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时间:2023-04-30 08:01:06 物理教学论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学案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论文(集锦13篇)由网友“想吃炒年糕”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导学案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论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导学案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篇1:导学案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导学案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1、导学案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对于很多学生来讲高中物理的难度比较大,学习起来比较吃力,学生当中学不会物理、不愿意学物理的声音越来越多。学生对物理学习没有兴趣,物理课堂中经常出现教师讲、学生开小差的情况,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利用导学案开展教学,使学生在学习前根据导学案中教师的提示和问题对物理内容进行有效地预习,明确学习的目标。在预习过程中,学生找出自己的疑难之处,当教师进行教学时,带着自己的问题进行学习,能够极大地提高学习效果。学生对物理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对导学案中的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和分析,开动学生的脑筋,发散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能够主动地投入到物理学习中,逐步形成物理学习的意识,促进物理学习效果以及学习能力的提高。

2、导学案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高中物理知识难度比较大,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教师可利用导学案,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以及求知的欲望,顺利地导入新课。

(2)以学生为主体,指导学生自学。导学案能够在短时间内将学生带进学习状态,教师应以学生为课堂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指导学生进行自学,教师在此基础上给予适当的点拨,通过自主学习,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会更加深刻,学习效果更明显。例如在学习《向心力》时,教师可以通过问题的设置指导学生自学《向心力》:

①向心力是根据什么命名的?

②无具体条件,仅知物体做圆周运动,能否指出向心力的施力物体?

③向心力是合力还是某个具体的力?

通过这些问题的设置,让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自学。这种自主性的学习,能够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解答疑问,有助于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提高自学兴趣,促进物理学习效果的提升。

(3)加强课堂上学生的合作学习。在导学案教学中,对于学生提出的或教材中的各种疑难问题,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合作讨论学习。学生通过与小组成员的共同探讨和交流,逐步完善自己的问题答案。合作学习讨论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学生彼此间交换意见和想法,对于发展自身的能力,培养物理思维具有积极的意义,而且合作学习还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例如学习《机械能守恒定律》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对以下问题进行合作学习探究:

①课本中是如何研究打桩机重锤在下落过程中机械能的.关系的?机械能守恒吗?条件是什么?

②机械能守恒的表达式是什么?

③在只有重力和弹力做功的情况下,机械能守恒定律应该如何表述?

④你是怎样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条件“只有重力做功”的?

通过合作探究,交换彼此的观点,有助于问题的解决和能力的培养。

(4)注重学生思维发展。在导学案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出发,设计问题时要层层递进,符合学生的实际能力需求,指导学生分析、思考问题。通过问题的逐个解决,不断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深入和发展。例如在“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通过实验观察,教师指导学生解决问题:

①如何正确地测单摆的摆长?

②怎样才能满足摆角小于10°的要求?

③如何正确测出单摆的周期?

④如何正确使用秒表?秒表的读数如何正确读?

⑤为什么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要防止单摆做圆锥摆运动?

通过问题的逐个分析和解答,实现学生思维的开发和锻炼。

3、结束语

导学案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被广泛地应用于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导学案的积极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以及合作学习,打破传统教学中学生长期被动的局面,通过情境的创设,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求知的欲望,并通过自主学习以及合作学习,锻炼学生的思维和能力,养成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意识,提高高中物理教学效果。

篇2:“学案导学”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学案导学”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学案导学”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文/贾雷涛

摘 要:作为一名高中物理教师,怎样能使自己的课堂成为高效课堂,应该在课堂中教给学生些什么?经过几年的实践――“学案导学”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学案导学”能够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学习惯,教会他们怎样学习、怎样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动手、动脑、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高中物理;学习;训练;应用

“学案导学”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有很多优点,它体现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现以《机械能守恒定律》一节为例来说。

第一步,提出学习目标,结合新课程标准,紧扣教材,立足于自己所带的学生提出本节的学习目标:①知道什么是机械能,知道物体的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②理解机械能守恒及其条件;③学会探究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操作,掌握相关仪器的使用方法。学习目标的提出很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新课标的要求,也为本节课的学习指明了方向。

第二步,学生自学,完成学案中的有关问题。我在本节设置的问题是:①回顾机械能的概念。②打桩机重锤在下落过程中,动能与势能怎样转化?下落的苹果呢?过山车呢?③课本中是如何研究打桩机重锤在下落过程中机械能的关系的?机械能守恒吗?条件是什么?④机械能守恒的表达式是什么?学生自学的同时,应进行适当辅导,使学生较好地掌握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辅导学生些什么呢?我认为:第一,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如,机械能守恒有没有条件?能量之间是怎样转化的?引导学生去思考;第二,让学生把自己自学中遇到的问题做一标记,等教师讲解时认真听讲。这一环节学生在课前都应该完成,为课堂教学节省了时间,也是一节课成功的基础。

第三步,讨论交流。在自学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讨论学案中的有关问题,对一些简单、易懂的内容只需一带而过,如上面提到的问题①,而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则应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交流,达成共识,如上面提到的问题③④。我在这节课上组织讨论:在只有重力和弹力做功的情况下,机械能守恒定律应该如何表述?你是怎样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条件“只有重力做功”的?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其进入教师设计的思维轨道,以达到最高的效率。

第四步,疑难讲解。在学生自学、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根据教学重点、难点及学生在自学交流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本节讲解(一)守恒条件:①只有重力(或弹簧的弹力)做功;②受其他外力,但其他外力不做功或做功的代数和为零。(二)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表达式为:EK1+EP1=EK2+EP2或ΔE=0等,学生其实已经都把表达式推导出来了,学生在讨论的时候就已经解决了大部分问题,教师起到一个画龙点睛的作用。我认为在讲解过程中,语言要精练、内容要精确、讲解要有针对性,对学生要有启发性。

第五步,当堂训练。紧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能力培养目标及学生的认知水平我设计了几个小练习:

1.下列运动物体,机械能守恒的有( )

A.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

B.物体沿竖直平面内的圆形轨道做匀速圆周运动

C.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下落

D.沿光滑面自由下滑的木块

2.如图1所示,小球从高处下落到竖直放置的轻弹簧上,在将弹簧压缩到最短的整个过程中,下列关于能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重力势能和动能之和总保持不变

B.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之和总保持不变

C.动能和弹性势能之和总保持不变

D.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和动能之和总保持不变

3.如图2所示,均匀铁链长为L,平放在距离地面高为2L的光滑水平面上,其长度的1/5悬垂于桌面下,从静止开始释放铁链,求铁链下端刚要着地时的速度。

从课堂反馈来看学生掌握得比较好,能用学到的知识解决问题,达到了学习的目的。当然,学案后面还有针对的练习作业去为学生补缺。

第六步,课堂小结。先让学生自己小结,教师点评,总体回顾本节知识要点,便于学生归纳记忆并巩固所学知识。操作时可以根据课堂内容特点进行详略处理。这个环节可以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使学生系统掌握所学内容。

