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米莉?狄金森自然诗的意象英语论文

时间:2023-11-26 08:17:09 英语教学论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艾米莉?狄金森自然诗的意象英语论文(共4篇)由网友“艳鸣湘”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艾米莉?狄金森自然诗的意象英语论文,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艾米莉?狄金森自然诗的意象英语论文

篇1:艾米莉・狄金森自然诗的意象英语论文

艾米莉・狄金森自然诗的意象英语论文

论文关键词: 狄金森 自然 自然诗

论文摘要: 本文从超验主义的自然观的角度,根据英诗韵律音步的特点,分析狄金森的自然诗“Dear March ― Come in ―”,借以窥见狄金森不拘一格的想象力,不事雕琢、清新质朴的反传统性的语言,以及其迂回曲折地尽显生活之美的能力。

艾米莉・狄金森被认为是19世纪美国文坛最伟大的诗人之一。其生前只以匿名的形式发表了七首诗,她的诗作几乎全部是在她死后才得以公开发表。自然不仅净化了诗人的心灵,而且成了她创作的源泉。她从中感悟人生,写下了大量质朴清新的自然诗篇。狄金森认为,读好诗如坐春风,若醍醐灌顶(If I read a book and it makes my whole body so cold no fire ever can warm me, I know that is poetry. If I feel physically as if the top of my head were taken off, I know that is poetry.),她躬身以行,虽深居简出,终日与书籍和后院鸟虫花草为伴,亦能任凭思绪驰骋,纵横意象,吐露真情,力图挖掘人们内心的隐痛和希冀。更为可贵的是,狄金森的诗题材涉及自然、爱情、死亡和永恒,摒一切世俗之成名杂念,弃一切英诗韵律音步之传统,一扫铅华,别出机杼。因此美国作家亨利・詹姆斯盛赞狄金森的诗为“灵魂的风景图”,更有人誉其诗“上承浪漫主义余绪,下开现代主义先河"。

狄金森,这位阿姆斯特的“白娥”,在她鲜为人知、蔚为大观的1775首诗中,除了人们常强调的她对死亡的迷恋,对爱情的遐想,以及对“永恒”的寄语以外,有一部分诗是与自然万物息息相关的。由于受清教徒思想的熏陶,以及后来爱默生超验主义的影响,狄金森寄情寓理于自然,描写的范围缩小到一所房子的界限内,来表现人与自然交融和谐后得到的至高无上的喜悦之情。“Dear March―Come in―”这首诗尽显狄金森不拘一格的想象力,不事雕琢、质朴清新的语言,以及其善于从一粒沙中看世界,迂回曲折地捕捉“那隐藏的意境”(that covered vision)的能力。

全诗采用了戏剧独白的形式。诗中叙述者以第一人称出现,似一位年轻活泼的女子在家中迎接许久未见的故人――March。诗的第一句,女主人打开房门迎进来客的场景便跃然纸上。主人见到风尘仆仆而又彬彬有礼的故友,邀其进屋,脱帽掸土,猜测他必是步行赶了不少路,急切地询问他们共同的朋友(Nature)近来可好。主人将客人迫不及待地领到楼上,倾诉满腹衷肠。第二节,两人促膝尽数离别后的生活,并召唤老朋友们(Birds, Maples)共叙,其乐融融。此时有人敲门,主人猜想是April,抱怨他一年之后才再度登门。显然March和April都是主人笔下拟人化了的,他们都是春天的载体。诗歌通篇以叙述者的独白贯穿,全部运用口语,语言紧凑,产生了别样的韵律,跌宕起伏、清新活泼。

在这首诗中,March,April,Nature,Birds,Maples都带着各自的身份活生生地浮现在读者眼前,正体现了狄金森不羁的想象力,以及她对大自然的偏爱,给它寄予了人的生命。在她看来,当人们欢乐时,自然是灵感的源泉,感情的寄托;一些看似不相关的意象被随意摆在一起,竟形成一个和谐热闹的场面,寄托了通过漫长冬季的尘封,诗人像迎接故友似地等待春天迈着风尘仆仆的脚步走进她的小世界――她的家、她的后园。她正是在众鸟欢歌的园子里,在她有限的创作范围下,表达大自然的热爱,极尽其极致之妙。

