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的新观念的教育理论论文

时间:2022-05-02 20:47:40 语文教学论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洪世贤”为你分享10篇“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的新观念的教育理论论文”,经本站小编整理后发布,但愿对你的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的新观念的教育理论论文

篇1: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的新观念的教育理论论文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的新观念的教育理论论文

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实施者,更是参与者。那么,对一位语文教师来说,如何面对这次课改呢?

首先,要对课程改革充满期待、倾注热情,努力去研究新课标,从理念上准确把握理解新课标的精神。然后,要积极地大胆地去实践,只有实践才能把新课标理念变为课改的实际行动,也只有实践才能把新课标转化为活生生的教学成果。“人生能有几回搏?”我们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执着地研究,不断地实践,立志在为课改作出贡献的同时,把自己锻造成新世纪优秀的小学语文老师。

其次,要更新观念,对《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要准确理解,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全面体现。其中最重要的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重新认识教学内容。

要改变教科书是教学的唯一内容的狭隘认识。教科书是教学的基本内容,语文教学资源无时不有、无处不在,而且会不断再生。作为新世纪的语文教师,要有开发语文教育资源的意识,有整合包括教科书在内的语文教育资源的能力。课前可引导学生观察、调查、查阅相关资料,为学习课文做好准备;课中可引进相关文字、音像资料,特别是适时、适当地结合课文进行补充阅读;课后要适当拓展、延伸,或引导进行实践活动。今后的教师,不应是照本宣科的教书匠,而应当是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者、语文课程的建设者。

二是重新认识语文教学。

要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新课标倡导“要构建自主、开放、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等这些富有时代特征、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树立学生是教学主体的思想。教学的参与者是教师和学生,其中学生应为主角。在对话的过程中,师生不仅是平等的,而且应凸现学生主体的地位。在课堂中,教师首先是参与者,要与学生平等交流,其次才是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课堂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场所,学生应畅所欲言、自主互动,让学生充分地说出他们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所疑、所惑。问题让他们去提,问题让他们去议,答案让他们去辩,结论让他们去得,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享受到学习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这才是新课程下充满生命活力的新课堂。今后的语文教师,不应是“授之以鱼”、终年辛劳而收效甚微的塾师,而应是“授之以渔”、教导孩子拥抱生活、在游泳中学会游泳的教练,成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使语文素养得到全面提高的智者。

新课程期待着老师们重新审视对职业角色的定位,把自己从“神坛”中请下来,能与生为善,把自己从“经验”中请出来,敢自以为非;期待着老师们正确地发掘其内涵,变通地实践其要求,给学生烹调出丰盛的素养套餐;期待着老师们来关注孩子们的学习方式,在教法上少一些墨守成规,多一些不拘一格,在课堂上少一些“话语霸权”,多一些百家争鸣。

“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发展”为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是未来人才的培养目标。面对这个大课题,面对新课改,让我们大胆地去实践,留下我们共同探索的足迹吧!

篇2:新课程下语文教师的新观念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新课程像那清新的春风吹遍了大江南北,新课程那崭新的理念犹如春风化雨,滋润了教师的心田。这次的课程改革是一次全面的、根本性的改革,其内涵十分丰富,洋溢着时代的气息,充满了创新精神,它标志着我国语文课程的改革与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实施者,更是参与者。那么,对一位语文教师来说,如何面对这次课改呢?

首先,要对课程改革充满期待,倾注热情,努力去研究新课标,从理念上准确把握理解新课标的精神。然后,要积极地大胆地去实践,只有实践才能把新课标理念变为课改的实际行动,也只有实践才能把新课标转化为活生生的教学成果。“人生能有几回搏?”我们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执着地研究,不断地实践,立志在为课改作出贡献的同时,把自己锻造成新世纪优秀的语文老师。

其次,要更新观念,对《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要准确理解,并在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教学实践中全面体现。其中最重要的`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重新认识教学内容。要改变教科书是教学的唯一内容的狭隘认识。教科书是教学的基本内容。语文教学资源无时不有,无处不在,而且会不断再生。作为新世纪的语文教师,要有开发语文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资源的意识,有整合包括教科书在内的语文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资源的能力。课前引导学生观察、调查、查阅相关资料,为学习课文做好准备;课中引进相关文字、音像资料,特别是适时、适当地结合课文进行补充阅读;课后适当拓展、延伸,或引导进行实践活动。今后的教师,不应是照本宣科的教书匠,而应当是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者,语文课程的建设者。

二是重新认识语文教学。要改变以往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新课标倡导“要构建自主、开放、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等这些富有时代特征、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树立学生是教学主体的思想。教学的参与者是教师和学生,其中学生应为主角。在对话的过程中,师生不仅是平等的,而且应凸现学生主体的地位。在课堂中,教师首先是参与者,与学生平等交流,其次才是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课堂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场所,学生应畅所欲言,自主互动,让学生充分地说出他们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所疑、所惑。问题让他们去提,问题让他们去议,答案让他们去辩,结论让他们去得。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享受到学习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这才是新课程下充满生命活力的新课堂。今后的语文教师,不应是“授之与鱼”,终年辛劳而收效甚微的塾师,而应是“授之与渔”,教导孩子拥抱生活,在游泳中学会游泳的教练,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使语文素养得到全面提高的智者。

新课程期待着老师们重新审视对职业角色的定位,把自己从“神坛”中请下来,能与生为善;把自己从“经验”中请出来,敢自以为非。期待着老师们正确地发掘其内涵,变通地实践其要求,给学生烹调出丰盛的素养套餐。期待着老师们来关注孩子们的学习方式,在教法上少一些墨守成规,多一些不拘一格;在课堂上少一些“话语霸权”,多一些百家争鸣。

“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发展”为21世纪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的“四大支柱”,是未来人才的培养目标。面对这个大课题,面对新课改,让我们大胆地去实践,留下我们共同探索的足迹吧!