由以上几个过程可以看到,“学案导学”是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课堂发挥最大效益。对学生的自我发展和自我价值的体现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在实践中我感觉到它非常适合物理一般规律的教学,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作者单位 陕西省兴平市秦岭中学)

篇3:导学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导学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郑 丹

(辽宁省营口南楼经济开发区中学)

摘 要:随着新教学课程的改革,素质教育已得到广泛的注重,高中教学教育的传统方式弊端尽显,没有很好地在实际的教学中影响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水平。将导学案应用于高中数学的实际教学中,能够营造有效的课堂学习环境,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开启学生的自主思维模式,在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也帮助学生提升综合素质水平。

关键词:导学案;高中数学;学习效率

正确地实施与贯彻应用导学案的教学模式,教师要引导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体,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编制相应的教学方案,帮助学生有意识地做到自主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多种能力,显着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以下从导学案的自身特点结合高中数学教学的实际应用,做出相关的阐述。

一、课前预习带着疑问上课

教师通过探讨的教学设计方案去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务必要得到学生的主动参与,该方案才能更好地执行,这也关乎学生对该门课程是都有一定的兴趣。首先要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带着自己的使命融入课程的学习去,自主标志出哪些是需要掌握的重点,根据教师的课前指导,学生在高中数学课堂上的学习就能按照自己课前的疑难、紧跟教师的步伐,一步步去寻求真理。

二、课堂上拓展学生的求知思维

高中数学的教学模式直接与学生的学习方式密切相关,课堂上的教学不仅仅要求学生能理解课本上的内容,还要有自我的思考的创新意识,通过同一道题目的不同解题过程,对细节、侧重点的重视,再由线及面,从一道简单的方程式引申到其他问题,从另一个角度更改题目,就会得到全新甚至新颖的.解题方式,从而活跃学生创造性地去拓展自己的想象力,在自我思考中创新。

三、课后讨论总结,改进学习方式

教师既要安排好学生的课前预习,也要对教学质量做总结。因为高中数学总是灵活多变的,学生是否掌握到正确的学习方式必须得到重视并给予帮助。建议学生课后要以小组的形式对课堂学习效果进行反馈。教师也可以从学生的总结中自我反思,改进教学方式。

从导学案在高中数学教学的实际操作中,该教学模式按照课前预习、课堂上的尝试到课后集体总结,在不断的探索中寻求正确的教学方式。从而达到高效的教学质量,教导学生在课堂上的大舞台勇敢地自我展示。

参考文献:

茌家梁。学案导学在不同课型实施的有效性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

篇4:学案导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学案导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一、“学案导学”概述

我认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一定要一改过去教师单纯的讲,学生被动的听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变成以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互动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学案”无疑成为新式课堂的载体.“学案”是学生课前预习的指导、课堂中的活动线索、课后复习反思的辅助,具有“导学、导思、导做”的作用.由于数学的学科特点,学案的应用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尤为重要,在数学教学中合理利用学案能较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学案与教案的区别

教案是给老师用的,学案是老师和学生都可以用的,在学案中可以在适当的地方添加学生动手填写的部分.学案和教案的区别主要在目的、性质、角色、表达等方面,具体来说:教案的目的是为教师上好课做准备,学案是为学生自学提供指导;教案的性质以教师为中心,单向性,封闭性,学案的性质以学生为中心,互动性,开放性;从角色来看,教案是教师自导自演,学生是听众,学案是教师组织调节,学生是主角;从表达形式来看,教案表述严整周密,多用书面语,学案表述生动活泼,多用口语.我认为从教案到学案,那是教学上质的飞跃,教案的着眼点和侧重点在于教师讲什么和怎么讲,而学案的着眼点和侧重点在于开启学生智慧,调动学生积极性,发展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前者重在教,后者重在学,前者以教师为中心,后者以学生为中心,前者强调“给予”,后者强调“拿来”,前者侧重“学会”,后者侧重“会学”,前者追求的境界是“谆谆教诲,诲人不倦”,后者追求的最高境界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却彻底变换了.

三、学案的编写

“学案”,顾名思义,就是学生学习的方案,它的内容一般为学习课题、内容分析、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学法指导、学习过程、达标测评,学案在设计时应遵循以下原则:目标性原则、启发性原则、渐进性原则、挑战性原则、指导性原则和评价性原则.

1.目标性原则学案设计应紧紧围绕学习目标进行.从教材的理解到练习题的设计和学生的反思小结都应以目标的达成为宗旨.学案,作为引导和帮助学生自学、探究的方案,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起着启动、引导和组织的作用.

2.启发性原则对教材中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学案设计的时候应作适当的提示,并配以一定数量的思考问题,以引导学生自组学习、探究.学案要能够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一个合适的平台,要有利于激活学生的旧知识,开展丰富的联想,构建较为明晰的个人意义,要有利于学生开展对知识的研究,经历抽象概括、归纳猜想、实验验证、演绎证明等过程,让每个学生都会用自己的内心的体验去学习数学.

3.渐进性原则学案中问题的设计应有一定的层次和梯度,应根据学生对问题的认识逐渐加深,做到循序渐进,以引导学生逐渐走向深入.

4.挑战性原则学案设计时,所设计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挑战性,以引导学生去深入地研读教材,开展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归纳发现能力.

5.指导性原则由于学案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方案,是连接“教”与“学”的最佳结合点,是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和谐统一.

6.评价性原则学生在学案的'的引导下进行学习,其效果如何需要及时地予以评价,而且对有些学习内容的真正理解是在相互评价中完成的.除了以上原则,我个人觉得在学案编写时还应注意以下这些问题:(1)使学生学习有路.学案对于那些盲目不知如何预习的学生来说,应该是一条容易通过的学习之路.(2)使学生学习有劲.“学案”的编写应做到“低起点,小台阶”,既能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到轻松,又能增强登上下一个台阶的勇气.(3)使学生学习有法.学案要尽量教会学生如何读书,如何思考等学习方法.

四、学案的使用

由于“学案”的编写还不是很完善,并且教学时课堂也在不断变化,因此在使用时要因材施教,合理运用,灵活对待.

1.自主探究.依据学案,让学生带着问题对学习内容进行自主探究.教师在学生预习、自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之“疑”,巧用“导”术,启发思维,引导学生解释疑团,从而扫清预习障碍,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2.合作交流.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已经掌握了大部分基础内容,但“学案”中问题不一定全部解决,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紧扣教材、针对“学案”中存在的问题讨论交流,“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确保课堂教学效率.