像狄金森的其它诗歌一样,本诗用词简练,句子短小,通过大量的.破折号和大写字母的不规则运用,向读者袒露了她缜密的想象力,思维的跳跃和过渡,把故友相见,主人的喜悦之情和情节发展寄托在一个个破折号之间。虽然全诗不着一个“春”字,但字里行间无不流露诗人对春天的期待和赞美,抱怨它的姗姗来迟,尤其是在第二节主客叙述时提到的“Birds”,“Maples”,“Hills”,以及两个形容色彩的词“Red”和“Purple”,使人不由想起北宋词人宋祁在《木兰花》中所描绘的“红杏枝头春意闹”的意境。二者较之,前者婉约俏皮稍胜,而后者凝练简洁略优。而后来诗人对不速之客April的表面报怨,实则体现了诗人嫌春天“意迟迟”,害得她苦等一年的反语,类似于《诗经・褰裳》里“子不我思,岂无他人”的反语式的报怨,惟妙惟肖。 至于韵律,和狄金森其他诗一样,这首诗抛弃了传统的韵律(有头韵)来表达内心丰富的情感。她曾有“My Barefoot-Rank is better...”的诗句这里的Barefoot就是她生造的复合词,比喻自己是个不符合传统音步(foot)、韵律和节奏的诗人。然而,这并不影响她的诗歌的美感,读来仍有音响、色彩和质感的形体涌现。此诗中,美国式的朴素风格不难觉察,超验主义对自然的推崇亦可窥豹一斑。而最后一节,“Blame”和“Praise”一对意义相去甚远的词更是体现了叙述者言此而意彼的心境;结构相近的两句构成一组警句,则体现了诗人沿袭圣经的风格,文字简约,多采用并列结构,形成警句,并在诗的末尾给读者留下了一片寂静。细细品味这首诗,我们不禁为诗人的博大、深刻、怪诞而又绮丽的想象力发出惊叹。纵观全诗,狄金森运用清新明快的笔调、别具一格的诗体、拟人化的意象,使得这首诗具有丰富的内涵和乐感,给人以如沐春风之感,使人感受到生活是取不尽用不竭的美的源泉。

自然是人类亘古以来赖以生存的环境,也是人们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的场所,因此,它是人类讴歌的永恒主题之一。由于个人、文化和历史背景的原因,狄金森在自然诗中反映出的她对于自然的态度有两种,即乐观向上和悲观失望,这两种矛盾对立的自然观同时并存。她笔下的自然既慈爱友善又残忍无情,既带给人类愉悦与和谐又给人类以伤害。艾米莉・狄金森的自然诗是她的心灵的折射,透过这些诗,我们可以体会到狄金森对于人生和世界的体验和认识。

参考文献:

[1]刘守兰.英美名诗解读[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狄金森著.江枫译.狄金森抒情诗选[M].湖南:湖南文艺出版社,.

[3]董爱国.死亡――迪更生隐退的比喻[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8,(4).

[4]罗良功.英诗概论[M].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

[5]杨岂深.美国文学选读[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篇2:艾米莉·狄金森的诗歌赏析

关于艾米莉·狄金森的诗歌赏析

美国传奇诗人艾米莉·狄金森,一生共创作诗稿一千七百余篇,生前仅发表诗文七篇,去世后深锁在箱子中的大量创作被看做是她留给后世的厚礼。在她描写爱情与死亡的诗篇中常给人孤独昏暗消极之感,而本文赏析的作品展现作者生活的充实饱满和对爱情的坦然与决绝。

1 引言

艾米莉·狄金森(Emily Dickinson 1830~1886)出生于美国马塞诸塞州的埃默斯特镇,1858后足不出户,被称作“阿姆斯特的女尼”。狄金森自小受父亲宗教的影响,在其作品中明显体现清教思想。虽然她从二十多岁起就过着孤寂隐居的生活,然而她并不孤独,她强大的精神世界让她在自己的空间里独立,简单,充实的生活。

狄金森的创作被世人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是1861年以前,作品传统、感情清新自然;第二时期是1861~1865年,是狄金森充满激情与活力的高产期。她在1862一年就创作诗歌366首,是最多作品的年份,本文此诗即为此阶段作品之一;1866年之后被视为第三时期。

据记载,狄金森的生命中出现过两次朦胧的浪漫情愫。一次是与已婚的塞缪尔·鲍尔斯相恋,但由于他已婚,爱情还未开始就已然结束;一次是与她父亲的朋友,年长于她18岁的洛德法官。本文赏析的诗歌是诗人为第一次恋爱所作。

2 诗歌赏析

Ourselves were wed one summer-dear- Emily Dickinson

Ourselves were wed one summer-dear-/You Vision-was in June-/And when Your little Lifetime failed,/I wearied-too-of mine-

And overtaken in the Dark-/Where You had put me down-/By Some one carrying a Light-/I-too-received the Sign.

