孩子的手脚和行为,就如同锁住孩子的思维。要鼓励孩子动起来“,奔跑吧、孩子”该是我们体育课堂的标语口号。在体育课堂的可控范围内,要尽量发挥孩子的`天性,给孩子创造想象的空间,让他们张扬个性,去体验成功。不要让纪律成为孩子创造性思维的羁绊,也捆绑住孩子快乐的源泉。

五、结束语

总之,给予孩子健康快乐的童年是我们体育教师所要追求的目标。体育是最基础也是最为重要的教育科目,它为孩子的一生打下了坚实的体质基础,也奠定了终身体育的习惯和意识,更能培养孩子乐观豁达的心理素质、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应该广泛受到社会、家庭、学校、教师的高度重视。体育课堂应该让孩子们在愉悦的环境下快乐地锻炼、健康地成长。中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不断下滑这一现象已经受到广泛关注,教育界专家认为缺乏运动是主要原因。对于学生的体育锻炼,教育部门、学校都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作为在一线的体育教师,更应该做出自己持续不断的付出。所以,我们要努力改变传统形象让自己阳光,也带给学生芬芳;改变传统教学心态让自己灵动,也温暖孩子的心房;改变传统教学方式让自己时尚,引领孩子天天向上。这是因为,让体育课堂快乐飞扬,是孩子、家长、老师共同的希望。

参考文献:

[1]童淑丹。小学体育教学中生命教育的渗透[J].当代体育科技,(08)。

[2]刘义华。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初步探索[J].运动,(03)。

篇2:小学体育课快乐教学法探究论文

摘 要:在小学教学中,体育是一门比较重要的学科,不仅能够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中快乐学习,同时也是可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身体素质的课程。但是这门课程的传统教学过程和方法都比较枯燥,并且教师对体育课堂教学的重视力度不够,安排的课时比较少,而且体育课上运动量大,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疲惫感,因此,小学体育教学的成效并不可观。在这样的情况下,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让教师教得愉快,学生学得快乐就显得尤为重要。对小学体育教学中快乐教学法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小学教育;体育教学;快乐教学法

一、利用体育游戏教学,提高体育快乐教学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的应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促进小学体育快乐学习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游戏的运用可以达到快乐教学的目的。

例如,教师在对足球射门进行授课的过程中,就可以利用游戏教学的方法,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进行足球射门接力的游戏,看在规定的时间内哪一个小组可以踢进的数量最多。通过游戏竞技的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在体育教学中快乐学习,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更好地进行体育学习与训练。

二、利用兴趣点教学法,提高体育快乐学习

我们所谓的兴趣点教学法,就是在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地展示学生的个性特点,针对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体育科目点进行教学。

例如,在教学中,我们通过调查了解到学生的不同体育学习需求,采用分层次的教学,就是给学生学习的自由,在课堂上进行多种体育项目教学,对羽毛球感兴趣的学生,可以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选择羽毛球作为专项训练项目;对篮球感兴趣的学生可以选择篮球作为专项训练科目,通过让学生学习感兴趣的运动项目,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促进体育快乐教学,让学生感受到体育学习的快乐,提高体育教学有效性。

总而言之,体育快乐教学是促进体育学习效率的重要方式,而快乐教学法是进行体育教学过程中最好的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练习习惯,对学生的体育学习有着积极的作用和意义,而且这一教学方法可以提高授课效率,使学生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篇3:小学体育课探析论文

小学体育课探析论文

摘 要:小学体育教学不仅能帮助小学生认识自然和社会,加强同学之间的相互了解,增进友谊,通过体育运动增强了体质,而且还可以培养小学生机智、果断、勇敢、顽强等优良品质。但是在面对学生感到枯燥或是反感时我们应该改变自身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小学体育;兴趣

体育游戏的形式生动活泼,内容丰富多样,小学生非常喜欢,它不仅能帮助小学生认识自然和社会,加强同学之间的相互了解,增进友谊,通过体育运动增强了体质,而且还可以培养小学生机智、果断、勇敢、顽强等优良品质。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对体育教师在体育课上教的内容、教的方法感到枯燥厌倦甚至反感。这是体育教学中教与学的对立。因此,体育课如何吸引学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结合实际工作提出如下观点:

一、“吸引”是前提

所谓“吸引”,就是增加教学的吸引力。在小学体育课中涉及表演的技巧性、和谐性和美感愉悦性的特点,就是教师内在的人格显露。教师的表演同演员一样讲究声情并茂,向学生展示自己的能力和真实情感。在面对学生对体育课缺乏兴趣时,与其责怪学生,不如反问自己。要使体育教学有实效,首先要把学生的兴趣“吸引”过来,使学生心甘情愿的学。这样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便形成合力,产生“磁化”效应,从而产生师生间的情感共鸣。

二、“创新”是关键

所谓“创新”,就是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的特点,变换教学方法,以求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1、把猜谜、讲故事引进体育课

目前,体育教学方法基本上是教师讲解动作概念、要领,示范,然后学生随教师进行模仿练习,方法单调,吸引不住学生的兴趣,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如果采用提问式教学,可收到良好的效果。针对低年级学生喜欢听故事、猜谜语的特点,如在涉及《前滚翻》的课程时,出了个谜语让学生猜:“两手用力撑,两脚迅速蹬,团身如球型,展体似雄鹰。”谜语一出,要学生们依照谜语的要领摆出相应动作,在不知不觉中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了,积极性调动起来了,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使学生对所学的东西易学易记,从而达到了寓教于学的目的。

2、小型竞赛融入教学

处于小学阶段的孩子大多争强好胜,热衷于小型竞赛,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他们的这一心理特点。如:当学生掌握快速跑动作后,就可以组织他们进行直线接力跑、十字接力跑、投球接力等比赛,由于比赛激烈,学生就能较好地全身心投入。又如:学生甲在走廊上玩,学生乙在其背后打了一下,只见甲猛一转身,拔腿就追,直到甲、乙两人都气喘嘘嘘地趴在地上为止。此种在操场上屡见不鲜的镜头引起我们的思考:为什么学生在学习起跑时反应就不那么快?为什么学生练习耐久跑时就不能那样卖力?其实,学生在玩耍时都显露出其个性心理特征,如果教学过程能适应其个性,能激发其个性倾向性,那么教学效果就会大大的提高。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依据心理特征去挖掘学生兴趣和潜力。