3.巩固练习.“学案”中练习的设计应紧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目标及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应注意多做案例、多设疑,使学生由未知到有知、由浅入深、由此及彼地掌握知识.练习题要求学生当堂完成,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知识,评讲时教师围绕学生疑难点、重点、关键点提问、追问、反问.五、使用学案后的心得使用学案后我发现课堂上我讲得少了,学生讲得多了;学生的思维比以前活跃了,提出的问题变多了,由于学案给了学生更多的思考时间,上课时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变多了,视野变得更加开阔.其次,我更加深入地体会到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句话的含义,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宰者.我觉得学案导学的加入是课堂教学发展的大趋势,是今后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教学手段.因此,我们还应下大力量进行学习研究,更好地为教学服务,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篇5:浅谈学案导学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浅谈学案导学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摘要:在初中生物实验课中,通过“学案导学”,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教师依“案”而“导”,学生依“案”而“学”,从学案的设计、教师的引导、学生的实验等方面对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以及提高初中生物实验课堂有效性进行探讨。

关键词:初中生物实验学案导学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许多生物现象只有通过实验才能得到解释。实验教学在生物课程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在生物学的教学中,必须重视对学生的实验能力的培养。初中的学生,尤其是初一和初二的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好奇心强,兴趣浓,若能利用这一特点,在初中的起始阶段,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养成正确的实验习惯,培养专业的生物素养,逐步具备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将使学生终生受益。另一方面,由于初中生刚接触生物实验,做实验时,注意力容易分散在实验仪器及用具上,不注意听讲,在实验过程中不能有效操作,使实验课堂的有效性大大降低。有什么办法既能提高实验课堂的有效性,又能关注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学案导学”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学案导学”是以“不待教师教,学生自己能学习”为宗旨,立足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以创新性、发展性为目标,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实现学生自学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学科素养共同提高的一种教学模式。下面,笔者以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三章第二节中的一个探究实验《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下简称为《酒精》)为例,谈谈“学案导学”在初中生物实验课中的应用。

一、学案的创新设计是“学案导学”的基础

实验学案的一般组成应包括学习目标、实验过程、学习检测三部分。

学习目标要明确,要求学生运用各种学习手段去完成、落实。这一部分还包含有学习重点、难点,主要的问题与解决的办法,即学习准备。

实验过程可按照“提出问题――作出假设DD制定计划DD实施计划DD得出结论DD表达和交流”这种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来设计。如《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等探究实验。

学习检测是为巩固所学知识以达到学习目标进行的练习,选题要力求典型,有梯度,力争全部学生均能完成基础题,优秀学生能完成拓展题,使各类学生均可在原有水平上有所提高。布鲁纳曾经说过:“最好的动因是学员对所学材料有内在的兴趣。”要激发学生这种内在的动力,需要一份让学生感兴趣的学案。结合教材和学生的特点,我认为学案的设计应在上述基础上有所创新:

1、加入情境内容

创设一定的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进入角色,容易激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在《酒精》一例中,我以“水蚤国国王离奇暴毙”为诱导,结合当时热播的电视剧中的人物“古灵精探”,创造出浓厚的情境氛围,学生很快就表现出极强的好奇心,想了解当中的原因,也就有了做实验的兴趣。

2、结合生活设计层层深入的问题

问题是激发学生探索和求知的重要手段,其设计是学案设计的关键环节。问题的设置不仅要有一定的科学性、启发性、趣味性,还要有一定的层次和梯度,循循善诱,层层深入。如《酒精》中,我先让学生思考“用什么方法来说明酒精会影响水蚤的心率?”,继而提问“白酒和啤酒对水蚤心率的影响一样吗?”,联系生活,引导学生阅读资料,按照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一步一步完成实验。

二、教师的引导是“学案导学”的关键

导学的目的,就是采用一定的教学手段,引导出学生潜藏的且能够解决问题的知识联系和能力,从一种潜质转变为现实。对于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来说,导学的目的就是为了少教,“不教”,让学生针对问题多思考,多交流。导学是让学生能在主动学习,主动探求,主动交流,主动应用的学习活动过程中,使学生的“自我”得到充分发展,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学案导学”的课堂教学的五个阶段中,教师的引导是关键。

1、示案导学阶段

教师把学案发给学生以后,通过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阅读学案,明确学习目标,并激发学生的思考。在《酒精》一课中,创设情境后,教师马上引导学生思考引发“水蚤国王”死亡的原因,从而联想酒精对水蚤心脏的影响,继而查找喝酒对人类健康影响的资料,通过比较后,作出问题的假设。

2、引导讨论阶段

在学生确定研究的问题后,教师可组织学生分组讨论问题,然后巡班指导,并在这个时候进行个别的辅导,提醒学生做好学案的记录。

学生的分组要提前做出干预,确保组员的层次性,提高分组讨论的效率。在学生的交流过程中,可引导学生尝试解答学案中提出的主要问题。如《酒精》的实验中:“为什么可以用水蚤来做实验?”“水蚤心跳很快,如何数水蚤的心率?”等。

3、集思广益阶段

如果小组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可集思广益,在全班的讨论中提出这些问题,寻求解决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引导者的角色。每一小组把未解决的问题由代表提出来,这个时候老师不要急于回答,而是通过“互问互答”的环节,让已经解决此问题的小组做一次“老师”,面向全体同学讲解,教师适当补充点拨,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要通过巡堂时的准备,快速确定要讲的内容,抓住问题要点,层层引导学生解决问题。“互问互答”环节以竞赛的形式进行,既加强了小组间的合理竞争,又使学生的自我价值得到体现,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4、归纳巩固阶段

教师根据课堂学生实验收集到的反馈情况,引导学生归纳出规律性的知识,通过梳理概括,总结在学案上,使知识系统化。学生通过对比、分析、综合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同时,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以创新为本的价值理念,注重引导学生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5、迁移应用阶段

教师要善于在总结阶段引导学生完成学案中精心设计的课堂练习,引导学生通过习题训练迁移获得新知,达到知识的融会贯通。如《酒精》一课中,便可设计这样一个练习:“如果您是一个医生,如何劝告人们避免水蚤国王暴毙的悲剧?”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思维活跃,纷纷在学案上写上了“给广大群众的健康建议”等应用于生活实际的内容。这个阶段是学生是否理解实验目的的检验,更是一种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引导时还要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要创设民主的氛围,倡导自由讨论。

(2)在“互问互答”环节中要不断引导学生,在一位学生发言后,允许其他学生的补充,或者请另一位学生来判断前一位学生讲得对不对,为达到分层教学的目的,可以要求部分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的同时要说明理由。

(3)教师要充分备课且对课堂有较强的驾驭能力。自由讨论的课堂不同的意见较多,对教师的调控能力及知识修养有较高的要求,教师要善于处理“放”与“收”、互问与互答、主题与个性化问题等几方面的关系,既要使学生各抒已见,又不能干扰课堂正常进行,更不能偏离主题,要做到课堂秩序活而不乱,高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

三、学生的自主学习是有效实验的核心

学生实验是初中生物实验课堂中学生学习活动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生实验中,学生的观察能力,合作能力、探究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以及动手操作技能都得到了锻炼与提高。但实验课和一般的.授课对学生有不同的要求,最明显的不同是学生必须要动手做。传统的实验课往往是教师教,学生做,教师先讲清了每个实验的内容、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实验目的和全过程,然后让学生按教师要求完成实验,这种教法一成不变,学生的思维难以发散。“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提倡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体现出学生是实验活动的主体,这就要求教师要在课堂上敢于放手,让学生主动接手。