‘Tis true-Our Futures different lay-/Your Cottage-faced the sun-/While Oceans-and the North must be-/On every side of mine

‘Tis true, Your Garden led the Bloom,/For mine- in Frosts- were sown-/And yet, one Summer, we were Queens-/But You- were crowned in June-

《我们曾在一个夏季结婚—亲爱的》

我们曾在一个夏季结婚,亲爱的—/你最美的时刻,在六月—/在你短促的寿命结束以后—/我对我的,也感到厌倦—

在黑夜里被你赶上—/你让我躺下—/一旁有人手持烛火—/我,也接受超度亡魂的祝福—

是的,我们的未来不同—/你的茅屋面向太阳—/我的四周,必然是—/海洋,和北方—

是的,你的园花首先开放—/而我的,播种在严寒—/然而有一个夏季我们曾是女王——/但是你,在六月加冕

2.1内容赏析

这首诗的题目温婉动人,仿佛带领读者步入一段美好的回忆之中。“Dear”作为称呼语,像是作者在与爱人娓娓道来,开始一同回忆以往的甜蜜故事。“were”一词表达出事情发生在过去;而“summer”表现了火热的季节,预示了热烈和充满激情的爱情。首句以题目开始,接着提出 “your vision-was in June”,针对“vision”的不同翻译,无论是“美景”还是“幻想”,都表达出六月的美妙、惬意和甜蜜。然而接下来作者话题转向死亡,表现出“当你脆弱的生命凋零,我也开始厌倦我的生命”,表现了爱人之前致死的追随。第二节将第一节内容细化,具体表达诗人已经随爱人而去,“overtaken in the Dark”中“Dark”暗指死亡,“You had put me Down”表示死后平躺在那,也接受持烛火人(Some one carrying a Light)的叹息和祈祷(sign)。

前两节表现了作者对爱情的至死不渝,而后两段中却大相径庭。作者仿佛把死亡看作是另一个旅程的开始。第三节从宏观上表达,我们旅途的方向不同,你面向太阳,而我的方向却是海洋和北方。虽然双方背道而驰,但诗文中我们读不出离别与哀伤。“Cottage-faced the sun”当茅舍面向太阳,感受的是重生和希望;“Oceans-and the North/On every side of mine”我面向海洋和北方,感受的是平和和安详。作者将分离写的像“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样平静。第四节是从具体的角度出发,来详细解释第三节中我们的不同方向。首先是园林的花未开在同季,冬季你的花已经绽放“Bloom”,我的花刚刚播种“sown”;其次是身份已然错位,夏季我早已成为王后,你却刚刚加冕。后两节内容所表达的'与前两节的至死不离截然相反,出现了极强的对比效果。

狄金森在用诗歌抒发情感的过程中,大自然已经成为她的得力助手。无论是夏天还是黑夜,无论是海洋还是北方,无论是花开还是播种,她在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过程中,读者自然而然忽略了诗中分别与死亡的昏暗,感受的是重生的喜悦和挥手的洒脱。

2.2形式赏析

此诗与狄金森的大部分诗歌相同,篇幅较短,以首句为题,诗歌中用破折号代替标点,强调的词语采用大写的形式。作者以死亡贯穿全文,前两节是一段生命,后两节是又一次重生。诗歌看似简单,但韵味深厚。首位都提到“summer”和“June”,形成呼应。后两段中重复使用“Tis true”前后呼应,加深感情,增强韵律,强调后文内容。诗人更大量使用象征手法,用“bloom garden”和“sown in frosts”; “queen”和“crowned”等意向象征两人去世后所走的路不同,大有中国古代“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的感觉。整个诗歌像是诗人给爱人的一封离别信。

3 总结

此诗前后的思想转变较大,从开始的美好回忆到中间发展部分的生死相随,而当真的死亡来临后,发现两个人并不是去往一个方向。就是这种情感的反差带给人无限的反思,结果往往不是如开始预想的那样美好。狄金森一向善于描写自然、永恒、爱情和死亡,这首诗将自然细腻地融合在爱情和死亡之中。作者作品的特点大多是平淡与超脱,而作者认为此诗中,她更多展现了在与塞缪尔·鲍尔斯这场没有结局的感情中,她的立场和理智。她用死亡这种结束代表另一个开始。而恰恰是这种重生让她发掘到曾经的爱情,婚姻和陪伴都在不断沉淀中看得更清晰。这首诗有淡淡的忧伤,有错过的失望,但更多的是狄金森在爱情里的决绝。