篇3:新课程下语文教师的新观念

甘肃临泽曹庄小学   张丽红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新课程像那清新的春风吹遍了大江南北,新课程那崭新的理念犹如春风化雨,滋润了教师的心田。这次的课程改革是一次全面的、根本性的改革,其内涵十分丰富,洋溢着时代的气息,充满了创新精神,它标志着我国语文课程的改革与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实施者,更是参与者。那么,对一位语文教师来说,如何面对这次课改呢?

首先,要对课程改革充满期待,倾注热情,努力去研究新课标,从理念上准确把握理解新课标的精神。然后,要积极地大胆地去实践,只有实践才能把新课标理念变为课改的实际行动,也只有实践才能把新课标转化为活生生的教学成果。“人生能有几回搏?”我们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执着地研究,不断地实践,立志在为课改作出贡献的同时,把自己锻造成新世纪优秀的语文老师。

其次,要更新观念,对《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要准确理解,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全面体现。其中最重要的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重新认识教学内容。要改变教科书是教学的唯一内容的狭隘认识。教科书是教学的基本内容。语文教学资源无时不有,无处不在,而且会不断再生。作为新世纪的语文教师,要有开发语文教育资源的意识,有整合包括教科书在内的语文教育资源的能力。课前引导学生观察、调查、查阅相关资料,为学习课文做好准备;课中引进相关文字、音像资料,特别是适时、适当地结合课文进行补充阅读;课后适当拓展、延伸,或引导进行实践活动。今后的教师,不应是照本宣科的教书匠,而应当是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者,语文课程的建设者。

二是重新认识语文教学。要改变以往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新课标倡导“要构建自主、开放、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等这些富有时代特征、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树立学生是教学主体的思想。教学的参与者是教师和学生,其中学生应为主角。在对话的过程中,师生不仅是平等的,而且应凸现学生主体的地位。在课堂中,教师首先是参与者,与学生平等交流,其次才是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课堂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场所,学生应畅所欲言,自主互动,让学生充分地说出他们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所疑、所惑。问题让他们去提,问题让他们去议,答案让他们去辩,结论让他们去得。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享受到学习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这才是新课程下充满生命活力的新课堂。今后的语文教师,不应是“授之与鱼”,终年辛劳而收效甚微的塾师,而应是“授之与渔”,教导孩子拥抱生活,在游泳中学会游泳的教练,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使语文素养得到全面提高的智者。

新课程期待着老师们重新审视对职业角色的定位,把自己从“神坛”中请下来,能与生为善;把自己从“经验”中请出来,敢自以为非。期待着老师们正确地发掘其内涵,变通地实践其要求,给学生烹调出丰盛的素养套餐。期待着老师们来关注孩子们的学习方式,在教法上少一些墨守成规,多一些不拘一格;在课堂上少一些“话语霸权”,多一些百家争鸣。

“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发展”为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是未来人才的培养目标。面对这个大课题,面对新课改,让我们大胆地去实践,留下我们共同探索的足迹吧!

[新课程下语文教师的新观念]

篇4: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教育论文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教育论文

一、当前小学教育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结合青州市益都师范附小的实际情况来讲,小学生整体素质较差是不争的事实,他们基本上是“00后”子女,性格叛逆又极度自尊,再加上留守儿童的成长经历,家庭教育不到位,使得小学教育管理工作面临着很大的困难与问题。当前小学教育管理工作主要存在以下两大方面问题:一方面是因为部分小学在改革教育管理过程中,用法不当,存在盲目改革现象,在对学校实际情况缺乏了解的情况下推进教育管理改革,其教育成效低下,无法得到预期效果,导致教育管理不到位,进而对学生改造不良思想和行为习惯产生了阻碍影响作用。另一方面是因为学校教育管理内容空洞、过于形式,理论脱离实际。

二、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教育管理改革的几点可行性策略

新课程的深入改革,为小学教育管理开辟了新的教育篇章,使小学教育管理呈现出了新的面目。针对当前小学教育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事小学教育管理工作的工作人员可以从新课程提出的教育标准出发,有目的性地提高教育管理质量。

1.树立新理念,以学生为本

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同样的,在开展小学教育管理工作时,应推崇“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管理理念。

2.制定组织纪律,规范学生行为

对于任何一个组织管理有效的单位团体来说,都有其管理发展的一套规章制度或守则,对班集体而言,也应如此。唯有班级认真落实学校管理制度,才能确保教育管理工作有序开展,进而影响班集体中每一位学生的品德操行和学习热情。因此,学校应组织班主任针对班级学生综合情况制定合适的班级组织纪律,规范学生行为,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受教育环境。

3.增强师生合作,提高管理质量

当代学生,包括小学阶段的学生都渴望表现自我,希望能通过努力实现自我并取得同学、教师和学校的认可。他们积极参与学校、班级组织的实践活动,具有强烈的参与意识。然而却缺乏实践经验,空有一股热情,却时常感到迷茫,习惯随性而为,在行动上欠缺目的性,这与义务教育阶段所提出的教育管理要求存在一定的距离。面对当前这种小学教育管理情况,学校要从根源上找出问题所在,在保持学生强烈的参与积极性的同时,再加以热情引导。通过教师融入引导,强化师生之间的合作,改善学校在开展教育管理工作中的一些难题,从而提高小学教育管理质量。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为更好地解决目前小学教育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学校相关教育工作者必须端正认识,不断探索教育工作管理的新方法、新举措,深入钻研科学的教育工作管理方法,注重学生的发展变化,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强化教育工作,优化教育管理工作,始终坚持不懈、认真对待,积极将学生培养成为积极乐观、适应新时期发展的素质人才。

篇5:《新课程下语文教师的新观念》读书笔记

《新课程下语文教师的新观念》读书笔记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新课程像那清新的春风吹遍了大江南北,新课程那崭新的理念犹如春风化雨,滋润了教师的心田。这次的课程改革是一次全面的、根本性的改革,其内涵十分丰富,洋溢着时代的气息,充满了创新精神,它标志着我国语文课程的改革与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实施者,更是参与者。那么,对一位语文教师来说,如何面对这次课改呢?