3、注意游戏的实效性

游戏内容的安排应根据游戏者的年龄、性别、身体素质、参加人数、场地、器材、游戏、时间等方面选择锻炼效果较好的游戏,另外游戏要较有兴趣,富有吸引力,简便,达到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较大的效果。因此,在选择游戏时还要注意以下三点人数较多时,应少选用费时过多的轮流比赛性游戏,而尽量选择每人有均等活动机会的游戏。如游戏“篮球传递比赛”所利用的时间少,对男女同学都适用,而且均有发展灵敏素质和协调能力的机会。选择少用器材少变换队形,组织教学时间少的游戏。如游戏“反口令练习”,不用器材,队形变换少,趣味性高,不但减少组织教学时间,而且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最大效果。游戏的选择要简易、活泼、自然,富有竞争性,不得费时。如游戏“第三个是多余的” ,方法简单,动作自然、活泼,竞争性强,在准备活动中,可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把身体活动开,达到锻炼身体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结合教学实际,爱护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保证学生练习机会均等游戏的竞赛性较强,分队对抗是游戏的重要环节,因此,教师在分队时,注意各队实力要相当。要尽量地让大多数的学生都能参加。如“老鹰捉小鸡”之类的游戏,为了提高大家的积极性,可变换一下形式。游戏中“老鹰”每抓住一只“小鸡”时,由“小鸡”升格为“老鹰”,原来的“老鹰”变换为“母鸡”,原来的“母鸡”降为“小鸡”。这样循环练习,可保证学生练习机会的均等。

三、“融洽”是目的

教学活动中,良好的师生关系具体表现为向师性和向生性。只有达到了教师和学生之间感情融洽、心理相容、轻松、和谐、愉悦的.课堂气氛,在教学中才会事半功倍。苏霍姆费斯基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妙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教师在教学中,从爱护学生出发才能客观地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使他们能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和爱护。当面对一些“问题学生”,只要我们能够以自己的全部爱心献给他们,对他们给予了解、尊重和信任,时刻关注他们的点滴进步,给予肯定和表扬,就能把问题学生转变过来。

总之,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我们体育教师不但要用高尚的情操、广博的知识和健美的体魄、优美的示范,给学生以积极的影响。“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会直接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增强学习信心、培养体育兴趣,使他们在外校这个桃李芬芳的家园里健康的成长。与此同时,加强自身的学习,多去总结、多去创新,在教学过程中真正的吧学生当做朋友,将心比心的交往,注重孩子们的兴趣和特点,寓教于学,这样才会要我们的小学体育课真正的活起来。

参考文献:

[1]风华,吴晓农.体育教学应唤起学生主体意识[J].中国学校体育,,(3).

[2]钟启泉.体育(与健康)课程与教学论.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篇4:小学六年级体育课论文

小学六年级体育课论文

本学期在学校行政的关心支持下,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正确方向,全神贯注抓好课堂教学,使我六年级体育工作得到健康的发展,丰富了校园生活,增强了学生的身体素质。使学生在紧张的学习和生活中,充分体会到了劳娱结合的乐趣。

一、本着“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抓好体育教学工作

本学期中我认真贯彻执行新的《体育课程标准》,本着“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确立“以人为本”的体育教学目标,结合德育、智育和美育,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为培养新型、现代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准备。

在教学中能以现代课堂理念规范自己,平时能认真加强体育新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实践,教学质量有明显的提高。认真做到经常性地对教学工作进行检查、总结,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逐步认识和掌握新课程标准下体育教学新的规律。根据学期初所制定的体育教学工作计划及教学进度,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上好每节课,认真写好教学反思。在我校体育教学工作中受到领导和老师一致好评!

二、继续加大课余体育训练力度,积极参加黄石港区举行的.各类体育竞赛

学生课余训练和竞赛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活跃学生课余文化生活,促进学校体育工作开展、发挥学生特长,培养后备体育人才具有积极意义。本学期我继续不遗余力地开展课余体育训练工作。一学期来,利用早晚课余时间,带领学生坚持不懈进行日常训练,做到有计划,有记录,按时保质抓成效。

三、做好基本毕业班的体育达标考核。

为了给初中输送了一批德智体等诸多方面合格的小学生,在本学期中,由于注重平时的体能和技能的训练,坚持做到训练有计划、有强度、有记录,认真督促学生的每一项每一个同学生的体育达标成绩,常鼓励,给学生以十足的信心完成体育达标的训练和考核,以一个全新的面貌迎接小学生毕业测试。

篇5:浅谈小学体育课准备活动论文

浅谈小学体育课准备活动论文

作为体育课中的准备活动,体育教师一般都比较重视,因为人们在从事比较剧烈运动之前,往往需要做一些准备活动,目的就是使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做好准备,克服神经机能惰性,加快运动神经传导作用和反应速度,使人体尽快地由安静状态进入工作状态。但在实际教学运用中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对准备活动的意义认识不足。

运动生理学理论告诉我们:准备活动促使血液循环加快,需氧量增加,机体的代谢速度加快,还能使体温略微升高,肌肉,肌腱的弹性、伸展性等处于良好的状态,提高肌肉的收缩力和速度以及动作协调性,避免运动损伤。准备活动的完成好坏直接关系到基本部分的学习乃至整个体育课的任务完成。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对准备活动的认识不足,有些教师出现轻视或盲目地压缩准备活动时间的现象;而学生只重视基本部分学习,对准备活动,懒懒散散,动作不到位,甚至只把它作为一种形式。

二、准备活动缺乏小学特点。

小学生由于年龄不同,在生理和心理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这就决定了准备活动应各具特点,因材施教。但在实际的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区别不大,小学成人化,一套操,一个游戏,甚至把高级运动员的专门性练习也拿来用。这种毫无区别,毫无特点的准备活动,违反了教学规律和小学生的生理特点。其实,准备活动应根据身体发育特点,把游戏或简单易学的动作作为基本内容,而体育课的基本部分相对运动量较大,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在准备活动时,既要有一般性练习,又要有专门性练习,并要根据男女生生长发育的明显差异,结合教材特点,提出不同的要求,做到区别对待。

三、准备活动内容单调乏味。

目前在平常的教学中,准备活动通常都是以一套基本体操,一个游戏为主,并且长期使用,久而久之,不但教师感到无味,也让学主感到乏味、厌烦和,无心活动,进而流于形式,达不到教学效果。所以在教学中,体育教师要选择准备活动的内容应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内容要全面、丰富,形式要多样。既要有徒手体操,又要有器械操;既要有原地的、也有行进间的;既有单人的、也有双人或集体的;既有一般练习,又有模仿、诱导或辅助性的专门练习。只有这样,才会让学生感到新颖有趣,才会有动力去学习;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同时又激发了学生的运动欲望。

四、只注重一般性准备活动、忽视专门性准备活动。

目前的体育教学中,有许多教师普遍认为:准备活动就是玩个游戏,做几节基本操,或者做一遍广播体操,就达到了活动的要求。他们没有充分认识到专f_]性练习在准备活动中的作用。我们知道,一般性准备活动主要是使全身各主要肌肉群、关节、韧带都得到充分的活动。准备活动是为主教材服务的,因此要有的放矢,使与完成基本部分主要教材有关的'肌肉群、器官以及各主要系统机能得到充分活动。它是在一般性练习基础上,采用动作性质相似和结构与基本部分教材相类似的专门性练习。这是一般性练习无法代替的。只有在教学中合理地安排一般性和专门性准备活动练习的比例,让两者相辅相成,互为依据,这样才能保证一节体育课任务的顺利完成,达到教学目的。