篇3:席慕蓉与艾米莉·狄金森与爱情诗的对比

席慕蓉与艾米莉·狄金森与爱情诗的对比

狄金森是美国19世纪对后世产生深刻影响的女诗人,席慕蓉是本世纪誉满神州的台湾女诗人。

她是生前默默无闻、独身终老的“阿默斯特修女”。25岁起,便弃绝社交、在家务劳作之余埋头写诗,给世人留下了自成一格、独放异彩、数量可观的篇什。她,艾米莉狄金森,与惠特曼一样,她已被公认为标志着美国诗歌新纪元的里程碑。而她也只是“无心做诗人”的妇人,以绘画为职业,却又诗才横溢。她的诗集掀起了出版和阅读的热潮。1985年甚至被称为“席慕蓉年”。就是她――席慕蓉,用诗、画传递着生命与爱,给人以一种原始的恍惚的甜蜜与忧伤。这两位不同时代和国度的女诗人在诗歌创作上有许多惊人的一致。如相同的爱情、自然主题,渗透于诗中的宗教意识,充满爱、丰富细腻的感情世界,含蓄委婉、质朴清新的语言风格。本文将比较两人的爱情诗特点。

一、爱情诗诗歌内容

(一)对爱的渴望与执著等待

艾米莉狄金森终身未嫁,一生都在苦苦追求爱情。她诗歌中很大一部分是爱情诗,而其爱情诗中很多又表达出她对爱情的深深渴望和执著追求。如其名篇《但愿我是,你的夏季》诗中,狄金森先自比为夏季,因为夏季一切都生机勃勃,她希望给爱人以最美好的享受。就算夏季插翅离去,没有夜莺和黄鹂美妙的歌声陪你,我也会不离不弃,我愿为你变成秋牡丹,只为你开,等你采撷。可以看出狄金森在期待着她等的那个人,期待着属于她的爱情。狄金森一生都在追求爱情,其诗歌中表现突出。表述她对爱的不懈追求的诗歌还有《我的河在向你奔来》、《花冠,可以献给女王》、《灵魂选择自己的伴侣》、《如果你能在秋季来到》、《我一直在爱》、《等一小时,太久》、《我无法买到,它是非买品》等。

席慕蓉诗歌中着墨最多的是爱与青春,也是其诗歌中最动人心旌的内容。纵然她在现实中幸运地拥有了甜蜜的爱情,诗中还在反复地吟唱对真爱的追求。如《莲的心事》:我/是一朵盛开的夏莲/多希望/你能看见现在的我/风霜还不曾来侵蚀/秋雨还未滴落/青涩的季节又已离我远去/我已亭亭不忧亦不惧/现在正是/最美丽的时刻。这首诗中诗人以女性独有的眼光和笔法,给“莲”赋予了丰富的情感内涵,借用“莲”的文学意象来喻指女性的心事,形象地描绘出“莲”那种欲说还休的心事,映射出“莲”浓郁的思念愁绪:在莲最美的时刻它是怎样希望人欣赏和开启啊。作者以“莲”喻“我”,重叠互指,用“莲”喻射“我”的内在情感,我诉说“莲的心事”,从中能感受到诗人等待爱、渴爱的情怀。

(二)爱的甜蜜与燃烧

除了对爱情的期待,狄金森的诗歌也体现了爱的`甜蜜与幸福。她的名诗《暴风雨夜,暴风雨夜》就描写了与心爱的人在一起时的激情与甜蜜。在这首诗中,诗人说到若能和你在一起,暴风雨夜不再可怕,反而是豪奢的喜悦。与你在一起,狂风暴雨也拿我们无可奈何,苦难也不为苦难,一切都因你在场而变得美好心安。有你,心也有了归属,不再因迷失方向而需要海图和罗盘。有你在,就如同泛舟于伊甸园。诗中的三节互相交融,独立而不可分割。第一节表达了想在一起的急迫心情,第二节写爱情是心灵的沟通和碰撞,第三节达到了爱情的完美和谐与甜蜜交融。