首先,要对课程改革充满期待,倾注热情,努力去研究新课标,从理念上准确把握理解新课标的精神。然后,要积极地大胆地去实践,只有实践才能把新课标理念变为课改的实际行动,也只有实践才能把新课标转化为活生生的教学成果。“人生能有几回搏?”我们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执着地研究,不断地实践,立志在为课改作出贡献的同时,把自己锻造成新世纪优秀的语文老师。

其次,要更新观念,对《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要准确理解,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全面体现。其中最重要的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重新认识教学内容。要改变教科书是教学的唯一内容的狭隘认识。教科书是教学的基本内容。语文教学资源无时不有,无处不在,而且会不断再生。作为新世纪的语文教师,要有开发语文教育资源的意识,有整合包括教科书在内的语文教育资源的能力。课前引导学生观察、调查、查阅相关资料,为学习课文做好准备;课中引进相关文字、音像资料,特别是适时、适当地结合课文进行补充阅读;课后适当拓展、延伸,或引导进行实践活动。今后的教师,不应是照本宣科的教书匠,而应当是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者,语文课程的建设者。

二是重新认识语文教学。要改变以往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新课标倡导 “要构建自主、开放、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等这些富有时代特征、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树立学生是教学主体的思想,

教学的参与者是教师和学生,其中学生应为主角。在对话的过程中,师生不仅是平等的,而且应凸现学生主体的地位。在课堂中,教师首先是参与者,与学生平等交流,其次才是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课堂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场所,学生应畅所欲言,自主互动,让学生充分地说出他们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所疑、所惑。问题让他们去提,问题让他们去议,答案让他们去辩,结论让他们去得。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享受到学习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这才是新课程下充满生命活力的新课堂。今后的语文教师,不应是“授之与鱼”,终年辛劳而收效甚微的塾师,而应是“授之与渔”,教导孩子拥抱生活,在游泳中学会游泳的教练,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使语文素养得到全面提高的智者。

新课程期待着老师们重新审视对职业角色的定位,把自己从“神坛”中请下来,能与生为善;把自己从“经验”中请出来,敢自以为非。期待着老师们正确地发掘其内涵,变通地实践其要求,给学生烹调出丰盛的素养套餐。期待着老师们来关注孩子们的学习方式,在教法上少一些墨守成规,多一些不拘一格;在课堂上少一些“话语霸权”,多一些百家争鸣。

“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发展”为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是未来人才的培养目标。面对这个大课题,面对新课改,让我们大胆地去实践,留下我们共同探索的足迹吧!

更多精彩的教师读书笔记推荐:

教师读书笔记摘抄

小学英语教师读书笔记

教师读书笔记:赏识助您走向成功

《学会做一个偷懒的老师》读书笔记

幼儿园教师读书笔记《3 —6岁儿童发展与学习指南》

篇6: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教育教学管理论文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教育教学管理论文

摘要: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生的素质教育要求也越来越高,这给小学教育管理工作制定了新的目标。相比而言,传统的小学教育管理模式已经不再适用,随着当今时代发展,要适当对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才能有效地发挥新课程的教育意义,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就当今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新课程背景;教学管理;小学教育

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模式也应当跟上教育改革的步伐,但是由于当今大部分学校还采取着传统的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模式,没有深化教育教学管理改革的思想,制约了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模式的发展,使其无法得到创新和改革。教育者应当结合实际情况,根据现今存在的问题制定解决办法,完善教学管理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在新课程背景下跟上教育教学管理的发展步伐,创新教学管理模式,改革小学教育方法,提高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效率。

一、当今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教学管理模式的理念还较为落后

在新课程改革之后,很多教师还没有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转变过来,对于很多教师而言,在新课程的要求下,尽管一再强调要注重以人为本,要全面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但是改变的只有教学内容。教师没有将教育理念从传统教育模式中转变过来,对于学生的要求和能力判断还是以考试成绩为主,忽略了学生最基本的素质教育。甚至还有相当多的学校还以学生的成绩来判断教师的水平,长期以来便无法顺应新课程的要求,因此,更新教学理念是最先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管理师资力量有待提高

在新课程的要求下,教育工作者应当顺应新课程的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及时地对自身的管理模式进行调整和更新。但是放眼大部分学校,很多管理教师的能力并没有达到要求,甚至很多管理者是由普通小学教师兼职,此类管理者本身就缺乏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经验,更无法紧跟新课程改革的脚步,并对教育教学管理工作进行改革创新,因此,提升管理教师的能力势在必行。

(三)教育教学管理目标不明确

在新课程背景下,很多教育管理者面对新课改带来的诸多要求,都还保持着一种对新教育模式的摸索状态,在采取新的教育方式时目标不够明确,缺少目的性,从而导致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效率低下。同时受传统教育教学管理方式的影响,有很多教育教学管理者没有明确教育目标,盲目的将传统教育教学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可能会带来相反的效果。因此,明确新课程背景下教育教学管理目标尤为重要。