(1)要让学生接手,必须在学案的设计上重视教学目标的设计,明确学生的学习,不但要学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知识的学习,通过实验的操作,培养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把固化的思维变灵活,让灵活的思维更灵活,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实践体验。

(2)在教学组织形式上,改变单一的“教师教,学生做”的教学形式,给学生一定空间和时间,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实验方案,归纳和总结实验要点。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质疑也可以改变教师“一言堂”解疑释难的方式,可以把“假设与结论不一致”“实验现象不明显”等问题交给学生,组织学生讨论,分析实验操作可能产生的误差或错误的操作等。

(3)“学案导学”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建立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学习共同体,营造了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发散思维,允许学生提出不同的看法,无论什么问题,都不是把现成答案讲授给学生,而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在探求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获取的主动参与者。”在初中生物实验课上应用“学案导学”,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结合学生实验和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学生生物实验的能力和学科素养,也有效提高了生物实验课堂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宋世卿,邱烈..“学案导学”模式在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医学教育探索,9(4)514~516

[2]赵加琛,张成菊..学案教学设计[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37~73

篇6:导学案教学论文

导学案教学论文

浅谈导学案教学

文/马轩

摘要:导学案教学是近几年推行的教学方式,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的全新教学模式,既体现了素质教育原则,也体现了有效教学和高效课堂原则。

关键词:课堂教学;导学案教学;措施

根据自己近几年的导学案教学实践,结合几十年教学经验,总结几点导学案教学的经验心得,以供大家参考。

一、彻底改变传统教学方式

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场所,而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场所,是引导学生发展的场所。以前教师在课上讲,学生在下面听话背,纯粹是灌输式教学,课堂无滋无味,死气沉沉。课堂不能只传授给学生知识,更应该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知识,学案导学就是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好方法。

二、设计好导学案是关键

编好导学案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导学案不同于教案,教案的'着眼点在于教师讲什么、怎么讲,而导学案的侧重点在于开启学生智慧,调动积极性,发展智能。前者重在教,后者重在学;前者以教师为中心,后者以学生为中心;前者强调给予,后者强调拿来;前者侧重学会,后者侧重会学;前者追求谆谆教诲、诲人不倦,后者目标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二者虽密切相连目标一致,()但在课堂角色、观念、结构、方法等方面,有本质区别。用学案教学时,必须课本让学生自主阅读,新知识让学生主动探究,问题让学生思考回答,结论让学生概括总结。学生根据学案进行自主学习,将学习成果在课堂上与教师同学探讨交流,实现探索、质疑、学习、应用层层推进。

三、提出明确的导学目标,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导学案导学使学生目标清晰,避免盲目性。先根据学案理清教材要点,记录问题,然后合作探究解决问题,在学习中逐步掌握方法、形成习惯、提高能力。

四、发挥学习小组作用,创造合作探究氛围

导学案教学与传统教学的重要区别是分组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既能给学生更多参与学习的机会,也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集思广益,各抒己见,积极思考,这样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让学生积极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变消极为积极。大大激发其学习兴趣。但应注意:(1)分好学习小组,上中下搭配。(2)不要放任自流,使学生说有内容,议有目标,查有依据。(3)小组活动必须在教师引导下进行。在活动中要进行检查个别辅导。

五、用激情影响学生,使学生课上处于主动学习状态

导学案教学必须始终让学生主动,教学不仅是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同时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合作平台。这种交流只有使学生精力充沛、拥有较高兴趣,才能让其产生不竭动力,使交流合作获得最好效果。

参考文献:

黄忠兰。走近导学案[J].中学生物学,2010(05)。

(作者单位陕西省武功县绿野高级中学)

篇7:导学案教学论文

关于导学案教学论文

一、彻底改变传统教学方式

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场所,而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场所,是引导学生发展的场所。以前教师在课上讲,学生在下面听话背,纯粹是灌输式教学,课堂无滋无味,死气沉沉。课堂不能只传授给学生知识,更应该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知识,学案导学就是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好方法。

二、设计好导学案是关键

编好导学案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导学案不同于教案,教案的着眼点在于教师讲什么、怎么讲,而导学案的'侧重点在于开启学生智慧,调动积极性,发展智能。前者重在教,后者重在学;前者以教师为中心,后者以学生为中心;前者强调给予,后者强调拿来;前者侧重学会,后者侧重会学;前者追求谆谆教诲、诲人不倦,后者目标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二者虽密切相连目标一致,但在课堂角色、观念、结构、方法等方面,有本质区别。用学案教学时,必须课本让学生自主阅读,新知识让学生主动探究,问题让学生思考回答,结论让学生概括总结。学生根据学案进行自主学习,将学习成果在课堂上与教师同学探讨交流,实现探索、质疑、学习、应用层层推进。

三、提出明确的导学目标,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导学案导学使学生目标清晰,避免盲目性。先根据学案理清教材要点,记录问题,然后合作探究解决问题,在学习中逐步掌握方法、形成习惯、提高能力。

四、发挥学习小组作用,创造合作探究氛围

导学案教学与传统教学的重要区别是分组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既能给学生更多参与学习的机会,也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集思广益,各抒己见,积极思考,这样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让学生积极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变消极为积极。大大激发其学习兴趣。但应注意:

(1)分好学习小组,上中下搭配。

(2)不要放任自流,使学生说有内容,议有目标,查有依据。

(3)小组活动必须在教师引导下进行。在活动中要进行检查个别辅导。

五、用激情影响学生,使学生课上处于主动学习状态

导学案教学必须始终让学生主动,教学不仅是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同时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合作平台。这种交流只有使学生精力充沛、拥有较高兴趣,才能让其产生不竭动力,使交流合作获得最好效果。

篇8:学案导学法在人体免疫系统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学案导学法在人体免疫系统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在当今的素质教育的大潮中,如何在短短的45分钟的课堂教学中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同时,高效率的完成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已经成为摆在众多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在众多的教学方法中,学案导学法是一种能充分体现这两方面要求且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为了让学生能够在自主学习中把握教材的相关概念,我认为教师编写的学案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学习目标的确认、学习重难点确立、温故知新、学习探究、质疑问难、当堂达标。通过以上环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以后的探究性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现在我就以学案导学法在“人体免疫系统”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为例,简单谈谈我对这种方法的认识。

一、学习目标的确认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只是在备课的时候将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写在备课本上,然后,在备课的过程中围绕教学目标,整合课本知识、查找相关资料。而学生很少直接明确每一节课的学习目标,为了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应该在学案的编写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实际情况的前提下,制定适合学生的学习目标,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自学的时候,能够明确自己行为的方向和所要达到的标准。只有明确学习目标,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在本节课中确认了以下学习目标:

①、探究免疫系统的组成及作用,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②、区分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③、概述抗原的知识,解释特异性免疫中特异性的原因所在,树立生命的物质性观点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二、学习重难点的确立

学案中学习重难点的确立有利于帮助学生明确攻坚的方向,合理的分配时间,避免在细枝末节上浪费大量的时间,有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本节课的重点是抗原和抗体的知识;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难点是抗原、抗体、抗原决定簇、抗原识别受体等概念的理解。