五、准备活动的组织、编排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提倡体育教师要有创新意识,大胆变革,在前人所创设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取精华弃糠粕。从学生的心理、生理出发,安排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准备活动。既要有集体形式,同时也适当采用分组进行;基本操有徒手、也有器械;活动有定位,也要有行进间的。体育教师应根据课时安排的具体情况,灵活地变换运用。在编排上则应根据学生人体机能的生理规律,合理安排一套操的顺序,由慢到快,由易到难,由四肢到躯干再全身,以此作为一般性的准备活动。在准备活动中,整理或放松活动可以适当安排或者不安排。在组织指导上,则应根据教学目的、教学任务、场地、气候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运动水平进行有目的、有选择地安排。

六、对准备活动的质量重视不够。

体育课前的准备活动具有全面发展身体素质的价值,对培养学生正确姿态,增强体质,发展较差肌肉群,特别是对小肌肉群和关节韧带的发展以及掌握基本技术动作都有积极作用。在这个问题上,有些体育教师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掌握其难度、强度、时间、次数与学生年龄特点、水平、气候及与基本教材的关系。例如:在春夏两季,天气相对温和,准备活动的安排可以选择一些运动量小、简单的动作组合操;而在秋冬两季,因天气相对寒冷,则应安排一些运动量大、强度高的动作或者重复次数多些的连续操等。

综上所述,体育课中的准备活动决不是可有可无的,我们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研究、探索、完善、使之朝着科学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篇6:如何上好小学体育课论文

如何上好小学体育课论文

“生命在于运动”唤起了人们对体育认识的提高“快乐体育”和“终身体育”成为现代人追求的目标。社会各阶层对体育的重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因此基层体育活动开展的轰轰烈烈,特别是中老年人对体育锻炼更是“情有独钟”然而作为祖国未来希望的小学生却对体育的认识虽不算一片空白却也是知者甚少,一味地在数学的题海中挣扎;在语文的堡垒中喘息,却不知道体育锻炼能够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效率。所以如何让学生改变观念,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建立良好的体育锻炼理念,值得每位体育工作者深思。我认为应从上好每一堂体育课开始逐步实现“终身体育”的构想。那么怎样上好一堂体育课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一节好的体育课必须打破常规、树立新意

在教学大纲要求的范围内体育教师自由地,随机地选择适合学生学习的授课内容,用简单,富有乐趣的内容吸引学生。注重简单的技巧练习,培养学生的协调性,灵活性。

其次,教师要用和风细雨般、耐心地说教、优美及悦耳动听的音乐,陶冶学生的情操。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全面的了解体育锻炼的普遍性和“快乐体育”的内涵。例如:在做准备活动时让学生和教师一起做一些简单地韵律操、热身操等,在欢快地旋律中翩翩起舞,这样既起到热身的目的又不使学生感到厌倦。

再次,打破原有体育课的常规。没有必要强调队伍如何整齐,只要能够听到教师的讲话,在教师的视野之内即可,把教师和学生融为一体,成为学生体育锻炼的伙伴,平等、和谐地一起参加锻炼。

2、一节好的体育课必须配以生动形象的讲解

体育教学中如何用语言进行讲解,是技术问题,也是艺术问题。技术动作上的修养,技术动作的讲解可以编成几个步骤或者是几句顺口溜,让学生好学也好记,比如:我前几天讲的公开课“前滚翻”,在组织上就有些乱,听了很多老师的宝贵意见和建议,下来我反复思考,我觉得可以再讲动作要领的时候把它分解成5步让学生一步一步的掌握,这样有助于学生各个环节清晰、快速的掌握与学会,也可以把动作要领编成顺口溜让学生对动作要领的熟记,让学生更快更好地学会。有了5步教学法就可以在教师的统一指导下一步步的练习,教师也能全面了解学生对学生的具体问题进行指导,让学生建立了正确的动作概念后在进行分组自主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在语言艺术上的修养,直接关系着教学效果。比如:开始的激情导课很重要,好的导课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对整节课充满期待,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兴趣。因此,要充分利用语言的艺术,有句名言说得好:“一个好的老师,同时应当是一个语言大师,否则是很难懂得教育艺术和技巧的人”。语言是传播知识的主要媒介,是沟通师生感情的桥梁,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一样,是教师指导学生掌握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的主要手段,因此教学语言要规范正确,又要生动鲜明,尤其在讲解动作要领时,语言必须清晰、准确、形象、简洁明僚,切忌拖泥带水。所以,有时我们老师将教学内容和要求编成口诀,教学中既节省时间,学生又容易掌握。因为教师既要通过语言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还要通过语言调动学生的参与体育课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对终身体育的良好习惯,没有一定的艺术手法是不行的。其次是教学语言要富于变化,这包含着词汇的变化、语调的变化、感情的变化,而这些变化都要随教材的需要和课堂实际予以灵活处理。

3、一节好的体育课必须展现准确优美的示范

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采用不同的示范,比如:我在这次公开课上讲“前滚翻”只是自己做了几个漂亮的动作,而没有很好地运用上完整与分解结合,正确速度与慢速度结合的方法,所以学生对动作只是走马观花而没有深入掌握导致练习时错误的发生。也可以正确示范与有代表性的错误示范结合,也可以用直观教具来进行示范等。还可以适时改变示范面,因此,准确优美规范化的示范动作是体育教学的无声语言,对学生有强大的感染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材结构等实际情况。把握好示范的时机、位置、角度、方向、速度等方面的艺术性,借以提高学生练习的兴趣。准确优美的示范,能使学生较快理解动作要领和建立清晰的运动表象,从而启迪学生的思维,加深记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因为教师准确优美的示范动作,常常会引起学生的钦佩和赞美,学生由此产生一系列连锁反应――欣赏==羡慕==向往==跃跃一试,从而起到良好的激励效应。示范能力也是我们体育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

4、一节好的`体育课必须体现重视安全教育

伴随体育运动的是不可避免的意外伤害,因此科学锻炼是非常重要的。体育课的本质任务是增进学生身体健康,增强学生体质,使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如果体育课教学忽视安全与安全教育,就很有可能发生伤害事故,影响学生学习、生活健康。因此,体育课教学必须重视安全教育,切实加强安全措施,首先应做好充分准备活动,其次是体育器材要检修,再有就是组织工作要周密,检查学生的服装、配饰等等,这都是预防伤害事故的重要保障。体育课以室外课为主,教学环境多变,学生流动性大,注意力易分散,课堂上有时会遇到预料不到的情况。因此。在活动中要及时提醒学生注意安全,以防事故发生,不能让孩子们在寻求健康中却损害了健康。要时刻谨记“教育无小事,安全问题重于天”。