二、针对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可以采取的对策

(一)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

很多教育教学管理者受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影响,忽略了“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以实际成绩要求教师的工作,一切从成绩出发。但是在新课程的要求下,要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培养,对于管理教师而言,就要充分发挥“以人为本”的概念。鼓励教师发挥自己的能力,让其结合实际情况,对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自己解决,而不是传统管理模式中的逐级上报,事不关己。要让教师充分感受到来自管理者的关爱,让其将教育工作作为自己的事业去发展,培养教师的主人翁意识,这样教师才会投入更多的精力,花更多的时间去提高教学质量,保证教学效果。

(二)提高教师教育管理能力,加强教师综合素质

在新课程标准下,新的标准理念的出现,传统的教育教学管理方法已经不再适用,教育者应当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提升自身素质。学校可以组织管理者参加培训,学习最先进的教育教学管理方法,并结合各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应用,并杜绝部分学校由课任教师兼职教育教学管理者的现象。同时,教师也应当顺应教育发展,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从而能适应新的教学方式,理解新的教学管理模式。对此学校可以组织集体备课等活动,让教育教学管理者和教师一起交流探讨,增进新课程下教育教学管理模式的理解,加强落实新教育教学管理理念。对此,学校应当额外重视,增强教育教学管理者的管理能力,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确保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更新教育教学管理理念,明确教育目标

在教学教育管理工作中,一定要制定明确的目标,更新教育者的教育教学管理理念,摒弃传统的教学教育管理方式,根据制定的目标采取有效的措施。对于教育教学管理理念,管理者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从教师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并从教师的立场出发,制定合适的管理计划,让教师能够在新的管理模式中找寻到合适的教育方法。教师根据管理者制定的阶段性目标结合实际情况逐步完成,而教育目标可以由管理者和教师共同制定,并推荐教师在教学工作过程中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教育管理者和教育工作者能够朝着目标共同前进。只有教育者明确了教育目标,才能更方便教育管理者对其进行分析和管理。对于教育教学管理者而言,每当做出计划前,一定要考虑到教师的'立场,从人性化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结合实际情况制定阶段性目标,并适当的采取鼓励手段来激励教师投身于教育工作中,逐步开展教育教学管理工作。

(四)建立完善的考核体系

在传统的教师评测考核体制中,往往都通过学生的成绩来反映教师的工作水平,在新课改的要求下,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所以这种评测方法将不再适用。教育教学管理者应当制定出一套新的、完善的考核评测体系,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管理者的管理和指导下,能够顺应教育的发展,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更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发展。对于评测考核标准可以采用多方面评分的方式,由管理者和学生共同对教师进行评价,对教师的工作进行评分分级,通过管理者和学生的评价,教师能够有效地寻找出自己工作中的不足,可以意识到问题所在,及时的将问题解决,进一步明确自己的目标。这种考核体系还可以激励教师,使教师拿出更高的热情投身于教育工作中,帮助管理者根据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重新制定阶段性目标,保证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

三、结语

自新课程改革以来,小学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也应当顺应时代的发展,及时地做出调整和创新,形成一个创新的、良好的全新体系。并贯彻落实新课程的要求,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因此,教育教学管理者应当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教育管理计划,通过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制、培养教师专业水平、明确教育教学目标、完善考核体系等方法对小学教育教学管理进行创新,保证教师的教学工作顺利进行,使学生在新课程改革下,得到全面的发展,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能力。

参考文献:

[1]郭开全.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培养的“缺位”与“补位”:以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为例[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八辑)[C]..6.

[2]杨春云.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性教学的研究[J].才智,,(15):191.

[3]郝俊格.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学周刊,2015,(23):137.

[4]何彦霞.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19):16+14.

篇7: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的创新教育论文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的创新教育论文

教育作为知识的创新发展、有效传播、实际应用的重要平台,同时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与创新意识的孵化器。教师的创新意识可在一定程度上衍生出学生的创新意识。因此教师应合理采用各类教学方式方法,以独创性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授课,可以潜移默化地启示学生产生创造思维。那么,创新教育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行之有效的推行呢?笔者就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以及对此问题的深入思考来作如下阐述:

一、创设生动环境,促进创新精神

通常而言,课堂良好环境涵盖了轻松自然的学习氛围与创新的教学情境,前者为课堂的“大自然”,后者则为课堂的“小环境”。两者之间互相促进,相融共生,是推行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创新教育所必需的外部因素。

(一)认真构建轻松自然氛围

教师在课堂上应充分应用“微笑教学”的授课方式,在课堂上教师以具有亲和力的态度、轻柔的语言、温暖的目光、认真的聆听、赞赏与鼓励的话语等来作为联系师生情感的纽带,融洽师生之间的感情,让交流更为便捷到位。教师在教学当中流露出的真诚、赞赏、爱心、关注、期盼等心意,可以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由此让学生获得“被尊重的心理满足”以及“心理自由”,而此二者也正是构建创新教育意识环境的重点所在,在课堂教学上我充分应用“微笑教学”。让学生们在轻松自然的学习氛围内,能够说出自己的心里话,敢于表述自己的观点,敢于实践及创新。

(二)合理进行创新情境创设

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是强烈的求知欲,同时也是促进学生进行创新发展的前提条件。所以,教师应按照既定的教学目标内容,充分应用小学生的求知欲,与语文教学内容所具有的感染力密切契合,来合理创设教学情境,促进学生心中的学习兴趣以及探索知识殿堂的渴望,以此来使得“教授”的意愿成功的升华为“学习”的内心所求。