三、温故知新

学习的过程就是重复学过知识,同时,不断学习新知识的过程。温故知新这一部分有利于学生复习前知,同时又为下面将要学习的新的知识点埋下引线,使学生能够自然地进入新知学习阶段。因此,在学案编写中温故知新的编写必须注意采用上节课重要且能与本节课知识有联系的题目,以便达到预期的效果。

四、学习探究

这一环节内容实质就是:通过教师提供的一系列问题情景来帮助学生形成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同时,也为在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提供了讨论的议题。所以,在编写学案时,必须认真的整合课本知识,掌握考纲要求。

同时根据所教学生的实际,将重要的知识点转化为适合学生回答的问题或议题。

该项内容分为课题导入和新知学习两部分,在课题导入这部分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师要设计与课题相关的问题或现实中与生活密切相连的实例,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新知学习这一部分一定要注意设置一系列与课本知识相关的问题。问题与问题之间一定要注重衔接,体现一定的层次性,既能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的学习到新的知识,又能在学习中获取乐趣。

1、课题的引入由当今社会关注度非常高的疾病——艾滋病,以及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自然地导入免疫的概念,为后面学习“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免疫的分类”打下基础。

2、新知学习教学过程如下:

(1)、阅读教材的“探究活动:探究免疫系统的组成及作用”回答下列问题:

①根据这些实验结果,分析判读实验中涉及了哪些免疫器官?

②根据实验中对不同免疫器官的处理以及输入的不同免疫细胞出现的实验现象,试着推断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的关系?

③除了实验中涉及到的免疫器官之外,联系实际思考一下,人体中还存在那些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2)阅读教材中的“免疫的分类: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回答下列问题:

①根据课本知识回答: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区别?

②特异性免疫中淋巴细胞为什么能够特异性识别抗原?

五、质疑问难

这一部分的内容就是解决那些经过学生思考、讨论仍未能解决的问题,或者是那些教师根据对考纲的理解经常考察但是课本中又没有的知识点。这一部分的编写必须建立在老师对学生充分了解的前提下,提出的问题必须有一定的针对性和拓展性,通过这部分知识能够丰富和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六、当堂达标

当堂达标这一部分知识主要是对本节课教学成果的检验,更是教师了解、掌握学生实际情况的窗口。教师通过对这一部分知识的批阅,有利于改进和完善教学方法,同时根据学生的差异,对部分学生进行个别指导,从而实现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的承诺。因此,在编写是一定要选取那些有针对性和突出重点的典型题目,以期获得良好的效果。

以上所列就是“人体免疫系统”的学案,编写学案的关键就是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学生的认知能力,将课本中的知识分解成便于学生探究和解决的若干问题,便于学生在解决相关问题的过程中不知不觉的掌握知识,并且,提高了学生的自学探究能力。正如古人所云“读书无疑者,需教有疑。疑者觉悟之机也,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实践也证明学案导学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同时,较好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真正的实现了教学中的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教师通过编写学案自然地融入到学生的学习中去成为学生学习的协助者,而学生通过自学解决问题的同时掌握了知识,使整个教学过程顺畅、轻松、快速、高效符合现代教学改革的要求。

篇9:导学案自主探究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导学案自主探究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一、导学案自主探究教学模式实施的意义

(一)导学案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内涵

导学案教学模式是以教师的指导为主,以导学案为辅,让学生自主学习,师生之间共同协作完成课堂目标。对于高中数学教学方面,高中生面临这高考的压力再加上课业量的繁重,对于数学课本身就没有多大的兴趣,导学案的教学模式,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高中生的课堂积极性。这种导学案的教学模式一改传统的学生被动听得灌输模式,充分发扬学生积极动手实践的能力,对于高中生自身数学的发展和思维方式的锻炼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实施意义

导学案自主探究教学模式,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带来强烈的冲击,也启发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来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还要结合当下的教学环境不断改变自身的教学模式。对于学生也具有反思学习目标、巩固学习内容、增强所学知识的意义。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对于自身思维能力的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都具有促进作用,对于教师的教学经验与有一定的帮助和积累作用。

二、导学案探究式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的应用实施

(一)制定学习目标进行自主预习

探究式教学模式导学案的第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指导学生明确课堂的学习目标,明确了目标以后就有了学习的方向,教师在上课前,提前将导学案发给学生,让学生根据导学案所涉及的知识内容先进行提前的预习。比如,教师要讲高中数学中“圆的方程”的教材内容,教师先将导学案发下去,让学生提前了解并自己对圆的方程的相关概念和公式知识进行自主学习,这样有利于课堂上教师的讲解和课堂效率的提高,以及学生理解能力的增强。

(二)创造问题情景制定学习方案

在技术环境的'支持下,教师可以根据多媒体设备,让学生自主通过教师创设的情景,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探究式的数学学习,例如高中数学中的“离散型随机变量”,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多枚骰子,在课堂上先用一枚骰子进行演示,和学生一起进行可能性的交流,然后把骰子发给学生,让同学之间互相配合,一起探讨事件的可能性。

(三)教师进行点拨抓住重点进行例题讲解

这一环节教师的主导作用就非常强了,教师根据高中数学内容的重点、难点进行点拨,对于重点的例题,尤其是历年高考中的例题中的要点进行精讲,根据学生在课堂上已经学习到的知识,启发学生自己找到问题的解决答案,并尝试不同的解题思路。在例题的精讲过程中要让学生充分了解到数学问题解题步骤的严谨与规范,另外也要鼓励学生大胆进行假设、不畏艰难的探索精神。

三、自主探究式导学案的编写与使用

(一)自主探究式导学案需要满足的基本要素

导学案的完整包括目标要素、情景要素、问题要素、知识要素、学法要素和评价要素。目标要素在于课堂目标的体现,它决定了学生的课堂学习方向,学习目标是一节课的出发点,也是课堂知识掌握的重点。学生根据课堂目标的要求加上教师的指导,进行自主的学习探究,一节课的课堂时间有没有充分利用体现在导学案要满足的要素是否充分解决,由此看出导学案的编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也是对教师能力的体现。

(二)自主探究式导学案的使用

导学案的使用并不是随意将学案发下去,让学生自主探究。导学案的设计目的虽然是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强化学生的自我动手能力,但教师在教学应用导学案也应该做到以下要求,不放弃引导学生,启发学生的探索思维,以导学案为本精细师生交流,进行课堂总结例题精讲点拨。导学案的使用时教师学生的双相配合交流,在自主探究式的教学模式下,教师经过转变自己的教育思维模式与学生之间加强课题之间的交流,配合学生完成自主探究学习目标,学生在使用导学案时,先学会根据导学案的课堂预习,对于课堂目标的相关数学概念先进行理解。

四、结语

通过对导学案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高中数学的应用探究,告诉我们新时代的发展要求下,要发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学生应该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被动听讲到主动学习的角色转变。高中数学本来就是一门枯燥难学的科目,通过自主探究式的教学模式能提高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对于教师的数学教学方面也带来一定的思维启发,也有效地提升了教师的讲课效率,从侧面来讲减轻了教师的负担。