与狄金森相同,席慕蓉描写爱的甜蜜诗歌虽相对较少,但也不乏。《美丽的时刻给H.P》:当夜如黑色锦缎般/铺展开来,而/轻柔的话语从耳旁/甜蜜地缠绕开来/在白昼时/曾那样冷酷的心/竟也慢慢地温暖起来/就是在这样一个/美丽的时刻里/渴望/你能/拥我/入怀。在爱人的安抚下,诗人的心变得温暖、甜蜜又满足。与爱人在一起的时刻总是令人陶醉和美好的。“在这样一个美丽的时刻里,渴望你能拥我入怀”,这绝非轻浮更非妄语,而是爱的涌动和张扬,是爱的甜蜜与满足的肯定表现。这首诗是席慕蓉写给丈夫的情诗,也是她现实生活幸福的写照。美满的婚姻、包容的丈夫给予诗人对爱坚定的信念。这首诗让人看到一个在丈夫爱护、保护下幸福知足的妇人,她知道,她是一个获得了真正爱情的女子,她是一个受到爱人纵容和保护的幸福女子。与爱人甜蜜厮守是她的生活状态亦是她的心愿。她说:愿/天/长/地/久/你永是我的伴侣/我是你生生世世/温柔的妻。(《伴侣》)虽然席慕蓉诗中描写爱情的甜蜜篇幅相对较少,但从这有限的篇幅中我们已能充分地感受出她爱情、婚姻、生活的甜蜜与幸福。

(三)爱的错过与失落

纵观狄金森一生,发现她一直在不懈地追求爱情,虽心向往之却无果而终。所以她爱情诗中表达爱的错过与失落的篇幅远多于描写爱情甜蜜。其第23首《我有一枚金几尼》(“IHadAGuineaGolden”)就向读者讲述了这样一个爱情故事。诗中将曾经的爱人比做金几尼、知更鸟和“普列亚德”星,由于主人公“偶然一时不留意”,那曾经熟悉的身影便很“难找寻”。尽管“天空虽然很拥挤,光辉灿烂彻夜明”;尽管天涯何处无芳草,但“我却丝毫不关心”。这一切只因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但由于自己的粗心、大意而导致“它的行踪难找寻”。等到她“含着眼泪唱,唱出这首伤心曲”,也是无济于事,悔之晚矣。

席慕蓉有着深爱她的丈夫,他们的爱情与婚姻也非常幸福。但她仍不倦地写着忧伤的爱情诗。她说:“我一直相信,世间应该有这样的一种爱情:绝对的宽容、绝对的真挚、绝对的无怨与绝对的美丽。假如我能享有这样的爱,那么,就让我的诗来做它的证明,假如在世间实在无法找到这样的爱,那么,就让它永远地存在我的诗中,我的心中。”①她的大部分诗歌都在低吟浅唱着那些因年少懵懂而错过的美丽爱情,其中夹杂着淡淡的忧伤与失落。《一棵开花的树》:而当你终于无视地走过/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朋友啊/那不是花瓣/是我凋零的心。为了遇见心爱的人,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才求得化成一棵树,长在你必经的路旁。终于遇见你,可是你却无视地走过,所以花瓣满地,是我破碎的心。我终于错过了与你相识相知。《莲的心事》最后也是这样说:无缘的你啊/不是来得太早就是/太迟。错过最美时刻的相遇,我们的爱也被错过。

二、爱情诗创作特点

(一)质朴、委婉的语言风格

狄金森的语言一扫铅华,不事雕琢,质朴清新,又委婉含蓄。她的《但愿我是,你的夏季》中出现的都是一些日常生活总常见的词语,如summer,oriole,anemone,flower,而且找不到任何华丽的修饰性辞藻。把自己比做爱人的夏季、秋牡丹,浅显易懂。小诗虽然朴素,却生动自然,给人美的享受,很容易让读者与她产生共鸣。狄金森诗歌创作从不平铺直叙,常常迂回婉转。正如她在一首诗中所说:“要说出全部真理,但不能直说――/成功之道,在迂回。”诗人的爱情诗更是含蓄委婉地表达了她对爱的追求,燃烧与失落。如《我的河在向你奔来》,表面上看是写大自然的大海宽广包容,诗人想化作一条河流,奔向大海的怀抱。但根据狄金森生平研究可知,此诗是诗人为牧师查尔斯沃兹沃斯所作。1860年沃兹沃斯到艾默斯特看望过诗人,于是她写下这首爱情诗,将自己比喻为奔向大海的河流。可以看出诗人对爱情的渴望以及希望得到心上人的接纳。《暴风雨之夜》等诗都短小精炼,文字质朴,婉转了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感受。