二、生动的技巧,拓展创新思维

教师的创新意识可在一定程度上衍生出学生的创新意识。因此,教师应科学合理的采取各种教学方式方法,教学方法具有独创性,能够潜移默化地启示学生产生出创造思维,此即是在课堂教学中不少教师取得成功的重点所在。

(一)伺机而为,擅于引导

小学语文教师既要刻苦钻研相关的先进教育与教学理念,依据学生实际的认知特性,科学合理的创设发挥学生在教学中主体作用的教学流程,在擅于引导上多付出精力,在讲授《灰雀》一课之时,课文讲述了列宁同志在翌日来到公园内看到那一只灰雀,而小男孩与灰雀有着怎样的关联性?最终灰雀又是如何返回森林里,已成为此篇课文预留下的“留白之处”,我个人在创设这部分情境教学中,有意识的对此段“留白”来进行发掘,引导学生来对小男孩的心理状态进行认知与体会,并引起认真思考。“对于列宁,对于灰雀,小男孩起先的态度及其后的变化,以及将灰雀放回森林里的整个过程”。如此一来,学生可按照自我从现实生活当中的阅历与经验,来填补此“留白之处”,从而对文章主题思想具有了深入的`理解。

(二)适时以行,灵活指导

笔者以多年教学实践经验认识到,教师应具有适时及适宜的教学引导,而应注重启示性及灵活性的指导,例如在讲授《草地夜行》最后一段中,其文字隽永含情,韵味悠长,同时此段为课文重点内容,学生所提出问题,文中起先描写红军小战士行军时的疲惫,行路时步履沉重,其后小战士未进食也未休息,如何会向前“迈开大步”而行呢?因为缺乏对课文前后呼应的内容的�B贯性的认真思考,由此产生了此疑问,经过我的指导,告知学生应注重文章前后的连贯性,并告知学生去寻求答案,经过认真思考之后,学生对此疑问立即释然,其后教师作总结陈词,让学生能够深入认知,如此的指导,正是有着点石成金的作用。同时让我深入领悟到,教师的灵活指导既能让学生思路得到极大的拓展同时也促进了创新思维的发展。

三、生动的主体,对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从何而来?其源自于学生的研究,是学生的口述、思考、写作的实践,在语文教学当中,积极研究与实践应用紧密联系,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实际显现。

(一)主动促进自觉研究

学习作为一个以个人的参与性为重要内容的认知活动,倘无学生主体来参与其中,教学则难有所成,应导入合作研究的学习方式到小学语文课堂当中,由于学习内容具有多样性与开放性,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化也在学生之间存在并显现,学生在自我学习的方式中,会应对着相同的问题产生多样化的思维方式,并由此形成多样化的结果,如同在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是没有一种统一的标准化结果的。而学生所应用的合作研究的学习方法,能够提供给学生较多的交流沟通以及研究学习的时间,在学生相互促进的共同讨论中,来形成学生创造性思维。

(二)必须对实践活动高度重视

作为语文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流程,实践活动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应合理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其勇于想象、勇于实作、勇于表述的创新意识,我个人在引入实践活动于课堂教学中已做到了“只争朝夕”的充分应用。

以写出简短的心得体会,以及对课文的后续续写,从按照课文内容进行绘画体现或演出课文戏剧,从提出合理化的意见和建议,再到撰写调研报告,从写作板报并进行内容讲述等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来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有效提升,使学生掌握的知识能够理论联系实际,从而提升学习积极性,应将推行创新型教育,具备创新发展的能力。

我们应该将创新教育置于教学当中战略发展的高度,应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创新思想与行为。在课堂教学当中持续性的探索与发现,认真创设每一堂课的教学活动,最大化的发掘全部学生的学习潜力,使得学生能够获得整体性的素质提升。

篇8: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论文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论文

摘要:儿童的成长决定了一代人的教育质量,小学教育是我国最基础的教育,小学生的教育质量关系到我国未来的发展前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小学教育的关注程度逐渐增加,本文将根据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教育教学的现状对当代的小学教育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并做出相应的改革建议。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教育素质教育

一、新课程下小学教育的现状

素质教育下大力提升了小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同时,我国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更为紧迫,在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下,我们对小学教育的重视促使了小学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时代的发展要求我们对小学生的教育更加全面化,综合能力的培养是当代小学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我国国民素质的提升需要从小学教育抓起,小学教育是学生成长的初级阶段,只有为学生打下良好的教育基础,才能真正实现素质教育以及学生的全面发展。我国当代的小学教育在近年的改革与发展中取得了较为瞩目的成绩,但在逐渐的发展中也展现出了一些教育问题,根据本人的观察与经验对其进行简要总结。

首先,我国当代小学教育的模式较为落后。当代小学教育的教学模式是影响教学效率的主要原因之一,小学生的学习涉及到多方面的内容。当代小学生的教学需要丰富性、强制性等特点去帮助小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但随着小学教育的改革,许多小学将强制性弱化导致学生的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对待学习不够严肃。对当代小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较为忽视,许多教师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导致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低下。教育的模式包含了诸多方面的内容,对学生的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教学的严谨性与学生学习状态的培养。

其次,小学教师队伍不够强大。当代的大部分教师都具备良好的基础知识素养与职业素养,但也不乏一些教师的实际能力较弱。同时,在不同的区域与城市,每个学校的师资力量差异较大,小学教育作为学生的基础教育,理应受到相同的教育水平,但许多学校的教学质量并未得到保障。新时期的小学教育对教师的要求更为严格,新时期的教学需要教师掌握更新的教学技术与知识,丰富学生的生活,为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做出贡献。小学教师的队伍建设是小学教育中根深蒂固的一个主要问题,这一问题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基础教育的水平是否存在差异化。