篇10:学案导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的应用论文

对于学生而言,高中地理是一门具有一定难度的学科,其在高考中占据着一定的比例。因此,教师应当积极探索高中地理的教学方式,学案导学法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

一、学案导学法概述

学案导学法是基于新课标要求提出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在实施过程中非常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首先,教师给学生布置一定的教学任务,包括地理作业的布置、生活常识的理解及地理知识文字阅读等,通过任务的执行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定的理解,之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进行知识的教授与梳理,充分加强了学生之间的互动性及教师补充的有效性,从而充分促进学生知识体系的形成。在教学中采用学案导学法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的提升,充分拓展学生的学习思维,从而使学生全面掌握知识。学生的学习基础与学习兴趣往往不同,在学习意识与学习方法上也存在差异,因此,对学生采用自主学习的方式难以取得最佳的效果,一般在公开课中进行短暂或表演性的授课时会采用这种方式。高中地理对学生的识图能力、绘图能力及知识梳理能力有较高的要求,教师如果将其知识技能的获取全部交给学生自己来完成具有较大的难度,采用学案导学的方式能够有效解决此问题[1]。

二、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学案导学方式的应用策略

检验学案导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的是否充分,就应当积极探索其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看其能否加强学生对地理学科重点知识的.掌握,能否加强高中地理预习的进行、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促进学生提问能力的提升及加强学生记笔记意识的提升。

(一)加强地理学科重点知识的掌握

任何学科在学习过程中都有重点知识,教师应引导学生对重点进行把握,在高中地理学科教学中也不例外。通过学案导学的方式能够加强学生地理知识体系的形成,利用学案中的材料充分梳理教学知识点,教师应当针对教学内容提供具体的事实依据和理论基础,从而全面概括教材中的相应知识点,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充分精简与提炼,促使学生充分把握课程教学中的核心知识点。通过学案导学的方式加强了学生对重点知识的把握与理解,避免了学生将全部教学内容都看作重点从而产生识记效果较差的现象。教师采取的方式一般是对导学的内容进行类似论文关键词的排列,利用关键词将教学内容进行充分梳理,从而充分标示出不同环节之间的联系。

(二)利用学案导学加强高中地理预习的进行

由于高中地理学科的难度比较大,预习环节在教学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采用学案导学的方式能够有效加强学生预习的充分进行。学生在课下写作业的时间进行预习,对于自制力不够强的学生而言,预习环节难以充分保证,而采用学案导学的方式是在课前的十五分钟或十分钟之内指导学生预习,让学生互相讨论,并解答疑惑,或者是在课后的二十分钟时间内让学生进行基础习题的解答,将答疑解惑环节放在最后的几分钟时间里。同时对学生的预习效果进行检查。由于知识有限,学生一般在预习环节难以对知识有充分深入的了解,导致出现走马观花或蜻蜓点水的现象,难以充分把握住核心问题,而采用学案导学的教学方式能够让教师参与学生的预习环节中,提升了学生预习的热情,全面促进了学生预习效率的提升,从而切实加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进行[2]。

(三)利用学案导学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材有着核心的作用。教师应当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采用学案导学能够对教材进行充分利用,对课程知识进行精炼处理,从而做出条理分明的导学案。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浏览教材最少要花费十五分钟,而以学案导学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只需要花费五分钟左右的时间就能够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对于学生而言,地理教材具有较大的难度,学生学习与阅读起来比较吃力,而采用导学案的教学方式能够使其对教材知识进行精准提炼,从而促进学生完成知识的掌握。地理教学对学生地图概念的掌握及地理知识思维的训练等有较高的要求,采用学案导学的教学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充分把握高中地理教学的知识体系。这就要求教师对教材进行充分挖掘,将其中的重要环节以导学案的形式梳理出来,或者将其中价值性比较高的问题直接组成学案,指导学生在教材中寻找答案。

(四)利用学案导学提升学生的提问能力

高中地理教师在制作导学学案时应当对自身的教学经验进行充分挖掘,注重学生对书本知识的全面理解与体会。学案设计应当涵盖比较全面的知识点,教师对其内容要进行充分论证,做出精准的学案以促进学生的有效思考。在地理学习中学生的提问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应当利用导学案的教学方式积极提升学生的提问能力。教师可以采用分组学习的形式,按照学生学习成绩与学习能力的不同安排不同的小组,每组四至六人,在不同的组内安排相应不同的学生,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积极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小组成员在完成学案教学后对其他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教师对其加以有效补充。对于学生存在问题的现象充分点拨,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对导学案中的一些具有一定难度的问题进行积极思考从而进行提问,从而提升学生在地理学习中的提问能力。对于学生而言,高中地理课程具有较大的难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然要进行提问,提问能力对于学生地理学科能力的提升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采用导学案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地理提问能力的提升[3]。

(五)加强学生记笔记的意识

对于学生而言,笔记具有重要的作用。高中地理学科教学中有大量的知识点需要理解与识记,教师应当培养学生记笔记的学习习惯,采用导学案的教学方式能够充分浓缩教材知识,促进学生把握教学重点,由此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充分理解与把握,将一个个知识点连接起来形成一套完整的知识体系,从而加强学生记笔记的意识,学生在掌握知识点的同时还能够充分把握教学重点,并加强对其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对其充分运用,加强学生的学习意识。因此,在高中地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定期检查学生的笔记,从制度上促进学生养成记笔记的习惯,采用学案导学法的教学形式能够充分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结语

学案导学法对于学生的学习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将其运用到高中地理教学中能够帮助学生构建地理概念、形成地理思维,促进学生对地理教材进行充分利用与挖掘,加强其地理学习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依腊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13):185.

[2]尹丹.“学案导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湘潭:湖南科技大学,.

[3]朱玉婷.“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芜湖:安徽师范大学,2016.

篇11: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运用导学案

语文运用导学案教学一

一、课前运用导学案,促进学生掌握预习方法

导学案适合在中、高年段学生的语文学习,能给学生指明学习方向,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就像无声的老师在指引学生。在学案目标的引导下,学生会自主地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获取新知。在不断的良性自主学习状态下,学生就会轻松地逐渐掌握一定的学习技能。如:在搜集资料中,学生就提高了识别判断信息、组织资料、整合信息的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堂使用导学案,促进教师改变教学方式、方法

小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差,尤其是农村学生,他们的父母多数是农民,既没时间,也没有能力教育、辅导子女学习。加上学习环境差,家长缺乏对孩子智力投资意识,大部分家庭没有电脑,也不像城市孩子拥有那么多课外读物,学生缺少文化信息来源,学生学习基础普遍薄弱、知识面窄,课余生活极其单调。学生想自主学习却缺乏必要的方法、习惯和能力,学生的课堂学习总是落后于老师的教学,跟不上老师的思维,所以,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只能强制灌输,当我们使用了导学案,就可以从预习抓起,课前学生有了充分的准备,教师就可以根据所教学生的具体情况,所教教材特点,设计一种适合引导学生课堂自主学习、主动学习、探究学习的导学案了。