5、一节好体育课必须体现采取多样话的教学手段

体育课教学方法的确定和教学手段的选择。必须要符合学生本身,教材本身的结构特点,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等。因此。一般说来,教学必须遵循由简到繁、由静到动、由慢到快、运动量由低到高再到低等循序渐进的原则,并紧密结合教学任务和教材要求。体育教学活动多变,动作复杂,练习时间有限,因而要善于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课型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对此要仔细思考反复推敲,结合新颖多样的组织手段进行艺术烘托方能奏效。比如:前滚翻解决低头团身时可以在下颌和腿中间夹纸,在解决投掷出手高度低是可以拉彩带,解决跳远起跳高度时可以再踏板上空挂彩球等等,总之,不能抱住一种方法一成不变。如何设计一堂课的教学过程,怎样组织教学,采用怎样的教学模式。在学习过程中,教师是学习过程的主导,而学生是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并以学习为主线的学习过程。要上好一节体育课的因素很多,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问题。所以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总结学习。

6、有始有终,注重“放松活动”

体育教师还应该注重授课结束后的放松活动,我认为它是一堂课的一个重要环节,放松活动做的充分,不但可以使学生的身心得到放松,而且可以使学生真正体会“快乐体育”。体育教师在选择放松活动内容时,应将那些学生易学又有利于放松的游戏或韵律体操教给学生,再配以优美舒缓的音乐更会让学生的身心方面得到充分放松,让你的一堂课在快乐中开始在轻松中结束。

总之,一堂好的体育课。它会使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信念,不会在以后的生活、工作中因忙碌而淡忘体育。因为“生命在于运动”、“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在他们心中已根深蒂固,这便是每一堂体育课潜移默化的结果。在“素质教育”全面推进的二十一世纪,为了祖国的未来,我们每一位体育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提高创新能力,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上好每一堂体育课。

篇7:浅析小学体育课发展趋势论文

浅析小学体育课发展趋势论文

摘要:目前,人们逐渐认识到,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而且是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发展方面都要保持良好的状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这也就是为什么要以健康为基,以素养为先,上好体育课的原因。

关键词:健康;素养;小学体育课堂

小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刚刚由单一的家庭走向学校,走向社会,形成自己社会价值观念的开始,这时候老师的正确引导非常关键,可以说,老师引导得正确,引导得好,学生就会朝着正确的、好的方向发展,相反,老师引导失误,可能就会对学生的一生产生无法估量的负面影响。所以,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无论是什么学科的教学,教师都应该意识到自己肩上的责任,认清社会的需要,认清学生的发展特点,为每一个学生未来发展指明方向。小学体育教学也是一样,要关注学生的健康,这是体育教学的根本目标,同时又要关注学生的整体素养,这也是体育教学目标体系里的重要内容。

一、注重体能基础的训练

体能不仅是体育运动的基础,也是学生身体健康的重要标志。学生的身体体能包括身体的耐力、力量、速度、灵敏度等等。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无论要安排什么体育活动、体育游戏,教师都应该考虑到是否对学生体能的锻炼有一定的帮助。近些年来,由于家庭环境和教育环境的.影响,学生体能下降的趋势非常明显,并且体能下降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孩子们的身体健康,甚至威胁到了孩子们的生命安全,所以必须引起教师们的足够重视。在跳远的教学中,上课开始,教师就安排了一个能够激发学生跳远运动热情的教学活动——各种形式的跳远比赛。教师讲述比赛项目,包括双脚连续向前跳跃比赛、单脚连续向前跳跃比赛,学生们可以依据自己的能力,选择一种参加比赛。接下来,遵循运动负荷由小到大的原则,教师安排了两个教学内容:一个是在一定距离内,走几步,跳过前方的障碍;另一个是在一定距离内快速跑动,然后跳过前方的障碍。有了教学内容,教师示范指导,学生分小组练习,练习过程中教师再做巡视指导,最后分组检测,并进行小组之间的比赛。跳跃中的跳远动作是人体的基本运动方式,跳远对发展学生下肢的肌肉力量、提高学生下肢的爆发力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这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反复跳远训练,为学生将来参加体育运动或者为学生将来的工作生活都奠定了坚实的体能基础。

二、注重运动技能的提高

体育课,缺了运动技能,就缺失了体育课的灵魂,小学体育课堂也不能总是“老鹰抓小鸡”“跳格子”这些活动游戏,也应该重视学生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的掌握。在课堂上,教师应该运用一定的教学方法,告诉孩子们一些体育知识,让孩子们会欣赏体育比赛;同时还应该教会孩子们一些体育技能和技巧,让孩子们也能够参与学校、社会上的一些体育运动;这样不但能够让孩子们感受到体育运动的快乐,同时也能锻炼孩子们人际交往的能力。在篮球教学中,教师安排了三种行进间体前变向运球的练习,首先是右手运球练习,其次是左手运球练习,最后是体前换手运球练习。练习方法,首先是老师示范,比如体前换手运球,要求学生观察老师向左变向时,哪一条腿发力,向右变向时,哪一条腿发力,变向时身体的重心如何转移等等。在老师示范的基础上,学生五个人一组,进行分组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及时与同伴或者老师交流。最后,进行绕竿运球接力比赛,老师宣布比赛规则:第一个同学完成比赛后必须与第二个同学击掌,第二个同学才可以开始,运球过程中不能抱球走步,中间丢球要回到最初位置重新开始。行进间运球是篮球运动的基本内容,这节课,教师不但安排了单手运球技能,还让学生学习换手变向运球技能,这不但让学生能够进行自我变向换手运球,还让学生在紧张的比赛环境下进行练习。不断变化的练习方法,对提高学生的篮球运动技能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三、注重体育兴趣的发展

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是现代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突破口,而学校体育教育则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一个人是否能够主动地进行运动,甚至把这种运动作为终身运动坚持下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这种运动是否有足够的兴趣。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发现并引导学生的运动兴趣是非常重要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挖掘课程中包含的潜在的兴趣点,同时运用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真实地感受到参与体育运动的快乐,那么他们就会积极努力地学习、探索。在小学足球教学中,上课之前,教师就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搜集整理关于足球或者足球比赛的知识。上课时,教师引导学生交流展示自己搜集的成果,有的同学介绍足球世界杯比赛的知识,有的同学介绍自己崇拜的足球偶像,甚至有的同学还发表自己对中国足球的看法等等。接下来,教师先和同学们做游戏,用脚踢球、运球,同时提出问题,怎样让足球在你的控制范围之内,而不是把球踢出去球就无法控制,通过这个游戏让学生明白踢球——停球的概念。接下来,两个同学一组,进行踢球——传球——停球的练习,教师巡视指导。最后把学生分成两个大组,进行射门比赛,看哪一个组踢球射门的次数多。这节课,通过足球知识交流展示,扩大了孩子们对足球认识的视野。同时课堂上,安排游戏,同学之间进行对踢练习,射门比赛,教学方法丰富多变,很好地激发了学生对足球的兴趣。学生们有了兴趣,那么培养学生终身足球意识就有了强大的基础。