最后,小学教育的评价体系仍有待完善。长期以来,我国教育体制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在人才培养方面过度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一应试教育体制在现代的教育中饱受质疑,但是仍是我国在现阶段最主要的人才选拔模式,其中包括高考制度在内的各种考试制度构成的应试教育体制。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新时期,我国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导致我国与世界的联系交流更加广泛,对于人才的需求也有了新的、更高的标准。当前我国社会需要的人才必须更加具备实用性和应用性,必须能够一专多能,素质全面发展,这对于我国的教育体制和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新课程下小学教育的改革

在新的时期,我国小学教育也需要有所改革与完善,素质教育不仅对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对教学模式以及教师的综合能力提出了要求,教师对学生的教学将更趋向于丰富化与多样化,简单的传统式的教学将逐渐被替代。新课程下小学教育的'发展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了积极的影响,但在小学教育中仍存在一部分问题需要我们进行思考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革。

第一,小学教育的教学模式应当更丰富化、多样化。小学生对自己学习的控制能力与学习愿望还未养成,需要教师的帮助与辅导才能促进小学生的学习意愿。当代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对学生的传授是教学将学生置于被动的学习地位,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能动性。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教师可以将课堂的形式多样化,为学生展现一个丰富多彩的课堂,带给学生积极的心理情感体验。小学教学模式的改革是我国小学教育一直存在的问题之一,只有从根本处解决这一问题才能真正实现小学生的素质教育。

第二,教师应当在不断地教学过程中丰富自己的综合素养。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当代的教育体制决定了教师与学生的接触时间是最多的,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学生的行为,只有教师不断地对自身进行完善才能保证学生素质教育的开展与实施。同时,当代许多地区的师资力量不平衡,这需要学校对人才加以笼络,政府也可以将师资力量均衡分配以实现学生的共同进步与全面发展。优秀的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知识,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学校可以采取统一学习的形式对教师进行集体培训,在教师之间的交流探讨中总结教学时出现的问题并共同找寻解决的方法,教师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可以有效地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与进步,是教学改革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重要内容。

第三,我们应当对学生的教育进行实际与成绩相结合的评价。单纯的以成绩为主断定学生的学习情况与教师的教学成果过于单一且缺乏说服性,只有在成绩评价的基础上,对学生实施素质评价,才能真正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小学生的教学不同于其他教學过程,他的综合性与实践性要求老师在评估教学效果时要实事求是地对学生的思想水平、行为方式和基础知识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学校可以釆用高校中的学分制,将对学生的评价落实到日常行为中。这样的评价体系更有利于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在逐渐的自我完善中提升自己的能力。

三、总结

我国当代小学教育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教育基础,但为了社会的发展与人类的进步,我们仍旧需要更进一步的完善小学教育。不断提高教育工作水平,是促进小学教育沿着正确方向发展的前提,也是小学教育工作实现规范化、系列化、具体化、制度化的重要保证。只有切实地进行教育改革和创新才能使小学教育真正高质量地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罗宗佑,试论小学教育改革[J].大众商务,98(02)

[2]隋娟,论小学教育中的创新思维培养[J].改革与开放,(20)

[3]杨又庭,基于目标管理的小学教学改革探索[J].教学科研,(01)

篇9:新课程背景下语文自主学习刍议教育论文

新课程背景下语文自主学习刍议教育论文

自主学习是指学习主体有明显的学习目标,对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具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学习主要是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自觉性,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树立信心,让学生敢于自主学习

评价学生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信心。这样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才敢于探究和体验,说自己之想说,做自己之愿做。对在自学中提出幼稚问题的基础较差的学生格外慎重,善于捕捉他们的闪光点,使他们感到老师的信任和鼓励,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他们才敢于去探究、去体验,不怕出现错误、闹笑话。例如,在学习《唐雎不辱使命》这篇课文时,学生自主探究后,请同学们自由提问,有一位基础较差的同学提问:“这里的秦王是谁?”此问一出,学生哄堂大笑:这么简单的问题还用问吗?这时候我因势利导,称赞这位同学的细心,并倡议大家以热烈的掌声表示鼓励。从那以后,这位同学的语文成绩出现了快速上升,这也使我认识到了欣赏的妙用,它不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树立了学习的信心,敢于自学,敢于发问,敢于解答,为自主学习铺平了道路。

二、创设氛围,使学生乐于自主学习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一个个有着丰富的精神生活、蕴含着生命潜能的人。因此,我们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建立一个宽容的课堂气氛,尽可能使教材所表达的思想与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如我在教读《有的人》这首诗歌时,运用多媒体创设了生动的学习情境。

首先是我满怀感情的配乐配画范读,引领学生走进课文;而后学生自己诵读感受,老师恰当地使用音乐;最后播放专家的朗读录音,让学生再感受,并让学生合上课本,尝试背诵;然后再请一位男生和女生配乐朗诵。就这样三番五次,让学生置身于这样的气氛中自主学习、品味赏析,毫无枯燥乏味之感,效果极佳。

三、指导学法,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帮助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为学生怎样学习导向,教学生学会学习。备课时首先要分析学情,备学法;预习设计要有利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课堂理解要学法示范,并重视指导自悟和总结学法,以利于学生运用、迁移、巩固学法。当然,学习方法多种多样,学生的情况各不相同,在指导学法的同时,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区别对待,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个性特点的行之有效的科学学习方法。学生养成了自主学习语文的习惯,掌握了一些自学语文的方法,那么他们的自学探究学习才会有基础。