三、课后活用导学案,促进教学拓展延伸

导学案要始终体现学生主动学习、探究学习,这种思想需要通过学案体现,教师的讲授又不能书面化,这需要有个转化。如何转化这一问题,需要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学习,课后要反思学生的认知活动,课堂中能否突出教材的内容、教学重点、落实三维目标,教学方法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年龄特点,学生主体、教师主导是否很好体现,课堂是否关注课程的生成,学生参与学习的面、深度、广度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当然,小学语文的导学案要体现多练、多读、多悟,教师在学生充分自学、合作学习后,及时总结识点、学习方法、写作规律、教学关键,当堂检测学习效果,及时发现学生是否达到的学习目标,便于当时辅导、指导,再组织自学等。

语文运用导学案教学二

一、课前预习明确化

许多学生没有课前预习的习惯,对待语文学科亦然。有的学生认为语文学起来容易,上课听老师讲讲就行了。许多学生没有把课文认真地读上一两遍,对课文的理解不深入。上课时老师讲得再好他也感受不深,不会引起共鸣。而且学生的课前预习并没有具体的任务目标,只是要求学生“做好课前预习”是比较笼统的,学生也会觉得无从下手。而导学案的应用则可以把每一课的预习知识都能用题目的方式展示给学生,有利于学生清晰地了解本课的学习程序。

如导学案上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教法、学法等。从基础的字音、字形、文学常识的积累到文章主要内容的概括,以及文章主旨的理解等,都需要学生自觉主动地去查词典、读课文、找资料才能解决。这一过程很重要,老师的讲解永远代替不了学生的阅读体验。

二、方法指导具体化

在我们的教学中,还存在这样的现象:重知识传授,轻方法指导。每节课老师都非常重视基础知识的识记、默写,然后分析课文,无法走出传统课堂的桎梏。我们都懂得“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我们老师需要的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自主学习。导学案中不但列出具体的学习方法,在整个学案的设计中也渗透着诸多学习方法。

如在导学案的每个题目的后面都要跟“方法点拨”,如《背影》一课的导学案中有对课文精要语段“爸爸买橘子”的分析。学生都能够把描写“爸爸”爬月台的动词找出来,在赏析的时候要有具体的方法指导,才能让学生有章可循。首先要让学生明确动词是写谁的,答题的时候要找准方向。本段就是动词的作用就是:“生动形象细致地描写了‘爸爸’的动作,表现了‘爸爸’买橘子的不容易,爱子之深。动词的运用也表现了作者内心的感动。”

教给学生具体的方法,有利于学生自主拓展学习的范围,扩大知识面。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对其终身学习都是有益的。

语文运用导学案教学三

第一,指向明确。导学案设计的问题应当言辞精确,意思清楚明了,不会让学生产生歧义,使学生看到问题后就知道问的是什么,应当从哪个角度思考。例如:设计《金色花》的导学案时,教师设计了如下问题,“孩子总是以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对母亲的爱?”、“孩子变成金色花以后,为什么要瞒着妈妈?”第一个问题使孩子天真活泼的形象更加形象生动,第二个问题的目的在于启发学生,让其明白父母对孩子的爱是真挚无私的,孩子对父母的爱亦是如此。

第二,难度适中。问题是锻炼学生思维的方式之一,问题的设计要科学合理,不能太难,也不能太简单。问题太难,不仅无法锻炼学生的思维,反而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产生负面情绪,不利于教学工作的开展;问题太简单,则又无法发挥问题的作用,体现问题的价值,而且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得不偿失。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了解每位学生的学习状况,有条理、有层次地设计问题。例如:设计《在山的那边》的导学案时,教师设计了如下问题,“山的那边是什么?”、“那边的海与这边的有什么不同?”通过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从“是什么”想到了“怎么做”,由浅入深,层层推进,逐步靠近文章的中心思想,使学生明白要想成功必须跨越障碍,克服艰难险阻。

第三,重点突出。语文教材是教育工作者精心挑选的结果,每篇文章都有重点知识需要我们学习。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是一个优秀导学案必备的要素。设计方式要满足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把握文章重点内容,保证课堂教学效果。

第四,探究价值。一个问题如果不能训练学生的思维,那么就不具有探究价值。教师设计问题时,可以故意设置悬念、直题曲问,以此来增加思维的容量,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在锻炼学生思维的同时,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汲取知识,从而取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篇12:导学案在农村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导学案在农村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吴盛玮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那坡县教育局教研室)

摘 要:为了实现初中化学教学目标,在学案导学中,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从导学案的概念内涵,初中化学教学中导学案的实施方法两个方面探讨了导学案在初中化学中的应用实践问题。

关键词:化学教学;培养;导学案;能力

初中化学课程具有科学性、综合性、实践性。在材料选择上,导学案设计要体现初中化学学科特点;在教学思想上,突出科学性,关注学生的发展;在知识形成上,以学生活动为主,以活动为教育手段,既要遵循运动规律,又要关注自身的思想,注重知识的生成,突出化学课的实践性;在教学方式上,体现综合性,导学案设计内容与初中政治课程特点相适应。教学方法的组织、教学内容的选择都要与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相贴近,学习知识、传授技术、培养能力,符合学生的经验系统,实现终身参与的教学目标。

一、导学案的概念内涵

导学案源起于江苏省南京市东庐中学的讲学稿。起初,该校采取集体备课的形式,教师集体编写教案,学生参与教案的编写,讲学稿的使用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融为一体,课堂教学中的文本材料被融为一套师生共用的课程材料。山东省聊城市杜郎口镇初中,将东庐中学的讲学稿转变为学案,在导学案问题上取得明显成效,让学生课前预习学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导学案突破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学前预习、课堂答疑,课后巩固,打破了教师与学生的单向交流模式,改变了教师的课程身份,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改变。导学案是教师导学的方案,也是学生自学的方案,由备课组成员一人主备,其他成员再备,是有学生介入的集体成果。导学案把知识问题化,能力过程化,情感、态度、价值观潜移化,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有效的训练,实现高效课堂教学。学生生活是课程建构的基础,导学案在选用材料时,不仅要源于生活,更要高于生活,以初中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教师使用导学案,要关注学生发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在实践中感悟体验,把学习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实现素质教育目标。

二、初中化学教学中导学案的实施实践

1.更新教育理念,引入导学案模式

农村部分教师对新课改认识不足,教学行为落后,课堂教学缺乏恰当的点拨,课堂教学沉闷没有活力,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不注重实验探究,只注重化学知识及解题能力的训练,忽视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中,学案的开发设计体现了教师对课程的理解程度,为学生的课程参与提供空间,实现以学定教、先学后教,通过“预习―展示―反馈”三个环节,以学生自学为基础,让学生与文本对话,学生对展示者的成果做出评价,检测自己的成果,在教师的点拨中反思自己的言行;根据教师的总结,对学习情况查漏补缺,形成认知,对促进课堂教学改革具有积极的意义。实施导学案教学模式,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要准确把握课标要求,明确教学目标,有效设计导学案。例如,在教学石灰石的利用时,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千姿百态的石笋、石柱、钟乳石等梦幻般的溶洞奇观,引出课题并提问:“它们的成分是什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课前预习的反馈信息,师生之间进行交流,寻找问题答案,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依据课程设置理念,合理优化课程结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综合素质教育体系,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及恰当的导学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养成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2.合理设计,科学实施导学案