四、注重体育品质的培养

体育运动对学生优秀品质的培养是任何学科教学都无法替代的。体育教学的目标,不仅在于锻炼身体,增强体魄,更在于通过体育锻炼,使学生能够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能够有强大的自我调控和社会适应能力,能够有顽强拼搏、追求卓越的社会参与精神。所以,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依据体育运动本身的特点,选择能够加强学生体育素养培养的科学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的能力和态度情感高度融合,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人才。在接力跑教学中,上课伊始,教师讲解迎面立棒式接力跑应该注意的事项,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于交接棒的过程。教师讲解示范以后,学生们分组练习。分组练习以后,再进行小组比赛。在比赛的过程中,学生们交流:要想取得接力比赛的成功,每一个同学应该怎样做。为了防止学生对反复练习产生厌烦的情绪,教师又引导学生做变向接力跑步比赛游戏。游戏的规则是:全班按男女分成四组,男同学两组,女同学两组,组内自由组合,由一个同学背着一个同学完成接力跑。背着的同学重在跑,被背着的同学重在交接棒。游戏开始前,教师先让每组进行尝试练习,以取得最佳的搭配效果。跑步其实是一个先天素质非常关键的运动项目,并且跑步这种运动形式对于小学生来说非常枯燥,所以一部分同学根本不愿意参加跑步运动。但是这节课,教师通过教学活动的安排,非常巧妙地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活动之中,既让学生努力拼搏,锻炼了身体;又让学生们能够互相适应,相互融合,为将来走向社会奠定基础。

五、结束语

总之,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在“健康第一”理念和原则的基础上,促进学生身体的健康发育,提高学生身体的健康水平,这永远是应该放到第一位的教学目标。同时,关注对学生优秀品质的培养,让学生关注国家、关注社会发展,更是体育教学永远不能忽略的教学目标。所以,教师要秉承以健康教育为基础,以素质教育为先的教育理念,全面提升学生素养。

参考文献:

[1]王超峰.独具匠心的“自助式”趣味运动会——创新型比赛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运动,,(14).

[2]王风华.小学体育健康课程创新课堂的研究与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21).

[3]杨光.浅谈小学体育课课堂教学[J].内江科技,,(4).

[4]李宗川.浅析上好小学体育课的几点看法[J].青少年研究,,(S1).

[5]黄丽英.上好小学体育课刍议[J].教育评论,,(1).

[6]方亚勤.如何在小学体育课教学中渗透安全教育[J].科学咨询,,(5).

[7]刘军.诌议小学体育课与学生素质的培养[J].读与写,,(10).

[8]何振国.如何组织好小学体育课[J].新课程研究,2008,(5).

[9]李长征.对小学体育课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几点思考[J].教学与管理,,(4).

[10]赵兴.小学体育课心理健康教育渗透浅议[J].学周刊,2017,(1).

[11]杨平世,祁燕琴.甘肃省陇南市乡镇中心小学体育课的现状调查与对策[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6,(6).

篇8:构建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质量保障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论文

论文摘要: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棱心目标,如何雄持与提高高校体育教学质量是高校体育面临的一个十分紧迫的课题,本文探讨了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质量保障体系问题,提出构建高校公共体育翠教学质量保障评估指标体系,并对体系中的各个因素进行初步探讨与分析,为提高高校体育教育改革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思路。

前言

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保障始于20世纪80年代,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关注教学质量保障的问题,不断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核心目标,如何在体育经费、场馆等条件有限情况下维持与提高高校体育教学质量,是高校体育面临的—个十分紧迫的课题,体育教学质量保障是进一步深化体育教学质量评价与质量控制的活动,通过教学质量保障的实施要求教育教师员工发挥每个人的最大潜力与自觉性,认真实施并不断改进教学计划,从而达到预定的学校体育工作的整体目标。

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可以分为外部质量保障系统与内部质量保障系统,体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属于后者,主要通过体育课程设置、教学大纲的制定,教材的选编、教学计划的纂写、教学环节的组织等活动对教师的教学、学习提出一定的要求与标准,力求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培养体育教师的教学质量意识。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本文将影响体育教育质量的因素框定为研究内容,以中国矿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24所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系统作为重要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调查研究法、走访调查、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

根据文献资料与走访调查等收集整理的分析指标,结合专家意见筛选出2o项影响体育教学质量保障的因素指标,设计出“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指标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

将问卷的原始数据归类整理,采用Slmsforwindows10.0处理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的因素量化结果与分析

高校教学质量是一极具争议性的概念,反映在质量保障上就是人们对质量保障指标的选择很难达成一致意见,高校体育教学是极其复杂的系统活动。影响体育教学质量的因素涉及到学校的方方面面,体育教学的.提升是学校办学条件共同努力的结果,因此高校体育教学质量保障评估不可能只依据单一指标或一组想似的指标,必须尽可能网络构成教学质量保障的各个方面,具有综合性。避免片面性,把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结合起来,注重运用现代数理统计法提供科学、可靠的参数。

回收的问卷信息经过量化处理,进行因子模型、最大方差分析,找出构成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主要因素,结果见表一(略)、表二(略)、表三、不同因子的高载荷指标。

表1用方差殴始因子!}Ilj曰嘣獭得到正交I,结果从25个指标中获得4类主要因子。

第一类因子中,x1、X6、X12、X17因子载荷较高,反映了保障高质量体育教学须提供的可靠基础,命名为基础保障因子。

第二类因子中,X4、X8、X20、X14因子载荷较高。反映保障体育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极为重要复杂的部分,命名为核心保障因子。