如我在执教《绝唱》这篇课文与学生交流阅读感受时,一学生指出文章的比喻运用得特别好,但不知道好在哪里。这时老师要抓住这一契机,先引导学生找出自己认为好的比喻句,加以朗诵感悟,然后告诉学生这是一种特殊的比喻——通感。接下来不要把重点放在讲解通感的定义和与一般比喻的区别上,而是在略作介绍后,继续引导学生从本文和其它学过的文章中找出运用通感的句子,并让他们加以揣摩分析。下课前播放滕格尔的《天堂》,让学生运用比喻或通感的修辞手法说几句话谈谈感受,果然很多学生都能熟练运用,达到了水到渠成的效果,比空洞的说教要强得多。

搞好自主性学习研究是新时代教育发展的需要,是教改形式的必然要求,也是走进语文新课程的主要途径。进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要从实际出发,使学生真正成为读书的主人。“学海无涯”,我们既找不到两个完全相似的学生,也找不到相同的教学方法,这就需要我们一线的教师在新时期教育这块沃土上,精心培育“自主性学习”这颗幼苗,让它长成参天大树,为新课改这片茂密的森林增添一片绿意。

篇10:新课程背景下的农村小学教育

摘要:由于农村小学办学条件的限制,严重制约着农村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同时由于农村小学教师总体素质的偏低和观念的陈旧,不能很快适应新课程的教学,直接影响到农村地区课程改革的发展。重新定位农村小学教师角色;构建农村小学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块;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拓宽农村小学育人环境是农村新课改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新课程;农村;小学;教与学;构建

Abstract: As the primary schools in rural school conditions, seriously restricting the education of rural development by leaps and bounds; at the same time as a result of rural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on the low side and the overall quality of the concept of old and can not quickly adapt to the new curriculum, a direct impact on the course in rural areas Reform. Re-position the role of rural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 building a rural primary school into the classroom-teaching modules; students to determine the dominant position, expand the education environment of rural primary schools in rural areas is the top priority of the new curriculum.

Key words: new curriculum; in rural areas; primary school; teaching and learning; Construction

目前,农村小学分布相对零散,规模小,条件差,教育经费短缺严重制约着农村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同时由于农村小学教师总体素质的偏低和观念的陈旧,不能很快适应新课程的教学,直接影响到农村地区课程改革的发展。

一、重新定位农村小学教师角色

农村小学教师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其角色结构的复杂性。相对学生而言,主要有以下两种:

(一)层面式的“师长、同志、朋友、父母”角色

面对市场经济、网络时代,面对激烈的社会变革和越来越高的社会期待,面对不同文化、不同价值观念的相互碰撞、相互融合的冲击,面对新一轮课程改革,我们的农村小学教师,一定要正确处理“师长、同志、朋友、父母”这一层面式的角色问题,走出办公室,融入学生之中,了解学生,熟悉学生,努力创造与学生心灵沟通的条件,在和他们进行交流对话的过程中,提供双方交换思想信息的最有效、最充分的机会。教师只有真正掌握了学生在想些什么,做些什么;才能因势利导,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以达“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之目的。

(二)三维式的“导演、导游、导师”角色

在新课程中,角色的转变不仅对教师的指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使指导作用变得更加重要,这就加大了指导的难度。树立“导师意识”;首先是相信学生。相信学生能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靠创造性的劳动获得新知,并有所进步;其次是善于指导,小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不够强,情绪不够稳定,方法还很欠缺,这就需要农村小学教师及时有效的指导;再次,重视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过程的设计要以有利于激发兴趣、有利于发展思维、有利于培养创造能力为原则。“导演、导游、导师”三维角色三种境界,都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但后者更充分地显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更有益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构建农村小学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块

为了促进农村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使新课改在农村小学得到有效地实施,就要优化课堂教学。构建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块。

(一)探究准备

这是学习新知识的前提,其主要任务是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准备良好的思维材料和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的意识。

1.创设情景

(1)迁移学习。复习与新知识有关的旧知识,为学习新知识做好知识、学法的铺垫。   (2)情景引入。通过复习与新知识有关的旧知识,用日常生活中的实物、实例、游戏、故事等引入。

2.提出问题

根据新知识的特点,引导学生提出要探究的问题。

(二)探究构建

这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其主要任务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准备多种探究性材料;指导学生运用好探究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主动参与探究的全过程,从而获取知识。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可分三步:

1.独立探究。采用尝试探究的方法。首先教师为学生准备尝试的材料(自学课文、操作演示、动笔练习等)和尝试思考题(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在尝试中要解决的问题);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尝试,做到边尝试、边思考,初步理解所学的内容。通过学生尝试思考,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尝试精神。

2.合作探究。采用讨论质疑的方法。在学生通过尝试初步感知的基础上,为了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主动性,运用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各自发表不同的意见,互相提问,互相帮助,共同研究,解决问题。

3.发现知识。学生经过尝试、讨论试练后,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学习的过程,运用观察、分析、比较、综合、概括的方法,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把知识归纳;发现学习规律,概括学习方法,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概括能力。

(三)探究深化

这是检测巩固运用新知识,掌握运用学法、形成技能的环节。

1.尝试。这是检测新知识,运用新知识;掌握学法和运用学法的尝试;练习内容要面向全体学生,要有助于学生运用学法和迁移学法。练习要环绕目标,突出重点,有基本练习、综合或专项练习、发展练习三个层次,练习要有开放性,形式要多样,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潜能都得到发展。

2.评价。在学生尝试的基础上,让学生互批、互评、互议,评出不同的思路和看法。通过师生互评,充分发挥学生协作的功能和自主学习的功能,培养学生创新的能力。

3.总结。一方面让学生谈这节课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另一方面教师对这节课所学知识的深化作简明提示。