导学案的设计理念直接关系到学案导学的效果,初中化学导学案设计要体现新课程理念,突出化学学科特点,准确设置学习目标;注重情境设置;科学合理设置问题;重视知识的生成,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师生间进行情感交流,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农村很多中学化学实验室设施不全,实验教学条件达不到要求,实验仪器、药品配备不足,农村中学没有能力完善化学实验室,教学创设简单而真实的情境,弥补化学实验的缺憾。

例如,在教学石灰石的利用时,探究碳酸钙的检验方法,创设真实的情境:教师出示一条珍珠项链,让学生想办法检验项链的真假。学生积极讨论,设计实验方案进行验证,让一名学生利用所提供的仪器和药品进行实验操作,其他学生仔细观察,记录实验现象,然后分析,经过讨论得出正确的结论,总结碳酸钙的检验方法。教师出示碳酸钙、碳酸钠、碳酸钾等碳酸盐的化学式,让学生比较这几种物质组成上的共同点,由个别到一般,得出碳酸盐都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气体二氧化碳,归纳出检验碳酸盐的一般方法。在完成教学后,用于谦的《石灰吟》结束,并进行知识的延伸拓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古诗反映的化学道理,总结碳酸钙、氧化钙、氢氧化钙之间的转化关系,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学生在互动中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注重情境的设置及活动环节,师生互动,加深情感体验,在活动中生成知识。初中生正处于情感发展的特殊时期,他们自尊心强,自我意识开始觉醒,教师要积极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获得真切的情感体验,结合学生特点,合理拓展教学内容,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在教学中注重体验性教育,学生通过力所能及的活动,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形成健全人格。

总之,导学案是新课改理念下的新的教学模式,体现着素质教育的目标要求,引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导学案运用到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提高了课堂实效,显示了独特的魅力,在学案导学中,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不断探究,大胆尝试,恰当设计导学案,构建初中化学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吕炳君,何兰芝。有效教学 和谐课堂:总论[M]。光明日报出版社,.

[2]张良。论“导学案”的现实问题与可能对策[J]。中国教育学刊,(01)。

[3]洪明,余文森。“先学后教”教学模式的理念与实施条件[J]。中国教育学刊,(03)。

篇13:浅析尝试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高中物理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而现在的高中教学,有时片面重视学习的知识量、做题的数量,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重视不足。 以下就是浅析尝试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改变学生现有的学习步骤和习惯,让学生既能学会知识又能提高能力。在教学实践中,要结合物理学科和学生特点对“尝试教学法”进行改进和优化,使学生从“被动学”变成“自主学”,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下面针对物理教学的特点和教学实践,分析尝试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一、尝试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用的理论基础

(1)尝试教学法符合新课程改革的根本目标,适合高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学习规律。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强调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尝试教学法就是以学生为出发点,让学生在学习中自主地分析问题、探究知识规律、解决问题。高中生喜欢表现自己,希望能自己思考、分析、解决问题。尝试教学法为学生提供了这种机会,让学生“先自己试学,之后教师引导,尝试着学”。(2)尝试教学法适应物理知识特点。高中物理知识有很强的顺序性,前面的知识通常是后面知识的基础和铺垫。我在实践中借鉴了尝试教学法的优点,根据物理知识特点让学生分别进行课前的预备练习、课上的基础尝试练习和拓展练习,从学过的知识逐渐向新知识过渡,将物理复杂的理论知识转变成一个个小的环节,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轻松完成学习任务。

二、高中物理教学中应用尝试教学法的优化程序

为了让尝试教学法更好地服务物理教学,就要针对物理学科和学生学习物理的规律,对尝试教学法进行相应的改进和优化。在教学实践中,可将其实施的流程分成以下几个小环节:课前预备练习――展示尝试问题――自主学习――进行尝试练习――师生互动讨论――要点讲评――拓展试练。

具体实施如下:(1)课前预备练习。高中物理知识间的逻辑关系紧密,要学习认知新的理论知识,需建立在对前面知识理解透彻的基础上。课前预备练习的目的就是在进行新知识的学习前要对本节内容进行预习,同时也了解了学情。(2)展示尝试问题。尝试问题是精心筛选的能反映本节重点和核心内容的题目,通过展示尝试问题给学生提出本节的任务和目标,并通过问题引领学生进入老师设置的教学情境,从而利用以前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分析。(3)自主学习。展示尝试问题后学生虽有了想要去解决它的冲动,但还不具备解决该问题的知识和能力。所以,要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自主学习知识。高中教材的编写充分考虑到学生认知的规律,其内容编写是沿着情景再现、理论分析、科学探讨、结论得出这一过程来编写的。这样,为物理课使用尝试教学法带来了很大方便。在学生自主学习前,老师可以设置一些较为简单的思考题作为台阶进行引导,这样就可以让学生的自主学习更有效、更高效。(4)进行尝试练习。进行尝试练习时可以通过多种形式,问题较简单时可采用个人练习,有难度的可以采用小组练习,有难度的问题可拆分成几小步,这样可以降低难度,提高速度。(5)师生互动讨论。此环节可先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分析问题,找到正确答案或根本问题,在相互讨论时学生可以发现不足并学习别人的长处。对于某些问题老师也可以参与讨论,一方面了解学生讨论的内容和程度,另一方面也可以拉近与学生的距离。(6)要点讲评。在前面学习中学生对大多数的内容都能掌握,但还是有部分较难的内容需要老师进行讲解,讲解时无须全面展开讲,只需要对重点、难点、易混淆的内容进行要点讲解。(7)拓展试练。学生前面学习的效果怎样,还需要进一步检验。此环节中的练习要比开始练习的难度略大,题目类型可以采用题组的形式,可以让学生做题和理解更为系统,对相关题目在检验完成后要及时进行讲解。通过这些环环相扣的学习,可以更高效、更容易地让学生学习高中物理。

导学案自主探究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初中数学导学案的编写与运用的论文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用于高中语文的实践探讨

问题导学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数学互动教学模式研究的论文

初中历史教师研修计划

学案在教育教学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论文

使用导学案心得

历史学案教学的反思

师范类调查报告

导学案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导学案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导学案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论文(集锦13篇)】相关文章: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论文2022-12-13

五月份教学反思2023-07-31

教学月工作总结2023-05-18

生物备课组工作计划2023-03-28

初三地理教研组工作计划2024-03-25

高中学生家长听课心得体会范文2023-11-14

教学改革心得体会2022-05-06

高中语文老师个人教研工作计划2022-11-12

1000字的地理教研组工作计划2024-02-07

[政治论文]「三自一导」教学模式探析2022-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