第三类因子中,X5、X15、X25因子载荷较高,反映保障体育教学过程各方面的提高,命名为结果保障因子。

第四类因子中,X3、X19、X23因子载荷较高,反映体育教学质量的经济指标,资源投入与预期人才培养的效率,命名为综合效益因子。

3.2构成教学质量保障指标体系的理论探讨

3.2.1基本保障因子

(1)教师专业能力体育教师是完成学校体育工作任务的具体执行者和组织者,通过体育教师创造性、紧张性和艺术性的工作,学校体育工作的目的、任务才能实现,近年来高校大力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积极实施“跨世纪人才工程”,吸引优秀Ap]-充实教师队伍,使高校师资队伍有了很大发展,但同时也看到体育师资队伍培养相对与其他学科有些滞后,有关资料表明(1)公体教师年龄结构不尽合理,青年教师比例高达60%以上,远远高于其他专业教师29%的比例,青年教师缺乏教学实践,对体育教学工作复杂性、规律性认识不足,对教师队伍稳定不利,出现年龄结构危机;(2)职称结构有所改善,职称结构是反映教师队伍科研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师资队伍结构的核心内容,20世纪90年代初期高级职称比例为17%,教授不足1%,中期达到28.4%,教授上升到3.24%,200o年教授上升到3.04%,同时看到公体教师教授年龄偏大,多数50岁以上,因此加速公共体育课中青年教师和学术带头人的培养,应采取积极措施,使年青人尽快脱颖而出。(3)学历结构层次低,高学历人数偏低,硕士学位比例接近10%,博士学位比例不足2%,整体上看体育师资学历偏低,不能够了解本学科发展动态,难以促进知识结构的更新。现阶段提高高校体育队伍建设重点是提高职称和学历水平,使中青年教师硕士、博士学位达到40%以上,高级职称应达到15%以上。 (2)学校体育教学经费是构成基本保障因子的第二位因子,高等院校由于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多数体育经费不单列,致使学校体育经费无保障。(1)学校体育经费贫富不均,差异悬殊,不同学校体育发展不均衡。(2)学校体育工作无长期规划,经费使用无明确目标,体育部门在争取学校投入的同时,利用社会办学、体育场馆开发多渠道增加教学投入,保证教学业务所必须开支,努力保证教学经费的基本保障。从调查看,重点大学、综合性大学体育经费相对较足,一些二类院校体育经费紧张,应引起主管部门的重视。

(3)体育教学物质设备状况是构成基本保障因子的第三位因素。高校体育教学物质设备总体上有所改善,特别是体育场馆建设有了较大改善,多数体育教研部配备586计算机,影像设备,专业资料室,为教师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和技能创造了条件,积极发展计算机辅助教学和电化教育,总体看,高校扩招较快,公共体育教学物质设备相对落后,无法满足教学需求。

(4)教学管理政策与制度是构成基本保障因子的第四位因素,管理能否跟上体育教学改革的步伐,能否做到科学、合理化,使各项改革措施和各项制度落到实处,发挥出最大效益。是体育教学能否上水平的重要保证,从调查结果看:各学校有关体育教育管理与政策参差不齐,重点大学、综合性大学教学管理政策与制度较全,其他院校几乎空白,难以评估各种管理政策与规章制度对开展学校体育教学质量保障的支持程度。今后应加强教学管理政策与制度的制订与实施,加以规范。

3.2.2核心保障因子

(1)课程建设包括专业教学计划,课程结构,课程评价方法与体系。调查发现90%以上重点大学、综合性大学公共体育课教学计划合理,多次进行修订,能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制订体育课程结构,有统一的体育课程评价方法,其他院校48%没有课程结构,课程评价方法与体系,上课计划和内容有较强的随意性,目的性不强,教师积极性受挫。上级主管部门应加强公共体育课程建设,评估教学计划与学校具体办学条件的匹配性,课程结构及课程健全机制、措施等。

(2)课程教学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由于高校情况不同,所有体育课程不一致,考察近年来公共体育课项目设置,理论与实践的比例等反映体育课内容、信息。另通过问卷调查、听课、检查教案等方法了解教师体育教学运用方法,了解体育课程适应新形势及教学方法的灵活性,评估课程教学,以便评估调整。

(3)教学服务考察学校、教务处、总务处等各部门对体育教学活动的支持及措施。

(4)师生关系考察师生间人际沟通的状况。

3.2.3结果保障因子

(1)认知态度水平通过体育课学习,学生对体育知识视野的掌握与理解,终身健身意识的培养、体育服务与健康认知水平,通过问卷调查、座谈、访谈等方式获得这些信息。

(2)课程通过率分析体育教学学生课程通过率,了解学生技术水平、身体健康水平的提高,贯彻教学计划的情况,可通过分析体育成绩得到信息。

(3)社会满意感社会、学校等部门对体育教学的总体评价,获得的教学认可度,通过问卷调查、座谈、访谈等方式获得反馈意见。

3.2.4综合效益效率因子

通过师生比、人均体育消耗费用、场馆资源综合使用等进行综合效益分析,求出学校体育的综合效益。

以上构成教学质量保障指标体系的四类因子,相互联系又彼此独立,构成一个复杂的因素体系。

4、结论月建议

4.1结论

(1)高校体育教学质量保障指标评估体系是一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综合学校各部门的力量,分工合作,共同履行体育教学质量保障职责,本研究得到4类因子14因素,全面反映学校体育教学质量保障评估指标体系,是加强体育教学质量保障的着眼点和出发点。

(2)高校体育教学质量保障指标体系评估是一系统工程,评价指标建立具有很强的科学性、灵活性、长期性,本研究确立教学质量保障指标体系的4类核心因子指标14个因素,分别为:①基础保障因子;②核心保障因子;③结果保障因子;④综合效益因子。可以高校自我评估和组织评估中采用。

4.2建议

本研究只确定了教学质量保障指标评估体系的构成模式,其中各因素权重的分配,需要在今后进一步研究。

篇9: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研究论文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研究论文

摘要:小学素质教育一直以来都是教育部门关注的重点,高效的小学语文教学能够对学生的能力提升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本文主要探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的尝试,首先对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对高校课堂的基本内涵进行简要阐述,最终针对性地提出构建小学语文教学高效课堂的策略,包括改进课程导入方式、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改善教学方法以及引入情境教学等方式。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策略

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对于小学生来说,不仅有知识的获取,还有思维能力的培养、眼界的开阔、智力的提升。因此,小学语文教学的提升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高效课堂的构建是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通过高效率的课堂教学,能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理解得更加深入,这是当前我国小学语文教学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一、我国小学语文的教学现状

从总体来看,我国小学语文教学仍旧处在以传统教学方式为主的阶段,教师仍旧是课堂的主要角色。大多数教师习惯了单向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与学生的互动。学生在语文课堂中长期处于被动地位,逐渐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兴趣,对知识的接受和理解能力也逐渐降低。同时,呆板的教学方式使得语文课堂枯燥乏味,学生的学习热情难以提升,导致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不良的学习心态,最终形成敷衍学习的消极态度。另外,长期的传统式教学,使得学生对教师怀有敬畏心理,不敢或者不愿意主动与教师交流。长此以往,教学课堂就变得压抑,使得教学效率难以得到有效提升。

二、高效课堂概述

所谓高效课堂,就是指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高效率地完成课堂目标和任务。也就是说,尽量在更短的时间内让学生学到更多有效的知识,以取得最大的教学效果。评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是否达到高效的要求,主要依据是判断其是否实现了一定时间内的效率最大化。例如,本课堂教学完成了既定的教学目标,并帮助学生提升了理解深度,则可认定为本课堂实现了高效率的教学。但是教学本身是一个逐渐深入的过程,因此高效课堂不仅要求有速度,更重要的是要保证学生真正学到知识,整个教学课堂是节奏紧凑,又前后连贯的。满足了这些条件,才能算是真正实现了高效课堂教学。