席慕蓉也不直接表达情感,而偏好含蓄委婉地表达爱情情思。诗《莲的心事》表面上是写一朵盛开的夏莲正处于亭亭玉立的最美时刻,希望有人能观赏到莲盛开的最美丽状态。而事实上,诗人是托物言志,表明自己渴望在最美的青春岁月遇到自己的爱人。最终以人们赏花总是“不是来得太早就是太迟”,来诉说自己与爱的错过:不是在年轻不懂事时出现,那时青涩不肯轻易谈爱;就是在生了白发的时候再来相见,而这时我们已韶华不再,又碍着两鬓苍苍。

(二)自然意象的采用

自然既是狄金森诗歌创作主题,又是其爱情诗的媒介,她以自然意象为媒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爱情诉求。《我的河在向你奔来》中用了两个自然意象:河、海,分别暗喻自己和爱人。在诗人心中爱人像大海,而她是河流,最终目的是奔向大海与爱人相拥,融为一体。《暴风雨夜,暴风雨夜》中又一次把爱人比做大海,自己为船。在爱人的怀中她有了方向,不需要罗盘和海图,最终希望自己停泊在爱人的水域。《但愿,我是你的夏季》把自己比做夏日美好的时光,又接着说当夏日离去,我愿为你开成一朵秋牡丹,等待着你的采撷。自然意象在狄金森的诗歌中比比皆是。

席慕蓉的爱情诗中以花、树等自然意象最多。如《一棵开花的树》,将自己幻化为树,只为等你遇见。当你走近,看那阳光下盛开的花朵是我的盼望,是我只为你绽放的美丽;颤抖的叶是我等待的热情,是战栗不安的心。而当你无视走过,霎时间,花落一地。朋友啊,你可知道,那不只是花瓣,是因你无视我存在,无视我的爱而凋零枯萎的心。《莲的心事》中诗人把自己比做一朵盛开的夏莲,亭亭玉立,最美的时刻,正如我最美的青春岁月。

总的来看,尽管两位诗人背景不同,语言不同;尽管一个终身未嫁,足不出户,未能尝到被爱的甘甜,而另一个声名远扬,受人爱戴又有幸福家庭,但我想对于爱情,她们的心态是一样的:对爱的渴望,表达爱的甜蜜、失爱的悲伤。她们均在用自己那颗敏感细腻的心去感受爱情、感受自然、感受世界,给我们留下了无数将会被吟唱千古的美丽诗篇。

篇4:内省虔敬激扬--艾米莉・狄金森诗歌的心灵寻迹

内省虔敬激扬--艾米莉・狄金森诗歌的心灵寻迹

艾米莉・狄金森的诗歌之所以被看作一笔珍贵的.文学财富,主要在于其表现的心灵特质.她的诗中,充满了理性与灵性的碰撞,理性对灵性的依从和理性与灵性的契合.只有当心灵经验逐渐归依本源时,灵性与理性的契合才能完成.狄金森的天才在于她总能探幽取胜,在理性与灵性之间织造出一副深幽宽广的别样图景.

作 者:张缨 ZHANG Ying  作者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外语系,陕西,西安,710071 刊 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XIDIAN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年,卷(期):2003 13(3) 分类号:B83 关键词:内省   虔敬   激扬   契合  

《篱笆那边》教学设计2

《篱笆那边》的那边赏析(网友来稿)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

读《摇摇晃晃的人间》有感:做有趣的人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评语

毕业论文英语专业范文

秋天说课稿

四年级秋天说课稿

《外国诗》的初中语文教案

商务英语专业毕业论文精选

艾米莉?狄金森自然诗的意象英语论文
《艾米莉?狄金森自然诗的意象英语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艾米莉?狄金森自然诗的意象英语论文(共4篇)】相关文章:

如何撰写英语专业毕业论文2023-12-02

简短的外国现代诗歌2022-10-20

家的外国现代诗歌2022-12-20

外国现代诗歌2024-02-04

英语专业论文题目推荐2022-11-10

二年级《秋天》说课稿2022-09-03

英语专业论文题目2022-05-29

初中秋天教案优秀2023-03-05

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2023-08-14

穿越大半个中国去睡你诗歌2022-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