三、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拓宽农村小学育人环境。

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对传统教育的教学方法进行大胆改革与创新,在教学主体、教学形式、教学氛围等方面实现有机转换,确保教学内容的和谐统一。

(一)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育环境,培养学生尊重自己、尊重同学、尊重师长、尊重知识、尊重自然、尊重社会的意识和能力。

祖国五千年的灿烂文明,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德育内容,我们实在没有理由不去挖掘它。针对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的多样性、复杂性和长期性,我们本着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贴近实际和注重实效的原则开展德育工作。大处着眼就是对各年级学生应达到什么标准有一个十分明确的要求、小处着手就是从平时抓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贴近实际、注重实效就是结合时代要求、社会环境和学生实际,扎扎实实工作,实实在在落实德育的各项措施。我们以“热爱家乡、热爱学校”为主题,紧紧围绕发展创新的内容开展了少先队、团队演讲比赛活动;以“养成习惯,收获命运”为主题开展了争创行为规范示范班活动;以“歌唱祖国,爱我中华”为主题连续举办了校园艺术节,开展了争创艺术教育特色班活动;以“尊重自然,强化和谐”为主题,引导学生将爱护、保护环境与自身文明修养相结合,开展了从我做起,从身边每件小事做起的活动;以“珍爱生命,遵守交通规则”为主题,开展了尊重社会,强化规则意识的活动;以”诚信、助人、尊师、兴教”为主题,开展团队观摩活动。我们还特别重视新生人学、新队员宣誓、校园每日常规、毕业文明离校等一系列做人的教育。

(二)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动精神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必须在教学中做好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指导者,相信学生的能力,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创造机会还给学生,开放学生的心灵世界,以促进学生主体的发展。

1.给学生质疑的机会。“教学就是在没有问题的地方产生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传授知识。”引导学生质疑问题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起点,也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一项基本训练。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鼓励学生“敢问”,帮助学生“会问”,引导学生“善问”。在问的形式上,可让学生课前提问,供教师备课、上课;课上提问,供师生讨论交流;课后提问,供大家学习探究.在问的内容上,指导学生“善问”,即把握何处问、怎么问?

2.给学生选择的权利。若要教学打动每个学生,就必须给学生充分的“自主选择”的权利,在更多的教学环节上,变教师的“指令性”为学生的“选择性”,寻求“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选择”的新机制,如果学生有了自己的意向性选择,就会自觉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去寻求自己的发展和提高。

3.给学生尝试的空间。学生的知识能力不是教师给的,而是在自主尝试、实践探究中形成的。从模仿到探究到创造,逐步构建了以学生“自主学习,大胆尝试”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定向一自学-自探一交流一反思一内化。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从不会尝试到敢于尝试到乐于尝试到善于尝试,形成了自主意识、强化了探究意识,提高了受挫意识,迸发了成功意识。

4.给学生创造的天地。课堂对学生来说,应该是学习与成果的展示。但是学生中存在“三怕”:怕老师、怕提问、怕学生。应该培养“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只有体现出这种“不怕”的精神,才能显示出孩子的求知欲,学生才能敢学、敢问、敢拼、敢和教师争辩,才能创造出一堂好课,才能实现孩子真正的发展目标。树立我能、我会、我棒的意识,鼓励学生自主尝试、自主实践、自主创造,这样才能培养出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造性。

(三)挖掘校本课程资源,加大学校教育合力

由于农村地域的差异,决定了农村经济、文化的不平衡,积极探索开发一切可利用的课程资源,是提高农村教育的最有效的途径。

1.校内资源。“一段校史、一位教师、一块奖牌、一件作品、一项工程……”,若将这些统计、整理,就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教育资源。

2.乡土教材。“民俗民风、乡土文化、特色产业、人才人力……”,不仅是编写乡土教材的基本内容,也是最好的教育资源,它既可弥补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不足,又能让受教育者看得见、摸得着,乐意接受。

3.家长交流。“每学期的家长开放日、专题讲座、家长学校咨询活动……”,深受广大家长的欢迎,增进了家长对学校工作的了解与交流,同时,学校也从家长那里得到了社会对学校教育的要求,从而不断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难怪有人说家长是不可多得的教育资源。

4.学生活动。“红领巾广播站、国旗下的讲话、团徽下的宣誓、板报专栏、校规校训”以及参观、访问、调查、竞赛等有益活动,让学生了解多彩的大千世界,感受劳动之艰辛,亲历知识的需求,触动求知的欲望。实践活动寓教于乐,使学生从中得到了“崇真、尚美、启智、健体”的高尚品质教育。

[新课程背景下的农村小学教育]

新课改背景下数学师范生专业技能培养的探究教育教学论文

新课改背景下幼儿园教学管理探讨论文

浅谈新课改背景下《基础会计》有效教学的策略的论文

新课程背景下农村初中语文教学初探论文

生态学背景下的大学语文教育论文

对于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课堂导入研究论文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论文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的体育课教学内容选择教育论文

新理论背景下的英语教育及英语教师素质的探究论文

新课程改革下高中历史教学研究论文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的新观念的教育理论论文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的新观念的教育理论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的新观念的教育理论论文(集锦10篇)】相关文章:

小学教育教学管理论文写什么2023-10-23

小学语文课堂人文性研究论文2022-04-29

信息网路背景下构建体育文化活动论文2022-10-26

新形势背景下的青少年德育教育实效性分析论文2023-04-05

新课改下的小学教育改革思考论文2024-01-13

浅谈新课改下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论文2022-04-29

新课程下生物教学的几个策略论文2022-04-30

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论文2022-10-21

谈音乐论文开题报告精选2022-04-30

新课程下高中语文教学论文2022-11-29