三、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策略

(一)改进课程导入方式

课程导入是一堂生动有趣的课程开始的`前提,所以改进课程导入方式,通过生动、新奇的课程导入方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提高整个教学效率来说,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新鲜有趣的课程导入方式,更能够促进轻松、活泼的教学氛围的形成。在课程导入的过程中,首先,教师需设定完善的教学方案,以充分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其次,教师可通过多种教学方式进行新课的引入。例如在学习小学语文课程《桂林山水》时,教师可借助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桂林山水的美景,让学生能够更加认真地了解课文,并有身处其境的感受。带着这种感受正式进入新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更有积极性,学习过程也能更加轻松有趣。

(二)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实现高效课堂教学的关键在于学生高度的配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引导和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自主学习。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进而促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索。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大多比较严肃,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高,课堂的参与度也不高。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应充分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将学生放在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教师主要起引导作用,并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主学习时间。实现高效课堂教学的关键是,保证学生对课堂教学有足够的兴趣和注意力,做到这一点,即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改善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式大多以教材为主,教师通过讲解可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但仅凭教师的讲解,学生的理解程度又很有限,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也有限,导致课堂效率难以得到提升。教学方法的改善,可通过借助电子设备、适当增加课外教学等方式实现。同时,新的教学方法的使用需与传统的教学理念充分结合。例如在学习《童年的发现》一课时,教师可带领学生参观学校的植物,或亲近大自然,并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发现其中的问题或日常不曾注意的细节,让学生能够充分体会到作者的心情,进而更好地理解课文。教学方法的改善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培养其主动学习和思考的意识。

(四)延伸课外阅读

小学语文教学在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中具有奠定语文基础和形成语文功底的重要作用,所以只有简单的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适当进行课本的延伸,拓展学生的知识获取面,是高效教学实现长远发展的推动力。一方面,要促使学生养成自我阅读的习惯,能够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理解能力,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能够快速理解课文主旨和相关要点,进而高效地完成课程任务。另一方面,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能够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日常写作中拥有丰富的素材和语感,进而促进语文成绩的提升。

(五)引入情境教学

情境教学在近几年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其教学方式新颖,教学效率较高。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入情境教学,有利于教学效率的提升。加之小学生大多喜欢展现自己,希望得到教师和家长的表扬,所以情境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的辅助作用。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对课文内容进行一定的改编,并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表演。学生在表演过程中不仅能充分理解课文内容,这种表演方式还能锻炼学生的综合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在正式表演之前,要组织学生对其中的情节或故事内容进行探讨和商议,这样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还能在表演的过程中不断巩固已学到的知识,还能了解到许多课外知识。

四、结语

小学语文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不仅是新课程的要求,还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通过改进课程导入方式、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改善教学方法、延伸课外阅读以及引入情境教学等方式,能够有效地促进语文教学效率的提升。另外,还可通过小组学习、趣味教学等方法,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但同时也要注意,教学效率的提升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切忌急功近利,提升教学质量才是实现高效教学的关键。

篇10:公共体育课教学现状研究论文

公共体育课教学现状研究论文

摘要:高师公共体育课理论教学是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高师公共体育课程没有自己的理论体系、无师范性特点、课时严重不足、教学质童低下。对此,应加强理论研究,建立有师范特点的高师公共体育课程理论体系,并增加理论课课时,提高体育教师的理论素养,不断提高奋共体育课理论教学的质童。

关健词:高师;奋共体育课;体育理论;现状重要性;付策

高等师范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整个教育事业的基础。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学识渊博、普于创新、体魄强壮和全面发展的人才是高师教育的发展方向,为此高师教育必须进行素质教育改革。高师公共体育是高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因而高师公共体育课程改革也势在必行。而作为公共体育课程不可分割部分的体育理论教学改革则显得更为必要和迫切。

一、离师公体课体,理论教学的现状

1、高师公共体育课程无自己的理论体系、无师范性特点,体育理论教材内容不切合学生实际

根据研究发现,高师体育自建国以来经过50多年的发展。始终没有建立起具有师范特性的理论体系,致使高师公共体育课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与其他院校的体育没有区别,抹杀了高师公共体育课应有的特性。体育学科同其他学科一样都应有深厚的理论荃础,但是至今还没有一本适合高师体育的教材。而现行体育教材大都是体育院系通用教材的翻版,根本体现不出一般大学生体育的特点,更别说高师了。

2、体育理论教学的课时严重不足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明文规定体育课程教学时数是每学期18周,每周2学时,理论教学的课时不得少于12%(大约每学期4―5学时),这一比例对于庞大的体育理论体系来说显然太少了,尽管如此,不少高师公共体育理论教学课时还一压再压,有的每学期安排1―2学时,有的把它当成机动课。而特别是在大学扩招后,有的学校硬件设施跟不上,教室排课紧张的情况下干脆取消了理论课教学。体育理论教学课时的不足,无法使学生学到丰,的理论知识,从而无法指导学生的体育实践。

3、体育理论教学的质t低下

高师公共体育理论与实践课的组织形式有所不同,要求教师必须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而据了解,目前很多体育教师理论知识欠缺,再加上思想上不重视体育理论教学,出现了在理论课时照本宣读或圈定重点让学生应付考试的现象。还有的就是大学扩招后。教室安排紧张,往往100―200人甚至400人合班上理论大课。教师不想教,学生不愿学。其教学质t可想而知。

二、高师公共体育理论教学的重要性

体育理论课是指在室内讲授体育的荃本知识、运动卫生保健常识、各主要运动项目、有关专项理论及技战术和裁判法等内容的课。体育理论课对学生掌握体育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对体育课,要性的认识,启迪学生自觉锻炼身体,不是实践课可比的,甚至对学生在一生中坚持进行体育锻炼都会起到积极的作用。重视体育理论课教学是我国高师公共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1、体育理论教学在高师素质教育中起粉重要的作用。

素质教育是用教育的手段对学生的各种素质进行发展培养,它是一种教育思想和形式。素质教育的内涵可以概括为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等方面。体育是高师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手段,而体育教学是高师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作为高师公共体育之一的理论课教学对高师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1)体育理论教学可以促进高师学生思想品德素质、身体与心理素质的提高。“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对高师教育最好的解释。这就要求我们高师培养的人才必须具备很高的思想品德素质和良好的身体与心理家质。通过体育理论课教学中对体坛上的一些优秀人物、事迹的介绍,可以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中华民族传统奖德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笑观。树立为中华民族争光的远大志向。通过体育理论课教学对体育基本知识、运动卫生保健常识、各主要运动项目有关专项理论及技战术和裁判法的讲解,可以使学生位得如何欣赏比赛,如何组织、指导自己或别人进行锻炼,怎样处理一些常见的运动损伤,从而可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意识和终身体育思想,为我国全民健身、终身体育服务。

(2)体育理论教学可以促进高师学生科学文化家质、劳动技能家质的提高。体育科学也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同时它也分出许多分支学科,如:运动医学、运动生物力学、生物化学、体育哲学、体育史、体育经营管理学等等。体育理论课教学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甚至可以成为一些学生的主攻对象。体育也是一种产业,我国体育产业发展迅速,而且前景广阔。它必然会吸引大批人才为之服务,当然要进人这一领域就必须了解体育理论知识。因此对高师学生加强体育理论教学可以促进劳动技能素质的提高,同时也加强了我们高师学生的竟争力,拓宽了择业面。

2、加强体育理论教学是高师师范性特点的需要。

高师公共体育课是高师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师范学生的一个重要方面。高师学生的未来职业是从事中、小学教育的教师,他们肩负着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贵。加强高师学生的体育理论教学,能使学生充分认识体育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理解体育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方面所起的积极作用,弄清体育与智育、德育的关系,这就促使他们工作后能正确对待体育,认真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此外,还可以教会学生怎样组织、指导自己或别人进行锻炼,以及怎样处理一些常见的运动损伤,以便他们工作后能够更好地开展教书育人的工作。

加强体育理论教学,是改变当前体育现状的需要。全民健身提了那么多年,全民素质还不见提高。从小学到大学都设有体育课,学生体质还那么差,原因何在?众所周知,体育在中国历来是不受人重视的,人们的思维已定型,观念难转变。这一切对整个国民家质的提高是十分有害的。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呢?我国现有260余所高等师范院校,在校生超过100万,每年有近30万毕业生加人教师队伍。教师的影响力是非常大的,不是其他职业可比的,他们可以影响一群人,甚至一代人、几代人。加强我们高师学生的体育理论教学,提高学生的体育意识,转变他们的体育观念。他们担任教师后,其行为可以对学生起好的榜样作用。其一,可以指导他们的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其二,可以从小培养他们的学生的体育意识和自觉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他们的学生会在他们的教育影响下变得人人喜欢体育,人人热爱体育运动。那么若干年后高师培养的老师已遍及每一个学校,他们在那里传播先进的体育思想。如此一来不是全社会都变得重视体育了吗?全民健身不就得以实现了吗?

三、加强高师公共体育理论教学的对策

1、加强理论研究,建设具有师范性特点的高师公共体育课程理论体系,单独编写体育教材。高师教育的性质和任务决定了高师公共体育应与其他高校体育有所差别。高师公共体育要发展就必须要进行深人的理论研究,寻求理论上的突破,进行创新性体育理论建设,形成具有师范特点的高师公共体育理论体系。同时加强体育教材建设。编写适合师范教育的体育教科书。有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和教材,高师公共体育理论教’学才会有所发展。

2、增加高师公共体育理论教学的课时。体育理论教学内容丰畜、知识面广,包括体育的墓本知识、运动卫生保健常识、各主要运动项目、有关专项理论及技战术和裁判法以及科学锻炼身体的原则与方法等内容。即使是按照《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明文规定体育理论教学的课时不得少于12%,执行也是远远不够的。高师公共体育与其他高校体育不同,这是它的性质决定的,因此必须增加商师公共体育课的次数,相应的更要增加体育理论课的次数。高师公共体育理论课应该用大部分的课时来开设体育与教育的关系、体育与健康教育、体育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体育与德育、体育与智育以及如何组织、指导自己或别人进行科学锻炼和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理等专题。事实上,很多发达的国家(如日本)的.师范系统的学校,体育课的学时都比一般高校多。

3、提高体育教师的体育理论素养,建立商水平的师资队伍。要搞好高师公共体育教学,提高体育理论教学的质量关链在于具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高师体育教学的改革以及一些新型的教学棋式的诞生,高师体育教师应该由过去的侧重掌握运动技术转变为理论技术全面发展,由简单的“示范性”转变为具备高素质的“智能性”。由此高师体育教师必须刻苦钻研,不断学习,掌握新的知识,搞好科研,提高自身的体育理论家养和教学方法,才能适应现代教学和提高教学质t,以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4、利用校园媒体进行体育理论宜传。现在很多大学都有自己的电视台、广播站和宜传部,甚至每一间教室、学生寝室都有电视机。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校园电视台、广播站举办体育知识讲座,利用学校宜传部办体育墙报、体育知识展板等,以加强体育理论宜传。还可以每学期抽出一定时间举办体育节、体育周等,在这段时间里可以开展一些体育活动,举办体育知识讲座,体育知识有奖问答等。以此培养大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调动大学生自觉实习体育理论知识的积极性。这样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体育理论教学的不足。

5、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进行体育理论教学。随着电脑的普及,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应运而生,这就是―网络教学。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获得文、图、声、像并茂的教育信息,学习很多体育理论知识,并且可以一边看精彩的体育赛事一边学习体育基本知识。这种教学方法对提高体育理论教学质盆是切实可行的。

6、结合实际,在上实践课的同时穿插讲解体育理论知识。大学扩招后,由于各方面原因,很多学校出现体育理论课排课困难的现象,其中高等师范院校显得尤为突出。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进行体育理论教学呢?我们认为应在上实践课的同时穿插讲解体育理论知识。在课的开始时可以讲解体育的基本常识;在课中可以讲解某些与运动项目有关专项理论及技、战术和裁判法;在课结束、放松的时候可以抽出一些时间讲解运动卫生保健常识以及科学锻炼身体的原则与方法等。其一可以弥补体育理论课课时不足,其二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体育理论知识。

体育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新课标下如何创设高效课堂论文

信息网路背景下构建体育文化活动论文

小学体育教学中高效课堂的构建论文

构建阅读教学的有效课堂论文

小学线上教学论文题目

小学教学论文题目精选

初高中、小学体育教学论文题目参考

关于体育教学环境的论文题目

创新体育教学模式的论文

小学快乐体育课构建研究论文
《小学快乐体育课构建研究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小学快乐体育课构建研究论文(精选10篇)】相关文章:

体育教育的关系构建教育论文2023-10-27

高效课堂 教学论文2023-11-04

小议职校校园体育文化的构建论文2023-07-19

小学语文生本理念研究论文2024-02-28

关于作文教学的论文题目2024-04-21

如何构建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的优秀论文2023-05-18

关注课堂文化打造生命课堂――学校课堂文化建设的探索与思考2022-09-24

小学半年工作总结2024-02-06

小学教师教学论文题目2022-11-06

德育教学论文题目2024-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